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级对上级的情况报告范例6篇

下级对上级的情况报告

下级对上级的情况报告范文1

第一条为了加强上下级行之间的联系,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加速信息传递,指导和推动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级行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请示报告制度。下级行要按期、如实向上级行反映情况、报告工作;上级行对下级行的请示报告要及时答复和处理,并组织好工作信息交流。

二、请示

第三条下级行要求上级行指示或批准的事项称请示。

第四条请示报告必须一事一报,在标题中写明“请示”字样,以便于上级行及时研究处理。不能在其它报告中夹带请示,以免延误工作。

第五条请示报告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不得越级请示,对越级上报的请示,不作批复。

第六条对国务院各部直属项目和下放直供项目以及总行戴帽下达的贷款项目,经办行在拨款或贷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请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或计划单列市(区)分行(包括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各分行),向计划单列市(区)分行的请示事项,应同时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重大请示事项可抄报总行,总行认为有必要答复的,主送各分行,抄送请示行。

第七条上级行对下级行的请示,要及时办理批复,不得拖拉积压。遇有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短期内无法批复的问题,要以电话或便函及时通知请示行。

第八条下级行需要由总行与主管部门联系、了解的具体业务问题,包括:(1)下达拨款限额、贷款指标方面的问题;(2)年度投资计划或拨款、贷款计划的下达和调整方面的问题;(3)有关执行主管部门规章制度、通知规定方面的问题,等等。均以便函作为查询事项,不作为请示。总行对查询事项,均以便函或电话答复查询行。

三、报告

第九条下级行向上级行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对下级行的各种报告,一般不作批复。

第十条工作报告。下级行向上级行汇报一定时期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准备采取的措施和今后工作安排等情况的报告,称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应由报告行的领导人主持起草,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情况,要提到政策思想高度,避免叙述过程,罗列数字,堆砌事例。文字最长不超过5000字。

工作报告每半年报送一次。各分行应于当年7月20日和下年1月20日前分别向报送总行上半年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一式二份。省会所在地分、支行和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行的工作报告,在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的同时,抄报总行一式二份。

第十一条专题报告。下级行就某项工作或专门问题向上级行所做的报告,称专题报告。

各分行应当按月向总行分别报送基本建设预算执行情况和信贷收支计划执行情况的专题报告。此类专题报告应在每月终了15日前报到总行。

各级行应就某一个时期开展中心工作的情况或工作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例如,投资规模、工程造价、建设周期、投资效果、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职工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等等),不定期向上级行做专题报告。

各分行的专题报告,均报送总行一式二份。

第十二条专户报告。经办国家确定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施工企业(后附名单)的行处向上级行报送的有关重点单位情况的报告,称专户报告。

专户报告主要反映:(1)建设单位在项目安排、投资分配、资金安排、拨款或贷款支用、建设进度、投资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施工企业的生产施工、财务成本、资金运用等计划安排和执行情况;(2)反映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方面的情况、经验和问题,节约或浪费的事例,建设进度和投资效果的预测;(3)各行在管理重点项目中开展的主要工作,采取的措施,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以及今后改进工作的建议。在建设项目或重大单项工程建成投产后,经办行应对该工程的资金使用、工程造价、投资效果以及建设中的主要经验和问题,向总行作完整系统的报告。

专户报告的内容力求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每次报告要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说清楚一、二个问题,不要面面俱到;有关基本数字可以用表式反映,不要在报告中简单罗列情况,要有分析、有比较,既要反映问题,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意见。

专户报告为季报,季度终了后十天内由经办行报送总行一式二份,同时抄报各有关分行。

第十三条工作简报。各级行向上级行反映主客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下交流工作经验的简要报告,称工作简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也可以分别编写《情况反映》(以对上为主)和《工作简报》(以对下为主)。

工作简报应以“简、短、快、准”为特点。即内容简明扼要,突出当前中心工作;文字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反映问题、交流经验要及时、迅速;情况要准确。

工作简报为不定期报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和各省会所在地分、支行的工作简报报送总行一式三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办公室应当编发《工作动态》(名称可自定),向本行领导反映所属行发生的重要情况。《工作动态》每周至少编发两期,有条件的分行可每日编发动态。《工作动态》应逐期抄报总行办公室一式二份。《工作动态》要在准确的基础上强调“短、频、快”,文字简短,说清问题;反映要勤,不求积攒成批;传递要快,不误时机。信息内容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善于捕捉各方面的新动向、新情况、新经验。

四、附则

第十四条各级行上报的工作报告、工作简报、专题报告,应当同时报送同级党政领导部门;各级行向地方党政领导部门报送的重要报告,也应同时抄报上级行一式二份。

第十五条本制度规定的各类请示、报告的执行情况,由各分行办公室负责催办和督促检查。

下级对上级的情况报告范文2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紧急重大事项的管理工作,确保主管领导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妥善处置紧急重大事项,避免工作失误,特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使人人明确责任,保证安全、和谐、全面地发展。

一、报告内容

1、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重要事项及完成情况;

2、总经理交办的重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3、下级请示、报告的重要事项;

4、突发性事件、事故、问题;

5、每月主要工作安排及完成情况;

6、领导干部发生违法违纪行为或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情况;

7、需要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

二、重大事项报告程序和要求

1、*******全体员工要执行每项工作报告回音制度,做到事前有请示,事后又报告,保证领导对工作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实行逐级报告制度。请示报告要坚持分级负责,逐级报告的原则,凡属职权范围的工作,要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凡重大问题本级无权决定的,要逐级报告,不得超越权限;

3、凡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由报告部门或个人用书面或其他形式报告,能事前报告的事宜要事前报告,事前无法报告的,事后应及时报告;

4、重大突发事件或事故应紧急报告,无论什么时间,必须在第一时间(1小时内)报告主管领导,一般事故要及时(4小时内)报告;可先用电话口头报告,然后再补报文字报告,来不及报送详细情况的可先进行初报,然后根据事态进展和处理情况,随时进行续报;

5、凡领导交办的事情,都必须坚决执行,认真落实,不打折扣,确实遇到困难应及时报告,不能有抵触行为;

6、报告事项由受理人审批或请示有关领导后审批。急事及时批复,其它事项三天内批复。特殊情况或按规定需要上报事项由总经理会议研究确定。

三、纪律与监督

1、上级负责人对下级报告的重要事项,属自身职责范围的要及时答复或处理,自身难以决断的,要及时上报,因自身答复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或应上报而没上报的,造成后果必须追究当事人责任。

2、报告对象必须及时按要求如实报告,并严格按批复意见办理,办结后将办理情况向受理人写出书面汇报或口头汇报。未按要求报告或未按批复意见办理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3、对一些影响*******全局的突发事件,本部门或当事人无论什么原因,没有及时上报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追究当事人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下级对上级的情况报告范文3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紧急重大事项的管理工作,确保主管领导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妥善处置紧急重大事项,避免工作失误,特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使人人明确责任,保证文秘部落安全、和谐、全面地发展。

一、报告内容

1、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重要事项及完成情况;

2、总经理交办的重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3、下级请示、报告的重要事项;

4、突发性事件、事故、问题;

5、每月主要工作安排及完成情况;

6、领导干部发生违法违纪行为或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情况;

7、需要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

二、重大事项报告程序和要求

1、*全体员工要执行每项工作报告回音制度,做到事前有请示,事后又报告,保证领导对工作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实行逐级报告制度。请示报告要坚持分级负责,逐级报告的原则,凡属职权范围的工作,要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凡重大问题本级无权决定的,要逐级报告,不得超越权限;

3、凡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由报告部门或个人用书面或其他形式报告,能事前报告的事宜要事前报告,事前无法报告的,事后应及时报告;

4、重大突发事件或事故应紧急报告,无论什么时间,必须在第一时间(1小时内)报告主管领导,一般事故要及时(4小时内)报告;可先用电话口头报告,然后再补报文字报告,来不及报送详细情况的,可先进行初报,然后根据事态进展和处理情况,随时进行续报;

5、凡领导交办的事情,都必须坚决执行,认真落实,不打折扣,确实遇到困难应及时报告,不能有抵触行为;

6、报告事项由受理人审批或请示有关领导后审批。急事及时批复,其它事项三天内批复。特殊情况或按规定需要上报事项由总经理会议研究确定。

三、纪律与监督

1、上级负责人对下级报告的重要事项,属自身职责范围的要及时答复或处理,自身难以决断的,要及时上报,因自身答复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或应上报而没上报的,造成后果必须追究当事人责任。

2、报告对象必须及时按要求如实报告,并严格按批复意见办理,办结后将办理情况向受理人写出书面汇报或口头汇报。未按要求报告或未按批复意见办理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3、对一些影响*全局的突发事件,本部门或当事人无论什么原因,没有及时上报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追究当事人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4、重大事项报告情况,由质检部负责督办。并按有关要求,该上报的要及时上报。每半年检查一次执行情况,并写出书面报告。

下级对上级的情况报告范文4

一、种类

请示报告类公文,从行文方向来说是上行文,凡是送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的文件,都属请示或报告。从目的和作用来说,一种是请示,一种是报告。

(一)请示。

下级单位向上级领导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使用请示。请示的目的通常有三种:①请求指示。下级不能自行处理的重大原则问题,必须向上级请示,求得上级的指示。例如《XX小学关于20xx年招生工作的请示》,就属此类。②请求批准。按上级规定要求,上级批准才能办理的事项。例如《XX学校关于组织学生春游的请示》。③请示帮助。工作遇中到难以解决的困难,需要上级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例如《XX学校关于解决“新三室”建设所需资金的请示》。

(二)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使用报告。报告从形式上分有总结报告、情况报告、检查报告等等。从时间上分有年度报告、季度报告等等。根据内容上分,一般可分为综合报告、专题报告。

二、特点

(一)有严格的使用范围。

这类公文只能用于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的请示或报告。如果需要联系事情、商恰工作,只能用函件形式。请示和报告之间,使用范围有严格界限。凡是需要上级批准、答复、审核的,必须用请示而不能用报告。凡不需上级批复、答复,纯属汇报工作或情况的,则用报告而不能用请示。不能请示与报告不分,或请示报告合用。

(二)有严格的内容要求。

无论是下级向上级的请示,还是下级向上级的报告,都是是事关重大的问题,或者是按上级的明确要求所办的,内容是重要的,形式是严肃郑重的,都要按规范划的格式正式行文。使用请示报告类公文一定要慎重。不该行文请示的事项不要随意行文请示,不该行文报告的事项不要随意行文报告。能口头请示(包括电话请示)当面汇报的工作,应尽量不用行文的方式。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行文,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持请示报告类公文的严肃性、郑重性。请示必须严格执行一文一事的制度,不得在一份文件中请示数事,也不得在报告中夹带请示的内容。

三、作用

(一)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贯彻执行的重要手段。

在日常工作中,因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无章可循;或上级虽然有规定,但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容易出现偏颇,或事关重大等,都需要向上级领导机关及时请示。上级领导机关经过答复、批复,把握方针政策,工作中有所遵循,正确贯彻执行。

(二)是下级向上级领导机关反映情况、汇报工作的重要途径。

基层的每个单位,在一个阶段工作结束后,都应该认真地搞好总结,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作出汇报,书面报告是一种主要形式。报告要紧紧围绕中心,有重点的说明基本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作出科学的评估,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便上级机关了解下情,掌握全局,科学决策和指挥。

(三)是总结工作、推广典型经验、指导全局的有效形式。

如果总结的经验、提出的意见对全局有普遍指导意义,就会被领导机关批转,从而起到推动指导全局工作的重要作用。

四、写作技法

(一)请示的写法。

请示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由发文单位、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发文机关是“谁”请示,事由是“请示什么”,文种是“请示”。例如,《XX学校关于急需体育教师的请示》。有时请示的标题也可省略发文机关,只由事由和文种两部分,落款要注明发文机关。

2、主送机关。即受文机关,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下同)。例如“船营区教育局”、“区教育局”。关于工作方面的书面请示,一般情况要主送给有关部门或者组织,由有关部门或组织呈送给有关领导,不宜主送给领导个人。特殊情况除外。

3、正文。撰写请示正文一般要掌握三个要领。一是正文开头开门见山,简明扼要陈述情况,阐述请示的理由和依据,要把为什么要请示写清楚,从而引起审批机关的重视。二是提出意见、要求,这是请示的目的。意见和要求要写得明确、具体,便于领导机关认真考虑、审议。三是结尾要根据请示的目的写上“请指示”、“请批示”、“请审核”等字样。

4、落款。注明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时间。发文机关名称要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例文:

XX学校关于急需解决购买

冬季取暖用煤所需资金的请示

区教育局:

今年冬季供暖期将至,我校正在进行冬季供热的准备。除供暖煤由于学校资金困难没有到位外,其余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绪。根据往年学校冬季供热的规律,今年学校供热需标准煤50吨,按目前市场价格每吨300元计算,需资金总数15000元,恳请局里解决为盼。

妥否,请批示。

XX学校

X年X月X日

(二)报告的写法。

报告是陈述性文件,无论是综合报告还是专题报告,一般都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1、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报告内容、文种三部分组成。例如《XX学校关于贯彻落实局第六次党代表会精神的情况报告》。有时标题可省略发文机关(同前)。

下级对上级的情况报告范文5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前,都要进行代表资格审查,并作代表资格审查情况或者变动情况的报告。目前地方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没有对乡镇人大代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资格审查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有的地方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并由常委会通过后公告;也有的地方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向人代会预备会议报告,并由预备会议通过。

松阳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钱明龙

应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代会报告

笔者认为,地方各级人大代表资格审查及代表资格变动情况应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乡镇人大代表资格变动情况则应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向乡镇人代会报告。

一、设区的市级以上选出的人大代表资格审查情况应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并确认。这是由人大常委会与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各自的性质、职权所决定的。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其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人选,由常委会主任会议在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提名,由常委会会议通过。其职权是对由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代表资格审查。由此可知,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是同级人大常委会的一个工作机构,担负的是代表资格的审查权。将代表资格审查情况向人大常委会报告,由人大常委会行使代表资格的确认权,完全符合谁设立谁任免对谁负责的工作原则。此外,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市级以上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是由同级人大常委会主持的,代表资格确认权归属于同级人大常委会合法合理。

二、县级和乡镇选出的人大代表资格审查的确认权则归属于同级选举委员会。根据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是由选举委员会主持的,同时规定选举结果由选举委员会“确定是否有效,并予以宣布”。这说明,县、乡镇两级选出的人大代表资格的审查权、确认权是由同级选举委员会来行使的。

三、地方各级人大代表资格变动情况,即代表法设定的依法需要暂时停止代表职务和代表资格终止,代表法则规定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大报告并公告。法律没有要求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代会确认的程序,这也意味着法律已将这种权力赋予给了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即只需报告或报告后公告,无需确认。而乡镇人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是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产生的,向乡镇人代会报告代表资格变动情况完全符合法律规定。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人大常委会 滕修福

向人代会预备会议报告不合法理

代表资格审查情况,向人代会预备会议报告不合法理。首先,按照谁任命对谁负责并报告工作的原则,县级以上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应向任命它的人大常委会进行报告,而越级在人代会预备会议上向人大报告显然不合法理。其次,代表资格不审查确认,人代会预备会议就无法召开。因此,虽然乡镇人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人大通过,但审查新一届人大代表的资格是否有效,也不能在人代会预备会议上向人大报告确认。

代表资格审查情况,应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大主席团报告才合乎法理。县级以上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向任命它的人大常委会报告代表资格审查情况,由人大常委会审查确认其代表资格是否有效并予以公告。乡镇人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向乡镇人大主席团报告代表资格审查情况,由人大主席团审查确认其代表资格是否有效并予以公告,也符合法理。因为,乡镇人大主席团虽然不是乡镇人大的常设机关,但乡镇人大主席团是乡镇人代会的法定召集机构,地方组织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由主席团主持会议,并负责召集下一次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省一级人大常委会在制定乡镇人大工作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时,也赋予乡镇人大主席团负责审查确认代表资格是否有效的权力,并不违法,且合情合理。

贵州省德江县人大常委会 黎启海

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大主席团报告

笔者认为,代表资格审查情况应当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或者乡镇上次人大主席团报告,并通过确认后公告。

按照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及其通过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任期,均止于选出新的常委会之时,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具有审查的职权,并非具有确认、公告的主体资格,同时根据县级以上人大会议由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召集的规定,参照全国人大组织法相关规定,代表资格审查后应当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并通过确认后公告。同理,乡镇人大代表资格审查后也应当向乡镇人大报告,并通过确认后公告。但鉴于为确认、公告代表资格便召集一次乡镇人大会议,并不现实,可根据乡镇人大会议由上次大会主席团召集的规定,由上次大会主席团听取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并确认后公告,完全符合法理和客观实际。

有的地方根据全国人大法工委乔晓阳主编的地方组织法释义操作,每届乡镇人大第一次会议先成立新一届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代表资格,再由新一届乡镇人大会议听取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并通过报告、确认代表资格。但是,由还未经审查确认的代表组成新一届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还去审查别的代表资格,能具有法律效力吗?对此值得商榷。

开化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吴照生

乡镇应向人代会预备会议报告

下级对上级的情况报告范文6

培训内容:

1、公文的概念;2、日常公文的分类;3、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4、电子公文;5、公文范例;6、尝试写作

引言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人类社会快步走向信息时代的今天,公文在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处理公务、沟通信息、联系事务、传达企业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文的写作也正在从旧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什么是公文?

所谓公文,它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它是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公文的种类主要包括:命令、议案、决定、公告、通告、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在各类企业中,所指的公文一般为商务公文,主要分为介绍报告、请示、会议纪要、工作计划要点、公司及产品介绍、信函、讲话稿、可行性报告、工作总结、市场调查报告、说明等

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

公文拟写的步骤与方法大体同一般文章的写作方式相似,但是由于公文在性质、作用上及其写作要求上的不同,拟写时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公文的拟写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明确发文主旨

任何一份公文都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来拟写的。因此,在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发文的主旨,即发文的主题与目的,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文件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比如相关工作的改善,主要提出目前情况怎样?存在哪些问题,解决方式、需协助事项;再如请求事项,拟请上级机关答复或解决问题等。

2、根据文件内容,准备采用什么文种?比如,汇报工作情况,是写专题报告还是写情况简报;针对下级来文所反映的问题,是写一个指示或复函,还是一个带规定性质的通知等。

3、明确文件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比如,向上级汇报工作,还是向有关单位推广、介绍经验;是给领导、有关部门人员阅读,还是向全体人员进行传达。

4、明确发文的具体要求。例如,是要求对方了解,还是要求对方答复,是供收文机关贯彻执行,还是参照执行、研究参考、征求意见等。

总之,发文必须明确采取什么方式,主要阐述哪些问题,具体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有对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落笔起草。

二、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

发文的目的和主题明确之后,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搜集材料和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当然,这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并不是拟写每一份公文都要进行这一步工作。例如,拟写一份简短的通知、公告,一般来说不需要专门做搜集材料和调查研究工作,在明确发文主旨之后,稍加考虑就可以提笔写作了。但对于问题较为复杂,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归纳;如拟订篇幅较长的文件,拟订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起草规章、条例、拟写工作指示等,往往都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和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工作。

怎样为拟写公文搜集材料和进行调查研究呢?一是收集和阅读有关的文字材料;二是到实际当中搜集活材料。例如,要草拟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首先需要查阅去年的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以及参考有关先进企业的同类工作计划等,还要研究本部门今年所面临的形势,今年的中心任务上级要求等。

总之,收集材料及调查研究,是一个酝酿的过程,是为了掌握全面的、大量的素材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然后经过分析思考产生一个认识的飞跃。

三、拟出提纲,安排结构

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草拟出一个写作提纲。提纲是所要拟写的文件的内容要点,把它的主要框架勾画出来,以便正式动笔之前,对全篇做到通盘安排、胸有成竹,使写作进展顺利,尽量避免半途返工。

提纲的详略,可以根据文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习惯、写作的熟练程度而定。篇幅不长的文件,可以大致安排一下文件的结构,先写什么问题,依次再写什么问题,主要分几层意思等。篇幅较长、比较重要的文件,往往需要拟出比较详细的提纲,包括文件共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分作几个问题,各个大小问题的题目和要点及使用什么具体材料说明等。提纲的文字不需要很多,也不需要在文字上推敲。当然,需要集体讨论或送给领导审阅的提纲除外。

拟写提纲是一个很重要的构思过程,文件的基本观点,可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和修改,使提纲日益完善。由两人以上分工合写的文件,更需要共同研究写作提纲,以免发生前后重复、脱节或相互矛盾的现象。

四、落笔起草、拟写正文

结构安排好后,要按照要求所列顺序,开宗明义、紧扣主题、拟写正文。写作中注意两点:

1、要观点鲜明,用材得当。也就是说要用观点来统帅材料,使材料来为观点服务。运用材料要能说明问题,做到材料与观点统一。

在写作当中,要注意明确观点,用语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似是而非。如果观点不明,令人不知所云。有些文件,只讲观点没有实际材料,就会使人感到抽象空洞、缺乏依据,不易信服。而只罗列材料没有鲜明的观点,则会使人弄不清要说明什么问题,不了解发文的意图,特别是情况汇报、工作汇报介绍。

2、要语句简练,交代清楚。拟写文件既要尽量节省用字、缩短篇幅、简洁通顺,又要注意交代的问题清楚明了。

五、反复检查,认真修改

初稿写出后,要认真进行修改。写文章,需要下功夫。自古以来,好文章都要经过反复修改的,写文件也同样,尤其是重要的文件,往往要经过几稿才能通过。

1、关于主题的修改。看主题是否明确,主题论述是否集中,主题挖掘是否深刻。

2、关于观点的修改。修改公文要考虑到观点是否正确,表达有无问题。

3、关于材料的修改。材料是文件的基础,有了正确的观点,还要通过适当的材料表现出来。

4、关于结构的修改。修改文件的结构,包括文件总体结构的修正,使全文更加严谨。

5、关于语言的精练。主要是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不规范的字及标点符号。

修改工作要做到认真仔细,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几种常用的商务公文

请示:请示是下级向上级请求决断、指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请示的特点

一、针对性。只有本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重要决定、重要决策、人事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才可用"请示"行文。请示上级给予指示、决断或答复、批准。因而"请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呈批性。请示是有针对性的上行文,上级领导对于呈报的请示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给予明确的"批复"回文。

三、单一性。请示应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受文领导,即使需要同时呈送其他领导,也只能用抄送形式。

四、时效性。请示是针对本单位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求得上级单位指示、批准的公文,如能及时发出,就会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请示的分类

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以下三种:

一、请求指示性请示。

二、请求批准性请示。

三、请求批转性请示。

请示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书写方式:一种是有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组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的请示》

2、受文领导。每份请示只能写一个受文领导,不能多头请示。

二、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语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理由。

2、主题。主要说明请示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

3、结语。另起一段,其习惯用语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以上请示,呈请核准"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予以执行"。

三、尾部,其主要结构为落款与成文时间两部分。

请示应注意的问题

一、一文一事的原则。

二、材料真实,不要为得到领导批准而虚构情况。

三、理由充分,请示事项明确。

四、语气平实、恳切,以引起上级的重视。

报告

报告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询问的陈述性上行公文。

"报告"是陈述性文体。写作时要以真实材料为主要内容,以概括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报告"是行政公文中的上行文种,撰写"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上级掌握本单位的情况,了解本单位的工作状况及要求,使上级领导能及时给予支持,为上级机关处理问题,布置工作或作出某一决策提供依据。"下情上达"是制发报告的目的。所以报告的内容要求以摆事实为主,要客观的反映具体情况,不要过多的采用议论和说明,表达方式以概括为主,语气要委婉、谦和、不宜用指令性语言。

报告的特点:

一、报告的目的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建议、答复等,它不直接请求上级机关正面回答报告中的问题,所以不带请示事项,这是它与请示的重要区别之一。

二、报告中一般不提建议或意见。如果确实需要在某一领域或某些部门贯彻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可建议上级机关批转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报告一经批准,便作为批转文件的附件下发,其权威性依赖或附属于批转机关。

三、报告在内容上不像"请示"那样有"一文一事"的要求,它可在一件公文中综合报告几件事情,层次结构比较复杂。

四、报告广泛使用于下级向上级反馈信息,是沟通上下级机关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向上级及时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也是下级机关必须履行的一项工作制度。

报告的种类

报告从种类与内容上分主要有:汇报性报告、答复性报告、呈报性报告、例行工作报告。

写法

报告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受文领导、正文、落款、成文时间组成,下面介绍几种报告的写法

一、汇报性报告

汇报性报告主要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一般分为两类:

1、综合报告。这种报告是本单位工作到一定的阶段,就工作的全面情况向上级写的汇报性报告。其内容大体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成绩或问题,经验或教训以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这种报告的特点全面、概括、精练。

2、专题报告。这种报告是针对某项工作中的某个问题,向上级所写的汇报性报告。

二、答复性报告

这种报告是针对上级或管理层所提出的问题或某些要求而写出的报告。这种报告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涉及询问以外的问题或情况。

三、呈报性报告

呈报性报告主要用于下级向上级报送文件、物件随文呈报的一种报告。一般是一两句话说明报送文件或物件的根据或目的以及与文件、物件相关的事宜。

四、例行工作报告

例行工作报告是下级向上级,因工作需要定期向上级所写的报告。如,财务报告、费用支出报告等。

公告

公告是用于对企业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的公文。

公告的写法

公告是一种严肃、庄重的公文,它内容较为单一,篇幅较短,表达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

一、标题。

公告标题有三种:一种是完全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二是发文机关和文种以上两项,多用于政府机关;有的只有文种,如《公告》,标题之下,有时可依公告单独编号。

二、正文

正文一般由主旨与说明构成。

主旨单独成段,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出此公告的主题内容。

说明写出公告依据、公告事项。结尾一般用"特此公告"作为结语。

三、落款及日期

公告日期有的标注在标题下方,也可以注在公告结尾处。重要的公告落款处除注明发文单位外,还应标明发文地点。

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及议定事项的纪实性公文。它用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召开的工作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通过记载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成果、会议议定事项,综合概括反映会议精神,以便使与会者统一认识,会后全面如实的进行传达组织开展工作的依据。同时"会议纪要"是可以多向行文,具有上报、下达以及同级单位进行交流的作用。

会议纪要的写法

会议纪要一般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写作要求如下:

一、首部。这部分的主要项目是标题。有的会议纪要的首部还有成文时间等项目内容。会议纪要的标题通常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的。如《*****公司******会议纪要》。

二、正文。会议纪要正文结构由前言、主体两部分组成。

1、前言。首先概括交代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主要议程、参加人员、会议形式以及会议主要的成果。

2、主体。它是会议机要的核心内容,主要记载会议情况和会议结果,写作时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议题,把会议的基本精神,特别是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准确的表达清楚。对于会议上有争议的问题和不同意见,必须如实予以反映。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电子公文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公文通过E-mail的方式批阅使传统的办公模式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但现在国内缺少实现网上公文批阅的软件,文件容易被拷贝、篡改,企业的办公方式还无法真正实现无纸化。

电子公文的写法

电子公文主要由主题、事项或附件落款组成。

一、收件单位/人

二、抄送单位/人

三、主题。相当与公文的标题,如《关于***请示》、《关于****报告》。

四、事项。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发文目的,事项等(与日常公文协作方法一致),若提供相关文件或报告等,可以附件方式发送(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