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范例6篇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近期,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上海举行闭幕式及颁奖典礼。本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以“中国梦・青”为主题,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承办。清华大学的话剧《马兰花开》、复旦大学的话剧《天之骄子》、福建三明学院的话剧《上大学》等获普通组“优秀剧目奖”;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京剧《少年马连良》等获专业组“优秀剧目奖”;上海戏剧学院的话剧《中国梦》获“优秀剧目奖・特别奖”。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季国平、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宋妍等领导和艺术家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者颁发了“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的各个奖项。

中国话剧的发端就始于校园之中。在中国话剧诞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校园话剧均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校园戏剧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培植和加深了大学校园的文化蕴涵,校园戏剧对青年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影响不容忽视。当前,我国校园戏剧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校园戏剧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适时地给予关注将有利于促进其进一步提升。

校园戏剧之本:以特性彰显戏剧魅力

我国的校园戏剧在戏剧发展史上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可谓是我国话剧艺术诞生的摇篮。校园戏剧是指发生在校园中的舞台戏剧活动,主要是指校园中的业余戏剧活动,即是由非戏剧专业的大学生所组成的戏剧社团开展的戏剧活动。

早在19世纪末期,上海的教会学校,如英国人办的圣约翰书院、法国人办的徐汇中学等校园中,就有了以“形象艺术教学”课程排演世界名剧的活动,学生在排演西方戏剧的同时,也使用汉语排演中国的时事和历史故事,这便是中国话剧的原始形态。此后,又有一批留学生响应着变革社会、学习西方民族与科学的呼声,以话剧这种现代的表演方式为载体,在日本成立了中国话剧第一个社团――春柳社,开创了中国的早期话剧。其勇于探索,构成了校园话剧所一贯秉承的精神:对生活的剖析与思考,对社会的关注与期盼,将深刻的现实主义与激情的浪漫主义相结合。如今,我国的校园戏剧文化正是秉承了“五四”以来校园戏剧的优良传统,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以此为根,推进校园戏剧文化向前发展。

此前,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剧团是由学校组织的主流剧团,因而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无法与专业的剧团相提并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校园剧团的数量在激增。这些学生剧团活跃在各大高校里,所有的演出程序,从剧本、舞台、音乐到演员,全部由大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这充分说明了校园戏剧已经从星星之火发展到了燎原之势。校园戏剧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批已经逐渐远离了戏剧的人们。

校园戏剧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是其能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校园戏剧的内容十分贴近生活,这是其吸引观众的一大看点。以前大学的主流剧社总是把目光放在经典剧目上,很难找到可供学生演出的剧目,因此,学生自己的创作成了校园戏剧演出剧目的主要来源。学生自己写剧本,从学生的角度来探讨人生,演绎学校生活,表达当代学生对于人生、青春、爱情、成长、友谊等问题的困惑及思索。更有一些校园剧团把经典剧目重新解构编排,创造出与经典剧目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正因为校园戏剧的内容十分贴近大学生活,因而能够吸引大批的学生观众,得到观众的认可。校园戏剧由于受其内容的影响,风格清新活泼,与社会专业剧团的演出相比,少了几许商业味,而多了一份浓浓的学生气。处在一个商业化的社会里,专业戏剧的无奈就在于必须带来经济效益,因而在内容和风格上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必须考虑到观众的口味。而校园戏剧在这点上要相对自由得多。其不需要去承担商业风险,可以无所顾忌地演出学生热爱的剧目,甚至可以演出许多实验剧目。从而保持一种清新的校园风格,可以尽情地体现青春的不羁和困惑。

在专业剧团戏剧普遍衰微的今天,校园戏剧一枝独秀,在校园里蓬勃兴起。从最初学生自发组织的零星小剧团发展到今天颇具影响的“校园戏剧热”,校园戏剧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发展道路。

中国校园戏剧节的举办,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激发了更多青年学生对校园戏剧的热情。本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与此前相比,影响力和号召力更大,参与的学院与人数也在增加。本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有三个特点:一是广泛发动,积极参与。各地剧协、教育厅局(教委)充分发动、积极推荐,一些省区市还通过举办各自的大学生戏剧节来选拔优秀剧目参加报送。二是剧目丰富,题材多元。本着“主题思想积极向上,题材内容贴近校园生活,艺术特点鲜活生动,兼顾参与地区与院校的广泛性”的选戏标准,多位专家评委对报送的剧目光盘和剧本进行认真观摩和研读 ,经过充分讨论和认真遴选,入选的剧目既有话剧、歌剧、音乐剧,还有京剧等传统戏曲,以及小戏小品等戏剧样式;既有经典名著的改编之作,也有反映当代大学生昂扬向上精神面貌和丰富多彩校园生活的作品。三是戏剧为媒,广泛交流。本届戏剧节收到了来自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青海、内蒙古、四川、云南、广西等地报送的剧目,这些剧目真实地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域风情。此外,本届戏剧节还特地邀请了罗马尼亚锡比乌大学的《四川好人》参加祝贺演出,并开设工作坊。其意在为学子们搭建了解外国高校戏剧艺术的平台,进一步加强国内外高校的文化交流,为热爱戏剧的青年学子们营造热烈的艺术氛围。

校园戏剧之美:用创作传播青春“正能量”

校园戏剧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美育思想,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话剧最初是从学生演剧开始的,校园戏剧之于中国现代戏剧的发轫,曾经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戏剧对学生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因此,以校园戏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营造高雅、多元的校园文化方式之一。

自2008年以来,中国校园戏剧节分别以“和谐校园、青春风采”“青春校园、理想人生”“魅力校园、青春飞扬”为主题,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具有积极的意义。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巡视员、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组委会秘书长万丽君表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和审美修养,是校园艺术节的载体和形式。戏剧活动不仅是满足大学生业余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大学生宣传审美理想、弘扬核心价值的一种途径,更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个平台。艺术贵在养心,大学生艺术活动的根本宗旨就是立德塑人。诠释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

校园戏剧丰富了校园文化,它是全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美育,美育的思想要想落实到校园戏剧中,应从剧本的情节设计到人物语言的安排,从一个具体的处理到演出整体形象的创作,处处体现出美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戏剧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对生活与艺术中的美的敏感,产生出追求美的自觉意识,使美的意念和感觉影响到其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季国平认为,戏剧本身具有广泛的教化功能,其一是“高台教化”,指舞台艺术本身崇尚道德与美,具有自上而下的价值高度;其二是“潜移默化”,指舞台艺术以艺术形象代替说教,以诉诸情感代替理论。在校园的德育实践中,从情感角度打动他们更有成效,戏剧在情感宣泄上具有影视等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对于感情细腻丰富的青年学生而言,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校园戏剧诞生于校园中,也繁荣于校园中,它的表演者和观看者都是同一类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不断增强,不同于从前那样根据指令或者形势的需要来排演一个热门的戏,现在的学生戏剧更多的是出于参与者自我内心的需要。纵观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参演作品,除了内容丰富多彩、题材类型多样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用青春的话语、青春的思维、青春的理想表达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人生、时代生活的热情关注,显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比如,清华大学的话剧《马兰花开》讲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为祖国核试验事业呕心沥血、忘我奋斗的不平凡人生,刻画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技人员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纯粹的人格魅力;复旦大学的话剧《天之骄子》以该校入伍的优秀学生为原型,以我国自主研发的航空母舰“辽宁号”为背景,讲述了一男一女两个大学生参军砥砺才干、追求梦想的故事;北京科技大学的话剧《绽放》贯穿着“梦想”的主题,通过上世纪50年代的报国梦、80年代的执著梦和90年代的青,把不同时代住在同一宿舍的学子联系起来,表达了不同时代大学生对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祖国梦想的理解和实践。三明学院原的创校园剧《上大学》以福建省师德模范曹云露、全国道德模范曹阳飞宇事迹为原型,讲述了大学生杨羽飞卖掉祖屋、背父上学,陆教授爱生如子、全心执教的真实故事。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大学生们对“怎样上大学、如何上好大学、如何规划大学生活”有了更多理性的认识和思考。校园戏剧节的参演作品都聚焦了“青春”的过程,呈现出励志、积极的“正能量”。

戏剧艺术就是生活的艺术。校园戏剧是学校业余文化活动中最具有社会性的艺术形式,参与者包含参演者和观看者,他们通过参加戏剧创作和欣赏,从一个完全新颖的角度去体验人生、感悟生活,从而获得直接的审美愉悦,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季国平认为,当代戏剧的发展,不仅要靠核心的专业队伍,也要大力培养业余爱好者梯队,而校园戏剧则是培养戏剧爱好者的重要阵地。即便学生走出校园后不再进行话剧排演,他们的兴趣依然在,爱好依然在,以后将成为戏剧观众的中坚力量。因此,“培养”观众可以说是校园戏剧最基本的功绩,而对于学生本人而言,最好的演戏就是演人生,通过在戏剧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也将体会不一样的生活、接受不一样的思想理念的碰撞,最终完善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校园戏剧对于学生个体的更进一步的意义所在。

校园戏剧之蕴:以理论推动戏剧实践前行

校园戏剧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存在,影响和浸润了无数青年学生。校园戏剧或许不够专业,然而其真实地向我们展现了青年学生在这个时代的所思所想。校园戏剧的未来发展离不开未来教育和戏剧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完善与发展,将使得未来校园人文气氛更加浓厚,为校园戏剧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戏剧教育界从没有停止过探讨戏剧教育的步伐,他们关注的焦点不仅是培养青年戏剧教育工作者,为校园戏剧提供师资力量,还关注新时期戏剧的发展态势。

与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相呼应的是,于2014年11月17日至19日在广西南宁由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主办、广西艺术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活动。来自20余

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中国戏剧与戏剧教育现状及发展”从不同角度阐述所研究的领域、总结分享具体的实践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和展望。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默翰认为,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戏剧教育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在不同类型的大学中有不同的体现。如综合性大学是“重理论、轻实践”,艺术院校是“重实践、轻理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理论与实践平衡的重要性应该得到重视。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王绍军分享了校园戏剧教育的经验,他谈到中国戏曲学院戏剧教育在继承传统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摸索新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有意识地增添能够流传下来的新编历史剧目、现代剧目作为剧目课教学大纲的新内容。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吕双燕在点评中提道,演员应该具有人和艺术家的双重品质,并且要在深入挖掘戏剧的核心精神的同时关注生活实际。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徐卫宏强调想要把握戏剧的主体问题,就要多看戏、认真思考、观察生活。对演员而言,重要的不是解放天性,而是找到一种开放力,学会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此次戏剧论坛既有高屋建瓴的前沿探究,也有声情并茂的自我深省,在诸多发言和评论中提出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学术问题,对校园戏剧明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迪。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较好人文修养的青年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决定其价值取向等精神领域的追求。而作为校园文化之一的校园戏剧是属于青年学生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表达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理解。因此,戏剧教育工作者在研究校园戏剧本体时,也不可忽视对其在校园文化层面上的关注。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磁场,它用一种被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导向引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推进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其目的、意义及重要性,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建立和完善各项保障机制,让校园文化成文学校特色锻造、人才培养、良好校风形成的有效支撑。创新思维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发展地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据文化发展与建设的规划线路和核心主旨,通过筛选、提炼、整合和再造,构建校园文化的新体系,以年度为时段,确立重点、分步实施、梯阶推进、循序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落实,确保文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1深入开展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校风建设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师生的精神风貌、文化育人氛围。好的校风具有“强制性”“原发性”和“能动性”的感染力,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和促使主动成长意识的养成的功能。因此,高校应在提炼办学历程中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大力宣传校训基本精神,通过回顾、传承、发展的文化建设路径,实现正确价值观的跨时空对接和传承,以网络多样性平台为载体,通过论坛、主题交流圈等具体形式,在师生中开展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大讨论活动,进一步丰富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内涵,为建设健康校园风尚而努力。

2加强班级、寝室文化内涵建设班级和寝室是高校文化有效载体和基本建设单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的核心区域和关键因素。通过班级和寝室文化建设,锻造团结进取、和谐健康、勤奋学习、诚信有礼的优良风气。在班级、寝室文化建设上,要着力构筑班级文化的核心内涵,以班集体共同指向和认同的个性文化符号和形式,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以班训、班旗、班歌、班徽等具体的文化形式以及文化进寝室具体举措,确立集体成员共同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精神导向,进而促进班级、寝室文化内涵建设。3加强人际关系建设加强人际关系建设,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心态,提升学生协调、协作能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要作用。要做好学生心理测评、心理疏导和干预、心理档案建设等工作,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做好跟踪、预防和指导工作。用同学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搭建人际交流的平台;通过主题论坛、“话语墙”以及微信、QQ群、意见箱及直接对话等形式,畅通学生的话语渠道,打通人际屏障,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坦诚相对、顺畅对话、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增进感情、融洽关系,为和谐校园建设和学生良好人际能力培养创造条件。4做好节庆、纪念日活动安排工作充分利用相关纪念日以及中国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结合本校区位、发展历史及建设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文明礼仪、诚实守信、感恩知报等主题教育活动,倡导校园文化主旋律、传递校园精神文化正能量;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国旗下讲话及各种类型的表彰、颁奖典礼等校内有影响力的活动,开展能触及学生灵魂的主题教育活动,激活学生成长内力,构筑校内正确的成长观和价值观导向。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1加强媒体等文化硬件建设

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大管理和建设力度,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各级网站。网站在坚定政治立场、恪守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开辟相关专栏或论坛,直面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和主要内容,不回避、不遮掩,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话语权,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做好答惑、引导和统一思想的工作;发挥校园博客、微信群具有高点击率和兼容性强的优势,与其他舆论载体形成合力,占领学校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办好内刊,不断丰富办刊内涵、提升办刊水平,瞄准文化建设全局,共同构筑立体化文化系统。2做好文化环境建设工作按照体现校园文化建设主旨要求、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彰显校园文化建设品质的建设思想,建设好一批体现共青团及青年学生文化项目和工程,按照逐年推进、渐次丰富、规模发展的宗旨,分步、分时段地夯实建设基础,促成建设成果;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利用学校的宣传资源和平台,宣传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建设目标,和展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最新工作动态;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进度和实际需求,加大规划、建设校内大学生活动场所及硬件建设的力度,为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制度文化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要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节奏和步调,逐步构建机制流畅、运行高效、执行有力、落实到位的制度文化体系,宽视野、高角度地辐射工作全盘,目标设定靶向直指具体工作和问题要脉,挤掉水分、细化环节、讲求实效。1构建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根据本校学生管理体系科学、合理运转的实际要求,构建学生管理构架系统,系统下的项目和条款涵盖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主渠道和多分支相协调的一站式统筹,全面加强现有制度的改良和新制度的创立。制度建设实行动态化、灵活性的调整机制,根据制度实际操作情况及工作的需要,顺序推进、逐步完善,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形成流程简化、简政放权、重在指导、科学考核的工作机制。2加强二级单位文化建设系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是系部和班集体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班级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班风、学风建设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班干部、团支部工作职责,班级有关学习、常规、活动设计及参与情况,早操、早功、卫生值日、班级日志填写等内容以及各项工作的计划、总结等。各班级要根据本班实际和专业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使班级体各项工作有着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校园品牌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品牌文化是一所高校文化建设的精髓和核心价值。品牌特色文化建设要把握发展方向、明确建设目标,按照广泛建设、重点培植、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按年规划、逐步筛选、重点打造,建设一批具有本校鲜明特征的文化品牌。1举办规模化的综合艺术活动艺术教育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渠道。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关注参与性、覆盖面,既要有基层的、与专业特色相联系的文化活动,又要有学校层面的、规模化的,体现艺术教育成果的艺术活动。如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在全面整合校内原有文化活动的前提下,进行提炼、重组、再造和提升,在开展好校内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力争赢得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教育局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领衔承办地方高校群体性、规模化的大型综合文化活动,实现校内文化活动的群众性和社会层面文化活动的精英化的互动、交融,通过校内普及、校外展示,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放眼全体学生,既要突出专业性,又要强调群众性,不断扩大活动的覆盖面。2开展大学生论坛活动加强校内大学生活动基地建设的力度,开展校内“大学生论坛”活动,可邀请校(系)领导、辅导员、任课教师及校外专家参与,明确主体的活动模式,开辟“一起说说”“舌战群雄”“大事小非”“真情话语”“名家明见”等主题板块,在正确引领和指导的前提下,创设自由、宽松的话语环境,让同学敢说话、说真话、听心声、长心智、达共识,用同学自己思想和话语能动锁定并倡导校内正确价值导向,促进同学自觉自愿地与学校伴同成长。3做好识别标志等视听文化建设工作校徽、校旗、校歌等识别文化符号,是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和培养目标和诠释学校文化形象的载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立足学校已经识别文化基础,做好系部系旗、系徽、系歌的设计和创作工作。工作过程中,要倡导文化共性和代表性,突出专业特点,体现学生文化诉求,为系部特色文化建设提供支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倡导学生戴校徽、穿系服、唱校(系)歌,用实际行动尊重并捍卫主流文化,以文化统领行动,以行动促培养成果。4开展以专业技能大赛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文体科技节活动大学生文体科技节是学校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举办文体科技节,既要立足已有建设成果,又要和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进行分流、改造和优化,要以学校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为先导,成为学校文化系统的组成项目。活动要突出品质的提升、能力的培养和项目的有效定位。在活动中要着力开展分类技能大赛,专业技能竞赛开展要立足实际、科学分类、系部承办、校级评选,要尊重专业个性、打通专业共性通道,既分类又统筹,全面提升技能竞赛水平。5做好学生社团和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建立校、系分层次管理体系,开展学生的社团特色活动,立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向,保证社团项目与学校文化内涵建设的统一性。加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社团的常规管理,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创设品牌社团。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宗旨,按照“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原则,全面加强学校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要重点培养和锻造几个品牌项目,以品牌的示范性和社会影响力来拉动社团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作用,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此外,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各系部做好落实,各系部要在学校文化建设统一规划下,根据系部专业特色及学生特点,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系部文化体系。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

要形成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共识,通过构建学校领导领衔主管、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学生工作部门实际操作、系部等基层单位积极落实的组织机构和保障机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主管部门和责任人要依照相关管理办法对各种舆论平台实行有效、有度的监管,积极培育和弘扬校园文化建设正能量,堵截错误的思想潮流和低级言论的传播,澄清模糊认识、引导舆情方向,禁止有悖党纪国法和伦理道德的、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行在校内传播。根据不同文化项目类型和内容,成立相应的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对文化建设活动的有效指导,确保建设成果。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学校应将本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纳入到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去,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以及保障系统顺畅运转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文化建设分项计划和管理制度,实现校园文化建设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和学生思想教育体系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学校应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并根据建设进度纳入到当年的经费预算,高度重视文化项目基础工程建设和人财物的投入,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综合保障;要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灵活调整工作方法和手段,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创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作者:李秀华 张国平 单位: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吕伟宏.校园文化的表现及其建设[EB/OL].(2014-04-01)2017-02-01].http://wenku.baidu.com/view/e845e03401f69e3143329482.html.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7)

【摘要】高校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校园网领域内不断深入,宽带多媒体语音、视频、网络课堂等为师生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所用电话网络都是中国电信或者中国联通的电话网络,在各级机构之间基本没有建立其它的电话支撑系统。同时较高的通信费用和低效的沟通平台也亟需通过某种技术尽快解决,Asterisk的出现恰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基于Asterisk的校园网电话系统。

关键词 VoIP;Asterisk;测试

VoIP其实是一个名词的缩写形式,也就是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指的是将模拟语音信号经过模数转换、编码、压缩与封装之后,以分组的数据报文形式在IP网络中进行语音信号的传输,并在最终再次转换成模拟声音信号[1]。我们常说的IP电话其实就是VoIP的一项典型应用。在VoIP系统中,语音信号被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转换并封装成数据帧,存储在分组数据报文中,在IP网络中进行传输[2]。由于VoIP有效地利用了局域网、城域网、Internet互联网等现有的基础设施,为未来的多网融合铺垫了道路。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学校也都纷纷采用VoIP技术来替换或改造自己的语音通信系统,以提升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Asterisk 是由Digium公司开发,并开放源代码的一个VoIP系统软件包,它可以在Linux环境下独立运行[3]。Asterisk是一种功能非常齐全的应用程序,它为VoIP的普及和IP-PBX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的电话系统都已经从传统的模拟电路转向了VoIP电话系统,并逐步实现更丰富的IP融合通信,如统一消息支持等。结合我校现有的电话网和校园网的条件,我建立一套基于Asterisk的校园网电话系统,以满足实际需求。

1 我校电话网和校园网的现况分析

我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一万余人,因为众多原因所以目前有两个校区,其相距30公里。从十几年前,学校在两个校区的基础之上,经历了一、二、三期的建设,已经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校园网。通过光纤,校园网横跨两个校区,接入到所有的院系大楼、学生的宿舍以及后勤机构等。对于学校而言,维护着一张庞大的校园数据网,而这张网上却缺乏更多的应用,不能带来更多的利益,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的语音电话通信网络建设也非常成熟,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为整个校园所有用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语音电话交换服务。所有学生宿舍都安装了直线电话,并开通了本地联通200智能卡业务。但是由于两个校区的电话通信网络互为独立,学生宿舍电话内部以及与学校的内部电话交换网络都无法直接通信,使得这种孤岛现状不单对学校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影响了沟通效率,同时也极大消耗了日常维护和管理成本。例如两个校区之间的语音通信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目前只能通过PSTN互相拨打固定电话,或使用手机拨打,费用高昂。

这种两张网并存的现状,并不符合未来多网融合的大趋势,其既不利于统一管理,无法发挥两网的整合作用,同时也造成了投资建设和管理维护的极大浪费。面对这样的现状,学校考虑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利用VolP技术传递语音,建设一个校园内部的IP网络电话系统。这样一方面充分利用了闲置的校园网内部带宽,另一方面又能在学校内部建立一个更高效、更低成本的实时沟通平台,改善校园内部师生的沟通,促进学校与学生的高效互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大幅降低学校内部的通信成本。

2 基于Asterisk的校园网电话系统的设计

根据我校的语音业务需求,结合学校现有的物理网络建设条件和实际情况,在完成安装、启动、并熟悉Asterisk的基本配置和使用方法后,我搭建了一个Asterisk通信模型,设计出的基于Asterisk校园网VoIP电话系统的总体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本系统在现有的校园物理网络基础上搭建起来到,设计拟采用“集中式布置、异地互为备份”的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即在两个校区的物理网络核心交换层,分别部署VoIP电话系统的Asterisk业务服务器和业务应用平台,两个校区的系统软硬件及业务平台配置相同,异地互为备份。

在系统日常工作运行中,设计采用“属地管控、异地同步”的应用逻辑和策略。即主校区、分校区的Asterisk业务服务器及业务应用平台逻辑上按属地管控原则,分别负责完成各校区内部的语音通信业务需求,实现各自校区内部电话用户的呼叫和管控功能。与此同时,两个校区的Asterisk业务服务器及业务应用平台按照同步的方式进行互通和信息交互,实现两个校区之间的电话通信业务以及信息数据的同步备份操作。

两个校区的业务系统互为监测,例如当主校区的Asterisk业务服务器及业务应用平台出现故障时,分校区的系统可立即执行备份业务职能,全权负责整个校园网的语音通信业务,同时进行数据备份和存储。等到主校区的业务系统恢复运行后,分校区的业务系统将其相关业务信息回传,执行两者系统间的同步工作,恢复正常运行工作状态。

3 基于Asterisk的校园网电话系统的相关测试

为了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为日后的实际运营和优化扩展提供更多参考性的改进建议,我在校园中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并根据实际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3.1 测试环境

本测试完全基于我校实际的校园网网络环境,横跨两个校区,接入点分别位于各种日常办公教学和生活的普遍场所,包括实训基地、教师办公室和学生宿舍等。测试网络拓扑如图2所示。

为了验证各种不同IAD的功能特性和相互之间的兼容性,本次测试我挑选了支持SIP协议的IAD设备和免费SIP软件电话。所涉及的用户端测试IAD如下:

1)办公室语音网关:该网关位于分校区电系办公室。采用了AUVTECH AVG800语音网关,并配置了一块4端口FXS语音接口卡,可提供4个RJ11普通电话接口。网关通过百兆网线接入至楼道交换机,测试时使用一个普通模拟电话机接到语音网关的第一FXS接口。

2)实训基地Wlan电话机:采用Net2Com WIP201无线VoIP话机,支持SIP协议,语音活动侦测,舒适噪音产生和G.168回音消除。该电话机位于主校区的实训基地大楼,通过802.11g无线网络接入到校园网。

3)软电话:采用X-Lite软件电话,运行在分校区学生第一宿舍楼房间内的PC上,通过宿舍楼的楼道交换机接入到校园网。

3.2 注册测试

按照各种配置对用户终端设备进行设置,保存配置文件。然后将测试笔记本电脑上连接到Asterisk服务器所在交换机的20号端口(Asterisk服务器连接到2号端口),配置交换机端口镜像,源端口2号,目的端口20号。就绪后启动Wireshark抓包软件,设定捕获条件为“udp port sip”,并开始抓包。最后依次重起所有用户终端设备,监控所有捕获到的SIP注册数据包,并观察是否有200注册成功的返回。

3.3 呼叫测试

在所有终端设备能够成功注册后,下一步需要进行呼叫的功能性验证测试和兼容性测试,测试采用所有SIP终端设备互相呼叫,以及SIP终端设备呼叫学校PBX下接的内线电话。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判断AVG网关、无线话机和X-lite之间是否能正常呼叫和通话。

3.4 网络质量测试

在完成呼叫功能验证测试和兼容性测试之后,我还对校园网的实际网络质量进行测试,主要测试指标包括网络时延、抖动、带宽吞吐量。测试结果实际带宽都能保持在20Mbps以上,仅有两次不足1%的无丢包,平均时延均在10ms左右,抖动基本不超过1ms。但中间出现过一次39ms的平均时延,且伴随58.2ms的抖动,经过对学校各交换机流量的分析,发现是大楼内某系进行培训,下载大量视频文件,几乎占用所有带宽所致。总的来说,网络质量完全可以支持VoIP,并保证其通话质量,但存在偶发的网络质量突然下降,日后的实际运营中需要通过QoS服务质量管理来进行优化保证。

3.5 语音质量与负荷测试

在完成以上的底层传输网络质量测试后,最后我还需要进行更直接的VoIP语音质量测试,来评估选定的方案在校园网中的实际运行效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语音质量和最大并发负荷的测试。传统上,话音质量的测试是主观的:拿起电话,听一段通话,判断其话音质量。其中,比较突出的话音质量主观评估方法是MOS,具体参见ITU 的P.800建议。P.800建议描述了人们的这些反应,包括在听到不同延迟和丢包的语音时会给出的印象分。建立了网络特性,延迟和丢包等,与印象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MOS对于网络的VoIP的评估和调整十分有意义。MOS的评分从1分到5分,其中1分是非常糟糕,而5分是非常好。如果MOS值低于3.60,则可以认为该网络对VoIP的业务支持很差,MOS值是One-way Delay、Jitter和Packet Loss的综合评价。本次测试检查的MOS值是所有接入话音的平均MOS值。

4 基于Asterisk的校园网电话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VoIP尤其是Asterisk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其成熟程度仍然无法与传统的电话网络相比, 而且在实际测试中,其结果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也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这为日后的实际运营和网络优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数据。

4.1 语音质量优化问题

当网络设备性能不足和实际可用带宽不足引起网络带宽突然下降、大幅抖动甚至丢包这些常见的问题时应重点测试不同终端设备在不同情况下,尤其是不同的时段和环境中的语音质量及其压力。

4.2 安全问题

校园网的开放性很大,互联网的各种安全威胁在校园网的运行和管理中表现得尤为突出。VoIP只是IP网络上的一种应用,也像其它IP网络应用一样易于受到攻击的安全威胁。除了病毒木马、垃圾邮件等之外,还有盗打电话;窃听电话,对关键设备的攻击,话费欺诈等。在实际运营中也会存在恶意者利用者渗透到校园网VoIP电话系统,对计费数据进行妨碍甚至改动,会对学校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4.3 管理维护问题

对于校园网电话系统来说,设备安装好并配置调试通过后,最重要的是管理维护整个网络,解决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分配资源、计费、查询、管理用户等。Asterisk本身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很好的扩展能力,但如果单单作实际运营,还需要解决很多的运营支撑问题。因为在构建好网络之后,管理人员不可能针对任何维护都去修改配置文件,这样效率极其低下,并且有可能因为疏忽或误操作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当然不同的校园网电话系统在实际运营中还有其它的问题存在,这也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做更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毅.VoIP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3.6(1):177-181.

[2]sudu.cn/info/index.php?op=article&id=245620[OL].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包括: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朋友与友谊、我心中的偶像、自信与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题有: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关爱、名人激励我成长等);心理辅导(主题有:如何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压力,做生活的强者、心理调试——相信自己、如何正确对待失意等)。有时还邀请家长参加,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如黄太福老师的主题班会——感谢父母,生动精彩,父母和子女相拥而泣,班主任及前来听课的兄弟学校的老师也留下了感动的眼泪,并响起了阵阵掌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家长、社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2、国旗下的讲话,庄严的正面教育。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话语虽不多,但非常注重实效,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的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3、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广播室每天广播时间1小时,除了宣传学校好人好事、扶正贬邪外,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橱窗、黑板报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

4、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平台。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校园足球 足球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0-0054-02

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推出一周年后,中国足协于2016年2月在京召开座谈会,指出中国足球改革呈现出“校园足球发展迅速、足球改革制定顶层设计、足球发展的舆论和环境渐好”等六大特点。对校园足球的发展给予了特别总结:《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出台,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有8627所足球特色学校、38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和3个综合改革试验区,一年里培训了足球师资队伍13.5万人,组织各级校园足球比赛10余万次。成绩令人振奋,作为一名基层学校足球工作者,更能体会校园足球发展的可喜态势。而其中最深刻的变化,笔者认为,就是出现了新足球话语体系。

什么是话语体系?是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在某些领域人们约定俗成的话,它与文化环境、传统习惯及社会制度有关。话语体系原本就是为了真实地表达、交流。本文所指的“新足球话语体系”,就是特指在中国足球整体改革背景下,与“校园足球”有关的话语体系,尤其是小学校园足球的话语体系。

以前有哪些足球话语体系?无外乎“比赛”“名次”“成绩”“队员”“教练”“装备”“裁判”……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话语,大家一听都明白!

为何要提“新足球话语体系”?只因足球改革如火如荼,校园足球春意盎然,但在探讨新校园足球时,大家的思维和话语却还停留在以前的词汇上。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话语体系的陈旧,折射了思想意识的落后僵化,一些基层教练员的思维,已跟不上校园足球改革的步伐。

能否换一种不一样的话语体系,并通过这个新话语体系,去改变我们的思想、态度,改进我们的工作?随着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我们正尝试用新足球话语体系去讨论新校园足球。

关键话语一,儿童的足球――为了儿童的生长

小学校园足球,须遵循足球运动的规律、学校体育的规律、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建构“基础性,儿童化,快乐足球”的话语体系,基于儿童立场,指向儿童的生长。

1.练好基本功,健康每一个

儿童生长的第一层要义是身体健康。校园足球是中国青少年体魄强健的象征和标识,必须注重基础,科学训练,增强儿童体质。

我校1~6年级除开设专门的足球课外,还设置了快乐足球大课间,围绕足球基本功设计、组织大课间活动;每年以校园足球节为载体,组织足球基本功竞赛,夯实基础;开展校园足球联赛、校际足球邀请赛,实践提高。校园足球,让孩子更健康。

2.玩好纪录秀,成功每一个

校园足球关注儿童的生长,意味着通过足球让儿童人人获得发展。要把握孩子的天性,关注孩子主体的需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我们开展了“足球纪录秀”活动。孩子们围绕足球,自报纪录,自创展示方式,如“谁是脚背颠球王,二人传接,定位射门我最嗨,运球过杆我能行”等。倡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纪录秀”,让学生创造纪录、挑战纪录、乐于竞赛、享受过程,养成惠及一生的追求卓越的品质。

3.发挥育人性,润泽每一个

儿童生长,最核心的是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新校园足球,不应只停留在竞技运动层面。批示:“坚持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特别是抓好青少年,既重视技术能力培养,又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足球育人,是新体系中的重要话语。

我校拟定了“健身心,塑品行,胜自我,铸团队,志高远”的校园足球发展目标:强健体魄,提高身心素质;让每个孩子在足球运动中学习、理解、尊重规则,增强规范意识;既练就扎实的足球技艺,更要塑造学生优异的品行;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展示、挑战、超越自我,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逐步构建起全新校园足球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

关键话语二,全民的足球――协调各方的力量

1.学生的全员参与

我校已形成金字塔形足球人才发展机制。塔基庞大,即学生全体参与足球运动;塔身,即后备人才培养;塔尖,即校队成员提升。我们努力夯实塔基,壮实塔身,燃亮塔尖。

在“足球节演练”中,我校每个学生练习了4项足球基本功(运球,传球,射门,颠球),参加了20分钟的足球比赛,人人都很开心。

这里突出了“全员参赛,4项基本功,每个人参赛20分钟”,具体到人数、项目、时间,参与面、气氛,这应是新足球话语体系中的常态表述。

2.老师家长共参与

我们邀请200名家长观看了“足球校园纪录秀”,他们高度关注,兴趣盎然!

我们动员了一批有足球特长的家长,组成“老爸教练团”,参与训练指导和比赛管理,既加强了亲子互动,也解决了足球指导人力不足的问题。

足球校园纪录秀,可以学生独立申报,也可以和同学、家长、老师配合参与;我校教工队和学生队还举办了“童心飞扬VS传奇不老”友谊赛,老师险胜!

我们不仅把家长资源纳入校园足球教育体系,还协调与任课老师的关系,形成合育团队,将足球运动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融合,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环境氛围。

3.媒体的适时介入

南京电视台和腾讯大苏网报道了化工园区的“首座华宴杯”校园足球联赛,比赛本身和啦啦操表演都十分炫目,赞助商表示全力支持,该期节目的收视率、点击率都已创新高。

各种校园媒体、社会媒体都不该缺席新校园足球话语体系,起到引起重视,协调各方力量,引入社会赞助资金,传播正能量,为校园足球推波助澜的作用。

4.流畅的传输体系

A小学、B中学和C大学在区教育局支持下结成了“足球人才培养输送合作体”,在不违反国家升学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了大胆的制度创新,摸索出一条足球人才层层输送的新路径。

有专家指出,要关注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形成“足球训练一条龙”,利用应试教育倾向,用高一级学校足球特长生的招收,200所名大学“梦想队”的吸引等,让足球回到国民教育体系,让足球运动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打通优秀教练员进入学校的道路,全面盘活校园足球训练系统。

综上,“全民”是新足球话语体系的重要词汇,我们要打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联,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校园足球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合作共同体。

关键话语三,校本的足球――基于学情的建设

校园足球的话语体系,理应“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根据校情、学情,开发符合孩子实际的、富有特色的足球校本课程,提炼出适切的校园足球发展策略。

1.课程建设――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构成校园足球课程框架

基础型课程,夯基础: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立足于夯实基础,人人提高。使足球成为让全体学生快乐的,有层次的、递进的并能真正掌握的活动。

由于地处化工园,污染重、学生体质差,我校发挥小班化的优势,引入“健脑操”,自编“足球操”,形成了针对性很强的“快乐小班足球教学模式”,科学训练,提高了教学质量。

拓展型课程,促提高:开发了“尚善足球校本课程”,编印了课程纲要、校本教材,自编了“尚善足球操”“蹴鞠舞”,在充满魅力的运动中,激发学生对足球的热爱。建立三个梯队,每周安排三个课时实施教学;和大课间、足球联赛一起,形成校园足球的活动课程。

探究性课程,重深化:举办“足球文化节”,全年开展序列化的足球专题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引导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编《我的足球故事》,成立“儿童足球裁判员”社团,探寻学生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路径。

2.氛围创设――进行多方位、立体化、全浸润的校园环境建设

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在墙、路等多处渗入足球元素,每班设立足球角,开辟网站平台等。关注人文环境创设,如学生自主设计足球服饰、标识、海报;组建啦啦队,标语口号征集等。

3.文化建设――校园足球文化与学校理念、整体教育融为一体

新校园足球,不只是足球,而应有更高的追求。我们在做中思考,逐步淬炼本土特色的校园足球文化,提升校园足球的品质。

我校以“尚善文化”为核心,将对应的足球文化话语确定为:

基于小班,润泽身心:尚善足球,追求人文关怀。立足小班化,关注每一个,让全体孩子通过校园足球活动,达到身、心、行的和谐统一。

儿童自治,深度合作:低中高三个年段三个梯队混龄管理,大带小,兵教兵,互帮互助。培养儿童足球裁判员,课堂上组织训练,联赛时执法校园。高度信任,共守规则,深度合作。儿童自治,成了我校特有的足球话语。

挖掘潜能,彰显智慧:尚善,至善、致远。我们追求有智慧的校园足球教学行为,让学生动起来,也让孩子聪明起来。我们举办了序列化的足球主题活动,贯穿全年,让足球成为展示儿童活泼健美、发挥创造的舞台,激发潜能、展示自我、超越自我。

开放融通,走向纵深:尚善足球与学校教育活动融合,与外界活动融合。利用多种媒体,吸引各方参与,接纳参观,积极送教,承建青奥小屋,延展“牵手伊拉克,共结同心结”活动,促进中外交流,打造更开放融通的足球特色文化。

“基于小班”“儿童自治”“挖掘潜能”“开放融通”,积淀中的“尚善足球文化”,呵护每一个,幸福每一个,将小学校园足球的教育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新的足球话语体系,促进足球工作者换思维、换角度去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突破定势,树立更长远、更全面的意识。让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路去建设校园足球,培养新型足球人才,为早日实现中国足球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刘天彪,减留红.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3).

[2]毛振明,刘天彪.再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6).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有线电视台;高校电视台,学校电视台

利用有线电视这一新型的强有力的传播媒体,对高校师生特别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是新形势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许多学校的经验都表明,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对于拓展教育时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对于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建设高水平大学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机构的构建

目前,我国的高校校园电视台机构的构建不外乎以下几种:

1 经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或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成立的校内有线广播电视站,一般以校园电视台的名义开展工作,隶属或者挂靠学校党委宣传部。

2 经过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或原省广播电视厅)批准成立的校内有线广播电视站,一般以校园电视台或电视台的名义开展工作,隶属或者挂靠学校党委宣传部。

3 没有经过国家或者省一级的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批准,由学校自行成立的校园电视台或者电视台,隶属或者挂靠学校党委宣传部。

4 没有经过国家或者省一级的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批准,由学校自行成立的校园电视台或者电视台,与学校原有的电教中心或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署工作,承担电视宣传方面的工作,人员设备等归属学校的电教中心或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宣传业务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领导。

虽然各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机构的构建各异,但对于学校构架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组成的校内立体宣传格局是重要的。通过对有关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机构构建及工作情况调研,按照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加强领导,便于有效规范地开展电视宣传工作,笔者认为,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站)按照程序,经省级或省级以上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批准,隶属或者挂靠学校党委宣传部领导是合适的。

二 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的职能

1 记录历史。校园电视台的诞生,就起源于学校希望能留存住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人物的音像资料。在当前日常工作中,保证新闻或资料性的拍摄,仍然是校园电视台工作量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2 促进交流。校园电视的受众是同处一个校园环境中的师生,他们有许多共同的情景或话题。校园电视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共鸣和亲切感,不但使其产生交流的热情,促进工作的进步和自我的成长,也确实能带来实际可借鉴的经验和心理情感的满足。

3 服务师生。校园电视首先要为师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帮助。在此基础上,在节目的制作和编排中,尽可能以丰富多彩、风格突出、持之以恒的节目来潜移默化地实现学校的宣传和教育目标。

4 传承文化。校园电视能够方便直观地把声像信息“广播”给广大师生,无疑是传承校园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另外,当校园电视被师生们逐渐接受、喜爱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之后,它本身也就成为了校园文化的有机成分,不但传承文化,也塑造文化。

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通过电视台的节目,以新闻、专题等栏目,以宣传典型、专访、座谈、辩论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声像并茂、生动形象地向师生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强化大学生正确的社会道德观,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发展观。还可以通过典型事例的剖析,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对是非、美丑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自觉地追求高品位、高格调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

同时,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的收视对象是学校师生,特别是大学生,他们的年龄、文化和心理相对稳定,电视台可以通过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宣传学校的重大决策、重要决定、重要意图及政令,报道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服务、学生工作、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信息,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和舆论环境,为育人服务。

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还可以系统地播送精神文明教育、学术讲座、外语节目等,播送师生文体活动,播出电视连续剧等。这样不仅活跃了校内文化生活,而且也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和同心力。

三 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的节目(栏目)构建

按照国家和省广播电视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有线电视台的频道在校内应并入地方有线电视网。也就是说,学校内的有线电视用户,不仅能收看到学校电视台的自办节目,还要完整的收看到学校所在的地方的所有有线电视节目。这就要求学校电视台的节目必须在众多的社会频道节目的“夹缝”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做好高校电视台定位的基础上,构建好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的节目(栏目)。

1 要做好定位。校园电视的一个基本定位是具有“大学电视台”和“社区电视台”的双重特征。

所谓“大学电视台”,是指校园电视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在校师生,节目内容必须紧密围绕大学“教书育人”这一核心工作,结合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大学的基本职能,采用符合师生欣赏习惯的新闻宣传方式和节目形式。从“大学电视台”这一定位出发,校园电视应该突出教育性、学术性和政策性。

所谓“社区电视台”,是从校园电视的覆盖区域和中国大学这种集工作、学习、生活于一体的“小社会”性质的校园环境出发,强调一种社区意义的“三贴近”和文化心理的认同。简单来说,就是大学师生关心的许多切身问题和共同话语,都离不开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他们渴望更多地了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周围环境,努力寻求一种群体归属感和精神文化上的“共鸣”。

高校校园电视台的定位准确,能够使电视台形成自身特色、凸现品牌形象,并能将电视台的形象根植于受众之中,为其在高校宣传舆论阵地上赢得一席之地,在与众多的社会电视频道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最终确立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2 要突出教育性。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说:“所有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这充分说明了电视的教育功能。因此,在构建学校电视台节目的时候,一定要突出它的教育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教育功能。要构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舆论导向作用的节目;要构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为教师教学科研起桥梁作用的节目;要构建能够建立新型大学文化作用的节目;还要通过学校电视台,培养能够从事电视工作的人才。

3 要突出学术性。学术性是校园电视区别于其他

电视台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校园电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现代电视技术手段,把学术大师、学术成果、学术活动充分有效地进行记录和传播,在学校内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科学精神。

4 要突出政策性。政策性就是要求校园电视既要积极反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全局性的及与高教工作相关的重大政策、重大事件,也要及时、充分、全面地报道学校党委和行政的中心工作,传达学校的重要政策及决策,包括战略规划、重要举措等。

5 要突出群众性。作为校园媒体,电视需要把更多的镜头对准第一线的教职工和学生,多报道他们的工作、活动和成绩成果,多反映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感。针对校园电视的受众群体,应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传递他们所关心的新闻信息,播放他们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为他们衣食住行和生活方面提供实际的帮助和服务。

6 要突出文化性。这是一个较高的要求。首先,是我们的电视节目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能满足大学师生的欣赏要求;其次,是要通过传承和塑造校园文化,凝聚人心,鼓舞精神,更好地实现大学育人、科研及服务社会的全方位功能。

高校电视台的发展优势在校内、在教育,能否突出校内、教育的特色,是高校电视台制胜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校内教育的优势,它的栏耳设置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栏目的构建必须定位准确,即要明确以什么样的栏目作为频道的主题内容来架构整个节目的主题框架和报道主线。

如山东理工大学电视台是经山东省广播电视局批准建立的校内有线广播电视站,校内以电视台的名义开展工作。在自办节目的构建过程中,我们根据本校的特点,突出了电视台的教育性。与淄博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协商,自办2个频道的节目,每个频道每天播出5个小时左右,共计播出10小时左右,播出时间为每天17:00至22:00。

我们在一个频道设置了《英语教学节目》、《专题节目》、《学术报告》、《校园新闻》、《校园访谈》、《学术讲座》、《电视剧赏析》等板块栏目。《英语教学节目》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及会话能力而设置的,每天播出。《专题节目》主要播出人文、社科、科技、教育类节目。每天播出。《学术报告》主要为了活跃学校学术氛围而设置的,播出如名家论坛、世纪大讲堂、名人报告等学术性节目,每天播出。《校园新闻》是我校电视台的精品栏目,报道周间的校内新闻。既有学校的要闻,又有发生在师生身边好人好事;既有对过去事件的追踪报道,也有前瞻性、预测性、引导性的深入报道,引导全校师生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而奋斗。《校园访谈》是根据学校每一阶段的中心工作而开办的谈话类节目。谈话的嘉宾既有领导,也有专家教授,还有学生。话题既有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大问题,也有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访谈,既有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有诸如考研、过级、就业等学习问题,题材广泛,深受师生欢迎。《学术讲座》是聘请校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甚至企业家作的学术报告的录像剪辑。《电视剧赏析》是为活跃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设置的,是学校师生最欢迎的节目之一。

四 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的人员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