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例6篇

一张旧照片的作文

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1

新宁路小学 张雯昕

在这张照片里一个大约的小男孩穿着被炸弹炸得破烂不堪的衣服坐在轨道旁撕心裂肺的哭着,他的全身都是斑斑点点的血迹,如同摔倒在了屠宰厂里。这张照片就是1937年8月28日在上海火车南站被日本被鬼子轰炸后的惨剧。

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星星,爸爸妈妈带他去乡下看爷爷奶奶。早上九点星星他们一家正准备上火车可是突然听见“轰——轰——”的声音,接着恐怖的警报声,日本鬼子的飞机投下一颗颗炸弹,顿时,房屋倒塌、坚硬的铁架也被炸成几段在地上凌乱不堪,到处都是瓦片、钢板……爸爸和妈妈赶紧带着星星逃跑。在突如其来的爆炸声中妈妈被落下的木板压死了,但是星星被妈妈护着没有受伤。爸爸也被罪恶的炸弹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2

2005年4月4日,她一周岁了,她坐在藤椅上,一个大大的脑袋,胖乎乎的脸蛋上长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好像在对摄影师说:“你们在干什么呀?为什么这样看着我呀?而且还要叫我看着你手拿的东西,那到底是什么哟?”一张小小的嘴巴里露出4颗洁白的门牙,笑的可甜啦!双手的手腕套着两个手镯,手镯上还有几个小小的铃铛,那是外婆送给她的,外婆祝她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成长。她还抱着一只可爱的“小熊”。

你们看,这个胖乎乎的笑女孩可爱吧!呵呵呵这就是小时候的我。

南丰县子固小学三年级:黄欣语

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3

老照片具有三大收藏价值

相对于书画,古玉等藏品而言,老照片可以说是投资比较少的一种藏品。老照片作为一种藏品,它的收藏价值体现在哪里呢?

记录历史,反映社会面貌的史料价值。老照片记录历史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记录历史真实直观。如在中国嘉德的一次春季邮品钱币拍卖会上,两张估价仅1000元的上海外滩景色长卷和英美舰船行驶在黄浦江上的老照片,最后以14.8万元的高价成交。上海外滩景色长卷长140厘米宽20厘米,这幅反映当时浦江景色的照片,将整个浦西外滩的风光尽收眼底,同时也展现了当时部分浦东外滩的情况。虽然长条照片在目前的收藏市场并不少见,但专家认为,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反映完整浦江风光的照片,因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如此,这类老照片也便会有更好的收藏价值。

真实反映摄影发展历史的进程价值。随着摄影史的发展,照片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这个发展史可以从老照片中看出端倪。比如,照片的物质载体曾经历过从“硬”到“软”的过程。硬载体就是最早的银版照片和后来的玻璃版,锡板,铁版照片。用这些载体的照片是摄影史上最早的一批照片,每一张都可以说是孤本。如今银版照片除了博物馆外,市场上很少见。此类照片对研究中国摄影史具有重大意义,价值和价格自然难以估量。软版的照片包括名片格式肖像《名片大小的肖像照片》和六英寸照片(橱柜照片)等。1860~1866年名片格式肖像在国外发展迅速并达到了高峰,但因当时我国经济水平较低,很少在生活中应用,因此这种照片在我国非常难觅,有非常强劲的上升潜力。橱柜照片在收藏市场比较多见,但因其尺寸比较大、题材内容比较丰富,因而品相好的照片的价格反而还要高于名片格式肖像。在橱柜照片之后还出现了立体照片,照片明信片等“软”版照片……老照片的传承真实反映了摄影发展历史,因此,它具有很高的反映摄影历史进程的价值。

隐含美感给人视觉享受的艺术价值。从相机诞生以来,摄影艺术就同绘画艺术一样追求美感。无论构图还是光线和影的协调,以及角度的把握真实美好地拍摄事物是一代又一代摄影艺术家的追求。所以,一张张老照片都是艺术的承载体,它所隐含的美感能给人视觉的享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五大类更值得收藏

年代久远的老照片。一般说来,年代越久的老照片其存世量就会越少,其价值自然也就会越高。如清朝,民国及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照片都比较难得,所以便弥足珍贵。在中国书店某年举办的“春季书刊资料拍卖会”上,有一册清光绪三十一年粮仓验米的照片,反映了当时江浙两省每年进京100万石米的场景。册子收录了8幅照片,配有洒金纸楷书文字说明,一图一文,实为难得。

题材重大的老照片。有特殊纪念意义和特殊时期的老照片收藏价值比较高,如重大会议、重大历史事件的照片,都是历史见证,可以称为现代文物。老照片是过去社会生活真实的写照,是用摄影的语言来记录时事。越是中心明确,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价值就越高。像长城、北京故宫、上海外滩等老照片都是藏家追逐的对象。这种照片对研究各地城市发展、建筑历史等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不但受到个人藏家的喜爱,也是很多博物馆的收藏对象,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名馆名家的老照片。名馆名家拍摄的照片存世量本来就很少,若拍摄的对象是名人则价值更高。中国早期摄影界涌现了郎静山、吴中行、吴寅伯、刘半农等许多名家,他们造诣精深,善将西洋摄影技法与中华文化相结合,他们拍摄的照片价值就高许多。

比较奇缺的老照片。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所以奇缺的老照片也很值钱。比如,展示清代留辫子旧俗的照片,民国初期妇女新装,妇女剪发的照片,20世纪50年代初展示新式婚礼的照片,旧时代,旧城市的风景名胜照片……这类照片反映一地一景的历史面貌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这些都在“奇”照片之列。

尺寸较大的老照片。由于早期照相技术的限制,大尺寸的照片冲印不多,加之照片尺寸越大越不易保存,故留存下来品相完好的大尺寸照片很少。很多品相完好的大尺寸的照片,拍卖价格都超过万元。在目前的古玩市场里,清代的照片很少有大于20厘米的,稍微大一些的照片一般都是几千元的价格。一般的民国风景或集体照,长度超过30厘米的,价格超过千元;超过1米的用转机拍摄的长条民国照片,价格都在4000元以上。如在嘉德的一次拍卖中,几张不同的上海全景照片长度都超过1米,成交价高的达30000元,最低的也超过了10000元。

老照片作伪的四种方法

现在,有很多不法商贩为了谋取暴利,常会把一些“珍贵”老照片通过翻拍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如今市场已经出现多种作伪的老照片版本,经过对这些“假”老照片的深入“挖掘”,得出四种主要的作伪方法

把印刷品做旧。这种作伪方法是最常见的一种,作伪者通过技术处理后把新印刷品做旧,然后再把这些做旧的印刷品装入一些老式相框中或是把它们装订成册,出售时通过这两种形式来蒙混过关。收藏者只要细心一些,就很容易分辨真伪。如果肉眼看不太明显,不妨借助放大镜来观察,假的就会暴露无遗。

翻拍后再做旧。这种作伪方法主要是把值钱的老照片原作品,通过翻拍后去冒充真的老照片来出售,为了翻拍后的老照片更真实,作伪者往往还会特意用旧的相纸去洗印。如果还是达不到满意的效果,作伪者会把这些翻拍的老照片用茶水或调成棕色的化学药水去浸泡,以使模仿的旧照片样色达到逼真的效果。对于这些作伪方法,只要具备摄影暗房工艺知识的人往往都可以看出破绽,真品老照片的片体泛黄一般非常自然,因为那是因年代太久远和日光照晒最终导致的结果。而伪品老照片的片体虽也会微微泛黄,但颜色不纯正,经过茶水和化学药水浸泡还会留有一些细微的渍斑,人工处理痕迹比较明显。

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4

1996年,在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潮中,专职负责建设北京新面貌的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特意出版了《北京旧城》一书,用大量旧照片展示了老北京的城市景观。寻找过去,照片可能是最好的途径,它可以提供比声音、文字更真实的感受。另外,对于许多争议不清的问题,老照片可以提供“铁证”。

当然,人们看老照片并不都是在顺心的时候去怀旧,或为了全面认识一个地方去晓古以通今。也有人们难受时,为缅怀过去的盛景,而端出老照片思念一番,沉痛一阵——去圆明园游览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体验。

在我国历史上,就有很多为怀念往事而大肆炒作旧日景观的例子,比如《清明上河图》的流传。公元1127年,北宋被女真打垮,宋室放弃首都开封,逃到临安(今杭州),成立南宋王朝。现代史学家邓之诚在议论南宋事时也说:“靖康之难,中原人士播越两浙,无人不具故国故乡之思。”在这种情形下,能讲北宋旧事者“为人所重”,而描述昔日开封盛景的《清明上河图》,也因此被复制以行,在市面上以一两金价发售——《清明上河图》细致写实,街景逼真,相当于当时的一张“老照片”。

老照片对地理学家来说,是重要的资料,昔日景观(Past Landscape)也是历史地理学家追求的目标——景观展现的可以是昔日的自然环境,也可以是由政治、经济、文化集结起来的人文面貌。延续性、阶段性、发展性是任何地理问题的本职内容,是地理认知的深层思考。老的地理景观照片是延续发展的证据,不仅证明昨日,也证明今天。在所有的建设成就展览中,几乎都要陈列老照片,那不是凭空怀旧,而是令今天更坚实。演变是“硬道理”,没有历史感的地理叙述,只有“地”,没有“理”。

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5

看着那自制的木相框和相框里的旧照片,妻子和我感慨万千。妻子拿起干净的毛巾小心翼翼地把相框擦亮。我也停下手中的活,来到妻子身边坐下,我们俩不由得回忆起了曾经的点点滴滴。相框是我自己用木头做的,一个大相框里可以放好多张照片。那时候照相算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了,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才能照上一张相,所以每一张照片都显得弥足珍贵。

相框的最上方正中间的位置,贴着在我出生以前就早已去世的爷爷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爷爷戴着老式棉帽,虽然旧旧的衣服上有很多补丁,但显得很精神。而一辈子没拍过一张照片的奶奶自然也寻不到她丝毫的影子。听爸爸讲,奶奶一直不知道照相是怎么一回事。爷爷奶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为了生计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从照片上黝黑的皮肤和脸上深深的皱纹也能看出当时生活的艰辛。

爷爷照片的下方贴着父亲在50年代拍的半身照,照片上写有“青春永存”的字样。那时的父亲风华正茂,神采熠熠。父亲曾经是一名受学生们爱戴的小学校长。他虽然是个校长,但是学校里所有的脏活累活他都带头干。学生有什么困难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他都会尽全力地帮助他们。而且父亲业余爱好也十分广泛,他会教学生们唱歌,还会带着老师们和学生们在校园里栽果树,这样一到夏天学生们就能吃到各种各样新鲜的水果了。看着这张照片,我又不禁想起了晚年的父亲,由于受到了文革的迫害,最终积劳成疾,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父亲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但最终也没能过上好日子,想到这儿我除了心如刀绞也只能感叹时代的不公。

父亲照片的下面贴着我们60年代照的全家福。据说这张照片是我三岁那年拍的,在这张六口人全家福里,我大姐和哥哥站在父母的后面,二姐站在父亲旁边,母亲抱着已经哭红了眼睛的我。这张照相记录着这六口之家的辛酸与艰难。时光如流水,为养育子女费劲了心血,把美好的青春献给教育事业的父母没能尽享天伦之乐,几年前双双早逝。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围着父母不停的说说笑笑,唱唱跳跳的童年影子只能停留在这张照片上,也永远留在了记忆的深处。

想到这里,我已眼含泪水,体贴的妻子仿佛看出我内心的痛楚,拍拍我的肩膀来安慰和鼓励我。相框上穿着婚纱,端庄秀丽的中年女子挽着又瘦又高的男子的婚纱照格外引人注目。这张照片是结婚20周年那一天我们夫妻俩补照的新婚照。结婚的时候没有条件照新婚照,妻子一直觉得很遗憾,所以在20年后的那一天我带着我亲爱的妻子去补拍了这张结婚照,弥补了当年留下的遗憾。如今看来也别有一番风味,妻子说在她心里这张照片不比其他人的新婚照片差,她反而觉得更加浪漫呢。

一张旧照片的作文范文6

1《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修复方案

古籍修复方案多针对一部古籍而言,是通过观察检测古籍破损现状和分析研究破损原因,制订出修复的具体方法和预案。修复方案是修复工作实施的主要依据,需要严格遵守;但同时也需要逐渐完善,允许适当调整。在拆书之前,依据文献现状及破损原因,笔者制订了《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修复方案。但随着拆书、清洗、修补等修复工序的进行,问题不断涌现。例如书脑有10余个书眼,一张书页分成两部分置于不同的位置,书皮及托纸均扣于书背等。针对这些新问题,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原定修复方案进行了若干调整,详见表3。由表3可见,与原定方案相比,实施方案在处理书页页码、书页缺失、书皮、开本大小、装帧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调整。这些调整是在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基础上得出的,为合理修复此书提供了重要指导。

2《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修复操作

2.1建立修复档案古籍修复档案是古籍修复的重要记录,是研究修复成败得失的第一手资料,建立修复档案则是现代古籍修复工作的一大基本要求。建立修复档案主体有四:第一,客观记录古籍基本信息,如该书的书名《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版本明正德刻本、纸张类型及酸碱度等。第二,客观记录文献破损现状,如该书书页脏污、天头被裁切,护页缺失等。第三,科学制订修复方案,如该书需要理顺书页、添补缺页、增添新护页等。第四,全面准确翻拍修复前照片,如拍摄该书破损书页、书皮及托纸,缺失书页,书册天头、地脚、书口、书背等照片。

2.2选配纸张选配古籍修复用纸的基本要求是纸张的质地、厚薄、颜色、帘纹应与原书页相同或相近。《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的书页经检测为桑皮纸,厚度约0.13mm,颜色近似米白,帘纹不明显。受实际条件所限,修复用纸选用了安徽省泾县小岭宣纸厂生产的棉料宣纸(重三尺单)(图3),厚度约0.11mm。

2.3清洗书页由于全书受潮,水渍较多且脏污严重,故对其进行了清洗处理(图4)。对脏污严重的书页使用了质量分数0.5%~1%的食用碱(“七姊”牌、230g袋装,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水溶液加以清洗。食用碱即纯碱,化学名碳酸钠,化学式Na2CO3,它呈固体状、圆形、色洁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按照酸碱中和以及弱碱去污的原理,其具有去酸和去污功效。但鉴于该溶液可能存在的危害,对所洗书页进行了3次以上的清水漂洗。清洗后,书页脏污之处有明显改善。经检测,清洗后的书页呈弱碱性,pH值略有上升。

2.4修补书页、书皮及托纸基于全书书口开裂、破损书页磨损残缺较多,为使书页拼接准确、修复平整和修补到位,多数书页采用了湿补法(将书页完全弄湿后再行修补的方法)和整补法(先将书页书口和四边破损处涂抹浆糊,再用一张完整的补纸粘上并挖去多余补纸的修补方法)。由于书皮残缺破损较多且需要加固处理,选择了湿补法。书皮托纸也是由于其破损严重、纸张较薄,同样采用了湿补。关于书页、书皮及其托纸的修补可参见图5。

2.5修整书页为了便于描述,笔者将古籍修复中喷平、折页、修剪、锤平等工序归结为修整书页。全书多数为湿补,书页可以趁湿压平。折页则需依照原书页折痕折叠。依据相对标准书页的大小修剪地脚,目的是准确锤平书页。由于书页纸张较厚、修补之处多位于相同位置,本书需逐步、反复锤平,甚至压实一段时间后再锤平、再行压实。

2.6装订书册装订复原是古籍修复的收尾环节,包括齐栏、压实、草订、裁切、打磨、打眼、上皮、订线等若干工序。经过齐栏、压实,发现书册接出天头及接口部分明显低于书册其他部位,应当是补纸偏薄和锤平用力偏大造成的。为此,采取了局部衬纸(图6)的方法。草订书册需要依据尺寸最长(高)和最宽的书页,基本确定书眼的位置。经过草订、裁切、打磨,扣装原书皮就成为比较重要的环节。第一,将书皮扣于书背。要先对折书皮并点粘于书册,裁齐点粘套筒书皮那一面的书背,再将另一面扣于书背,也就是先固定、次裁切、再扣背的步骤。第二,单页托纸需衬于书皮之中。扣书皮之前要将托纸衬于书皮之中,扣书皮的同时扣托纸(图7),等二者完全扣到位后点浆将书皮扣于书背,再裁切书皮的天头和地脚。总之,此书的扣装书皮要讲究上皮准确,衬纸到位,扣背实在。最后的步骤就是在书册前后增加新书皮,再打眼钉线了。

2.7残片修复与函套制作修复过程中,发现该书遗留有三类残片:一是纸捻、纸钉及书脑部位小残片,如原书两皮纸纸捻;二是该书“进士家状”部分第44页背面夹块,如内容为“…县民…四…”、“…恩抑…”小块;三是该书“进士家状”部分第27页小夹块,如“…新书…少…”小块。“…县民…四…”小块确定为“进士家状”第10页“景暘、戴大賔”处内容,但该页已缺失。为了便于保存,修整后的残片先点粘在薄皮纸上,再放入宣纸信封中,同时配以相关说明(图8)。为了保护原书、方便残片信封存放,根据书页、书芯、书皮等实际情况,笔者制作了一个四合套。为了便于翻阅、体现整体效果,还增加了签条。

2.8完善修复记录《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修复完毕(图9),这并不意味着修复工作宣告结束,有关此书修复记录的整理完善工作同样要引起重视。一方面,要客观详细描述修复情况。鉴于修复中遇到诸多困难,对原定修复方案进行了调整,因此,详实准确地描述修复方案的调整细节并加以适当说明就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要分类整理修复前、中、后以及纸张纤维的照片。修复前后照片的对比可以反映修复的程度、效果和质量,而修复中的照片更能突出修复的细节和过程,同时纤维照片也可以展示书页、书皮、托纸及相关补纸的纤维世界。针对此书,笔者将修复前照片分为“全书现状”、“分解清洗书页”、“部分书根有字”,修复中的照片分为“书页修补”、“书皮及其托纸修补”、“成册”、“残片修复”。而修复后和纸张纤维照片则相对简单些。总之,修复记录是古籍修复最重要的原始记录,是修复古籍的第一手资料,应当客观详实、条理清晰。

3《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修复启示

3.1古籍修复需要讲究依据长期以来,古籍修复多是以修复人员的经验来指导修复。但近年来,却越来越提倡“古籍修复需要讲究依据”的说法。这种讲究实际依据、注重分析研究的呼声其实是古籍修复行业走向理性的一大表现。修复讲究依据可以避免主观臆断、随意修复,这对提高修复质量、提升修复水平大有益处。笔者以为,古籍修复依据来源主要有二:一是古籍本身的信息,例如《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全书书脑10余个线眼是书册最终改为线装的重要依据。二是查阅相关资料、比对同一版本,如在确定《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结构体例时,查阅了多篇登科录相关研究论文。寻求修复的依据,其数量当然是越多越准确。三条依据基本可以解决一个修复难点,但很多时候一条依据也显得十分珍贵,这比完全依靠主观判断要可靠的多。例如,在有选择地理顺该书书页时,就是比对了国家图书馆藏《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的缩微胶卷。有了修复依据并不意味着古籍修复就一定准确,这其中既需要一定的分析研究,也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有时还需咨询修复专家老师。例如,判断本书前后两页是护页还是书皮托纸,可以说是一个难题。为此,笔者经仔细观察、测量分析,并咨询古籍修复与版本鉴定专家,最终偏向认定其为托纸。“古籍修复需要讲究依据”,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真正要做到言必有依、行必有据则十分困难,这需要强化意识,需要勤奋多思,更需要长期积累。

3.2古籍修复“修旧如旧”原则的灵活运用“修旧如旧”或者叫“整旧如旧”,它是古籍修复最基本的原则,对于修复国家珍贵古籍《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而言,更是根本原则。“修旧如旧”,总的来说就是保持古籍的原貌。通俗的说法,就是“原书是什么样,修复后还得是什么样”。具体而言,就是保持古籍三大方面的基本形态:一是古籍的质地,如书页、护页、书皮、装具等材料的属性。二是古籍的形态,如开本大小,书页、护页、书皮厚度,书册厚度,装帧形式,装具厚度,签条尺寸。三是古籍的颜色,如书页(包括文字图画)、护页、书皮、签条、装订线、装具的色泽和色度。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修旧如旧”原则的基本内涵应当是相对稳定的,需要的是修复人员对其进行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联系《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的修复,有关“修旧如旧”原则的理解与运用可详见表4。最小干预。抓住实质、重视原则才会不盲目、不冒进。第二,要灵活运用修复原则,不固守、不僵化。对于建立在资料查找、文献信息观察推理、分析研究基础上的修复措施和技法应当给予支持和鼓励。某种意义上,这种修复探索和尝试会不断丰富古籍修复原则。

3.3古籍修复资料的保留古籍修复史研究资料十分匮乏是修复行业一个令人遗憾的问题。究其原因,与修复人员疏于记录和保存有很大关系。鉴于此,保留古籍修复资料对于记录古籍修复过程、展现古籍修复状况有着特别的意义。针对一部古籍的修复,其修复资料依据载体形式可分为纸质资料和电子版资料。前者主要是指通过书写并签字存档的资料,如待修古籍出入库记录、古籍修复记录(图10)。后者主要是通过电子记录以方便存储检索的资料,如古籍修复前中后照片、纸张纤维照片、电子版古籍修复记录。比较而言,前者属原始资料记录,后者则为修复过程立体再现。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一部古籍的修复资料相对易于管理,大量修复资料的保存则要注意分类整理,以便存储利用。以年度修复资料为例,应当按部编号成册,并附有目录。以五年电子版修复资料为例,应当按部、按年度编排成文件夹,再备份刻录成光盘存储。总而言之,古籍修复资料的保留是一个长期积累、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注重前瞻规划,也要符合古籍修复及单位实际。此外,还应力求资料收集全面准确,注重科学管理。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