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线路论文范例6篇

输配电线路论文

输配电线路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输配电线路 施工技术 仿真系统  设计

论文摘要:由于社会对于电力的总的需求不断增大,同样对于输配电线路的施工技术要求也更加严格,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设计成为电力部门非常重视的问题,文章讲述了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概况和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功能设计详情,讲述了目前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设计策略及应用。

一、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概述

目前我国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参与人员数量较多,但是这些人员的能力水平都是各不相同的,操作人员的各方面知识水平和素质也需要提升。对于输配电线路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就难以替身操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参加培训的人员因为实践比较少,所以技能就比较差,正是这种原因使得人们对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二、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设计现状

(一)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概况

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是对现实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系统的抽象属性的模仿。人们利用这样的模型进行试验,从中得到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所需的信息,然后帮助实践者对现实世界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的问题做出决策。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是一个相对概念,任何逼真的仿真都只能是对真实系统某些属性的逼近然而仿真是有层次的,既要针对所欲处理的客观系统的问题,又要针对提出处理者的需求层次,否则很难评价一个仿真系统的优劣。

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一种先进的实施培训手段,提高培训的效率,强化培训效果。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设计是在计算机的基础上开发,通过Internet 软件平台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综合设定,使得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具有实用性和可维护控制性。

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开发,主要是首先起源于国外对于计算机仿真系统的应用,尤其是西方国家如英国、美国等大型企业开发计算机仿真系统,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这样参加培训的人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具体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作业经验,其技能可以与在现场工作2年的人员比,因此很多国家都看到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优越性,计算机仿真系统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目前我国对于仿真系统的应用也是在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领域,例如大型的锅炉装置、化学化工及变电站的应用中,后来有人提出在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作业中应用,但是目前仿真系统在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作业中应用仅仅停留在提出的阶段,还没有完全开发出完善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

(二)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功能设计

目前关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设计的思想越来越统一,即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必须能够便于施工技术模型的调试和输配电线路画面的构造,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还应采取先进的运行软件和保证运行数据相分离的一种设计思路。

关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功能设计应该分成培训师和受培训者两个方面的功能,对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培训师功能应该是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集成操作,其主要功能是可以控制受培训者的机器,包括受培训者机器的开始暂停关机等功能,另外可以准确知道受培训者机器是否有事故及分析事故产生源,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培训师机器功能还应是控制受培训人员考核的现场等具体状况。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学员机器功能设计,首先要依附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培训师机的功能下,即能够受到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培训师机器的监管控制。在这种模式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受培训人员的机器可以提供参家培训人员的操作画面,主要包括操作的流程图、、控制组、趋势图及操作记录等具体的监控画面。

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将电网仿真系统和输配电线路仿真及配电站系统仿真等有机结合进行设计,该系统应该具有的特点是确保在硬件使用上采用了以局域网应用为核心,利用工作站、开放式系统及微机构成的分布式,以便于以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扩充和升级。此外,在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软件上采用了软件相互支持系统技术,这样使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系统更加便于修改和维护。再者,在功能上要更加完善,即充分考虑了仿真电网和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及仿真变电站之间的相互影响,使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更加具有真实性。最后,还应通过采用了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多媒体技术,逐步实现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图像化和可视化,比较完整的反映出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作业情况,同时也使仿真的对象更加便于更改和进一步扩充,这样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就会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通过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为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作业人员提供了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手段,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它的设计及应用可以提高整体的输配电线路施工作业技术,进一步确保电网安全,同样也大大提高了作业者的劳动生产率,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着显着的作用。

三、结论

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仿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供电有限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很大的资金和时间等用于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及考核,着力开发完善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的仿真系统,使得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的仿真系统能自由安排培训项目,并且允许人员在培训中发生各种错误,同时演示出因为操作错误造成的种种后果且不带来任何实际危害,不受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此外还可以人为制造各种故障来综合培训操作人员处理操作中故障的能力。输配电线路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重复性集中培训,从而使的操作人员在短期内接受较多的培训项目,缩短总的培训周期。可节约大量的培训时间与经费。所介绍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目前已经投入运行,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极大地提高培训的质量,在短时间内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对电力系统的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很多设计成果效果较为显着,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应用水平,还需要更好的完善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争取达到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永生,郝小欣.分布交互式仿真技术在变电站仿真中的应用[J]. 电网技术.2000(9)

汤晓青,周林,栗秋华.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四川电力技术.2007(2)

姜芳芳,来文青,龚庆武.虚拟现实在变电站仿真系统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5(7)

王邦志,林昌年,蒲天骄.变电站集中监控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网技术.2004(8)

张永翔,段绍辉,杨卫东,林昌年.深圳供电局变电培训仿真系统[J]. 电网技术.2000(1)

输配电线路论文范文2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故障;维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U2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更好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人类生活的快速发展。但是电力行业中输配电路的故障是常见故障之一,也是有重要影响的故障之一,我们必须加强对其的相关研究。

二配电线路的故障检测与分类方法

1故障电流和电压幅值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故障发生后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的幅值变化进行故障判别,这类方法对于低阻故障检测效果较好,但由于高阻故障接地电流很小,这些方法往往失效。

2低频信息和高频信息的方法

大量的频谱方法应用于配电线路故障电流波形的分析,这些方法根据故障电流信号的低次谐波和低阶频谱的变化来检测线路故障。故障发生时,往往包含很多非基频暂态成分,许多学者对非基频暂态成分进行分析处理,提出了相应的故障检测、识别和定位算法,例如高频阻抗检测算法、基于高阻随意性的算法等。

3卡尔曼滤波和模式识别的方法

该方法分析了高阻故障的电流信号、电压信号和弧光高阻接地故障,提出了基于微处理器的保护算法,有效区分了高阻故障和正常操作。

4小波变换的方法

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间-尺度分析方法,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表征信号局部特征的能力。小波变换这一性质,非常适合用于配电网的故障检测与分类,目前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

5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AN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主要应用于解决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不确定对应关系的问题,其实质是通过训练样本,在输入和输出之间透明的高维空间内寻找一种函数关系,建立起输入与输出元素之间的不确定性对应关系。

6模糊推理的方法

模糊推理是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描述工具,对于以一般集合论为基础描述工具的数理逻辑进行扩展,从而建立了模糊推理理论,是不确定推理的一种。其模糊知识库使用语言变量来表述专家的经验,更接近人的表达习惯,模糊推理能够得到问题的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可以根据这些方案的模糊度的高低进行优先程度排列等。

三输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排除分析

1鸟害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分析

① 鸟害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受到鸟害因素影响,输配电线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鸟类经常带回铁丝,电线以及塑料袋等多种类型的杂物,受到地区性潮湿因素的影响,这部分杂物将极有可能紧密覆盖于输配电线路之上,从而导致输配电线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出现包括接地、短路以及跳闸在内的相关运行事故;二、鸟类经常在输配电线路塔杆上排泄粪便,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导致输配电线路绝缘子出现污染问题,发生比较严重的闪络问题,更有可能导致输配电线路出现跳闸误动动作;三、部分羽翼较长的鸟类在穿越密集性排列输配电线路的过程当中,可能导致羽翼搭接导线,引发故障。

②鸟害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

要想在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过程当中实现对鸟害影响因素的可靠性排除,应当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当在鸟类聚集区安装包括风力驱鸟器、智能语音驱鸟器以及防鸟铁丝网等设备与装置,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鸟类与输配电线路覆盖区域的有效隔离;其次,应当在鸟害比较严重的区域,加大对于人工驱鸟的投入力度。

2大雨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分析

①大雨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在大雨天气环境因素影响作用之下,可能导致输配电线路敷设区域周边出现山体滑坡问题、泥石流问题等多种类型的地质灾害,而这部分地质灾害的频发性发生最终也将导致整个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

②大雨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

针对这部分问题所采取的故障排除方法主要集中于对输配电线路的日常巡视工作过程当中。

3大风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分析

①大风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广阔的地域覆盖面积使得我国国土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比较显著,绝大部分地区均频频受到大风气候因素的影响。

②大风天气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

在针对由大风天气因素影响所可能导致的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进行可靠性排除的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输配电线路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针对输配电线路所预计覆盖区域内的气候变化规律做好事先调查与研究,特别是针对大风天气的出现频率以及风力程度进行调查,确保在输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过程当中能够做到有备无患;其次,在输配电线路日常巡视过程中,需要定期针对杆塔以及线杆等相关基础性设备的牢固性进行加固处理;再次,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应当针对整个输配电线路大风天气出现比较频繁区域所对应线路之上增设相应的防震锤装置,配合对线路弧垂角度的合理调整,确保线路应力的有效控制。

4雷击因素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分析

①雷击因素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分析

在我国,雷雨天气是绝大部分地区于夏季季节环境下所可能涉及到的普遍天气现象,并且从发生时间的角度上来说,雷电活动有着比较显著的随机性特征。

②雷击因素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故障的排除方法分析

对于雷击因素可能造成的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而言,应当重点采取的故障排除方法倾向于技术性措施,应当强化输配电线路的绝缘能力。与此同时实现对杆塔位置所对应接地电阻参数的合理降低。

四输配电线路维护策略

1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

输配电线路的设计阶段是确保线路整体性能、运行稳定性的基础阶段,要求运行管理单位也参与到线路的规划和审查中,结合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参考以往线路运行的经验教训,对输配电线路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设计过程中,运行管理部门还应关注地质勘查工作,收集输配电线路途径地段的相关参数,为整体设计提供依据;在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做好基本的验收工作,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检查与控制,严格把控施工关,尤其对以往覆冰问题较为严重的地段,要求根据相关规定设计线路,合理设置档距。

2强化线路的定期检测与检修

加强对线路检测与检修技术的重视,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在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将各项检测手段落实到位。一般情况下,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的巡视可划分成定期巡视、登杆巡视与特殊巡视三种形式,尤其在特殊环境下,重点检查导线的腐蚀状况、断股或抛股等问题。

3输配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雷电是对电力输配电线路造成安全威胁的主要来源。在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输配电线路的维护与检测手段,增强线路防雷能力;同时,奠定在“因地制宜”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不同地段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雷措施,综合考虑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4采取有效的防风措施

我国风期普遍集中于秋季与夏季,尤其夏季的风力较强、降雨量增多。近年来由于大风危害而造成的电力系统破坏现象不在少数,因此做好风期来临之前的应对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奠定良好的杆塔基础,做好基本的加强和加固措施;其次,查看杆塔的基础是否发生下沉或者外露问题,检查埋深状况,如果杆塔本体已经遭受破坏,那么及时采取维修措施,保障杆塔的完好性,才能提高安全性能,也可有效避免倒杆套事故;再次,在风期加强线路巡视的频率,尤其查看电杆横担、铁塔等是否发生锈蚀、是否存在断股、闪络烧伤或损伤等问题,检查导线线架、线路弧垂度等等,确保电力输配电线路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可抵御大风天气的侵袭。

5输配电线路维护过程当中应当针对运行管理机制进行合理优化与完善

在输配电线路维护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不断针对自身所具备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进行合理改进,在此过程当中实现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机制的有效优化。

结束语

电力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多彩多姿。人们在享受电力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必须注意输配电线的故障,因为,这些故障不仅严重影响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而且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参考文献

①朱增锋.论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仿真系统的设计策略及应用[J].中国科技财

富,2010(24):258.

②李鑫.我国输配电线路关键技术综述[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2,29(2):527.

输配电线路论文范文3

本文以线损实测数据为基础,给出线损的定义、分类及产生的原因,运用线损理论计算方法分析线损的成因和线损构成,针对性地提出降损策略,制定相应的降损改造方案。

【关键词】线损 成因分析 线损构成 降损策略

1 线损的定义及其分类和产生的原因

1.1 线损的定义

电厂输送出来的电能,通过电力网的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及用户设备,要消耗一定数量的电能,这种消耗掉的电能称为线损。

当电力网中的线损用电能损失的形式表示时,就体现为线损电量。线损电量通常是根据电能表所计量的总供电量与客户售电量相减得出,即:

线损电量=供电量―售电量(1.1)

1.2 线损的分类

线损按其性质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大类。

1.2.1 技术线损

技术线损又可分为不变线损和可变线损。

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只要设备在线运行,就有损耗电能,这一部分损失认为是不变线损。

电网中电气设备的不变线损主要包括:

(1)发电厂、变电站的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以及配电变压器的铁损;

(2)电缆和电容器的介质损失;

(2)计量设备的电度表电压线圈损失;

(4)电网设备中的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及PT等设备的固定损失(即铁损)及绝缘子的损失;

(5)电能通过电力网的损失随负荷电流的变动而变化的,它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损失越大,这一部分损失认为是可变线损。

电晕损耗。

电网中电气设备的可变损失主要包括:

(1)发电厂、变电站的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以及配电变压器铜损(即电流流经线圈的损失);

(2)输电线路、配电线路的铜损(即电流通过线路的损失);

(3)电网设备中的调相机、调压机、电抗器、消弧线圈及CT等设备的可变损失(即铜损);

(4)计量设备的电度表电流线圈的损失;

1.2.2 管理线损

所谓管理线损是指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电能损耗,其数值等于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之差值。该种损耗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有不确定性,难以用仪表和计算方法确定,只能由抄表统计电量确定,其中包括用户违章用电的损失、漏电损失、抄表员错抄表所造成的损失以及计量表计误差超限所造成的损失等。

另外,根据供电设备的参数和电力网当时的运行负荷情况,由理论计算得出的线损,叫理论线损,又称技术线损。

1.3 线损产生的原因

线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理论线损主要是配电线路,主、配电变压器用电计量表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所造成的损耗。

(2)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超供电半径,线路距离超长。

(3)配电变压器的负荷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空载运行时间长,固定损耗大。负荷峰谷差大,线损率高。还存在着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现象。

(4)无功补偿不足。很多用户不具备无功就地补偿能力或无功能量补偿不足,因而从配电网大量吸收无功功率,用电设备容量较多地被无功容量占用,设备承载率低。

2 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选择

在计算理论线损时,本文提出了两种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即电量法和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这两种方法充分利用了监控终端(FTU、TTU)的实测数据,以区段为单位进行理论网损的计算。线损的大小与电源的布局、负荷分布、网络结构、运行方式、电压等级的技术性能因素有关,并与调度、运行、检修等管理水平有关,因此应对电能损耗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内容可按实时、正点、日、月分时段或累计时段进行,并与计划值、同期同口径值、理论计算值分重点、分压、分线、分台区进行比较分析。

2.1 高压输电网线损理论计算选择

由于35KV及以上高压输电网结构相对简单,输送负荷大,对线损计算精度要求高。对于35KV输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分为:输电线路中电阻损耗、变压器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三部分;而对于110KV及以上线路除了35KV的损耗外还存在线路的电晕损耗和线路绝缘子泄露损耗。由于输电网的线损是指整体输电网络单位时间的电能损失对时间的积分,因此高压输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有:代表日线损理论计算、全月线损理论计算,全年线损理论理计算。输电网由于表计安装充足,计量仪器和各种测量装置齐全,线路和变压器容量大,输送负荷大,对线损计算精度要求高,因此应采用具有收敛性好、速度快等优点的前推回代潮流的方法来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2.2 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选择

配电网线损是整条电力网线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系统的特点是:网络结构为辐射状、设备型号多、主馈线支路多、以及所接的配电变压器数量相当可观、网络结构复杂。目前,配电网线损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按电量求阻法、按容量求阻法、线损首端负荷曲线特征系统法、均方根电流法、最大电流法、平均电流法、线路等值电阻法等等。由于配电网仪器设备安装不够齐全,分支路的电参量数据往往无法获取,因此配电网的电能损耗计算通常采用近似简化算法。在原理上这些方法采用了对配电线路和变压器等值电阻的计算方法,一般认为网络各节点的负荷特征系数与首端相同,不考虑沿线的电压损失对能耗的影响。

3 降损改造方案制定策略

3.1 无功补偿方案制定

在分析电网电能质量和无功潮流分布最优的基础上,计算无功补偿方案的需要投资评价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制定无功补偿方案策略,有选择的采用一种或多种补偿方式:配电站集中补偿(随器补偿)、线路末端补偿(随线补偿)、低压集中补偿(随器补偿)、低压设备就地补偿(随机补偿)。

3.2 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以降低电网技术线损为重点,加强电网运行管理,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深入分析配变经济运行区域,比较线路负荷电流分布和经济负荷电流,确定变压器运行最佳容量和线路经济运行方案,通过平衡变压器低压侧相间负载、调整变压器运行电压、提高线路末端电压和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加强配电网三相负荷平衡工作,及时调整低压侧三相负荷,减少电能损耗,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配电网线损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指标,它不但可以反映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合理性,而且可以反映电力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线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输配电线路论文范文4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安全;现状

引言

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进行防护,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详细分析,注重对输配电线路安全保障措施的科学实施。对输配电线路的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对每个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找出针对性措施加以实施就比较关键。通过从理论上对输配电安全运行防护的详细研究,就能为保障实际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支持。

1 输配电线路的特征以及运行问题分析

1.1 输配电线路的特征体现分析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以及使用要求也有所提高,加强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就显得尤为比较重要。输配电线路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在占地面积大、覆盖区域广以及科技含量高和输送量大等层面。电力企业为满足实际生产生活用电,在输配电线路的塔架以及杆塔的搭建位置上比较高,在占地的面积上比较大,这就使线路的维护难度有所增加。由于输配电线路的占地面积大,所以在覆盖区域的范围上也比较广泛[1]。

另外,输配电线路在运行中科技含量比较高,主要是通过一些高新科技的应用以及高新材料的应用,在对输配电线路的设计以及防护上都进行了详细设计,也要求输配电线路的维护工作人员的工作以及业务能力有所提高。输配电线路在运行时为满足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所以在整体的输配电的容量上比较大。

1.2 输配电线路的运行问题分析

输配电线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配电线路的分布方面没有合理化呈现,在一些电线杆上的线路存在着交叉分布的问题,这样在出现故障的时候,就要对每根线路实施排查。从而在故障的解决时间上就形成了浪费,对人们的正常用电也有着很大影响。

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在管理层面要能得以充分重视,只有加强输配电的管理才能保障电力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但是从实际的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管理工作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管理人员对自己的职责没有充分明确,没有按照指定的章程进行管理,从而造成了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问题[2]。

输配电线路运行中,在对设备的更新上没有重视,以及对设备的维护方面没加强,这也是对输配电线路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在对变电所的分配方面没有科学合理的呈现,造成了原材料以及资源的浪费,在成本上也有所增加。对于这些层面的问题,就要充分重视,详细的分析研究,只有注重细节才能真正确保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

2 输配电线路运行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

2.1 输配电线路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影响因素很多,在输配电线路自身的因素上表现的比较突出。线路设施以及设备的老化问题,对线路的运行性能以及安全性会造成影响。此外设备的更新换代没有充分重视,一些输配电设备的防雷效果不佳,从而就造成了电力运行的问题出现。同时在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后,也会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气候天气因素的影响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3]。例如天气中的雷电以及雨雪等因素的影响,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就有着很大影响。

2.2 输配电线路运行防护措施

加强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防护,就要注重从多方面考虑分析,制定系统化的措施加以实施应用。笔者结合实际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防护措施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下,对保障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就有着积极意义。

第一,构建完善的输配电线路安全预警机制。在对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防护过程中,要注重预警机制的完善制定,这样就能及时性的对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加以解决。由于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有着诸多影响因素,这就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加以应用,和预警机制能有机的结合,对输配电线路的架设区域等进行实时性的监控。通过动态化的管理,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的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分析,从而针对性的解决实际运行故障问题[4]。在安全预警机制的完善建立下,帮助维护人员及时性的找到故障来源,从而将故障解决的效率水平有效提高。

第二,加强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责任制度以及管理制度。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保障,就要注重从制度层面加以完善化,注重责任制制度的建立,按照管理方法对人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详细分析,然后进行实施考评奖惩措施的实施。在管理制度方面也要结合实际加以完善化实施,在对输配电线路的设计方面要注重科学化,对线路设计的质量管理工作也应加强。在具体的线路运行中,也要注重记录工作的完善,将线路设备的老化问题以及缺陷问题等详细记录。在这些基础管理工作上能有效加强,从而才能保障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第三,对输配电线路维护检修的工作要有所加强。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这就需要在维护检修工作的实施上能得以落实,可通过预防性试验以及检查工作的实施,保障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维护检修人员在工作中,应注重日常化的工作实施,加强对线路运行的巡查工作,发现有安全隐患之处,就要及时性的记录以及上报,及时将故障问题加以解决。注重维护检修的新技术应用,将维护检修的效率水平得以有效提高[5]。在维护检修工作实施中国,对电力行业标准要严格遵循,根据制度规范进行实施。

第四,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中,在防风、防雷处理工作上要加强。从具体的工作实施上来看,要注重对杆塔根基的夯实,增强杆塔的稳定性,对防风拉线要注重密度增加方式的运用,在对密集线路的巡逻工作上要不断加强,对塔杆的数量增加。这些对输配电线路的防风效果都比较良好,能有助于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另外,要注重对输配电线路的防雷工作的实施,输配电线路受到雷击的危害比较大,一旦出现雷击的问题,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在防雷措施的实施上,就要注重架设耦合地线,以及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采用消弧线圈的方式,这些方法都能在防雷的作用上充分发挥,对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起到保障作用。

第五,对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宣传工作能加强。在对输配电线路的安全防护过程中,能充分注重宣传工作的加强,在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多样化措施上进行宣传,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实施,注重对其专业技能的提高,从多方面进行宣传。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输配线路安全运行的防护措施实施,一定要结合实际的输配电线路运行的问题故障,针对性的加以应对。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比较大,电力企业就要做好本职工作,将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工作做好,从而使实际的用电需求得以满足,希望能通过此次的研究分析,对输配电线路运行安全领域的实际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布延鹏.关于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技术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6).

[2]王 .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

[3]陈振国.有关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风,2013(20).

输配电线路论文范文5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防雷设计;线路故障;人身安全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电压的基本种类

1、直击雷过电压

电力故障经过细致的统计,直击雷过电压是由于许多因素所引起的,主要包含绝缘击穿、瓷瓶闪络、线路跳闸等,这一系列的因素都是因为直击雷过电压而体现的。

2、感应雷过电压

负电荷会产生在雷云中,这一系列的负电荷会在输电线中聚集,然后静电感应就会剧烈的产生。正电荷会大量的出现在导线的末端,这样的情况下输配电线路就会在聚集处中放电,一些大量的电荷就会在较短的时间中释放,那么电荷就会以波的形式移动,让感应雷过电压由此产生,导线上也会因为较大的磁场而感应出较大的电压,破坏程度极大。

雷击对输配电线路所产生的危害

在输配电线路中,雷击对其产生的危害是能够体现在很多方面的,对具体的危害一定要拥有透彻的认知度,才可以让输配电线路中所涉及到的防雷设计,做到万无一失。输电线路上遭受到雷击时,通常包含:绕击、直击以及反击,雷电过电压的现象就会产生,线路绝缘也会产生闪络现象,工频电弧就会建立稳定,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跳闸而停电。

因为雷击所产生的线路跳闸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对线路的设备运行有着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对日常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雷击事故产生的线路中,比雷电事故产生在电力系统中,所形成的比重更加突出。因此,我们要将输配电线路中的防雷设计方面重点关注。

防雷设计

1、耦合地埋线

所谓耦合地埋线就是防雷设计能够有效体现在输配电线中的主要方式。耦合地埋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拥有两个作用:(1)对地线架空的作用。一方面包含着避雷线的耦合作用,另一方面还包含着避雷线的分流作用。按照相应单位中的运行流程,针对20基的杆塔,将耦合地埋线埋设在易击段中时,在十年的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雷击事故只有一次。在一般情况下,跳闸率能够降低40%左右,让线路的耐雷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2)接地电阻的降低。在有关输配电线设计手册中指出,接地线的连续伸长就是在地中对2根左右的接地线进行埋设时,是沿着线路进行的,同时能够和下一段的基塔中的塔杆相连其接地装置,在此过程中不会对工频的接地电阻值有所要求。在国内外的运转过程中,积累的一定的经验说明,耦合地埋线能够对高土壤的电阻率地区,降低其杆塔的接地电阻。

2、避雷线的架设

避雷线的架设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式,由于输配电线路的雷击时间所发生的地区,所含有的电压普遍较低,往往在35KV,或者在35KV以下,在线路的绝缘性方面也会很低,如果根据避雷线的普通安装方面进行架设,不可以将避雷的效果达到,那么在变电站周边的导线被雷击的时候,会经过导线而传送到变电站中,对于变电站内部的一些设备可能会遭到绝缘的危险。

因此,在避雷线的加装中,有必要在变电站的进线2m左右的距离上加装,这样的方式会让反击和绕击得以减少。想要将避雷线的屏蔽效果得到提高,对绕击率有效减少,就要保证在外侧导线中避雷线的保护角一定要较小,往往会保持在25℃左右。以这样的方式为重点,就能够让避雷的效果得到保证,生产和生活方面也能对人们有所保障。

3、杆塔的接地电阻要降低

输电线路中的耐雷水平和接地电阻是成正比的,按照不同基杆塔中的土壤电阻率状态,要对杆塔接地电阻尽可能降低,这样的方式还能够将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杆塔中的接地电阻想要有效降低;

其一,接地体的相邻屏蔽作用想要有效减少,水平的接地体之间距离,一定不要比5m小。

其二,要埋置杆塔接地装置到深处,针对耕地方面,往往所使用的接地装置是水平敷设,针对石山地区,接地体的买衫方面是不能够比0.3m小的;在接地体的埋深程度上,是不能够比0.8m小的;针对非耕地方面,在接地体的埋深方面,是不能够比0.6m小的。

其三,在接地的电阻值不可以和规划的要求相符情况下,可以将接地体射线相应的延伸,在电阻值和要求相符的时候,一些代表性的山区,比如:以岩石地区而言,在射线成为8根,并且每根都大于80m时,就不能够再对其延长。并且,在连接接地体的时候,会将搭接方式作为必要的手段,搭接两接地体的长度中,不可以比6倍的圆钢直径小。另外,在防腐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处理焊接部位的时候一定要极为干净,才能够进行防腐的处理。

4、电路的检修要有所加强

输配电线路经常被雷击的地区,能够分析出绝大多数的原因都是因为老化的线路而引起,让输配电线路的事故频繁发生,一方面要将防雷的技术严格重视,另一方面还要针对输配电线路的检修措施提升重视度。要在管理输电方面将检修措施加强,市场性的对其巡视,要将发生事故之后而没有人处理的情况降低到最低。

并且,还要根据相应的国家规定,将输电线路的基本防雷设置进行接地,在检查的主要程序中,要将主次分清,具体检查雷击跳闸以及雷击的永久性故障。输电线路若经常性的遭受雷击,要对线路的技术方面以及线路的自身绝缘方面有效加强,同时要在改造的过程中对检修和管理严格关注。例如:线路周边缘的清理,对线路的避雷器也要适当加装,杆塔的接地电阻监测也要加强。以这一系列的方式,将雷电天气所带来的危害有所降低。

5、中性点的非有效接地方式

雷击方式针对于雷击输配电线路的地区,主要会采取弧形方式或者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将接地有效进行,此种中性点的非有效接地,可以将输配电线路中所产生的雷击危害,能够将损失合理减少。同时,还能够让单相接地的故障可以彻底清除,直接使得跳闸和短路也能够得到解决。

此外,在三相或者二相落雷的过程中,因为对地闪络和避雷线相似,未闪络相以及分流就会增加耦合的作用,促使电压下降的现象在未闪络相绝缘上产生,让线路的基本耐雷水平得以提升。所以,线路在35KV时,一定要对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进行优质的接地措施。

总结:

根据以上的论述,输配电线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增添了较多的数量,那么在雷击方面也会让输配电线路产生,其中电力的故障是发生频率较多的。因此,一定要透彻的掌握雷击输配电线的特征,将防雷设计方面较为细致的分析,才可以让用户在用电方面能够保证安全性,这样的方式还能够让生产生活中的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张二红.输配电线路防雷的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06).

[2]何文旭.农村电网输配电线路防雷措施[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9).

[3]孙立满.贵池输配电线路防雷现状与应对措施[J].第十六届(2008年)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1).

输配电线路论文范文6

关键词:电力行业;输配电工程;专业改革

作者简介:倪良华(1966-),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杨志超(1960-),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2011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62-02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低碳化席卷全球,绿色能源利用蓬勃兴起,智能电网发展方兴未艾,电力行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对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背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为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结合电力行业发展与改革的大背景,为培养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主动适应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变化,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开展输配电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从输配电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定位好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整合优化现有教学资源,构造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打造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及现场实习基地,促进教学科研相互融合,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与方法;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特点,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让学生学习掌握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这是目前输配电工程专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与行业发展不相适应。国家电网发展特高压输电和新能源技术,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涌现,现有输配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没能很好地与时俱进,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第二,原有课程知识体系中,理论课程中部分课程存在交叉重复现象,部分理论教材内容未能及时反映行业领域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滞后于现场工程实际,不利于学生学习系统知识和跟踪学科前沿知识,不利于学生从系统角度思考问题,不利于学生未来较快适应现场工作。

第三,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单一,现主要以课堂灌输式讲授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够,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和信息技术资源利用不充分,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第四,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难以全过程监控教学过程,考核手段单一,往往以一份考卷或一份报告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不能多元化检验、评价学生的综合水平,更无法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实践

“十一五”期间,通过承担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的研究和教改试点,经过多年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了一条新时代背景下输配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之路,取得了颇为丰富的教学成果。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实践归纳总结如下。

1.紧跟电力行业发展,定位好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不断涌现,国家电网正朝着大区域、大规模电网方向发展,同时电力行业需要多种层次的专业人才。认清并明确输配电工程本科专业所培养人才的层次,是形成人才培养理念的关键。为此,深入到电力公司、送变电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监理公司、地铁公司等单位进行广泛调研,虚心听取用人单位对输配电专业人才的需求意见,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一要务。目前现场方面的人才层次不高,而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要求所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方面不仅要具备完备的电工理论基础、机械工程知识、电力工程知识、输电线路工程知识,还要求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强、现场适应能力强、管理能力突出、团队合作意识好等综合素质。

认清形势,紧密跟踪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整输配电工程专业发展方向,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专业建设特色,采取有效可行的人才培养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面向生产第一线、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端专业人才,是南京工程学院输配电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走校企合作之路,共建先进实践基地

打造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输配电工程专业改革与建设的目标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在增加实验室建设投资的同时,通过与电力公司和送变电公司等单位合作,在原有已建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共同建设了“输变电工程实习中心”、输电线路施工实训基地、输变电虚拟仿真实验室、输电线路测量实验室、电缆故障测试实验室、输电线路金具陈列室、杆塔模型室等实践基地。实验基地及实验室配置的设备种类齐全,功能全面,技术先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为解决学生毕业现场实习问题,与地方市供电公司大力合作,设立了校企合作培训实习基地,通过校内实践基地的训练和现场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紧扣行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组优化课程体系

制定出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因素。专业改革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教育部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电力行业对岗位职责及知识点的具体要求,以及高等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突出以理论知识扎实工程应用能力强为培养主线,重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践课等不同层次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方面,通过开设“电气工程导论”课程,让学生初步感知电力系统,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通过开设三大力学课程和电路、电机和电子技术等电类课程,将力学和电工类课程巧妙融合,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打下了良好基础。专业方向课方面,为突出专业特色,优化相关课程,将“架空线路设计”与“输电杆塔设计”课程合并,将“架空线路施工机具”与“架空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课程合并,增加“电力电缆”课程课时数和电缆故障测试技术相关内容,增加开设“配网技术”课程。专业选修课方面,开设能反映新技术、新设备在专业领域的应用类课程,比如“特高压电网”、“远距离输电技术”、“输电线路概预算”、“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智能输电技术”、“配电网灵活自愈技术”等课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实践课方面,利用优质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参加输电线路施工现场实训,输变电虚拟仿真实验室基地实习,参加一次、二次系统设计和到企业现场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并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设计、科研项目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以“九个结合”为指导,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将输配电工程专业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归纳为“九个结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师课堂讲授与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毕业设计与现场工程设计相结合;毕业实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编写或选用教材与企业培训要求相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与科研课题相结合;仿真实验室虚拟培训与现场具体实践相结合。

以“九个结合”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常规课堂教学中辅助运用高级多媒体课件教学,将理论知识和现场知识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聘请高水平的专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与师生共交流,拓宽了专业视野。学生毕业设计选题选自实际工程中的项目,做到真题真做,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工程实践,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场实训与在输配电虚拟仿真实验室培训互相结合,学生的工程实践效果明显增强。

5.重视科研进修实践,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为了不断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应倡导教师积极参加高校进修读硕读博,积极申报并承担科研项目,并深入到电力企业现场参加工程实践活动。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大部分专业教师达到了“双师型”标准,一部分教师队伍达到了“双师型”加“科研型”标准,多名教师成为相关电力企业的特聘专家和顾问。教师的教学、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亦得到了明显提升。教师先后承担省级、校级教研教改及横向纵向项目多项,发表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多篇,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获省级优秀毕业设计个人和团队奖励,学科研究形成了明确的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科技服务方面,承担了多个变电站及线路工程二次线设计。

6.突出电力特色,邀请企业专家共同精编适用教材

为了突出输配电工程专业的特色,编写出能反映电力系统自动化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新工艺的系列化适用教材,特地邀请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几年来共编写出版各类规划教材8本,其中《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输电线路设计基础》等为“十一五”规划教材。

7.改革课程考核手段,多样化地评价学生的水平

过去仅凭一张试卷或一份报告的课程考核手段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和能力,不能客观、多样化地评价学生。为此,应改革课程考核办法,推行期末考试与平时出勤、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验报告、小论文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以确保更公正、更公平、更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水平。

三、总结

以上是主动适应电力行业发展,着力改造传统输配电工程专业,通过一系列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组合、先进实践基地打造、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考核方法多样化等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活动。经过改革,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就业率提高,取得的效果令人满意,为培养适应电力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高级人才作出了贡献,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宏斌,等.面向中国智能输电网的智能控制中心[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24(2):2-7.

[2]钟秉林.大学人才培养要研究新问题 应对新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1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