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时代的看法范例6篇

对信息时代的看法

对信息时代的看法范文1

 

在当下,社会要想正常运转,人们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十分重要。信息的传播依赖媒体中介,但是通过媒体传播的消息不总是真实可靠的。虚假信息与谣言也同样会借助于媒体中介持续发酵,从而误导公众引起社会的混乱,甚至带来国家的不安定。特别是近些年来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体结构的代际,使信息生产和传播机制完全发生了变化。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也不再拘泥于过去传统的思路。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探讨用于制裁上述行为的刑罚罪名体系和刑罚干预范围。

 

一、全媒体时代概述

 

(一)全媒体概念

 

在过去,信息传播主要依赖报纸等纸质媒体、广播等音频媒体和电视等视频媒体。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互联网的异军突起,BBS、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传媒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迎来了全媒体时代。具体来讲,“全媒体”是指通过使用文字、声音、网页、视频等多种不同媒体表现方式,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电影、广播、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借助于融合了的电信网络、广电网络以及互联网络,最终使得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能够实现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都可以完成的信息接收。

 

(二)全媒体时代的特征

 

网络与媒体的结合,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媒体的网络化阶段。一方面是主要的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另一方面是第一代门户网站,例如新浪和搜狐等网站,地位类似于传统媒体。这些媒体的主要特征是自律性较强,对于信息的审核较为严格,能够较为有效地防止谣言的产生与传播。第二个阶段是门户网站向搜索引擎转变阶段。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多,传统的门户网站类型也发生了变化,综合信息网站(例如新浪、搜狐等)转变为以搜索引擎(例如百度、谷歌等)为主的网站。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当前这个阶段,称之为自媒体阶段。在这个阶段,任何一个普通的网民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科技使用互联网自有表达自己的对某些事物的看法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特别是当下,微博、微信成为网民交流的重要的自媒体平台之一。2015年底,微信用户数量已高达6.5亿。这些自媒体平台,有了文字就可以像过去的报纸,有了音频就可以像传统的广播台,有了视频就类似于电视或者电影。而且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声,人人都可以成为主角,多元化程度非常之高,故而称之为全媒体时代。

 

在全媒体时代也进一步深刻地改变了媒体结构,各类媒体平台相互融合,中间的界限越来越缩小。传统媒体一方面推出了自己的网上媒体,例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而另一方面,微信等用户数量的急剧上升,其影响力度同样很大,网络大V以及各类网红纷纷出现。由此可见,全媒体时代媒体格局特征已经形成,“谁是媒体”这个答案已经发生转变,媒体形式与平台不断融合。这样就给虚假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带来了重大的转变。

 

二、全媒体时代信息生产、传播及由此引发的谣言问题

 

(一)全媒体时代的信息生产与传播

 

全媒体时代,信息生产和传播机制和过去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对管理层的信息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信息生产的角度来看,过去信息生产方式是先向有关部门报备,然后再进行生产。媒体一般需要相应的准入机制,同时要符合新闻的审查制度。根据这个规定,管理机构有足够的时间来对信息进行过滤。另外,这个制度也使得信息的生产存在一定的成本,能够形成信息准入的较高壁垒。但是,当下全媒体时代的信息生产过程是生产在先,过滤在后,甚至是一边生产,一边过滤。

 

从信息传播过程来看,传统空间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为管理层的信息预警提供了时间差。全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会根据人们对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信息生产和传播几乎是同步的。当管理层发现某个虚假信息或者谣言已经大范围扩散,想要进行管理的时候,实际上这个舆论场合已经形成。而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大众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有限,很多信息甚至是不过滤。这就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多信息诸如“秦火火”案件所散步的谣言,生产成本几乎为零,信息传播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此类信息给有关部门的监管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从信息传播模式来看,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是“一对多”形式,媒体主体向受众客体传播信息;而在全媒体时代,是“多对多”形式,在这个时期,主体和客体的角色已经淡化,更加注重信息的较量与互动。人们对于能够调整其传统观念的信息更加热衷于讨论,从而热门话题更容易吸引人们的关注度,形成集群效应,这更加便利于谣言的传播。

 

(二)全媒体时代的谣言扩大现象

 

全媒体时代的技术特性和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客观上给谣言的扩大带来了便利,虚假信息及谣言的扩大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从网络谣言传播的规律来看,网络谣言的传播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并且伴随着无限转发的特点。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自身的特点使得谣言不再像过去编造与传播那样,对媒介平台要求较高。相反,当下虚假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瞬间的快速复制和无限转发,从而传遍世界各个角落。正是因为这个特点,网络谣言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干扰。虚假信息被无限转发,往往会引起人们的集体围观,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扭曲也经常发生,从而成为以讹传讹,谣言裂变式快速传播。从网络虚假信息的成本来看,制造谣言的成本与门槛都非常低。网络平民化日益突出,每个人的微博或者朋友圈都是一个代表自己的报纸、电视、广播台。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其平台上信息而几乎不需要任何的第三方审查机制,这使得谣言的生产成本几乎为零。

 

三、寻衅滋事罪对于制裁谣言和虚假信息的背景及问题

 

(一)寻衅滋事罪用于制裁虚假信息的背景

 

迅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生态环境,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创造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近些年,面临着网络虚假信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社会的安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例如秦火火和周禄宝案件,另外一些习惯于传播虚假信息的网络大V,他们利用自己形成的网络传播效应,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而恶意传播谣言。而当这些谣言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危害性不再仅仅是事实和真相那么简单的差异,甚至会扰乱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固有信仰和道德观。

 

而传统刑法中用于制裁虚假信息的罪名比较简明:一种是诽谤罪,针对的是特定的个人。另一种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罪,制裁的是特定公司、企业信誉。另外,对于不确定的个人、产品或者单位的虚假信息,只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一种属于罪名设计上的最,而这个罪名被用来制裁在社会上引起严重恐慌情绪,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最后一种是战争时候的谣言犯罪罪名,即“战时造谣惑众罪”。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上述罪名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漏洞是针对不特定个人、单位、产品等虚假信息,在全媒体时代,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网络空间,都没有合适的罪名予以制裁,而这点成为制裁网络谣言传播的短板。

 

在这个背景下,司法机构尝试使用寻衅滋事罪来解决网络虚假信息案件的定性问题。例如,公安局对于“秦火火”案件以寻衅滋事最定性,被称为是司法实践的一次重大突破。之后,最高人民法院《网络诽谤解释》对这一罪名予以认可。之后,我们可以使用这个罪名对多数案件进行定性。但是人们也对按照寻衅滋事罪进行定罪处罚的提出了巨大之一。这个问题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按照“寻衅滋事罪”加大对日益蔓延的网络谣言的制裁力度,究竟是这一传统口袋罪向网络空间的扩展还是传统社会中产生的法律规则向网络空间的合理延伸?

 

(二)寻衅滋事罪用于制裁虚假信息存在的问题

 

寻衅滋事罪是司法部门对于网络犯罪的重要实践,但是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司法实践过程中倾向于将该罪名用于自媒体,也就是网络大V、“水军”、个人微信公众平台、以及网络公关公司和口碑公司等。分析《网络诽谤解释》不难发现,无论是针对谣言构成的诽谤还是损害商业信誉,或者是非法经营、敲诈勒索都主要是针对的自媒体或者网络公司。不仅仅是司法文件这样,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也是如此,“秦火火”案件和“立二拆四”等案件均针对的是个人。但是,当我们从中国新闻媒体的演变过程来看,传媒已经经历了从公有事业单位、私有企业再到新闻个体户的转变。而目前的司法格局却主要针对的是新闻个体户的虚假信息制造,这个思路难以在全媒体时代行得通。

 

四、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刑法规制

 

(一)寻衅滋事罪的平等适用原则

 

寻衅滋事最应该是基于“行为性质”本身而非“行为主体”。当寻衅滋事罪被用于网络空间的时候,这一罪名完全可以适用于传统媒体等。换句话说,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空间犯罪都不是采用这个罪名与否的依据,而应当更加关注于这个行为的性质及行为的结构,而不是行为的主体是什么。

 

(二)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制裁体系的罪名需要扩容

 

在对“寻衅滋事罪”的适用性进行说明之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全媒体时代,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的罪名体系必须扩大。一方面,现有的罪名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刑法中“虚假信息”的范围比较窄。例如针对非特定个人、单位的谣言,无论后果如何,只要没有被定性为“虚假恐怖信息”都无法使用刑法。由此发现,传统的能够使用刑法的虚假信息的范围过于狭窄,因此现行法律中这个罪名体系必须给予完善。只有这个罪名扩容之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律“平等适用”的原则,而不是紧紧针对于全媒体时代的自媒体平台,带来法律主体上的不公平。

对信息时代的看法范文2

论文摘要: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中国信乌化发展水平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也有极个别学者认为中国信息化已达到信.乌化发展的中级阶段。笔者认为,从全国来看,中国信.忽化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从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大城市来看,其信.乌化水平已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的交叉地段;从西部地区和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看,信息化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据此本文将中国信息化水平定义在初级阶段的水平线上,并从四个方面时其作了兵体的分析判断。

一、近20年来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概况

中国信息水平测算的研究与实测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6年3月至6月,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对1982年中国信息化进行了厕算。从此,中国信息化测算开始了新的征程.

从近20年来的文献看,中国学者对信息化的测算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沿用波拉特法进行测算;二类是运用日本信息化指数法;三类是运用国际电联指标体系法;四是运用国际数据公司法;五是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六是运用联合国ipu法.在以上方法中,运用最多的是波拉特法和日本指数模型。根据有关文献统计分析,1986年至2001年,以个人名义具体测算的次数大约为50次,以单位名义具体测算的次数大约为20^-30次。就方法看,除以上方法外,近几年来又有学者创立了不少新的测算方法,如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信息化综合指数法等。就范围看,有测算全国的,有测算全省的,也有测算一个城市的(如苏州市),还有测算某一非行政区域的(如京津地区、珠江三角洲).就重视程度而言,北京、上海、广州等明显重于其他地区,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明显高于广大农村地区。

二、中国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信息化指标体系是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的重要依据。根据信息化理论,要测算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程度或发展水平,除了选择一定测算方法外,还必须参照或建立一套既定的(或标准的)信息化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判断.这既是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的一般规律,也是研究探讨信息化水平的必要的前提。

信息化指标及其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是近年来中国信息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科技促进发展中心的《中国信息经济初步分析研究报告》,到2001年国家统计信息中心的《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都十分重视并花不少篇幅去研讨信息化指标体系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卢太宏的《信息宏观测度的研究》、靖继鹏的《信息产业测度新方法: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陈禹的《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贺坚的《中国信息化能力研究报告》、杨培芳的《我国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杨学山的《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初步研究》、钟义信的《信化水平测度的新方法》、梁宾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数体系》及郑建明的《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案例及方法分析》等闭。这些研究成果对构建国家信息化指标,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何构建中国信息化指标体系?这是推进信息化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和有关学者的研究,笔者以为:构建中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的指标体系,既要符合中国国情,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要符合“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信息化发展方针,还要与国家信息化体系6个要素相一致,同时也要兼顾能与国际信息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相衔接。具体原则体现为:一是符合并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二十四字方针;二是符合国情并适合国际间的比较;三是指标体系要讲求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四是指标体系要具有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导向性、规范性。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具体设置,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基础详细的统计指标体系,使之成为了解信息化情况的基础数据库;二是建立综合、概括性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与分析。

从现有国家部委及部分科研院所对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设置看,其研究成果的一个共同的重大不足是:设置指标太细、太多;有些指标显然不具有普遍性,拔高了信息化的平均水平。如有的将信息化指标体系设置为6大类,25个指标,有的将信息化指标体系设置为4大类30项指标,还有的甚至设置得更多等。这些研究就理论上讲是必要的、有益的,但以中国实际情况看,则不一定适合。国际经验表明: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信息化指标体系,有助于把准信息化水平的真实状况,对制定正确的信息化方针政策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笔者以为,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不平衡性,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置宜粗不宜细,突出适用性、可操作性、可比较性,建议设置为5大类20项指标为宜:

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人均带宽拥有量、人均电话通话次数、长途光缆长度、微波占有信道数、卫星站点、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每千人有线电视台数、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电子商务交易额、企业信息技术类固定投资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每千人中大学毕业生比重、信息指数等。这一指标体系,应该说是当前衡量和评价中国信息水平比较可行的参照系。

三、对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基本判断

对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与测算是信息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定量分析,能够从数量上揭示信息化发展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有助于国家信息化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调整,也有助于中国信息化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也有极个别学者认为中国信息化已达到信息化发展的中级阶段。笔者认为,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总体判断为:从全国来看,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从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大城市来看,其信息化水平已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与中级阶段的交叉地段;从西部地区和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看,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中国信息化水平定义在初级阶段的水平线上。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具体的分析判断。

(1)根据信息化经济阶段理论进行判断

根据信息化发展水平,可以将信息经济划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传统信息化经济阶段、次准信息化经济阶段、准信息化经济阶段、现代信息化经济阶段。在四个阶段中,各阶段具有其独自的特点,不同的特点决定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具体划分及特点见表1。

杨培芳等人根据主成分一费雷双边比较法及扩展信息化指数法,具体测算了中国与美国传统与现代信息指标总权数,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美国的现代信息指标所占比重要高出传统信息经济指标比重25个百分点,中国与美国相比,总体上中国仍处于次准信息化经济的初级发展阶段,而美国已处于准信息化经济阶段或开始进入现代信息经济阶段。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信息化水平处于次准信息化阶段,用通俗发展阶段理论来讲,就是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

(2)根据波拉特法进行判断

波拉特法(又称gdp比重法或就业结构分析法)是国内常用的方法之一。据粗略统计,国内运用此法案例大约有10-20个。其优点在于:科学性较高、国际影响和国际通用性较强,测定结果具有国际可比性。所以,很多机构和不少学者都采用了这种方法测算中国的信息化水平。归纳起来,具有代表性的测算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谢康等人的测算结果川x1993年,谢康、程岩对中国及部分省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82年,中国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产值占gnp的比重为15. 000,与1972年新西兰和1975年马来西亚的水平相当,比196。年的日本和1963年的英国分别要低14. 5. 14. 8个百分点,比1958年的美国则要低27. 7个百分点;1982年中国信息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8. 8,比1958年美国、1960年日本、1975年法国、1971年英国要分别低33. 2, 12. 2.23. 3.28. 2个百分点。这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信息化水平还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与初级阶段还有一段距离。

另一种是杨学山等人的测算结果。杨学山等人在研究波拉特法过程中,将各国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占cinp比重进行概括,得出了表3所示的一般规律:80年代初,中国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占gnp比重为15%,属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水平;90年代初,中国信息部门占gnp比重上升为25,只相当于80年代初新兴工业化国家起步时的水平,仍属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种是官方的测算结果.根据国家统计局等单位的数字表明,近10年来,中国信息产业年产值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近5年来则保持在30%以上.2000年,电信产业总量达到4725亿元,年均增长3300;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急产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30;电子产品出口创汇551亿元,年均增长率3000;电子产品销售收入67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到2001年6月,全国电信运营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 0/u,信息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在10绒以上。笔者认为,考虑统计口径的差异,中国信息部门占gnp的比重应在30%左右。以此比重判断,中国的信息化水平也是很低的,只相当于新兴工业化国家80年代初的水平,属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3)根据信息化指数法进行判断

信息化指数法是国内近年来常用的又一重要方法之一,而且可以说这一方法应用得最多。据粗略估计,国内运用此法的案例至少在20^-30个之间。其优点在于:算法比较简单;统计资料易于获得;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在众多研究测算结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卢泰宏等人测算的结果1992年卢泰宏等人根据日本信息化指数法,测算出1985年中国的信息化指数为37. 9.比1965年的ei、美、英、德、法要分别低62. 1, 204. 1,79. 1.66. 1,72. 1。这一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信息化水平远没达到发达国家五十年代的水平,处于五十年以前的水平(见表4)。

300

另一种是马费成等人的测算结果1995年,马费成等人根据信息化指数法,对1990年中国信息化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为61. 7,比1965年的日、美、德、法要分别低38. 3 ,180. 3.55. 3,42. 3,48. 3a 1996年,钟义信等人对1995年中国信息化指数进行了侧算,结果为554. 84,这一数字比1994年美国的信息化指数要低5704,但差不多达到了美国1972年前后的水平。与1998年李晓东对1995年中国信息化指数进行测算,结果为554,与钟义信的测算结果比较接近(见表4和5)a(这两种不同数据是由于依据及数据不同造成的两个结果,但也可以进行比较.)

第三种是张守一等人的测算结果。1991年张守一和葛伟民、1999年韩建新等人根据信息化指数法,对2000年中国信息化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为145. 33,比1965年的美国、1973年的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要分别低9776,64,66,65,这表明,2000年中国信息化水平也只相当美国50年代末期,日、英、法、德60年中后期的水平。另外,1998年李晓东等人根据信息化指数预测2000年中国信息化指数为533. 2,按照这一结果,中国信息化水平可以达到美国1972年前后的水平,英、法、德等其他国家80年代初的水平。这两利测算比较的依据虽有不同,但通过比较则可以推出一致的结论:200。年中国信息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的水平(见表5和表6)

资料来源;1.马费成.信息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86;2.韩建新.信息经济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219;3.宋玲.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8. 186 ; 4.葛伟民.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01一304.

(4)根据信息化能力进行判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在竞相发展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已有50写以上的增加值是由信息产业创造的,信息产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50%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对信息时代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英语;高效课堂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英语课堂的帮助

从前几年开始我国就很注重现代技术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在我国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几乎都安装了多媒体,这让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初中英语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其中对英语课堂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学到更实用的知识

众所周知,学习英语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单会做选择题和填空题就可以,学习英语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说、会听,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学以致用,以往教学中老师教学生的都是课本上的知识,都是为了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实用性不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学生能学到更多更实用的东西。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英语成绩十分好的学生与外国人对话,他们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也有很多留学回来的学生,连中国最简单的英语试卷都考不及格,他们都说现在西方交流根本不是这样,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更真实地认识将来所要运用这门语言的环境。

2.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独特,行为叛逆,对一板一眼的东西没有兴趣,老师和家长的逼迫也会让他们更加放肆,所以初中生对英语抱的态度都是无所谓,英语的语法、时态句子结构在他们看来十分费解。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观看美国电影,听西方的歌曲,创新了英语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从无聊的课堂和死板的教学中走出来。有了学习英语的新方法,他们就会慢慢爱上这门学科,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减轻老师的压力

老师需要备课、批改作业、修改错误,压力很大,加上初中生不服从管教,让老师身心俱疲。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把知识点总结之后放到大屏幕上一页页自动放映,减少老师工作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压力。

4.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减少学生上课走神不听讲的情况,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提供最新的新闻和消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

效率。

二、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英语高效课堂

上文中提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实用的知识,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减轻老师的压力,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英语高效课堂呢?以下是几点有效的措施。

1.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观看影片

放映《老友记》之类的电视剧,学生可以模仿剧中人物说话的语音语调,在真实的场景中提升对英语的感知。《老友记》语速相对较慢,单词也简单易懂,很适合初中生观看。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在轻松之余学到知识。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听力和理解能力之后,可以播放《纸牌屋》等中等难度的电影、电视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2.上课时配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教学

老师配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跟不上老师的速度做不完笔记的情况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指引和教导找到重要知识点,不用一股脑把老师讲的都记下来,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

3.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现代信息技术查阅资料、视频,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模仿或者英语演讲,让学生锻炼自己敢于上台面对同学的勇气和说英语的能力,从各方面提升学生。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解决自己的困惑,在老师没办法及时回复答案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答案,而且对于单词和语法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这些的总结比教师说得更全面、更系统,能有效帮助学生。

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减轻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压力,让学生和老师都受益不少,但同时老师不能太过依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自身也要不断努力,寻找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方法。各种技术都只是辅助的手段,还需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对信息时代的看法范文4

一、信息哲学:自然化运动进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20世纪英美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是自然主义。自然主义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它在当代的复苏和盛行,则首先得益于自然科学在解释世界时所获得的巨大成功。相对于前科学时代的一切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体系,自然科学的概念、方法和规律对世界的解释更能令人信服。以物理学为主要代表的自然科学的昌盛,使自然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所以,到了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几乎没有哲学家乐意说自己是一个非自然主义者。[1]121分析哲学是自然主义盛行的另一个动力。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就表达了鲜明的自然主义倾向:能说的东西就是能用自然科学命题所说的东西。此后的分析哲学家无不受此倾向影响。从维特根斯坦、石里克到奎因再到普特南和福多,分析哲学的演进同时体现出自然主义的发展脉络。自然主义者认为,哲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在目的和方法上是一致的,差别只在于两者关注的对象不同。自然科学关注具体问题,而哲学则关注一般性问题。世界是统一的实在,因而可以构建统一的理论来加以说明,这就是自然主义的总则。自然主义的研究纲领和操作方法称为自然化(naturalizing),就是要运用分析、还原等方法,通过自然科学的概念、术语、原则,对传统哲学所关注的意义、价值、认识、真理等一般性问题做出自然主义的说明。通过自然化就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具有科学上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而证明它在自然界中具有存在地位。自然化的方案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一切学科都可以充当解释项。所以整个自然科学就既是一种本体论标准,又是一个“终极解释装置”。质言之,科学是存在的尺度。不能被科学验证的东西是值得怀疑的,其或者没有研究的价值,或者在认识地位上次于科学。自然主义所引发的争论在根本上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点体现在方法论上,表现出的问题是:有没有诸如第一哲学之类的东西?第二点体现在本体论上,表现出的问题是:世界能否被自然化?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代表着自然主义的方法论和本体论承诺。自然主义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既然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致性,那么当然就不可能存在先在于或者独立于感觉经验和经验科学的第一哲学。第二个问题是自然主义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心理现象,特别是意向性问题。“任何想要把人类和心理现象当做自然序列的一部分的人都必须用自然主义的术语来解释意向关系(intentionalrelations)。”①所以,当代自然主义者从事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对心理现象,尤其是意向性的自然化展开的。

对意向性的自然化就是用自然科学术语来说明意向性。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自然主义哲学家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自然科学领域中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被自然主义者当做工具,纳入到自然化的解决方案当中。其中一个显着的标志就是,自然主义哲学家往往会使用他所依据的自然科学的学科名称或者概念来命名他所建立的自然化理论。比如,阿姆斯特朗(D.Armstrong)、刘易斯(D.Lewis)等人以物理学为基础对意向性进行的“同一论”说明,米利肯(R.Millikan)、博格丹(R.Bogdan)和塞尔(J.Searle)等人分别依托生物科学作出的“新目的论”说明和“生物学自然主义”说明,哈曼(G.Har-man)、沃菲尔德(T.Warfield)、布洛克(N.Block)等人借用计算机科学中十分流行的“功能作用”概念进行的“功能作用语义学”说明,德雷斯基(F.Dretske)以通信理论为基础作出的“信息语义学”说明,福多(J.Fodor)以计算机模块理论进行的“模块论”说明等。自然主义者在运用各种科学技术理论对意向性进行自然化时,体现出很强的宽容性和开放性。因此,即便在表面上看来他们建立的理论毫无共同之处,但实际上从事的却是相同的工作。所以也有人称哲学正在经历一场“自然化转向”。[2]452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自然化运动中增添了“信息”元素。德雷斯基、福多等哲学家在探索意向性自然化的新路径时,发现信息科学技术存在着巨大的解释潜力,因而将信息及其相关概念引进到自然化的解决方案当中。德雷斯基在1981年出版的《知识与信息流》(KnowledgeandtheFlowofInfor-mation)时至今日,仍然是以信息为基础进行自然化操作的代表作,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完全利用信息概念对知识、信念、意向性等作出自然主义的说明。正如德雷斯基自己所言,他的“整个工程可以被视为自然主义的一次实践”[3]。而在福多看来,有信息封装的计算系统就是模块,利用模块理论对意向性进行的自然化就是“为表征构筑自然主义条件”[4]31。正是通过这些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哲学家的努力,原本只是单纯作为科学概念的信息在哲学中有了一席之地。所以从渊源和背景来看,如果说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科学技术和通信理论的发展为信息哲学的诞生准备了技术前提的话,那么分析哲学和自然主义,尤其是自然化运动则可以被视为信息哲学的思想背景。如果需要在哲学史中为信息哲学进行定位的话,我们认为其逻辑顺序是这样的:自然主义传统科学主义传统和分析哲学自然化运动信息哲学。自然主义传统在近代科学的刺激下复苏,进而通过科学主义表现出来,在分析哲学的推动下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自然化运动,而信息哲学则只是自然化运动所采用的众多方案中的一种。所以,从起源来看,信息哲学完全是在分析哲学和自然主义传统主导下的自然化运动的一个“副产品”。

二、信息哲学与自然化运动内在关联的逻辑起点之发生学演进

“信息”作为信息哲学的核心和基础概念,是信息哲学的逻辑起点。对信息概念进行历时性考察,探究其如何从单纯的科学概念演化为一个具有“哲学身份”的概念,能够在逻辑上再现信息哲学的发生过程,在发生学上揭示信息哲学与自然主义和自然化运动的内在关联。按照信息概念内涵的演化,这一过程可大致区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科学概念”阶段。20世纪中叶,《信息论》和《控制论》问世,信息概念成为“科学概念”。1948年信息论之父申农(Shannon)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第一次将信息纳入科学研究的视野。通过这篇论文,信息正式成为一个被广为接受的科学概念。但是,作为科学概念的信息只关心信息量,而不关心信息内容。因此,申农所创立的信息论实际上是 一种信息的数学理论。在此背景下,申农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降低或者可能性的减少。在同年出版的《控制论》中,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主要奠基人维纳(Wiener)对信息作出了这样的描述:“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5]155申农和维纳都看到了信息概念的复杂性和多义性,但受制于其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背景,他们对信息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科学层面。维纳对世界的“物质、信息、能量”三元论说明过于简单和草率,在哲学界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但是,他们对信息的科学说明却为哲学家的工作奠定了基础。(2)“科学概念”向“哲学概念”的过渡阶段。早在1953年,受到物理主义影响的卡尔纳普(R.Car-nap)为了对符号的意义进行自然化,便在《语义信息》一文中大胆预测,申农的信息论“会在不久的将来发挥重大影响”[6]147-157。在该文中,他还率先提出,对语义信息(semanticinformation)和实用信息(pragmaticinformation)进行区分是一项重要工作。[6]147-157从信息的定量分析入手解决信息语义问题,至此开始成为哲学家切入信息哲学研究的一条基本路径。麦凯(D.Mackay)于1969年提出“定性信息的定量理论”,认为信息与其接收者知识的增加有关。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信息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引起了自然主义哲学家的广泛关注。信息概念开始出现在各种自然化理论当中,由此迎来了信息概念的第二次质变。对信息进行哲学界定一时间成为哲学界的时尚,哲学家互相抱怨对方误解和误用了真正的信息概念。西尔(Sayre)批评“阿姆斯特朗和丹尼特滥用了‘信息’一词”[7]53。哈姆斯(Harms)也认为查莫斯(Charlmers)“不应该把信息理论看作是可能存在的状态,以及这些状态如何相关和构造”[8]475。在这一时期,美国哲学家德雷斯基所做的工作最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在他看来,进行意向性的自然化,主要就是要说明“纯物理系统如何可能处在知识和信念(内容)的状态之中”[3]。为此,他从申农的通信理论出发,用信息来说明知识和信念。他认为,申农所建立的信息论目的虽然在于对信息的量进行度量,但其中也隐含着说明信息内容的功能。这种功能是作为自然科学成果的通信理论本身所具有的,所以利用这种功能所进行的信息论说明就是纯粹的自然化的说明。为了满足自然化的需要,信息概念在本体论、认识论和因果论层面都得到了较为系统的说明。正是自然主义者从事的这些工作,才使信息完成了从科学概念向哲学概念的过渡。[1]121(3)“哲学概念”的认可阶段。以信息论为基础的自然化,使信息概念在哲学中的地位获得日益广泛的认可。丹内特甚至断言:“信息概念有助于最终将心、物和意义统一在某个单一的理论中。”[9]对信息与知识、表征、真理、意向性等之间关系的探讨,带动了对信息的本质、地位和存在方式等信息哲学元问题的研究。1998年,《元哲学》出版的《数字凤凰———计算机如何改变哲学》对信息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肯定。[10]1随后,英国哲学家弗洛里迪(L.Floridi)又发表了《什么是信息哲学》等文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信息哲学研究的范式、目标和纲领。进入新世纪之后,以信息哲学为研究课题的着作不断涌现,标志了信息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分支得到哲学界的认可。从对信息概念内涵演化之三个阶段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信息概念为逻辑起点的信息哲学与自然主义和自然化运动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性。对信息哲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哲学分支的“认可”,并未表明信息哲学从此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并未表明其已独立于自然化运动。因为其一,信息概念被纳入到自然化方案当中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尽管其强大的解释功效逐渐显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哲学家投身到此项研究当中,但结果只是造就了一个以信息概念为共同基础的强势自然化派别的出现。其二,自信息概念被引入哲学领域以来,围绕信息的哲学研究在方法、旨趣、纲领等方面从未发生过根本性变化,即使弗洛里迪抛出“信息哲学”的提法,其实际意义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重大,从信息的定量分析入手解决信息的语义问题,仍然是信息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或者说信息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没有超出自然主义的视域。事实上,信息哲学试图建立统一信息理论的核心目标,就崭露着无法掩饰的自然化烙印。

三、哲学的“信息转向”现实地蕴涵于自然化运动

对信息时代的看法范文5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和时展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学者信息化指数研究的成果,通过改进后的测度模型,对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定,并结合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信息化是一种处于不断深人和发展中的社会现象,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的学者对信息化发展与理论研究作了非常深人的研究。

美国是推动世界进人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发源地,因而有关信息化发展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也最先开始。在这一领域最早做出开创性工作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马克卢普教授,1962年他发表了(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经济规模的方法;波拉特继承并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马克卢普的研究成果,于1977年出版了《信息经济》一书,提出了被称为“波拉特法”的信息化发展测度方法;日本学者小松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了对社会信息化进行测定的模型—信息化指数模型。

一、模型的建立

信息化指数(Index of information)是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是一种用于分析和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定量方法。可以用它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做纵向总量分析及分项因素分析,使得该地区的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可以量化表示,便于找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小松社会信息化指数包括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4个要素,其中包括11项指标(具体指标体系构成见图1)。其基本思想是:由于各指标具有不同质的量,无法直接进行比较,故先需要把各项指标转换成指数,具体方法是把基年各项指标的指数取作100,用被测年度指标实际值除以基年指标实际值,再把所得值乘上100%,得到被测年度的各项指标指数,其数学模型为:

式中:A代表社会信息化指数的总评价价值;Bi代表第一层第i指标的评价值;wi代表第一层第i指标的权重;Ni代表影响第一层第i指标的第二层指标的个数;Cij代表影响第一层第i指标的第二层第j指标的实际值;Cij(基)代表影响第一层第i指标的第二层第J指标的基期标准值;Wij代表影响第一层第i指标的第二层第j指标权重(张文军等.西安市社会信息化指数的测度、分析及预测.情报杂志.1998年3月)。

但现今,社会信息化已有了很大发展,小松信息指数法的原始评价指标体系有诸多不合理之处,而且有些数据的统计口径与国内不一致,准确、系统的统计资料难以获得。本文根据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和时展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学者信息化指数研究的成果,对小松信息化指数模型各要素的具体指标进行修正,建立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指数测度模型。修正的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均可以从工具书中直接查得或者经进一步计算得出,排除了人为因素,这样既保证了小松信息化指数模型的系统思想,又保证了测度体系的可操作性(修正后的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指数测度模型如图2)。

在具体的测算过程中,为方便起见,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作了“等权重”的假设,即对各个指标的评价值只是利用一步算术平均法或者两步算术平均法作简均求和处理,平均求和的最终结果便是代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社会信息化指数。该方法的测度结果是无量纲的相对量,即结果只有相对意义,而无绝对意义。

二、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定

在进行测算时,本文考虑到各项指标对最终信息化指数的贡献不同,而4个主要要素的贡献相对近似,故采用两步算术平均法计算。具体方法是:以1995年成都市的各项指标值为基年值,取基年各项指标的指数值为100,然后分别将测算年度的同类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再把所得值乘上100%,求得测算年度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再分别对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4个组的各个指标的指数求平均值,最后对4个组的指数平均值求算术平均值,得出最终的信息化指数。成都市1995一2002年信息化水平各项指标绝对值见表1;成都市1995一2002年信息化水平各项指标的指数值见表2。

三、分析及对策

分析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在1995年到2002年期间,成都市信息化进程保持着平稳的增长速度,2002年成都市信息化指数较之1995年有了很大提高,是1995年的2.72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X8.37%。

单从各评价指标来看,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4个要素的发展速度有很大差别,其中信息装备率发展最快,2002年是1995年的5.7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6%。这表明成都市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的硬件水平发展非常迅速,其中计算机普及最快,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7%;同时,电话增长速度也很快,年平均增长速度也高达34 . 25%。

通信主体水平指标中,由于近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使得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从1999年起有了快速增加,从而拉动了通信主体水平的提高;但要看到,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增幅较低,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因为通信主体水平是社会信息化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决定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目前解决成都市社会信息化发展瓶颈的主要措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信息产业越发达。

成都市信息量指数呈稳定增长态势,但一些信息量指标如人均年使用函件数和人均年报纸发行数等则出现了增长缓慢、停滞不前,甚至负增长的现象,这说明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各因素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步人鼎盛时期的电报传递信息方式,随着电话的全面普及而正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面对更迅捷、更方便、更低成本的电子邮件的影响,传统的信件传寄方式也面临巨大挑战。它们对于信息量指标负贡献的补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邮电业务的其他分类。

对信息时代的看法范文6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环境;个性化;新闻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3-0010-01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和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都逐渐加快。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想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状态,就需要积极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媒体的发展环境日益良好,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程度也在逐渐提高,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想要在自媒体时代环境下,做好新闻事业,使其适应现代大众的审美品位,就需要各个媒体工作者不断努力,加强自身的工作建设,逐步提高新闻媒体的工作水平,进行个性化新闻的建设工作。

1 自媒体时代的内涵

2003年7月,美国学者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提出了“自媒体”的概念,他们同时对于“自媒体”做了严谨定义,他们认为,自媒体也可以被称为公民媒体,普通公众在经过数字科学技术的不断强化之后,能够与全球的知识体系进行相互联结,开始逐步能够提供和分享自身的生活事实,展现他们自身的新闻。换句话说,现代大众都能够通过自身进行各项新闻事实的,增强新闻事件的生活性和个人性。在现代社会中,普通公众都能够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众多平台进行自己经历的事件,他们将这些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各项新闻在平台上予以公布,引发自己周围的好友进行转发,从而为更多人所熟知,成为大的新闻事件。自媒体时代,主要是任何普通人都能够进行新闻事件的,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新闻记者,同时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扩大了各个种类新闻事件的发现渠道,增强了新闻的及时性。在自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普通公众都成为了新闻的发现者、传播者,是现代新闻传播行业的重要力量,为社会公众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扩大社会的交流和沟通,加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

2 自媒体时代环垸下个性化新闻产生的必然性

处于自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之下,所有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它的影响。传播媒体工具的不断普及为人们新闻提供了众多的渠道,使得人们在自媒体时代的环境之下,进行个性化的新闻成为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情。人们有着自己的信息渠道,能够随时随地的将自己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信息、事件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数码产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众多的数字工具,尤其是智能手机的逐渐推广与普及,人们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人们已经逐渐开始将目光转向休闲娱乐生活,关注一些新闻媒体的信息,能够让人们在工作之余获取一些新闻信息,逐渐开拓眼界。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现代经济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同时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加大,人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观看一些微博,能够起到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增多,对于各种新闻事件的看法也能够透过各种新闻客户端进行表达,微博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进行各种信息、获取、评论的重要渠道。而普通公众在进行各种信息的时,不可避免地加上一些个人自身的看法,新闻的同时,进行评论,看到这条新闻的人们也会有着自己的看法,进而评论,经受众转发之后,会有更多人看到,从而更多人开始逐渐发表自身的看法。个性化的新闻之所以存在也就是因为进行新闻、传播的人已经不单单只是新闻媒体单位自身了,更多地成为了社会大众的参与。

3 自媒体时代环境下的个性化新闻更适应现代民众的生活方式

人们在进行媒体时,为了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加大自己的粉丝数量,进而对于的各种新闻进行不断的加工,从而使其更具有个性化的特点。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处于信息化时代下的人们对于新闻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已经不满足传统单调的新闻模式,更倾向于以轻松活泼的语言进行新闻叙述的方式。同时社会公众对于新闻的技巧和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为人们对新闻的接受方式提供了更多种选择。现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追求自我和崇尚个性化生活方式的思想发展,普通的新闻已经不能够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因而创造个性化的新闻成为了时代的必然趋势。现代社会中进行新闻、新闻阅读的群体年龄层分布较广,而年纪较小的一类青年人成为了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对于各种新闻信息的、阅读、评论、转发都较为热衷,而他们对于个性化的崇尚也更为强烈,成为自媒体时代环境下个性化新闻发展的重要原冈之一。

4 促进自媒体时代环境下个性化新闻的良性发展

自媒体时代为人们进行信息、信息交流提供了重要的便利条件,同时对于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人在并不知道新闻内情的情况下会随意地对于各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经过一些营销号的人为加工之后,会模糊到公众的视线,社会公众只凭借一些网上流传的小道消息,就对一些人进行肆意抹黑,严重情况下,仍然有人肉搜索的现象发生,给新闻当事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专业进行新闻媒体传播的工作者们,需要不断加强对于自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传播的管理工作,使得自媒体时代环境下的个性化新闻能够得到良性的发展。建立自媒体时代环境下个性化新闻传播的道德约束机制,保证人们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所针对的各种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