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例6篇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1

经济性和可行性的原则

生态修复是一种时间长、见效慢的工程,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持续性的投入资金,才能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因此,在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当中必须考虑到方案措施的经济性与可行性,所制定的修复方案应该在国家和当地政府能够承受的资金范围之内,超出资金范围的或者不具有可行性的方案,根本没有实施的意义。这就需要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到各项措施的成本,制定稳定的、持续的生态修复方案。

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多样性的原则

生态系统的修复主要目的就是恢复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恢复原有生态系统的目的。以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的生态修复为例,除了要重视各种植被与水资源的恢复与保护之外,还应在方案中对土地资源的生态化开发和利用提出具体的措施,并综合利用各种工程、生物措施,使方案能够保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在保护措施上应该体现出针对性和特殊性,决不能照搬所谓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而是应该在消化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措施方案。

修复模式长期化的原则

一个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续性的生态修复措施才能慢慢的恢复以前的生态系统。这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各项生态修复措施,将生态系统保护的观念贯彻到当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当中去,制定详细的生态修复规划,全面设计生态修复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各个关节,并能长期执行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生态修复的效果。

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和笔者对干旱地区生态破坏形式的认识,认为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主要有四种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工矿园区生态修复模式

新疆是我国资源大省,蕴含着各种丰富资源,而目前正处于各种工矿园区的开发建设,由于气候干旱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不仅如此,资源开发开采过程中受到开发形式、粗放生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会给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对于工矿资源开采引发的生态系统破坏的修复,应该采取工矿生态修复模式。在这种模式当中主要是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地貌条件,结合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的一般要求,重点做好工矿区水土保持和保水护土工作。这些措施既可以保证生态修复的进程和效果,又可以恢复干旱地区土地的生产能力,还可以为下一步的植被恢复创造条件。目前,工矿区的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生物或环境要素的恢复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工矿区土壤的恢复,包括表土转换、土壤改良等措施。

(2)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这种技术包括先锋种种植技术、土壤种子库引入技术等等,主要是合理配置工矿区的固氮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

(3)生态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修复技术,这种生态技术是综合利用各种生态修复技术,从中找到最适合工矿区生态修复需要的措施。

2荒漠—绿洲区生态修复模式

新疆的荒漠—绿洲区是绿洲生态系统与沙漠生态系统的耦合带,这一地带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成为干旱地区生态破坏退化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干旱地区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在荒漠—绿洲区的生态修复当中应该以绿洲区的保护作为第一道屏障,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在工程措施当中,应该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在干旱地区薪碳问题和建筑材料问题是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这些材料在原来的生活习惯当中主要取材于干旱地区的各种植物,如胡杨等等,因此在荒漠—绿洲区生态修复当中,满足当地居民薪碳和建筑材料的需要能够大大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除此之外,荒漠—绿洲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防风固沙工作,主要工程措施有建设防风、防沙林带,设置网格沙障固沙措施等等,这些都是富有成效的措施。

其次,在生物措施方面,一方面要保护好荒漠—绿洲区过渡地带的各种植被,种植一些与当地气候、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植物,如胡杨等,在此基础上施行“退耕还林(草)”,注重调整人地关系,同时减少绿洲放牧数量,实行牲畜圈养,减少牲畜对草场的破坏。

3干旱地区水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模式

水是万物之源,有水万物才能生存,水生态系统对于干旱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做好其它生态修复模式的必然要求。在干旱地区水生态系统修复当中,关键是做好水源的综合利用工作。在这一方面“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法”不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各大城市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在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之外利用管道将污水排放到沙漠地区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干旱地区城市污水的排放问题,又能解决沙漠地区的缺水问题,透过地表的净化能力还能涵养干旱地区的地下水,改善干旱地区的水循环系统。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2

[关键词]荒漠化;治理;生态经济;西北地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02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西北地区大致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阔区域。主要包括内蒙、新疆、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整个区域的地形主要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由于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对湿润气流的阻挡,降水稀少,水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大多为内流河,补给来源单一。在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系统脆弱,荒漠化程度高,西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在本身的恶劣自然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双重影响下,西北地区荒漠化趋势愈演愈烈。

1 荒漠化的概念、成因及危害

1.1 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即土地退化,是指由于气候异常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的过程,包括盐渍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土壤沙化、草场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

1.2 荒漠化产生的因素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之青藏高原的阻隔,水汽无法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加之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戈壁和沙漠蔓延。气候异常使西北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一击,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加剧荒漠化进程。人为因素主要是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以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致使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个方面。

1.3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加剧发展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生态安全。同时,也容易引发贫困问题,使东部和西部、边疆和内地、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因荒漠化问题,每年损失大面积的农田,使土壤更加贫瘠、粮食减产。全国有近1/4人口深受其害,最常见的是春季沙尘暴频发。因此,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大爆发的季节;一些地区,沙进人退,流沙掩埋庄稼、农田、房屋交通干线的报道屡见不鲜;沙质土造成生物多样性变少,物种、群落遭到破坏,土地生产潜力下降,物种生存能力下降,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或消亡;河流泥沙淤积,致使中下游地区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尤其以黄河为例,悬河的形成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 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2.1 生态经济模式

所谓的生态经济模式就是遵照生态经济系统原理,通过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增进生产就业、节制公共财产的使用、调控人口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减弱地区贫困,通过实施环境建设工程、进行产业技术变革、发掘可更新的能源、增进城乡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实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在贫困化程度降低、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鉴于此,通过政策管控和机制创新,努力发展教育以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协调投入产出比例,改善人的消费活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良胜循环。

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适宜本地区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和地域特色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生态经济类型的划分,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除此之外,要充分分析论证国内外市场前景,增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力度,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国内外市场。

生态经济模式的发展思路为: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商品流通,带动龙头企业发展,实行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成生态化小城镇(城镇的垃圾产业,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的生产,乡镇工业的清洁环保生产,城镇的环保设施,周围生态环境建设,高效清洁生态能源的开发与推广,自然、人文、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的开发)。

2.2 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在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下,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进行荒漠化治理,发展产业经济。因此,这三条主线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而这三条主线间又互相联系。

2.2.1 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提高荒漠化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大部分的荒漠化土地都分布在西北地区,而这些地区日照时间相对较长,太阳能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对于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然而风砂土的保水、保肥性能差。如果这种状况不加改善,将会限制荒漠化地区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使荒漠化治理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也大大提高了人工调节水肥因子技术的可操作性。

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使用新技使大范围推广防沙、治沙技术由可能变成现实。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热、光的配比组合,如果改变荒漠化地区农业的水、肥、气、热等要素的配比,将会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减轻荒漠化地区的人口负担。发展沙区高效型农业,应当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选择适宜沙区生长的作物,提高产量。通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①通过在沙地建立温室、塑料棚等现代工程技术措施,提高植物生长的温度,营造适宜农作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②节水保墒增效的农业栽培技术,也就是通过在农作物上增加覆盖物来改变作物的外部环境,如通过覆盖地膜、秸秆等措施来增加地表温度,防止水肥渗透和散失,从而提高产量;③通过不同作物间进行套种,使用立体栽培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高矮,分层利用光能,提高土壤的水肥利用率,进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④进行选种育种,培育新品种,选择适宜沙地种植、抗旱抗贫瘠、低耗水高产值的经济优良品种。

2.2.2 进行荒漠化治理,恢复沙漠生态

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种。生物措施主要以栽培植物为手段,恢复沙化土地土壤肥力和植被,改造利用沙化土地,包括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阻截外侧流沙,以减少对绿洲、交通沿线、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侵害;营造防护林网,减少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天然植被,以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原的荒漠化危害。工程措施有设置各种人工沙障或喷洒化学固沙制剂等来阻截流沙。工程措施一般是辅的,旨在固定流沙,工程措施通常包括设置机械沙障、喷洒化学试剂固沙、引水拉沙等多种非生物措施。它的优点在于见效快、固沙效果好,尤其是在一些地区生物治理措施效果不佳,会更多采用工程措施。两种措施各有利弊,因此,要因地制宜地使用两种措施,达到防沙治沙的最佳效果。

2.2.3 精深加工农牧产品,发展产业经济

由于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重,农业生态系统较为简单,因此,在严重荒漠化地区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工业。鉴于此,在荒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发展农业工业化迫在眉睫。进一步加快农牧提升深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探索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沙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干旱区沙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生态经济产业,积极探索如何整治沙化土地、恢复植被、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现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而这将从根本上扭转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大的局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效益型、生态型、特色型产业发展之路,以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荒漠化治理的上述3个方面构成了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理论模式,3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这一理论模式旨在以满足人们需要为中心,形成生态、产业和技术相互关联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荒漠化治理的有机结合,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发展经济,因而区别于传统的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的治理模式。

3 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努力培育荒漠化地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使荒漠化治理更具有可持续性。构建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种植业、生态畜牧业,推进荒漠化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旅游,合理利用荒漠化地区动植物资源,建立沙地森林公园、观光果园、沙地度假村等,提高荒漠化治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农民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逐步脱贫致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的问题,从根源上消除土地荒漠化,达到持续防沙、治沙的目的。

二是形成多元治理主体,更加重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治荒漠化是一项系统的治理工程,结合产业开发建设以期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必须大力增加投入。同时,放宽市场准入,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方面筹集防沙治沙资金,让企业、社会也积极投入到防沙治沙的工作中来,实现防沙治沙产业化,带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创全社会防沙治沙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以草定畜原则,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地。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加大力度建设人工草场,因为建设人工草场不仅能保证牲畜的数量,保证牧民收入,而且可以减轻天然草场的负荷,实现草场的持久利用,同时也可以弥补冬春季节饲草料匮乏的局面。针对当前草原生态退化的问题,实施此战略可以遏制牧民不合理的放牧,有效保护天然草场。在态脆弱的农牧区必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政策,对超载、过牧十分严重的荒漠草原区必须休养生息,禁止放牧。

四是注重科学治理,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防沙、治沙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科技体系。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对防沙治沙基础科学和攻坚技术的研究,总结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实用的防治技术和模式;坚持以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荒漠化地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以大大减小荒漠化治理的难度;坚持划区域治理,配套各项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两手都要抓的原则,从源头上扭转荒漠化愈演愈烈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民侠.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9 (1).

[2]安富博,丁峰.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2).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作者简介]王英平(1977-),女,副研究员,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农村经济。

[摘要] 新疆是中国典型的绿洲生态脆弱区域。多年来,自治区不断加大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新疆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和人口过快增长的双重挤压下,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当前,新疆要紧紧抓住全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继续加大森林、草原、荒漠、湿地与河湖、农田、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在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为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关键词 ] 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水资源

新疆幅员辽阔,生态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气候干旱,是中国典型的内生性经济区域。新疆正处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巨大压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加强新疆生态保护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新疆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把新疆建设成为中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保障。

一、新疆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的成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逐渐加深,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疆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战略部署,立足实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经过多年努力,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

2000年以来,累计造林247.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92%提高到4.24%,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23.5%。林地面积从197.8万公顷增加到23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从2.76亿立方米增加到3.36亿立方米。初步建成了以绿洲内部农田林网、绿洲外缘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天然荒漠林和山区天然林为主体的立体生态屏障。

(二)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取得显著进展

截至2013年底,共完成草原围栏建设2.03亿亩(其中:禁牧5810万亩,休牧12320万亩,划区轮牧2170万亩);补播改良草原5108万亩;实现草原禁牧1.515亿亩,草畜平衡区划5.385亿亩。草原“三化”得到初步遏制,草原生态恢复明显加快。2013年,全疆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0%,较2012年增长4%;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的鲜草产量和可食鲜草产量分别比非工程区提高53.5%和62.1%;禁牧区牧草产量较2010年增长了44%,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日趋丰富;草畜平衡区牧草产量较2010年增长了14%,全疆暖季放牧场基本达到草畜平衡。

(三)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整体恶化趋势初步遏制

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土地荒漠化面积减少。据2010年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较2004年减少423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年扩展速度由104.2平方公里减少到82.8平方公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减少了523平方公里。

(四)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取得积极进展

据2014年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湿地面积较2003年增加了252.88万公顷;截至2013年底,共建立部级湿地公园24处,保护面积211.31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53.52%,重点湿地区域的保护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连续14次为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生态输水,塔里木河实现全年不断流,绿色走廊逐步恢复。

(五)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与改良取得一定成效

通过开展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有效提高了耕地蓄水抗旱和生产能力;通过农田林网化建设,全疆82个县市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45个县市达到国家平原绿化标准,农田抗风沙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土壤结构和保肥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六)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创建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绿地面积快速增长,绿化水平逐年提高。2013年,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5.36万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08平方米。

(七)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加强重点风沙区绿洲天然荒漠林封育保护以及小流域水土保持试点示范和生态修复,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截至2013年底,新疆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550.5平方公里,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

(八)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日益加强

开展了以县域行政区为单元的新疆生物多样性评价,初步掌握了新疆生物多样性现状;加强了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生态保护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4%;实施野生种质资源保护与扩繁建设项目,一批特有、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恢复和增加,加快了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强化了外来入侵物种预防和控制管理。

二、新疆生态保护与建设面临的问题

新疆生态保护与建设面临的总体形势是,工程治理区呈现生态改善的良好势头,但在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和人口过快增长的双重挤压下,整体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1 ]。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

新疆经济社会用水总量已经达到617亿立方米,已经超过国家下达新疆2030年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74%,已超过国际上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率不宜超过60%的标准。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北疆地区地下水开采率达到98.5%;东疆地区地下水开采率高达164.8%,属于区域性整体严重超采状况。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土地荒漠化、沙化面积大,局部威胁加重

新疆是全国荒漠化、沙化面积最大的省区。据2010年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107.1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0.8%,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64.34%;新疆沙化土地面积74.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43.1%,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44.84%。主要分布在喀什、巴州、阿克苏3地(州)的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4.75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2.85%。受过度放牧、滥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以及降水量偏少等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塔里木河下游沙化土地处于扩展状态。

(三)部分湿地、河湖生态功能退化

部分湿地开垦、淤积、缺水仍然严重,生态功能降低或丧失。部分湿地养殖、捕鱼、采盐、旅游开发等导致湿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经济社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导致湖泊水面缩小,河流径流量减少,部分河流下游断水,水生态破坏严重。部分地区将未经处理的“三废”、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直接向湿地排放,湿地污染加剧。

(四)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

据2010-2012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统计,新疆水土流失面积88.54万平方公里,占全疆国土面积的53.34%,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0.02%,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风力侵蚀遍布全疆,侵蚀面积占到新疆水土流失面积的90.1%;水力侵蚀面积8.76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水土流失面积的9.9%,虽面积不大,但破坏性强。风沙灾害严重,沙尘、浮尘等灾害天气频发,有效遏制风沙、保护绿洲水土资源的任务依然艰巨。

(五)森林资源人均水平低,造林难度大,改造任务重

新疆人均森林面积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9.6%,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呈现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的特点。70%以上的宜林地集中在岩石裸露、土壤瘠薄的山区和水资源紧缺、远离绿洲农区的荒漠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同时,还面临着成过熟林分增多,老化防护林改造修复任务加重等新问题。

(六)草地退化依然严重

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利用和人为破坏,新疆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积仍占50%以上,已恢复的草原生态仍很脆弱。一些地区过度强调草原开发利用,主要牧区天然草原牲畜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超载,超载率达到了19%左右。垦草种粮、非法采矿、挖沙采石、滥采乱挖草原野生植物资源等破坏草原现象依然存在,全面恢复草原生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七)耕地等级低,质量不高

新疆现有耕地绝大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戈壁、沙漠、碱滩开垦而来,耕地水土流失、次生盐渍化、土壤沙化等问题严重。目前,新疆耕地中中低产田面积约占三分之二以上,盐碱耕地面积占灌区耕地总面积的32.1%。占优补劣、重用轻养的现象严重,加上作物连作连茬,绿肥牧草种植比例低,土壤残留污染增多,土壤退化、耕性变差、养分失衡。

(八)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新疆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动物已有83种,约占全国濒危动物种数的15.4%,其中列为极危的24种。新疆自然保护区数量少、面积小,保护范围有限,部分物种尚未得到全面保护;部分当地政府出于发展的需要,将部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功能区调出保护区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不利影响。农作物种质资源流失现象严重,许多重要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原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原生境保护点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破坏速度。大量外来入侵物种也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2 ]。

三、加强新疆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继续加大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培育

围绕构筑中国西部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目标,依托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大公益林建设和管护,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培育与保护。继续加大山区天然林、荒漠河谷天然林的保护力度,组织实施好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天山阿尔泰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和伊犁河谷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工程建设。加快启动天山、阿尔泰山前山带原始森林恢复再造等工程,积极谋划天山水源涵养区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塔里木河流域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加强新造林地管理和中幼龄林抚育,加快林木良种化进程,提高良种使用率和基地供种率。加大对稀疏天然林的封育、补植补造和对重要水源地、森林公园等地人工林的培育改造,进一步提升天然林生态功能。积极采取禁牧、休牧和轮牧等方式加大对林地放牧区域的有效保护,严禁破坏林木和管护设施。加强农村和城市周边防护林建设,加快建立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加大对退化防护林的更新改造。

(二)加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治理

加强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进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实现草畜平衡,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强化草原火灾、生物灾害、旱灾、寒潮风雪灾害等防控,提高草原灾害防治能力。加快草原治理,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加大“三化”草原治理力度,改良复壮退化草原。进一步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游牧民定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由四季游牧、靠天养畜向暖季放牧、冷季舍饲转变,增加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牧民收入。加强牧区水利工程建设,加快人工饲草料地节水技术应用,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扩大人工饲草料地建设规模。

(三)加强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按照《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的总体部署,以保护和拯救现有天然荒漠植被和绿洲为重点,竭力遏制沙漠化土地扩展趋势,抑制流沙侵袭。加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通过造林营林、沙化草原治理,增加林草植被;实施保护性耕作、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源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起沙扬尘,重点推进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严禁在封禁保护区内滥牧、滥樵、滥采,严格管控封禁保护区域内开发建设活动,促进荒漠植被自然修复。适度发展沙区特色产业,加强沙区种植、养殖、精深加工、可再生能源和沙地景观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加强防沙治沙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荒漠化和沙化监测预警体系,适时跟踪监测荒漠化和沙化动态变化,增强防沙治沙工作科学依据。

(四)积极推进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

构建湿地、河湖保护管理体系,强化保护与管理能力建设,促进重要生态区域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采取水量调配、生态补水、河湖水系连通,确保重要湿地和河湖生态用水,组织开展重要河湖健康评估;通过加强围垦湿地退还、河岸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湿地植被恢复、有害生物防控、人工湿地减污等措施,开展湿地综合治理。继续加大水源涵养林源头、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的保护建设力度,重点做好艾比湖、博斯腾湖、艾丁湖湿地生态修复工作,保护赛里木湖及其周边山地草甸的生态环境完整性;实施孔雀河—罗布泊湿地、额尔齐斯河流域湿地、伊犁河流域湿地、塔里木河流域湿地、乌伦古河湿地等的保护与恢复工程,努力使重点流域和湖泊生态得到有效保护与修复。加强河湖和地下水保护管理,确定河流最小流量和湖泊最低水面预警和控制指标。

(五)积极做好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良

提高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功能,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推广免(少)耕播种、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加大高效生态旱作节水农业基地建设力度。强化农田生态保育,推广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开展盐碱化、沙化土壤改良培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退地减水步伐,大力发展渠道防渗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逐步退还生态用水。加强退化农田防护林修复力度,重点做好受大风、沙尘暴等影响严重区域和水土流失易发区农田防护工程建设。加强病虫草鼠害综合控制技术应用,扩大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面积,减轻农药污染。积极推进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扩大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整县推进试点范围。逐步健全和完善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制度,提高重金属污染防治水平。

(六)加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和改善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加强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拓展构建多功能兼顾的复合城市绿色空间。增强环境自净能力,积极推进塔里木盆地周边、准格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加强交错带植被保护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减轻沙尘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积极推行立体绿化,提升城市绿地品质,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提升完善绿地功能,推行绿道网络建设,在乌鲁木齐市、地州各中心城市以及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开展城市绿道、绿廊示范工程建设 [3 ]。积极保护和治理城市河湖水生态,加强河湖水体沿岸绿化建设,恢复水陆交界处的生物多样性。大力推广滴管、喷灌等节水、节材技术,有效缓解用水矛盾,增强水资源的利用水平,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七)综合实治防治水土流失

优化配置工程、植物和耕作措施,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加大北疆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继续做好南疆地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工作。加大湖泊、湿地、饮用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护工程建设力度;实施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加快水源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步伐。强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城郊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做好易灾区和重点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重点推进伊犁河、开都河和喀什噶尔河等重点流域和天山北坡经济带河湖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加强预防监督,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落实水土保持设计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强化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科学设置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八)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加大新疆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和景观多样性保护力度,完善保护网络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和评估,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体系,新疆濒危物种名录,重点做好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和大型真菌受威胁现状评估。强化阿尔泰山区、准噶尔西部山地、天山山区、塔里木河流域、若羌库木塔格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减贫示范,针对自然本底较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开展保护示范;在生物多样性重要、敏感并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区域,开展恢复示范;在生物多样性丰富、减贫任务繁重的经济欠发达区域,以地方为主,开展减贫示范。对尚未得到有效保护的典型生态系统、典型自然景观、特有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域,加快划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对受损的典型生态系统和物种加以恢复。加大对一些特有珍稀和濒危的物种的迁地保护,恢复极小种群、重要野生动植物资源;做好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等典型自然景观和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河湖鱼类生态系统完整性。

(九)加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决守住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以河湖库水系连通为途径,集中推进骨干枢纽、重点水源、引调水工程建设,着力增强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 [4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协调河流上中下游、人工绿洲与天然生态的用水关系,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加强农业退地减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严禁地下水超量开采,科学制定各区域地下水和地下水位双控制指标,明确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逐步消减地下水超采量。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县市,先行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启动流域、州、市(地)水生态文明试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取水总量达到或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的用水限制,采取节约用水、水权转换、退地还水等方式解决用水问题。

参考文献

[1]袁烨城,刘海江,李宝林,等. 2000-2010年新疆陆地生态系统变化格局与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3):300-308.

[2]袁国映,陈丽,程芸.新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研究[J].新疆环境保护,2010,(1):1-6.

[3]潘先建,何秉宇.乌鲁木齐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31-34.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4

抗旱节水可追溯至19世纪,但真正有效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自70年代获长足发展。早在上世纪20年代德国人提出的滴渗灌技术自70年代后却使以色列在节水农业方面一直保持国际领先水平。我国上世纪90 年代引入该技术,到本世纪初整体技术也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迄今,这项设施投资巨大的技术主要用于资金周转快的经济作物和园艺,而在西部林业中还仅仅局限于示范工程。其主要障碍是我国荒漠化面积是以色列的640倍,而每亩的治理资金仅仅是其1/30。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首先将高吸水性树脂用于农业,并保持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我国 80 年代引入该技术,有关保水剂和固体水的研究目前也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在林业生产中,固体水还存在释水速度可控和成本上的障碍 ; 保水剂离开外来水源后会对根部产生反吸水。另外,80 年代后我国先后出现的容器育苗、生根粉、蒸腾抑制剂等技术均离不开浇水。鉴于当前对科学释水和低成本技术的迫切需求开展了蓄水渗膜材料的研究工作。

本成果原创性提出了用于荒漠化地区节水造林的蓄水渗膜材料这一新技术,其目的意义在于:为解决荒漠化地区树苗成活这一难题提供一项科学释水的低成本新材料技术;为进一步实现有效节水荒漠化治理提供一项新型的造林方法;建立材料功能释水与植物根部抗旱需水的关联性规律,为有效造林提供理论支撑。

新材料的特点及显著成效

蓄水渗膜材料是功能导水纤维与可降解友好树脂复合而成的实现科学释水的薄膜材料 ;将蓄水渗膜直接包装水置于树苗根部进行造林 ;通过分子渗水、自调节渗水、抑制蒸发、免浇水和直接作用实现有效的节水造林;按树苗成活期的需要一次性蓄存足量水,蓄水渗膜通过分子渗水释放湿气,在有效期内始终保持土壤的合理湿度;按照苗木的生长规律,蓄水渗膜提供合理的释水速度,当土壤干旱或升温时,导水纤维自调节渗水速度加快渗水,当土壤过湿(如雨水)或降温(如夜间、秋季)时,导水纤维自调节渗水速度减慢或停止渗水。

综合以上特点,本研究成果开辟了通过科学释水的材料学设计解决荒漠化地区节水造林难题的新途径,形成了分子渗水和自调节土壤湿度的蓄水渗膜这一原创性造林新材料技术,建立了维系植物正常生长时根部需水规律与导水纤维功能化设计的关联性联系,从而使这一新材料在荒漠化地区节水造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与同类技术的比较

本成果相关内容两次在省部级鉴定中均获“国际领先水平”的评价,在与同类技术对比中由于成本低、功能针对性强、效果显著、易操作,使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相关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推广应用情况简介

截至2007年春天,项目在内蒙古、新疆、河北、山西、北京、甘肃、陕西、青海、吉林、辽宁、宁夏等11省(自治区、直辖市)规模化造林72.05万亩,涵盖我国干旱区、沙化区、荒山、荒滩地和农牧交错带等五种树苗不易成活的典型地带。其中包括:乌兰布和沙漠、突泉县干旱区、扎赉特旗丘陵地、浑善达克沙地公路、科右前旗干旱区、商都草原风蚀带、清水河县大梁荒山、乌兰浩特荒坡、库仑旗干旱区、开鲁县干旱区、呼市大青山、阿左旗沙漠公路、额济旗沙化区、阿右旗沙化区、科尔沁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昌吉干旱区、和硕干旱区、昌吉大沙河渗漏区、乌鲁木齐荒山、库尔勒干旱地、平山县荒山、丰宁县荒地、张北县沙地、云岗荒山、离石荒山、兰州荒山、定西县荒山、吴旗县荒山、青海东部黄土丘陵沟壑区、门头沟荒滩渗漏地、滦平干旱地、宁夏银西干旱地、定西干旱地、兰州西北两山、靖远干旱地。

大面积推广表明,树苗成活率或保存率均比传统造林提高20%~50%,生长量也具明显优势,造林用水仅是传统造林的1/40~1/20,造林综合成本下降50%左右。

项目取得的社会评价

2006年3月,科技部主持对国家“十五”“863”项目总验收中,“蓄水渗膜材料”获得总评“优秀”。

2004年12月,教育部主持对“蓄水渗膜材料”科技成果鉴定中,本项目获得“属国内外首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评价。

2004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对“蓄水渗膜材料在内蒙古固沙造林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中,本项目获得“属国内外首创,居国际领先水平”的评价。

2004年12月,中国林学会对蓄水渗膜现场应用总结概评为“树苗成活率或存活率比当地未使用该产品的苗木平均高出20%~50%,生长量也有明显优势”。

项目目前获得的奖项

2006年“蓄水渗膜材料”获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

2006年“蓄水渗膜材料”获第二届中国国际林博会特别创新产品奖。

2005年“蓄水渗膜材料在固沙造林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年“蓄水渗膜在内蒙古固沙造林中的应用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特殊贡献奖。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5

关键词:半干旱区;造林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根据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的中国气候区划,将干燥度为1.5~3.99之间的地区划分为半干旱区,年均降水量在250~400mm 之间。其特点是风大沙多,辐射强烈,土壤贫瘠,植被稀疏,种类贫乏。干旱、半干旱地区占我国总面积的20%以上,该区域环境恶劣,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土壤瘠薄、盐碱较重。因而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林分稳定性差,已成为制约该区森林植被恢复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各种造林技术都有其独特的造林条件和适宜环境,所以,在造林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位置、经济等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有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整合和组装配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措施

1、干旱区造林整地措施

在干旱地区,整地是解决干旱和抗旱造林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在半干旱地区通常采用局部整地。主要采用水平沟整地、鱼鳞坑整地、水平阶整地等方法,其中以水平沟整地效果最好。

2、集水造林技术

集水造林也称“径流林业”就是利用天然降水发展林业的一种技术措施。亦即以地表径流利用为基础,充分利用降水的时空分配规律,提高有限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应用时还应该把径流调控和蓄水保墒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在半干旱地区通常采用树盘覆盖、增施保水剂、覆盖塑料薄膜等措施达到土壤保墒,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的目的。

3、爆破整地造林技术

爆破整地造林技术主要应用于石质山、半石质山地。在造林地上用炸药炸出一定规格的深坑,然后回填一定数量的客土再进行造林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能够改善土壤孔隙度、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效率。虽然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缺少土壤的石质山、半石质山来说,也是一个快速绿化的好办法。

4、覆盖造林技术

在半干旱地区,由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为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速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通常采用一些材料对地面进行覆盖。覆盖材料因地而异。主要有秸秆、砂石、绿草、塑料薄膜等。其特点是,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提高土壤含水量,能为苗木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而且简便易行、经济适用,因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实践中得以广泛的应用。

5、封山育林技术

封山育林是充分利用树木自然恢复能力,辅以必要的人为措施,使宜林荒山、荒地恢复为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法。其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形成结构比较复杂、相对稳定的森林群落,适合于偏山、远山森林植被的恢复。

二、苗木培育技术措施

1、苗木全封闭造林技术

苗木全封闭造林技术就是以高活力苗为物质基础,应用苗木叶、芽、根等保护剂,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使整株苗木在造林后一定时期内,完全生长在较好的微环境中直至苗木成活,因而可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对幼树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

2、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容器育苗是将裸根苗栽植在装好营养土的容器内,待苗木成活后再上山造林的一种造林方法。和裸根苗造林相比,容器苗造林具有根系好、造林季节长、成活率高、苗木生长迅速等诸多优点,因而在半干旱地区应用非常广泛。

3、菌根菌育苗造林技术

菌根菌育苗造林技术主要应用于油松、落叶松等针叶树。其原理就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受特殊土壤真菌的侵染而形成的互惠共生体系。增强宿主植物根系对水分及矿质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达到增强植物抗性、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该方法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效果愈加明显。

4、组织培养育苗

组织培养育苗就是利用活体树木的某些细胞、器官组织,接种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为控制室内条件下,培育成单独的植株。其特点是可保持原物种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数量多,同时组织培养在室内进行,人为控制环境条件,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可长年进行生产。

5、塑料薄膜大棚育苗及地膜覆盖育苗

利用塑料薄膜具有透光、不透气不透水、不易传热等性能,建立不同类型的塑料薄膜大棚,构成适于苗木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培养生产上需要的壮苗。同时,塑料大棚具有建造成本低的优点。在气候干旱,生长期短的地区应用较为广泛。

6、飞播造林技术

飞播造林是利用飞机撒播林木种子(有时还有其他种子)或种子丸造林方法。飞播具有活动范围大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经济收益显著。对绿化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劳动力缺乏的大面积荒山,沙漠和采伐迹地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增加森林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在北方地区,飞播造林主要用于治理沙地,使其成为控制土地荒漠化和恢复土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在推广现有成熟配套的飞播治沙经验基础之上扩大飞播区域,建立不同类型飞播治沙优化模式,加速荒漠植被建设,整治国土,防治荒漠化危害,促进农牧业生产。在飞播造林中使用多效复合剂拌种,能显著提高种子和幼苗保存率,从而增强幼苗抗逆性。多效复合剂是选用具有驱鸟避鼠功能的多元常微量元素,保水吸水性强的多种药物复合而成,采用配方筛选、缩合、预混、优选等新工艺配制而成,以达到驱避鸟鼠、吸水、壮苗、抗逆性强的目的。

三、节水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1、滴灌造林技术

滴灌造林技术主要应用于干旱荒漠区的生物治沙造林中。其原理是将水通过加压、过滤的方式,必要时连同可溶性化肥、农药一起通过管道输送至滴头,以水滴的形式为树木根系提供水分和养分。与普通灌溉相比,滴灌具有省水、省工、省肥、不产生深层渗漏、不会造成土地土壤盐渍化等诸多优点。而且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造林成活率最高可达到95%以上。

2、应用保水剂造林技术

保水剂(简称SAP)是一种吸水力大、保水性强的高分子物质。其作用机理是利用自身具有的吸水性、保水性、缓释性、反复吸释性、可降解性等特性,大量吸收土壤甚至空气中的水分并将其保存起来,其吸水倍率因保水剂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最高可以吸收自身重量的上千倍,所吸收的水分,可供植物根部缓慢地吸收利用。因而提高了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增强了土壤的贮水和保水性能,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耗散,延长和提高向植物供水的时间和能力,有效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水剂使用方法有很多种,林业生产上主要采用拌土和沾根两种方式。

3、应用固体水造林技术

固体水又称干水。其作用机理是利用高新技术将普通水固化,使水的物理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变成不流动、不挥发的固态物质。这种固态物质在生物降解作用下能够缓慢释放出水分,被植物吸收利用。其优点是能够解决由于降水稀少及降水时间和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给干旱区造林带来的困难,特别是在苗木生长初期不断地提供水分,保证了苗木生长所必需的水分,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

4、应用ABT生根粉、根宝等制剂造林技术

ABT生根粉和根宝均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ABT生根粉属于广谱、复合型生长调节剂,根宝则属于营养型植物生长促进剂。虽然两种调节剂的类型不同,但是作用机理基本相似,都是利用制剂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和刺激,应用于苗木根部,使其快速形成愈伤组织,诱导新根的形成,从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这两种调节剂除了在造林中应用外,在苗木嫩枝扦插、硬枝扦插中亦普遍使用,效果非常好。

三、植苗造林技术

1、截干栽植

半干旱地区春季风沙大,气温高,空气干燥,水分蒸腾强烈,为了保证造林成活率,在造林时将苗木截去地上部分大部枝干后栽植,称为截干造林。截干栽植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可以减少地上部分的水分蒸腾,二是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养分集中供给近地面的2~3个芽上,有利苗木成活生长。截干高度因树种不同而略有不同,一般做法是截去地上部分的1/3或2/3,保留茎干长度10~15cm效果较好。

2、高秆造林

高秆造林主要适用于风较严重的陕北及内蒙古地区。应用的树种主要是长2.5~4m的旱柳和杨树。具体做法是:在栽植前30d左右,将砍伐下来的旱柳大头浸入水中,至树皮出现白色或浅黄色凸起后取出栽植。栽植深度1~1.2m。栽植时随挖坑随栽,先填湿土50cm左右时用锨把捣实,然后继续填土至地表再用锨把捣实即可。

结语

植树造林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国家环境政策的重要一项。对造林技术的改进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从造林的选种、抗旱、维护等方面出发全面提高造林技术。通过造林技术的良好实行,提升造林质量,有效防止干旱地区的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水平,而经济林地的种植也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赵永胜,丁学平,李瑞荣,王锦,张瑞霞. 半干旱区造林技术探讨[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02:51-52.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范文6

论文摘要: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

一、土地的沙漠化

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二、沙漠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

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2100km2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350000km2,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3个地区:1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50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3%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3%,80年代后期的25%;2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20%,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 53%,80年代后期的77.6%;3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5%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22%,80年代后期的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选择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年和1993年TM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1987~1993年的7年间,由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63.5%),减少了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276.6km2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90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形势更为严峻。

三、土地开发与沙漠化的关系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18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和“”期间的几次拓荒高潮,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2.5%~3.0%。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四、沙漠化的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五、小结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