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论文范例6篇

外宣翻译论文

外宣翻译论文范文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晶莹的瑰宝,是人类的创造力与智慧的生动体现。中国的“非遗”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劳动创造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但是,伴随着文化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冲击,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处在濒临消亡的边缘。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政府和民间共同面临的一个非常的紧迫的任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的翻译工作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的特点和与之对应的翻译策略,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于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一批学者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而其最中心的理论主张即为目的论。目的论与稍早时期奈达(Nida,E.A.)的“等值论”所不同之处在于,其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的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保证译文本身的可读性。目的论首先由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家H.J.弗米尔(HJ.Vermeer)提出,根据弗米尔的观点有三大原则是所有翻译应该遵循的:1、目的原则(Skopos Rule),即翻译行为的目的了决定的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与策略的选择。2、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即翻译必须与译文接受者的交际环境保持连贯与一致。3、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即翻译必须最大程度地忠实于源语文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的特点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既包含抽象的概念又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有形的文化遗产,历史古迹,建筑和艺术等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往往是活性的生命形态,是无形的传输介质。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内容多为动态描述,具有多相性和流动性。如对节庆活动,舞蹈,礼仪,风俗习惯,手工技艺等的描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而延续。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根据国务院《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目的决定了译者应当尽量遵循两条原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为取向的原则和以译文接受者的语境为重点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出发点在于传播中华文化,吸引世界更多人的关注,从而达到延续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这一点与获取这些信息的译文阅读者的文化探索目的是不谋而合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译者应尽量保留原文中涉及文化内涵的信息并且可以适当地增添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译文接受者的语境为重点指的是在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时,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能拘泥于原文,不能“以文害辞,以辞害意”,要从译文接受者的角度出发采取灵活变通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让译文接受者轻松地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以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具体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采用以下翻译方法来保证该目的的实现。

1 适当增补文化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如果脱离了这些文化信息,忽略了译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一味机械地翻译原文,就会引起误解甚至造成文化观念上的冲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充分考量英汉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目的语接受者的文化心理习惯,采用文化信息增译的方法可以解决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语义缺省。例如关于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变脸”的资料介绍:“变脸,这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观众非常感兴趣,看过之后,无不惊叹,它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东西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的东西。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它们是‘抹脸’、‘吹脸’、‘扯脸’”。如果把“变脸”“抹脸”、“吹脸”、“扯脸”等词汇简单的翻译为“face-changing”“face-wiping”“face-blowing”和“face-pulling”对于不了解川剧或从未看过川剧表演的西方人来说可能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因此,译者在翻译中就必须适当增加文化信息来进行说明。实际上川剧变脸所指的是川剧演员的化妆的脸谱的更换,将“变脸”译为“Facial Makeup changing”并适当增补相关文化信息“a stunt in the art of Sichuan Opera,in which the performers change their facial make-ups in a blink of an eye”就能有效地达到翻译的目的了。

2 删减冗余文化信息,避免过度翻译

中英文语言结构本身的差异造成了在描述相同的内容时所使用的语言表达和结构却不尽相同。目的论强调疑问接受者对译文的理解而非译文与原文的对等。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中要尽量从接受者的文化心理出发,对汉语的语言形态结构做出调整。例如:

关于蜀绣的宣传介绍中有这样的描述“蜀绣作品在技艺上要求主题鲜明,构图简练,形象生动,意境深邃,秀美高雅,用重彩艳而不俗,施淡彩雅而不薄,给人以柔和的美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的瑰宝,出于文化骄傲的心理,宣传者往往不遗余力地渲染描述甚至略带夸张,因而造成许多宣传资料中充斥着大量华美但又空洞的辞藻堆砌。如果译员不加选择毫无保留地将这类信息翻译成英语,不仅难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反而可能适得其反。这些在中文读者看来非常华丽的词藻对于英文读者而言却含义抽象,无法理解。因此,对于此类冗余的文化信息,译者可以删去。以上文字可译为:“The works of Shu embroidery are unique in its distinct themes,well-constructed composition,vivid images,thoughtful design concept,graceful technique and overall elegance,They are bright in rich colors and elegant in light colors.”

对于类似冗余文化信息的处理,译者应该尊重英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加以删减,从而使译文更易被英语读者接受和理解,避免过度翻译。

外宣翻译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生态翻译;翻译适应选择论;外宣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27-02

一、外宣翻译

“外宣”就是“对外宣传”,但对“外”的理解似乎有两种。第一种不妨称为广义的“外宣”,相对于宣传主体所在地区而言,外地区属于“外”。第二种可称为狭义的“外宣”,特指面向国际的对外宣传,主要以外国人为宣传对象,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先导与桥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服务经济、促进开放、宣传中国、树立形象[1]。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种狭义的外宣翻译。

文化全球化日益突出了外宣翻译的重要地位,无疑为促进外宣翻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给外宣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要走向世界,要生存,就必须加强外宣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只有这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被全球各国认同,才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创造这种文化的国家会作为一个对全球化具有贡献的国家而存在着,但是这种被认同的文化已经属于全球各国所有,不再具有国别性。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常常会使译者陷入困境,那么,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外宣翻译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和标准呢?

二、生态翻译

什么是生态翻译呢?我们首先解释一下生态、生态平衡、生态学。《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说,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平衡“是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相对平衡”。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就是说,生态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研究、认识生物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表现出的功能关系的规律,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生态又是如何跟翻译结合在一起的呢?我们知道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信息转换、文化转换。这种转换很难达到对等或平衡。而这种不平等或不平衡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如语际之间,英语被译成其他语言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语言被译成英语的几率。实际上,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又如文化传递,弱势文化相对很少译成强势文化,而以欧美中心主义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却大量译成弱势文化。显而易见,生态翻译就是“一种翻译实践,该实践控制着弱势语言的使用者和译者,该译什么,什么时候译,怎么译”(MichaelCronin2003:167),具体说,生态翻译就是要保持语言地位的平衡,文化交流的平衡[2]。

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由于“生态翻译学”至少涉及到了“生态学”和“翻译学”,因此,它又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生态学”被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科学”。随着人类对生物与环境逻辑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现代生态学扩展到了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逻辑关系。而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更进一步使生态学逐步脱离生物学领域,上升到了对人类与自然界之间本质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生态”一词则已转义泛指自然健康、保持平衡与“和谐共生”的集合。生态学是奠基于整体主义的科学,其研究方法强调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的学科。作为翻译学的一部分,翻译理论是对翻译实质、原理、过程、方法、标准等一系列翻译知识的理性认识和高度抽象。近年产生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以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为基石,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适中尚和”的经典智慧为依归,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理论(胡庚申,2001;2004)。在上述生态学和翻译学、特别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翻译生态的视角出发,取生态之要义,喻翻译之整体,基翻译之实际,逐渐形成了“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综而观之,生态翻译学研究既是一种“喻指”,又是一种“实指”。所谓“喻指”,指的是将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作隐喻类比而进行的整体性研究;所谓“实指”,指的是取向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研究。换句话说,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3]。

三、翻译适应选择论

生态翻译系列理论中最核心最基础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胡庚申2001,2004)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同时,将翻译的“语境”扩展到“翻译生态环境”,其内涵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翻译过程被描述为由译者主导的适应与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翻译即适应与选择”是其主题概念,可以回答“何为译”的问题;“译者主导”、“译者中心”是其核心理念,可以回答“谁在译”的问题;“汰弱留强”/“求存择优”、“选择性适应”/“适应性选择”是翻译的主导方法,可以回答“怎样译”的问题;而“适者生存”、“强者长存”,特别是“译有所为”(即翻译行为的动因),则是翻译的原始目的,又可以回答“为何译”的问题[4]。这一理论探讨成为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的“中坚”。

四、外宣翻译的生态翻译理论标准

长期以来,说到翻译,必然要提“忠实”。追求译文与原文“形”、“神”皆同,忠实不二,似乎是译者天经地义必须努力达到的标准。这种标准的形成有它历史的原因。首先,长期以来,翻译主要是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翻译材料的面较窄,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而忠实原文、尽量保留原作语体特征,充分传达原作的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往往就是大多数文学翻译的预期目的和要求。其次,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势,似乎文学翻译才是阳春白雪,才有研究价值。造成翻译研究对象集中于文学译作,导致翻译标准的单一性。就广义而言,文学也属于对外宣传,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但是,传统上的“忠实”标准并不能机械地应用于除文学之外的其他外宣翻译。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翻译早已突破了狭义的以文学作品为媒介进行文化交流的范畴,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以翻译为工具,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中的各项成果,在国际上树立和维护中国的良好形象,增进外部世界对我国的了解和交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往往是当今翻译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由于对外宣传的目的性明确,以传达信息和施加影响为主,译文预期目的现实甚至功利。换句话说,对外宣传文字的翻译,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向英语读者提供文学欣赏,而是要使其在英语语境中发挥某种效果,实现某种功能。而汉英语言文化和修辞语用差异决定了译文不可与原文亦步亦趋,这就要求译者在了解本国传统的基础上,了解什么样的话语符合外国受众期望,在他们的价值尺度下中听在理,得体自然;了解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传递信息,阐明事实才容易被他们接受,而不是逐字照搬国内宣传语气和行文模式。在话语方式和接受习惯方面,汉英存在巨大差异。西方话语推崇表面上看似平白无华、质朴自然,实则精心构筑的修辞文本,倾向于使用质朴自然、无雕饰、不造作、有真情实感、在平实中显生动、重客观表述事实和传递具体信息的文字(至少是文本表现给人的感觉),不提倡文字表达中过分张扬、空洞无物、重复堆砌。受这样一种修辞文化熏陶的西方受众,也自然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对词语的过分雕饰将冲淡话语的感染力,令人感到虚情假意、华而不实。从而形成不喜修辞中

充斥大话、假话、空话,忌口气过于严厉或过于夸张,不喜用词强烈华丽,感彩过于显露的接受习惯。中国的修辞传统则不同。由于六朝骈体文的影响,以及历史上“泱泱大国”的民族自豪感和喜热闹,好面子的传统民族心理,加上传统和当代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汉语修辞讲究词句整齐对仗、声韵和谐,重视凝练概括、含蓄浓缩,喜欢辞藻华丽、渲染烘托,大量使用比喻意象。

这一传统反映到其宣传用语上,往往表现为用词华丽,喜欢使用抽象、铺张的比喻、形容词、套语词、成语,大量使用均衡对称的并列结构、修饰性词语和渲染烘托性的语言,常有夸大、拔高、煽情的倾向[5]。一些事件、会议和领导活动的宣传报道文字甚至形成了一定“套路”。这些都是汉语语境中常见、汉语普通受众也习以为常、甚至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华丽抒情的文体和热情奔放的语言具有文采和感染力,而宣传用语中动辄便可看到的“世界一流”、“国内领先”、“零的突破”、“再创历史新高”等字眼,作为能够树立民族自豪感、鼓舞民族精神的修辞手段,在汉语语境中得到普遍认同。

鉴于话语受众的不同,外宣翻译应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即“以西方受众认可接受的话语方式,达到宣传中国的目的”。翻译时以原文为基础,以译文在译语语境中达到预期功能或目的为标准,根据具体语境,采取必要的策略,用西方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建构方式,有效发挥对外宣传翻译的作用。

综上所述,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对译者与翻译生态系统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着眼于翻译生态体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其核心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回答了“何为译”“谁在译”“怎样译”等基本问题。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根据具体语境采取必要的策略,用西方受众易于接受的话语构建方式,有效发挥对外宣传翻译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李崇月,张健.试谈“外宣翻译”的翻译[J].江苏大学学报,2009,09.

[2]祖利军.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态翻译[J].中国外语,2007,11.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

外宣翻译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中国法律;网络外宣;汉英翻译;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6.06.15

一、引言

作为文明社会的基础以及市场经济和公平贸易的保障,法律和司法体系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三十多年来,中国大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天,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和活跃的角色。中国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并力求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包括中国的司法制度在内。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员和物质交往的发展,中国的司法机关也意识到国际司法交流以及对外宣传的重要性,并将司法领域对外宣传工作的意义提升到了维护国家司法形象和促进国家发展进步的高度[1];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中国对外宣传工作便捷高效的渠道[2-3]。因此,中国的国内部分司法机关、全国人大等国家机关官方网站纷纷开设了外文版,使用英文等语言向国际社会宣传介绍中国的司法制度。

然而,就是在这样有需求、有动机和有媒介的有利条件下,中国司法机关的网络外宣工作却并不成功,突出表现为译文质量不佳,译文所依据的原文选择不当,从而使中国司法机关的网络外宣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表现为国际社会对中国司法制度所抱有的强烈负面印象,诸如中国根本没有法律可言;中国的律师人数很少,且专业水准不高;中国大陆的法官人数很少,法律职业素养不佳;由于长期的人治传统,中国人遇到纠纷不愿意走法律途径,因而法律在中国并没有什么意义;为了阻拦民众走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中国的立法机关故意将法律制定得晦涩难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4]。

有鉴于此,本文将以翻译研究中的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为指导,对中国司法机关网络外宣翻译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中国网络司法外宣翻译的策略。

二、研究对象与指导理论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国司法机关网络外宣翻译为研究对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法院网的英文网站(网址:http:///,以下简称“法院网英文版”)为研究素材来源。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外宣翻译的定义有多种,目前最为权威、采用范围最广的定义将外宣翻译定义为“以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为基本内容的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称。在中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是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在遵循翻译的共性原则的前提下,外宣翻译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广义的外宣翻译包罗万象,几乎涵盖所有的翻译活动,包括各行各业、各级部门从事对外宣传有关的翻译活动,即人们常说的‘大外宣’的翻译概念。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各种媒体报道、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公示语、信息资料等实用文体的翻译。”[5]

具体到本文,中国司法机关网络外宣翻译则是指中国司法机关为了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司法制度而采用英语等外语介绍中国司法制度的交际活动。本文中的“网络外宣”采用的是“网络大外宣”的概念,即网络外宣工作不是由专门的外宣网站垄断的;相反地,任何一家国内网站,包括机关团体等的网站,都有可能承担对外宣传的作用[2]。而选择国内部分司法机关的英文网站作为研究素材来源是因为截止本文定稿之时,该网站为中国全国法院的门户网站英文版。

(二)指导理论

本论文以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为指导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核心是目的准则,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6]29。按照目的论的观点,翻译是在原文基础上进行的文本处理过程;与此前许多翻译学派的观点不同,原文的地位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了,相反,译者可以从翻译目的出发,判定原文中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内容则需要调整、改写乃至于删除,如此一来,“原文仅仅是译者使用的多个“信息来源”(offer of information)的一种”[6]25。

外宣翻译论文范文4

关键词:目的论 盐品牌 英译

一、引言

2012冬季达沃斯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年会的主题就是“大转型:塑造新模式”,参会嘉宾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指出,PE(Private Equity)未来的机会在跨境投资,“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必须要开始考虑在国际上如何做……所以我刚才讲的中国公司走出去,把外国好的产品、品牌引进来,这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

中国各大企业奉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以其文化特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纷纷通过中英文介绍宣传企业和企业品牌、企业服务,展示企业良好形象。一个国家或者企业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奠定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文化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无论输出还是输入,在我们看来首先就是一个翻译问题。

二、盐文化品牌翻译现状

目前,自贡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独具特色的井盐文化资源应该说是自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独有的潜力和优势。液体盐卤的发现,有史可考约有四千多年历史,自贡井盐开采距今两千两百多年,盐与人民日常生活多么紧密相连自无需多言。盐有工业和食用两种,我国这两种都有出口。但我们却陷入一种怪圈:连中国人自己对它都知之甚少,更不要说对外宣传的薄弱与不足。经调查显示,我们惊讶地发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媒体大爆炸的当今社会,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盐,放眼之下,我国盐相关产品仅见于http://.cn/English/Products/等的介绍之外,并不像很多其他产品领域大量的品牌翻译做宣传,除了出产公司名字之外,偶有非方块字――拼音,却没有任何正规英文标识。盐产品包装毫无外宣意识,这种现象着实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啼笑皆非。以福岛泄露事件为例,在四川自贡周边城市也出现哄抢盐的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自贡和自贡井盐以及盐企业品牌的宣传,特别是外宣工作是相当不到位的。

沟通离不开翻译,当下我们的社会开始特别关注中国文化与思想的对外译介,这都为我们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外宣翻译属于非文学翻译,归属于实用翻译或应用翻译(pragmatical translation)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对外性,它不同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性翻译。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企业品牌外宣翻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相关盐文化品牌翻译领域几乎无人涉足,要对这个相当混乱和复杂的现象做出细致的分析、梳理,需要投入大量的心力。本文试从目的论(skopos)与盐文化品牌外宣翻译的关系着手,进一步辨析重要的概念、范畴,更多地关注其交合点与同一性,初步整理出品牌外宣的基本翻译策略,通过自身理论体系完善让相关学科受益。

三、品牌翻译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向国际领域的拓展,文化品牌外宣翻译伴随着企业、城市对外技术交流和商贸活动的开展,贯穿各个环节,企业文化品牌翻译的这一工作领域决定了其自身的特殊性,同时,这也导致了文化品牌的对外宣传翻译存在着很多问题。一般主要体现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上:译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深谙专业但外语知识欠缺;通晓外语但专业知识欠缺;翻译观念落后。主观上:企业外宣翻译在企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外宣翻译本身并未获得应有的重视。

知不足而后勇,外宣品牌翻译的研究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创造性地在目的论框架下探讨品牌外宣材料翻译现象,理论视野较宽广,课题的重要性和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我们这个时代,翻译活动出现了新的特点,翻译活动的走向有了新的变化,我们应该从自己的视角和立场出发争取发出更大的声音,对翻译活动及以此为依托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机制进行探索,提出建议,促使决策者对跨文化交流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有更为理性的理解,引导文化交流向更理智、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努力减少误读和误解,化解冲突,导向交流的平等对话和双赢结果。

鉴于此,本课题将从对盐文化品牌外宣为立足点出发,研究盐文化品牌外宣的翻译,及影响其英译的文化和语言因素,以目的论为理论依据,灵活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并在之后的系列论文中具体阐述。

四、目的论与盐文化翻译

(一)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翻译的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译者应该根据译文不同语篇的预期功能,抓住原作的意图,灵活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在盐文化品牌外宣的翻译中,为了让读者可以更好的理解,我们以目的语文化和读者为中心,运用目的语易于接受的表达方法,使译文通俗易懂,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语言,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性,采用有效的翻译策略,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有助于表达原文意图和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从而让中国盐文化影响世界。

(二)目的论之于盐文化翻译

品牌效应对企业、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更好地对企业产品进行文化的阐释与包装,使旅游与文化紧密相连,以求得旅游产业与企业文化事业的双赢,通过充分挖掘自贡的井盐文化资源以打造盐业乃至自贡城市的品牌和标识,与其他城市相区别,从而提高自贡盐企业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综合竞争力,这已成为关系到城市产业未来发展最为重要的命题。毫无品牌外宣意识,只能一败涂地。品牌是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它所附带的品牌价值虽是无形的,却是难以估价的。全球品牌营销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品牌命名不仅是为了识别和提示相关信息,更成为展示企业和城市文化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对品牌建构的各种要素进行积极梳理,使之定位准确,特色突出,并能与历史、文化和法律诸方面整合。

只有具备丰富人文内涵的品牌才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形成持久的品牌效应,强调对品牌的宣传,不断赋予品牌新的吸引力。Skopos认为,决定翻译过程的,既不是原文和原文在原语受众身上产生的效果,也不是原文作者所赋予原文的功能,而是由根据发起者或主顾的需要决定的目标文本的目的所决定。对外宣传翻译强调的就是译文功能,即让更多的国家了解我们国家、组织和企业,因此,译文功能理论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对外品牌宣传翻译质量的高低决定对外宣传的效果,影响目标受众对宣传对象的理解和认识,Skopos翻译原则为对外宣传翻译工作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构建一个适用于企业品牌外宣英译的文本。盐文化品牌名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制定恰当的文化翻译策略,充分发挥丰富的英语文字搭配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超越“信”、实现“达”、追求“雅”,从而有效地传译原品名中蕴涵的要素,尤其是文化意象的再现。这样,盐文化品牌英译名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发挥无形资产应有的作用,推动企业与城市对外宣传向前发展,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1990年中国译协举办第一次全国中译英学术研讨会以来,我们的对外宣传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正如译界前辈爱泼斯坦、林戊荪等人所指出的:“‘问题仍大’是指在对外宣传品制作中,外文翻译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是制约外宣品质量全面提高的主要因素。”而这样的问题在我国二、三线城市尤为突出,在之前有关于盐文化的系列研究中也并无相关研究,确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所以本课题的开展具有极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有前沿性和原创性,是对相关研究空白的大胆探索和全新拓展。

翻译中各种翻译策略并不彼此矛盾,而是互为补充的。至于在译文中源语文化哪些要做出调整、哪些要保留,都可在对翻译目的、作者意图和读者对象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如何借鉴“翻译目的论”中的有益观点,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这都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的调研中进行甄别探讨,也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并在之后的论文中进一步论证说明。

五、结语

盐文化,是历史上任何其他行业文化都无法与之媲美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挖掘盐文化品牌的丰富内涵,展现盐文化的魅力多彩,具有可贵的学术价值,相当的借鉴意义。运用心智对盐文化品牌给予准确定位,这对于自贡盐业企业发展乃至城市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的城市和企业都必须重视与世界沟通与交流,全球需要正确解读中国故事,中国要生产世界级的商品,将一个真实的中国展现给世界,这些都要求以企业品牌文化发展促进城市文化旅游,以城市文化旅游促企业品牌发展的良性循环。市场对应用型高素质经贸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难以满足。

就盐文化品牌对外宣传的翻译而言,关键是把问题的性质分析清楚,拿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形成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互动和循环。本课题研究及系列论文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在对外宣传翻译中遵照Skopos翻译原则,有助于表达原文意图和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以期通过跨行业的兼容性,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地方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通过培养目标,加大对中译英人才的投入和培养力度,加强对语言的学习,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等措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需要,使我们的对外城市、企业宣传翻译工作越做越好,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这个门面工作越做越好,使企业品牌在走向全球市场的进程中,其外宣材料也与国际接轨,与企业品牌形象匹配。

外宣翻译论文范文5

[关键词]政论文 翻译 功能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131-03

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代表的政治文献英译是中国向世界解释、介绍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形势和政策主张的桥梁和窗口,尤其重要。同时,英译质量的好坏也决定了我国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输出的效果。[1]

一、关于外宣翻译

外宣翻译是指以外国人为对象、以宣传中国为目的的翻译,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信息翻译成以英文为代表的外文,并通过各种媒介和方式,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让外国读者准确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外宣资料的英译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企业的命运,而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翻译界对外宣翻译的共识是:必须坚持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加强对外宣翻译的管理;[2]根据英汉文化差异及中西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增译、减译、改译、回译等翻译技巧;译者必须端正职业态度,负起责任,并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

二、关于政论文

政论文,即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议论,说理的议论文,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形式多样,范围广阔,主要有:革命领袖有关政治的文章、报告、演说; 党政机关、 政治团体的宣言、 声明; 报纸杂志的政治性社论、 思想评论、 国际时事评论以及编辑部文章等。简单地说,就是指包括政治、经济类的时事文章及政府颁布的公告,主要有政治、外交文件、新闻报道等。[3]政论文章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讲求确切、 严谨、 鲜明、 富有鼓动性;句式结构变化多样,重整体布局,重修辞;在运用语言材料上要求准确性、 严密性同生动性、 形象性密切结合起来。

政论文以传达信息为主,要求文字表述准确,准确性是时文翻译的第一要求。中国政论文含有中国政治文化和语言特色,译者应尽量将这些传递到目的语中。其强烈的政治敏感度和中国特有的词汇、表达及概念,使其翻译工作面临巨大的困难。刘宓庆教授认为将中国翻译事业置于文化战略手段定位之上,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中国特色”。

三、关于政论文翻译

政治文献对译文准确性要求极高,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形象声誉甚至国际关系,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政论文翻译总体要求是:忠实确切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 保持原作的修辞色彩, 使译文能起到与原文相同的宣传鼓动作用。具体来讲, 有四个方面: 1.忠实原作政治思想内容。译者必须忠实地表达出原作者鲜明的政治观点、立场和政策方针。2.义切词严,爱憎分明。译者必须认真揣摩推敲, 把握好用词的轻重褒贬。3.概念同一。同一个概念或事物的译名要始终保持同一。4.逻辑严谨。译者必须抓住中心,理清原作层次,领会原作章法,避免断章取义、逻辑错误。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对政论文翻译进行相关研究,并把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翻译理念引入其中,对中国政论文翻译质量的提高及对外宣传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武光军说:“中文政治文献翻译要高度忠实……中文政治文献英译时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使译文简洁……” [4]王平兴认为忠实标准高于简洁标准,不能以辞害意。他指出,对外交流或对外宣传,信息的内容可以“以我为主”,语言和形式却必须“以受众为主”,要考虑以什么样的语言和形式传递信息才能为受众所理解,达到交流的目的。

纽马克(Newmark)指出政论文属于信息型文本,其翻译目的是为译文接受者在获取信息时消除障碍,即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进行对外宣传。[5]

20世纪90年代后,翻译研究的权利转向,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机械转换,还有着或大或小的权利操控;同时,翻译也构建着特定文化的权利结构。[6]中国政治文献的英译更是受到各种权利话语的影响: 译者要听命于翻译机构以及构成社会权力话语的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 同时,要考虑到译语权力话语的影响,需要把目的语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等权力话语因素考虑进去。因此,译者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来尽力满足双方的要求。

政论语篇多属于“信息类语篇”, 其功能是强调政策和策略的观点, 具有庄严性和规定性。语篇类型上, 汉英有相同之处, 如语句规范, 用词严谨、简练, 避免歧义等。 预期译文目的是在译语语境中让译文读者了解原文论述的政策观点, 保证原文政治含义的准确性。“达意”是翻译这类语篇的主要目的,要求译者紧扣原文内容, 做到语义精确, 用词分寸得体。

四、功能目的论及具体应用

功能翻译理论主张翻译结果决定翻译方法,强调了目的法则必须贯穿整个翻译过程的始终。 赖斯提出翻译应该有具体的翻译要求,译者应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汉斯・威密尔提出了翻译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是目的语读者,翻译的过程应以译文在译入语中实现预期功能为标准。翻译时,译者需根据具体要求、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文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功能翻译目的论摆脱了对等理论的束缚,把翻译从原语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强调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为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理论依据。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确定了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及翻译原则。

中国政论文用词规范严谨,逻辑性强;句子无主语现象较多、中国特色的词汇多。从译文的可接受性/理解性的角度出发,为了让译语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国情、发展、大政方针和具体决策,实现中国对外宣传的最佳目的,政论文的英译必须在尽可能忠实原文文体的基础上,采取包括增词在内的多种翻译策略(如:意译、解释、注释、替换删减法等),在译文中为读者提供最充分的语境效果,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达到最佳交际效果,这样才符合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 译者有在译文中增添或删除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交际的权利和义务。[7]

1.直译法。翻译政策新词既要运用基本的翻译技巧又要结合新词特点,尽量保留原文特色。对于政治色彩鲜明,中国特色很浓的“口号”式的词汇,翻译时以异化策略为主,保留中文词汇的语言特色。如:邓小平理论Deng Xiaoping Theory, 三个代表 Three Represents, 科学发展观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走出去”战略the “going global” strategy;港人治港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administer Hong Kong。

还有,如: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的演讲中提出“……不折腾,……”,国务院新闻办会现场采用“零翻译”策略将其译成“bu zheteng”。

2.增译法。添加必要的单词、词组(连接词、主语等)、分句或完整句,使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译文习惯和在文化背景、词语联想上与原文一致。对于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特有文化的新词,译者必须根据“目的法则”及英语语言习惯,合适地创造出新词或词组,当然译者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词汇,进行解释或说明。[8]如:保障性安居工程low-income housing projects;农村民生工程projects to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rural residents。

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Striving to do our work related to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well, and consolidat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agricultural foundation。

3.省译法。将原文中需要而译文中不需要的单词、词组等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省略, 或删减汉语中迁移性冗余。如:

抚今追昔,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we made in that time have greatly boosted the confidence and pride of the people,strengthened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4.灵活措词法。英语用词倾向灵活多变,故翻译高频词时,应灵活选用不同的词语。如:

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To hear the people's voices, reflect their will and pool their wisdom.

5.信息重组法。英语句子结构严谨,句子成分间的联系有形态标记。翻译一些复杂的句群时,需要对信息进行重组,使译文表达合乎英语语言习惯。如:

区域发展呈现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提高的良好态势。A favorable situation emerged in which regional development was better distributed, structured and coordinated.

6.具体化与抽象化的变通。翻译中要注意抽象词的具体化和具体词的抽象化,使译文表达符合译文读者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如:

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the “rice bag” (grain supply) and “vegetable basket”(non-staple food supply).

7.中国成语(谚语)释义化。译者需要采用释义的方法来消除中国成语(谚语)的文化障碍。

我们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带动社会投资。We guided and stimulated non-government investment by means of well-leveraged government investment.

8.与时俱进创新法。大胆合理的创新是翻译、语言发展的生命力。政治时事术语的翻译不能固守词典里的翻译,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如:“小康社会”由a well-off society改译成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党内”由inner-Party改为intra-party。“十六大”报告中的“依法治国”rule the country by law,“以德治国”rule the country by virtue,现分别改为law-based governance,virtue-based governance。

五、结 语

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外宣工作越发受到国际的密切关注。作为我国政治外宣的重要工具,政论文肩负着传扬中国国策、国际立场和伟大成就的重任,其翻译将更加重要。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外宣工作中政论文的翻译手段也必须不断完善。

[ 参 考 文 献 ]

[1] 丁衡祁.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J].中国翻译,2002,(4).

[2]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

[3] 冯伟年. 最新汉英翻译实例评析[M]. 西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4] 王平兴. 关于汉英翻译“迁移性冗余”的一些思考[J]. 中国翻译, 2011, (5).

[5] 谢绿叶.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政府工作报告翻译[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11, (2).

[6] 吕俊. 翻译研究: 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外宣翻译论文范文6

【关键词】外宣翻译 教学模式 文化输出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人才能帮助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交流,是一座对外沟通交流的桥梁,作为外语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现阶段要求的外宣翻译人才,深感压力重重。本文从对目前中国外宣翻译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对外宣翻译教学提出了一定见解。

一、中国文化输出及外宣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前提,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已经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国家的强大不仅是物质的强大,更是精神的强大,文化的强大,语言的强大。文化输出要依赖语言的翻译水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对外传播,就不会被世界认同和理解,甚至会遭到敌国的恶意歪曲和攻击,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在遵循翻译的共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广义的外宣翻译包罗万千,几乎涵盖所有的翻译活动,即人们常说的“大外宣”的翻译概念。在狭义上,外宣翻译包括各种政治文献翻译、新闻文本翻译、公示语翻译、信息资料翻译等。

二、外宣翻译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外宣翻译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一些译者的基本功不扎实,白字连篇,导致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还有由于一些译者的跨文化意识不足,虽然译本拼字无误,语法正确,但外国读者却很难读懂;有的译者以文本为中心,将外宣翻译等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翻译,忠于原文,未在译文中加入个人创造。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历来重视文学翻译,轻非文学翻译。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未开设专门的外宣翻译课程,仅开设了普通的英汉互译课程。在该课程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更注重文学文本的翻译,认为只要文学文本翻译做好了,其他的文本翻译都不重要,甚至用文学翻译的方法笼统对待所有的文本翻译,使得非文学文本翻译质量日益低下。

另外,高校英语专业较为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往往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要性,相关课程设置较少。学生在课堂上未对该课程引起重视。教师在跨文化交际的课程中也缺乏对学生进行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别的比较,这样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进而在翻译外宣文本时,不能用外国读者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使得翻译文本不被外国读者理解,未达到外宣翻译信息交流的目的。

三、外宣翻译教学改革探索

1、重视夯实语言基础教学

在学生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初期,容易被轻松自由的学习气氛影响,无法静下心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潜心研究,往往错过了大学阶段第一年的夯实基础阶段。此时,教师应当在讲授课本内容的同时,不断强调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在词汇教学中,不仅停留在词义的理解上,还需对词汇的具体使用、搭配规则以及不同语境中的运用加以详细解释,更关键的是对学生课后巩固训练要加强。对学生犯的错误要及时纠正,避免学生犯同样的错误。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利用多种学习途径,对有限的课堂学习内容加以补充,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加快提高语言基本功。

2、注重实践环节

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加入外宣翻译实践课程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翻译材料和仿现实的翻译场景,涵盖面应尽量广泛,让学生们带着任务去用目的语言解决实践问题。为学生创造接近目的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目的语,通过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共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可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寻找课外实习实训的机会,通过线上翻译、会议记录翻译、产品性能翻译、公共场所标志语翻译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体会外宣翻译的过程。

完成实践环节后,教师务必对学生的习得进行点评,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发扬亮点,从而加强了实践积累。通过实践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检测与评估,学校亦可将实践环节成绩纳入评估体系,提高学生对实践运用的重视,从而进一步提高扎实的基本功。

3、摒弃不利的传统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

首先,在外宣翻译的课堂,教师必须跳出非实践意义的教学形式。在传统翻译课堂上,教师们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分析强调各种翻译理论和翻译标准,甚至反复考查学生对翻译标准的记忆,导致很多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的学生学完了翻译课程以后,对翻译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另外,在大量的文学文本翻译中,学生习惯于用纯文学的语言。忠于原作者的视角进行翻译,而大量的外宣翻译不能用文艺的方式进行处理。学生们牢记各种翻译理论知识,再用文学语言翻译出的外宣文本,往往让外国人贻笑大方。

众所周知,跨文化交流现在已经越来越被广大国人接受,在“文化输出”的视野下,如何输出,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教师,如果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不强,又不愿多学习相关知识,没有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且没有根据目的语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在语言转换时进行调整的自觉性,就很难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跨文化引导。所以教师应利用一切资源,提高自身跨文化素养。例如出国进修、文化考察、多阅读跨文化书籍、多与外籍人士沟通并及时作出书面总结。

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增强“外国人和中国人文化有异”的意识,注重对学生外国文化的引入和讲解,同时应当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思考,认识东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时应该时刻有一种“外国人不是中国人”的意识,母语文化对异国文化不应该是一种抵制,而应该是一种推动。在中国“文化输出”的视角下,外宣翻译工作对外宣翻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外宣翻译人才的摇篮,高校英语专业应及时对外宣翻译课程设置进行相应调整,最教学模式进行适时改革,培养出能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的外宣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 果笑非.外宣翻译人才基本素质论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5)

[2] 胡兴文、张健. 外宣翻译的名与实[J]. 中国外语. 2013(5)

[3] 刘春阳. 谈外宣翻译人才的基本素质[J]. 外语学刊. 2013(1)

[4] 王小兰、刘奕. 外宣翻译与专业英语教学[J]. 中国地质教育. 2011(4)

[5] 张琳. 外宣翻译的特点及要求[J]. 榆林学院学报. 2011(5)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