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分析报告范例6篇

个股分析报告

个股分析报告范文1

2012年3月上证指数下跌5.45%,深证成指下跌7.8%,创近半年最大跌幅。4月多空消息交织,机构观点分歧日渐加大。国五条地产调控政策和银监会的“8号文”重挫权重板块 ,导致大盘指数重心走低。

从搜狐证券的数据来看,4月个股研究报告数量较多,与年后公司密集公布2012年年报有关,多数分析师进行了常规的年报点评,深入剖析了个股的财务、运营情况,挖掘了多只年报黑马。根据搜狐证券的统计结果,3月份有894位分析师的2558份评级为“买入”或“增持”的研究报告到期。其中,280只短期涨幅超20%的牛股被分析师们选中。

小券商国都证券研究能力存疑

国都证券在1月29日至3月4日仅7篇研究报告,无一成功。分别推荐捷成股份、银座股份、步步高、万科A、苏宁电器、友阿股份、常宝股份、丹化科技、贵州茅台共7只个股,股价在20日内最高涨幅低于10%,而该券商2月的荐股水平同样很差,9篇报告中仅有3篇预测准确。

国都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王双看好的丹化科技,给出的推荐理由为“通辽乙二醇产量提升,期待河南项目”,他在丹化科技年报扭亏为盈的前提下,期待“产品质量提高,与市场价格的折价减小;开工率提高,降低摊销费用;河南项目顺利进展,降低折旧和人工费用”这一系列举措对公司的提振效应。但由于公司上年度盈利主要依赖坏账收回,市场对该股未来业绩存忧,导致公司股价持续下挫。最终,丹化科技不涨反跌,20个交易日内跌幅超17%,最高涨幅也仅录得-2.32%。

大券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除了国都证券这样的小券商,大中型券商如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的分析师在3月份也表现较差,荐股成功率低,其中华泰证券研究报告多达113篇研报,但是,依然未能把握好市场热点,荐股屡屡失手,成功率仅39%,其研究能力存疑。

4月因为同时看好天齐锂业,海通证券分析师刘博、华泰证券分析师刘敏达、国金证券分析师张琨,王丽妍不幸登上了金罗盘分析师研究能力排行榜3月后十名榜单。

对天齐锂业定增收购泰利森股权一事,投资者一直持谨慎态度。2月28日晚间,公司公告称收购议案获泰利森股东大会通过,海通证券分析师刘博、华泰证券分析师刘敏达、国金证券分析师张琨,王丽妍同时发表研究报告,除华泰证券坚持“增持”评级外,海通、国金均给出了“买入”建议,对该股后市的发展给出了乐观的表态。

海通证券分析师刘博认为“本次收购泰利森,天齐锂业蜕变成全球第一大锂矿生产商,国内锂精矿对外依存度大幅降低,同时打破国外对锂资源的垄断,取得定价权,意义非凡。”并给出该股48元的目标价。岂料,利好落地,在3月1日盘中涨停之后,天齐锂业股价从42.77元的高位一路下滑,最终录得-5.07%的最高涨幅,截止3月29日,该股较三位券商评级当日下跌超17%。

除押错宝的上述分析师外,湘财证券分析师刘飞烨3月推荐的康盛股份不涨反跌,且20个交易日最高涨幅竟录得-11.58%,本月市场热点匮乏,大盘节奏难以捉摸,对分析师带来了巨大考验。

券商研究员的资历不如老股民

一位投行界知名人士顾先生表示:出现越来越多券商研究员荐股失误的原因,“首先是现在很多研究员资历太浅了。”很多研究员都是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到了研究所,根本没有行业从业经验。他举了个例子,有个研究员给从事建材装备的一家公司出了份报告,认为毛利率10%太低,顾先生一看就有问题,这么低的毛利率,谁干这个买卖,一了解才发现,原来公司之前提取了10%的风险准备金,是给未来做股权激励留下伏笔。

然而,一份好的报告需要分析师亲自到公司实地调研,要对行业非常熟悉,会有一些长期看好的公司,如果公司有新项目投产、收购兼并等重大事项发生,评估价值发生变化,需要更详细数据的时候,分析师会单独或相约其他券商分析师一起到公司调研。

个股分析报告范文2

一、引言

2010年3月,证监会通知规定:“各证券公司在发表宏观经济、行业分析、市场走势等意见,应审慎发表具体证券品种的分析意见,不得传播虚假、片面、误导性消息,不得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者市场走势做出确定性http://的判断。”2011年1月1日,证监会的《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在我国证券市场开始正式实施。这个规定首次针对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证券研究报告的行为进行全面规范,并要求证券分析师(security analyst)要谨言慎行,按照证券信息传播的相关规定来发表具体评论意见和撰写研究报告,努力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规定后,国内证券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证券公司、证券分析师将面临重大挑战。证券分析报告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是什么?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是否会影响投资者决策?一时间,上述疑问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证券分析师行业迅速兴起,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不断增大。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中,证券分析师起到信息中介的作用,他们依靠自身专业知识通过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缓解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整个市场的信息获取成本,使资本市场更有效率。然而,基于信息有用性的假设,投资者在作出投资选择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会参考证券分析师的投资意见或建议,证券分析师基于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所撰写的证券分析师报告更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重要参考。因此,笔者认为,证券分析师预测报告无疑会影响投资者作出决策选择,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本文期望在系统梳理该领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证券分析师研究方面的相关理论,更多地关注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行为决策,构建证券分析师报告对投资者决策影响的机制框架。另外,考虑到我国的证券市场制度背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本文还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为分析师行业的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提供政策建议。

二、证券分析师报告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证券分析师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代金融学研究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纵观国内外的研究,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有关分析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而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很多方面需要加以完善,归纳起来国内外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分析师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其最重要的职责是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进行预测,因此许多学者从分析师的预测方面展开研究。terence lim(2001)研究了分析师理性与预测偏差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二次损失效用方程来对公司盈余预测进行建模研究。amhed,forbes(2004)在采用keane,runkle(1998)的基础之上检验了他们在建模策略中的潜在假设,并检测了分析师盈余预测是否具有理性。jeffery,reuven(2003)对大量相互矛盾的分析师盈余预测属性做出了更深层次的解释,认为许多异常和相互冲突的分析师盈余预测研究结果是因为研究者没有考虑到正确的分析师预测误差属性。

其次,对于投资者来说,分析师所提供的预测报告是有一定信息含量的,许多学者围绕证券分析师预测的投资价值和投资策略展开研究。bjerring,lakonisho和vermaelen(1983)研究了加拿大证券分析师的表现,认为由证券分析师推荐的股票回报率在扣除交易成本后仍高于整体市场回报。womack(1996)的研究指出,证券分析师所推荐的股票在其报告后有显著的价格运动,其中推荐卖出的股票比推荐买入的股票的价格运动更为明显。林翔(2001)通过对我国证券分析师的实证研究发现其报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认为我国证券分析师拥有一定的私有信息。朱宝宪和王怡凯(2001)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媒体荐股建议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短线投资建议推荐的股票组合收益要高于投资基金的收益。

最后,分析师的预测报告还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givoly,lakonishok (1979);penman(1980);waymire(1984)认为,作为能在市场上获得的公开信息,分析师的报告可以用来预测一家企业未来的成长能力,可以减少投资者和管理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研究表明投资者对于分析师预测有显著反映,说明投资者认为分析师预测有利于自身做出决策,会将分析师报告视为比较有价值的重要信息。lin,mcnichols(1998);michaely,womack(1999);d-echow,hutton,sloan(2000)指出,分析师报告可能会对投资者有负面作用,因为他们制作报告的潜在动机可能是为了取得佣金或投行业务,因此分析报告会存在偏差,甚至过分乐观。另外,投资者在使用分析师预测报告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转贴于 http://

krishnan and booker(2002)研究了投资者基于分析师荐股报告做出短期决策的影响因素,发现只要荐股报告存在,就可以减少投资者过早卖出可获收益股的几率,在此基础上,可靠的报告可以同时降低过早卖出和过久持有的几率。chen,francis和jiang(2005)的研究表明,如果证券分析师的报告相比以前更准http://确、更频繁时,投资者就会更重视分析师的季度预测,而不是自身已形成的观念。ajinkya,gift(1984)认为,投资者在参考分析师报告的同时会关注分析师相关信息的背后动机。因为出于一些动机,分析师报告会存在一定偏差。kelley,michaela(1980)提出归因理论,即个体在理解某一行为时,一般都会探求该行为发生的原因。并且个人对这一行为做出反应时,之前的理解会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理论可以解释投资者如何根据自身对分析师动机的期望来对分析报告做出反应。weiner(1985)指出,由于负面或预料之外的消息更容易产生归因效应,人们更倾向于对这些消息进行思考。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不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在分析师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现有研究并没有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师预测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因此,本文正是沿着上述思路展开的。我们期望所得成果能进一步拓展本领域的研究,为我国构建有效的资本市场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分析师报告影响投资决策的机制分析:一个扩展的框架

总体上本文在研究不同类型的分析师报告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后,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如图1所示)。

(一)研究分析师预测的公布形式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针对分析师预测的公布形式首先要区分不同的类型,并从中找出对投资者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的公布形式。比如,在互联网及其发达的当今社会,很多信息都会以网络链接的形式来或者进行传递。然而,心理研究表明,信息的独特性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回想信息并影响其作出决策(hyde和jenkins,1969;clements和wolfe,1997)。因此,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假设在资本市场中分析师预测可以选择是否以超链接(hyperlink)(不同的文件组合在一个界面的超链接)的形式来进行,即分析师的预测报告是否以一个文件界面来向市场传递信息。我们的研究期望探寻这种不同文件的独特性即超链接的产生是否会混淆投资者的决策的选择(wright,1991;mathew,1997)。也就是说,分析师公布预测的形式不同是否会对投资者决策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过程是如何产生的。

(二)研究分析师预测的公布时间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一般来说,企业年报公布的时间是重要的时间点,即存在所谓的“盈余公告效应”。盈余公告效应是指股票价格在盈余公告之后受公告内容影响,收入预期误差为正的股票在较长时间内持续走高,为负的股票则是持续走低。或者说,它指的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财务数据的公布能够导致股价产生长期的、持续的、方向一致的漂移,这个现象最初由ball和brown提出,此后的学者(rendleman,etc,1982;foster,etc,1984;bernard,etc,1989)以不同的方式验证了盈余公告效应的存在。因此,盈余公告效应表明了财务数据的公布对股价的影响。对分析师来说,其在年报公布前的分析师预测与年报后相比,影响可能不同。年报的公布时点是一个重要时间点,即同样的分析师预测在年报公布前后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是不同的。

(三)研究分析师预测的信息含量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分析师预测的信息含量可以以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如是否包括分析师盈余预测或股票评级、私人信息所占的比重以及分析师的声誉等等。在实践中,投资者也许会认为包括了分析师盈余预测或股票评级的预测信息会更加可靠,从而提高分析师预测的可信度。同时,投资者也有可能对包含有更多私人信息的分析师预测更感兴趣,认为这种预测报告更有价值。另外,那些声誉好的分析师更能够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即存在所谓的“金牌分析师”效应。

转贴于 http://

(四)研究分析师预测公布的情景对投资者决http://策的影响

分析师预测公布时的情景在宏观上是指处于牛市还是熊市,而在微观上是指股票处于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也许相同的股票评级或盈余预测在不同的情景下,投资者会有不同的决策。

四、建议和结论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和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分析师报告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投资者在交易的过程中也会越来越多地关注证券分析师的建议和意见,这就要求理论界对“证券分析师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为投资者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个股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词】市场反应;A+H股;社会责任报告

引言

在社会责任报告的市场反应方面,已有一些文献进行了研究。总体看来,结论不尽相同。有些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不能引起显著地市场反应(Guidry和Patten,2010;施平,2010;江炎骏、徐勇、刘得格和周美华,2009)。有些研究则发现引起了显著的市场反应,但其中的反应有些是正面的(朱松,2011;宋林和王建玲,2010),有些则是负面的(李正,2006)。

还有些研究也比较了A+H股上市公司环境和社会责任事件的在两个市场的反应比较。万寿义和刘正阳(2012)基于紫金矿业突发渗漏环保事故的案例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和H股市场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H股市场与A股市场的反应程度呈显著差异,并且H股市场的反应更为敏感。万寿义和刘正阳(2012)的研究只是对单个案例的研究,本文将对A+H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在两个市场的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许家林和刘海英(2010)选取125家央企为研究对象,对其2006-2010年间公开披露的100份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内容多用定性型语言,热衷宣传企业的功绩,但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绩效指标披露分散,且可读性和可比性差,少有企业编制关键绩效指标表,信息披露水平不高。

笔者对A+H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水平和披露指数研究也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不少企业操纵社会责任报告,提供有利于企业的信息,而不是完整、客观的信息。本文共整理了66份A+H股企业的201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并运用指数法依据2006年全球倡议组织(GRI)的《可持续报告指南》(第三版)中的关键绩效指标对 66家A+H股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质量评分①,评分如下:

表1 A+H股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的质量评分

A+H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SRDIi) 平均值 最高值 最低值 样本量

0.2841 0.6408 0.0612 66

从表1中可以看出,A+H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量化评分结果不尽人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SRDIi)最高为0.6408,最低仅为0.0612,而总体披露水平没有超过0.3。可见A+H股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整体质量同样不高。

低水平的信息披露势必不能起到决策有效的作用,也不能引起显著的市场反应,加之A+H股上市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和大陆市场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内容相同,本文提出研究如下假设:

A+H股上市公司社会报告的将不能产生显著的市场反应。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根据研究目的,本文经过筛选后选取了66家A+H股上市公司的2010社会责任报告样本。上述样本中剔除了财务数据和交易数据缺失的样本,为了避免IPO效应所选公司均为2006年之前上市,并且在报告窗口期间没有其他重大事件的影响。报告样本来源于上交所、深交所、香港联交所网站,社会责任报告日期来源于巨潮咨询网和商道纵横等,股价等财务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所有数据均经过SPSS 19.0软件处理及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来研究A+H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日在不同股票市场的市场反应。本文通过对社会责任报告日后两个市场分别的超额收益率(AR)和累积超额收益率(CAR)的研究来验证不同资本市场对此事件的反应程度。异常收益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市场对该事件的反应越强烈,其中异常收益率(AR)采用以下市场调整模型计算,即:

ARit=Rit-Rmt

其中两个市场股价的平均总体涨跌幅分别采用恒生指数(香港)和沪深300(内陆)。公式中,Rit为第i支股票在事件期t的实际收益值,本文使用的标准事件窗口是(-3,3),其中-3是公告前三天,3为公告后三天,0则为公告日当天。在单个公司的AR基础上,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出累计异常收益率(CAR):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表2和表3显示的是66家A+H股上市公司在不同两个股票市场社会责任报告前三天和后三天的市场反应描述性统计结果,表2为香港市场,表3为大陆市场。从表2和表3可看出,A+H股上市公司在香港联交所的市场反应只有报告第二天是显著为正的,而在内地市场的反应均不显著,基本支持了假设,即A+H股上市公司在两个市场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相同且质量不高,使得该信息披露没有引起显著的市场反应。

表2 A+H股在联交所社会责任报告的超额收益统计情况

事件窗口期 平均值(%) 标准差(%) P值 样本数目

-3 0.2348 2.6679 0.477 66

-2 -0.093 2.2518 0.737 66

-1 0.2535 3.4783 0.556 66

0 0.1082 3.1066 0.486 66

1 0.0605 3.4117 0.086* 66

2 0.1382 2.5288 0.144 66

3 0.4202 2.8677 0.238 66

(-3,3) 0.3455 5.1939 0.461 66

注:*表示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表3 A+H股在大陆市场社会责任报告的超额收益统计情况

事件窗口期 平均值(%) 标准差(%) P值 样本数目

-3 0.2436 3.1072 0.514 66

-2 0.1549 3.1226 0.688 66

-1 0.5617 3.6359 0.214 66

0 -0.1527 1.7705 0.778 66

1 -0.323 3.2604 0.424 66

2 -0.254 3.5151 0.559 66

3 -0.2991 2.4358 0.322 66

(-3,3) -0.0059 5.0216 0.450 66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从关键指标披露评分结果可看出,A+H股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整体质量不高,披露不够完善且对于投资者来说可利用价值较低。许多上市公司没有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社会责任报告的目的只是配合法律法规而走的形式,缺乏有用性,也就不能产生相应的市场反应。第二,以社会责任报告日前后作为事件窗口来研究市场反应不能准确的反映出某个社会责任事件带来的市场反馈,具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应有的市场反应可能在某个事件发生时就已经以股价变动的形式反映在股票市场了,而不一定等到社会报告后才有相应的市场反应。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66家A+H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双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在两个市场的反应。结果显示,A+H股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在两个市场的反应均不显著,造成该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A+H股上市公司在两个市场的报告内容相同,且报告质量不高、选择性披露正面信息较多、披露不够客观完善等。为了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上市公司应提高报告质量。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香港联交所应进一步加强对社会责任报告的引导和推进作用,发挥外部监管作用和推动作用,以提高各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三大交易所应根据我过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以及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定合理、可行、完善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引和规范,使得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及最终披露,都能够更规范、更科学、更合理,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水平和质量。

注释:

①评分采用指数法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状况进行量化,考虑到指标分量的差异,评分参照里克特量表的方法,设置0-5分,0分为未涉及,1分为最差,5分为最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SRDIi,则为第i 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标披露实际得分之和,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标最佳披露得分的比值。

参考文献:

[1]何丽梅.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短期股价效应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8):48-54.

[2]江炎骏,徐勇,刘得格,周美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事件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8:123-128.

[3]万寿义,刘正阳.交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缺陷披露的市场反应——基于紫金矿业突发渗漏环保事故的案例研究[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12,22(1):62-69.

[4]徐家林,刘海英.我国央企社会责任披露现状——基于2006~2010年间100份社会责任报告的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06:77-84.

[5]施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企业价值——基于678家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江海学刊,2010,06:99-103.

[6]宋林,王建玲.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市场反应——基于汶川地震捐赠数据的实证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10,6:82-88.

[7]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7:3-11.

[8]朱松.企业社会责任、市场评价与盈余信息含量[J].会计研究,2011,11:19-23.

[9]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2006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guidelines[R].2006.

本文系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回应及改进—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视角”(09YJC630005)、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A+H股上市公司不同上市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比较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

杜帅君(1990-),男,现就读于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个股分析报告范文4

一、香港与内地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会计的发展深受英国会计理论和模式的影响。香港会计师公会(HKSA)于1973年成立,作为香港法定专业会计师注册组织。HKSA参照英国会计准则于1976年首次颁布香港标准会计实务公告(HKSSAP)。1992年以后HKSA参照国际会计准则(IASC)制定标准会计实务公告,于1995年颁布财务框架说明书。2003年内地和香港签署了《内地和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GEPA),放宽了对会计行业的限制。2004年受国际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HKSA将香港标准会计实务公告改为香港会计准则,了新准则,对现有的准则体系进行了重构。2009年1月1日起,《内地和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五》生效实施。GEPA的范围包括会计,建筑,相关工程等。

(一)内地会计制度与香港会计准则的比较内地和香港会计准则总体上存在三方面的差异。首先,香港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一样,重视公允价值计量,突出表现在对资产的计价和资产交易方面。内地会计制度强调以帐面价值对资产或资产交易进行计价。其次,与香港会计准则相比,内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等方面规定较为具体。香港会计准则更注重的是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比较原则性。另外,香港会计准则强调对关联方交易等信息的披露,对关联方交易的关注度较高。尽管内地会计制度也重视关联方交易,但关注的重点是关联方内部交易的会计处理是否存在利润操纵问题。

(二)内地新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的比较新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的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例如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优选的模式是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价格交易信息系统完备,为公允价值获得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香港会计准则受历史的影响,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5年香港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接轨。因此香港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要求很高。几乎所有的具体准则中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方面都强调公允价值的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是主要的计量属性。与新准则相比,香港会计准则关注信息披露,要求未能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企业经营状况信息,必须在附注中提供;要求提供在财务报告中没有列示,但能公允表述企业状况的附加信息。

二、青岛啤酒会计准则差异影响

对于既在内地上市,又在香港上市的企业而言,内地和香港会计准则的不同,产生了会计差异,具体表现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面的差异。会计差异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和净资产产生一定的影响。依据青岛啤酒2005年至2007年的年报,作者对其A股和H股的会计差异调整数据进行归集,分析其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青岛啤酒”)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00168)在香港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一)会计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这三年间,青岛啤酒A股和H股的会计差异对其净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会计准则的变化,使得会计差异调整项目在这三年间存在区别,调整幅度也不同,具体如表1、表2所示。

在旧准则下,青岛啤酒A股和H股的会计差异对净利润的调整项目主要包括汇率,固定资产折旧,投资,减值准备,公允价值等方面,2007年新准则下,会计差异主要表现在汇率变动等方面。2005年香港和内地净利润差异额为2.631万,调整额度比较大的项目是固定资产折旧,为557万,其次是归入其他项目的会计差异调整,其金额为42万。其余项目调整额绝对值在8万到16万之间。2006年利润调整额为12.971万,其中固定资产折旧调整项目为557万,汇率变动调整-366万,归入其他项目的调整金额为325万。其余项目调整额绝对值在0到23万之间。新准则下,2006年净利润的差异额为10.909万,其中 汇率调整额为-366万,归入其他项目的调整额为11.275万。2007年净利润的调整额为-49.232万,其中汇率变动调整额为-18.434万,归入其他项目的调整额为-798万。

从会计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的调整项目来看,新准则下调整项目明显减少。然而,从绝对量来看,与2005年相比,2006年会计差异对净利润调整的影响增加了10.34万;2007年与2006年相比,会计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增加了60.14万。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与2005年会计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相比,2006年净利润调整幅度差异率为3.93。其中变动最大的是汇率项目的调整,2006年调整额比2005年多354.52万元,差异率为30.88。其他项目调整幅度的差异率不大,在0.5和1之间。从相对值来看,2007年与2006年相比,净利润调整幅度的差异率有所提高,为-5.51。其中主要是汇率项目和归入其他项目的调整项目。2006年和2005年汇率变动影响程度变化的差异率为30.88,2007年和2006年比较该数据为-0.95;2006年和2005年相比归入其他项目调整对净利润影响的差异率为6.74,而2007年与2006年相比,该数据为-71.78。可见,尽管新准则下A股和H股会计差异对净利润的调整项目减少了,但是其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并没有减弱。

(二)会计差异对净资产的影响A股和H股会计准则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按照香港会计准则和内地会计准则计算的净资产的金额。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A股和H股会计差异对净资产的影响程度不同,表3和表4分别为2005年与2006年青岛啤酒A股和H股会计差异对净资产的影响趁度比较以及2006年与2007年相关调整项目的变化。

2005年香港和内地会计准则下,净资产差异额为14.96万,调整项目包括未分配利润,汇率变动,汇率并轨前后影响,固定资产折旧,投资差异,减值准备,公允价值等。其中汇率变动调整额为141.253万,汇率并轨前后影响为-140.887万,公允价值调整了-90万,未分配利润调整了80.971万,投资差异调整额为-49.332万。其余项目调整额度不大。旧准则下,2006年净资产的调整额为23.709万,主要调整项目为豁免偿还欠款,汇率变动,汇率并轨前后影响,未分配利润,其金额分别为-594万,141.253万,-141.253万和71.76万。新准则下,2006年净资产调整额为0。2007年净资产调整了19.232万,没有具体的调整项目。与2005年相比,2006年会计差异对净资产的影响变化程度不大,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归入其他项目的调整,其差异率为-2.73,其次是公允价值调整项目,差异率为-0.96。

三、青岛啤酒A、H年报信息披露比较

当然,香港和内地会计准则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年报披露的信息差异也影响着投资者相关利益。通过比较青岛啤酒A股和H股的年报,不难发现其信息披露范围存在明显差异。A股年报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司简介,会计数据和财务数据摘要,股本变动和股东情况,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人员,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情况,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财务会计报告,重要事项,补充资料等。H股年报信息披露的范围比A股年报信息披露的范围广,主要体现在H股年报中多包括董事长报告书,管理层的讨论和分析和独立核算报告等内容。

H股年报中董事长报告书披露了国内啤酒市场情况,经营业绩和新年度的展望等信息。国内啤酒市场分析主要介绍会计报告年度国内啤酒行业的总体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在董事长报告书中还分析了本年度的经营业绩和下一年度的发展趋势。同时在H股年报中对管理层的讨论和分析进行了披露。管理层讨论和分析反映了青岛啤酒管理层对中国啤酒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把握;也体现了管理层对青岛啤酒发展概况的分析。通过会计报告年度中国啤酒市场呈现的特点,近八年国内啤酒行业产出量变化,该年中国十大啤酒生产商等信息,为投资者提供国内啤酒行业的基本状况。对青岛啤酒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近10年销量增长趋势,会计报告年度分地区销量,该年度产品结构,海外销售情况,母公司生产成本结构,下一年度生产经营策略等。独立核算报告包括董事对财务报表责任,核算师的责任和意见等内容。

另外,H股和A股年报信息披露的程度也存在差异。一方面A股年报在公司治理方面披露的信息比H股年报的相关披露规范,详细披露独立董事职责的执行情况等。在披露关联方交易时,A股年报反映企业关联方交易可能存在的利润操纵,而H股年报披露企业存在的关联方交易,其对关联方交易的定义和内地相关规定不同,尤其是对国有企业。另一方面H股年报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年报编制的基础,重要会计政策,财务报告管理,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分部信息,投资子公司借款,衍生金融工具等内容。

四、A+H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特殊考虑

企业年报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的重要资料,因此正确地理解A+H股上市公司年报意义重大。

(一)新准则下会计差异的影响并没有减弱2005年至2007年青岛啤酒A+H股会计差异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并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投资者在对A+H股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要注意新准则下会计差异对净利润和净资产影响的程度以及具体的调整项目。新准则下年报披露的会计差异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具体的调整项目比较少,大部分调整额归入其他这一项目。投资者要根据年报附注中披露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对于旧准则中归到其他项目调整金额较大的,也要从附注等内容着手,分析其原因。

(二)关注A+H股年报信息披露差异H股年报披露的信息范围广,对国内相关行业的状况,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展望,会计核算的独立性进行了充分披露。H股年报附注中包括年报编制基础,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信息。A股年报侧重对关联方交易可能的利润操纵的披露,其对公司内部治理的相关内容披露较规范。投资者可以利用A股和H股年报信息披露的差异,结合他们的优势,分析企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风险以及发展前景等。

五、结论

在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时,投资者要全面地分析年报中披露的信息,尤其是对A+H股或是在国内和国外上市的上市公司。尽管,目前我国会计准则正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渡时期,对A+H或是在国内外上市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可能影响,正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为投资决策的选择作好准备。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个股分析报告范文5

关键词:累计超额回报;未预期盈余;中期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有用性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6日

一、引言

Ball and Brown(1968)被公认为是会计实证研究的开山之作,开创了会计领域研究的新方向。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期报告不断成熟完善,那么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有用性如何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中期财务报告会计盈余与股票异常回报的相关性,检验中期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8年了第34号国际会计准则(IAS)“中期财务报告”,这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一次就中期财务报告问题的准则。在借鉴国外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可以及时地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的各项信息,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然而,投资者们对于中期报告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低于年度报告。

二、文献回顾

Ball and Brown(1968)开创了会计领域实证研究的先河,研究发现盈利变动的方向和股票超额回报的方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首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了会计盈利信息的信息含量。Beaver(1968)以1961~1965年143家公司的年度收益报告为依据,发现盈利报告期股价变动高于非公告期股价变动的67%。不仅个人投资者的预期会随着盈利报告的而改变,整个市场的预期也会发生改变。股票交易量和价格的变动,不是由于报告期其他信息的影响,就是由于盈利报告公布的影响。盈余报告期股票价格变动达到了最高点,股价变动的研究结果与盈余报告具有信息含量的判断一致,从而证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Ball and Brown(1968)、Beaver(1968)的研究,促进了实证研究的发展,这两篇文章是会计实证研究的起点,是对会计实证研究具有启发作用的开山之作。

赵宇龙(1998)以上交所123家公司3年的会计盈利数据为依据,采用事件研究法,运用幼稚模型,验证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股票异常回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未预期盈利的符号与股票超额回报的变动方向有显著相关性,证实了我国资本市场会计盈余信息的有效性。陈晓、陈小悦、刘钊(1999)以沪深两市764个盈利数据为依据,以盈利公告前后20天的超额收益为研究对象,证明了我国资本市场会计盈余信息具有较强的信息含量。

三、研究设计与模型选择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将会计盈余与股票超额回报联系起来,运用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验证未预期盈余和股票异常回报之间的关系。

(一)累计超额回报(CAR)。累计超额回报(CAR)是股票异常回报累加的数值,股票异常回报(AR)是实际盈利与预期盈利的差额。本文采用累计超额回报(CAR),运用事件研究法,来计算中期报告所引起的累积异常回报值。

本文以中期盈利公告日为事件基准日,以中期盈利公告前后5天为时间窗口,通过测算基准日前后5天的股价变动,判断盈利公告是否产生异常回报,从而验证中期盈余报告的会计信息有用性。

其中,Pi,t是i公司t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Pi,t-1是i公司t-1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Pm,t是市场t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Pm,t-1是市场t-1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

本文的事件时间窗口是以中期盈余公告为基准日前后5天的股价。

(二)未预期盈余。本文采用幼稚模型计量未预期盈余。在native model中,采用上年中期的实际盈利数据来替代本年中期的预期盈利,未预期盈余变动是当年中期盈利数据与上年中期盈利的差额。为方便起见,本文选择EPS作为盈余变量,计算未预期盈余。

ui,t=Ii,t-Ii,t-1;

ui,t:i公司t年度的中期盈余增量,即未预期盈余(盈余变量采用EPS);

Ii,t:i公司t年度的中期盈余;

Ii,t-1:i公司t-1年度的中期盈余。

(三)未预期盈余和股票异常回报回归模型

CARi(t1,t2)=c1+c2ui,t+?着

CARi(t1,t2):i公司t年度的异常回报;

ui,t:i公司t年度的中期未预期盈余。

(四)样本的选择。本文选择2002~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样本开始时间选择2002年,是由于从2001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之后,我国中期报告格式和内容都逐渐规范,具有准确性和可比性。

四、实证结果分析

将未预期盈余与股票异常回报带入回归模型中,检验二者的相关关系。未预期盈余变动和股票超额回报的相关系数为0.14。R方的数值较小,这和国内外对于未预期盈利和累积超额回报二者关系研究的结论非常相似。Baruch Lev(1989)对众多研究未预期盈余市场反应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发现这些研究都验证了盈利信息的有效性,但拟合优度都偏低,基本在2%~10%之间,这表明未预期盈利对股r的解释程度只有2%~10%。对于较低的拟合优度,很多学者都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未预期盈利对于股票累积异常回报的解释程度是很有局限性的,盈余报告本身的信息含量不高。

由回归分析可知,未预期盈余对股票异常回报有影响,并且是正影响,当企业中期报告释放出利好的消息,股票回报率就会上升;当企业中期报告释放出坏消息,股票价格则会下降。

五、小结

通过分析未预期盈余和股票超额回报的回归模型,我们得到了预期结果,即未预期盈余与股票异常回报正相关,说明中期财务报告的盈余信息会对资本市场的股价变动产生影响,进而说明了中期报告盈余信息的有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Ball,R.J.and P.Brown.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8.6.2.

[2]Lev,Baruch.“On the Usefulness of Earnings and Earnings Research:Lessons and Directions from Two Decades of Empirical Research”.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9.31.

[3]赵宇龙.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J].经济研究,1998.7.

个股分析报告范文6

关键词:财务报告;信息披露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能够增加信息的对称性,有效制约和规范强势方,促进经济的发展,能够吸引投资者,从而获得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在现实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投资者虽然可以通过多方面来获取有关公司的状况,但最直接的还是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从财务报告上分析该公司的现状和前景,以此来决定是否对其上市公司进行投资。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影响因素

(一)微观层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影响

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上市公司其股权结构越合理资源配置也就越优越,因为股权结构影响其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并通过公司的经营绩效表现出来。

(1)第一大股东对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影响。第一大股东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公司内占有股份权重最大的股东,然而股权越集中,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也就越不利,第一大股东的控制会计信息披露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而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2)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一方面,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受控股股东控制,对外披露会进行一定的控制,控股股东为隐瞒自身的利益对外披露信息的真实度不一定可靠,另一方面,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为自身的利益以及公司的发展,可能会过量的披露会计信息,以牺牲小股东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自身利益,从而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3)流通股比例对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影响。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因为流通股具有很强的流通性,其股东虽然无法管理公司,对公司内部的信息也不能充分了解,但流通股的股东可以以“撤资”的方式向上市公司管理层施加压力,以换取高的会计信息透明度。

(二)董事会规模对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影响

董事会的规模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越小,董事会越能方便快速和密集地进行信息分享和处理。从而降低收集信息的成本,相对而言,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越大,需要处理和分享的信息就越多越繁杂,其收集信息的成本也会增加,愿意主动收集和分享信息的动机也就会降低。所以,不同规模的董事会所愿意收集和分析使用的信息量会有较大的差别,从而引起与不同规模的董事会相联系的财务会计信息透明度也有较大的差别。

(三)宏观经济层面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影响

(1)上市公司宏观环境对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起着基础性作用。对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法律环境和政府干预这两个宏观因素起着最为直接的作用,首先,对于国有企业类型的上市公司,政府为隐瞒其对公司的侵占行为和其对人事安排的直接影响,会抑制公司对外的信息披露。其次,政府利用其对银行的控制以及制定法规政策的权力来扶持与其有密切联系的企业,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2)外部监管对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影响。首先,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要经过会计事务所的年终审计才能够向公众公开,会计事务所为维护良好的声誉,会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细致的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其次,上市公司受国家证监会的监督,证监会为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统一的披露准侧,使财务报告透明度的披露程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评价指标的设计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生成分析

(1)审计意见。审计意见是指会计事务所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对于审计对象是否符合审计标准而发表的意见。对于财务报告审计而言,则是对财务报告是否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以及财务报告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的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意见。当年终时上市公司都需要委托会计事务所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且出具审计意见,而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是投资者对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高低做出评价的基础。为了使下面案例可以进行分析,因此我将五种评定意见分为三个等级,即第一级标准无保留意见和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第二级保留意见,第三级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评价分数分别为1、2、3。(2)独立董事在公司中的比例。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由于独立董事不对上市公司进行经营与监管,因此独立董事需要上市公司披露更多的信息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所以独立董事在公司中的比例越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也就越高。经调查国内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基本为公司董事的三分之一(中粮屯河是我国第一家独立董事占公司董事比例过半的上市公司,因过于特殊不予考虑),因此为了使下面案例可以进行分析我将分为三种等级,第一级,独立董事占公司董事比例30%以上包括30%,分数为1;第二级,独立董事占公司董事比例20%以上包括20%,分数为2;第三级,独立董事占公司董事比例10%以上包括10%,分数为3。(3)收益激进度。上市公司在报告披露时,避免报告损失而加快报告收益的倾向,收益激进度会随着应计额的增加而增加。越稳健的会计系统可能会产生越多的负应计额。由于应计项目的存在,使公司有了少计应计损失,多计应计利润的可能性。这种做法与会计稳健性相对。但也有可能收益激进度并不导致收益的不透明,因为稳健的会计原则总是阻止利好消息的及时传播,这样反而会制造噪音,另一方面,对当年亏损的公司来说,它也有动机减少应计项目总额减少利润,以期在以后年度增加应计项目总额来增加利润以摆脱亏损。(4)收益平滑度 。所谓平滑收益,就是指管理层为隐瞒公司的实际业绩表现,利用会计调整方式来平滑盈利。即有意压低生意兴旺年度的报告利润,将其转移到亏损年度,使公司财务报告反映出持续稳定的盈利趋势,从而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层面分析

(1)披露媒介。首先是披露媒介,不同程度的披露媒介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影响也不同,对投资者来说权威性的信息披露媒介比一般的披露媒介更具有可信度,从而也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的可信度,另外对于投资者来看,上市公司选择信息披露媒介是否权威,也体现了一个上市公司的实力。披露媒介细分为两类,一是媒体的数量,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有十个以上媒体对其披露分数为1;二级有5个以上媒体对其进行披露分数为2;三级只有一个媒体对其披露分数为3。二是披露媒体的权威性,也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带有政府性质的权威披露分数为1;二级带有专业性质的权威披露分数为2;三级民间普通披露分数为3。(2)及时性。与披露媒介相比,一个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否及时披露显得更为重要,及时的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意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一个企业重大事项的披露时间也极为重要,重大事项可能引起企业内部的变动,对一个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上市公司股票的变动,对投资者产生影响,因此重大事项披露的时间对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使下面案例可以进行分析,我将披露的及时性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在4月30日之内,分数为1;二级4月30日披露的年报,分数为2;三级在4月30号之外披露的年报,分数为3。同时对重大事项披露时间的及时性也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在一个月之内披露,分数为1,;二级,在三个月内披露,分数为2;三级,三个月以上披露分数为3

(三)上市公司信息传递层面分析

(1)传递信息的可理解性。在这个方面,由于投资者文化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对财务报告上信息可理解程度的不同,因此传递信息的可理解性也十分重要。投资者分为三类,第一类专业人士,指既受过财会专业训练又从事过会计实务工作的人,分数为1;第二类半专业人士,指有过会计工作经验或学习过财会知识的人,分数为2;第三类非专业人士,指既未从事过会计工作又未受过财会专业训练的人,分数为3。(2)信息接收的完整程度。经过信息的多次传递,总会发生一些遗漏,同时,信息传递给不同的人其接收方式也不相同,理解方式、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同,信息是否能够完整传递给投资者,对投资者的投资意向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的高低。信息的接受者分为三类,一类,机构投资者。在金融业工作的大多数人基本都属于专业人士,他们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系统和相应的软硬件设备,能够以更加理智科学的方法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获取到更多的有用信息,进而表明了其接受信息程度很高,因此分数为1;二类,政府部门及相关监管部门。政府部门拥有庞大的数据体系,他们能够掌握整个行业的数据和动态,能够更加科学的了解到行业的动向,因此政府部门接受程度也不低,分数为2;三类,散户投资者。这类人群大多数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判断,对财务报告的利用并不科学和深入,因此散户投资者接受信息的能力是最低的,评分为3

(四)评价等级

参考文献:

[1]姚 春 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