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事新闻报道范例6篇

好人好事新闻报道

好人好事新闻报道范文1

【关键词】时效性;新闻报道

1.新闻时效性的重要性和新闻时效观的发展

新闻传播必须迅速及时,讲究时效性,因为新闻的定义中就蕴涵了“新近”的意思,新闻报道所关注的,是新近变动的事实,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中所要求的,是“及时获知外界刚刚发生的变动”。这可说是中外新闻传播界的共识。新闻时效性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近现代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史上,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闻时效性要求的日益提高及新闻时效观的演变可以说是传媒业务变迁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西方近代报纸兴起的初期,有关国外的信息一、二周内到达读者手中依然能给读者以新近的感觉。当世界上最早问世的通讯社哈瓦斯社还在以快马作为递送稿件的工具时,其时效性当然不能与当今通讯社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同日而语。在电报作为电子通讯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现代通讯社的业务和现代报业后,新闻时效性开始以“日”计算,新闻的“新”体现在所指的事情为“昨日”或“今日”。广电媒介问世后,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进一步提高,每日多次播发新闻的广电媒介,逐渐使新闻时效性向着以“时”计算的方向发展,直至发展到滚动式播出。国际互联网的崛起,以其瞬时传播的效能,使得对新闻即时更新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新闻时效观,公众在信息接收中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更高。著名的国际传媒网站BBC在线就曾针对网络传播的特点,提出随时化新闻服务的观念。当前,在突发性危机事件发生时,国际上的新闻时效性的竞争往往成为分秒之争。鉴于在当今网络化时代,新闻时效观已经被推向“全时化”,重视传媒危机报道的时效性对于传媒能否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正面作用至关重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种作用反映在对内、对外两个层面,即对内有助于澄清信息并力求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恐慌,对外有助于把一个负责任的、对待事关人民生活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应对有方、从容不迫的国家形象树立在国际公众面前。

2.避免失语现象出现

在对重大社会新闻事件报道的时候,新闻记者有时候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舆论宣传的能力得不到施展,导致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失语,更有的甚至是新闻记者的新闻职业道德扭曲,导致有偿新闻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所有这些对重大新闻报道带来严重阻碍,例如山西煤矿的“封口费”事件,在社会普遍关注受难民工的最新信息的时候,记者却趁机向煤矿负责人收封口费,这给新闻行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在追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的时候,新闻的真实性以及信息的公开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能因为出了问题而躲避媒体的报道,第一时间报道事件的原委是媒体新闻报道最重要原则。媒体避免新闻报道失语是做到新闻时效性的基础。

3.重视新闻报道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新闻敏感性原则要求新闻记者在接收到重大新闻事件的时候,采写独家新闻的意识使得新闻记者要在新闻报道中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新闻报道的每个环节,实现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3.1快速进人新闻现场

很多情况下新闻事件是在记者接到消息后感到新闻现场的,这个时候记者要尽自己的所能,努力地快速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了解并记录下事件的全过程。同时还要协助相关部门,对如何做好这一重大事件的处理进行研究和磋商。这是时候还要注意的就是,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由于多家媒体的参与,这就需要在新闻报道之前,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视角进行规划,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整个事件宣传报道口径与基调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与时间赛跑,与生命接力。

3.2及时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

一些比较重要的社会重大新闻事件,必定会在群众中引起惶恐、忧虑等不良情绪,社会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剧增。媒体的新闻报道要能够通过对重大新闻事件及时有效的权威信息信息报道阻止社会流言的传播,用权威部门的言论来稳定民众,因此及时有效的信息是有效进行舆论引导的手段。

3.3做好团队之间的协作

从新闻报道的整个环节来看,为了实现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从进入现场到对你选题内容,都需要新闻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的配合,因此发挥新闻工作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保证第一时间采写到新闻的重要力量。

4.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

重大社会新闻事件的发生有时候还会给记者的新闻报道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在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不仅是记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也是记者的专业素质的考验。在类似汶川地震这样的突发灾难性事件报道中,记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对新闻的制作要有充分的把握,让新闻报道的角度能够全面的反映地震过后灾区的真实情况,同时也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同时为了实现灾难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这要求记者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地震过后的四川灾区,到处都是一片废墟,由于四川独特的地理因素,很多通往灾区的道路都被破坏掉了,横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困难是无法深入到灾区内部对受灾情况进行报道,这个时候新闻工作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电视新闻中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的新闻记者跟着救援部队人员徒步深入到灾区进行报道,这对新闻记者来说是个艰巨的任务,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还是选择深入灾区进行报道,这说明记者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新闻现场报道中,我们看到新闻工作者急促的报道口吻,受众不仅感受到了灾区同胞的遭遇感到心痛、救援人员的投入,同时也感受到了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报道精神。由此,为了能够实现对灾难新闻具有时效性优势上的报道,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与此同时,现场直播报道的方式在重大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做好现场直播报道是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在现达的传媒环境中,做好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报道,是实现媒体对重大事件报道时效性的重要技术支持,还是以汶川地震为例,在地震发生后,央视等主流媒体在地震现场快速及时的报道,让全国乃至世界上关心这件事的人的以了解事件的进展,全面多点的报道,让震区内震区外的人,知道了自己此时此刻该做什么。CCTV的直播节目,不仅以“快”、“全”在报道着震情,实际上也在给震区以外的人做心里抚慰。现场直播是媒体做好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一个重要渠道。 [科]

【参考文献】

[1]张袖砚.新闻时效性的把握.记者摇篮,2009(7).

好人好事新闻报道范文2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素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G21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15)23-0007-0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电视新闻媒体的改革和发展,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成为当前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电视台记者向观众实时报道新闻现场发生的事实,让观众直观真实地了解到现场情况,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需要记者具有应变能力和责任意识,能够对新闻现场进行敏锐的观察,然后将所见所闻准确地传达给电视观众,在电视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能全方位地驾驭现场。记者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者的专业素质可以通过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集中体现。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1)记者难以全面掌握新闻现场的情况。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画面需要与记者的表述紧密结合在一起,记者需要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组织简短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现场画面的经过,让观众了解现场发生的情况,将自己所见所闻准确传达给电视观众,从而体现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紧凑性和立体感。但是,由于现场记者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对电视新闻现场的掌控,不能够对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无法将新闻信息第一时间向观众报道,也无法组织精妙简短的语言表达重要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对现场所有情况都是一笔带过,难以突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重点,从而导致现场报道主题不明确,降低新闻价值。

(2)记者缺乏对现场报道的理解。随着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成为当前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形式,对记者的专业素质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有些记者难以准确理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的职责,不明确如何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发挥记者的作用,甚至认为记者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就是扮演着向新闻当事人采访和提问的工作,完全没有认识到现场记者的重要性,记者成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配角”,没有起到引导观众、传递信息的作用。

三、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具有敏锐的新闻观察力。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需要记者具有极强的时间观念和敏锐的新闻观察力,现场报道以直播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现场画面,这就需要记者快速判断现场情况,通过理性分析找出新闻价值点,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将新闻报道给观众。敏锐的新闻现场观察力是记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只有具备了敏锐的新闻观察力,记者才能够在现场直播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到最关键的内容,了解事件最本质的原因。现场记者要在现场找到观众需要的新闻信息,通过调查分析让观众了解到事件的本质,发掘隐藏的新闻价值。

(2)具备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在进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需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必须掌握通过视线和摄像机双重观察,搜索素材的能力。新闻素材吸引人并不完全在于其事件的轰动性和突发性,通过记者对事件的分析而烘托出气氛,通过细节的阐述更能够让人感动,引起观众情感共鸣。所以,这就需要现场报道记者具备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不仅能够陈述现场事实,而且可以通过分析判断将现场报道的所有环节联系到一起,找出现场事件的细节,抓住精彩画面进行深入报道,提高新闻价值。记者对现场报道内容分析判断不仅局限于新闻内容,还要具备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现场环境瞬息万变,记者需要抓住细节,突出重点,找出现场最为典型最具价值的事实进行阐述,引导观众去发现最关键的新闻内容,从而让观众了解事实。

(3)具备良好的现场驾驭能力。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基本都是以直播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就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现场驾驭能力,对于现场发生的各种突况都能够妥善应对。当记者深入到报道现场,首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判断现场的基本情况,通过观察和采访了解事件发生的过程,分析新闻价值所在,并且能对事件发生趋势做出可预见性的判断,明确新闻事件的主题,了解报道重点以及选材角度等,从而能够驾驭现场报道的所有相关信息。记者为了加深对现场情况的了解需要对现场当事人进行采访,所以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但要了解被采访人的心理状态,还需要了解观众的心理需求,寻找切入点,找出关键问题,因势利导,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进行互动,以最佳的视角呈现最好的新闻报道。

(4)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深入地了解现场,发现细节,记者需要与现场有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也需要与观众进行交流,记者通过语言交流从现场当事人了解信息,然后组织语言将信息传达给观众,所以说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记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如何组织语言将问题阐述清楚,如何措辞最为适当,如何组织语言才能让观众易于理解,都需要记者具备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现场报道过程中,记者需要使用规范性口语,不仅需要具备书面语言的正确规范性、较强逻辑性、简洁干练、端庄典雅,还要符合口头语言的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亲切自然、顺口入耳的要求。

(5)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况,记者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必须沉着冷静地面对,学会自我调节,克服紧张激动的情绪。所以,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现场突发状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现场新闻价值点,判断新闻现场的发展趋势,组织语言向观众传达准确的新闻信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多采用现场直播的形式,记者难免会感觉到压力和紧张,所以记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始终保持头脑冷静,处理好现场的突发状况。

参考文献:

[1]黄涛.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培养与打造[J].新闻窗,2011.

好人好事新闻报道范文3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技巧

电视新闻是传播现代新闻的主要途径,及时、形象、准确的现场新闻可以拉近电视媒体与观众的距离,提高新闻的透明度以及可信度。电视新闻记者作为直击新闻现场的人,肩负着准确传播新闻的任务,身处复杂的新闻现场,要向大众传递新闻事件,专业素养十分重要。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原则

(一)系统化

新闻现场往往是复杂多变的,电视新闻记者面对这样的新闻环境,必须镇定地分析新闻现场的实际情况,快速制定出新闻现场报道的具体计划以及实施内容,实现良性的现场互动,确保通过电视镜头准确地传播新闻。因此,电视新闻要想实现准确传播,电视新闻记者必须遵循系统化原则,将新闻现场报道信息整体系统化。即使在新闻现场采访时也必须选择相关的采访专题,应该与新闻内容相吻合,避免离题,将现场报道的新闻内容及其采访专题设计等部分系统化,提高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系统性,进而保证现场新闻报道内容的清晰度,避免新闻播报逻辑性不强的情况。

(二)人性化

电视新闻以声音和影像等形式呈现新闻现场,出镜记者是电视镜头中的主体,所以新闻记者的精神面貌、肢体语言以及思想高度会直接影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质量。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持续加强自身的理解能力、新闻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等,用极具深度和广度的视角来理解现场新闻事件。同时,挖掘现场新闻事件的精神和含义,提高自身的人文主义和理论素养,充分体现人性化,确保电视新闻体现人文关怀,突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道德教育意义。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作用

(一)体现新闻的真实性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要将新闻现场的具体情况通过镜头呈现出来,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主要叙述者必须保持客观的播报态度,遵循一定的原则把新闻现场呈现在大众面前,尊重新闻的真实性,拉近与大众的距离,让大众充分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不可以扭曲新闻真相,故意报道不真实的新闻内容。电视新闻记者进行现场报道时只有体现新闻的真实性,才能凸显新闻报道的价值,提高新闻现场报道的及时有效性,同时促进电视新闻报道的高速发展。

(二)增强新闻的深度和质量

相对于观众,在新闻第一现场的电视新闻记者是最直接的目击者,对所报道的新闻是最主要的参与者。电视新闻记者身处新闻现场进行直播,面对突发新闻事件,记者必须发挥自身高度的新闻整合能力,体现专业报道素养,采访相关见证人时必须将抽象的新闻信息通过采访的方式叙述清楚,挖掘新闻的深层次含义,增强现场新闻报道的深度及质量。

三、电视新闻记者做好现场报道的策略

人们经常对记者进行评价:一个优秀的记者可能不是一个专家,但他一定是一个杂家。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的过程中,记者的精神面貌、报道态度、言行举止、专业素养等都会直接影响新闻现场报道的质量。同时,新闻事件现场的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在这样的新闻报道环境下,新闻记者只有深入研究现场报道策略,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深度和质量。

(一)准确选择报道视角

能否准确选择报道视角是衡量电视新闻记者专业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选择合理的报道视角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所以,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视角非常关键。在报道电视新闻的过程中,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及其可视性尤为重要,而新闻现场报道的内容也是通过这两方面来体现的。换句话说,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无疑是凭借技术手段将现场展示到观众面前,形象生动地展示新闻现场的情况,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对生活具有很强的理解和感受,加强自身的新闻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找到准确的新闻视角。总而言之,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不但是记者所在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指面对镜头中的新闻第一现场,使观众感受到现场氛围。目前,很多新闻报道都是采用新闻记者口述,并合理地插播新闻现场画面的形式开展的,这样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方式对新闻现场的氛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处理好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作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主要传述人,新闻记者必须处理好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他们相处。电视新闻记者应当遵循平等的原则来采访现场对象,不能采取仰视以及旁观者的角度进行采访。有些新闻记者在开展采访工作时以咄咄逼人的态度提问,给人一种审问犯人的感觉。例如,采访农民工时,新闻记者应该向观众报道农民工生活艰苦、受到不公平待遇等现象,而非去揭露农民工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这样易削弱电视新闻报道的公正客观性。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报道时必须与受访对象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避免扭曲新闻事实。处于混乱的新闻现场时,记者必须保持镇静、学会倾听,并真诚地与采访对象交流。

(三)做好本职工作

新闻记者是现场报道的主要传述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现场新闻报道的质量。不同于演播室的主持人,现场报道记者必须时刻保持镇静的态度,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状况,都需要调节好情绪,掌控所有报道环节,以客观、真实的态度来进行现场报道,不允许出现情绪、神态及举止不恰当的现象。所以,电视新闻记者进行现场报道时,必须充分体现自身的专业素养。在采访特定的新闻人物时,记者的言行举止必须合乎规范,保证与新闻现场的氛围相符,以更好地把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呈现在观众面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结语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这要求电视新闻记者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记者还要遵循现场报道的基本原则,积极探讨增强新闻报道效果的有效策略,发挥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作用,提高新闻记者现场报道的质量,进而促使电视新闻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意.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J].传媒论坛,2016(01):22.

好人好事新闻报道范文4

【关键词】新闻记者 实事求是 新闻导向

1 前言

新闻记者所从事的是特殊的职业,我们心底的责任就显得格外的庄严而又神圣。记者的职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媒体乃人类文化与文明传播、传承的枢纽,是因为媒体乃社会机体健康与否的良医,是因为媒体关联着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心灵世界,是因为媒体直接影响着社会进步与进化的进程。新闻,是媒体对于正在发生的社会事实的反映。要搞好新闻报道,就要让受众获知比消息更生动的内幕,比内幕更生动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新闻报道存在着的死板浅薄的沉闷局面,把新闻盘活、写好。因此,我们要求的新闻,在对事实的反映过程中,不仅要有感性的,更要有理性的;不仅要反映程序性的,更要反映 规律 性的。要有血有肉,有筋有骨。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在掌握好新闻特点的同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不断提高对新闻的宏观驾驭能力,实事求是的努力把好新闻报道关。

2 新闻报道要有全局观念

新闻报道有没有全局意识,将成为记者决定一则新闻报不报道、如何报道的重要前提。WWW.133229.COM社会上的大众活动五花八门,只有把所报道的事实放到全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背景中去观察、去分析、去研究,才能避免新闻报道中就事论事、不得要领、浅尝辄止等问题。在采编新闻的过程中,树立全局意识,就必须先确定新闻的采编选题背景是什么,即报道的针对性是什么。这个针对性首先是指当前运行的热点话题是什么,然后是媒体对事实可能披露的程度,这些都需要新闻记者在掌握微观事例的同时,熟悉宏观情况:胸有全局才能一览众山小。如果没有对全局的把握,仅靠微观事例,就很难采编到一则真正有价值的好新闻。立足全局看局部,一定要有全局新问题、新思考、新观点与局部新情况、新事例的对应和整合,否则,报道就会出现不足,让人读来深奥枯燥,感到头重脚轻,就是让人觉得像看多棱镜,事实庞杂,眼花缭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新闻记者的采访不仅要有全局观念,还要深入地感知眼前存在的事物,还要掌握许多背景,了解和预测那些隐蔽的、过去的和未知的情况。如此,仅凭观察显然不够,这时候所要推重的便是记者的思考能力。新闻记者应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及运动思维的全部优势,形成一种卓然不群的独特思维品质,敏捷性、紧张性、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便是这种心理素质的浓缩。可以说,新闻记者从准备采访到稿件的完成,其整个活动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客观事物的变化迅速做出反映和判定,并能随时修正和改变原有计划,顺藤摸瓜,寻找新问题,发掘新线索,就是对记者思维敏感性的检验。所谓“机遇采访”和“突发新闻”的捕捉尤其需要这样的心理素质,这就是常说的新闻敏感。采访时要边听、边记、边观察、边思维,迅速判断,抉择写什么、怎样写;写作的过程更要追求快捷,争分夺秒,倚马可得。这种心理素质对于现场采访和现场主持节目的电视记者尤为必要。思维的广阔性要求记者要善于全面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多方面的联络,举一反三。而思维的独立性则要求记者善于透过问题的现象,深入问题内核,揭示事物的本质,从简单的、普遍的现象中发掘深刻的主题。记者的许多有影响的“深度报道”、“追踪报道”和“连续报道”等正是有赖于记者这样的心理素质与全局观念。

3 新闻报道要强调真实性

新闻记者对事实真实地反映,是新闻的根本。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新闻记者对事实的报道,却又难免会带有主观性因素。所以,任何见诸媒体的新闻,都是认识事实和披露事实的一种意识化了的活动结果。新闻应当用事实说话,应当是合乎客观实际的。但纯客观的报道又是不存在的。报与不报、多报与少报、报到什么程度,在报道中反映怎样的价值判断等等,都明显地受着主观因素的制约。

然而,真实地报道事实,这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不违反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强化存真意识,就必须处理好客观报道与主观选择的关系。所以,如何准确地选择新闻事实,就要根据新闻价值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当然,在客观报道中,都程度不同地包含着倾向。但倾向不是偏见。在报道中要求新闻工作者严格按照事实展开准确的叙述,说合乎事实和有充分事实根据的话,不在报道中夹带个人偏见,不夸大成绩和掩饰缺点。倾向在一般情况下只是潜藏在文字的背后。有些报道,受众认为不真实,并不是报道的事实不存在,而是因为以偏概全。所以,要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从主观上讲,就必须要考察分析它所处的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切忌不恰当地下结论。

总之,媒体的报道,一定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把那些最具典型意义,最有指导价值,最能引起注意和重视的事实,呈现给受众,以服务和引导社会活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4 新闻报道要有社会责任感

新闻记者所从事的是特殊的职业,我们心底的责任就显得格外的庄严而又神圣。记者的职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媒体乃人类文化与文明传播、传承的枢纽,是因为媒体乃社会机体健康与否的“良医”,是因为媒体关联着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心灵世界,是因为媒体直接影响着社会进步与进化的进程。一个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不适合做记者;一个没有为人类文明献身精神的人,也不合适当记者。而记者职业要求的底线是职业精神和道德,我们不能不清楚底线,也不能忘记高标。既然做了记者,既然从事了新闻职业,那么,除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我们没有什么放弃不了的利益。除了人类所追求的真理和正义,我们没有什么值得患得患失。如果我们忠诚地履行了记者的职业操守,那也不过是尽了记者的本分和义务。

社会是由不同的职业组成,我们从事新闻职业,就是向社会签署了一份契约,忠于职守是这个契约的核心,履行记者职责和义务是契约的要求,遵守记者职业道德和纪律是契约的规定。我们既然是新闻职业人,同时也就是契约人,于是,我们活得并不轻松,也不省力,却活得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因为记者职业对社会的运转来说应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位新闻职业人都应具备服务于社会的责任。

5 结论

新闻媒体的自身价值往往表现在社会效益和 经济 效益两个方面。一般来说,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媒体的公信力;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媒体的收视率。新闻记者的价值则是通过新闻作品反映出来,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和新闻导向正是在不断的新闻实践和新闻创新的过程中逐步确立并显现出来。

好人好事新闻报道范文5

 

【摘要】在广播电台播报新闻的各种形式中,广播现场播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形式,在新闻报道中被非常广泛的应用,其特点在于现场感、交流感很强,给人以身历其境的感觉,因此提高广播新闻现场报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从报道的题材、气氛的把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广播新闻现场报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对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广播新闻;现场报道;事项

 

    所谓广播新闻现场报道就是记者进行现场口头报道的形式,通过对现场的解说来描述实况,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就在于通过记者的声音来进行实际的报道,极大的缩短了记者同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听众更加真切的感受到真实的状况,因此对广播新闻现场报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是有着重要价值的。

1、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浅析

1.1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概念

    所谓的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是对现场感要求极高的强化声音的报道。此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三层含义入手:其一,现场报道也是音响报道,所以在报道的过程中,是通过现场的实况音响对该事件进行反应表述;其二,新闻现场是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重要因素,该报道必须是在新闻现场采制完成,不可脱离新闻现场这一环境;其三,广播新闻现场报道融合了采访、报道与播音三方面因素,将这三者一气呵成的采制完成是现场报道的主要过程。综合来说,广播新闻现场报道具有传递迅速,现场感强等特点,将广播的优势最大化发挥,即达到了交流信息和引导舆论的目的,又因其独特的审美感受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给人以富余变化的现场节奏感,利于新闻传导。

1.2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现场报道的主要优势就是缩短了听众与现场的距离,不仅是在心理上,在空间上、时间上都有着极大的优势。

1.2.1心理距离的缩短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中反应的都是人们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是对现实进行客观的播报,同人们有着直接的关系。新闻现场报道更是关系到人民和社会,使听众在内心产生共鸣,极大的缩短了心理距离,加深了听众的印象。

1.2.2空间距离的缩短

    在新闻事件出现之后人们是无法到达现场的,而广播现场报道就是通过电波把声音发送到世界各地,通过广播报道把新闻客观的描述出来,听众在获取之后能够对现场有直接的了解,缩短了听众同现场的空间距离。

1.2.3时间距离的缩短

    通常情况下,新闻报道在被听众了解时,都是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听众没有办法对事件的发生时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解。一般情况下,从新闻事件发生到最后该事件被听众所接受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这段时间经历了一个事件发生,事件传播,听众接受的过程。听众最终的接受的程度受到中间事件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时间越长则传播效果越差,而广播新闻现场报道就是缩短了事件传播的过程,减少事件传播时间,保证新闻的实效性。

2、广播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2.1良好的应激状态

    良好的应激心态是现场报道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由于现场记者要面对未知的报道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同时报道记者在报道过程中会成为注意的焦点,记者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受外界影响,才能高质量完成报道。一些缺乏经验的报道记者,很可能因为未知的报道环境而无法调整心态,所以心理应激素质是现场报道记者的基本素养。

2.2对细节的把握

    细节是一个非常小的元素,但是其发挥出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时也是报道中的基本,更决定了新闻现场报道的整体质量,决定了报道的成败。在记者行业中有这样一句俗语:脚底板下出新闻,所以记者必须要深入现场,把握好事件中的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2.3反应灵敏、动作快捷

    在新闻现场中,重要的场景、细节都是不能被遗漏的,所以记者必须要保持高度的灵敏,眼快耳灵,在事态出现发展滞后要及时赶到第一现场。麦尔文·曼切尔说过,记者要把每件事都看作是新鲜的,用聪明的眼光观察世界。因此,记者必须要反应灵敏。

2.4口述与音响的统一

    记者在进行口述时要尽量使用现在进行时,一方面能够提高报道的现场感,另一方面还能把即兴报道的优势体现出来。另外还要注意口述同音响的统一,二者要处理好衔接,使新闻报道能够自然通畅。

3、广播新闻现场报道需要注意的事项

3.1选择合适的题材做现场报道

对于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来讲,报道的题材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这有这样才能提高现场报道的质量,在题材的选择时需要注意下面三个主要问题。

首先,新闻的现场要具有一定的动感和吸引力,只有具备这两个特点观看者才能有效集中注意力,更好的关注广播新闻报道。

其次新闻的内容不能过于繁杂,要有明确的结局。新闻现场报道是具有时效性的特点的,因此记者要尽快对事件的情况进行完整的阐述,而如果事件过于繁杂,那么观看者就会出现一定的理解障碍,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另外事件要有明确的结局,以此满足观看者探究的心态。

最后要注意新闻的时长要短、场景要集中,要想做好新闻报道,记者就要对事件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因此记者是不能同一时间进行报道的,事件场景如果过于分散或事件的跨度比较大,那么广播新闻报道的效果自然也不能提高。

3.2现场报道与气氛的把握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要人们了解到更全面的现场新闻信息,因此记者要快速的对事件进行阐述了分析,尽可能使事件的发展同事件的报答相一致,记者要积极的挖掘新闻,而不是被动的等待新闻的出现。记者需要具备高度的语言驾驭能力,用精炼的词句来表达新闻事件的实际情况,不需要进行太多的理性分析,只需要让所有听众明白、了解事情的发展。

    人们对现场情况的了解和认知以及对气氛的感觉都是从记者的解说中得知的,所以记者必须要对现场的气氛进行整体的把握,尤其要渲染气氛,用声音来生动的展现现场情况,否则过于平淡就会使现场报道变得平淡无奇。在进行现场报道时,记者首先要对事件进行整体的宏观把握,对不同的新闻事件采取不同的气氛渲染方式,例如在抗洪抢险现场就要渲染一种悲壮、凝重的氛围;对于工程的竣工要渲染出一种热烈、宏大的氛围;而对于批评的新闻事件就要渲染出一种严肃认真的氛围,如果记者没有控制好事件的氛围渲染,就会直接影响到现场报道的效果。

3.3留心新闻现场的各类事件

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情都看作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还要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这也就充分的证实了,为什么对于同一个新闻,有的毫无生趣、枯燥单调,而有的报道则引人入胜、充满活力。因此新闻记者要把新闻现场报道事业当做毕生的目标,多留心新闻现场中的各类事件;使自身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灵活的思考,综合提高自身的素养,为现场报道事业发挥出最大的能力,提高报道的生动性和灵活性。

3.4善于提问、增强交流感

记者获得更多新闻的方法就是提问,记者对提问技巧的掌握同采访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报道的最终意图,科学合理的提问能够把新闻中的价值深层次的挖掘出来,使新闻现场报道的观点和意义更加深刻。所以记者要结合事件和采访的对象灵活的调整提问方式,应用更多的提问技巧,这是使新闻采访获得成功的核心。

有些记者在采访之前把需要问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依次对受采访者进行提问这种做法索然能够对提问有充足的准备,但是很容易把采访变为一问一答的形式,缺少交流感,受采访的人会感觉不舒服,自然不愿意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人都是善于交谈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受采访人员会很愿意接受采访,同时也提高了交流感,使收集到的信息更加全面。

3.5发挥声音的优势

广播的优势在于声音,对于新闻现场报道也同样如此,在进行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时,要通过声音抓住听众们的心。

首先采访记者要学会把新闻说出来,这不仅是做好新闻现场报道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现场报道质量的重要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记者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现场的情况真实的体现出来,能够让听众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记者的表述要清楚,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和现场感,另外现场的提问还要抓住观众所关心的问题。

其次要有效利用现场的音响,在使用音响时必须要注意合理性,不管是环境音响还是背景音响都要同实际相结合,使听众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听觉上冲击听众,把听觉转变为视觉景象。例如记者去工程建设的现场进行采访,就要以现场设备的发动声音作为背景,这样听众就会自然的感受到施工的忙碌场景,提高了现场感。

总结:

    综上所述,新闻广播作为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必须要把新闻报道的时效性重视起来,通过文字、声音等各类因素把实际情况真实的传达给观众;另外新闻工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善于总结,不断增强自身报道的能力以及应变力和观察力,把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魅力真正的体现出来,赢得更多听众的热爱。

参考文献:

[1]李丹,栾丽.浅谈广播新闻现场报道[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08):28-29.

[2]余丽云.做好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策略分析[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06):15-16.

[3]关键,刘瑜.从成功案例看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现场报道[J].新闻传播,2011,(06):180.

好人好事新闻报道范文6

一、故事化新闻的勃兴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新闻两个基本特征,而真实性更是新闻的生命、最本质属性。对“故事”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由此看出,故事是采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对真实的或虚构的事情进行生动的加工创造,适合于口头讲述的、通俗易懂的叙事文学体裁,具有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形象鲜明、语言的通俗易懂等特点。不难发现,新闻与故事,有着本质特性的差异。

传统的新闻报道“倒金字塔”结构,强调的是信息和传达,对新闻作为故事叙述的生动和文学美感侧重不多。随着媒介的发展、受众需求的拓展,故事和新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把新闻事实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的新闻故事化报道方式被大量采用,并且受到了受众的广泛欢迎和喜爱,也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新闻是传播信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讲故事”是一种文艺娱乐,有人担心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新闻,不仅缺乏信息量,而且还流于庸俗,导致新闻娱乐化。故事化新闻,虽带有故事这个定语,但它仍属于新闻的范畴,具有新闻的本质特性,新闻故事化只是采用故事化这种表现手法来对新闻进行报道和传播,新闻的本质真实性和时效性依旧不变。

二、故事化新闻表现技巧

新闻学就是事学,新闻就是报道事实,讲故事应该是新闻最基本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离开讲故事,即使是新闻评论,也会艰涩枯燥乏味。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那么新闻报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死板、生硬、单调、枯燥的毛病,变得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从而易于传播,更收功效。因此,以简练、生动、流畅又逻辑清晰的语言来讲清楚一个故事,应成为一名记者和编辑的基本功。

1.用心构思。有了好的故事内容,还必须构思好,否则,故事就会被浪费了。首先要给故事一个定位,对故事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有个准确认知和把握。故事基本上有两种:单一型故事和复合型故事。单一型的故事,本身具有独一无二的吸引力,并且有头有尾,十分完整,不乏细节。只要将这个故事展开,就非常有趣、有益,这有点类似通常所说的“事件性报道”。复合型的故事,可以看作一个“大”故事、“总”故事,需要把类似的几个事例集纳、综合在一起,这大多用于综述、专稿、特稿、调查报告等。对故事有了准确定位,亦即对故事的内容、形式、价值有了准确判断,将决定你下一步的写作是否成功。

2.凸显主角。新闻是因“人”而生动的。在新闻的诸要素中,新闻人物是主角,是构成新闻的主体。因此在采写新闻时要做到见物更要见人。抓主角,新闻报道才能鲜活起来。要选择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人作为主角,这样读者才会对你的文章产生兴趣,才能让你阐述的观点在他们中间引起反响。凸显主角,需要在人物性格刻画上下功夫。首先记者必须对主角有着充分的了解,不能只是单纯地列出人物的姓名、职业、年龄等等,那样无法让读者去了解你想要刻画的人物,达不到栩栩如生的刻画效果,也不能光说他很聪明、滑稽等,必须细致传神地描述他的言行,通过具体事例和在事件冲突中的表现,展示一个人的性格。

3.题材有趣。趣味性是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众对新闻越感兴趣,新闻的价值就越大。作为媒体,只有让所刊播的新闻让更多的受众记住、认可、产生共鸣,才能获得最大的宣传效果,趣味性可以让新闻事实充满情趣、富有人情味、更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因此,记者应尽可能地捕捉件中有新意的情节和细节,通过有画面感的描写和场景设置,细致入微地展现新闻现场,让读者如临其境,使听众的关注点落在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身上,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主题,增加了新闻的人情味和贴近性。

4.突出细节。细节是新闻中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当新闻报道过后,在受众的脑海里逐步消减,形象日趋模糊,而传神的细节,如一句话、一个细小动作等,往往能触动人的心灵,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想到也许这是同年迈多病的老母亲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感情,“扑通”跪倒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这些点滴的感人情节,很能打动人的心灵,读后让人留下隽永印象。

5.注重描写。没有场景描写,故事就没法讲。一个好的环境描写包括了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觉感受四个部分。在写作中,记者要注重描述,运用各种感觉,将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描写出来,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也就是说,不要直接告诉听众发生了什么,而是要用自己的描写让他们去感觉发生了什么。

此外,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语法、文法、逻辑、修辞等文字的基本方面也不能忽视,要注重运用文字的魅力来叙述好故事。一要尽可能做到具体,不要大而化之地用模糊语言,多用实在的具体的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二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动词使人不感到枯燥,形容词使人对新闻产生疑虑。三要简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四要有交谈感,作者给读者的感觉是个别聊天,而不是在体育馆里听演讲。五要有连贯性,故事要顺畅,一气呵成,不阻梗,不中断人的兴趣。为此,就要解决好过渡段落,写好转折和过渡;交代来历出处,以证实信息的可靠性;解释说明,不让读者纳闷和产生困惑。

三、如何找到好故事

既然讲好故事,对新闻的成功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好的故事?好的故事素材靠发现、靠寻找、靠筛选。

首先,要有故事意识。故事意识即故事敏感,如果新闻感麻木,就会对故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白白错过。其次是要广泛阅读,从有关出版物和文字材料中寻找选题,从采访对象的有关总结、报告、讲话、笔记等书面材料中寻找故事,包括故事线索、故事的蛛丝马迹。

找到好故事,还要广交朋友,多和“消息灵通人士”沟通,通过他们提供故事信息;和采访对象多聊天,闲谈、侃大山,看似非正规的采访,往往是发现故事线索的最佳途径,随和地放下架子的聊天,往往能听到一些你所求之不得的故事。

四、新闻报道泛故事化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