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所管理制度范例6篇

会所管理制度

会所管理制度范文1

一、美容师仪容仪表

1、每天着装整洁,淡妆上岗,微笑服务。

2、头发应经常清洗,不得有异味、烫夸张的颜色做夸张的发型,不留披肩发。

3、不配戴任何饰物,一天保持好妆容,不浓妆艳抹,不涂指甲油。

4、勤洗澡,勤换衣,保持身体无异味。

5、工服和工鞋应保持干净整洁,不留污点,保持清新亮丽。

6、站姿、坐姿、走姿要自然大方,端正优雅,面带微笑,热情,使用礼貌用语。

二、员工日常行为规范

1、员工须严格遵守本店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

2、坚守岗位,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岗,违者按迟到处理。

3、上班时间不得在美容会所大声喧哗,吵架,睡觉。

4、上班时间不准吃早餐、吃零食,违者按迟到处理。

5、上班时间无紧要事情,不得多次接听私人电话,每次接听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6、上班时间,不准将手机带进操作室,玩手机,发短信和接听手提电话。

7、爱护公共物品,仪器设备,不操作时处于关闭状态,拔掉电源,以免造成机器损伤。

8、严禁在顾客面前发生争吵,讨论美容院及其他顾客问题,时时注意自身修养,保持良好形象。

9、员工之间应团结互助,不得恶意伤人,不准扎堆聊天,背后议论其它人和事。

10、不得与顾客发生争吵,要耐心与客人沟通解释,了解客人发牢骚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处理问题,树立企业和自身的形象。

11、遵守店内规章制度,轮流值班,头牌值班如发现没值班,扣除当天的工资及分成。

12、实行岗位责任制,保持各自岗位的清洁卫生,做好岗位工具的保养工作。

13、树立强烈的责任心,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偷盗和浪费,操作完毕,物归原处,摆放整齐。

14、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未经同意,不准私自给客人用超出护理范围的物品,一经发现按超出部分的5倍赔偿。

15、不得在客人面前谈论工资待遇,和店内的问题,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6、维护好自身形象,语气柔和甜美,微笑服务,物品轻拿轻放。关门开门注意不要发出声音,以免惊醒客人。

17、认真配合工作,服从领导安排和调遣,违者视开除处理。

18、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领导没在和在一个样,很好维护企业形象。

19、员工之间不得互相包庇隐瞒,违者重罚。

20、树立团队精神,不勾心斗角,不排挤他人,不损人利己,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1、维护美容院利益,不得带情绪上班,应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22、尊敬上司及领导,尊重同事,见面要问候,互敬互爱,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

23、树立良好思想品德,公共物品丢失,客人物品在本院丢失,如果顾客直接交与美容师负责,负责人承担一切责任,如没有直接责任人,则美容院全体承担。

三、卫生制度

1、实行卫生岗位责任制,分区划片,保持店内环境卫生,做到全天整洁干净。

2、保持整体环境卫生,不乱堆乱放,不乱扔垃圾,物品摆放整齐,每星期一大扫除,不得将私人物品随便乱放。

3、操作完毕,将物品擦干净,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4、关闭仪器,拔掉电源,清洗干净,做到操作前和操作后两次消毒。

5、推车放回原处,车面清理干净,抽屉干净整洁,不乱堆乱放。

6、喷雾机不使用时,关闭电源,拔掉插座,三天1换水,1清洗,(用白醋浸泡)

7、床罩、沙发套应勤洗勤换,保持干净整洁。

8、客服不能和毛巾混在一块洗,数量不多,用手洗,甩干。

9、产品展柜应保持干净,玻璃应擦干净

10、地面、桌面、台面、电话、音响、vcd,仪器必须全面保持干净整洁,爱护花草及时浇水。

11、卫生间镜面、水池、窗户、地面、洗衣机、消毒柜、便池保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

12、更衣室更衣柜台面、镜子、梳子、窗户、地面、椅子摆放整齐,保持整天干净。

13、SPA室地面、窗台、玻璃、木桶、淋浴房等要保持全天干净,不准在木桶和淋浴房倒水洗头,洗衣服,违者每次50次/罚款。

14、大厅窗台、镜子、地面、沙发、展柜、桌子、保持全天干净、衣服应每天扫尘整理。

15、饮水机应勤清洗,勤换水、勤加水、以免造成机器损伤。

16、一楼大厅、地面、墙面、玻璃、门、桌子、花瓶、电话、皮肤测试仪、vcd、功放,每天必须擦干净,顾客档案整理整齐,台面不乱堆乱放。

17、拖鞋应做到每天清洗,轮流值日,保持鞋柜干净无异味。

18、工服和工鞋不得随便乱扔,美容床下面不得乱堆杂物,及时清理,做到无异哧。

19、随手关门,轻关轻开,不得发出声音。

20、节约水电、做到人走关灯、关水。

21、不准坐在床上聊天,吃饭,睡觉。

22、吃完饭,电饭锅、碗盘收拾干净。

四、考勤制度

1、员工须遵守店内的规章制度,按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和旷工。

2、每月3天公休,提前1星期安排,节假日照常上班。

3、每月事假不得超过2天,一年不得超过7天,否则扣除当月底薪,不打招呼者按自动离职处理。

4、有事须提前请假,如遇特殊情况,需第一时间电话通知管理人员,否则视为旷工。

5、员工不得私自调班、换班,需提前和有关管理人员申请,批准。否则,按旷工处理。

6、请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可谎报军情,互相隐瞒,一经发现,双方各扣50分。

五、顾客管理制度

1、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使用文明用语。如"欢迎光临"、"请"、"谢谢"、"对不起"、"谢谢光临"、"欢迎下次光临"等。

2、定期打电话给客人,提醒客人护理时间和下次护理的时间。

3、对新客人和特殊情况的客人,护理的第二天必须电话跟踪。

4、节假日打电话或短信问候,加强客人对本院的印象,让她觉得有一种重视感。

5、列出每月过生日的客人名单,进行电话或短信问候,必要可申请生日礼物或共同庆祝

6、对于第一次来咨询的顾客,应配合客人认真填写顾客档案,安排合理的流程。

7、认真对待每一位客人,认真完成每一道程序,不可偷工减料,应付客人,一经发现重罚。

8、如接到客人投诉,是员工自身原因造成的应当面和客人赔礼道歉,第一次记警告,两次以上,停薪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9、做活轮牌,点牌不走牌,不准挑客人,一经发现,扣除当天的工资和提成,屡教不改者,视开除处理。

10、如果是员工操作程序不当而引发的任何事宜,而带来的一切损失,责任人全权承担。

11、热情对待每一位客人,不准分高低贵贱,不得对客人无礼,不得和客人顶嘴,同等对待。

12、对客人认真负责,不准强买强卖,尊重客人的意见,合理地安排流程及家居使用产品。

六、财务制度

1、除收银员以外,任何人不许私自收钱。

2、客人买单时,应带客人到前台交付货款,须开收据,客人签字,并注明卡号和排工号。

3、客人如欠款,应在档案上注明,服务的美容师签字,并在流水明细账上注明。

4、美容师离职前所有工作需交接好,美容师全权承担。

5、如发现收银员玩单,罚款,开除,并交往公安部门处理。

6、如发现员工玩单、多收款,少开单或没做开单,处罚,视开除处理,情节严重者交往公安部门处理。

7、如发现收银员私自玩单,扣除当月工资,开除处理,情节严重者,交往公安部门处理。

8、收银员如账目不对,按实际金额全权赔付。

七、库房管理制度

1、库房管理人员。应及时盘点,做好出库、入库账。

2、每月制定上交货物盘点表,如发现短货现象,按实际金额赔付。

3、应每天做好销售状况表,每出一瓶产品,美容师应签字确认,以便日后查账。

4、保持货物充足,特殊情况,应和美容师提前打招呼,以免工作脱节。

5、每月一瓶产品。需经手人填出库单,库管和店长签字方可生效。增送产品,需有签字方可出库。否则视为缺货。按实际金额赔付。

6、发现仓库管理人员私自卖货或拿货的视开除处理,扣除当月工资,情节严重者,交往公安部门处理。

八、奖励制度

1、全勤、无请假、无迟到、无早退,奖XX分。

2、爱岗敬业,视店如家,提出好的建议公司采纳了,并给公司带来效益,奖XX分。

3、每月评出一名优秀美容师奖1朵红花,连续累计3朵红花,奖XXX元现金或产品。

4、销售达XX元客装产品(需现金),奖XX元。

5、每月销售达XXX元客装产品(需现金),奖XXX元。

6、连续2个月超额完成任务,奖金XXX元,(如第3个月没超过,奖金没有)。

九、惩罚制度

1、迟到、早退每分钟1元,超过30分钟,扣当天工资及提成及奖金。

2、每月迟到3次,按旷工论处,旷工1次扣3天工资,连续旷工3次,按自动离职处理。

3、上班时间擅自离岗,不坚守岗位,一次扣10分,超过3次,按旷工论处。

4、上班时间接听手提电话,发私人短信,玩手机和做跟工作无关的事情,1次扣50分。

5、不准用美容院电话打私人电话,违者1次扣10分(市话),长话以实际金额的5倍罚款。

6、不服从上级领导分配,一意孤行1次扣10分,超过3次,按开除处理。

会所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干休所 会计内部控制机制 探讨

一、引言

干休所主要是指军队干部休养的地方,是军队干部在离职或者退休后休养的地方,在我国无论哪种形式管理的干休所,它运转的资金费用全部来自军费,并在我国的军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内部控制机制是为了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在单位内部采取系列措施进行管理的方法,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导致我国干休所内部控制存在着种种问题,那么只有改善了干休所的会计内部审计才能够保证我国干休所的持续发展。

二、干休所内部控制机制概况

干休所指的是军队里面离职的干部以及军职以上退休干部休养地方,也就是军队人员退休后休养的地方[1],一般情况下是以团级为单位,设立所长和副所长以及政委。我国的干休所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干休所运转的资金费用都是来自军费,并且在军费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那么加强对干休所的会计内部审计也就成为关键。干休所服务的对象有军队团级以上的离退休老干部,或者是在战争中以及国防建设中,因公丧失劳动能力的军队干部,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老干部。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指的是单位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经营管理以及业务管理的要求和特点,制定的管理单位内部会计活动的制度,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贯彻会计法规制度,能够有效的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客观要求,并且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等优势[2]。由于干休所的所有资金费用都是依靠军费,并且在军费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为了保证我国军队建设的资金费用,必须要对干休所进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干休所的资金流向。在我国大多数的干休所的会计内部控制管理都比较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保证干休所持续发展。

三、干休所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干休所在实施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中,由于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够在具体的运行之中发挥应有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我国的资产带来一定的损失,还不利于干休所内部控制管理。下面我们将共同探讨干休所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干休所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存在问题。我国干休所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于财务管理的方式也有一定的缺陷[3],在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人员对资金缺乏一定的认识,不能够有效的对财务进行管理。再有就是干休所的人员会受到利益的驱使,从而出现贪污等现象,直接导致了干休所的财务出现问题。

第二,缺乏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理念。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干休所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对于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认识不足,直接影响了干休所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有的干休所虽然建立了管理机制,但是机制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发生问题之后并不能够及时的按照制度进行处理。那么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干休所的相关管理制度存在问题,从而影响干休所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第三,内部财务监督力度不够。目前我国的干休所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审计监管部门,内部审计监管的职能比较薄弱,不能够客观公正的进行监督和审查干休所的财务工作,此外我国的干休所并没有委派专门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4],不能够切实的展开审计监督工作。

还有就是干休所的预算控制并没有发挥它的效果,干休所的预算部门明显的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并且预算机制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就直接导致预算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影响整个预算控制,导致内部控制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四、干休所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探究

要想保证干休所适应时代的发展,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对干休所内部控制机制进行改革,积极的改善干休所内部控制存在的相关问题,建立一个良好的干休所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保证干休所长期发展下去。

第一,加强干休所相关人员的素质。优秀的干休所人员是保证内部控制机制得以实施的关键,干休所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聘请专业的内部控制人员展开对干休所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干休所相关人员的素质,加强他们的内部控制意识和理念,并教导财务工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第二,建立科学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干休所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的研究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结合一些优秀的管理机制和干休所的具体情况,建立科学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并且严格按照机制进行管理。加强干休所的内部控制监督[5],全面保证干休所的财务发挥应有的效果。

第三,加强对干休所的日常管理。在完善干休所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干休所的日常管理,明确的规范干休所会计的基础工作,以保证会计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进行相关的管理制度的设置,做到按事设岗,根据岗位来安排具体的人员,明确各个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

五、结语

良好的会计内部控制体制能够促进干休所各个部门之间的制约和监督,从而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并且还能够抑制虚假财务信息的产生,保障干休所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由于干休所的资产是归国家所有的,那么对干休所的财务进行管理,就是履行社会职能,维护国家的资产安全和完整。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只有积极的改善干休所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才能够保证干休所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士宏.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内部控制[J].会计师.2011(08).

[2]锁维舟.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3(11).

[3]孙大川.关于完善现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0(18).

会所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 财务管理 高校经济行为 介入态势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在高校经济行为中介入财务管理的原因

(一)现实依据。

1、财务管理的介入是高校经济行为所存在的窘境管理必须要求的。财务具备着结付审查、过程监督、项目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管理手段和工具,拥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较为灵活的管理方法,在高校经济行为中积极的介入财务管理是较为必要的。

2、财务管理的介入是高校经济行为所存在风险时迫切要求的。因为高校行政的管理体系中一般所使用的管理模式,都是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放在首位,在参与的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薄弱的风险意识促使经济行为存在的风险较多,例如:公益性失衡等,必须要对不同的经济损失正确面对。财务管理中的调控手段较为独特,在高校经济行为中介入可以将庞大的作用发挥出来。

(二)理论角度。

1、高校经济行为中介入财务管理的重要推力,是高校法人的资格确立。在高校财务管理方面会存在有限的作用,以及简单的功能。在深入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高校逐渐兴起了新型的办学模式以及办学自。具备独立行使的法人资格和法人财产权。能够按照实际的需要对学校的资金自主使用,对资金的筹集可以使用多种的方法和渠道。

2、高校经济行为中介入财务管理的潜在原因,是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特殊性。在当下投入高校教育资源,具体是将政府中的公共财政资金放在首位。国有资产自身所存在的特性主要包含了外部监督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且,政府投入在有限的状态下,高校所具备的公益非盈利,让珍贵的教育资源有所凸显,同时稀缺性也较为突出。

怎样才能够将风险降低,将使用资源的效益提升,是将高校财务管理做好的必要措施。可是,高校在经济活动介入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较大的盲目性,还会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对教育资源的安全性有所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高校经济行为中使得财务管理积极的介入。

3、高校经济行为中介入财务管理的根本原因,是财务管理理念的变革。在完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逐渐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高校中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都产生了更改,进而有了更高的要求。管理重点方面,要对有关技术层面严格转变成为宏观的调控。管理职能方面,要关注点的深入以及面的拓展,并且要将两者相互融合。

二、在高校经济行为中介入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培训和储备要严格关注。

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最为主体的要素就是管理人员,在高校经济行为中介入财务管理,所展现出的成效在一定意义上是由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所制约。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状态下,高校中的诸多环境也跟随其不断更改,在经济行为中会逐渐的产生复杂多样的层面,对于经济管理人员而言,需要对综合素质要求逐渐提升。

就财务部门中的管理人员现状来分析,一定要将财务管理人员的结构有所优化,一方面要将基础性的服务人员保障其充盈度,另一方面要对财务部门中的经济管理人员相对的比重加大,对经济管理的主要岗位合理配置,职责匹配方面要大胆的开展,这样的方式能够让高校经济行为中介入财务管理的人力动能不断增强。

同时,要对培训人员加强重视程度,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有所提升。在人员培训方面,需要重视长期性、实用性、多样性以及针对性。此外,还需要在创新性的财务管理人员储备中加大力度,对人力资源的潜能要发掘和培养,要将财务职能的转变合理促进。

(二)高校经济行为管理中,财务理念基础地位的确立。

所谓财务理念指的是财务运作的信念、观点以及看法,是因为专业的管理者在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将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质的权衡,得出的结果就是共有的信念系统,在高校所进行的财务管理活动是较为根本性的准则,具备着强硬的惯性作用力和稳定性。

能够在高校发展形势以及经济行为特点中相对适应,同时在财务管理方面需要对传统惯性的思维束缚有所挣脱,对管理理念要时刻转变,将探索积极开展,对财务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基础地位要逐步的确立。

(三)财务监控体系中的运行和构件要促进。

所谓监督控制制度就是对高校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合理调整,让其可以根据预期的目标和规划开展流程,以这样的方式对学校的计划任务完成力度有所保证,将风险有效的减少和防范,对高校经济行为中的有效性要有所增强,对教育资源的流失和浪费要有所避免。

想要将财务监控能力有效提升,就要将监控体系合理构建,其中需要做到将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并将较多层次的内控防范体系建立健全。同时要监控事中业务操作,还要对程序制约严格关注,对工作流程严谨对待,有效的控制主要业务,一定要通过记录、执行以及授权等程序进行控制。

(四)对财务管理所介入的支撑要建立健全。

在高校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是较为核心的成分,拥有较强的时效性、政策性和综合性,所以在进行制度管理方面是处在较为基础性的地位中。对高校财务活动的规范,是财务管理制度有所完善的,能够让财务安全得到确保,让财务工作可以合理的支撑高校的根本保障以及经济改革。对财务管理的作用发挥,就是要将制度建设作为根本。

在财务管理的本质要求中,主要是对程序用制度规范,对行为用程序约束。对于制度约束中的覆盖面需要进行系统的拓宽,对制度约束的针对性要有所增强,对有关制度的建设方面要加快,将财务管理中所介入的支撑和数据要建立健全。

(五)促进运行机制以及财务管理体制的调整与适应。

按照高校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财务管理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随之进行变革和调整,才可以对新形势有所适应,将新型的作用有所发挥。

在高校经济行为的管理体制中具体包含:监控体系构建、具体岗位分工、部门权责划分以及管理部门设置等,同时还会设计出流畅、缜密、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也会把每一个环节合理的进行衔接,让不同的部门都能够互相的配合,积极的沟通,构成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的财务管理外延机构和管理内涵的主干。

三、在高校经济行为中介入财务管理的具体效果

(一)经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高校经济管理整体框架不断平稳。

在高校内部的控制制度中,财务管理是较为核心的成分,在高校经济行为中介入财务管理,会合理的延伸高校的内部控制,继而对高校内部的控制机制合理的完善和健全,支撑着高校经济管理中的宏观框架,从而将高校经济管理水平逐渐提升。

(二)对财务管理理念中的机制完善和创新有所促进。

在高校经济行为中介入财务管理,一方面可以将高校的对外经济活动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还能够将良性发展相继实现。从而创新了高校财务管理的职能和理念,建立健全了财务制度,合理的对体制进行设置,在财务手段的运用方面也会在开展经济管理中较为熟练,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新型的发展过程。

(三)高校经济行为的风险系数有所降低。

市场经济作用在高校,难免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潜在风险,容易陷入经济纠纷中。财务管理会利用高校经济行为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对高校经济行为中的执行力和有效性提升和增强,对风险隐患合理减少,对高校所产生的风险系数在极大程度上降低。

(四)高校经济行为活力受到了激发和促进。

高校在一定意义上是属于独立行使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有所参与的时候,所显示的行为能力是不够成熟的,一般会产生内外的困境,对高校经济行为中的活力有所挫伤。在高校经济管理中,财务管理是较为合理的调控手段以及基础内容,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将高校经济行为的有效性和规范化程度提升,对风险能够合理降低和防范,继而有效的激发和促进高校经济行为的活力。

四、高校经济行为中介入财务管理的具体体现

(一)现实体现。

1、事前的预算决策。调研是在预算时较为注重的,对预算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科学性有所增强。在执行预算方面,会严格关注对权威性以及严肃性的维护,若产生较为特殊的状况需要系统的进行预算调整,就一定要根据学校的法定程序进行详细的办理。

2、事中的控制监督。在经济合同管理方面,签署经济合同之前的准备阶段,在学校的发展目标以及经济政策的要求中,财务部门能否对学校的利益有所维护,在经费的来源方面能否得到保证等,财务部门会进行控制和干预。力争在监督过程中,把外部风险以及财务风险降低到最小的范围内。

3、事后的分析比评。在高校的经济行为中,具备着多样化以及不可逆行的发展模式,让事后的财务分析被财务部门极度重视,对财务监督有所加强。对财务的分析搞好,能够将财务管理水平提升。高校的专业财务人员会将财务报告作为重要的凭证,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让领导可以对决策有所完善。能够让高校的经济行为规范能够合理的开展。

(二)制度体现。

1、财务管理会按照学校的发展状况以及经济管理要求,与不用的职能部门有效联合,对高校经济行为有所制定。不论在办法的配置上还是制定上,都会体现出高校经济行为中介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财务管理中的制度和法规中的很多内容,都会规范高校的经济行为。例如:在修缮、采购等经济事项中的可行性、合规性以及合理性的要求,可以通过项目管理制度加强。此外,资金结算以及会计核算制度,会加强检查手续完备性。财务管理能够将高校周边开发等一系列经济的行为规范有效加强。

四、总结

根据以上论述,在经济管理中财务管理是较为核心的手段,积极介入高校经济行为时,会显示出一定的不可逆行以及必然性。在进行高校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已经逐渐的显示出管理监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将积极的效能有所发挥,同时一定会随着自身的全面投入、适应以及变革,将财务工作管理可以实现熟练的理念,要力求将高效经济行为中财务管理的介入态势顺利开展。

(作者:鄂东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高级会计师,本科学历,主要从事财务管理方向)

参考文献:

[1]赵元丽,程秋梅.财务管理对高校经济行为的介入态势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2]韩凌云.财务管理对高校经济行为的介入态势分析[J].现代商业,2013(02).

[3]董文晶.财务管理对高校经济行为的介入态势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10).

[4]邱永芳.基于价值管理的高校财务战略管理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0(02).

会所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药检所;会计内控制度;实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088-02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药检所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保证药检所实现事业目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国家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规范的总称。

一、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现实意义,财政部最近颁布实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标志着政府有关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大力支持。加强药检所内部管理,规范药检所的经济活动,强化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让送检单位享受明明白白的缴费、质量优良的药检服务,有效地解决机关事业单位乱收费行为,是药检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2.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符合药检所管理的需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实现药检所的事业发展战略目标,保证国家法律、法规、财政部相关规章以及药检所内部管理制度的实行,保全药检所资产的完整性,有利于提高药检所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药检所健康发展,减少财务风险。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建立的途径

1.健全会计体系,规范会计行为:一是要严格遵循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定期轮换的原则。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是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如对银行印鉴的管理、出纳人员的岗位责任、物资采购工作与验收保管工作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等都应当有明确而具体的制度规定;将所有业务活动都纳入授权管理范围,保证各管理层次权责分明;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控制岗位责任制,并对重要的财务工作岗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轮换。二是要建立健全财务审批制度。对资金授权,药检所必须明确规定审批权限、审批程序以及审批人员的责任。对日常财务开支实行逐级逐笔签字的财务审批制度,严格按有计划、厉行节约的经费目标进行开支总指数控制。物资采购请购和款项支付审批程序要形成制度流程,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购置、基建项目的确立、重大科研课题的立项以及重点实验室的投资等方面的决策,必须由药检所所务会或所长办公会议集体决议,慎用资金支付“一支笔”决策审批的做法。三是要规范财务核算操作管理,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准确、连续。只有会计资料及时准确地传递,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济业务和会计处理才能够及时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做到内部相互监督,从而防止错误发生,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和完整。同时,药检所应建立相关财务分析制度,以便及时了解、考查和评价药检所财务状况好坏和管理得失,满足决策的需要。

2.完善财务物资监控体系:一是加强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运作的规范、安全和有效。由于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强,在管理控制上稍有疏忽就会给单位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要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应做到以下几点:(1)所有收入及时入账,包括药检所一些非经常性收入如进修费、处理固定资产收入等,都必须纳入非税收入核算,严禁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2)所有支出报销手续完备,按照审批权限规定进行审核:(3)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定额备用金制度,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一律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4)严格执行定期现金突击盘点制度和银行账核对制度,做到账实相符;(5)建立票据管理制度,从购买、领用、使用、库存、核销各环节进行控制;(6)空白支票与印章保管分离。二是加强内部物资监控管理。药检所应明确物资在购进、使用、保管、维护、处置等方面的相关权、责部门和人员以及程序和方法,专设综合采购机构和人员,实行招标定点采购制度,增强采购程序的透明度,合理确定物资消耗定额,减少积压物资、失效而造成的损失,确保物资采购制度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物资购进后,必须有严格的验收审核付款制度。对物资的收发、保管要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确保药检所物资的安全、完整。

3.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评价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药检所效益考核评价机制,模拟市场运作,要考核评价到各个实验室、职能科室或个人,使药检所财务管理由过去少数人管经济转变为人人管经济,将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报酬调控相结合,并与职务升降挂钩,以经济手段调动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以行政手段确保控制制度落到实处。同时,确定药检所经济评价指标,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全面建立,是否符合基本原则;在各个需要控制的环节是否采取了控制措施,而且是否紧密衔接并建立了必要的检查监督机制;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与本单位的总体目标是否一致,各个控制环节是否紧密协作,各项控制措施是否相互配套等等。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施药检所应设立专职的内部审计部门,内审机构应直接受所长或纪委书记领导,以保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是强化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对内部控制过程中发现的漏洞和隐患,要及时修正和改进,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

会计人员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内部会计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会计人员的诚信状况、敬业精神、业务知识以及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的优劣,是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的决定因素。如果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不高,并且粗心大意,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措施和方法理解错误、判断失误、曲解等都会造成内部控制失效。

会所管理制度范文5

在前两期专栏文章中,我们谈到了提升学校软实力的问题,其主旨是提升学校的核心与关键能力,也就是要重视打造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管理模式。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打造,需要通过学校有效的管理来实现。所谓有效管理,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做到事半功倍。

管理与效益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管理?我们的理解是:管理是一个活动过程,是通过对以人为核心的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管理”一词的来源如下:管,古人谓有孔的管乐器为“管”,需要演奏者气、指、舌、唇的配合才能发出优美的声音,后被引申为“总理其事曰管”;理,本意是治玉,顺玉之纹而剖析之,引申为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做事。所以“管理”一词,应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总理其事的意思。

在近代,“管理”最经典的解释是亨利·法约尔所说的:“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而被誉为现代管理大师的彼得·德鲁克认为:“归根到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彼得·德鲁克的阐释是具有批判和现实意义的,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管理的形式而在于管理所达成的效果,而且人类对管理的认识和实践也是在不断深化发展之中的。现实中确实有一些学校的管理者被淹没在这样那样名目种类繁多的管理方式之中而难以达成预期的管理目标,甚至缘木求鱼、背道而驰,这也引申出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学校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以及如何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何种管理模式出效益?

人们对管理模式的分类做出了不同的研究和思考。千秋业结合自己多年的学校管理咨询实践,将学校管理模式分为了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种,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者互为包含关系。一方面,文化管理模式包含了制度管理和经验管理,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文化;制度管理模式包含了经验管理,同时也有文化管理的成分,起主导作用的是制度;经验管理模式里也有文化、制度管理的成分,只是起主导作用的是经验而已。因此,没有某种纯粹的管理模式,三种管理模式本质上并不是相互排斥或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包含、渗透,有些组织甚至会出现不同模式边缘不清的情况,只能看谁起主导作用罢了。

现实中,也会有经验管理与制度管理相冲突的情况、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背离的情形,这一般发生在管理者对管理模式的变化尚未有明确意识的情况下,或不同的管理者在管理变革的过程中,尤其是当一位新的管理者试图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时,往往会受到已有的管理文化、管理习惯和管理能力的制约、抵制甚至激烈冲突时,这也是管理模式转型提升的艰难之所在。

经验管理模式及其管理效益

所谓经验管理模式,是指以管理者个体和组织的经验作为管理行为依据的管理模式。

经验管理的最大优点就是决策快捷——最高管理者拍板;执行简便迅速——按上级说的办;处理问题游刃有余——充分展现管理者根据情况随时调整的能动性和管理的艺术性;容易见效——有成功先例可循。这对于一所规模不是很大的学校,尤其是校长年富力强、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时,经验管理总体呈现出来的管理结果和管理效益一般都是非常好的。

经验管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的对象和环境超越了经验的范围时,可能出现举措失当、管理失效,甚至失控、失误的状况;二是管理者个人的经验能力到达顶点并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经验管理甚至可能走向反面——最高管理者凭借既有的威望继续实施权威式的领导,而所做的决策可能已经落后于发展,此时,最高管理者实际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管理变革的障碍和阻力,有时甚至会耽误学校好几年的黄金发展机遇期。因为在多数情况下,经验管理的鼎盛期也就是最高管理者个人影响力最大的时期,很容易形成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形成独断专行的工作作风,下级习惯以仰望的方式接受其指令,鲜有异议。如此,若决策失误,最终受损害的不仅是学校的事业,也包括最高管理者本人。英雄晚年,美人迟暮,令人慨叹!

因此,经验管理模式的效益,主要取决于管理者已有经验与所涉及的管理对象、范围、规模和环境是否相匹配,以及管理者个人经验的积累是否能够与时俱进,并通过民主管理,以集体的智慧及其共享去充盈、丰富每一个个体的经验,从而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毋庸置疑的是,经验管理是所有管理必不可缺的基础,一切制度管理、文化管理都是源于经验管理的。经验管理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管理者能否做好自我管理,尤其是对自己长项的管理——不专制、不滥权、不盲目自信,并从主要依赖个体的经验上升到凝聚群体的智慧,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有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当组织做到这一步的时候,实际上一些必要的规则、制度、理念也就建立起来了,经验管理也就迈向了制度管理甚至文化管理的雏形。千秋业在与学校长期的咨询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就见证了不少学校管理模式不断变革创新的过程,并看到了由此给学校带来的长足发展和软实力的提升。

制度管理模式及其管理效益

所谓制度管理模式,是指以管理者和组织公认的制度规范作为管理行为依据的管理模式,而形成制度规范的依据一是管理经验的积累,二是对管理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些校长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学校已经有很多制度了,也是按章办事,已经实现了制度管理。但判断是否是真正制度管理的关键,就是要看这些制度会不会被大家所遵守执行,会不会被一些特殊者所打破,会不会被管理者随意,制度需要修订时是否会经过一些必要的程序,制度是否真正符合管理的规律和学校的实际。

制度管理的最大优点就是决策有序——按照必要的程序在一定范围内集思广益后由最高管理者或决策机构拍板,执行到位——按照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规范地把事做到位,处理问题科学有据——充分展现管理者对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的把握运用,成效保证——系统的过程控制保证得到预期的结果。制度管理的成熟度主要取决于制度管理的系统化程度、过程控制的有效程度和基于事实的决策程度,也就是说制度管理是否形成一个完备的管理体系。只有当制度管理提升到体系管理的高度时,制度管理的效能才可以和成熟的经验管理相媲美。

制度管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建立的主要依据是经验而不是对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的把握,所建立的制度可能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甚至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价值观相背离;二是制度管理还没有上升到体系阶段,在系统管理、过程控制、科学决策方面还有遗漏和短板;三是过于僵化地理解执行制度或者过于随意地对待制度而出现管理偏差,忽视了人作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应有的人性尊严和权利。

纯粹的过于严苛的制度管理,有时甚至会成为教职工的噩梦。笔者在为一所学校做咨询时,曾经听说过许多教师的共同梦魇——上课迟到。原因就是学校对教师迟到的处罚“一枪几个眼”——一次迟到多次惩罚。如此管理,可能带来的或是教师的口出怨言,或是战战兢兢于不出错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哪里还有创造性、积极性可言?

因此,制度管理模式的效益,首先取决于制度的刚性约束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之间的平衡,只有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教育和管理的真正效益;其次取决于制度本身的完备性——基于成熟经验尤其群体经验的总结研究而形成的制度,或者通过对管理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而形成的制度体系;再次取决于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水平,能不能有效地执行制度并持续地予以改进。

比较经验管理与制度管理,就好比人们开车去一个地方,熟悉道路的凭经验就可以开到目的地,不熟悉的就只好问路或使用导航仪两种选择。问路是借用别人的经验,使用导航仪就是制度管理,但导航仪如果功能不完善、信号不准确,也会导向错误的目的地。因此,有效的制度管理也需要结合管理者的经验和直觉,并根据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做出调整,持续改进。

文化管理模式及其管理效益

所谓文化管理模式,是指以管理者和组织所倡导的理念、价值观、办学追求等学校文化作为管理行为依据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本质上是经验管理精髓的升华,是制度管理人性的回归,是对人的管理本质规律的深刻把握。所以,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人实现自我完善所必然要求的一种管理模式,也是最适宜学校实现教育功能的管理模式,应该说文化管理是未来学校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文化管理的最大优点就是在全员中形成了一种文化自觉和教育自觉,人人都是决策者和执行者,为了共同的育人目标,全员通力配合,群策群力,把质量视为生命和责任,通过深刻把握教育和管理规律,共享教育和管理实践经验,高效地实现教育和管理的目标。在走访过的众多学校里,我们认为,重庆行知技师学院就是实现了文化管理的一所学校,校长吴安鸣是一位有着朴素而又伟大教育理想和情怀的女士,在她的教育管理实践中让我们看到了学校回归教育本质的真谛!学校也许没有那么多的制度条文,但校长的办学理念与价值观深入人心,教职工发自内心的投入其中,身体力行!

文化管理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文化的建立和维护一般需要一个精神领袖式的领导者,这对于校长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校长人选的变更又会影响到学校文化的维护和延续;二是在目前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要获得更多人的文化认同是异常艰巨的任务,没有非常的精神力量不足以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

因此,文化管理模式的效益,首先取决于文化的确立、建设和维护者的精神力量,以及这种建立在精神领袖基础上的文化管理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集体力量;其次,处理文化管理中的制度管理,尤其是在由经验管理或者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制度管理可以慢慢弱化,由刚性逐渐转变为柔性,但制度的底线永远不能逾越,甚至管理会更加精细化。以重庆行知技师学院为例,表面看没有条条框框的制度规范,绩效考核上也没有分出三六九等,那是因为他们对工作绩效只有一个标准:“任何事情都要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只要工作没做好,就会有人不断地来帮助你、指导你,直至工作做好为止,而且还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我超越。这样的文化管理,其效益自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了!

又如北京应用高级技术学校,如果单从办学规模和场地来说,可能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但是校长陈宝峰通过在严格的制度管理中充实文化管理的内涵,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支撑了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良好的口碑效应使学校在北京激烈的招生竞争中始终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保持了竞争优势。

提升管理效益难在哪里?

提升管理效益已是老生常谈,但在管理实践中却是一个并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许多学校的管理效益之低让人难以想象,而管理者为此付出的心血和精力也是难以估量的,往往是以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学生所能获得的教育服务为代价……

校长首先要判断的是,学校处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和内外部环境条件下,要提升管理效益,是完善提升现有的管理模式,并加以改革创新?还是需要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其次,要充分认识无论是管理模式的完善提升还是转型升级,其面对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必须具备的充分必要条件又是什么?从而帮助自己梳理清楚工作的思路和行动的策略。下面,重点谈谈提升管理效益的难点和关键点。

难点——管理模式的转型和升级

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一种情况是要打破自己已有的管理理念、行事准则、习惯方法,即使管理者本人有意为之,但惯性的力量往往也会把你拉回原来的轨道,这就需要管理者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极强的管控能力;另一种情况是管理者要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可能招致的非议、抵触和反对的力量有时也是非常强大的。即使你已决心改变,但仍然会有很多人不相信你会改变,继续沿用习惯的思维揣度你、习惯的方法应对你,直到真正通过观念、思维的转变和行为习惯的转变,体会到新的管理模式的成效后,才会慢慢接受并形成一种新的习惯和自觉。

管理模式转型升级中最大的风险就是管理的失控。当新的管理模式的影响力、权威和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管理的通道和作用还没有有效发挥,而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弱化时,容易出现管理的失控和混乱。因此,管理转型中要注意关键环节和实际问题的管控,将领导者的个人影响力逐步转换成组织的有效管理能力,避免出现大的失控场面,实现管理模式的平稳过渡。否则,面对挑战,有些学校就可能走回头路,甚至放弃变革,或是文化不能有效落地,成为空谈。

关键点——校长的决心、魄力和策略

由于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往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校长的决心、魄力和策略就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但是,当一所学校的生存发展系于校长的责任和使命时,当学校发展的历史追问你为学校留下了什么遗产时,当你慨叹人生当为一大事来时,我们还有什么下不了决心!还有什么拿不出的魄力和勇气!

魄力和勇气之后,关键点是有效的策略选择,下面所列是我们从众多咨询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把握职教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紧盯先行者的教育管理实践,让全员从中找到自身的差距,强化危机感和紧迫感。

广泛接触各种新的思想理念,放开眼界,从学校自身和外部环境中及时发现各种机遇和可能,构建有吸引力的学校愿景。

寻找有针对性的学校,组织进行参观考察和研讨反思,让学校的关键人员看到他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是如何在别的学校做成功的。

借助外力,通过专业咨询机构的系统策划和咨询师的全程帮助指导,完成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变革。

(专栏支持单位:

会所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财务制度;改革方向;宏观财务管理

一、引 言

我国以《企业财务通则》为统帅、分行业财务制度为主体、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为补充的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

十多年来,国家宏观经济体制和企业微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并日趋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现行的企业财务制度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陷入了尴尬的两难境地。“财务制度的运行要经过制度制定、传导到实施的过程,它包括制度的有效修改补充、更新替代和失效的运动变化。财务制度的老化现象是制度运行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要求在选择财务制度时,要自觉地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制度废除取消、修改补充或更新替代。”总之,财务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势在必行。

至于财务制度究竟何去何从,十多年来,这样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废除企业财务制度;调整企业财务制度,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彻底革新企业财务制度。

二、对企业财务制度改革持有的几种观点剖析

(一)企业财务制度应当废除

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既然企业财务制度的基本功能已经丧失,经济领域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日益完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取消财政部统一制定的企业财务制度,并且这一行为不会给政府管理及企业自身的营运带来问题。企业财务制度在经历辉煌之后,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可以彻底取消。

1 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取代财务制度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的功能

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会计制度所覆盖的领域不断扩大,陆续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2000年财政部统一制订的《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基本包含了原由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确认和计量的内容。“两则两制”①并行的局面被打破,企业财务制度作为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功能基本被取代了。

2 税收制度取代财务制度纳税扣除的职能

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企业财务制度对企业成本费用等进行确认,实际上行使了纳税扣除的职能。但是税制改革之后这种现状发生了改变。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这使得税收制度从企业财务制度中得以分离出来。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企业纳税扣除事项做出了全面规定。企业财务制度纳税扣除的功能被彻底取代了。

3 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事务

当前,持“企业财务制度是企业的内部事务”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在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企业财务所涉及的日常经营管理、投资、筹资决策等都是经营者自己的事,国家不应干预企业的财务活动;国家可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保证财政收入,通过制定利率政策来引导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因此,“企业财务就变成了企业的内部事务,由包括出资人、经营者在内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依法、照章自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门废除企业财务制度既是对企业财务制度滞后于改革的客观追认,又不会对企业财务管理构成行政干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企业产权理论的客观要求。”

4 现行企业财务制度无法适应wto新要求

在我国加入wto后,新的经济环境要求政府作为宏观财务的主体,在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证经济目标实现上摆脱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角色,从机制上实现微观财务行为的合理化,为企业微观财务活动创造有利环境。而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侧重于对企业实行直接的微观管理,对企业的经济责任和财务责任强调较多,没有认识到强化宏观财务约束的重要性,无法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新变化,适应新要求。

(二)企业财务制度应当调整,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

在充分研究传统企业财务制度弊端的情况下,对其制订主体、性质和内容进行重大调整,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新的企业财务制度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发挥作用,是所有者财务的重要体现,是市场经济环境中两权分离的产物,是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规范,应该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身份来制定,而不是由财政部来制定。

1 对“大会计观”②的否定———企业财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由于会计准则的颁发实行,强调了会计国际化和地位突出化,“大会计观”的呼声日益高涨,“认为‘会计准则’基本上可以包揽代替财务制度了,代替不了的则可以由税法、公司法等法规来规定,并由此进一步认为,财务管理完全是企业内部自主理财行为,政府应该完全退出,完全交给企业。”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没有将企业财务置于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深刻的思考。

(1)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有经济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作为所有者,应当对任何影响所有者利益变动的任何行为做出规范。因而,财务制度也将长期存在。

(2)由于我国经济的多元化,行业差距仍很大,并且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失,因而国家需要通过财务制度,以所有者的身份对其进行有效调节,发挥一种其他经济杠杆所没有的特殊调节作用,尤其是在加入wto后及平等国民待遇的压力下。

(3)国家作为所有者,还需要从宏观经济范围,对国有资产的变动及收益分配进行调节,从而增强调控能力,并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增长的目的。

显然上述各方面是会计准则、财政、税收政策能力所不及的,只有财务制度才能发挥这种灵活性,同时可见,企业财务制度不是企业的内部事务,而是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

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③改革凸显企业财务制度的内在缺陷———企业财务制度调整的必要性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制订的,并没有区分政府职能和所有者职能,这种制度设计显然无法满足“政企分开”的要求。随着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的确立,在企业财务管理领域,迫切需要在制度上对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予以明确划分。由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进行管理,无权参与没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经营管理。

3 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

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理由是:

(1)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的分配以及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2)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分。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同时其所肩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平抑物价、解决就业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来实现。

(3)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承受的经营失败风险也比非国有企业大得多。非国有企业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有的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很强。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确指是谁授的权。这就导致授权风险增加,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后果。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等。

综上所述,国家应当也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作出规定,并赋予其足够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三、企业财务制度应当与时俱进

目前不仅不能废除企业财务制度,而且应当把企业财务制度作为国家有关企业的基本制度有效组成部分进行彻底改革。新的企业财务制度既不能翻版《企业财务通则》及分行业财务制度,也不能重复税收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部应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按照wto规则的要求,重新对全社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行制度规范,保障企业在同一财务行为中,公平、合理地对待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指导企业协调好企业内外财务关系。而且,新的企业财务制度要尊重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自身的作用,刚柔并济,在某些方面应当具有强制性,弥补我国经济法律法规的不足,但是在另一些方面又要具有指导性,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1 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制度不能代替国家宏观财务管理

④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双重身份,其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者和出资人所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目标是不同的。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对所有企业进行统一的社会公共管理,为所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平等竞争创造基本条件;而国家作为出资人仅对有国有资本金投入的企业进行管理,管理的目标是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对经营者的有效控制,切实保障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权益不受侵犯。从实践上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经济法律尚未健全,缺乏共同的财务行为规范,缺乏协调出资人与经营者关系的行为准则,因此需要通过国家宏观财务管理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总之,在建立面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财务制度的同时依然要加强国家宏观财务管理,二者不可互相替代。

2 认识现代企业财务的真正意义,并以此为切入点改革企业财务制度

“财务战略、财务治理与财务运作构成了现代财务的概念框架,三者构成了连贯的体系。财务战略既是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战略的价值管理形式,企业其他战略都是财务战略的载体,是资本渴望增值的内在动力驱使财务战略不失时机地借助各种载体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财务治理要求企业通过合理设计组织结构促使财务人员自发地将财务战略落实到实际,是财务战略与财务合作的有机纽带。它要求组织具有可塑性,能够适应财务战略变化的需要,也要求组织具有驱动力,促使财务人员去实现财务战略。而财务运作是财务人员的具体实施行为,是将财务战略转化为现实的操作系统,要求组织具有执行力,能够将财务战略付诸实践,并要求组织具有纠偏能力,能够对偏离财务战略的行为予以修正。”由此可见,对于财务的理解与运用应当跳出会计框架的窠臼,将更高层次的财务写入财务制度。

3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构建新的企业财务制度

“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使企业与政府、所有权与经营权等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构建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就是要求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行政管理转向产权管理、由统一管理转向自主管理。从宏观上看,国家是企业财务活动的社会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从微观上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财务行为离不开宏观财务政策的指导;同时,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行使出资人职责或授权的投资主体行使职责,也需要从出资人的角度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国家、出资人、企业三个不同的角度构建企业宏观财务、出资人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的财务制度,形成能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制度体系。”

4 新型企业财务制度———制度规范与强制约束的平衡点

笔者认为在企业财务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不能一味强调给予企业经营理财自主权,而忽视了建立有效的财务约束制度,导致对企业的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督弱化。没有向企业及时提供合理的制度,必将产生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的后果。相应地,若政府过分注重强制约束,则不仅不能起到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财务环境的作用,而且削弱了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营运能力,增加了企业执行制度的成本。惟有建立一个具有广泛适应性和一定弹性空间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企业创新、有利于企业自立、有利于企业自担风险、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指1992年以后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分行业财务制度与分行业会计制度。

②持有该观点的人认为会计职能包含财务管理,即认为会计有独立的、最终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指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各种制度安排的总和。1998年以来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突出的特点是在总体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以公共财政构架为改革的基本方向。

④国家宏观财务管理是相对于微观财务管理而言的,是从国家财政角度对企业活动进行的调控行为,并不直接参与企业财务活动,也不构成企业管理行为,主要是通过市场作为调控传递媒介对企业管理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参考文献]

[1]姜辉,周慧生,李桂芝。对构建新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4,(9)。

[2]赖永加,张小英。关于废除《企业财务通则》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4,(5)。

[3]李洪辉。论财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分工、协调[c].杨纪琬教授从事会计工作60周年论文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4]孟焰。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c].96北京海峡两岸会计准则与独立审计准则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