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范例6篇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范文1

【关键词】沿海区域经济 科技创新 发展战略

目前国内外科技的创新发展迅速,促进了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然而,沿海省份经济增长却后劲不足,最大的瓶颈是科学技术落后,创新力度不够。因此,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促进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快速实施的关键。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沿海区域实现经济向外循环式发展,打造经济发展的新的战略支撑点,摆脱其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培育区域发展新的产业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进而带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沿海区域的内涵及沿海区域科技创新现状

Hansom(1998年)把沿海区域定义为“大陆或海岛周围空气、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区域”。Beatley(1994年)提出了一个生态学概念:“它是一个转换区域或是一个群落交错区,位于海洋(湖泊)和地域系统之中”。我国《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给沿海区域下的定义是指有海岸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的地区,按行政区划分为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的沿海区域是新兴增长区域、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开放合作的新高地、生态良好的宜居区。

科技投入产出效果难以持续增加。我国沿海区域长期以来的发展主要依托初级工业品,兼营商贸、金融、农业等外向型综合性模式,造成不同工业部门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雷同现象。这种模式对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缺乏良好的企业技术积累,技术扩散不充分,产出滞后,难以形成经济增长的持续效应,这不仅造成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比持续下降,严重浪费了技术资源,也不利于我国沿海区域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发挥沿海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不完善。一方面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资不足。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260.5亿元,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与国外相比,无论是投入数额还是投入强度,我国都有很大差距。根据国外经验,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资,特别是种子期科技企业的融资起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结构单一,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高度集中的银行金融体系从体制上把科技创新排除在信贷资金供给之外,从而无法满足企业在科技创新时的融资需求。

缺乏实现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共享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010年12月,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联合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试点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推动地方科技部门和国家高新区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市场化运作的科技企业,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企业信息获取难度大、成本高一直是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瓶颈。由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尚处于萌芽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较难适应信息流、技术流转移的需要,加之没有建立功能强大、健全的物流渠道,增加了平台高端创新的难度,而且目前政府、企业、银行三方流通的相当部分信息是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固有特征的软信息,其内部化现象较为严重,即不能按标准化办法收集、处理和传递,其信息往往不能进行定量、编码传递,进而造成政府、企业、银行之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大大降低。

企业产权不清,技术人才短缺。目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是如何让技术和管理等智力要素参与企业产业化的股权分配,虽然政府颁布了《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科学技术进步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执法和违法的查处力度相对较差,造成我国沿海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单一化形式严重、技术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名不符实。另一方面科技人才缺乏,在当今技术革新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人才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其作用尤为重要。但是我国科技人才数量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更为严重的是中小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吸引力,在人才竞争上处于明显的劣势,这类问题不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技术创新的环境难以净化,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可能性将大幅度降低。

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构建沿海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首先,重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执行好国家支持企业的优惠政策。推动和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财政、金融、人才等重点政策,加强监督和控制。其次,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具有网络化、社会化、专业化特征的科技中介体系,提供高效、优质的运行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再次,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科技金融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新机制。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的长效机制。政府要建立协同机制,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为沿海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保障,实现技术链条与资本链条的双重对接;而企业要进行面向市场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对科研院所创新成果的利用率;科技金融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促进沿海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实现沿海区域产业的聚集发展。实现沿海区域产业的聚集,必须构建沿海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带,实现沿海区域空间布局和时间布局的明细化、体系化、层次化。一是建设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带动的工业园区,承载国家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增长极和特色产业;二是提高沿海区域产业的聚集发展、通过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汇聚人、财、物等资源;三是加快发展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特点的循环经济,步入以产业集群促产业特色、以产业特色促产业集群壮大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四是沿海区域产业要发挥重视临港聚集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产业链延伸与对接,节约成本、提高运营效益,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在临港地区发展集中、优质、循环、生态、高效的产业及相应服务业,提升产业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支撑产业升级的技术创新平台,首先,需要公共服务机构能够发挥加快技术研发、强化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带动的作用;吸引从事科技风险投资、技术担保的风投机构,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力度;地方和政府共建新型科技中介组织,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和沿海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其次,构建面向科技型企业的信息服务平台,搞好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实现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共享。第四,积极建设科技招商与合作的保障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为沿海区域提供强力支撑。

积极培育壮大高新企业,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的主体是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更是来源于企业的创新动力。一是分批次分阶段孵化一批起点高、特色鲜明、环境应变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培育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方向的科技型企业;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核心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的产业园区,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创造平台。二是充分发挥国家和地区科技政策的先导作用,大力发展具有关键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积极推进关键性技术自主研发和应用能力。三是积极鼓励政府、企业、银行、科研院所开展复合式合作,着力研究解决科技企业发展中的制约性技术。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范文2

江苏整体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迫切需要也有条件借助“长三角”扩容和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调整非均衡发展的思路,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开放,使江苏经济发展逐步从陆地走向海洋、从苏南走向苏北,最终补上沿海之缺,实现江苏三大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最基本的作用是整合集聚资源、引导资源流向。在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中,江苏三大区域应根据国家战略的总体要求和本地区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战略导向,以有利于各地特色凸显,同时也有利于有效控制以至于逐渐缩小不同区位下的经济发展差距。

苏南:“跨江开发”战略

历史地看,苏南与上海的经济联系较强,接受上海经济辐射,而与苏中苏北的经济联系一直较弱,苏南经济增长对苏中苏北的带动力也一直很弱。现在,苏南地区经过长期的高强度的开发与发展,一方面经济能量远远超出其地域空间限制,另一方面在资源环境方面将会逐步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借助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苏南可以找到进一步释放经济能量的空间,同时可以培育自己在江苏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

苏南中心地位的确立不仅要求经济能量在中心的凝聚,同时要求有广阔的。这个不是地理上界定的,而是由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界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苏南地区的跨江开发,使苏中苏北成为苏南发展的腹地,实现经济增长在区域间有效而快速的传递,对江苏南北两岸是双赢的战略。

目前,苏南还难以摆脱对上海的依赖,还没有积累起辐射苏中苏北、成为江苏经济发展中心的足够的能量。苏南民营经济正处于成长阶段,产业转移的动力并不强。而且苏南的企业家与浙江等地企业家在离乡创业发展、远距离扩张的思想观念和手段上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象浙江那样民资大量外溢,甚至产业大规模向外转移。

从传统行业来看,只要苏南地区的边际投资回报率高于苏中苏北地区,只要苏南地区可用于工业开发的土地还没用完,苏南的优势产业仍然不会大规模北移;只有当苏中苏北地区的边际投资回报率高于苏南地区时,只有当苏南地区无地可用时(按现在的工业开发速度大约经过5--10年),才有可能使投资重点北移,大规模“腾笼换凤”,实现产业结构“轻型化”、“高端化”、“软性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传统产业的边际投资回报率的增长速度而言,苏南地区应是递减的,苏中苏北地区应是递增的,两条运动轨迹的动态发展肯定会存在着一个交叉点,即苏中苏北地区的边际投资回报率从低于苏南地区到高于苏南地区,这个交叉点就是投资重点转移的转折点。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之前,政府需要通过制度的安排来改变不同区域的边际投资回报率增减的“速率”,通过改变市场参数进而改变企业的行为。这就要求在政策上对边际投资回报率低的欠发达地区给予倾斜。通过政策倾斜,激发市场力,加上后发优势,使得欠发达地区的边际投资回报率的上升速度快于周边地区,通过改变边际投资回报率的区域分布格局,最终改变资源的流向,从而实现未来的江苏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

苏中苏北最重要的资源是土地,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如果为了眼前的经济指标引进“污染”,那么既浪费了土地,又失去了优势。苏中苏北可以搞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大用工量、大用地量、大运输量产业,就是不能搞大污染产业。

从各地招商引资的趋势和走向分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依靠土地低价和减税、免税等财政、金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第二阶段主要是根据产业政策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寻找合作伙伴,并提供优良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商业环境(包括人才、信息、服务等);第三阶段主要是依靠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优势产业链的形成和强大的协作配套能力,以适应外资、民资企业投资战略的转变。现在苏中苏北大多处于第一、二阶段,应逐步向第二、三阶段转变。

苏中:“江海联动”战略

所谓“江海联动”战略,就是以江苏沿江、沿海为基本发展轴线,以“联动”发展为途径,以资源整合、产业互动、布局拓展为基本手段,在行政区联动、经济带联动、开发战略联动等方面,实现江苏区域经济的“良性非均衡”发展。

“江海联动”开发的意图,在于通过推进沿江开发对沿海地区工业化的“促动”,加强沿海开发对沿江地区产业升级的“引动”,以达到沿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江海联动”开发,寻求“弱弱联合”,在最大程度上整合长江以北地区的各种优势;“江海联动”开发,也是“强弱联合”,重点通过江苏沿江、沿海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带动苏中、苏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走向区域共同发展。

“江海联动”的实施,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沿江、沿海两种资源优势的整合,包括沿江、沿海、沿河地区的水、岸线、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资源,劳动力、文化、信息等社会人文资源的整合;二是产业的联合互动,重点是“临港、临江、临海”工业和相关产业的联动;三是产业布局上的空间拓展。即依据“点轴理论”,打破区域内部行政区划的壁垒,强化区域整体发展观念,使区域内不同地区的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由点到轴,由轴到面”,努力形成区域发展的统一大市场。

在沿江与沿海区域内的不同地区,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而从“江海联动”开发战略考虑,我们认为,应当采用“由点切入,点线联动,逐步走向网络化、一体化”的开发思路。在这里,“点”代表着项目的突破,“点线联动”即沿江与沿海地带的联动发展,“江海联动”的最终目标是苏中苏北地区的网络化、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江海联动”的战略目标分两步走:近期――保持适当的空间发展梯度差,将区际差距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加速苏中苏北地区的崛起;远期――苏中、苏北成为江苏新的经济前沿,最终与苏南优势互补,协调共进。

苏北:“两海”战略

根据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我们认为苏北地区还应当实施“两海战略”,即融入沿海,借港出海,因势利导整合资源,与沿海各市互动发展、一体化发展,共同构建江苏“沿海大板块”,推动苏北地区的全面振兴。

“融入沿海”,意味着扩大内需,开拓沿海市场,全面融入“沿海大板块”;“借港出海”,意味着扩大外需,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全球化。“两海战略”的总体要求是抓住当前“两个发展机遇”,整合“两种资源”,扩大“两个需求”,走向“两个市场”,向沿海开发开放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要新的发展空间,在

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苏北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沿海三市要错位发展,发挥各自长处,而苏北地区应与沿海相互策应,以优势互补提高开发效益,以良性互动避免过度竞争,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好又快地推动“沿海大板块”的整体发展。

“两海战略”强调苏北和沿海地区是一个统一体,主张整体推进。“两海战略”注重协调共进,本质上是要形成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构建区域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新机制;突出互利共赢,通过沿海地区和腹地的政策、产业、企业的联动呼应,在最大程度上整合资源,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共赢的理想结果;强调互联互动,沿海开发与苏北开发战略上的联动,既使沿海开发在产业布局空间上有了广阔的回旋余地,又带动了苏北的产业发展,使沿海成为经济前沿,形成苏北与沿海开发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联动”格局。

沿海开发中的“强县经济”战略

县域经济既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短板”,也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江苏沿海开发开放的目标和定位已经取得共识,特别是对中心城市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江苏沿海地区的县域经济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水平相对偏低,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县域经济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梯度差异明显。县域工业化尚处于初期阶段或向中期过渡阶段,大致和苏南80年代水平相当,产业发展“小而全”、“散而弱”,呈“碎石型”结构。财政收入不足,县域融资渠道狭窄。技术和人才严重短缺。总体上看,江苏沿海开发规划中的大城市、大产业、大港口、大设施建设为区域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构建了稳定发展的“大骨架”,但仍急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填充健壮的“肌肉”,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既紧迫,发展空间又巨大。

就江苏沿海地区而言,“强县经济”战略就是以县域的特色化全面发展,支撑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的整体推进,提升沿海地区发展的综合水平,实现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是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一级经济,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各项规划执行、具体操作的最直接操作平台。江苏特别是苏北地区县(市)现在和未来在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方面差别较大,应当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类型地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县域经济发展导向和思路。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范文3

关键词:区域发展;协同与发展;空间格局

1、前言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装备制造业、冶金生产基地和农业产区。辽宁沿海经济带虽是最晚整体开放的沿海经济带,但战略意义殊为重要。它不仅使环渤海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圈,更具战略地位的是它将使东北振兴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紧密结合,推进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进程。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地区开发开放条件最好的区域,是我国唯一没有整体开发的沿海区域,在今后十到二十年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将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与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相互依赖、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

2、区域协同与分工

2.1区域协同

2.1.1发展目标的协同

沿海经济带协同互动发展的前提是发展目标的协同,这是建立在各个园区分工与协作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来实现的。协同互动发展要形成两种新力量:一是整体创新力;二是优势互补动力。通过两种力量作用的发挥,充分合理地配置产业园区企业价值链,推动产业园区协同互动发展进程,构建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制度建设完善、产业结构互补、信息资源共享、交流体系完备的区域产业园区共同体,带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2.1.2内部协同互动机制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的内部协同互动,是在各级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各产业园区之间以利益共享为基础,以技术为核心,充分利用各产业园区及各地比较优势,在沿海经济带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逐步形成高度内部协同互动的沿海工业园区体系。

2.1.3外部协同

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外部协同互动是在保持各个产业园区独立的前提下,共享部分资源而建立起来的战略联盟。产业园区外部协同互动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渠道,它为各产业园区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并与自身优势资源结合提供了一个平台。

2.1.4软资源协同

在硬件资源开发成本日益增高且边际产出相对下降的今天,软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协调利用逐渐成为资源开发的亮点。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软资源协同互动主要包括:市场协同互动;产业协同互动;信息协同互动;制度协同互动。

2.2区域分工合作

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拉长产业链条为主线,加快产业集聚和技术集聚,培育发展一批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集群,建成布局合理、用地节约、环境友好、国际竞争力突出、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现代化港口集群,把大连港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性枢纽港。依托东北地区雄厚的工业基础,发挥临海临港优势,逐步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骨干,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重要支撑的临海临港产业聚集带,使沿海经济带成为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重要载体。

以沈阳经济区为枢纽,形成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加快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建设,推进沈抚同城化、沈本一体化,加强沈西工业走廊世界级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增强沈阳经济区对沿海经济带的支撑力,形成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形成沿海城镇带。坚持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时规划,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发展同步推进,面向沿海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增强沿海地区水、电等要素支撑保障能力,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沿海宜居地带。

3、沿海与腹地的协同发展

港口经济、沿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腹地经济特别是腹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如果没有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面的互动,就不会有辽宁乃至东北经济更大的发展。构建沿海经济带的协同互动机制,让沿海经济带实现充分合作、互动才是由“点”到“线”工作的核心所在,更是为了实现沿海与腹地的互动发展。

3.1与辽宁腹地的互动发展

充分发挥辽宁中部城市群大中城市高度集中、重化工业基础雄厚、交通运输网络密集、物流中心功能完备、科学教育事业发达等近海腹地优势,在向沿海拓宽发展空间的同时,全面构建国家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通过产业链条延伸、高新技术应用与转化等途径,将辽宁三大经济区域的现实优势转化为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优势,实现生产要素在沿海经济带的优化配置。辽西与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在发展上具有非均衡性,要形成梯度推移的发展态势。沿海经济带与辽宁腹地在产业的布局上要实现专业分工、优势互补,使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形成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条。

3.2与东北腹地的互助发展

实行灵活互利的资源配置政策,促进辽、吉、黑及蒙东地区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强沿海与蒙东等腹地在能源、原材料、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有效整合资源,拓宽发展空间。加快路网建设,构建沟通沿海与腹地的便捷网络;发展港口经济,深化沿海与腹地的双向密切联系。充分利用沿海开放的有利条件和区位优势,鼓励东北腹地大中型企业参与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共同构建临港产业基地和出海通道,引导大型、重型企业向沿海经济带集聚。

4、结语

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不仅是辽宁的战略规划,而且是整个东北地区的战略规划。这一战略的实施,将扩大东北地区的腹地开发,将使辽宁和东北地区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极,使辽宁沿海地区难以利用的滩涂地带得到有效利用,这符合国家对于不占用基本耕地的土地利用政策,该战略还将使辽宁的产业结构调整上一个台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随着区域经济的纵深发展,沿海城市带内外城市之间、港口之间、各城市群板块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更加密切,最终将形成沿海经济带与经济腹地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共同推进辐射带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结合盐城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提出了包括沿海错位开发战略、区域关联发展战略、“第四产业”发展战略和大市区、小城镇发展战略在内的战略体系,并对相应的方案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沿海开发是江苏省“十一五”生产力布局“四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上看,盐城、连云港、南通等沿海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汇枢纽地带,是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但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发展还处于“低谷”区。近期,《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的制定为盐城等苏北地区的沿海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充分利用盐城的沿海优势,以系统的思维确定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这是盐城的重要发展机遇,对促进整个苏北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1、经济快速发展,但与苏南的差距仍较大

“十五”期间,盐城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目前拥有悦达集团、森达集团等销售超亿元的企业1102家。2005年,盐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90亿元,同比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4893元,同比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264亿元,增长39.8%,增幅列全省第一。但由于历史、区位、政策等多种原因,盐城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内苏南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水平低。以2005年为例,盐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585元,而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6766元,是盐城平均水平的5.3倍。

2、县域经济增势强劲,但县域间发展不平衡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可将盐城所辖9个县(市、区)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东台、大丰、亭湖、盐都)已达到或超过苏中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中东台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67.31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市中位居第57位;第二板块(射阳、建湖、阜宁)经济快速增长,后发优势逐步显现;第三板块(滨海、响水)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与第一板块相比仍属贫困地区,其中响水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6.4亿元,滨海、响水两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苏北地区的平均水平。

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产业趋同化明显

“十五”期间,盐城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农业结构协调、工业结构改善、服务业升级加快的格局。全市三大产业结构由2000年31.5︰38.6︰29.9调整为2005年的22.3︰45.6︰32.1,基本形成“二三一”产业格局。但从盐城工业产业的总体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传统产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附加值不高的纺织、化工、机械和食品四大产业占产业总产值的70%左右;二是产业趋同现象较为突出,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尚未形成;三是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不足10%,企业有数量而无规模,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不足。

二、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

1、海洋和滩涂资源丰富

盐城海岸线全长582公里,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的56%,盛产鱼、虾、贝类等各种海产品。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含辐射沙洲),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5%,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目前,每年以10余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的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已成为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此外,盐城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立方米,沿海和近海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黄海储油沉积盆地,居全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2位,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2、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

盐城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建成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个优质油料基地县和6个优质棉基地县,粮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是轻工、纺织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个县列入省级农产品产地认证;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种植业产地212个,畜牧业产地87个。新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6个。全市通过认定的有机食品基地2个,绿色食品基地6个,并有179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称号。

3、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盐城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并已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当前,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有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部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此外,盐城海滨湿地还有长200公里、宽140公里近岸浅海区的辐射沙洲,面积10多万亩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形成了集蓝天、大海、滩涂、森林、草原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盐城滨海风光。

三、盐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案体系

盐城区域经济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但总体经济实力仍相对较弱,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省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盐城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挖掘区域优势与潜力,通过正确战略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一个经济区域只能是在适当的产业或产业链条的适当位置形成相对竞争优势,而不可能在每个产业领域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区域经济个性越强,越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越能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如前所述,江苏“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全省“十一五”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盐城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突出临海生态特色,实施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具体而言,除了继续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提高名、特、优、新产品的比重之外,还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在现有1300平方公里可利用滩涂上发展沿海速生林带,并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商品用材林产业和优质高效经济林产业,扩大沿海滩涂综合林业产业规模。二是利用沿海发展畜牧业的独特优势,建成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食草动物产业带。三是充分发挥沿海无公害、污染轻的特点,大力推行质量认证、环保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在现有农业标准化基地的基础上,加快建成以盐土农业为依托的绿色食品基地。四是围绕特色资源,重点发展港口火电、苇浆、木浆、天然气、石化等能源和原材料基础工业,积极发展海洋医药、海洋化工等新兴产业,建成结构合理、外向度高、特色明显的临海工业体系。五是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以建设沿海国家生态旅游区和中国东部沿海重要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基地为目标,以丹顶鹤、麋鹿、中华鲟三种珍稀动物为品牌,形成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吸引力强的沿海旅游带。

2、区域关联发展战略

盐城、南通和连云港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同时,盐城又是“长三角”和“淮海”两大经济圈的交汇区,这为盐城的区域关联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众所周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区域;淮海经济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边缘,目前虽属于沿海欠发达地区,但该区地处江淮平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巨大。盐城应积极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立足淮海,面向长三角”,努力成为“长三角”与“淮海”两大经济圈相互促进的桥梁,通过促进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共同发展带动自身的跨越发展。在经济区域之间的关联发展中,要突出发展目标、经济政策和经济利益上的相互依赖及产业的前后关联,在不影响其他区域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

3、“第四产业”发展战略

江苏省的南北差异梯度明显,苏南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而盐城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苏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等行业必然会向盐城等欠发达地区扩散。但为了实现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盐城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的信息产业。信息产业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沉淀成本小、技术调整快,易于进行产业规划和布局,而且可以充分借鉴和利用他人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因此,对于正处于工业化途中的盐城等苏北城市而言,信息化是其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信息产业,当务之急是加快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改善区域的信息化投资环境。

4、大市区、小城镇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盐城中心市区一直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大市区战略是在将亭湖和盐都两区纳入中心市区范围的基础上,以市开发区、亭湖开发区和盐都开发区作为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载体,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错位发展,通过“三驾马车”的合力拉动市区经济快速发展。在城市功能上,进一步明确盐城作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海洋经济服务基地”的城市区域定位,着力彰显“水绿生态盐城,东方湿地之都”的景观特色和人文特色。与此同时,作为城市化基础支撑和工业化重要载体的小城镇的发展要提升到战略高度,不断完善现有城镇各项设施的配套水平,强化小城镇集聚产业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推进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向小城镇集中,优化各类资源配置。同时,必须自觉走上行政区域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之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

盐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找准特色的原则,通过实施正确的战略组合,将潜在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本文所构建的战略体系是基于盐城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条件而提出的,但又立足于我国当前沿海开发和区域一体化的经济背景,因此既有较强的针对性,又有适度的扩展性,对于苏北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盐城统计局:盐城统计快报[R].2006,1(22),45。

[2]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6(电子版)。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范文5

一、江苏海洋经济步入后发快进关键阶段

江苏海洋资源丰富,海洋资源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四。随着沿海开发战略推进,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提速、成效显著,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海洋经济总体实力加快提升。“十一五”期间,江苏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9%(按现价计算),远高于同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明显提高,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由5.9%提高到8.6%。2012年,海洋生产总值超过4800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省GDP比重为8.9%。

沿海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连云港港“一体两翼”组合港初具规模,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完工,主港区25万吨级船舶通航。盐城港大丰港区二期工程建成通航,三期工程和疏港航道加快建设;滨海港区10万吨级航道防波堤工程完工,并通过引港定位。南通港洋口港区10万吨级航道、10万吨级LNG专用码头建成投入使用,吕四港区10万吨级挖入式港池建设稳步推进。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东陇海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顺利完工,临海高等级公路今年将基本建成通车,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已延伸至太仓。所有这些基础设施,对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作用。

海洋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江苏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加快发展,优势实力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2012年,全省沿海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4.96亿吨(其中沿海2.5亿吨),同比增长10.7%;集装箱运量达1591万标箱,同比增长13.0%。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省造船完工量、新船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近五年来一直稳居全国榜首。尤其是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目前,江苏海洋工程装备产品数量与增加值约占全国的1/3,均居全国首位。江苏沿海地区被列为国家首个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建设基地,沿海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全国前列,风力发电机、高速齿轮箱等关键部件产量约占全国的50%。通过突破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形成了一批发展前景好的新型海洋复合药物和保健品。2012年,江苏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长20.8%,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园被国家海洋局批准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江苏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划,为沿海开发划定了生态“红线”。按照科学合理可持续开发的原则,将围区农业、生态、建设用地比例控制在6:2:2,有序推进沿海滩涂围垦。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和海洋生态保护得到加强。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海洋经济总量相对落后。目前居全国第六,列广东、山东、上海、浙江、福建之后,无论是总量规模,还是发展水平,都与江苏经济发展和海洋资源地位不相称。2012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1万亿,同比增长12.3%,占全省GDP的19.3%;山东海洋生产总值达9460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省GDP的18.9%;江苏海洋生产总值仅4800亿元,占全省GDP的8.9%,低于广东、山东等发达省份占比,也低于全国占比9.6%的水平。二是省级统筹协调力度亟需加大。沿海发展规划层次不高,沿海产业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缺少对港产城联动发展统筹考虑,产业结构雷同单一,未能形成陆海统筹发展格局。沿海21个区块偏重于滩涂围垦,偏重于置换用地指标,缺少三次产业统筹发展的立体式开发规划,围填滩涂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从2009年以来已围垦48万亩滩涂,其中建设用地真正开发利用的不到20%,产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划到2020年可围垦270万亩滩涂,还有很大的围垦空间和开发潜力。三是沿海开发水平有待提升。近年来引进的产业项目层次不高,百亿元级以上的基地龙头型大项目偏少,海洋新兴产业比重不到10%。四是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比较粗放,沿海工业园区特别是化工园区企业达标排放率低,近岸海域污染加重。

二、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刻不容缓

开发利用海洋是大国崛起和地区振兴的必由之路。现在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内的海岸带地区。面对国际国内海洋开发竞争新趋势,江苏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年均增长11%,远高于同期全球经济3%~4%的增速。美国、日本海洋经济对GDP贡献都超过50%,欧洲涉海产业占到欧盟GNP的40%以上。近年来,国际上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欧、美、日、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海洋战略纷纷升级,我国也将海洋问题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做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这一战略部署,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大力实施沿海开发战略,条件和基础都已具备,应当走在前列。

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是赶超海洋经济发达地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山东、浙江、广东、福建等四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天津也即将获批试点,并在战略规划、重大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得到了重点支持。“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各试点地区6~8亿元专项资金,并在用海政策上予以倾斜。广东、山东分别作出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浙江、福建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若干意见,并专门召开海洋工作会议,在组织领导、财政资金、产业规划、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部署,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同时,正在高起点规划、大力度推进部级新区建设,如广东的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福建的平潭,浙江的舟山群岛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这些沿海新区、试验区改革创新步子大,国家政策支持多,必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江苏只有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集全省之力推进海洋强省战略,才能推动海洋经济跨越发展,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赢得优势。

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是发挥江苏沿海开发优势、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战略选择。江苏沿海具有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战略地位,江海交汇提供了独特的区位条件。江苏广袤的海域滩涂提供了宝贵的土地后备资源,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发达的苏南经济与科教人才优势为沿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海洋是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在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显著上升。江苏只有扬长避短,面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才能突破人多地少、陆域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形成新的增长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的总体思路与重点举措

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以优化沿海产业空间布局为引领,以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计划,努力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主要目标是,保持海洋经济年均增长高于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3%以上,力争海洋经济总量在全国“保五争四”,初步建成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区、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区、海洋生态宜居区和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基本实现海洋强省战略目标。围绕海洋强省的总体思路与目标,确立六大战略重点:

以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为引领,重点建设“L”型海洋经济集聚区。统筹规划沿海、沿江两大区域发展,促进沿海、沿江区域产业配套和联动发展。以沿海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主要交通轴线为纽带,促进岸线开发向纵深拓展,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城市建设向沿海推进。利用长江下游深水岸线和深水航道的独特优势,建设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集聚区和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坚持错位发展、合理分工、良性竞争的原则,规划建设临海工业园区,重点开发盐城条子泥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与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南通通州湾滨海园区、连云港徐圩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在此基础上打造以沿海沿江为两轴的“L”型海洋经济集聚区,形成江海联动、陆海统筹的开发新格局。

以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为突破,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针对江苏沿海产业结构趋同和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加强海洋产业规划和指导,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海洋产业,促进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临海、临江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交通运输及港口物流、海洋船舶修造、滨海旅游、海洋新能源等海洋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批海洋产业龙头企业。以建设部级海洋生物产业示范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远洋渔业,积极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加快研发海洋新药物和生物制品,着力推进海洋生物质能源、海洋生物化工、海洋生物材料发展,积极打造海洋生物产业链。改造升级传统海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培育壮大临海先进制造业。

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支撑,促进陆海统筹、港产城共同发展。提升港口、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基础设施网络化、立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整合港口岸线资源,加快重点港口建设,完善集疏运通道、口岸通关、仓储物流等各种设施,实现“点―线―网”的有机衔接。加快沿海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的产业集聚、人口承载、现代服务等功能,发展壮大临海、临港新兴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培育辐射带动力强的沿海城市带,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载体支撑。

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为驱动,打造海洋资源开发与人才集聚新高地。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力度,争取国家重大海洋科技专项,推进海洋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深入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加快建设海洋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一批海洋科研中试基地和孵化器,积极打造海洋科技示范园区。整合省内涉海科研、教育资源,加强海洋科教服务,打造国内领先的海洋科技人才创新高地。

以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为指导,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体布局,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以海洋环境容量确定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入海排污总量,提高陆源污染排放标准。建立海洋环境分级责任制,强化海洋环保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完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努力营造碧海蓝天的生态家园。

以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不断提升海洋综合管控服务能力。健全海洋法规体系,完善海上执法体制,加强海域和海岛使用审批管理,建立海洋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新机制,提高海洋综合监管水平。创新陆海统筹管理模式,重点支持南通市争创国家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鼓励其在统筹江海资源开发、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支持连云港市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动合作机制。

四、海洋强省建设需要的政策保障

为确保海洋强省建设顺利推进,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保障措施。

提升海洋强省战略地位,适时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进行部署。中央已经把海洋经济发展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江苏也应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增强认识。建议省委、省政府择时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把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作为落实中央战略决策的重大举措,加以全面部署。加强海洋强省战略研究,搞好海洋发展规划工作,促进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强化协调领导机制,建议组建海洋与渔业厅。按照国家与省机构改革总体部署要求,对应国家海洋局机构设置与管理职能,建议对相关涉海管理部门进行整合,组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为更好地统筹协调、综合管理涉海事务,提高海洋管理行政效能,建议借鉴沿海发达省市的做法,成立由省政府领导挂帅的省海洋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海洋经济的规划管理、政策研究、重大项目推进,统筹协调海洋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范文6

河北省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

执行/金凌霞 苗卫钟

“三个战略判断”为河北沿海发展带来新机遇

2010年7月17日,在视察唐山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三个判断:一是东北亚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二是环渤海地区快速崛起,正在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三是首都经济圈作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在中国区域生产力布局中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总理在今年6月8日召开的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也指出了“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极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总书记和总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判断和战略部署,不仅给河北沿海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今年8月,对河北沿海发展又作出了新的批复,进一步指明了河北沿海的发展方向。

今年5月,省委八届五次会议将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作为了全省第一大攻坚战。省委决定要把沿海地区开放开发,作为河北实现由大转强的突破口和支撑点,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使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由现在的三分之一达到二分之一左右,真正成为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唐山要努力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这是在视察唐山时提出的唐山“三个战略定位”,实质上为河北省沿海地区的开发开放指出了发展方向。要做好推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大文章,通过进一步建好港口、优化服务、改善环境,全面深化经贸合作。要做好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大文章,发展重化工业要与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把我省沿海地区建成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要做好建设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的大文章,秦、唐、沧要主动融入、对接、服务京津,实现共同发展。特别是在依托京津科技人才优势、承载京津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疏解方面,要研究具体的实现途径和形式,真正成为京津发展的第二空间。

立足新起点 明确总目标

8月12日,我省在唐山市召开全力打造河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推进会议,对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和总理视察河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八届五次全会要求,坚决打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这场事关河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攻坚战,在推进河北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会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按照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围绕打造知名大港、推动产业聚集、培育重点园区、发展临港城市等主要任务,以市场思维和市场机制、开放思维和开放方法、创新思维和科技手段、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促进科学发展,全力打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攻坚战,力争到2017年提前实现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目标,把沿海地区建成全省改革开放的新高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成为环渤海区域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总体要求的指导下,沿海发展的总体目标明确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聚集明显加快、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借鉴先进经验 开辟发展新路

在全力打造河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推进会议上,省委书记周本顺强调,要借鉴国内外沿海开发开放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发挥后发优势的新路。要注重港产城的融合,特别是唐山要从“背海发展”转为“向海发展”,促进港口、产业和城市共同繁荣;注重开放平台建设,增强项目、资金、人才吸引力;注重重大项目支撑,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特别是要抓一批顶天立地的骨干项目,以项目兴园区,以园区带沿海,以沿海活全局;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围绕服务创造好环境,增强对项目的吸引力,同时争取政策,着力推进金融创新,逐步在沿海地区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型的现代金融体系。

周本顺要求,要坚定信心,形成打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攻坚战的强大合力。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开放的决心必须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坚定不移,实现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全省半壁江山的目标必须坚定不移。

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开放,对全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意义深远,对河北是一种必然选择。这次全力打造河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推进会议,是在河北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所谓关键时期,就是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总理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河北面临既要转型升级又要防止经济失速的艰巨任务;河北正在由大转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过坎爬坡。在这个关键时期,重温三年前视察唐山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好总理今年6月8日在河北召开的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精神,抓好国务院去年批准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坚决打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攻坚战,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