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防汛工作总结范例6篇

蚌埠防汛工作总结

蚌埠防汛工作总结范文1

本报记者深入淮河防洪一线,调查采访人与天斗的背后功臣―信息系统,“天地”合一的信息采集和接收系统为防洪调水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年夏季,淮河干流发生了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这场洪水来势汹涌,7月3日20时,王家坝站超过警戒水位。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水文局水情科7月4日8时前做出雨水情信息预报:“王家坝站7月5日夜里将出现洪峰,洪峰水位28.4米,流量4200立方米/秒。”

预报与实况相符。7月6日凌晨5时,降雨如期而至。王家坝出现洪峰水位28.38米,超警戒水位0.88米,相应流量4200立方米/秒。

这不过是淮河防汛总指挥部(以下简称“淮河防总”)利用信息化准确做出水情预报的一个例子,在今年防汛中,面对滔滔洪水,淮河防总胸有成竹、准确预报、从容调度、游刃有余,显示了高超的防汛决策水平。

这场洪水历时一个多月,但其造成的洪涝灾害损失却是历年几次流域性大洪水中最少的一次。

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防汛信息化。

淮委水文局局长罗泽旺说: “在接收防汛信息方面,我们有‘天网’和‘地网’两套设备。所谓‘天网’,就是淮河流域的气象云图、测雨雷达、天气报等来自天上的信息接收设施; 所谓‘地网’,就是流域各地数以千计的水文测站信息通过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和全国防汛计算机系统接收到淮河防总。加上我们有一支具有丰富降水预报和洪水预报经验的专业队伍,每次洪水来临时,他们都能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为淮河防总进行洪水调度和防汛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信息化基础今非昔比

“1991年淮河洪水发生时,淮委水文局所有的天气信息只有天气图,什么信息系统都没有。当时接收的天气云图是4个小时一张照片,还需要在暗室中冲洗。洪水预报所需要的信息是靠邮政电报传输到淮委,再经过人工译电。全流域水情电报收集齐全大约需要2~3个小时,再由预报人员通过图上操作计算,两个小时后才能做出一个站的洪水预报。而现在,天气云图、测雨雷达、天气预报、流域各地的水情等海量信息的接收全是自动化的,洪水预报的计算已经全部由计算机软件完成,一个人在一两分钟内,就能做出20个站的洪水预报来。”罗泽旺说: “甚至连一分钟都不到,做出一个站的预报就是敲两下‘回车键’的时间。”

与1991年相比,如今的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改观。多年来,在与洪水的博弈中,淮河防总已经形成相当丰硕的信息化成果: 实时水情传输系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洪水信息查询系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防汛会商系统、天气云图接收系统、测雨雷达接收系统、台风信息系统等十几个淮河防汛信息化系统。

也正是这些系统在今年的防洪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洪水来临之际,防汛能否指挥得当,首先要依靠对流域内各种防汛信息的掌握程度,因为防汛调度的依据是洪水预报。收集全流域的降雨信息越快、越多,洪水预报才可能及时准确。于是,流域防汛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这也正是防汛信息化的全部内容――就成了关键。

各方面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使得淮河防汛有了更多更快的防汛信息; 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使得预报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提高降水预报和洪水预报的精度; 降水预报和洪水预报的耦合又使得防汛人员有了更从容的时间来进行流域上的洪水调度和防汛决策。正是由于这些综合原因,2007年淮河防洪才能调度得如此出色。

率先并入网络

说起这些年淮河信息化状况的改观,罗泽旺深有感触。1983年,他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一直在水文局从事防汛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他又一头钻研起流域防汛信息技术,他在信息化领域的重大成果远多于在水文领域。

罗泽旺向记者细数起这几年淮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演变。

早在1989年,淮河流域开始在防洪重点地区――正阳关以上流域建设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到1992年竣工验收。当时这一系统只有80多个站,覆盖范围近6万平方公里,由于站点不多,还无法满足淮河洪水预报的需要,只是能够更快地知道该地区的水情信息。

当时,我国邮电部门刚刚从国外引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分组交换数据网”。罗泽旺就带领淮委水文局一批人利用这个网络来传输实时水情信息,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了“淮河流域实时水情信息传输系统”,并在1993年投入运行。这一系统使得水利部、淮委及流域四省通过网络共享水情信息,开创了我国网络传输水情信息的先河,大大提高了淮河流域水情电报的接收速度,为1994年水利部建设“全国防汛计算机网络”提供了可行的经验。

随后几年中,淮委在水利部部署下,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协助,利用世界银行项目,开始研发“淮河中上游洪水调度系统”,第一次系统性地将上下游的调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该系统到1995年验收通过。

那个时候,我国计算机网络逐步扩展到地级市,淮委水文局又开发出地区联入全国防汛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这一技术投资小、操作简单。到1999年,淮河流域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全部流域地区联入全国网。

全流域信息化建设

1998年,当淮河全流域地区联入全国防汛计算机网络后,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提出“从测站到各防汛单位的信息传输时间要缩短到半小时以内”的要求,于是,测站到本地区的实时水情信息传输速度就成了关键。淮委水文局又研制开发出“音频编码数传技术”,这一技术只是利用普通电话,在地区计算机中安装一块语音卡和一套接收信息的软件,操作简单,投资小,可普遍用于没有水文自动测报设备的测站,将从测站到本地区的信息传输时间缩短到了15分钟以内。

这一技术目前已经运用到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100多个防汛部门。测站数量超过3000个。

2002年,淮委开始建设异地会商系统。在2003年洪水中,淮委多次启用这一系统,先后和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安徽省防汛指挥部、阜南(王家坝)防汛指挥部进行紧急会商。

在这场大水之后,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淮委更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在气象信息中,从单一的天气报逐步增加了天气云图接收、测雨雷达接收; 天气云图从一个卫星发展到两个卫星; 色谱通道从一个增加到四个; 从传统的天气报人工填图到全自动化绘图; 测雨雷达从阜阳一个小雷达增加到五六个多普勒雷达,并能拼成流域的雷达图。近年来,又开发了台风信息系统,台风从在海上形成就一直被监视,工作人员可随时掌握台风的发展情况、移动路线。

罗泽旺介绍说,在水情信息方面,加快了流域各地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目前全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的站点已经超过500个。即使没有水文自动测报设备的测站,利用“音频编码数传技术”也能在20分钟内将信息送入全国防汛网络。在洪水预报方面,则完善了没有洪水预报方案的空白地区,重点防洪地区和水库开始开发预报数学模型,增加了洪水预报的手段。 在异地会商方面,在原有利用微波异地会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网络异地会商系统,异地会商的地点也由三个增加到六个。

截止到目前,淮委在信息处理中,先后开发了“雨量分析系统”、“水情信息查询系统”、“气象信息查询系统”、“淮河防汛信息网页”、“流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流域气象预报系统”,建设了“流域水文数据库系统”、“水文信息分析平台”等。

自动采集信息

治理淮河是一个大课题,信息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罗泽旺说,信息化如何为治淮提供更科学的技术支撑一直是淮委水文局追求的目标。所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都要服从这个目标。

在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关键的就是如何采集信息。目前在淮河流域,有条件的检测站都采用了自动采集雨情、水情的仪器。

在安徽蚌埠水文站,记者看到测量雨情的仪器在室外,而在不远的淮河大堤旁有一栋水泥房子,里面摆放着自动水量仪,监测水位变化。其中有一台是老式的,正在刺啦刺啦地打印着动态图形,还有一台是自动的。蚌埠水文站工作人员翟志峰说: “新投入的自动检测仪刚开始使用,老式的需要每天都观察几次,这些机器能够随时记录水位变化。”据了解,在蚌埠水文局管理的范围内,就有23个雨量仪和19个水位仪。

蚌埠站所采用的是自动测报系统,各测站自动雨量计、自动水位计通过数据线传到本站的RTU(发射终端); 再通过各种通信手段(如短波、手机卡、电话等)将数据传到蚌埠水文站(分中心)FIU(接收中心); 从FIU进入全国防汛计算机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全国各地需要此站信息的防汛单位。

蚌埠站是一个缩影,在淮河流域就有河南的信阳、驻马店、平顶山、周口、漯河,安徽的六安、阜阳、蚌埠等地区相继建成并安装了先进的水位自记仪、自记雨量计,结束了人工观测雨量、水尺的历史。同时,各水情分中心信息直接上传至省、流域、国家防总,基本实现了水情测报的自动化。

据统计,今年汛期以来,淮河防总共收到各类水情电报信息11.5万份,信息收集相当于正常年份的全年信息量。实测河道流量600余次,频次是常规的5倍以上。

“天地”合一

今年7月1日,淮河流域气候变化异常,预计着一场大雨将至。淮委水文局气象科根据大气环流演变和江淮梅雨的动态分析,气象科教授级高工程兴无果断地做出预报: “降雨量一般在80~120毫米,部分地区达100~190毫米,局部超过200毫米,旬雨量比常年偏多60%~100%。”并以重要天气报告呈报淮河防总。几天后,降雨如期而至,淮河流域10天降雨180.7毫米,沿淮各个主要控制站均超过200毫米。

对气象科而言,做出这样准确的天气趋势预报已经不是一两次,能够如此出色地预报也非偶然。以前,这个部门的人最多,有18个人,自从开始用计算机接收各类气象信息之后,人员就开始精简,现在只有5个人。气象科高工徐胜摊开一张巨大的图纸说,以前就是在这样的图纸上描绘云图,描绘一张普通的云图需要花费几个小时,需要一个点一个点地描绘,再连接。而现在借助专门的软件,输入数据即可做出分析。

在今年淮河汛期,气象服务系统每日提供定点、定量、定时雨量预报,在汛情紧张时,加密滚动预报,及时进行时空修正预报,将降水细化到水系、重要水文控制断面。据对比分析,淮委水文局雨量预报更接近实际,优良率达90%。

“地网”则是水文局最为关键的一个业务科室――水情科布置的,他们主要负责收集并提供淮河流域水情信息,对重点防洪地区和重要大型水库、河段进行水文分析预报、调度计算。每次汛期来临后,水情科24小时有人值班,紧张的时候,分析人员连续几天都不能回家,吃、住在水文局,就是为了增加预报频率,随时观察接收到的数据。

7月7日到10日,淮河水系再次进入强降雨时期,素有淮河风向标之称的王家坝水文站洪水在尚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下迅速回涨。7月9日8时,王家坝水位继续上涨,到了决定是否启用洼蓄洪区分洪的关键时刻。经过水情预报人员的认真分析,7月9日15时,水情科预报,同时为了缓解淮河中游防洪压力,减轻洪水损失,建议淮河防总“开启王家坝闸,向洼蓄洪区分洪”。

洼蓄洪区启用后,王家坝站于7月11日5时提前出现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都与预报接近。由于提前两天准确预报最高水位、最大流量,为洼蓄洪区的启用和群众的安全撤离,赢得了充裕的时间。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2日,水情科在汛期已经制作预报简报33期,预报374站次,每日发送手机短信约100条,制作雨水情分析报告30期,跟踪点绘过程线10个重要站点,重要信息专题汇报50次以上,重特大信息及时在淮委网站上滚动。

水情科高级工程师徐时进笑着说,每当汛期来临,他们的神经就高度紧张。紧张的原因并非是预测不准,而是时间短、任务重。在汛期,会商的次数增加,正常情况是一天两次会商,紧急时期就可能两个小时会商一次。早晨8点水情科要接收各地信息,40分钟才能接收完,随后就要在一个小时之内,根据经验修正系统预报的数据,汇报给上级单位。

采访手记

与天斗,其乐无穷

罗泽旺认为,目前这些信息化系统还不够,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上下游建设更多的自动预报系统,随时将信息录入到网络中,增加信息来源的密度。按照常规,还可以编制两小时的预报方案,将目前6小时的常规预报缩短了4个小时。

最近,淮委水文局接到一项新任务:上级单位需要计算出这几年淮河流域被洪水淹没的范围。罗泽旺正在琢磨这个事情,“如果能买到当时高清晰的遥感片,这就不成问题; 如果没有,问题就多了。”他说道:“现在水文局正在筹备做信息化规划,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建设三维地图,需要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目前有一些国家部门虽然有,但是分辨率低,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如果有高清晰的三维地图,我们就能建成水利模型,可以更准确、直观地观看到预报结果。”

蚌埠防汛工作总结范文2

一、迅速组织力量投入防汛抗洪救灾

市直机关各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布署,迅速行动起来,进入实战状态,把防汛抗洪救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坚决做到四个“确保”。市委组织部要求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诠释党的先进性。全市共有1800多个党组织,4万余名党员(约占全市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深入一线,多角度、多层次客观报道了我市的汛情水情灾情,广泛宣传基层干部群众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凝聚人心、振奋精神,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积极开展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市几大班子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情系灾区,带头捐款捐物。到目前为止,市直机关共捐款捐物价值1045712.70元。市直机关工委组织有关部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与受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乡镇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受灾乡镇解决实际困难,共渡难关。目前,已有30个市直单位对口帮扶26个乡镇,其中怀远县7个,五河县7个,固镇县7个,淮上区2个,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各1个,共送去捐款和救灾物资价值80余万元。市法院在帮助固镇县王庄镇解决斤绿豆种后,又筹集资金2万元修复水毁桥梁。蚌埠海关将价值12万元的400双耐克鞋送给灾区高考学子。市行政服务中心建立快速服务灾区重建工作机制,凡灾后重建项目,比照工业项目审批模式,纳入“绿色通道”,实行无障碍审批,加强市、县中心窗口间的联系,灾区所报项目审批不超过2个工作日。市物价局要求严格执行对运输鲜活农产品、救灾物资等车辆的绿色通道政策,对灾后在原有宅基地上重建房屋免收土地证书费,减半征收农村特困户排涝费,在恢复水毁电信、有线电视设施中免收材料费、安装费等经营服务性收费,化肥流通环节进销差率和批零差率最高不得突破4%和3%。

蚌埠防汛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瓦埠湖洼地;基本情况;主要问题;综合治理;农业结构调整;安徽寿县

中图分类号S156.8;F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256-03

1基本情况

瓦埠湖是淮河中游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属于淮河蓄洪区。流域面积4 200km2,跨六安、淮南2市,其中六安市寿县沿湖洼地及水面涉及14个乡镇、316个村,分别占全县的56%和50%;涉及的人口64.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0.5%;耕地5.78万公顷,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8.6%。

1.1范围和径流量

瓦埠湖南北长约60.0km,东西宽(支湖)31.5km,湖宽最宽处6.0km,最窄处300.0m,全湖周长263.6km。来水面积4 196km2,地表径流深290~310mm,径流量平均约12亿立方米,流入湖内4亿立方米,加上淠史杭灌溉工程废弃水、地下回归水等约1亿立方米,入湖资源总量约5亿立方米,正常年景可利用的水约3.0~3.5亿立方米。

1.2水位、库容与水面

省定正常水位17.50m,多年平均17.99m,平均最高20.55m,平均最低16.54m;蓄洪最高水位达25.88m(1954年)。当水位17.5m、20.0m和23.0m时,则水面分别为1.27万公顷、2.4万公顷和4.47万公顷,蓄水量分别为1.62亿立方米、6.11亿立方米和15.44亿立方米。

1.3洼地及低洼平原

海拔18~20m之间洼地,分布于湖泊周围,面积73km2,地势平坦开阔,淹涝机率高;海拔20~23m之间,为沿湖低洼平原,面积126km2,地势低洼平坦,多为水田,淹涝机率30%。

1.4水质与水体生物

水深2.0~2.5m,深处4.5m。湖体水质总体较好,达到国家规定的地面水二级标准,但有一定污染,为中等偏下营养型湖泊。生物饵料比较丰富,浮游植物有7门50多种,含量191万个/L;浮游动物27种,含量309个/L。以现有饵类生物量计算,每年可生产各种鱼类1 320t。湖内鱼类70多种,野生水禽常见的有大雁、野鸭、天鹅、鸳鸯等,湖区有芦苇、荻柴、莲藕、红菱、茭白、芡实等,水生动植物资源较丰富。

1.5气候资源

湖区光能资源充沛,≥0℃期间,太阳辐射总量483.25 KJ/cm2;年平均气温14.9~15.3℃,由南向北递减,1月平均气温0.7℃,最低极值-24℃,7月平均气温27.9℃,最热极值40℃。湖区无霜期213.2d,最长236.0d。年平均降水量885.9 mm,南部略多,为912.3mm,但分布不均,年际间变化很大。年降水量最大值1 276.6mm,为年最少降水量426.7mm的3倍多;降水多集中在6~7月,常引发湖水猛涨。

2农业生产现状

寿县瓦埠湖沿湖共有14个乡镇、316个村,17.1万户,64.8万人,耕地5.78万公顷。常年易受洪涝灾害的可耕地面积3.04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28万公顷,非耕地0.76万公顷;沿湖筑圩堤64座,保护圩内可耕地1.30万公顷)。海拔23m以下不保收面积2.4万公顷,其中海拔19m以上靠天收可耕地面积1.73万公顷;海拔19m以下可利用土地约0.67万公顷。沿湖主要种植方式为小麦、水稻轮作,或油菜、水稻轮作,坡地、旱地种植棉花、玉米、山芋、大豆等作物。

水产养殖6 500hm2,年产水产品近2万吨,主要品种为鱼类、虾蟹、贝类。湖区牛饲养量1.97万头,生猪饲养量37.30万头,山羊饲养量10.80万只,家禽饲养量751.10万羽。肉类总产量2.3万吨,禽蛋总产量0.74万吨。沿湖林地9 445 hm2,其中用材林2 583hm2,防护林2 289hm2,经济林4 426 hm2,竹林147hm2,森林覆盖率18%。

湖区2006年农业总产值240 1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585元,已达温饱水平,但沿湖村则属贫困地区,其中极端贫困的占有一定比重。

3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内涝频繁

瓦埠湖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湖区几乎年年内涝,1980~2007年23年中,13年大涝(水位超过或达到22m),8年中涝(水位超过20m),近年平均每年成灾面积达8 500hm2。部分乡村农业生产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沿湖群众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现象严重,是寿县贫困人口集中区域。

3.2产业结构不合理

2006年湖区14个乡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业总产值比值为62.59∶24.37∶9.65∶0.96∶2.43。湖区以种植业为主,畜牧、渔业发展滞后,属于对抗型生产模式,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

3.3生态环境恶化

据县志记载,瓦埠湖原来湖水清澈,水草丛生,栖鸟成群;现在虽然总体水质较好,但风大浪急,湖水浑浊,野禽稀少。据统计,沿湖几公顷、几十公顷的小型生产圩堤共159座,面积约8 000hm2;20m以上高程的圩口面积合计已达1.09万公顷,围垦后水位抬高0.52~0.75m。缺乏科学规划的围垦造田,使湖面水草及湖岸植被遭到破坏,部分湖岸遭受浪击不断塌陷,湖泊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入湖,造成湖床每40年抬高约60cm,湖水含沙量已大于350mg/kg。瓦埠湖原有湖鸟野禽品种很多,主要有白鹭、池鹭、小天鹅、绿地鸭、天鹅、鸳鸯等数10种,因无栖息之处,目前已很少见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红隼、小鸦鹃,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四声杜鹃、金腰燕等处于濒危状态。据调查,该湖区两栖爬行类动物由建国初期的22种减少到15种,兽类由12种减少到8种,鸟类由109种减少到96种。

3.4水产资源枯竭

由于水体生态条件不良,重捕轻养,捕捞强度过大,鱼类资源趋于小型化,成鱼产量逐年下降。近年来,银鱼平均年产量10t,比20世纪50年代平均产量100t下降10倍,河蚬资源由原来的1.0kg/m2下降到不足0.5kg/m2。

4综合治理策略及农业结构调整技术方案

4.1统一管理,蓄泄兼治

瓦埠湖地跨六安、淮南2市,统一治理规划因行政区划分割而难以落实,如果寿县划归淮南,治理灾河、灾湖的任务就完全可以由淮南市统一部署,避免在资源利用上的掠夺、治理上的推诿、协调问题。统一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瓦埠湖水利、水运、水产、农牧、旅游、生态等多方面功能。

4.1.1提高蓄水位,增强蓄水功能。治水是综合开发瓦埠湖的基础。首先要明确蓄洪水位,原定的17.5m(实际为18.0 m)正常水位应提高到19.0m。目前,人水争地,湖区几乎年年内涝,大多数圩堤防洪标准不到10年一遇,圩堤建筑物排涝标准达不到3年一遇。提高正常水位至19.0m,整个湖区仅减少土地5 000hm2,而库容量增加1.8亿立方米。提高水位标准之前要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移民迁安。近年来针对连年发生洪灾的现实,寿县、淮南的重灾乡镇移民迁安工作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下一步要按照统一规划的界限,巩固成果,争取国家和省政府继续增加投入,强力推进,力求一劳永逸。二是清除小型圩堤。寿县境内小型圩堤159座,圈入的多为非耕地,只能“保午弃秋”,得不偿失,应统一清除。三是查实非耕地,统一管理。多年来,农民随意垦荒、圈堤,非耕地底数不清,归属不明,应全面普查,登记造册,划归瓦埠湖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非耕地圈圩的承包合同也应统一冻结,收归国有。四是提高生产圩堤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

4.1.2扩大出水口,增强泄洪能力。提高水位后,汛期涝灾风险增加,要相应增强汛期湖水调控和泄洪能力。一是根据天气中期预报,提前适当降低正常水位,增加汛期应急蓄水容量;二是钱家滩至东淝河闸段,要拓宽疏浚,扩大泄洪流量(东淝闸节制扩建工程已峻工);三是白洋店以上沿河两岸要留足500m宽度滩地,不得种植高秆作物,同时要拓宽石埠嘴改道河段;四是要进一步提高圩区防洪排涝能力,现有机电灌工程控制灌溉面积已达4万公顷,灌溉范围可适当扩大,研究汛期应急逆向疏水的可行性;五是要开展湖底河底的高程勘测,在主要入湖口增设水文监测点,做好分区疏浚湖底规划,组织在峡山口以下开辟新的入淮通道论证研究。

4.2蓄用并举,避灾保收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对淮河支流及面上工程投入不足等多种原因,一旦暴雨积涝,会造成淮河上游洪水压境、下游洪水顶托、中游排水不畅,瓦埠湖出水口外水高出内水,内水无法自排,长时间形成“关门淹”。由于外水顶托,1991年超过20m达90d,2003年达40d以上。受灾农田不但灾后无法进行补改种,甚至影响秋种。另一方面,由于湖岸多为陡坡,干旱年份湖水难以利用,需要二级甚至多级提水,生产成本高到农民不堪重负。提高蓄水位之后,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达到蓄用并举,蓄以致用,趋利避害,方能实现旱涝保收。

4.2.1工程措施。一是增设机电灌溉站。蓄水位提高后,可有效降低提水级数,减少生产成本,同时可有效扩大灌溉面积,减轻旱灾损失。二是实施生产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包括九里联圩等主要生产圩堤。目前大型生产圩堤堤顶高程在20.5~23.0m不等,一般在22.0m。现有圩堤除九里联圩外,其余各圩堤防洪能力明显薄弱。规划将地面高程20m以下圩堤退田还湖,地面高程20m以上主要生产圩堤按标准进行除险加固。迁移的农民一律安置在24.5m高程地面以上,23m以下不建房。三是建设、完善环湖公路和辐射状水泥撤退路、生产路。

4.2.2生物措施。转变观念,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变重种轻养为以养为主,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首先利用空间差。即养种结合、等高利用。高程19m以下的全部退田还湖,发展水产养殖业。一是做好湖区规划,划定养殖区、增殖区、繁育区,规范养殖、种植和捕捞。也可将部分湖汊划为水生植物如红菱、芡实、莼菜种植区,如淮南市谢家集区孙庙乡戚家湾临近的瓦埠湖畔,已建成666.67hm2红菱基地,种植“武汉6月菱”和“杂交红菱188”等高产优质新品种,产值在2.25万元/hm2以上,效益达1.5万元/hm2。目前又开发种植芡实、莲藕等水生植物产品,建成了规模生产基地。二是增加养殖品种,开发名、特、优、稀高附加值鱼类,如黄白鲢、鳜、鲈、蟹、鳖、虾、蚌(珍珠)等。三是推行集约养殖,采取网围、网箱、堤围加网围等多种模式,实现立体养殖、混合养殖,变粗养为精养,提高水产效益。四是做靓“瓦埠湖”品牌,依托无污染湖水资源,注册“瓦埠湖”牌商标,申请原产地保护,创建“绿色”、“有机”食品品牌和省、市名牌农产品。19~20m地面高程作为湿地缓冲区,采取灌水养殖和种植并举。有圩堤的农田退田还塘,采取拦网精养水产品或种植浮生莲藕、红菱、芡实、茭白等水生作物并养殖常规鱼类、龙虾等;敞口区陡坡地宜营造防浪林,种植意杨、紫穗槐等,缓坡地可种植牧草发展牛、羊、兔、白鹅等草食畜禽,平畈湿地种植杞柳、芦苇、荻柴等高秆水生植物,尤其是种植杞柳开发柳编,将成为湿地生态保护、解决移民劳动力就业、创造经济效益的首选。湿地保护应抓紧立项申报国家批准,可与旅游业同步规划,同步开发。20~23m易涝区(涝灾机率为30%),分成3种类型,一是水陆并进、保午弃秋:20~21m高程,圩内可低拦网发展水产养殖、种植耐淹的水生作物,无圩区午季种植油菜、大麦、春性小麦,一般能够保收,夏秋汛期过后,可种植速生蔬菜、荞麦、绿豆等短季作物。二是以种为主、保午争秋。21.0~22.5m高程,午季可按常规种植安排,秋季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但必须作好防涝准备。备好“早翻晚”水稻种子,夏汛来时提前育秧,以利及时补改种;也可准备甜糯玉米、青毛豆种子,用于营养钵育苗,即使发生涝灾,也可以不误农时及时移栽,确保秋季收成。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可以结合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挖鱼塘修台田,实现种养双赢。三是基本安全、午秋双保。22.5m以上,安全收获保证率高,可以按正常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其次利用时间差。寿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地位。据国家水利部统计,沿淮1951~2005年历年入梅期,最早为5月18日,最晚出梅期为7月31日,可能最长梅汛期为75d。1951~2004年的平均入梅期为6月15日,平均出梅期为7月9日,平均梅期为25d。瓦埠湖洼地20~23m高程的耕地要利用时间差,尽量种足种满。一是确保午季丰收。午季麦菜生产不在汛期范围,一般入梅前(6月15日前)均能安全收获,应按照优质、高产技术规程生产,确保高效。二是利用不同农作物生育期不同进行长短搭配。21m以下高程耕地,为防止早汛发生,午季作物选择生育期230d以内品种,油菜选择早中熟品种,如蓉油系列、德油系列杂交品种及大部常规品种;小麦选择春性品种,如扬辐麦2号、郑麦9023、偃展4110、豫麦18等,争取5月底之前收获。如发生中等以下涝灾,秋季根据退水时间先后,可依次补种玉米、黄豆、绿豆、荞麦、叶菜类蔬菜等生育期30~100d不等的速生作物。三是充分运用育苗移栽技术,作物苗期避开主汛期。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均可在主汛期育足备用苗,发生中等以下涝灾完全可以及时移栽,实现避灾。四是利用部分作物未成熟可以提前收获,实现避灾增收。如甜糯玉米、青毛豆,可收获嫩玉米棒、青毛豆角,缩短作物在田时间,不影响秋种。

4.3用保并重,分区开发

据测定,瓦埠湖沉积物中总磷含量为293~874mg/kg,平均为470mg/kg,总磷主要由无机磷组成;在沉积物的提取磷与铁结合态磷为主要赋存形态;铁磷、钙磷、铝磷的相对百分含量表明,该湖泊的磷源自污染较少。瓦埠湖沉积物中总氮的含量为208~464mg/kg,平均为265mg/kg,氮的主要组成为有机氮,有机氮、有机指数等显示该湖泊属于清洁类型,未遭受污染。瓦埠湖流域的社会与自然状况的调查结果、湖泊底泥的有机碳氮比等均表明湖泊营养物质来自面源。以上资料说明,瓦埠湖目前仍是清洁的淡水湖泊,在充分开发利用瓦埠湖洼地资源的同时,要抓紧把环境保护列入议事日程。

4.3.1申请湿地保护。尽快立项申请建立保护区,保护湖区珍稀动植物、水体、非耕地资源等。

4.3.2控制捕捞。在湖泊实现有效、统一管理的条件下,全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亟待有规划地控制捕捞能力,使捕捞量与再生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推行分区捕捞制度,做好配套措施如湖口的拦鱼设施,建设种苗基地。

4.3.3划定旅游开发区。瓦埠湖湿地生态旅游,要与古城旅游,瓦埠镇、小甸镇古色、红色旅游,陶店民族乡特色旅游及农家乐观光旅游统一规划、开发。利用湖汊和岛屿、半岛、荒滩自然风光,开辟水上乐园和湿地生态观光。

4.3.4分片开发湖区。瓦埠湖区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从纵剖面看,全湖呈两头高、中间低的微凹形。据此特点,并结合开发利用途径的异同,可将湖区村划成6个片:湖嘴片、陡涧河片、湖西片、湖东片、湖南片和上游片,进行分片重点开发。

4.3.5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在多雨年份,水稻单产很低,同时沿湖耕地大多数又处于灌溉渠道的末端,旱情的威胁也不容忽视。要争取农业开发项目,加大投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努力做到贫困地区的粮食自给。同时要大力发展以牛、羊、兔、水禽为主的畜牧业,以充分发挥水草资源丰富的优势。

4.3.6建立市场开发保护机制。通过招商引资,筹建瓦埠湖湿地开发保护公司,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明确产权归属、使用权期限及相关责、权、利,促进湿地开发保护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蚌埠防汛工作总结范文4

正阳关水位是淮河水情的重要标志。此地是淮河与其主要支流颍河、淠河汇合之处,素有“七十二水归正阳”之说,河面流经此处便陡然变宽。从正阳关的淮河大堤一眼望去,眼前的大水依旧漫无边际,水天相接。几次暴雨之后,更加宽阔的河道内,原先滩地上成行的柳树只露出树冠。在大堤保护下,整个小镇的街市和周边农田仍然低于淮河水面。原本与正阳关隔河相望的唐垛湖行洪区行洪堤至保庄圩之间的农田村舍,则完全被洪水淹没,目前已经与淮河联成茫茫一片。

然而根据水文记录,此次洪峰势头已经比前两次洪峰大大减弱。洪峰过后,正阳关水位进一步下降。26日晚,淮河水利委员会分管防汛抗洪的副主任汪斌称,虽然目前整个流域水位仍在警戒线以上,但水情已经稳定,“淮河大水正在全面回落。”他说。这也意味着距离今年淮河抗洪的全面胜利已为时不远。

汪斌告诉记者,此次淮河抗洪,行蓄洪区的有序分洪对赢得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淮河是中国行蓄洪区最多的河流。利用行蓄洪区分洪,也是淮河抗洪的主要调度措施。7月3日以来,随着汛情不断趋于紧张,水利部门先后下令启用沿淮九个行蓄洪区,撤退转移22万人,此举削减淮河洪峰约16亿立方米,降低了王家坝、正阳关、蚌埠等地的水位,大大减轻了防洪压力。

水利部长汪恕诚对此高度评价,称其体现了科学防控洪水的新理念。亦有水利专家认为,今年的淮河抗洪,实现了从被动抗洪到主动防洪的重大转变。

分洪之痛

然而,科学调度的背后,其实是异常艰难的抉择。

淮河是中国河流中两岸人口密度最大的水系。一旦分洪,沿淮必然赤地千里。因此,每一个分洪决定往往由多个部门通宵达旦权衡利弊,反复会商。

自7月9日起,记者曾自王家坝起沿淮河中游一路东行,亲眼见到了分洪区内惨重损失。穿过堤防保护区内车水马龙、欣欣向荣的城市,几乎立刻就面对着成片浸泡在水中的村庄和农田,以及挤在道路一侧的烈日暴晒下的救灾帐篷和更为简陋的窝棚。27日,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了解到,截至7月23日,淮河流域农作物受灾面积3000多万亩,其中成灾2200多万亩,绝收900多万亩;受灾人口2000余万人,1.6万多个村庄被水围困, 240多万人被困,其中转移安置110万多人;倒塌房屋40多万间。另外,太和、长丰、金寨、凤阳县城主要街道还一度进水,天长县城主要城区前后被淹数天。据初步统计,此次洪涝灾害安徽省直接经济损失近145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约125亿元。

正是由于分洪带来的惨重损失,分洪仍然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抉择。在此番淮河洪水调度过程中,《淮河洪水调度方案》中规定的行洪区行洪水位和蓄洪区启用水位均一再被超过。行蓄洪命令也总是连夜紧急下达。命令下达之前,前线防汛人员仍须严防死守。据新华社报道,情况紧急时,沿淮防守人员一度超过200万人。

专家纷纷指出,和以往相比,今年淮河洪水具有“灾大水小”的喜人特征,沿淮22个行蓄洪区仅启用了9个,损失小于以往。然而,超规定水位防守,无疑要承受巨大的额外风险。通过有序调度和艰苦防守,此次淮河抗洪为减少灾害损失已经竭尽所能。惟其如此,这一胜利果实显得格外来之不易。

行蓄洪区利弊

在中国主要大江大河中,沿河流有多个行、滞、蓄洪区,恐怕是淮河的一大特点。

如此特性和淮河的地理环境有关。发源于桐柏山、伏牛山的淮河,上游地势较高,落差大,水流急。中游主要位于安徽境内,穿行于平原之中,河道十分平缓,平均每100公里落差仅为3米。且历史上受黄河夺淮影响,河道淤塞严重。淮河在江苏境内入洪泽湖,经入江水道和苏北灌溉总堤东流入海。洪泽湖以下里下河一带为下游,下游地面低于洪泽湖底,河水下泄极为缓慢。

据前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治淮专家蔡敬荀介绍,由于地势两头高中间低,淮河中游排洪能力差,每遇汛期大水,两岸一连串的湖泊洼地洪水横流,形成了天然洪水滞留的肥沃滩地。淮河中游人口稠密,土地紧张,远在清代,当地百姓就在沿湖沿河地区筑堤围田。到了民国时期,这些天然湖泊洼地都先后修筑了标准不一的矮小堤防,一般年份能保午季麦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治淮初期,为确保淮北1000万亩耕地,沿淮工矿城市和津浦铁路干线的防洪安全,有关部门根据当时财力等条件,制定淮河防洪规划,把淮干中游两岸的大部分湖泊洼地确定为行、滞、蓄洪区。

1953年8月,当时的治淮委员会向中共中央的报告里提到蓄洪、滞洪和行洪的问题。淮河干流从此形成了行蓄洪区的提法。

所谓“行洪区”,其实就是原先河道内的滩地。在河道内侧建有行洪堤挡住河水,使用时令洪水一次性淹没,拓宽河床,是为“行洪”。所谓“蓄洪区”,则是指沿河的低洼地区,周边建圈堤,遇洪水时开闸蓄水,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

几十年来,淮河的行蓄洪区几经变迁。到目前为止,淮河两岸一有18个行洪区,4个蓄洪区,均分布在淮河中游。其内有200余万亩肥沃的农田、150万百姓。

“淮河治理的重点在中游,难点也在中游。”蔡敬荀告诉记者,淮河中游的行蓄洪区实际上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重灾区,虽然行洪堤屡屡加高,行洪标准和启用标准也由最初的二至三年一遇提高到目前的四至十年一遇,但是仍然使用频频。20世纪80年代,正阳关以上各行洪区基本上是“三年两行洪”,当地百姓十分贫困。

早在1950年淮河大水后,水利部召集华东区与中南区水利部、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及河南、皖北、苏北三省区负责干部,分析水情,反复研讨,根据淮河的特点,最后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提出了“蓄泻兼筹”的治淮方针。行蓄洪区的使用则属于“蓄泻兼筹”的重要措施。

据淮河水利委员会公开资料,依照“蓄泻兼筹”思路,淮河流域防御洪水的工程体系包括上游的水库、中游的蓄滞洪工程、行洪区、河流堤防与河道。当淮河发生防洪标准内洪水时,首先充分利用河道泄洪;然后运用行洪区行洪,扩大河道泄洪能力;必要时有计划地运用蓄洪区蓄洪和利用水库错峰,以控制河道水位流量,确保淮北大堤,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大堤和蚌埠、淮南城市圈堤等重点堤防和地区的防洪安全。

在采访中,有关水利专家一致认为“蓄泻兼筹”的提法合乎淮河实情,是十分科学而可行的。

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蔡敬荀告诉记者,行蓄洪区的存在,客观上使河道变窄,且占用了中游洪水的天然宣泄通道,导致水位抬高,并降低了淮河干流的防洪标准。尤其在较大洪水来临时,大大增加干堤压力。此外,淮干水位的增高,也导致淮河流域内水无法外排,形成严重涝灾。

水位生死线

在《淮河洪水调度方案》中,对于在什么样的水位进行行洪和蓄洪有着明确规定。对于各个蓄洪区,《方案》也十分清楚地规定了其启用水位。

然而,行蓄洪区毕竟是沿淮150万百姓的家园,其中还有他们赖以维持生计的广阔农田。水利部门启用行蓄洪区时最大的顾虑也在于此。因而为了尽可能减少洪涝损失,水利部门在执行《淮河洪水调度方案》时,其实承受了超过规定限度的风险。规定行分水位一再被超过,往往先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严防死守,情况确实紧急时又不得不放水行洪蓄洪。

在那段扣人心弦的日子里,行蓄洪区内和淮河干堤可谓险象环生。

7月2日晚,淮河中游第一个重要站点王家坝水位在暴雨中持续上涨,并超过保证水位。

国家防总批准的《淮河洪水调度方案》明确规定:“当王家坝水位达到29.0米,且有继续上涨趋势时,开启王家坝闸启用蒙洼蓄洪区蓄洪。”7月2日下午1点,王家坝闸口水位达29.03米;晚9点,王家坝水位已经涨至29.3米,且仍在继续上涨。

蒙洼是保是留,决策者需要反复权衡。区内百姓早已提前撤退,但坝上的民工仍需坚守护堤岗位。

按规定,王家坝的开闸水位高29米。据国家防总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淮河上游圩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固,在王家坝水位达到29.0米时,暂不考虑分洪。但如果水位超过29.3米还不分洪,不仅有可能造成上游河南省有关地区破圩,对闸门本身的安全也将构成威胁。

接下来的每一次分洪,都是一次考验意志和神经的“”――

7月2日深夜10点12分,淮河防总终于下达调度命令。7月3日1点开启王家坝闸,向蒙洼分洪。分洪时,王家坝水位已达29.39米。

7月4日6时,洛河洼行洪区控制站淮南水位为23.46米,超过行洪水位0.96米,且水位仍在上涨。省防指命令淮南市防指7月4日8时30分,启用洛河洼行洪区行洪。

7月4日6时,上、下六坊堤行洪区控制站凤台水位24.7米,超过行洪水位0.8米,且水位仍在上涨。省防指命令淮南市防指于月4日12时,启用上、下六坊堤行洪区行洪。

7月5日10时,石姚段行洪区控制站淮南水位23.94米,超行洪水位0.74米,省防指命令淮南市防指于7月5日13时启用石姚段行洪区。

7月5日上午8时,蚌埠市荆山湖行洪堤上口门水位高达23.32米,超过行洪水位将近半米,且仍有上涨之势,情况紧急之际,怀远县防指请求蚌埠市防指转报安徽省防指启用荆山湖行洪。但行洪命令迟迟未下,这意味着必须继续严防死守。

中午12时,洪水继续上涨,沿线全部堤段抢筑子堰,但行洪堤上口门、赖歪嘴、二里半、老鹰嘴、马城对岸、下口门等段子堰普遍漫溢,并且上桥闸中断交通,调运抢险物资十分困难。县有关部门抓紧时间将荆山湖内低洼地区百姓转移到庄台、坝内和坝上高地。

7月6日上午6时,荆山湖上口门水位继续上涨,行洪堤全线水位以每小时2厘米速度上涨。由于行洪的决定仍未作出,区内常坟、姚山等乡镇2万多干部、民工仍然奋力强筑子堰。区内排涝机器全部开足马力,昼夜排涝。此时一旦溃堤,后果将十分严重,为此怀远县防指再次请求省防指下达行洪命令。

7月6日深夜11点左右,荆山湖上口门下游王嘴出现漫堤,且次日凌晨2时开始塌堤,长度由最初的三四十米扩大到中午的300多米。安徽省防指经与淮河防总会商,最终决定7月7日对荆山湖行洪。

7月6日7时,正阳关水位达26.53米,超保证水位0.03米。持续高水位造成姜家湖、邱家湖等行洪堤防发生重大险情。为缓解下游压力,确保淮北大堤万无一失,安徽省防指与淮河防总紧急会商后决定立即启用唐垛湖行洪区行洪。当时正阳关水位已经与1954年洪水位持平,已经远远超过唐垛湖仅为25米的行洪水位。

7月11日11时,邱家湖行洪区控制站汪集水位超过启用水位1.68米并继续上涨。安徽省防指此时才命令中午12点30分启用邱家湖行洪区。同日,正阳关、鲁台子水位超历史最高记录。安徽省防指下令各市严防死守,确保淮北大堤安全。至下午1点20分,安徽省防指才紧急通知相关单位对姜家湖河董峰湖行洪区内进行拉网式检查,随时做好行洪准备;1点30分,城东湖蓄洪区开始蓄洪。

该如何保卫家园?

从整个淮河抗洪的大局来看,利用行蓄洪区分洪削峰是“科学调度”的措施。然而,每一次行洪和分洪,对于分洪区的百姓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作为全国主要的产粮区,农业税是沿淮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唐垛湖行洪区内颍上县垂岗乡乡长周泉告诉记者,全乡每年财政收入210万元,绝大部分来源于农业税。其中每年向县财政上解105万元,余下的105万元中,光发工资就需90多万元,乡政府每个月的办公经费才几千元。一旦因灾绝收,全乡连公务员的基本工资都难以保证。

垂岗乡小台村党委书记罗亨连告诉记者,全村的近2000亩地全遭水淹。他说,如果水下得快,立秋之前退尽,还可以补种庄稼减少部分损失,但收成也会大打折扣。部分农民因种植西瓜、棉花等经济作物,午季没有收成,此番大水很有可能导致全年绝收。

罗亨连感叹:“才过几年舒心日子,这一行洪,都‘福入东海’了。”

正是出于“保卫家园”的朴素愿望,一旦大水来临,男女老少都要在行洪堤上拼死防守。安徽省颍上县境内唐垛湖行洪区一位干部向记者回忆起唐垛湖行洪的场景,禁不住几度哽咽:7月6日下午3时18分、晚7时10分,接到上级命令,唐垛湖行洪区分别在两个堤点炸坝行洪。其时守堤民工已经在暴雨中苦熬将近一周,命令一下,行洪堤上顿时哭声一片,其中有很多老人和妇女……

根据规定,行洪区行洪口门不应加高,这样一旦水位上涨,便可自然漫堤行洪。因此每年入汛以前,上级水利部门都要下令各地铲低行洪口门,清除阻水作物。但这样的命令往往得不到执行,相反,记者了解到,每年秋收之后,沿淮各行蓄洪区内地方政府往往要组织农民出工,加宽加高行洪区圩堤,沿淮行洪区的行洪口,一般均高于规定高程1至2米。

然而,仅仅加固和保护行洪堤,就能为区内的百姓带来平安和富足吗?

给洪水以出路

淮河洪水其实是自然规律。事实上,行洪堤的加高和严防死守只能是权宜之计,根本无法永久阻挡洪水。并且,有专家指出随着堤坝的加高,水位抬高,防洪压力大大增加,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没有人会这样治水。”蔡敬荀说。

许多专家学者呼吁,沿淮行蓄洪区原本就是洪水回旋之地,必须给洪水以出路,改变沿淮行蓄洪区的格局。具体而言,就是放弃在行蓄洪区生产生活,有选择地对行蓄洪区进行撤消或调整――这实际上就是“洪水管理”的新思路――否则不但沿淮地区难保安宁,行蓄洪区也难免一再被水淹没的悲剧重演。

1991年淮河大水之中,沿淮共启用17个行蓄洪区。洪灾专家骆承政分析,由于河道行洪障碍及泥沙淤积等原因,河道过水能力普遍降低,虽先后启用了17个行蓄洪区,但淮河水位仍长期居高不下,顶托内水,造成河湖水位并涨,增加了防汛压力和沿淮地区的涝灾。由于湖泊、洼地盲目围垦,滞洪能力明显减少。且随着行蓄洪区内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影响行蓄洪区的正常启用,行洪不及时,口门小,行洪区仅仅起滞洪作用。这其实与1998年长江特大洪涝灾害以及今年淮河洪涝灾害的情况十分相似。

治淮专家蔡敬荀的观点是,淮河治理的重点在中游,难点也在中游。除去地理历史等自然形成的问题较难解决之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行蓄洪区的治理。上百万人在河道以及周围低洼滞水地区生产生活、筑堤挡水,后果十分严重,所以应当加大调整力度。

蔡敬荀提出行蓄洪区的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步要下决心取消目前较小的几个行洪区,把人撤出来;第二步根据经济状况,逐步发展周边的小城镇,吸引百姓到行蓄洪区以外生活;第三步是在较大的行蓄洪区建立保庄圩、安全圩,争取行蓄洪时只淹庄稼不淹人,避免每一行洪就要解决几十万人的转移安置。

“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不要再与水争地。”他说。

治淮专家、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院长宁远指出,行蓄洪区经过长期使用,又未及时改造,存在问题日趋严重。每遇洪水,经常受灾的实际就是行蓄洪区的150万百姓。应对现有行蓄洪区进行调整,采取有退有保、有弃有留的办法,全部或部分取消行洪区,将其中几个改为蓄洪区,结合切滩舒浚,整治河道,加固堤防,统筹解决淮河中游的防洪问题。

水利部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规划与战略研究中心防洪减灾专家刘树坤也认为,淮河流域人口密集,行蓄洪区内的安全和社会发展与行蓄洪矛盾十分突出,应当减少行蓄洪区内的人口,鼓励移民建镇,在行蓄洪区内发展集约农业和调整作物品种,减损增收。

资金瓶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行蓄洪区的调整,专家学者和水利部门在观点和认识上并无太大分歧,争议点在于如何保证其顺利实施。

蔡敬荀透露,1991年淮河洪水之后,行蓄洪区的大规模调整也曾一度提上议事日程。但囿于资金缺乏和地方政府的抵制,一直没有取得根本性进展。提志这段往事,蔡敬荀十分遗憾,他一再重复:“不能再错过这个机会。”

以每户迁移资金1万元计算,将行蓄洪区全部移民大约需要上百亿元,投入不菲。而每一户移民还需要重新为其安排耕地和宅基地,这对地方政府而言意味着十分巨大的压力。

据记者了解,随着水位的回落,安徽省水利部门和财政部门正在启动全省行蓄洪区运用补偿工作,以保障行蓄区居民的基本生活,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让分洪区的灾民们感到庆幸的是,如今获得政府补偿已有法律依据。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安徽省〈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1.农作物、专业养殖和经济林水毁损失,各按蓄洪前年平均年产值的70%、50%、50%补偿;2.住房水毁损失按水毁损失70%补偿;3.家庭农业生产机械和役畜及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按水毁损失的50%补偿。家庭农业生产机械和役畜以及耐用消费品登记总价值在2000元以下的,按损失的100%补偿,超过2000元不足4000元的,按2000元标准补偿。目前灾民最为关心的,是补偿款能否足额发放。然而,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汪斌告诉记者,对于行蓄洪区的近期调整规划,也正由淮河水利委员会加紧制定。他透露,初步的考虑是将此次行蓄洪区的灾后补偿和调整结合实施,对于沿淮已经启用的行蓄洪区内此次搬迁的百姓,要考虑移民方案,“让他们不再回到原先的低洼地区。”

蚌埠防汛工作总结范文5

今年,我省受到了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从6月底到7月上旬,淮河遭遇了1954年以来第二次最大洪水的袭击,皖南山区也遭受了暴雨的袭击,安徽南北两片同时遭受重大灾害。10日凌晨,池州又遭受了突发性特大暴雨袭击,灾害损失严重。到现在为止,淮河上游全线超警界水位,第三次洪峰刚通过蚌埠,第四次洪峰又将到达王家坝。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安徽的灾情,特别是淮河流域面临的1954年以来的特大洪水。总书记、总理分别就蒙洼行洪作了明确批示,总理又亲自来安徽视察淮河流域的灾情,并作了重要指示,回良玉副总理也来到安徽视察指导淮河防汛工作,国家有关部门也给予我们精神上的鼓舞和物质上的支持,兄弟省市也给我们发来了慰问电,我们深感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总体上说,近段时间,安徽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受住了1954年以来第二次最大洪水的考验。池州也经受住了1954年以来最大洪水的袭击。总理在安徽视察淮河救灾时,对我省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国家防总的指挥下,坚强领导,顾全大局,科学防洪,依法防洪,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指示精神,特别是淮河流域,在这次特大抗洪救灾过程中,没有发生人员死亡,转移过程中也没有发生伤亡现象,给予了高度充分的肯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坚强有力、指导思想明确的结果;是国家防总科学决策、指导有方、科学调度的结果;是经多年治淮、工程效益发挥作用的结果;更是党的农村政策好,经过先进性教育,党群、干群关系极大改善的结果;也是老百姓手中有粮,收入增长加快,农民心里踏实的结果。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我省抗洪救灾工作得以紧张有序。这些站在全省角度的分析判断,对池州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昨天,听到青阳县酉华乡的受灾群众感谢党委、政府的关怀,感谢基层干部的服务。这充分说明,池州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区委、县区政府抓住了当前农村政策好的历史机遇,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省委、省政府对池州的这场灾害高度关注。在淮河干流全线面临考验时,皖南又发生洪涝灾害,给山区群众造成很大的损失。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受省委的委托,明方同志前几天到了池州察看灾情,看望灾区干部群众。目前,安徽的抗洪救灾工作正面临着三条战线:一是淮河流域;二是皖南山区;三是皖北大面积的内涝。从现在的情势分析看,淮河及皖北的灾情仍在持续;皖南已进入救灾安置和灾后恢复生产生活、弥补损失的阶段;皖北还在与洪水搏斗,而且上游的河南正在下暴雨,淮河水位还在上升,王家坝水位还没有退到警界线以下。还有一个很大的气候异常现象就是,台风至今没有登陆,江南地区还处在梅雨季节,安徽正处于南北气候交汇带,防汛抗洪的压力仍然巨大。

关于池州及皖南山区下一步抗灾救灾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要树立抗灾救灾必胜的信心。我在山区工作过10余年,我的体会就是,山区暴雨成灾,来势猛,破坏力强,消退得也快。“山区水淹一条线”,灾害面与平原地带不同。因此,我们要把握山区洪涝灾害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对你们提出兵分两线,一条线抓抗灾救灾,一条线抓经济发展的措施,我是赞成的,也是得当的。希望你们把两方面的工作抓好,就一定会取得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也一定会顺利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要突出重点,抓好当前的救灾工作。山区受灾与北方平原受灾特点不一样,要立足山区农业特点,抓紧开展生产自救。帮助灾后的农民克服茫然消极情绪,抢抓季节做好抢种补救,要对重灾村、倒房集中村的环境卫生进行治理,清除村庄内部和房屋内的污泥、垃圾,杀菌消毒,要治根治本,防止发生疫情。

第三,要科学规划,建好受灾群众的住房。老百姓没有房子住,心理就不踏实。对暂时无房的受灾群众,目前采取投亲靠友的办法非常有必要。现在,要抓紧制定灾后重建住房的规划,要注重政府扶持、积极引导与发动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为受灾群众重建好家园。

第四,要做好迎战台风及其它突发性灾害的防范工作。今年,我国气候极端异常、突发性灾害较多。现在,已至7月下旬,台风尚没有生成、没有登陆,这很异常。因此,要高度关注台风登陆可能带来的暴雨和造成的泥石流,要有高度的警觉与思想准备。对自然灾害一定要科学预测、科学防御。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灾害,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落实预案一定要到位,要落实到每一户,不漏一人,真正把老百姓发动起来、组织起来。

蚌埠防汛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21世纪 淮河流域 治理规划 对策思路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全面治理的第一条大河。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1950年10月14日中央政务院又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提出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91年淮河发生洪水后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提出“蓄泄兼筹,近期以泄为主”的治水方略。经过50年的治理,淮河流域初步形成了山丘区水土保持、水库、堤防、河道、控制枢纽、行蓄(滞)洪区、调蓄湖泊、水文水情预测报、洪水调度、防汛通信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组成的综合防洪体系,改变了历史上长期遗留下来的“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悲惨状况。初步分析,累计减免洪涝造成的灾害面积2×107ha以上,经济效益达2000余亿元,为总投入的6倍多。治淮成绩虽然巨大,但目前淮河流域防洪标准仍然不高,难以防御建国以来的最大洪水;淮河干流在防御10~20年一遇的常遇洪水时也要以牺牲行蓄洪区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干旱较为频繁,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趋势更加明显。因此,淮河的治理任务是艰巨的、长期的和复杂的。

1 基本情况

淮河水系原本完善,独流入海,水流畅通。12世纪以后,由于黄河南泛夺淮近700年之久,使颖河以东的干流淤塞破坏,排水能力显著下降,洪涝旱灾十分频繁,且长期得不到系统治理。

1.1 自然特征

淮河流域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东临黄海。现状以废黄洪为界,分为淮河与沂沐泗两大水系,总面积27万km2,其中淮河水系19万km2。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至江苏扬州的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km,总落差196m,平均比降为万分之二,淮源至豫皖两省交界的洪河口为上游,面积3万km2,长360km,比降万分之五。从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的三河闸为中游,面积约16万km2,长490km,比降为百分之零点三,洪泽湖以下为下游,长150km,比降为万分之零点四。

沂沭泗水系是沂河、沭河和泗河水系的总称,均发源于山东沂蒙山区,流域面积8万km2。

淮河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高低纬度和海陆相三种过渡带的重叠地区和典型的孕灾环境地带。流域跨豫、鄂、皖、苏、鲁5省39市(地区)176个县(市),现有人口1.6亿人(1997年统计数),平均密度600人/km2,(平原达700人/km2以上),是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的5倍。耕地1.22×107ha,约为全国的八分之一,耕地率为鞘44.6%,是全国的4.5倍,居各流域之首。1997年粮食产量850亿kg,占全国产量的六分之一;煤炭探明储量700亿t,占全国的八分之一;现有火电装机2000万kw,京沪、京广、京九、陇海等7条铁路通过流域腹部。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棉生产基地。

淮河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区,多年平均降雨880mm,时空分布极不均匀,6~9月份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60%~80%。丰水年的雨量为枯水年的5倍之多。

1.2 洪水和灾害

据史志记载,建国前400年间曾发生过特大洪水9次;10年左右就发生一次中等洪水。建国后淮河水系最大洪水年是1954年,沂沭泗水系为1957年和1974年,1968、1975年为淮河干流上游和洪汝河、沙颖河特大洪水。1991年属淮河流域的较大洪水。

淮河洪水造成的灾情都很惨重。1593年7月下旬的特大暴雨,雨若倾盆,致使鱼游城关,舟行树梢,“方数千里,滔天大水,庐舍禾稼,荡然无遗,浮尸遍野”。1931年运河堤溃决,从淮阴至扬州,纵横三四百里,一片汪洋。洪水所及,荡然无存。受灾5.13×106ha,灾民近2000万人,死亡10.9万人。1954年洪水,受灾面积4.31×106ha,死亡2000多人。1957年沂沭泗洪水成灾面积达2.00×106ha,倒房300万间,1200多人死亡。1975年洪汝河、沙颍河洪水为历史罕见,造成我国第一次2座大型水库垮坝,生命财产损失惨重。1991年淮河洪水,受灾耕地5.52×106ha,倒房196万间,受灾人口540多万,损失粮食66亿kg,直接经济损失达340亿元。公路被淹、工厂停产、铁路几度中断。

淮河流域干旱成灾与洪涝灾害相近。据统计80年间,全流域旱灾的面积在1.33×105ha以上的大旱年有20多年。1989年流域四省旱灾成灾面积近4.53×106ha。南四湖、洪泽湖的水位处于死水位以下的年份越来越多,时间也有延长的趋势。

1.3 主要特点

流域地处过渡地带,天气系统复杂多变。地形大体由西北向东倾斜,西部、南部及东北部山丘区环绕广阔平原,中下游地势平缓,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受黄河夺淮影响大,人工河道多。人口众多,人与水争地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洪灾还是旱灾,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治理任务艰巨,防洪形势严峻

20世纪90年代,淮河治理是在历次规划及实施工程的基础上,根据1991年洪水暴露出的问题及国务院治淮治太决定,修订了《淮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论证和落实了工程措施。主要骨干工程有19项:淮干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怀洪新河续建;入江水道巩固;分淮入沂续建;洪泽湖大堤加固;复建板桥、石漫滩等防洪水库;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开辟淮河入海水道;建设淮河中游临淮岗洪水控制;汾泉河、包浍河初步治理;涡河、奎濉河、洪汝河、沙颖河近期治理;湖洼及支流治理;其他工程。这些工程原定2000年基本完成,目前仅完成4项,12项在建,任务完成不足一半。必须加大投入,加快治理速度,使淮河能防御1954年(50年一遇)以上量级洪水,沂沭泗河能防御1957年(大于50年一遇)洪水,这是淮河流域21世纪首要的治理任务。

2.2 行蓄洪区启用与生产发展矛盾突出

20世纪50~60年代,利用沿淮沿湖低洼地修建了28处行蓄(滞)洪区,总面积3944km2,耕地2.41×105ha,人口195万人。这些行蓄(滞)洪区,历史上是洪水滞蓄和回旋的自然场所,目前是淮河流域防洪体系的特殊组成部分。一定标准洪水时开启使用,成为河道的一部分参与行洪、蓄洪,削减洪峰。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安排是有道理的,也是有效果的,但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每遇行蓄洪,先保后弃,被迫扒口、炸堤,延误了时机,行蓄洪效果差,结果是既保不了行蓄洪区又逼高了沿程河道水位,造成全线防汛紧张局面,对社会影响极大,对政府的压力更大。虽经近10年治理,防洪标准仍然仅有2~15年一遇。从淮河的洪水特性、地形条件,和其本身的各方面条件来分析,今后防洪标准不可能有较大的提高。

一个时期以来,为解决行蓄洪区的问题,修建了庄台近500万㎡,避洪楼3.3万㎡,撤退道路700多km,此外还修筑了保庄圩和匹配防汛通信设备。治理是以逃生保命,不死人为目标,加上区内人口的过度增长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人与水争地的矛盾有增无减,远不能适应当前防洪抗灾和区内群众生产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常性地牺牲上百万人的利益来维持淮河一定的防洪标准,会越来越困难。21世纪的淮河治理,行蓄洪区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

2.3 淮干中游排水严重不畅

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为中游,长490km,河槽宽自上而下分别为200m、300m、500m、平槽泄量王家坝至正阳关为1000m3/s,正阳关至涡河2500m3/s,涡河口以下3000m3/s。过窄的河槽使洪水极易上滩,水位压速上涨,且居高不下。中游窑河口至洪泽湖(长223km)的河底低于洪泽湖湖底10.0m高程,洪水壅积难下,形成“关门淹”,又顶托支流洪水下泄。以往的工程措施主要是退堤、切滩、加固堤防。排水问题虽稍有改善,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游的问题,尤其是“关门淹”的问题。

2.4 洪泽湖及其周边圩区防洪矛盾突出

洪泽湖具有防洪、灌溉、供水、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设计水位16.0m时,库容134亿m3,面积3700km2;校核水位17.0m时,库容169亿m3,面积约4300km2(含洪泽湖周边圩区面积)。周边圩区总数380个,总面积2064km2,有人口110多万人,耕地14.47×104ha,当洪泽湖蒋坝水位14.5m时破圩滞洪。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防洪水位偏高,涉及几个县城被淹;圩区人口多,安全设施少,撤退困难,加上圩区堤防无计划地加高,破圩滞洪的措施难以落实。如圩区不启用,防洪库容将减少40~50亿m3,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湖底高程高于部分淮河干流河底,中游河道渲泄不畅。

2.5 各类工程的联合优化调度研究不够,难以适应当前防洪抗旱形势的要求

淮河中游已经兴建了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大型人工河道,即将建设中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蚌埠闸枢纽已于1962年建成。目前,这些工程的调度主要是以洪水调度为主,较少考虑水量分配、生态环境用水等的客观要求。

此外,淮河的特大洪水防御方案是国务院于1985年批准的,在历次防洪调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1991年展开的治淮建设,工程、社会经济和其他条件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仍按此调度,难免有不切合实际的地方,但至今一直未能开展修订工作。一旦出现特大洪水,很难保证不出现重大险情。

2.6 旱灾呈增长趋势,水资源严重短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淮河中游部分河段及洪泽湖、南四湖等河湖多次出现断流或干枯,且有增加趋势,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淮河21世纪面临的重点问题。转贴于  3 重点研究的问题及对策

淮河流域水系复杂,各类矛盾多,治理难度大,进展比较缓慢。需要针对目前流域治理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根据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98长江大水对准河治理的启示、国家治水的大政方针以及客观条件的变化,运用新的治理思路,研究对策,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3.1 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水利的投入,缩短审批周期,加快治理速度

初步匡算完成19项治淮骨干工程的建设任务还需投入250~300亿元,花费10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因此,必须继续加大对治淮的投入。此外,还应尽可能地缩短审查审批周期。建议制定分级审查审批办法,以利于加快决策过程。投入的问题不彻底解决,治淮的任务就难以如期完成,更谈不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水利的性质属社会公益性,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必须以政府作为投入主体,也可以制定政策社会统筹解决,或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3.2 加强基础性工作的研究

淮河的问题比较复杂,极需加强各方面的基础性工作。淮河河道演变和整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多年来虽做了些工作,但投入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难以指导规划和治理。淮河上、中、下游河道特性差别很大,河湖关系十分复杂,虽然泥沙来量较少,含沙量较小,但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值得花大气力对河道进行系统的观测和研究。

淮河治理规划是否要考虑黄河再次侵淮的问题也是值得深思的。黄河和淮河之间是一个北高南低的倾斜平原,一旦黄河南堤决口,黄河夺淮的历史就会重演。黄河南堤能否确保万无一失?恐怕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淮河应有措施应付方是上策。建议作为准河的重大问题重点加以研究。

3.3 加强重点堤防的建设

淮河流域的Ⅰ级堤防约1725km,Ⅱ级堤防近3000km。目前的质量参差不齐,极易出现险情。一旦出险,后果十分严重,以淮北大堤为例,其长654km,保护人口887万人,耕地0.92×106ha,区内有众多铁路、国道、煤矿及电厂等,必须确保。而淮北大堤目前存在众多隐患;砂基堤段多,渗漏严重;从明清以来逐渐修筑的堤身质量差,难以确保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后不出现重大险情。就淮河而言,只要Ⅰ级堤防不出现重大险情,近7000万人,约6.67×106ha耕地就有了安全保障。因此,近期规划的重点转移到重点堤防工程上,从战略角度看是十分必要的。

3.4 抓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淮河流域防洪形势严峻,旱灾也不可掉以轻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在时空上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淮河流域数年连旱,地表水补给不足和长年“超支”开采,防大旱防长旱的思想准备不足,抗旱设施投入也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淮河干流出现过多次断流,断流时间、长度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洪泽湖、南四湖等湖泊的水位经常位于死水位以下,水环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根据水资源供给能力,合理确定工业、农业、城市、环境用水及地区间水量分配更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建议首先着手制定淮河流域水量分配办法,初步协调好各地区、各行业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在提高中期预报精度的基础上,研究科学地利用洪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尤其是洪泽湖、南四湖等大型调蓄湖泊更应重点研究。淮河中游也应结合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建设,与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分洪河道及蚌埠闸枢纽开展水资源配置的联合调度优化研究工作。

3.5 行蓄(滞)洪区必须调整治理思路

当前,行蓄(滞)洪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行蓄(滞)洪不及时,不通畅;二是行蓄洪机遇频繁,群众生活困难,生产难以发展;三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安全设施越来越不足,人与水争地的矛盾十分突出。移民建镇虽是好办法,但以当前的国力,要全面启动,恐有较大困难。因此,必须对行蓄(滞)洪区进行调整。按照有退有保、有平有留的原则,分类进行治理。

1)对人口较少,面积小,标准低,行洪作用不明显的行洪区,如上、下六坊堤,石姚段、洛河洼等行洪区予以废弃。

2)对人口多,面积大,但防洪标准较低,进洪机遇频繁的姜家湖、唐垛湖等行洪区改建为蓄洪区;大部分人口在区内建高标准保庄圩予以解决,少部分迁移至岗边安置。建进、退水闸,实行计划蓄洪,确保居民及财产安全。

3)在行洪区内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将人口自然增长率限制在平均水平以下,鼓励外迁,限制迁人。改变耕作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地方政府应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扶持、补偿与救助的管理办法,依法管理行蓄洪区。

4)具备条件的行蓄洪区应尽量多建保庄圩,少建庄台和避洪楼。庄台既投入大又难以发展。实际情况是建设时够标准,过几年人口增加了又向洼地发展住房,难以彻底解决问题。避洪楼多建于低洼处,行洪时四面环水,仍需救助,且造价高。保庄圩既具完全性又节省投资,即使损失点库容也应大力推广。

5)瓦埠湖蓄洪区本身内水较大(4200km2来水面积),自建成以来末能发挥蓄洪削峰作用,应予取消,以利区内生产发展。

3.6 疏浚河道和兴建泵站,解决中游排水不畅和“关门淹”

淮河中游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洪水比降过缓,致使排水不畅。由于中游河床较稳定,含沙量小且有逐年下降趋势。因此,在正阳关以下河段应尽快实施“百船工程”计划,疏浚以扩大河槽断面,增加平槽泄量。

在中游建设大型泵站,重点解决“关门淹”,确保汛后耕地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