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岗会计工作计划范例6篇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城市规划;绩效;薪酬

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如何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和正确评价人才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构建一个能够有效吸引、维系和激励人才的薪酬体系。

一、城市规划设计行业及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特点

1、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

城市规划工作需要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并协调有序发展。城市规划不仅反映单项工程设计的要求和发展计划,还综合各项工程设计相互之间的关系,它既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建设方案和设计依据,又须统一解决各单项工程设计之间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种种矛盾。城市规划工作者应具有广泛的知识,具有统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较强的政策性

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一项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的生产、生活环境的一种手段,几乎涉及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因此,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加强政策理论的学习,具备把握各项方针政策并在工作中贯彻执行的能力。

3、较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

城市规划人员在系统学习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的基础上,既要掌握美术绘画的技能,具备艺术鉴赏和创作能力;又要具备建筑和园林的知识,了解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构成要素;还要具备经济和地理的知识,掌握城市研究的手段和方法。

二、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薪酬体系设计的思路与要点

(一)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薪酬体系设计的思路

1、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岗位设置一般分为设计岗位、管理岗位和辅助岗位。设计岗位人员按能力定酬,按绩效付酬,工资结构实行“能力工资十绩效工资”,能力工资体现设计人员与完成设计任务相关的综合能力水平的差异,绩效工资反映设计人员完成设计任务的数量、质量差别。管理岗位、辅助岗位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十绩效工资”,岗位工资体现岗位职责差异,绩效工资与设计人员绩效工资的平均数挂钩浮动。

2、规划设计人员依据其业务能力划分为若干等级,并确定等级评价标准。建立正常的能力评价制度,设计人员经考试考核确认达到了一定的能力等级,按相应能力等级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管理、辅助岗位进行岗位评价,形成管理、辅助岗位的岗位等级表。

3、由于规划设计行业人才竞争激烈、人才流动性较大的特点,薪酬分配应强调外部公平。根据管理岗位和设计人员的市场工资率确定管理、辅助岗位的各岗位等级与设计人员的各能力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形成各类人员工资等级表。

(二)岗位职能绩效工资制的设计步骤及要点

1、将全部岗位划分为若干职类。职类是根据岗位劳动方式、价值创造参与形式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对岗位进行分类的结果,一般划分为设计岗位、管理岗位和辅助岗位。

2、对管理岗位、辅助岗位进行岗位评价。根据工作复杂程度、工作责任、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等要素及若干子要素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全部管理、辅助岗位划分为若干个岗位等级,一般最高岗位等级对应的是总经理,最低岗位等级对应的是行政助理。

3、对设计人员实行能力分级并制定分级标准。根据设计人员能力的现状和对设计人员能力的要求,可将设计人员的能力等级分为技术专家、资深设计师、主任设计师、设计师、助理设计师等。

4、建立岗位等级和能力等级的对应关系。首先确定每一个岗级对应的典型岗位;然后分别对典型岗位和各等级设计人员的市场工资率进行调查,确定每个典型岗位的市场工资率和各等级设计人员的市场工资率;最后将岗位等级和能力等级进行对应,各能力等级的市场工资率与哪个岗位等级相当就视为与该岗位等级对应。

5、确定工资结构。规划设计单位工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岗位基本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和年度奖金。设计人员的岗位绩效工资以项目提成的形式支付。设计人员的薪酬采取较高弹性的结构,以激励其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管理人员、辅助人员不直接创造公司效益,宜稳定一些,采取低弹性工资结构(高层管理人员除外,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与公司业绩直接挂钩,宜采用较高弹性结构)。在超额完成全年收入计划的前提下,计提年终奖。年度奖金的发放对象是完成工作任务、经考核合格的全体人员。

6、确定项目提成分配办法。按照全年业务完成情况确定项目提成分配总量。项目提成采用两次分配,根据设计收入、提成比例、项目考核结果计算项目组的项目提成数量,项目组再根据每个成员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因素将项目提成分配到个人。

三、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薪酬体系实施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1、设计人员和管理、辅助人员分别实行不同的分配办法。对于设计人员,以能力和绩效作为主要付酬因素;对于管理、辅助人员,以岗位和绩效作为主要付酬因素。对于设计企业而言,专业技术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在设计人员薪酬分配中强调能力,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关注能力的同时,设计人员的绩效即设计的数量和质量同样不可忽视,它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也是设计人员实际贡献大小的体现。

2、制定设计人员的能力等级和相应的等级标准,并与管理、辅助岗位等级进行对应是薪酬设计的基础。岗位工资制的基础是岗位评价,能力工资制的基础则是能力分级。两者要建立合理的联系,否则无法形成统一的薪酬制度,也不能在工资分配中体现设计人员和管理、辅助人员之间的分配公平。

3、对设计人员建立以团队绩效评估为主体的考核体系,以实现按绩效付酬。项目组是完成特定设计任务的团队,每一项设计任务都是团队成员密切协作完成的,团队内部的分工往往不像职能管理那样固定和明确:一个团队的绩效比较容易量化衡量,而个人绩效很难量化衡量。因此,通过对项目组工作成果的评价来确定项目组的绩效工资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办法。仅有团队绩效评估还不能够解决如何合理地向团队每一个成员进行收入分配的问题,因此需要辅之以个人绩效评估。

参考文献:

[1]刘军胜.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模式设计[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04).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特岗计划;政策成效;政策完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3-0037-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将“特岗计划”列为“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为评估“特岗计划”政策实施成效,总结实施经验,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岗计划”政策研讨会于2011年12月8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建立在5月至9月开展的评估调研基础上。以各方分享和对话为契机,共同致力于“特岗计划”在政策设计和具体实施层面的完善和发展。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代表麦吉莲女士、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勇、评估调研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各省教育厅“特岗计划”相关负责人、中央研究机构和高校专家及特岗教师代表等90余人参加研讨会。为政策完善建言献策。

一、“特岗计划”政策宏观背景及主要内容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从国际视野出发。深入剖析了中国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现状。他认为,世界各国都应把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地位。总理2011年8月28日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指出,“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要在完善“特岗计划”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村学校补充大批高校毕业生,“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具体来说:第一,师资来源需要改善;第二,教师地位需要提高;第三,专业发展需要保障;第四,师生比例需要缩小。

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在致辞中强调,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特岗计划”具有很好的政策瞄准性或导向性,引导优秀毕业生投身农村教育事业。他呼吁各部委通力合作,共同为中国未来教育的更快更好发展作出贡献。

“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在事权不变的前提下。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团场),以及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部分中部省份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西部地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人口较少民族县招聘特岗教师。2006年至2010年5年来,共招聘近20万名国家特岗教师,覆盖900多个县,约1.8万所农村学校,留任率平均达到87%。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特岗计划,是中央政府针对中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出台的重大举措,中央财政“购买”教师岗位,开创了“先进后出”的新机制;教师招聘过程坚持国家标准、省级招考、县级聘录、学校使用的原则,由省级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公开招聘教师,提升了教师人口的把关层级,增强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对地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示范效应。

二、“特岗计划”政策实施现状

北京师范大学调研团队于2011年5月至9月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评估调研,在10省51县发放调查问卷5 130份,实地走访云南、新疆、广西、贵州、青海、陕西、四川、河南、山西、湖南、河北等11个省24个县(区),收集政策文本和管理文件材料近600份,走访中小学27所,现场记录及访谈录音近20万字,各类利益相关人群访谈及座谈会50余场。研讨会上,课题组负责人郑新蓉教授代表课题组报告了政策调研的主要发现。

(一)特岗教师构成

评估调研数据显示,特岗教师群体呈现如下特征。第一,报考动机方面;特岗教师中有50.43%凭着“喜欢当老师”的信念报考,16.12%选择“为了支援落后地区教育”。第二,家庭背景方面,以特岗教师母亲户籍为依据,79.89%为农业户口,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父亲文化程度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初中”,母亲文化程度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小学”。初中和初中以下加起来为78.77%。第三,经济地位方面,93.14%的特岗教师认为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在他们本人家乡属于“中等”和“偏下”地位。第四,婚恋状况方面,特岗教师普遍比较年轻,近99%年龄在20~30岁之间,70.82%的特岗教师未婚。第五,性别及民族比例方面,女性特岗教师比例占59.91%,与全国特岗教师总体性别比相近;少数民族特,岗教师较少,为19.35%。

(二)特岗教师工作和生活状态

调查显示,特岗教师来到任教学校,平均课时量每周集中在11~20节之间,任教学科以语文、数学和英语3门主课为主,其他是体育、音乐和美术。特岗教师在校得到了领导的信任与支持,师生和同事关系相处融洽,工作中遇到困难时,66.59%的特岗教师倾向于请教本校有经验的教师,希望得到优秀教学资源的支持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其中,经济负担、能否转正以及教学任务三方面成为特岗教师的主要压力来源。

(三)各方满意度

各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坚持高度的公平性和透明性,赢得了各方一致好评。近76%的特岗教师和93%的县级负责人肯定了“招考过程是公平的”,县级负责人认为“特岗计划”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是特岗教师,而在特岗教师本人看来。“所教学生及其家长”是最主要受益群体。校长们表示,特岗教师改变了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的现象,改善了教师的学历结构,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成绩。

会上,河北、河南、湖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四川、陕西、青海十省代表就本省政策执行情况作了汇报。各省均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精心部署,规范招聘程序;加强领导,落实工资待遇;建立相关激励制度,加强人文关怀。

三、“特岗计划”政策实施成效

“特岗计划”政策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充分肯定,调研报告总结了政策的主要成效,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同,

首先,创新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一方面,教师招聘的权限由县级层面上移到省级层面;另一方面,教师招聘的权限由人事部门牵头向教育部门转变。在自由讨论环节,河南省教育厅师范处代表吕康以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安雪慧博士均指出,“特岗计划”最大的成功之一就在于创新了农村教育补充机制。

其次,为农村学校补充了大批合格师资,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起了重大推动作用。河北省教

育厅副厅长杨勇指出,“特岗计划”的实施加强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缓解了农村教师紧缺问题,优化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特岗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进入教师队伍的机会,尤其是为大量出身于社会中低阶层的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河北省涞源县特岗教师代表王学和卢宁在发言中多次提到,多亏“特岗计划”,让她们没有成为“毕业即失业”队伍中的一员。

同时,政策还产生了一系列良好的外延效应。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新依族乡宝塔村新发民族小学特岗教师代表刘习聪向与会代表分享了来自一线的鲜活事例。他说,特岗教师的到来使村里风气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了农村外出务工随迁子女回乡就读的趋势。

政策成效的取得与培养、输送毕业生的高校是分不开的,青海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相关代表介绍了鼓励学生报考特岗教师的主要做法: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强化培训管理,丰富培训科目;深入座谈,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其中,信阳师范学院通过动员会、座谈会、宣传栏、电子显示屏、飞信群等方式宣传“特岗计划”;学校每年针对“特岗计划”组织考前模拟训练与培训活动。邀请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以及担任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题辅导。另外,学校对特岗生实施人性化跟踪管理,学校领导和有关学院就业工作负责同志每逢节假日都会看望、慰问特岗生。

“特岗计划”实施成效也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代表麦吉莲女士的充分肯定。她表示在与中国教育部的长期合作过程中,见证了中国为保证学龄儿童拥有数量充足和质量合格的教师所做出的努力。

四、“特岗计划”政策进一步完善的讨论和建议

要将“特岗计划”政策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在政策的目标指向、实施范围与规模、工资福利待遇、编制、培训等方面都需要仔细斟酌、精心考量。这也是与会代表深切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

(一)关于政策目标指向的讨论

“特岗计划”实质是由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经费,为农村学校提供合格师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苏尚锋首先肯定了“特岗计划”政策的两项机制创新意义:一是由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创造一个“先进后出”的新机制,二是由省级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公开招聘教师的新模式。同时,他也指出。在中央财政支持,“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招聘体制下,容易导致财权和事权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以及岗位购买者、使用者与费用支付者在事实层面的分离,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一定的政策风险。

上述担忧引起与会代表的热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王志明指出,应该在我国教师政策改革框架之下进一步考量“特岗计划”,其财政政策也应与目前“以县为主”的财政体制相结合,中央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师资队伍支持的同时,也应鼓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起教师补充的应尽责任,建议坚持在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之上,再考虑各级政府为解决该问题的责任、分担与转移支付的设计问题。安雪慧博士指出,中央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但绝非没有上限的支持,中央也不可能承担所有责任,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如河南1:1配套招聘特岗教师的做法就很有借鉴意义。

基于上述讨论,与会专家建议,应该进一步突出政策目标指向,建立长效机制,改进并调整原有政策中一些不适应当前情况的原则与方法。总之,应强调事权不变,省级统筹:强调省级招考,保证质量;强调县级管理,定点使用:强调服务为本,动态调整。

(二)关于政策实施范围与规模的讨论

目前,“特岗计划”覆盖了22个省、886个县,100%地覆盖了国贫县、两基攻坚县、灾区县和边境县,对少数民族自治贫困县覆盖率达到78.30%,对革命老区覆盖率是79.57%,共计约192123名特岗教师服务于16402所学校。各省代表普遍担心,随着“特岗计划”的进一步实施。部分县受到财政和编制的影响,会出现“已吃饱,难以消化”的情况,而另一部分师资短缺的非国贫县却不能享受这项优惠政策,教师队伍仍然存在数量短缺和质量偏低的严重问题,仍需要代偿机制的支持。针对该问题,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勇建议将“特岗计划”由贫困县扩展到财政困难县,让更多的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受惠,四川省代表戴峰提出希望将革命老区县纳入“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四川省有31个革命老区县,共有7502个空缺教师编制,若能被纳入“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将极大地提高该政策改善四川农村教育地区教育质量的力度。

与会代表还认为,“侧重初中,兼顾小学”的实施原则不够合理。首先,当前很多农村小学对教师的需求不亚于初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杜屏在河北涞源县调研发现,该县大部分学校主要分布在农村,而农村小学规模普遍较小。班级容量小,教学点多。很难有规模效应,因而对教师的需求量比较大。其次,随着农村幼儿学校的发展,幼儿园师资的缺乏日趋严重。涞源县教育局局长段晓霞提出,现在急缺幼儿教师,无法满足幼教发展对师资的需求,希望将幼儿园纳入“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针对实施范围与规模如何把握的现实难题,应该在可钡4算和可把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发挥“特岗计划”的辐射作用。如河北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智学提出应该坚持“总量控制、覆盖农村、重点突出、灵活调节”的实施原则。

(三)关于工资福利待遇的讨论

工资福利待遇直接影响到“特设岗位”的吸引力,直接关系到“特岗计划,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岗计划”政策文本规定:特岗教师相关待遇等同于当地正式中小学教师,高于中央补助的部分(20540元人目邑/人/年)由地方财政承担。对此,与会代表反应目前工资福利发放机制和过程中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工资发放不及时。特岗教师工资发放过程涉及周转部门太多,手续繁琐,产生严重的滞后性。广西教育厅师范处处长何锡光指出,中央财政周转环节过多,加之部分县级财政困难,无法按时垫支工资,影响特岗教师工资及时发放。

二是工资水平偏低。对于人均20540元人民币的年工资标准,广西、青海、陕西三省均表示工资偏低,特别是气侯恶劣的青海农牧区。经济极度落后地区的特岗教师待遇应适度提高。陕西省师范处副处长唐澍指出,“特岗计划”实施县都是国贫县,经济基础差,教师需求量大,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应提高特岗教师补助经费标准。

三是各地特岗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差异颇大。“特岗计划”政策在规定全国统一工资标准的同时,又强调特岗教师相关待遇等同于当地正式教师,这也给地方工资福利待遇差异提供了政策上的空间。从研数据来看,全国各省份之间,省份内部各县之间,工资差异颇大,部分县相关福利待遇尚未能落实。如河南省跟陕西省的特岗教师工资差距较大,陕西省的陕南、陕北地区特岗教师工资差异较大。

四是地方后续财政支持困难。特岗教师服务期满转编后,其工资福利待遇由地方财政统发,势必成为部分县财政的沉重负担,若不能妥善解决,既毁坏政府的公信力,也影响。“特岗计划”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魏曼华在云南鲁甸县的调研发现,该县特岗教师年工资高于中央补助标准,粗略核算县财政每年要承担约300多万元人民币,3年转正后将面临巨大的财政负担,希望中央和省级继续提供一段时间的财政支持。

希望提高特岗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各方就具体标准出谋划策。郑新蓉教授提出应该参照全国各地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进行核算,设计各种津贴,包括:超出正常工作量的额外报酬,3年时间的机会成本补偿,乡村教学点的交通生活补助,增加偏远地区岗位吸引力的地区津贴。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者建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具体分担比例需根据各省的具体状况进行更精细的讨论和计算,特岗教师工资标准的制定应该与当地教师的收入做比对,工作量津贴、业绩奖励、艰苦边远津贴等方面应享受正式教师类似标准,而非统一标准。

(四)关于特岗教师编制的讨论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编制问题直接影响了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是影响“特岗计划”持续深入执行的重要因素。

杜屏副教授在河北涞源县调研发现,农村师资面临超编与缺编的矛盾。按照国家编制标准核编,教师总量已经超编,但区域性和学科性结构缺编现象比较严重。农村地区学生分散,学校班额较小,要想为每个班开齐课程势必需要更多的教师。智学处长指出,目前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编不补、空编难补、余编乱补”的行为时有发生,使得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陷入困境,甚至有面临深渊的危险,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朱旭东教授就编制问题指出,编制是稀缺资源,所有的部门(非教育部门)都在争取编制,在“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要防止地方政府权力寻租。把不合格教师以特岗教师名义骗取编制,然后调离教师岗位:同时还需要多因素地考虑农村学校编制设计,把教学点、班级数、学生数、心理教师等特殊岗多方面结合起来重新核定农村学校教师编制。以解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超编进人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将使得部分省县特岗教师服务期满转编问题存在困难。面对超编现状下的特岗教师转编需求,各省只能采取强硬措施,超编转正,留住人才,稳定特岗教师队伍。根据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处刘国才介绍的湖南经验,该省就3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转编问题专门下发文件,从政策上保证人编的顺利完成。

与会代表就编制问题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以学校为;单位,具体到学科进行核算;第二,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管理权,坚持在省级管理部门和编制部门的监督下,将教师编制管理权力重心适度下移,将编制管理权限交给县级政府,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核定本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第三,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适龄人口的预测工作,有计划地配置教师资源;第四,坚持“按需设岗,按需报计划,按县级编制可容量设岗”。

(五)关于特岗教师岗前和在职培训的讨论

特岗教师学历高,综合素质。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对农村教育的了解,高质量的岗前和在职培训有利于特岗教师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特岗计划”政策文件只对岗前培训的必要性进行了规定,对具体培训层级、培训内容缺乏说明,与会代表就特岗教师培训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首先,培训层级不一。部分省份由省级统一组织安排岗前培训。有的在市级层面组织进行,另有部分省将培训的组织权交给县级,如魏曼华副教授在云南调研发现,县级层面培训缺乏规范化的操作,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其次,培训内容多样化但缺乏针对性。由于具体培训内容缺乏明确和统一的规定,各省培训内容多样化,有的省专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有的与县级公招教师培训内容一致。甚至有的与县级公职人员一同进行培训,缺乏针对性。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特岗教师计划" 执行 农村义务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教师计划”,于2006年5月由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和中央编办联合并实施,2009年起扩大其实施范围。该计划是我国农村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的创新,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机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自实施以来,“特岗教师计划”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其预期目标,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对CF县“特岗教师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旨在发现其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特岗教师计划”执行过程的对策。

一、 CF县教育概况

CF县位于省会城市北部,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CF县加大学校布局调整,经过撤并和合建,2010年小学168所,初中31所。[1]五年来,全县新聘教师共1012名,现有中小学教师6256人。[2]

CF县自2009年开始实施“特岗教师计划”,至2012年9月止共计划招聘500名特岗教师,其中计划招聘小学特岗教师共280名,初岗教师共220名(见表1)。

表1 CF县“特岗教师计划”招聘教师计划数

二、CF县“特岗教师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对CF县“特岗教师计划”执行情况的调查,主要是随机抽取该县的100名特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计划在选拔、培养和期满后各环节的执行情况。从中发现该计划在执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岗前选拔之“四不” 问题

1. 政策宣传渠道少、范围小,公众知晓度不高。

CF县“特岗教师计划”的宣传渠道主要是电视、网站、报纸,宣传范围仅限于本县境内。通过对设岗地区居民的随机采访发现,40%左右的居民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了解到该计划,余下的居民根本不知道“特岗教师计划”。

2.招聘条件重学历、轻理想,教师入岗动机不纯。

“特岗教师计划”的招聘条件只强调学历条件,而未考查应聘者的职业理想和信念。特岗教师入岗动机不纯会造成其职业理想不坚定。调查显示,该县特岗教师期满后愿意继续留校任教或已经留校任教的有12%,想要或已经调到其他学校任教的占25%,期满后选择非教师职业的有15%,表示不确定去留的占48%。

3.岗前培训抓理论、丢实践,培训针对性不强。

CF县“特岗教师计划”招聘的教师在上岗前须参加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但在培训过程中出现了培训理论化严重,实际教学技能少,针对性不强的现象。在对该县特岗教师的调查中,认为岗前培训对自己入职后作用很大的占26%,而觉得形式化严重的占64%。

4.设岗学校编制少、缺岗多,学校需求不满足。

CF县从2009年开始至今,特岗教师的招聘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2009年和2010年分别招聘了特岗教师160人和200人,2011年和2012年减少到每年招聘70人。由于CF县无其他教师招聘渠道,因此特岗教师招聘数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设岗学校师资不足,教师“教非所学”等超负荷工作的现象普遍。

(二)岗中培养之“四受”问题

1.政策保障欠缺,教师权利受侵

调查发现:CF县特岗教师中近70%兼任两门甚至两门以上的课程;每周有16至20节课的占59%,有21节课及以上的占19%。特岗教师在岗期间的权利受侵主要表现为:“教非所学”,跨年级跨学科教学,课时量过多以及担任班主任工作。

2.政府管理滞后,教师利益受损

管理的滞后首先表现为政府对特岗教师的关注度小,造成特岗教师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等情况。调查发现,CF县特岗教师的基本工资为小学教师1300元左右/月,初中教师1400元左右/月,绩效工资一般在400元上下浮动。在对婚姻观的调查中发现:85%的女性不愿和男性特岗教师组成家庭。其次是缺失配套政策的执行,如 “特岗教师计划”配套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师计划”在CF县没有真正实施。调查显示,CF县只有26%的特岗教师了解这一政策,余下74%的特岗教师只是听说过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一计划。

3.学校关怀不足,教师能力发挥受阻

学校对特岗教师的关怀不足首先表现在学校很少为特岗教师配备指导教师。调查发现,CF县设岗学校为特岗教师配备指导教师的仅有47%。其次是学校用人机制的不完善。最后是特岗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少。调查表明,CF县特岗教师在服务期内很少甚至没有机会参加外出学习的约占60%。

4.个人动机多元,专业发展受限

调查中发现,CF县只有48%的特岗教师是热爱教育事业,支援农村教育才选择这一职业。(如图1)而专业发展的调查结果显示:CF县特岗教师中对于自身专业化发展不知如何着手的占71%,有着明确自身专业化发展计划的只占28%。(如图2)

图1 CF县特岗教师入岗动机调查表

图2 CF县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调查表

(三)期满分流之“四难”问题

1.政策规定较模糊,教师难安心

政策对于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去留问题没有具体的保障措施,且执行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是否留任就能入编,如何参加“硕师计划”等。政策的模糊性使特岗教师感到不安心,对将来的去向问题持观望态度。

2.政府财政压力大,教师难留任

对CF县教育体育局“特岗教师计划”执行负责人Z主任的访谈中了解到:2011年CF县第一批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大部分已顺利转岗,成为当地正式在编教师。而2011年CF县承担的每位转岗教师工资及其他支出约370,000元/年。这是CF县财政无法承受的。

3.学校培养代价高,人才难挽留

设岗学校在培养教师方面十分慎重。一方面是因为上级给予的培训名额少,另一方面是考虑到特岗教师在服务期满时不易留任。因此,学校在考虑对特岗教师进行培养时都会有所顾忌。

4.个人心理素质不高,教育信念难坚持

特岗教师的心理素质不高,首先表现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消极情绪不能及时排解。调查中,约80%的特岗教师认为自己教学经验不足,即使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教学工作,效果也甚微。其次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师生间难以掌控威信与亲和的关系,同事之间难以协作。75.90%的校长认为特岗教师“主观上就没有想过配合”,只有24.10%的校长认为“配合默契”。[3]最后,特岗教师易受外界影响。当地居民对“特岗教师计划”不了解,片面地以工资和工作环境的好坏来评价特岗教师的价值,造成特岗教师心理上的压抑。

三、优化“特岗教师计划”执行的策略

优化“特岗教师计划”执行效果最好的措施能够让特岗教师感到“安心、舒心、暖心”,确保特岗教师“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因此,需从政策、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四个层面来着手。

(一)完善政策,提高吸引力

首先是完善“特岗教师计划”的招聘条件。不仅要看学历,而且要注重对应聘者职业态度和信念的考查,使选的特岗教师既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端正的入岗动机和坚定的教师职业理想。其次要加强对特岗教师入职后权利的保障。避免超负荷工作现象的出现,保障特岗教师均有机会参加教学培训活动,为其专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最后,要落实期满留任激励制度,督促各地做好特岗教师留任工作,激励他们扎根农村,服务基层。适当授权地方政府可根据特岗教师的表现将其尽早转为正式编制,以此来增加特岗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在不断提高其工资待遇的同时,提供更多利于他们专业发展的优惠措施。

(二)加强管理,增强执行力

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特岗教师计划”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成效,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各地推进“特岗教师计划”的好经验,加大其宣传力度,帮助特岗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同时消除当地居民对特岗教师的误解和歧视,保证其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得到应有的理解与尊重。其次,教师培训要技能化。培训应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实际教育技能技巧的培训,可通过课例教学对特岗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特点及现状的分析,让他们在入职前对农村教育有所了解。再次,要加强动态管理。要畅通特岗教师诉求渠道,了解特岗教师的心理状态,积极解决其诉求;要做好地方财政预算,加大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县的支持力度,对急需教师的贫困县给予优先倾斜,县级政府要统筹特岗教师的工资,依据岗位的艰苦程度给予不同的待遇。最后,要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对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导。要落实期满特岗教师的留任激励制度,为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服务期满后的职业规划提供具体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规划。

(三)优化教学环境,合理利用人才

首先,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改善陈旧的教学设备,为学校教师提供更好更先进的教学条件。其次,设岗学校要建立起“结对成长模式”:让一些经验丰富,乐于助人的老教师与特岗教师结成对子,有意识地整合特岗教师与本地师资力量,使其搭配从教,形成梯队。[4]这样,老教师不仅能够给予特岗教师及时地生活工作辅导,还可以从特岗教师处学习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等。再次,学校要善于利用人才,给特岗教师适当减压。避免“教非所学”等超负荷教学现象;充分利用特岗教师的专业优势,带动学科发展;重视对特岗教师的培养,为其提供更多学习培训的机会,尽快把他们培养成学校的骨干教师;学校评价体系要多元化,注重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特岗教师的综合工作能力等。最后,要改善条件,关怀生活。设岗学校要尽力为特岗教师解决生活不便的问题,如尽力为特岗教师提供免费或过渡性住房。关心特岗教师的婚姻家庭,对于未婚的特岗教师,学校可鼓励其就近择偶,引导其走出“高不成低不就”的恋爱怪圈;对于住地离校较远的教师,学校在安排课程时给予适当的照顾,课程尽量不安排在下午最后一节或周五下午等。

(四)坚定职业信念,规划专业发展

特岗教师首先要端正入岗动机,坚定职业信念。入岗前,应对其工作环境、职责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充分地了解,结合自身兴趣、志向等方面判断自己能否胜任这一工作,把特岗服务期当作是人生的重要经历和宝贵财富。其次,要有良好心理素质,积极乐观态度,能够勇敢面对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避免受到一些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最后,要做好职业规划,明确人生目标。在特岗教师在服务期内,形成理性的自我评价,加强对“特岗教师计划”及其相关配套政策的了解,将政策的优惠条件与自身发展相结合,做好职业规划,明确人生目标,避免职业发展迷茫,缺乏计划性的现象出现。

总之,“特岗教师计划” 对促进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其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仍然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教师来加强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建设,这就要求“特岗教师计划”须进一步的优化、完善,为构建农村教师补充长效机制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门户网站.CF县均衡教育发展大纪实[EB/OL].

[2]CF县政府文件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人岗匹配;岗位管理;步骤

在企业岗位管理中实现人岗匹配是企业岗位管理最希望达到的结果,为了实现企业的人岗匹配状态,在企业岗位管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以人岗匹配为导向的岗位培训

(一)工作职责与知识技能

应对岗位工作的职责范围和在组织中的地位进行讲解,使员工清楚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在岗位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从而保证各个岗位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另外,虽然在岗位配置的过程中人员的素质已经与岗位要求相匹配,但为了使员工更好地了解岗位的性质和自身应具备的素质,需要对岗位的要求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员工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提高人岗匹配程度。

为了使员工迅速进入岗位角色,在培训时还需要对岗位工作所用的技能和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加深员工对工作技能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工作能力。

(二)职业生涯规划

1.了解企业战略目标。员工的职业目标是借助企业而实现的,离开了企业这一载体,便没有员工的职业发展,员工的职业规划需要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而制定。因此,对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前,必须进行关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培训教育。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企业战略目标和员工职业目标的关系是:企业战略目标是所有员工职业目标的总目标,而每个员工职业目标的实现也能促进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对员工分析与定位。为了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自己,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全面分析,主要包括对员工的需求、目标、素质、性格、气质、兴趣、特长、价值观等方面内容的分析,企业可根据情况选择。通过对员工的全面分析,可以得出员工做适合从事的职业类型和等级,从而帮助员工进行自我定位。

3.环境分析。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不仅要对员工个人进行具体分析,还应对员工所处的环境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员工的环境分析主要包括组织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分析和社会环境分析三方面的内容。

4.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可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通常为一年至二年,短期目标又细化为日、周、月、年的目标;中期目标通常为三年至五年;长期目标通常为五年至十年,这三种目标分别和短期、中期及长期规划相对应。

在目标制定时,首先根据员工的个人情况和环境情况确定员工职业发展的长期目标,然后将长期目标分化,根据员工的能力和组织发展情况确定中期和短期目标。员工与领导共同讨论制定这些职业发展目标,并填写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表。

5.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反馈。企业需要定期对员工职业生涯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得出员工能力的开发成果,并将评估结果发给员工。根据评估结果,帮助员工对目标追求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工作的改进措施,同时对员工表现优秀的方面给予肯定和表扬,引领员工朝着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目标方向不断努力,最终实现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

随着环境等因素的不断变化,职业生涯规划某些方面与职业发展不适应的情况必然存在,针对该种情况,企业应在评估后与员工共同修改职业生涯规划的不适方面,以保证员工职业生涯取得成功。

(三)企业文化培训

企业文化的培训内容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在硬件上,可以把企业文化写出来挂在墙上,放在企业内的路标上,做到在公司的任何醒目位置都可以看到公司的企业文化,员工随时随地都可以受到公司企业文化的熏陶,使企业文化在他们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在软件上,为讲解公司企业文化的含义及精髓,以及与他们工作的关系,使他们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充分深刻地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并且随着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程度与热爱程度的加深,还会对外主动宣传本企业的形象。还可以在培训中设计一些游戏活动,使员工共同参与其中,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集体力量,并在活动中加强沟通、促进友谊,从而把员工凝聚起来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

二、以人岗匹配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与管理

(一)制定工作计划

首先由员工制定本岗位的工作计划,然后交给直接上级审核,经过双方的充分沟通,确定最终的工作计划。岗位工作计划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具体工作任务;2.绩效考核标准:必须进行量化,从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使用资源情况、时效性及客户评价等方面进行;3.各项任务权重:根据各项任务的重要程度设置权重,权重和为1;4.参与评价者:即上级评定时的参与者。

(二)完成工作计划

员工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岗位工作,直接上级需要对工作情况进行及时监督,明确指出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工作绩效考核

1.绩效记录。员工在每项工作完成后应按时对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填写工作任务评价表,在工作完成过程中,如果出现重大计划调整(权重大于0.2的工作任务的增减或工作任务权重增减后大于0.2时),必须重新填写工作任务评价表。

2.上级评价。上级对员工本月度的工作表现情况进行打分,打分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态度两栏,分别占打分的80%和20%。

3.成绩汇总。首先,根据工作任务评价表的内容,计算员工绩效记录总分数。计算方法是每项任务的得分与任务权重相乘,再将各项任务的得分相加。然后计算员工绩效的最后分数。计算方法为员工绩效记录总分数与上级评价分数,确定绩效考核的最终得分。

4.绩效面谈。上级和员工就季度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工作态度进行沟通,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员工某项的能力提高或者岗位所提供工作设备的改善),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

三、以人岗匹配为导向的薪酬回馈

(一)确定岗位工资

1.划分岗位等级与标准。首先,收集企业岗位的有关信息及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岗位的名称、编码,岗位的所属单位、上下级单位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工作职责、要求、内容、工作条件及环境。接着,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岗位的几个最主要的因素。接着,对岗位因素进行评价,划分岗位的等级。最后,根据各个因素的不同条件,确定岗位等级下不同条件的权重。

2.确定岗位薪酬标准。首先,对该岗位的薪酬市场进行调查,薪酬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几年来该企业各岗位的薪酬情况、同类企业相同岗位的具体薪酬情况及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各类人员薪酬结构对比,汇总结果然后,对企业员工的薪酬期望进行调查,得出各个岗位的员工期望薪酬。最后,根据对薪酬市场调查情况的汇总结果和企业员工的薪酬期望值,确定企业的薪酬标准。一般企业的薪酬标准要处于本地区同行业的上、中等水平,使员工对于薪酬的满意度提高,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3.计算岗位因素薪酬。将岗位的权重与薪酬标准相乘,即可计算出与岗位因素有关的薪酬。

(二)确定奖金

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对员工发放奖金,奖金的金额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情况而确定。首先,制定奖金的具体标准。然后,根据上面所介绍的绩效考核的计算方法,得出员工的绩效结果。最后,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结合和标准,相乘后得出奖金的数额。

(三)报酬汇总

根据基本工资、工龄工资与岗位工资计算工资额,然后将工资与奖金相加,得出员工的报酬。

(四)发放福利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与员工期望,设置福利内容。

通过对岗位工资的分级设置、奖金与绩效的对应以及福利的发放,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增加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员工自觉地提升自身素质,从而达到很好的激励效果,更好地实现了人岗匹配。

四、以人岗匹配为导向的职位调整

(一)实现动态岗位管理

通过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评选出淘汰和晋级范围,进入淘汰范围内的员工将给予待岗处分,然后根据下一次的绩效考核结果确定是否恢复上岗,晋级范围人员则处于考察阶段,考察其各方面的能力是否与上一层岗位的要求相符,管理人员进入淘汰范围直接给予降级处理,促进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达到甚至超越岗位要求的标准,实现员工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动态匹配。

(二)管理岗位竞争上岗

对管理岗位实行竞争上岗机制,进入晋级范围的优秀员工通过竞争晋升管理岗位,为员工创造平等的机会,使员工形成自我提升的意识,营造一种鼓励员工成长的氛围,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技术岗位职称评定

企业通过组织职称考试,结合绩效考核的结果,确定技术人员的职称等级。

(四)建立优秀员工培训中心

为了提高员工的自我提升意识,可以在企业设立优秀人才培训中心。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员工,企业会授予优秀员工称号并给予奖励,然后企业会定期对这些员工进行培训,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并开办讲座让优秀员工介绍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心得,随着员工工作表现的变化情况,不断调整培训中心的人员。这样不仅提升了表现优秀员工的工作满足感与自豪感,同时对于表现落后的员工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参考文献:

[1]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08-212

[2]杨传华.如何制定工作计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37

[3]王爽.国有投资公司薪酬制度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34-56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范文5

1、学校将通过网络(校园网、就业网)、校报、求职导报、校刊、广播、横幅、橱窗、展板以及张贴宣传单等途径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毕业生充分了解省“三支一扶”计划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动员广大毕业生踊跃报名。

2、各学院要召开本届本科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宣传动员大会,重点布置,加强宣传先进人物及其事迹(如:资教生杨石南、徐苗苗、李本和等资教事迹材料可到毕办索取)。

3、组织报名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召集被推荐为省“三支一扶“计划毕业生的座谈会,进行广泛宣传、教育,重点是宣传历年资教的先进典型事迹,希望他们勤奋工作,努力为社会作贡献。

4、学校将召集已签约毕业生的座谈会及参加省里组织岗前培训班之前的欢送宴会,并发放奖品。

5、建立我校历届(包括10届)投身“三支一扶”计划工作毕业生到“三支一扶”计划工作qq群,以便充分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现状,并提供适当的帮扶,以激励他们在农村基层更好的建功立业。

6、继续落实省“三支一扶”计划工作毕业生到岗后的跟踪回访制度,树立典型,一方面可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作为学校历届毕业生就业指导专题讲座现身说法的典型先进事迹。

二、根据省“三支一扶”计划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的要求,严格按照各阶段的时间安(来源:文秘站 )排,完成好各阶段的工作。

1、4月上旬至5月上旬为“三支一扶”计划工作的宣传、动员、组织报名阶段(其中资教工作的宣传、动员、组织报名阶段为4月初至5月10日)。另外,4月16日我校将根据省里的安排,积极组织好省教育厅举办的往届资教生在各高校的巡回报告会。

2、5月中旬省教育厅将统一组织供需见面会,进行考试考核和签订协议工作(其中,支农、支医、扶贫考核签约的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我校将在5月初落实好参加资教毕业生报名和选拔工作的时间)。

3、7月上中旬,省教育厅将统一组织资教生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教法等内容全免费的集中岗前培训(其中,支农、支医、扶贫工作是否组织岗前培训,另行通知)。在此期间,学校将举行所有被选派为“三支一扶”计划工作毕业生的欢送茶话会及欢送宴会。

4、省“三支一扶”计划选派工作结束后,由相关省厅直管部门组织安排到岗工作,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其中,资教生岗前培训结束后,由县(市、区)教育局安排到岗工作。

三、省“三支一扶”计划工作的选派条件,服务期间的管理及服务期间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和工作要求等,将严格按照《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的实施意见》(鄂人16号)、湖北省“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我省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鄂三支一扶01号)的文件精神和《湖北省“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选招工作方案》(鄂三支一扶办6号)的精神,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做好资教生选派工作的通知》(鄂教师4号)的文件精神执行。同时,我校将采取以下几项相应的优惠政策:

1、凡被选派上省“三支一扶”计划工作,并按时到岗的毕业生,仍采取前四年参加资教工作毕业生的奖励办法,每人每年奖励1000元,以资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去建功立业。

2、凡被选派上省“三支一扶”计划工作并任职期满的毕业生,作为每年学校招聘人才优先考虑选聘的重点对象。

3、凡被选派上省“三支一扶”计划工作的毕业生,每人配发一个带有“中南分校”字样的行李箱。

4、凡被选派上省“三支一扶”计划工作的毕业生,一律评为校优秀毕业生称号。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范文6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完善企业分配制度和建立新型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人事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立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竞争与激励机制,积极吸引、开发、保留各类高素质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人才,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电力公司的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聘用的各类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社会通用工种人员。其中包括:

1、按照用人单位的需要接收的国家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全日制应届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适用专业毕业生;

2、按照用人单位的需要接收的适用于社会服务性岗位、工种和特殊技能岗位、工种的中专、技校应届毕业生;

3、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必须接收录用的复转军人;

4、按照电力公司有关规定并根据用人单位需要招聘的其他适用人员。

三、管理权限

1、电力公司对公司所管辖的企业按照本办法聘用的各类人员实行计划管理,聘用指导,控制监督的原则;

2、遵循“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各用人单位负责被聘用人员的选聘、使用、考核、培训、劳动合同、薪酬支付等聘用管理;

3、遵循对被聘用人员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实行人事关系制的原则。聘用人员本人需委托自治区人才服务中心人事部电力公司分部,对其人事关系等实行人事。

四、劳动用工及工资计划管理

1、各用人单位每年11月底前应根据本企业下年度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特殊人才的用工需求预测,在本单位内部无法满足用人需求、确有空岗的情况下,向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报送下年度本企业《聘用人员需求计划》。计划中应列明聘用的岗位、工种、专业、人数、期限等,公司在下年度一季度末之前下达劳动用工计划时,审批下达聘用人员计划。

2、对各用人单位因工作任务急需,聘用期限不满一年的临时用工,可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和紧迫程度,追加劳动用工计划和聘用人员计划。

3、对已达到或超过劳动定员或暂定人数的电力公司各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在定员人数的基础上下达工资计划,实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即不另行增减聘用人员工资计划。

4、对未达到劳动定员或暂定人数的电力公司各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在原核定主业人数的基础上下达工资计划,实行增人增资,即根据实际聘用人数另行核增聘用人员工资计划。但工资总额不得突破定员人数的工资计划。

5、对暂未核定定员的新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各专业公司的聘用人员,在电力公司每年核定暂定人数的基础上,下达新增聘用人员计划。按照增人增资,减人减资,分类核算,统一管理的原则,将聘用人员的工资纳入各用人单位的工资总额范围内管理。电力公司每年下达工资计划时,将根据各用人单位实际聘用人员情况,适当核增聘用人员的工资计划。下达增人计划而实际未新聘用人员的,不予核增相应的工资计划。

6、电力公司每年对各用人单位聘用人员合同到期的情况进行核查。对合同期满的聘用人员无论是否在岗,均直接核减劳动用工计划。对新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各专业公司,还需相应核减工资计划。

7、各企业按公司下达的计划进行聘用的复转军人,按规定相应增加工资计划。

五、聘用原则

根据各用人单位的业务发展和工作需要,对有志于开创、发展、建设电力事业,符合聘用条件的各类人员,均可按本管理办法进行聘用,并遵循三项用人原则:

1、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原则;

2、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选才原则;

3、量才使用,择优聘用,人尽其才的适用原则。

六、聘用条件

被聘用人员必须具备所从事岗位的各项聘用条件,其中:

1、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2、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遵纪守法,无党纪、行政处分及刑事处罚的记录;

4、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5、具有履行所应聘岗位职责的能力;

6、文化程度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优先;

7、对实行执业资格制度的专业技术岗位,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对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生产岗位或特殊工种岗位和社会通用工种岗位,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8、被聘用人员年龄原则上应控制在: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40岁以下,生产岗位35岁以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9、已证明,拟聘人员与其他单位没有劳动关系;

10、经批准,已自谋职业领取经济补偿金的原电力公司系统职工不得聘用;

11、聘用岗位要求的其他具体条件由用人单位自定。

七、招聘程序

1、用人单位根据公司下达的劳动用工计划(含聘用人员计划),在公司系统内无法满足用人需求、确有空岗的情况下,即可制定外部招聘方案,经电力公司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2、用人单位人事部门根据批准的招聘方案,通过媒体广告、设摊招聘、他人引荐或网络查询等形式对外开展招聘活动。

3、用人单位负责对应聘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资格审查筛选,确定应试人员名单。

4、用人单位根据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和工作性质以及应聘人员个人经历等,选择恰当的考试、考核方式。一般应有笔试、面试、实际操作、考察等方式。

5、由用人单位负责组成招聘考试工作小组,组织并参加对应聘人员的考试考察工作。

6、经招聘考试合格初步确定的人选,视情况应作深入、有效的背景调查。

7、应聘人员通过考试考察合格后,还必须到用人单位指定医院进行体检,出具医院体检证明,以确保应聘人员身体健康、胜任工作。

8、完成上述招聘工作之后,用人单位必须将招聘工作全部情况以书面形式向电力公司报告,同时上报《应聘人员录用意向报告书》。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将对各单位招聘工作的程序及其合规性、有效性进行核实,审查被录用人员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上岗条件,确定录用人选,分类报批并公布结果。

9、用人单位人事部门根据电力公司审批意见,对被录用人员发录用通知单,并限期报到,签订初聘人员劳动合同及相关协议。

10、初次聘用的应届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及复转军人均需到自治区人才服务中心人事部电力公司分部办理人事手续后,方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若不能实行委托人事的,用人单位不得聘用。初次聘用的其他人员可暂不办理人事手续,待续聘时再予以办理。

11、各用人单位必须严把外系统进人录用关,对不按招聘程序和上岗条件录用人员的单位,一经发现,必须辞退被录用人员,由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承担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同时将严肃处理该单位主管领导及有关经办人员。

八、初次聘用人员的管理

1、初次聘用期间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对初聘人员均应进行试用或培训,坚持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原则。

2、初聘期限分别为:

(1)应届大专及以上毕业生为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