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我真尴尬作文范例6篇

那一次我真尴尬作文

那一次我真尴尬作文范文1

山东省高密市向阳中学

程小龙

“吱——”“哐——”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我随车子倒在了地上……

那是酷夏的一天,刚骑车上路的我在公路上飞驰。天地间像一个大蒸炉,闷得人喘不过气来。本来就被炎热的天搞得心烦臆乱的我,加上中午放学太迟,心情更加急躁起来。我和好友匆匆往家赶。

骑到十字路口时,正碰上挡路的红灯,我一边自叹倒霉,一边微向四周扫视了一下。“咦,那不是昔日的好朋友……”虽然上了六年级我们分了班,但那段美好的友情却是无法割舍的,我们相互打了招呼,忽然,我的目光落在一个穿白衣裳的妇女身上。天啊,我的班主任!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公作美”,我自言自语。

“也好,让她们看看我这个小不点的身手……”就在灯变绿的那一刹那间,我像一支离弦的箭飞也似的冲了过去。可是,从左面突然来了一辆摩托车,前面又有车堵着,尽管我用全力握住了车闸,可……

倒地的那一刻,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我不敢看,也不敢想……等我回过神来,才发现摩托车只撞了我自行车后边。我立即扶起车子,向四周看了一下,像蜗牛碰到东西一样闪电般回过头来,天啊,竟有那么多人在注视着我,我不敢正视好友和老师的目光,更不敢想像她们会对我有什么看法,我的脸涮地一下红了。那个骑摩托车的人说了什么我一个字也没听见,我只知道我出了丑……

老师赶紧推着车子过来慰问我,可对我而言,老师的关心比身上的疼痛更让我难受……毕竟好不容易从鬼门关里逃出来,心情自然不平静。都怪我一念之差,出风头倒变成了出丑,搞得我好尴尬。

但自叹倒霉之余,我不得不深思反省。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失去了将永不复返。我这般把生命当作儿戏,若不是幸运,还不早和阎王爷称兄道弟去了,那我的理想,我的追求岂不都成了泡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何必死要面子活受罪呢!

那一次我真尴尬作文范文2

一群活到中年的人凑一块儿,搞了一个中年人题材的话剧,这就很有话题性。于是笔者约了导演尹铸胜,聊一聊这个对他来说不是新戏的新戏。远远就看一黑衣人走来,目光炯炯,坐下采访时更是铿锵有声,仿佛又看到了舞台上的那个商鞅。

问:先说说你们这个组合的由来吧?

答:其实是金星、关栋天、王丽萍三个人想弄个戏,然后找到了我。十几年前在排《天堂隔壁是疯人院》的时候,就想让关栋天来演李白这个角色,后来错过了。关栋天一直想着让我来给他弄个戏,金星跟我也熟,就促成了这次的合作。我接到任务就去找喻荣军,让他帮忙写一个两个人的本子,他当时说太忙手头也没有现成的,倒是《卡布奇诺的咸味》蛮合适,我就把剧本给演员们一看,大家都觉得特别好,这才改编的。

问:如何想到将这戏定位为关注中年人情感问题?

答:这是王丽萍提出来的,目前没有中年人题材的作品。到了这个年龄的人,特别想为自己活,忽然发现怎么会活得不是我自己了呢?明明挺喜欢这事,为什么不能去做呢?可是,你做做试试……这戏其实是三段三个时空,一个女人,一个男人,一男一女。原来的版本就很容易看成是一个家庭,而这次则是放大了中年情感问题。你可以倒着看,也可以正着看,到最后一幕的时候你会想这两个人万一结了婚是不是就成为了第一幕那个女人、第二幕那个男人。

问:取名《尴尬》很有些意思,你是如何作解“尴尬”?

答:尴尬就是——中年人你要活得是自我吗?在现代社会巨大诱惑、物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你要想活得自我,你就必须尴尬,因为你走不出去。如果你走出这个家庭,百分之八九十是不愉快的。人到中年,一辈子就活成这样了,你还敢有要求吗?多年前导喻荣军那部《》的时候,有一句台词特别经典:“当你真正面对生活时,你发现自己是生活在羊群里的猪,你什么都不是”。所以,中年人啊就消停点这么活着吧,但是尴尬啊,上海人经常说“尴尬了”。

问:听起来像围城,那这种尴尬在戏中最终是冲破还是维持?

答:我没有给任何定义和方向。围城的概念太小,就现在而言已经不能成立了。婚姻中的男女都会改变,岁月的痕迹会爬上女人的脸,男人的事业也会碰到瓶颈,彼此相看两生厌,互相感觉却又不满足,于是就想要走出去。我这里并没有去评判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是非,还有所谓的责任,作为观众你们自个儿看,要走哪一步自个儿去走。戏剧到底是什么?就是,你在我的故事里感受感受你自个儿。

问:生活中的你,是否也会遭遇尴尬?

答:当然有,很多事情你不想去做,但你必须去做。对于工作、家庭、社会、爱情、亲情等等,有时你不得不妥协。在妥协那一瞬间,你就尴尬了,人到中年这种尴尬就会越来越多。当然要的也多,可有的东西不是你要的,是别人强迫你要的,还有你自身需要你去做的。比如说,我喜欢做戏,我可以自个儿养活自己,可是谁养活我儿子,儿子一张口,我这老爸就得出去赚钱去。

问:这是你第三次导演这个剧本,从《卡布奇诺的咸味》到《尴尬》有何改变?

答:同样的命题,同样的题材,我做了十几年。十几年前做的第一版,又在五六年前为杭州话剧团做的第二版,这是第三版。第一版演员是吕梁、宋忆宁,那时候我三十来岁,不明白啊,真的,我现在很后悔就把这个戏给接了。当时的我其实不明白中年人,我甚至用传统观念去评判他们,呈现出一边倒的状况,谴责那个男人,把女人塑造的很悲。但是这次金星演的这个女人很伟大,相当有文化,是伟大到让人烦的一个人。中年男人会烦这样的女人,天天在屋子里唠叨,其实她都是好心,可就是烦人。然而,那个男人因此就没有责任吗?

相较之前两个版本,这版加了更多自嘲。这回是让一个女人想死却老死不了,一个男人想走出家人却又总走不出去,把这种尴尬夸大了很多。中间一段戏,男人很难过指责妻子,我这次弄的就有点黑色幽默,他把自己逼疯了,很滑稽很好笑。还有最后两人相约喝咖啡,那个男人给妻子打电话:“外面风大把围巾围好。”女人潸然泪下。以前都没有这些,这是新加的。就让你去想,他们到底是好呢还是不好?

问:相较前两版,此次《尴尬》有何突破?

答:这次在表演上会有一个巨大的突破。戏中一个人将近40分钟没有对象,你还能看见那个对象,这种表演对于一个专业话剧演员来说,都是非常难的。前两版都是专业话剧演员,可这回金星和老关都不是话剧专业的,是跨界的。但他们的舞台经验让人非常欣赏,他们运用的是不同的语汇,一个是舞蹈的语汇,一个是京剧程式化的语汇,但是他俩在舞台上的定力令人欣喜。而且你会发现,原来这种演员这种语汇可以在话剧舞台上运用,而且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

问:在舞台呈现上,有否有意运用了金星和关栋天的个人特色?

答:不是运用,是你抹不掉他们的特色,也不用刻意去放大,就用他们身上浑然天成的气质。作为导演,我是根据演员特征把角色往他们身上靠。你听,现在播放的这歌,关栋天唱的,特别棒。当剧中这个男人极其痛苦,感慨我怎么就走不出这个家门的时候,老关刚出的新碟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就给用进来了,听着这歌你就会感到这个男人是如此的尴尬。最后,两个人见完面要送别的时候,响起《钗头凤》,默默分开的两人又回首相望,非常非常凄婉,你一下就跳出来了,原来中年人有那么多当年没有完成的事。其实,那是一种美好。

那一次我真尴尬作文范文3

1995年,我参加了成人高考,被一家教育学院录取,所学专业为计算机。通知书寄到了学校,有人从中作梗,悄悄地将通知书交给了县教委。那年暑期集训,镇教委主任对我说:“全镇差老师,你是知道的。现在有一个机会,边读书边教书,到时大学文凭,钱也花的少。”

后来,镇教研员通知我面授,我便糊里糊涂地成了一名中文函授学员。

事实并非像主任说的那样,交费比本科还要贵,而且时间长。大多数上课的老师没有出题权,有的学科又要在题库抽题考。要面授,要备考,又要忙学校的事。有时在县城考试,有时又通知我们到宜昌考试。那个时代的人,为了一张文凭可以说付出了极高的代价。

这次函授真是一场“解放战争”,四年才发毕业证。

那时,每月318元,我又不会安排生活,常常是3天“地主”27天“贫下中农”,自然没有积蓄。所以,函授借钱的尴尬至今还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那次,我们要交2400元费用,我的工资本上只有几百元。咋办?

同事不是民办、半边户,就是朴素的双职工。惟有一户宽裕的双职工,两口子却又是中层干部,我虽是女主人的同学却难于启齿。当时的现实是干部向群众好借钱,群众借钱难。不过想到他曾经说过,如果我需资金办正事尽管找他,在面授的前三天,我只好硬着头皮说及此事。

记得那晚,一轮明月挂在孝子山崖,清幽的月光洒遍了整个校园。我轻轻地走进了同学的住处。“稀客,稀客。”女主人先开了口,“请坐。老舒,快去泡茶。”老舒见我来访,显得十分热情,忙起身握手,泡来香茶。当我说明来意后,女主人沉默不语,丈夫却去了洗手间……

这次,我才真正体会到尴尬一词的含义。

走出房门,来到操场,我看见自己暗淡无光的身影,伤心地流下了眼泪。直到月亮挥手告别,我才回到自己的寝室去。

母亲知道了我的烦恼,把她勤俭节约的存款拨了2千元,不然的话,那年我一定退学了。

2002年,我的岳父建房,给我们也顺建了一套。不过,要出毛胚房的本钱,装修自己来做。当地板砖、水电、包门都做好后,给付工钱时出现了2千元缺口。

找银行贷款,手续太繁琐,我想找宽裕的二哥借借看。

写好借条,坐车去二哥的店子,我满怀信心,因为侄儿在4岁时掉到香溪河里,我救了他的性命。讲明情况,出示借条,一个劲儿表示讲信用。二哥十分郑重地说:“你二嫂去进货了,她回来后,我和她商量商量,过三天你再来。”夫妇要研究研究,这是多好的事情。我为二哥讲民主而感到高兴。

我将借条交给二哥后回了家。那几天,我的心里像吃了蜜,好像有股甘泉流进了我的心田,似乎感到了太阳从来没有过的温暖,心情好爽好爽,每晚都是在甜蜜中入眠。

期限已到,起了个大早,边哼着《党啊亲爱的妈妈》边下面条。吃过可口的面条,浑身是那样舒服,坐上汽车,如沐春风。

这次到店子,未见到二哥,只见到了二嫂。未等我开口她便叽里呱啦地说起来:“不是我们不支持你……我们现在的钱全投在货上,进货钱不够时还要找别人周转……”我怕二哥没说清楚,把老话又重复了一遍。“你才说的,你二哥都说过了。”她说,“我们确实没有钱借。”

我又一次处于尴尬的境地。

我去看望母亲,以免怄气伤肝。母亲知道我借钱的尴尬,又一次把她的勤俭存款拨了2千元给我,并叫我到二哥哪儿将借条拿回来。

当我索要借据时,二哥在垃圾桶里找到了被二嫂撕掉的借条。

后来,因到银行去取钱,太远,事情又急,借过100元,虽是亲戚,却极不情愿,不知是怕忘了还,还是什么缘故。

那一次我真尴尬作文范文4

隔三差五的,谁不会遇到点尴尬的事情?当你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窘况,即使生气动怒,也难以让你摆脱烦恼。有没有化解尴尬的方法呢?

A 遭遇讽刺挖苦

我大学同学时常聚会一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个女同学对我总是很不友善,每次见到我不是冷脸相对,就是讽刺挖苦。上次聚会,她见到我穿的新裙子又开始说我怎么穿着窗帘来参加聚会了,她的话音一落,大家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我的身上。我真想反唇相讥“你穿得也不怎么样啊”,或直接质问她“干吗老跟我过意不去”?但又觉得破坏了聚会和谐的气氛太不合适。吃自助餐时,她更是过分,嘲笑我像猪般能吃,我实在不想忍受下去,该怎么办啊?

*化解尴尬:

用迂回的方法暗示你已经知道她在伤害你了,不反击回去,只是你具有君子风度而已。你可以装出很惊讶的表情,仿佛听到了天下奇闻;又或者仿佛衣服上落了一个脏东西,不停地拍打衣服。假如旁边的人问你在做什么,你就轻描淡写地说:“我感觉有什么脏东西落到了身上,很不舒服。”这样周围的人都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

或者,学会用幽默来保护自己,她嘲笑你能吃像猪,可以接上一句“所以咱们才能聚到一起呀”。幽默感是避免人际冲突、缓解紧张的灵丹妙药,不会造成任何损失,不会伤及任何人、事。如果在活动中出现尴尬局面,幽默更是使双方摆脱窘迫的好方法。比如男女舞伴第一次跳舞,由于一方的舞技差发生了踩脚的情况,说“没关系”这样礼貌的话可能还会加重对方的紧张,更会失去协调性。如果用一句“地球真小,我俩的脚只能找一个落点了”的话,可使双方会心一笑而心理上就放松了。

*预备深呼吸:

你自己的态度尽可能民主开放、幽默和友善,不必觉得自己就是正义的化身,也不要轻易以缄默带过,让攻击你的人觉得你是好捏的软柿子。

B 遭遇烦人同事

坐在我旁边的同事梅桑实在是个可爱的女孩子,与她聊天是极大的享受,她能天南地北地说一些我从来不知道的趣事。但是,就是有一点,有时其实我很想认真地、静静地做一点事情,她却仍然滔滔不绝,让我有点烦。我怎么能让她在适当的时候闭嘴呢?

*化解尴尬:

这种状况下,最好的处理是不要当面指责她,如果你这么做,无意中会制造对立。但是,也不要做闷葫芦,她聊天的时候你半句话也不说。因为尽管你没有直接表达出来,可你的表情与动作仍然遮掩不住,她多少会感觉出你的不高兴。但有时她又无法正确地判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反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建议你制作一个纸牌,然后告诉她:如果你看到我的位子上贴着“正忙,请勿打扰”的纸牌时,能不能暂时别理我,因为这个时候正是我非常忙的当儿,让我忙完再去找你好吗?

*预备深呼吸:

同事当然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你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告诉她,她怎样做才能不妨碍你。当然,也要告诉她,你其实是很喜欢在空闲的时候与她聊天的。

C 遭遇两派领导

我同时给两个领导做秘书。偏偏他俩不和,有时俩人同时管理一个项目,甲领导让我这么做,乙领导让我那么做,方向完全不同。我夹在中间,不知该听谁的?!我写了个报告,甲领导说要先给他看,不要给乙领导看;乙领导说要先给他看,不要给甲领导看。我该怎么办,而且最终是要在股东会上宣读的,两个领导还有各董事都在场。我发现他们在PK不休,受伤的总是我。

*化解尴尬:

别夹在中间了,找一个俩人都在的场合同时向他俩请示:两位领导正好都在,你们吩咐的那件事情我该如何处理呢?能给我一个明确的意见吗?这样一来,你就把原本是他们的分歧交还给他们了。

要是行不通,别介入到上司间的PK,对工作负责,对任务负责,这是作为下属最恰当的立场。上司间的矛盾,可能是工作矛盾,可能是性格矛盾,也可能是利益矛盾,作为下属,最重要的还是抓住本职工作。你可以分别按照甲领导和乙领导的思路,各做一个方案,然后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预备深呼吸:

光明磊落做人是最重要的,切忌在两个领导之间挑拨关系,或者两面三刀。如果你能永远聪明地中立下去,饭碗也会稳稳的。

D 遭遇送礼被拒

女友常在我耳边念叨,升职加薪取决于领导,我得跟领导搞好关系,送礼是交往中不能少的手段。受她开导,我找准了时机送领导大包小包的营养品,可人家推得干干净净,令我十分尴尬,弄得钱也花了,情却未领。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够惨兮兮的。

*化解尴尬:

送礼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境界全出。送得不好,让人挡回,触了霉头,定会堵心数日。所以,只有巧妙掌握送礼的技巧,才能在整个送礼过程上画一个漂亮的句号。那么,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一送一个准儿呢?关键便是借口找得好不好,送礼的说道圆不圆,你的聪明才智应该多用在这个方面。比如,借花献佛。如果你送土特产品,你可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又没花钱,不是单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盛情无法回报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

亦可暗度陈仓。如果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请他准备点菜。这样喝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系也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

那一次我真尴尬作文范文5

一、尴尬场面再现

一位刚分配的年轻教师执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从教材的研读、课堂的组织到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无不显示出教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在讲到杨荫榆女士的时候,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拓展,说她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杨绛的外祖母,讲到杨绛又必然谈到钱钟书。教者顺势引导学生谈谈对钱钟书的了解,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两名学生回答过后,教者当场请一位听课教师谈谈钱钟书。这位听课者认为此班定有和他同名之人,所以没有响应。随后执教者亲自走到他跟前邀他作答,他这才恍然大悟。这次教学行为令所有听课者大为不快,特别是几位跨学科听课的教师更是心有余悸。如果说这一堂课的提问方式纯属偶然,那在另一所中学里发生的相似情形就不能不算是执教者精心安排的教学步骤了。这位教师讲解的是老舍的《想北平》。在讲到文章的第五小节时,执教者提问:“作者对北平有哪些感情?”几位学生阐述过后,教者话锋一转请一位听课老师作答,弄得听课者莫名其妙。

可想而知,这两节课会遭到什么样的评价――

首先,老教师认为:在提问形式上标新立异并不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这样的提问形式显然是不尊重听课教师,简直是无理取闹!年青人应该谦虚一点,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不要整天花里胡哨、异想天开。

其次,有人做了假想:如果听课的老师不站起来怎么办?如果站起来拒绝回答怎么办?如果听课的老师对所提出的问题不熟悉、不清楚或者根本就不知道答案怎么办?这样的互动合理吗?有一定的规则吗?

最后,所有的听课教师一致担心这样的课还有没有人敢去听?

二、寻找尴尬症结

仔细思考,这种偶然出现的尴尬局面背后一定有其必然性。

首先,从执教者设计这一环节的动机来看。年轻的执教者大胆地让听课教师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这不可不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独到创举。细细分析执教者抛出的师生互动问题:“谈谈对钱钟书的了解。”“老舍对北平有哪些感情?”当时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只是浮光掠影,执教者请听课教师来作答的动机就很明显了,无非就是让学生听到更深层次的声音,而这种新鲜特殊的讲解形式怎能不加深学生的印象呢?但执教者与听课教师双方缺乏一种默契,所以形成了尴尬的局面。

其次,从点击互动的对象来看。事后了解到,两位执教者邀请作答的老师都是和他同轨的年轻语文教师,大家一致认为被点击作答的老师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性格属于活泼开朗易沟通型的,由此可以看出教者此举并非随意行为,他事先已经考虑到了互动对象。很显然,执教者希望听课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最后,从听课者的心理来看。听课者把自己的角色还定位在传统的听课、评课位置上,充当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的旁观者,他们没有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去,是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局外人。他们认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或者义务就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整个课堂活动(包括教学内容、教态、教法等)作一个综合性评价。

可见,执教者有心挖掘、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文资源,而听课者却无意参与教学活动成为这次尴尬的症结所在。

三、直面尴尬

在新课程改革前进的路上,我们一路思考着走来,无须回避这样的尴尬现象。当新的事物出现时,我们要去思考尴尬产生的原由,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这样的尴尬局面,使课堂教学向有益的方向发展。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有这样的说明:“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所谓“语文课程资源”,既包含了自然的、社会的,还包含人文的。在课堂教学中,某些方面有专长、有研究的听课老师为何不能成为新鲜独特的课程资源呢?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能够在一堂课上欣赏到有别于自己老师的精彩发言,那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知识追求的捷径,更是教师资源的共享。这种教育形式的创新,是一种教育理念上的突破。

当然,教育活动实现的最高境界是心灵上的沟通。因此,为了达到这种无声的默契,首先执教者对所参与互动的听课教师要有所了解,保证听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熟悉,愿意参与这种互动;其次执教者在施教之前必须跟听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听课教师明白自己在课堂上参与哪些活动,做哪些相应的准备,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听课教师的特长,达到理想的教育之境,让学生真正从中受益。

那一次我真尴尬作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接吻长安街》,生活方式,身体性情,尴尬

 

在与乡土文明不同的城市文明中,从乡村移到城市的农民们被赋予了“农民工”的特殊称谓:他们既是原来的“农民”,又是城市的“工人”。这一尴尬的身份表明他们是远离了土地的“农民”,又是不具备城市工人身份的“工人”。身份的边缘化导致了他们在城市现代文明中必将面临种种尴尬。农民一旦进了城就是城里的“他者”,“陌生的不止是人与环境,而是遭遇了完全不同的城市文化”[①]。农民从乡村挪移到城市,改变了物理性生存空间,乡村文化记忆也不断地遭到城市文明的吞噬。在这一变化了的地理生存和文化生存的空间里,乡村文化根基越深,在城里遭遇的文化尴尬就越多。

面临着传统农耕文化向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转型期,置身于全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中的进城农民们,化蛹为蝶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只会使得他们陷入尴尬的处境,无所逃避、无处突围。小江等从具有恒常性、亲和性的乡村文化突然跌入充满着流动性、断裂性的现代文明中,认知的错位、生活方式的差异等使得他们总是与处身其间的都市隔着无形的壁障。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梦想从农村迁移到了城市。这一生活工作空间的转变隐含的是身份的转变、文化观念的转变、生活方式上的认知转变。生活方式是“人们在一定客观条件下,为着满足个体生活需要,在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支配下,进行各种生活实践的行为习惯的基本特征。”[②]这种生活方式既包括个人生活需要、实践活动,也包括行为习惯。但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在某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经过不断的反复而形成的,并已内化进了其身体性情中。农民工在进城之前就具有一套适合自己,也符合乡村生活习俗的行为习惯。携带着这种身体性情进入城市、认知城市,遭遇尴尬就在所难免了。

夏天敏的《接吻长安街》把握住了从乡村来到城市的农民工因为生活空间的转变和身份的转变而引起的心理冲突,并深刻剖析了在乡村经验和都市文明的矛盾冲突中农民工精神上融入城市的渴望和被城市拒斥的尴尬痛苦。在城市化进程中,现代都市文明以不同方式不同途径渗透到了农村的角角落落。《接吻长安街》中的“我”就是在这种文明的冲击下,走出了乡村走向城市的。当三年初中生活一结束烧毁了所有的书籍,连家都没回就来到了北京。因为“我害怕被绑在家乡的小山村里,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想到头伏在地上,屁股撅到天上在土里刨食的日子,一想到要和泥脱土坯砌房把骨头累折把腰累断的日子,一想到一辈子就喂猪种地养娃娃,年纪不大,就头发灰白腰杆佝偻脸上沟壑纵横愁容满面的日子,我心里就害怕万分,痛苦万分。”“我”的逃离与其说是因为害怕农村的生活方式,不如说是因为城市现代文明的召唤,“城市人”身份的诱惑。为了“逼进城市精神内核”,成为“城市人”,小江认为最重要的是按照城里人的生活方式来生活,即像城里的年轻人一样敢于在车辆川流不息人来人往的长安街上与自己心爱的姑娘接吻。通过这种独特而又能验证城市生活方式的举动,“我”希冀以此来缩短与城市的距离,从而获得精神上和身份上的双重肯定。正如他自己所想,“在长安街接吻于我意义非常重大,它对我精神上的提升起着直接的作用。城里人能在大街上接吻为什么我不能,它是一种精神上的挑战,它能在心理上缩短我和城市的距离文学艺术论文,……但我认定至少在精神上我与城市人是一致的了。”

与恋人接吻长安街这个浪漫而又看似“畸形”的愿望,这是“我”多年的城市情结引发的。“我”想以这种城市生活方式来寻求和城里人平等的地位,从而缔造尊严。虽然这种举动极具挑战性,但由于“我”对城市的痴恋以及极度渴望缩短与城市的距离,渴望身份的被认同,使得“我”不顾一切地要实现这一愿望。“我”说动了柳翠陪自己去长安街,却没有说服恋人配合自己的举动。当看到城市人“相依相偎不管不顾旁若无人的接吻”时,“我心里陡然蹿起一股火焰”,“突然抱着柳翠就猛的吻起来”。一看到城市青年在长安街上忘我的接吻,“我”那一直被压制的愿望再也不能蛰伏在自己的心底了。“我”立即突破了这最后一道防线,“抱着柳翠就猛的吻起来”。抱着恋人在长安街上接吻——这种天真浪漫而又畸形的行为举动,却遭到了恋人的不解和行人的误解,这使“我”深深地陷入了尴尬痛苦的处境。当“我正处在幸福的巅峰上,正处在终于在长安街和自己恋人接吻的狂喜之中”时,“猛不丁被柳翠推开”,并被她“打懵了,脸上火辣辣地疼,头晕眩着眼冒金星”。小江的恋人是一个深受乡村文化影响的乡村女性,她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自己的恋人要在人潮涌动的长安街上接吻的做法。因而,当小江在长安街上抱着吻她时,她本能地拒绝了并给了他“几大嘴巴”。

在长安街上“我”抱着心爱的姑娘猛吻,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我”的心愿,且带来了一种幸福、狂喜的感觉。然而,这只是产生在“我”“偷袭”的这几秒钟之内,继而招来的是流氓的骂名,拳脚痛打。“街边蹿出几个人,扭住我的手就开始打,有人说,‘妈的,敢在大街上侮辱妇女,狗胆不小’。有人说‘我早就注意这人不坏好意,站在这个姑娘边贼眉贼眼’。有人说‘你看他那土老冒样儿,一看就是打工仔,到北京过洋瘾来了’……”经过一阵深恶痛绝的谩骂和拳打脚踢的发泄之后,那些“见义勇为、敢作敢为的”北京人把“我”和柳翠扭送到了派出所。和自己的恋人在人来人往的街上接吻,对于城市青年来说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情,对小江来说却是极其艰难的挑战。长安街上接吻,这一简单正常的行为却使自己陷入尴尬痛苦的境地,这与其说是由于恋人柳翠的不配合导致的,不如说是由于小江对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异同及乡村生活方式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差异缺乏深入了解造成的。L·沃思认为“城市和乡村在当代文明中代表着相互对立的两极。二者之间,除了程度之别外,还存在着性质差别期刊网。城与乡各有其特有的利益、兴趣,特有的社会组织和特有的人性。它们两者形成了既互相对立,又互为补充的世界。二者的生活方式互为影响,但又决不是平等相配的。”[③]然而,小江一心想使自己不再成为城市的边缘人,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而盲目模仿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特有的兴趣、特有的人性以及城市人特有的生活性情,小江却茫然不知也无法搞清。在城市里,他只是盲目地按照自我的意志和认知态度来接近城市。因而,无论他如何效仿,效仿的有多真都不能被城市接纳,不能掩盖渗透着乡土气息的农民身份。“土老冒样儿,一看就是打工仔”的小江,在北京也想“过洋瘾”,就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异样的眼光。

小江脱离了与生俱来的农民身份外衣,却又被贴上了“农民工”的标签;被抛掷到城市的最底层,却又想实现精神上的提升;寻找到了一个和城里人平等的接吻方式,却又遮掩不住原有的身体性情。这种尴尬是进城农民工的一个普遍的遭遇,是农民工们在文明转型中无法消弥无法脱离的精神之痛。小江等农民工们进入了城市,却又生存于物质生活的边缘,精神生活也处于一种焦渴的状态。当困顿而又沉重的生活得不到改变时,他们希求得到精神上的认同,实现精神上的提升。当小江终于找到了可以缔造尊严,实现在精神上与城市人一致的行为方式时,不料这一行为举措给他带来的却是尴尬和巨大的心灵创伤。

最后,柳翠终于克服了羞怯和封闭,愿意配合“我”实现那个荒诞的匪夷所思的想法。挑了个好日子,“我们”穿上了刚从地摊上精心挑选的服装,柳翠还破天荒地去理发店做了个发型化了淡妆。当“我们”精心打扮之后来到长安街时,人们却用带着刺的眼睛打量着。那一双双眼睛是带着刺的荆棘,它刺穿你的衣服,刺伤你的皮肤,在你身上留下深深的刺迹。当“我们”正要进入角色旁若无人的接吻时,一声断喝——“外宾的车要来了,不要影响市容”,打断了“我们”的计划,使“我”的心立刻冷到冰点,心里沮丧到极点。小江进了城,身份发生了改变之后,极力想改变原有的那一套生活习性,融进城市。然而,在乡村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那一套性情倾向已内化进了他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中,衣着打扮、一举手一投足等无不透露着他的乡村气息。一个人的生活习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来自特定的生活文化环境,它的形成离不开青少年时期的家庭及族群氛围。就如布迪厄曾指出的,“家庭是最早的‘我’”“形成的社会空间,它对今后内涵更广的‘我’的形成具有持久的影响”[④]。小江等农民工“飘浮”到充满歧视的地理生存空间和文化空间里,其内化的身体性情建构着“农民工”这一尴尬身份,并且会伴随其生活空间的变化产生“持久的影响”。小江和柳翠进了城,穿上了焕然一新的服装,像城里人一样盘了头发化了妆,在长安街上尽量做到和城市人一样雍容闲雅,但是已具备的身体性情却时刻显现出防御性倾向。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人的一致,但是黝黑的皮肤、蹩脚的西装、不伦不类的连衣裙等所显示的异样,使人一看就知道是“土老帽”,是从乡村来的打工仔。小江处身于城市文学艺术论文,还尚未摆脱旧角色的生活习性又被仓促地赋予了新的角色——农民工。这不可避免地使其认知观念和行为方式遭遇障碍,使其陷入身份认知的尴尬处境——是“农民”?是“城市人”?当他不能完全剥离与生俱来的生活习性,而只是盲目地认同靠近城市生活方式时,他就必然无法准确地定位自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和自己的恋人接吻却遭到了外人的谩骂和殴打——是尴尬;克服种种困难要全身心地投入时却被外宾的车队打断并被认为有损市容——是尴尬;那么,当接吻这种私密性的行为却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别人的支持下完成时何尝不是尴尬?两次来到长安街接吻,两次都失败而归。但是,小江长安街接吻的心愿并没有丝毫的减弱。接吻,本是相爱的男女传递他们之间难以言说的情愫的方式,是一种凝聚着强烈性爱信息的形体语言。然而,小江和柳翠最后只能在工友的极力支持下,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车流奔驰之侧,在期待盼望之中,完成了这个抚慰灵魂提升精神的愿望。这是一场终于落到地上的浪漫,是一场温馨中弥漫着痛苦,关爱中蕴含着尴尬的浪漫。小江和柳翠在长安街的最后接吻已没有了私密性传递性爱信息的特征,却“变成了表演,变成宣言,变成潜意识的具体物化,变成群体意志和愿望的体现”。

诸多如小江一样的进城农民工们,从地地道道的农民突然一跃成为了农民工。他们虽然每天穿行于城市的街头巷尾与繁华闹区,但作为城市的“他者”是被城市所抛弃遗忘的一群,属于在城的“失踪者”[⑤]。在“歧视性文化空间”中,他们具有了“农民工”的身份,却又试图彻底剥离原有的身份融入城市得到精神上的提升。但在他们盲目靠近认同城市时原初的身体性情和行为方式无不显示防御性倾向。在这个陌生而又全新的文化境遇里,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不断地冲击着农民工们原有的思想观念、生活观念。这使得小江们对乡村文明中的那一套封闭色彩浓郁的行为体系与生活方式滋生出不满情绪,并试图靠近具有现代化特色的生活方式。进了城,还来不及细心地体认城市现代生活方式,角色就已悄然发生了转变。生活空间转变了,历久的乡村文化记忆及生活习性也随之移位了;角色转变了,但旧角色已内在化的身体性情尚未涤荡清。因而,在全新的文化境遇里,其角色扮演不可避免地会遭到障碍遇到困难。

他们从乡村“移植”到城市,难以摆脱“他者”的弱势地位,难以穿越乡村文化观念的束缚,难以用凌虚高蹈的姿态对固有的经济文化逻辑进行有力地抗拒。他们进了城,但没有经济资本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体认城市的生活方式。在现代都市化语境中,两手空空、一身褴褛的农民工们原初的生活习性及认知观念,成为了城市市民区隔农民工的符号标准,同时也使农民工陷入了自我身份认知的尴尬处境。

[①]魏红珊·农民进城与身份缺失:以罗伟章、夏天敏、邵丽的作品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11月 第6期

[②]冒君刚·试论生活方式[J]·科学社会主义,1986年 第7期

[③][美]R·E·帕克等著 ·城市社会学[M]·宋俊岭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75

[④] 转引自[澳]墨美姬,布雷特·巴里 主编:“种族”的恐慌与移民的记忆——“印迹”[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5):280

[⑤] 李 洱· 在场的失踪者[N]·温州都市报·2008年11月16日(13版: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