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论文范例6篇

精英教育论文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专业结构、管理方式和培养模式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任务和要求。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活动中知识灌输较多,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对职业道德、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相对比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适应变化的能力,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因此,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教育转变的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一、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优化人才培养环境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因此也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规划和设计,以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服务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种专业、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当然也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指导、职业分析的职责,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对自己的学习享有选择权,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教学改革,从学生道德行为、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人文素质的提高到对学生质量评价的全过程,实施一系列的综合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要求。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最大机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把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抓,在专业设置、招生录取、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与管理以及学生就业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化要求,反映当今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把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合格毕业生输送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恰当岗位上。

3.更加突显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学生的知识、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加强并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与亮点方面的重要意义。其次,专业教育应从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同步发展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和掌握,增强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此外,还应制定以能力形成为目标的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具体明确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目的要求,打破以往实践教学仅为验证理论、为理论教学服务的状况,以便于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确保实践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从而真正突显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4.建立并实施更加灵活的学习管理制度。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给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这一点在教学管理制的设计和实施上也不例外。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普及化的现阶段,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在管理上应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灵活的学习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差异选择更能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同时,借助于分级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为优秀学生提供超前发展的机会——提前毕业或继续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圆满完成学业,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实践和创新能力

1.合理构建多维的课程教学体系。高等教育的生命和活力在于办出自身的特色,这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用独特的办学模式,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提高素质为主线,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地划分课程类型,优化课程设置的组合关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学科系统性的倾向,做到以传统的经典理论为基础和核心,以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内容为拓展,制定整体优化的课程教学解决方案。同时,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将教学内容分为核心模块、综合模块和提高模块,并紧跟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动态,这样既能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的疑惑,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接受或完成更多的任务,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有目的地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的动态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尊重。传统教育观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指导者和顾问,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首先要求努力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通过兴趣培养和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自加压力,在没有任何督促的条件下自觉产生求知的欲望,从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其次,要积极倡导实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必须研究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等,更多地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尽可能成为职业实践者,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分析学生普遍的和特殊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而言,要积极主动地投身教学过程,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工作等活动来体验学习。最后,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课程宜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或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对目标单一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可以采用六阶段教学法,即目标激励、遭遇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验证、记忆与掌握、实际运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可供选择且比较有效的方式。

3.积极改革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全面改革和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既要解决“考什么”又要解决“如何考”的问题。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由侧重考核学生的“知识接受量”转变为重点考核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和“思维能力提高程度”。在考核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生的不同情况,宜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如笔试、口试、开卷、闭卷、课程论文、专题报告与答辩等,以鼓励学生质疑、批判和创新,并促使其发展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既有校内教师、校外专家,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充分体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要求,最终形成“以学生为本”的综合考核与评价新模式,以便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强化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积极创造宽松和谐的个性化发展环境。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要区别在于除职业岗位能力的水平要求普遍提高外,更注重基本素质的养成和应变能力的加强。学生培养不仅是单纯的操作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应变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共处的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管理上要变封闭型为开放型,改变以往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做法,创建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育人环境。同时,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成立科学兴趣小组,通过各类基地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使毕业生以较高的理论优势和能力优势走向企业、走向社会。

2.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历是就业的基础,知识是就业的资本,能力是就业的关键,水平是就业的层次。在高校扩招、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教育转变的同时,确实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但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就业竞争力确实存在着明显差别。究其原因,这除了部分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之外,毕业生的素质和技能是影响就业成败以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小事做不好,大事做不到,行为不规范,素质有问题,达不到基本就业标准的仍占一定的比例。高等学校应把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构建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内容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创造。同时,由于现代企业特别注重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没有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心智模式,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取得惊人的业绩。因此,高等院校必须要顺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尤其要注重学生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强其就业竞争的实力优势,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中国大学教育,2008(4)。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大庆精神;英语教学;育人

一、研究背景

大庆精神,是我国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胆量、魄力和人格的体现,更是在工作中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勇气。回首过去的50年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创造奇迹、再铸辉煌。新时期,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和谐平安正是大庆精神新的时代印记。

评价大庆精神是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它不仅体现着石油人的艰苦创业、不畏艰难的精神力量,还展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凝聚力。这种精神激励着像铁人王进喜、王启民那样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石油人为大庆油田的建设和蓬勃发展勇往直前、无私奉献。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懈动力,永远鞭策年轻一代百折不挠、奋发图强。

二、文献综述

目前没有直接关于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渗入以“大庆精神”为主线的人文素质研究的相关文章,但是有将“大庆精神”引入高校思想教育方面的论著。笔者在知网对相关论著进行检索,其中硕博论文19篇,学术期刊(1961年至2016年)42篇。在这些发表的论著当中,薛惠芝、崔静的《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阐明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人文素养,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专门的人文课程,同时在专业课及公共课中也要贯穿包括爱国主义的人文素质教育。贾文涛等在《试论大庆精神对大学生的育人价值》一文中详细阐释了大庆精神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减少高速发展的社会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用大庆精神育人,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需要。《新时期赋予大庆精神新内涵》指出,大庆精神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被时代赋予了持续、创新、高科技新的意义。这些文章虽没有直接论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渗入以“大庆精神”为主线的人文素质,但是研究的理论框架已具雏形,为本项目提供的较大的后续研究空间。

三、研究内容

1.大庆精神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重点是阐释大庆精神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延伸与发展。

2.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重点突出我国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3.大庆精神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重点寻求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交叉点,难点是总结通过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大庆精神科学方法。

四、分析和讨论

1.大庆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激励人民色为国家、为民族振兴而英勇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大庆精神作为一个能凝聚人心、激人奋进的民族精神,其根本内涵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它体现的不仅是胆量、魄力和人格,更是在工作中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勇气。自1962年大庆油田建立至今,这半个世纪以来,大庆精神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形成阶段,大庆精神在会战时期孕育诞生,体现了艰苦创业、顽强拼搏、负重奋进的精神;第二阶段,即油气开发建设中的成长阶段。主要体现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三阶段,即新时期继承弘扬阶段。新时期,大庆精神被烙印上新的时代印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和谐平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弘扬大庆精神的精髓,使之成为真正的先进文化。

2.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奉行全面育人的科学理念。高职高专院校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文素质的提高,坚决抵制技能至上的功利观念。学校要深刻认识到人文素质对学生今后长期发展的重要性,避免只看就业率的激进的短期行为。努力将提高学生就业和全面育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积极开展各类适合本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课上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在课后,关怀学生的生活、情绪,注重他们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3.大庆精神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1)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精神财富,通过传授、榜样、熏陶等途径内化为自身的胆量、魄力和人格的^程,其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面对困难不气馁、面对压力不退缩、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不能单单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方面的技能为目标,更不是为了提高外语等级考试通过率而教学。应教授在《外语教育语言学》中提出了要从多个角度重视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教学原则。因此,系统、交际、认知、文化和情感原则应该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些原则在外语教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教学原则的变化都反映出我国外语教学更关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不移地的气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英语教学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它一方面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还要注重传承优秀文化,其中就包括像大庆精神这样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道德觉悟好,思想境界高,人文素养强,有理想、有信念又具有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英语教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就肩负起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责任。

4.加强师资建设,提高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为人的道理和不断学习、敢于质疑的宝贵品质。教师要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以身示范,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积极参加教学研讨,钻研专业知识,撰写教学论文。“上为之,下效之”老师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大庆精神对于每一位外语教师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内容,熟悉是因为,教师们也是在一直学庆精神中成长;陌生是由于大庆精神自身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不断学习和研究。教师要大量阅读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真正做到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教师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课堂是让学生体会正能量的基地。教师利用自身的语言便利,大量阅读国外关于人文关怀方面的书籍,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教学水平。

五、反思与建议

在课题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也存在不足:①研究初期,不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积累,收集的材料单一。针对这样的问题,项目组负责人及时调整,加强过程管理,项目成员注意总结平时整理的材料,保证资料的积累贯穿始终。②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发现英语教学学时有限,大庆精神课上讲解后没有巩固时间。出现问题后立即调整原有计划,在第二课堂和课后练习中安排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巩固。③本项目组的成员多数为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应天华.外语教育语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薛惠芝,崔静.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山东社会科学,2002(6).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行业英语;人文教育;建筑行业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326(2016)01-0093-04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高职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基本要求[1],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进行英语教学改革,许多高职院校陆续推出行业英语课程。行业英语是针对学生未来职业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而提出的,行业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和发展[2]。当前行业英语课堂教学比起以往传统教学,已经有了一些进步,教师的教学意识与学生的学习意识有所转变,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上逐步趋于多样化[3]。但目前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教学定位、教学目标、师资队伍、教材开发、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其中教材开发和教学模式的确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材开发上,大部分行业英语教材仍采用本科院校的专业英语教材,而已有的专业英语教材选材偏理论化,缺乏与职业岗位的联系,以罗列专业理论体系、堆砌专业术语为主,不适宜高职学生使用。在教学模式的确定上,教学理念过于将英语语言实用化、职业化和工具化[4],忽视相关行业文化、职业精神和道德修养的传承和渲染。事实上,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通用英语还是行业英语都属于语言类教学,不仅承载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传播相关专业知识的功能,更承担着培养高雅志趣、增强文化意识和树立人文精神的责任,教学中理应融入人文精神、文化意识、道德修养、情感态度的培养。建筑作为专业或行业的术语源自西方,内涵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建筑行业最早归入“机械艺术”,文艺复兴时期,将建筑与绘画、雕塑结合在一起又称为“设计艺术”,18世纪又与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合并在一起列入“美的艺术”。建筑教育无论作为学科史,还是建筑的观念史,都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部分,建筑与人的生活史、建筑技术发展所隐含的文化史息息相关[5]。由此可知,建筑本身的美学价值与建筑行业英语教学所承载的内容的美学价值产生高度契合,具有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的功能,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美、科学美和自然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

一、高职行业英语教学融入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Cheers》针对《天下杂志》台湾排名前1000强企业调查发现,企业用人首要考虑应聘者的三项特质: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稳定度和抗压性高,并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6]。当前高职学生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价值倾向趋于功利与现实,英语学习侧重是否对考级和就业有用;为现代电子产品(手机、电脑)所困,知识面窄,文化底蕴薄弱,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人生目标不明确,懒散厌学。这些问题无疑将导致高职学生在未来职场上学习能力弱、稳定性差、抗压能力低、功利思想严重、幸福感不强。可见,高职教育任重道远。作为一名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对不容乐观的高职学生状态,应积极思考从学科出发,注重学科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和融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人文素养的培养,担当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和谐发展的新一代职业人的教育责任和历史使命[2]。高职院校相关建筑专业学生专业课负担重,大量时间用于画图、设计,很少有时间顾及其他,导致文史哲知识匮乏,知识面单一,视野狭窄,人文精神缺失,普遍存在人文素养较低的现象。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指出:“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他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这就是我要培养的建筑师。”[7]事实上,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多数是通过建筑艺术的魅力呈现出来的。因此,高职建筑行业英语教学融入人文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建筑师,这既是建筑教育面临的任务,也是建筑行业英语教学努力的方向。

二、高职行业英语教学融入人文教育的路径

1.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建筑行业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是英语语言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语言技能和行业知识的教学并不是建筑行业英语课程的全部,通过语言和行业知识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人文素养才是关键。著名学者许国璋曾说过:“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学生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教会怎样做人。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8]因此,行业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英语教育所担负的培养人的责任,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始终坚持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整体过程之中。如果把建筑专业教育比喻成外筑,那么人文教育就是内修,只有通过外筑内修,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才能培养出有较高专业素质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建筑人才[5]。建筑行业英语教学应在侧重对学生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建筑文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训练的同时,加强人文知识、艺术审美、情感态度及主体意识的培养。

2.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专业教育的主要渠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值得深入探讨。刘献君认为,专业教育进行人文教育的方式是“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9]。以此为出发点,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着重探讨如何把握教材和教学方法,使人文教育始终贯穿于建筑行业英语课堂教学之中。(1)合理选材,培养职场精神。教材是知识的主要载体,行业英语教材的编写应立足培养职场精神、职业审美及行业文化为主线。这一主线在颜碧宇等所编的《建筑行业英语》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教材的编写,从虚拟的普通购房者的角度,以房子外观、室内空间设计、室内装饰、小区选址、小区环境到购置或租赁房屋六个章节为主要内容,以学生完成以购房者的视角设计心目中的“dreamhouse”为主题的综合实践项目为结点,使教材的理论部分呈现更风趣、生动,实践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场精神,把培养学生以顾客为出发点的高尚职业精神融入教材之中,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文关怀性的教材体系[10]。(2)知识拓展,提高审美和文化素养。通过输入建筑文化和美学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激发专业兴趣。以颜碧宇等所编的《建筑行业英语》教材为例,第一单元ArchitectureAppear-ance(建筑外观)导入部分选材,如ChineseClassicalArchitecturalStyle。通过学习中国古典建筑风格,让学生接触中国古典建筑结构中的审美效果及文化蕴意,以及各种装饰要素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如红黄绿在宫廷建筑所表达的等级涵义为:黄色最尊贵,其次是红色,绿色次之;建筑装饰中bats(蝙蝠)蕴意happiness(福),deer(鹿)象征honor(禄),crane,pine及peach象征longevity(寿)。在第三单元TuscanInterior背景知识介绍,可以播放《花儿与少年》节目中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小镇的片段,让学生从人文地理知识出发,感受托斯卡纳宜人的自然风光,在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并掌握托斯卡纳风格中装饰元素的独特,了解托斯卡纳室内装饰风格的人文地理背景,诠释建筑的美学价值和文化特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3)结合时事资讯,激发学习兴趣和行业热情。在教学中挖掘切入点,利用当前资讯,适时拓展行业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专业热情。以颜碧宇等所编的《建筑行业英语》教材为例,第一单元TheNationalStadium(国家体育馆)中提到鸟巢的设计者Herzog是普利兹克建筑奖(PrizkerArchitecturePrize)的获得者。教师可以利用普利兹克建筑奖作为载体,激发学生对建筑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建筑的行业热情。如通过打开新闻网页链接,让学生了解我国著名建筑师王澍凭借“宁波博物馆”作品获得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过程,感受中国建筑大师首次获此殊荣的自豪感。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补充关于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相关知识,如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其创始者(JayA.Pritzker)、奖金(十万美金)和奖牌的图文(正面刻有ThePritzkerAr-chitecturePrize,反面刻有firmness,commodityanddelight)。通过对普利兹克建筑奖资讯的补充,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行业知识面,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行业热情,同时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导读第二单元TheWhiteHouse时,可以将白宫的相关新闻,如AcouplesneakintotheWhiteHouse作为导入,激起学生对著名建筑内部结构的探索;通过WhiteHouseDown电影片段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白宫官邸内部结构。通过时事咨询和电影片段,变枯燥的行业术语为形象的立体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行业热情。(4)循循善诱,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熏陶。即使是在枯燥简单的单词讲解中,也可以通过举例、讨论等方式,展示教师的人文魅力,循循善诱,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以颜碧宇等所编的《建筑行业英语》教材为例,在第二单元SpacePlanning(室内空间)讲解中,遇到recreationroom一词,教师讲解recreation时,向学生提问:“What’syourfavoriterecreation?”了解学生日常放松方式,可以想象普遍的结论是:playingcomputergames(玩游戏),chattingonline(网聊),sleeping(睡觉),diningout(聚餐),shopping(购物)等。此时,教师可以播放泰•本教授的“幸福”课堂视频片段,通过名人和权威效应引导学生明白regularexercise才是最有效、最健康的放松方式。在学习currency一词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what’stheultimatecur-rencyforyou?”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最后根据泰•本教授的论证和解释,引导学生明白:“theultimatecurrencyishappinessinsteadofmoney.”教育实践证明,情通理顺,入情入理,则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5)实践引领,感受行业仿真氛围。理论部分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以颜碧宇等所编的《建筑行业英语》教材为例,在完成前三单元的理论学习之后,可以安排一次仿真实践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知识,以购房者的视角设计自己梦想中的家,包括外观设计、内部空间设计及室内装饰设计。最后,要求学生利用图片、图纸和PPT展示等手段,通过角色扮演(房主与设计师)的方式现场呈现其整体设计,在真情实景中感受行业氛围。在结束六个单元的理论学习之后,安排学生进行综合仿真实践项目,包括宅区选址、小区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室内空间设计、室内装饰设计、房屋展销六个环节,要求学生完成以图片、图纸、PPT及对话的形式呈现一个住宅设计的全过程,用英语表达住宅建筑的相关元素,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3.课堂互教,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应致力于课堂教学中学习主体“人”的发现与寻找,积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体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推动高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做课堂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以颜碧宇等所编的《建筑行业英语》教材为例,在建筑行业英语教学中,设置一些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外自学,课堂展示学习成果,类似目前所倡导的“翻转课堂”。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在学习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之后,教师可以分配各小组自主学习西方建筑风格(古罗马式、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及地中海式等),课外搜集素材,解读不同的建筑风格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点,以小组为单位通过PPT等手段进行课堂展示,让学生把自主学习的结果传授给其他同学。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可知,向别人讲授、互教、快速使用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知识保留90%。同时,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学生自我思考、行动、探索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及培养团队合作的职业精神。在高职行业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建筑行业英语”课程,把职业道德、行业文化、人生价值取向、育人与筑魂等人文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每一堂课中,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相关建筑专业的学生有了这样的精神文化积淀,他们的作品未来呈献给世人的将是富有文化艺术气息的精神家园,而不是缺乏诗意情怀的房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14.

[2]张燕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中行业英语的教改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89-92.

[3]甘术恩.以外贸平台为载体的行业英语课堂教学改革[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94.

[4]曾淡君.高职英语教学融入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57-160.

[5]吴群英.学科专业的文化逻辑与大学人文教育的向度—以建筑类专业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4(2):4-7.

[6]楼惠群,李一雷.台湾技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4.

[7]大匠的困惑[M].林洙,编.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77-78.

[8]张西平.外语教育呼吁人文精神[N].中华读书报,2007-10-24(17).

[9]刘献君.在专业教学中促进科学与人文的相融[J].中国高等教育,2002(22):4-6.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精英教育 模式 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18-01

西方教育词典里,精英教育是“根据下列设想(不论是否明确)而实施的教育,社会中一个少数人集团,通常特别称为学术尖子集团,应该得到与他们人数极不相称的庞大教育经费――既因为他们具有更大的内在价值,又因为通过对这些特殊尖子的培养领导和探索创新,期望他们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早期精英依附于政治和经济资本,并非依据于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无论是英才教育、贵族教育都以占有社会资源的多寡为选拔标准。

一、精英教育核心问题

(一)人才培养的取向

精英相对于大众而存在,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阶层,即精英教育下人才培养的取向,要么是具有某种先天禀赋或良好潜质的人,要么是占有社会大量资源的权贵人物子弟。随着教育公平理念的影响,以出身定教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少数权贵人物的特权的阶层式社会取向早已失去了主导权。以学生的资质与潜能为取向开始成为社会主流,这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问题在于以个人为取向的精英教育是否足以回应“钱学森之问”。精英教育的发展要理清取向和认清走向。由于各地教育、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不可能用一个标准或尺度来衡量,即使是在一个教育系统或机构内部,精英教育在规模上也是动态数值。精英教育要避免大众教育式的“圈养”所带来的思维固化、不思进取。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与公平

教育公平理念近年来备受关注,教育领域公平得到重视。公平理念决定了对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可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政策,既不科学也没必要。社会应保证教育机会均等,大学的大门应向世俗而不是特权阶层敞开。但由于教育资源稀缺性这一现状,不可能人人都能均等地享有等量资源,所以平均主义同样不值得提倡。

谁具备享有优质资源的特权及享有者选择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是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与精英教育的重要问题。卢梭指出:“法律可以规定某些特权,但它绝不明确规定把这些特权给予哪一个人;法律可以把公民分成几个等级,甚至规定取得各个等级的权利的资格,但它绝不指明某个人可列入某个等级。”

(三)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博弈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由于高校的扩招以及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精英教育的地位以及影响力逐渐让位于大众教育。但精英教育偏向于“识别”,强调教育对个人才能的发展,并通过此类人才发挥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大众教育偏向于“普遍”,强调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效用。正确处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精英教育模式与理念的转型

(一)量化到质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我国处于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少数人的教育,大部分人被排除在外。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教育只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划分,其逻辑起点是一个量的概念。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不应再是一个具有“量”的特征的高等教育。布鲁巴克指出“高等教育研究高深学问,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要求的精英教育应是一种“质”的教育,即教育主体是优质学生,教育客体是高深学问。

(二)进阶式到分流式

在已往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精英教育的发展是以推行大众高等教育为前提,即先实施大众高等教育,再在此基础上建立精英教育,精英教育的发展是进阶式的。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不是互相排斥,也并不具有先后顺序,而是相容的,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二者可实现分流发展;在某个教育机构内部,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也可并存。

(三)补偿式到发展式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更加重视“短板弥补式教育”,过度追加学生缺点的弥补,从而导致优势的泯灭。补偿式的教育在另一种层面上也是一种标准化教育,过分注重整齐划一,扼杀多元智能人才的发展。对于社会提倡“杰克逊主义”应给予积极肯定,要提高学生的总体平均水平,但同时不能忽视“杰克逊主义”,要为少数具有特殊能力与禀赋的学生提供舞台,在弥补“短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长板”的发展。

(四)单一研究型大学到各类型院校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网络;英语教师;素质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教师的素质已被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同时,网络的普及运用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将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进行探讨,旨在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点指导作用。

一、教师素质的影响

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才能,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和实效,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英语教师也不例外。你必需要给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英语学习方法以施以先进的英语教学法等,教师的英语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由传统教学中的“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网络知识海洋里的导航员要创造一个良好、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网络形势下的英语教师素质

外语是跨文化的人文学科,外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网络的运用就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现代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英语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2)要求教师除了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尤其应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3)具有奉献创新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网络环境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它需要付出比传统教学多得多的精力。

(4)拥有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在网络环境中.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老师起着指导作用,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5)掌握一定的网络开发水平: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系统;掌握网页下载、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术等;具有信息获取、整理和信息利用的能力。

(6)能利用学校校园网和网上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延伸课后的辅导,增加与他们的了解和沟通,帮助学生尽快提高英语水平。

(7)要常给学生推荐写英语网站,把精彩的英语学习资源放到网上,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8)英语教师不仅要懂英语教学法,而且还要注重汲取各种教学法的精华。21世纪的新教材,尤其是《大学英语》(全新版)体现的就是折衷主义的编排理论思想,更符合网络环境的英语教学。

(9)利用网络与国内外的英语同行定期开展网上论坛,习作交流等活动。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几点建议

提高教师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英语教师本身有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需要学校把它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创设条件,让教师更快地提高。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的进修。进修包括两方面:利用寒、暑假到别的学校学习,脱产去国内外大学进修或者自我进修提高英语语盲水平和学习有关学科理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坚持阅读各种英文报刊,坚持收听各种英语广播。另一方面,教师应订阅有关外语教学研究之类的与教学结合十分紧密的教学科研杂志。此外,外语类学科现代教育理论方面等书籍也是教师自我进修的理想读物。

(2)发挥集体作用。各个教研组可以开展提高教师素质的教研活动:①备课;②学习、观看有关教学录像,新教材培训录像、全国英语优质课竞赛录像等;③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组织听课、评课,开展“说课”活动,这些活动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④开展“优质课”活动和教课比赛活动或者师范技能大比拼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转变;⑤可以促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不断创新,推动教学改革和数学水平的提高。

(3)减少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把更多的课余时间留给老师钻研教材、阅读英语报刊、书籍,收听英文广播。

(4)提高英语教师的各种待遇,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5)英语教师应淡薄名利,悉心教学和科研,致力于奉献自己。“蜡烛”精神时时牢记在心,甘为人梯的品质应永远保持。

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给未来的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英语教师也要争当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的先行者。因此,学习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毛明勇.大学英语教师网络教学能力现状分析[J].外语界,2007(02)

精英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外语教育分工成本精英化专业化集团化

要目:

一、数据

二、学外语与研究“先进文化”的关系

1、“先进文化”之“先进性”对中国是如何形成的?

2、哪些西方文化是“先进文化”?

3、哪些人才可能具有研究“先进文化”能力?——精英

4、应该由哪些人通过学外语来研究“先进文化”?——精英

三、外语教育改革的三个原则

1、精英化

2、专业化

3、集团化

四、申论

1、古今中外同类情况提供的借鉴

2、民族复兴中的语言问题

3、一些具体措施

4、关于本文的数据的说明

一、数据[①]

数据1

学习时间:一个学生用于学习外语的时间有多少?有统计,从初中开始,中国学生用于学外语(主要是英语)的时间是其学时间的1/3。那么,一个学生1年中就有3个月时间学外语。

学习人数:全国每年一共有多少学生在学外语?全国在校的初中生(含初中生)以上的学生人数是1.1亿。[②]

学时间:全国的学生一年用于学外语的时间总共是多少?3个月´1.1亿人=3.3亿月/人。

如果把这些学习时间折算成劳动力价值,则全国的学生每年耗费在学外语上的金钱将极为惊人(详见文末)。

数据2

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为5480.03亿元。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为6208.27亿元。[③]

无论是教学设施、教师培养、教师工资等等投入,所有教育经费最终都落实到学生身上。而各个学科对教育经费的消耗,可以按照各学科的学习时间来分配。除去了小学教育消耗的教育经费,如果按照数据1的学外语时间占学时间1/3,初中以上的外语教育消耗的教育经费,每年至少也是1000多亿。

数据3

(一)、1个博士生,从初中开始到完成博士学业,按照学制,总共的学习时间是16年(硕士阶段如果改成2年,博士阶段则增加为4年),耗费于学习外语的时间不少于5年,60个月。这5年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这5年时间用来学专业,可以看多少书呢?每年250个工作日,每天8个工作时,5年就是1万个工作时。如果1小时精读10页专业书(读8页也好啊),那么,可以读10万页。就是说,400页那么厚一本的书,可以读250本。请问:今天的博士,有几个在硕士和博士阶段一共精读了250本专业书?许多博士,花在专业上的总时间根本没有学外语的时间多,这难道正常吗?

再作一个国际比较。如果美国的学生不必修外语,中国的博士生学习专业的时间就要比美国的博士生少5年!!!因此,就平均而言,中国的博士生的专业学习时间只相当于美国的本科生!!!

(二)、相应地,硕士生学外语的时间是大约是4年,本科生、专科生大约是3年,高中生大约是2年,初中生大约是1年。花费如此之多的时间学外语,究竟能为学生提供什么帮助?值得吗?如果把学外语的时间用来学习实用技术,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收益呢?比如,一个大学生花了3年时间学外语,如果这3年时间用于学习技术,足以熟练地掌握一项专门的实用技术,从而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以及其他社会效益。并且,大学生耗费3年时间,达到的外语水平却仍然只是无效水平呢(关于无效水平,详见后文),他学的外语实际上完全是无用外语。是故,为什么要迫使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学外语呢?

我们自始至终要牢记:学外语对于我们国家建设来说,必须是功利性的行为,必须进行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和衡量。外语对于我们只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就应该从掌握工具的成本及其收益来衡量,还应该从社会分工来衡量。[④]如果不分工,人人学外语,造成巨大的学习成本,却不见得能够获得预期收益,得不偿失,怎么有利于国家建设呢?怎么有利于民族复兴呢?

二、学外语与研究“先进文化”的关系

作为国家的制度设计,外语教育预设了两个前提:在目的上,我们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而向外国的“先进文化”学习;在方式上,是通过学外语来研究、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在这两个前提之下,外语就只是工具。下面,我们从目的和方式的角度考察我国的外语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我们以问题的方式来揭示这些弊端:“先进文化”之“先进性”对中国是如何形成的?哪些西方文化是“先进文化”?哪些人才可能具有研究“先进文化”的能力?应该由哪些人通过学外语来研究“先进文化”?[⑤]

1、“先进文化”之“先进性”对中国是如何形成的?

今天的中国人,几乎毫不怀疑地接受了西方文化是先进的的观念。常常是西方人说了什么,中国人(首先是许多与西方接触比较直接和密切的学者)就很可能跟着说什么。如果西方人尤其是西方的某个名人说了中国的一句好话,中国人就很可能沾沾自喜。在学术界,就我比较了解的人文学科而言,学者们的研究方法,最通常的方法就是引用西方的名家来证明自己。当然,也有人反对这种唯西方马首是瞻的方法,认为这是中国人的“失语”,是“汉话胡说”。

这里的问题是,今天的中国人怎么就会如此轻易地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的?答曰:这里有一个历史的形成过程。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坚船利炮的侵略,屡战屡败。人们自然要追问失败的原因。在追问原因的过程中,形成了西方文化优越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基于三个前提和由此前提展开的逻辑推理。[⑥]“前提1:对社会作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分。前提2:把三者看成因果关系。前提3:中国国势衰微,经济弱。三个前提的区别是:前提3是事实,前提1、2却是假设。”从这三个前提出发,形成了如下逻辑。在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形成了一个因果链,并分成三环:直接的因果关系是经济与政治、政治与文化,间接的因果关系是经济与文化。这三环构成一个单向循环,其中任何一方的强弱胜负都会导致另外两方的强弱胜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因果关系可以通过如下追问非常简单地获得。事实前提是西方经济强大。追问:为什么西方经济强大?答曰:因为西方政治制度优越。再追问:为什么西方有优越的政治制度?答曰:因为西方文化优越,有一套严密完整的学术体系。结论:西方经济强大是因为西方文化优越——经济与文化立刻建立起因果关系。这套逻辑用在中国,则得出国势衰弱,是因为文化落后的结论。

2、哪些西方文化是“先进文化”?

中国人对西方的“先进文化”的认识和接受,伴随着的是中国的失败和屈辱。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忘了,学习外语,不是为了学习外语而学习外语,是为了研究西方的“先进文化”,是为了富国强兵,为了保国保种保文化。我们必须清醒地明白,外语只是工具。我们国家的外语教育的政策、制度、措施、方法以及各种舆论宣传导向都必须牢牢记住这一点。

是不是西方的一切文化都是先进的呢?显然不是。由于中国人是从先进科技那里追问出文化的先进与否的,而且研究和学习“先进文化”是为了富国强兵,那么,对于中国人而言,要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研究哪些西方文化(对象)是比较确定的。[⑦]

大致可以说,我们首先需要研究的西方文化是西方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的成果,尤其是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以及西方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等等。其次是哲学,它集中体现了西方文化的思维特征、方法,体现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是西方文化的基础性的东西。再次是其他人文科学(如政治学、法学等)的部分成果。[⑧]只有明白了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明白我们需要什么。只有明白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研究才有针对性,而不会沦为为研究而研究西方文化,也才不会盲目地学习(甚者沦为模仿)西方文化。

如果说自然科学成果可以直接模仿、学习,那么,哲学等人文科学则不是可以直接模仿和学习的,因为这些文化形式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性,是各个民族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各具特征的生活样态的体现。因此,如果肆意模仿、学习乃至照搬其他文化的民族文化形式,就一定会导致对本民族的文化形式的遮蔽,这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文化同化。如果是这样,就立马违背了我们研究西方文化的宗旨,因为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了保国保种保文化。如果民族文化被西方文化同化,则文化不能保,那么,研究西方文化也就与民族复兴的宗旨背道而驰,甚至就是对自身宗旨和使命的背叛。

3、哪些人才可能具有研究“先进文化”能力?——精英

明白了主要研究对象,那么,该由哪些人(即主体)来研究这些对象呢?而这又须明白,主体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具有能力研究那些文化对象?我们知道,我们要研究的那些文化对象,西方人也要研究。哪些西方人才可能具有研究那些文化对象的能力呢?即使西方人用母语阅读那些文本,即使向每一个人提供同样的研究机会,也只有极少数人才具有研究能力。这些人,我们称之为精英。精英不是一个与大众简单相对的一个概念。有些人在这方面是精英,在另外的方面却很平庸。由于天生智力的差异、意志强弱的差异、兴趣的差异、身体的差异、环境的差异等等,造成有的人成为精英,有的人却比较平庸。这是古今中外都存在着的事实。就学术研究而言,它需要研究者具有较高的智力、坚强的意志、强烈的兴趣、健康的身体等等。这些条件对于研究者都只能说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当然,一个人是不是精英不是生来就决定了的,而是在各种竞争的优胜劣汰中选的。

即使在西方,大众对它的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大概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先进文化”)也是一知半解的,这跟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包括古人)对自己民族的精华并不怎么了解一样。有几个人读过几本古书呢?熟读四书五经十三经诸子百家的人就更少了。有几个人知道古代的天文地理、术数方技的奥妙呢?有几个人真正领略了古人的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呢?

因此,即使把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准确无误地翻译成为汉语,一般大众也读不懂。即使一般大众熟练地掌握了外语,他也仍然读不懂那些“先进文化”。试想,先进的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学等等,是大众能够掌握的吗?《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判》、《小逻辑》、《存在与时间》等等哲学著作,不要说大众,就是哲学博士、哲学教授都很难说能够轻易读懂。

由此,下一个问题接踵而来——

4、应该由哪些人通过学外语来研究“先进文化”?——精英

只有精英才可能研究“先进文化”,因此也就只有精英才可能通过学外语研究“先进文化”。有了上面的论述,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试看中外文化交流史以及世界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史,都是精英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的高潮,一是佛学东渐,二是西学东渐。在佛学东渐中,是鸠摩罗什、僧肇、玄奘等等精英研究、翻译、引进了佛学。在西学东渐中,明末时期是徐光启、李之藻、利马窦等等精英,近代是严复、林杼、詹天佑等等精英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文化”。当年我们研制原子弹,基础理论和技术主要是向西方学习的。如果没有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精英,再多本科生水平的一般人才(本科生在研制原子弹中就只能归为大众)也是造不出原子弹的。

其实,只有精英才能研究“先进文化”(不管是否通过学外语来研究)这个结论,已经蕴含在“先进文化”这个概念中了。先进、平庸、落后三个概念中的任何一个都蕴涵了先进、平庸与落后的区分。一旦区分了三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先进的就不是平庸的和落后的。所以,“先进文化”只能由精英来研究、承载,同时,能够研究、承载“先进文化”的人就是精英。至于精英把“先进文化”向大众普及,那是另外的事。

三、外语教育改革的三个原则

1、精英化

今天我国的外语教育,不仅仅是大众教育,而且是全民教育。在这个教育方式下,尽管国家投入了庞大的教育资源,但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太多,导致人均教育资源极为稀薄。而且,在学外语的人中,不仅仅有许多人是被迫学外语的,同时他们也是不必要学外语的。全民学外语,既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其中许多人的生命的浪费。为什么如此说呢?

第一,外语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只是工具,是富国强兵,实现民族复兴的工具,而不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第二,掌握外语这个工具需要成本,而且需要极高的成本。这个成本主要指学外语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并因此对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构成影响。博士生总计学外语的时间不少于5年,但仍有许多博士生不能熟练地掌握外语,博士生以下层次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外语的就更少了。

第三,掌握外语必须达到相当的程度才是有效的工具。这与第二是相关联的。

因此,即使人人都学外语,许多人的外语水平仍然是无效的水平,不能让他们通过外语研究“先进文化”。

就目前对英语水平的衡量标准看,大学英语教育主要以四、六级考试检测学生的英语水平。姑且不说学生为了通过四、六级要付出巨大成本,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就算学生通过了四、六级,这种英语水平又有什么效用呢?难道四、六级英语水平能够去研究、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吗?——不能。除了某些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并且这些学生本身的专业水平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否则根本不可能具备研究西方的“先进文化”的能力。我认为,专业水平没有达到相当于博士的水平,根本谈不上研究“先进文化”。全国每年招收数以万计的博士生,具有研究“先进文化”的能力的人是不多的,更不要说学术创新能力。研究、学习“先进文化”,是一种研究性的、创造性的学术工作,需要研究者具有非常优秀的个人条件,并且需要社会为他提供好的研究环境,所以真正的学术是非常精英化的。[⑨]

因此,对于研究“先进文化”而言,四、六级英语水平仍然只是大众水平,只是无效水平。这里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废品水平”。投入在四、六级英语教育上的成本都是无效成本——血本无归。需要指出,不仅外语水平,就是专业水平,大学生也无法研究“先进文化”。

那么,四、六级英语水平是否完全没有用呢?有人说,可以和外国人作一些交流呀。问题是:第一,为了和外国人作一点点交流,值得国家以及学生个人投入如此巨大的教育成本吗?国家有这个必要和义务付出这个成本吗?第二,即便能够与外国人作一些交流,也远离了我们的研究“先进文化”的宗旨。用四、六级水平与外国人作一些交流,能够学到什么“先进文化”吗?——几乎完全不能。第三,外国人到中国,应该是他说汉语,而不是中国人说外语去屈就他。外国人到中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主要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我们凭什么要一味迁就呢(特殊的对外部门除外)?

因此,我国的外语教育的受教育范围应该从大众化(实际上是全民化)向精英化转变,并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有利于精英化。

精英化包括德和才的精英化。德的精英化是需要学生明白,他们担当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而且他们应该比一般的大众担当更多的责任。才的精英化包括外语水平的精英化和专业水平的精英化,至少精通一门外语和一门专业。这些精英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通过外语进行中外沟通。只有做到外语水平的精英化和专业水平的精英化,才可能通过学习外语来研究“先进文化”。只有兼具德才,才能成为促进民族复兴的精英人才、志士仁人。[⑩]

我国每年有2000多万人上初中,600多万人上高中,300多万上大学,在校的初中生以上的人有1.1亿人。国家应该选拔其中的部分优秀人才,进行精英化的外语教育和专业教育。

2、专业化

专业化是让部分精英人才心无旁骛地学习外语和专业,从事研究、引进“先进文化”的工作。他们应该成为沟通中外的专门的桥梁。通过这些精英,外国的“先进文化”被翻译成汉语,其余的人就通过汉译文本来阅读、研究和学习外国文化,择善而从,择恶而拒——这就是“先进文化”的普及。[11]所以,根本不需要每个人都学习外语,然后低水平地重复阅读外国文献。

3、集团化

集团化是说,国家应该或者可以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对精英人才统筹安排,发挥集团优势。举一个例子来说,佛经的翻译、马列主义原著的翻译,都是在国家力量的统筹下完成的。没有国家的统筹,仅仅具备精英化和专业化的个人,是很难完成如此规模巨大而艰巨的翻译工作的。因此,对于重大任务采取集团化的合作方式,同时也能最大可能地发挥个体精英的效力,人尽其才。

上述三个原则,精英化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专业化和集团化都是在精英化的基础上派生的。只有在精英化的基础上,专业化才可能构成专业强势,否则即便专业从事,仍然徒劳无功。只有在精英化的基础上,集团化才可能构成集团强势,否则就只能是乌合之众。[12]

必须说明的是,这三个原则,绝对没有排斥民间和私人学习外语,研究外国的“先进文化”。这三个原则,是以国家为主体,针对的是国家的教育资源、学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的是国家如何实现各项具体的而又重大的任务(这里主要是研究外国“先进文化”的任务)。概括起来,这三个原则,是国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宏观调控的策略或者方式。至于国家是否有义务并在多大程度上为民间和私人的学习提供教育资源,又当别论。

还必须指出的是,三个原则背后的更基础的理论是分工理论。对于三个原则和分工理论,都可以采用非常简单的成本和效用这一对概念来分析。所有分析和根据分析提出的原则,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效用的最大化,最有效而且最节约地实现民族复兴。

四、申论

1、古今中外同类情况提供的借鉴

(1)、以史为鉴。最为经典的例证是佛教传人中国和佛经的翻译,以及玄奘的取经。

从佛教开始传人中国,自始至终都只有极少数精英在从事佛教文化从印度到中国的中转工作。中转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翻译,[13]所以,佛经翻译史彻彻底底是一部精英活动史,这在佛经翻译史上的脉络是非常清晰的。并且,佛经翻译的专业化和集团化也实现得非常早。东晋时期的鸠摩罗什掌管的译场就是四百多人,唐代的玄奘的译场有六百多人。不过,相对于学习佛教的大众,懂梵语的翻译者是极为稀少的。同时,留学(取经)也是极其精英化的。正是采取精英化、专业化和集团化的方式,使佛教成功地传入了中国,同时又没有让大众学习梵语,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外语教育改革的三个原则,也是从佛经翻译的历史经验中提取出来的。

(2)、现实佐证。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引进,就采取了精英化到大众化的方式,先由精英中转,然后大众接受。这种方式既快速,又有效率,而且成本低廉。Win98、Win2000、XP操作系统的引进,都是这样做的。难道需要每个中国人都学英语,然后用英语使用计算机?

(3)、国外参考。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实行了象中国这样的强制性的大规模的外语教育,并且对外语的重视远远超过了母语。同时,也没有哪个国家通过大众化的外语教育实现了研究、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目的,从而实现了富国强兵、国家兴盛。我们通常把日本看作向西方研究、学习的成功典范,但是,日本决不是通过大众化的外语教育来实现振兴的,甚至主要不是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振兴的,而是研究、参考西方,把自力更生、自我创新作为根本。韩国也不是。沙俄的崛起、苏联的称霸,也不是主要借助于向外国研究、学习的。

与中国相对照,法国为了抗拒英语和英语文化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加强母语与民族文化的教育,净化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环境。而中国呢,反而要建立什么中英双语环境,似乎学好了英语,中国就强大了,万事就大吉了。殊不知,这恰恰丧失了民族自信,忘记了反求诸己、自力更生这一自立自强精神。

(4)、海纳百川。虽然学外语是为了研究所谓的“先进文化”,但是,我们不能太急功近利,更不能势利。我们的眼光不能只盯着西方世界,还应该密切关注世界上的其他文化和社会样态,全世界的文化都应纳入我们的视野。因此,我们应该培养精通各种语言的精英人才,研究各种文化,考察在各种文化浸润之下的社会样态,稽其成败得失,借他山之石,反求诸己。

2、民族复兴中的语言问题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最高使命。今天,党中央、国务院再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号召。民族复兴不仅仅是富国强兵,它还蕴含了更丰富的意义。民族复兴的思想资源必须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根本,反求诸己,实现思想资源的自力更生。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研究、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因此,民族复兴不仅仅指实现经济繁荣和政治合理,还必须促进本土文化的昌盛,实现文化复兴。文化复兴是一个民族复兴的真正标志。要实现文化复兴,就需要向自己的历史文化寻求思想资源,就需要让一般国民(尤其是学者)熟悉自己的历史文化。因此,就需要加强母语教育。通过加强对母语的教育,加深国民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和推动力。

加强母语教育,应该注意两方面的教育。首先是强化对母语的感情,强化母语的超工具性。母语虽然可以作为工具,但母语首先不是工具,而是使人成为人的基础。这是正面的教育。其次,强化外语是工具的观念,淡化对外语的感情。不少民族的兴盛过程中,都有这两个方面的努力。最明显的例子是西方的崛起,竭力强调自己的强盛渊源于希腊和希伯来文化,并淡化非西方尤其是东方文化对西方的影响。[14]

3、一些具体措施

(1)、不仅取消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而且取消大众化(全民化)的外语教育。从前述三个原则可以自然地得出如此结论。对于博士生以下层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应用型而不是研究型的,他们基本上没有能力研究“先进文化”。他们只需要能够阅读汉译专业文献,就可以成为合格的或优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就可以成为专业精英。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要求他们都必须学外语。

(2)、取消硕士、博士招生必考外语的考试方式,改为根据专业和培养人才的具体目标来确定是否需要考外语,是否需要在攻读硕士阶段、博士阶段继续学外语。如果有些专业需要直接跟踪外国“先进文化”,则应该学外语。针对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延长学制,为学外语提供专门的时间。当然,单个精英的培养成本可能增大,但国家的总投入会节约无数。

(3)、对于不必再学外语的学生,节约下来的时间应该如此分配:加强历史文化的教育,加强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的教育。

4、关于本文的数据的说明

这里需对本文涉及的数据作出一些说明。

一、学习时间折算成劳动力价值。

如果下劳动力的角度看待学生,学校的专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劳动力投资。在当今社会,这种专门教育为学生提供终生的智力支持、技术支持。一个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基本可以决定他能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教育程度几乎决定了他可以从事的工作的最大范围。教育程度高,可供选择的工作范围就大,工资也更高。就经验事实看,一个人的教育程度与他实际从事的工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古代也大概是这样)。因此,学校教育对一个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接受1个月教育,学生在这一个月中的学习中付出的劳动力(包括体力、智力等等)的价值,远远大于他就业以后1个月所创造的价值或工资。因此,1个月的学习所付出的劳动力,这里估价为3000元。[15]如果学生学习的层次越高,他1个月学习所付出的劳动力的价值就越高。

那么,全国的学生1年耗费在外语学习上的时间,折算成劳动力价值就是:3000元/月´3个月´1.1亿人=9900亿元!!!这是令人恐怖的数字!

这些数据只是非常粗略的估计。其实,我们从日常学习中也能感觉到外语教育的耗费是非常巨大的。

二、中学生以上的学生用了学时间的1/3来学外语,这个数据是根据一些统计估计的。《中国青年报》说:“央视‘时空调查’一项还在进行中的调查发现,有29.7%的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将在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甚至几乎全部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很显然,四六级这一当初为检测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考试,已经极大地背离了它的初衷”。[16]

在中学,一些主要学科的正常学习时间是1/7-1/8,但普遍存在着外语大量挤占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的现象,致使学外语的时间大大超过正常水平。在大学,可以肯定的是,就单科学习时间看,学外语的时间肯定是最多的。在学分与学习时间的比例上,外语的学分与学习时间之比,大大高于等量学分等量学习时间的比例。目前的多数数据显示,学外语花的时间不低于学时间的1/4。

即便抛开统计数据,按照等量学分等量学习时间的比例计算,耗费在学外语上的时间也是恐怖的。

三、没有计算在外语教育上的如下消耗:学生因为学习外语而付出的各种费用(如买书、买收录机、磁带、参加课外外语培训),据调查,“67.38%的公众表示,自己为了准备四六级考试,所花费用在100元以上。其中18.53%的人更是花费超过千元。有学者最近在《南方周末》上谈起此事,说他相信‘英语四六级考试每年对GDP的贡献是很大的’”;[17]小学生和成教学生学外语的投入;因不能通过外语考试而被扼杀了的精英;外语教育和考试给社会和家庭尤其是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乃至戕害;外语教育对历史文化和母语的侵蚀,“和英语的强势相比,汉语显得尤为落寞。人们在不断通过考试‘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时,汉语能力却几乎无人问津”,据调查,“‘现在的大学生中文水平普遍下降,和英语学习相比,中文应该更受重视’的观点得到了88%的公众支持”,[18]等等。加上这些,外语教育给我国造成的损失更恐怖。[19]

[①]关于本文的数据和外语教育造成的惊天经济耗费的估算,详见文末的数据说明。

[②]1.1亿,这是教育部2003年统计出来的2002年的教育数据。这里还没有包括成人教育的学生和小学生学外语的时间。加上成教学生,中学生以上的在校生总数约为2亿。

[③]这是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④]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就指出了外语教育中涉及的社会分工问题。

[⑤]由于“学习”一词通常设定了被学习对象的价值性,所以,我把通常使用的“学习”西方文化改为“研究”西方文化。哪些文化是先进的,只有在了解尤其是研究之后才能知道。

[⑥]关于这个反古逻辑,笔者另文有详细讨论。参见邓曦泽:《近代以来的反古思潮的“反古逻辑”批判》,载中国儒学网:/07%20xifangzhexue/fanguluoji.htm。

[⑦]关于科技是中西冲突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国人是有清醒的认识的,近代史对此也有明晰的发展线索。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到“四个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⑧]至于西方的流行文化等等内容,并不在我们的研究目的和任务之内,最多只能说是顺带涉及。

[⑨]那种“著书都为稻粮谋”、自欺欺人的伪学术不在这里的讨论范围内。

[⑩]精英化是说从事中外文化沟通的人应该精英化,而不是说只有这些人才是精英的或者最精英的。这是分工的不同。

[11]佛教传入中国,就是通过精英翻译佛经,大众阅读汉译文本而普及的。

[12]其实,邓小平关于建设“四化”(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干部队伍的思想也可以运用于外语教育的改革。革命化是就德的精英化而言,知识化是就才的精英化而言。

[13]至于普及性传播,在翻译之后,可以由更多的人来进行。就精英化程度而言,传播者并不一定低于翻译者,二者仍然只是分工的不同。这是需要强调的。

[14]学术界对此已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史实来证明。

[15]这个3000元的估计是不精确的。这里是把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的1个月的劳动力付出平均起来估计的。但是,从学校教育为每个人提供终生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来看,这个数据并不离谱。即使估计为1500元或者1000元,折算出来的劳动力价值仍然是非常巨大的。

[16]《中国青年报》2005年1月17日。相关链接:

[17]《中国青年报》2005年1月17日。由于四、六级外语水平对于研究“先进文化”而言是无效水平,所以这种GDP是无效的或者是负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