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趣事作文范例6篇

新年趣事作文

新年趣事作文范文1

一大早,我和哥哥还有弟弟早早就买好了鞭炮和烟花,就盼着星星和月亮上班了。

夜晚终于到了,我们一家4口人齐齐来到广场上。我和弟弟抬出那些憋了一整天的鞭炮和烟花,准备举行放烟花开幕仪式了。大伯在清点着鞭炮和烟花:“导火索”、“地雷”、“冲天炮”、“跳炮”、“烟花桶”……这么多,要放到什么时候呀!我和弟弟会心一笑。

随着哥哥的第一声炮响,我们都行动起来。天空一下子被五颜六色的烟花照亮了。旁边的人家也不甘示弱,“?纾?纾钡胤牌鹄础>驼庋??颐怯氡鸬募彝フ箍?艘怀〖ち业谋热??此?业难袒ǚ诺淖詈每础

天空中不时地回响着鞭炮、烟花声,云朵都被染成五颜六色的了,比火烧云还好看。

新年趣事作文范文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直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而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中的大范围实施,使作文教学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因为新课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简称)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然而,新课标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人们都不陌生: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这种以“师道尊严”为前提条件的教学模式,把生气勃勃、充满灵气的学生局限在一个很容易令人厌烦和麻木的条条框框之内,也就自然而然出现了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少、慢、差、费”的“高耗低效”现象.而新课标倡导的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尊重和教学的民主氛围,要求教学应从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出发,强调语文的学习不是外加的灌输,更不是强迫.

    那么摒弃了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呢?笔者认为“激趣”是其突破口和着眼点.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文写作是一项需要持续开动脑筋的“智力方面的工作”,对于好动的当今学生来说,没有兴趣是无法吸引其注意力而让其独立行文的.怎样在作文教学中“激趣”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从动机上激趣. 美国着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所着《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人的需要的层次理论。从人的成长出发,人的需要有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种。从作文教学来看,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感到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写作的需要,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吐不快,非写出来不可的写作动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就是一种最佳境界的作文,作文的质量也必然不同平常。教师首先可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愿望.可以让学生谈谈社会对人的写作能力有哪些需要,很强的写作能力对工作有何帮助等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明白写作在现实社会中的广泛用途.还可从个人生活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每学期开始教作文时,就可以对学生说,作文是自己的生活情景、自己的思想轨迹的真实记录,它还可以捕捉住你稍纵即逝的灵感.你如果把自己的习作保存下来,等你长大时,再翻开来看看,过去了的生活情景就会历历在目,过去的种种思想会令你惊奇,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回忆啊!只要学生有了强烈的写作动机,作文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新年趣事作文范文3

目前,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如火如荼。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师生互动、充满探究和研究的氛围。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方向。

但在作业设计上,教师的观念依然陈旧,认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投入到作业设计上的精力和智慧微乎其微。对于作业设计,教师常常随意为之,不进行什么设计,只拿一些现成的习题敷衍了事;即使进行设计,也直指应试的大门。设计出来的作业,大都机械重复,毫无趣味,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令学生望“业”生畏,甚至有“作业恐惧症”,苦不勘言。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厌学、厌语文。这一切无可辩驳地说明,作业问题正成为新课改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是新课改的一个瓶颈。再不对语文作业进行革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必将事倍功半。

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价值

(1)课题界定:

趣味性:是指能够引起人们感情共鸣,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情趣的事实,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语文作业趣味性:本课题研究的“语文作业趣味性”是指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改变传统、枯燥的作业形式,丰富作业的内容使学生感兴趣,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能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愿意接受或主动作业的群体效应。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 理论价值

首先,就心理学而言,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对一定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兴趣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主观意识活动,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从事某种活动和追求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兴趣能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顺利接受各种信息。兴趣的衰减或丧失,将使语文教学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尤其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点滴小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它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兴趣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当一个人对学习有兴趣时,就会觉得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心情愉快,充满热情。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他的学习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会产生厌学心里。

第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考虑作业的人文性、有趣性。

本课题对于推动我校语文阅读教学以及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具有现实性和指导性,有助于在不断改进教学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发挥语文作业在使学生获得母语知识,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以及促进学生喜欢语文,喜欢阅读,提高作业质量,激发学生乐于倾诉、善于写作具有极强的实际意义。

三、课题研究意义:

在《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指出:“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指向言语表达与存在。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人‘活’着——所谓的生活着,而且是使人成为言语的人、精神人,让人变得充实、美丽。”《关于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趣味性的实践研究》正是给孩子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环境。

语文作业趣味性作业的研究,不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实现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让作业成为学生言语生命成长的愉快经历

四、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研究内容:

1、改变作业形式

改变单一的、重复的、机械的抄写作业或“拿来”的练习,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标的作业设计。

2、丰富作业内容

课内外结合,重视实践,在活动中进行口语训练,在活动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并乐于表达。

3、尝试多种评价

改变原有的教师评价,尝试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班组长评价等等方式激励学生享受作业乐趣。

4、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倡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去感受鲜活的语文信息,养成语文的综合能力。

5、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语文作业的趣味性注重让学生在作业中释放自我潜能,体验在实践中获的满足、愉悦与自信,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

研究目标:

通过对语文趣味性作业设计的研究,使语文作业更加趣味化、创新化。探索出适合于学生情趣的趣味性语文作业,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合理、有效地完成了语文作业,以求达到良好的课后巩固的效果;学生在本课题的实践中可以提高自己对做语文作业的兴趣,提高自己学习语文效率,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培养高年级学生的勤于阅读、乐于写作的精神。

五、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08.11—08.12)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等,对一些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解和把握,同时对核心概念作初步界定;进行课题申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及具体的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09.1—09.11)理论学习并进行教学实践、资料整理、反馈改进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更细致、更深入的操作,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调整策略。

3、总结阶段(09.12—XX.1)案例搜集、研究资料、课题总结、撰写论文在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为第二轮课题的继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准备。

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操作观察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等,在实践总结的过程中,使用归纳总结法,使研究过程更具有时效性和精确性。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

1、本人专科毕业,35岁,小学高级教师。曾参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小学科学教育主体化、开放式行动研究》研究,该课题已经与XX年7月结题。参与了是此课题组主要成员之一,XX年6月被评为县“教研先进个人”。有着丰富的理论经验和教学实践能力,有多篇论文获市、省、部级奖,

2、参考的主要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

(2)、李吉林《情境教学法》;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个建议》

八、研究成果:

1、通过研究,提高了对语文作业设计的认识,提升了对趣味性语文作业设计的能力。

2、整理、编排出一套《学生语文趣味性作业优秀选集》

新年趣事作文范文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直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而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中的大范围实施,使作文教学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因为新课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简称)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1 从动机上激趣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所作的《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人的需要的层次理论。从人的成长出发,人的需要有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种。从作文教学来看,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感到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写作的需要,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吐不快,非写出来不可的写作动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就是一种最佳境界的作文,作文的质量也必然不同平常。教师首先可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愿望,可以让学生谈谈社会对人的写作能力有哪些需要,很强的写作能力对工作有何帮助等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明白写作在现实社会中的广泛用途,还可从个人生活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每学期开始教作文时,就可以对学生说,作文是自己的生活情景、自己的思想轨迹的真实记录,它还可以捕捉住你稍纵即逝的灵感,你如果把自己的习作保存下来,等你长大时,再翻开来看看,过去了的生活情景就会历历在目,过去的种种思想会令你惊奇,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回忆啊!只要学生有了强烈的写作动机,作文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2 从情境上激趣

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由此可见,良好的写作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①用优美的故事营造良好的情境。如教学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写作──写童年故事”时,教师可配乐讲高尔基童年受尽生活磨难的动人故事,让学生深受故事情境的感染,同时询问学生:高尔基的童年故事我们怎么会知道的?是他自己写下来的,他写有自传体小说《童年》。那么我们能不能也把自己童年的故事生动地记下来呢?以此自然引入写《童年趣事》的作文。②用新颖的文章创设良好情境。如在教学七年级第一单元“写作──写一件事”时,可给学生朗读《一件新鲜事》(八旬老太太学外语),让学生听后也不得不称奇,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生活中像这样的新鲜事有很多,你能不能也写一件出来,让我们大家感叹不已、回味无穷?③用奇特的材料创设情境。如在教学七年级第五单元“写作──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时,教师可首先编造一个湖南省常德市已被火星人占领,科学家奋力营救的故事材料,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以此引发出学生对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浓厚的兴趣。

3 从构思中激趣

思路即思维的路线,或称脉络。文思泉涌,方能下笔有神。如果学生写作文时思路闭塞,那么再好的材料也只能是一盘散“沙”。因此,激发学生构思的兴趣同样重要。如何从构思中激趣:①借鉴课本佳作激趣。充分利用语文课本,让学生借鉴课文构思成文的方法。如教学七年级第一单元“写作──写一件事”,就可先让学生谈谈对本单元中的文章是否喜爱,为什么?在此前提下让学生细心领会冰心、鲁迅、丰子恺等名作家巧妙的行文思路,并要求学生在借鉴中有所创新。②学生相互启发激趣。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谈习作的行文思路,使他们在思维上相互启发诱导,教师再积极引导评价,这样能使学生作文的思维更开阔,思维更趋于完善,做到胸有成“文”,从而增强学生作文的趣味性和信心。③教师适时点拨激趣。在学生谈论自己思路的同时,教师可捕捉恰当的时机如在学生考虑欠周时、在学生想法有误时、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顺利掌握本次作文的写作要领,充满信心地完成好作文的写作任务。

新年趣事作文范文5

关键词:课堂教学;趣味性;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修改更加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质量的提高。新的标准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方向。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趣味性,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小学教师要在新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注重方法革新,从多个角度出发,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提升的工作。

一、灵活运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规范下,合理选择教材。合适的教材,正确的教材内容对于提高课堂趣味大有裨益。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来看,教材的灵活运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提升课堂趣味的方法。汉语拼音是低年级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然而枯燥的字符使得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会对此缺乏兴趣。其实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教材,并且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也可以让本应该枯燥乏味的东西充满新奇和乐趣,使孩子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并且喜欢学习。例如在韵母“a o e”的学习过程中,小学老师就不能单纯的教学生发音,而是结合教材中相应的的插图,让学生通过图片更加生动形象的掌握汉语拼音。学生看图说话: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初升的太阳意味着全新的一天的来临,一个小妹妹张着嘴巴,开始练习“aa a”。除了图片帮助记忆外,小学教师也可以通过编儿歌,用音乐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太阳升起红通通,张大嘴巴a a a;红红小脸扎小辨,嘟起小嘴o o o。”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汉语拼音的学习充满乐趣,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字母的记忆更加深刻,从而很好的提高了课堂的趣味。

二、恰当引入故事

孩子往往对于新生事物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对于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应该基于孩子的特点,引入合适的故事,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使孩子在课堂上保持长时间集中的精力。孩子对于未知的探寻欲望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互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究竟教师如何实践,可以分为以下的两个方面。

第一,课堂实践中故事的引入,要考虑与教学是否相关。小学课程教授的内容大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情况下,小学语文的课文就是一则故事。这种故事的设置,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到为人处世的基本常识和准则。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的引入与教授内容相关的故事,同时引入故事的环节,可以是教师教授的形式,也可以是学生分享的形式。通过这种互动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接触到课本之外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增强了语文的魅力,使课堂充满了趣味。

第二,学生能够叙述课文,是掌握课本知识的一个重要的体现。让小学生以第一身份,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将故事讲述出来,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本,单纯的教授达到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来,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活力。让孩子自己讲述课文故事,锻炼了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使学生在把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意图。学生通过讲述课文的课堂活动,能够从中获得成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三、合理安排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是乏味的,因此增强课后作业的趣味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堂内容丰富的同时,也要将精力用在课后作业的合理分配中。一次比较好的课后作业的设计,不仅不会让孩子将课后作业当成一种负担。相反,这种结合孩子爱玩的天性的作业布置,能够使孩子能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那么究竟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笔者主要谈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课后作业是为了使学生巩固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同时也是为了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此,明确课后作业的作用和目的是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课堂趣味的必要条件。

第二,教师在优化课后作业设计时,要课外注重课后作业的内容的选择,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他们喜闻乐见且能够接受的形式,使他们能够积极接受并完成课后作业。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也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从而促使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高。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改革中,要清楚教学趣味性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课堂质量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结合孩子自身的特征,不断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策略,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探寻出更加有效的提高课堂趣味性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元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0年29期

新年趣事作文范文6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即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虽然这是对初一学生的要求,但要想达到4万词的阅读量,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提高他们的输入量。这在语言技能二级要求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即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由此看来,丰富的阅读资源对英语学习尤为重要。

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书本上的内容比中、低年级增加很多,但仅有的阅读资源大多数为阅读理解短文,依然难以满足高年级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切实地秉承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根据教和学的需求,为学生们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面对教师精心挑选的“阅读大餐”时会感觉索然无味。如果这样的话,那么阅读还有什么意义呢?久而久之,一定会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我对我校高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研,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会为教师选择阅读资源提供参考。

一、调研过程及结果

此次调研的对象是我校六年级3个教学班的102名学生,主要考查他们对童话故事类、寓言故事类、科幻故事类、日常生活类、逸文趣事类、人物传记类、科普知识类、社会文化类、地理常识类等9类阅读材料的兴趣,并按照兴趣高低进行排序,具体调研数据见表1。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科幻故事类、逸文趣事类的阅读材料最易激发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目中,位居第一位的阅读材料在各个类别中都有分布,但科幻故事类与逸文趣事类阅读材料尤为突出,它们分别占据了全体学生的31%和26%。第二,童话故事类、科普知识类、社会文化类与地理常识类的阅读材料也能够激发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折线图(见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高年级学生在将这9类阅读材料按喜好程度排序时,从第1到第9,选择童话故事类、科普知识类、社会文化类与地理常识类阅读材料的学生人数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递增或递减趋势。这说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这4类阅读材料的兴趣一般,但它们也能激发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日常生活类、人物传记类与寓言故事类的阅读材料不易激发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调研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高年级学生心目中位居最后一位的阅读材料各类均有分布,但日常生活类、人物传记类与寓言故事类的阅读材料比较突出,各自在学生中的比例是25%、22%和15%。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折线图(见图2)清楚地看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将9类阅读材料按喜好程度排序时,选择日常生活类、人物传记类与寓言故事类的学生人数基本呈递增趋势。这说明日常生活类、人物传记类与寓言故事类这3类阅读材料的受众群较小,这些学生对这3类阅读材料的兴趣较低。

二、调研结果分析及启示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而言,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否合适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只有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才会突显出阅读的效果。

所谓阅读兴趣,是指对自身从事阅读活动的心理倾向和阅读材料内容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通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态度。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对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和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阅读材料不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将阅读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会“为了阅读而阅读”,那就会丧失阅读的乐趣,那这样的阅读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真实想法、清楚学生的阅读需求就成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1.偏爱科幻故事与逸文趣事类阅读材料的原因及启示

科幻故事是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科学上的某些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得到的预见,以完成某种奇迹的小说。科幻故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虚幻、虚构、神奇,人物和事物都有神奇的力量、魔法及魔力等。31%的学生将科幻故事列为第一名,这说明学生对具有奇幻特点的阅读材料非常感兴趣。针对这一点,我们在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选择英语阅读材料时,可以优先选择科幻故事类的阅读材料,如英国Julia Donaldson编著的“Oxford Reading Tree”系列故事中的Castle Adventure,《培生儿童英语分级阅读9》中的Journey into the Earth、Adventure at Sea、The Magic Carpet或Voyage into Space等故事中的某一章节内容。

逸文趣事是以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入手,描述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主要是幽默故事。它的选材多源于日常生活,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展开、结束,会给人一种意外的感觉。26%的学生将逸文趣事列入第一名,这说明学生对具有幽默、惊奇特点的阅读材料也很感兴趣。针对这一点,我们在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选择英语阅读材料时,可以优先选择逸文趣事类的阅读材料,如“攀登英语”中的Mr. Farmer,《培生儿童英语分级阅读6》中的The School Fair、The Castle、The Lost Costume或The Big Boots等等。

2.对童话故事类、科普知识类、社会文化类与地理常识类阅读材料兴趣一般的原因及启示

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等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一般童话中有很多超自然人物,如会说话的动物、精灵、仙子、巨人、巫婆等。如此看来,童话也具有奇幻的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对童话故事类阅读材料表现出很高的阅读兴趣,但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童话故事类阅读材料的兴趣一般。这可能是因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阅读过很多被译成中文的著名的童话故事,如Snow White、Little red hat、The Ugly Duckling、The Little Girl Selling Matches、Cinderella、Jack and The Beanstalk和The Emperor’s New Clothe等,所以他们对童话故事类阅读材料的新奇感逐渐地丧失,但由于这类阅读材料具有奇幻的特点,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对童话故事还是有一定的兴趣的。针对这一点,我们在为这些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要选择他们没有读过或很少有人读过的童话故事,如The Magic Porridge Pot和The Princess and the Pea等。

无论是科普知识、社会文化,还是地理常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科学课、品德与社会课、英语课中都有所了解,因此他们对这3类阅读材料没有什么新奇感,兴趣自然不会太高。但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社会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总会有新的发现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在我的调查中,这些学生对这3类阅读材料还有一定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科普常识类的阅读材料,如A Fruit Is a Suitcase for Seeds,或者是有关社会文化类的阅读材料,如April Fool’s Day,还可以是一些有关地理常识类的阅读材料,如Saving Egypt’s Great Desert。

3.对日常生活类、人物传记类与寓言故事类阅读材料兴趣低的原因及启示

在英语教材中,学生会读到很多有关日常生活类的内容,如Uncle Jack’s Farm、School Sports Day、The Concert、Redrock Bay Health Club、Choosing a Gift、The Mountain Bike Race、In the Emergency Room等。学生已经对外国的日常生活情境有了很多的了解,因此他们对日常生活类的阅读材料失去了强烈的新奇感,也就很难再表现出什么兴趣了。同时,在语文课程中,学生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如鹬蚌相争、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揠苗助长、画蛇添足等。在英语课上,我们再对学生已经知道的内容用英语呈现一遍,无异于画蛇添足,自然激发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据我们了解,学生读过的人物传记并不多,或者可以说是少之甚少。人物传记大多是通过对典型人物,如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艺术家等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的描述和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其首要特征是真实,这些内容和日常生活类阅读材料类似,很难让学生对这类内容产生兴趣。

因此,我们在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选择英语阅读材料时,这3类的阅读材料可以不考虑。但如果选择的寓言故事类、日常生活类与人物传记类的阅读材料具有趣味性、幽默性、奇、幻等特点的话,我们也是可以让这些学生读一读。例如寓言故事类的The Flying Turtle、The Golden Ax、The Fashionable Crow,日常生活类的My Name Is Yoon,人物传记类的Meet Ben Franklin等。

三、思考

虽然只有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阅读的效果才会突显,但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不但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阅读心理、实际水平及阅读目的。

1.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选择阅读材料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可以使我们突破感官局限,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媒介理解与把握没有感知过或根本不可能感知的事物。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尽管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维系的,但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已经开始具有了抽象逻辑思维,慢慢地进入文学期。这时,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逐渐发展,兴趣逐渐分化,在阅读上便直接表现为他们的阅读取向趋向多元。在上述的数据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小学高年级学生会涉猎各类阅读材料,因此,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趋向多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选择阅读材料

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首先要避免材料的成人化,应该按照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寻找材料。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读书兴趣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并将读书兴趣的发展分为依次递进的六个阶段,即绘画期、传说期、童话期、故事期、文学期、思想期。一般来说,学龄儿童位于第一阶段,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分布在第二、三阶段,也就是说小学生对“传说”和“童话”最感兴趣。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完全相符。因此,我们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传说或童话类的阅读材料及其他具有奇、幻特点的故事作为阅读材料。

3.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心理与情感,而这又往往与生词量有关。如果文本中的生词太多,学生就读不懂阅读材料,也就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还会导致他们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而放弃阅读,给进一步的阅读造成障碍。因此,在挑选阅读材料时,文本的生词不能超过总字数的3%,让学生在熟词的大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与文本内容。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又可以让学生体会阅读的成功感。因此,我们在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适当的删减。

4.根据学生的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

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目的,阅读也是如此。阅读目的是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而预先设想的,贯穿阅读过程的始终。如果存在明确的阅读目的,阅读的效果就会比较好。因此,我们在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学生的阅读目的。如果想让学生感知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英文诗歌、散文;如果是为了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果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英美文化,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社会文化类的阅读材料;如果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而进行模仿写作,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结构化比较强、逻辑清晰的阅读材料。

参考文献:

[1]白薇.英语绘本的选择及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英语教与学, 2013(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