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书记事迹材料范例6篇

村书记事迹材料

村书记事迹材料范文1

盛夏时节,炽热的火伞高张空中。经过连续十多天的高温天气酷热炙烤,连早晨都带着焦灼的热意。在X省X市X县X镇X村,驻村第一书记X起了个大早,去县城找有关部门协调项目;X点多,从县城回来后,她直接赶到村子东头的高标准蔬菜大棚项目工地,查看大棚内排水等配套工程建设进度;

匆匆扒上几口午饭,X又前往贫困户X家走访,耐心叮嘱X母子注意按时吃药和饮食卫生,保护好身体;紧接着,村里召开班子会,商量村室建设和村级专业合作社成立的相关事宜;等终于可以坐下来安心吃顿饭的时候,已经接近晚上八点了……而这,只是只是X驻村工作中最普通的一天。

X年X月初,X经X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委派,来到X庄,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初入村时,面对这位身高一米七以上,青春靓丽的驻村女书记,X村党员干部群众投来疑惑的目光。但X以她扎实的工作,默默践行着自己入村时的誓言,悄悄改变着村里的一切,成为全村群众心中充分信赖的“主心骨”。

来到X庄,是X主动请示的。早在X年X省选派第一批驻村第一书记时,X就曾积极报名,但考虑到X年轻,又是个女孩子,最后选派了一名男同志参加驻村工作。X年,驻村第一书记要进行轮换,X再次提出驻村工作申请,被X的决心和热情打动,经过认真考虑后终于同意了X的申请。

即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入村后X还是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X县是部级贫困县,X村还是X帮扶村。全村辖X个自然村、X个村民组,X人。全村仍有贫困人口X户X人,主要是因病、因残致贫,其中还有X户五保户,都需要政策兜底保障。村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基本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产业扶贫任务繁重,产业发展亟待起步。

X没有退缩也没有抱怨。刚到村里,她顾不上休息,就逐村逐户登门走访,向老书记虚心请教,尽快转变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摸清村民所思所想所求,了解贫困户家庭生活困难情况,对制约全村发展的问题把脉问诊。

经过一段时间走访调研,X了解到X村群众还是传统的种植模式,没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没有来源,村民发展经济的精气神儿不足,特别是村“两委”班子比较软弱,党员队伍思想观念落后,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面对这些问题和繁重的发展任务,X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认真梳理,与村两委干部谈心交流,与老党员促膝交谈征求意见,向村民群众嘘寒问暖、询计问策。

她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单位作为坚强后盾,有为民担当的情怀,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只要竭尽所能不断努力,扎实推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走出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之路。

村党支部书记和小民介绍,X年春节刚过,因放心不下村里的贫困群众,X放弃与家人、亲友团聚的机会,来到村里进行慰问,并立即分别召开村“两委”会和党员大会,统一党员干部思想,谋划X年X村发展思路,制订了X年帮扶规划和全年目标任务。

一个年轻的女娃来咱们X村能吃的了苦吗?有带领村里发展的能力吗?在X刚驻村时,X村的党员干部心里直犯嘀咕。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大家逐渐认识到,X不仅说话办事公道,待人和蔼可亲,而且最让他们服气的是,X工作思路开阔办法多,推动工作雷厉风行,一个看上去娇弱的女孩子干起工作来,却像男同志一样拼命。

村党支部书记和小民说,X到村报到的第二天就主持召开了全村党员大会,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并为每名党员配发了党徽和新党章,以此提高党员思想认识,增强了全村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感。

有一次,X要去协调修路项目资金,安排村干部抓紧对项目路段进行测量,可一周后测量工作根本没有落实。X急了,带着村干部拿着测量器一步一步亲自测量,走完了整整十多公里的路。之后,又亲自绘成拟整修道路修平面图。X村参加测量的一位村干部说,以前这样的测量工作少说也得两三天,中间几次想歇歇,可看到李书记还在认真的测量,心里很受感动,再也没有叫苦叫累。

在X主持和不懈努力下,如今,X村已完成李庄、薄庄部分路段共X.X公里的道路硬化,协调安装了太阳能路灯X盏,协调灌溉水井X个。为了解决村民吃水供应紧张的问题,她协调有关部门对李庄村民组水塔进行维修提升,目前工程正在进行中。

“一个省里下派的年轻女干部,工作这样踏实较真,完全把自己当作村民中的一员,我们再不把工作做好,真是问心有愧。”村党支部书记和小民说,从此以后,大家转变了对X的看法。

发展产业带民致富。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X清晰地认识到,贫困群众脱贫主要苦于没资金、没门路,以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为纽带,才能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X镇盛产X,已有X多年的历史,一度成为X村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可X经过了解,发现群众种植生姜的热情并不高。原来,村民以前种植X,因销路不好,加上没有冷库保鲜,经常是丰产不丰收,挫伤了村民种姜的积极性。X就把X村的X拍照发到朋友圈,很快吸引到多位企业家来X村考察,当天就销售XX吨多,并建立了固定的销售渠道,为发展X订单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X村有种菜的传统,可由于受资金限制,大都露天种植,产量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收益很有限,X了解情况后,经过调研认为可以在村里建设蔬菜大棚,既可以发展村里蔬菜产业,也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她积极争取省局领导支持,投入资金X万元,并从汝南县蔬菜办请来专家现场指导,新建X座高标准蔬菜大棚,目前项目已基本完工即将投入使用,附属设施正在加快推进。X说,再过X多天,大棚就能投入使用了,届时,还会聘请省农科院有关专家为技术顾问,帮助村民提高蔬菜种植技术。

一次偶然的机会,X了解到,本村有一位村民在附近的平舆县一家藤艺编织厂工作。于是,她就马不停蹄地带领村两委干部前去平舆考察。经过考察认为,该项目简单易学,环保无污染,成本低见效快。经过X多次做工作,这位一村民同意回村建设加工分厂。在X帮助协调下,该项目已经完成规划选址工作,并将很快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

村书记事迹材料范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yabo”为你整理了这篇村第一书记教育扶贫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村第一书记教育扶贫事迹材料 孩子是文明传播的火种和根苗,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新福镇塔竹村第一书记韦鸿安经常把“家有读书郎,贫困不会长;家有读书女,后代明事理”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每一次下到农户家时,也不时地向村民,特别是困难群众宣讲。这只是第一书记在教育扶贫、扶贫先扶智上的一个缩影。

驻村以来,韦鸿安坚持把“扶贫教育,扶智为先,扶智路上不落下任何一名学生”的要求作为义务教育有保障的最首要目标,精心谋划,精准施策。在每年的三月和九月学校开学初期,他利用后盾单位南宁市军休中心红色资源优势,连续三年邀请军休干部深入塔竹小学开展爱国爱党爱家教育活动,通过老干部在边境作战中克服重重困难、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亲身经历,给学生培正铸魂,播种学生爱国爱党爱家的正能量种子,激励塔竹小学的学生排除万难、披荆斩棘,奋发向上。同时,按照学校上报的学生开学不到校情况,韦鸿安积极联系后盾单位组织具有丰富心理学实践经验的李旭云等几名军休干部对厌学的15名孩子进行了心理规劝。林某娟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林某娟在小学时成绩非常好,上初中后认识了一些社会人员,就开始经常逃课不上学。帮扶人走访过后仍不见情况回转,韦鸿安书记马上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并带着有丰富心理学实践的军休首长一起进村入户,走访了林某娟的6名社会朋友,终于劝她返回课堂继续学业,同时韦鸿安还与林某娟互加微信,随时了解林某娟的思想动态,给予心理援助。经过心理引导,15名厌学学生均返回课堂,目前已经有11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与此同时,鉴于林某娟三姐妹均为离异留守女童,近80岁爷爷奶奶照顾其所有,韦鸿安多方联系,通过广西阳光爱心助学志愿者协会南宁分会为其三姐妹每学期每人500元的资助,直到这三个女孩读满初中为止,虽是绵薄之力,但是韦鸿安关注留守儿童的爱心可见一斑。三年来,经过韦鸿安牵线资助塔竹村小学建设了80平方米集图书、计算机、阅览等功能为一体的活动室,完善体育器材,备齐学生餐桌等等,极大的改善了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通过军休干部张智礼的联系,南宁湛江商会为塔竹小学315名学生捐赠每人两套校服,用实际行动关怀每一名塔竹学生,塔竹小学三年级学生林某业对张智礼政委说道:爷爷,我们也有像电视里面一样的校服啦!简单的一句话,既道出了心酸,也说明学生有了自信、增强自尊心。

村书记事迹材料范文3

她,在家里是位慈祥的母亲,在村里是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在社会上是位一心为公,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区乡村党支部书记。方圆十几里,提起这位胆大心细、精明强干、公正廉洁、无私奉献的74岁的女“当家人”,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无不挑起大拇指。

说起,在村有口皆碑,从1996年开始,一直连任村党支部书记。20年来,无论是农忙农闲、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从没阻挡住她为群众热心服务、排忧解难的脚步。她平时说话不多,却语重心长,胸怀大志,心系群众。如何改变村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是她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

身先士卒的好干部

多年来,周书记时刻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带领全体党员和全体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遇事多商量、多讨论、集思广益,把村上的日常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由于她作风扎实,干部齐心协力,群众心悦诚服。多年来,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干部群众的信任为周书记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增强了信心。她审时度势,体察村情民意,组织村组干部献计献策,制定出一套治村方案,把它概括为:发展短平快、力争见成效、敢走特色路、实现新发展。

带头致富的领头雁

在头绪繁多的事务中,她首先把如何带领群众致富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翻阅各种资料并实地考察,她捕捉到狐貉养殖业的最新信息,大胆地提出在村北闲置地上建一个占地40亩的综合养殖小区,大力发展狐貉特色养殖业。并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培训技术骨干,为大力发展狐貉养殖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养殖狐貉需要大量膨化饲料,周书记还负责为养殖户提供进价饲料,给养殖户节省了不少时间和车费。在狐貉皮销售淡季,为了真正解决养殖户无处存贮狐貉皮的后顾之忧,周书记果断出资10余万元在村里建起了2个冷库,免费供养殖户储存狐貉皮,待旺季时再进行销售,这样,不仅增加了养殖户的收益也提高了养殖户的热情。

谋划发展的领路人

看着村民日渐鼓起了腰包,周书记心中有了一丝安慰,辛苦没白费,但她仍不满足于养殖业给村民带来的效益,为进一步拓宽村民的致富道路,周书记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组织带领党员、干部、群众筹资50余万元,在江苏、安徽等地购买了大批名贵苗木、绿化美化用花卉6万余株,筹建了“花木苗圃基地”,开始大规模发展花木苗圃。如今,村的花木苗圃业发展日益壮大,起初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都纷纷搞起了花木苗圃种植,村里实行了“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种植花木苗圃已成为村的“一村一品”产业。

心系百姓的好干部

在农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她又着手解决村民饮水用水困难的问题。村地处开滦采煤塌陷区,多年来,村里的饮用水一直不达标,直接影响了村民的身体健康。周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不顾年体衰,多次找到友邻单位并筹措资金40万元,经专业部门多次选址,终于在村里打出了一眼230米深的水井。为让村民吃上放心水,又投资4万元安装了水益生水球,进一步净化了水质,彻底解决了村四十多年来喝“上有皮、中有渣、下有底”的地表水问题。喝着纯净水的村民个个激动不已,都夸是一个一心为民办事的好村官。

关心环境的先行者

村民富裕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村庄的环境也该再改善一下了。作为全乡第一批文明生态创建村,村的环境比周边的村庄已是首屈一指。但为进一步美化、绿化村庄环境,周书记又带领村干部在村西头的空地上栽植了430棵银杏、紫叶李、紫薇等品种的树木,夏季,老人们在树下纳凉闲谈,孩子们在树旁嬉戏玩耍,美丽的花、和谐的人、欢声的笑,形成了赵陡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未来远景的设计者

做了这么多让人钦佩的工作,周书记并没有停止忙碌的脚步,如今她又想着如何改善村里灌溉条件的大事。由于村北的采煤塌陷导致原有的扬水站无法利用,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计划给村新建扬水站一座,同时铺地下节水管道,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有效改善村里灌溉条件,带动蔬菜大棚的发展。经过预算需要46万元资金,目前,周书记正四处筹措资金,争取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开春就动工改管路。她说:“只要是能为村上谋利益的事,我决不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时机。”

村书记事迹材料范文4

--记谭庄镇三李村第一书记张麒麟先进事迹材料 

2017年5月11日,他被组织安排到谭庄镇三李行政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入村以来,他牢记使命、不畏艰苦、脚踏实地,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完善基础制度、办好惠民事实,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三李村由一个软弱瘫痪村变成一个先进村。先进事迹先后被河南电视台卫视《新闻联播》、《周口日报》、周口电视台《新闻联播》、商水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一、基本情况

谭庄镇三李村是商水县西半县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地处谭庄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西邻省道219线、北邻洛宁高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户籍人口905户3984人,12个村民组,5200亩土地,48名党员,低保户79户144人,五保户34户43人,一、二级残疾人共36人。目前,我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219人。2016年稳定脱贫4户14人,2017年脱贫16户63人,2018年脱贫19户75人,未脱贫21户67人(兜底户5户22人)。2018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1.68%。

致贫原因:因病35户132人,因残11户35人,因学7户33人,因灾4户11人,缺技术3户8人(其中老党员贫困户3户9人)。

二、具体做法

(一)建强基层组织。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刚到三李村时,由于村里没有支部书记,村“两委”不健全、缺乏战斗力,党员意识淡薄,干部推诿扯皮,群众上访告状,工作一盘散沙。对此,一是配足配齐“两委”班子。他反复找村干部及党员逐个谈心,多次组织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共商三李发展大计,凝聚三李发展合力。经党员大会和群众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配备了7名干部,村级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二是培养党员发展对象。及时发现村里有学识、素质高、能力强的年轻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鼓励和吸引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共发展入党积极分子5名,确定培养对象3名,预备党员1名。三是健全党建基本制度。投资5000余元制作党建制度和宣传喷绘版面23块,健全了党建各项制度,购买了打印机、档案柜、档案盒等,建立了党员管理各项台账,营造了党建宣传的浓厚氛围,完善了党建基本制度。

(二)推动精准扶贫。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细致、精准、公开、公正、透明”原则,真正把三李村的贫困人口应纳尽纳、一户不漏、一户不错。一是严格精准识别。按照“四个必到”要求,统筹“两不愁三保障”,推行“六步工作法”,共普查农户736户,普查率81.8%,摸清了扶贫对象底数。同时,对筛选出来的贫困户,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最终决议通过60户为谭庄镇三李村贫困户,确保了精准识别“三个零差错”。二是用活扶贫政策。因户施策,结对帮扶。对因病致贫户,实施健康帮扶三重医疗保障;对因残致贫户,符合标准的全部办理了二级以上残疾证,让其享受到国家的残疾补贴;对因学致贫户,办理了学生教育补贴;对其他原因致贫户,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帮扶到位,确保脱贫。三是推动产业扶贫。大力实施“巧媳妇”工程,他积极联系周边企业,讲解扶贫政策,促其壮大规模,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目前,创办巧媳妇工程企业3家,三李袜业产业园还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2018年商水县重点工程”。三李村织袜业、玉米芯深加工业及特色种植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26人,大大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进程。

村书记事迹材料范文5

村党委书记同志事迹材料

担任村书记25年来,XXX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把握商机的敏锐嗅觉、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因地制宜,艰苦创业,闯出了一条依靠水运造船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强村的成功之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为今天的“金陵首富村”。2012年,全村实现生产总值28亿元,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15万元。 二、尽心履责,真情服务,在解决百姓难题中忘我工作。作为武家嘴的当家人,XXX始终把村民冷暖疾苦放在心头,致力于为民排忧、为民解难、为民办实事,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工作上。随着武家嘴村运输规模的扩大,出现了许多令个体难以解决的困难。他带领一班人在认真调研市场基础上,研究提出为全村水运业发展做好服务的举措:成立水运队把一家一户组织起来,发展多户合资、集体和村民合股投资,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设立互助基金和结算中心,为船户提供资金周转便利,省下上千万元的高利贷利息资金;枯水季节,将专家请进村举办技术培训班,提高船民专业技能,降低水运风险。他坚持让有本事的人创业、有能力的人就业、有困难的人享受保障,不让一个村民在发展上落伍、在致富上无望,努力使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对发展有困难的村民,通过优先招聘进村里企业、安排到村民货轮上实现就业,开展“连心结对”、“党员联系户”活动帮助他们增收,低价承包村集体高效农业基地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全村纯农户的最低年收入也在4万元以上。与邻近的经济薄弱村双红村共同组建“联村党委”,依托武家嘴村水运产业优势,采取现金参股分红的方式,每年帮助双红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同时,安排双红村500多名劳动力到造船和农业基地就业,让更多人分享致富成果。当干部就是要为老百姓做事,这是武继军对村干部们的要求,也是他的人生信条。这些年,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中,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富裕中,XXX却一次一次地“让”出个人利益。在武家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村干部工资只能是村民人均收入的80%。XXX带头执行、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带动了一班人、影响了一群人,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威望。去年武家嘴村党委换届选举中,他再次以高票当选为村党委书记。

三、情系民生,力促和谐,在提升百姓生活上倾心尽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XXX和党委一班人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完善、文化设施的配套、生态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更加注重村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提升,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建设和谐美好新农村。通过强化基层民主建设、严格管理监督制度、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密切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持续推进“和谐家园”建设工程,大力开展“五星文明户”创评、“文明新风进家园”和“文化船”、“文明船”评选活动,提升村民素质,净化村风民风。投资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武家嘴新村,并把城市小区管理模式引入新村,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服务功能,建成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康居标准的现代化农民社区。投资4200万元在县城中心位置兴建南京第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实验学校,让农家孩子接受优质基础教育。投资1200万元建成43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中心、投资300多万元建设计生卫生服务站,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在帮助村民全额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个人承担保险费用,并大幅度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到80%的基础上,建立全村老年人养老补助制度,对60岁以上的村民按月发放生活补贴,真正实现学有所教、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村书记事迹材料范文6

我叫xxx,男,现年34岁,xxx县xxx镇xxx村人,199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xx年3月任xxx村支部书记。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艰苦的环境造就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上学期间就立下志向,发誓要挣大钱,摆脱贫穷。由于家境困难,高中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乡。回家后,看到许多农民在一成不变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靠天吃饭,日子毫无进步,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要想富裕起来,必须开拓新的途径。经过认真考证,根据xxx村的村情,我觉得搞规模养殖是一项前景可观的项目。说干就干,1998年,我筹资1万元,在村中第一个建起了可养殖百余头猪的养殖场,一年下来,盈利达15000元。自己致富以后,不忘向群众传授致富经验,帮助群众上项目,给他们提供技术指导。

20xx年,我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村集体经济一度停滞不前,上级各项扶贫项目进不了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恰逢村支部换届,因我在村中有一定的基础,在换届中我被选任支部书记。上任后,我把给群众办实事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多次召开支部、村两委、党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带领两委成员走千家万户,收集群众意见,然后根据本村的实际,制定出村经济五年发展规划。四年来,先后引资800多万元完成了500亩农田高产开发任务,建起500亩农业高产科技示范园一个,发展养殖专业户50家,新建大型养殖场5个,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群众收入大幅提高。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针对前任村班子不团结、村情不稳定的现实,我首先大胆地调整了村两委干部,建立了一套长效发展机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分工,村两委成员人人有责任、有目标、有事做,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我还经常找老支书,老党员谈话,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他们对村里各项工作的支持,使他们团结在村两委的周围。我时常告诫自己:作为支部书记,不单是党员的书记,也是全村父老乡亲的书记,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人心齐了,矛盾少了,经济才能发展,群众才能富裕。

20xx年年初,禽流感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陆续爆发,疫点周围几公里内的家禽都要全部宰杀处理。消息一经传出,村内养殖户顿时乱作一团。在关键时候,我立即召开各种会议,并通过养殖协会,及时全面传达党的有关政策,消除群众的恐惧心理。同时,我邀请专职防疫人员到村里进行逐家逐户、逐个养殖场统一免疫检疫,并建立疫情检测报告制度,每天两次对检测结果进行上报。那些天里,我一天休息不到五个小时,经常两眼布满血丝。随着疫情的结束,压力没有了,我却病倒了。时时关心群众的疾苦,使我在群众中的威信逐步提高,说话越来越有份量了,群众也更信任我了。

全村稳定,班子团结,仅仅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才是硬道理,保证发展才是关键。发展什么?怎样发展?这个严竣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有了问题就要寻求答案。于是我开始调查研究,上访下问,对比先进找差距,还多次请示县、镇领导,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最后终于确定了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到20xx年,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发展养殖专业户100户、种植专业户105户,建立大型养殖场10个,年出栏生猪达到10000头,让xxx村成为豫西地区著名的商品猪生产基地,加大投入对当地的猪、牛、羊、鸡等畜产品进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

为了使村民有钱花,我以养猪为突破口,以此带动养牛、养羊、养鸡事业的发展。我先后到正阳,到新乡、到郑州,精选品种,并与宜阳荣昌公司挂钩,实行“公司 基地 农户”模式,引导村民转变养殖观念,扩大对外影响。20xx年村支部邀请农业专家多次到村开知识讲座,指导养殖,并及时与镇信用社联系,争取农户贷款20万元。农民有了正宗的优良品种,有了先进的饲养方法,再加上信用社贷款支持,心里负担没有了,经济效益也一路攀升。养殖户董孬,20xx年上半年共售出商田猪100余头,仅此一项,实现纯利润2万元,像董孬这样的专业户我们村现在已发展到了60户。村里每年都为市场提供万余头商品猪。20xx年,我村被河南省定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单位。同年,我们还与洛阳城研种业有限公司联姻,建成200亩蔬菜塑料大棚,专门栽培新品种,进行适季和反季节蔬菜种植,并引资20万元上马了500亩烟水配套工程,通过土地返租,保证效益的方式,上百户村民由粮农变成了菜农、烟农。为了发展集体经济,改变该村落后面貌,近年来,我带领村一班人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经过两年努力,继洛阳城研种业有限公司落户之后,先后又有洛阳恒碧食品有限公司和县自来水公司到xxx投资兴业。这些公司的到来,不仅为我村群众带来了众多的就业岗位,更为xxx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群众望着村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想着一年比一年好的收成,数着口袋里越来越多 的钞票,心里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