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厂教育培训总结范例6篇

入厂教育培训总结

入厂教育培训总结范文1

论文关键词: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培训手段

长期以来,大唐碧口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我厂”)根据战略发展目标和生产经营需要,通过开展各项教育培训工作,使我厂职工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自2002年我厂划归到大唐集团公司以来,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新的体制和环境下,我厂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两型、四化、三个能力”发展战略,以培养、建设一支思想过硬,技术精湛的一流职工队伍为宗旨,强化教育培训管理,狠抓各项教培计划、措施的落实,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在全厂营造出良好的教育培训氛围;教育培训体系也日臻完善;教育培训管理更为科学;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效果也不断创新和提高。笔者作为培训专责,通过总结这些年的培训工作,认为我厂培训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五年来已取得的成绩

1.认识到位,领导重视,共创良好的培训氛围

教育培训工作在我厂一度曾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位置,曾经有人戏言培训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生产和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等激励机制在企业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学习热情,各级领导对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教育培训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创一流的指标需求,而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培训也不仅仅是企业管理者的要求,而是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

2.规范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提高教育培训管理水平,培养一流的职工队伍必须以科学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为基础,完善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为保障。五年来我们以制度的建设为切入点,完善了三级教育培训网体系;成立了“职工教育委员会”、“职工考试、考核委员会”;制定了《职工培训管理办法》、《师徒关系管理办法》等,修订了《职工外出培训管理办法》、《大唐碧口水力发电厂员工学历教育管理规定》、《大唐碧口水力发电厂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管理规定》等规定;围绕人才工程,成立了大唐碧口水力发电厂人才评价中心及“112人才工程”评价委员会,制定了《人才强企工作实施办法》,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大唐碧口水力发电厂员工岗位自学成才管理办法》,这一系列标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根本上保证了教育培训的科学有序管理。

3.不拘泥于培训形式,强化培训效果

近年来,我厂打破了单一、沉闷的培训模式,围绕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结合各部门的人员状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从而使培训工作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例如电气分场率先开展了大班组培训的尝试,他们将全分场检修人员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全天培训,另一组正常工作,两组人员每月轮换一次;在具体培训内容上仍然打破班组界限互学,在培训形式上主要以技术讲课为主并结合讲课内容穿插进行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花独放不是春,满园春色才是春”,电气分场在职工培训方面的不断尝试,带动了全厂培训工作的全面发展。运行分场开展的机电互学,机械分场开展的全分场范围内的钳工技术比武,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保证了学习培训的效果。

4.立足岗位,拓宽渠道,全面提升职工的文化素质

由于我厂地处偏远的陇南山区,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所以无论是人才的引进,还是人才的培养,都存在着先天不足。为此,针对全厂职工的文化现状,既考虑岗位的实际需求,又放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多层次、多专业、多形式地开展学历教育。五年来共有96人参加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其中已有2人硕士研究生毕业,11人本科毕业,专科毕业52人;8人毕业于成人中专教育,23人在读。

5.以《岗位培训手册》实施为契机,强化岗位培训管理,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

为从根本上解决以往培训工作的盲目性、重复性和随意性,我们在生产岗位和管理岗位积极推行《岗位培训手册》,认真按照《岗位培训手册》进行培训,有助于克服以往培训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简单、重复的现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2003年起,我厂又将职业技能鉴定手册纳入班组日常培训内容,使培训工作更为科学、有效,并使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存在的不足

1.培训评估机制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我厂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一是培训效果测评的方法单一,主要以考试或培训后的汇报为主。二是评估指标与重点停留在以培训人次数、时间、经费执行率为评估指标的阶段。三是评估内容不全面,评估与实际工作脱节。多数的培训评估仅仅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没有深入到工作绩效的改善、能力的提高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上来,评估工作只

是在最初级的层次上开展,更谈不上事后的跟踪调查。

2.培训手段比较落后

随着科技的进步,管理和技术培训的手段越来越先进。电子教材、数据共享、网络传输等事物的出现,为培训手段应用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我厂因为地处山沟,与外界联系不太方便,所以在获取先进的培训理念、应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职工培训这方面发展仍较为缓慢,缺乏运用便捷的网络进行培训的有效方式。

3.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和内容不明确,缺乏针对性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需要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管理人才,所以管理人员的培训显得更为重要。我厂没有将本企业发展目标、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管理人员的技能差异和员工的生涯设计相结合来设计和明确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培训的深度也不够。

转贴于

三、关于加强职工培训工作的几点认识

从培训管理的角度,管理培训的当务之急是建立系统、规范的培训管理流程,涵盖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安排、培训方法创新、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成果的转化机制等各个环节。

1.注重需求分析,科学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需求分析是做好人才有效开发尤其是制定培训目标及课程开发、培训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是保证培训工作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有利工具。实践中,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岗位要求和管理改革的需要;二是企业人事的变动,如升职、降职、岗位轮换等;三是提高管理绩效的要求。了解员工的具体信息后,根据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以及生产准备、全能值班、点检定修等关键生产岗位培训,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分类型、分专业、分层次制定最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计划。

2.加强考核评估工作,努力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在培训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加强培训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培训效果要从有效性和效益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培训的有效性是指培训工作对目标的实现程度;效益性是指培训工作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一方面,要将培训纳入考核,迫使受训人员克服因工作太忙,没时间或懒散,不求改变的心理,认真完成培训任务。另一方面,在培训之后,还要由被培训者所在单位就培训项目对被培训者进行测评,以确定其培训效果及实际应用能力,并根据评估情况,进行奖励或考核,同时作为下一次培训具体方案的参考,从而实现培训项目的闭环管理。

3.创建碧口水力发电厂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网站

随着我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我厂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为提高全厂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运用便捷的网络进行培训,我厂准备联系相关单位,创建碧口水力发电厂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网站,然后对各班组的试题进行收集及整理工作,汇总后,将各专业岗位技能培训试题库充实到网站中去,使员工在工作不繁忙的情况下自己进入网上试题库答题,或在岗位技能考试时用来答题,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加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企业亟须人才的培养。针对经营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目前市场营销、资本运作、工程管理、法律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人才在我厂尤为紧缺。因此,今后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将通过综合素质考核和专业分析选拔确定的培养对象选送到国内知名大学专门学习,或者聘请国内知名大学教授或本企业高级技术主管,采取报告、讲座和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同时,加快管理人员职业(执业)资格培训。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的相关规定,在财会、概预算、审计、统计、安全及政工管理等管理岗位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制定完成取证的计划,在规定的期限内取得岗位资格证书。

5.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大赛,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

通过认真总结以往技能大赛经验,规范技能大赛各项管理工作,精心策划技能大赛项目,使其更贴近实际,贴近生产,采取多种形式即岗位抽调考、竞赛、在岗技能测试等,增加全员参与性,通过征求各部门意见,广泛开展大范围的技术比武,在比赛时尽量将各专业融合在一起,不但使员工都能参与,还尽量促使员工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调动技能人员学习岗位技能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一线人员的岗位技能,从中选拔优秀人才。

入厂教育培训总结范文2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党员队伍,以此带动其他职工群众爱岗敬业、积极奉献,不断推动企业持续科学发展,厂党委根据新时期党建工作需要特制定2012年党员教育培训计划。旨在增强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使他们在企业科学发展中成为“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共产党员。

一、 指导思想

以集团公司创建“世界一流能源集团公司”总目标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我厂政治工作安排部署,坚持“统一领导、分级培训、按需教育”的原则,大力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综合素质,增强广大党员的领导能力、落实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厂巩固XX集团公司“XX”发电企业,推进企业安全发展、文化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

二、培训对象

全厂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和列为发展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

三、内容和方式

(一)培训主要内容

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令法规;

2、主题实践活动“创先争优、科学发展”;

3、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4、巩固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理论;

6、中央、省、集团公司、XX公司(XX贵州公司)有关文件和重大会议精神;

7、集团公司创造“可持续价值思维”理念;

8、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知识;

9、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10、党员关心的其它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精神。

(二)教育培训方式

对上述教育培训内容,厂党委、各支部要本着“兼顾全面、突出重点、分期组织”的原则,站在围绕企业科学发展、推动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和争创集团公司“XX”发电企业的总体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专题教育。通过中心组学习、支部组织生活、部门政治学习和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完成所要求的教育培训内容。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可行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要采取日常教育与阶段培训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等方式,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四、教育培训要求

(一)各支部要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广大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要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确保每名党员每年接受培训不少于60课时,部门负责人以上的党员领导干部不少于70课时。

(二)各支部要加强先进性典型的学习,以开展“党员示范岗”、“文明科室”、“标杆班组”等为载体,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创先争优,真正践行“五讲”承诺,真正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以党的先进性激励和带动身边的职工职工,凝聚起全员参与的强大合力,全力推动企业各项目标任务期完成。

入厂教育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工厂;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219-02

1 “教学工厂”的特点

“教学工厂”模式中,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用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教学工厂”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从以上模式可以看出,企业的技能培训是“教学工厂”的主体,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教学工厂”的作用是给学生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打基础性质的。将来他们无论从事那一个层次的职业,都必须以经过“教学工厂”职业教育(培训)为必要条件。

这种相互交叉、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完成提供了保证,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和管理人员。

(1)同生产紧密结合,“教学工厂”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2)企业的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3)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教学工厂”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2 “教学工厂”的教学要求

(1)规范教育载体,保证教学目标达成。

一是教学计划问题,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强度都是通过教学计划制订的,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量往往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联系实际要求每个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二是教学课时问题,教学课时表决定了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即教学时间的分配,决定了教学计划的实施,在跟企业进度达成一致意见后,改善课时。三是进行全方位考试,虽然可以通过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等来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但是评价权的分散影响了其最终的效果,因此保证教学质量更有效的方法是实行企业和学校的双重考试。

(2)加强能力培养,提倡终身学习氛围。

在职业要求不断提高和个体职业不断变更的社会中,学习或培训不可一次性完成,学习不仅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也是职业生涯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赋予受培训者当下职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学习能力,而且特别要赋予受培训者在实践中在企业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3)培养职业环境,积极创新课程模式。

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需要有“真、高、开”的职业环境。“真”是指真实的工厂环境,有齐全的机器设备和规范的生产工序,如数控车间有普通的仪表车床、磨床也有现代化的数据车床和铣床等;“高”是指技术含量高,包括师傅水平、学软件、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等;“开”指环境和设备选择上要具有开放性,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

在课程的开发上,应当成立由专业教师、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指导小组,在课程目标上,整合“一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在课程内容上,应将职业技术能力为主线,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应根据行业、企业要求的变化,强调模块化设计,以增强课程的弹性。

(4)增加设备投入,加大技能师资培养。

一是有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利用现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适当加大设备投入,努力做到设备与生产一线同步甚至能够超前一点,使我们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在进人工厂后能迅速应用到实际中,二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在提高师资队伍水准的同时,倡导以实践教学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三是借鉴“双赢”的思想,密切学校与企业、与社会的联系,职业学校要让教师定期赴企业进行体验性学习,使教师对当前的生产实际及设备的使用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便于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充实和完善教学工厂的建设,创建新型的产教结合的模式,并以科研工作带动学校的教学工作。

(5)广泛量身订制,加大学生适应性成长。

“广泛量身订制”的概念,是新加坡教育部提出的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量身制定”的关键是保证每位学生在掌握必修课程的同时,对自己所学课程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然而,“量身订制”与“教学工厂”的有机结合,将是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教学指导思想的最佳形式,要发挥“量身定制”即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分层次教学,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的教育,即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有适应“量身订制”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有一定的自由度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任务,二是传统的“学年制”不利于学生自身特长和潜能的发挥,必须采用与“量身订制”相适应的“学分制”。三是要有适应“量身订制”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教学的教学方法,使教学从传统的“传教士”成为新型的“传法师”,四是要有科学、合理并与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相适应的考核制度,这种考核制度应是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而摒弃以往的以理论考核为主的考核制度。

(6)加强个性教育,加强企业与学校联系。

职业教育不能忽视和抹杀人的能力和个性倾向之间的差别,要注意培养人的特殊的职业能力和倾向,特别是建立有助于促进天赋能力的职业教育。

同时要求加强职业学校和实习企业之间和职业教育之间的渗透及合作,现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要求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职业者,要求职业教育要加强在人才培养和素质要求上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跨行业的职业教育之间要加强人才培养的协作和合作,这也要求建立和加强跨企业的培训中心建设。

(7)开展跨企培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工厂”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而培训,则又分为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

企业内培训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工业教学车间培训,这是企业内培训中质量最高的培训,多数在主要或大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分离,二是非系统的工业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密切,大都在生产车间中进行,三是传统的手工艺培训,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最密切,教学全在生产现场进行,四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系统培训,通常由大企业或行政机关负责,其主要特征是把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或行政机关的实践培训联系起来;增加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比重,五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非系统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和办公室进行,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实地操作来学习。

(8)强调教学质量,注重培养职业道德。

一是制订周密的教学(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二是强调学用结合,注意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三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四是让学员德、智、体会面发展,五是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学生在企业的职业技术培训,由企业作为义务来完成,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要签订合同,其内容包括时间安排,培训方法,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企业要保证培训质量,并付给学生一定的生活费用,学生也要遵守制度和认真学习,要制订一套详细的教学计划成长学大纲,并按计划严格执行。尽管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同,但它们都是培养各种技术人才成生产工人的,而不是理论工作者或科研人员,技术人才和生产工人都要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活动,因此必须具备实际的动手能力,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

同时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要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学校既注意对学生的技能和理论培训,也要求学生树立职业责任感和事业心,保证今后生产的产品达到高质量,服务达到高水平,在社会上具有高信誉,企业具有高效益。为了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还指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注意锻炼。

(9)注重技能培养,开辟实用培训途径。

注重技能培养,这才能让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目前许多地方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而“教学工厂”中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

(10)实现现场教学,规范人才评价制度。

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要采用现场式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项目教学方式、单元教学方式、顶岗实习教学式和工作室教学方式都要体现现场式的教学特点。它要求一是专业老师的教学行为和手段应立足于工厂现场,打破传统的在黑板上教技能的模式;二是要实现面对面教学,包括实习指导面对面、讲解示范面对面、作业检查面对面等,还可以使用现场示范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

同时,应该用“钢性”的产品质量检验来进行技能考核,如果学生制作的产品合格,技能成绩就评满分,如果不合格,成绩就是不及格,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总结

入厂教育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校企双赢;教学组织;师资选拔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77-02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通过短短的17年办学时间,就形成了“4C”的特色,即组织文化(Culture)、创新理念(Concept)、专能开发(Capability)及校企政联系(Connection),在高职教育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效,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其中“教学工厂”模式是其办学理念的精髓。

“教学工厂”的理念与模式

“教学工厂”模式是南洋理工学院在总结了德国“双元制”、英国BTEC、澳大利亚TAFE等世界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加坡国情独创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即在教学环境中营造实际的企业氛围,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多元化应用。

“教学工厂”将实际的企业氛围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但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不是简单的模拟或模仿,而是将实际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在教学工厂中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之中。“教学工厂”理念强调以学校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是在现有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和项目安排)基础上设立的,即在教学环境中营造实际的企业氛围,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南洋理工学院与新加坡三百多家大中型企业和几十家跨国企业有着密切联系,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设备、研发资金和实习岗位,供学校教学、研发和培养人才使用,如南洋理工学院依托各系部与新加坡国防科技研究所合作成立了专用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与微软合作成立了视窗移动解决方案中心;与IBM合作成立了万维网服务创新中心和射频识别创新中心;与思科合作成立了协同操作验证中心;与政府合作成立了化学加工科技中心及新加坡零售管理学院等等。

基于“教学工厂”的教学管理架构

南洋理工学院各系部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了不同的专业科技中心,其核心任务是:(1)专项教学;(2)在职专科培训;(3)企业项目开发;(4)应用科研项目开发。同时实行企业化管理,通过ISO9000认证,各个系部实行系主任负责制,下属各科技、创新中心实行经理负责制。每个科技中心由一名经理,1~2名副经理负责,专业教师根据专业方向分属各科技中心,以科技中心为主体承接企业项目,经理既是科技中心的管理者,也是专业方向的负责人,教师既是科技中心的项目研发人员,也是课程负责人。含有多元技能的系统项目由系部的多个科技中心联合开发,特大型项目由牵头系部组织、学院相关部门协调,跨系组织项目团队。南洋理工学院工程系“教学工厂”模式的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通过这种模式将实际的企业氛围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而结合的载体是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如与机场合作,研制导航信号系统;与新加坡地铁公司合作,设计收费系统;与医院合作,制作高仿真人造头颅模型等。

这种校企间的紧密合作使得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可真正做到“用最新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学校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或设计开发项目和产品。“教学工厂”真正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双赢发展,同时学院也借此得到高速发展,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基于“教学工厂”的教学组织

教学项目实施方法 南洋理工学院坚持以教育为本的原则,企业项目的选择以满足教学需要为前提,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企业项目分解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分步骤完成。如果是较大的项目需要前后几级学生才能完成,那么高年级学生毕业前会将所完成的工作和成果进行电子存档,以利于与下一年级参加项目工作的学生进行工作衔接。同时项目教学结束时,还要指导学生对参与项目的结果进行总结,根据企业项目要求完成分析调研报告。该报告通过企业验收后,项目教学就顺利完成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工作积极性、灵活程度、纪律表现、工作成效等给每位学生打出项目教学成绩。南洋理工学院工程系的专业课程以大班授课结合小班辅导的方式进行,课程基础理论采用大班(120人)授课的方式,课内实践采用小班项目教学法,每班24名学生,保证学生两人一台实验设备,一次实验课时一般在3小时左右。在每一次实践课中,指导教师自编“活页讲义”,将工业项目导入教学,学生有充足的训练时间和足够的动手操作机会,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更有针对性,辅之以小组讨论、方案设计、完成任务评价等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和成就感等心智活动,学习效率很高,效果明显。

培养体系 南洋理工学院培养体系采取的是专业宽基础与专项培训系统,即第一、第二学年不分专业,进行宽基础培训结合学期课程小型项目训练,三年级进行专项培训、企业实习和全日制项目。专项培训依托各科技中心进行,企业项目训练结合科技中心承担的企业项目进行,企业实习则到与学院密切联系的单位进行。通过这种培养体系,学生经过两年专业基础培训和小型项目训练,在对行业、专业及自身兴趣有所了解后,在教师引导下结合科技中心承接项目的情况,再选择专项培训、企业项目。这样,就可以对承接的企业项目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同时真正将工学结合贯串到学生三年学习的始终,并对接就业岗位。如工程系在第一、第二学年不分专业,以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结合课程小型项目的方式进行,第三学年将学生分为两大组、四小组进行,第一大组第一学期进行专项培训,第二学期进行企业实习和企业项目,另一组则完全相反;在进行企业实习、企业项目这一学期又将学生分为两小组,一组先进行企业实习,后进行企业项目,另一组则相反。这就是“双轨制”系统,可保证在一年之中,总有1/2学生在进行专项培训(专业方向学习)、1/4三年级学生在企业实习、1/4学生在进行企业项目,做到一年之中专向培训不间断、企业项目不间断、企业实习不间断。工程系培养体系如表1所示。这种模式提高了校内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实现了企业项目进行的连续性,同时也解决了同一段时间要安排全部三年级学生到企业实习无法实现或难以控制的问题。两大组、四小组的教学环节时间安排不一致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专项培训放在企业实习和企业项目前的效果较之于相反的安排就好一些,但南洋理工学院不同系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不利因素降至最低,从宏观教学效果来看是利远远大于弊的。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以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目标的,而南洋理工学院校企融合式的教学管理体系、工学结合贯串始终的培养体系无疑对我们的教学模式、培养体系的改革具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与“教学工厂”模式相适应的师资队伍选拔与培训体系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选择教师时,往往重学历、轻技能。被选择的教师一般是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或学历更高的人,缺乏技能和实践工作经验。南洋理工学院在选择专业教师时,主要考查该教师是否有专项的技术及工厂工作的经验,他们选择专业教师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该教师必须要有5年以上的工厂工作经验,能够将企业文化、企业资源、企业项目带入学院,在经过各级严格的审查、面试程序之后才能聘用,从而确保了聘用教师的水平,并且能够适应学院的教学理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重视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和提升,以使教师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要求,使教师的教学寿命属于“无货架寿命”——不会过期,不会被淘汰。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制定各种制度,提供丰富多样的岗位学习培训,每个人每年都会有机会到企业学习工作,到国内外高校提升学历,没有年龄的束缚,没有岗位的限制,强调终身学习;每年还要有20%的教师不必授课,专门承担企业项目开发;培养教师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保证教师的知识及时得到更新,永远走在科技前沿,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教师不断地承接企业项目,能够追踪到最前沿的、最先进的企业应用技术,自身业务水平在不断提高,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具备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结语

“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理念,而不是固定模式,根据各专业特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体现形式,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学院的成长,“教学工厂”的理念和模式也在不断调整,与时俱进。

由于教学理念准确,南洋理工学院利用其资源和平台可以为工商业界提供人力开发课程和技术支撑,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反映最先进应用技术的优质教育与培训课程,使学生为未来服务于社会和国家做好准备,能够在毕业后尽快地为新加坡的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南洋理工学院能够最大效能地支持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及建设。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办学背景、发展历程、办学条件等诸多方面与新加坡高职教育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借鉴和学习过程中,应结合我国自身的情况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其中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理念、办学主旨、教与学的有效途径等思想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髓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毛才盛.新加坡“教学工厂”的育人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6):55-67.

[2]明廷华.“教学工厂”: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07,8(16):63-64.

[3]俞宁.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9(30):149-150.

[4]徐秀维.解读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与我国“工学结合”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4):17-18.

[5]陈向平,熊威.推进高职课程体系有效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5):13-15.

[6]禹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3):134-136.

[7]刘启东.从新加坡“教学工厂”看我国高职教学模式的调整[J].教育与职业,2007(35):50-51.

作者简介:

入厂教育培训总结范文5

一.职工教育的内容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分为思想文化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两个部分,二者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思想文化教育包括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分厂领导十分重视对职工的思想文化教育,已专门成立了一个宣讲团深入各车间科室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受到到职工的欢迎,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本文着重谈谈岗位技能培训的内容。

(1)加强生产操作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岗位培训是生产技操作人员培训工作的重点,是根据从业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素质的需要,对其进行以提高工作能力为重点的培训。其目的是使职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这是一项经常性的培训,它的实施应该面向实践,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生产技能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它既是一种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学用一致的培训活动,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本身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2)抓好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推动企业发展

继续教育是整个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体是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以及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新技术、新理念、新信息。在,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往往还担任着培训生产操作人员的任务,他们应该走在普通职工的前面,比普通职工更加具有远见卓识。可以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生产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效果。

二.职工教育的方式(针对生产操作人员)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我认为目前在我厂的职工可分成以下几类:第一类老黄牛型,他们工作兢兢业业,但是胸无大志;第二类事业型,他们积极要求上进,工作成绩显著;第三类混日子型,他们工作成绩不佳,而且不思进取。对不同的人,如果我们用相同的培训的方式,是不可能实现让生产操作人员整体素质提高这个目标的。已经实行了几年的动态管理制度,刚开始时确实起到了“狼来了”的威慑作用,也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粒石子,荡起来一阵涟漪。时间久了,“狼来了”的喊声听多了也不足为惧了,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方式重新打破这种平静,在职工中再一次的激发起他们的竞争意识。

考试原本是××厂各车间普遍采用的一种评估方式。通过一张试卷,检验职工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将结果纳入到动态管理中,直接与奖金或岗位工资挂钩。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每次考试成绩最高和最差的永远是那几个人,成绩差的努力了几次放弃了:不管我怎么用功,总考不过别人,不就是少点钱吗,无所谓了。职工的一句“无所谓”粉碎了动态管理的最初目标。管理者的目的是实现生产操作人员的团体素质的提高,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让我们的职工把别人作为竞争的对象,我们要竞争的,要超越的是我们自己。只要每个职工能不断超越自己,那团体的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因此我考虑可推行一种百分达标制度,把过去的考试由一种评估方式变为一种培训方式。即一年内或半年内每次考试均用同一试题,达到不同的分值可给予相应奖励,使每一个职工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对培训的态度达到100分,也因此掌握了试卷中所有内容,达到培训的目的。

当然,我们的培训方式应该追求多元化。常规的言教法、身教法,另外利用游戏、辩论、研讨、参观等方法开拓职工的思路也可达到很好的培训效果。培训也应该讲究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

三.职工教育的评估

评估是培训工作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估是对受培人员的投入与产出效益的一种对比估算,它可以评价我们的培训效果。以往我们的培训,不太注重培训效果,职工在本单位或送出去培训,参加就可以了,至于到底真正掌握了多少,学到了什么东西,关心得不够,容易使职工滋生"叫我去学,我就去学"的一种"混"的错误思想,对学习不积极、不上进,浪费企业资源。对培训效果评估的形式可以是考试、询问、查看成绩及上级反馈意见等,成绩好的予以适度奖励,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予以一定惩罚,以提高培训效率。评估也可以对教育管理及制度进行评估,可以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版权所有

入厂教育培训总结范文6

安全生产工作一直是我厂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安全生产的实现在于安全意识的塑造与培养,回顾一年来,我厂在安全生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公司一贯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的方针,坚持强化安全责任,深化隐患排查,严格监管,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是分不开的。我们的做法主要是:

全员参与,覆盖面广

我厂一直坚持落实全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的目标,要求每个员工都能够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今年,我们举办了全员参与的消防安全培训活动,如:2月份的消防逃生演练,6月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此外,每个新员工入公司前都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做好安全生产的岗前培训,车间和班组的安全教育,同时对员工进行以班会、早会的形式宣讲安全生产知识,形成不仅一线员工,对管理人员也进行了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等等,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涉及公司每一位员工,实现了全员参与,全员接受教育的目标。

安全教育,形式丰富

我们的培训方式既包括传统的学习培训方法,又辅以图片宣传、视频观看、现场操作等。我们在周例会进行了安全资料宣传片的播放,在工作微信及QQ群转发安全教育小知识,厂区悬挂安全宣传横幅,同时进行了消防演练,并且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与现场操作,了解消防应急救援设施等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来巩固知识,既能强化安全意识,又能最大实效的掌握知识,最大量的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起到作用。

安全责任,逐级落实

安全生产教育不仅是在知识层面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在责任上的落实。我厂从年初就签订了各部门安全责任书,并逐级落实签订安全责任书,各部门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同时也保证了安全教育日常化、细致化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