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初中作文范例6篇

这就是我初中作文

这就是我初中作文范文1

我的个性可以用两个字表示:吝啬!

去年夏天,我们一家人去三门岛旅游。那儿的海鲜真是特别的好呢!于是,妈妈说要买几斤海螺肉回家尝尝鲜。我们来到海产专卖市场,一家店一家店的看。我们进了一家店,妈妈问:“响螺肉多少钱一斤啊”“100元一斤。”店主笑兮兮地迎上来,“要不要来一斤啊”我气急了,这哪值啊,摆明了要敲竹杠嘛!

我拉着妈妈就跑进第二家店。我问:“这响螺肉怎么卖啊”“80元一斤。”那店主眼皮子也不抬一下。哼!我又不高兴了,这什么态度啊有没有把顾客放在眼里啊我又走出店门……

“走了一个上午啦,就买50元一斤的那家吧,我累坏啦!”妈妈在后头喊着。我见妈妈累了,就说:“您回酒店吧,给我40元,我买给您看!”我一副斗志昂扬的样子,少花10元,累也是值的!妈妈拗不过我,扔给我50元就走了。我又看到一家店,上面写着响螺45元/斤。我对老板说:“这响螺40元卖给我一斤行不行”“小妹妹,我们的价钱已经很低了!”“可我只有40元,老板,你就卖给我一斤吧!”“唉,算了算了,40就40!”。哈哈!成功了!幸好妈妈给我散钱了,不然就不能圆谎了。

这就是我初中作文范文2

关键字:初中生 作文教学 语言能力培养 有效途径

前言:语言能力受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但语言能力并不是一种生理或心理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个体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形成的一种运用语言交流和表达的能力。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个体语言能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提供给初中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初中语文教师通过作文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能力。

一、培养初中生的语言素养

(一)巧用词汇,营造优雅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一个最大的魅力就是,普通平常的词汇通过巧妙地组合就能成为优雅、生动的语言。比如“写”是一个很普通平常的词汇,但通过巧妙地组合和应用,就能成为优雅的语言,例如在“大雁在天空中写满回家的喜悦”中,“写”字就显得很生动,使整个语言就变得优雅起来了;还比如“惹”字也是一个很普通平常的词汇,但在“春风把柳树惹得生机蓬勃”中,一个“惹”字就给我们展现出一个生动优雅的春日场景,何其传神!初中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为同学展示出每一个普通平常的字的优雅的一面,让学生在实际语言中体会词汇的奥妙,为学生巧用词汇,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打下基础。

(二)选用形象的语句,形象地表达语意

语言的另一个魅力就是,对于同一个意思,有多种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同样是表达乐观、开朗的意思,我们们可以说“心向阳光、消除忧伤。”,我们还可以说“把潮湿的心情在太阳下晒干,将忧伤锁在抽屉里。”,前一种表达就显得很平淡,而且概述性太强,而后一种表达就显得形象、具体、生动,它给人展现出一个具体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同时顿生美感。形象的语句能够增强语言的多样性和表达力,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选用形象的语句,向初中生展现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多样性,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能力。

(三)选用鲜活的词语,凸显语言的新意

鲜活的词语能够使人们语言表达的内容更鲜活、更形象。选用一些与语言表达的内容相联系的词汇能够使表达更鲜活、更形象,同时还能凸显语言的新意。比如,“弯弯的小路上,教师一串串清晰的脚印,犹如他清晰的板书。”,在这个句子中,教师与“板书”是有联系的,看见“板书”,我们就不免想到老师的形象,因此这个句子表达的内容就很鲜活、很形象了,同时这个句子又很具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四)巧用修辞,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如果我们在语言表达中善用修辞,那么我们的语言表达就显得多姿多味,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初中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巧用修辞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语言表达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等。比喻的修辞手法能使语言更形象、更生动,有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初中生如果能够善用修辞手法,就会使语言表达更形象、生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够使语言表达的节奏更分明、更有气势,初中生如果能够善用排比句,就能够在叙述事情或者表达情感时更有表现力,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五)引用诗文,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中国是一个诗文的国度,遗留下许多经典优美的诗文,这对我们的语言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初中生重视诗文的引用,让初中生熟读和背诵诗文,这对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果初中生在语言表达的时候能够引经据典,就能使语言表达更生动、更有说服力,从而增加语言表达的效果。

二、鼓励初中生表达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的关键,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初中生作文中多是套话、空话、假话,很少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初中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言能力。

(一)开展情境作文课,激发初中生的真情实感

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初中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写作,让具体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初中生的真情实感,给初中生一个语言实践的平台。比如在刮风的日子让初中生描述一个风中的景物;在下雨的日子让初中生描述一个雨中的场景;让初中生凭窗远眺,然后描述远山、远空等。初中生在这种具体的情境中看见那些具体的景物和场景,难免会产生真情实感,也更容易通过作文或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开展情境作文课对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鼓励初中生表达个性化语言

初中生对教师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暗示都会暗记于心,在作文课上更是如此。比如,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夸奖了某一个同学写的句子,其他的同学就认为这个句子非常好,在下次的作文中也要用这个句子,这样初中生就会慢慢地失去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同时在作文或语言中也会慢慢地失去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课堂上尽量不要给学生造成这种暗示,要突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鼓励初中生表达个性化语言。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提供学生表达个性化语言的空间和环境,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个性化语言,并适时给予鼓励,这样就能培养初中生个性化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艳双.浅谈初中生的作文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左秀华.初中学生作文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

这就是我初中作文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态;价值观

初中语文是培养学生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构建价值观的基础学科。通过初中语文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沟通能力。而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由于机械性的重复训练,让学生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效率太低。

一、有关生态价值的语文课堂

所谓生态就是指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中,所有的生物与所生活的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动态平衡关系。在生态系统当中,任何一个生态元素都有其自身所特有的规律成长和发展。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就是一种相互依存并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可以当作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经营,就成为了我们所讲述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依赖共生。这样的课堂氛围良好,有利于培养高素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的语文课堂特征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化,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构建生态语文课堂成为了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要想构建语文生态课堂,就必须了解生态课堂的具体特点。

(一)多样性

生态系统能够长久的维持稳定,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生态系统当中的物种多样性。如果将语文课堂当作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那必然也应当拥有多样性的特点。对于语文课堂的多样性来说,主要指三方面:首先是语文课堂上物体多样性,主要是指进行教学的学习工具,促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组成;其次是课堂中文化的多样性,可以分为学生文化、教材文化、教师文化等各个文化领域,这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组成了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多元化文化空间;最后还有一个多样性的方面,那就是学生思想以及行动上的多样性,组成初中语文课堂的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个体有着独立的思想以及行为方式,从而就形成了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思想和行动的多样性。

(二)整体性

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体性,这也是每一个生态系统所拥有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不能独立存在,所以说初中的语文生态课堂有整体性。在初中语文课堂这个生态系统中,不仅包括教师、学生,还包括这个课堂中所包括的各种物品和所存在的环境。

(三)开放性

对于初中语文这一学科来说,极具灵活性,所以要想构建初中语文生态课堂,就必须赋予这个课堂一个开放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将教学思维局限于课堂之内。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到教室外面进行学习,例如去体会大自然以及人文社会文化等。另外,初中的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不仅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开放,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当是开放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打开心扉,勤于交流,构建一个民主且和谐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学内容上也应当是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是教材当中的,更应该包括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生活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三、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策略

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需要每一个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文中我们提出几种构建生态语文课堂的策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国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做出微薄的贡献。

(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当中,初中语文课堂以教师讲授基础知识作为主要内容,而衡量教师的教育成果的主要标准就是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这样一来就与新课改的要求相违背,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培养上也造成了阻碍。而通过生态课堂的构建,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构建生态课堂的过程当中,注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保证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初中语文课堂的构建。作为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教材内容的传授,保证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语文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引导学生自主体验

进行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就必须突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语文生态课堂上,教师要做好自己的引导作用,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个性、情感、需求,进而引导学生完成对语文知识点的学习。而学生进行语文自主学习的重点,在于进行课堂前的预习工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应当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并完成怎样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了预习之后,就可以根据教师所给的要求,进行语文知识点的应用,从中体会语文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学生所进行的预习越充分,所能体会到的乐趣越多。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初中语文生态课堂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同时拥有多样性、整体性、开放性、共生性等多种特性。从这些特点当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在初中语文课堂这个生态系统当中,教师与学生应当增加交流与沟通。只有个体与个体之间加强交流,增强合作,才能够保证这一生态系统的长久维持。如此一来,就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语文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逐步提升,给予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新的压力。而生态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相信在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能够构建完善的生态课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艳芝.积极构建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6(02):252.

[2]沈井香.以人为本构建初中语文生态课堂[J].才智,2013(36).

这就是我初中作文范文4

关键词:初中生;作文;作文素材

一、写作原因

对于绝大多数的初中生来讲,要煲出一道美味的作文之汤,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即使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却往往煲出了一份“惨不忍睹”的“杂色杂味”的勉强称之为汤的“作文汤”,其中辛酸苦不堪言,最后只得感叹"赤手空拳难敌虎,家徒四壁羞待客"。究其原因,无非就是缺少“食材”——作文素材。

俗话说“素材是作文的血肉,主题是作文的灵魂”。如何拥有充分、生动、典型、新鲜的食材——写作素材去表现主题,煲出美味“作文浓汤”,是我们中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学组着手探讨、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这一难题,以期对当前中学生作文素材积累教学提供一些借鉴,以期初中生能够煲出属于自己的美味“作文汤”。

二、探究“厨艺”之“煲作文汤”方法——如何积累素材

如何帮学生解决煲作文之汤时"无食材下锅"的困境?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并且一定要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我们初中语文组总结了一些“厨艺”秘诀,以期找到充分、生动、典型、新鲜的食材——写作素材,以供初中生下锅煲汤——煲出美味作文汤。

(一)煲作文汤之秘诀一——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煲“作文汤”时,必须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煲汤的兴趣,搜集“食材”——作文素材的兴趣,从而将身边鲜活的人与事——这些丰富的“食材”都吸收、储藏进他们的头脑中,这样,煲作文汤时就不愁食材匮乏了。那么,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搜集“食材”的兴趣呢?我们初中语文组研究决定采用“小组合作竞赛法”——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小组内部合作搜集“食材”——写作素材,小组间进行竞争,每天检查一次,看哪个小组搜集的“食材”——作文素材又多又好。然后开展“周冠军”比赛,每周进行一次评选,评出搜集“食材”——写作素材最多的小组,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典型、最精美、最新颖的小组,给予这两个小组“周奖励”,奖品为“笔记本”。接着让各个小组冲击月冠军,每个月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多的小组,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典型、最精美、最新颖的小组,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佳合作小组,奖品为“优惠券”——免交作业一星期。最后各小组冲击“年度总冠军”,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多的小组,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典型、最精美、最新颖的小组,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佳合作小组,评选出搜集“食材”——作文素材最佳灵活运用小组,奖品为荣誉证书、“笔记本”、“优惠券”——免交作业一星期和免检背诵课文一次。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了学生搜集“食材”——作文素材的兴趣。

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惊喜不断!我校初中生经过一个星期的搜集,搜集了诸如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杨善洲: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2012传播中华文化年度十大人物之一咏钢琴巨星郎朗致力传播优秀音乐,指尖在黑白间跳跃心灵在东西方穿梭。二咏当代大儒学贯中西美华人杜维明,从上世纪开始在世界百多个国家奔行。把儒家崇尚和谐的处世哲学宣扬推崇,天人合一生存智慧不同国度扎根盛行。……学生搜集了食材——写作素材,煲汤时就不愁没原材料了!

(二)、煲作文汤之秘诀二——耳聪目明,认真观察生活

煲好“作文汤”,立意新颖了,那么“食材”——作文素材就是关键了!怎样选“食材”——作文素材呢?初中生就要做到耳聪目明,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有用的食材——作文素材,因为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这就像蜜蜂酿蜜一样,只有广采粉,才可以酿好蜜!初中生要做生活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关心国际风云、社会生活,留意身边琐事,体验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学会从中捕捉写作材料,并且要善于思考,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深刻的东西来。身边的人,身边发生的事,是最易带有个性色彩,也最容易触动情感的,因此都是非常好的“食材”——写作素材。

在家中:日记是记录生活、积累“食材”——写作素材的好方式。日记可以培养初中生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积累卡片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每当遇到或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语段,或者是自己突然有灵感了,就可以随时写到积累卡片上。积累卡片可以记述初中生某一瞬间的感动,捕捉初中生的灵感。要想写好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平时就要注意观察;要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谈一点感受,抒发一段议论,就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或赞成,或反对,或褒或贬,总得有自己的看法。这样积累了一定的“食材”——写作素材,初中生也就不用谈汤色变了,煲作文汤也就不难了!

王晨曦同学的习作《永恒的慈爱》,就是他平时日记里记述的他与奶奶之间的情感故事。他抓住了一瞬间的感动完成了他的习作,引起了我们的情感共鸣,煲出了一道浓浓的爱之作文汤。他在文中写到:时光匆匆流逝,我知道了更多的知识,懂得了更多的事情,我与奶奶的代沟慢慢的显现出来,我开始觉得奶奶不是天下最慈爱的人,我对奶奶产生了厌烦之感。那时我一回到家,一句话不与奶奶说,一眼都不瞅她,径直走到卧室里写作业,奶奶问我,我也很少回答,也不会和奶奶主动交流了,奶奶了继续寂寞的做着手工活。有时奶奶看电视的时候,因为不识字,问我字怎么读,我也总是不理睬奶奶;奶奶也参加了不少的健身活动,奶奶总告诉我矿上组织的户外活动既能健身又能交到朋友,劝我也去玩玩,我对此嗤之以鼻。有段时间奶奶还去包包子赚钱补贴家用,但我也总是觉得她贪财,所以我对奶奶更加烦感!后来,我与因为小事也有时会吵架,与奶奶的误解变得越来越深,我忘记了奶奶对我的慈爱。

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来,奶奶已去外边参加活动,我忽然发现在沙发上放着一样东西,这是奶奶小时候给我买的风车,我的心里忽然想起奶奶在我小时候那慈爱的样子,带我去户外玩耍时快乐的表情,我的泪流留下来了,我忽然明白了奶奶的良苦用心,奶奶是想多挣点钱,多让我过的好点。奶奶回来了后,额头上沾满汗滴,我看着奶奶已经日渐衰老的面孔,再一次想起了当年我和奶奶看火车的快乐。奶奶坐下来,我看到奶奶的那苍老干裂的双手手,看到了奶奶这几年的辛劳与悲酸,这一刻,我泣不成声,这一刻,我与奶奶所有的矛盾都已经消失,这一刻,留下来的是永恒的慈爱。

(三)煲作文汤之秘诀三——广泛阅览,厚积薄发

初中生要想煲出美味浓汤,就必须多听多看,听时代脉搏,看中外古今,这样才可以搜集、积累最新颖、最典型、最精美的“食材”——写作素材。"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收集材料,提起笔来才能左右逢源。在看、听的同时,初中生还要手勤,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实践证明,搜集素材重要,要把素材化为己用更重要。为了避免初中生阅览时浮光掠影,“雨过地皮湿”的现象,我们初中语文组研究决定,让学生在阅读时把读物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语、谣谚典故和史实等,及时分类摘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并且每节课的课前都会拿出五分钟的时间让其中一个小组的其中一名学生诵读自己积累的“食材”——写作素材,在他与我们分享的同时,让他谈谈搜集这一“食材”——写作素材的目的,根据素材内容与口语表达给予相应的分数,然后把分数折合到小组合作竞赛搜集素材的评选中,以督促初中生搜集到精美的“食材”——写作素材,从而有利于煲出美味作文汤。

荣获2013年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的王佳宁同学在煲《信念的力量——观有感》这道作文汤时,就是对最新“食材”——写作素材的合理运用,让我们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她在文中写到:信念的力量,能有多大?在了解陈家顺的经历后,你就会相信,信念的力量,远比你想象中要大。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他,却为了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即使这样辛苦,陈家顺也从未抱怨,他早已把农民工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看待,为他们做事,让他感到光荣。他的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可,为什么一个那么平凡的副局长会坚持为自己找“麻烦”这么多年呢?这正是因为他的信念——就如他自己说的,“最怕的就是老百姓你们干部骗人”。这信念非常朴实,但又是伟大的。信念是什么?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是那么渺小和微不足道,但对于几乎所有的伟人,包括陈家顺而言,它如夸父奔跑时天边的太阳,雨夜还家时家中为其守候着的那盏忽明忽暗的灯,世界地图仍不完善时探险家地图上那块等待被填充的空白……它值得整个世界的人用一生去追寻。

没有信念的努力,“无异于在茫茫黑暗中远征”。这个比喻用得恰如其分。但有了信念的人,即使他仍要面对黑暗,他也能靠着这份执着的追求撑下去,只要信念不坍塌,他什么苦也能忍受。但是,没有人生来就能预测人生的方向。在找到信念之前,成功对于你也许就像柯罗连科所描绘的火光,可望而不可即。直到某一天,信念有意无意地出现在你面前,也许出自父母的劝告,也许出自兴趣的指导,甚至可能出自一本书、一句话甚至一部韩剧的主人翁,但它总能像天边的北斗星或航船的罗盘一样,指引你一步一步地下赢这盘人生的棋。信仰的主人可以是平凡的,但最后总能获得成功。“平凡滋生伟大。”但现实生活中没有信仰或中途背弃信仰的人仍比比皆是,他们的人生就像一只空杯,外观再美也终究只是空壳罢了。人生的意义是由对社会贡献的多少来决定的。……拥有信念,才能抓住成功。

这就是我初中作文范文5

【关键词】国培;经历;感受;收获

我从2011.10.至2011.12.参加了2011年“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参加工作二十几年了,初次参加国培,我感受颇深,收获也很大。

首先,自从注册成为了玉林市初中语文二班的一名学员后,我第一件事就是下载了 “广西初中语文学员学习计划”,并打印了一份下来,然后按照学习计划里的各项安排,在工作之余,认真地坐在电脑前,开始学习。领略国培的魅力,而且按计划周密完成了学习任务。

其次,参加国培,让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我参加的是初中语文的培训学习,学习了七个课程:《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与评价》、《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与评价》、《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初中古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初中文言文教学与设计》、《初中语文语言知识教学策略》、《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这些内容,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每个课程,里面都有详细的培训安排,还配有视频,清楚明白。学习过程中,我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这些课程,直接涉及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让人受益匪浅。

1.先说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与评价》这个课程里,我感受最深的是里面讲到的作文修改这一块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在班级论坛上发了帖,和学员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我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从我从事语文教学这些年来有限的经验中我觉得,学生学会了修改作文,或互相修改作文,既可以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我是我们学校现在一个语文课题的负责人,其中《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课题研究中的一个子课题。于是,我除了深入钻研有关修改的知识,和学员一起讨论。还把课程中作文修改的原则等相关知识摘录下来:如在原文上修改的保持原意、语言表现力的文从字顺、内容和结构的调整要注意表达顺序等。并及时把学到的理论有效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上,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这也算是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添砖加瓦。关于写作修改,我记得在完成国培作业时我特地提到这一点,并表示从实践中可知,懂得修改的同学,不单写作能力强,语文成绩也会提高。我还就作文修改的评价标准提出了疑问。事后我看到了辅导员的留言,意思是可以从写作的要求出发等。对于这,我是非常感激的。是国培,让我学到了我迫切需要的知识,并帮助我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2.除此之外,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尤其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是个难题

在学习中,除了初中阶段重点的记叙文,应用文和议论文是个难点。有些农村初中生连写个请假条都错漏百出,确实需要我们老师加强指导。我感受较深的还有课程中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设计》,应该说,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文言文可以陶冶情操,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语感和思维,提升精神品格,化文化精华为学生的人格力量。通过这次国培,我认真学习文言文的课堂教学设计,丰富了文言文课堂指导模式的应用,如朗读感知、疏通文意、理解主旨、鉴定感悟、积累迁移等。经过我认真的学习,在完成相关作业,自己提交一份教学设计与反思的作业时,我精心设计各环节,结果在这一项作业中我得到优秀,取得该项作业满分的成绩。也使我在教学中有了借鉴。国培,真的让我受益良多。

3.另外,我还要谈谈《初中语文语言知识教学策略》这门课程对我的启示

这就是我初中作文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学生语文学习的衔接是一个非常具有教育普遍性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难点;解决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点;调整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的要点,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要步骤之一。《语文教学大纲》在教材的编排和要求上都注意到小学到初中的衔接与过渡。我在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搞好这一过渡的重要性。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读写听说能力。九年义务教育,使小学教育得到减负,却给初中教育的过渡与衔接带来一定程度的负担和难度。初中生面临升学、就业、失学等问题,家长、社会给教师、学生很大压力。在此,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我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引导,促进教育教学顺利推进。

(一)抓好入学思想教育,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准备。初一年级学生还带有小学生心理特征和小学的生活习惯,为了使其尽快适应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我们应该从入班第一天起,就进行入学思想教育。以学习《中学生守则》为中心,让学生明白自己已是中学生而不再是小学生,要按《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在学习课程上,也有别于小学,课程增加,课时也增加了。初中的学习比小学紧张,不能像在小学那样贪玩了。在生活纪律上,生活要自理,做事要自觉,能担当得起班级或是家庭的主任,更多的是自己管理自己,要求也比小学要严格。

(二)建立家长委员会,求得家长配合。在开学一、二周内就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明初中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让家长配合,做好学生的适应工作。比如让家长帮助掌握作息时间,避免学生睡眠不足。要求家长向教师们介绍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尤其是顽皮孩子的优缺点,以便教师尽快熟悉学生,因材施教。还可以向家长介绍一些家庭教育方法和要求,我制定了《家庭教育须知》、《家教误区》等印发给家长,以提高家教质量。

二、根据语文的理论性结合,如何研究“衔接”问题。

(一)认真研究初中新课程标准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我们知道语文不如数理化之清晰,因而语文教学往往陷入了一种不可知论的状态,有人还赞美地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这是不可许的。那如何做好这理念的认可与改变就尤其重要了。语文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认为低年级应着重于工具性,而高年级再侧重人文性也不迟,那问题就是要如何做好这阶段过程的衔接工作。如初一年级在小学识字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字,更加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书写,并引导学生去认识书法家练字的经过;还有背诵默写等等都不能一下子松开。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他在起始年段也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某一方面给予大胆的出其不意的肯定,从而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是从小学到中学“衔接”的典型,同时也是语文教坛一个佳话。这样才能找到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法,才能遵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二)如何研究教材之间的衔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1.备好教材是老师的任务,明确教法学法,处理好衔接。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很清楚的认识到,小学生上到中学后,各方面还存在着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老师上的课和小学的课的上法就有区别,他们很不适应,就是觉得在小学老师教过的课文,到了初中还在学这些课文,他们就没有耐心。我们弄清初中新课程标准的教材内容的重复性,为什么学生产生厌学畏惧心理,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些小学与初中等在教材的衔接上出现了不应有的“软”的问题。

2.要抓好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其实,问题就在于“衔接”上,我们应该从思想、教学课程、作业和测试上,去消除他们恐惧的心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正如飞驰的火车,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就象一节节车厢,如何使之能与火车头一块向前奔,这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后果就难以设想了。这次新课程标准很明显就给予了一定的考虑: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进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具有文学性和戏剧性;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这就使教学侧重有所分清,不会再出现以往高中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小学学,小学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高中学的不大正常的现象。简而言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教学生画知识树又何尝不是如此的想法呢?在画知识树的同时,实际理清了各知识之间联系。

3.从阅读要求看,小学: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僧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初中: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根据不同学段提出的不同的质和量的要求,就是不同学段的衔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