探求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适用性

探求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适用性

一、案例描述

王子赫,男,2008年10月出生,独生子女,身高、体重属中上水平,智商106,现为我园中班幼儿。

王子赫在幼儿园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话,教师与他交流,也只是点头、摇头或简单作答。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不愿和教师、同伴交流,缺乏集体合作意识,害怕困难,爱独坐无语。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不会吃饭、提裤子、穿脱衣服、穿鞋;动作协调性差、不灵活、动作发展与年龄不符。他经常要求教师给他穿鞋子、穿衣服,要求教师喂他吃饭;走路时甩臂不协调,上下楼梯需有人拉着,不敢走平衡木,手工课从不动手操作,对环境变化难以适应。小班入园后,整整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几乎每天都在不停地哭,教师的安抚丝毫不起作用。

幼儿对祖母过于依赖,来园时紧紧地抱住奶奶不让回家,奶奶走了就会号啕大哭,离园时看到奶奶来接就会哭着扑过去,其他人(包括父母)来接,还会不停地问“奶奶在哪里?”在幼儿园每天念叨最多的话就是“我要回家”“奶奶什么时候来接我”“打电话让奶奶早点来接我”“奶奶怎么还不来”等。幼儿的口齿不是很清楚,要特别注意才能听清楚他说的话,性格有些孤僻,不爱和同伴交往,经常拿着幼儿园的玩具或自己带来的玩具一个人玩,其他幼儿想和他一起玩,他有时还会做出打人的动作。幼儿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上课离开座位,有时趁教师不注意悄悄溜到门外,教师喊他名字,他没有反应,批评他,第二天就吵着不上幼儿园。小班一年,多半时间没有上幼儿园,升中班后,在教师要求下坚持入园,但每星期都有两三天在家休息,问其原因,奶奶说:“怕他在幼儿园不适应”。

二、成因分析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王子赫的父亲在公安局工作,母亲在城建局工作,均为大专文化程度,干部身份,工资收入较高,家庭条件较好。父母在家均为独子,两代单传,三世同堂,父母工作忙,幼儿由祖父祖母带,祖父祖母均为农民,已五六十岁,举家进城居住,只为能天天照顾小孙子,减轻儿子、儿媳的负担。全家把王子赫视为“小太阳”,捧在手上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幼儿采用“过度保护养育制度”,在宁愿苦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的思想指导下,家人凡事一包到底,生怕幼儿受累。

每天上下楼都是爷爷背,由于爷爷的宠惯,已剥夺了王子赫学习上下楼梯的机会;幼儿自己吃饭时,奶奶担心幼儿自己吃得慢,会使饭菜变凉或是幼儿自己会吃得一塌糊涂,就一口一口地喂,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得幼儿的手脚得不到充分的运动,幼儿的大脑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的家庭教育导致了幼儿动作、语言发展缓慢,生活自理能力差,造成了幼儿对奶奶的过渡依赖。

三、教育策略

(一)家园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介绍相关的书籍让家长阅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使其懂得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较快的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和敏感期,这一时期如果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就可能对幼儿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二)让幼儿多参加户外活动,创设条件让其参与群体性活动

教师要请家长坚持送幼儿入园,并在闲暇时间多带幼儿去亲友家、公园等公众场合,多让幼儿和小伙伴玩,教幼儿学习与人交往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开朗的性格和大方的举止;和幼儿一起进行各种有益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其动作的发展。

(三)与幼儿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平时要多亲近他、关心他,每天摸摸他的头,和他聊几句,给他一个关爱的眼神或激励的手势,让他感受到教师的爱。教师还要多赏识幼儿,利用奖励小红花、给你一个大拇指等形式,对他的点滴进步给予极大的肯定,树立其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在平时多组织一些“医生—病人”“售货员—顾客”“套圈”等合作性游戏,鼓励王子赫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从而使其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四)注重家园配合,携手共育新苗

家长要和教师保持联系,要信任教师,明确要求教师“狠心”地教,家长要主动配合教师,当幼儿有进步时教师要及时同步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并指导家长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经过家长和教师一个多学期的共同努力,王子赫已经能坚持每天上幼儿园,性格也变得开朗了,也愿意和熟悉的教师、同学说话了,同时也能自己吃饭,自己脱衣,能自己上下楼梯,愿意学做操,愿意画画、做手工,上课能听讲,不随便下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了。对家人的依赖性也减弱了,独立性、自信心也增强了。

作者:祁志巧 单位:河北省正定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