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整改报告范例6篇

差评整改报告

差评整改报告范文1

【关键词】 供电企业; 标准成本; 成本控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网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和经营压力不断加大,各网省公司为了寻求利益最大化,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大力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在成本控制方面引入标准成本管理方法,降低产品成本显得尤为重要。标准化建设是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为目的,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着眼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使我国电力工业更好地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因此,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经营思路,企业应树立科学理财观,提高财务基础管理水平,保证财务信息质量,以财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促进电网企业增长方式转变。

二、供电企业建立标准成本的意义

标准成本管理对于供电公司实施标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和完善标准成本有助于提高公司预算管理水平

1.标准成本便于全面预算的编制工作,使预算编制更科学、更合理,依据更充分

标准成本为预算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改变了以往无法科学合理地预测工程、劳务的实际支出的问题。以标准成本作为预算下达基础,不仅能科学合理测算经营支出,而且能够更好地将预算分解至各部门,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2.标准成本管理促进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进程

实现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的有机融合是预算管理的最高境界。通过深入了解生产、营销、物资等实际运营过程,针对生产作业及工作项目制定相应的标准成本,推进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进程,更好地服务公司经营。

3.标准成本可以发挥预算引领作用

运用标准成本进行预算指标分解,使指标更具指导性,便于各单位进行效益分析、成本分析,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预警机制,更迅速地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发挥预算引领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标准成本有利于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是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是有效经营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预定的目标成本。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它在成本预算的控制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发展成为包括标准成本制定、差异分析、差异处理等组成部分的完整成本控制系统。

1.标准成本有利于明确目标

各单位运用标准成本按成本项目分解到各个部门,使其明确自己责任范围内的成本控制目标,从而实现项项费用有落实,人人肩上有指标。成本控制目标与公司目标或财务目标错位包含两重含义,即标准成本制定过程中的错位和标准执行过程中的错位。控制目标的错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控制标准没有准确反映计划的要求,与公司总目标或财务目标缺乏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从而使有关单位及其管理人员更多考虑的是程序上的要求,而不是更好地去完成公司成本控制目标;另一方面是控制的度不恰当,缺乏灵活性,这样往往会导致压缩业务活动和放弃某些商机,意图控制费用开支。

2.标准成本有利于落实管理责任

标准成本为预算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公司业绩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对完成指标的给予奖励,对完不成指标的进行惩罚,从而调动责任中心成本控制的积极性。

3.防止控制的随意性

随意性主要表现在:(1)公司对二级单位的成本无强制要求,没有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这实际上是把希望或“赌注”押在二级单位负责人身上。(2)控制标准随意制定。各预算单位或组织不深入分析研究面对的理财环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或者二级单位是为了应付公司的要求,随意高报成本费用和低估收入利润,而公司又不深入了解情况,只是武断地一律压缩费用、增加收入和利润。(3)奖罚措施不配套。对超额完成成本控制目标的单位不进行相应的奖励,对没有完成成本控制目标的单位也不进行惩罚,最终使标准成本流于形式。

4.标准成本有利于成本管理的持续改进

标准成本管理即成本项目核算过程中,通过编制标准成本消耗模型,对企业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进行常态化跟踪、分析工作,实现多维度统计成本支出数据。标准成本管理以成本效益为导向,以责任成本管理为基础,以资产全寿命周期为主线,以监督评价机制为保证,建立一整套理念先进、标准科学、统一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降低成本消耗水平,实现公司成本管理的持续改进。

三、供电公司成本过程控制和差异分析

(一)成本目标设定

标准成本管理即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并以此为线索,企业可以查明形成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并据以评价经济业绩、克服缺点,实现对成本有效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其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二)成本控制循环

1.成本控制循环流程

运用标准化管理理念,按照PDCA闭环管理的工作思路进行规范,形成目标成本指标分解实际控制信息反馈措施对策争取最大的效益的完整管理流程,在成本管控过程中,形成清晰的记录,用来归集标准成本管理流程各节点产生的详细资料,将各阶段工作分类建立文档,统一编号,定期整理、筛选,逐渐积累,形成完整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2.具体实施过程

通过PDCA闭环管理的工作过程,显著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通过规范日常基础资料,便于比较各期数据,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通过强化成本分析,提高各项分析报告的针对性,及时全面查找成本费用升降的原因,及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有效确保了成本费用指标的可控在控;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实用的考核评价体系,与全员绩效管理紧密结合,对各项指标实行“异常报告,专题关注”,每月对自己的管理过程及各指标责任部门的工作提出考核,促进自身管理工作和成本责任部门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升。如此往复良性循环的管理过程,不仅形成成本管理的完整体系,更重要的是将成本管理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相结合,明确成本管理的小流程在公司大流程中所处的位置,畅通积累小流,不断为公司大流注入动力。

3.偏差分析与考核

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差异,并以此为线索,可以查明形成差异的原因和责任,提出改进措施,对执行偏差超过设定范围的予以考核,进而保证公司成本目标的最终实现。

4.奖罚兑现

奖与罚是全面预算控制之所以具有激励与约束功能的策源地。总部必须建立奖罚制度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奖罚细则。在兑现奖罚上,最重要的是两点:透明与严肃。

5.总结改进

预算期满,公司必须对全面预算目标及各层次责任目标的执行的成绩与缺陷、经验与教训、优劣差距与生成原因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与评价。总结与改进环节实际上发挥着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标志着下一全面预算控制循环的开始。

以上标准成本的控制过程可以概括如下:

公司的标准成本管理实际上是通过预算管理整个公司(图1)。公司总部独立地或在二级单位参与下制定标准成本指标,由二级单位执行;为使执行过程符合预算,要对二级单位的标准成本执行的进度/结果进行计量;并与标准比较,以确定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并报告给公司总部;总部根据报告的情况――有无差异、差异是否重大――或者让二级单位继续运行,或者让二级单位整改,最终实现标准成本。它的核心在于公司对二级单位的监控:标准执行进度的计量与监控、实际业绩与标准比较、反馈报告(图中虚线所包围的部分),这三部分合起来称为标准成本的监控体系。

(三)费用差异分析

成本差异是指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异称为不利差异;如果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异称为有利差异。成本差异可以反映实际成本脱离目标的偏差,公司可据此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成本控制。

差异形成的原因很多,如管理人员的增加或减少、管理人员工资调整、折旧方法改变等,对产生差异的责任应视不同的情况确定其责任的归属对象。例如,由于折旧方法改变引起的差异应由财务部门负责;由于修理费开支加大引起的差异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等等。

(四)作业业绩评价

作业成本管理中的业绩评价对象是作业中心。业绩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对作业进行业绩评价的核心问题。作业业绩可以明确地表述为作业效率、完成作业的必要时间和工作质量这三点。作业业绩评价也应围绕着这三个方面展开。

对作业进行业绩评价之后应该出具业绩评价报告。业绩报告是对每个作业中心过去一段时间成本控制情况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根据业绩报告,可以进一步对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具体分析,充分发挥成本信息的作用,有助于管理者对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和调节,促使各作业中心根据各自的特点,实现公司总体成本目标。

(五)标准成本分析报告

标准成本分析报告是标准成本执行与控制及差异分析的重要成果,为考核提供依据。更为重要的是业绩报告要求各部门负责人为完成年度目标找出解决方案。

预算执行进度(业绩)报告采用三种形式:标准报告、简式报告和专题报告。标准报告是定期编制的报告,全面、完整和详实地说明标准数据、实际数据(标准执行进度)和差异;简式报告也是定期报告,是为了满足各个层级经理管理的不同需要对标准报告简化的结果;专题报告是对重大差异的调研报告,不定期编制。参考格式如表1和表2。

四、结论

在供电企业集约化管理的思路指导下,标准成本为公司编制预算提供了基本依据,从而避免了“基数预算”或“百分比预算”(以上年为基数编制)主观武断的弊端;为公司监控预算执行过程提供了基本依据,从而避免了财权和事权相互脱节以及监控过松和过紧的问题;为公司持续地改进费用预算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借助于业务活动计划编制预算和监控预算执行,体现了作业预算的精髓,依此扩展下去,最终可以达到预算精准化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之骏. 谈战略管理在企业集团融资决策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 2002(7) .

[2] 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76.

差评整改报告范文2

一、一级质量复核的基本程序、主要问题和改进构想

一级质量复核是三级质量复核之中的第一个环节,对于保证审计报告质量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一般由项目经理或者项目骨干人员承担。

(一)一级质量复核的基本程序。1. 项目组成员整理好审计工作底稿,由项目经理或者骨干成员根据现场审计收集的充分证据审核工作底稿,并撰写完成审计报告(草稿);2. 审计报告(草稿)撰写完毕后,由项目经理或者骨干成员负责修改定稿,即进行一级复核;3.项目经理或者骨干成员将电子版审计报告(草稿)打印成纸质审计报告(草稿),并加上“审计报告签发单”,以便逐级审核后签字。

(二)一级质量复核程序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第一,个别项目经理在审计报告还没有真正修改定稿、财务数据和文字内容没有全部核对准确的情况下,就将审计报告(草稿)移入二级复核程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的项目经理错误地认为,后面有二级复核和三级复核环节把关,一级复核是否彻底并不重要。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与客户对提供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有关,也与报告撰写人和一级复核人员没有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有关。第二,有的项目经理于一级复核时,对报告模版要求披露的财务信息模块进行了删除,使财务报告的内容残缺不全;也有个别项目经理应客户的要求,擅自将与客户税收、利润等敏感性数据有关的表格添加到审计报告中,这势必增加审计报告的潜在风险。第三,审计报告撰写与一级质量复核工作由同一人承担,导致一级复核程序流于形式。即审计报告由项目经理亲自撰写且自己定稿,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一级质量复核。这是因为项目经理之间没有经济利益制约关系,不便于划分差错责任,组织在不同项目经理之间进行一级交叉复核又存在很大的难度。

(三)完善一级质量复核程序的构想。第一,进一步完善一级质量复核的控制办法,加大对项目经理报告质量的考核力度。项目经理是否尽职尽责对于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具有第一位的作用,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将审计报告质量等级评价与项目经理的薪酬、晋职、晋级进行挂钩。第二,审计报告撰写人如果需要添加和删去审计报告模版规定的基本内容,必须事先报请分管合伙人同意,否则就应作为重大差错处理。第三,有必要在审计报告签发单上增加“审计报告撰写人”一栏,以便撰写人撰写完毕后在其中签上自己的姓名和时间,然后交由一级质量复核人复核并签字。为防止一级复核程序形同虚设,需规定报告撰写与一级质量复核工作不得由同一人承担和签字。如果是项目经理撰写审计报告,则必须由同一项目组里的另一骨干成员承担一级质量复核工作并签字,反之亦然。

二、二级质量复核的必要程序、基本内容、主要问题和改进构想

二级质量复核工作一般由审计部门经理或其委托的复核人员承担,相对质监部来说具有半专业化半职业化的性质。因此,要按照复核的基本内容与要求逐一进行复核,不可“偷工减料”。

(一)二级质量复核的必要程序。1. 二级质量复核人员做好质量复核中发现差错的详细记录,并在审计报告签发单上签字,以明确责任;2. 二级质量复核人员发现有疑问要亲自与项目经理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3. 项目经理按照复核记录和沟通一致的意见,对审计报告草稿进行修改。

(二)二级质量复核的基本内容。1. 复核报告主表与附表中的所有数据、比例是否准确;2. 复核报告全部文字表述是否准确,有无错误、遗漏和重复的内容;3. 复核报告中的重大财务信息是否准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导致的经济事项调整是否正确等,必要时还需要核对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4. 复核报告所有大小标题是否正确、一致;5. 复核报告全文的字体、字号和间隔是否符合本所审计报告模版规定的风格要求;6. 复核报告各个级次的序号是否正确、连续;7. 复核报告所有落款的日期是否正确、一致。

(三)二级质量复核环节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第一,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产出的旺季(每年1月至4月)需要进行二级质量复核的审计报告数量很多,如果每个审计部门只有一位二级质量复核人员,就难以及时完成二级质量复核工作任务,因而影响审计报告产出的及时性。第二,为解决二级质量复核人员不够的问题,有的审计部门负责人会临时安排其他审计人员加入到二级复核人员的行列。而这些审计人员可能没有质量复核的经历,缺乏复核工作的经验,一般难以充分发现审计报告草稿中的各种差错,因此会降低二级复核的差错拦截率。第三,有的项目经理为了迅速出具审计报告而希望简化复核程序,要求二级复核人员只签字、不复核,或要求复核人员只审阅一下审计报告的格式就签字过关。第四,个别项目经理没有按照二级复核记录和与二级复核人员沟通所达成的意见对审计报告草稿进行全面修改,就将审计报告(草稿)移送到三级质量复核程序。例如当项目经理在与二级复核人员对存疑事项沟通达成一致后,仍然将审计报告草稿回归到并不完全正确的报告模版中去。应该知道,再好的审计报告模板也会有文字表述和报表格式方面的错误,质量复核人员和项目经理应当及时发现和实事求是地改正这些错误。

(四)提高二级质量复核差错拦截率的改进构想。第一,对于复核工作量大与二级质量复核人员少的矛盾,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予以解决。一是各审计部门可以在审计报告产出旺季多安排其他审计人员参加二级质量复核工作,且要求这些参与复核人员保持相对稳定。二是在同一审计部门内组织项目经理间进行交叉的二级质量初步复核,然后由相对固定的一名二级质量复核人员重点把关后签字。这样,既可以提高二级质量复核效率,又可以增进审计报告质量的稳定性。第二,要在审计报告质量复核的制度规定中,授予二级质量复核人员“发回重审”的权力。即为防止个别项目经理不负责任、粗制滥造,当二级复核人员发现审计报告问题很多时,有权将审计报告草稿退给项目经理,由其继续修改完善后再进入二级质量复核程序。第三,为了防止有的二级质量复核人员“不复核就签字”的情况发生,可以在报告质量复核制度中规定,将二级复核人员的复核记录纳入审计工作底稿的组成部分。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查二级质量复核人员是否检查发现了应当发现的差错,另一方面又可以验证项目经理是否按照复核记录进行了全面的修改。

三、三级质量复核的一般程序、主要问题和改进构想

无论是三级质量复核还是第三级质量复核,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指南中都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在实行三级质量复核的会计师事务所中,一般有两种三级质量复核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先由主任会计师或其委托的副主任会计师(包括合伙人、副总经理等)承担第三级质量复核程序并签字,之后再由质监部进行总体质量控制复核;第二种模式,是先由质监部负责第三级质量复核,然后再由主任会计师或其委托的副主任会计师审核签字。由于笔者倾向于会计师事务所采取第二种模式进行三级质量复核,因此选择第二种模式展开论述。

(一)三级质量复核的一般程序。1. 项目经理将纸质审计报告(草稿)送质监部登记、分类;2. 质监部负责人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审计报告划分为当期复核事项与期后复核事项两大类;3. 对确定为当期复核事项的审计报告,分配给专业的三级质量复核人员进行初审复核,并做好差错记录和初审评分;4. 项目经理根据三级质量复核发现的差错记录进行审计报告草稿修改;5. 三级复核人员对修改过的审计报告进行终审复核,并做好差错记录和终审评分;6. 项目经理将再次修改完善的审计报告送主任会计师或者副主任会计师审核后签发;7. 质监部在审计工作和报告复核工作的淡季(5月至11月),对确定为期后复核事项的审计报告组织力量进行质量复核,并做好差错记录和评分;8. 质监部对当期复核事项和期后复核事项的审计报告进行综合评分,并得出全所每个审计部门及其每个项目经理的平均差错拦截率和综合评分;9. 质监部对各个审计部门及其项目经理进行综合评分情况的通报,并进行奖励与处罚。

差评整改报告范文3

迪博公司董事长胡为民表示,现在有相当部分上市公司只是立足于合规型内控,真正跟业务融合仍有一定距离。他强调,上市公司内控规范可以从合规型内控开始,但是不能永远只停留在合规型内控上,要从合规型内控转向管理型内控,最终要转向价值型内控。

现状

按照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四级八档的分类标准,2014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级为AA的公司共有11家,占比0.45%;内控评级为A的公司共36家,占比1.46%;内控评级为BBB的公司共103家,占比4.18%;内控评级为BB的公司共548家,占比22.25%;内控评级为B的公司共1295家,占比52.58%;内控评级为C的公司共412家,占比16.73%;内控评级为D的公司共58家,占比2.35%。

自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颁布以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每年披露的绝对数量和绝对比例都呈上升趋势;截至2014年5月12日,在沪、深交易所2512家A股上市公司中,233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3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为92.99%。2008年?2013年,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在2336家披露了2013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1789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76.58%。同时,在2336家披露了2013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 319家上市公司披露自身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占比13.66%。

据胡为民介绍,2008年?2013年,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数量有两个节点:2008年?2011年,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减少,但2012年突然大幅增加,到2013年又大幅减少,波动较大。 此外,截至2014年5月12日,在沪、深交易所2512家A股上市公司中,180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71.74%。

问题

迪博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2013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内容来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保障层面存在缺陷的比例为49%;而业务和管理活动过程存在缺陷的比例为51%。

在业务和管理活动过程之中,迪博发现:(1)因为事前标准的不健全或不合理问题占到全部披露缺陷的比例为33.68%;(2)因为事中执行不到位导致的缺陷占到全部披露缺陷的比例为77.11%;(3)事后评价主动披露缺陷的积极性和质量值得关注。对比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强制合规前三年和国际上其他主体(以美国为例)内控强制合规前三年数据,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无效的比例来看,我国是美国的七十五分之一。从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比例来看,美国平均为中国的47倍。

从持续改进来看,截至到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日,上市公司缺陷已经得到有效整改的缺陷占全部发现缺陷的比例仅为37%。仍然有63%的缺陷未得到有效的改进。任何一家企业的管理都没有完美状态。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有缺陷不可怕,关键是企业能否采取正确的方式正视这些问题,并且以积极的态度去落实改进。

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不规范,2013年规范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为1762家,占比75.43%;按以前格式披露为339家,占比14.51%;按其他格式披露的为235家,占比10.06%;二是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信息披露格式不规范,2013年,111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规范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比62.04%;684家上市公司采用其他格式报告,占比为37.96%。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各种类型从审计的依据、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三是内部控制结论信息披露不准确:一方面表现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和内控评价结论,有一部分公司有严重差异,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定的,而它的评价结论认为是有效的,这说明评价过程是很不严谨的;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不一致,2013年共62家上市公司的两种审计意见不一致,占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上市公司总量的3.44 %。

3.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

从内部控制整体有效、内控存在重大重要缺陷以及非标准内控审计意见三项指标看,创业板、中小板的内部控制明显优于主板上市公司。但从另外的指标来看,创业板、中小板的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比例分别是主板上市公司的2.3倍、1.6倍;创业板、中小板的上市公司公司高管违法违规比例分别是主板上市公司的1.3倍、1.2倍。这两组矛盾的数据说明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还并未真正反映出其真实的内部控制水平。

建议

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迪博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为了满足监管的要求;二是有部分人,包括监管机构认为内控只适用于大公司,中小公司不需要规范内控;三是内部控制开展了可还要出事,有和没有不是都一样;四是建立内部控制,就是把制度重新整理汇编成一本手册,根本没什么用;五是内部控制就是强调程序、签字,影响客户情绪,降低经营效率;六是公司总部有了内控手册,下属单位做好经营就行。

针对上述问题,迪博提出如下建议:

1.上市公司要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在管理中的定位,抓住内部控制的本质和关键。首先要重视内控的基础建设,包括公司治理、组织与授权、人的选用育留、绩效考核、企业文化等;其次要着力建设好风险评估、内外部信息沟通的机制;最后,要围绕着重要的管理和业务活动,通过风险评估,确定业务边界,制定业务程序和标准;严格按照既定程序和标准执行,适时监测执行的情况,及时报告并处理偏差;独立评价执行结果,客观提出问题和不足,落实责任追究和考核;明确问题整改计划,不断优化程序和标准,配置合理的资源,持续发现和改进问题。

差评整改报告范文4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分类;认定;披露

一、研究背景

2006年,沪深两市相继出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均要求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在披露年报的同时对董事会关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报告予以披露。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且要披露相应的自我评价报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确立了以五大目标、五大要素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基本框架,但是其中并没有对内部控制缺陷做出具体的定义。为了保证基本规范的顺利实施,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了企业内部控制实施路线图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配套指引包含《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三部分,这种“应用”、“评价”与“审计”相结合的内部控制制度模式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本形成。

虽然我国在内控缺陷的分类与认定上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目前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与披露方面仍然存在着概念模糊及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例如,《评价指引》按照内控缺陷的影响程度将其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重大缺陷,但是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具体定义、如何区分及怎样披露等问题并没有详细的规定。这些制度方面的空白也导致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难及披露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鉴于此,本文从分类、认定、披露三方面着手,对内部控缺陷进行系统研究,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解决思路。

二、中国现阶段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规制要求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和认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十六条指出“内部控制缺陷按成因可以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第十七条中提出“内部控制缺陷按照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具体认定标准由企业根据指引的要求自行确定”。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二十一条提到:“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分别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进行设计,对内控评价过程、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内控有效性的结论等相关内容做出披露。”

三、中国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现状研究

(一)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1年深市主板A股47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巨潮资讯网所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相关公告信息汇总和进一步处理,对企业内部控制披露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月1日,477家上市公司中有418家公司出具了自我评价报告,在出具自评报告的公司中有258家没有对内部控制缺陷相关的信息进行披露,其余的160家公司分别从分类情况、认定标准、具体表现及整改措施等方面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披露。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情况研究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提到:“内部控制缺陷按成因可以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按照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我们发现,各公司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大都是在现有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化。

1.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简单地说,设计缺陷主要是指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制度建设不完善,如企业的机构设置存在缺失或重复的现象、各岗位之间的职责权限没有进行明确划分等。运行缺陷主要是指现有制度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按照设计意图运行,如企业审计委员会无法有效发挥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三重一大”的决策程序不符合规定等。

2.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重大缺陷是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的一项或多项控制缺陷的组合,如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或制度系统失效等。重要缺陷是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的一项或多项控制缺陷的组合,其影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如民主决策程序存在但不完善、关键岗位业务人员流失严重等。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控制缺陷,如决策程序效率不高、内部控制一般缺陷未得到整改等。

3.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出现的,会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产生直接影响的控制缺陷,如存货盘查后未按要求签名确认、企业固定资产台账变更记录更新不及时等。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及完整性,但是会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如企业文化建设不完善、企业技术人员的大量流失等。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确定

由于我国对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所以如何确立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成为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上市公司公开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各公司结合自身的行业特征、公司规模、风险承受能力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分别确定了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认定标准。在160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中,51家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进行了披露,109家公司并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在披露认定标准的51家公司中,有42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立标准,5家采用定性标准,4家采用定量标准,具体情况如下。

由表1的统计可以看出,多数公司并没有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予以披露,而披露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公司则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标准。内部控制缺陷的定量标准比较容易确定,通常以某一项财务指标作为计量标准,如合并税前利润总额潜在错报≥合并税前利润的5%、资产总额潜在错报金额≥资产总额的1%、销售收入潜在错报≥销售收入总额的0.5%等。

对于内控缺陷认定中定性标准的确立,不同公司有着不同的要求。关于重大缺陷的认定,除了在审计指引中提到的三项之外,还包括缺乏民主决策程序、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受到处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未得到及时整改、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严重流失等。关于重要缺陷的认定,主要体现在民主决策程序存在但不够完善、内部控制重要或一般缺陷未得到整改、重要业务制度或系统存在缺陷、审核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监督存在缺陷等。对于一般缺陷的确认主要包括决策程序效率不高、一般缺陷未得到整改、一般岗位业务人员流失严重、业务流程的一般控制缺失等。

(四)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研究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企业自评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客观披露公司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可以使相关投资者对企业整体运行情况及内部控制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够督促企业对现有缺陷的整改,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不断优化,为企业未来的良性运作提供重要保障。

在160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中,在自评报告中未披露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有130家;披露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有30家,这些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仅提及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但未对缺陷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说明;(2)仅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数量;(3)对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具体披露情况如下。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公司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现阶段多数公司并没有对内部控制重大、重要及一般缺陷进行详细的说明,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整改措施进行了完整的描述。

四、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随着内部控制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也逐渐被企业所重视,但是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现阶段很多企业的自评报告内容比较空洞,只是停留在表层描述,并没有提供太多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信息。在自评报告中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显得比较随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特别是关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确立比较混乱,不同公司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阶段,多数上市公司对于自身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并没有在自评报告中详细说明自身存在的各类内控缺陷。除此之外,很多公司忽略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后续整改问题,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鉴于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是企业层面。企业是内部控制的建设者和实施者,企业的态度也决定着内部控制建设的效果和质量,所以企业要首先提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内控评价体系进行适当修整,使其更加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此外,企业也要发挥审计的作用,对于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及时、客观的披露,对于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其次是相关监管部门层面。监管部门要积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使内部控制建设过程能够有法可依。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明确内部控制缺陷的具体认定标准及披露的具体格式,这在无形中加大了企业认定和披露内控缺陷的难度,所以监管部门要统一标准,对现有规范中表述模糊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细化,降低企业的执行难度,也使企业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披露更加规范化。此外,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检查力度,推进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建设。

此外,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也要发挥其外部审计的作用,加强对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重视,同时要注意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在审计报告中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情况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供更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田高良,齐保垒,李留闯.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04).

[2]王惠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境破解及框架构建[J].审计研究,2011(02).

[3]杨有红,李宇立.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J].会计研究,2011(03).

差评整改报告范文5

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重点围绕街道党工委2016年落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进行。内容主要包括:

(1)落实基层党组织维稳责任,完善基层组织“四位一体”、四知四清四掌握”、“369”工作机制,做好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的维护稳定工作情况;(2)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基层党建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对全年检查党建工作突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3)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行结对帮扶,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情况;(4)严格党员教育管理,落实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情况;(5)加大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力度,强化基层基础保障,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活动场所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情况;(6)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路、重点和措施。

二、方法步骤

开展述职评议考核,要坚持从严、着实、抓细,重点抓好3个关键环节。

(一)扎实做好述前准备

述职会前,各社区党(总支)委要全面总结年初以来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党(总支)委书记要认真梳理分析、广泛听取意见,在此基础上撰写述职报告,实事求是总结成绩、查找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述职报告的内容结构。要采取列清单的形式,分3个部分撰写述职报告。第一部分要列出“成绩清单”,以落实街道党工委决策部署、基层党建责任清单“9个抓”内容为基础,梳理出自己履行职责抓基层党建的特色做法和亮点工作,讲清自己的实践作为;第二部分要晒出“问题清单”,突出问题导向,既要查找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要查找个人履职尽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还要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特别是要从主观方面查找分析产生的根源症结;第三部分要拉出“任务清单”,主要是明确2016年重点目标任务,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2.述职报告的篇幅限定。报告原则上按2500字左右掌握,其中写成绩的篇幅不得超过1/3,晒问题的篇幅不得少于1/3。

3.述职报告的质量要求。报告要防止一味评功摆好、自我表扬,防止只讲面上工作情况、不讲个人履职情况,防止只讲社区存在的问题、不讲自身存在的问题,防止只分析客观原因、不分析主观原因,防止只提努力方向和目标、不提务实管用的具体任务和措施。查摆问题要具体、实在,注重用数据、事例说话,真正把存在的问题找准找实、讲深讲透。

4.从严审核述职报告。一是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初核。重点审核篇幅是否符合要求,述职内容是否聚集“3个清单”,问题查摆和原因分析是否深刻具体、任务措施是否实在管用。对不符合要求的,特别是一味评功摆好,不深入查找问题、不研究解决问题实招的,严肃指出、督促修改。二是党工委书记审阅。对述职社区党(总支)委书记的述职报告进行严审把关,结合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进一步提出具体修改意见,确保述职报告高标准、高质量。

(二)认真组织开好述职评议会议

述职、评议一并进行,由党工委书记主持。

会议主要程序包括:

1.社区党(总支)委书记述职。参加述职的社区党(总支)委书记,按照审核通过的述职报告,逐一进行述职。

2.党工委书记点评。点评均采取“一述一评”方式,由党工委书记根据平时了解掌握、会前调研了解和党政综合办提供的情况,对每名述职的社区党(总支)委书记逐一点评。

3.党工委书记总结讲话。对街道党建工作进行总结,肯定工作特色亮点,着重分析存在的问题,对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

4.与会人员现场评议测评。会议结束前,组织参会人员对每位述职的社区党(总支)委书记履职情况填写评议测评票,按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档次进行评价。会后,及时将评议测评结果反馈给述职的社区党(总支)委书记。

(三)严格开展考核

1.科学组织考核工作。社区党(总支)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纳入党工委对各社区党(总支)委年度绩效考核。

差评整改报告范文6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测定方法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近年来国内会计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2010年4月财政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经进入后续趋同与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在此阶段,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的测定方法,可以从准则趋同测定和实务趋同测定两个方面进行划分。前者主要是采用赋值分析法、距离法、模糊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在准则具体条款上比较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异同;后者主要是利用上市公司(AB股公司和AH股公司)的经验数据从净利润差异、价值相关性、盈余质量差异、经济后果等视角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成效进行检验。本文在回顾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测定方法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评述各测定方法的优劣,并指出此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和未来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准则趋同测定方法

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会计准则自身差异进行检验。王静和孙美华(2003)采用赋值分析法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的异同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的差异程度对各对比点赋予不同的分值,据此计算出各具体准则的协调与趋同度,最后将单个准则的协调与趋同度加权平均后得出我国会计准则的整体协调与趋同程度。其研究结论认为,我国当时的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存在一定差异。王新建(2005)同样采用赋值分析法对两者的趋同度进行度量,得出当时的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已经达到中度协调的结论。王治安、万继峰(2005)等运用平均距离法和判定分析法代替Rahman的马氏距离法分别测定了我国会计准则计量要求和披露要求的国际趋同度,得出总体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趋同程度较高,但仍存在适度差异的结论。上述研究主要针对2006年准则颁布前中国与国际准则趋同的研究,为我国会计准则具体条款的趋同效果提供了量化证据,但此研究的明显不足在于主观性太强,各具体准则对比点的选择和赋值更多的是依靠研究者的经验,并且在计算方法上使用加权平均法使得正负赋值相互抵销,从而削弱了研究结论的权威性。

2006年准则颁布后,杨钰和曲晓辉(2008)以修订的Jaccard系数在区别准则“缺失”和“分歧”两种情况下,借助两种趋同度指标揭示了准则差异的不同成因,并以资产计价相关准则为检验对象,分阶段检验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的趋同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张国华、曲晓辉(2009)采用相对指标代替绝对指标运用配比法和模糊聚类法,对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体系的单一准则进行对比赋值,计算出单一准则的趋同度,然后根据不同的隶属度进行模糊聚类。其结果表明存货和无形资产准则的趋同度较高,而后是收入准则、固定资产准则。这项研究与以往不同,对比点的赋值并不影响对比结果,增强了研究的客观性,但是由于此研究主要是进行新度量方法的初步尝试,所以只是度量了存货准则、无形资产准则、收入准则和固定资产准则的趋同程度,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体上,对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的理论测定方法,国内学者进行了重要探索,逐渐实现从定性分析向定量研究的转变。但由于此领域的研究一直未成为研究主流,所以现有的理论研究方法显得比较粗糙和零散且主观性强。如何进行会计准则条款国际趋同程度测定方法的创新,如何更为客观全面地评价会计准则条款的国际趋同程度,已成为国内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务趋同测定方法

相对于准则条款国际趋同程度的研究,国内学者更多是使用AB股和AH股公司的经验数据从净利润差异、价值相关性、盈余质量差异等视角对我国会计准则实务趋同的程度进行效果检验。该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

(一)净利润差异视角下的研究

净利润差异视角下的研究,通过考察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实务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从而测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程度。李树华(1997)最先开始进行此方面的研究。通过对1996年沪深两市76家AB股上市公司报告的净利润进行研究,发现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境内报告的净利润大于境外报告的净利润。并且相对沪市B股公司,深市B股公司的境内境外报告净利润差异较小。李东平(2000)通过对1992—1998年沪深B股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后同样得出沪深两市B股公司的净利润差异呈现出减少趋势的结论。郑侨青(2000)的研究认为,深市1994—1999年AB股公司的净利润双重披露差异显著小于沪市。1998年尽管我国出台并实施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若干具体会计准则,但两种准则的差异自1998年起仍有扩大的迹象。洪剑峭、皮建屏(2001)以沪市55家B股公司1994—1999年的净利润数据为研究对象,发现按照不同会计准则计算的净利润明显不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计算的净利润要普遍高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净利润。结论认为两种准则的差异在1994—1999年间并无逐年降低的趋势。徐经长、姚淑瑜和毛新述(2004)以2000—2002年AB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三个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在2000年和2001年存在显著差异,但到了2002年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净资产在2000年和2001年无显著差异,而在2002年出现了显著差异,并认为以净利润单一参数来衡量我国准则的国际协调度会更为可靠,且我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净利润数据正逐步趋于稳健。盖地、卢强等(2004)以沪深两市B股公司2002年度报告披露的相关会计数据为依据,发现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和更多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披露的净利润差异正在减小,与此同时差异项目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笔者认为,由于会计制度基础、地域、公司股权结构差异、公司治理机制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所以尽管净利润指标具有一定综合性,但以此作为衡量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趋同效果的标准,是否合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价值相关性视角下的研究

价值相关性视角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研究,基于信息观和计价观,对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我国资本市场有用性的对比上,考察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收益同股票价格的相关性。

洪剑峭、皮建屏(2001)以沪市55家B股公司1994—1999年的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得出结论认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会计收益与股票回报的相关性并没有显著高于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收益与股票回报的相关性。李晓强(2004)以2000—2002年AB股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为样本,采用调整的市值模型和调整的回报率模型研究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下与中国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发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下的会计信息并没有显著更高的价值相关性,而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作用却略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下的会计信息。王治安、万继峰(2005)选择样本区间2001—2003年,分别采用报酬模型和价格模型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体系的价值相关性,得出结论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体系下的会计信息在我国资本市场都具有价值相关性,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下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明显高于我国会计准则。王华和刘晓华(2007)基于价格模型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中国会计准则的改革,AB股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在整体区间上没有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但是由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的渐进性,AB股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在1992—1996年、1997—2000年和2001—2003年这三个子区间上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这说明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实质上取得了一定效果。

综上,从价值相关性视角来看,我国学者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研究的结论不是特别统一,这主要是由研究者选取的样本区间和模型不同导致的。但总体上来说,趋同效果并不是很好,一般都认为是由于沪深两市A股B股市场之间存在制度和结构差异,导致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无法在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上发挥作用。

(三)盈余质量差异视角下的研究

随着我国会计盈余质量研究的增多,从盈余质量差异视角检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趋同程度的研究明显增多。

曲晓辉、邱月华(2005)通过考察会计制度的强制性变迁能否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得出结论认为只有2001—2004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显著,但这种稳健性特征主要是因为亏损公司的“洗大澡”造成的,因此单纯转变会计准则并不能改善盈余质量,除非有相配套的制度基础。王建新(2005)采用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前后的AB股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从国际化的结果和过程的角度定量研究了会计盈余质量。研究结论认为AB股公司分别在中国会计准则与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盈余质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说明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不能显著地提高会计盈余质量。魏明海等(2006)采用1999—2002年的A股公司经验数据,考察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后对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相比2001年会计准则改革前,中国A股公司的会计盈余更具有稳健性。崔学刚、张宏亮(2010)以1997—2000年、2001—2006年、2007年三个区间同时发行A股、H股的公司为基础样本,并通过配对样本,分别对比基础样本A股、H股会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差异及其变化、基础样本与配对样本A股会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差异及其变化,得出结论认为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较大幅度地缩小了A股会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与H股会计报告盈余稳健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盈余稳健性体现出趋同趋势。刘晓华、王华(2010)采用1996—2007年B股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基于现金流量预测模型分别从中国会计准则下盈余质量变化的趋势以及不同准则下盈余质量差异两方面检验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否提高盈余质量。研究发现在中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下,随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工作的推进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B股公司在中国会计准则下的盈余质量总体上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并且中国会计准则下的盈余质量与国际会计准则下的盈余质量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综上,虽然很多学者认为以会计盈余质量高低作为判断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的标准,有失偏颇,但一套清晰、准确的会计准则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只能为高质量会计报告的实现提供技术上的可能。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的测定尽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最终的目的还是探讨我国会计准则能否产生高质量的会计盈余报告,能否使盈余质量最终与国际会计准则报告体系下的盈余质量实现实质性趋同。

三、总结与展望

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程度的检验无论是对会计理论的发展,还是对会计实务的改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我国特色的会计准则改革之路的推进,有关会计国际趋同程度的测定方法和方法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验证。

从现有的准则趋同测定方法研究来看,2006年准则颁布前,以“平均距离法”的测量效果较好。因为作者在借鉴国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好地结合当时的环境进行研究方法的改进,相比以往的研究更具有客观性。2006年准则颁布后,相关学者借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准则国际趋同进行了一项测定方法的全新尝试,这一新方法的优势在于:第一,在度量准则总体趋同度的同时也分层度量了单一准则项目的趋同度;第二,度量方法考虑了准则本身的特性。但其主要的缺陷在于计算过于复杂,并且准则对比点的选择和赋值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从我国现有的实务趋同测定方法研究来看,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净利润双重披露差异上,后期向着价值相关性和盈余质量差异转变。但是由于选择的样本区间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导致研究结论产生了矛盾。基于以上研究存在的缺陷,近期从经济后果观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开始增多。笔者认为,关于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测定方法的后续研究,一方面应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的经济环境,进行新研究方法适用性的探索,以期更加合理客观地评价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另一方面,应从多个视角综合地评价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进一步加强研究结论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 洪剑峭,皮建屏.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有用性比较[J].证券市场导报,2001(11):36-40.

[2] 王建新.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及其效果评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 王治安,万继峰.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经验评价[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 曲晓辉,高芳.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量化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6(2):14-18.

[5] 毛新述,戴德明.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9(12):38-46.

[6] 张国华,曲晓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量方法拓展——模糊聚类分析法初探[J].南开管理评论,2009(1):102-109.

[7] 崔学刚,张宏亮.A股、H股报告盈余稳健性趋同研究——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的初步证据[J].当代财经,2010(9):106-114.

[8] 刘晓华,王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盈余质量——基于现金流量预测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1):119-128.

[9] 盖地,卢强.中国会计准则、制度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利润报告的差异研究——对B股上市公司2002年年报的分析[J].财经论丛,2004(4):41-47.

[10] 李树华.上市公司境内外审计报告税后净利差异之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7(12):18-23.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