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范例6篇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范文1

【关键词】:生态修复;河流景观构建

1、生态修复的概述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的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

河流环境污染的日益复杂化,使复合污染成为其最主要的和最普遍的河流环境污染形式。因此,对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的需要变得极为迫切,对当前复杂的复合污染的修复和治理变得尤为重要。河流生态修复与传统的河流治理工程不同,是将生态学原理应用到河流治理工程中,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运用近于自然的设计理念,增加河流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

2、河流生态修复的意义

从生态角度,人类对天然河道形态进行的裁弯取直改变了水体流动的多样性,河岸带生态功能退化,许多水生生物种群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在全球环保意识普遍提升的今天,在河流治理中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倡河流的生态修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防洪角度,某些笔直渠化的人工河道虽然满足了现代航运的需求,却为城市防洪带来了隐患。洪水来临时,自然河岸可通过水体渗透和两岸河畔林的储水起到调蓄洪水的辅助作用,而被水泥和钢筋混凝土加固了的河岸阻止了水体的自然交换,导致洪灾总体风险不断增加。

从防治污染角度,人们在治理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时往往忽视了河流自身所起的积极作用。天然河道是有自净能力的,水土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被破坏,加剧了水污染的程度。因此,改造硬化河床,建设生态河堤,恢复利用河流的自净能力是城市河流治污的重要环节。

从城市景观角度,现代景观生态学将城市河流看作廊道及生态边缘区,强调河道的自然化及两岸的亲水性。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城市河流的自然状态,营造优美的水边环境,提供丰富自然的亲水空间已被纳入现代城市景观的规划范围。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河流的开发治理,必须考虑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协调人与河流之间的关系,适度发展,维护流域生态的可持续性和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河流的生态修复不仅是对人类前期不合理开发河流的补救措施,也是今后继续利用河流资源的有力保障和借鉴模式。

3、现存问题

河流的整治开发给经济带来了繁荣,但也存在负面影响:

a.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河道整治项目引起流量及流量过程的变化和输送泥沙质及量的变化,许多生物生息地环境改变甚至消失;

b.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河流被裁弯取直,河道束窄加深,硬化覆盖使河床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河流泄洪功能减弱;

c.河床硬化覆盖阻断了城市地下水补给;

d.沿岸美丽自然景色消失。此外,尚存在因流域水资源利用导致的河流生态受损,如用水加剧引发的河流断流、河道萎缩、洪水风险增加等问题。

4、河流生态修复景观构建方法

目前,河流的生态修复方法主要用于对河流地貌和水质的修复,常用的修复方法有:

a.水利工程设施的适当拆除。由于水利工程会对河流生态系统构成胁迫,人们在进行河流的生态修复时会通过拆坝、拆除混凝土河道等措施降低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b.河岸带的修复。河岸带位于水陆交错地带,是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过渡带。因此,河岸带的修复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常采用后撤堤防、建造生态护坡以及修复或建造河岸湿地等方法进行河岸带的修复,可有效提高生物多样性和防治水土流失。上海浦东机场镇河岸带中采用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进行修复,10个月后发现土壤剪切力和生物多样性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c.河道的修复。对河道的修复主要是在纵向上修复河道自然蜿蜒的形态,赵进勇等总结了修复蜿蜒形态的四种方法:复制干扰前的蜿蜒模式法、参考附近未受干扰河段模式法、自然恢复法和通过对受干扰河流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的系统分析法。但由于河流都具有独特性,因而复制法和参考法都具有特殊性,不适合所有河道;自然恢复法的历史较长;系统分析法能够综合多方因素模拟河流的蜿蜒形态,较为适用。河道修复在横向上是修复河道断面的多样性,同时注意深潭―浅滩的创建。另外还可以通过建造橡胶坝、小型水堰等方法来改善河道内的局部地貌形态。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基西米河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改变上游水库的运行方式、修建拦河坝抬高水位以恢复两岸湿地和回填渠化河道、恢复其自然蜿蜒状态等方式,达到河流生态修复的目的。

d.控制入河污染物。水质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和生境要素,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结合河岸湿地、生态河道的生态治污等防治污水方式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各类入河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以减少水污染,修复河流水质。

结语

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河流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加强对未受干扰河流的保护和对已受破坏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已刻不容缓。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研究相对深入,理论、技术、方法的研究比较多,且在实践中应用较广,经验积累比较丰富。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相继开展了城市河流修复工作,但大多停留在模仿国内外已有案例的初步尝试和探索阶段,较少从城市河流所处地区特点出发,深入研究城市河流的生态系统问题,河流的生态数据尚缺乏,生态因子和水动力因子之间的联系尚需进一步掌握,并需要开发适合我国河流的评价指标和生态修复方法等。

【参考文献】:

[1] 徐化成.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杨海军,李永祥.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技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范文2

【关键词】生态河道;措施研究

1袁花镇河道概况

1.1袁花镇概况

袁花镇位于浙江省海宁市东部,东靠海盐县,南临黄湾镇(尖山新区),西连丁桥镇、马桥街道,北接硖石街道,总区域面积74.7平方公里。属杭嘉湖平原地带,以平原地形为主,南高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0C,多年平均降水在1261.9毫米之间。全镇现有1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357个村民小组,农户14317户。2011年底总人口5289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6976元。

袁花镇河道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根据河道的性质,分别确定为市级河道、镇级河道和村级河道。全镇调查统计共有河道254条,长度253.654公里,其中市级河道9条,长度37.349公里,镇级河道10条,长度28.159公里,村级河道235条,长度188.146公里。全镇河道统一纳入市、镇、村三级全覆盖的河长制管理网络。

1.2近年来河道整治情况

袁花镇“十二五”期间已完成河道疏浚整治78.125公里,土方约105万方,种植河道绿化长度7370.1米,面积67.896亩,建设生态河道建设长度1471.1米。

2实施河道生态建设的迫切要求

根据海政办发[2012]246号《关于印发今冬明春河道清淤、绿化和活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各镇、街道、开发区通过加大疏浚整治力度、有力推进河道绿化建设、积极探索调活水体试点等措施,实施河道清淤、绿化和活水三大工程建设,切实增强我市河道引排水能力,改善河道生态修复能力和提升河道水体自然活力,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行动目标。目前我镇镇村河道虽已全面开展新一轮整治,近两年来也已完成了40%左右;但目前现有镇村级河道已种植绿化、形成良好生态环境的河道较少,只有4.74公里,只占总河道长度2.52%,为此,袁花镇生态河道建设任务还相当艰巨。

3袁花镇河道生态建设中的存在困难

从目前情况看,袁花镇生态河道建设由于受到土地、资金等方面的影响,进展还不快,亮点还不多、普及还不广、措施还不全。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是:

3.1土地因素制约。

生态河道整治一般需要在河道两侧一定范围内应地制宜采取相关水保措施;同时生态河道建设一般采取透水性好、亲水性强的相关水保措施,往往需要较缓的边坡。但由于我镇河道“堤高水低、相对高差较大”的特点,设置较缓边坡则需要更多的土地。同时,一些断头浜的沟通也需要一定的土地开损、河道两侧的狭长地带涉及众多农户不同利益等,由此在土地征用或借用方面带来更多的困难。

3.2资金因素制约。

生态河道整治除需对两岸土地和作物进行政策处理、疏浚河道外,还需因地制宜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水保和植物绿化措施,因此,工程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对生态河道两侧范围内的土地政策处理费用,市财政给予的2400(亩/元)的补助仅能支付农户约2年的土地流转费用,我镇需承担的资金压力相对较大。

3.3传统模式制约。

目前受传统河道整治模式影响,我镇各村、社区等相关单位在河道建设中,一般采取传统直立硬性高护岸形式较多。此举虽相对节省了土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水陆交换通道,降低了河道生态性和亲水性。同时,河道绿化管理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4生态河道相关建设措施

大力推行河道绿色立体生态系统建设,探索实施河堤、河岸、河面植物绿化工程。

4.1河道两岸。

利用和保护现有生态系统良好的河段,修复和补植生态系统欠缺或缺失的河段,使河堤、河岸形成丰富多样的绿带。河道绿化树种以优良乡土植物为主,乔、灌、草立体配置,同时,河道绿化建设也需注重与河道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要与周边建筑物、人文景观等相协调、相适应,形成树木群落、物种和景观的多样性,积极营造岸绿景美的沿河生态植物景观。

4.2河道水面。

积极试行水生植物种植保水试验,营造河面绿色生态系统。各村、社区要选择相对集中的1至3条河道开展试点工作,试点面积应不少于2500平方米。水生植物种植试验一般宜选择在已完成河道清淤、排污口已封堵、非通航、非骨干行洪排涝、非主要引水的河道,可先在生态村、绿化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点等相关河道开展建设,水生植物(或生态浮岛)种植宽度要求不超过河道常水位水面宽度的三分之一。水生植物分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可采用空心莲子草(即传统水草)、大聚草(狐尾藻)、水芙蓉(水荷花)、菱等适于本地生长的品种(水葫芦、绿萍除外)。浮水植物要求采取固定措施,并保持一定的水位差行程,以保证浮水植物不随意漂动流失,如需要栽培基台的,基台浮床应选用生态环保型材料;生长、繁衍速度快的浮水植物宜采用圈养。河道两岸水口线处挺水植物可选用美人蕉、水葱、野茭白、再力花、千屈菜、香蒲等去污能力强、观赏价值高、种植存活率高的传统植物。要合理选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等进行搭配种植,通过水生植物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营造水景,为水生动物、两栖动物提供繁衍、栖身之所,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

5生态河道相关管理措施

5.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生态河道建设作为改善全市水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已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建议将市政府分解到我镇的任务分解到村、社区,并将其作为对我镇对各村和社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相关责任单位要紧紧抓住当前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及时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生态河道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5.2社会监督,群众参与。

生态河道河岸建设形态和结构等整治方案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因河道功能、地质环境等因素需要选择建筑性护岸的,建议应尽量采用新型生态性材料、降低压顶高程,并广泛征求河道沿线广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部群众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等多方面的意见,获得大多数支持后予以实施。

5.3加强配套,落实资金。

目前,2013年度河道建设补助资金已在海政办发[2012]246号《关于印发今冬明春河道清淤、绿化和活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中明确,建议我镇加强资金配套和落实,积极开展河道生态建设和河道“绿道”建设。同时,建议提高原2400(元/亩)的对下一次性政策处理市级补助费用。

5.4规范管理,落实长效。

建议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切实把好规划设计审查关(重点抓好我镇重要区域的《水域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合理的河道网络体系),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加强从立项到验收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同时,各相关单位要强化长效管理,建立健全长效考核和资金补助机制,巩固生态河道整治工作成果。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范文3

【关键词】土壤生物工程;植物;环境保护

一、土壤生物工程简介

土壤生物工程是将活的植物材料通过工程技术手段用于构筑各类边坡、防止坡面河岸侵蚀及改善栖息地生境的集成工程技术。根据施工目的,材料和工程结构的特征都可以作为划分土壤生物工程类型的依据。本文按照材料和工程目的把上壤生物工程分为以下几类:

(一)植物覆盖技术

为了快速覆盖地表侵蚀而采取的措施,主要的类型有包括草皮移植、草籽播种、乔灌树种移植。这种方法对于深层土壤的防护考虑较少。

(二)使用活的植物体来加劲并作为上体运动的屏障,主要类型有扦插、梢捆、层栽、灌丛垫等。这些措施可以防止浅层土体滑动。就植物种类选择而言,木本植物最为适合。

(三)联合措施

即活的植物体和无生命材料联合措施。当边坡陡峭、表面和土体稳定都有问题时或者是施工区生境不适宜植物生长时当地状况使植物生长困难时在植物生长前就需要对土体进行防护时,植物措施难以完全发挥作用,就需要利用一些无生命材料来辅助施工,例如石块,混凝土或死的植物枝干等。

(四)辅助措施

为了紧急对当地植被进行补充,就需要采取辅助的措施,如移栽树木或改善土壤等技术,由于这些措施花费较高,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使用。

(五)无生命材料营建措施

主要为传统的结构工程,例如混凝土重力墙。

二、土壤生物工程技术的国外研究进展

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对机械的崇拜导致利用自然材料控制土壤侵蚀和边坡保护的自然方法不受欢迎。机械化的年代和混凝土钢铁技术的发展,鼓励在工程实施中使用刚硬和无生命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保证结构更为长久、耐用。在美国和欧洲,如何运用机械和人工材料进行建筑和边坡防护,是多数研究者的追求目标。

工业革命后,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坡面侵蚀、山体滑坡和崩塌以及河岸退化等引起欧洲一些国家的重视。20世纪初,少数研究者才开始将土壤生物工程概念真正植入工程施工中,并且获得了成功。如用绿色的柳树作为活性的建筑材料、在浆砌石接缝中植入木本切枝。1936年,在慕尼黑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所研究开发道路建设中的土壤生物工程技术。该研究所所长Arthur von Krundener为该项目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来他被看作是中欧地区的土壤生物工程技术之父。同时期,在加利福尼亚的Charles Kraebel发展了“篱墙”技术,应用复合的生物技术,如:木桩、梢捆和植物移植等技术来来保护岸坡。这些实践性的工作为后来土壤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后,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Schiechtl先后出版的《土地利用及保护的生物工程》(1980)、《边坡保护和侵蚀控制的地表生物工程技术》(1996)和《河岸及海岸的水生物工程技术》(1997)总结了欧洲许多重要的土壤生物工程师们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土壤生物工程技术的国内研究进展

中国的史书中记载了最早的生物工程―大禹治水。大禹的父亲采用建土坝阻挡洪水的方法,但失败了。大禹则利用疏清九条主干道并挖掘新河道的方法来疏导洪水,同时这些河道还可以作为当地农民的灌溉渠。在他13年的努力下,洪水终于被控制住了。

2000年后,成都郡守李冰吸取大禹治水的经验,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来抵御洪水。受大禹的启发,李冰设计了一种“楗尾堰”来疏通河道(后来被称为都江堰)。“楗尾堰”的得名源于“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的竹笼装石方法(亦称为“楗尾”)。每个楗尾几米长、半米宽,放置在河流沿岸或者水里,来分流主河道中的水。这种河道系统然后又出现在一些小河道中,所以又出现了为庄家灌溉的灌溉系统,这种方式在成都附近至今犹存。在11世纪,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楗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楗尾还被用于治理经常泛滥、久治无用的黄河缺口,在强水流到来前,把楗尾最后放在缺口处,这样洪水就无法将它冲走了。后来,人们又将很长的楗尾分成三段一截一截放在溃堤处,这样就能有效防止楗尾在水流冲击作用下发生断裂。在中国,人类与洪水抗衡长达几个世纪,这也使楗尾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胡海乱等(1999)提出了笼石挡墙、网笼垫块护坡和复合植物护坡等生态型护岸技术并应用在广西漓江治理工程中。在引滦入唐工程中,陈海波等(2000)提出了网格反滤生物组合护坡技术。周跃(2000)提出了“坡面土壤生物工程”技术。王准(2002)针对上海的立地条件,把河岸带绿化根据岸体设计中使用了一种亲水生态护岸设计--栈桥式生态亲水护岸,实现了在水位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具有亲近人、生态和美的效果。俞孔坚等(2002)提出水位多变情况下的亲水生态护岸设计。夏汉平等(2002)在北江大堤植草护坡效应研究中,提出香根草和百喜草都能耐较长时间的水淹,并都有较强的抗逆性,结合土石方工程,并辅以三维网覆盖,将香根草和百喜草种在北江两岸的边坡上,有效地防治了洪流冲蚀和雨水侵蚀,起到了较好地固土护坡作用。

四、结论

土壤生物工程技术措施通过植物和河流岸坡的相互作用机制在防止坡面侵蚀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河流生态修复的作用,并逐渐促进河流的自我生态修复,是解决河流生态退化的一个关键技术措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厂泛关注和大量应用。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不久,此技术在国内的推广还面临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范文4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河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生活水源、生产动力源,在某些时候也发挥着污染净化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要求,对原生态河流进行了整治,使得其更加全面的为城市化进程服务。

一、当前河道治理给人类带来的挑战

1.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

河道的自然形态结构对生物的孕育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所提供的生存空间是丰富的,十分有利于生物的生存繁衍。河流系统本身就对破坏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如果人为的进行河道改造、修复,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在进行河道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必定会引起河流的含沙量、水质、河水流量及被覆植被的改变,这种变化进而会对整个河流的生态环境系统产生影响,导致大量对河流生态环境要求很高及依赖性很强的生物迁徙、死亡,甚至会发生种族灭亡的危险。

2.影响城市的防洪防涝系统

河道治理过程中,必定会对河道原本形态进行改变,比如:河流截断、加深、束窄、变弯及伸直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缩小河道的整体面积、缩减河道的硬化范围,并增加河床的不透水体积,造成城市地下水供应补给不足,影响城市生活生产用水。此外,蜿蜒盘旋的自然河道可以起到储蓄调洪等作用,减缓洪水冲击力度,减轻洪水破坏力,然而由于现代河道经过钢筋水泥的修筑,使得河流的流动性受到限制,水体不能进行自由交换,极大的增加了洪涝灾害的发生率及泄洪难度。

3.影响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

河流周边一般都覆盖大量的植被,在进行河道整治过程中,植被必然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河流沿岸的风光势必会受到影响。河流等人文自然景观是城市的旅游热点,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如果在治理过程中不予以充分重视,那么城市的旅游经济效益也会走下坡路。假如有效措施处理不当,长期下去会导致恶性循环现象的发生。

二、生态河道修复设计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河道的修复设计工作要从河道整体的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制定整治的计划,改善生态环境。科学完善的河道整治计划中应该包含水资源的治污措施、景观的设计、河道的管理、维护以及河道生物的保护等等,只有对河道进行综合处理,才能真正发挥治理的作用。

2.生态原则

河道的修复工作要将生态作为第一要素,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解决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景观的设计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的恢复问题等等,通过保护河道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来提高自净能力。河道的景观设计也要符合生态学的要求,尽量选择习性相同的植物,不仅能够提高河道的功能,还能改善周围的环境。

3.经济性原则

修复设计在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也应该注意工程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通过了解河道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治理方案,生态河道的修复设计更是要注重技术的作用,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提高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重视资源的有效利用。

4.特色性原则

河道的修复计划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符,在正式开始施工前,工作人员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清晰的认识,修复设计不仅要提高河道的功能,还要尽可能体现当地的特色。治理的过程中要减少对河道结构的破坏,将河道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结合在一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为当地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三、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

1.建设生态河堤

生态河堤主要作用是以人工护岸,实现河水水体和河岸的调节和交换功能。而生态河提的建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布置河道中心线。此时需要考虑河流的实际形状、周边环境和水流动力等多个影响因素,展示河道的整体形态。在设置河道宽度时,施工人员需要测算河道的水流能力,基于河道宽度的控制线来确定施工规划,不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可变性。所以,河道的宽度控制线应该和河道轴线联合搭配成平行线,这样就可以增大河道可变空间。同时,为了能够达到一定效果的河道景观,需要在河道两侧布置浅水域,一方面能给人们河道变宽的直接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河道沿的造景空间,增强河湾、河滩、以及湿地等河岸线景观的美感;其次,选择合理的护岸材料,结合河道附近的自然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考虑所选材料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和河道的综合空间融为一体。同时,还要注重河道表面形态的变化,比如混凝土有良好的防冲性和稳定性,但很容易破坏周边物种的栖息地,且影响整体美观,所以需要对混凝土护岸的表面进行适当的添色和琢凿。

2.恢复退化河岸带

河道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的河岸带,能够为河道周围的生物构建显著的边缘效应,这个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态模式,通常含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并且可以储藏地下水资源。因此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一定要恢复河岸带功能。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恢复河岸带的物种群体,包括培育、引入以及物种的保护,协调物种群体在河岸带的存活空间,对物种群体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另一方面能够恢复河岸带的生态环境,在陆地和河道的交接处,栽种一定宽度的草皮和树木,并提升生态物种的异质水平。经常所使用的技术有控制土壤污染技术、土壤肥力修复技术等,以便杜绝河岸线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3.其他生态水利措施

首先是改变河床的物理性质和河道流向:第一创建不同水流的流向,一般而言,河流有深潭和浅滩,在枯水期和平水期可以蛇行和弯曲;第二是使用植石治理法,将石块排列完整埋入河床中,形成浅滩、深沟以及鱼礁,营造出有助于水下物种生存的河床,促进水下物种的繁衍和生息,该法通常适和于河床比降超过1/500且河床地基的坚固部位。这样以来即使遭遇洪水,植石也不会被冲散,且在河道枯水期也不会出现淤泥堵塞河道的情况。其次是在河道中营造巨石、浅滩、鱼道、丁坝等,形成水下的紊流,以便把氧气传递到水中,为水下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也可以满足好氧物种的繁殖需要,使河水变得更加干净。总之,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为物种的生长和生存提供相互制约和依存的有机环境,进而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

4.适于河流生态修复的材料和植物

在江河湖海岸,芦苇能够广泛的生长,它具有适应力强、分布广、抗逆性强的特点,在净化水质和防治水土流失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水陆生态系统中的代表性群落就是芦苇所衍生的群落,芦苇群落构成了许多动植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芦苇已经应用在修复河岸生态系统方面。生物相容型混凝土材料适于生物生存的生态修复材料,主要是研究动植物及微生物能够和谐共存的生物相容型混凝土。多孔型混凝土还有着透气、透水等性能,能够为植物所需营养提供渗透,非常适宜用来种植乔木、灌木草等植被,对恢复河岸植物群落特性有着巨大帮助。更重要的是,生物相容型混凝土的外表面可以对各种微生物的进行吸附,再通过生物层的作用间接降水净化。

5.修复河流质方法

对河流水质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底泥疏浚、外流引水稀释冲刷、生态浮床技术、河道曝气等多种方式,每种方法都有自身固有的优点。为了在短时间内将河流污染的负荷减小,可以采用外流引水稀释冲刷的方法,但随着外流的引入,污染物的沉积率会受到影响,水质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此种方法对长期的治理不是很有效。以水生植物为主体,利用物种的共生关系,对河流污染负荷进行降低,这样就能保证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建立,这就是生态浮床技术。采用河道曝气的方式对水内有关好氧物的活性能明显的提高,水体自净的能力就会有效增加,而地表、河道的有害物质等则可以通过底泥疏浚的方法进行清理。对河流水质进行修复时,对农业、工业、生活废水的排入要进行控制,保证其治理管理的制度不断的完善,这样才能保证修复效果,同时为了更快的进行水质的净化,可以采取人工快速渗滤池的方式,这样对水质净化的速度能明显的提升,相应的处理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综上所述,阶段的河道治理已不再是人为的战胜自然,而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化治理河道,治理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使河道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毅.浅析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J].科技致富向导,2010,29:280+324.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范文5

1海岛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在特定时空尺度上相对于干扰而具有的敏感反应和恢复状态,它是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在干扰作用下的表现[3]。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为原生脆弱性和次生脆弱性,又称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4]。固有脆弱性指生态环境具有相对较强的敏感性;特殊脆弱性是指外界干扰一旦超过了环境维持自稳定的阈值就会发生突变性的退化[5]。海岛生态脆弱性同样可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所谓固有脆弱性是指由于陆海作用引起的脆弱性,是海岛生态环境在陆海动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因自适应而受到损害的性质,是所有海岛环境的共性,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和海平面的上升或下降;而特殊脆弱性则是指在大量的和不同的人类开发活动影响下的海岛环境因适应而受到损害的性质,主要表现为海岛地形地貌的改变、海岛植被的破坏、自然灾害等,可因经济调控、计划和政策等人类决策的变化使损害发生变化,即是可变化、可控制的[2]。

2平潭岛自然地理条件

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东邻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73海里,西部隔海坛海峡与福建省福清市、长乐市相邻,南部与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岛相隔于兴化水道,北至海坛石与白犬相峙,介于东经119°32′至120°10′,北纬25°15′至25°45′之间。平潭岛属于福州市的一个县,全县由126个大小岛屿,167个岩礁组成,总面积370.90km2。其中海坛岛为主岛,地势南北高,且多为起伏的丘陵与低山,中部较低为海积平原,面积251.40km2,南北长29km,东西宽19km,海岸线长408.73km,它是全国第五大岛,全省第一大岛,亦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平潭岛在NNE向新华夏系构造控制下,经过第四纪以来海平面的多次升降和流水、风力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丘陵、平原、台地从西北向东南相间排列的地貌格局[6]。

3平潭岛生态脆弱性的主要表现

3.1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平潭岛地处台湾海峡的风口走廊,又受台湾雨影区的影响,属于半湿润气候,风力强、降水少且变率大,风、旱、潮等灾害频繁。台风和旱灾是平潭岛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发生的频率最高,几乎每个时期都有。台风影响主要在7-9月,约占总次数的70%,据1956~1987年资料统计,台风影响平潭共达184次,平均每年5.8次;另据1953~1980年气象资料分析,28年中发生旱灾85次,其大旱灾38次[7]。

3.2近岸海域赤潮频繁发生

随着平潭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当地人口和外来游客逐步增加,大量含有机质和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规模化的高密度水产养殖,也造成对海域水质的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使赤潮频繁发生。1990年4月,海坛岛东南部发生赤潮导致大量缢蛏死亡。1991年4月,海坛岛的北厝、苏澳、芦洋、澳前、竹屿口、芬尾、白清等地发生赤潮导致草虾、仔虾、扇贝死亡[8]。2007年6月,龙王头海水浴场及周边海域爆发有毒赤潮。

3.3海岸线侵蚀严重

平潭岛独特的地理条件与气候、水文条件等造就了极富有个性特点的海蚀景观,如海蚀沟、海蚀绝壁、一线天、仙人井等。但海岸侵蚀作用又对海岸线造成极大的破坏,产生海岸崩塌、滑坡,形成海蚀平台、崩积砂石滩等,使海岸线后退,岛屿面积缩小,平潭岛东北部海岸侵蚀破坏现象尤为严重[9]。流水镇位于平潭岛东北部,该区域基岩为中酸性英安质火山碎屑岩,残坡积台地十分发育,残坡积粘土厚度可达10m~20m,在海水冲蚀、风蚀等海洋外动力作用下形成陡崖,陡崖在海蚀及重力作用下崩塌,如此往复,海岸线不断后退。如流水镇北港小学校址,原距海岸线约100m,现因海岸侵蚀导致山体滑坡,学校操场与海岸线的距离已缩小至50m左右,已对学校的安全构成威胁。

4平潭岛生态脆弱性的驱动机制分析

4.1全球气候变化

因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已是一个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事实。世界海洋的最上层300米,1998年比20世纪50年代中期温度上升了0.3±0.15℃;1966年以来的北半球,年平均雪盖面积有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约减少10%;1973年以来卫星观测北极的海冰面积也有下降趋势,自1978年至今,北极海冰面积可能减少2.8%[10]。国内外科学家使用31个复杂气候模式,对6种代表性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100年的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比1990年上升0.09米~0.88米[11]。而海平面的上升、更剧烈的海浪、海面冰盖的减少、地面温度的升高促进永久冻土融化和地面冰面减少,将造成沿海地区土地面积减少,这些影响的综合作用对居民和基础设施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引起海岸带的退却,这是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岛影响的一般情况,是海岛固有脆弱性的主要原因。

4.2围填海等海洋、海岸工程建设

平潭岛海岸线蜿蜒曲折,主岛海坛岛西部海域潮流动力较弱,岛礁风化物长期沉积。建国以来,先后实施了竹屿口、火烧港、幸福洋和山门前等大中型围垦,共计围垦面积40.44km2,扩大土地面积2941.7hm2,修筑海堤10418m[6]。近年来,又陆续启动了苏澳港口船舶修造基地、竹屿港口船舶修造基地和平潭海峡大桥等重大海洋海岸工程的建设。围填海工程的修建,改变了原有的海流体系和水动力条件,造成泥沙淤积,降低了海域的环境容量,导致局部海域水环境质量下降,并对海洋生物资源带来严重影响。

4.3海岛周边海域环境污染

近年来,随着平潭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海岛旅游开发等利用程度的不断升高,近海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垃圾的任意倾倒、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使海岛近海环境污染和周边海域富营养化逐渐加重。就海水养殖业而言,海岛水产养殖在增加附近渔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海岛和周围海域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平潭竹屿养殖区的水质已呈劣四类[12],高密度网箱养殖使得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和代谢废物能够提高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增加水体的混浊度,使浮游生物与食物链发生变化,导致鱼虾减少。而沉积到海底的养殖废物则会造成海底的有机物污染,其有机物分解耗氧在底层形成缺氧环境,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产生影响,导致原来生活在海底的动植物暂时性消失和海底生物多样性的下降[13-14]。

4.4淡水资源缺乏,植被破坏后恢复困难

平潭岛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7200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为11238万m3,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2373万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1.3%,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12%,属福建省沿海岛屿缺水地区。

平潭岛处于南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多为逆行演替的人工植被,以木麻黄为主,种类少,优势种相对明显,群落结构单纯。长期受人类的破坏和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植被急剧衰退,原先营造的木麻黄林,老化严重。由于树种单一,原来木麻黄老化被砍伐后,造林成活率低,二代幼林矮化,呈灌木林状,而从外地引进的树种又难以存活,树种更新困难,加上人为挖沙采石和风浪侵蚀,从而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

5平潭岛生态良性发展的对策措施

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耦合作用下的结果,而人类开发活动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则是脆弱性加剧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重点从人类活动规范管理的角度来实现对海岛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调控[2]。

5.1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保护性的旅游。滨海生态旅游应以滨海生态系统和滨海资源为依托,强调保护和可持续的旅游活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平潭海坛风景区、坛南湾沙滩、龙王头沙滩等重点旅游景区的开发应制定控制性规划,论证各类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强度,合理确定旅游生态容量,实现以生态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收益促进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同时应加强滨海旅游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治理和抢救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旅游资源与环境,使之尽早恢复本来面貌;并在旅游区内建设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设施。

5.2严格控制海岛及周围海域环境污染

控制海岛周围环境污染要海陆一体化调控,应强化岛屿和海域的两位一体监督和综合管理。

一是加大内陆流域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入海,建立并实施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并试点运行。海洋每年接纳污染物中陆源污染物占80%以上,所以应加大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在原有平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二期工程并扩大污水管网的覆盖范围,并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二是全面实施海上流动污染源及其相关作业的监控和管理,加强对机动船舶、港口、锚地泊船等含油污水的治理和管理,实施船舶及相关作业的油类污染物“零排污”计划。

三是提高岛民环境意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5.3推行养殖生态化建设

生态渔业是以生态学为基础,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生态系统工程技术进行设计、生产和管理的一种新型渔业,该产业既能实现高效健康养殖、海洋渔业与养殖业的良性循环,又能有效地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优化自然资源配置,确保渔民增产增收。

在养殖结构方面,要优化产品结构,发展高、优、特种类,提高经济效益。在养殖技术方面,要加强对种苗、饲料渔药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提高水产养殖科技含量,进一步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提高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保护中国鲎、仙女蛤、厚壳贻贝、坛紫菜等重要渔业品种的渔业资源、繁育、索饵等场所。

5.4植树造林,实施海岛生态恢复计划

平潭在上世纪90年代初步建成了海岛防护林体系,发挥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效益。但是,由于自然枯死、病虫害以及人为的乱砍滥伐等,疏林地不断增多,目前部分林分已降低或失去防护功能。为防止风沙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应通过重点营造和填平补齐,在燕下埔等五大风口构建海岸基干林和防风固沙林带,形成平潭环岛的防护林体系。

同时,对破坏严重的典型海区开展“海岛生境恢复”计划,旨在利用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建立人工群落和植被系统,修复遭到破坏的海岛生态系统。比如利用“人造沙滩”技术,为中国鲎提卵繁殖区;利用人工鱼礁生物恢复和护滩技术[15],改善修复和优化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和生长发育等场所,从而达到海岸带生物种群恢复和海岸带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编写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2]冷悦山,孙书贤,王宗灵,等.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与调控对策[J].海岸工程,2008,27(2):58-63.

[3]赵桂久,刘燕华,赵名茶.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退化生态综合整治、恢复与重建示范工程技术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黄鹄,戴志军,胡自宁,等.广西海岸环境脆弱性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5]万忠娟,于少鹏.松嫩平原典型湿地脆弱性分析与评价[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5(2):93-94.

[6]平潭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平潭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

[7]陈传明,黄义雄.福建沿海岛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平潭岛为例[J].海洋科学,2002,26(4):48-51.

[8]黄民生,廖善刚,骆培聪.福建海岛地区自然灾害特征与综合防御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86-88.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范文6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扎实开展实践教育,切实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参政议政能力,助推江苏沿海开发,我院根据省沿海开发的整体部署和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结合省统战系统开展的统一战线服务沿海开发“同心活动”,去年下半年组织第15期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分别赴沿海连云港、盐城和南通市开展驻点调研,形成了题为《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科学推进沿海开发》的调研报告,报省委省政府参考。省政府有关领导对报告给予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现将调研报告刊发。

摘 要:江苏沿海地区开发战略是全省重要的发展战略,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第十五期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围绕沿海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赴连云港、南通和盐城三地进行驻点调研,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沿海开发战略;生态环保;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163(2012)01006106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批准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海开发为我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强有力的增长引擎,为推动“十二五”时期沿海地区更好更快地发展,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沿海开发五年(2011―2015年)推进计划》,要求科学推进沿海开发,为促进苏北振兴与苏中崛起提供强大动力,为苏南经济转型拓展空间,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作出贡献。

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正积极落实、大力推进沿海开发战略,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从基础设施框架全面拉开,到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初步确立;从新特产业集群效应初现,到滩涂围垦有序推进;从富民惠民步伐加快,到沿海地区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可以说,江苏人紧紧抓住沿海开发的新机遇,千里海岸正成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跨越发展的实验田,成为全省再创又一个黄金发展期的新引擎。2011年7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沿海地区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罗志军书记着重阐述了沿海开发推进中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的“四个重要关系”,李学勇省长对今后五年沿海开发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两位领导的讲话都强调了要科学推进沿海开发战略,特别是要坚持环保优先、绿色发展,做到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融、协调推进,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围绕我省沿海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在省委统战部和省社会主义学院的指导下,省社会主义学院第十五期党外县处级干部培训班确定了“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科学推进沿海开发”为主题的驻点调研课题。2011年10月27―29日,培训班全体学员分成三个调研组,分别赴南通如东市、盐城滨海、大丰县和连云港市进行驻点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经过讨论与整合,最终形成了这一调研报告,希望对沿海开发的科学实施有所促进。

一、我省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现状

我省沿海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具有鲜明的特点:(1)自然气候优越,“江淮交汇”,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地下水资源丰富。(2)滩涂资源广阔。江苏拥有约65.3万公顷的滩涂,沿海多为淤涨型粉沙淤泥质海岸,近海在黄海南北潮流交汇作用下形成了世界罕见的辐射状沙脊群,每年淤涨面积4万多亩,属于世界海岸带中仅有的两处淤长型海岸之一,是联合国认可的太平洋西岸唯一一块未被污染的湿地。(3)生物资源多样。自然资源、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原生态和丰富的多样性,栖息着大量的鱼类、爬行类、腹足类、两栖类、哺乳类、海鸟和森林鸟类。近海低温低盐水系与高温高盐水系汇合,为海水鱼、虾、贝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沿海鱼类和贝类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是全国重点优质海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白鹳、黑鹳鸥等。(4)绿色能源丰富。沿海地区光照条件优越,地域开阔,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光能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是沿海开发的生命线和高压线。江苏沿海地区作为我国东部具有巨大潜力和后发优势的一块净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生态优势成为沿海地区最大的优势资源。在推进沿海开发的进程中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促进沿海开发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及所辖各县市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思想上重视、组织保障得力,成效显著,而且都制定了相关的环境保护的中长期规划,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与要求,为科学推进沿海开发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也发现在沿海开发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生态环保问题,应当引起沿海开发办公室与相关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

二、我省沿海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必须看到,由于环境问题积累和污染总量的累积,沿海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沿海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形势相当严峻。

1、污染情况比较突出。一是陆源污染。这是东部沿海最大的污染源,东部沿海处在主要河流的下游和末端,上游各种工业和生活污水几乎都要通过沿海地区入海河道向黄海排放,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地区的河流水质达不到水功能区标准,有的甚至出现劣Ⅴ类水。多个入海排污口的监测数据超标,部分排海污水样品中检出了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海,致使部分海域营养盐超标严重,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少部分海水污染程度加重,排污口邻近海域为劣四类水质;底栖环境恶劣,沉积物质量多劣于一类国家标准。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海,严重影响了邻近海域自然保护区、养殖区、增殖区、捕捞区、度假旅游区、盐田区等海洋功能的正常发挥。二是农业面源污染。也是东部沿海地区最直接的污染源。沿海地区土壤较贫脊,有机质含量低,为了夺取高产,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一部分化肥农药流进河流,排放入海。同时,海水养殖的用肥、用药量成倍增加,成为沿海滩涂新的污染源。三是港口污染。包括港口码头污染和海洋渔港污染,造成近岸海域海水石油类含量超标。

2、生态失衡后果严重。一是海洋生物资源逐渐减少。沿海地区海洋渔业产量大幅度下降,大黄鱼、吕泗海蜇等传统名贵海产品几近绝迹。苏北浅滩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下降,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偏低。二是生态异常现象时有发生。我省沿海时有大面积赤潮、浒苔暴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环境管理方面的不足。一是滩涂开发管理缺失。沿海滩涂开发牵涉到发改委、国土、海洋与渔业、水利、农业资源开发等多部门,缺乏强有力的海岸带(海岸带范围主要是海岸线向陆侧延伸10公里,向海侧延至6米水深线)管理机构,省农业资源开发局面临众多行政部门以及垦区所在地的各级地方政府,不同部门都有局部利益关系的考虑,加之法律对于滩涂资源的所有权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使用权、开发权、收益权等没有明确的规定,造成不少短期开发行为以及哄抢和争夺滩涂资源的现象,用海矛盾日益突出。二是缺乏一个全面性和整体性的生态保护规划,生态经济理念未能得以体现。在实践中,部分地区未能从区域位置、产业特色和交通状况等综合情况,合理布局沿海开发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沿海开发的效益。存在着局部产业布局不够细化,区域功能布局不够优化等问题,在生态工业产业链设计、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等方面,与建设生态型园区的要求还有差距。部分外向型农业和农副产品外贸加工业,让一些国外的生物物种进入沿海地区,如不加强检测和控制,有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三是低端项目加重了环境污染。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受其他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影响,沿海地区承接的小化工、小印染等重污染项目较多,现有产业层次低,结构和布局趋同现象严重,结构性污染较为突出。化工园区及化工集中区数量多、布局散,且入区项目规模小、污染重、治理难度大,不少为染料、医药和农药中间体项目,存在严重的环境风险。四是环境基础设施仍显薄弱。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社会欠发达,环保投入不足,集中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管网等配套设施不到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载体的承载能力建设还要加强。五是环境保护机制不够健全。环保统一监管的机制尚未形成,现有环保法律、法规强制措施不够,对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尚未形成。以上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问题,在我省沿海地区各市县虽然表现程度有所不同,但具有普遍性,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沿海开发的有益经验和国内特别是苏南地区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训,确实贯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环保理念,以免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

三、国际沿海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美国“阳光地带”开发、日本太平洋沿岸“三湾一海”开发和韩国东南沿海开发,是国际较为成功的沿海开发案例。区域竞争、发展规模和自然资源环境差异,江苏沿海开发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沿海开发路径完全相同,但在相类似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转型背景下,三个国家在沿海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工作仍可为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主要成功的做法是:

1、科学制定和落实生态保护规划。三个国家沿海开发中的共同的特点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各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和区域产业结构发展要求,以环境优先、自然优先的原则,科学制定了沿海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切实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最大程度保护沿海地区原生态环境。

2、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减轻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承载压力。日本、美国、韩国等在沿海开发过程中,为发展经济的需要,发展部分煤炭等资源开采业和重工业,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各国在环境问题上觉醒早、行动快,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能源由自给及时调整为依靠进口,重点发展农业、渔业和以物流、电子信息、旅游观光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大大减少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依靠丰富的海洋资源,渔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观光业也成为一个新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的及时调整使以上各国在沿海开发中避免了走重度污染、高难度治理的老路。

3、加强环保立法,依法推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环境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日本、韩国和西方国家受到了高度重视,其起点是50、60年生的日本水俣病事件、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等世界公害事件,并对此采取了对策。通过加强环境基本立法,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生物多样性基本法》等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为指导,沿海地区开展了切实可行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法律的保障和国民的认同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完备的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执行是推进环境保护的根本保证。

4、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划定保护区域。对生态环境、生物物种的保护高度重视,划定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国立公园、国定公园等,并加强对重点生态区域的环境保护。划定的保护区域占开发总面积的30%以上,保护区内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动员全民广泛参与的生态修复行动。二是加强重点污染区域治理。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环境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加大投入,实施区域治理,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开展与环境和谐的旅游观光。加强对景点地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展开造林运动以抵消旅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通过植树技术开展造林活动,新造了大量的道路防雪林、泥石缓冲林和利用混播技术再造接近自然的树林,以此推动旅游观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积极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促进循环利用,是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一是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建立一个限制自然资源消耗和减轻环境负担的社会,首先尽量避免产生废弃物,尽量将已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对不能以任何方式再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通过实施3R(Reduce=减少垃圾等的发生、Reuse=重新利用循环资源以及Recycle=再生利用)来建设循环型社会。二是积极开发新能源。利用国家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补助政策,积极开发新能源。三是厉行节约,减少资源消耗。通过宣传教育,国民都有珍惜自然资源,注重资源能源的节约,观念深入到居民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切实减少资源消耗带来的环境压力。

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沿海开发中各类环境保护措施之所以能够落到实处,取得了明显的实效,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1、找准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合理确定地方主导产业,注重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努力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

2、发挥了政府在推进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沿海综合开发计划的制定、环保法律法规的建立、新能源开发补助政策的出台等无不体现了政府的主导和决定作用,是一种自上而下、上下联动政策性推动的结果。

3、广泛动员组织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强化全体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明确了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公民的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使保护环境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一种工作责任、一种自觉行动、一种道德规范。促成各个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其中,这是发达国家环境保护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4、注重科技创新。美国、日本等都是依靠技术立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环境改善在沿海开发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

当然,国际沿海开发也有严重的悲剧与教训。如日本在大规模围海造田中获得极大收益的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一百年来,日本共围海造田1200万公顷,但1945―1978年间,沿海滩涂减少3.9万公顷,后来仍以每年2000公顷的速度消失,以致海洋污染、生态退化、航道淤塞等问题层出不穷,不断出现因地震而造成的砂土液化致使在填海后所建房屋倒塌,现在,日本的人造海滩、人造海岸、人造海洋植物生存带基本上已被禁止,唯一允许的是建设城市垃圾填埋岛。

四、对我省沿海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1、沿海开发需要加强理性定位

沿海开发涉及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产业布局和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必须坚持环保优先原则,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优化经济增长、转变增长方式、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

(1)增强沿海开发的紧迫性,抓住规划引领的“关键点”。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沿海开发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战略地位、面临的重大机遇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切实抓住沿海开发这一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开发,充分发挥沿海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2)注重沿海开发的科学性,找准和谐发展的“着力点”。沿海开发和环境保护是共生的统一体。既不能墨守成规,因为害怕环境遭到破坏而固步自封,又不能随心所欲,以牺牲环境质量、有限资源和子孙幸福为代价,实行粗放式、掠夺式、无序式开发。必须找准沿海开发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着力点”,坚持开发集约化、功能配套化、产业特色化,使沿海开发成为科学发展的增长极、和谐发展的新空间。

(3)注重沿海开发的综合性,筑牢率先发展的“支撑点”。实施沿海开发,必须因地制宜,根据资源条件和现有基础,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选择发展基础好、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域,建立开发园区,推进集聚开发。加快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业为补充的率先发展“支撑点”。

(4)注重沿海开发的生态性,把握绿色发展的“结合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沿海开发中,产业发展要坚持先定位后开发,把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旅游、绿色食品作为主打产业,全面提升开发水平。严把环保门槛,走新型工业化、产业高端化道路。

(5)注重沿海开发的长期性,打造环境建设的“闪光点”。重点围绕环保产业链建设,着力打造集环保产业研发、生产及服务于一体的部级环保产业基地,为投资环保产业项目搭建重要平台。通过积极的环境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建设布局、优化人居环境,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

2、对沿海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1)加强沿海生态保护宣传。改变以海洋开发为主的宣传格局,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宣传报道力度,在专家学者、机关领导、基层群众中宣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改变海洋环境容量大、净化能力强、可适当减少环保投入等错误观念。

(2)坚持环保优先,高起点制订开发规划。沿海各地要坚持环保优先原则,高起点调整编制沿海经济区总体规划和沿海港城建设总体规划。大力推行生态项目建设,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污水集中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入海河道整治工程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纳入规划并认真实施。

(3)注重生态平衡,高标准开发沿海滩涂资源。《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开发规划》明确要求围垦出的土地,60%用于农业,20%用于生态,20%用于建设。沿海各地要严格执行标准,确保生态用地。运用先进的滩涂生物资源修复技术,在围堤外制造人工湿地,注重生态平衡,加快湿地生物恢复。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人工岛,这固然有益于解决我省土地资源紧张的的困境,又可以开发深水港口,但必然对海洋生态保护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而且在滩涂上新建的设施也存在隐患,如深圳围海造田后,急功近利大造楼盘,便出现了严重的下沉。专家指出这种地质沉降是无法避免的,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抬高准入门槛,发展绿色产业。沿海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沿海开发规划,提高环保门槛,积极发展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绿色旅游等绿色产业,从严控制化工等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发展。要通过地方规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的沿海开发之路。

(5)统筹海岸带的开发管理。目前,江苏沿海开发由发改委牵头,多个部门共同协作管理,海岸、滩涂、森林、海港、临海开发区、水利设施等海岸带基本管理归属不同的行政部门,同时受各地方政府开发行为中环境保护与发展观差异的巨大影响。因此,省政府必须统筹海岸带开发管理,把开发和修复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编制沿海滩涂等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设置专门的海岸带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江苏954公里的海岸线。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加强对县级执法机构扶持力度,提高其执法手段、执法水平。扶持各县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站,及时准确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已成当务之急。将沿海生态环境建设列入沿海地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内容。

(6)加快地方性法规立法进程。江苏虽然制定了《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海岸带管理条例》,但与沿海大开发紧密相关的“海岛保护”、“湿地保护”、“滩涂开发管理”、“污水排海管理”、“温水排放管理”等方面地方法规空白,仅凭《沿海开发规划》和《沿海大开发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尚不能满足依法行政的需要,必须要制订相关地方性法规,以适应沿海大开发与环境大保护,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需要。

(7)加快沿海生态修复研究。一是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海洋生态修复的范畴很广,要引进生态修复的人才,针对影响沿海生态环境的因素如湿地、土壤、赤潮等进行系统研究。二是科学修复沿海生态环境。沿海生态修复须遵循因地制宜,科学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以管促修,控制污染源,严格入海河流上游及沿海排污企业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以调促修,推广多种种植模式和养殖模式,减少海水养殖污染源,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开展植树造林,进行植物修复。以整促修,整合多种资源和技术对受污染水域进行底泥疏浚、生态调水、化学除藻、重金属化学固定、植物净化等生态综合技术,因水制宜,进行修复。以建促修,加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放促修,实行人工放流海洋渔业资源和伏季休渔,增加海洋经济生物总量,开展海洋休养生息。三是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保护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但保护者一般不能从市场上自动获取经济效益和补偿。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得益多”和“总量控制、有奖有罚”的原则,对生态环保进行转移支付。

3、完善沿海开发中环境保护措施

(1)完善考核机制,明确环保责任。抓住沿海开发和生态城市建设的良好机遇,把环保工作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实行干部考核晋升和评先创优环保一票否决制。完善环保效能监察工作,明确环保责任,把环境保护融入政府和有关部门生态建设目标和责任考核体系,逐级签订环保目标责任状,建立环境保护进展情况监测评价制度,建立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环保政绩考核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把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

(2)运用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推进的沿海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对沿海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的积极性,本着“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拓展融资渠道。积极支持沿海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项目采取申请国家专项资金、银行信贷、发行债券等途径筹措资金,采取多种形式的鼓励政策,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沿海生态环境建设;对沿海旅游、交通运输、油气开发等项目,按年度GDP总量的一定比例确定年度资源生态环境保护补偿资金,建立补偿资金制度,统筹用于沿海环境保护、公益性、基础性生态项目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商投资资本,按照“污染者付费”、“治理者受益”的原则,全面推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付费制度,扩大收费覆盖面,推进基础设施采用BOT等形式加快建设进度。

(3)坚持科技创新,提高绿色环保能力。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开发为方向,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基础,建成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加强对沿海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及对策研究,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纳入科技发展计划,鼓励科技创新,加强沿海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重视发挥人才作用。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和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沿海绿色生态农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等基地,建立早期预警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预测预报,并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技术推广,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4)规范监管机制,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强化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监督职能,建立和完善分级管理、部门分工配合、环保统一监管的推进工作机制。加强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完善环境应急机制,提高事故快速反应能力。加强排污申报的核定工作,加大排污费征收和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进一步提高污染源在线监控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环保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积极推进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宣教、环境信息现代化建设,建立起“企业违法成本高,守法成本低”的环境监管长效机制,为沿海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监管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