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范例6篇

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范文1

完成企业分支与数据中心的云连

谈起云网络,不少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概括数据中心网络变革的新名词。 但事实上,专业厂商对云网络的定义并不仅限于数据中心。在2012HCC大会上,华为正在展示一个完整的云网络图谱,它由五大部分组成:数据中心网络、骨干网、汇聚网、接入网及终端。除了目前业界普遍关注的数据中心网络、骨干网和终端解决方案之外,华为还特意了面向企业分支机构云应用的AR G3云接入网关和NE20E-S云管道路由器,在骨干网与终端之间,为企业构建起一个协助云交付的网络路径。

“当前,云化数据中心对虚拟交换、扩大带宽、降低时延、实现弹性调度、简化管理的需求日趋强烈,也让人们更容易在数据中心里看到云所带来的网络变革。但是,这并不代表云带来的网络变革仅限于数据中心。”华为数据中心网络产品总经理孙路遥告诉记者,在数据中心、骨干网之外,云对网络的需要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分支与数据中心的互联,二是数据中心与数据中心间的互联。前者关系着云业务交付的“最后一公里”,是企业不容忽视的环节。

把云应用有效地交付到企业的分支机构,让企业用户不受地点约束的使用云,正是让企业接纳云的关键。而企业分支机构与数据中心的网络互联是否顺畅,则决定着用户使用云的体验。孙路遥表示,决定用户体验的,正是骨干网和终端之间的网络。这一环节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汇聚骨干网的海量信息,还要将信息分发到企业的各个分支,其性能必须能够满足云业务流量的高速增长,同时其可靠性也必须满足云业务的高要求。华为认为,这样的需求会改变企业分支机构对网络出口处接入网关及路由产品的需要。

透过AR G3云接入网关和NE20E-S云管道路由器的特性和参数可以看到,企业分支与数据中心之间的云连接,将对网络产品提出一些新的需求。

对于云接入网关,目前业界有各种版本的理解。但从当前一些尝试云应用的企业用户的反馈来看,广域网的带宽和质量正是制约企业分支机构与数据中心畅通互联的关键因素。解决这一问题,必然是云接入网关的责任。目前,利用广域网加速解决方案节约带宽开支和提升网络传输质量被视为解决问题的最佳渠道之一。有测试数据表明,采用广域网加速技术后,应用协议的传输效率可以提高8~100倍。AR G3云接入网关就是通过融合广域网加速解决方案来实现云业务体验的提升的,通过带宽压缩和应用协议加速等专有技术,AR G3不仅可以大幅提升企业已有带宽的利用率,还能提升应用协议的传输性能。此外,云分支和数据中心之间的广域连接或云端业务并不是100%可靠。对此,AR G3还提供了“本地存活”功能。当云分支无法获取云端业务时,AR G3还可以转换为业务服务器,继续为分支提供功能,大大提升了云业务的可靠性。

华为NE20E-S是华为为云业务交付的“最后一公里”所设计的管道。华为企业数通产品线网络解决方案部部长潘曙光直言,尽管NE20E-S定位于企业级中端路由器市场,但它却继承了NE系列高端路由器的可靠性和高性能。最大480G的交换容量,是市场中同级别产品的3倍,但其满载业务的功耗仅相当于一台电饭煲。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云业务流量的高速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在性能提升之外,NE20E-S还在简化IT运维方面做出了很多改变。如通过远程完成批量业务快速下发,让维护人员不用进机房就能完成设备安装和网络的组建,一天就能开通240个局点;提供简易可视的网络管理界面,能实现一键式快速诊断等。

“一站式”模式破解云难题

数据中心是云的心脏,数据中心网络是云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基础。但在建设云化数据中心时,今天企业用户的烦恼不仅是如何构建一个符合多样化业务需求的网络,还有如何解决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组网复杂性不断增加所带来的安全、运维等问题。对于用户,当前的各种网络解决方案还难以让数据中心变成“交钥匙”工程。

在完善“云管道”图谱的同时,华为也在力图通过更完备的网络解决方案,让云的心脏——数据中心的构建变得更简单。在2012HCC上,华为推出了“一站式”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通过对企业业务、网络资源和IT资源的有效整合,将数据中心的交付变成了端到端的交付。

华为的“一站式”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由数据中心内部互联方案、数据中心广域互联和灾备方案、数据中心安全与应用优化方案、数据中心管理解决方案四个子方案构成。借助 “一站式”的方案和服务,用户在数据中心内部互联、容灾备份、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遇到的所有难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有效化解了当前规模化云应用发展的难题。

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范文2

一、华为“云、管、端”,助力教育信息化

云:华为为教育客户提供存储、服务器、数据中心、桌面云等全系列IT产品。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性价比业界最佳,能够实现端到端软硬件垂直优化,兼容多家虚拟化引擎和硬件,从而满足解决教育资源集中建设、总校与分校之间IT资源共享需求;融合一体机(FusionCube)实现了计算存储真正融合,内置高性能内部交换网络,完美支撑高性能科研计算、云存储、多媒体教室、数字图书馆应用;云桌面(FusionAccess)是端到端优化整合的桌面云,具有端到端系统化的安全设计、丰富的接入认证方式,低带宽,高网络容忍度,音视频优化,GPU直通的卓越体验,是校园办公协同、计算机上机室、电子评卷、多媒体教学等的最佳选择。

分布式数据中心(DC2)不仅可以大大提高IT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实现数据中心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数据中心之间的容灾和备份。微型数据中心(MicroDC)将网络、计算、存储、安全、语音通信、远程管理集成在标准机柜中,实现3小时安装、1天上线敏捷部署,满足中小学、院系的IT信息化建设需求。

管:华为致力于面向教育客户提供全场景的网络承载及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光传输、骨干路由器、企业出口路由器、防火墙、流量整形、行为监管、多业务网关、园区及数据中心交换机、无线WLAN、XPON接入等产品。在CERNET骨干网、区域教育云网络、校园网精细化运营、无线校园、职教及普教校园网等多个场景均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及实际应用。

端:华为面向移动学习提供系列化MediaPad、面向校园安全的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面向协同办公提供的高清视频会议终端及客户端软件平台。基于需求深度定制的平板电脑课取代课桌上的书本和学生肩上的书包,成为电子书包,助力智慧课堂的各类教学应用。高清摄像头的全高清全智能保障校园安全。而高清的视频会议终端使得远程教学成为可能,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化,使得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用优质老师的面对面辅导。

二、华为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助力教育信息化

顺应第四波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的发展趋势,以“网筑数字校园,云播智慧教育”为核心理念,华为凭借在教育行业多年的深耕、对校园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在整合“云、管、端”ICT产品基础之上,推出“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园”、“智慧云课堂”、“移动书包”四层次的智慧教育ICT解决方案。

智慧教育云解决方案:以华为服务器、存储、网络、云操作系统、数据中心为基础,集成业界领先的教育软件供应商,构建一个整体的、可部署的教育云数据中心、教育云网络解决方案,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让更高效的教育管理服务成为可能。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以万兆校园骨干网络为核心,提供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覆盖、泛在无线宽带、校园精细化运营、校园网络泛在安全、IPv4/IPv6平滑演进、校园网络可视化管理中心、校园安全视频监控、校园网络及能耗节能管理、教育E卡通、校园办公协同、视频会议等解决方案,可满足校园学习、科研、办公、生活、管理、节能、服务方面的需求。

智慧云课堂解决方案:教室作为教学的重要场所,在第四波教育信息化大潮中,正在从多媒体化向智能化升级,颠倒课堂教学模式日益普及。华为为此设计了PI3教学活动模型及SMART教室信息化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推出以云计算为核心架构,以物联网使教室智能化,以专为智能教室设计的“四合一“教室云边界(CCE),资源下沉、提升教学体验的校园云边界(SCE),简化运维管理的智能管控中心(COC),预集成教学应用平台的云课堂中心(CCC)为核心设备的智慧云课堂解决方案,满足网络课堂、远程课堂、颠倒课堂、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等教学应用场景需求,助力教学模式变革。

移动书包解决方案:提供从学习终端(电子书包)、到网络安全接入策略、终端设备管理,到电子教本内容平台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以实现教学内容实时共享,教师有效监控课堂,即问即答的互动式教学;通过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自学能力。

三、开放协作,共筑未来智慧教育生态

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范文3

关键词:云桌面 云计算 虚拟化 民航 离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006-02

中国民航市场是全球最具有活力的市场,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2015年,全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为9.15亿人次,预计十三五期末旅客吞吐量为14亿人次。

当前,离港系统是机场的核心应用系统。随着旅客量的上升,航站楼面积的大幅增加,离港系统的投入和维护成本也急速上升,而云桌面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能为此提供一个绿色节约的解决方案,该文对这个方案将详细阐述。

1 机场离港系统部署面临的挑战

目前中大型机场航站楼规模都比较大,核心的离港系统均采用原有传统PC客户端的部署方式,虽然此类PC提供了价格、性能与功能的高性能组合,但是,在不少使用案例中,传统PC客户端并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缺点包括如下几方面。

难以管理:面对广泛分布的PC硬件,用户日益要求能在任何地方访问其桌面环境,因此集中式PC管理极难实现。此外,众所周知,由于PC硬件种类繁多,用户修改桌面环境的需求各有不同,因此PC桌面标准化也是一个难题。

维护成本较高:PC管理工作包括部署软件、更新和修补程序等,由于这些工作需要对多种PC配置的部署进行测试和验证,因而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同时,由于标准化程度不高,支持人员经常需要亲临现场解决问题,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支持成本。

难以保护数据的安全:确保PC上的数据能成功备份并能在PC出现故障或文件丢失时恢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即使数据能成功备份,PC失窃的风险也威胁着重要数据的安全。

2 机场云桌面一体化解决方案

使用云桌面技术来构建基于服务器的桌面解决方案,不仅可以良好地完成值机、登机等离港业务工作,还能解决PC桌面面临的各种难题,同时还可以优化可用性、可管理性、总体拥有成本和灵活性。借助云桌面虚拟化,在使用云桌面软件虚拟化的服务器上运行的虚拟机中,可以构建完整的桌面环境-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配置。管理员可使用集中管理环境中的所有虚拟机。最终用户可使用虚拟桌面客户端软件或WEB,从现有PC访问其桌面环境。

云桌面将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封装到相互隔离的层次,以改善桌面管理,并为用户提供各自桌面的个性化视图。

云桌面技术在机场核心业务中应用,能够帮助客户使用云桌面虚拟化的桌面解决方案,在完成值机功能和登机功能的同时,还能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提高资源利用率:由于一台服务器可以运行多个桌面环境,因此客户能够有效集中硬件资源。同时,该解决方案十分灵活,您可以轻松地重新使用计算资源,并以动态形式将其分配给桌面环境。

改善管理和控制:通过集中管理套件,可以集中管理数据中心的所有桌面,即时为新用户、部门或办公室调配桌面。从中央映像创建即时克隆并创建动态桌面池,以便快速调配和更新。

提高数据保护能力:管理员只需遵循目前在数据中心使用的备份过程,即可确保可靠的桌面备份。虚拟机的硬件独立性极大地简化了桌面恢复工作。另外,由于所有数据均驻留在数据中心,因此保护数据安全的工作也得到了简化。

可靠的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云桌面能够将桌面备份和恢复作为数据中心内的业务流程实现自动化。

降低碳排放量和能源成本:瘦客户端设备的功耗通常只相当于传统PC的1/10,通过将云桌面与瘦客户端设备结合使用,可以降低能源成本,并将碳排放量降低80%之多。

3 某中型机场设计案例

3.1 需求概述

基于行业IT建设标准的需求评估,以当前华南地区某中型机场航站楼离港业务需求的云桌面架构,拟建设实现150个用户云桌面为例。

该机场当前有登机口35个,值机柜台115个。运维人员每天需要对这150个离港业务点进行巡检。从运维人员所在的值班机房出发,从第一个登机口巡检到达最远的登机口,约有5 km,轮训一圈也需要1 h左右;从第一个值机柜台巡检到达最远的值机柜台,约有8 km,轮训一圈大概1.5 h。由此可见,日常巡检花费在路上的时间都已经不少。

3.2 方案概述

在前文所述的背景下,通过对应用现状及需求的分析,本着降低成本、减轻维护工作的原则,进行方案设计;结合云终端技术,提供“云桌面+云终端+终端管理系统”综合性的云桌面一体化解决方案。

3.3 总体物理架构

根据机场离港业务终端的需求,终端虚拟化系统采用集中部署的方式。云终端服务器部署在核心业务机房内,云桌面可以支持150个客户端甚至更多。

方案采用了云桌面虚拟桌面解决方案和应用功能。

整个平台在机场离港作业区内采用服务器集群提供虚拟桌面终端,为多个同时在线访问终端的用户提供高可用。

在内网,云桌面服务器可以支持150甚至更多个客户端虚拟化桌面,保证这些用户能够完整的访问并使用与离港业务相关的值机、登机应用。

内网部署服务器用于客户端及用户管理。

后台采用SAN存储,为整合系统提供统一的存储空间。

3.4 方案核心功能模块简介

该方案通过将传统桌面PC虚拟化后托管在数据中心并在桌面部署节能环保、小巧的云终端来简化桌面设备管理,从而实现离港各项业务的开展,方案主要包含以下部分:

3.4.1 云桌面平台

云桌面平台是一体化企业级虚拟化平台,它融合了企业级的服务器和桌面虚拟化的功能和优势,用户仅需要使用价格低廉的云终端或精简PC就可以连接到数据中心中的Windows或Linux桌面,甚至是服务器桌面,并获得类似本地PC的使用体验。

3.4.2 云离港管理系统

云离港管理系统,它能全面实现对各种平台下云终端设备、服务器设备的集中自动化管理,同时还可以监控当前离港业务运行的基础信息。系统可实现资源池按需分配、镜像连接、系统配置、远程管理等功能。云离港管理系统是针对机场离港相关业务所设计的一套云终端设备管理的系统解决方案,它为IT管理人员提供易用的组织管理、终端控制和终端的OS镜像及运行状态监控等功能。

4 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云桌面技术虽已广泛应用,但在较为专业的领域如民航核心领域、机场业务领域中还鲜有应用,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按需定制。该方案就是结合实际,为民航核心系统的部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绿色环保的、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范文4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数据;安全;存储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4-3226-02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科技的知识宝库,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断加快,全方位信息服务水平的不断深入,信息数据资源不断增多,馆藏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信息数据安全保护有两层方面的含义:一是数据自身的安全保护,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主动保护,如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双向身份认证等。二是数据存储的安全保护,主要是采用现代先进的信息存储手段对数据进行主动保护,如通过磁盘阵列、数据备份、异地容灾等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数据自身的保护是一种被动的防护,必须基于可靠的加密算法与安全体系来进行,而数据存储的防护是一种主动的防护措施,是将数据本身或者其中的部分以及全部内容在某一点的状态以特定的格式保存下来,以防数据源出现丢失或毁灭等其他各种原因不可用时,可及时准确的将数据备份内容进行恢复的技术。

1数据安全保护技术的现状

在说明现状之前,请看二个真实的例子:

1)2007年5月,蓝色巨人IBM遭遇了一起令人尴尬的数据丢失事件,一批存有IBM员工和客户账户信息等敏感信息的数据备份技术磁带在运送到纽约西切斯特郡过程中意外丢失后又神秘消失了,由于其中只有一部分磁带对信息进行了加密处理,因此剩余磁带中的信息都面临随时泄露的风险,这就迫使IBM不得不在当地报纸刊登广告,希望有人能归还这些磁带。

2)2008年初,瑞典公共图书馆Stockholm的一台电脑上发现了一个带有军方机密信息的U盘,其中包括Improvised Explosive De? vices(简称IED,一种可在安全距离有效地引爆起获的简易爆炸装置)和阿富汗国内地雷分布等数据信息。随后该U盘被人交给了瑞典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晚报《Aftonbladet》,并由后者移交给了相关政府机构。

这两起案例虽不涉及图书馆行业,但其中的危害还是让我们认识到单纯的数据存储保护不能够完全的保证系统数据源的安全,即时已经备份了的数据也会面临安全性问题。数据存储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快速、准确的将信息恢复至某一时刻的状态,犹如时光机器,可以将信息的历史状态完全记录并进行回放,无疑是一剂可以随时服用的“后悔药”。但是,一旦这剂“后悔药”别人也能服用甚至被销毁,那么数据存储保护技术还能保护你的数据吗?

结合数字图书馆来说,馆藏信息数据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馆内信息,包括历史沿革、馆藏图书机读目录等。二类是自建信息,包括科研信息收集库、馆内读者个人信息、资源服务跟踪信息等。三类是购买信息,包括各种电子资源等。就目前所知的的解决方案,大体可以分为物理保护与逻辑保护两种形式:1)物理保护主要确保存储备份的介质在储存与运输时时的完整性与可靠性。2)逻辑保护主要指备份数据不会被解密,不会被非法的、非授权的访问读取。数据备份技术加密是也解决方法的另一种途径,但在执行数据备份技术任务时会对客户端的性能造成影响,通常在30%~50%之间,因此后台加密技术只有在多核CPU普及后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图书馆信息数据保护之道:备份、容灾走向融合

在云平台、智能共享愈演愈烈之时,未来图书馆信息数据将怎样发展?诸多解决方案供应商均了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除了云平台、虚拟化以及大数据等热门词汇毫无悬念地位居其中之外,数据容灾首次得到专门"对待",预测的结果表现出了现有数据备份方式将会改变,简单化保护管理将成为未来数据灾难备份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我们认为,未来的所有产业都将基于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动力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量变或质变而变化。结合到图书馆行业,笔者认为未来的图书馆更多的是数字图书馆,实体的纸质图书馆将仅限于城市内综合馆的一部分,信息化的数据资源将是图书馆内容的主体,数据信息将越来越重要,相应地,对灾难备份方案的要求和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如果因为灾备方案的缺失,硬件故障致使整个系统宕机,长时间无法恢复,所有图书信息服务业务被迫停止,急需查找的资料或书籍而连不上本地区数字图书馆,进而影响到决策或某项商业活动,所造成的危害根本无法用数字去衡量。

但由于成本方面和技术普及需要时间等客观因素,目前采用的备份方案或只能够备份数据,或只能够备份系统,更有的是仅仅只针对某些应用程序的备份,灾难来临需要数据恢复时又需要备份方案中配套的专门恢复软件,当需要多个备份方案同时进行时就造成了相关资源和经费的浪费并增加了数据管理的复杂性。2012年2月1日,根据Acronis 2012年全球灾难复原指数(Disaster Re? covery Index, DRI)显示,全球仍有32%的中小企业采用3种或3种以上的备份、容灾解决方案。无独有偶,笔者在与图书馆同行交流当中了解到甚至有同时使用4、5种备份、容灾解决方案的。

众所周知,数据备份的目的是为了恢复,而最关键的步骤也是恢复。然而这么多种的灾难备份解决方案,却没有增加数字图书馆在遭遇数据灾难时恢复的信心。由于要从多种不同的备份环境中恢复需要的数据非常繁琐,图书馆行业甚至是所有相关产业都迫切希望能够拥有一种能够在各种物理平台、各种数据库、多种虚拟以及云端平台环境中使用的“通用恢复平台”。

面对这种需求,有的数据灾难恢复方案商已经开始有所研究,主要方法是在“通用恢复平台”上集成多种备份恢复技术,已优良的用户界面和傻瓜式的操作来以降低管理的复杂性。如一些方案商提出了灾难备份恢复一体融合的理念,戴尔在它推出的以“流动数据架构”为核心的智能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实际上就是“存储备份容灾一体化”的雏形:“流动数据架构”通过以“适合的地点、适合的时间、适合的成本、适合的数据”,为客户优化存储基础架构,更智能的数据管理策略提供有力的帮助。戴尔认为现有的数据存储有五大问题:1)存储架构缺乏灵活性,扩展成本居高不下。2)存储架构效率低下,存储性能和容量浪费惊人。3)数据保护成本昂贵。4)维护和管理成本等隐性成本偏高。5)信息监管成本越来越大。针对这些问题,当然主要的是存储上的问题戴尔提出了通过流动数据来帮助用户实现高效IT和降低存储成本。在“流动数据构架”中,通过使用内容感知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帮助用户实现存储数据的压缩,在存储空间不变的情况下,最大化的利用存储容量。而虚拟存储技术则是一个在虚拟环境下的高效存储技术,能够使用户的存储效率最大化。利用自动分层技术则能帮助用户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存储问题,它能自动分辨出高使用率数据和低使用率数据,实现高低数据之间的自动流动,让信息数据可在主存储、备份及容灾系统之间自动流传。

当然在这方面有所成就的不止戴尔一家,包括国际厂商的惠普、EMC,国内厂商的浪擎、清华等都加强了在存储和灾难备份方面的一体化整合,包括服务器、网络以及存储的灾备一体化融合解决方案层出不穷,简单化管理、智能化、自动化必然是数据信息保护行业的大势所趋。

然而,就目前国内中小数字图书馆经费和技术条件的实际情况,对那些服务对象为综合大馆的以硬件为基础的一体化灾难备份恢复解决方案只能“望洋兴叹”。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方案提供商以其敏锐视角开始为这部分用户提供了单纯利用软件来对数据信息进行备份的方案,以能够确保服务中断后可最大限度的快速恢复,例如SIMPANA软件,它是Comm Vault一体化信息管理(Sin? gular Information Management)软件套件的品牌名称,它提供了数据保护、归档、复制、资源管理和搜索模块,并利用统一的一套源代码无缝的结合在一起,能共享相同的服务功能。再如爱数的云落地战略,它的核心就是云计算平台,它直观的展示了“一个中心,多个基本点”的思想。平台战略以Tx3系统中心为中心,多业务应用节点为基本点,战略的核心是Tx3云平台,目前的业务应用节点包括爱数备份软件、爱数备份存储柜、爱数AnyShare等应用产品。总的来看,这些方案提供商就是围绕着云平台在进行软件活动,提供“软件即服务”的功能,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灵活添加功能模块,这就是云计算中的“按需付费”。

3数字图书馆云时代需要更高级的业务连续性与数据保护

云计算是什么?这个答案众说纷纭,我的理解是云计算实际就是资源服务,是一种把在单独各个机房的各种资源整合到一起,并能通过互联网提供给更多的人使用的一种新技术,这个资源包括服务器的运算资源、存储空间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信息资源。使用的人不需要知道服务器在哪里、空间在哪里、软件安装在哪里、数据信息存储在哪里,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只要有互联网就能够使用,用专业的话就是提供:更低的成本,更快速的交付,更多样性的服务,它不是特定的技术,而是一种服务理念,是通过按需弹性扩展和用户自助服务实现IT服务的便捷性和自动化。

因为云计算有着这么多的优异特点,很多企业都构建了自己的“私有云”,而数字图书馆行业也逐步开始在构建自身的“私有云”,因此如何在云时代实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在各种“私有云”之间实现异地容灾,都是新一代数字图书馆构建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目前,较为有效的云环境数据安全解决方案还不多,调研报告显示,云计算以及云端的数据安全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准备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的是新技术的储备和新概念的推广,相关解决方案和商业运行模式尚在接触、摸索中,用户对云的认知度较低,大多持观望态度;其次是起步阶段,该阶段内一些较成熟的案例逐渐显露,用户对云的了解和认可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逐渐有新的方案提供商介入进来,根据自身的理解,涌现出大量的多种各样的解决方案;第三是成熟阶段,云的相关产业链和行业生态链基本成型,各提供商解决方案开始趋于成熟稳定,用户通过云计算取得良好的效果,并成为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现在我们认为刚刚进入准备阶段,各种解决方案尚在摸索,不过其中不乏其佼佼者,比如国内信息安全厂商椒图科技近日就在北京召开了JHSE安全云解决方案会,首次向外界公布了椒图科技在云计算方面的安全理念,并着眼于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建设提出了体系化的安全云解决方案,再如总部在北京的全球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SafeNet也了一个应用在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上的数据安全方案,通过该方案,组织机构可确保“云”模式下敏感数据的安全。还有飞康CDP的持续数据保护方案,该方案针对“云”模式下的数据提出了以数据持续保护、系统快速恢复、备份和容灾一体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都对数据信息的灾备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其飞康CDP的连续保护技术最具特色,主要特点是:

1)在整个数据的生命周期过程中都能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它不仅仅是保护数据,还保护数据环境和系统;

2)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对云环境的基础架构没有影响,对已有的系统架构也没哟改变的要求;

3)提供了一套全面灾难防护手段,能够防范各类逻辑方面和物理方面的灾难,确保能够实现本地云环境的全面恢复;

4)具有开放式架构的特点,能够兼容大多的云存储设备;

5)在数据恢复时,具有可以人工选择数据恢复某一个项目的技术;

6)在云端环境下,主机可以做到全天连续备份;

7)具有多种复制策略(连续复制模式、压缩模式、基于时间增量模式、基于数据增量模式等策略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8)轻易实现从私有云、公有云环境的本地持续数据保护及不同地域间的云平台环境的的云飘移。

总的来说,在当今不断变化的“云”环境下,只有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才能够提供精细、持续的安全保护控制,用户希望能够充分利用“云”的优势,而不必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云的普及离不开数据安全,保证系统与数据安全势必任重道远。

4数字图书馆的数据保护任重道远

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安全包含的内容很多,该文仅仅是从存储角度来论述一个数字图书馆数据信息的保护方式,其他的如网络攻击方面,有人员管理方面等没有进行论述,这些也是数据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总的来说如何进行数据保护不仅仅是图书馆工作者所思考的问题,也是IT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数字图书馆数据保护建设要统一考虑,长远规划,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在技术上要适应新的网络动态变化,建立适应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增强馆员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数字图书馆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正伟.海量数据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研究及实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S1).

[2]中小企业数据备份、容灾走向融合[I].微电脑世界,2012(3).

[3]梁晓欢.数据库安全、虚拟化和云计算——现代IT领域数据保护所面临的三大关键技术挑战[J].电脑与电信,2011(4) .

[4]马骁宇.企业数据保护和存储安全解决方案[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8).

[5]宋爱林.高校图书馆公共机房数据保护综合方案研究[J].图书馆界,2010(1).

[6]田全红.浅析新一代数据保护策略在云计算时代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1(17).

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范文5

对基础架构要高要求

“真正为云计算设计的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在于多了一个虚拟化层。这看来简单的变化却对数据中心的整个构架提出了新的要求。”H3C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部副部长李德刚说,“因此,在云计算数据中心这一概念下,衍生出很多新的技术、新的标准,用户也需要进行合理的道路选择。”

“从基础架构层面上,一方面要求有更高密度、更低能耗、可定制的标准硬件平台,另一方面要有一个开放、跨平台、低成本的软件解决方案。”北京天地超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董昕把云计算对基础架构的要求划分为两个层次,并介绍了天地超云针对硬件平台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硬件方面,首先,在高密度数据中心中,服务器的更换和维修时间上要求很高,因此,需要完全模块化、可热插拔的设计;其次,为了提高能耗比,服务器的能源转换效率很重要,天地超云全部采用电源转换效率90%以上的电源,以节约能源消耗;另外,针对具体应用,天地超云还会进行服务器针对性的优化,力求在处理器、内存等方面进行合理配置,使用户能够获得最高的硬件利用率。”

“云计算对数据中心的网络也提出了挑战。从物理机的网络到虚拟机的网络、如何改变网络架构以满足虚拟机自由迁移的需要、如何通过更合理的布线降低系统复杂度以及如何实现网络资源的自动化调度,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李德刚介绍,云计算数据中心要求网络架构从传统的小规模二层互联扩展到整个数据中心的二层互联,将物理进一步提升为虚拟连接,让整个系统架构更好地融合,并实现自动化的管理。针对这四个方面,H3C提供了符合VEPA开放标准的硬交换方案、基于IRF的大二层网络部署方案、从半融合到全融合的网络融合方案以及iMCv5自动配置方案,以帮助用户实现网络搭建。

用评价体系打消顾虑

“今天,种种新的应用要我们作出决策:我们要将应用部署在我们的数据中心还是云端,还是跨越这两种方式;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供应商;部署以后有哪些风险;如何减少这些风险。这些都是使用云以后面临的挑战。”Compuware大中国区解决方案总监李翔在演讲中提到了一组数据:“bing在调研中发现,页面打开时间慢2秒就会造成4.3%的用户和营收损失;Google指出,400毫秒的延迟会让搜索量下降0.59%;美国在线指出,打开速度最快的网页与打开最慢的页面相比,用户会多浏览内容的50%;当Shopzilla将页面的打开速度从7秒降低到2秒后,其营收提升了7%~12%;Gomez发现6秒的打开时间会让33%的用户放弃浏览这一页面。”另外,从数据中心到互联网,乃至用户的接入设备,都会对应用的体验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用户的业务。为此,Compuware开始引导用户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应用服务性能,以帮助用户选择更好的解决方案,提高业务部门敏捷性的服务。

“云计算的测试涉及技术平台、服务平台、管理平台等多个方面,需要从技术、需求和应用验证,基准性能、应用性能和终端兼容性测试,以及架构和服务能力评估等多个方面多管齐下。”中国软件评测中心项目经理周毅表示,云计算的故障会给用户的业务带来严重的影响,因而,对云计算平台的认证和评估就变得非常关键。针对这一现状,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云计算测评标准与规范,同时开发了基于UI的自动化性能测试技术、虚拟分布式测试技术等一系列评测技术,以便为用户提供完善的验证、测试、评估、认证和咨询服务。

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范文6

从业界主流IT管理软件Tivoli最近的动作就可以看出端倪。今年3月,IBM完成了对设施及房地产管理软件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TRIRIGA的收购,加强了IBM的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增强了房地产组合管理以及对公用服务成本、环境投资和碳管理策略的分析等功能。最近,IBM又收购了Q1 Lab以增强Tivoli的安全分析能力。据悉,Tivoli还针对智能移动终端推出系列解决方案,并开始与苹果、安卓等系统进行相关测试。在传统的优势领域――数据中心,Tivoli则在IBM新的服务和产品IBM SmartCloud中担当重要角色。

面对如此之多的热点,IT管理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什么?“整合服务管理(Integrated Service Management, ISM)仍然是Tivoli发展战略的核心。”IBM软件集团Tivoli总经理Daniel Sabbah博士在近日到访中国时表示。

尽管表面上看,IT管理已从数据中心延伸到了智慧建筑,甚至智慧交通、智慧电网等物联世界。但Daniel Sabbah认为,在其背后,IT管理的核心价值依旧不会改变,那就是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这也是ISM战略的三大方向,而Tivoli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将朝着这三大方向不断优化和提升。

拓展物联的世界

在谈到Tivoli与其他IT管理软件的区别时,Daniel Sabbah强调了广度和深度两大方向。这意味着,Tivoli不仅针对整合服务管理、资产管理、存储管理、安全管理、业务应用管理、网络管理和能效管理七大核心服务领域都有解决方案,而且可以对网络、服务器、存储、安全、业务应用等进行管理,使客户更好地采集、整合、分析企业基础架构信息,从而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他表示:“对于竞争对手来说,这意味着要整合多家企业的解决方案,还要降低总成本。”

物联的世界正在拓展Tivoli的视野。“交通、电网、水系统等都变得越来越智能,可以预见这些数据中心外的基础架构正在转变成一些小的数据中心,比如汽车的刹车系统、导向系统,IT管理软件可以收集、监控并管理这些汽车系统传递出来的数据。” 谈到Tivoli的未来,Daniel Sabbah如数家珍,他已经看到一个崭新的市场正在打开大门。

为此,IBM今年还率先向智能建筑发力,推出了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它结合了实时监控和分析、设施和空间管理功能以及先进的动态仪表盘,能够帮助建筑业主和管理者减少设施运营的开销和能源开支,同时改善资产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数据中心瞄准云计算

数据中心作为Tivoli的传统市场也正在发生新的变革。Daniel Sabbah强调,云计算是降低IT应用复杂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云的服务交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而云管理的重要性也随之显著提升。Tivoli更是IBM近日推出的最新云计算服务和产品――IBM全新智慧云计算服务(SmartCloud)的核心软件产品之一。它在IBM SmartCloud Foundation中全方位地展示了在云计算、虚拟化和镜像管理方面的技术实力,实现了私有云和混合云及服务交付的虚拟化、自动化和有效管理。SmartCloud Foundation让企业组织能够轻松创建并迅速扩展私有云环境,加强云的上线速度和集成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