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网格化工作计划范例6篇

综治网格化工作计划

综治网格化工作计划范文1

中青二班 第一调研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主要矛盾的不断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也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许多挑战。党的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这为加快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新思路,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贵阳市按照中央、省委安排部署,把建立健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实践中得到充分检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过去的一些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仍然存在,现在新的一些基层治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开始浮现。本文从当前贵阳市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贵阳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时代意义,阐述了提高贵阳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贵阳市 调查报告 治理现代化 基层社会治理

视察贵阳时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贵阳市的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新的方向,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贵阳市按照中央、省委安排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推动,加强各级综治中心建设,特别启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工作,将此作为推进城市新区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的一些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仍然存在,现在新的一些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又开始浮现。本文从当前贵阳市各区县街道、乡镇基层社会治理,特别是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阐述了提高贵阳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工作现状

(一)机构设置情况

一是街道机构设置情况。按照《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筑党发〔2019〕33号)、《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规范设置街道办事处的通知》(筑府发〔2020〕2号)文件要求,全市街道按照“5办1站4中心”设置机构。其中,“5办”:党政办公室、基层党建办公室、公共管理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公共安全办公室;“1站”:退役军人事务站;“4中心”:党建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优化营商服务中心。

二是乡(镇)机构设置情况。按照《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黔党办发〔2010〕19号)文件要求,全市乡(镇)基本按照“5+9+8”模式设置机构。其中,党政机构: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事业机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水利站、林业站、财政分局;上级部门设在乡(镇)机构: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市场监管分局、税务所、国土所、中小学、卫生院。

(二)机制运行情况

街道(乡、镇)把推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运行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抓手。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一中心”情况。机构设置方面:街道综治中心全部设置为实体化事业机构,核定事业编制最多20名,最少3名,56%的街道编制在10名以内。乡(镇)综治中心除修文县7个乡(镇)设立为实体化事业机构外,其余乡(镇)均没有实体化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方面:区(市、县)综治中心被抽调人员占17%,最多达68%;街道综治中心人员编制使用率为55%,平均年龄37岁,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78%,中共党员占36%。

二是“一张网”情况。网格划分方面:将商务楼宇、各类园区、集贸市场、商场、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划分为“专属网格”,在居民住宅区按400-500户或1000人左右划分1个“一般网格”,全市共划分7870个网格。网格员配备方面:共配备网格长1499名,均由村(居)党组织书记兼任;配备网格员5784名,平均年龄43岁,46岁以上占49%,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38%,中共党员占37%,兼职网格员占77%。薪酬待遇方面:网格员待遇以原岗位薪酬水平为主,月收入2000元以下占54%,月收入2000-3000元占14%。

三是“十联户”情况。在农村地区按照十户左右标准,划分“十联户”单元,在城市地区按照单元楼栋建立“十联户”单元。目前,共配备联户长32818名,主要由村(居)在本地群众中推选产生。

二、存在问题

一是重视不够。“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是省委全会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上热中温下冷”现象特别突出。在省级层面,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时光辉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导。在市级层面,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彭容江、市委政法委分管领导都在亲自推动。在县级层面,区(市、县)党委政府重视不够,区(市、县)党委政法委统筹力度不够,有的简单粗暴“甩锅”给综治中心,综治中心在统筹、督促上力度不够。乡级层面,乡镇(街道)党委简单应付,一些科级干部不学习文件,基本情况都不清楚,对网格和十联户划分标准、网格和网格员数量等基本信息、基础数据都不掌握,有些科级以上干部一问三不知。在村级层面,大多数多数村(居)干部敷衍了事、蒙混过关。

二是认识不深。在乡镇、街道层面,普遍认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是一项新工作,把机制建设和业务工作搞成“两张皮”,没有充分发挥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作用,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力量,统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三是队伍不强。对综治中心建设“八个统一”标准和其中的“3个100%和1个90%”要求落实不到位。全市10个区(市、县)综治中心共有事业编制284名,实际在编231名,实际在岗仅有158人。多数县级综治中心存在大量空编、人员抽调情况,有的区县抽调人数过半,有的班子成员也被抽走。比如,花溪区实有31人,被抽调16人,在岗15人;又如,观山湖区实有20人,被抽调9人,在岗11人;再如,开阳县实有18人,被抽调10人,在岗8人,仅有1名主任开展工作,基本上只能运行12345热线业务工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指导力量严重不足。在县级层面抽调人员现象十分严重,在乡级层面“有编无人”也较为普遍,“空编”“空巢”现象也十分严重。

四是基础不牢。按照最新要求,网格重新调整划小之后,因网格数量增加未及时新增配备网格员,各区(市、县)“空网格”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综治中心人员在编不在岗现象较为严重,被抽调人员占17%,最多达68%,且党员占比偏低。街道(乡、镇)层面:政法委员配备不足,且未兑现“政法津贴”;综治中心主任和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党员占比偏低。村(居)层面:网格员年龄偏大,半数在46岁以上;学历偏低,60%以上低于大专文化;收入偏少,半数以上人员月收入不足2000元,有的仅占村(居)“两委”委员报酬的52%;兼职偏多,专职网格员仅占总数的20%;能力偏弱,工作动力、工作积极性、信息化技能与当前工作要求差距较大;成就感低,缺乏网格员激励机制,一些网格员认为自己的社会价值不高。联户长(楼栋长)推选、管理和作用发挥还不规范,随意性较大。

五是工作不亮。今年年初,在工作安排时,就要求各区(市、县)至少打造1个样本点,但目前全市网格党小组未及时配备到位,覆盖率还比较低;有的联户长还是以原来的楼栋群、楼栋为单位开展业务工作,没有按照新的标准进行调整。没有一个乡镇(街道)达到规范建设的要求。

三、对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是省委、市委进一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政治任务。区级政法委、综治中心、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的落地落实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推动,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落实,及时研究队伍建设、工作落实、督促检查、经费保障等具体问题,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确保“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是进一步细化方案落实。为了确保“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相关工作的落地落实,各区县要制定符合各自区情、县情的具体实施方案,为具体的工作做好正确指导和有力支撑。例如观山湖区区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创新“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广基层社会治理“十联户”模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观委平安组〔2020〕4号)、《平安建设重点整治1+8行动方案》及《关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效能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各镇(街道)要按照文件精神,结合实践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各村(居)学习文件精神,吃透文件精神,把省、实、区各级党委关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全面传达贯彻落实到各村(居),确保文件精神真正落地落实,落实不跑偏走样、不打折扣,确保相关工作的长效开展和常态化落实。

三是进一步建强综治中心。要严格按照省、市、区各级文件精神及“八个统一”要求,建强区、镇(街道)、村(居)三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强化其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重点人员联管、基层平安联创、五治工作联抓等职责,扎实抓好镇(街道)、村(居)两级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建立健全指挥调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格化服务管理、“十联户”自治模式等工作制度机制,推进综治中心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三级综治中心队伍建设,补齐区、镇(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失,科学合理配备好村(居)综治中心队伍,真正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

综治网格化工作计划范文2

(一)全面贯彻落实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把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纳入镇总体规划,积极开展新一轮平安创建工作,每月召开一次综治工作例会,分析全镇各类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对综治工作进行总结,讨论综治工作发展新思路。每季度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及综治委会议,研究综治及平安建设有关工作,年初召开了综治暨平安建设大会,与基层综治责任单位、村签订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书,明确领导责任和工作目标,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综治工作格局。

(二)进一步加强综治组织机构建设。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镇综治维稳中心更名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并及时调整充实了镇综治委领导机构和综治委成员部门,由镇党委副书记和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共同负责综治工作。同时,在明确专职综治办副主任的基础上,选配了5名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镇综治暨平安创建工作的开展,综治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使各村综治办主任充分发挥作用,对个别村综治办主任进行了调整,并采取以会代训、举办短训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了对村级综治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为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进一步健全

(一)多措并举,形成机制常态化,为党的十胜利召开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今年各级党代会及十的召开要求安保活动较多,如何加强敏感时期和重要活动期间矛盾排查和维稳情况,成为了今年综治工作和维稳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此镇建立起了一整套的摸排管控制度,如:定期开展涉稳矛盾、纠纷的大排查,对重点人员加强落实管控,每周做好维稳形势分析和研判,每月做好矛盾问题的调处和调解情况的调查,每季度进行村情民意状况调查分析,以便及时掌握辖区群众日益关心的重点问题、急需解决的涉稳问题。同时,对排查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及时归档后,划分归口调解单位,各村明确责任,加大对矛盾的调解、化解,严格调解、责任落实情况。镇综治中心建立对辖区各村、各单位矛盾化解的“一案一档”制度,使考评“有据可评,有据可奖,有据可惩”,提高矛盾调解、化解效率。

(二)“三方联动”齐调,巩固稳定社会态势。成立了由派出所、司法所、镇综治中心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三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对来信来访案件、交办案件、排查中掌握到的案件进行合理分流,明确矛盾纠纷调处责任主体,区分案件轻重缓急,提出转办和督办意见。并按照小矛盾纠纷当日接案当日调处完毕,一般矛盾纠纷3--5天调处结案,大的矛盾纠纷5--7天调处结案,最长不能超过一个月期限的原则调处。“三调联动”的推行,缓解了派出所矛盾问题繁而复杂,不能有效办理的压力,又为群众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纠纷解决渠道。真正畅通了民意,解民问题之所需。同时,把预防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第一位的工作来抓,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把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的矛盾纠纷作为重点调解、化解对象,对排查出来的重大问题实行定责定人,加大了调处力度,杜绝了群众性事件的发生。今年以来共排查出不稳定因素61起,落实领导包案24起,化解涉稳矛盾、纠纷57起,调处效率极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的社会稳定。

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加强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按区综治工作部署的总体要求,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在前期已建成治安防控室的基础上,投资140余万元,扩建了派出所监控中心,在全镇46个村居和镇政府驻地沿街、公路干线主要路口,新增高清监控摄像头89个,形成了全覆盖的电子监控网络,并实现了与区公安分局监控中心的连接,所辖重点单位、重点路段、复杂场所图像能够即时上传到分局监控中心,全面提高了预防控制和打击惩治违法犯罪的能力。

(二)加强了村居、社区综治工作站和调解组织的建设。今年来,镇加大对社区综治工作站的投入,推进了社区综治工作站的标准化建设,并积极发挥其作用;加强了基层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在全镇46个行政村统一建立了调解室、联系点,并不定期进行有关业务方面的培训,提高了基层单位自我调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同时,切实做到了组织、人员、工作、报酬四落实,巩固了基层第一道防线,把治安防范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真正解决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条件办事和办好事”的实际问题,深入推进了调解工作的发展。

(三)加强了群防群治队伍规范化建设。在镇上进一步充实了民兵应急分队,在村里建立完善了由村级综治工作负责人、治安巡防员、治安信息员、治安志愿者等组成的巡逻小组,增加了群防群治队伍力量,定期开展治安义务巡逻。同时,加强了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基层群防群治组织的整体水平。目前全镇共有巡逻队48支人员达300余人。

四、社会治安秩序更加稳定

(一)深入开展油区治安集中整治活动。按照市区统一部署,镇结合实际,开展了油区治安集中整治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整治重点和具体任务,并抽调专人成立了由镇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门工作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调度。自活动开展以来共计出动油区宣传车28台次,张贴标语32余副,先后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6次集中整治行动,共取缔三小一点2处,拆除私拉乱接油田线路3处,截止目前,全镇油区秩序持续平稳,涉油案件和问题同比下降了56%。

(二)加强帮教安置、社区矫正工作。一是加强了对帮教安置对象的动态管理工作。今年以来镇共核实安置帮教人员4名,分别为其建立了个人档案,落实了以村居主任或者调解员为责任人的帮教责任人,并且不定期的上门进行走访调查,及时联系村居、民政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其进行提供帮助。二是进一步做好了社区矫正工作。截止目前镇共接受社区矫正对象42名,截止12月份共解除社区矫正人员5人,撤销假释人员1名,剩余36名社区矫正人员;36名社区矫正人员中缓刑人员29名,假释人员7名,当前在册的36名社区矫正人员中,有20人为侵犯财产罪(大部分为涉油犯罪),8人危害公共安全犯罪,8人为破坏经济秩序犯罪,高中以下学历人员32名。

(三)深入开展防控“”非法活动工作,实现防范工作规范化。开展了“家庭拒绝”活动、“中功”专项整治行动、印制“家庭拒绝承诺卡”5000份,逐村逐户引导群众签定。在四村粉刷反宣传标语8副。根据610办公室部署,现正在各村、镇直单位和学校开展反警示教育阵地建设工作,即每村建立一面警示教育墙,每一所中小学校建设一个警示教育橱窗,每村建立一个反室,掀起全镇防邪工作新高潮。

(四)强化了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今年来,我镇重点把住“流入、流出”两头,抓住计生办、派出所、镇边村三关,抓好了住宿、择业两环,落实防范、打击两手,严密出租房屋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及活动场所的管理控制。按照“谁租赁、谁负责”的原则,由派出所与房主签订治安责任状,强化房主治安责任意识,主动为流动人口提供了有效服务。同时,对流动人口进行登记造册,作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五)加强了校园及周边治安整治工作。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措施,在学校构建了“以群防群治队伍为骨干,以三道防线为重点,以校地共建为基础”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维护了校园治安秩序。

五、创新机制,确保社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综治网格化工作计划范文3

2021上半年,xxx认真贯彻县委平安办部署的工作任务,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制,以“三零”单位创建工作为主线,以建设“平安xxx”为载体,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有力的维护了辖区内的社会稳定,为xxx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现将xxx上半年开展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进行汇报。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xxx党工委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年初将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每月召开一次“xxx综治工作例会”“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和““三零”单位创建工作推进会”对xxx综治工作进行研讨和安排。按照上级文件要求xxx充实、调整了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由xxx党工委书记、中心主任龚文勇担任组长,副主任xxx、xxx担任副组长,全体干部职工为成员,经常性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综治、平安创建工作。年初与各行政村两委干部签订综治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书和信访责任书等,形成责任明确,层层抓落实的综治领导责任体系;按照xxx户籍人口签订禁毒承诺书、和禁种铲毒责任书,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真抓实干、落实工作

这半年来,xxx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政府对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会议和文件精神,以“三零”单位创建工作为主线,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完成工作任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综治中心、调解中心阵地建设及运行。xxx深切认识到综治中心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工作平台,是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支撑。综治中心配备了一名综治员和两名矛调负责综治矛调工作,各村设有综治矛调办公室,建设有治保会、调委会和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确保了xxx综治矛调工作的平稳运行。(二)全科网格的建设。自行政村合并后,xxx对辖区内网格划分进行了重新调整,现划分为7个村16个网格,共有16个网格员,覆盖xxx全部常住人口。(三)两级人民调解员工作。xxx设有人民调解员两名,通过村级矛调员上报、随时下村走访等方式排查辖区内的矛盾纠纷,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总体要求,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解决处理。xxx内村级矛调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业务能力不足,待遇不足的问题,不能很好的独立完成本村矛调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四)安全维稳工作的开展。根据上级单位的安排,上半年xxx开展了“用电用气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社会治安、经济民生、农业农村三大领域违法犯罪和突出问题打击整治”和“防范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活动”等重点工作,共排查出55项用电用气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问题,xxx实施挂牌督办,发现一例,解决一例,限期办理,解决销号,有效保障了辖区内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中县乡包村、村干部和网格员等共计四十余人,深入村民家中指导xxx户村民签订承诺书,发放xxx份“致全县广大人民群众一封信”和xxxx多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手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覆盖xxx人。

综治网格化工作计划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依据《物业管理条例》(修订版)、《**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市文明小区创建规定》和《**市加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以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住宅小区综合管理和物业服务模式为目标,以加快解决居民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进一步理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体制,整合条与条、条与块的管理资源,落实管理职责,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社区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机制,建立有效化解矛盾的协调机制,加大保障力度,提高依法行政管理的水平;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主体行为,探索并完善业主委员会的组建和运作模式,改进物业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社会和市民对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的满意度,促进住宅小区综合管理工作上台阶。

二、总体目标

1、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体制基本理顺、机制基本建立。建立区、街(镇)两级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管理部门和服务单位在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中的职责;供水、供电维修养护管理体制得到理顺,水、电部门直接向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各街(镇)明确和落实住宅小区综合管理部门;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组建、换届改选及日常运作纳入街(镇)管理范畴;以街(镇)为主的综合协调机制、矛盾化解机制等基本建立。

2、违法搭建、群租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新建住宅小区新的违法搭建得到有效制止,老住宅小区新的违法搭建得到有效遏制;“群租”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治理长效机制。

3、业主依法、理性、有序地参与物业管理活动的能力得到增强,业主自我管理模式逐步优化,街(镇)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监督作用得到增强。

4、网格化管理向住宅小区延伸,房屋应急维修网络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房屋应急维修网络的服务功能,由单一应急维修向综合管理服务拓展,与市物业服务呼叫平台“962121”有效对接;健全全天候、全覆盖的物业服务三级维修网络,切实做到24小时受理居民报修。

5、新一轮旧住房综合整治(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三年内,完成旧小区综合整治300万平方米;全面启动25万平方米旧住房成套改造,争取竣工13万平方米,海滨新村、泗塘一村等成套改造和七牧场等零星旧里改造全面推进,努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6、住宅物业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力争每年培育1—2个部级示范小区(大厦),2—3个市优小区,20个以上区“满意物业”小区;住宅物业管理社会公众满意度有新的提高,巩固保持物业行风建设成果。

三、重点任务与责任单位

(一)调整建立区和街(镇)两级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1、调整建立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在原区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并制定区级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此项工作由区府办牵头,区房地局、区地区办配合,**年一季度完成。

2、调整建立街(镇)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在原街(镇)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街(镇)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并制定街(镇)级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此项工作由各街(镇)牵头,区地区办、区房地局和相关单位配合,**年上半年完成。

(二)落实住宅小区综合管理职责

1、加快网格化管理向住宅小区延伸。一是明确、落实城管执法、工商、公安、规划、环卫、绿化、物价、市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在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中的职责,制定行政监管流程。二是建立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发现及时、操作有序、管理到位、处置有力、监督严密”的长效管理机制。此项工作由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中心牵头,各相关单位和街(镇)配合,**年上半年建立运作机制并组织实施。

2、协调落实专业部门对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责任。住宅小区内水、电分户计量表前的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责任,分别由供水、供电服务单位承担;表后的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责任,由房屋所有人承担。供水方面由区水务局牵头,供电方面由区经委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年上半年分别成立专项工作组,制订方案,报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3、集中整治市民反映强烈的违法搭建、“群租”等问题。建立建设、城管执法、规划、房地、工商、公安、消防、卫生、文化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协同配合、依法处置的工作机制。有计划地整治市民反映强烈的违法搭建、“群租”等问题。违法搭建整治工作由区城管大队和各街(镇)牵头,相关单位配合;“群租”整治工作由区综治办、区房地局和各街(镇)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4、发挥街(镇)在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中的综合协调作用,努力构建文明、和谐小区。一是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街(镇)要明确和落实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管理部门,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充分发挥街(镇)综合协调优势,有效整合政府资源,建立以块为主的综合协调机制和矛盾化解机制。此项工作由各街(镇)牵头,区房地局、区地区办和相关单位配合。二是将解决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文明小区考核的重要指标。此项工作由区文明办牵头,各街(镇)和相关单位配合,**年上半年制订方案,下半年实施。

5、切实提高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能力。一是以创建平安小区为抓手,社区民警以巡防、巡查等方式,加强住宅小区内公共治安、保安人员和外来人口等的管理,组织物业保安培训工作,落实保安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二是加强对住宅小区安全防范设施的日常检查,保障技防设施的正常运行。三是建立社保队员与物业保安人员的联动机制。四是加大治安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业主自我防范意识。此项工作由区综治办、区公安分局牵头,各街(镇)和相关单位配合,**年上半年制订方案,下半年实施。

(三)规范业主自我管理行为

1、落实街(镇)社区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职责。一是推进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加强居民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的政治和组织领导。二是在街(镇)和房地部门的指导下,由居委会组织业主做好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组建、换届改选等,并对其日常运作予以指导和监督。三是把好业主委员会成员人选关,要按照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类型多元的原则,引导业主选举产生知法守法、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公正廉洁,具有社会公信力和一定组织能力的业主委员会成员。四是将街(镇)对业主委员会指导监督职责的履行情况纳入考核范围。此项工作由区民政局、区地区办、区房地局、各街(镇)共同组织推进,相关单位配合。

2、建立健全业主自我管理运作程序。完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业主小组议事决策规则、管理规约,建立业主委员会成员培训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引导业主委员会按条例规定、议事规则办事,引导业主自觉遵守“管理规约”,不断规范业主自我管理行为,逐步健全业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业主小组的作用,切实履行其所属物业区域内共用部位和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等职责。此项工作由各街(镇)和区房地局组织推进。

3、引导业主通过多种方式化解自我管理中的矛盾。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协商调解业主与业主、业主与业主委员会、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矛盾纠纷;协商调解不成的,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此项工作由区司法局牵头,区民政局和各街(镇)共同组织实施。

(四)改进物业行业管理方式

1、强化物业管理行业自律机制。一是充分发挥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的作用,以推进物业管理行风建设为重点,建立物业服务企业的诚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二是加强物业管理服务技能培训,每个物业服务企业培训物业管理师1至2名,小区经理全面持证上岗,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三是加强与专业法律服务机构合作,协调处理物业管理服务中的各类纠纷。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组织推进。

2、建立物业管理服务考核评估体系。一是强化考核奖惩制度,与物业服务企业签定目标责任书,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行风建设、创建满意物业等进行考核,奖优罚劣,有效落实物业管理各项工作。二是依靠街(镇)、居委会和行风监督员,每半年进行一次物业管理满意度测评,每季度进行一次居住物业小区经理考评。将信用报告、满意度测评结果与住宅小区经理考核、物业管理评先评优、物业管理招投标等有效挂钩。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组织推进。

3、推动物业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一是强化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物业从业人员资格的动态管理。二是建立统一的物业管理招投标信息平台,通过物业管理招投标,推进物业管理市场有序竞争。三是加大市场整合力度,引导物业服务企业采用加盟连锁、资产重组等各种方式,形成1至2家信誉好、专业化程度高、服务能力强的品牌物业服务企业;归并、淘汰一批服务差、技能低、投诉多的不诚信物业服务企业,不断提高全行业的物业服务水平。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组织推进。

4、培育与物业服务相配套的专业化市场。一是加强物业服务的分类管理,进一步推广“菜单式”物业服务模式。二是探索无人管理小区业主自我服务和直接委托专业企业服务相结合的物业服务模式。三是开展“规范管理小区”创建活动,并逐步推广。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

(五)加大房屋行政管理力度

1、加强房地部门的基层建设。一是实行各镇土地所垂直管理,形成以街(镇)建制一一对应的房地产办事处(管理所)的基层管理体制,加大房屋行政管理的力量。二是明确房地产办事处(管理所)职责和人员配置要求,夯实基础,强化基层的房屋行政管理工作。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牵头,区人事局、区财政局和各街(镇)配合。

2、规范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一是积极推进维修资金监管“专业化”、维修资金公布“菜单化”、维修资金使用“透明化”、公共收益管理“阳光化”的“四化”管理模式。二是按照规范维修资金管理的要求,执行维修资金的归集、使用、监管、再次筹集等具体操作方式。三是加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风险管理,确保房屋及其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负责推进。

3、完善物业管理保障机制。一是完善应急预案和重大事项的报告制度。二是完善无人管理住宅小区的应急托管机制,解决居民最基本的物业服务需求。三是拓展区房屋应急维修中心的功能,在资金投入、业务指导、设备设施添置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更好地满足居民安全使用房屋的需求。四是研究探索售后公房物业管理费入不敷出的解决方案。五是按市房地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推行物业服务合同网上签约备案和物业服务收费票据联网打印为抓手,依托**市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应急维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牵头,财政、物价、信息委等单位配合。

4、继续做好“急、难、愁”项目的综合整治和旧住房综合改造工作。为改善本区居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根据“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一是继续加大对“急、难、愁”项目综合整治和旧住房综合改造的资金投入力度,力争三年内完成综合整治300万平方米。二是继续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和直管旧里的改造,争取三年内完成13万平方米。三是开展全区旧住房改造(整治)总量的调查摸底工作,提出整体改造的方案。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牵头,区旧改指挥部、发改委、财政、城投、宝房集团等单位配合。

5、加强公房和售后公房管理。一是按照公房管理的要求,规范公房租金使用,确保租金总额的60%用于房屋修缮,加大公房修缮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确保将修缮资金使用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公房修缮管理,开展直管公房全项目维修,建立专项维修计划上报备案制度和竣工验收、项目审计制度。三是按照售后公房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标准,逐步推行售后公房“菜单式”分等收费管理模式,解决“同一小区、同等服务、不同收费”问题。四是逐步理顺售后公房物业管理机制,促进售后公房物业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五是逐步整合商品房、售后公房和公房管理的信息资源,基本建立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的机制,实现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动态管理。此项工作由区房地局、宝房集团共同组织推进,涉及物业服务收费内容的物价、法制办等配合。

四、实施步骤

依据“分类指导,差别管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年为筹划准备阶段。起草《**区加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制订工作计划,并做好相关配套办法和方案的编制工作。

综治网格化工作计划范文5

天津科技大学是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天津市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中央部属院校——天津轻工业学院,2002年独立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为军队培养国防生的签约高校。2008年学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学校占地面积153.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9万平方米,现有本、硕、博全日制在校生近27000人。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有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专业,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硕士、艺术硕士、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有本科专业59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天津市品牌专业13个。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辅修双学位专业。随着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我校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天津市高校中始终处于前列。

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创建于1985年,现有本科生22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是国内规模较大、专业设置较齐全、教学条件优越,集专业教学、创作设计、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于一体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设计学院。学院拥有设计艺术学和艺术设计两个硕士点,有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动画、表演7个本科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05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2人。教师队伍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教学和实验手段先进,为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的设计学为天津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有产品设计和动画2个天津市品牌专业。设有“卓越艺术人才实验班”,每年从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实验班学习。各专业设有工作室与研究中心,为学生创作搭建实践平台。近年来,全院师生在各种艺术设计研究和创作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先后完成国家和天津市艺术设计规划项目100余项,参加各类展赛并获国际和国内各类奖项多项,出版教材、专著多部,是天津市社科类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将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强调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以创作、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内一流的艺术设计学院。

一、招录方式

根据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相关文件要求,2016年我校艺术类(美术)专业招生实行校考和统考并行的招录方式。

招录方式 招生范围 要求 专业校考 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黑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 考生必须参加我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如考生所报专业属于所在省(市、自治区)级统(联)考范围,还须取得该专业省(市、自治区)级统(联)考合格资格。 省级专业统(联)考 北京市、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贵州省、海南省、四川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市、自治区)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联)考,此类考生无需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校考。二、招生计划

2016年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招收艺术类(美术)专业学生520人,其中使用校考成绩招录计划总数为405人。各专业计划如下:

招生专业 总计划 层次 学制 说明 产品设计 120人 本科 四年 文理兼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设计学类专业学费:12000元/年•生,动画专业学费:15000元/年•生。办学地点: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13大街29号),邮政编码:300457 视觉传达设计 80人 本科 四年 环境设计 80人 本科 四年 公共艺术 80人 本科 四年 服装与服饰设计 80人 本科 四年 动画 80人 本科 四年具体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三、艺术类(美术)专业校考办法

1.报名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有国内常住户口,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热爱所学专业,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2.报名办法

(1)天津考点报名办法

①网上报名:在天津考点报名考试的考生,请于2016年1月20日至2月24日登陆天津科技大学招生信息网(zsjy.tust.edu.cn/zhaosheng/Index.Asp),点击进入“网上报名”系统,按照系统提示填写报名信息,打印报名确认表。网上报名所填信息必须真实、准确,提交确认后将作为录取时的依据。

②现场确认:持从网报系统中打印的报名确认表、身份证、艺术类专业考试准考证,于2016年2月24—25日到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进行现场确认、缴费、打印准考证。

(2)其它考点报名办法

考生持身份证、艺术类专业考试准考证,按照报名时间要求进行报名,报名办法按照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3)黑龙江省、甘肃省、江苏省、福建省、河北省、天津市的考生只能在本省参加考试,其余校考省份的考生可在本省考点或天津考点参加考试。若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对考试地点有特殊要求的,则按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

(4)考生只允许参加一次我校美术类专业校考,如参加两次或两次以上,则取消考试成绩。

(5)报名费:150元/生

3.报名材料

(1)考生户籍所在地招办开具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准考证》(或报考资格证明信)原件及复印件。

(2)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本人一寸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2张(背面标注姓名)。

4.政治思想考查与体检,由考生户口所在地的普通高校招生办公室统一负责。

5.考试内容

科目 考试时间 满分值 备注 速写 30分钟 100分 默写 素描 150分钟 200分 默写 色彩 180分钟 200分 默写 综合素质测试 15分钟 — 笔试简答,不计入总分,仅作参考 总分 500分  说明:

①考生应在考试前一天到报名考点了解有关考试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②考生进入考场必须携带准考证、本人身份证和省统考准考证,否则不能参加考试。

③画具及用品由考生自备。

6.合格生源确定与成绩查询

(1)学校视生源情况,按照不超过4:1(专业考试合格人数:专业招生计划)的比例确定合格生源范围。

(2)2016年4月中旬,所有参加我校专业考试的考生须通过天津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网( zsjy.tust.edu.cn/zhaosheng)的“2016年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系统”查询考试结果,我校不再以其他方式通知本人。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自行打印《专业考试合格通知单》(我校不再另行邮寄)。

7.天津科技大学2016年艺术类(美术)专业校考安排表

序号 考试地点 考 点 名 称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1 广西南宁市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市青山路14号) 1月23-24日 1月25日 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哈尔滨华德学院(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开发区学院路5号) 1月24-25日网报 1月29日 3 甘肃省兰州市 兰州文理学院(兰州市城关区雁滩北面滩400号) 1月26-27日 1月29日 4 山西省太原市 太原师范学院新校区(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319号) 1月26-27日 1月29日 5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京市建邺区应天大街832号) 1月22-25日网报 1月29日 6 河南省郑州市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郑州市中原东路124号) 1月27-28日 1月29日 7 福建省福州市 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32号) 1月29-30日 2月1日 8 江西省南昌市 南昌大学(青山湖校区)北区(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 1月8-28日网报 2月1日 9 山东省青岛市 山东省青岛市招生考试中心 1月18—29日,2月14—19日 2月23日 10 天津市 天津科技大学(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1月20日—2月24日网报, 2月24-25日现场确认 2月27日 11 河北省石家庄市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石家庄高新区信工路18号学院南校区招生办公室) 2月24-25日 2月27日注:①天津考点网上报名地址:zsjy.tust.edu.cn/zhaosheng/bm/,青岛考点网上报名地址:wsbm.sdzk.gov.cn, 哈尔滨考点报名网址dfxyzj.com/ ,南昌考点报名网址:jxeea.cn。

②黑龙江省、甘肃省、江苏省、福建省、河北省、天津市的考生只能在本省参加考试,其余校考省份的考生可在本省考点或天津考点参加考试。若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对考试地点有特殊要求的,则按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

③考生只允许参加一次我校美术类专业校考,如参加两次或两次以上,则取消考试成绩。

④港澳地区及台湾省考生可在天津考点参加报名、考试。

四、使用专业校考省份录取原则

1.报考我校的考生,需政治思想品德和体检合格,参加我校专业考试且专业成绩达到我校合格线,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市、自治区)规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依据我校在该省(市、自治区)的招生计划及考生高考志愿,按照综合分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录取的考生按照综合分以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

2.综合分计算方法:按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5:5的比例计算综合分。在计算综合分时,专业成绩按满分750分折算,文化成绩按高考原始分数计算(满分750分[满分不是750分的,折合成750分],文、理科均含数学成绩,不含政策照顾分)。

综合分算法:综合分=文化成绩×50%+专业成绩×1.5×50%

3.对于专业考试成绩在全校总排名前100名以内(含第100名),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文化课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规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予以优先录取,按照综合分以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此部分录取考生的招生计划包括在该省(市、自治区)公布的艺术类招生计划范围内]。

4.综合分相同时,优先录取专业校考成绩较高的考生;综合分与专业校考成绩均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课高考相关科目成绩较高的考生(相关科目依次为语文、数学、文(理)科综合)。

5.所报专业属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组织艺术类省统考范围的,必须取得该专业省(市、自治区)统(联)考合格证,方有资格参加录取。

五、使用专业统(联)考省份录取原则

1.报考我校的考生,需政治思想品德和体检合格,省(市、自治区)统(联)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本科报考资格,同时文化课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线,依据我校在该省(市、自治区)的招生计划及考生高考志愿,按照综合分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录取的考生按照综合分以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内蒙古自治区除外)。内蒙古自治区实行“专业志愿清”的录取规则。

2.综合分计算方法:按专业统考成绩与文化课高考成绩5:5的比例计算综合分。在计算综合分时,专业统(联)考成绩按满分750分折算,文化成绩按高考原始分数计算(满分750分[满分不是750分的,折合成750分]。若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对投档规则的综合分计算方法有特殊要求,则按所在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

3.综合分相同时,优先录取专业省(市、自治区)统(联)考成绩较高的考生;综合分与专业省(市、自治区)统(联)考成绩均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课高考相关科目成绩较高的考生(相关科目依次为语文、数学、文(理)科综合)。

六、有关须知

1.文化考试

专业考试合格者,须参加本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手续按当地规定执行)。我校各专业的公共外语课程全部为英语。

2.新生入学及复查

新生入学后,学校根据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进行复查,对于不符合条件或有舞弊行为的学生,取消其录取资格。

3.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22-28113336、60273336

联系部门:天津科技大学招生就业指导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邮编:300222

网址:tust.edu.cn

E-mail :zszx@tust.edu.cn

综治网格化工作计划范文6

今年以来,在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属各村、各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综治中心以维护全镇社会稳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工作目标,整合综治各职能部门作用,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建设,认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组织部署、调查摸底、专案侦办等工作,为辖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平台和有力保障。

一、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整治

我镇高度重视矛盾化解问题的处理,制定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成立矛盾纠纷、化解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努力把各种矛盾纠纷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防止矛盾激化酿成群体性事件,使得矛盾纠纷的排查以及调处落实到位。今年1月-12月中旬,全镇共受理民事纠纷案件47宗,调处42宗,成功42宗,5宗指引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调处率100%,涉案金额45多万元,社会总体平稳。

二、加强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

信访维稳工作专班(下面简称“专班”)成立以来,高度配合专班的工作,制定了《关于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包案责任制的通知》、《关于报送涉信访维稳信息的通知》,把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出现问题立即核查、立即上报。另外,对矛盾纠纷排查、涉访重点稳控人员稳控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特别是敏感节点期间,包保责任人坚持做到每天与重点人员联系,并拍照落实;对于失控的人员,领导也多次亲自联系到其本人,通过多次敲打教育,确保失控人员在稳控状态。到目前止没有发生到连州、清远、广州、北京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的情况,也没有发生因矛盾处理不当导致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三、全面推开“中心+网络化+信息化”工作模式

今年,我镇已全面推开综治中心“中心+网络化+信息化”工作模式。我镇总人口约5.3万人,下辖14个村委会,共划分为131个网格,由140名网格员共同管理,并给其中70名网格员配备了综治e通APP手机,做到网格员每天登陆综治e通,有问题立即上报镇综治中心备案。

四、加强管理,有效遏制各类治安突出问题

1、加强路面、街面管理,及时遏制各类治安突出问题。针对辖区人口多、范围大、分布广的特点,我镇派出所联合村委会的治保会制定了日常的巡逻方案,定时对辖区各重点部位开展巡查,坚持经常性的巡查整治,消除治安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组织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加强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每月利用乡镇的“墟日”,我镇综治办联同派出所、司法所、文化站等多个部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

3、经过交通运输局、工商局、公路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开发服务中心联合城综局城监大队,和镇内全体干部一起展开联合行动,集中整治内的“六乱”行动,目前街道环境已经变得干净、整洁、宽敞。

五、重拳开展扫黑除恶工作

我镇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迅速成立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涉黑涉恶案件线索移交管理机制》和《扫黑除恶专职斗争有关工作机制》。

六、强化服务,做好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工作

1、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管理。镇司法所每月会组织所管辖的20名社区矫正人员参加公益劳动,每月举办一到两期普法宣传,极大的帮忙社区矫正人员走上正轨。

七、普法宣传情况

(一)积极开展法治文化宣传。今年由政法委组建的“法治大讲堂宣讲团”和我镇政府法律顾问组成的法律宣讲团共计在我镇开展“门楼下的法治大讲堂”讲座8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我镇司法所、镇综治办和镇派出所组成的普法宣传团队每个月到镇各辖区进行各类普法宣传共计28场。

(二)抓好干部职工法律教育。制定了干部职工年度学法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干部网络学习和自学的方法,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定期组织学习法律知识。同时组织各村、各单位的负责人进行法治学习交流,使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观念深入基层。    

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镇的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人手不足。我镇司法所严重缺编,人手上的不足造成有些工作滞后性。二是信访维稳工作形势仍然严峻,重点维稳人员多,群体性事件多,还有一些历史积案未能处理,导致出现个别缠访、重访现象。三是在深入宣传有关法律知识、创建平安细胞方面财力非常有限。

九、2020年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计划

继续巩固综治成果,确保一方平安、和谐。

1、强化预防、及时排查矛盾纠纷。围绕早发现,早介入,在处理目标,加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排查预测,坚持每月周定期摸底矛盾纠纷,对“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提前开展排查预测,并对群众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专项调查。健全信访制度,加强联系,及时了解动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2、继续落实重点人员稳控,坚持做到每日一报告。一经发现上访苗头,立即采取行动。

4、普法工作进一步深入。结合的实际,的普法教育工作计划用2年时间继续开展以“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 构建平安和谐西岸”和“实现中国梦,法治伴我行”为主题的平安法治宣传活动,2020年底普及164个村小组,计划用2年时间覆盖全镇机关、学校、厂矿、企业、服务行业、14个村委164个村小组、医院、公路候车亭、公路立交桥等区域,普法宣传平安法治宣传活动全方位的立体式的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