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现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西师范大学现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西师范大学现况

广西师范大学现况范文1

关键词:乒乓球专业 本科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61-04

1 前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国家人才资源能否得到合理配置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几百万在校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乒乓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已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乒乓球专业毕业生即将到来的就业难的局面的基本现状,应如何提高乒乓球专业大学生就业率是高等师范院校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应该冷静思考的问题。对于乒乓球专业的毕业生而言,了解当前的就业现状对其在学习中起导向作用,可以根据当前社会对乒乓球方向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及能力的提高。本研究通过对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选班2005-2008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为毕业生提供参考信息从而提高就业率。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5级、2006级、2007级、2008级乒乓球专项本科毕业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到图书馆、网上搜索等各种渠道查阅了体育学术期刊和体育学报等文献,收集、获取了与论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文献资料,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的问卷设计在制定调查问卷之前,查阅了有关社会调查和体育科研方法方面的书籍,在面访有关专家的基础上设计了《广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乒乓球教学能力研究调查问卷》。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与运动训练乒乓球专业2005、2006、2007、2008级毕业生发放问卷24份,回收24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4份,有效率为100%。

2.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调查、访问,对所获取的有效数据按照体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利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

2.2.4 总结归纳法

通过调查,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针对广西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乒乓球教学能力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就业结果

3.1.1 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就业情况

根据广西师范大学就业办资料统计,2005级运动训练乒乓球专项毕业生6人;2006级运动训练乒乓球专项毕业生4人;2007级运动训练乒乓球专项毕业6人;2008级运动训练乒乓球专项毕业生8人。根据数字显示:体育学院乒乓球专业招生后两年呈现上升的趋势。

从表1得出: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项毕业生就业率从2007年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在高校大学扩招的大背景下,随着乒乓球专项人才的饱和原本就业形势好的小球类项目也呈下降趋势。

3.1.2 广西师范大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签约单位

从图1可知,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就业签约单位基本为学校、企业、自由职业等。

3.2 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就业意向

3.2.1 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对目前找工作的满意度分析

从表2可以得出:2005级毕业生对找工作基本满意,从2006级开始,毕业生对目前找工作的满意度呈下降的趋势。

3.2.2 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及薪酬期望分析

从根据调查显示(见表3):广西师范大学历届毕业生毕业后有32%的人希望从事体育教师的工作;有35%的人希望能考上公务员获能进事业单位;15%的人希望从事乒乓球教练员的工作;只有7%的人又自主创业的想法。

对毕业生期望的工作地点的调查显示(见表4):占总数53%的毕业生希望能留在大城市工作,只有10%的毕业生愿意留在乡镇或农村。

对毕业生期望的薪酬调查显示(见表5):20%的人希望毕业后薪酬在4000元以上;34%的人希望薪酬在3000-4000元;36%的人希望薪酬在2000-3000元。

3.3 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就业行为及就业冲突

3.3.1 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从表6可知:34%的毕业生靠上网查询获得毕业信息;12%的毕业生通过报刊杂志获取毕业信息;30%的毕业生通过校园公布栏获得就业信息。

3.3.2 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面试面临的主要困难

从表7可知:毕业生在面试时主要面临的困难是缺少面试技巧(占38%);其次是知识面狭窄(占30%);语言表达能力差及心理素质差占19%和13%。

3.3.3 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选班毕业生认为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从表8可知: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选班毕业生认为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高扩招后毕业生增多(占43%);其次是用人单位需要复合型人才(占21%);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就业信息少以及专业不对口分别占15%、13%和8%。

3.3.4 广西师范大学乒乓球专选班学生对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服务满意程度

通过对毕业生对我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服务满意度调查显示(见表9):超过一半以上的同学对我校就业指导服务表示满意的态度,仍然有28%和11%的同学对此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5级、2006级、2007级、2008级乒乓球专项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得出:从2006级开始毕业生的就业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多数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在处处碰壁,对找工作存态度不乐观。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1 学生自身因素

通过调查得出,部分乒乓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因专心于学习和训练在文化学习方面欠缺导致毕业时自身专业水平高而知识面不够广、发现及创新能力不强,面试时当遇到与专业无关的问题时无法答出令考官满意的答案。

同时,部分学生在找工作时对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及工作薪酬期望过高,多数毕业生希望毕业后能留在大城市发展,薪酬多数在3000元以上,多数毕业生希望毕业后能够在国企、事业单位等有编制的工作,而对于创业及下基层工作没有兴趣,反应了其就业观念单一不灵活。由于自古以来大学生被赋予了“天之骄子”的高贵出身导致多数毕业生不能准确的定位甚至心气高,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认识不够。

4.1.2 高校教育管理因素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高校、学生本人、教学设施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高校培养方式、教学条件相对滞后于学生数目的剧增、教学设备不能充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学生所学知识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等。

在众多原因中,高校的盲目扩张是导致学生就业难的罪魁祸首。运动训练乒乓球专业的学生在技能上要高于体育教育的学生,而当前在培养的过程中,学生长期封闭在校园体系内,教师基本按各体育院系基本相同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主要以学习技能为主,对于乒乓球技能以外的知识接触少,这就使得当社会对乒乓球专业人才需求饱和时,剩下过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中处处碰壁,对于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就难以胜任以及受招聘单位限制。同时,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也非常有限,就业指导不够全面及精细。

4.1.3 客观因素

通过对参加求职面试的毕业生的调查发现,目前多数就业岗位与毕业生比例严重失调、供过于求同时用人单位门槛高,例如中小学教师的招聘时,由于受教育主管单位值班或名额的限制,往往优先考虑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目”教师,其次才考虑体育、音乐、美术等“辅科”教师。

同时社会上存在一官僚作风、认人唯亲、走后面等不良风气,在招聘过程中欠缺公开和透明性,严重腐蚀了“象牙塔”的纯洁,对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手段产生影响,导致毕业生择业心理不平衡。多数毕业生表示,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均遇到不合理的招聘和不合理的竞争现象。

4.2 建议

4.2.1 改良高校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

改良传统的运动训练乒乓球专业培养模式,在注重学生乒乓球技能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等技能的学习,并且注重学生文化知识、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学习和培养。准确洞察社会需求,根据招聘单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制定详细、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招生制定,保证师资力量和场馆器材设备等。

4.2.2 多渠道拓宽就业途径

转变毕业生传统单一的就业方式,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是高校乒乓球专业毕业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首先要做到实事求是,准备定位,及时认清客观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大量涌入市场,社会提供岗位有限,若不及时降低自身期望就会难以就业,要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工作而不应过分注重薪酬和工作地点。同时在就业形势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挑战与机遇并存,毕业生应与时俱进,到西部、基层及自主创业等就业方式。

4.2.3 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分析和预测职业发展前景,提高大学生的择业技巧和技能。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竞争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的大趋势。

广西师范大学现况范文2

为客观公正开展评选活动,首届评选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等院校的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专家评审组评选。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获奖证书随即寄出):

研究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李 琳(华东师范大学,指导教师:李季湄)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胡丽园(华南师范大学,指导教师:郑福明)父母数学教育观念及其与儿童数概念发展关系的研究

张 燕(西南大学,指导教师:刘云艳)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对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华南师范大学

李 春 父母对3~7岁儿童的期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 华 故事讲述与扮演的结合对幼儿叙事能力的影响

廖 莎 父母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研究

西南大学

魏 燕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基本结构的研究

赵丽君 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刘智成 在园幼儿人身伤害事件的个案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公办幼儿园为例

王志成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以重庆市三所幼儿园校本课程开发为例

吕 晓 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A幼儿园为例

本科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左慧慧(中华女子学院)熟手――新手型教师在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语言使用的比较研究

张 怡(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行为研究

王微丹(首都师范大学)幼儿园教师对专家型教师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

韩佳伶(首都师范大学)关于家长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培养情况的调查研究

王剑琳(上海师范大学)幼儿自主性游戏中的性别差异

何海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流动儿童的文化自尊研究

熙(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基于现场的观察研究

李 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园师幼言语交往的现状及思考――以宁波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博聪幼儿园为例

江扬帆(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省幼儿园网站栏目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黄 俊(杭州师范大学)材料对幼儿自主游戏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菊芳(杭州师范大学)4~6岁学前儿童心理压力源的访谈研究

许大龙(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市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中华女子学院

张 娣 5~6岁幼儿面积守恒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向亚玲 幼儿园数学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史秀芳 对幼儿园节日主题活动设计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王迎双 国内外幼儿插图比较研究

许倩倩 高教育背景父母指导亲子阅读的现状调查

王 楠 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取向的调查与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

徐仲卿 上海0~3岁社区婴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俞洁静 幼儿园小班支持性游戏环境的初探

仇 芸 基于0~3岁低收入家庭学前儿童的社区学前教育模式与实践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任 蕾 “抒情型”童话与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朱丹丽 对三套幼儿园教材(中班)艺术活动目标的比较研究

俞 洒 受欢迎幼儿的个案研究

王子 师幼互动中幼儿对教师影响的初步研究杭州师范大学

毛美君 幼儿美术教育中范画价值的初步研究

吴奶儿 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调查研究

严倩颖 短期训练对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发展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西南大学

唐 赢 陈鹤琴儿童游戏思想述评西北师范大学

路 娟 关于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教育现存问题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鼓励奖:

王海霞 吴爱梅 刘丽娜(中华女子学院)

沈笑英 杨欣琳(陕西师范大学)

张 俊 姜 飞 白 云 陈 佳(首都师范大学)

张 颖 陈 夏 金爱萍(杭州师范大学)

陈 琳 张洁琼 陶 涛 邱莹莹 胡巧红 吴海燕

郁 蕾 谢巧玲 高乐丹(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王 卓(湖南师范大学) 刘 冉(西南大学)

吴丽玲(华南师范大学) 陈竹君 钱舒琴(上海师范大学)

专科生组:

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张婷婷(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关于2~3岁幼儿早期阅读倾向的调查

胡 静(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在数学活动中建构有效互动行为的认识与思考

邹 英(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体态动作在中班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覃小秋(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幸福

吴锦婵(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浅谈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

赖慧珍(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中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与幼儿色彩运用能力的关系研究

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

杨 媛 浅谈角色游戏与幼儿生活

许丽连 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失败

蒙小华 幼儿散文的教学与研究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谢莉莉 中班幼儿快乐感、同情心的研究

王爱萍 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

吴霞花 中班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庄碧云 大拇指翘起的度――附属幼儿园家庭赏识教育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忠明 关于合肥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张 芸 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创设与利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唐翔燕 关于幼儿园开设兴趣班情况的调查

宣杨杨 幼儿园环保教育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之现状调查

卢 静 关于小学生感恩心理的现状调查

鼓励奖:

马丹荔 王 茹 王燕茹 马 静 王亚楠 汪 霞

余琼瑶 杨 蕾(安徽合肥幼儿师范学校)

李 群 周 卉 容 秋 李梅花 蓝 艳(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办学点)

吴桂婷 主子吟 肖 雅 林 玲 林李为(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为更好地将这项社会公益性学术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切实促进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全面客观展示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更有效地推动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在充分总结首届评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主办单位决定。第二届(2008年)评选活动将提前至2007年12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08年4月30日。从第二届评选活动开始,评选过程将采用严格的“双盲”评审方法。第二届评选结果将及时于2008年5月31目前揭晓。

广西师范大学现况范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普通话普及 调查 展望

一、引言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是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内容。建国初期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核心任务就是推广普通话;1982年,“推广普通话”工作载入宪法;1994年,国家语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标志着普通话水平测试由学术和科研层面进入国家行政和应用推广层面。自此,我国对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也明显增加。

我国大规模语言调查中涉及普通话普及度调查的有三次。第一次是2000年前后由教育部等9个部委组织实施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调查严格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通过问卷法调查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简化汉字等的使用情况。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2000年,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53.06%。该项调查全面反映了全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首次调查的实际,填补了国情调查中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空白。《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作为国家语委“语言生活绿皮书B系列2”,已由语文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二次是2010年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负责组织、河北、江苏、广西三省(区)语委办参与的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此次调查的主要目标是摸清自2000年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以来普通话的普及情况,因此调查方案的制定并没有脱离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基础。但是,在调查规模、调查内容和操作细节上此次调查都有所调整。此课题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谢俊英《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1);孙曼均《河北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1);郭龙生《教育领域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2);戴红亮《广西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2);苏金智《江苏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2)等。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到2010年,河北省普通话普及率为73.30%,江苏省普通话普及率为70.67%,广西地区普通话普及率为80.75%,3省区的平均普通话普及率为74.91%,同2000年相比,增长了20多个百分点。第三次是2011年由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语言使用情况调查课题组进行的“澳门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该项目对澳门公共场合和大中小学生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是澳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专项调查。调查显示,普通话在澳门语言使用中排名第二;在正式场合,尤其是政府部门,普通话的使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此次调查结果收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3)》港澳台专题中。这三次调查坚持了科学的调查方法,在调查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创新。但受人口基数、时间成本等因素的限制,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研究

在学术界密切关注普通话普及情况及相关问题的同时,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本文将对各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归为以下两大类:

(一)专门针对普通人群进行的调查

此类调查的文章主要有:戴红亮《广西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2)。该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入户调查,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普通话作为母语、普通话能力、普通话在不同场合的使用等方面描述了广西普通话的普及情况。贾楠楠、刘晨红《银川市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2013)在2010年三省普通话调查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调查问卷,增加了对普通话推广工作的了解程度、普通话的学习意愿等内容,对银川市三个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银川市的普通话普及情况较好地结论。陈东芳《关于乌鲁木齐市农民工子女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研究》(2010)就乌市农民工子女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和原因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她还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叶清、陈利亚《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推普现状的调查及思考》(2011)通过走访阿克苏沙雅县,通过学习普通话的措施、群众的观念及政府宣传力度等方面,了解到南疆地区普通话推广的成效不理想。王秀旺《贵州彝汉双语和谐环境建设调研与启示》(2013)通过走访调查珠市彝族乡,发现绝大部分彝族村寨已形成了彝汉双语通用的环境。马米奇《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对策――以开远市大庄回族乡为例》(2014)不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而且对300名调查对象的语音面貌进行了分析。

此外,王远新《新疆喀什古城的语言生活――高台民居社区居民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2013)、孟红莉《新疆伊宁市维吾尔族城市居民的语言能力、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2013)、史晖《广西都安、罗城两县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2004)、周炜《农村居民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2003)等都在针对少数民族进行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时增加了普通话专项调查,这部分内容将是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重要资料。

(二)专门针对特定人群进行的调查

1.专门针对教育领域人群进行的调查

学校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基础,以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的文章主要有:贾晓玲《蒙古族师范生学习使用普通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2009)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蒙古族和汉族师范生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为学校针对蒙古族师范生推广普通话提供教学策略。与贾文相比,盛桂琴《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学生使用汉语现状分析》(2004)主要针对乌市哈萨克族大、中学生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王杰、付华丽《贵州省乡镇初级中学推广普通话的现状调查与研究》(2001)除了问卷调查,还采用访谈法、考察法,就乡镇初级中学的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杨鲤宁《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青少年汉语言社会化问题――对侗族的个案分析》则从社会学的角度,通过个案法分析了侗族青少年在汉语社会化中存在的语音、词汇方面的问题,建议国家、学校、新闻媒体发挥推广普通话的作用。采用个案分析法的还有李君《贵州省民族杂居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与推广――以贞丰县芳个案》(2010)、熊湘华《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民族地区高师学生普通话水平――以贵阳学院为个案》(2012)、尕桑吉《安多藏区藏族学生汉语普通话的学习现状研究――以青海省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为例》等。杜秀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普通话水平调查研究》(2004)、阮茁茁《莆仙家庭语言教育与学校普通话推广现状调查》(2005)、刘凯《四川省民族杂居区普通话培训测试现状调擞胙芯俊罚2013)等文章采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的普通话水平,归纳分析了普通话学习中存在的各种偏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应对建议。而陈进《高校学生普通话面貌分析》(2012)则以调查对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为研究样本,结合问卷调查真实展现了高校学生的普通话使用面貌。

此外,还有一些论文在研究少数民族学生语言使用情况的同时,也对其普通话使用能力进行了调查。如高建平《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调查研究》(2012)、叶俐丹《南宁壮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2014)等。

2.专门针对机关公务员人群进行的调查

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文章比较少,仅有两篇。即李秀《关于推进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教学工作的思考――对内蒙古地区公务员使用普通话情况调查研究》(2005),《西部大开发与内蒙古地区公务员的普通话建设》(2005)。李文就内蒙古11个主要盟市的公务员进行了普通话问卷调查,问卷突出了公务员普通话水平的自我评价和对推普工作的认识等方面,并针对公务员群体提出了推广普通话的有效建议。

3.专门针对公共服务行业人群进行的调查

公共服务行业是推广普通话的“窗口”,但专门针对此类人群的调查较少。已有的资料主要集中于对新疆地区的调查,主要有:古丽扎尔・吾守尔《喀什从商人员语言使用现状调查分析》(2006)。该文发现在商业活动中,掌握双语的商人更容易达成交易。樊慧荣《哈密大十字商业街商户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2013)通过问卷、访谈和观察法,对比分析了大十字商业街维吾尔族和汉族商户的母语和汉语能力,还就他们对使用普通话的态度进行了专项调查。田真《新疆国际商贸城市场语言状况调查》(2014)调查发现商贸城经营户基本掌握普通话。

4.综合针对推广普通话重点领域人群的调查

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教育系统、公共服务行业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四大领域。综合针对这四大领域人群进行调查的文章有:麻彩霞《内蒙古自治区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2008),《内蒙古自治区部分行业推广普通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9)。后者对内蒙古地区的公务员、警务人员、教师、服务行业人员和医务人员等行业社会群体的普通话水平进行了研究,提出针对此类特定行业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普通话考核机制的建议。

调查地区的有:李永斌《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的策略分析》(2012)探讨了普通话使用人群,主要为干部职工、商贸人员和学生的普通话使用特点,并重点从学校教育方面提出了提高普通话教学的策略;南晓民《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概况研究》(2008)指出地区在公共服务行业和广播电视教育部门都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少数民族说普通话的情况是地市好于县城,县城好于农区,农区好于牧区。

以新疆地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的有:高莉琴《新疆的语言状况及推普方略研究》(2006)。其调查内容包括了各行各业的汉族群体和少数民族群体的普通话使用状况,调查结果反映了新疆各民族普通话的实际情况。李丽华《新疆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现状与对策》(2004)、《南疆少数民族学汉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005)就南北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在党政机关、公共服务行业、学校三个领域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走访。刘燕《新疆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现状及建议》(2008)则以和田地区党政机关、学校及公共服务行业少数民族普通话使用现状调查为例,指出新疆尤其是南疆推广普通话任重道远。

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目前,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虽然已取得不少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改进与完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我国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研究在调查空间和时间上需进一步深入。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尽管目前针对我国民族地区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大的空间上来说,具体到各个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内容还是显得有点狭窄和单一;且就某一地区而言,调查范围往往集中在中心城市,缺少对乡镇、农村的调查;调查对象往往集中在学校、政府机关等人群,缺少对推广普通话的“窗口”――公共服务行业及广大普通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广大普通人群的调查。从时间上来说,针对某一民族地区的调查在时间上缺少连续性,往往不能形成对这一地区普通话使用情况的动态反映。此外,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在普通话普及度的调查上,还缺乏对民族聚居区尤其是像新疆、等偏远地区聚居程度较集中的少数民族普通话普及度的调查。我们认为,只有将调查的广度与深度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更宏观地把握我国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情况。

二是在针对普通人群进行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时,有关普通话标准的界定还缺乏统一、规范的理论指导。由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对调查对象在文化程度和职业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且要求被测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语音、词汇、语法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测试,在大规模的实际调研中操作难度较大。因此,对普通人群普通话程度的调查往往通过问卷中的问题来体现。如主要问题之一的“您觉得您的普通话程度怎么样?”针对这一问题,有的选项设计为:A能流利准确地使用,B能熟练使用但有些音不准,C能熟练使用但口音较重,D基本能交谈但不太熟练,E能听懂但不太会说,F能听懂一些但不会说,G听不懂也不会说。规定只要选择ABCD其中任何一个选项的人,这个调查对象就是会说普通话的人。但同样的问题,有的选项却是这样设计的:A程度好,没有口音;B程度较好,基本没口音;C程度一般,方音较重;D程度差,纯方言。规定选A的相当于二级甲等及以上的普通话,选B的相当于二级乙等,选C的相当于三级甲等,选D的相当于三级乙等或以下。普通话水平衡量标准的不统一势必会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关于针对普通人群普通话标准的界定这一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语言的发展变化及各个调查地区的特点做进一步的探究。

三是学术界大多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的数据来了解样本人群普通话普及的情况。就抽样调查而言,一个好的抽样方案设计是调查成功的关键。调查者通过对所调地区整体的了解、掌握,采用PPS系统抽样的方法或分层抽样法等来确定样本市县和样本人群,这一点在所有调查中都得到了很好地贯彻和执行。至于后期的数据统计,当涉及到需要用样本情况来估算整体情况时,2000年《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及2010年河北、江苏、广西三省采用结合区县、城乡、性别等因素通过分层加权方式精确统计结果的方法,对此类相关调查的数据统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于普通话普及情况的问卷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背景信息(2)普通话能力问题(3)普通话使用问题(4)普通话态度问题(5)普通话学习问题。背景信息一般包括调查对象的籍贯、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受教育程度等。普通话能力和普通话使用等相关问题的设置在调查中具有重要意义。普通话态度和普通话学习等问题的设置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推广普及普通话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由于不同的调查实施者关注的问题不同,调查时设置问题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但从整体来看,对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的主要问题的设置基本上都包括以上五个方面。

随着地域间交流的日益密切及国家推普政策的实施,民族地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需要语言学者们不断地关注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情况,及时发现在普通话普及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对其进行科学引导、规范。然而,我国辽阔的地域和民族的差异决定了进行实际调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通过有关部门、语言学界等多方合作,才能尽快实现民族地区普通话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通用,使普通话更好地为我国民族地区服务。

(本文是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度抽样研究”[ZDA125―11]。)

参考文献:

[1]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语言文字使用

情况调查资料[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2]谢俊英.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1,

(3).

[3]孙曼均.河北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1,(4).

[4]郭龙生.教育领域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3).

[5]戴红亮.广西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1).

[6]苏金智. 江苏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1).

[7]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3)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8]贾楠楠,刘晨红.银川市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语文学

刊,2013,(4).

[9]陈东芳.关于乌鲁木齐市农民工子女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叶清,陈利亚.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推普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

大江周刊,2011.

[11]王秀旺.贵州彝汉双语和谐环境建设调研与启示[J].贵州民族

报,2013,(3).

[12]马米奇.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对策――以开远市大

庄回族乡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14,(3).

[13]王远新.新疆喀什古城的语言生活――高台民居社区居民的语

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J].新疆社会科学,2013,(1).

[14]孟红莉.新疆伊宁市维吾尔族城市居民的语言能力、语言使用

与语言态度调查[J].西北民族研究,2013,(3).

[15]周炜.农村居民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J].中央民族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16]史晖.广西都安、罗城两县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南宁: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7]贾晓玲.蒙古族师范生学习使用普通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语言应用研究,2009,(4).

[18]盛桂琴.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学生使用汉语现状分析[J].语言

与翻译,2004,(2).

[19]王杰,付华丽.贵州省乡镇初级中学推广普通话的现状调查与

研究[J].安顺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0]杨鲤宁.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青少年汉语言社会化问题――对侗

族的个案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

[21]李君.贵州省民族杂居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与推广――

以贞丰县为个案[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2]熊湘华.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民族地区高师学生普通话

水平――以贵阳学院为个案[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23]尕桑吉.安多藏区藏族学生汉语普通话的学习现状研究――以

青海省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为例[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4]杜秀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普通话水平调查研究[J].语言与翻

译,2004,(2).

[25]阮茁茁.莆仙家庭语言教育与学校普通话推广现状调查[D].福

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6]刘凯.四川省民族杂居区普通话培训测试现状调擞胙芯[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7]陈进,代文学,康西菊,王开宇,黄科.高校学生普通话

面貌分析[J].教育,2012,(5).

[28]高建平.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调查研

究[D].喀什:喀什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29]叶俐丹.南宁壮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以广西

民族大学为例[J].大众科技,2014,(8).

[30]李秀.关于推进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教学工作的思考――对内

蒙古地区公务员使用普通话情况调查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1]李秀.西部大开发与内蒙古地区公务员的普通话建设[J].前沿,

2005,(11).

[32]古丽扎尔・吾守尔.喀什从商人员语言使用现状调查分析[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3).

[33]樊慧荣.哈密大十字商业街商户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4]田真.新疆国际商贸城市场语言状况调查[D].乌鲁木齐:新疆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5]麻彩霞.内蒙古自治区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J].内蒙古电大学

刊,2008,(10).

[36]麻彩霞.内蒙古自治区部分行业推广普通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前沿,2009,(2).

[37]李永斌.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的策略分析[J].天中学刊,

2012,(5).

[38]南晓民.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概况研究[C].语文现代化论

丛,2008.

[39]高莉琴.新疆的语言状况及推广普通话方略研究[M].北京:北

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40]李丽华,王静.新疆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现状及对策[A].第

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

[41]李丽华.南疆少数民族学汉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疆大学

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42]刘燕.新疆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现状及建议[J].和田师范专

广西师范大学现况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35-02

一、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的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人才总量、质量和层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宏观方面预测:

(一)在人才需求总量方面。预计至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口径内人才年均增长2.79%,口径外人才年均增长14.13%,全社会人才总量将达到168万人左右。

(二)在人才需求的能级方面。具有高学历、高职称或高技能的人才将成为需求的热点。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大学本科学历人才快速增长,大学专科学历人才增长相对平稳,而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才所占比重下降。据预测,2015年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全部人才的比重达45.62%,大学专科学历人才的比重为39.99%,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才的比重下降到14.39%。

(三)在人才需求的产业分布方面。至2015年预计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人才的比重将变为12.55:44.09:43.36。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一产业人才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人才比重呈明显增长的趋势,第三产业人才比重增长则相对平稳。

目前,广西还比较缺乏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能够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外向型人才;缺乏发展沿海工业急需的石化、钢铁、电力、金融、旅游等产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港口经济急需的规划、建设、物流、海洋产业人才;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的企业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二、广西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策略

(一)招生策略

1.根据教学点每年的招生业绩给予不同比例的管理经费投入,杜绝一刀切,确保管理经费的投入随着学生人数增长而增加,提高管理质量。

2.根据每年招生业绩划分招生区域和范围,避免教学点之间为哄抢生源而降低管理成本,削价竞争。广西师范学院每年通过学生问卷形式了解教学点教学和管理质量,对口碑好、管理水平能赢得学生好评的教学点,给予较大的招生划分区域,并坚持一个区域只设一个教学点的原则,避免恶性竞争。

3.严查招生过程中欺骗学生的伪宣传,树立广西师范学院“诚信”服务社会的成人高等教育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是加强对教学点招生工作人员进行国家和地方成人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培训,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二是对招生宣传简章和宣传资料严格审核,规定只有加盖学校公章的成人高等教育宣传资料才能向社会发放:三是要求教学点能为学生服务的事情尽力做,做不到的事情不乱承诺;四是对管理不规范,管理队伍、教学场地不保证的教学点坚决取缔。

(二)专业定位

1.不断拓展专业覆盖的领域和范围。作为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广西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师范类专业为主。但是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2006年以来,广西师范学院积极发展非师范类专业,在原有的师范类专业基础上,根据市场调研,跟踪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每年均增设非师范类专业。目前学校开设的58个成人高等教育专业中有近20个非师范类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金融类、环境保护类、国际贸易类、物流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电子信息类、化学化工类,新闻传播类专业,专业增设的原则是跟踪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对重点人才的急需专业,增设新专业找准了市场定位便赢得了生源的增长。

2.认真研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像产品规格一样必须有标准,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不仅选择专业方向,更注重选择修读专业的课程内涵。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是要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有明显的成人特点,在专业核心课程具备专业规范的前提下,选修课应该有灵活性,开设课程超市供学生根据职业生涯的需求选择;二是要注重课程设置具有应用性。因为成人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使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求更高,只有适应学生人生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吸引学生选择该专业。所以广西师范学院每年春季均组织教学单位总结历年的教学经验,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每年制定一整套针对该年级新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能与时俱进。

3.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脉络,探究广西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布局特点,取长补短,优化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广西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是广西教育厅委托的“广西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秘书处”,每年负责广西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新增专业的申报工作,熟悉广西各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整体情况,通过对各类专业数量、分布区域的分析,学校在每年的成人高等教育新增专业的设置问题上能避开高校重复设置多的专业,选择社会有需求但其他高校还未关注或者较少关注的专业,避免与其他高校为同一专业争夺社会上数量有限的生源,通过合理的专业设置布局寻找到新的生源增长点。

(三)生源结构

1.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群。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是可以通过衔接成人高等教育大专学历而在学生求学期间提升学历的途径之一。广西师范学院利用假期或者双休日的业余时间给报考成人高等教育大专专业的学生进行考前辅导,录取后跟踪服务,在学生中职毕业后,区内的学生可以转到区内工作地所在的教学点继续完成学业,这一措施很受学生欢迎,因为学生不会因为单位的变化而失去继续求学的机会。

2.面向社会在职从业的行业人员。在职从业人员学历提升的需求:一是来自人们自我发展的进取意识;二是来自行业的激励政策。比如,广西一些地市教育局规定教师在一定年限内达到教育局规定的学历层次,可以减免部分学费,这样的政策会促动当地教师选择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提升学历;三是行业入门标准的提高,比如,“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申请要求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层次,这个行业标准的提高,使得原来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小学教师必须进行学历补偿,所以小学教师自然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可挖掘的生源群;四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比如,企业各类人员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需要边工作边学习,从而选择成人高等教育这种送教上门的学习形式来提升学历。

3.面向普高升学受挫的落榜生。近年来,我国普高报考人数有减少趋势,而高考录取比例在增加,普高升学受挫的学生报考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在减少,但是每年总还是有报考普高的落榜生,这些落榜的学生年龄尚小,在家庭经济许可的情况下继续求学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选择好有利于学生就业的专业

同样能吸引学生选择成人高等教育提升学历。比如,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对学龄前儿童的关注,“学前教育”专业成为社会需求的热点,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报考人数明显增长,所以选好专业,报考成人高等教育也是落榜学生继续深造的途径之一。

(四)管理服务

1.加强管理服务,为学生排忧解难。广西师范学院不少教学点能为学生提供免费服务,比如,为报考广西师范学院的学生进行免费的成人高考考前辅导;对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给予免费的学位外语辅导;对需要办理教师资格证的学生免费进行普通话测试的语言培训辅导等,优质的管理服务化解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激发了学生报考的热情。

2.严抓管理质量,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广西师范学院制定了十多个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学籍、教务、考务、命题、试卷、实习、答辩、毕业、学位等各方面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并通过不断研究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时修订管理文件,实现科学管理。

3.定期举办管理人员培训班,规避管理风险。随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阵地的前移,广西师范学院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管理也从校内迁移到了教学点,教学点管理人员的结构和管理素质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质量的影响很大,若不注重对管理人员的严格培训,很可能因管理差错造成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管理工作出现事故,所以学校定期对教学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培训,虽然投入大,但是见效快,规避了管理风险,促进了招生工作。

(五)教学质量

1.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高质量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服务是高校服务社会最重要的承诺。劣质的教学质量只能催生大量真的“假”文凭,即学生拿到了教育部颁发的学历文凭,但是在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上却一无所获,这样的教学质量是对社会极大的不负责任。广西师范学院一直以来严格规范教师选聘质量,要求讲师以上(含讲师)的选聘率要达到70%以上,鼓励教学单位对专业核心课程选聘副教授或者教授任教,师资资格和质量的把关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力度。广西师范学院坚持聘请已退休的教授担任各学科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督导员,通过教学督导员到课堂教学第一线随堂听课可以了解教师选聘质量和教学质量,学校定期以信息通报的形式向教学单位发放教学质量监控的简讯,对没有达到教学质量要求的教学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3.加强教学质量测评。广西师范学院对在教学点授课的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采用的是问卷抽查法。通过给参加教学点面授的学生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命题质量、评卷公正等问题进行测评,对不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师在选聘上严格把关,坚决不聘。

广西师范大学现况范文5

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1]。《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2]显示,大学生日常社交应用最多的媒介为QQ,所占比例高达88.3%;其次是微信,占比84.9%。微信庞大的大学生用户群和便捷的服务手段为众多高校图书馆创新阅读推广服务创造了条件和平台。高校图书馆利用各种新媒介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结合线上的QQ、微博、微信等方式以及线下的海报、画册、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与推广,已经逐渐成为众多高校图书馆的共识和阅读推广开展过程的具体写照[3]。广西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大多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并通过平台开展阅读推广。调查发现,广西高校图书馆此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广效果有待提高。本文在调查分析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微信公众平台阅读推广效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提供些许参考。

1 广西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现状调查分析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截至2016年8月,广西共有36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4],本文选取36所广西高校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统计时间截至2016年9月30日。笔者利用智能手机登录微信客户端并进入本人微信号,以“院校全称/简称+图书馆”为名通过添加朋友――“搜一搜”(朋友圈、公众号、文章等)的方式进行搜索,逐一添加关注搜索到的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后置顶,然后以读者身份对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开展阅读推广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

1.2 调查结果分析

广西有21所高校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开通比例为58.3%。笔者通过智能手机逐一进入各公众号,一一打开底部菜单,点击右上角的账号信息并查看历史消息,采集到与本项目相关的数据,详见表1及表2(以广西教育厅网站上公布的院校顺序排序)。由于为手工统计,部分数据不一定精确,但大体能反映客观情况。

1.2.1 公众号基本情况统计。表1显示,21所高校图书馆中有4所使用了服务号,17所使用了订阅号。开通微信公众号时间越早,说明这个图书馆利用新媒体的理念越超前。统计结果显示,广西大学行健学院图书馆2013年8月28日开通微信公众号,是广西高校开通微信公众号最早的图书馆,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图书馆紧随其后,两者开通时长均超过3年。其他图书馆2014―2016年陆续开通,2个图书馆未发布过信息无法识别开通时间。从开通年限看出,广西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开展阅读推广时间不长,尚处于起步阶段。

1.2.2 阅读推广自定义菜单情况统计。经过认证的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可在其底部添加自定义菜单,并为第三方平台提供接口。借助第三方平台资源开展微信阅读推广,可丰富推广内容,提高资源利用率。表1显示,15所广西高校图书馆接入第三方平台资源,占71%。自定义菜单中,一级菜单名为“云阅(悦)读”的有9个,其接入的二级菜单统一设置为“好书推荐”“热门图书”“杂志精选”“公开课”等。这是超星公司协助创建的微信平台,依托超星公司丰富的图书资源为读者提供阅读信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的一级菜单以“阅读推广”为名,一目了然,定位明确。从二级菜单可看出,图书推荐、移动资源、好文欣赏是最为集中的栏目,推荐的资源或为馆藏图书或为数据库资源;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微书房”、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的“书香广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云阅读”接入的是中文在线旗下的移动图书阅读资源,除了阅读文字,还可听书。

1.2.3 发送阅读信息数量统计。中国图书馆学会下属的大学生阅读委员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认为,读书征文比赛、图书推介、名家讲座、图书捐赠、读书有奖知识竞赛、图书漂流、精品图书展览、经典视频展播、读书箴言征集、名著影视欣赏、名著名篇朗诵、评选优秀读者等是阅读推广的主要形式[5]。根据这些范围,笔者统计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信息发送数据如表1(与阅读无关的通知及信息未算在内)。结果显示,发送阅读推广信息100条以上且占总发布信息比例较高的有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图书馆、桂林旅游学院图书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有15个图书馆发送几条至几十条不等,有3个图书馆从未发送过阅读推广信息。

1.2.4 阅读推广发送内容及呈现方式情况。开展读书节、读书月活动,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而图书推荐是阅读推广的基础工作。表2显示,广西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时,均大力宣传和展示阅读活动;同时从不同角度为读者推荐好书,如校长推荐、名家推荐、馆员推荐、专业教师推荐、读者分享等;一些图书馆开设了专题图书导读或传统文化介绍,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长征、奥运、毕业等专题,桂林旅游学院图书馆的节日知识、中华文化专栏;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图书馆还利用视频展示真人图书馆的活动场景。在推广信息呈现方式上,多以文字、图片为主,少数图书馆辅以视频、音乐形式,如广西大学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

1.2.5 阅读推广效果统计。微信公众号提供了每篇公众账号文章的阅读次数和文章点赞功能,通过阅读和点赞数量,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章的热度及阅读效果[6]。根据每篇文章底端的阅读次数和点赞量,笔者统计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信息的阅读情况如表2。结果显示,阅读总次数超过10 000人次的有广西大学行健学院图书馆、桂林旅游学院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等,它们获得的点赞数也最多。阅读次数在1 000―10 000之间的有7个图书馆,其余图书馆的阅读次数较少。从平均数上看,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以237次平均阅读量和8次平均点赞量排在首位,一些图书馆虽启用微信较早且发布的阅读信息较多,但文章被关注的热度不高。

2 广西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阅读推广存在的不足

2.1 阅读推广信息发送频次较低、数量较少

部分广西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目前主要用于发布开馆闭馆、培训通知或其他公告,尚未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阅读推广,少数图书馆开通以来只有个位数的阅读推广信息,个别图书馆微信平台创建后从未发布过信息,利用率很低,没有真正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价值。造成发布频次低的原因或为重视程度不够,或是受服务号每周只能发布一次信息所限。注册了服务号的图书馆可通过每次发布多条消息的方法来解决发送数量问题。

2.2 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不足

目前只有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等7所图书馆开通了原创文章留言功能,开通率较低。开通留言的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也不多,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图书馆的互动交流稍好,但也存在读者留言后没有老师回复的现象。缺乏互动交流的留言,久而久之会使读者失去参与讨论、留言分享的兴趣和积极性。

2.3 推广效果有待提高

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阅读推广信息平均阅读量和获得读者的点赞量普遍不高,读者关注和阅读本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信息的热情不足。大多数只有几十次平均阅读量和几次点赞量,这对于万人高校来说,关注度是极低的。个别图书馆推送的信息,单条阅读次数仅为个位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3 高校图书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建议

3.1 重视微信阅读推广,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

微信拥有庞大的大学生用户群,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拓宽阅读推广渠道,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正视读者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开展碎片化阅读营销,充分利用微信的信息推送优势,覆盖碎片时间,主动靠近读者[7]。高校图书馆基于微信的阅读推广工作,首先可成立由馆领导、馆员、读者组成的阅读推广团队,负责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其次是要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统筹规划,确保阅读推广工作保质保量进行;再次是要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和工作落实机制,对信息推送、后台回复、用户分组、菜单分析、阅读量及点赞量分析、评论数据分析等要有明确的分工落实;最后是在阅读推广活动中推广团队要及时总结反思推广的效果和问题,完善改进阅读推广方案和策略。

3.2 丰富阅读推广内容和形式,提高推广文章质量

推广什么、怎么推广、推送的文章质量如何、能否给读者带来收获和愉悦的感受,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取舍。用心挖掘适合读者需求的内容并加以恰到好处的呈现方式,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根据笔者的调查,凡是阅读次数和点赞量多、读者关注度高的推广信息,必定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2016年7月30日推送的“【好书共赏】读书和旅行二?x一?最好的读书时间都在路上!”,向读者推荐了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余秋雨的《行者无疆》、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等书,除了配以编者的导入语,旅途等候、阅读的插图,图书封面,图书内容和作者点评外,还插入契合题意的《我的青春》的优美旋律,让人读后产生带上心爱的书籍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冲动,起到了良好的荐读效果。由此可见,阅读推广馆员在推送书籍的选取上,应充分考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除推送社会热点和经典传承的图书外,还可选取应景应情的作品,充分利用微信支持发送语音短信、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功能,选用契合大学生兴趣点的标题和轻松、活泼、诙谐的语言文字,配以契合题意的音视频等进行编辑,这将提高推广信息的质量,吸引读者阅读并提升关注度。在推送内容上不局限于单一的图书推荐,还可以专题形式推荐能让读者增长知识、感悟心灵、促进成长的传统文化、历史地理、经济哲学等内容,如桂林旅游学院图书馆的节日知识、中华文化专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长征专题、奥运专题,就深受读者欢迎。

3.3 扩大读者粉丝,提高微信受众面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送的信息主要面向本校师生读者,公众号的粉丝越多,对阅读推广内容关注和阅读的概率就越大,其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想方设法营销图书馆微信,扩大粉丝数量。首先可在学校的教师QQ群、学生年级和班级QQ群、各种社团QQ群、图书馆网页、朋友圈、宣传栏、宿舍区等广泛发布图书馆微信二维码,介绍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定位,让师生了解关注图书馆微信后所获得的服务和信息;其次是馆员或读书社干部深入宿舍、班级宣传图书馆微信;再次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关注有奖等吸引读者体验图书馆微信的便捷应用和关注后收获的服务,让读者真正喜欢并利用图书馆微信。

3.4 注重效果评估,提高推广效应

3.4.1 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读者需求。高校图书馆应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发送读者所关注的、所需要的阅读信息。从发送内容和形式、发布频次和数量、排版编辑要求等方面开展读者问卷调查,了解读者的所思所想所需。问卷调查可以是网上进行也可以线下填写,无论哪种调查方式,图书馆都应高度重视读者反馈的建议和意见,并根据调查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完善阅读推广策略,提高推送信息质量。发送的信息要对读者的阅读有所帮助,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而不是为了发送而发送。

3.4.2 开通留言功能,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开通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留言功能,可以让读者粉丝对图书馆推荐的信息进行讨论、发表评论、反馈建议,为读者提供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渠道,从而达到交流、互动、促进提高的效果。微信留言功能目前是内测功能,只向原创用户邀请,要获得原创功能内测,需具备一定的注册时间、一定的活跃度、一定数量的原创文章、一定的原创度以及无抄袭违规并遵守原创规则[8]。具备上述条件后,就会收到腾讯公司的原创保护邀请,用户同意开通并通过腾讯公司审核后即可获得留言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桂林旅游学院等图书馆目前开通了此项功能并收到良好的与读者互动交流的效果。一些读者留言是对图书馆推送的作品进行评论或是分享阅读心得,也有表达对图书馆工作的支持和肯定,更有读者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读者的积极留言和参与互动,对于完善和改进图书馆阅读推广等工作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

广西师范大学现况范文6

[关键词]桂林府;银贱钱荒

“银贵钱贱”是19世纪后半期广西主要趋势,但在1851-1852年间,广西桂林府极其周边地区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银贱钱荒”的特殊时期。笔者拟将以此为契机对其进行分析,以祈方家教示。

一、银贱钱荒的背景

桂林府地区之所以出现银贱钱荒主要是受到了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太平军自1851年1月1日金田起义始至1852年6月破全州,转战湖南,在广西历时一年半有余。在此期间,因为战争大量的军费骤然间涌入了广西。笔者据《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和《文宗显皇帝实录》中所载1851年1月至1852年6月间中央政府及各省解往广西的军费约有1002.41万两白银。对此咸丰皇帝也曾抱怨道:“该省两次由户部拨饷一百八十万,昨日又特拨内帑一百万,是添兵增饷,不为不多。”(1)据王庆云记载,道光三十年至咸丰二年(1850―1852年)间,各省例外用款总计银2258万余两,其中有1808万两用于军需开支,其中大部分是用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了。(2)咸丰三年(1853)户部奏道:“自广西用兵以来,奏拨军饷及各省截留筹解,已至二千九百六十三万余两。”(3)因此,上述所统计的1002.41万两军费应该是一个比较符合事实的数据。换言之,一千多万两白银在这一时期内相当大的一部分骤然间汇聚于广西,这在广西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又岂能不掀起一些波浪呢?

二、银贱钱荒的实况

“1002.41万两”这一个数据究竟是怎么一个概念呢?它相当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广西全省财政818035两白银(4)的12.25倍,光绪中期广西全省财政130万两白银(5)的7.7倍,而这些军费最终大多流入了战区及其周边地区,其结果是战区银钱比例发生变化。对此咸丰元年(1851)十一月二十六日户部上奏:“广西军用浩繁,银贱钱贵,靡费愈多,湖南、广东、云贵皆与该省接壤,应由各邻省附近府分筹钱文至粤,以平市价而裕军饷……并谕赛尚阿、邹鸣鹤悉心筹划……”(6)因为军费的大量涌入使得白银贬值,制钱不足,而消费的军费则更多的情况出现。对于上述情况,朝廷虽要求邻省接壤各府分筹制钱,并要求赛尚阿、邹鸣鹤悉心筹划,希望能保障白银的价值,却仍无法解决,因此朝廷不得不“谕商民,分别洒带领运,以平钱价……”(7)这一情况反映了巨额军费涌入使得这一时段内广西地区的白银发生了严重的贬值,出现了“银贱钱荒”的现象。那么“银贱钱荒”的局面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三、银贱钱荒对物价的影响

巨额军费的涌入使得桂林府地区白银贬值物价上涨,对此从上文谈到的户部上奏的情况中我们已能发现物价的上涨。而在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中,银钱比例发生变化最主要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农业的影响,即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我们以此间桂林府的米价为例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上表的观察,如果以1850年的购买指数为1,则1851年为0.985,1852年为0.886,很显然白银的购买力下降了,到1853年才恢复。即意味着1851至1853年间米价出现了波动。其中1851-1852年米价每石约上涨了0.15两,至1853年才回落。通过上述分析,充分说明了“银贵钱贱”使得白银购买力下降,促使了以桂林府米谷为代表的物价上涨。米谷价格上涨出现了大批饥民。以致战争中,饥民蚁附。⑨战争的规模也就相应的扩大,给社会带来了更严重的灾难。

通过上述分析,因为战争,军费骤然间涌入广西桂林府及其周边地区,导致了该区域的银钱比例骤变,出现了有别于“银贵钱贱”主体趋势的“银贱钱荒”这一特殊现象,但它所带来的是物价高涨饥民涌现,并非“银贵钱贱”这一趋势的好转,是战争造成的一种经济灾难,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道光朝上谕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清朝实录馆.《文宗显皇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6]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杨占坡.清代广西财政存留制度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8]赖莉云.晚清广西的自然灾害及赈灾政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9]范琼: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财政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0,3.

[10]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大事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注释:

(1)清朝实录馆:《文宗显皇帝实录》,卷31,页9.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范琼: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财政的影响,经营管理者,2010,3.

(3)清朝实录馆:《文宗显皇帝实录》,卷97,页32.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大事记》,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86页.

(5)杨占坡:《清代广西财政存留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6)清朝实录馆:《文宗显皇帝实录》,卷48,页18.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清朝实录馆:《文宗显皇帝实录》,卷51,页9.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8)数据来源于《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经计算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