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知识点范例6篇

部编版高中历史知识点

部编版高中历史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 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1 区别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2004年第一版出版后,相继改版两次,在2007年推出第三版。针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与第1、第2版进行比较,第3版历史教科书相比之前变化较大,存在很多优点,主要包括图书的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两个方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外在结构存在很多亮点

所谓外在结构,主要指教科书的排版、知识框架和体系等方面。这里存在的优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教科书选用的图片更贴近史实。

高中历史第三版教科书中增加了很多有关历史真实事件的图片,同学们很容易看到图片反映出来的历史现实,对历史的学习更有兴趣,所以高中历史第三版教科书具有鲜明的图文并茂的特点。例如:《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的漫画《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图中一群侵略者手持钢刀宰杀一条中国巨龙,剁头的剁头,斩脚的斩脚,情形十分残忍和恶劣,这幅漫画十分形象具体地再现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十分具有讽刺意味地批判了当时外国列强的这种可耻行为,同时展现了中华民族危机空前的历史情境,再多的语言文字描述也难以达到如此效果。

2.教科书更注重历史年限的排列。

高中历史第三版教科书更注重历史年限的编排。例如:《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在必修l第l、2版中,而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国共十年对峙等内容在第三单元《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这样的编写顺序容易导致学生混淆学习的知识时间。所以必修l第3版进行了相对应的改革,将第l、2版原第二、三单元合并为《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在单元内把上述内容全部按时间顺序重新编排,这样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3.增加了《本课要旨》和《模块链接》两个栏目。

高中历史第三版教科书增加了《本课要旨》和《模块链接》两个栏目,如以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的《本科要旨》为例:

(1)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3)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演变。

又如第3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讲述了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三项内容,《模块链接》做了如下提示:“本课相关内容可参见必修2第11课;必修3第l9、20、2l课。”这样的《模块链接》有利于高中生学习和巩固复习,清楚地把握历史来源的来龙去脉。

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内在结构存在很多亮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内在结构存在一部分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学习内容更简明扼要,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例如:关于《德意志帝国宪法》第3版的相关叙述则不到150字,相对之前第一版、第二版有较大改进,宪法中的一些具体规定经过改编排列在《资料回放》中,整体感觉比之前更简洁明了。第3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等历史知识内容也进行了行营的简化,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减轻学生学习历史的压力和负担。

2.将不合理的语言编写进行删除。

高中历史第一、二版教科书中仍然存在一部分不太合理的语言编写,在第三版编写过程中进行了删除。如必修1第1、2版《夏商周政治制度》一课是这样表述的:“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所取代。”如果这样表述,就是禹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启。在第3版改为:“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了‘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经过第三版这样改编,标书比之前更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与第1、第2版之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必须不断对教材进行探究,以最完美的一面呈献在课堂上供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部编版高中历史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实施困惑;应对方略

在“一标多本”的教育大背景下,教材的选择和实践,对于教学改革也非常重要。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是在“整体史观”理念指导下编撰而成的,是比较有价值、有特色的教材,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指导实践教学中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旧存在诸多困惑。

一、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实施困惑

(一)有效实施专题史体例的前提

1.学生要具备良好的通史基础。新课程改革中,岳麓版历史教材大胆突破了通史类编写方法,也不是先中国史后世界史的编写方式来表现专题内容,而是以时间为分界点,将历史划分为古代中外史、近代中外史和现代中外史,采取中外合编、中外对应的原则来编写。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专题史体例并不是让高中学生学习并掌握系统的、专业化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而是让学生在对具体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看懂这些关系,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历史知识体系,因此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并掌握通史知识。而目前初中的历史教学难以为这种专题史学习提供有效支撑。例如,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的教材中,没有介绍欧洲封建国家与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关内容,而高中必修课程历史(I)中却对欧洲主要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种历史知识体系的脱节,将会为高中学生专题史的学习带来巨大困难。

2.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例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III)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教材安排5个课时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进行阐释,在第九课的《诗歌与小说》中,内容涉及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领域的知识,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特色,进而使其从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层面来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但很显然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研究表明,有12%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驾驭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有54%的教师在备课中感到吃力。虽然,要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多重途径(如在职培训、学术研究、跟进指导等),但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致使在短期内难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给有效实施专题史教学带来了较大困难。

(二)内容选择和课程标准的达成度

1.内容选择对课程标准的误解。教材编写者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造成了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在内容选择上存在巨大差异。从岳麓版教材的内容选择上看,其教材编写者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偏颇。例如,在必修(I)中,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设有9个专题,其中“抗日战争”是“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2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岳麓版高中教材将专题2抽出来并入专题8“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进而使得“抗日战争”的重要历史地位被严重弱化。

2.教材难度已超越“基础性”。如前所述,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是在“整体史观”理念指导下编撰的,其专题史体例的有效实施对学生通史知识体系的掌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通史知识薄弱的学生而言,要独立理解教材中一些看似简单的内容也存在较大困难,教师不得不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进行补充。例如,必修(II)的“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课,教学内容简单,但是教材中所涉及的青花、斗彩、五彩、块炼铁、粉彩等手工业技艺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可见,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已超越“基础性”,使得教师难以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同时,学生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大量的补充知识。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实施困惑的应对方略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指在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指导下,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和性质,把国家层面上的规划和设计的书面计划经验逐步转变为与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相适应的创造性实践。具体而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即以学校为本,以培养和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历史意识进而获得全面发展为目的,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条件及培养目标,在对学生历史学习经验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并利用学校及当地的历史课程资源,积极进行课程开发。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用教材教”。在内部整合中,要注重专题史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外部整合中,要弥补初高中历史教材衔接上的不足,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2.加强学法指导,大胆尝试学案式教学。与教案相比,学案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师生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主体地位,其导学策略和导学过程,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的针对性和循序渐进性更强。因此,大胆尝试学案式教学,能够使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展有效的分层次指导,进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有效化解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实施困惑。

参考文献:

[1]张传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研究与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高明方.论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显著特点:以岳麓版高中历史新课标必修2第2版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79-180.

[3]罗文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分析[J].考试:教研版,2012(07):110.

部编版高中历史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材;电影史;专题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0

1.新课程标准下各版本教材的回应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加入了电影史的相关内容,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认识到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目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有四个版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电影史内容方面的编写也有一定的不同。

(1)人教版。在人教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电影史的内容主要是安排在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的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中,在内容编排上,人教版将音乐、电影和电视等部分安排在一起。

(2)岳麓版。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电影史的内容主要是安排在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中的第19课,在内容编排上,电影与电视被安排成为一课,并没有与音乐放在一起编排。

(3)人民版。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是将电影史的内容设置在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的第4课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中,在教学内容上,人民版教材主要是根据时间的顺序来描述艺术的发展,电影史和二十世纪的文学、美术、摇滚乐等共同组成了“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一课。

(4)大象版。大象版高中历史教材,也是将电影史的内容设置在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的第24课中,在内容编排上,将音乐、电影和电视等部分安排成一节课,大象版这部分的标题和人教版有所不同,大象版关于这部分的标题是“蓬勃发展的音乐和影视艺术”。

2.各教材中“电影史”内容微观比较

(1)人教版中的电影史。对于人教版中的电影史,从整体上看,课文内容从电影的发明一直介绍到“二战”结束后电视的普及运用,关于电影史课文总共分为两个自然段,其中第一段主要是介绍电影的发明以及默片时代产生的重要影片,第二自然段主要是对有声时代电影的发展进行介绍。人教版教材的电影史内容,是根据时间顺序,对电影的产生、早期发展历程等进行相应的描述,教材中提到的相关人物都极大的促进了电影的发展,而选择的影片也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作品,教材选择的史料比较恰当,在选择史料时,考虑到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因素,教材中提到的电影都是能够体现与反映时代背景的,能够促进学生认识这些新事物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的理解,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人类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独特作用。

(2)岳麓版中的电影史。与人教版教材不同的是,岳麓版教材将电影与电视单独设置成一课,这也就相对增加了电影史内容编排的所占比重,关于电影史的内容有四个自然段,电影部分的子目标题是“默片时代”,其主要内容是对默片时代的电影进行介绍,在岳麓版教材中,有5段小字的补充背景资料。因此,在内容上,相对于人教版更为丰富。在岳麓版教材中,以大字作为主要内容框架,以小字为资料进行补充,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是在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内容比重分配设置的不均匀是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岳麓版教材中,主要是对默片时代的电影发展进行了阐述,对于后期的有声电影时代的介绍则相对较少。另外,在影片选择方面,大部分都是美国的,影片素材的选择相对不够全面,可以再适当增加一些其他国家拍摄的电影。

总体看来,各版本教材的编写都符合时展潮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改以来,文化史的比重较以往大大增加。我们应当付诸更多的精力去钻研探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使用的教材版本,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注重课文内容的融会贯通,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电影史的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部编版高中历史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中国通史故事》编辑活动探究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2011年夏天,新版本的《中国通史故事》摆在了各地书店里,其相关信息显示在多家网站上,再一次出现如二十年前那般热卖热评的光景。作为这套书的主要设计者,我自然生发了一些感慨,进而思之,觉得对此书的编辑活动作深入探究,在今天的客观环境中,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通俗历史读物的选材

《中国通史故事》是二百万字的长卷,内容上的最大特点是系统和全面。说系统,是指该书沿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讲到了20世纪末,一“通”到底,反映了几千年的基本走向。说全面,是指它从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等各个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面貌。但是,再系统再全面,也不可能囊括所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历代存留下来的史料浩如烟海,繁多而冗杂。任何一部史书都不会事无巨细一一收进,必是依据各自的理解和需要加以选择,有所取舍。

《中国通史故事》在起初策划的时候,就定下了“传播正确历史观”、“讲述准确历史知识”、“平易而不俗气”的宗旨,在选材上严格把握。简言之,就是选择那些体现社会进步的、反映各方面成就的、有思想启示作用的事件和人物,写成故事。这一点,受到了周谷城、戴逸、李学勤等史学大家的肯定。这次修订,正赶上历史读物盛行的时候,各类“戏说”、“正说”、“讲坛”的读本卖得很火。似可以仿照某些书的样子改造这套书,有人提出过这种意见。经过讨论,我们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材原则。我认为,书的着力点不同,读者的爱好和需要也不同。对于青少年历史读物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严格选材都是第一要紧的肯綮。选材的标准和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书的质量,展现着书的自身形象。

举个例子,史书上有很多古代当权者私生活的记载,有些读物很喜欢这些,讲了不少“宫闱内幕”。《中国通史故事》没有讲这方面的事,如果有些情节和某个重大事件有关联,也只是作简略叙述,不作渲染。究其原因,这些事不能体现历史的本质,对青少年读者也没有多大意义。

又比如,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基线,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谁讲历史也离不开政军大事方面的内容(专业史除外)。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政治上的权力争斗不断,十分惨烈;大小战争少说也有数千次,史料记载十分详尽,讲起来故事性很强。然而我们考虑,这方面的事讲得太多太细,会让读者形成灰暗心理,以为历史就是当权者的争斗史。实际上,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主要是人民大众和各方面杰出人才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的结果。缘于这个认识,《中国通史故事》在讲著名政军事件的同时,大量收入了经济、科技、文化、百姓生活方面的内容。同样,这次修订本增加的“民国”和“共和国(前50年)”的两部分,也没有多讲领导层的活动和矛盾,而是对各个领域的成就和广大民众的活动给予较多彰显。

二、历史故事的编写方法和语言表达

历史读物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用什么方法组织材料和叙述史实,至关重要,也是对编辑思维能力的检验。应该说,方法是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拿同样是我编辑或主持编辑的几套“通史类”读物来说,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以故事情节为主,一线贯穿,衔接紧密,作者的态度“含而不露”,颇像章回小说的写法。《中华五千年》则以大事为纲,运用“广播剧”的形式,人物对话和编者解说交叉进行,以点带面,粗细结合。另外,像《中华人物故事全书》、《古人故事新编》等以人物为主体的丛书,也各有各的写法,绝不雷同。多位作者合作的《中国通史故事》则是站在今天的高度,讲故事与讲知识相结合,朝代概述与具体人事情节结合,全面反映历史面貌,并有明确简短的分析评说。我认为,用什么方法编写,应是根据特定内容设计,完整一致,纹理清晰,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次修订《中国通史故事》,增补了一些内容,也严格按要求的写法加工,以求风格的统一和特点突出。

历史学研究的最突出特点,是全面整体地看待分析事物,客观冷静地评判人物和事件。历史读物对人事的叙述和评价也应是理性的态度,公正公允,不能片面和偏激。中国古代记史家早就有“秉笔直书”、“不溢美不增恶”的传统。马克思也说过:“对历史事件不应当埋怨,相反地,应当努力去理解它们的原因,以及它们的还远远没有完全显示出来的后果。”而我们看到有一些历史读物,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喜欢大褒大贬,作者的情绪激昂,用很多的形容词加以赞扬或斥责,感叹号不断,好便都好,坏便都坏。《中国通史故事》在编写修订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语言情绪化这种感情用事的情况。这样写不但有损历史的科学性,也使全书言辞过度激烈,让读者读着紧张,继而产生厌烦情绪。在审稿加工时,我们对这样的问题都作了修正。实践证明,历史通俗读物的语言表达应是平和的、张弛有度的,既不能太平淡,也不能过浓烈。《中国通史故事》注意了这一点,几百节的故事,娓娓道来,紧慢适度,不温不火,读者反映很好。

对编辑工作在出版过程的地位和作用,有人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编辑是中心,是基础,也是主导。有人则提出面向市场,就应以发行和营销为中心,编辑处于服从地位,起保障作用。其实,在新形势下,发行人员参与选题制订,编辑人员参与营销发行,都是一种需要,没有多少理论的考量。谁主谁次,要看是哪种类型的选题和选题的来源。这些都不应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像《中国通史故事》这样规模大、学术性强又讲究文化含量的品种,就应以编辑为主体,吸收各部门的意见,整体推进。

当然,这要有个前提,就是编辑自身的学识、能力和经验要靠得住,只有热情和愿望还不够。《中国通史故事》(三卷本)的首次运作,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可以说是编辑主体运作的典型。从内容设计到主持写作,从编辑加工到统稿定稿,从编排方式到装帧插图,从宣传推介到评论研讨,都是由有学识有经验的编辑人员提出和直接操作的,体现出严谨周密性。所以它成为内容扎实外形也美观的两个效益都很好的图书产品。

时隔20年,这本书修订再版的过程中,在编辑作用上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本来,按编辑提出的方案,是在增加共和国50年历史故事后,由原来的三卷本改为四卷本,保持原版本的优点,而在版式设计上出新。但后来,据说是根据书店市场的信息,说四卷太大太多,定价太高,要分开卖才行,每本不得超过20元。于是就想把全书拆成9册,每册一个书号,单定价单卖。原本完整的一本书,一个整体,被人为地切割,“大卸九块”,失去了直接关联。9册书有薄有厚,定价不一。这样,《中国通史故事》有其名无其实,将失去“通”的特征。如果真的按这样办法出书,不但两个效益都没有,还把牌子砸了。幸亏后来给予了坚决纠正,才避免了失败。在此过程中,编辑部门一度缺乏主见,轻易放弃原方案,没有体现出自身应有的作用。这件事提醒了编辑,市场意识绝不等于简单跟从市场。

新版本在编校环节上,也出现过编辑作用缺失的情况。排出的校样,在目录、标题、书眉、序号等技术细节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差错。新画的一些插图,质量很差。查其根源,错是由排版、设计、画者等方面的人员造成的,但负有把关责任的一线编辑看了三四次,也没有发现,当然也没有改正。造成失误的原因,实际是学识和经验缺乏所致,又没有全面有效的组织安排,编辑互不通气,各干各的。图书在写作和排版过程中出些错,本是难免的事。但是当技术上的明显差错一直未被发现和改正的时候,编辑就要负主要责任了。实践多次证明,编辑能挑出毛病比看到优点更重要,看不出明显差错并及时改正,就等于放弃了编辑的责任。《中国通史故事》的这次修订,在各方协作努力下,结果是圆满的,但其间发生的曲折也给了我们值得认真记取的教训,那就是编辑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

四、老书和新书的关系

这些年,很多出版社的编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编新书出新书上,而且都是差不多的开本,差不多的厚度,差不多的定价,成批成套,内容也很相近。为此造成编辑成年忙于赶进度、工作量超负荷。究其由来,销售部门的“喜新厌旧”是一大主因。据说,新书能吸引读者,卖得快,能把钱赚回来;而再版的老书读者没兴趣,容易滞销,造成积压。这样一来,一些本来质量不错的书,很快就下架消失,编辑们又忙着编新书。不久,这批新书又成了旧的,再来一批新的。如此新老快速替换,图书的常销、长效和积累文化的功能被埋没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批批速成又速朽的书,好像“狗熊掰棒子”。为了求“新”,出版社把老书改书名,换封面,再组合,然后以“新面孔”面市,不提书的过去,也算是一种对策。这是新、老传世精品俱缺的原因之一。

《中国通史故事》从它的前身《中国历史故事》算起,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经历,算得上是一部“老书”了。在这三十多年里,它有两次大的变更。一次是从17个单行本按新的设计扩充重编成一部书,并进行了二次加工修改。一次是延长下限,依据史学新发现作了重大补充更新。这次修订再版,书名没变,封面也保留了原设计,出版说明和序言中详尽地讲了它的沿革,以及修订的情况。这样,它就坚持了客观公正性,体现出令人信服的高质量,适应了读者需求。在推介本书的时候,我们坚持不虚夸不掩瑕,如实介绍修订情况。读者看到的是一本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观赏性都非同一般的好书,就有了信任感。事实证明,知识类的大型图书,经过一段时间(不能太频繁)就应在保持基本形象的同时,根据新的发现进行知识更新。只要追求高质量,诚实待人,就可以得到新老读者的认可,做到真正的长效与常销。

部编版高中历史知识点范文5

一、试题分析

1.试题解析:第41题以世界近代史的编排为切入点,通过不同版本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的不同编排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能力。目录A是1972年版《世界通史・近代部分》的教材,是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编排世界近代史的,从材料中“革命、专制、独裁”字眼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历史的,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性和“”的影响,以革命史观为指导,把世界近代史理解为一部革命史,突出革命的重要性,编排以国别史为线索进行纵向比较。而目录B 2011年版教材以全球史观为指导,以16世纪的世界为世界近代史开端。把同一时期东西方主要国家(把英国史融入东西方世界)及重大事件融为一体进行横向比较,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弥补了现行各种版本模块史不完整的缺陷,体现世界近代史的完整性。同时开放性的问题设置为考试作答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与近年来全国卷Ⅱ第41题相比,展现开放性试题命制的新形式,是2014年高考课标卷的重大创新。

2.命题立意:以全球史观考查历史学科知识。近年来,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和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史学观念也逐渐渗透到高考试题中。将新史观引入高考试题,已成为高考试题命制的重要特点之一。2014年全国文综卷Ⅱ第41题以全球史观统摄全局,要求学生分析对世界近代史教材的不同编排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全球史观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考生看到目录B时,能很快明确试题考查全球史观的立意。从考生反馈得知,他们粗看此题觉得无从下手,细审后则在很短的时间了解了试题的意图并回归到历史学科的思维中去,在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的情况下,大部分考生发挥得游刃有余。

3.考查目标:注重历史课程内容的整合,凸显能力要求。第41题围绕材料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设问体现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涵盖内容较广。较大的开放性设问,体现了课程目标中“掌握历史知识不是老师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的要求。让考生提炼主题并进行合理论证,属于整合材料、综合观点、论证观点类能力,是对“考试说明”中的“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落实。

4.命题风格:体现创新,另辟蹊径。第41题命题风格是“稳中求变,变中出新”,将最新的史学动态引入高考试题,有效地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功能,这类试题将阅读、理解、概括、立意、论证融为一体,更加注重史料、史论、史观的整合,分析、思考、作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往年试题相比,41题不拘泥于教材,更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考查,为以后的高考设题另辟蹊径,也为高考复习指明了方向。

二、复习启示

全国卷Ⅱ第41题取材及设问是高考试题超越教材、突破传统的体现,对我们复习教学启发颇多。

1.夯实主干知识,加强历史核心概念的学习。高考试题离不开基础知识和基本学科能力的承载作用,真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但不管高考试题以何种方式考查知识点,终须回归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试题“活而不难但有思维力度”的特点以及对主干知识、核心概念考查提醒我们,在教学和备考过程中应夯实主干知识,细究历史核心概念。如果学生能够牢牢掌握主干知识,理解透彻历史核心概念,相信学生能够从容面对任何一类高考试题。

2.渗透史观教学,强化开放性试题练习。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从史学观念方面把握历史课程的主体思想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具体而言,以下几种史观应该在备考中多加重视:全球史观(即整体史观,把具体事件放在整个世界和世界潮流中去看待)、文明史观(人类历史就是文明演进的过程,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史观(从衣、食、住、行习俗等社会生活角度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比较史观(含同类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同时期不同类的横向比较)、生态史观(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进行历史考察)等。同时应该重视“对比”“启示”“评价”“认识”等开放性试题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关注社会发展、时代热点、新的史学动态,形成正确的思维品质,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阐述问题。

3.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全国卷Ⅱ选择题第27、29、33、34题及非选择题第41、45题均体现对历史阶段性时代性的考查,这一试题特点提醒我们,复习教学中应注意强化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整体历史知识体系,把握时代特征,这应当成为我们复习和备考的重中之重。

部编版高中历史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改;困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00-02

历史是悠久而漫长的。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在从事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过程中,不仅有着收获,同样也有着诸多的困惑。带着这些困惑我引领学生感受历史、感悟历史。看到色彩斑斓的历史,也品到多滋多味的历史。现在的历史教学正在经历着新一轮课改的冲击,如何教好历史,如何学好历史,让历史从服务于学生的高考发展为服务于学生的人生,是历史教师要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现今历史课改的状态下,越来越多的困惑摆在我的面前,同时也引发我更多的思考。

一、怎样做好初高中的衔接

初中历史是编年史,一般情况下,初中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薄弱,学生、家长、领导都重视不够。而高中历史是专题史,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构想是建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之上的,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式结构要求有初中的编年史做基础。但我们现在面临的状况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的储备不够,学习方法单一,只靠死记硬背,缺乏独立分析、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初中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的衔接显得比较困难。学生初中历史知识基础薄弱已成为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课时紧、任务重,高中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怎么办?我在这些年的历史教学中总结出,要做好衔接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观念。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和端正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态度,以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和多样的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历史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历史的价值。把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贯彻到位,尤其不能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块。

2.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从丰富的历史书籍,博学的同行和老师中间汲取营养,形成一套自己的历史教学方法,有一种对历史教育的热情和热爱,把它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去。

3.历史教学要注意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要依赖丰富的史料、实物,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后得出结论。学生有一个通病:知识点掌握比较零散,弄不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记忆效果很差。要提醒学生注意内容的横纵向联系。在教学中可节选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分析、比较这一阶段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这就是横向联系。而不同阶段的相似事件又可以建立起纵向联系。通过横纵向联系,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这就是知识体系。

4.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式学习。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二、怎样处理好“一标多本”的问题

新课程一标多本,采用专题模块形式。专题模块教学,完全改变了以前的章节式编年史的结构,拿到教材,给我的印象就是好像进入了高考的第二轮专题复习,这是很多历史教师在进入新课改后的共同感觉。现在各地主要使用的几个版本有岳麓版、人教课标版、人民版、北师大版等等。各地版本虽不同,可高考是以课标为准的,需要处理的知识点是相同的。所以怎样来处理知识,处理到什么程度,哪些该讲,哪些可以省略,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认为首要的是必须转变观念。应将教科书看作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而不是唯一的材料和资源,应将教科书视为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助力工具之一而不是万能的。这种意识的明确,观念的改变既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其次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教材,要注重新情景、新意境材料的应用。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和不断充实上来的知识去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应用新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去透视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第三、重视课标的指导性和充分利用各教材的互补性。不管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教师都要研究新课标,发挥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否则只是教一个版本教材,那肯定是要吃亏的,因为你可能会由于只教了这个版本的教材而忽略了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集中解读和指导。

三、怎样更好地处理教材

你可能会问,这还算是困惑吗?处理的不就是历史教科书呈现的内容,不就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考试范围吗,把教材内容全部吃透,把考纲考点全部落实到位不就得了吗。可是这样的上历史课,“一讲到底”,讲的内容非常枯燥,教师“发放”的尽是课本知识,从概念来到概念去,历史知识并未因教师的讲解而变得活起来,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学生自己看书。所以这就看出历史教师面临的新的危机和问题——能力储备危机。

四、怎样让历史课成为充满个性的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