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教育论文范例6篇

个别化教育论文

个别化教育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基本概念、研究价值、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趋势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性别教育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性别教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其研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理清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思路,对性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动态的分析。

一、性别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所谓性别即男女有别,它是根据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所作出的区分。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讨论教育中的性别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分化,具体表现为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两方面的差别。而社会性别则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研究者对性别教育概念的表述上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没什么差别。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性别教育的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它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

二、性别教育研究价值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价值

“学校即社会”,如同复制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工一样,学校教育通过性别的学习和规划也复制了社会性别。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用社会性别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审视和批判教育中的性别分化现象,破除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偏见。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解放人类的力量,在教育领域中引人性别议题,不但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性别意识,而且可以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同时引起人们对性别议题的关怀心、敏感度,以及使人们获取有关两性平等、互相尊重的知识和技能,把个人感性的、下意识的性别经验提升为性别群体共同的理性的自觉认识和行动。进行性别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解构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减少甚至消除性别歧视。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

性别形成的心理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形成了以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图式理论等为代表的解释性别形成的各种理论,它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个体性别形成过程中的特征。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生理结构就是命运。”妇女的生育角色、性别身份和性的选择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任何不服从自然要求的妇女,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不正常的”。弗氏精神分析理论以一种“男性中心”的视角看待女性心理特征,遭到了许多质疑和批判。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方式是完全习得而来的,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大量观察和模仿同性模式的结果。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则认为,性别行为是一个内部认知发展过程,它的形成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性别社会化的主体。随着智力的成熟与发展,儿童可以达到自我的社会化,自己选择与自己性别适宜的行为。同时认为,性别定型的过程也必然服从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马丁和哈文森的性别图式理论融合了认知发展和社会学习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把人、特质和行为分成男性和女性两个范畴,强调社会性因素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类型发展理论的趋势。

2.社会人类学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克特·帕森斯提出的特殊功能论,认为个人要完成社会化就必须内化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期待。只有经过社会化,文化模式才能被内化到个性体系,才能对个人的行为起制约作用,行动者才能使动机与角色期待一致起来,并取得扮演角色所需要的技能。性别的形成正是在个体习得文化对性别的界定及角色期待中完成的。社会文化决定论者玛格丽特·米德根据对阿拉佩什、蒙杜古马和特哈布利三个原始部落的跨文化社会的性别特征的调查,得出男性化或女性化并非传统观点那样是性别本身固有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3.性别双向化理论基础

以性别双向化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性别心理学家本姆,质疑以往男女两性的分类标准,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只是同一程度上的相对两端。本姆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别特质双向化的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即可能是性别双向化的或双性化的,他/}L们既有所谓的男性化特质,又带有所谓女性化的特质。同时还认为在性别特质上非常传统的个体会抑制任何被认为与其性别角色不符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特质,而双向化类型的个体则会较自由地表现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本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非性别歧视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社会化的主张。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的发展和未来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性别教育研究进展

(一)性别角色教育方面

针对“角色”一词,中西学者有过各种表述,概而言之是指在社会群体中,社会对特定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的期待。它是社会群体的组成元素,其中身份与地位是其重要的特征。性别角色是指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及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造成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身份地位、行为表现方式等方面持有刻板印象。它是一种社会对性别群体的先验的看法与期待。在性别角色教育中,我们要认识到性别角色受多种因素影响,它是社会发展和历史积淀的产物。首先,性别角色的差异是由于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决定的,这一因素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先天必然存在的。其次,性别角色更多是受到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影响的,是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对不同性别的观念和期待。性别角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行为和内在态度两方面。在近十年的研究中,我国关于性别角色教育专门研究的期刊论文有10余篇,主要是从双性化理论、性别角色认同、因性施教、性别角色的差异、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等角度作了研究,其中关于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文章有2篇。由于研究者立场和方向不同,其观点也不尽相同。双性化理论认为个体本身既有与其生理性别相同的性格特征,又存在着另一性别的特征,这两方面都应得到充分发展。而另一些学者则站在了相反的立场,认为应该针对个体的生理性别进行相应的、与此相符的教育,使其性别特征更加明显。 (二)性别差异教育方面

性别差异是指男女在生理差异、内在态度、外在行为,以及社会认同、社会期待等方面的差异。在教育领域,性别差异研究除了关注上述要素外,还注重对个体学习性向、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智力发展水平等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内研究性别差异教育的专著有《性别差异与教育》,而其他涉及性别差异教育的研究多为期刊论文,主要从学生人学情况、教育经费使用、教育收益(回报率)、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性别差异研究。从研究成果看,研究的目的主要有:呈现我国各级学校男女生人学比例;分析学校教育中教育经费的分布比例;比较各类学校男女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学习性向的性别差异状况;比较学习能力及学习优势的性别差异;寻找适合男女生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发展状况以及各种关键期的性别差异,等等。同时,研究还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包括教师自身性别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自身性别对其教师专业发展、职业上升空间、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包括教师由于自身性别造成的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态度、管理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教学中性别歧视的研究。

(三)性别平等教育方面

性别平等教育,主要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出现的不平等、不一致的现象,包括地位上的不平等;相同情况下的不同对待;文化传统对不同性别受教育者的不同期待与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显性的差异对待和隐性的情感差异对待;教育过程及就业过程中由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造成的性别歧视,等等。我国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很少,研究深度也基本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而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起步较早,目前已做得相当完善,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性知识、性心理、性态度等方面,并力图破除传统文化脉络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将课堂上所认识到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大陆方面,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就业、启蒙教育、农村入学比例、女性主义等视角进行了分析探讨,呈现了我国教育在人学制度方面的平等程度,在教育出口制度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关注的人较少,由于在入学后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受教育者的流失,并且在学校教育结束后,就业情况是呈现性别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四)性别意识教育方面

性别意识指的是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近十年来,我国关于性别意识方面的专著有《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性别的革命》《性别别政治》《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等。我国的性别意识教育研究主要是在学科教学、教师教学、教师意识、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在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方面有较大进展,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是指教师从社会性别的角度,以实现教育的社会性别公平为目的,对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过程、课程教材和师生关系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教师获得与社会性别和教育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以消除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在这一研究方向,我们也可以看到,是坚持双性化教育立场还是传统男性化教育立场,对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都有不同的影响。

(五)性教育方面

性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性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尤其对引导青春期青少年的走出心理误区,正确看待自己及异性,妥善处理异性间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的性教育刚起步不久,对性教育的研究也大多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研究者主要是依据性教育的国际水平对国内性教育现状进行审视,从中产生大量问题,如教师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或粗略带过,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课程,再如国内性教育的内容较为简单贫乏,并且没有一以贯之,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关于这一方面还有待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并且关于性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生命科学研究者与教育研究者合作进行性教育研究的范例,从而推进了我国性教育内容的规范化、科学化。还有一些人文学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于性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也进行了探索,希望能找到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途径,从而使性教育更加切实有效。

个别化教育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社会性别视角;性别平等;性别教育

社会性别是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对男女特征的定义与角色要求。“社会性别”概念在诸多研究领域中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它是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结构,也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途径,现已成为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和工具闭。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我国中小学教育,可以发现在教师层面、教材层面和学校层面都存在着诸多性别歧视现象。

一、教师层面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性别刻板印象.认定男性大多坚强、独立、胆大、冒险、理性,适于从事家庭以外的、具有竞争性和开拓性的工作;而女性大多温柔、内向、仔细、体贴、情感细腻、胆小,适于从事家务以及服务性的工作,性别刻板印象往往是在内隐地起作用,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为。这种观念投射到教师身上,他们都会有意无意地采用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引导男女学生的发展方向。例如,研究者陈霞于2007年2月对江西省铅山县县城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性别意识现状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教师的男女平等观不成熟;(2)教师的女性家庭角色意识浓厚;(3)教师的女性发展观念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较深;(4)教师的性别态度不公正,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师一方面长期处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之中.另一方面又得到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的保护,很容易产生社会已经“男女平等”的感知错觉,造成社会性别意识淡漠,不能对女性受压迫、受歧视的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而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如果教9币没有采用性别分析的视角去评析,很容易让学生,尤其是女生回到过去刻板的性别模式。从心里很自然地接受这些约定俗成的对女性的偏见,使我们的教育成为传统的刻板的性别模式的历史性重复。

儿童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体,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并不是天生就决定的,是在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来培养的。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之一.其本身的社会性别意识以及对性别文化和现象的评价与思考能力都是很重要的,都会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别社会化。为此,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中,国家在“妇女与教育”的策略措施中明确提出,“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这有助于在教育政策层面加强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提高教师的社会性别意识,提升教师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教师教育。

二、教材层面

西方国家在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检视教科书中反映男女不平等思想的内容,并制定了按照社会性别公平化的准则,使用无性别偏见语言编写的教材,清除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我国的研究者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分别对我国中小学教材中的人物插图和男女两性的角色定位及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描述进行了量化的统计分析。结论是,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中同样存在着严重的性别不平等思想的内容:第一,男女两性在课文和插图中的出现频率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严重忽视女性人物。教科书中描写女性人物的课文只占以写人为主的课文总篇数的11.89%,女性人物插图也只占人物插图总数的16.5%,女性人物在教科书中的地位显得微不足道;第二,男女两性在职业角色、性别观念和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描述有显著差异,继续延续我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观念十分浓厚的性别刻板印象,仍在大量地传播着落后于时代要求的性别观念与行为;第三,男女两性在对社会文化和历史进步等方面的贡献描述存在极大的差异,明显地不注意宣传女性人物,忽视女性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在教材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和性别偏见现象,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对女性的省略、忽视、刻板化和歪曲,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男性标准”问题。从教材的编著到教材内容的筛选都以男性的视角为基点,都刻上了男性的价值标准的烙印,是无视或极少考虑社会性别文化因素的。

女性在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不仅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还被以男性的标准来要求她们,女性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声音。这不仅是教育过程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且也会造成教育结果的不平等。因此,学者们呼吁只有将性别平等原则和视角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改中,消除教材、教法中的性别偏见才能确保实现男女教育权利平等的目标。

三、学校层面

个别化教育论文范文3

影响男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和态度的因素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高等院校大学生既定的性别意识和态度,一方面源于以往学校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职业和劳动分工的性别分化模式;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分配和就业的不利处境以及大学管理与大学生活动的性别倾向,也直接影响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人生选择和角色定位;家庭,传媒和社会各方面的性别刻板印象,也是影响大学生性别观念和态度的重要因素;此外,大学生同龄人群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传递、交流和学习性别态度和行为的极为重要的方式,尤其在学习和传递择偶及结交异性朋友的性别刻板印象方面。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男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和态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自觉的性别平等意识比较淡漠,科学的性别知识较为缺乏;第二,年级越高,越表现出对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同;第三,男女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方式、闲暇活动、性别特征、职业和发展期待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相当多数人并认为这些差异是自然的、正常的;第四,女大学生对分配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反感是情绪性的、个别化的,缺乏自觉理性和集体行动。

由此可见,在高等院校开设性别教育课每个人都有性别经验。“性别教育”,顾名思义,是关于男女两性如何学做“男人”和“女人”的教育。在现代社会,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关于“性别”、“女性角色”和“男性角色”这类问题,都会从个人的性别经验中、从他人的性别角色模式中、从社会性别分工中形成自己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行为。性别教育课程正是基于每个人相同和不同的性别经验开设的。

大学生需要正确的性别知识和观念。大学阶段,正值青年大学生性别角色选择和准备的时期,他们面临许多性别角色选择和定位困惑和焦虑,他们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其次,大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和科学的性别知识是不可能自然生成的,没有专门的性别平等和妇女研究的课程,学生便自发地从社会的职业和劳动分工中,从传统文化的性别偏见中,从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中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角色。虽然,现行教材和课程设置坚持所谓“性别中立”、“不带性别意识的”原则,事实是这类教材和课程的无性别视角,则更不可能保证形成男女大学生平等的性别意识和获得科学的性别形成知识。因此,这门课程,正是为不具备女性学和性别教育知识背景、但对性别问题有思考和兴趣的大学生开设的。

性别观念和行为是大学生素质的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性别观念和行为,是构成大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体的性别观念和行为是他(她)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相关连的。他们的性别意识、态度和性别角色的定位,不仅关系到他(她)们自身未来的平等参与和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未来的家庭质量和未成年人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在高等院校开设性别教育或妇女教育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有:

1.使当代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以及认识社会性别形成和消除的历史必然性;

2.向男女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性别观念和知识,以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

3.通过性别教育课程,宣传教育性别公平的理念,使青年学生了解社会性别公平是教育民主和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在高等院校开设妇女教育和性别平等教育课程,其本身就是实现教育民主化和社会性别公平的组成部分和措施之一;

4.通过性别教育,为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提供一个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女性视角,增强自信心和自主意识,把个人感性的、下意识的性别经验提升为女性群体共同的、理性的自觉认识和行动,以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

5.通过性别教育课程,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和了解国际国内有关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等前沿性研究成果及方法,并通过观察和讨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为武器,学会批判、鉴别和评价各种理论流派。

二、性别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基于以上教育目的,高等院校性别教育和妇女教育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关于性别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与性别教育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基本的观念如性别、社会性别、性别角色和性别分析。基本的范畴有,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的关系、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分析、性别刻板印象对个体性别社会化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的性别观念和性别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性别关系的历史——女性历史的失落。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分析和介绍妇女历史地位的演变轨迹,以及不同文化传统和性别制度中的性别关系。妇女寻求解放的历程。主要介绍中外妇女解放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历史的和比较的角度分析妇女解放与妇女运动的内在关系。

女性现状概述。主要介绍中外妇女和各国妇女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现状,从比较的角度了解我国妇女的发展现状。

妇女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主要介绍国外及我国女性主义或妇女研究兴起和发展特点、妇女研究的基本领域和成果、妇女研究的方法以及不同的理论流派。

妇女参与教育。一方面介绍妇女参与各级各类教育的现状,另一方面,用性别视觉分析我国现行教育诸多因素的性别倾向,特别分析了解女童在教育中的不利环境以及解决办法。

妇女与发展。主要介绍几种在社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上,妇女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探讨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政治参与、妇女的脱贫与就业以及妇女的赋权等问题。女性角色期待、冲突选择和认同。主要分析现代社会女性在社会性别角色扮演方面的困惑和冲突,介绍造成女性角色冲突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的外部原因和女性自身存在的性格、教育水平等内部原因。

女大学生的人生准备。主要针对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和关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咨询,它包括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事业心、自我修养等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女性的生命周期与健康。主要介绍新的女性健康观念和女性生命周期的知识。女性权益与自我保护。主要介绍我国法律和以及一些我国政府签署了的国际公约所规定的关于妇女的基本权利和权益,介绍女性自身应具备的维护合法权益的观念、方法和策略。

三、关于性别教育的教与学

目前在我国,妇女教育或性别教育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还远达不到规范化、系统化的要求,还未提到师范教育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议程上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是现行中等还是高等院校各类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编写方面,基本上是无性别视角的,例如,现行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和各科大纲无性别平等和妇女问题的内容;也没有性别平等和妇女研究的课程设置以及师资;此外,在学科建设上,没有妇女研究的学科点和培养方向。 转贴于

近十年来,许多高等院校纷纷成立了妇女研究中心,客观上为开设妇女研究类课程提供了师资和教材建设方面的条件。部分师范院校开始开设了性别教育和妇女研究类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这类课程主要集中在历史、中文、社会学和教育等文科系所。这些学校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为我们在更广的范畴内开设性别教育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性别教育或妇女教育类课程,它既不同于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类课程,也不同于思想品德类课程,它的教与学的原则和方法与它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是密切相关的,有独特之处。其主要教学原则有:

第一,经验分享原则。性别教育课程是与个人的性别角色经验密切相关的,每一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家庭背景的个人的性别经验是不同的,而个体性别的性别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又个别化、感性化和无意识的,要达到性别教育的目的,就要尽可能切入个人经验,把个人感性的、下意识的和个别化的经验转化为社会的、理性的和群体性的性别观念和态度,因此,经验分享原则便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经验分享一方面是指每个人,无论学生和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性别经验参与教学,另一方面是指,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成就和成果,都是经验分享的结果。

第二,平等原则。性别教育和妇女研究是以实现社会性别公平为目的,性别平等也是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性别平等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平等,既是性别教育或妇女研究课程追求的一种理念,又是教学中要具体实践的教学原则。平等的原则既要体现在师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上,又要体现在对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在这类课中,没有学术权威和等级,也没有标准答案,而是强调在相互理解和经验分享的基础上共同建构性别和女性的知识体系。

第三,性别视角的原则。教育课程要以性别视觉看待社会和生活,性别视觉的原则是该类课程独特的教学原则。所谓“性别视角”,在很大的意义上就是女性视角,它主要是指尊重和理解不同性别,尤其是处境不利的女性以及不同背景的妇女的意见、看法和经验,因为以往人类认识自身和世界知识和理论是比较忽视女性的视角的。“用女性的眼睛看世界”,从认识的意义上说,“女性视角补充了一个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角度”;在实践意义上,使男女两性,特别是女性在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方面有了一种新的声音、新的行动方案和新的评价标准。因此,性别视角是性别教育课程的主要特征。

第四,主动参与原则。主动参与是性别教育类课程的又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性别教育课程的教学,是一种开放的、创造性的、民主的和包容的动态的过程。师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性别教育课程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是要联系我们自身在性别观念和性别行为上实际问题和难题,通过学习、讨论和经验沟通,使问题得以解决;另一方面,是将科学的性别知识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分析和理解我国妇女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切忌教条主义地照搬理论和书本知识;此外,理论联系实际还指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实践成果,在性别方面,我们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和尚未解决的实际问题,性别教育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学以致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海外中华妇女会编译:《社会性别研究选择》,1997年版。

[2]钱铭怡等:《女性心理与性别差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 (美) J·A·谢尔曼、F·L·登马克:《妇女心理学》,中国妇女出版社。

[4]《第四次妇女问题世界会议报告》(联合国),1995年,北京。

个别化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力学》;双语教学;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81-02

一、引言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这是国家领导人在2010年8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具体包括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其目的是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更明确为教育国际化。在《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聚焦战略主题,实现重大突破”包括“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增强上海教育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而在重点任务中指出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理解、合作、竞争能力”。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可以预期,国际化将成为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在部分地区已经成为强烈的现实需求。

本文拟初步探讨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课程建设问题,特别是《理论力学》课程建设问题。《理论力学》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不仅是整个力学学科的基础,也是机械、航空、航天、车辆、动力、土木、水利等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力学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理论力学》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关键作用。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课程建设的新要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在合作办学、学科建设、交换学生等不同的方面展开。对于我们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而言,课程建设是一个可以积极参与的方面,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基础性环节。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课程建设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教学质量,直接服务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而且要具有国际视野并能参与国际交流。课程建设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法帮助学生满足这种新的要求。例如,加强和改进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在《理论力学》课程中,特别要强调所研究问题的工程背景,以及强调分析、求解问题的规范性,以使学生了解西方人的具体、程序化的思维方式。

2.建设可等效互换课程,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其他工作奠定基础。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其他方面工作的基础。无论是与境外学校课程和学分的互认,还是发展留学生教育,都需要国内外的相关课程群能够等效互换。这里所谓课程群的等效互换是指,并非需要单门课程之间的等效互换,而是若干门同类课程的等效互换。例如,中国的《理论力学》课程不必与北美最接近的课程“Engineering Mechanics”等效,事实上,由于教学传统的不同,这两门课程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差异,但《理论力学》及其后续课《高等动力学》整体上应该与北美“Engineering Mechanics”及其后续课“Intermediate Dynamics”等效[2]。

3.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课程建设还要有助于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吸引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个双向的过程,在此背景下进行的课程建设,并不仅是单向地借鉴和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也要积极向世界展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包括课程建设成果。从长远看,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其高等教育对于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不能只局限于中国文学历史等传统领域,也要包括现代科学技术等领域。通过课程建设产生的精品教材,应该有英文版本,并争取在国际主流出版社出版。

三、《理论力学》课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特殊建设机遇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对课程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有些发展机遇是所有课程均等。例如,高等教育国际化意味着将加大从海外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力度,同时为国内在岗教师提供出国研修的机会。这势必将进一步提升高校师资的素质,对于课程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一些发展机遇与课程相关,不同课程得到的发展机遇不尽相同。比较而言,《理论力学》应该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中受益较多的课程,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不同学科的课程从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受益程度有差别。受益较多的是那些与国情、历史、传统等无关的课程,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而相对受益较少的课程是与意识形态相关的课程,如思想政治课。力学是门科学,对力学原理例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不论何种文化背景的人,只有受过充分的教育,都有大致相同的理解。事实上,近代力学并非产生于中国,民国初期高校都是西方人用英语教材讲授力学课程,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有中文的力学类教材。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理论力学所属力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在原则上是超越文化差别的国际工程语言的基础。因此,力学类课程包括《理论力学》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比那些文化依赖课程以及意识形态相关的课程获得更多建设的机会。

《理论力学》的课程性质也决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其建设的良好机遇。《理论力学》是技术基础课中比较基础的课程。该课程的绝大多数内容,完全不依赖各国制定的规范和标准。只有单位制可能略有差别,北美教材传统上都采用英制,而国内教材依照国标而采用国际单位制。不过,近年来,北美教材也注意了国际单位制的普及,有些多次再版的教材专门为国际学生出版了国际单位制版。这些使得在《理论力学》课程建设中可以更专注于科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而不需要用很大精力协调外在的规定等。

《理论力学》课程建设能较大地受益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还由于现有课程的水平较高,并且与西方同类课程风格迥异。国内理论力学教学界已经超越了最初主要采用英美教材,随后借鉴苏联教材的发展初级阶段,逐渐形成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教学传统[3-5]。国内《理论力学》课程方面的优势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理论体系比较完整、系统性强,起点与数学物理先修课配合较好,配套课件及其相应的素材库比较丰富,教材比较简明等。因此,能与欧美同类课程注重生活背景和工程应用、大量例题和习题的教学风格有强烈的反差而形成“必要的张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四、建设国际化课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虽然高等教育国际化为《理论力学》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良好机遇,但要建设水平一流质量上乘的国际化课程,还需要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踏实工作,并特别要解决下列问题。

1.国外教材的深入系统研究。加强国外工程力学和中级动力学教学教材的研究,这是建设国际化《理论力学》课程的基础。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国外教材研究比教学研究更具有可行性。因此教材研究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应该先行。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对国外教学和教材的研究就在持续进行,但总体上仍“比较缺乏对国外优秀教材的深入研究”[6]。就理论力学课程而言,对国外教材的现有研究比较零散,不够深入系统。在教材研究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中外教材的差异。这种差异既包括内容、体系、概念、方法等实质性的内容方面,也包括讲解详略、例题习题组织、插图版式等教学风格方面,还包括一些约定和习惯等,如前面提到的单位制等。

2.更广阔视野下的双语教学。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积极倡导开展双语教学。先后提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教材和英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教高[2001]1号文《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和教高[2001]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特别是2007年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还设立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由于种种原因,《理论力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开展的比同属基础力学范畴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要少。开展双语教学的本意,是要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发展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外语水平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但是,或许是望文生义的误导,有时双语教学被狭义地理解成为以某种比例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上课。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双语教学的具体目标应该是中外课程的等效互换性[7]。即在中国高校学习了《理论力学》课程群的学生,到外国高校应该能顺利的学习有关后续课程。至于课程具体有哪些环节、多大比例用外语讲授,并非是问题关键所在。

3.国际化优秀教材的建设。为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同时也便于文化交流,比较可行的方式是由中外教师合作编写英文教材。教学体系总体遵循国内教学的传统,反映国内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成果。内容必须达到我国高校教学基本要求,语言要规范,要有问题的引出、工程背景的描述、例题和习题借鉴以及参考国外优秀教材。起步阶段可以学习前苏联的做法,学习国内出版的优秀教材,例如《理论力学》教材[8]。从长远看,用英文编著的中国教材要争取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即使不能成为发达国家学生的教材,也要争取成为教师的参考书,还要争取成为欠发达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学生教材或参考书。

五、结语

国际化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直接服务于培养国际化人才、为高度教育国际化其他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和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吸引力。《理论力学》这类与特定国家文化传统无关,也与各国的规范和标准无关,而且已经有较高水平的课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将获得更多建设的机会。建设国际化课程目前要开展的工作是系统深入地研究国外教材,以能与国外课程等效互换为目标开展双语教学和编著国际出版的优秀教材。

参考文献:

[1]胡海岩.对力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力学与时间,2009,31(1):70-72.

[2]Li-Qun Chen.Suitability of western textbooks on statics and dynamic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C]//Proceedings of 21st Canadian Congress of Applied Mechanics(Toro nto,June 3-7,2007)(Kawall G,Yu S,and Naylor D eds.,2007:117-118.

[3]洪嘉振.工科理论力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2006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33.

[4]李俊峰.理论力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8,(4):10-13.

[5]王琪,王士敏.理论力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2008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3-55.

[6]叶志明.黄毅.加强国外力学教材研究 促进我国优秀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育,2007,(5):11-12.

个别化教育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我国教育技术自美国教育技术aect94定义引进以来,总体上的发展趋势是借鉴美国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和实践标准。这样的教育技术是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技术,是否能指导我国的教育教学。

    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到今天,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在教育技术领域进行了很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进行了大量尝试,特别是90年代从美国引进教育技术aect94定义以来,堆我国本土的教育技术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很多都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论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科学关系的依附理论之后,我们可以在这个视角下来论述我国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本土化问题。

    一、我国本土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简述

    我国本土的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的电化教育阶段,一直到90年代到现在的教育技术阶段。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的千字课教学试验就开始使用幻灯机。建国以后,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出现的语言类的广播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也设立了电化教育馆,负责推进基础教育中的电化教育。文革时期,电化教育的发展处于半瘫痪的停滞状态。1978年以后,我国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迅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从1984年起,在30多所高校开办了电教专业,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电教人员培养体系初步构建了一个以七论为内容的理论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了电化教学方法体系。

    90年代之后,我国的电化教育却进入了另一个的阶段。随着西方的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以及认知学习理论、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引进,特别是教育技术aect94定义的引进,我国的电化教育也更名为教育技术。原来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和框架开始向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的问题。从全局来看,这只是教育依附理论在教育技术学领域中的一个体现。

    二、教育依附理论简析

    依附理论是产生于当展中国家论述不发达与发达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后来移植到教育研究领域,用来论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中的关系。

    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拉美为代表的不发达国家的发展理论家和西方一些激进派批判西方现代化理论时所运用的重要分析框架,其主旨在于为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导向。

    教育依附理论是上世纪70到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它的基本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教育和学术领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依附甚至依赖,这样一种文化和学术领域的“国际格局”短时内不可逆转。

    教育依附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阿尔特巴赫运用了依附理论的中心—边缘与新殖民主义的观点对国际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在教育上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关系,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学术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他力图以“中心”与“边缘”、“发达”与“不发达”、“工业化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等关系来逢释“两极世界”中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三、我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教育依附性倾向

    我国当前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基本上是从美国的教育技术领域引进和借鉴来的。特别是自教育技术aect94定义引入以来,堆我国本土的教育技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我国教育技术的源头来自美国

    我国电化教育与美国教育技术产生都是在 20世纪20年代初期。当时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以及国外传人的电影和播音技术进入中国,于是电化教育就这样萌芽了。20世纪初的中国不具备思想基础和技术基础。这些都是从西方特别是美国来的。教育技术思想基础则是当时具有留学背景的有识之士主动引入的,从其萌芽之日起,我国的电化教育就深受美国的影响,这就注定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二者之间仍会相互影响。

    虽然我国的教育技术起源于美国,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的这段时期,我国教育技术还是处在初期的本土化自我发展阶段,这可以从这段时期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上得到验证。早期的教育技术的发展还不存在依附现象。

    (二)我国当前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困惑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教育技术aect94定义的引入以后,对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南国农老先生认为,我国的电教界,特别是理论研究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变化是:名称改了,学科名称,由“电化教育”改为“教育技术”。定位变了,学科定位,由一般定位于“教育”变为一般定位于“技术”。研究领域“泛化”了,学科研究领域,变为所有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变得“泛化”了。培养目标模糊了。努力方向没有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aect94定义的引入犹如一支强心针注入了我国的教育技术,然而有些现象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从实际情况来说,“很多教育技术研究者自觉不自觉地认可学科的‘西方中心主义’,呈现一定的主体性迷失”,反映了自我文化殖民的心态,这不仅影响我们的学术自信心,也将对我们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带来长期的消极影响。依附理论的风靡一时,是西方国家有意无意的文化殖民和我们自我文化殖民心态结合的产物。

    1.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依附性

    从美国引入的教育技术有三个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无论是是教育技术的哪个流派,媒体派也好,学习派也罢,都需要这些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的基本架构不会明显的存在教育依附理论的影子,属于中性的普遍理论。但是如果深入到某个具体的传播模式,我们就会发现里面渗透了西方思维的一些模式。

    学习理论中的各种学习论都是植根于西方的社会和人文背景,这跟我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背景是有很大差异的。虽然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社会思想急剧变革的时代,但是我们需要承认,无论是社会形态如何变迁,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是不会在短期内就会改变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动物属性,忽略了人的主观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我国本土的学习理论却是倾向于人文的教化作用,通过具体的某个有影响力的任务进行教育活动。同时也兼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否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还是有待商榷的。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通过具体的学习环境引发教学,但是我们在研究某个具体的情境时发现跟我们当前的生活情境是大相径庭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基于人本主义的一种学习理论,过于依靠人的主观学习动机,这跟我国当前的教育制度和模式是不协调的。我们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提倡的是中庸和谐,强调具体典型人物的教化作用,个人的自主化的建构学习是没有合适的发展土壤的。

    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其他的理论体系,诸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系统科学理论更是体现了西方的一些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

    2.教育技术实践的依附性

    我国当前的教育技术实践和应用主要是按照教育技术aect94定义中的框架进行的,忽略了这些框架在我国当前特定的国情下实施的合理性。

    目前在我国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中学、小学工作,由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落后,更重要的是理念落后,教育技术实践很难展开或者实践的内容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意义。美国的教育技术实践是基于全国教育系统的高度的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教育信息化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我们在不认真思考的情况下、盲目照搬。

个别化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语文教育;人性化;个别化;个性化

当代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曾说:“语文教学特别强调情感活动,语文教育要努力形成教学风格,你只有渊博的知识,还当不好语文教师,你必须会传达,能绘声绘色,以独特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来产生情感的共鸣……。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这实际上是讲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化原则。

语文教育从一开始就体现了个性的张扬,师生展示的人格个性的风采使教学活动显得朝气蓬勃。上溯到春秋时期,《论语》记载的孔子与学生子路、曾皙等谈论志向的情形,就是生动的一例。孔子这个被后世推崇的圣人先贤,却见不到威严神圣的面孔,听学生高谈阔论,自己或喜或哂,毫不掩饰情绪。一本经典的语录体《论语》,生动地展示了孔子极其个性化的一面,严肃、高尚,却又不失幽默风趣,正因为如此,才使他的谆谆教诲深入人心,穿透几千年的时空至今仍不绝于耳。

随着教育时空的拓展,学校与学生都无可回避地面临着语文教育个性化的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语文教育个性化的真正实现,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

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就是语文教育要高扬人性,遵循人道的原则,既促进当前的语文学习,又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既满足个体需求,更是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

因而,语文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交际外,还有培养其审美与伦理,培养人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品质,把人培养成为具有求真、求善、求美和求自由有主体精神的人。语文教育作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既有利于实现客体主体化,更有利于实现主体客体化,对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与作用。只有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双向建构,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才是是人性的、人道的。

二、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

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其内在含义是,学生作为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具有差异性,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所以,为了尽量开拓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必须给他们的个性以发挥的余地,在语文教育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对待,使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这一思想的关键是在时间、空间这一纵横广阔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存在着。”

语文教育个别化或个体化,还必须注意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提倡“自由选择”。自由选择并非漫无目的胡选乱择,而是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为目的。“我们避免两种极端的作法:一种是关于课文的意思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来,另一种是教师一个人解说课文内容,说明艺术形象,却没有给学生留下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而学生的这些思想和感情正是能够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的。”提倡让学生自由选择,还应该鼓励“超前”,正确对待“滞后”。对于语文学习水平不高的差生,老师应有·意·地·教·,学生是在无·意·地·学·,增强其学习信心,而不是采用无休无止的补课,更不必以惩罚性的多做习题来增加差生的负担。对“行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可以创造条件让他们超前学习内容更深刻、范围更广阔的语文材料,如四书五经、《史记》、《老子》、《庄子》、《红与黑》、《哈姆莱特》等,鼓励他们超前投入创作实践。

三、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个性的发挥

(一)不照搬语文教材进行教育,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感悟 传统的语文教材早已被扔进了故纸堆,新出的教材版本纷繁复杂,五花八门,这个版本,那个版本,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不论什么版本,或多或少都对传统的教材进行了改进,创新。但也有一个通病,就是始终摆脱不了互相模仿的窠臼。可以名副其实的称之为“山寨教材”。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应该在教材主流内容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感悟,进而激发学生的思想,使他们不再“山寨”。

(二)改变死板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通常使用陈旧的模式,这种平淡无奇、单调乏味的模式将原本丰富的课本支解的支离破碎,使人摸不到头脑。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体现不出教师的教学个性,更谈不上激发学生个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勇于创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参考国外及国内先进学校的教学模式,创立属于自己的独家模式,为激发学生个性发挥创造条件。

(三)钻研教学方法,形成独立的教学风格

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的多是“讲授法”,教师如念经般,向学生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学生都如木偶般,任由教师来回摆弄。教师说“齐步走”,没有学生敢“散步”。这使得教师说“散步走”的时候,学生已经不会走了。学生一点独立的个性都没有,人性完全没有得到释放,这种状态足以用“悲哀”两个字来形容。

实践证明在中学语文课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是可行的,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是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真正体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科学地完成中学语文教学任务的必然要求。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要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沁人心脾”;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

倡扬教学个性,其落足点应当是培养创新人才。没有教学个性的教师,就难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没有个性的学生,就难有创新型人才。尽快促成一大批富有教学个性的语文教师涌现,应当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这也是语文教育明天的希望之所在。语文教育,呼唤教学个性。

参考文献:

[1]转引自程少堂《试论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见《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2]《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52页.

[4]顾嘉祖、陆升主编:《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5]黎鸣:《问人性》下册,团结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695页.

[6]转引自李杏保、陈钟梁《语文教育观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132页.

[7]黄崴:《教育的超越价值》,《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8]《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第1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