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钢筋实训总结范例6篇

平法钢筋实训总结

平法钢筋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技能;实训;实战;模型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B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在建筑工程施工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较之其它专业课而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必须在掌握了基础性专业课的有关知识后才能有效地学习,职校学生本身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有待提高,平常积累的知识并不充分,这给计量与计价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不管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预算技能并能进行实际操作是教学的关键,实现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之间的有效“对接”。

基于职校学生学习情况的特殊性,教学中借助建筑实体模型应始终贯穿其中,尤其在后期的实训过程中可大大提高学生技能的应用能力、实践的操作水平。

一、实训强化技能,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把一栋建筑的土建可分解为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与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四大块,每讲解完一大块便进行图纸的实战练习。

具体做法是在用图纸实训前,先结合利用学校实训基地中的建筑模型,开展如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梁板柱工程、墙体工程、门窗工程及抹灰工程等实际建筑构件的预算编制。在这些分部的教学实践中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对施工图预算造价的影响是最大的,它占总造价的30-40%。尤其是其中的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是最难的,由于中职生学习能力的现状,一般的认识、读懂图纸都需一段时间,何况现在结构图纸都采用了“平面整体表示法”进行标注,其知识点是最难理解、最难想象、最难巩固和最抽象的。我校实训基地中柱、梁、板的钢筋绑扎实体模型很好地帮助解决这一教学难题,使学生有更深的感性认识,通过测量到绘图到实际操纵再到最后的工程量计算、查定额一系列中提高了识读图、测量、施工技术、预算等的综合能力。

教学上采用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任务的确定、完成、对完成任务情况的评估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由传统的“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任务,而是根据任务需求来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

因为“平面整体表示法”教学教材上一直以来是空缺,所以教师首先应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把知识点化难为易。以下是用项目教学法在实训基地开展钢筋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教学的一个案例。

二、理论知识的学习、讲解

KZ钢筋的构造连接知识点讲解是按施工顺序由下往上从基础层的钢筋制作、绑扎、锚固开始,到中间层,再到顶层逐步进行。

第一部分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保护层取值:有垫层时一般取40mm,无垫层时一般取7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

第二部分中间层

(一)柱纵筋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按图集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教学。

第三部分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三、实训基地参观模型

在黑板上讲授理论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有初步印象带着问题到实训基地现场。

分组带学生围着柱子钢筋绑扎模型进行讲解,进一步让他们熟悉其中的每根钢筋的构造与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

四、实际丈量、按图施工操作

准备好安全帽、卷尺、下料钢筋、铁丝、笔和纸等分组进行实际丈量,将每组的丈量结果公布于黑板上,取统一准确值(有实际的施工图纸作参考),然后绘出图样;在绘出的图样基础上(下工地)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绑扎钢筋。

五、计算应用

有了前面的理论学习加实践技能操作作铺垫,学生技能的综合能力尤其在预算的理解、应用能力方面较以前有明显的提高。

算出每一分项的工程量,查、套定额;求出每项直接费,把所有的结果汇总;

六、归纳、总结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选一组员畅谈感想。学生在此基础上计算实际工程图纸中的内容就相对容易理解多了。

七、实战总练习。

在学生进行了实际建筑构件的预算编制后,将已经准备好了的实际施工图纸拿到教室让学生分组练习。

在实训基地上课认真的基本上已能按图纸算出钢筋的用量,但如何带动落后面?采取措施:将全班分组、分块、座位打乱,让不会的围着会的一起算、一起讨论,老师就主要负责把关,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此实践后大部分人接触到工程实际图纸后不用紧张,也能较轻松地应用。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下特点:

教学对象学生的主体性。让我们摆脱了“一支粉笔”、“满堂灌”、“填鸭式”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脱节的教学方法,教师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的组织安排到最后答疑解惑、归纳总结,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从分组讨论、接受任务、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到分析得失、提出困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做学合一,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课堂直观、情景化。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的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对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而言,既要多利用现成的建筑如柱、梁、门、窗等作为最直观教学参考之用,同时更要应用实训基地的建筑模型如基础、钢筋、模板等帮助我们解决“直观”上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成果明显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分小组从量尺寸到现场制作、绑扎都离不开同学间的团结、互助、沟通交流的能力;另外这一教学任务的完成不仅掌握了计量与计价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巩固落实了制图、测量、材料、施工技术等的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洁,顾泠沅.《行动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范式革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平法钢筋实训总结范文2

1、新旧钢筋连接方法的技术经济分析对比

现浇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连接方法主要有:绑扎搭接法、手工电弧焊的塔接焊法、绑条焊法,以及60年代中出现的电渣焊和近年来开发研制的气压焊等。

这些连接方法各有特点,但就其适应范围和技术经济指标相比较,钢筋窄间隙焊技术,在技术经济等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原有的各种钢筋连接方法。以水平钢筋连接方法为例:绑扎搭接法虽然施工简便,不需要能源和机械设备,也不受气候环境的影响,但浪费大量的钢筋材料,受力性能也不好;手工电弧焊的搭接焊法和绑条焊法,虽在技术性能、生产成本上优于绑扎搭接,但其施工麻烦,技术要求也高,工人需掌握平、立、横、仰等各种角度的焊接技术,耗电量大,工效低,同时也要浪费一定的钢筋;电渣焊到目前为止只能作竖向钢筋的焊接,且对焊接电源电压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影响焊接质量或无法起弧焊接。气压焊虽然节约钢材,降低成本,其施焊工艺要求非常严,在水电施工条件差的情况下,使这种技术难为工人接受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而且这两种方法都需要较昂贵的专用设备和卡具;套筒连接法,一是施工成本高,二是目前国内市场上难以找到现货供应,给施工准备工作带来不便。

钢筋窄间隙焊接技术,所具以下优点正好能克服上述种种不足之处。

(1)钢筋窄间隙焊接技术的接头为中心受力的对接接头,不仅改善了钢筋的受力条件,也保证了钢筋的设计位置,给混凝土浇灌提供了方便条件。

使用窄间隙焊接的钢筋接头,质量可靠,经过短期培训的焊工,按照规程操作,接头的力学性能指标能满足设计和水工规范要求,其合格率都能达到100%。

(2)使用窄间隙焊技术,无需增加设备,平常使用的普通交、直流焊机均可,配上一定数量模具(每个模具费用300元)即可施焊。以焊接直径28mm以上的水平钢筋为例,窄间隙焊接头的费用是绑条焊接头费用的1/11,是搭接焊接头费用的1/5,工效可提高约5倍。

(3)钢筋窄间隙焊接技术,适用范围广泛,对直径18mm~40mm的Ⅰ Ⅱ Ⅲ 级钢筋均可进行水平、竖直、斜向的焊接。由于钢筋窄间隙焊的基本技术动作和焊接运条方式都是手工电弧焊技术的基本动作和运条方式,因此焊工培训工作就容易得多,对已持有手工电弧焊上岗作业证的初、中级焊工来说,实际上只是一种对新方法的适应过程,一般经过7~15d的专门培训,即可进行水平、竖直、斜向的钢筋接头焊接。

2、钢筋窄间隙焊技术在大峡电站工程中的应用

2.1 工程概况

大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和榆中县交界的黄河干流上,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0万kw,是国家“八五”期间在甘肃的重要建设项目。电站设计为低水头河床式电站,枢纽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总量60余万方,设计钢筋量约15000t,各种形式的钢筋接头约60万个。

2.2 技术培训

平法钢筋实训总结范文3

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基础管理深化年的要求,满足公司转型发展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公司于产业化会议室举办成本核算员岗位能力培训班,一公司共计10名核算员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6名参培人员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陈莹萍、赵维阳、魏磊三名学员位列总成绩第一、第六、第九名。以下为部分获奖学员心得体会。

成本核算员岗位能力培训班心得体会

公司为了提高核算员的岗位能力,组织了一次“安徽三建2018年度核算员岗位能力培训”。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这次为期6天的岗位培训,在培训最后考试中在120名参加培训学员中获得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次培训邀请了广联达的讲师主要为我们讲解安徽省GTJ2018软件的操作使用,GTJ2018是一个把钢筋和土建二合一的软件平台,和GGJ2013、GCL2013相较之下,有了许多改进,例如跨图层选择、插入批注等新功能,为我们建模带来了很多便利之处。GTJ2018能够一键识别CAD图纸,自动分割图纸,省去了手动分割所耗费的时间。

第一天的学习,我们熟悉了GTJ2018软件,了解了页签中的一些功能键位置的调整以及新增的小功能,学会了软件的基本操作。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学习了各个构件的定义及绘制。在学习梁、板、柱、墙等构件绘制的过程中,注意到一些我在平时建模中比较容易忽视的小细节,例如:剪力墙拉筋、板中拉筋及马凳筋的布置形式、板分布钢筋配置等可以直接在工程设置中的计算设置修改,减少之前我在建模中单个构件定义属性时分别修改时所耗用的时间,提高了我在建模时的效率。最后两天的学习一方面是计价软件的操作,如何套价以及在套价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还有一些计价软件的便捷操作等小技巧;另一方面则是对成本管理的学习,公司领导对投标测算、成本策划、月成本分析、材差调整给我们核算员作了比较细致的讲解,提及了一些核算员在做成本管理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这一次的培训,课程学习的时间安排的比较紧凑,白天的时间用来学习新的知识点,晚上的时间一般是小组之间进行知识点互相问答或者是对当天学习的内容进行软件的练习。除此之外,每天学习的知识点会有小测验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以加强对软件操作各个知识点的巩固。在上课期间,要求每个人都上交手机统一管理,剔除了上课玩手机分心的这一重大因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通过这几天系统的学习,加强了我对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学会了一些建模的快捷操作,也让我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建模中容易出现却被自己疏忽的一些小错误,对自己的岗位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历时六天紧张培训,本人在培训考试中获得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非常感谢公司能给我这次培训的机会,让我意识到自身不足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希望以后公司能定期举办提高核算员岗位能力的培训,让我们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效益。

成本核算员岗位能力培训班心得体会

首先能够参加公司系列大培训的首轮成本核算员岗位能力培训,我深感荣幸。此次培训收获颇多,首先得益于公司对本次培训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无论是组织策划还是后勤保障都是精益求精;其次主要得益于公司首次采用封闭式脱产培训模式并设置考核机制,这种培训模式较以往常规培训模式紧凑高效,培训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再者公司通过邀请专业团队设计的培训课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培训效果,另外培训中还通过小组趣味竞赛等方式提炼巩固培训知识内容。正是这种从组织到授课再到考核各环节精细合理的安排,才能让学员最大程度获益培训效果、提升岗位能力。

在工程量电算化时代,学习使用广联达软件计算工程量已成为公司核算员的必备技能,新版的GTJ2018土建计量平台融合了传统钢筋土建工程量分开计算的繁琐模式,更大程度上提升了工程量计算的速度和精度。公司在这种大环境需求下,精心组织这次大规模的核算员培训,覆盖各个土建分公司,整体提升了核算员岗位能力。这次培训的课程较为丰富,涵盖了广联达GTJ2018的基础建模、CAD导图、GTJ复杂构件处理、新版定额及造价文件解读、GBQ4.0新版计价软件学习、项目成本测算相关内容、招投标流程与法律法规、2018定额及清单计价规范。全面的培训内容,可以从多方面提升岗位能力,丰富专业知识。

根据课程可见此次培训主要在于提升核算员的算量组价以及项目投标测算和前期成本策划的岗位能力。从我个人角度在这次培训中学习到很多新的算量、组价、测算专业知识内容,同时对以往的专业知识也有了加深理解和巩固。当然学以致用才是终极目的,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运用在日常生产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转化成生产力才是公司培训和个人学习的初衷。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将培训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贯彻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方针。

针对此次培训我个人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全封闭脱产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较大程度避免学员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全身心投入到培训学习中去;同时还能有较大空间对培训课程的合理的设计,上午、下午、晚间都可以针对性安排培训课程;第二是培训附件考核机制,让所有参培人员都有紧迫感和使命感,这样使得学员能够更加认真积极的学习培训内容,从而更大程度提升培训效果。

参加培训收获很多,本人在结业考试中获得一等奖。感谢公司精心组织此次大培训,让参加培训的我学习和收获了很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学以致用能力提升岗位能力做好岗位工作。

成本核算员岗位能力培训班心得体会

本次回合肥参加了由公司组织为期六天的广联达培训,学习了很多东西,感受颇多,下面具体说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这六天课程安排比较紧凑,知识点由浅及深、由易到难。陆续学习了GTJ2018基础课程、CAD导图、复杂构件处理、安徽2018新定额、GBQ4.0计价软件基础课程、成本测算相关内容、招投标流程等等,知识的丰富,容易理解,但再好的导师不如自己的努力,本次培训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多练,练的不仅是速度,更是精确度。由画图到导图,虽然导图很方便,但是精确度不够,我们必须掌握画图技巧,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把模型建立好。

本次培训的软件和我们平时使用的算量软件不大一样,这次学习的软件是二合一,我们平时用的算量软件,土建和钢筋是分开算的,但本质都差不多,专业技巧也没有太大变化。

一、 绘图算量前必须进行三项准备工作:

1、分图纸:把图纸分为:总说明、基础、框架柱、墙和暗柱配筋、连梁配筋、梁配筋、板配筋、结构平面图、零星(楼梯节点等)九大部分。对构件来说,这9部分是独立的。2、分析绘图先后顺序:首先根据总说明建立工程,把基础放在第一种构件绘图,而后是框架柱,可以使用柱表功能。再做墙和约束边缘构件配筋,因为墙会是梁的支座。再下来是连梁配筋,因为连梁会是次梁的支座,所以连梁放在梁的前面。接下来是主梁、次梁。绘制完上述的构件后,板和板配筋就很方便了,利用点式画法或自动生成最小板,很快可以把板绘制完,再配板钢筋。最后算楼梯等零星。3、建立楼层关系表:在广联达软件中,层的概念很重要,掌握了层,软件的应用就会很简单了,把建筑里的构件分为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水平构件分为梁、板,竖向构件为剪力墙和柱。尽量用层来控制竖向构件,非到万不得以不要用输标高来控制竖向构件。我在画图之前建立一张楼层关系表,根据此表在软件中建立楼层,按总说明在此表中标上构件砼标号,在钢筋软件里很快可以把钢筋的锚固和搭接调好。此表放在电脑前,可以在汇图时随时清楚的看到自己算在哪层,因为图纸上有些构件是按层来标示的,有些是按标高来标示的,有了这张楼层关系表,计算时很方便,不用来回推算。

二、 绘图基本思路:

(1)首先建立轴网,因为工程轴网是绘制其他构件的基础,所以建立正确轴网是绘图算量的最近本的关键。(2)基础:根据不同的基础类型,定义和绘制不同的类型。(3)框架柱:首先做出基础部分框架柱,然后复制到上一层,通过原位标注把截面尺寸和钢筋信息不同的柱子更改过来即可。画图时只要画出一层构件,其他楼层通过复制即可。在绘制时灵活应用设置柱靠梁边、调整柱端头、f4等命令能快速确定出柱的位置(4)墙:虽然墙的层数多,但是变化很少同样采取做一层构件复制到其他层,再修改属性方法处理。约束边缘构件:做完墙后,有助于确定约束边缘构件的位置。建立构件时采用建立异型构件方法处理,在坐标方格内绘制柱截面后,随即定义好插入点,方便绘图。(5)梁:梁比较直观,只要按图纸标注录入钢筋信息即可,标注时使用梁平法表格进行标注,对跨数自动识别与图纸不相同的梁采用;设置梁支座、删除梁支座,对于同名相同标注的梁采用应用同名梁;对于不同跨有相同的钢筋信息我采用梁跨格式刷;对于某一跨某一位置钢筋信息相同的,我又采用梁跨数据刷,减少了重复劳动,提升了布置钢筋的效率。软件自动考虑了梁与柱之间的关联,比手工算量简便很多。(6)板:底层框架裙房部分的板形状不规则,按自动生成板来画板,这样就不容易产生板重叠的现象(用画线来画板容易使板重叠)。然后再根据需要合并板、画线分割板为布置板筋作准备。(7)楼梯及零星构件:绘图输入不能处理时,使用单构件输入法来处理,楼梯可采用选择正确的标准图输入数值计算,对于不能参数输入计算的构件采用表格输入计算,较手工计算还是方便不少。(8)最后,检查构件属性及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通过云检查,查出相关问题,再修改完善后汇总计算。

三、 学习广联达的体会

我认为学习广联达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学习:

第一阶段:掌握软件的结构及其功能。这时我们还处于学习软件的初级的阶段,现在的我们还是在慢慢的去了解广联达的各个功能。第二阶段:工程适用软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对软件的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需要拿一些简单的工程来学习软件。将我们所掌握的软件的功能实际的应用到工程里面去,去解决这些问题。第三阶段:功能适应工程。在对软件的功能有了较深的了解后,就可以真正应用到工程里面去了。这个阶段应该是我们到工作的时候了,实际工程是千变万化,我们要再对软件功能充分了解以后,根据工程的需要提取软件的功能来满足工程要求。

平法钢筋实训总结范文4

摘 要:具体工程实践中,可由施工图预算长度,得出钢筋下料长度。继而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剩余钢筋进行处理和利用,以对料头占比进行有效控制,使下料过程中钢筋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本文依据具体工程案例,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和部署,对钢筋连接和焊接损失长度进行有效考量,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以节约施工成本,最大程度保障工程效益。

关键词:钢筋下料 利用率 智能筛 优化

1 前言

项目工程施工中的钢筋用量比较大。纵观近年来的钢筋下料方法,仍然多依从于经验进行下料配表,对钢材产生了严重的浪费,导致无用钢材料增多,难以对多余损耗量进行量化。这一系列问题,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经济负担,使其在当前市场中不具备竞争优势。研究钢筋下料问题,提高其利用率,可使施工企业节约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为它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竞争空间。与此同时,也能够对剩余钢筋的价值进行充分考量,确定料头占比,缩减工程投资,以有限的成本创造出无限的工程价值。

2 工程背景

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线路12条,线网总长322.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215.3公里;市域线5条,全长107.2公里,包括一条机场专用线。其中合肥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从合肥站至徽州大道站,线路长约24.5km,共设车站23座,其中盾构区间长度约14.43km(双线),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管片,错缝拼装,全线双线管片环数共约19240环。其中管片采用环宽1.5m的标准环,本衬砌环为双面楔形通用环管片,楔形环的楔形量为45mm,管片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抗渗等级为P12,管片钢筋分HPB300和HRB400(C)两种规格,管环外径6.0m,内径5.4m。每环管片分6片组成,砼理论计算量为8.0m3。其中每环(A型3个、B型2个、K型1个共计6个型号)钢筋用量约为1500kg所以钢材用量较大。根据图纸给出的钢筋笼要求,主要钢筋型号如下:HPB300级钢筋三个型号(6.5mm、8.0mm、10.0mm、)HRB400级钢筋9个型号(10mm、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5mm、),其中HRB400级钢筋下料过程中的利用率比较低,容易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不利于节约工程成本,难以实现经济效益。可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对下料技术和焊接工艺等进行改进,以提高钢筋下料利用率。

3 钢筋下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传统施工观念的制约和技术工艺水平的不足,使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下料利用率仍然比较低,对钢材产生了严重的浪费,违背了当前倡导的绿色施工理念。施工单位要依据具体工程背景,对钢筋下料利用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3.1 未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

通常情况下,尽量延长钢筋的进料长度。应用该种方法,既可以保证在下料过程中少出短料,减少废短头数量,也可对焊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在连续接长过程中,再次实现接头控制。然而,具体工程实践中,钢筋长度依工程背景而定,各工程中,所需钢筋长度不等。应用短整尺钢筋下料之后,短头控制到最少或者为零。与此同时,也要优化料单,使其与具体工程背景相符合。

在专业范围内,将数学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科学组合钢筋下料单。完成下料单审核之后,开展下一工序。具体实施内容是组合排列相等强度和直径的钢筋,排列依据是由长到短。在该过程中,对相关规律进行探寻。然后开展下一步施工。

应用正确的方法制作钢筋,对钢筋制作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同一规格钢筋的下料尺寸一般有很多。施工人员要改变传统做法,依据组合排列规律,先进行长料截取,再进行短料截取。该方式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钢筋浪费,在提高钢筋下料利用率方面极为有效。

3.2 设备性能不达标

因企业内部钢筋预制加工区已历经4年,很多机械设备已经发生了磨损和老化,工作效率比较低,各类故障频发。在实际使用操作过程中,列如:钢筋切料、弯弧、弯角头料时很容易造成加工尺寸不合格,造成钢筋笼达不到现在施工要求,导致现场不能使用,部分不能更改钢筋,只能作为废料处理。

3.3 钢筋进厂堆放问题

合肥地区普遍钢筋长度标准为12米或9米(根据合肥地铁2号线图纸要求主筋尺寸7米最为节省),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很多残余2米长尾料。在管片生产上能用到两米尾料的地方只有K块,每一环K块与A/B两块比例为1比5,所以造成两米尾料大量囤积。所以钢筋长度与钢筋厂家协商定制7米长度钢筋,但是由于厂家生产与地方使用长度结合他们只生产9米钢筋,如果定尺必须满足一个型号一次500t。根据图纸要求我们涉及的主筋有5个型号,假设每一个型号都定尺的话,根据我们管片厂现有钢筋堆放场地根本达不到要求,导致不能全部定尺,所以钢筋2米以上尾料居多。

4 提高钢筋下料利用率的方法

依据实际工程背景,对钢筋下料计算方法进行确定,明确钢筋焊接设备优缺点,及相关效益。将这些内容和指标上报给单位领导,确保在钢筋下料过程中,各项工艺、设备等配备充足,确保资金和技术人员投入。

(1)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2)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使其积极参加到企业内部培训中,保证对每一个钢筋加工设备的认知和了解,(3)确保各项设备配备充足,资金到位,并对相关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保证在使用时减少误差,减少不合格半成品变成废品。(4)钢筋组负责人定期召开技术会议,聘请该领域专业,尝试应用统筹法、正负公差法和智能筛等,减少不必要的钢筋浪费。并对焊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正确应用闪光对焊机,进行钢筋焊接;(5)按照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位置分规格对钢筋进行堆放,对同一部位钢筋和构件进行统一堆放,确保施工便利。

以下着重介绍“智能筛”优化下料方法:(1)采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待下料钢筋,实现筛孔规格的自动调节,对组合方案进行初次筛选;(2)通过“智能摇筛”方法,再次优化组合初选方案,实现最终优化目标。

通常情况下,多采用9m的原材料,而待加工钢筋的主筋尺寸是1.4米、1.5米、3.4米、3.5m、3.6米、3.7米,组合类别也比较多,优选钢筋的方法是待加工钢筋的组合长度不得超出原材料长度,最好与原材料长度相近。可用缝隙指代组合钢筋总长和原材料差值。假定原材料长度是9m,某钢筋组合是3.6m+3.7m+1.5m,总长8.8m,与9m之间存在0.2m的缝隙。传统观念认为,缝隙越小,即组合方案极佳。但论证结果并非如此。当原材料长度是9m,从待下料钢筋中挑选出所有长度为4.5m的钢筋,进行4.5m+4.5m零缝隙钢筋组合,继而对其余待下料钢筋进行组合就有很大的区别,不能保证每一个组合都能达到零缝隙。这样也难以得出最佳优化效果。换言之,组合方案初步筛选过程中,优先筛选最小缝隙钢筋组合,一一得出某一时刻的最优组合,但其容易导致级配不科学。依据实际情况,对筛孔大小进行合理调整,并对缝隙比筛孔小的组合进行优先筛选,得出不同整体组合结果。表明,此种优化方法不一定在每一批钢筋中都适用。依据具体工程背景,对筛子孔径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缝隙级配科学,得出最佳组合方案。它既能够对筛孔大小进行智能设置,又可实现动态调节。

合理选择摇筛方法,再次调整初选组合方案,重新选择缝隙,实现再次优化。首先,对某一钢筋组合进行选择,并将其作为目标组合。在不同钢筋组合之间进行不等长度的钢筋置换,得出较大空隙,继而用目标组合中的某根钢筋对该空隙进行填充。将该方法应用到钢筋置换过程中,直到将目标组合中的所有钢筋填充到腾出来的空隙中,即可节约钢筋原料。然后,再次对某钢筋组合进行选用,并将其作为目标组合,重复应用上述方式,直至腾空目标组合中的全部钢筋。

实际算例比较

以下我们通过一组实例说明“智能筛”下料优化效果。

钢筋长度为9m,实际一环图纸下料尺寸(下方表格为管片中埋18底筋、面筋钢筋下料尺寸)如表1:(表内尺寸为mm)

K块

编号

直径

单长(mm)

数量

2-1

Φ18

1194

1

2-2

Φ18

1170

1

2-3

Φ18

1074

1

2-4

Φ18

1043

1

2-5

Φ18

1012

1

2-6

Φ18

970

1

2-7

Φ18

939

1

2-8

Φ18

907

1

2-9

Φ18

812

1

2-10

Φ18

789

1

2-11

Φ18

1134

1

2-12

Φ18

848

1

3A块

编号

直径

单长(mm)

数量

2-1

Φ18

3366

30

2-2

Φ18

3366

6

2B块

编号

直径

单长(mm)

数量

2-1

Φ18

3296

2

2-2

Φ18

3308

2

2-3

Φ18

3344

2

2-4

Φ18

3362

2

2-5

Φ18

3388

2

2-6

Φ18

3412

2

2-7

Φ18

3437

2

2-8

Φ18

3470

2

2-9

Φ18

3488

2

2-10

Φ18

3499

2

2-11

Φ18

3326

2

2-12

Φ18

3470

2

表2为智筛下料方法:

料长

单根长度

下料数量

剩余长度

9000

3366

2

2268

1074

1

1194

1043

1

151

料长

单根长度

下料数量

剩余长度

9000

3366

2

2268

1194

1

1074

939

1

135

料长

单根长度

下料数量

剩余长度

9000

3366

2

2268

1170

1

1098

907

1

191

料长

单根长度

下料数量

剩余长度

9000

3366

2

2268

1134

1

1134

789

1

345

料长

单根长度

下料数量

剩余长度

9000

3366

2

2268

1012

1

1256

812

1

444

料长

单根长度

下料数量

剩余长度

9000

3366

2

2268

970

1

1298

848

1

450

剩余下料长度使用7米钢筋如表:

单根长度

下料数量

单根剩余长度

合计

7000

3366

24

268

3216

7000

3296

2

408

408

7000

3308

2

384

384

7000

3344

2

312

312

7000

3362

2

276

276

7000

3388

2

224

224

7000

3412

2

176

176

7000

3437

2

126

126

7000

3470

2

60

60

7000

3488

2

24

24

7000

3499

2

2

2

7000

3326

2

348

348

7000

3470

2

60

60

总计

5616

底筋

面筋

合计

用料合计

用料合计

198000

270000

468000

废料合计

废料合计

5331

5616

10947

损耗%

0.43%

根据上述表格中数据显示采用该种方法,在具体工程实践中,钢筋下料利用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工艺和技术方法经改进之后,得出的实际钢筋利用率高达是99.57%。

5 提高钢筋下料利用率的经济效益分析

直接效益:将优化前后的钢筋使用量、耗电量、各人员工作量、作业时间等相关消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使用钢筋优化方法之后,各项技术指标都得到了相应的改进和提高,应用效果明显。钢筋下料任务实施过程中,资金大大节省。

间接效果:钢筋下料利用率的提高,表明企业的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都取得了相应的突破。与传统管理方法和技术模式对比,极具先进性;可在工程实施中,节省钢筋用量,避免不必要的资金、人员、设备浪费等,提高了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为其开拓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与业内人员的交流增多,施工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也不断增强,可对一线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起督促作用,引导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使企业各部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采用新型设备和技术等,为自己争取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立足空间。

6 结语

采用正确的钢筋下料计算方法,并依据具体工程诉求,更新施工设备,并对其进行合理运用,使以往下料过程中钢筋利用率低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观,其利用率甚至高达99.57%。钢筋利用率甚至可与当前专业计算软件得出的结果齐平。业内人士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提高钢筋下料利用率的方法,使其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节约钢筋材料,减少不必要的钢筋资源浪费,与当前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

将新型设备和技术应用到钢筋下料过程中,能够对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等消耗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使工期不断缩短。然而,相较于统筹法和正负公差法,该种方法在钢筋下料计算中,使计算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加。建筑行业及相关从业人员要依据钢筋下料要求,进行软件研发,使其与公路桥梁工程钢筋下料诉求相契合,简化数据计算难度,使其真正服务于我国各工程行业,为其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范红艳.浅析如何提高下料过程中钢筋利用率[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2):110.

[2]王西军.浅论建筑工程中钢筋分项施工的优化配筋[J].经营管理者,2013,(13):389.

[3]刘松锋.线性规划在钢筋下料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4,(02):370-372.

[4]郑坤.浅析提高钢筋下料利用率[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4):271.

[5]卫鹏,武亚东.水电站工程施工中水电站工程钢筋下料优化问题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43.

平法钢筋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大直径钢筋 直螺纹连接 质量控制 操作要求

Abstract: based on the port of guangshen high speed railway large diameter steel straight thread connecting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technical advantage, points out that the common quality issue, cause analysis, take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large diameter steel straight thread connecting quality; To overcome the common faults,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Keywords: large diameter steel straight thread connecting quality control requirements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机械连接作为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十大新技术之一,有着诸多电渣焊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为:1)性能稳定可靠;2)接头强度高;3)连接速度快、机械加工不受气候等影响;4)应用范围广,可解决同异径及一端或二端均无法转动的钢筋连接问题;5)劳动强度低,操作简单,便于管理;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为此,大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得到了比较普遍的推广。但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有其特殊性,特别是采用机械连接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其质量有不可逆转性,一旦不合格,很难弥补或即使弥补后仍有一定程度的质量缺陷。施工中务必确保结构钢筋连接质量,确保满足钢筋工程质量要求,保证结构质量和安全。本人结合在国家重点工程广深港客专上的应用,分析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质量问题分析及注意事项。

一、工程概况

广深港客运专线ZH-4标福田站及相关工程,主要有两座隧道和一个车站。位于福田区市民中心广场西侧益田路与深南大道交叉处益田路下方,车站沿益田路呈南北布置,为地下三层客运车站。福田站超深超宽基坑,周边高层建筑林立,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各部位钢筋的主要规格分别为:连续墙主筋为Φ32~Φ28,框架柱、梁、板主筋为Φ32 ~Φ28。基础、梁、柱中的主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

二、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钢筋连接中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形式有四种:即抗拔试验中钢筋从套筒中滑脱;套筒断裂;钢筋外漏丝头过多;钢筋上下丝头旋入套筒内长度差异较大等。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的质量一次合格率。 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套丝机设备陈旧,套丝刀片未及时更换导致牙形不饱满或牙形缺损,人员操作不熟练,操作人员不按规范加工,工艺原理不清楚,钢筋材质差,套筒质量差,钢筋端头未进行切割加工,有牙形缺口情况,套筒与钢筋咬合力减少;钢筋端头未进行切割加工;套丝机压力表未经校准,套丝过程压力过大(过小),导致工人套丝套丝长度不够和长短不一;未搭设防雨棚,雨天露天作业;夜间施工照明不足;机械未添加剂。应结合现场实际,做好整改。

三、操作要求注意事项

1、总则

1)凡从事直螺纹钢筋加工、连接工作的工人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经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持证上岗,作业班组成员应相对固定。

2)加工操作班组应指派专人负责现场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及工人管理,并监督丝头加工质量。

2、加工准备

1)钢筋丝头的加工均在钢筋加工场地完成,要求设备摆放相对固定。设备安装位置要求有防雨设施,安装时滚丝轮主轴中心线应与放置在支架上的待加工钢筋中心线保持一致。

2)人员配置:正常情况下,每台班应配操作工人4人,其中两人为切割机和套丝机操作员,两人负责钢筋搬运,盖保护帽和丝头质量检验。

3、套筒及设备

1)所用套筒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方可使用。

2)切割及套丝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保养方法见设备说明书。

4、施工工艺

1)钢筋下料

a、钢筋下料必须用无齿锯、带锯床的专用锯片铣割机或砂轮切割机,不得使用普通切割机和电焊、气割等方式切断;

b、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否则需调直后方可使用;

c、钢筋端面必须平整并与钢筋中心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状或扭曲。

2)钢筋切割及滚丝

a、钢筋加工分为切割和套丝两个工序,分别在切割机和直螺纹套丝机上进行。普通工人经过培训实践,一般半天即可成为熟练工;

b、套丝机疏刀具加工时应调整到相应的钢筋直径尺寸,并随时检查,不得有误;

c、应注意套丝机的螺距与钢筋直径的变化保持统一,根据不同直径的钢筋调整不同的套丝直径和长度。丝头长度和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3)钢筋丝头的检验

每次调换疏刀和钢筋直径变化调整后,前10个丝头必须逐个用专用检具检验,稳定后对每个钢筋丝头进行目测检查,并每加工10个就要用检具检查一次,并作检验记录。

4)检验合格的丝头,立即将其一端丝头部分盖上保护帽,另一端拧上相同规格的套筒,存放整齐备用。

5)钢筋连接前的准备:

a、钢筋连接前,先将钢筋丝头上塑料保护帽及连接套筒上的塑料密封盖取下并回收,检查钢筋的规格是否与连接套筒一致,检查钢筋丝头是否完好,如有杂物或锈蚀应用钢刷清理干净;

b、标准型接头的连接:把已经拧好套筒的一端拧到被连接的钢筋上,然后用扳手将连接的两根钢筋拧紧,两端的外露丝扣不超过两扣;

c、接头检验:接头连接完以后,由质检人员分批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在支模前,质检人员按规定的抽检数量进行目测检查,两端的外露丝扣长度相等,并不超过两扣。

5、现场质量验收:

1)现场接头工艺检验:

按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的规定,在现场正式加工前,要用现场的设备、量具、钢筋、按照每种规格的钢筋做3根试件的工艺试验,待拉伸合格后方可大批量加工。

2)现场抽检:

连接完毕后,质检员按规定的抽检接头数量进行送检。每500个接头为一批,每一批抽检3个接头,当3个试件抗拉强度均符合规定要求时,该验收批定为合格。如有一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仍有一个试件不符要求,则该验收批判定为不合格。现场连接连续检验十个验收批,全部单向拉伸试验一次抽样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为1000个。

四、结语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在今后的实践中,寻求效果佳、质量好、成本低的新技术,不断创新,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保证工艺水平和施工质量,改进新工艺,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平法钢筋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连接套筒;力矩扳手;丝扣;保护帽

现代(邯郸)国际汽贸城S1-1项目位于邯郸市复兴区北环路与果园路交叉口,建筑面积132897.58m2,地下室共两层,其中地下二层为人防设计。地上分为酒店、公寓式办公楼、餐饮服务楼、配套服务楼。建筑功能为商务、洗浴及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体。主体结构形式框架核心筒结构,图纸设计要求钢筋直径≥22的采用机械连接,滚轧直螺纹连接因接头质量可靠、设备简单、经济合理,结合图纸结构要求,本工程钢筋直径≥16均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为II级,接头率控制在50%。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滚轧直螺纹的连接套筒质量是保证接头质量的重要环节。

进场后由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根据厂家提供的检测报告对现场进行材料外观尺寸进行对比,要求套筒表面无锈蚀、污染、裂纹黑皮等缺陷;套筒结构尺寸的检查应符合套筒型式检测报告要求及《建筑施工手册》表14-98要求,检查无误后方可入库、使用。

二、直螺纹加工的质量控制

1、刻丝前的检查:

a 端头有马蹄或挠曲等缺陷的钢筋,必须用无齿锯切割机切割,对钢筋端头处有毛刺、飞边的要用铁刷子处理掉。切口端面要与钢筋轴线垂直。避免切断后出现斜面,进而影响丝头有效丝扣数。切头后进行质量检查,不合格的用石笔进行标注,要求二次切头。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b 刻丝工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应对施工工人进行钢筋直螺纹连接质量的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认识到刻丝的重要性。

c 机械设备的检查:按规定检查对所用机械是否保养。套丝加工采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液,不得用机油。定期定量(刻丝数量)更换套丝刀。对定位环的位置进行测量,并用废旧的钢筋进行试套,测量其丝头的长度,并依据测量的结果,对定位环的位置进行调整。保证套丝机的卡口高度与钢筋放置架顶部的高度应一致,钢筋的轴心与套丝机卡口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操作平台牢靠,检查无误后方可放置钢筋准备刻丝。

2、刻丝后的检查:

a 外形质量的检查: 钢筋丝头加工好后,应进行检验,检验项目有:丝扣长度、对应丝扣数,钢筋丝头外观螺纹应饱满、光滑。不同型号钢筋丝头加工尺寸应满足《建筑施工手册》表14-101要求。

b 钢筋丝头螺纹中径尺寸的检验符合通环规能顺利旋入整个有效丝扣长度,而止环规旋入丝头的深度小于等于3P(P为螺距),总之通规通,止规止,证明加工的螺纹合格。

c 钢筋丝头螺纹的有效旋合长度用专用丝头卡扳检测,允许偏差不大1P(P为螺距)。

d 连接套螺纹中径尺寸的检验用止、通塞规,止塞规旋入深度≤3P,通塞规应全部旋入,钢筋丝头螺纹直径每加工10个丝头用螺纹环规的通、止规检查一次,并剔除不合格丝头。

e 自检合格的丝头,应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500个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检10%,且不得少于10个,当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5%,判定该批合格,当合格率小于95%,应加倍抽检。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95%时,应对全部丝头进行检验,并除去不合格丝头,并填写检查记录。

f 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及时用专用的钢筋丝头保护帽或连接套筒对钢筋丝头进行保护,以防螺纹在钢筋搬运或运输过程中被损坏或污染。

三、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

1、钢筋连接施工时,钢筋规格必须与连接套筒规格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完好无损。

2、连接水平钢筋时须从一头往另一头依次连接,不得从两头往中间或中间往两端连接。

3、连接钢筋时,将待连接钢筋拧入同规格的连接套内拧紧,只要达到力矩扳手调定的力矩值即可。套筒两端外露的圈数应大致相等。

4、经拧紧后的直螺纹接头用粉笔做好标记,以防遗漏。

5、经拧紧后的直螺纹接头,连接套筒外应有外露有效完整丝扣,且连接套筒外每边外露有效丝扣数不超过2扣且不小于1扣。

6、接头连接拧紧后用力矩扳手全数检查,按不小于下表规定的力矩值进行检验,检查时在扳手拧转半圈内听到扳手“咔”的一声响为合格,否则须重新拧紧。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扭矩值详见JGJ107-2010表6.2.1。

7、用力矩扳手全数检查,合格的用红油漆进行标注,上报监理检查验收。柱、墙连接后钢筋的未连接一端的保护帽不得随意摘掉,待下一层连接时再摘掉。摘掉后的保护帽要及时回收,待下一批钢筋刻丝合格后再戴上保护帽,循环使用。 力矩扳手不得用作拧紧丝头扳手,并应随时校核其准确性,扳手不用时将力矩值调到0。 钢筋滚轧直螺纹接头检查时,还要填写检查记录,见下表:

现场钢筋直螺纹接头连接质量记录表

工程名称

现代(邯郸)国际汽贸城

S1-1配套酒店

结构所

在层数

接头数量

抽检数量

构件种类

检验结果

序号

钢筋直径

拧紧力矩值检验

外露有效丝扣

备注

注1:相关检验合格后,在相应的格里打“√”,不合格时打“×”,并在备注栏内加以标注。

质检负责人: 质检员: 质检日期:

四、直螺纹接头的工艺检验和现场抽检。

1、按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的规定,在现场正式加工前,要用现场的设备、量具、钢筋、按照每种规格的钢筋做3根试件的工艺试验,待拉伸合格后方可大批量加工。

2、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验收批。每一批取三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

3、当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该级别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时,该验收批定为合格。

4、在三个试件中,如有一个试件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试,复试中如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应定为不合格。

5、现场截取钢筋抽样试件后,原接头位置的钢筋可采用同等规格的钢筋进行搭接连接方法补接。

结论

近几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钢筋直螺纹连接在国内众多工程中大量应用,已占据国内钢筋机械连接市场的主导地位。在今后的实践中,寻求效果佳、质量好、成本低的新技术,不断创新,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保证工艺水平和施工质量,改进新工艺,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