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迪斯尼范例6篇

梦幻迪斯尼范文1

于是我们来到了趣味夹公仔的游戏区,我和蔡珍都没有夹到公仔,只有游锟夹到了公仔领到一个漂亮的小兔娃娃,我们羡慕极了,然后我自己鼓励自己说,我会努力的,在第二次夹公仔的时候我叫游锟教我夹公仔的方法,可惜我还是一个都没夹到。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射气球游戏区,我射中了一个球,蔡珍和游锟都射中了三个球,我好失望。第二次我有经验了,我射中了六个球,蔡珍射中了七个球,游锟射中了五个球。我觉得我已经很棒了!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百鸟园,百鸟园中有白天鹅、黑天鹅、和鸳鸯等,我们还给它们喂食,我们还在那里拍照呢!我们玩得可高兴了。下午又去玩高尔夫球,由于我第一次接触高尔夫球,我打的很差,就伤心的哭起来。妈妈就安慰我说:“没关系,你头一次接触,打不好很正常,万事开头难嘛”。我擦了擦眼泪,有开心得笑了!

梦幻迪斯尼范文2

【关键词】夜色温柔 精神崩溃 幻灭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以“美国梦”的幻灭为主题而闻名于世。《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又是其中的翘楚。表面看来《夜色温柔》中的主人公精神病医生迪克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和尼科尔结婚,进入上流社会。但却从更深层次里揭示了更大的幻灭和痛苦。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最有天赋的小说家,镀金一代,爵士时代最伟大的记录者,极度繁荣和最大幻灭的最好代言人”。《夜色温柔》常常被看作是作者的半自传体小说,也使他去世前面世的最后一本小说。小说的名字取自济慈非常有名的《夜莺颂》。从表面看,这不过是一个以悲剧收场的,落俗套的三角恋的故事。来自美国中西部的精神病医生迪克有着光明的前途,是个富有的绅士,在道德上近乎完美。爱上他的女病人尼科尔成为他生活的转折点。上层社会的富家女尼科尔有着隐秘,不堪回首的少女时代的往事。她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迪克爱上了她,并立志治好她的病。但是婚后她的病情反复发作,甚至还婚后出轨。地位的悬殊,心理的失落等各种压力使迪克抛弃了原有的道德观念,与女演员罗斯玛丽陷入了情爱的纠葛。小说的结尾,尼科尔离开了她,罗斯玛丽也注定无法和他再一起,他回到了家乡,开了一家小诊所,孑然一生。

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却反映了关于沉沦和失败的更大悲剧:迪克所努力追求的婚姻生活和看似诱人的上层社会如同泡沫般,一碰即破。他心中的乌托邦最终全部坍塌。这种看似得到却最终失去的结果,无疑是迪克也是“镀金一代”年轻人共同的悲剧命运。

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束缚

迪克是典型的早期美国移民的后代,他的性情,以及不断追求成功的精神都有着那批拓荒者的影子。他坚信只要不断的努力,就能获得人生最大的成功和幸福。他也是一位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他认为那些早期的美国拓荒者的美德仍然留在美国人的骨子里。而且相信自己能够超越甚至改变这个“喧嚣的时代”。但是社会混乱,文化迷惘。社会财产的不配不均匀导致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高度繁荣的表象里实际暗藏着极大的隐忧。

“after dark all that is most satisfactory in French life swims back into the picture --- the sprightly tarts,the men arguing with a hundred violas in the cafes,the couples drifting,head to head,are the satisfactory in expensiveness of nowhere” (68)

他高尚的道德观在这个冷漠、世故、虚伪的社会是无法立足的。他一方面对这一切感到失望,另一方面又不可自拔地沉沦这种颓废奢侈的生活。

“Dick loved his father again and again he referred judgments to what his father would probably have thought or done.He told Dick all he knew about life”(178)

他的父亲是镇上的牧师,迪克从他的父亲那里奠定了他理想的道德观。所以他对尼科尔的责任感也来源于此,而也正是这种所谓的责任感使他一步一步走向毁灭。迪克倾佩他“绅士般的父亲”,但父亲贫困卑微的生活使他心中充满了对物质和金钱的渴望。

二、个人选择的偏离

尽管他自己是医生,非常清楚尼科尔的病是无法完全治愈的。但是他爱上了尼科尔,或者说他爱上了这个能让他扮演英雄角色的女病人。作为医生他幻想这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征服疾病,实现他的梦想“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医生”。尽管他的朋友们劝他慎重考虑与尼科尔的婚事,他一意孤行。而婚后,当之前的一切梦想越来越飘渺,生活变得空虚时,他又陷入了与罗斯玛丽的情感纠葛。迪克既想遵守理想的道德规范,充当罗斯玛丽父亲般的忘年交,担当尼科尔的拯救者和完美丈夫。但是又复发放弃内心的欲望和真实情感,继续利用沃伦家族的钱财,同时又与罗斯玛丽保持情人关系。这种深处矛盾的状态使迪克身心疲惫。天真的幻想和冷酷的现实使他迷惘。他曾务必坚信的东西在一点一点地坍塌。于是他不积极面对,而是消极避世。从一个前途光明的精神病医生沦落为一个酒鬼和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他的乌托邦从此无处可寻。

菲茨杰拉德对于迪克精神崩溃的描写,实际上充分展示了在那个时代下男主人公微妙的遁世心理和自欺欺人的天真梦想,深刻讽刺了“爵士时代”的病态,描绘了美国梦的幻灭,有着极强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Fitzgerald.Tender is the Night Ware,Hen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TD.1995.

[2]杨金才.新编美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梦幻迪斯尼范文3

人们常说香港迪士尼乐园是孩子们的天下。今年春节,我和弟弟就有幸和爸爸妈妈到香港迪士尼乐园游玩了。

我们乘坐香港城市花园酒店的巴士,到达了香港迪士尼乐园。一走进乐园,我高兴极了,心里就象藏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蹦啊蹦的,似乎就要蹦出我的心口了。

香港迪士尼乐园分为“明日世界”、“幻想世界”、“探险世界”、“ 美国小镇大街”和“反斗奇兵大本营”这几个区域。首先我们穿过“睡公主城堡”的大门,来到了“幻想世界”,仿佛跨进了一个充满幻想的永恒国度,让童年梦想成真。映入眼帘的是“小飞象旋转世界”,坐上“小飞象”在空中飞翔,跨上“灰姑娘旋转木马”快乐奔驰,真有梦幻般的感觉。接着我们又走进了“ 美国小镇大街”,正赶上了“飞天巡游”,我们熟悉的米奇、米妮、唐老鸭、高飞、黛丝和布鲁托等家喻户晓的卡通人物缓缓向我们走来,向我们招手,还有憨态可掬的小熊维尼、跳跳虎在向我们挥手,大家都感到非常兴奋,尖叫声不止。

参观了飞天巡游后,我们又来到了“明日世界”体验了“幸会史迪仔”,与626号实验室的“史迪仔”做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史迪仔”的幽默和机智更是让我们其乐无穷。接着我们又驾驭着“太空飞碟”穿梭于各个星球之间,奔赴一趟漫无边际的互动式探险的太空之旅,帮助巴斯光年将宇宙从索克天王的魔掌中拯救出来。紧接着,我们来到迪士尼铁路站,一辆漂亮的小火车呼啸而来,停在我们面前,刚坐上去,小火车就“轰隆隆轰隆隆”地开动了,带着我们畅游了整个迪士尼乐园,让我们尽享整个迪士尼乐园梦幻般的童话世界。离开了小火车时,我还余味未尽。

最后,迪士尼乐园的最精彩压轴戏开始了,睡公主城堡的上空燃放着五彩斑澜的烟花,把整个游园活动推向了高潮。我们也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了迪士尼之旅,真令我回味无穷啊!

梦幻迪斯尼范文4

7月22日是我们去香港的第二天,我要去盼望已久的迪斯尼乐园玩,那是多么兴奋的事呀!

迪斯尼乐园是我们小朋友的天堂,也是一个童话世界。它分成了四个部分:有浪漫的梦幻世界、惊险刺激的海盗世界、充满怀旧的美国小镇大街和梦幻般的明日世界。

梦幻世界里的米奇幻想曲非常神奇!它是音乐家米奇和令人惊喜的唐老鸭“指挥”所主演的3d电影。我们要戴上特制的眼镜看,唐老鸭把这场音乐会弄得糟透了!一会儿有珍珠顶链、各种珠宝向我们飞来,我们争先恐后地抢起来,可是一个也没抢到。一会儿啤酒瓶打碎了也能感觉水溅到我们身上,凉快极了!一会儿我们的脚下又有气“冲”出来,好像海水在给我们冲脚呢……唐老鸭和米奇虽然把这场音乐会弄砸了,但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让我们非常激动!

我们又来到了ufo地带,那是一个泼水地带,我进去还没到两分钟出来一身都湿了!惊险刺激的太空过山车把我吓得睁不开眼。恐怖的海盗世界里藏着很多神秘宝藏,让我们大开眼界。

梦幻迪斯尼范文5

关键词:女人;潜意识;俄狄浦斯情结;阿尼玛投影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7-0083-02

每个女人,都是一个未知的星球。

――弗德里克•费里尼

费里尼用胶片语言,娓娓诉说着男性的幻想,在他的影片中有纯洁善良的女神,有诱人的情妇,有神经紧张的妻子,有丰乳肥臀的......精神分析学认为,男人对女人的刻画源于潜意识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因此母亲这一意向是费里尼电影中的永恒主题。《八部半》是一部自传性色彩浓郁的影片,它在梦与梦的交汇中,在双重镜像的结构中,在男人与女人的擦肩而过中,叙述了一部悬而未决的影片,探索了一个成年导演人生困惑的幼年动机。这个导演是古依多,也是费里尼。本文将从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透过一个个女人的表象,旨在探讨古依多(费里尼)内心困顿的深层原因。

一、萨拉吉娜与卡拉

萨拉吉娜是年幼的古依多的性启蒙者,情妇卡拉是成年古依多的性对象,看似没有关系的两者,却在一个梦中被联系了起来。这种潜意识的“捆绑”,恰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纠结的根源。

(一)梦与潜意识

尼采很早就指出:“梦才是人类最内在的本质,是所有人共同的深层基础”。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肯定尼采观点的同时,又提出:做梦就是向做梦者最早期的童年和幼年情景的倒退,是潜意识进入意识领域的发泄。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conscious)即自觉,它位于人类心理结构的最高层,统治着整个精神家族的心理活动。前意识(preconscious),是调节意识和下意识的中介机制,它通常位于意识的边缘,较易闯入意识范围,但完成一定使命后,就会立刻回到原位,或退入到潜意识中去。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或无意识,它处在心理的最深层,虽然受到意识的压抑和前意识的稽查,但总会寻找机会通过前意识堤防的缺口,以梦、失语、口误等反常行为进入意识的领域。其中,梦被视为潜意识最常态的情感表达和宣泄通道。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的(伪装的)满足。“梦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身体刺激、白日残余和梦思维。‘梦思维’指的是在梦中以‘化妆’的形态出现的童年记忆、创伤场景和愿望。梦的工作通过四种机制得以完成,它们分别是:浓缩、一致、具象化和二次加工。”[1]具体说来,梦首先将身体刺激、白日残余,以及梦思维浓缩,整理为一系列的形象,再经过二次加工,将冒犯了意识审查机制的梦境改头换面,以达到使人继续熟睡,不至于被本我‘疯狂’的潜意识所吓醒。从工作原理上说:梦、白日梦、幻想三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它们都属于现实匮乏的想象性满足。唯一不同的是,二次加工的痕迹依次递增,潜意识流露的痕迹依次递减。

(二)宗教惩罚与性诱惑

费里尼曾说过一句话,“宗教一方面将人从恐惧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却又滋生恐惧。”影片中古依多的矛盾和忏悔,无不与他年幼时犯忌的记忆密切相关。

在与教主见面的一场戏中,他无意间瞥到了一个体态丰腴的女人,于是想起了另一个体态丰腴的女人――萨拉吉娜。她不但象征着哺育孩童的母性源泉,也承担了男人幼年时期在性启蒙上的教育。然而这段“学习”,对小古依多而言,即紧张兴奋,又羞愧耻辱。与萨拉吉娜欢快的伦巴舞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会里的阴森恐怖。长长的走廊上挂满了历任主教的画像、母亲用白手帕擦拭眼泪时口中重复的“好伤心,好难过”、小伙伴们幸灾乐祸的眼神、回声般响亮的“真丢脸,不可饶恕!”。这段童年记忆,使古依多在潜意识中把‘非母亲’的女性与耻辱、肮脏等心理感受连接了起来。

在古依多和卡拉之前,他命令她摆弄各种的姿态,并为她画了眉毛。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向上高挑的眉毛,恰和萨拉吉娜的眉形如出一辙。这就间接地表明此时古依多的心理和幼年记忆相互重合:一面是由性刺激引起的荷尔蒙高涨,一面是儿时宗教惩罚留下的阴影。这种下意识的紧张心理,通过梦反映了出来,也通过梦得到了缓和。

他梦到自己的母亲,和童年回忆中的母亲一样,穿着黑色衣服,拿着一条白手帕,一边擦墙壁,一边说:“好难过,好伤心”。这是童年回忆在梦中的显像呈现,是梦思维和睡前身体刺激共同作用后合成的影像。接着古依多追了出去,希望向母亲解释自己的清白。母亲带他见到了父亲,父亲却向他抱怨墓地不够宽广:父亲这一形象,是经过意识加工后的具化,象征了宗教权威;墓地,则代表教堂,深意为宗教思想。抱怨墓地不宽,其实是教主(宗教)对古依多不能完全领会博大宽广的天主教教寓的遗憾和不满。这时制片人也过来凑热闹,他们可以看成是童年记忆中幸灾乐祸的小伙伴的能指。此时梦内容处在最紧张的对立阶段,为了保护睡眠,之后的梦境带有明显的二次加工痕迹。古依多在意识中希望得到宗教的宽恕,于是他制造了接下来的梦语言。父亲为他披上了黑斗篷,这幕很像主教的加冕仪式,具有抚平因窥视萨拉吉娜所留下的伤疤的功能。随后母亲也亲切的拥吻他,原谅了他的过错。好梦应该就此圆满,但就在意识稍微放松监查的时候,潜意识再次闯入,母亲冒然变成了妻子,这反映出古依多内心潜藏的“俄狄浦斯”情结,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夫妻关系不和谐,以及渴望改善现状的愿望。

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会自动遗忘一些在童年生活中极力不愿回想的事情,这部分被遗忘的意识,会穿过前意识封存在潜意识领域。但这些被遗忘的潜意识比起意识更加可怕,这也就是为什么心理医生会尽力引导精神病人回想童年往事,让他们说出来的原因。注意到影片情结安排的先后顺序,我们会发现,“母亲擦墙的梦”与之后在闪回中出现的“母亲哭泣”(不愿回想的童年记忆)前后呼应。因此可以理解为,这个梦让古依多在潜意识的童年记忆中得到了饶恕和宽容,以至于他可以直面自己幼年时的耻辱和现实生活中的困惑。所以古依多最后在自杀中再生,重新接受工作和生活,也正是在一个个梦和幻想的解析中得到释然的。

二、路易莎与克劳迪娅

路易莎是古依多的妻子,克劳迪娅是古依多的女神,两者分别代表了:现实生活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化身和理想世界里“阿尼玛”的投影。

(一)俄狄浦斯情结与阿尼玛投影

影片中的每一个女人都深入人心,这种对女人的刻画源于人类潜意识的“俄狄浦斯情结”。“所谓‘俄狄浦斯情结’也叫恋母情结,是指男孩在成长过程别依赖母亲,总想独享母亲之爱,进而仇视自己的父亲。这一概念的名称取之于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该剧的核心是杀父娶母。”[2]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情结在男孩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在于,使男孩在受到父亲威胁和禁令时产生被感,以至于从本我欲望的对象母亲身上转移到被父亲认可的其他领域,从而获得超我和自我的结合,形成完全的独立人格。精神分析学的另一位大师拉康则从俄狄浦斯情结的象征意义出发,认为:“大约十八个月之后,儿童会感到一个‘有菲勒斯’的父亲的介入,他与母亲的双边关系变成‘俄狄浦斯情结’的三边关系。父亲夺走了儿童的所欲对象。‘菲勒斯’的象征意义是自我与母亲想象中的融合;它不是指生理器官的能指,而是指自我与他人完满结合的原初欲望的能指。”[3]这种想象中的融合在来自父亲的威胁下,化为对父亲的认同。但在潜意识领域对母亲的亲近和喜爱,仍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男性对女性的选择。成长中无意识的“俄狄浦斯情结”,会使每个男孩在其内心深处存留下“女性化的一面”。在荣格心理学中将这种现象定义为“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女性的男性化一面)相对。荣格在分析人类集体无意识时,发现无论男女于潜意识中,都好像有另一个异性的成分。或许是因为男人最早接触到的女性是自己的母亲,所以母亲或类似于母亲的角色往往会成为男孩阿尼玛的现实投影。不同人的阿尼玛投影是不同的。同时对阿尼玛投影的态度,也要取决于男孩从小与母亲的关系,表现为喜爱、畏惧或其他情感。

(二)童年记忆与母亲之恋

费里尼的父亲是一个商旅,大多数时间并不在家,小时候父亲的缺席,使他对母亲有很深的依赖感。在费里尼的影片中,母亲的形象是永恒的,她不仅仅是实在肉身的女人,同时也是一系列象征性意向,比如海水,海纳百川;比如罗马,包罗万象。克劳迪娅和路易莎,他们不仅是古依多的女人,更是古依多的“母亲”。古依多幻想的完美女人克劳迪娅,她可以看作是母亲或是奶妈的他者化投影。读心术时出现的“ASA NISA MASA”(阿萨尼西玛萨,简称阿尼玛)以及随后回忆到的沐浴场景,都表达了这一点。克劳迪娅作为古依多阿尼玛的理想,不仅充当了抚慰他精神的知己,同时在一场闪现的梦幻中,也抚慰了他的身体。此处较明显的流露了导演潜意识中对母亲的占有心理。与小时候沐浴的闪回片段相呼应的是,成年后古依多想象中的妻妾成群的场景。妻子、情人、萨拉吉娜、奶妈、偶遇的美女,还有教堂里的圣母像,在这个幻境里都成了他性幻想的对象。女人们用被单裹起他的身体,使他感到一种母腹般的温暖和安全,这里也隐含了孩子对母亲子宫的留恋情结。妻子在费里尼的电影中往往是最痛苦和最不受重视的,但同时她们又是家庭和谐的支柱和母亲的化身。在妻妾成群的幻想中,路易莎头戴白围巾,操持着家务。她深明大义,就像母亲似的,始终站在古依多的左右,维护着他的权威地位。这种由母亲――儿子――妻子组成的双边关系,或者说是三边关系在上文提到的梦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母亲在潜意识里变成了妻子,这种角色的互换,最直接的表现了导演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妻子的肯定。

俄狄浦斯情结始终是贯穿费里尼电影的主线,也是母亲与妻子角色置换的潜意识动力。因此,在费里尼的影片中,即使丈夫到处留情,即使婚姻走到绝境,最后妻子都会原谅丈夫,丈夫都会回到妻子的身边。就像《八部半》呈现的一样,肉体上的阿尼玛卡拉可以有很多,精神上的阿尼玛克劳迪娅也只存在于想象中,只有象征永恒的母亲与象征忠贞的妻子,才是古依多坚强的依靠,才是不完美中完美的阿尼玛。

《八部半》是费里尼里程碑式的作品,影片最后古依多的再生不是失败的逃离,而是凯旋的回归。在一连串梦与梦的絮语,现实与梦境的选择中,他最终认识了问题,找回了平和的心态,接受了自己,生活和现实。当一切落幕的时候,只剩下吹笛的小古依多站在场中央,在灯光黯然后静静离开......

参考文献:

[1] 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梦幻迪斯尼范文6

动画诞生初期,只是做为床前故事的替代品,是小孩子的专利。初登陆大银幕,也只是一些短片,附在正规电影前放映,只是一道开胃菜,博君一笑。《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之流是其代表。成人看这些动画,纯粹是为了履行“超级奶爸”、“无敌奶妈”的义务,陪着小孩子玩过家家,身心得承受双重煎熬。因此,让小孩子看了高兴,让成人看时又不觉无聊便成了动画的当务之急。

从小孩子说好才提真的好,进化到以“老少咸宜”为目标,再演变到如今以成人的世界观创作,动画划出了一条完美的成长轨迹。

从迪斯尼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1937年)开始,动画就开始露出成人化的端倪:写给儿童看的是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友谊以及公主同王子的爱情,但写给成人看的却是公主与继母可怕的斗争;而《狮子王》则是《哈姆雷特》故事的非洲草原版,一方面以唯美的画面展现非洲草原的生机,一方面讲述的是以家族之名复仇、关于杀戮的故事一一这便是迪斯尼,这便是动画缔造者的动画世界。

与迪斯尼孩子、成人世界两边都要讨好不同,好莱坞动画新军梦工厂则誓言将动画成人化进行到底。卡森伯格,这位曾任职迪斯尼的梦工厂创始人是这样区分迪斯尼和梦工厂的:迪斯尼是拍给所有小孩和成长在成人心中的小孩看的,梦工厂则是怕给所有成年人以及成长在小孩心中的那个大人看的。动画成人化,这是梦工厂的方向,也代表了动画方向:梦工厂每一部电影都有着成人化的命题并都取得不俗的票房,首部动画《埃及王子》,讲述的是放逐与使命,全球摄金二亿美元;三部《怪物史莱克》,以颠覆和恶搞的方式讲述的公主与怪物的非正常爱情故事,连破动画票房纪录……而反观迪斯尼,则在《狮子王》后再也没有震撼的动画问世,现如今,只能借皮克斯之力与梦工厂抗衡。而皮克斯,则在动画成人化的路上走得更远:从去年《机器人瓦力》让全世界跟着机器人一起思考,今年的《飞屋环游记》则让全世界一起被气球感动一一每一部皮克斯动画上映,都能让世界同步调浸透在动画表达的主题中一一或人动画,已不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不再是传统电影的配角,已开始长大成人,显示出大家风范。

无论你是沉醉于宫崎骏的人文关怀中不能自拔,还是被臼井仪笔下人小鬼大的蜡笔小新逗得前俯后仰,或者钟情于麦家碧那胖兜兜傻乎乎的麦兜,抑或是你千方百计在等待皮克斯或者梦工厂最新动画的进展,那么,恭喜,你已拜倒在成人动画的石榴裙下'不要试图挣扎,因为成人动画是的泽国,越挣扎陷得越深。

共鸣,不经意触动神经

成人动画迷人,是因为它不是为儿童打造的乌托邦,而是成人世界浓缩升华版,是现实之镜。其实,并不是成人动画吸引了我们,而是我们吸引了成人动画。因为,这些动画都是按我们的某些情结、情绪而量身定做的。成人动画就好比剌猬,而成人那些小情怀就如同那些剌,被一根根封装在成人动画中,只要我们一触及就会触动我们的神经末梢。

关于成长:

《麦兜的故事》讲述的是成长的事故,是一部让小朋友看了会笑,成人看了会哭的动画。笑,是因为他们无瑕的眼神只能看到麦兜很傻很天真的一面;哭,是因为麦兜草根的背景、平凡的相貌、弱弱的智商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不自觉地伴随着麦兜在世俗的怀疑、亲人的期盼中,满怀着梦想跌跌撞撞地成长。《料理鼠王》讲述的是一只把烹饪当做人生理想的老鼠当大厨师的故事,为了理想,不可为也为之;《埃及王子》、《狮子王》、《功夫熊猫》则更多的在讲述关于使命、责任以及取舍一一这些与成长有关的故事,都只有长大后才能读懂。这些成人动画,与其说是给小孩子们订的行为准则,不如说是给成人们写的醒世恒言。

关于自我:

《千与干寻》要表明的是“找寻自我”这个沉重的主题,在宫崎骏眼中,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疏离。成人因为贪婪而迷失(干寻的父母因为贪食而变成猪是其寓意),人类必须通过找回自我才能得到救赎(干寻忘记了自己的名字这一本我的象征);而《黄色潜水艇》这部波普艺术和迷幻艺术完美结合的动画,展示了披头士们的孤心之旅,他们认为音乐能拯救世界,真的能拯救么?他们最终让世界迷失在疯狂的音乐和迷幻的色彩中……

关于环保:

如今已逐渐变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一点,在宫崎骏的动画中表现得很彻底:《幽灵公主》、《风之谷》两片都是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前者告诫:自然不发飙,别以为它就是病猫,后者则期望人类勇于承担净化自然的使命;《机器人瓦力》中,因为人类对地球开发毫无节制,地球最终变成了只有垃圾处理员(机器人瓦力)才能生存的星球一成人动画,似乎比传统电影更有前瞻性,总是会把这些沉重的主题融入梦幻的画面中,让人眼球震撼时内心沉重,这便是的寓教于乐。

关于爱情:

上一篇双休日作文

下一篇生命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