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情境活跃高中数学课堂浅析

巧设问题情境活跃高中数学课堂浅析

摘要:伴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渗透,学校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问题情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来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高中数学知识比较繁杂且抽象,而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自主掌握数学知识规律。本文将对数学课问题情境界定和作用以及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针对如何巧设问题情境活跃高中数学课堂展开探究。

关键词:问题情境;活跃;高中数学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从生活经验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巧设问题情境,这样学生能够在一步步的引导下明确学习方向,从而会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除此之外,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且思维跳跃,所以学生会在学习中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将问题作为教学载体,借助问题引导教学核心方向,从而高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一、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的作用

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在教学中借助建模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数学知识规律,并且使得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谓问题情境,其中包含了两层含义,问题和情境的结合是为了达成某种目标而建构的具体情境,学生在这种具体情境中会更加容易掌握理解知识,从而提升学习质量。一方面,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借助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样性的问题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体验,学生的思维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以此会打开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在新课程目标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将问题情境引入课堂有助于新型教学的开展,问题情境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会在互动中清楚自身的实际学习水平,这样开放式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一)科学性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知识的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适当提问,以此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所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之前需要基于科学性的基础之上,教师应该融合教学目标和数学知识,将问题清晰地表述给学生,以此达成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在由易到难的教学引导下,学生才能够在问题中产生认知冲突,学生才能够激发内心的求知欲,这样学生会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柳暗花明”的体验。

(二)探究性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借助有效问题构建课堂情境,以此保证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能够相符,这样高效的问题情境模式才会让学生真正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需要具有启发性,使得学生能够自主联想类比,调动思维,从而在多个角度中考虑问题,学生在开放性问题的引导下会逐步提升思维能力。

三、巧设问题情境活跃高中数学课堂的策略

(一)巧设趣味化问题情境

乐趣会成为人们探索新事物的最大原动力,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让课堂保持新鲜感,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函数及其表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元素构建问题情境。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扑克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向学生说明扑克牌中的“A—K”分别代表数字“1—13”,然后规定每个学生可以在这副扑克牌中抽取一张,随意抽取之后将手中的数字乘2加3再乘5,最后减去25,最终计算出的结果告诉老师,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结果得知学生手中的牌号是多少。学生对新奇的课堂环节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会积极参与其中。经过教师连续猜对多名学生手中的牌号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揭秘,教师引导学生将最终结果设为y,抽取的牌号为x,然后让学生自主列出y=5(2x+3)-25,化简之后为y=10x-10。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进入佳境,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变量x,在本次游戏中可以找到定义域为{1,2,3,···,13},那么值域为{0,10,20,···,120},这样在游戏中可以根据值域得其反函数,学生明白了其中逻辑之后会积极地再次尝试。教师将数学问题与游戏情境联系在一起,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构成函数的要素,并且学会了如何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从而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重要性[2]。

(二)巧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高中生由于固有思维会认为数学知识是脱离实际的,而且数学知识的严谨性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其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应该借助生活化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学逻辑,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例如: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三章“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拿出生活中的骰子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在投出骰子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我将骰子掷出去之后会出现什么点数?”学生回答:“1,2,3,4,5,6”教师接着提问:“那骰子点数一定大于0吗?”学生肯定回答:“一定大于0。”教师再次提问:“骰子的点数有可能会大于7吗?”学生会积极回答:“不可能。”教师运用问题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于是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现在对随机事件概率的认知开展生活情境教学。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小王的生活场景:“小王在早上起床之前看了一下天气预报确保今天为晴,然后找了一身清爽的衣服就出门了,小王在小区门口的福利店买了一张,接着小王又去商场参与了转盘抽奖活动。”教师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小王,那么今天发生的事情哪些是可能发生的?”学生会积极的思考答案,从而调动思维。在整节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由此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3]。

(三)巧设悬疑化问题情境

设置悬念会为学生带来心理刺激,学生会产生“一探究竟”的心理,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具有悬念化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学生能够在疑问中急于求知,从而构建活跃课堂。例如: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指数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问题:“现在我手中这张纸的厚度有0.1mm,我将它对折30次之后会是多厚呢?”学生纷纷表示无法完成30次对折,所以无法测量最终结果。教师在学生表示不可能的情况下说出精确数字,学生会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教师可以引入本节主题“指数函数”,悬疑的问题情境会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的图象以及性质之后,学生逐步理解了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了指数函数的性质,所以学生会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课堂一开始留下的悬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列出算式0.1×230=107374182.4mm=107374.1824m,它的厚度能够超过珠穆拉玛峰的海波高度8845m,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会印象深刻,并且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学生在自主解决了悬念之后能够感受到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的理性与严谨。

(四)巧设阶梯式问题情境

有心理学家将问题解决过程称为“解答距”,其中包含了“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问题设计为级别不同的问题,根据重难点为学生实现层次性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时产生攀登阶梯的感觉,学生会在由简入繁的课堂学习中逐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使得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例如: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函数与方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有什么关系?”教师借助学生熟悉的一元二次方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在教师给出的具体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图象中解方程,并且分析方程的根与图象和x轴交点坐标的关系。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带领学生概括出零点的概念。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函数零点的意义,教师向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求出函数y=f(x)的零点。”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形成帮扶状态,教师给出学生代数法与几何法两个思路,使得学生认真理解函数零点的意义。在学生已经对函数零点意义有所掌握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二次函数的零点情况,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学生在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下能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并且提高了自身的抽象概括能力,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的意义与价值[4]。

(五)巧设实验式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经常会采用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会死记硬背一些理科知识。但是,在核心素养引导的教学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恰恰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师可以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掌握数学概念,并且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问题情境,由于学生已经在初中接触过三视图的定义,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简单介绍了知识内容之后为学生开设自主动手操作环节,一方面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强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动态演示一个几何体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关系,当学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基础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来动手操作完成思考。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1.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哪三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几何体的正投影图?2.它们都是平面图形还是空间图形?”教师在实验环境中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得学生直观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且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思考空间,使得学生能够提升空间想象能力。除此之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类比新的知识,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深度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问题情境模式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保障,教师应该学习新课改教学要求,在问题情境课堂中启发学生,借助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会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有效培养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促进自身的综合成长[5]。

参考文献:

[1]张驾宏.巧设问题情境活跃高中数学课堂的探讨[J].学周刊,2021(1):135-136.

[2]谢玉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57.

[3]瞿春燕.探究问题情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设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9):20.

[4]郑花青.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25):28-31.

[5]何世军.巧设问题情境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20(34):48-49.

作者:张成成 单位:甘肃省泾川县玉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