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调查报告范例6篇

挑战杯调查报告

挑战杯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高职;科技创新;挑战杯;现状;分析

“挑战杯”竞赛是由、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我校“挑战杯”系列竞赛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校级“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四届校级“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其中54份作品获得省级奖项,1份作品成功进入国赛。

一、我校开展“挑战杯”竞赛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我校“挑战杯”竞赛活动与全国竞赛活动一致,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具体内容如下:

(一)“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包括社科类学术论文或调查报告、理工类科技论文、理工类发明制作,根据我校实际,我校以培养发明制作类作品为主,学术论文或调查报告为辅。作品主要由学生设计或撰写,并要能够参加展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奖项设置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二)“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其更注重市场与技术服务的完美结合,商业性更强,奖项设置为金奖、银奖、铜奖。

二、我校开展“挑战杯”竞赛活动的现状

(一)组织管理机构较完善

我校“挑战杯”竞赛活动具有较完善的领导机构和评委会。学校设立校级组委会,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学生处、校团委、教务处、科技处和各教学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竞赛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负责竞赛的日常事务。各二级单位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系领导,团支部(分团委)、各教研室相关负责人组成的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系级“挑战杯”竞赛活动的筹备、组织和实施。

同时设立校级评委会,由有关科研机构、教学单位中在学术上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各二级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系级竞赛评审委员会,负责系级竞赛参赛作品的评审。

(二)经费扶持有保障

学校专门设立“挑战杯”专项经费,所有“挑战杯”竞赛中的材料包装、培训辅导和奖励表彰等经费支出都有保障。其中奖励表彰经费占较大比例,学校专门制定了《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奖励表彰办法》,对包括“挑战杯”竞赛活动在内的科技活动的获奖作者和指导老师进行表彰,最高奖项奖金金额学生为10000元/项,教师为20000元/项。这不仅鼓励了参赛者,更激发了同学们的参赛积极性,有利于竞赛活动的开展。

(三)项目培育全程化

我校在每届“挑战杯”竞赛活动正式开始前各二级单位都开设辅导课。校系两级组委会定期邀请专项工作负责人、指导教师和专家评委为参赛学生举办系列辅导课,介绍竞赛的组织情况、作品要求、创作技巧等,辅导学生入门参赛。在项目培育的过程中,学校和各二级单位都有专门老师指导、跟进各项目的进展情况,适时进行督促和改进,保证作品的进一步完善。

三、我校开展“挑战杯”竞赛活动硕果累累

自2006年以来,我校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校级“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四届校级“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开展宣传动员40余次、培训课200余节,共计302份作品参加了系(院)初赛,158份作品进入了学校决赛,61份作品取得了省赛资格。在省赛中,我校共有54份作品获得奖项,获奖率达88.5%,学校多次荣获大赛“优胜杯”组织奖,总成绩位居省内高职院校前列(具体情况见表1)。此外,更为可喜的是,2013年,由何霞老师指导、建工系陈强文等同学创作的作品《中国微公益项目合法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挺进全国总决赛,这标志着我校在该赛事中获得历史性突破。

表1 2006-2013年“挑战杯”系列竞赛数据统计表

竞赛类别 年份 各系初赛作品数量 学校决赛作品数量 报送省赛作品数量 省赛获奖作品数量

创业计划竞赛 2006 26 10 3 3

2008 30 12 8 8

2010 35 17 11 6

2012 40 37 10 9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007 40 14 6 6

2009 48 19 6 6

2011 40 23 9 8

2013 43 26 8 8

合计 302 158 61 54

四、我校“挑战杯”竞赛活动的不足与完善建议

(一)宣传形式有待加强

目前我校对“挑战杯”竞赛的宣传和推广主要集中在校级竞赛开展前发放宣传单、竞赛手册,开办现场咨询会、推广会,组织收看参赛短片等方式进行宣传,同时竞赛开展过程中采用校园广播、校刊、校园网、宣传海报和横幅等方式不断跟进宣传竞赛举办情况和取得的优异成绩,在校园里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使得竞赛工作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竞赛结束后在“教师节”和“五四晚会”等重要节庆日上进行,大大提升了“挑战杯”竞赛在全院师生中的影响力。但宣传的重点时间主要是局限在校级开展竞赛的过程中,对省赛和国家赛的宣传较少,普通学生对省赛和国家赛的比赛情况不了解。

因此,学校应加强在省赛和国家赛前夕和过程中对竞赛情况进行宣传,条件允许下对省赛和国家赛的准备和比赛过程进行实时报道,竞赛结束后可开展经验分享会,让参赛学生第一时间与学校师生分享参加省赛或国家赛的收获。同时也可将竞赛的情况进行资料汇编,放置图书馆显眼位置方便学生查阅,从而加大学生对“挑战杯”竞赛活动的了解,使广大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挑战杯”的各项比赛,吸引教师积极参与指导这项活动,营造“挑战杯”竞赛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教师指导不及时

目前,学校虽然实行专业教师指导制。竞赛组委会要求每份参赛作品都必须有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同时,竞赛组委会广泛动员和鼓励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指导,对没有指导老师的作品会直接挑选和安排专业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但教师对作品的指导力度不一,有些老师也只是在上交作品前进行指导,有时由于时间有限,难于进行深入地指导。而教师指导的情况往往对作品的结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参与指导作品,应该在作品的立题、调查、撰写和完善整个过程中进行指导,才能及时发现作品的不足之处,更好地对作品进行指导,才能保证作品高质量地完成。

(三)立项支持未落实

学校目前对“挑战杯”竞赛活动作品的支持还停留在作品的包装、培训辅导和奖励表彰方面,而一个作品的完成还包括调研、查阅资料、制作成品等诸多方面的费用投入,经费的制约将直接影响作品的完成效果,因此,学校可通过对较好的重点项目进行立项,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方便学生和指导老师完成更好的作品,也为学校带来更多的荣誉。

(四)作品推广不到位

目前学校的“挑战杯”竞赛活动的作品在活动结束后较少能应用到实践中,有些作品在活动结束后无人问津,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此,建立健全“挑战杯”竞赛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挑战杯”的社会影响,把“挑战杯”竞赛活动作为科技创新创业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加强对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海宾.构建以基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挑战杯”竞赛体系――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北京电子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10(2).

[2] 曾海宾,方慧,吴桂纯.基于职业发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标准模板――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M],2013(1).

挑战杯调查报告范文2

以下是本年度的工作计划:

一.完善讲座预报制度,打造资源共享平台.

上学期,学术讲座预报制度已初步建立,校学术部统一汇总由各学院学术部搜集来的讲座简要情况(讲座时间、讲座地点、主讲人等),并将信息到翔网上,以便于大家及时获取有效的讲座信息,根据自身专业及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讲座,感受学术的魅力。

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讲座信息的更新问题:浏览翔网学术部一栏,我们发现最新的讲座信息还停留在2007年3月份,显然还有很多学院并没有及时上报。针对这个问题,校学术部在本年度将通过召开例会等形式多与分团委学术部进行交流,要求其及时上报,我们也将及时整理,争取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大家,以供选择。

本学期,我们还将于10月到11月,组织“学术之光”系列学生科技讲座,每院至少两场,我们会通过最具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前沿性的讲座带给您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做好挑战杯的宣传、组织工作,帮助学子实现自我价值.

众所周知,对于一所高校学术水平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挑战杯的获奖率和毕业论文的优秀率。历届以来,挑战杯都是学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年度,我校学术部也将努力加大挑战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挑战杯,参与挑战杯,营造学术关注的良好氛围,创建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

具体计划如下:

(一)加大“挑战杯”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的年级,分层次进行宣传。

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宣传重点在于让他们了解挑战杯的整体情况,加强对于挑战杯的认识,早做准备,为以后参加挑战杯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将计划于在11月上旬大学生社会调查优秀成果总结交流会,届时将会邀请挑战杯获奖同学与06、07级同学进行现场交流,以激发新生的创作热情。

对于高年级的同学,学术部将联系有关专家老师在课题选择和立项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引。

(二)学术部牵头,在团委各部门协助下,将于10月至11月举办第8次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选择优秀作平参加挑战杯。

(三)搜集整理学术成果,为大家提供榜样作用.

校团委学术部将于10月至12月期间,配合团委其他部门举办2007年学生学术科技成果征集,将一些优秀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科技作平成果作成集子,展示师大学子风采.

三.开展学生科协试点工作,加强科协的建设管理.

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协会(简称学生科协)作为学术部的一个下属机构,通过开展各项科技实践活动和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和学术理论研究,为热心于科研的同学提供有利的实践场所和科技创新机会。但是还不成规模,目前只有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已初步建立了科协,其他学院都还停留在雏形阶段。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本年度,校学术部将在文科和理科院系中各设一个试点,组建科协的学生干部班子,以被选中学院为实验基地,试行科协的一些工作,然后通过调研等形式搜集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科协最开始的一些工作计划进行调整,争取在本年度内在每个学院都成立科技兴趣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广泛的学生交流和讨论,为挑战杯比赛培养坚实有力的后备军。

(二)校学术部和各学院学术部将加强对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领导,为学生科技活动配备一定的指导教师,尽可能地为科协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有利条件,如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同时加强对于学生科研成果的设计和材料整理。

挑战杯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赵道利(1973-),男,湖北洪湖人,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郭鹏程(1975-),男,陕西府谷人,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陕西 西安 71004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85-02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开展创新学习、创新研讨和创新实践等活动。但长期以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学生参与率低、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在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改进,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组织与管理方法,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

一、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改革与实践

1.制定了一套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的规章制度

西安理工大学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制订了《西安理工大学科技竞赛活动的管理办法》、《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加强学生创新教育的规定》、《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对“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活动指导教师的奖励办法》、《西安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等二十余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的规章制度,就学生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的组织机构、职责、竞赛等级及分类、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的奖励办法等都做了具体而详尽的规定。其中,对按期完成科研立项项目的学生和获得各级竞赛奖项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及奖金奖励,在推荐免试研究生、选调生、双优生、学年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2.发挥学生科技协会和科技小组的组织、引领作用

为了更好地组织广大同学参加科技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创造能力,促进学院学生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于2005年4月成立了学生科技协会,该协会由科普部、竞赛部和调研部等部门组成,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发展各类与科技制作相关的学术研究及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知识及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学生科协的主要工作有:

第一,“大禹讲坛”。定期聘请学科相关专家、学者或优秀学生进行报告或学术讲座,以此作为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活动品味,开阔科技视野,不断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新平台。

第二,形成相对固定的科技活动小组,定期开展小组活动。水利水电学院学生科协经过改组,首次以学生姓名命名科技小组,引领和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例如:赵明仓制图小组以CAD、3DMAX等为辅助工具,培养成员对工程图纸的理解,该小组组长赵明仓同学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得了水利尺规和水利全能两个二等奖;杨博航模小组对有航模兴趣的学生进行航模知识培训,组织他们进行航模模型制作和调试,组织参加各项航模比赛,该小组组长杨博同学在2012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3.以科技竞赛为契机,培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实践的能力素质,是将知识用于实践的过程,而参加科技竞赛能有力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加科技竞赛,尤其是“挑战杯”等综合性较强的竞赛,都要求参赛者的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因此在准备过程中要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一些相关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同时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培训以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参加的科技竞赛主要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学校、学院举办、组织的其他学术科技竞赛,等等。

4.加大对学生科技活动的资助和奖励力度,推进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第一,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和其他各类竞赛为契机,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选题与立项申报,学校进行统一评审,从中择优资助,并加强阶段性考核。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每年资助20项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每项资助0.5万~1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必要的实验耗材、元器件、图书资料以及相关调研、学术交流等。学生按计划完成项目并经验收合格后,可获得2~4个创新学分。

学校要对参加“挑战杯”、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和节能减排大赛等的申报作品提前在校内进行多次评审和改进,对创意较好并能按期完成各阶段任务的作品按其等级高低进行分级资助。对前期立项资助但未按期完成作品的资助经费予以收回;对前期自筹经费项目,只要最后能达到最终资助要求,也按相应资助额度补差。这种资助方式可以确保有限经费的合理使用,而且通过多次校内公开评审和答辩,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便于学生发现作品缺陷并及时改进,提高科技作品的质量;同时,这种公开的评审和答辩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第二,科技作品完成后,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对获得较好成绩的项目进行奖励,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为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和联系,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鼓励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2012年起,西安理工大学与江苏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协议,由该单位向西安理工大学捐赠50万元,设立“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奖学金”,创新奖学金重点资助学生开展的科技发明、制作、设计及分析等相关科技活动。该奖学金将连续5年,每年以10万元奖励20名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在校本科生,每人奖励5000元人民币。

5.以校内开放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为基地,支持学生制作样机并进行调试

全校各实验室均向学生免费开放,提供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做到保证使用,悉心指导。

第一,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实验教学中心主要有水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与农业水土工程、动力工程和水利电力自动化等实验室,学生只要提前预约,均可在实验室开展相应的试验或研究工作。

第二,学校的“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精密仪器实验中心”、“‘三电’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等实验室均可面向学生开放,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第三,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有各种原动机、传动机构、执行机构、部分小型先进加工设备和常用工具等,学生在该中心可根据作品的设计方案,亲手制作样机,并完成测试、试验和改进等工作;对于无法做出样机的作品,也可以用计算机软件等手段实现动态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针对水利水电类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以社会调查为主的科技创新活动

在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中,电气、热动专业(水动方向)的学生依托其专业,可以开展机械、电子、控制和信息技术类的科技活动,而水利水电工程和水文及水资源、农业水利工程等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机械、电子和控制方面的基础,制作科技作品不是其强项,针对这种情况,学院要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针对当前水利水电行业的一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确定调研工作的总体方向,选准调查实践活动的突破口,组织学生提前准备好调查提纲,明确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和调查的重点,并设计统计表格或调查问卷等,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带着问题深入实践,获得相应的调查结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言,最终形成社会调查报告或学术论文,也可作为作品参加“挑战杯”等竞赛。

例如:近年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完成的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主要有:“西部大开发中水资源利用极限及临界调控模型”、“长安八水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调查报告”、“面向生态的黄河流域二次配水仿真模型研究”、“城市水问题现状分析与节水方案研究——以西安市为例”、“渭河径流过程变化对泾渭湿地水文的影响”和“西安市高校节水调查及对策研究”等,这些作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结语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缩小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距离。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类专业通过多年的实践,已有70%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全部学生参与了各类实践与创新活动,超过50%的学生参加了“挑战杯”、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等科技活动,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现了良性循环。通过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总体评价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创新素质高”。

参考文献:

[1]周培松,孟三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6,(12).

[2]全洪兵,张绍荣,李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蔡安江,郭师虹,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田野,钱桦,陈劭,等.以科技竞赛为龙头,构建机电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

挑战杯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 挑战杯 意义

中图分类号:G1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19-02

一、学校开展“挑战杯”情况综述

“挑战杯”全国系列学术科技作品及创业竞赛是由、中国科协等共同举办。它包括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俗称“大挑”;“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俗称“小挑”。“挑战杯”是目前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赛事之一, 它所提倡的“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理念已逐渐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之中,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齐鲁工业大学一直关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学术创新能力、创业创优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高端就业,先后制定出台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实施细则》、《关于在校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意见》等文件,积极寻找服务载体,鼓励引导学生积极进入实验室参与导师研究的课题,促进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与学生素质发展相贴近、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统一。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实践氛围,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屡出硕果,为学校创新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创新实践平台,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二、高校师生参与课外创新创业大赛的意义

以“挑战杯”为代表的大学生课外创新创业大赛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大举措。“挑战杯”激励大学生面向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战场,促使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1、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

要完成一个“挑战杯”的项目,一般需要有一个团队,团队成员彼此分工协作,团队成员各有专长,在项目中各有侧重,各负责项目的一部分,同心协力,才能把项目做的比较完善,所以“挑战杯”竞赛鼓励跨专业、跨学校团队的组合,也就是希望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组合在一起来完成一个项目,这就使得大学生在科研学术方面,团队合作意识大大增强。 “挑战杯”则强调了团队的协作、整体的力量,可以说是尝试着让大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他们力所能及的科研项目,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及科研探索能力,也教给了他们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

2、提高了大学生的科研及自学能力

“挑战杯”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奥林匹克”,由此可见它在同类赛事中的地位,也可以预想出它的难度。“挑战杯”项目可以依托学生的专业知识开展,但如果想要获奖,其作品就必须有创新性,创新的前提是要全面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因此,仅仅靠课堂上所学来的专业知识是难以满足“挑战杯”项目的需要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需要拓展。这就需要学生在上课之余,主动学习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进实验室围绕项目开展相关实验。此外,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要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走访与调查、收集与整理数据、撰写相关报告等,而在做这一系列工作的同时,为了准确把握项目、不断提升项目的层次和水平,学生也要自学很多知识,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3、 培养和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

“挑战杯”秉承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开展十余年以来,正在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创业之中来。“挑战杯”为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平台与途径,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团队学生肯定会碰到各种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激发学生探索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证明,在完成“挑战杯”项目的同时,大学生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显现出创新的活力与激情。

4、提高了就业的能力

“挑战杯”赛事为龙头的系列科技创新大赛,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水平,让自身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还增加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使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在招聘考试中,笔试如果考察专业知识,那参加过“挑战杯”的学生就能够轻松应对。面试时,“挑战杯”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挑战杯”包括了项目展示及答辩环节,从专业方面讲,答辩专家问的问题一般要比面试官问的难度要大,而就业考察的还是专业基础的知识。另外,答辩的场景与面试也是相似的,参加过比赛的学生从谈吐、着装、回答问题的技巧等方面也得到过锻炼,这也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5、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

“小挑”(2014年从“挑战杯”中正式分离出来,成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与大学生创业尤为密切。首先,“小挑”即为创业计划竞赛,参与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对创业感兴趣或有一定创业实践经验的。其次,“小挑”主要以商业计划书的评审为主,着重考察参赛项目的创业机会、发展战略、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管理团队等。这样通过参加比赛,团队学生的创业思路更加明晰。经过专家的评审,他们的创业计划也不断完善,更能经得起市场上的推敲。另外,“小挑”中团队的组建考虑吸纳各方面的人才,相关技术、财务、管理等人才都要具备;同时,团队成员还要有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勇于挑战的精神。这些都为团队成员以后真正创业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6、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挑战杯”的选题要求贴近现实、服务社会,同时,要立足于科学前沿,有较强的应用前景;选题范围涵盖了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和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材料,机械能源,文化创意和服务咨询等7个方面。团队成员在选题之初一般要做市场调研。拿农业方面的选题为例,团队成员要全面了解情况,就要走出学校,走到田间地头,和农民聊天,实地去考察农村的现状。在这个过程中,会激发学生们学以致用、投身农村建设的热情和责任感,调研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了解社会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防止了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的脱节。由此可见,“挑战杯”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挑社会建设的重任。

三、采取相关措施,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有效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教育机制

《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以,做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是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相一致的。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能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教育机制。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以学生为本,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置教学方法和编排教学内容时,考虑如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议逐步的向本专科生开放实验室,如选取专业成绩优秀、有做科研潜力的学生进入导师实验室,参与导师的课题或项目,逐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

2、注重学生人才梯队建设

低年级学生没有参赛经验,专业知识积累的也少,但他们积极性很高,如果能有团队带领他们参与到项目中来,在老师和学长的指导下,先做些简单的工作。随着他们知识的不断积累、经验的不断丰富,当一届届高年级的同学毕业时,低年级的同学在做项目方面也逐渐成长起来,可以担当起负责人的角色,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也形成了“挑战杯”系列科技创新创业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彻底改变目前这种有兴趣的学生找不到团队,有指导热情的老师组建不了合适团队的无奈状况。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普遍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创新创业素养

“挑战杯”系列赛事在高校内起到了很好地引导作用,但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竞赛中来,真正参加竞赛并获奖的,只是学生中的精英分子,这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笔者希望“挑战杯”所宣扬的精神即“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真正能够渗透到高校教育中来,普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首先,在专门的创业学院或学生的选修课中开设相关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其次,可以定期开展“企业家讲堂”、“创业论坛”、“创业者说”等相关专题活动,邀请企业家或正在创业路上的大学生现身说法、分享创业精神,以启发思路、开阔视野。再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另外,要积极扶持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网罗一批有共同兴趣的学生在一起,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辐射带动作用。

4、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积极性

要做好“挑战杯”项目,首先要调动广大老师的积极性,没有老师的指导、点拨与把关,学生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项目,而这个过程要耗费老师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有的老师还要自己掏钱去买一些项目所需的材料。因此,笔者建议在经费、设备、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获奖的项目可与老师的晋升挂钩或计算工作量等,彻底解决指导老师的后顾之忧。

从学生团队方面来讲,建议给予获奖团队一定的奖励,可以是奖金、学分、荣誉称号或评优评先的优先考虑。这对获奖学生是一种肯定,也鼓励他们以更大地热情投入到科技创新大赛中去。同时也起到示范和带动的作用,引领更多的学生投身到科技创新大赛中。

5、加强组织领导及宣传力度,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及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挑战杯”系列赛事的顺利开展、指导老师及学生的积极参与,说到底还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领导的高度重视,还需要科研部门、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及二级学院的配合与支持。建议由校领导牵头组成涵盖相关部门在内的领导小组,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确保推选具有特色、创新性强、应用前景好、能代表学校水平的精品项目参加省赛、国赛,才能将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理念落到实处。

另外,还要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内橱窗等进行宣传。当然,在当今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平台也要充分利用起来,要符合学生的欣赏风格,采用图文并茂或一问一答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微博、微信平台上;建立相关的微信群、QQ群让志同道合的学生随时交流并安排相关人员在群内解疑答惑,让广大学生了解“挑战杯”相关赛事的参赛要求、目的、意义及对自身各方面提升的意义,吃透“挑战杯”的精神,主动参与进来。争取对于科技创新创业类的赛事,也要想其他文体活动一样,持久地宣传、广泛地动员下去,在校园内形成创新创业创优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顾建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浙江大学教育研究,2008(2)

[2] 张武城主编.创造创新方略[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挑战杯调查报告范文5

一、 活动的主题

今年寒假经济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强化社会责任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共组织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两支团队近300人分赴全省各地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社会实践经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的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强化对国情和省情的认识,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的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真情助困进万家”为主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技能优势,以分散为主,按照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三下乡”活动和“四进社区”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群众中去。

三、活动的重点内容和形式

经济学院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经济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采取点面结合、集中组队与就近就便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形式重点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由各年级(部)围绕以下主要内容组织青年学生就近就便参加。

(一)社区文化服务与社区需求调研活动。下学期,经济学院即将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行动计划。为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并建立长期机制,各个学院要利用学生返乡的机会,深入所属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和社区需求调查活动,重点掌握城市社区的各个类型、现状以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情况,总结了以往大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和教训,对下一步我院开展大规模的社区服务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各学院不仅发动广大同学深入调研,写出调查报告,各年级、班级还专门组织力量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开学后组织了学生召开座谈会,汇总掌握有关情况,向院团总支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我院开展好社区服务活动提供政策依据。通过各个年级的汇报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这一次调研显示了青年大学生的社区优势,知识优势以及年龄优势,通过调研同学们知道了一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不为所知的东西,获得了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考察访谈活动。我们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考察访谈活动,青年学生在学习考察访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科学思想的伟大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的生动现实和杰出成就,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学习领会了党的十六大的精神实质。

我院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考察访谈活动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专业技能优势和优良的政治素质,通过发放张贴宣传品、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积极为农民群众开展支教扫盲、文艺演出、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等多种服务,把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送到农村基层,在服务中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通过寻访党的革命历史旧址、走访老党员、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与地方党政干部座谈等形式,重点了解了基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发生的积极变化,使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从中学习和借鉴新鲜经验,接受正面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留校学生深入学校附近的社区,宣传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来,为社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事、做实事;

(2)组织返乡同学依照“就地就便”原则,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法律咨询、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活动,为城市、乡村的发展做贡献。

(四)“繁星计划”基层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活动。按照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共青团山东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去年暑期组织大学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基础上,继续利用了寒假的时间,深入研究分析社会各方面状况开展文化建设调研活动,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和对策建议。开学后各年级抓紧汇总了有关调查报告,择优上报院团总支参加评奖。

(五)寒假社会调查和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利用的返乡机会,自主的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了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以论文或调查报告形式进行总结与归纳。

(六)“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专题调研活动。“挑战杯”山东大学第九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全面展开。

参赛学生充分利用了寒假时间,做好课外学术科研项目立项准备,并投入项目运作。经济学院的各个系、各个年级重点准备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做好了重点项目的论文撰写、调查实施和实验测试、实物制作等工作。下学期初,学院将选择部分优秀项目予以立项资助,备战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四、活动的特点

1、我院的本次活动将宣传实践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实践,积极结合起来,利用大学生的思想优势、知识优势和群体优势来推动农村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服务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2、把社会实践与个人青春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企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今后学生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3、自发性和有组织性结合。本次社会实践出现了许多同学通过自发组织的形式去实践“三个代表”及科技下乡知识宣讲活动。

五、 总结

挑战杯调查报告范文6

一、活动的主题 

今年寒假经济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强化社会责任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共组织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两支团队近300人分赴全省各地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公文有 约编辑)践,强化社会实践经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的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强化对国情和省情的认识,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的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真情助困进万家”为主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技能优势,以分散为主,按照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三下乡”活动和“四进社区”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群众中去。 

三、活动的重点内容和形式 

经济学院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经济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采取点面结合、集中组队与就近就便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形式重点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由各年级(部)围绕以下主要内容组织青年学生就近就便参加

。 

(一)社区文化服务与社区需求调研活动。下学期,经济学院即将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行动计划。为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并建立长期机制,各个学院要利用学生返乡的机会,深入所属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和社区需求调查活动,重点掌握城市社区的各个类型、现状以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情况,总结了以往大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的经验和教训,对下一步我院开展大规模的社区服务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各学院不仅发动广大同学深入调研,写出调查报告,各年级、班级还专门组织力量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开学后组织了学生召开座谈会,汇总掌握有关情况,向院团总支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我院开展好社区服务活动提供政策依据。通过各个年级的汇报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这一次调研显示了青年大学生的社区优势,知识优势以及年龄优势,通过调研同学们知道了一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不为所知的东西,获得了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考察访谈活动。我们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考察访谈活动,青年学生在学习考察访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科学思想的伟大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的生动现实和杰出成就,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学习领会了党的十六大的精神实质。我院青年学生进行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考察访谈活动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专业技能优势和优良的政治素质,通过发放张贴宣传品、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积极为农民群众开展支教扫盲、文艺演出、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等多种服务,把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送到农村基层,在服务中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寻访党的革命历史旧址、走访老党员、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与地方党政干部座谈等形式,重点了解了基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发生的积极变化,使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从中学习和借鉴新鲜经验,接受正面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1)组织留校学生深入学校附近的社区,宣传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来,为社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事、做实事; 

(2)组织返乡同学依照“就地就便”原则,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法律咨询、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活动,为城市、乡村的发展做贡献。  

(四)“繁星计划”基层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活动。按照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共青团山东省委的统一部署,在去年暑期组织大学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基础上,继续利用了寒假的时间,深入研究分析社会各方面状况开展文化建设调研活动,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和对策建议。开学后各年级抓紧汇总了  有关调查报告,择优上报院团总支参加评奖。  共2页,当前第1页1 (五)寒假

社会调查和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为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利用的返乡机会,自主的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了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以论文 或调查报告形式进行总结与归纳。 

(六)“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专题调研活动。“挑战杯”山东大学第九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全面展开。参赛学生充分利用了寒假时间,做好课外学术科研项目立项准备,并投入项目运作。经济学院的各个系、各个年级重点准备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 和社会调查报告类作品,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和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做好了重点项目的论文 撰写、调查实施和实验测试、实物制作等工作。下学期初,学院将选择部分优秀项目予以立项资助,备战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四、活动的特点 

1、我院的本次活动将宣传实践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实践,积极结合起来,利用大学生的思想优势、知识优势和群体优势来推动农村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服务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2、把社会实践与个人青春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企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今后学生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3、自发性和有组织性结合。本次社会实践出现了许多同学通过自发组织的形式去实践“三个代表”及科技下乡知识(www.doc168.com公文大全编辑)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