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工作调研报告范例6篇

少先队工作调研报告

少先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1

可以说,通过社区少先队工作来开展青少年的活动是好处多多,但是,经过实地的调研,我们也发现了在目前的情况下,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阻碍:

1、认识不够。社区少先队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工作,社区少先队活动也是社会公益性活动。面对这样一个新课题,一些人思想准备不足,对社区少先队概念模糊,对工作开展方式还不是很明确,有畏难情绪;一些学校和家长也不是很支持和配合,他们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孩子们基本上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还有一些人认为社区少先队工作是做形式、摆架子,实际效果不大,开展活动既分散工作精力又增加家长和社区经济负担,得不偿失。由于这三种思想的存在导致开展社区少先队活动时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协调、覆盖面还不是很广。

2、人员有限、工作时间不够。现在社区从事青少年工作的除少量社区兼职干部外,绝大多数是志愿者。这些志愿者虽然由一些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以及一些懂得教育培养孩子的学生家长和高素质大学生组成,而且他们已经成为社区少先队工作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工作时间不固定,工作时间比较有限,工作没有补贴或根本不可能落实,集中工作很困难等原因,使社区少先队工作效果不明显。

3、缺少活动经费、活动阵地。社区少先队没有专门的活动经费,也没有专门的活动场地。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托社区办公经费或寻求社会支持,不仅非常有限,且不能形成稳定的经费支持。有些社区根本没有像样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少先队活动阵地更无从谈起,有些有阵地的也至少是三室合一,开展活动非常不方便。经费短缺、缺少阵地对社区少先队活动的经常化和普及化形成了很大的制约,活动的多样化、特色化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目前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有一些困难,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社区推进少先队工作仍然具备独特的优势:

1、时间优势。曾经有过统计,大部分青少年包括正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学生一年中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社区中度过的,这还不包括青少年在完成日常学校教育后回到社区的那部分时间。同时,大部分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忙碌,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有效管理这部分时间。利用青少年在社区的这部分时间,能够加强社区少先队工作的效果。

2、环境优势。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使青少年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影响源。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整合社区中的影响源,使它们朝着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方向发展。同时,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能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更为轻松自由的环境,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有可能接触到自己身边的学习榜样,增强他们认知的真实感,鼓励他们向榜样看齐。

3、实践优势。长期以来,青少年的活动局限于学校和课本知识的学习,缺乏社会实践,往往出现所谓的“高分低能”的现象。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能够让更多的青少年在各种由社区组织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到社会知识,培养社会情感,增强社会意识,更有机会实践课本知识,为他们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关键是要做到“一二三四”:

“一”是要明确一点认识,既明确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是以社会力量为主,目的仍是育人。充分挖掘社区中各种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各项资源,吸收本地区文化、体育和法律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的大环境。同时,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仍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和谐社区的构建中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二”是要注意衔接两种教育。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开展要衔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多的家长疲于巨大的工作压力,越来越缺乏充足的精力与时间来从事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出现“真空现象”。而同时,青少年业余时间在不断增加,青少年自身又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要积极的指导。此外,学校教育由于资源条件的限制,给予学生们的教育多局限于书本知识,缺乏社会实践的场所。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可以将学校教育所具备的师资、知识等优势资源向社区延伸,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更好地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材。

“三”是要动员三方面力量。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要充分动员学校、街道办事处和驻区单位三方面的力量,从而在本地区形成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的良好环境。从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的角度出发,学校教育、街道办事处和驻区单位这三方面力量各自都存在着优势与不足。就学校来说,学校有充足的师资力量、一定规模的学生队伍,更拥有多媒体设备、健身器材、课外读物和教室场地这些优越的硬件条件。但同时学校又由于种种限制,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社会知识。街道办事处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协调教委、司法所、共青团和妇联这些相关部门的基层组织,争取到更多的政府力量支持。街道办事处还可以积极利用社区中的诸如志愿者和活动阵地等这些软硬件力量,但同时也缺乏师资和学生这些队伍。驻区单位可以为青少年们提供实践活动场地和较为专业的指导人员,但受信息缺乏、认识不足、能力有限等制约,未能充分体现出其应有的作用。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充分动员这三方面的力量,将学校、街道办事处和驻区单位的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弥补这三者的不足。学校可以运用师资、组织学生、提供场馆,街道办事处可以寻求政府支持和调动志愿者等组织,驻区单位则能够提供实践场地和专业的指导人员。如此一来,学校可以增加学生实践活动机会,街道办事处可以有效的服务青少年成长,驻区单位可以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三方面力量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促进社区少先队工作发展。

少先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2

入队教育系列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少先队活动课区域化推进的策略探索

关于少先队活动课主题设计的思考

从毕业典礼看小学仪式教育的育人效应

中美儿童图书馆教育的比较研究

广东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六措并举推动少先队学科建设

在科研实践中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

用激情和智慧开创少先队的新天地

开展少先队活动课教研势在必行

构建校本少先队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

共建毕业季课程,激发双主体潜能

关于提升少先队辅导员课程执行力的思考

以少年为主体,设计队员喜爱的活动课

让更多的辅导员享受专业成长的快乐

让班队活动成为品德教学的实践阵地

在少先队上海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致词

少先队上海市第七次代表大会提案报告

以少先队文化滋养队员健康成长

创建农村特色红领巾小社团的实践研究

以童心的名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

红领巾小社团活动开展的思考与启示

红领巾小社团,队员快乐成长的摇篮

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的“无锡路径”

准确定位少先队发挥少先队的教育优势

一辈子为队的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实践体验是张先翱少先队活动理论的精髓

积极情感是少先队员组织意识形成的基础

集网络签名祝福,访畹町校区范校长

浅谈少先队组织教育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五有”辅导员,激活队员的组织归属感

提升组织力与辅导力促进辅导员专业发展

加强少先队科研工作促进少先队科学发展

“心芽计划”少先队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关于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澳大利亚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及其实现途径

博物馆里的童年——带份尊重走进博物馆

团教紧密协作,推动上海少先队事业新发展

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课题研究管理实施办法

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当前课题研究方向

建构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主题活动序列的行动研究

与孩子同乐成长——美国小学国庆活动见闻与感想

少年宫推进少先队文化有形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少先队特色课程“道德思维加油站”开发的思考

怀念领我走上少先队事业之路的导师——段镇同志

在初中少先队工作中开展“校园男子汉”教育的策略初探

在新的起点上把上海的星星火炬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少先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3

一、课题组的组建及开题情况

(一)、根据实验的需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实验之初我们组建了本课题成员组。

1、课题领导组:

组长:*

组员:*

2、课题研究组:

组长:*

组员:*

3、课题顾问组:

组员:*

(二)、开题情况

本实验于20*年2月18日在本校阶梯课室召开,有上级顾问领导,学校行政人员,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各相关学科教师参加的开题动员大会。会上主要由课题研究组长谢文庚老师作开题报告,报告主要讲了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步骤以及课题组成员的分工与要求等相关问题。此外,顾问组成员还对本课题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课题开展实验研究、研讨的有关情况。

在开题动员大会后,课题成员根据预定的方案,组织少先队三级辅导员,在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开始对实验进行了研究、研讨活动。

20*年3月制定了辅导员学习方案,进行培训,制定实验计划。组织辅导员实验,针对少先队员环保意识、创新意识探究。

20*年4月对教师、高年级学生及低、中年级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与创新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

20*年5月调查实验中队及对照中队队员综合环保知识、创新情况前测。

20*年6月组织了少先队员到社区调查污染情况,整理、分析收集的材料,查找文献,挖掘环境遭受破坏的根源。

在这一环节研究中我们坚持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与分析法,并形成调查报告。

20*年7月-9月开展了“社区我当家”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把学校所在的下枫山街作为服务对象,建立成“红领巾示范街”。队员们充分利用假期在示范街宣传城镇文明公约,种植、管理花草树木,开展“三讲活动”(即讲卫生、讲秩序、讲绿化)。

20*年10月至12月份开展了“没有垃圾的城市”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各实验中队走上街头清除白色垃圾,动员父母亲一袋多用,以减少“白色垃圾”污染,使队员明白,从小不做“污染之事”。通过活动,涌现一些感人事迹,如王明同学坚持一年在墨江边拾拣一次性筷子,队员外出活动都自觉准备一只垃圾袋——使队员知道世界少了一个污染源,就多了一份文明的力量。

20*年1-3月份开展了“我给书记出主意”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首先与环保局、城建局联合开展环保宣传活动。队员们带各街头测量声音强度,到江河测量水的成分、散发环保宣传单、参与消除白色垃圾等;全校还举行了“携手创文明,争做环保小卫士”的少先队主题队会,通过讲、演、唱等形式,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增强其社会责任心。在此基础上队员们给县委书记写信、进言谈自己对我县环保工作的建议。

20*年4月份举行了少先队员环保知识、实施能力培训。首先,我们带领少先队员参观了砖厂、自来水厂,而且让队员到环保监测站做实验,收集环保科普知识,让他们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和信息。培养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其后,各中队辅导员对队员们进行环保知识、实践能力培训。如:在科技活动中进行垃圾处理器的设计,无公害产品的设计,海水淡化器的设计,环保电器的畅想等。

20*年5-9月份开展了“废物不废是宝贝”动手促环保活动。学校新建立“环保实验室”。队员们动手实践,将“收旧集废”的物品进行创新加工,变成可利用,有实用价值的工艺品等。一方面使孩子走进环保科学之中,另一方面并进行手工艺品义卖,扶助贫困儿童等活动。

20*年10月对学校开展学校环境调查。在这个活动中,队员们不仅对学校的生态自然环境进行了调查,还对学校人文精神环境也进行了详尽的了解。

20*年11至2009年1月份开展“学校环境我设计”活动的第一阶段设计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队员们集思广益,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对学校全方位的环境进行了设计,并以图文形式上送到校长室,由学校行政人员根据学校实际进行择优录用,形成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方案。

2009年2月至今开展了“学校环境我设计”活动的第二阶段实施环节。我们利用春季,在设计环节的方案中在校园内进行绿化、美化实施工作。队员的作品变为现实,培养其成就感。

三、课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培养了环保意识,促进少先队员的养成教育。

在实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让队员有了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不在校园乱攀乱摘,不向公共场所乱扔乱吐的“不破坏意识”,随着“社区我当家”活动的开展,学校组建了“护绿小队”、“城镇环境监督小队”,让队员们也养成了“自主捍卫意识”;通过“没有垃圾的城市”活动的开展培养了队员们“消除污染”的意识。

(二)、在“玩”中学,学中“玩”,练本领,长才干。

在实验中,队员们在玩中学,也在学中玩,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队员们的自理、自护、自学、自强、自律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我校转变教育思想,确立队员的主体地位,培养队员的主体精神,促进队员身心全面发展的成果显示。

(三)、环境教育扬起了素质教育风帆,赢得了家长支持。

在实验中,根据儿童特点,我们开设了一系列环境教育,如队员野外活动,提高了他们观察、记录、测量和实验的技能。在这些活动中逐渐养成爱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着,看到这些可喜的变化,家长们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开展课题研究实践中发现了一些值得讨论问题:

一是辅导力量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广大家长的积极性,挖掘他们中间丰富的德育资源,为其孩子的素质教育服务,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少先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4

科技调研报告一

为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我县科技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月下旬至5月下旬,县政协由主席杨秋良挂帅,副县级干部、党组成员陈罡,副主席凌晓林,秘书长刘俊辉带队,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负责组织,县政协提案委及县科技局配合参与,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湖南安邦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恒生制药有限公司、湖南华高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湖南华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衡阳县桃花湖生态农业、衡阳县衡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衡阳双雁运输机械有限公司、衡阳县益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经济发展局等企业和单位,采取现场视察、听取汇报、座谈研讨等方式,就全县基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至20xx年底,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量11118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高级职称830人、中级职称6374人、初级及以下职称3913人。按学历分:硕士学历3人、本科学历6753人、大专及以下学历4361人。教育卫生系统专业人员占95%以上,而科研、农业技术、工业技术的专业人员比重太低,科技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严重不足。

近年来,我县科技创新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秉承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县科技局率领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科技兴县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强化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推进我县科技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近三年累计申报专利926件,专利授权602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全市首位。近三年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7项502万元,其中列入国家科技部项目5项,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9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共7个。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12个,扶持星火科技示范户84户,创建市级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 评选市级优秀星火科技示范户25户,有10家基层服务单位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基层服务站等等。

二、主要成绩

近年来,县科技局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强化科技服务,打造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县先后两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县、国家防震减灾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湖南省科技管理系统先进单位、湖南省专利工作先进县、湖南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县、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等荣誉。我县科技工作在全市科技工作绩效考核中连续十年被评为先进单位。主要成效是:

(一)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近三年全县共研发、引进转化各类科技新成果53项,其中,自主研发20项,引进转化33项,推荐上报市科技进步奖7项,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专利申请从2009年开始,每年平均以31%的速度递增,位居全市前茅。2013年申请专利334项,其中发明专利60件,专利授权269项,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列全市第一位。西渡经济开发区提升为省级高新区,衡阳现代农业示范园跻身部级农业示范园。

(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近几年来,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扶持企业建立各类专业研究5个,科技创新服务机构3个;20XX年,湖南安邦农业研究院、现代农业社会化集成式服务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相继在安邦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我县首家省级院士工作站。全县拥有恒生制药、安邦农业、华高设备、衡泰机械、荣尔输变电、云天锅炉、胜玉高科等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30家企业被列入高新技术产品企业统计范畴。连续三年在全省新型工作化考核工作中科技指标的增幅均列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促进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社会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科技项目的实施,引领了全县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来,通过承担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项目12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长,全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恒生制药设立新药研究中心,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上缴国家税收逐年攀升,是我县最大的纳税大户。据预算,今年税收总值可达5000余万元。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了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利用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品牌,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转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水平。湖南安邦新农业实施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是从事农业科研、肥料生产、供种供苗、全程机械化作业、病虫防治、谷物烘干、农产品订单收购和农业技术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的一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中央电视台誉为安邦模式。衡阳县寺门前猪资源场的生猪优良地方品种保种选育项目推进了品种改良,获得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桃花湖生态农业改良培育丹桂苗圃,种植生态农业1100亩,实现年销售收入5500万元,辐射5个乡镇75个村3500余户,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衡泰机械等一批高新技术和现代工艺入驻的企业,带动了全县技术引进和创新的步伐。20XX年全县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7.2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9.5%。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县建立了衡阳县科技信息网站,面向省内外、县内外开展信息查询、信息等服务,拓宽了信息服务领域。开通了12396星火科技热线,三年来,共接处热线电话1600余个,并组织专家上门120次,帮助农民解决问题2000余个。

(四)科技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及县科技局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为重点,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扎实推进。同时,加快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出台《衡阳县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积极构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以西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部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重点,加大科技资源整合,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壮大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在全县冻编的大环境下,创造条件设立了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县科技服务中心一道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评估,先后为60余家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包装、申报项目45个,获得立项支持12个。近三年下派科技特派员340人(次),累计推广农业新技术34项,引进新品种26个,发放各类科技资料8万余份。科技下乡,科技服务,科技兴农,科普惠农,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存在问题

尽管科技工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助推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基层科技工作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仍陷入位子不高难谋事,经费不足难办事,职责不清难成事和要帽子无人权,要支持无资金,要技术无人才的尴尬局面,主要表现在:

(一)科技意识不浓。一些领导对科技工作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或认为科技创新投入大、风险高、见效慢,不容易出政绩。因而布置任务多、指导工作少,行政推动力不强。一些政府和部门在科技自主创新和引进上主动性不够,只热衷于短、平、快的一般项目,因此,抓科技工作往往停留在表面,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将科技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工业化方面出台的政策多注重于投资环境、投资规模等,缺乏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成果的形成和成果转化等环节之间,没有形成灵活有效的配套激励机制。一些科研单位和企业创新意识不浓,只热衷于赚取微薄的产业低端效益,没有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把项目研究和推广作为年度任务和职称评定的手段,在课题立项和成果申报以争取科研经费和评奖为目的,忽视市场需要和技术创新,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

(二)财政投入不足。近年来,尽管财政把科技经费列入了年度财政预算,但因多种原因,科技经费一直不能足额兑现,科技经费有名无实。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建设工程,涉及对象上至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下至企业及每个生产要素单位。创新主体的培育、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等等,都需要人、财、物提供有力保障,虽然目前也有一些相关配套政策,但以企业为主、政府为引导的科研投入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资金投入远远不够,致使科技创新总量不足;一方面,财政投入不多。据调查:全县科技投入经费(含科技局一切经费)年均不足200万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只达到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0.47%,远低于先进县市1.1%的标准(全国省市区科技进步考核指标)。捉襟见肘的科技创新经费远远不能达到上级规定的最低比例。由于财政投入太少,导致目前全县基层科技部门的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产学研专项引导资金也至今未确定,而全省90%以上的县(市)设立了每年不低于50万元的产学研专项引导资金。另一方面,金融支持不够。调研发现,贷款难问题是涉农企业和种养大户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不少涉农企业认为金融支持不力,许多种养大户前期投入需要大量资金,但由于没有资金抵押,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同时,基层科技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投入体系尚未形成,大部分企业和厂矿根本没有预留科技发展基金,基层科技的原始创新缺乏强劲动力。

(三)科技含量不高。我县工农业产品总体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不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步伐不快,严重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就农业科技这一项来讲,由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农技推广等单位之间缺乏相互配合,因而造成农业科研主题分散、低水平重复较多,产学研严重脱节,致使现有鉴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常规技术多、高新技术少;增产技术多、提质技术少;单项技术多、配套技术少。现有的农技推广机构设置分散,特别是乡镇站组织规模少,开展服务工作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的整体优势。

(四)科研体制不顺。目前,科研立项和绩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科技评价还停留在上,科技成果没有惠及广大人民;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科技人员进行科技研发和推广的积极性不高;科技创新的配套制度不完善,很多科技项目开发不起来,如农业方面,由于土地流转不快,农业企业和大户办基地以及规模经营开展不起来;农业科技投入风险保障机制也不健全,目前开展涉农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少,政府对涉农保险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也不够强。尤为严重的是我县发展环境欠优。县委政府既没有制定出台科技创新有关政策,也没有着力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既没有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企业主体,也没有积极主动为科技企业排忧解难。比衡阳双雁运输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82年,企业发展前景看好,但苦于没有实施基地,奇缺职工住房,职工娱乐设施建设更无从谈起,老板一度向县委、县政府申请购地扩建,至今杳无音讯。

(五)科研队伍不强。从技术研发和推广人才看,全县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的高技能、高层次人才很少,懂技术、能科研、会管理、善经营的综合人才更少。一是高科技人员占科技人员比例太低。例如,我县科技创新的主管部门县科技局在岗干职仅有29人,而其中是官多兵少,副科级以上干部就占13人(班子成员4人,主任科员9人),中高级科技人才少,复合型人才更少,不但科技专业人员缺乏,而且掌握现代科技经营管理的人才更为缺乏。二是科技人员偏向老龄化。由于编制限制,加上各科技企业部门的条件太差,招聘进来的大中专毕业生逐年减少,年轻科技人员流失逐年增多,导致老中青比例失调,年轻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同时,调研表明:年轻科技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主要表现在:第一是改行跳槽。有的想方设法跳槽,去当公务员或到条件较好的事业单位工作。第二是工作动力不足。有的科技人员敬业精神不强,工作不努力,不愿深入基层做服务工作,不求上进,传授技术也是照本宣科,对科技工作不热心。第三是不重视提高自身素质。有的竞争意识不强,忧患意识不强,对新科技学习研究不够,靠吃老本应付工作,知识退化,观念老化现象普遍。以致基层科技单位出现了没人可进,没人愿进,进了也留不住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认为基层科技工作者地位低,待遇差,工作苦,与其他部门纵横比较,心理失衡。二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在经济待遇上,没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在职称评定上,重学历,轻能力,不能完全体现工作实绩。

(六)职能发挥不力。当前科技部门的职能逐步弱化:一是有关基层科技部门的职能定位问题,无论是基层科技人员还是地方政府领导,大多数表示其职能不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科技局还将会并到经发局去,以至科技队伍人心惶惶。二是科技部门所拥有的职能与经济尤其是涉农部门的交叉比较多,协调沟通的难度大,科技部门开展工作往往需要利用行业主管部门的资源开展,其工作的权威性受到很大影响。三是基层科技服务网络建设不健全,特别是乡镇一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基本瘫痪,科技服务不够广泛。

四、对策建议

全县科技工作目前面临的困境,究其根源,有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因素。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一)强化领导 营造氛围

科技创新的基础在于全民,关键在于领导。我们建议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战略高度、全局高度逐步认识基层科技的重要性,形成科技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县域经济发展快慢、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共识,全力支持基层科技工作。要始终坚持抓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真正把科技服务提到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位置。县委、县政府应就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专题研究,下发政策性文件,在资金投入、税收优惠、人才培训和引进、目标考核等方面作出规定。要切实加强我县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尽快成立和健全衡阳县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大会,评选和重奖一批对全县科技创新有重大贡献的企业、项目和个人。要以贯彻实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计划行动纲要》为契机,大力宣传贯彻新时期的科技创新方针政策,积极探索新时期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广泛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活动,加大科技知识在全社会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不断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二)加大投入 提供保障

一是县委、政府要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建议县委、县政府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省、市有关规定,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依法调整科技工作预算支出方式,将全县科技投入统一纳入科技经费专项列支项目,并在财政预算报告中具体体现,确保我县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管理考核达标。二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政府可通过行政、经济的手段和政策约束激励机制等,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主动牵线搭桥,定期举办支持科技创新的银企洽谈会,促进银企工作。三是加快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逐步建立有利于全县科技进步创新的有效保障政策体系。此外,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做到科技经费专款专用,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切实保障。

(三)完善机制 推进创新

建议县委、县政府尽快出台以科技投入、财税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监督考核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相关配套政策。尽快制定出衡阳县科技创新工作奖励办法,设立科技进步奖励专项基金,对国家和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技项目、科技成果、发明专利等,都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在技术开发、管理创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应给予大力表彰激励。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扶持力度,指导和支持企业在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培育县区科技项目,部级星火、火炬计划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成果转化奖金适度向基层开放。要加强金融部门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技术改造项目扶持力度,予以贷款贴息,减少贷款风险。完善企业贷款担保机构,扩充担保本金,创新担保方式,提高运转效率,加速形成公平、便捷、安全、高效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同时,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科技工作考评机制,要把科技进步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和完善对地方综合性和重要专项科技工作的考评办法,并形成考评制度。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工作在党政工作中的地位,切实保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工作落到实处。

(四)建强队伍 服务发展

建议省、市、县人民政府对乡镇主要负责人要有计划地进行科技政策知识培训,提高其领导科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有计划地加强基层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全民科技综合素质。建议县委、县政府要明确基层科技部门是一线综合性的部门,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主战场服务的,应当具有协调相关部门科技工作的职能。要制定优惠政策,把一些优秀的科技人才充实到科技部门中来,从待遇和再教育与培训等方面调动基层科技同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地工作,并努力为企业科技创新搭建服务平台。一是要搭建科技合作平台,着力围绕我县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科技需求现状,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合作,建立更为紧密的产学研对接通道。二是要搭建科技开发平台,一方面积极筹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企业创新提供设计、信息、研发、推广、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办实事。另一方面,要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使之成为聚集人才、研发产品、培育品牌的载体,把更多的企业推向科技创新的前台。

科技调研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1.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2.新农村科技服务调研报告

3.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调研报告

4.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状况调研报告

5.关于科技项目扶贫党风廉政的调研报告

6.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7.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8.新农业科技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9.科技创新发展调研报告

10.新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科技调研报告二

*月6日至12日,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相关部门和镇街,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了解和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全县科技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科技工作现状

近年来,全县科技工作围绕新型工业基地、西部绿色菜都、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川渝合作示范区四大定位,为全县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科技创新机制逐步完善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科技法规政策的同时,努力做好科技政策措施的制订完善工作。重新修订了《**县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县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和《**县专利资助办法》等一系列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政策性文件,提高了奖励和资助资金额度,激励科技人员和企业创新创业。进一步完善了全县的科技政策体系,提高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二是积极汇聚科技创新合力。两年多来,中国工程院8位院士先后来我县调研效益农业,指导科技发展;科技部5位领导、专家来我县实地考察科技园区建设,指导园区发展;市级以上科技、知识产权、地震等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先后30多人次来**考察调研、指导工作,有效促进了科技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先后与西南大学、重庆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组织开展了农学博士**行、科技专家企业行、科技创新专题讲座等创新驱动发展系列活动,积极对上争取科技专家对我县产业进行科技支撑,促进全县50多家企业与10多所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二)科技投入保障有效落实

20xx年以来,全县rd投入逐年递增,从20xx年的2720万元增加到20xx年的16300万元,增长599%;对上争取各类科技资金1392万元,其中,国家科技资金482万元,市科技资金910万元;县财政累计投入科技科普资金14537万元,其中,直接安排到科委专项资金945万元;组织兑现科技奖励资金116万元,专利资助资金150余万元,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120个。科技投入的增长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保障了全县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科技项目建设有力驱动

两年多来,向上争取立项科技项目10个,争取科技经费1392万元,其中部级项目5个,结束了我县近3年无部级科技项目的历史。20xx年,我县实施的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重庆20万亩蔬菜核心保障基地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后续项目获科技部立项支持192万元;重庆丰收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的zb自吸式离心泵项目、**县炫吉中绸有限公司的基于水循环索绪技术的自动缫特色双宫丝项目、**两江蔬菜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蔬菜标准化生产共性技术服务项目和**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蔬菜标准化生产共性技术平台项目等4个项目,分别获得20xx、20xx年度国家创新基金立项资助,共计资金290万元。20xx年,我县组织申报的科技支撑示范工程总体方案获市科委论证通过,获立项资助800万元。20xx年,我县愚吉机械和喜尔创两家企业获市创新研发团队立项资助,重庆中航科技有限公司的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重庆市双恩农机制造有限公司lz-1.0型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成功申请国家创新基金。

(四)科技推广平台不断丰富

一是采取以部级科技特派员为重点,市级与县级科技特派员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我县特色经济产业发展,累计选拔聘任科技特派员近300余名。20xx年,我县新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67名,争取到部级科技特派员19名、市级科技特派员25名。截止目前,我县现有在聘科技特派员共计111名。二是为加快集聚科技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组织成立了两江蔬菜生产力促进中心、未来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行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家;建成部级科技园区1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蔬菜科技专家大院2个、生猪养殖科技专家大院2个、科技示范基地20余个;在民丰化工、新华化工建成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在凉风垭工业园区内建成规模达到5千多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三是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帮助企业改造升级,努力培育科技型企业。近几年我县科技型企业数量有了较快增加,农业科技园区规划面积6.8万亩,现有企业50余家,各级龙头企业26家,其中科技型龙头企业1家,现已培育知名品牌8个。园区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发展了蔬菜、稻油、生猪等优势主导产业,以水产、经果、乡村旅游做配套。今年2月,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认定我县农业园区为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五)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一是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战略开拓能力为核心,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招商引资与引智引才同步的人才吸引模式,成功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其团队,在县工业园区维尔美纸业有限公司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吸引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蔬菜加工等行业领域的高新技术急需紧缺人才到我县创新创业,为产业升级和发展集聚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二是以提高操作技能和工艺水平为核心,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用工培训、就业培训、职业培训、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等形式,举行各种创业、就业培训近300期,共培训创业人才及城乡劳动者16000余人,帮助12376人实现就业,为企业培训评审专业人才1797人,使企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结构不断改善。三是以推广和掌握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为核心,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由县农委牵头,集中开展了畜禽养殖、粮油种植、水产养殖、果树栽培、蔬菜种植、植保工、农机操作及维护工等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0余期,培训农民8000余人。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了84000人,其中种养业能手(含大户)56849人,经营能人(含农村经纪人)4491人,专业技能型农业人才21920人,社会服务型农业技术人员740人。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科技成果不足

一是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一些科技组织,比如科技学会组织开展活动少,难以出成果。二是潜心科技研究的人员少,科技人员学习交流平台少,再教育机会少,知识更新跟不上形势发展需求,也难出科研成果。三是科技奖励办法、范围及额度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科技人员缺乏吸引力,导致申报奖励成果数量逐年减少。

(二)科技人才不足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我县各类人才拥有量占人口总量比例较低,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更是紧缺,所占人口总量比例不到1%,且年均增速为0.06%左右,增速缓慢,难以满足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我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大都集中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而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经济技术和高科技等能带动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的人才缺乏,中高级职称人才比例偏低。三是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数量少,年龄老化和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目前,全县具有正高级职称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型人才只有23人,仅占专技人才总量的0.3%,23人中,已退休9人,在职的14人中,50岁以下的只有2人;同时,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具有技师资格的213名高技能人才中,男性大多在50岁以上,女性多数在45岁以上;农村实用人才中,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几乎为空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不仅数量少,且年龄比较老化、青黄不接。几年来,行政、教育、卫生、农业等系统,流失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人才就有近166人,特别是企业更为突出,骨干人才的流失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科技创新不足

由于宣传普及科技知识的手段较单一、全社会总体科技文化水平不高的因素的影响,自主创新氛围的长效机制、全民参与机制尚未健全和完善,部分企业还没有真正把自主技术创新摆到应有位置,其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体系和投入体系尚未形成,缺乏依靠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导致我县高新技术企业较少,缺乏创新型大项目,产品技术含量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水平和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县仅有中航科技、新华化工、愚吉机械3户高新技术企业;潼翔电子,金佛果电子、盛凯药业、康迪药业4户战略新兴产业企业;重庆民丰化工、重庆新华化工2户企业建有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努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逐步探索建立由政府提供启动资金,社会、企业多方参与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购买和应用专利,扩大专利示范企业范围,引导企业通过拥有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增强发展后劲。

(二)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一要从经营性人才培训着手,打造系统的企业家培训工程,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培训手段,通过开设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专题讲座、组织专家开展企业咨询诊断、举办企业领导人才建设论坛、组织优秀青年企业人才异地任职等方法,努力提升经营性人才综合素质。二要为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新技术人才提供创业空间和平台。要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子女入学、配偶工作及住房等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便捷的工作条件和成长路径。三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的改制进程,解决事业人才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和人才浪费等现象,让他们到一线发挥聪明才智,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三)进一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要逐步提高政府发展性投入中科技投入的比例,使科技投入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相协调。要强化企业在科技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和对研发的稳定性投入。要鼓励多元投入,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对科技工作投入的积极性,尽快形成政府拨款为先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各界资助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

科技调研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1.科技创新调研报告

2.新农村科技服务调研报告

3.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调研报告

4.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状况调研报告

5.关于科技项目扶贫党风廉政的调研报告

6.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7.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8.新农业科技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少先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5

湖南人民出版社韶山分社从筹备到授牌成立历时3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和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共同领导。该分社是湖南人民出版社授权范围内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分支机构,也是全国唯一一家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复设立的异地出版分社。

韶山分社将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湘潭,遵循着力打造红色图书品牌的总体经营战略和发展思路,以政治理论、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为出书范围,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

——《中国新闻出版报》

上海市民阅读报告

逾三成受访者每天读书超半小时

2012年8月13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2012年度)》,这是上海连续第二年就市民阅读状况组织专门调查并权威报告。报告显示,在网络阅读比例显著上升的情况下,上海市民依然对传统纸质阅读情有独钟。

报告称,86.63%的受访上海市民认同阅读“非常重要”“比较重要”和“越来越重要”。而在首选阅读方式方面,56.69%的上海市民依然青睐“传统(纸质)阅读”。与此同时,32.06%的上海市民首选“网络阅读”,首选“电子终端阅读”的占10.66%。

选择纸质阅读的原因主要与阅读的质量和要求相关。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纸质阅读”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超过三成的受访者每天读书超过半小时。与此同时,47.96%的上海市民每天上网时长超过一个小时,网络阅读以其博采信息、搜索便捷、成本低廉的特点日益占据重要地位。

本次调查自2011年11月启动,采用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式,于2012年1月开始在上海全市17个区县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数千份,基本覆盖各个阶层和年龄段。

——《光明日报》

全国少先队启动红领巾阅读推广计划

全国少先队“红领巾阅读推广计划”启动仪式日前在山东青岛举行。活动旨在为少年儿童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便捷的文化服务,引导红领巾们在阅读中吸取优秀文化成果。

“红领巾阅读推广计划”由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青岛出版集团主办,《少先队小干部》杂志社和青岛出版集团少儿期刊中心承办。本次活动希望通过“红领巾阅读推广计划”的实施,用5年时间,在全国建立5000所红领巾阅读活动示范学校,让阅读这一终生学习能力成为陪伴孩子们成长的最好礼物。

据了解,主办单位将整合各方面资源,向基层少先队组织捐赠红领巾图书角;并组织少先队辅导员、教育工作者、少年儿童工作者等相关人士,开展儿童阅读推广、专家讲座、参观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性阅读推广活动。

——新华网

黑龙江动漫产业基地签约七重点项目

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哈尔滨)青少年动漫周期间,黑龙江动漫产业基地成功签约7个重点产业合作项目,签约项目总金额达3350万元。

这7个重点合作项目为“三角和他的朋友们项目”制作与发行,IDC服务器托管合作项目,云存储、云科技服务项目,手机阅读业务项目,动画片《甜甜圈宝贝》合作播放项目,《鸿门Q宴》游戏研发、升级与运营项目,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合作项目。

——《中国文化报》

《农民画说新疆巨变》出版发行

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全国“迎接党的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农民画说新疆巨变》, 日前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以维、汉、哈三种文字出版发行。

这套丛书是阿瓦提县的100多名农民,将身边的变化和在广播、电视里听到和看到的新疆变化,以及自己对党对政府的感激之情、对美好明天的无限憧憬,画成一幅幅油画和水彩画。阿瓦提县文化馆征集了几百幅农民画举办了画展,并得到了前来阿瓦提县调研的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的肯定。张春贤评价道:这是出自农民之手、发自农民心声、反映农民心愿、农民最喜闻乐见的作品。

在阿瓦提县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对这些农民画进行了分类整理,并派出专家指导农民画家对画作进行修改和创作,历时10个月终于出版了这套由维吾尔族农民集体创作的《农民画说新疆巨变》丛书。

——《新疆日报》

湖北公布五大违禁侵权案

收缴出版物450余万册

近日,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公布上半年该省查处的五大违禁、侵权案件。

上半年,湖北省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450余万册,检查出版物市场、店档摊点1.6万余次,检查印刷复制企业7913家次,取缔关闭无证无照经营门店225个,查办案件176件,其中违禁出版物案件2件,色情23件,侵权盗版105件。

少先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6

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湖南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共湖南省委给中共中央写的几份总结运动经验的报告,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实际依据,促使下决心在全国范围开展一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经历了“”运动和反右倾斗争的风风雨雨之后,湖南经济面临着困境,到了1960年秋冬,不仅生产建设难以为继,而且群众的生活也极度困难,全省出现普遍性的粮荒。城镇居民每人每月口粮供应标准降至只有18斤,农民的年人均口粮也在350斤以下,比1957年减少近4个月的口粮。全省水肿病人、妇科病人、小儿营养不良的病人急剧增加,外流逃荒和非正常死亡的人口急剧增多。1960年全省有3569.37万人口,比1959年的实际人口3691.95万减少了122.58万人。(中共湖南省委党史委编:《湖南五十年大事记述》,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中共湖南省委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1年开始对全省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也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深受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的欢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使湖南省的农业生产全面回升,农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但是,中共湖南省委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向:一种是以大力发展生产,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为中心的发展趋向;而另一种是认为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要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工作的发展趋向。正是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向,使省委在实际工作中处于一种微妙矛盾的状况。一方面认为,只有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才能尽快恢复和发展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改善群众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担心这样发展下去会削弱破坏农村的集体经济,是一种资本主义倾向。为此,1961年10月4日至21日,中共湖南省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在全省范围,主要在农村地区开展一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1月3日,省委正式发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几点指示》(中共湖南省委文件:《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几点指示》,湘发(61)521号),在全国率先拉开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序幕。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重点对象是基层干部。中共湖南省委决定首先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从1961年冬开始,全省分期分批共有120多万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培训,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准备了骨干。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根据在生产队干部训练班上研究好可以作为依靠的贫农名单,召开贫农座谈会,一方面大讲阶级斗争,把本队的敌情和“黑风”加以揭露,和贫农商量对策;另一方面干部向贫农交代自己的问题,征求贫农的意见,听取贫农的批评。这个过程,就是教育贫农、串连组织阶级队伍的过程。

其次,在树立贫农优势、酝酿成熟之后,以公社或大队为单位,召开社员代表会,县、区、社领导干部亲自参加,正确分析形势,大讲阶级斗争,揭露敌人声讨“黑风”。生产队接着开社员大会,宣传会议精神,并且运用回忆对比的方法向社员进行阶级教育,形成强烈的“一边倒”的舆论,把“黑风”搞臭。

然后,在处理问题时划清两个界限:即敌我界限以及严重与一般的界限,并且注意经济问题不搞过分。由群众民主讨论,反复商量。对于一般性的敌我矛盾问题,更多地采取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依靠群众解决,这样就能够防止打击面过宽,做到既把敌人和“黑风”整住,又尽量少抓人。在敌人有破坏活动的地方,每个县有控制地选择若干个“尖端”,按照法定手续,逮捕起来,公开审判,广泛宣传。(中共湖南省委文件:《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的报告》,湘发(63)041号)

1962年10月21日,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已有一年的实践基础上,中共湖南省委给中共中央写了一份《关于怎样纠正“单干风”的报告》。(中共中央文件:《批转湖南省委关于怎样纠正“单干风”的报告》,中发(62)559号)

对于为了调动群众积极性,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而在农村实行的生产责任制,认为是刮“单干风”,走资本主义道路。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在讲话中批判了所谓“单干风”,认为“搞包产到户”就是否认集体经济,走资本主义道路,断言“搞包产到户,半年就可以看出农村阶级分化,两年都不要,农村社会出现阶级大分化”。他强调“包产到户”反映了地主富农和富裕农民的利益和思想,是站在地主富农资产阶级立场上,反对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的活动,是地主富农同无产阶级争夺农民小资产阶级的斗争。(盖军主编:《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纪事》,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标志着他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开始形成。而中共湖南省委给中共中央写的《关于怎样纠正“单干风”的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恰好为他的这一理论提供了实际依据。如:《报告》将所谓“单干”看成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尖锐斗争的表现,指出:许多调查材料说明,产生单干风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根本性质上看,“单干风”与反对“单干风”是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祁东县乌江公社文冲大队老屋场生产队,22户,其中地、富分子5户,他们用造谣、挑拨的办法把生产队搞垮了。他们造谣说:“祁阳县都分了田,社员个个有饭吃,我们也要分田,才有饭吃。”挑拨劳动力弱的户说:“何必吃呕气饭,把田分了,一样地吃得舒服。”还煽动社员说:“谁霸着不分田,就问谁要饭吃。”从许许多多的材料中清楚地看到,产生单干的根本原因,是地富反坏分子捣乱,部分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作怪。利用了少数贫农、下中农对集体经济暂时的动摇,利用我们工作的缺点和错误,煽动起来的,这是问题的本质。

由于中共湖南省委的《报告》举了不少事例反映农村阶级斗争发展的新动向,而这正是所关注和需要的,自然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两天后,中共中央就批转这个《报告》,认为“这个报告是很好的”,要求各中央局和各省、市、区党委学习参考。这样,就给全国各地蓬蓬勃勃发展着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泼了一盆冷水。有的地方甚至还大张旗鼓地严厉批判正在推行的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其遭受挫折。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到全国各地去视察工作,了解传达贯彻会议精神的情况,结果发现他所提出的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问题并没有引起各地领导干部的重视,只有中共湖南省委、中共河北省委领会了他的意图,注意了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问题,因而感到很不满。他说:“我跑了11个省,只有子厚、延春滔滔不绝地讲社会主义教育,其他人都不讲。”“子厚”,即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延春”,即中共湖南省委常务书记王延春。(丛进著:《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963年1月,来湖南视察工作,王延春专门向他汇报了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情况。汇报中反映了一些公社、生产队的党员干部腐化堕落、蜕化变质的现象,他们与富裕中农串通一气,大搞损公肥私、投机倒把活动。他们名为共产党,实际上已经被地主、富农和资产阶级思想俘虏了。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充分发动社员群众,把问题揭露了出来,严肃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阶级异已分子,有效地调动了社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对王延春汇报反映的情况很重视,要求他写成材料报告中共中央。(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五十次回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遵照指示精神,中共湖南省委积极认真总结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实践经验,于1963年2月8日给中共中央写了《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的报告》。(中共湖南省委文件:《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的报告》,湘发(63)041号)

《报告》讲述了全省农村存在着的尖锐的阶级斗争形势及其严重的危害性。指出: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企图复辟,“牛鬼蛇神”纷纷出现,从各方面威胁着集体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也是严重的,一部分党员和干部,在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影响下,已经变质或者正在演变。有些人同敌人“和平共处”,认敌作父,与地主、富农拜兄弟、交朋友、结亲戚;有些人已经叛变投敌,参加反革命组织,成为敌人进行复辟的得力助手。在刮“黑风”中,有些党员、干部就带头搞单干,投机倒把,雇工种自留地和经营副业,放高利贷,搞剥削。党员干部中不但有一般的贪污行为,而且还有贪污盗窃集团,全省已经发现了万斤粮、万尺布、万块钱以上的大贪污盗窃集团32个。

中共湖南省委在《报告》中严重夸大了的农村阶级斗争尖锐的表现和基层党员干部被敌人“和平演变”的情况,引起了的强烈共鸣。正如他自己所说:“对于讲阶级、阶级斗争,我有兴趣。不讲阶级,不讲阶级斗争,就没有劲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传(1949年—1976年)》下卷)因此,2月14日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为送《报告》专门给写过一封信,15日就迅速在信上写下批语:“湖南报告很好。”(《建国以来文稿》第10册)

1963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上,专门介绍推荐了中共湖南省委的《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的报告》。他赞扬说:这个报告“值得引起全国各地、中央各部门的同志们认真研究一下。”(《建国以来文稿》第10册)“要把社会主义教育好好抓一下。社会主义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一抓就灵。”(盖军主编:《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纪事》,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他又说:“我们的干部,包括生产队长以上的这些不脱离生产的以及脱离生产的,绝大多数不懂社会主义。他们之所以不懂,责任在谁呢?在我们。我们没有教育嘛,没有教材嘛,没有像‘六十条’这样的东西以及阶级教育。十中全会公报是很好的一个教材。有教材了,教育的方法,参考你们自己的经验,加以研究。要走群众路线,保护大多数干部,又使他们放下包袱,又解决问题。”他接着说:“这个教育问题,提出来还只有一两年,从‘六十条’起,还只有两年,从去年七千人大会着重提出教育干部算起,也只有一年多。再有几年,我们的干部是可以教育好的。”(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五十次回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他强调说:“我国出不出修正主义,一种可能,一种不可能。只有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才可以防止修正主义。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就可以挖掉修正主义根子。”(丛进著:《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中共湖南省委《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的报告》,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湖南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深入发展,中共湖南省委于1963年4月16日和22日,又相继给中共中央写了《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的第二次报告》(中共湖南省委文件:《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的第二次报告》,湘发(63)140号)和《关于树立贫农优势和建立贫农、下中农代表小组问题的报告》。(中共湖南省委文件:《关于树立贫农优势和建立贫农、下中农代表小组问题的报告》,湘发(63)152号)

《报告》进一步反映了农村激烈的阶级斗争状况,指出:在政治上,贫农遭到了严重打击。什么“贫农不争气”,“贫农是懒汉”,“贫农是填不满的坑”,“贫农是生产队的包袱”,数不清的罪名,都加在贫农身上。生产队的会议上,没有贫农的发言权,不仅如此,地主富农更是千方百计地陷害贫农。道县有个贫农,解放前替地主做长工,时分了地主的财产,地主一直怀恨,前年这个大队干部自留地的麦子被偷,地主便收买干部,诬说是这个贫农偷了,结果大队搜了他的家,把他毒打一顿,继而又收买医生不给治疗,活活将他害死。这种事例,各地都有。在组织上,贫农遭到了严重的排斥。什么“贫农不会讲、不会算、不会当家”,“贫农没有技术,劳力弱,不能领导生产”。种种论调,把贫农排挤出去。在经济上,贫农同样受到严重的歧视。生产队限制贫农出工,借销粮不给贫农,救济款、救济物资不给贫农,家庭副业不给贫农安排等等,使贫农的生活困难总是得不到解决。

《报告》还总结了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来的一些做法和经验。非常欣赏中共湖南省委上述两份《报告》的内容。他高兴地说:“我看了湖南第二个材料,现在才懂得一点,即搞规划、生产经营管理中间,也有两条道路的斗争。山沟里出哲学,这样好的报告,不出在湘潭,不出在常德,而出在零陵,是在困难中、在斗争中才能够出哲学,逆境出哲学。”(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1949—1978)》第二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5月8日,在中共湖南省委的《报告》上作出批语:“这两个报告都好。请同志们注意研究和参考。”(《建国以来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同一天,还在《中南通讯》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主要做法特辑》封面上写下热情洋溢的批语:“这几个文件很好,看到了问题,抓起了工作,正确地解决了大量的人民内部的矛盾和敌我之间的矛盾,政策和方法都是正确的,因而大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可以作为各省、地、县、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光辉的榜样,应当组织干部学习这些文件。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都需要收集这种又有原则,又有姓有名、有事件、有阶段、有过程、有结论的文件,请你们注意这件大事,认真调查研究,是为至要”(《建国以来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其中一个文件就是中共湖南省委写的《花明楼公社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拟了一个标题是“四个好文件”,并称之是“各省、地、县、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光辉的榜样”。(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1949—1978)》第二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963年5月2日至12日,在杭州召开一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大区书记参加的小型会议,专门讨论研究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次会议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前十条》)。

《前十条》列举了当前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情况的表现,引用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的报告》中的一段话说:“政治上和平共处,组织上稀里糊涂,经济上马马虎虎,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得出结论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阶级斗争,进行两条道路的斗争,这是决定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根本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5月20日,中共中央将《前十条》作为指导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予以公布,并把中共湖南省委写的《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的报告》《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的第二次报告》《关于树立贫农优势和建立贫农、下中农代表小组问题的报告》和《花明楼公社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典型经验,列入《前十条》的20个附件中,向全国进行推荐介绍,而且还特别强调指出:“这些材料极为重要,写得很好,本决定基本上是根据这些材料作出来的,没有这些材料就不可能作出这样一个有系统的决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