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古诗词的意思范例6篇

竹石古诗词的意思

竹石古诗词的意思范文1

教材分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坚定的品质。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要体现开放襟怀,把课外的学习引进课内,使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而且诗人的生平与他诗作蕴涵的精神一脉相承,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郑燮的《竹石》,理解诗中“咬定、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

2.过程与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韧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并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也已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能运用网络查找搜集有用有效的资料帮助学习,但是由于年代、历史的不同,学生很难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深入古诗的意境,所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特点,我决定采用创设情境,运用自主学习法,如自读自悟、配乐吟诵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来体会,以此来落实重点;并用积累延伸来开拓学生视野,感受竹子精神,从而更加喜爱祖国语言文字,来突破难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韧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准备

1.

课前搜集作者郑燮的背景、故事以及有关竹的诗句。

2.

多媒体课件、图片和音乐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背诵画家王冕写的《墨梅》。

交流:在王冕的《墨梅》诗中,你读到了什么?

小结:诗言志。

由“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引出本节课要学习古诗。

二、知诗人,解诗题

(一)知诗人

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位画家写的,他同时还是一位书法家、文学家。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关于郑燮,你了解多少?(拓展“扬州八大怪”,知道他就是郑板桥。)

教师小结:

郑燮

字克柔,号板桥,现在人们常说的郑板桥指的就是作者。他是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他尤其擅长画竹、画兰。《竹石》就是他题写在自己的竹石画上的一首诗。像这样,为自己的绘画作品而写的诗就是题画诗。

(二)解诗题

1.说诗题

这首《竹石》诗,主要是写竹还是写石呢?

题目《竹石》又该怎么理解呢?

教师小结:竹石,指的是竹子从岩石缝中长出来。

2.齐读课题

三、品诗句,悟诗情

(一)熟读古诗

教师导入语:那这从岩缝中长出来的竹子,它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让我们走进诗文中去了解吧!

1.初读全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争取读出诗的节奏。

2.指名读全诗

3.齐读全诗

4.读出诗的节奏

A.指名读

B.带着节奏齐读全诗。

5.听录音朗读

导入:读得真有韵味啊!让我们也试着把诗的韵味读出来吧!开始!

(二)初悟诗意

读全诗,说读懂了什么?

(三)品悟诗意

1.激趣

同学们结合诗的注解,再联系自己的经验,把这首诗的词语、诗句的意思读明白。

中间提示学生,可以拿出笔圈圈划划其中的关键词句。

2.学诗意

指名说诗意

师小结:同学们学得真认真!都基本了解了诗意,正如你说的,全诗写了竹子,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碎裂的山岩之中。遭受无数磨难仍然坚挺,不管从何方刮来什么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3.

激趣读诗

(四)品读一、二句

1.指名朗读

2.品词

这两句诗中的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关注?

为什么大家会关注这些词呢?

教师小结:没错,这些词是我们理解诗意,了解古诗内容的关键词,是诗句的文眼。

过渡导入:就让我们抓住诗眼把这两句诗读读吧!

3.解立根、说破岩

“立根”指的是——把根扎在??哪里?

“破岩”是怎样的岩石呢?

体会环境的艰苦和竹子的勇气、决心。

生:自由读文。

4.品“咬定”

诗人笔下的竹能在这山石间开枝散叶吗?

它靠的是什么?你说!

它靠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怎么咬的?

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立根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

带感受读诗句

读诗表达自己产生怎样的感情?

带感情读诗

(五)品读三、四句

教师导入语:通过一二句诗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竹子的坚定,竹的顽强、竹的坚韧不拔,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古诗的三四句。

1.请男同学有感情地齐声读。

一起思考:挺立于岩缝中的竹子将会经历怎样的遭遇呢?

2.感悟“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挺立于岩缝中的竹子将会遭遇那些磨难与打击呢?

3.情景感悟

播放音频

(狂风怒吼、倾盆大雨、山体滑坡……)

教师富有激情、感情地诵读:狂风怒吼,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它肆无忌惮地吹刮在山间旷野,竹子也被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吹得四处摇摆,难以呼吸,但它仍然在心底高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突然一阵北风吹来,一片乌云从北部天边急涌过来,还伴着一道道闪电,一阵阵雷声。刹那间,狂风大作,乌云布满了天空,又是一个霹雳,震耳欲聋。一霎间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斜下来。竹在颤栗,但它仍然牢牢地咬定青岩石并坚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遭遇了如此劫难,这从岩缝中长出来的竹到底怎么样了呢?

用诗句中哪个词语来回答?“坚劲”

(六)悟出竹情

竹子必须面对无数的打击,面对数也数不清的磨难,可它依然坚强不屈地挺立着。因为它有不屈服的风骨,因为它有坚强不屈的信念。诗句中那个词可以体现它的这种风骨,这种信念?“任尔”

试背全诗

四、体会诗人情怀、拓展延伸

(一)这真是一株______的竹子!我们看到______想到______。

教师导语:读着这首诗,我们只是看到一株株坚强不屈、挺拔有力的竹子而已吗?我们不仅看到了一株株坚强不屈、挺拔有力的竹子,更认识了一位有骨气,不随风倒的诗画家。《竹石》正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二)出示郑板桥故事。

读故事,谈感受。

(三)小结郑燮竹子般的形象。

作者为何还在画上留下这一首题画的《竹石》诗呢?(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四)赏析苏东坡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东坡。

(五)交流诵读有关竹的诗句。

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六)师生一起唱诗。

五、回归生活,引发“竹”思

郑燮借竹子表达自己刚正不阿,不怕风浪,不畏打击的这一种顽强的硬骨头精神。我想,联系我们自己,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会有困难、挫折、打击等等,当你们遇到这些困难、挫折的时候,我们鼓励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六、书写《竹石》,教师寄语

请同学们在横线处规范书写《竹石》,要求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教师寄语:同学们,相信这节课你一定收获了很多,带着这些美好的果实继续远航。也愿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七、作业

文人墨客们为何如此爱竹?,竹又具有哪些特殊形象呢?你们感兴趣的话课下不妨去研究研究!

(一)默写《竹石》

(二)收集有关咏竹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竹石

[清]郑夑

咬定

破岩

坚韧不拔

坚劲

刚正不阿

竹石古诗词的意思范文2

关键词:杨维桢 西湖竹枝词 创作

一、引言

杨维桢是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他的诗颇有特色,融会了汉魏乐府以及李白、李贺等诗人的长处,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以纵横奇诡、丽妖冶为其风格;以雄奇飞动、充满力度感为其特征。在当时诗坛令人耳目一新,时人称为“铁崖体”(亦称“铁体”)。《西湖竹枝词》是杨维桢优秀的诗歌作品,在当时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二、竹枝词的发展

《乐府诗集》卷八十一“竹枝”条注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巷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

《竹枝》本为民歌,经刘禹锡创制,遂成为乐府一体。《竹枝词》的创作在元末蔚然成风。杨维桢是元末创制《竹枝词》的重要倡导者,他曾于至正八年(1348)自述其创作缘起:“余闲居西湖者七、八年,与茅山外史张贞居、苕溪郯九成辈为唱和交。永光山色,浸沉胸次,洗一时尊俎粉黛之习,于是乎有《竹枝》之声。好事者流布南北,名人韵士属和者无虑百家……”

杨维桢的《竹枝词》在题材上比唐代《竹枝词》有所发展。刘禹锡曰:“竹枝,巴也……末如吴声,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焉。”淇濮多郑风,艳即咏男女之情。唐代《竹枝词》在《乐府诗集》中收录二十首。正如刘禹锡所说,多咏男女之情,还有乡关之思。如刘禹锡最有名的《竹枝词》之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作晴)。”杨维桢的竹枝词表现的内容更丰富些,除了竹枝词中固定的咏男女之情和乡情的题材之外,还结合现实,表现人民的生活境遇以及风俗特点。杨维桢的《竹枝词》有《西湖竹枝歌》、《吴下竹枝歌》、《海乡竹枝歌》共二十首。清代王士祯的《渔洋诗话》曾有“竹枝古称刘梦得、杨廉夫”;清代翁方纲《石洲诗话》中说:“廉夫自负五言小乐府在七言绝句之上。然七言竹枝诸篇,当与小乐府俱为绝唱。刘梦得以后,罕有伦比,而竹枝尤妙。”

竹枝词是众多诗体中的一种,始于唐代,原本流行于巴东(重庆、湖北)沿江一代的民歌。当地人们演唱竹枝,声调高亢激昂,“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刘禹锡语)。其内容多以男女爱情为主题“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 ,(刘禹锡语)写作风格上都是极其随意的,与其他诗体相比,更能具备诗歌最感人的真诚。直至唐代,刘禹锡、白居易的竹枝词创作标志着文人竹枝词的兴起。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形式风格上都融进了文人诗的特色;内容上添加了个人的人生体验,寄托个人抱负,抒写世态人情;感彩上频添“苦怨”之情,男女离别之苦。至元末,复古风起炙热,杨维桢这位追求“以情性为本原”的诗人必然以此摆脱后世思想观念和文学形式上的诸多格套的束缚。接着在廉夫的竹枝词中便一扫以往竹枝爱情诗绵绵离别之苦,诗中的美女形象也不再是纤弱、娇贵、哀怨的少女。

杨维桢作品的问世,一时形成了繁荣的局面,“从而和者数百家”。当时,除杨维桢、张贞居(天雨)、郯九成(韶) 外,还有倪瓒、吴复、郭翼、沈石、康棣、黄季伦、吕诚、徐梦吉、欧阳公瑾等人。他们与杨维桢有着类似的经历,无不同声相应。毫无疑问,东南沿海一带的文人在杨维桢的带领下找到了被遗忘的“自我”,在正统文化以外的民间题材中选取了最富有个性的一种来表达肯定自我的文化心态。这使竹枝词的创作烙上了深刻的时代印记。

三、杨维桢对竹枝词的贡献

杨维桢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所写的竹枝词,如《海乡竹枝词》、《西湖竹枝词》等,有不少是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通俗清新。杨镰先生在《元诗史》中是这样评价杨维桢的竹枝词的:“杨维桢在元后期诗坛是以乐府诗扬名立万,但在民间则是因‘竹枝体’而广为人知。”

四部丛刊本《铁崖古乐府》卷十载有杨维桢的九首《西湖竹枝歌》,这九首诗都是以青年女子的口吻写的,其第一首:

“苏小门前花满株,苏公堤上女当垆。南官北使须到此,江南西湖天下无。”

介绍了西湖的大致景物,为后面的诗做了一个铺垫,是后面几首诗的引子。其他八首都是女子的爱恋之词,其中有“为郎歌舞为郎死,不惜真珠成斗量”的豪迈气概;有“楼船无柁是郎意,断桥有柱是侬心”的即兴埋怨;有“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的缠绵情愁;有“歌声唱入箜篌调,不遣狂夫横渡河”的追悔莫及;有“妾死甘为石新妇,望郎忽似飞来峰”的痴情等待等。

纵观杨维桢的“竹枝词”创作,他对竹枝词发展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拓展了竹枝词的题材范围。从题材看,正如王士桢《带经堂诗话》所指出:“竹枝咏风土,琐细诙谐皆可入,大抵以风趣为主,与绝句迥别。”可见,竹枝词的题材,多泛风土,地方色彩浓厚。杨维桢的竹枝词,据吴复于元至正六年编辑的《铁崖先生古乐府》卷十收有《西湖竹枝歌》九首、《吴下竹枝歌》七首,《海乡竹枝歌》四首,共计二十首,除了像唐人竹枝词所表现的旅人离愁别绪、儿女柔情外,更多地吟咏湖山之胜、人物之美,反映民生疾苦。风格清丽隽永,开人耳目,其内容大大扩展。如他的《西湖竹枝歌》,歌咏西湖湖光山色,人物之美和爱情之美。《劝郎》可谓杨维桢竹枝词描写爱情的代表作: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北高峰。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

在形式上,杨维桢把《竹枝词》与咏西湖结合起来,创作了《西湖竹枝词》。“咏西湖,可以说是南宋偏安杭州之后才成为社会风气的。”宋元之际董嗣杲《西湖百咏》是七言律诗,到了杨维桢,才把咏西湖的诗题与乐府诗体结合起来,成为《竹枝词》中的一个类型。同时还衍发出了《吴下竹枝词》、《海乡竹枝词》。这可以视作杨维桢对《竹枝词》的发展。

2.增强了竹枝词的表现力、提高了竹枝词的文学地位。杨维桢的竹枝词因内容开阔,婉丽动人,且多有创造,而被明清诗论者视为唐代刘禹锡之后的第一人。如果说刘禹锡使竹枝词由民歌体小诗成为一种文人正式创作的文学体裁的话,那么杨维桢则使竹枝词成为表现羁旅哀愁、爱情,吟咏山水风物、人情,反映社会现实等极富艺术表现力的文学形式。

首先,他用古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改造和发展竹枝词,并吸收了唐代元白“新乐府”批判现实的精神,大大提高了竹枝词的表现力,并使之成为一种延续不绝和不断发展的文学样式,在竹枝词的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块里程碑。

其次,杨维桢还注意借鉴南朝乐府吴声歌曲和西曲歌,将民歌特有的清新刚健的语言和悠扬婉转的音节融入诗中,达到了“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的境界,从而使他的竹枝词具有热情洋溢的民歌色彩和地域风韵。如他的《西湖竹枝歌》咏西湖山水风情和人物、爱情之美,《吴下竹枝歌》专咏苏州,《海乡竹枝歌》咏海乡盐户的生活,清丽质朴,琅琅上口,颇有竹枝词的原汁原味。

可见,杨维桢在提高竹枝词表现力上,将古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和元白“新乐府”批判现实的内容融入其创作中,并吸收南朝乐府的吴声歌曲和西曲歌的民歌情调,从而也大大提高了竹枝词的文学地位,使之成为既能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又具有浓郁的民歌与地域色彩的艺术形式。

3、倡导并掀起了竹枝词的创作热潮,扩大了竹枝词的影响。在杨维桢的竹枝词创作中,《西湖竹枝歌》最有名气和影响,并由此掀起了一个竹枝词的创作热潮。

《西湖竹枝词》刻版流行后,影响极大,“听我西湖竹枝词”几乎成为一种时尚。这股风甚至吹进了小姐们的闺阁。“‘杨铁崖制西湖竹枝曲,和者百家’。兰英、惠英见之,笑曰:‘西湖有竹枝曲,东吴独无竹枝曲乎?’乃效其体作苏台竹枝十章。杨见其稿,手题二诗于后云:‘锦江只见薛涛笺,吴郡今传兰惠篇。文采风流知有日,连珠合璧照华筵’。‘难弟难兄并有名,英英端不让琼琼。好将笔底春风句,谱作瑶筝弦上声。’”甚至元末一些民间传说中的鬼神也赶时髦,作起“竹枝词”。如元陶宗仪《辍耕录》记载,诗人揭斯未作官时,浪迹于湖南湖北一带。有一次船停泊在湘江边,二更天,披衣坐船头上,这时明月如画,忽然见到中流飘来一双小船,逐渐靠近揭斯,船上有一位淡妆素裹的女子,向他施礼,揭问她是何人,她说是商人之妻,与揭斯有一段前世姻缘。这女子临别时作了一首诗,也是竹枝词的格调:

“盘塘江上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作墙茅盖屋,庭前一树紫荆花。”

元末,杨维桢领袖东南诗坛,竹枝词经他倡导,振臂一呼,翕然响应。凭借他的名望和倡导,遂掀起了竹枝词创作的热潮,并由此而扩大了竹枝词的影响。

另外,杨维桢的竹枝词在形象、音调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民歌特点,艺术上也运用比兴和谐音双关、重叠回环等民歌常见的手法,这应该说是他的竹枝词充满生气和活力,质朴动人,琅琅上口的优点所在,然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清人翁方纲认为“竹枝本近鄙俚……杨廉夫乃以浮艳得之”。如《西湖竹枝词》之五:

“望郎一朝又一朝,信郎信似浙江潮。床上耆龟有时烂,臂上守宫无日销。”

其中“臂上守宫无日销”,浮艳溢于言表。但这只是他偶尔之表现。倒是有些竹枝词描写过于文雅,应该说是其缺点所在。

从整体看,杨维桢竹枝词创作瑕不掩瑜,既有刘禹锡的风情,又有自己独特的韵致。这是他转益多师的艺术修养决定的,也是他才务驰骋,意务新异的艺术追求的结果。其特点也是比较明显的,有的质朴清新,隐含古乐府精神;有的柔媚旖旎,具有南朝民歌风味;有的自然隽永,可以窥见李白情采。

参考文献:

[1][宋]郭茂倩编撰,聂世美、仓阳卿校点:《乐府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清]顾嗣立等选编:《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中华书局,1987年。

[3][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中华书局,1963年。

[4]郭绍虞选编,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5]杨镰著:《元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6]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7]《杨维桢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

[8]李廷锦:《历代竹枝词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

[9]孙小力:《杨维桢年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10]丘良任:《竹枝纪事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

竹石古诗词的意思范文3

摘 要: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歌形式,竹枝词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各地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竹枝词,巴蜀地区亦然。清代,巴蜀竹枝词发展到一定阶段,但我们不能忽视唐宋时期出现的竹枝词对后来竹枝词发展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分析唐宋诗人所作巴蜀竹枝词在描写的主要内容、典型意象使用这两大方面的特点,感受它们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唐宋诗人;巴蜀;竹枝词

竹枝词又称竹枝歌、竹枝曲,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歌形式,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各地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竹枝词,巴蜀地区也一样。清代时期,巴蜀竹枝词发展到一定阶段,但我们不能忽视唐宋时期出现的竹枝词对后来竹枝词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拟分析唐宋诗人所作巴蜀竹枝词在描写的主要内容、典型意象使用这两大方面的特点。

一、展现巴山蜀水的秀丽风光与巴蜀地区的民俗风情

巴蜀大地自古以来就孕育了秀丽的山水与独特的风土人情,而《乐府诗集》有云:“《竹枝》本出于巴渝”[1]。巴蜀竹枝词也是此地文化特色的反映。先看宋代冉居常这首《上元竹枝歌和曾大卿》:

青春恼人思M跹,女郎市酒趣数钱。

不道翁家久留客,红裆幔结赛秋千。

学箫学鼓少年群,准拟春来奉使君。

自向雕笼作行队,安排好曲荐殷勤。

珍珠络结绣衣裳,家住江南山后乡。

闻道使君重行乐,争携腰鼓趁年光。[2]

这首竹枝词写上元节时成都城内的景象:卖酒数钱的女郎、学箫学鼓的少年群、热闹非凡的赛秋千等,透过诗人轻快的笔调似乎能领略到当时成都城内的佳节胜景,感受蜀地的风物人情。再看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并引》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3]359

春日的江头雾气渐消,蜀客的船停在江边,想将一纸书信寄到万里桥。朴实简单的语句表现出纯粹的人情美。还有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3]359

同样是春日,江边两岸山花已开,家家户户备好了春酒,女伴们相邀踏青。这首竹枝词笔调轻快,也展现了春日巴蜀饮酒与踏青的风俗。

夔州作为巴渝地区的名城,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情,最能体现夔州风物人情的宋代竹枝词莫过于北宋诗人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九首》,先看其一:

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

云安酒浓曲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4]220

这首描绘了端午佳节夔州云安赛船饮酒的热闹场面。其二写到:

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

榴花满山红似火,荔子天凉未肯红。[4]220

描写了夔州物产丰饶,石榴花红遍山头,荔枝尚在成熟中。当然,夔州的人也独具特色,有虽不漂亮却自有人爱的“瘿妇”,如其四:

瘿妇趁墟城里来,十十五五市南街。

行人莫笑女丑,儿郎自与买银钗。[4]220

有“白头老媪”与上山采茶的“黑头女娘”,如其五:

白头老媪d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

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4]220

还有唱着《竹枝歌》令客忘归的年轻姑娘,如其九:

当筵女儿歌《竹枝》,一声三叠客忘归。

万里桥边有船到,绣罗衣服生光辉。[4]220

峡谷深深、江流向远。“大昌盐船出巫峡”一句还展现了盐业在夔州的情况;而“十日溯流无信音”又表现了航运漫长、艰险未知的状况,这些都记载了当时巴蜀地区的真实情况。

二、以杜鹃和猿为主的典型意象

提到蜀地,人们会想到杜鹃鸟;提到巴山,人们又会想到猿啼。《华阳国志》有记载:“后有王曰杜宇……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5]杜鹃鸟鸣给蜀人带来的感受是一种化不开的哀愁,该意象用在竹枝词中使竹枝词有了别样情感。北宋黄庭坚《梦李白诵竹枝词三叠》就出现了杜鹃意象,其一写到:

一声望帝花片飞,万里明妃雪打围。

马上胡儿那解听,琵琶应道不如归。[6]422

其二诗云:

竹竿坡面蛇倒退,摩围山腰胡孙愁。

杜鹃无血可续泪,何日金鸡赦九州。[6]423

其三又云:

命轻人瓮头船,日瘦鬼门关外天。

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壁无梯闻杜鹃。[6]423

黄庭坚自云:“予既作《竹枝词》,夜宿歌罗驿,梦李白相见于山间,曰:‘予往谪夜郎,于此闻杜鹃,作《竹枝词》三叠,世传之不?’予细忆集中无有,请三诵乃得之。”[6]421-422其所作《竹枝词》,借梦见李白而抒发自己的迁谪之苦,尤其是“杜鹃无血可续泪,何日金鸡赦九州”一句,是诗人内心写照:杜鹃啼血血泪已尽,何时才能结束这迁谪之苦?

杜鹃鸟意象的使用主要是表达其叫声带来的感受,猿意象的使用也如此。在《水经注》中就写到“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猿啼是闻声抒情的媒介。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3]359

其中就有清猿啼叫,不过诗人直接指出是因为“个里愁人肠自断”,故而“由来不是此声悲”,使得全诗愁绪笼罩在巫峡的苍茫烟雨中。再看唐代顾况的《竹枝曲》: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9]2970

“肠断晓猿声渐稀”一句更是表现出猿啼声渐停而肝肠已寸断的悲伤。

还有白居易《竹枝词四首》其一: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10]

本文仅作以上浅层探究,而竹枝词是值得永远体会的。唐宋诗人所作的巴蜀竹枝词流传了千年,在古典文学的世界里奏出动听的音乐,闪烁动人的光芒。(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z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z明{杨慎.全蜀艺文志[M].北京:线装书局,2003.

[3] z唐{刘禹锡.刘禹锡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 范石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z晋{常璩.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 z宋{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7] z清{王文诰.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 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 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竹石古诗词的意思范文4

《饮酒》诗中的“已忘言”,说明需要说话,所以容易写成“辩”。但是这个错误,是缺乏合理理解所造成的。“欲辨已忘言”的上句“此中有真意”就需要好好分析下“此”,浅显地说,就是“这里”的意思,从诗中前后的内容描写上可以明白:“这里”就是一处能够“见南山”的“人境”,一处“无车马喧”的“人境“,一处看到“飞鸟相还”的“人境”,在这样的“地方”生活的人,必然能体验到一种栖诗意居的幸福感。“幸福”只有体验到和不能体验到的区别,没有说出和不说出的必要。因此,“辨”之词好过“辩”之言。

而把“何当共剪西窗烛”的“烛”写成了“竹”,想象着诗人居所的清幽环境中有竹为伴,貌似符合生活中的逻辑。文天祥作为汉族王朝的中流砥柱,其生命的崇高价值自然成为照亮汉族后代的标杆,故学生们自然把“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写成“汉”。李白被贬失意,唯有在一方安静之处能得到内心的抚慰和解脱,所以偏居一方的生活情态,难免让人无需思考便写成“偏舟”。

然而,种种“印象常识”是不足为我们获得诗歌的原意。

如果一位熟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读者,能想象到这是一段有着无比温馨感的故事场景。诗中的主人公由于远在蜀地,收到来自爱人的情书,想着怎样答复。尽管心潮澎拜,但看到眼前道路泥泞,一时是回不去了,内心里反复的纠结必然很强,只要哪一天能回到故里,一定将当初自己的那一份深深情思告诉爱人――这样的雨夜,每一份多情、深情与专情都共同交集,时间无限地延长,思念无限地强烈,想象无限地扩展。在那个烛火通明的夜晚,互诉衷情,聊个痛快,直到烛火熄灭。因此,“何当共剪西窗烛”绝非窗下有“竹”。

《过零丁洋》中的“汗青”一词,只有从词源上看才能真正弄清楚,“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故称汗青”。那时古人记事要用“竹简”,即用上好的竹子记写、镌刻事情和文章,此一片片的竹即称“竹简”。竹简再经过“汗青”程序,成为可用记事的古代“书本”,故汗青代指典籍“书本”而已,所以也用来借指“史册”。

“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扁舟”,生动地揭示在孤独寂静的江河湖泊上,那同样孤独无声的一叶扁舟形象,正是诗人自己的外在形象。这是视觉与感觉相通之后的契合,若感悟到作者诗境与心境的默契,就能区分“扁舟”与“偏舟”的不同。

总之,古诗中这样的用字现象很多。只要我们细细分析,就能抓住真面目。

譬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中“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生”、“身”,前者为生前之意,后者为死后之意。“生”对应着诗句的“赢得”,意味着生前经历着出生入死却能九死一生,“身”对应着“名”,有了“九死一生”的卓越功勋,自然有着与其相称的出色名誉。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但余钟磬音”的“磬”,单看“磬”字,有许多令人激动的想象:“余音缭绕,久久不绝,”何故至此?“其形曲状,玉、石制成”,敲击铜器物皿可发声乐,使人心神安顿。故佛寺中使用,作念经时用来打击乐器,因此“磬”天然地对着着“钟”。

李白《送友人》“萧萧班马鸣”的“班”,学生写成“斑”的频率相当高。究其原因自然误认为是斑马,其实是不理解诗的原意罢了。“班”之古义,“会意。从,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像用刀割玉,引申为一个群体列队编序后,分成一队队,一个个。所以,“萧萧班马鸣”,指的是不久前大家挥手离别,现在只有独自成队在风中前行。所以,“班”非“斑”。

再举一例,王安石《登飞来峰》“自缘身在最高层”中“自”非“只”。但是只要看到这首诗,马上会联想到坡的名作《题西林壁》一句“只缘身在此山中”。两诗在立意、谋篇、炼句上均极相似,特别是两诗有几个用字几乎雷同。如王诗转句的“不畏”,苏诗转句的“不识”,又如“身在最高层”与“身在此山中”的意韵也很相同。寻找他们的不同差异恐怕只有去看他们的不同经历背景了。《登飞来峰》为王安石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题西林壁》为苏轼遭遇人生重大变故之后所作,这时的他洞察世情,对人生有着很多的悟彻。所以,通过背景的了解,“自缘身在最高层”所以用“自”的理由在于“自缘”比“只缘”更符合王本人之意。抒发的是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词的用字习惯一反常态也很让人犯糊涂。譬如学生对“流水落花春去也”、“两情若是久长时”这两句总是印象特别模糊,很容易就认定为“落花流水春去也”、“两情若是长久时”。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准确“纠错”,还需要做一番诗词格律分析。

“流水落花春去也”出自李煜《浪淘沙》,原词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一般来说,词的最末两句即歇拍是讲究平仄相对的。“落花流水”四字,“落”是第四声,“花”是第一声,“流”是第二声,“水”是第三声。第一、二声大体相当于格律诗词中的平声,第三、四声大体相当于格律诗词中的仄声。格律诗词中相邻的两个节奏点上的字音往往平仄相对,如果是三个节奏点,第三个字就是“去”,这样“水”与“花”与“去”就形成“仄―平―仄”,从而带来音调和谐的效果。

本词正是遵循着歇拍第二、四、六个字声调的规律:“仄一平一仄”。 这就是为什么是“流水落花”的根本原因。

所以,一些看似不合常规用法的诗句用字,其特殊性是由于音节格律需要所造成的。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道理与此完全一样。出于一种思维惯性,叶绍翁《游园不值》歇拍句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人们常误作“满园春色关不住”,但如果能用一点诗词格律常识来解读,就可能避免这样的误差。

竹石古诗词的意思范文5

关键词:郑板桥;绘画风格;修竹人生

郑板桥(1693―1765)是清代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是清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他一生画竹、咏竹,爱竹成癖,平日无竹不居,与修竹有着不解之缘。特别是他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三段论,体现完美系统的美学思想,是他对生活与创作、传统与创新、意与境、美与丑、雅与俗、艺品与人品、画内功与画外功完美表现。

一、郑板桥生平及其作品的时代背景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五十五年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在乾隆七年――十七年为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 后被撤职罢官,回到家乡扬州,以卖画为生。他与当时聚居扬州的另七位画家一起,并称“扬州八怪”。在“扬州八怪”中是一位杰出的代表,勇于革新创造的书画家。

郑板桥作品被称为“诗书画三绝”,尤其他的兰、竹之作,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他曾在题画《竹石图》中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他与竹子有着深厚的感情。一生伴竹的郑板桥,对竹子的自然特性非常了解,因而他画竹时能“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所画竹子绝无一幅雷同。板桥的竹子瘦劲孤高,超尘绝俗,有一种豪迈凌云、倔强不驯之气,枝叶不多却浓淡交错、疏密有致。不论是翠烟如织的新竹、褐色斑斑的老竹、清新映日的晴竹、滴沥潇湘的雨竹,还是亭亭玉立的水乡之竹、傲然坚劲的山野之竹,莫不赋予它们以性格和生命,做到神情毕肖、栩栩如生,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

二、郑板桥的绘画风格

(一)以自然为师

郑板桥在自题《兰竹石图》云:“古之善画者,大都以造物为师。”意为古人认为世间万物皆由天造,故称天为造物。与造化同义,原是指自然界,后来指一切客观事物。郑板桥的兰竹确以自然为师,面对现实世界,进行独立的艺术美的创造。

他又在《题画•竹》中说:“余家有矛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是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更说明他重视自然,对景写生,艺术形象皆来源于自然。

另在自题《墨竹图》轴云:“予客居天宁寺西杏园,亦曰:后园竹十万个,皆吾师也,复何师乎?”既然后园子的修竹十万都可以作我的老师,还寻求什么老师呢?所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法自然成了千古画家座右铭。

(二)艺术美的创造过程――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

板桥对墨竹的艺术创作过程有着深切的感悟,比如他在《竹石图》题:“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说的是在江边的私塾教书,每逢清秋,早晨常起来观察竹子。这时,烟光、日影、露气,都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于是,胸中情致勃动,就有了作画的意念。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因而磨墨展纸运笔,又是一格,其实手中之竹又不是意中之竹也。步步变相,莫可端倪,其天机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独画云乎哉。”“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从“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到“胸无成竹”,道出了艺术创作过程的普遍规律,揭示了艺术作品不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而是作者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客体在艺术创作过程高度融合的艺术形象,是从自然美到艺术美的升华、提炼的过程,也是对苏轼“胸有成竹”的继承发展。总之,意念产生在落笔之前,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体现完美系统的美学思想,是他对生活与创作、传统与创新、意与境、美与丑、雅与俗、艺品与人品、画内功与画外功完美表现。

(三)形式感的表现特色

融合共通的书画风格,使郑板桥的绘画传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在他的艺术创作上,把画、诗、书和印结合,让它们成为不可分的综合艺术。郑板桥不仅以书入画,而且以画入书,郑板桥学黄庭坚的长撇,又巧妙地参以兰竹画法,使字的中锋一竖和一撇,犹如兰竹叶的再现。郑板桥的绘画能使书与画巧妙的融合成一体,诗书画印相搭配,形成他个人的独特的风格。郑板桥把画上的竹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密密麻麻的题跋上谈出自己的创作经验,精彩的画论就写在竹干之间,与郑板桥特有的“六分半书”与画呼应,形成独特的风格。郑板桥的绘画题材,以兰、竹、石为主要描绘对象他以平凡的题材表现出新意趣,藉由这些题材抒写他心底敢冲破传统观念的“倔强不驯之气”。尤以画竹深得人们的喜爱。

画竹为中国人精神的表征之一,古代文人常借其怡情养性,或寄托人生观,因竹外实内空,表征着虚心贞节,而有清秀朴朗,为高风亮节之代表,成为文人士大夫所喜爱的主因。郑板桥笔下的竹千姿百态、变化无端。郑板桥画一枝竹,或丛竹,或竹林,都变化无穷。有时满纸都是竹节,而叶子只有一点点。郑板桥的墨竹,虽在题材上没有超出传统文人画的范围,却在风格上远远超越了传统文人画。

板桥还大大发扬了中国文人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传统,一生指竹作诗,写竹入画,咏竹言志,画竹传情,展现了他非凡的艺术才能,所提诗文有很多已成为千古佳话。板桥的这些题画诗,大致有这几类:一类是抒发胸臆,借咏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趣、境遇和对百姓的关切、对社会的不满等;二类是画论,包括对绘画的认识、见解、总结以及历史上画竹名家的评判等;三类是对兰竹石等自然景物的赞美;四类是记事,表达对友人的友谊等。

四、咏竹颂竹,修竹人生

修竹因其天赋之美和特性,如虚心、有节、根固、挺拔凌云、顶风傲雪、随处而安等,与历史上某些审美情趣、伦理道德意识相契合,进而引入到社会伦理美学中,历来被中国古代文人墨士视为怡神清雅之物,称为“君子”,赋予其理想人格的化身,常借竹来寄托自己清高、傲世、坚贞、有节、虚心等多种高洁精神品格,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

郑板桥缘何钟爱竹子呢?一者他从小在竹中成长,与竹有着深厚的感情;二者是他在艺术创作实践中选择的结果,是他“怒不同人”“不肯从人法”思想的体现;三者是修竹之美之性与他的人格、精神、情操相合,最能表现他的思想,借以抒写其胸中“逸气”“喜气”“怒气”“沉闷之气”“倔强不驯之气”。郑板桥喜竹,每每以竹自况,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既是写竹,更是写人,显示了诗人与黑暗官场顽强抗争的不屈不挠精神!

参考文献 :

[1]吴泽顺.郑板桥集.岳麓书社,2002

[2]周积寅.郑板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

竹石古诗词的意思范文6

近年来,著名国画大师、诗人石林先生致力于山水雪景的研究创新,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他的许多大型作品被中央和地方政府作为礼品馈赠和收藏。曾多次在国际国内大展大赛中荣获金质奖、银质奖和优秀奖。

石林先生是个很具个性的画家,专业学的是中国画,尤以雪景山水见长,他所画的雪景具有独特的韵味,堪称一绝。他在国画方而的艺术造诣可谓炉火纯青,在国内画坛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被中国新闻界称誉擎起了中国书画界半边天,被业界人士称谓“中国画坛四大天王”之一。

欣赏石先生的画作,能产生一种“画中有诗,画中飘乐”的感觉。当走近石林先生所画雪景的作品前,看到画而上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千万只玉色的蝴蝶在漫天飞舞;飞够了,飞累了,落在树上,便是玉树银枝,亮晶晶,毛茸茸,如龙飞似蛇舞,使人心醉神驰;飞雪落在山上,群山便披上了银装,银装素裹中的群山没有瑟缩在寒冷中,这千岩万壑像铮铮铁汉倔强地屹立着;还有那雪中古刹、亭阁和小径,似乎隐藏着几多情话和迷人的故事。

石林先生所画的雪景,非常重视虚实关系的处理,在虚处做文章,在结构上有内涵、含蓄、留有余地,使观者根据各自的感受而从事各自的欣赏,各自的想象便会盛开出层层叠叠绚烂的花朵。

骨法用笔,以形写神,是石林雪景的另一个特点。书画同源,我们习惯叫“写”画。石林先生的雪景画就是写出来的。他在笔法上,线含筋骨,墨气滋溢,千湿呼应,枯润互补,疾涩相济。在他的笔下,山石坚挺,峰峦俊秀,寒林枯枝,无不生机盎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一改前人,侧重表现晴雪、雪霁,刻画表现古刹、雪挂的画风,通过他独创的“挤压法”将传统的静态雪衍化成大雪飞扬的万千动态,去捕捉雪花迷离中榨出冬去春来的气息。同时,他把绘画的镜头推向江河湖岸、林删山庄、幽谷林海、兀突悬崖和山间古刹的奇景,置于梦幻般的夜空,皎月辉映,浓雪、雾雪、淡雪,眼、脑、手并用,每一笔都牵涉到结构的整体和画幅的构图,从结构上去理解分析眼中对皎月辉映、浓雪、雾雪、淡雪、风雪、初雪、雪霁等不同的态势,去表现不同的自然境界,抒发对大自然的不同感受,或借雪野的雄阔寄托依恋的乡情,或借飞雪思发怀古之念。雪,在他的笔端成为塑造自我、感受自然的元素,成为借物启兴、渗透人类精神的山川之魂。

有人说石林的造诣来自于他的天赋,深厚的笔墨功力、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科学的方法。然而从深层的角度看,驮起他艺术飞升的真正原因却是他那宽阔的艺术胸怀。

他勤奋好学,向古人学、向现当代大师学、向同行学、向外国艺术学,“继承传统”、“借鉴外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像春蚕一样,吃百家桑吐独家丝。他喜走万里路,并无数次地沉醉于名山幽谷之中写生。眼、脑、手并用,每一笔都将物象的形体绘于书画中,惯人脑子里。

石林先生不仅是画家,而且还是一位诗人。他为作品“梅、兰、竹、菊”各赋诗百首。这是我国诗坛的一项创举!他认为画家不能没有诗的修养,诗是画的灵魂。画家唯以诗心作画,才能建构起画的境界。拜读石先生的百首《青竹赋》,从字里行间里都能感悟到它清秀优美的画面;他用诗人的心胸、诗人的性情,表达着对于生活的感悟、对于艺术的追寻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石林为作品“梅、兰、竹、菊”各赋诗百首,充分调动着自身的想象力和才情,挥洒着艺术的灵性。

读了石林的百首《清竹赋》,在惊叹之余,我对他的才思、诗词的素养有了更深的了解。“诗言志”是人所共知的,而关于题画诗,在和画面互为表里、互托互补中言志,在表达画境的同时吟咏书画不易表达的思想感情,则是“诗言志”中极为难得的。诗之于画,能为画在无声中创造出深邃的意境和心灵的感悟,使作品更具感染力。石林的百首《清竹赋》,便具有这样的魅力。

《清竹赋》以《满江红颂竹》为第一首,以七律诗《百竹图》结尾。《满江红》下阕这样写道:“踏炎暑,吟冰雪。抱顽石,筛明月。恰菊竹君子,松梅豪杰。不为浮名欺尘世,唯留清气写史节。更铮铮铁骨作歌管,凌宵阙。”诗中蕴含着生命、世界演变的哲理,使我们不仅感悟到竹的高风亮节、四季的变化,更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和超脱俗世的清骨之气。石林的才情更从中彰显出来。

七律《百竹图》的后两旬则是这样的:“百竿长帚冲天扫,万剑利刃朝空劈。君子有志称清格,浩然正气千年弥。”

从开头与结尾大气磅礴的气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百首《清竹赋》的主题旨在歌颂真、善、美,而对污秽、丑恶则给予了无情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