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降一升工作方案范例6篇

两降一升工作方案

两降一升工作方案范文1

关键词:PLC;长条型砖;多规格;升降出砖

1 前言

当今各行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力资源匮缺现象,在陶瓷行业中,劳动强度大的岗位尤为明显。为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机器作业水平,因此加强自动化控制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在多规格长条型砖的生产过程中,陶瓷坯体经过窑炉高温烧成之后,需进行加工,如:分级、包装等。由于生产线传输速度较快,每分钟走砖8排以上;而且砖体温度高,一般在80 ℃ 以上;小规格砖每排片数多(如:600 mm×150 mm,每排8片);大规格砖,单件质量重(如:1200 mm×250 mm,每片12 kg以上)。传统生产多规格长条型砖的窑炉,通常是工人在窑尾手工捡砖。工人在如此高温的环境下进行繁重的作业,体力消耗较大,容易出现体力透支、高温中暑等现象。

然而,用自动化控制多规格的长条型砖,其控制难度大。对小规格砖(如:600 mm×150 mm),自动升降出砖易混乱,造成出砖失败;而大规格长条型砖(如:1200 mm×250 mm或1000 mm×200 mm)两片为一排,每次升降拉出两片,控制难度也比较大,稍有不当,极易造成侧翻跌落。故很多生产长条型砖的陶瓷厂只能采用在窑尾手工捡砖。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本文应用PLC 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实现窑口长条型多规格升降出砖的自动化控制。笔者通过不断改进优化方案,成功摸索出了既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可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案。

本文就基于PLC的窑口长条型多规格出砖解决方案的系统组成和控制方面进行了阐述,并说明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希望能给同行们以探讨、借见,来共同为提高我国陶瓷业的现代化水平而努力。

2 PLC的技术指标

2.1 添加电动挡砖系统

首先,要在窑口出砖辊台上添加电动挡砖系统,以挡齐或挡正每一排砖,并有调整、均匀排距作用,为升降出砖做准备。根据长时间观察,添加两套电动挡砖系统为宜。第一道挡齐砖,第一、二道独立挡砖间,至少要有三段传动辊台。第一、二段辊台拉开排距,第三段辊台位于第二次挡砖系统前,主要用于短暂停砖用(因挡砖完成,高速出砖时,在挡砖前的那段辊台,如果有砖,要暂停)。第二道独立挡砖系统目的是完成升降前对整排砖进行最后的调整。

2.2 确定升降出砖数量

根据窑口实际情况,确定升降出砖的数量,通常三条为宜,两条生产,一条备用。如有特殊情况时,可以窑尾出砖,故三套升降出砖系统基本可适应大多数窑炉的出砖要求。

2.3 确定不同规格长条型砖的出砖方案

首先确定是生产小规格砖还是大规格砖,如:确定生产小规格长条型砖(如:600 mm×150 mm),即每排出8片砖;确定生产大规格长条型砖(如:1200 mm×250 mm或1000 mm×200 mm),即两片为一排进行出砖。

2.4 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

对每个挡板,每个升降装置及升降的传动,都要有手动控制功能。以便对每个装置单独调整、检修或排除故障。而自动控制系统,可选择对每个独立挡砖系统以及每个升降出砖系统,自动运行或停止。

2.5 注意事项

在系统运作中出现运行出错,要有适当的应对措施。

3 PLC控制系统设计

3.1 PLC选型

根据以上技术指标和控制要求,系统配置共有:两套挡砖系统、三套升降出砖系统。每套需要的输入、输出点数量如下。

(1) 每套挡砖系统要有输入点(4个):两个光电开关、一个接近开关、一个一位旋钮;输出点(4个):三台电机,分别是:挡板升降、挡砖段辊台(要有高低速)、挡砖前段辊台。

(2) 每套升降出砖系统要有:输入点(6个):对射光电两对、两个接近开关、一个两位旋钮;输出点(6个):四台电机,分别是:横带升降、横带传动、横带段辊台、横带前段辊台、两个气动升降挡板。

综上所述,该系统共需要:输入点:2×4+3×6=26(个);输出点:2×4+3×6=26(个)。

原窑口出砖系统采用的PLC是OMRON的CP1E-N40DT-D,这是一个DC24V供电的24个输入点,16个晶体管输出点的PLC控制系统,需再增加一个20点(CP1W-20EDT)和一个40点(CP1W-40EDT)的扩展模块。

3.2 系统资源分配

(1) 数字量输入部分

数字量输入部分的输入地址分配如表1所示。

(2) 数字量输出部分

数字量输出部分的输出地址分配如表2所示。

4 PLC各技术指标的实现

4.1 电动挡砖系统的设计

本文只对电动挡砖系统中第一套独立挡砖系统做详细介绍(见图1),第二套独立挡砖系统可参考第一套进行设计。

由图1可知,先把第四段辊台分为三段,分别是M41、M42、M4三段,其中,把第一道挡砖系统安装在未加装挡砖前的第四段辊台;M42为挡板挡砖段,上面需加两个挡砖电眼,分别为挡砖电眼1、挡砖电眼2。这两个挡砖电眼用来检测整排砖是否到齐,应分别安装在一排砖最靠后到的两片上面进行检测,如图2所示。

如果按图2的入砖方式进行走砖,1#挡砖电眼1、1#挡砖电眼2就应当分别安装在图2中所示的位置。

挡板的升降通常是采用一个半圆形的铁制挡块,配合接近开关来控制。1#挡砖定位(3.09)有信号,升降电机停,此时挡板升到位;1#挡砖定位(3.09)无信号,升降电机停,此时挡板降到位。1#电动挡砖的部分程序如表3所示。

4.2 升降出砖系统的设计

由上述所述,该窑口升降出砖方案需三套升降出砖系统,每套升降出砖系统要有:横带前后对射光电开关各一对,分别用于检测进砖和出砖完毕;两个接近开关,分别用来检测横带的上位和下位;一个两位旋钮,该旋钮有三个功能:左侧、中间、右侧,分别是:手动横带升降、停止、连续出砖。第一次从中间打向左侧,横带手动升起,再从左侧打回中间,第二次从中间打向左侧,横带手动降下。该旋钮在中间位置,对应的升降带不工作。该旋钮打到右侧,对应的升降带自动进行符合条件的连续升降出砖工作;控制四台电机,分别是:横带升降、横带传动、横带段辊台、横带前段辊台。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横带刚挡好砖,开始自动升起时, 横带升降前辊台有来砖;当横带在上位,上的砖已出完;刚开始下降时,横带升降前辊台有来砖。在这两种情况下,横带升降前辊台要稍做停顿,等横带升到上位或降到下位,再传动两个气动升降挡板。升降横带有四条传动带,按辊台传动方向,从小到大数,横带第二、三道之间,安装一气动挡板,在这里我们称为中挡板;第四道带后安装一气动挡板,称为后挡板。

4.2.1小规格长条型砖出砖方案

小规格长条型砖(如:600 mm×150 mm,每排8 片)的出砖方案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中气动挡板不工作,以2#升降出砖为例,当2#横带处于下位,且2#横带升降前对射光电开关(S06)ON 。当2#横带升降后对射光电开关(S08)OFF时,2#后气动挡板ON;当2#横带升降前对射光电开关(S06)由ON变为OFF后计时0.25 s,认为当前这排砖已挡齐,2#横带可以升起,当2#横带正在升起,但未升到上位的过程中,如果S06变为ON,则M11(2#带前传动)要暂时停止运行,以防止碰撞;当2#横带升到上位时,M11(2#带前传动)可继续运行,2#后气动挡板OFF。此时,如果2#出口要砖信号ON,则M20(2#带出砖)ON,M20(2#带出砖)ON计时2 s后,认为2#横带上的砖已出完。确认2#横带下面无砖后,2#横带可以降下。同2#横带上升时一样,当2#横带正在下降,但未降到下位的过程中,如果S06变为ON,则M11(2#带前传动)要暂时停止运行,以防止碰撞。

4.2.2 大规格长条型砖的出砖方案

大规格长条型砖(如:1200 mm×250 mm或1000 mm×200 mm)两片为一排的出砖方案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中气动挡板不工作,以2#升降出砖为例,当2#横带处于下位,且2#横带升降前对射光电开关(S06)ON ,2#横带升降后对射光电开关(S08)OFF时,2#后气动挡板ON,2#后气动挡板ON计时 0.18 s后,认为已挡好该组中的第一片砖。此时,2#中气动挡板ON,2#中气动挡板ON 计时0.07 s,认为该组的两片砖都已挡好。2#横带可以升起,当2#横带正在升起,但未升到上位的过程中,如果S06变为ON,则M11(2#带前传动)要暂时停止运行,以防止碰撞,当2#横带升到上位时,M11(2#带前传动)可继续运行,2#后气动挡板OFF。此时,如果2#出口要砖信号ON,则M20(2#带出砖)ON,M20(2#带出砖)ON计时2 s后,认为2#横带上的砖已出完。确认2#横带下面无砖后,2#横带可以降下。同2#横带上升时一样,当2#横带正在下降,但未降到下位的过程中,如果S06变为ON,则M11(2#带前传动)要暂时停止运行,以防止碰撞。

小规格长条型砖与大规格长条型砖的部分程序如表4所示。

两降一升工作方案范文2

关键词:建筑施工 升降机 生产

1.近期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2012年5月至9月短短的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发生了3 起升降机坠落事故,分别是:2012年5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葫芦素煤矿风井发生一起提升运输事故,造成4人死亡,2012年9月6日,甘肃省张掖市宏能煤业公司花草滩煤矿发生工作盘侧斜、拆模盘侧翻事故,导致10人坠井全部遇难,2012年9月13日,武汉长江二七大桥与欢乐大道交界处一工地上载人电梯从30层突然坠落,有19人不幸遇难。这些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

2.升降机安全生产工作的教育培训工作

开展对升降机安全生产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升降机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可以采用“三级安全教育”。

第一层次是建设主管部门的教育工作,主管部门的教育工作带有强制性、全面性的特点;采取的手段也有多样性:如继续再教育、岗位培训、安全大检查、工程相关手续的办理等等,都可以对升降机安全生产的进行宣传,让从事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各人员都意识到升降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第二层次的教育工作是从事工程建设的各主体单位,包括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机械检测单位、安装与拆卸单位、租赁单位。本层次的教育工作是具体而详细的。例如:升降机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所属项目部及相关人员考核的重点内容、企业资金统筹安排的倾向、专项安全检查等等。

第三层次是施工现场项目部的教育工作,他们的教育的对象就是升降机安全生产的实施者,包括各种特种作业工人,安全员,监理人员等等一线力量。应该以项目经理与总监为首,调动可以调动的力量,对升降机安全生产的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3.升降机安全专项方案编审及落实

3.1专项方案的编审:现在要求每个项目的升降机都需要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并进行审批。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项方案的针对性不强,一个施工单位所属的不同的项目,其方案经常是大同小异,没有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

3.2专项方案的落实:方案的落实到位是对升降机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很多安全隐患甚至安全事故都是因为未严格按专项方案执行, 例如升降机的自由高度太大,安装拆卸时没在地面设置警戒区, 双笼升降机一吊笼在维修另一吊笼却在运行,超载等等。

4.加强升降机关键部件的检测验收及日常保养维护工作

防坠安全器是施工升降机上重要的一个部件,升降机就是因为配备了防坠安全器,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根据规定,“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只能在有效的检验期限内使用。安全器的有效的检验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安全器无论使用与否,在有效检验期满后都必须重新进行检验标定。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的寿命为5 年。”一般情况下很多地区把要求都有所提高,一般把检验期限提到每年一次,不论使用与否,到检验周期必须检验,出厂五年不管其好坏都强制报废。另外还要求升降机在使用中的必须每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坠落试验, 以检验防坠安全器的性能。坠落试验的要求是很明确的,但真正落实情况不是很理想。防坠安全器好坏在日常运行中是无法确定的,只有通过送检和定期试验两种途径才能判断。只有确保升降机在日常运行中防坠安全器的性能,才能做到将恶性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升降机的安全开关都是根据安全需要设计的,设有限位开关、极限开关和防松绳开关。一些工地上为了省事将一些限位开关人为取消和短接或损坏后不及时修复,就等于取消了这几道安全防线,种下了事故隐患。例:吊笼上各门亦均有限位开关,当任何一门有异常开启时,吊笼均不能启动或立即停止运行,吊笼要装载长东西,吊笼内放不下需伸出吊笼外,而人为取消门限位或顶门限位,这种违章作业是拿人生命开玩笑的,为了避免事故隐患的发生,应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严格要求升降机维护和操作人员定期检查各种安全开关的安全可靠性,杜绝事故的发生。

升降机的附墙杆件应按照厂家出厂说明书要求的材质、规格设置,不应任意更改。附着杆间距应符合说明书要求,一般为6m一道;附着杆的连接方式及紧固方式应按说明书要求执行,不应随意变更。安全检查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存在着用钢筋代替螺栓,钢筋两端分别焊个钢筋头代替螺帽、现场自制附墙杆未经计算未经原厂家认可等等现象。这种做法是必须禁止的。

5.做好升降机的安全使用工作

做好升降机的日常的正常使用工作是保障升降机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主要是做好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减少直至杜绝特种作业人员的违章作业;升降机的特种作业人员主要包括: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与建筑起重机械司机。

5.1建设主管部门把好发证关。特种作业人员由于其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其违章作业可能对自己、甚至到他人产生重大危害的后果。

5.2建立并完善对特种作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制度,特别是违章作业:包括政府监管、监理单位的监管及施工单位的管理。

5.3做好继续再教育,加强培训,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的能力,避免违章作业的发生。

5.4做好操作证的复审及动态管理工作;对于那些安全意识淡薄,不合格不称职的人员进行强制性再教育,对于少数的屡教不改的人员坚决淘汰。

参考文献:

[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

200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两降一升工作方案范文3

华北某气田作业废水处理厂始建于2005年,该处理厂占地面积约11500m2,设计处理能力400m3/d,主要对气田的钻井、作业废水等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回灌地层。

1.1现有工艺概述

目前,该作业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化学氧化—絮凝沉降—强化固液分离”工艺进行处理,流程为:储液池废水在反应处理池内加药脱稳后,进入两级调节池沉降;调节池内的上清液经泵提升进入原浮渣池加药再次沉降,沉降后上清水再经泵提升经烧结微孔滤芯精细过滤器过滤;水质合格后进入净水水池,最终全部回灌地层。现状平面布置。

1.2主要存在问题

(1)处理设施存在设计缺陷,自动化程度低。反应池、调节池、沉淀池等结构设计简单,原设计调节池现在作为沉淀池使用,上清液没有收集装置,靠人工下入潜水泵提升,收水易携带悬浮物,影响水质。底部积泥全靠1台污泥泵人工操作,没有高效集泥和机械清泥设备,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效果差。且缺乏自动加药系统,人工加药劳动强度大。(2)有效处理能力不足,系统积水积泥严重。由于处理构筑物功能不完善,处理过程不连续,污泥处理能力不配套,池底淤泥较厚,为保证出水水质达标,几座水池间歇运行,导致系统处理能力只能维持在200m3/d,仅有设计能力的一半。(3)回灌井能力不足,影响净化水出路。现有的净化水回灌井多年的运行,因地层堵塞、吸水能力下降以及受地层容纳能力的限制,回灌压力逐年升高,由初期的13MPa上升到20MPa,回灌水量逐年下降,只能间歇运行,无法满足作业废水回灌要求。综上所述,该作业废水处理场由于原有设施的缺陷,造成处理能力无法达到设计标准。而随着勘探开发作业不断增加,作业废水处理日益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提高作业废水处理能力并为净化水寻求新的出路已迫在眉睫。

2工艺优化方案

根据作业废水处理站目前的处理效果,现有的处理工艺是成熟的,主要是存在处理构筑物功能不完善,处理过程不连续,时效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因此,该改造工程仍然采用目前使用的“化学氧化—絮凝沉降—强化固液分离”工艺,此方案也与国内外主流方法保持一致。

2.1新方案介绍

作业废水连续处理流程有以下方面。(1)井场来液首先卸入已建的储液池储存,在此各种不同性质的作业废水相互稀释、中和、缓冲、沉淀。(2)再由泵提升进入三级连续反应池,在三级反应池中分别加入次氯酸钙、聚合铝(PAC)、聚丙烯酰胺溶液(PAM),完成氧化、中和、混凝过程。(3)完成反应后自流进入两级平流式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通过集水槽收集自流进入出水池,再经泵提升进入双滤料和PE微孔滤芯两级过滤完成净化过程。固体沉淀在池底通过刮泥机吸泥泵抽送到污泥池,根据污泥含水率情况可加入石灰、白土或黄土等物质进行稠化,由螺杆泵抽送至脱水设备脱水固化。工艺流程框。新系统建成后,可以实现400m3/d的处理能力,出水水质满足《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SY/T5329-1994)的要求,达到回灌标准;并且与现有系统形成600m3/d的处理能力,满足远期作业废水处理需求。该工艺水处理运行总成本包括药剂费用、动力费用、人工成本、折旧费、维修维护费、管理费用、污泥处理费用几个方面,经过计算每立方米处理费用为62.49元,做到了低成本运行。

2.2方案对比

此次工艺优化新旧方案对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工艺流程先进,处理效果优秀。新工艺对原来复杂的处理工艺流程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使得处理工艺简单,容易操作。采用稳定连续运行相比于旧工艺的序批式运行处理效果稳定全称做到自动化且无人为因素影响。例如,在过滤阶段采用两次过滤,除了旧工艺采用的低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经烧结而制成的微孔管外,增加全自动双滤料过滤罐,其填加的不是单一滤料,而是填装不同密度的上下两层滤料。根据水质要求,滤料采用不同的级配比,上层为密度较小,料径较大的轻质滤料,下层为密度较大,粒径较小的重质滤料。由于两种滤料的密度差较大,在水中下降速度也不同,密度大的下沉快,密度小的下沉慢。其优点是:经过多个周期反冲洗后,仍能保持“轻、粗”的滤料在上,“重、细”的滤料在下的分层,形成滤料粒径自上而下由粗到细的粒度阶梯滤层,发挥了不同密度、不同级配指标下滤层截污能力,保证了过滤高效工作。(2)运行成本节省,管理难度降低。改造前的处理工艺药剂用量较大,而且药剂由专门厂家定制,药剂费用一直较高,加大了企业污水处理成本。经技术改造后,采用均能从市场采购的常见药剂,药剂的供应商选择面广,药剂采购费用和购买费用大幅度降低。同时,改造后整个流程连续运行,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且人数减少25%,不仅节约人力成本还易于管理。新旧工艺对照。

3结语

两降一升工作方案范文4

【关键词】:高层住宅工程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目前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以其经济性、适用性、安全性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高层建筑主体施工中来。然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容小觑。现就某工程1#商住楼现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一、高层住宅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针对高层住宅工程在主体施工过程中脚手架成本、易操作性等因素,并通过对以往施工过的类似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成本及易操作性跟踪,考虑到本工程面积大的特点,现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存在搭设、升降、使用、拆除以及管理上的隐患,极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重点加强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监控,降低其风险性,才能有效地控制安全隐患。

二、高层住宅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管理重点、难点

1、针对主体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危险性较大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搭设、升降、使用和拆除进行重点监控。按照安全规范要求及有关规定,施工现场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进行认真检查和严格管理,排除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2、高层住宅工程现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管理的难点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使用贯穿于整个主体施工,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会因施工中各种不规范操作和不安全因素而引起架体变形,从而增加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风险。

三、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管理

3.1方案审核论证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作业属于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所以在作业前必须对爬架公司所编制的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专家论证通过后现场方可实施。

3.2合同签订

3.2.1合同签订前,需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租赁单位的资质、操作人员取得资格证书情况进行考察,同时,查验租赁单位购置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生产厂家是否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搭设拆除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认真评审,择优录取。

3.2.2在签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租赁合同时,要求租赁单位配备至少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常驻现场,即时指导操作。

3.2.3合同签订后,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租赁、搭拆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指标、有针对性的安全保证措施、双方责任及奖惩办法。

3.3安全过程管理

安全过程管理包括: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升降、使用、拆除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3.3.1安装过程

(1)交底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搭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公司技术人员必须对搭设操作人员进行安装方案及施工安全技术进行交底,并对交底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安装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装流程: 搭设安装平台组装主框架下节、水平桁架吊装 搭设脚手架体接长主框架标准节安装支座、导向架搭设脚手架铺脚手板、安全网封闭

(3)检查验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现场搭设完成后,必须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进行一次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3.2升降过程

交底

由施工技术负责人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位,并记录和签字。

(2)升降前的检查

①.附着支撑结构附着处混凝土实际强度已达到脚手架设计要求;

②.所有螺栓连接处螺栓已拧紧;

③.施工活荷载已撤离完毕;

④.所有障碍物已拆除,所有不必要的约束已解除;

⑤.升降系统运行正常;

⑥.所有相关人员已到位,无关人员已全部撤离;

⑦.所有防坠装置功能正常;

⑨.所有安全措施已落实;

(3)升降作业

a.提升施工流程:拆除最下层附着支座安装到最上一层安装调整升降装置安装防坠块拆除障碍物提升架体安装承重顶撑恢复架体防护重复下一次提升程序。

b.下降施工流程:安装底部防倾滑墙轮拆除最上层附着支座安装调整升降装置安装防坠器拆除障碍物下降架体安装承重顶撑电动葫芦松钩,把最上层附着支座安装到最下一层安装承重顶撑恢复架体防护重复下一次下降程序。

(4)检查验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完毕后,必须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进行一次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3.3使用过程

爬架使用注意事项:

a.应严格将施工活荷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工况下或;升降工况下,且不允许使用动荷载。不得使用体积较小而重量过重的集中荷载。

b.禁止下列违章作业: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和穿墙螺栓;起吊构件时碰撞或扯动脚手架;在脚手架上拉结吊装缆绳,在脚手架上安装卸料平台;在脚手架上推车;利用脚手架吊重物。

c.工程结构施工时,应保证梁、柱、剪力墙等的模板及支撑与架体内排立杆之间有不小于200mm的间隙,以免影响爬架升降,在支模过程中,不得将爬架作为支撑架。

3.3.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拆除

(1)方案报审报批

拆除前爬架公司必须编制拆除方案,完成审核审批手续后报批至监理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

(2)拆除准备

a.组织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员等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拆除顺序、安全保护措施、特殊构件的拆除方法。

b.现场总指挥、安全员及班组长要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到岗到位,认真负责。在拆除区域设立标志并拉警戒线警示。

c.清除架体上的杂物、垃圾、障碍物,检查爬架各部情况,如有异常需妥善处理后方可拆除。

(3)安全拆除

严格按照拆除方案要求进行拆除

a.脚手架及水平梁架的拆除:

由上至下顺序拆除安全网、脚手板、横杆、立杆及斜杆,超长临边斜杆须用两人同时拆除;拆除水平梁架时,先用防坠绳拉上水平梁架的中部,再拆除水平梁架两边与主框架的连接螺栓,最后把水平梁架放到楼层里或地面上。

b.主框架的拆除:

①.先用起重机械对主框架进行预紧,防止穿墙螺栓松开时主框架下坠。

②.拆卸所有穿墙螺栓,拆除附着支座。

③.利用起重机械将主框架吊至平地。

【总结】通过以上具体办法的实施,有效控制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工程应用全过程中的风险,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两降一升工作方案范文5

关键词:冷却塔 塔机 曲线电梯 折臂塔机 液压顶升平桥

目前,我国发电厂机组单机容量不断提高,根据各机组容量、气象条件和冷却倍率要求,冷却塔的淋水面积不断加大,冷却塔水池底直径约100m到130 m,冷却塔风筒高度可达150m以上。在电力冷却塔施工中,施工机械方案选型非常重要。同时机组建设大幅缩短工期,也为提高建筑机械化水平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遇和发展空间。

下面介绍不同类型水塔的机械选型,了解冷却塔机械化的施工方案的优略。

1. 满堂脚手架施工

小型冷却塔整体施工中,较少采用了传统的内外满堂脚手架,只有冷却塔局部如人字梁、环柱部位、其他设备附着系统等施工环节或部位辅助使用。近年来人字梁、环柱等大型预制构件的吊装通常由履带吊完成。

如筒壁全部采用该施工方案存在如下缺陷:脚手架模板拆卸和安装工作不方便、排架搭设费用高、劳动强度大,高空作业量大,内外脚手架连杆在筒壁上的留孔较难处理等。

2.塔机辅助施工电梯方案

2.1 内设固定式塔机方法

采用小型固定式塔机与传统施工电梯组合垂直运输方案该方案的技术关键是:塔机于冷却塔内附着方案的确定。但对于大型冷却塔施工,因为机械费用更加昂贵、人员物料运输繁忙等因素,该方案则显得力不从心。 内设固定式塔机与施工电梯组合垂直运输的优点是机械的重复使用率高、装拆周期短,且机械用途广,在中小冷却塔施工中可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2.2 外设自升塔机方法

2002年小型双曲线冷却塔施工中首次在国内实现外设塔机方法施工获得成功,同年在锦界热电二期2500平方米冷却塔(水塔筒身高度75m,环基外直径67.7m,喉部直径33.4m,筒首直径35.8m)施工中使用该方法结合高空作业设备又一次获得成功(。

在上述小型冷却塔施工中,一改传统的庞大多孔井架垂直运输方法,实现了外设塔机垂直运输方法的一个突破。该工艺在我国冷却塔施工方法中有创新之处,适于机械化施工成本较低的小型冷却塔。

3.曲线电梯和折臂塔机的结合方法

90年代,在大型塔筒壁施工中受场地限制,传统的竖井架吊桥方法已无法使用。河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邯峰工程中在塔内布置了ZTQ240型自升式折臂吊,进行钢筋、混凝土及各种材料的垂直运输,塔外设SCQ60型曲线载人电梯,用于人员上下运输。形成一种创新的施工方法。

曲线电梯是附壁式载人电梯,电梯轨道附着于筒壁,随筒壁升高同步升高。电梯吊笼可乘12人,升降速度为44m/min,升降轨道与筒壁曲线一致。

折臂式塔吊和曲线式施工升降机配合施工技术,适合特定水塔施工。采用折臂式塔吊和曲线式施工升降机配合施工,折臂式塔吊位于冷却塔中心装置必须在折臂式塔吊拆除后方可施工,从而影响工程的整体竣工,不能满足工期较短的要求。

4.多功能施工升降机为主体的多机组合方法

在冷却塔筒壁施工中采用SC200×200D多功能施工升降机作为主要垂直运输,SC200×200D多功能施工升降机与冷却塔筒壁之间采用脚手架连接,脚手架既为施工材料的运输通道,又为升降机的附着装置。SC200×200D多功能施工升降机是适应建筑施工高效、快捷、经济、安全的要求,做到一机多用,并且施工升降机与脚手架拆除前可进行塔内3/4区域淋水构件吊装的施工。

脚手架搭设方法: 以施工升降机的中心线为中心,脚手架宽6m,立杆纵向间距为1.27m,横向以中心线对称布置,间距分别为350、1500、850mm;步距为1.2m~1.3m,每次搭设高度与筒壁高度一致;第一排立杆的位置距喉部5.08m,距SC200×200D施工升降机中心为1.7m;第一至四排立杆均采用双杆到顶;脚手架纵向、水平每隔5排杆件设置剪刀撑;

脚手架与筒壁附着:在筒壁内预埋-150×150×6mm铁件,垂直间距3.90m,水平间距3.00m,模板拆除后,在铁件上加焊一个L=400mm φ48mm钢管,采用双卡扣与脚手架连接。

5.液压顶升平桥方案

YDQ26×25-7液压顶升平桥是一种在冷却塔施工中与多功能施工升降机配合使用的新型施工设备,它既为多功能升降机提供附着,又为施工中钢筋和砼的贮存和水平运输提供平台,最大使用高度150米,其标准节尺寸为1.65×1.65×2.5m,可为加装泵管提供平台。 以平桥塔身标准节水平支撑为平台用U型卡加橡胶垫固定竖直泵管,鉴于以往拖泵施工时由于泵管加固不牢,施工时晃动的原因,在进入平桥塔身处和距托泵3米~5米处的位置设置1.5米×1米×1米混凝土支墩,将水平泵管浇筑混凝土内部,吸收泵送时混凝土的反作用力,消除泵管对塔身冲击的问题,其余水平管由普通钢脚手管支撑,平桥上方设两个混凝土料斗,供存放混凝土。拖泵平均每小时施工16.37立方混凝土,混凝土施工速度为升降机的两倍多。

存在的不足:方案实施后效果显著,但施工中混凝土对平桥塔身产生污染,给平桥拆除后的清理工作带来不便。

结束语

冷却塔筒壁施工机械不断创新方案,在根据气象、自然条件基础上,结合机械的优点,突破筒壁的传统施工工艺,使得筒壁施工速度不断提高,不仅满足了工期的要求,而且在冷却塔筒壁施工历史上是一个突破性飞跃。

参考资料:

两降一升工作方案范文6

[关键词]锻造操作机 30T全液压

中图分类号:TG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30-01

一 引言

30T全液压直移式锻造操作机是45MN压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45MN压机从事开坯、延伸、镦粗、扩孔、精整等多种锻造工艺。而该设备的平行升降动作使用最为频繁,最为重要。该系统设计采用吊挂结构,由设在钳杆两侧的2个液压缸支撑。从而实现系统的平行升、降。液压缸的下腔与蓄势器相联,使系统的升降与压机的动作能够实现同步浮动,同时蓄势器吸收垂直方向的冲击能量。

由于我厂生产任务繁重,设备开动运行时间长,从而导致设备频繁出现系统自动缓慢下落的故障。而故障根源始终无法确定,一度导致维修陷入僵局,设备长时间带病作业,极大的影响了我厂的生产连续性。鉴于此,特对此故障设计实验方案以确定设备故障根源。实验方案为加工铜质盖板堵塞平升液压缸有杆腔进油口,启动设备观察系统动作从而确定是管道卸油还是液压缸内泄。

为解决大型锻造操作机自主设计问题,2006年国家973计划设立“巨型重载操作装备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项目,力求为我国巨型重载操作装备系统的自主化设计开发奠定理论基础。2010 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了由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的“3000kN/7500kN・m 锻造操作机”研究项目,目标是掌握大型锻造操作机核心技术,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大吨位锻造操作机。

二、设备介绍

30T锻造操作机可夹持30吨以下钢锭,通过计算机控制,配合压机从事开坯、延伸、镦粗、扩孔、精整等多种锻造工艺。具有动作快速、精确等优点,从而提高了整个机组的工作效率和性能。其主要由以下几大部件组成:机架、钳杆、吊挂系统、液压系统、检测系统、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其它。主要动作有:钳口夹紧与松开,钳杆平升降及倾斜,钳杆在水平面的移动与侧摆、钳杆旋转、操作机行走。

1、钳杆

钳杆由两个轴承固定在钳杆架上,是一个锻焊结构。夹紧缸位于钳杆的前部,夹紧缸通过一付短杠杆与钳口连接,当夹紧缸活塞运动时实现钳口张开与闭合。短杠杆式的钳头,缩小了夹紧缸的几何尺寸及活塞的运动行程,使钳口张开与闭合的时间大大缩短。

2、吊挂系统

钳杆通过吊杆、倾动油缸和前后转架固定在机架上,支承钳杆的钳杆架通过前后两个油缸,可以在前后两个轴上水平移动。各个油缸单独或组合运动产生钳杆的各种动作。

吊挂装置的提升油缸与机架采用固定球铰联接,使钳杆的各种运动不产生干涉。

水平缓冲油缸装在前吊杆与平衡架之间,把吊挂装置联成一个整体。提升油缸和液压控制回路中的蓄势器组成一个具有很大缓冲性能的“液压空气弹簧”,使操作机能够在压机大压下量的锻造工序中平稳工作。

3、钳杆的平行升降

钳杆的平行升降系统采用吊挂结构,由设在钳杆两侧的2个液压缸支撑。使钳杆的平行升、降动作同步精度高。平动缸的下腔与蓄势器相联,使钳杆的升降与压机的动作能够实现同步浮动,同时蓄势器又能吸收垂直方向的冲击能量,起到减振作用。倾动缸与平动缸之间还设有水平缓冲缸,即能稳定的确定钳杆的位置又可吸收水平方向的冲击。 分别令电磁换向阀C-YA2a、C-YA2通电,泵的压力油进入平动缸的下腔,推动钳杆平行上升。 下降时C-YA2b、C-YA2通电,钳杆在自重的作用下, 平行下降。

三、现存故障

30T操作机工作时平升降缓慢下落。

四、30T操作机平升降缓慢下落问题故障处理

液压检测分析及机械试验处理相结合。

(一)、工作目的

确定平升降系统自动缓慢下落的原因以彻底解决该故障。

(二)、解决方案

(1)检查钳杆平升降液压系统各控制阀体及与平动缸的下腔相联的蓄能器。各控制阀体未见卡阻。蓄能器压力正常,未见泄漏。怀疑平动缸内泄。

(2)加工厚度为3mm,直径与平升降液压缸回油管管接头内径相等的铜板,堵住平升降液压缸回油管道,以确定到底是管道卸油还是液压缸内泄。

(三)、处理结果

平升降系统依然自动缓慢下落。

(四)、试验结论:

平升降液压缸内泄。

(五)、处理意见:

更换内泄液压缸。

3.1.动态负载特征变化与系统功率匹配技术

研究锻造操作机工作过程的动态负载变化规律,解决系统负载特征变化与功率匹配问题,研发高效节能的大型锻造操作机动力传输控制系统。

3.2.多自由度的协调和同步控制技术

针对大型锻造操作机多执行器负载敏感性,结合实际工况,研究多执行器的复合控制性能,采用先进工业控制计算机和传感器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结合大型锻造操作机动力传输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案,建立试验平台,以模拟仿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操作机的控制算法,以确保多个执行器动作的协调性和同步性,进而提高系统复合动作的适应性和协调性。

五 结论

锻造操作机是锻件精确制造的基本装备之一,与自由锻造压机配合实现锻造作业,可极大提高锻造生产效率和锻件制造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动态负载特征变化与系统功率匹配技术,多自由度的协调和同步控制技术以及基于大型锻件锻造生产与压机联合控制的锻造工艺程序控制技术等。

参考文献

[1] 余发国,高峰,郭为忠,葛浩.锻造操作机的回顾与展望.机械设计与研究[J],2007 专刊: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