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新学校的感受范例6篇

来到新学校的感受

来到新学校的感受范文1

(一)开放性

新媒体是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平台,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通过传播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观点。比如,通过发送短信息、网络微信群聊和博客日志等。与此同时,参与者也不可避免地接受来自外界的评价、建议等方面信息的影响。这种交流平台不仅完成了交流互动,而且拓宽了公众的参与度,突破了传统主流媒体发言的局限性。高校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借助新媒体的开放性传播优势,把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重大意义、制度设置、感人事迹等对学生进行公开宣传,使大学生成为积极、热情的参与者。此外,在感恩教育主体方面,只依靠学校单方面作出努力的封闭式教育,不符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重新整合各种教育力量,把家庭、社会和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教育平台。

(二)平等性

新媒体给公众创造了一个信息平等交汇的空间,每一个人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在触及敏感话题,沟通交流的双方甚至多方同时可以把年龄、性别、身份、地域和种族等基本情况隐藏,在这样虚拟的情境下,没有传统的等级观念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实现了精神层面的相对平等。高校感恩教育是在平等的环境中得以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心理特点更为突出,他们需要被尊重和肯定,在生活细微处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平等、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新媒体虚拟的社交环境,为大学生感受爱和传播爱积极、热情、团结地走到一起提供了可能。因此,平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高校进行感恩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

(三)多样性

新媒体是一个承载着复杂多样信息资源的广阔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网络门户等众多渠道接触各种文化和思想,并深受影响;同时他们运用网络视频直播、文字同步互动、短信即时群发等传播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利益诉求,向外界输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多渠道、多方式的信息传播和互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给高校感恩教育带来挑战。高校要抢占新媒体阵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提高感恩意识,必须适应和掌握新媒体的特点,主动开发和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新媒体注重于服务大众,提高用户体验,这个特点要求高校在进行感恩教育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能采取单向强制性灌输的手段,应该采取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形式、显性与隐性有机结合的教育方法,使高校感恩教育生动活泼。

(四)及时性

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的快速、及时。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要经历人为操作的呈递环节,这些环节的完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意义上说不具有时效性。而新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改变的不仅是空间,而且还有时间。这种改变有利于人们对信息做出快速反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都有较多时间进行讨论和思考。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感恩教育实效的取得必须重视信息的及时传播和舆论的引导。就信息传递的效率而言,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活动参与度,使大学生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意义。当校园涌现感恩事迹,学生们会在第一时间参与讨论并发表看法,学校应该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及时引导舆论,把感恩事迹的闪光点迅速传播,形成校园正能量,使感恩教育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感恩教育环境的构建

新媒体热潮强势席卷校园对感恩教育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在校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给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感恩教育环境的构建带来挑战。高校必须把握新媒体形式下感恩教育的新特点,善于借力新媒体优势,通过完善制度、培育校园文化、优化舆论、搭建实践平台、强化四者合作等措施,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构建高校感恩教育新环境。

(一)制度环境:建立相关制度,完善感恩体系

新媒体下高校相关制度的建立是高校感恩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是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的体现,是高校教育理念得以落实和大学生健全人格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应对新媒体的日新月异,必须建立有章可循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主要有两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明确思路、原则、方法、机制等,为感恩教育正常运行提供条件。高校感恩教育制度的建立,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文化的传承,从指导思想、工作方法、运行机制到人员构成、资金配备、活动方案等为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感恩教育的评估体系。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快速涌现、传播,网络交流呈现情景虚拟化和参与大众化,感恩教育评估体系要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完善和充分发挥自身功能。感恩教育是否取得成效,必须通过与之相配套的评估体系来监测,有效的信息反馈才能不断巩固感恩教育的成果。另一方面,规范、激发、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社会政治制度是政治心理的重要产生根源,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会形成不同的政治心理特征。”换言之,社会成员的心理活动会受到其所处的制度环境的深刻影响。新媒体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与大学生接触的频率,没有制度的引导,行为和意识会偏离轨道、失范。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提高和行为的体现有赖于感恩教育制度在其中发挥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催人奋进、鼓舞精神,激发、引导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赋予感恩行为以生命力。另外,制度的运行起到“他律”作用,是感恩教育中“自律”的重要补充。在现实生活中,知恩不报或忘恩负义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的感恩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二)校园文化环境:创新感恩主题活动,培育校园感恩文化

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历史传统的积淀,而且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在特定时期的集中反映,成为自觉不自觉地支配、引导、熏陶大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的因素。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借助传播媒介展现前所未有的魅力,同时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短时间内营造浓郁氛围。校园感恩主题活动的开展和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是营造感恩氛围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背景之中,自身感恩意识的养成会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实现。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紧密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统一。开展主题活动烘托校园感恩文化氛围。大学生是一群对未来充满活力、热情和好奇的年轻人,他们希望通过参与活动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表达个体的客观存在;同时在他们的内心也充满悲悯情怀,对人间社会的冷暖极富同情心,容易被爱所感染。这种心理需求与主题活动内容的契合,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体悟感恩,增强责任。比如在网络上开展“我要感谢的人和事”博客征文比赛,帮助大学生挖掘日常生活中一些感人小细节,让善的种子生根发芽;比如开展“感恩母校,回报社会”的网络视频秀,并在学校网站主页链接精彩片段,同时在校园广告显示屏上轮回播放,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培育、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让爱播撒校园的每个角落;比如设立“感恩日”等等,在校园形成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加强人文景观建设渲染校园感恩文化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里的每一座山、一片水、一面墙,甚至每一棵树木、一条道路、一栋教学楼办公楼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它们散发出来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气息感染着每一位大学生。这些历史和故事需要讲述和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功能使这些历史和故事更加生动活泼,更易于受感染和深入人心。比如,大学生通过网络或电子校史馆知道了学校教学楼等诸多设施场所的名字的由来,是缘自杰出校友的爱校情怀、社会热心人士的助学善举、学校教师模范的显著功勋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施恩的荣耀。加强对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就是让学生“浸染”于校园感恩文化,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舆论环境:强化校园媒体舆论功能,发挥榜样的力量

媒体舆论是一面镜子,对行为主体的言论和举止起到即时的引导、监督、评价作用。一方面,正面宣传感恩教育的正能量,弘扬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让感恩教育的意义和施恩报恩行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认同。大学生有崇拜英雄偶像、要求进步的心理特征,高校要发挥新媒体舆论宣传优势的导向作用,使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在校园舆论中闪耀光芒,让感恩事迹在大学生的心中产生共鸣。榜样的力量会吸引大学生从心理和行为上进行效仿,进而主动把爱传播出去,把感恩意识传递给别人,形成扩散效应。另一方面,合理利用负面素材,公开曝光社会中忘恩的不良行为,在舆论的批判和声讨中对感恩意识淡薄或缺失的大学生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通过案例教育,使大学生意识到知恩不报或忘恩负义的不良行为,将承担严重后果或付出巨大代价。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中形成感恩光荣、忘恩可耻的舆论氛围,能激发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大学生成为懂得感恩他人、善于奉献社会的高尚的人。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以教师言行激励学生。“榜样历来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最直接、最有力的榜样。”教师感恩行为的示范作用不应该在感恩教育中缺位,品行端正、知识渊博、乐善好施的教师深受学生喜爱,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不是疏远了彼此的感情,而是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应该用真切、温暖的情感去帮助和感化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和贴心互动,对于当面难以启齿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要发挥新媒体的功能,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散爱的种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同时,高校要通过新媒体等手段积极宣扬典型优秀的感恩事迹,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为感恩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实践环境:加强社会实践,实现感恩内化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状况如何,主要由社会实践来检验,离开了社会实践,任何美妙的方法都培养不出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恩意识的形成来源于自身社会实践的情感体验,或者是通过学习和效仿他人的行为获得的心理认同。这种体验和认同需要再次置于社会实践平台,不断地发展和深化,进而转化成为内在品质,即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周而复始的过程,最终实现感恩意识内化。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是否经得起社会实践的考验,必须要从虚拟的媒体网络中走向现实社会的田间地头。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只有融入社会实践转化成为感恩行为,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人和社会,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从一个低俗的“自然人”转变成为高尚的“社会人”。高校要为感恩教育搭建实践平台。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接地气”,紧密联系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和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避免出现封闭、抽象、静止、教条的灌输现象。社会实践平台的搭建,使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社会现实开放式地直接对话,不仅可以检验、坚持、强化乃至升华自身的道德品质,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感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比如参与假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爱心进社区公益活动、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等,这些都需要高校在其中发挥桥梁作用,有意识有计划有成效满足大学生知恩报恩施恩的内在心理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环节,把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紧密融合成为一体,从而内化为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需要的优秀道德品质和高尚道德人格,使感恩教育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五)合作环境: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合力

感恩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个工程不可能纯粹地由单方面做出努力就能够完成,从感恩意识通过社会实践环节内化、升华为道德品质到个人感恩行为的完全实现,受着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其中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教育都不可或缺。新媒体充当着载体的作用,把各个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学校仍然是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战场,学校的正面教育必须与社会的舆论导向、家庭的氛围熏陶以及个人的要求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合力作用,才能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第一,坚持学校教育为主导。学校是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重要场所,感恩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学校的正面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学校在感恩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并扭转大学生对感恩教育存在的误区。第二,优化社会舆论环境。新媒体时代,信息得到广泛的传播与交流,社会舆论的渲染给感恩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挑战。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就是充分弘扬社会正能量,极力打击忘恩负义等不良行为,规范新媒体舆论空间,大力宣传感恩事迹,使温暖灿烂的阳光照亮大学生心里的每一个角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第三,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成长环境。父母在子女心中的高大形象不会随日月变幻而黯淡无光。父母的言行举止一直引导、激励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示范作用。父母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温情、和善就是最好的无声教育,在特定的情境下,由这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因此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孕育一颗向善之心。第四,健全人格的自我要求。事物的运动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新媒体时代,对个体的自我要求提出更严格的标准。感恩教育实效的获得,不仅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发挥合力作用的结果,更是大学生要求进步的自我实现。所以,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是感恩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

三、结语

来到新学校的感受范文2

在国家关于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方案中,将“争取社会资源、扩大办学力量、拓展资金渠道”作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需要突破的关键环节,社会各界校友必将成为这一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力量。同时,互联网已渗透到方方面面,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改变着包括教育在内的传统行业,这是校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本文中校友意识是指校友对母校有较强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同时愿意通过多种途径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群体氛围。校友意识是维系校友与母校间感情的黏合剂,是开展校友工作的纽带基础。要如何在新形势下培育校友意识,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对策。

1.关爱在校学生,培育校园校友文化,构建良好人文环境

校友意识的培养不能在学生离开学校后才开始,要从学生入学抓起,让学生在校期间不断感受到校友文化。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传统的灌输式报告、宣讲等形式,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乏力,不被学生所接受,学生想要实实在在的内容,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关心。浙江大学于2015年开创性举办首届学生节,集聚社会各方力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深受学生欢迎,成了学生的狂欢夜;西北工业大学校友总会发起的“爱心直通车”活动,资助新生,第一时间把校友爱心送到贫困新生身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从关乎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处着手,传递校友意识。在学生确定被录取之时,就与当地校友会联合,举办新校友欢迎会并资助困难学生;在新生报到时,表达校友关爱,给贫困学生送去爱心衣物;学生在校期间,组建校友服务志愿者团队,邀请每个学生参与到校友返校接待过程中等,感受校友氛围。

与此同时,在校内规范建设校友挂像、校友林、校友石、校友雕塑等可视化校友文化景观,一方面使在校学生感受到校友文化,另一方面也使校友在学校留下感情的寄托;协同各学院提高服务校友意识,成立校友服务队,做好校友班级逢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返校活动,近三年接待返校班级150余个、近万名校友;邀请校友返校参加校院重要活动等,使在校学生感受到校友与母校时刻紧密相连,潜移默化地培养校友意识,培育校友工作土壤。

2.服务校友成长,活跃各地校友氛围,塑造特色校友品牌

联络是校友工作的桥梁,只有在不断的联络交流中才能加深感情。面对庞大的校友群体,我校建立校院两级校友联络机制,突出学院联系校友的作用,构建校友动态信息库,实现多渠道、分层面联络;抓住“班级”这一最紧密的联?j单位,从毕业和返校班级中聘任校友联络使者作为联络人,使班级联络基本全覆盖。

服务是校友工作的基础,校友是学校的“产品”,学校不仅仅要“生产”,还要有“售后服务”。例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其校友关系项目平台上提供各类服务项目,其中有近20种事业与教育类的项目为校友提供。我校各单位针对校友切身需求提供服务渠道和项目,针对校友事业发展不同阶段,为校友提供相应的人才、科研支持,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服务等,使校友在成长中始终感受到学校的支持。

来到新学校的感受范文3

【关键词】新生教育;学风建设

Abstract: Freshmen's Education,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key link of the students's education in the entire process of life, is a fundamental work. Also, Freshmen's Education is the start of the college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y atmosphere, and the most suitable time for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the excellent study atmosphere. Thus, Freshmen's Education should be domianted by the students's moral and desciplin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mentalty education, carrer programming education and adaptability education, which form a fine sta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y atmosphere.

Key words: Freshmen's Education ;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y atmosphere.

面对当前新的社会环境对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也随着市场的需求进行适时的改革。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新生教育,其模式与内容也在逐步扩大。传统的适应性教育已经不能涵盖新生教育的全部内容,也不能体现新生教育的重要性。同样,高校的学风建设也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并能够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理念,一代代继承下去,学校将会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接班人。然而良好学风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每一届学生来讲是贯穿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之中,就学校而言是贯穿在学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新生是大学生活的开始,如果对新生进行系统的、有效的教育,“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风自然形成。所以新生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新生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一、关键起点

处在高等教育的始发站,新生是否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是否接受了科学的观念?势必影响到他们的大学四年,以至将来。同样也关系到这一批次学生的教育质量。新生在进校后,开始接触全新的生活和学习内容,所有信息都是最初概念,这是最基本、最深刻的。在他们深深感受大学应有的学习态度、作风后,他们会很快转化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作风。所以在新生入学后,我们要安排一系列入学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尽可能快地进入状态,采用配套措施减弱或消除新生的负面因素。

二、最佳时机

新生正处在的人生转折点和心理矛盾期,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指导,在思想和行为上很容易受到引导和暗示,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我们要因势利导,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新生寻找定位和人生目标的时候,给与他们灯塔的作用。

三、重要组成

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形势,我们必须赋予其新的内涵——学风建设教育。在新生教育阶段指导学生认识大学学习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进行思考和研究,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长效保障

如果学风建设仅仅停留在“运动式”的表面,没有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就谈不上学校的校风建设和长足发展。在新生教育阶段就形成良好的学风,在良性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学风建设的机制也会不断完善。这样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了前期保障。

其次我们要了解新生的特点,这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

对于大学生来讲,从高中步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学生活已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面对重新定位人生目标、重新确定社会角色、重新适应学习方法和环境、重新建立人际关系,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带着兴奋、憧憬、迷惘、孤独的复杂感情开始了新的挑战。大一新生是一块璞玉,“琢磨了璞玉,美玉出焉。琢磨了君子,圣贤出焉。”

一、定位人生目标困惑

考大学之前,目标非常明确——考上大学。这是他们从小开始家长和老师不断灌输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也是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泉。等跨进大学们后,宽松、灵活的自我管理模式让他们一下从思想上松懈,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了信念,不知道该怎么办?同时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马上又让他们感到了遥远的危机,他们内心有些抓狂。新生很难确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很难有一个与新环境相符合的人生定位。

二、社会角色的认知困难

大学新生必经的一个过程就是——角色的认知。在高中,他们也许是出类拔萃的学生,他们带着自豪步入大学校门,在高手如云的新集体中他们的自豪感受到挫败,情感产生强烈落差。知识、才艺、家庭背景等存在许多差距,他们必须进行重新“洗牌”。大家又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自豪感与自卑感的撞击,让新生产生认知困难。

三、学习方式的重新掌握

作为应试教育的产物,很多新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学习内容单一的高中阶段,大学教育则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和增强专业指导和实践。新生虽然有勤奋好学的态度,但不知道怎样学,面对这些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他们也要重新掌握学习方法。

转贴于 四、生活环境变化大、人际关系更加复杂

许多新生都是习惯了凡事父母包办的家庭教育模式,他们独立生活能力差,凡事都要按自己意愿,进入大学后开始过集体生活,寝室成为主要生活环境,许多琐事都要自己解决,他们感觉不能马上适应。在中学,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然而进入大学后,面对陌生环境,他们感到孤独,急切的需要认识新朋友,可是在寻找朋友的过程中,他们碰壁了,这使得他们沮丧、不安。

最后谈一下如何利用新生教育促进学风建设。

一、系统化的入学教育

按照惯例,大部分高校都会把入学教育放在新生进校的前两周,抓好这两周是非常关键的。科学的教育内容与新生当时的思想状态充分结合,新生教育就开了个好头。

(一)新生军训的重要。每个学校军训的时间不一样,通过对高校在新生刚进校军训和大一结束后军训的比较,笔者认为军训应该放在新生刚进校的时候。原因如下:1.最佳的收心时间。高考结束后,学生们经历了三个月的“放风”,无论从思想上,还是状态上都呈现出松散,不能马上进入大学的学习状态。如果马上接受大学较为自主和宽松的学习、生活方式,他们会措手不及,反而影响了良好习惯的养成,造成新生刚开始的学风就不是很好。通过军训可以让他们收心。2.良好品格的形成。军训是人生旅途中一次不可多得的意志磨炼,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培养了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尤其是对现在的独生子女。军训为刚进校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融入大家庭的环境,在军训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能够很快增加集体荣誉感。3.最佳的校纪校规教育时间。通过军训,新生们懂得了并且亲身体会了部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原则。学校只要适时对他们进行校纪校规的教育,能够让他们马上理解和接受,为学风建设奠定基础。

(二)专业思想的教育。在新生进校后,他们渴望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此时,应该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资深教授,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他们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一个初步认识,还可以让师兄师姐对专业做感性的阐释。通过对专业背景、专业特色、专业发展、培养方式、师资配置、就业前景等的介绍,让新生充分认识专业特点,稳定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在这个时候举行一些与专业背景有关的活动,吸引新生,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专业的特色,培养专业兴趣,慢慢开始喜欢自己的专业。例如外语系,就可以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大赛等。

(三)心理健康的教育。我们一直都说新生是处在“心理断乳期”,他们用敏感的心去接触新的环境,在这个阶段,辅导员的工作就要非常到位。通过开大会、开班会、下寝室、单独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新生的思想状态,并进行团体或个人的心理辅导及疏导,让他们有步骤的接受新环境和新朋友。同时也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关注新生在大学的适应过程,并有效指导他们形成好的习惯。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关心、关注贫困学生、孤儿或单亲家庭的学生。

(四)社会化的教育。在高中,他们没有太多接触社会,也没有想过会马上接触社会。可是到了大学,他们开始有了社会角色和责任。所以从新生进校开始,就要进行四年大学计划和人生职业规划教育。形式也有很多种,例如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我的大学生活”座谈,考研或找到很好工作的学生进行“我的人生规划”演讲等。

(五)校园文化的教育。良好品位的校园文化能够深深影响和感染学生,提高了新生入学教育的感染力。新生在进校后,就马上被丰富的、高品质的社团活动吸引,他们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学校文化氛围的熏陶。寓教于乐的活动,加强了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教育。

二、人性化的管理教育

从新生跨进学校的第一步,就要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让他们马上感受到家的温暖,这就需要我们人性化的管理。我们学风建设一直在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我觉得在新生教育中应该更好的体现“三全”。

(一)热情的接待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安排好每个环节,尽量做到人性化。例如志愿者的安排,可以多安排一些志愿者帮助新生家长搬行李;在校园内设置明显的指示牌;制作新生指南,告诉他们怎么做才能马上熟悉环境和目前应该做些什么;在家长休息室设有饮用水;新生宿舍应该都安排好,打扫干净,设施齐全等。“细节决定一切”,在新生刚进校就感受到了学校对他们的关心,这无疑也是爱校荣校教育最好的方式。

(二)辅导员的细致工作。在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辅导员,从辅导员的角度看,如果想带好自己的学生,新生教育阶段是非常关键的。在刚开始就能给同学们留下很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于将来开展工作是很有利的。那么辅导员就要做好预习。1.提前拿到学生名单,熟悉学生的姓名、来自哪里。在现场报名的时候,要熟记学生,并能够和学生有第一次的亲切对话。在后来的见面中能主动打招呼并叫出学生的名字。2.在新生入住寝室的第一天晚上,到寝室去了解情况,与新生亲切交谈,解决他们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温暖和亲切(这需要辅导员在前期要有充分准备,对学校、系、专业等有充分的了解。)3.在军训过程中,始终陪着他们,和他们共同经历大学的开始,要有与学生“同甘共苦”的思想,能够让自己从行为上和思想上融入新生集体中。并且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尽快熟悉自己的学生。4.要和学生的家长建立沟通,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模式。5.能够在新生进校一个月内,与每位同学有一次深刻谈话,初步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并建立学生档案。6.加强对新生的习惯教育,从开始就要“立好规矩、做好样子”,这为日后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新生教育是个短期的过程,学风建设是个长期的工程,短期是为了长期做准备的。我们把好前期关,后面的工作就会好做。所以,新生教育对优良学风的形成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只要我们做好科学细致的新生教育工作,学风建设就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来到新学校的感受范文4

关键词:“绿色”教育 生态理念 和谐 教育生态 数字化校园

“绿色”是朝气蓬勃、激情澎湃、文明和谐的“代言人”。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要解放思想,立足未来,要用改革促和谐,用创新增和谐。我们应该以培养完整的人,健康的人,和谐的人为目标,始终要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让教育走向“绿色和谐”之门,“绿色”教育不仅是一种自然的教育,也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从“绿色”教育角度出发,提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民教师,应该加强“绿色”教育,时时刻刻都应保有教育“绿色”的意识,以“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为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致力于推动教育和谐持续地发展。

一、加强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应该让个性展开创新的翅膀,营造创新的空间,因为仅仅让学生感受阳光、感受温暖,学生永远只是被动接受的对象,而当今的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师要注重运用哲理性语言的艺术魅力,注意发挥辩证思维的说服力以及形象思维的感染力,力求使语言表达严谨规范、言简意赅;绘声绘色、生动活泼;饱含激情、抑扬顿挫。讲课富有感染力,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与乏味,对教师就会心悦诚服,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就会高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优美的教态可以促进师生间形成相互接纳的气氛。老师面带笑容,教室里的气氛和谐,学生会觉得轻松、愉快;教师点头则是一种鼓励,学生看到老师对自己点头,会倍感亲切,有利于对学生信心的培养和创造潜能的挖掘。因此,创造语言与教态的和谐美,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享受美、体验美,进而产生追求和创造的动力。

把社会实践引进课堂,这是创新教育的源泉。实践是创新之源,是创新的重要载体。学校不应当是文化的孤岛,课堂不应当是教学的唯一,应当与社会连成一片,社会里到处是教材。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走进自然,走向社会,组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社会调查实践,使学生创造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从而使学生在观察中捕捉到创新灵感,在“动手”中得到创新激励,在“参与”中自我开发创新潜能。在学生的合作、师生的对话中发现知识,有所创新,有所创造。

建立以创新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方法,这是创新教育的保障。要建立以创新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方法。正如同志谈的,有些问题不仅应提倡用多种方法解答,还应允许有不只一个答案,即使答案不全对,只要有新思路、新观点,而又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的,就应鼓励。因为这对于保护和鼓励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索热情,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勇于创新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进行创新教育就必须解决对学生的科学评价问题,并用以创新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方法,做到评价学生要全面,不唯分数论英雄。

二、以数字化促进“绿色”校园的建设

数字化校园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校园概念的挑战和质疑基础上的发挥。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伴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出现,不仅是教学风格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就连师生的生存形态也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这说明,在教育领域中,任何的调整和创新都必将带来一系列震动和改变,尤其是顺应时展和满足受众群体需求的技术引进,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一种便利和功能上的提升,更带来了观念和思想的拓展。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不只是数理化,从本源的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文化的输出!而数字校园恰好成了因应这一诠释的实践平台。新课程主题资源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和学习指导,为开展基于问题探究、展示学生自我、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和培训学生信息素养的课堂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体现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学习平台,为组织开展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尽管人们还不一定能接受技术是有生命的这样的观点,但是,至少在数字化校园的开发领域,我们再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卖软件、系统(买软件、系统),不能过于迁就学校的管理惯性,走跟着学校改软件的老路。我们一定要在开发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体现出技术引领的效用,要让技术融入一种理念、甚至是灵魂! 以一种前瞻性的眼光和魄力去引领新教育文化时代的到来,而不再拘泥于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某些具体的事务性应用。只有这样,数字化校园才有明天,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以绿色促进“绿色”校园的建设

现代校园是培养高品位、高格调、高素质新型人才的摇篮,是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场所。搞好校园环境不仅能使校园成为呈良性循环的理想的生态环境,使师生身心得以健康和谐地发展,而且还具有深层的、潜在的涵义,它应该成为教育的载体,具备特殊的育人功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依我看,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所谓“最微妙”,就是指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效果完全不同于其他的教育形式。因此,校园绿化,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充分发挥其特殊的教育教学功能。

绿色学校创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培养学生与自然的亲和力。在生态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把环保知识、环保意识如春风化雨般润育孩子纯净的心灵。孩子的心地是纯洁、善良的,孩子纯净的心灵会受到外界社会不文明行为等恶劣现象的“污染”,他们会为自己心爱的小宠物的不幸夭折而哭泣,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春游、秋游,参观生态示范区、农场,搞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活动,走向自然,亲近自然,净化心灵。

四、结语

卢梭说:“教师的心中热情洋溢,他想把这种感受传达给孩子,他以为使孩子注意那些触动他本人的情感的地方,就可以使孩子受到同样的感动。这完全是愚蠢的想法!自然景色的生命是存在于人的心中的,要理解它,就需要对它有所感受。” 和谐作为一种发展目标和理想人格的秉性,伴随着教育行为的始终,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绿色”教育迫切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教育并不是一种负担,一种任务,而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基金项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2007032)资助项目: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项目(200703209)

参考文献:

[1]邹连发.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的创新尝试.吉林教育,2006(1):60

[2]冯艳.高校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研究.教育研究,2008(1):202

[3]李杰.奏响和谐乐章,演绎幸福教育,基础教育参考,2006(6):53~54

[4]刘党生.“数字化校园”的下一站.信息技术教育,2007(11):10~15

来到新学校的感受范文5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学效果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教学效果的相关研究和实践都有了较大的进展,一些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逐步运用到提升教学效果当中。以往的研究也表明,这些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均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这些教学方式的使用者――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教学效能感源自Bandura(1977)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概念。自我效能感由期望的概念发展而来,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组织和执行达到特定水平的表现所必需的行为信心”。Bandura(1989)对自我效能感概念进行了细化,指出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个体的意愿性(即个体有多大可能会采取行为)、努力性(在目标追寻的过程中个体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坚持性(面临困难时个体能够坚持多久而不放弃)。由于不同任务和领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需要的能力也是千差万别,同一个个体面对不同领域的自我效能感也是不同的。因此,自我效能感可区分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特定领域的自我效能感。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则是特定领域的自我效能感之一,是指教师在教学这一特定情境中, 相信自己能够多大程度上改变和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能力的一种自我知觉和主观判断(俞国良,辛涛,申继亮,1995)。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充满自信,即便是面对厌恶学习、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也坚信能够通过自身的教学加以改变。相反,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缺乏自信,认为自身的教学行为难以改变学生,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任务的完成主要依赖于学生自己及其家庭环境。

以往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表明,高教学效能感的教师将形成积极的教学情绪,增强课堂控制力,并有效进行自我调适。并且,高教学效能感的教师更愿加大工作投入,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各种新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不仅如此,高教学效能感的教师由于充分的自信及教学魅力,将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既然教学效能感能够多方面提高教学效果,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如何形成的呢?下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二、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首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与高校教师的个体特征(学历、教龄、教学能力等)有关。高学历的高校教师由于接受了更完整的高等教育,拥有较完备的知识体系,掌握了更有效的沟通互动技巧,因而更可能形成较高的教学效能感。从教龄来看,一般而言,初涉教育行业的预备教师或新教师往往教学效能感低于资历较深的职业教师。不难理解,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职业教师无论是在课堂控制,还是在自我调适等方面,均优于年轻教师,由此也提升了他们的教学效能感。此外,个体的教学能力差异也是导致教学效能感差异的重要因素。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某些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不仅有着较强的个人魅力及自信,也擅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与学生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毫无疑问,这一类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将拥有较高的教学效能感。相反,部分高校教师缺乏自信,尚未掌握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技巧,课堂控制力弱,导致课堂学生无心听课,学习效率低下。教师本身也由此产生了较低的教学效能感,觉得自己无法胜任课堂教学,难以通过教学行为提高学习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也与学校因素(如学校氛围、发展培训机会等)有关。不同的高等学校拥有不同的教学氛围,由此也间接影响了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例如,一些重点院校极为注重教学,强调学生是学校发展之根本,强调教师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组织氛围之下,教师自身也强化了教学信念,即便在教学中碰到各种问题,也愿意积极探索解决方式。相反,一些高校并不重视教学,认为高校教学难以出高显示度的成果,而是举全校之力投入科研工作当中。在这些的组织氛围之下,大部分教师将工作的重点转向科研,以迎合学校的考核,而教学则成为了鸡肋。由此也导致这一部分教师教学效能感低下,把平常的教学工作当作任务,完成即可,毫不关心课堂的教学效果。此外,不同学校所提供的发展培训机会也将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形成。一些重视教师发展的高校往往给教师提供各式各样教学能力的培训,如经验分享讲座、教学观摩等,由此强化教师了的教学效能感。

最后,社会因素(如尊师重教氛围等)也是影响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前因。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不仅受个体特征、学校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当整个社会弥漫着尊师重教的氛围时,高校教师将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获得广泛的尊重,由此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及自信也将提升,教学效能感上升。相反,当社会贬低高校教师的贡献,“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时,教师的自信及自尊将受到打击,教学效能感随之下降。

三、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途径

在探讨了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后,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呢?下面主要从以下三点加以论述。

第一,由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成败经验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极为关键,因此高校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教学效能感将得到强化。第二,学校应当注重教师集体效能的形成与发展,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的集体革新精神将得到激发,锐意进取,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且,学校应当创新高校教师的教学培训方式。在教师培训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学录像、实际教学观摩等方式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效能;另一方面,要让新手教师积极参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实际的教学实践以及参与学生管理,从而让新教师拥有教学和管理的成功经验,提高教学效能感。此外,导师制也是一个极为有效的制度。专家型教师可以与新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当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式,提供教学技术和策略的辅导,并给予必要的反馈信息,由此将极大提升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第三,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讲,政府应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并制定有利于促进高校及教师良性发展的政策法规。例如,强化高校的自我管理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为高校的自主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等。

总体而言,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努力,不仅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将收到优异的效果,教师自身的幸福感也将得到提升,最终促进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来到新学校的感受范文6

有一天,阳光明媚,心情也不错,开始整理自己的“网友”,正打算删去这位超级稳重的“静笃”先生,却又不甘心地问了一句:“阁下是哪位?”“肖建新。”

肖建新,重庆市北部新区人和小学校长,《校长》编辑部的老朋友——因这所学校与编辑部比邻而居,又在普通学校的成长中具有“样本”意义,遂成为各位前辈同事了解学校、观察教育的最好窗口。小女子因晚到编辑部,所以一直未曾前往,但肖校长的大名与故事,却早已从同事们那里得知。

我决定马上去看看。

学校的新旧之间

人和小学坐落于重庆市人和镇。相传这里的原住民世代勤勉友善,彼此和睦相处,上百年没有出过鸡鸣狗盗之徒,故名人和。学校创办于1922年,历经90年变迁,从乡绅捐资的公馆学校,到五星红旗下的乡村小学,十年前突然“华丽转身”,变成了被豪华建筑群包围的城市学校。

收拾背包,出门向北,沿林荫道一路步行20分钟,就到达人和小学大门。有了校长签发的通行令,今日袖珍而精致的人和校园,成为可供我细细品读的“一本书”。

10多年前,当人和小学突然被宣布“农转非”时,全校师生都有一种草鸡变凤凰的兴奋。然而快乐是短暂的,问题却接踵而至:2003年,中央电视台一条“人和式离婚”报道,令重庆市人和镇一夜闻名全国——城市化过程中,一些人和居民为获取更多的分房机会,纷纷假离婚,甚至最后导致真离婚。

压力很快随之而来:学校老师们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变成了“单亲子弟”,另一部分变成了外来打工人员子女,剩下的正和父母一样承受着“农转非”不确定的种种煎熬。同时周边环境日新月异,旧校园被映衬得破败不堪;城市学校标准升高,全体教师的底气明显不足……

少得可怜的区级骨干教师成为学校的宝贝。然而很快“宝贝不保”:2003年,人和小学副校长肖建新调任另一所新创学校,老校长为支持部下开拓新局面,忍痛让他点将:“看得起谁就带过去。”戏剧性的是,四年后肖建新调回人和小学任校长,老校长调至一所新办学校,他只好投桃报李:“老领导看得起谁就带过去。”

师资雪上加霜,学校成长乏力。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周边地区以超出人们意料的速度日新月异。

短短十余年间,距离学校三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微软、富士通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迎来了多个高新工业园和政府部门,崛起了众多花园洋房和别墅小区……伴随这些的,是学校的任务必然发生变化:过去大家钻研的是如何培养农民子弟,今日还得面对高档社区中产以上人家的孩子。

采访中肖建新告诉记者:“幸运的是,这其间我慢慢发现,城市化进程不仅是世界趋势,也是国家战略,可以预见在未来10到15年,还将有成千上万的学校面对和我们同样的命运。因此自己突然升起了一点点使命感:或许人和小学的转化,将具有区域乃至全国性的示范价值。”

他顿时感到自己浑身带劲了。

老师们感到被重奖了

团队上升无力,调走无门,一所小学的教师平均年龄几乎突破40岁……2007年肖建新走马上任时,发现“活力”是这里最稀缺的资源,教研成为挂在墙上的口号。

不过也能找出闪光点:学校教师出奇地爱岗敬业,爱校如家,自觉地用勤能补拙的方式,维护学校所剩不多的尊严。

没有谁告诉他这样的学校如何治理,肖建新被迫高强度地读书与思考。他发现,老师缺乏教研积极性的原因之一,是对个人“单兵突进”的恐惧;再推导一步,就是团队协作能力的缺乏。

时至今日,在对人和小学采访过程中,老师们讲述最多的是学校的团队:这里那里,任何看得见的精彩都是团队合作完成的。

五年前的肖建新边学边用,有一次突然牵对了“牛鼻子”:他借鉴企业目标管理中的项目经理制,把学校要务分成一个个项目,再挑选一个个“项目经理”,然后温和地诱导他们:假如这些事儿变成你的事儿,干好了重奖,干不好我跟你一起受罚,怎么样?

这成为人和小学成长的第一步台阶。肖建新突然发现,当“这些事儿变成你的事儿”的时候,那些对“学校大计”毫无感觉的老师们,突然成为解决具体问题的天才——对这些压抑得几乎丧失人生自信的“农转非”老师来说,谁能不为自己够得着的舞台,全力以赴殚精竭虑呢?他们很快效法肖建新,对项目组成员说:假如这些事儿都是你的事儿,干好了重奖,干不好我跟你一起受罚,怎么样?

学校每年一次的科技节,两年一次的体育节、艺术节等,就这样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其实肖建新没钱,所谓“重奖”常微薄得令人失笑,“但老师们感到自己被重奖了,是因为那久违的价值感,清晰的方向感又回来了。”

目标管理的制定要充分了解每一个老师的特点,根据个人的优势分配工作。所以肖建新在搭建小团队的时候也很有技巧,和领导班子分析每个老师的能力大小和性格特点,分组的时候就按照优劣互补和性格互补原则,强带弱,壮补青。

氛围慢慢在改变。一位姓白的老师参加全市赛课,其他老师第一次积极主动的参与点课评课,甚至不断地帮她完善课件,结果一人赛课,全科室练兵,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得到了提升。

参赛前的白老师无比紧张,临上台收到肖建新的短信:“相信自己,我们也相信你。”白老师不用回头也知道,校长此刻正坐在背后,脸上一定是带着他那标志性的宽厚笑容,白老师内心突然就宁静下来,上台超水平发挥。最后成绩出来,她赢得了全市的第一名。

人和小学全体教师大受震动:原来鼓起勇气,普通和卓越之间的距离竟如此之短!

平凡与非凡

肖建新有记笔记的好习惯,到现在他已经写完了厚厚的几个笔记本,翻一翻,你会发现其中有不少“名言警句”,比如“管理是技术,控制人的发展;领导是艺术,挖掘人的潜能”之类。

肖建新慢慢发现,自己竟然特别擅长挖掘老师的潜能。而不经意所积累的经验就是,信任那些看上去不值得信任的人。

在摆放着各种零部件的科学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年近50的科学老师陈希贤,他发明了延长电灯使用寿命的开关,指导学生改进了残疾人轮椅、防尘电钻套、改进圆规,和王老师合作改进了防盗门……他是学校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老师,有时候为了研究一个问题通宵达旦,几年间就变成重庆市最赫赫有名的“发明家”教师。

不过在2007年以前,作为小学数学老师的他教学平平,迟到早退,不太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而在学校举办第一届科技节后,肖建新突然决定让表现杰出的陈希贤转任科学老师。

学校的决定让陈希贤暴跳如雷,立即上告到教育局。主科老师转任副科,肖建新“创新”过了头,在上级压力之下,再加上陈老师“顽固不化”,肖建新只好妥协一步:让陈老师一边上科学课,一边兼着一个班的数学。

一学期之后,陈希贤主动找到肖建新,提出自己不再教数学:校长,你当初的决定无比正确,科学才是我终生热爱的舞台!

在记者采访结束时,陈希贤又出现了,说忘记讲一句话了:“五年前的老师是这些老师,现在的老师也是这些老师,不一样的是现在的老师们积极向上,活力十足。一个好的校长可以激发一群没有希望的教师,如同一个好的将军可以调动一群残兵败将打胜仗一样,他们都是能够给团队注入灵魂的人物。”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肖建新基本上不谈制度,淡化制度管理,以文化驱动力为内核实施“无为而治”;同时在学校充分渲染归属与尊重感,挖掘教师的内在潜力,搭建推动教师们不断获得成就感的机制。三招两式,竟然使团队的成长呈现年年加速度的势头。

孩子的学校孩子的家

“要问我是谁,过去,我总不愿回答,因为我怕,我怕城里的孩子笑话……”这是2007年春晚的歌曲《心里话》也是那些年人和小学孩子们的写照。

生源的构成不算复杂,但综合素质低,生活习惯、行为规范一无所知,老师们眼中孩子野性十足。

学校为此提出德育的核心价值观:尊重和感恩,尊重是态度,感恩是行动。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对任何一个孩子都要关爱和照顾,尤其对一些性格孤僻的孩子更要重视,用爱感化孩子,同学之间也要互相尊重和友爱。

提出尊重和感恩之后,学校研究了专门培养孩子们生活习惯,行为规范的课程,每学期开学的前几天,孩子们都要接受常规训练,通过反复训练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回家之后还会纠正父母的一些恶习。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肖建新秉承着这样的信念,让孩子们从身份上的城里人变成了货真价实的城里人。

教研室胡老师告诉记者,有一位六年级的转校生,单亲家庭,之前从来不做作业,经常打架,坏习惯颇多。转学后这位小朋友在学校受到了老师和每一个同学的尊重,同学从来都不会瞧不起他,老师对他的关心超过了他忙碌的妈妈。小朋友现在成绩虽然不是很理想,可是不管怎样他的学习态度很端正,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行为习惯也逐渐规范,再也不打架了,在班级的里还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

让团委邹老师骄傲的是孩子们现在可以自己组织策划活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孩子们自己参与完成的,老师在活动中反倒成了配角或者跑龙套的。

学校近期举办的“红领巾跳蚤市场”是高年级的同学组织策划,并帮助低年级的孩子参与进来的活动。他们把自己不用又舍不得扔掉的东西拿到学校来买卖,在买卖的过程中还讨价还价,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利用了学校的低碳环保和阿福童金融理财等校本课程。

学生的变化让肖建新感到欣慰:“5年来和老师们的努力收获了一些成果,这些孩子还小,虽然还没有成为参天大树,但希望他们的人生保持这份阳光、健康、自信……”

家校互动

在校园里,看到了这样一幕——孩子们按照年级和班级整齐地坐在操场上,听一场关于感恩的主题演讲。操场上还有另外一个群体,他们也像孩子们一样全神贯注地听着演讲,有人脸上挂着眼泪。他们是学生的家长。

肖建新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由于学校家长的特殊性,他们为生计所迫,常常忽视孩子的健康成长,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鉴于此,肖建新和学校的领导班子以及教师代表商讨以后,采取了一系列与家长互动的形式,让家长学会承担对孩子的责任,学会关心孩子,影响孩子。

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以上大型家长会,一开始会议由肖建新亲自主持,后来学校引进一些专业人士对家长进行主题培训,除了基本的行为规范以外,学校还会针对孩子的成长特点,针对家庭教育举办主题培训。

更绝的是,肖建新有一天灵机一动,决定举办“网上家长会”。很快,家长委员会QQ群,班级QQ群都开起来了,老师们和家长深度接触的频率达到每周一次,却并不会增加太多负担。此举深受好评,外地家长更是激动万分,说学校此举,让自己又找到承担家长责任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