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的体会范例6篇

伤寒论的体会

伤寒论的体会范文1

>> 浅析《伤寒论》 《伤寒论》中的阴阳含义浅析 浅析《伤寒论》中桂枝配甘草的意义 浅析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特色辨证 “一方二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浅析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中医术语的英译策略 《伤寒论》发汗五法临证应用浅析 《伤寒论》临证次第思想浅析 略论伤寒论中的服药护理 《伤寒论》辨证思想在体质学上的体现 小议《伤寒论》中的表里同病 《伤寒论》方治疗肾病的体会 《伤寒论》五泻心汤的不同用法 《伤寒论》方药在肝病治疗中的运用 《伤寒论》中的特殊煎药法 读《伤寒论》少阳病的体会 谈谈学习《伤寒论》发热的体会 《伤寒论》针刺期门穴的应用 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与体会 伤寒论一条文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retrived 2016/11/09.

[4]梅国强.《伤寒论》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熊曼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3:9-10.

[6]张仲景.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Cold(ShanghanLun)[M].罗希文英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7]黄海.Introduction to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8.

[8]杨乐,周春祥.基于两个《伤寒论》译本的中医英译方法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3,(8):2037-2039.

[9]张波,王洪武,程春芳等.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1):53.

[10]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94-402.

[11]张昀.中药方剂名的英译技巧与原则[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664-665.

伤寒论的体会范文2

[关键词] 临床思维能力;《伤寒论》

《伤寒论》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医临床辨治疑难重症的基础。该书所蕴涵的丰富的辨证思维方法,体现了张仲景临床辨证思维的全过程,是中医学最精华和最有魅力的核心内容之一。学习《伤寒论》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掌握中医经典思维方法的过程。

《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病及杂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的辨证论治的专著,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是培养中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重要教材作为一部中医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蕴涵着丰富的辨证法思想和方法,反映了张仲景临床辨证思维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方法有着特殊的价值,所以一直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课程原有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时代差异性,其教学效果欠佳。主要表现在教学目的仅停留在学习原著及理法方药上,忽略了思维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以原著作教材,但未能达到领会原著精神的目的,局限于理法方药内容的介绍,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师授课以传授知识为重点,忽略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辨证论治成为《伤寒论》教学最薄弱的环节,违背了《伤寒论》教与学的初衷。因此探索《伤寒论》教学改革方法,进行创新教学,让学生更好的学伤寒、用伤寒,是当前《伤寒论》教育教学形势的迫切需要,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大学阶段,学生无感性临床经验,对经典也缺乏兴趣,但《伤寒论》的重要性,会随着学生临床工作时间的延伸而日益表现出来。少数在校学生厌学,是因为我们在教学目的、方法和手段上尚存在问题。因此,在近几年的5伤寒论6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发掘原著中辨证论治思维方法的内容,将其归纳成一定的体系,作为教学的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

1 目前《伤寒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伤寒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伤寒论》授课学时不断减少,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让学生对《伤寒论》的理论体系有一个明确、全面的了解,还要重点讲授一些方证,教师时间紧迫,压力大,即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理法方药的讲解上,忽略了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忙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如此教师授课压力大,学生学习无兴趣,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1.2《伤寒论》授课教师专业素质欠缺

现今的《伤寒论》中青年授课教师多数是硕士或博士,由于培养模式的问题,普遍缺乏传统知识,阅读中医典籍较少,中医功底不深,没有系统、深入研习《伤寒论》,很多自身临床能力差,对伤寒论经方的应用、认识缺乏感性认识,自身对中医学的疗效持怀疑态度,而且受现代医学的影响,易于将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号入座,向学生发出不当甚至不正确信息,很多《伤寒论》教师自身都不是铁杆中医,信心不足,讲课缺乏兴趣,也不能带给学生信心、兴趣。同时大部分中医院校《伤寒论》无临床基地,授课教师长期脱离临床,授课缺乏吸引力,学生不愿学,年轻教师失去讲课信心。

1.3《伤寒论》教学存在严重的课堂与临床分离

由于缺乏临床实践,《伤寒论》授课基本上是空讲理论,如同教《医古文》一般,学生感到《伤寒论》苍白空洞、枯燥乏味而厌学 ;学生课堂所学没有机会在临床上验证,学过的理法方药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生感到学伤寒是纸上谈兵,无用武之地,没有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甚至怀疑经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学习《伤寒论》仅满足于考试,考试过后很快忘记,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缺失和临床能力的下降。

教学相长,以上教、学诸多原因造成现今《伤寒论》教学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打折扣,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创新《伤寒论》教学势在必行。

2 改进《伤寒论》教学的方法

改进《伤寒论》教学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不断提高授课教师自身的中医学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伤寒、用伤寒的氛围,强化学生的临床能力 ;我们在学生阶段,学习专业课时,大家对临床有兴趣,喜欢听病例介绍;另一方面,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典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产生兴趣后,再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伤寒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辨证思维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一定基础。

除结合现论讲解外,更重要的是联系今天的临床实践来阐述病机,分析症候,讲解古方今用之况.其中不乏各地名医运用经方的经验.例如五苓散在《伤寒论》中,主治小便不利证,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五苓散对小便有双向调节功能,参考古代名家动用五苓散的验案,说明五等散现已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膀胱气化不利的病证.;联系临床进行《伤寒论)理论教学,有助于学生增加临床运用经方的感性认识,巩固书本知识.

2.1 提高《伤寒论》专业课教师的自身素质

伤寒学科的发展,学生辨证论治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大批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坚实的中医基础及《伤寒论》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及科研能力的教师,这样的老师能紧紧把握《伤寒论》的辨证思维和治疗特点,能讲出《伤寒论》的实质和内核,讲出《伤寒论》的精髓,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伤寒的兴趣和信心,也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2 培养学生学习《伤寒论》的兴趣

这是《伤寒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第一步。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分子生物学、基因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迅速发展,现代医学突飞猛进,学生处于这样的高科技信息时代,反过来要学习秦汉时期的医学专著,其文辞奥晦艰涩,医理抽象、精深,学生对《伤寒论》学习有明显的距离感、陌生感和畏惧感,无兴趣、无信心。因此,授课教师至始至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忌以经释经的教学方式。《伤寒论》是一部临床专著,是仲景临床治病和辨证思维过程的真实记载,其中有成功的案例,亦有失败的案例,仲景详细论述了疾病的成因、病理演变过程、误治引起的坏症及其处理方法、处方用药等,并对转归、预后及调护等作了详细描述,理法方药一脉贯通,整个思维过程步步深入,环环紧扣,内容丰富多彩,因此讲解条文过程本身就是案例分析、学习过程,教师要能够结合临床经验、临床病例、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解出来,或介绍名医的医典医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进而巩固专业思想,增强学习效果。

2.3 经典联系临床 培养学生辨证论治和临床实践能力

2.3.1 条文解析注重对仲景临床辨证思路的介绍

《伤寒论》是一部临床经验的总结性医著,我们现在仍学习这一经典著作的原因不仅是学习其理法方药,更重要的是学习其辨证思维方法,提高临床辨证水平和运用经方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伤寒论》教学始终要坚持突出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方法训练,提高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每一条文的分析讲解过程,其实就是层层剖析,动态探求仲景辨证思维过程,通过分析条文,教会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辨证分析能力。

2.3.2 多途径加强经典与临床的联系 学用结合联系临床求实效

学习《伤寒论》的最终目的是将其灵活地用于临床,而学生经方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临床实践,因此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名医验案学习是增强学生临床基本功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很多学生不会读医案,不会思考与分析,只是盲目的记忆学习,老师通过精析部分伤寒论大家的医案,既加深其对经方的认识及临床应用能力,而且引导学生会读医案,使其以后可以主动学习。

伤寒论的体会范文3

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荣卫,主一身之表,以固护于外,故为诸经之藩篱。当外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以致荣卫不和,卫外失职,正邪交争,故出现太阳病的主要脉证,因人体有强弱,感受邪气的不同,所以太阳病有经证和腑证之分,经证有伤寒(表实)、中风(表虚),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别,治法因之而异。如《伤寒论》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这就是太阳病中风表虚证治的主文。又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这就是太阳病伤寒表实证治的主文。由于我们对太阳病,恶寒、荣卫、虚实的认识各论不一,至今尚未完全统一,因而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外界邪气作用于人体而发生疾病,疾病的产生就是邪正相争以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一般来说,邪和正都各自有其阴阳之分,阳邪既从阳又伤阴,阴邪既从阴又伤阳。就太阳病“中风”与“伤寒”而言,邪气是风和寒,正气是荣和卫。风虽属阳邪,风为百病之长,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但常兼挟其他邪气而致病,如挟寒则为风寒,其性乃从寒属阴,通过人体内因正气起作用而发生表寒证;如挟热则为风热,其性乃从热属阳,通过人体内因正气起作用而发生表热病症。太阳病“伤寒”固属寒邪的阴邪为病,“中风”亦属风挟寒邪的阴邪为病,都属阴邪犯表,故均见表寒证,而治宜桂枝汤或麻黄汤的辛温解表法。太阳所统摄的荣卫正气,本来是保护体表,防御外邪的。故在外邪侵犯太阳时,首当其冲的就是荣卫正气,荣卫为外邪所干扰,外邪既损害荣卫,荣卫奋起抗拒外邪,因而邪正相争,以致阴阳平衡失调而发生疾病。因此,太阳病阴阳失调,即荣卫失调。从太阳篇“病常自汗出,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因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来看,可见其荣卫阴阳失调主要方面在于卫阳。但决不能因此竟认为风只伤卫而不伤荣,因为如上所述,“中风”是风挟寒邪为病的缘故”。“伤寒”“中风”的区分,不在风或寒的病名上,而在于证候的虚和实上。即:太阳病以发热恶风寒、无汗脉浮紧的,名为“伤寒”,属表寒实证,治宜用麻黄汤,峻汗以专力攻邪:太阳病以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虚弱的名为“中风”,治宜用桂枝汤缓汗以攻中带补。但必须明确的是,疾病的性质是由邪正双方相互作用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正气,并非外因邪气(尽管在特殊情况下,外因邪气也起决定性作用)。决定太阳病表寒虚实的关键在于卫阳正气的强弱,如卫阳正气较强的,则见表寒实证;而卫阳正气较弱的,则见表寒虚证。也正因为如此,表寒实证由于卫阳正气抗拒风寒邪气的力量较强,体表肌腠比较致密,故在临床上呈现无汗,脉浮紧张有力的特点;表寒虚证由于卫阳正气奋起抗拒风寒邪气的力量较弱,体表肌腠比较疏松,故在临床上呈现汗出脉浮弛缓无力的特点。而这也是表寒实证可以用麻黄汤专力攻邪,表虚证必须用桂枝汤攻中带补的理由所在。有人片面地着眼于风寒邪气,认为风性疏泄涣散,故太阳病“中风”必恶风汗出脉缓;寒性凝滞收引,故太阳“伤寒”必恶寒无汗脉浮紧。从这种偏重外因邪气的观点,是与在内、难两经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伤寒论》注重内因正气的思想是不相符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外因邪气不重要,而是说外因邪气对内因正气来说只处于从属地位。也就是说,内因正气的作用是主要的,而外因邪气的作用则是次要的。但必须承认,外因邪气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但疾病是否发生,在于内因而起决定作用。当疾病发生表里寒热虚实等证时,外因邪气的特性必然会反映在这些病证上,而通过辨证,即可求得其因(即所谓“辨证求因”)。举例来说,由于风邪的特性是善动,能生发,善于向上向外,常伤及人体上部头面,故伤风时有头疼昏晕感,如其风挟寒邪的,必同时伴有全身紧束感,如风挟热邪(热性膨胀)的必同时伴有胀大感。由于寒邪的特性是凝敛的,故伤寒头痛必有紧束感,如其寒挟湿邪(湿性重浊)的,必同时伴有沉重感,如其寒邪并末挟有风邪的,则其头疼只有紧束感,而无昏晕感。这就是外因邪气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不同病理表现。但仅从辨证求得病因,还不能确定病性,就必须全面综合邪正双方相互作用尤其是正气方面的具体情况,才能得出正确的辩证结论,如表寒实证,表寒虚证等等。

在太阳病“中风”“伤寒”的表虚,表实的问题上,对表实证问题的认识,虽趋于一致,对表虚证问题的看法则尚有分歧。如有人既说:“中风与伤寒鉴别外,在自汗或无汗,脉浮缓或浮紧,亦即表虚,表实之不同特征。不过这里的表虚,表实是以中风,伤寒相对而言,表实虽确系实证,但表虚却不能认为就是虚证”。又说:“太阳主表,统一身之荣卫,荣卫调和。则卫外功能固密,可以抵御外邪侵袭。一旦外邪侵入人体,荣卫首当其冲,邪正相争,荣卫失其调和,这就是产生太阳病经证的主要病机。太阳之中风之自汗出,脉浮缓,和太阳伤寒之无汗,脉浮紧,都与荣卫功能失调有关。前者病机属于荣阴不足,卫失固外开合之权;后者病机属于卫阳被遏,荣血因而郁滞不通”。从其前后所说的“表虚却不能认为就是虚证”。和太阳中风“病机属于荣阴不足,卫失固外开合之权”来看,显然是自相矛盾的。虚实二字的含义,在《内经》中虽有种种不同,在《伤寒论》中也有不一致处,但从八纲辨证的角度来看,则毫无疑问是指疾病的性质而言,这是必须加以肯定的。本来太阳病篇只有“中风”“伤寒”之名,并无表虚,表实之称,后世引申其义,才提出表虚,表实作为太阳病辨证纲领。如柯韵伯说:“仲景治表,只在麻桂二法,麻黄治表实,桂枝治表虚,方治在虑实上分,不在风寒上分也。盖中风,伤寒各有浅深,或因人之强弱而异,地之高下而异,时之乖和而异”。可见太阳病之所以有表虚,表实之分,是因人体有正气强弱不同。又从柯韵伯所谓桂枝汤能“滋阴和阳,调和荣卫,解肌发汗”来看,可见桂枝汤是汗法中的补剂,故能主治太阳病表虚证。它和主治太阳病表实证的麻黄汤的汗法中的攻剂是大不相同的。由此不难看出,上述“表实虽确系实证,但表虚却不能认为就是虚证”的说明是欲明反晦的。即其所谓中风表虚的“病机属于荣阴不足,卫失固外开合失权”的说明也是既明又晦的。既明,是因它已承认表虚是虚证;又晦,是因表虚主要是卫阳虚,而非荣阴虚。桂枝汤方主要是用桂枝协同炙甘草,生姜,大枣辛甘化阳,扶助卫阳以祛风寒。其所以少佐白芍协同炙甘草,大枣酸甘化阴,则是为了收敛荣阴,护之免受其害,并非直接滋补荣阴。虽然柯伯韵曾指出桂枝汤能“滋阴和阳”,但“滋阴”之说是欠妥的。因为外感风寒病证,即使是虚证,也禁用滋阴法,以免滞邪不能外出的缘故。又从《伤寒论》全篇来看,太阳中风并非都是表虚证,太阳伤寒也不一定都是表实证,绝不可执一而论。如执一而论,那就将难以解释,“太阳中风,脉紧浮,发热恶寒,身疼痛’和“伤寒脉浮缓,身不疼”等条文了。因此,执定太阳中风为表虚和伤寒为表实的看法,也是不够全面的。不如柯韵伯提出的“风寒二证,俱有虚实,俱有浅深,俱有荣卫,大法又在虚实上分浅深,并不能在风寒上分荣卫也”的见解比较符合实际。

这里试从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中略举桂枝汤证治验几例来分析一下它们究竟算不算是真正的太阳表虚证:

例一:“乡人吴德甫得伤寒,身热,自汗恶风,鼻出涕,关以上浮,关以下弱。予曰:此桂枝证也。……使公服之,一啜而微汗解”。

例二;“一人患发热恶寒自汗,脉浮而微弱。予以三服桂枝汤投之,遂愈”。

例三:“里间张太医家一妇病伤寒,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弱。予曰:当服桂枝(汤)。彼云家有自合者,予令三啜之,而病不除。予询其药中用肉桂尔。予曰肉桂与桂枝不同,予自治以桂枝汤,一啜而解”。

伤寒论的体会范文4

【关键词】  中医治法;《伤寒论》;保胃气

【摘要】  通过学习《伤寒论》,从书中遣方用药、治疗禁忌、煎服调护、判断预后四方面加以论述,阐述了保胃气思想在《伤寒论》临证中的体现。

【关键词】  中医治法;《伤寒论》;保胃气

“胃气”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玉机真臧论篇》云:“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强调了胃气对于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可见胃气在中医学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何谓“胃气”?广义的胃气是指人的正气,即指后天元气。狭义的胃气是指脾胃的生理功能。本文所论胃气是指狭义的胃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人体发病与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胃气直接关系到人体正气的强弱,影响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内经》这种保胃气的思想,对后世医学影响很大。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无处不重视保胃气,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这可从以下四方面得以体现。

1 遣方用药,保胃为先

《伤寒论》在六经病的辨证论治中,张仲景从理法到方药,不论补正气还是祛邪气,处处以脾胃为本,保胃气扶正的思想贯穿其中,诸般治法均无损胃气。例如,被列为群方之冠的桂枝汤,虽然是调和营卫,治太阳表虚之方,但方中用姜、桂之辛,合草、枣之甘,则辛甘合化以生胃中之阳气;用芍药之酸,伍草、枣之甘,则酸甘合化以生胃中之阴津。又如,小柴胡汤主治邪入少阳,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方中柴胡透半表半里之邪于外,黄芩清半表半里之热于内,生姜、半夏和胃,而加人参、大枣、甘草以益气和胃,故为保胃气、扶正祛邪的又一名方。治阳明经证的白虎汤,用以清充斥内外之无形燥热,张仲景一方面以辛甘大寒的石膏和苦寒质润的知母清其热邪,达到清而不伤胃气,寒而不致留邪;另一方面又以炙甘草、粳米益气生津、和中养胃,又防石膏、知母寒凉伤胃之弊。

《伤寒论》全书始终贯穿着保胃气的思想,其中载113方中,用甘草者69方,用大枣者40方,生姜、大枣同用者33方,生姜、大枣、甘草皆同用者29方。甘草、大枣用之最多,既用之健脾益胃、补中益气,又用之甘缓补中、扶正祛邪,其最终目的仍在于保胃气。

2 提出治禁,源于保胃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曾多次论述过用汗、吐、下或误用汗、吐、下所引起的各种不良后果,且易生变证。故提出治禁,强调顾护胃气,把祛邪而不伤正作为治病的准则;对于只知攻邪而不顾胃气者,当以为戒。例如,第273条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张仲景此处强调太阴虚寒证当温中散寒、健脾燥湿,若误将虚寒性腹满痛作阳明腑实证,误用攻下,必更伤脾阳,使寒湿壅滞更甚,则见胸下痞结胀硬等变证。故明确提出太阴病当禁下。又如第364条云:“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示中阳已虚,切不可贸然发汗解表。发汗攻表,会使阳气随汗出而外泄,则里阳更虚,阴寒更盛,浊气壅滞,不仅下利清谷不止,且又增腹部胀满之苦。再如服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栀子豉汤“一服得吐,止后服。”以上均为避免汗、吐、下而伤胃气而设。

3 煎服调护,顾护胃气

《伤寒论》不但重视从理法方药诸方面顾护胃气,而且也十分重视从服药方法上顾护胃气。多在服药时或服药后辅以饮食,尤其是对于作用峻猛的药物,更应配合使用。服十枣汤“得快利后,糜粥自养”;服硝石矾石散“以大麦粥汁和服”等。服桂枝汤后“啜粥”,虽有助药力的作用,同时也有保胃气的意义。并且提出服药期间注意事项“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恶臭等物”,皆在保胃气。

伤寒论的体会范文5

关键词:伤寒论;治未病;张仲景

“治未病”是我国医学理论体系中一种重要的预防疾病的思想,最早提出于《黄帝内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内经》中的未病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挥,将“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论》的始终。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治未病”思想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现将《伤寒论》治未病思想简述如下。

1.“治未病”理论的基本含义

“治未病”的概念为防止疾病复发、恶化,事先采取预防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即治未显之症,促进已病向愈,防止未病显露。未病一词可有两层涵义:无病和潜而未发。宋为民等提出,得到公认的“未病”基本形态有四种,即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治未病”理论可从五个方面来体现:即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传变、未盛防盛、已盛防逆。

2.“治未病”理论的体现

2.1 未病先防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条便引“上工治未病”之观点,足见其对于未病先防观点的重视。《伤寒论》提出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阐述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即“外邪”与“正气”的关系。而“未病先防”,即在人未发病之前,提高人体正气,使得邪气无法侵袭人体,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经》),“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由此可见,在“未病先防”方面,《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的思想。那如何提高人体正气,防止病邪呢?《伤寒论》从各个方面加以叙述,饮食上“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房事上“房室勿令竭乏”。若得病,“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通过“养”、“慎”来防止未病显露。

2.2 已病早治

作为防止疾病传、变的一种有效手段,仲景十分倡导“已病早治”。在《伤寒论》中,“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其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人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从此可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在疾病初发,邪位浅表时,及时诊断,把握病机,可将损害降至最小。《伤寒论》中,诊断外感热病时,“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把握疾病特征性变化,从而可用小柴胡汤,驱除表邪,防止病情恶化。已病早治作为一种积极的诊治方法,可把握病机,牢牢控制疾病发展。

2.3 既病防传变

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中无不贯穿着已病防传变的思想,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传变规律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传变规律中,包含越经传、循经传、表里传等等。《伤寒论》中,若病在太阳,需防止病邪内传入他经,可用柴胡、白虎、四逆等方法;若病在太阴,则“当竭之,宜服四逆辈”。“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则是用小柴胡汤治疗处于阳明和太阴之间的少阳病,体现了“既病防传变”的原则。

2.4 未盛防盛

在《伤寒论》中,“未盛防盛”是在特殊情况下防止病情转盛的一种治疗措施,即病情发展迅速,即将显露危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是腑实已成,而微露津伤之象,若不乘此急下,势必燥热燔灼,燎原莫制。从而体现了“急下之证固多凶险,而急下之法则不必将病情凶险而后用之”。

2.5 已盛防逆

《伤寒论》中,“已盛防逆”表示疾病已处于危重状态,用来防止病情逆转至危急生命的防治措施。如病入少阴、厥阴,阳衰阴盛之象毕露。病情极易突变而陷入阳亡阴竭之危险境地。此时防逆,至关重要。

3.结 语

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的不断体高,“治未病”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从目前的环境卫生、食品药品等方面的监督,国家对甲流、手足口病的防治及疾病控制均可看出,“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等思想已成为大势所趋。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出的应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对当今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们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华,张雪亮.试论《金匮要略》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发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3):166—167.

伤寒论的体会范文6

目前,在倡导中医现代化的形势下,经典著作《伤寒论》的教学陷入困境,学生对其失去学习兴趣,感到年代久远、枯燥乏味、生涩难懂。然而,千百年来医疗实践证明,《伤寒论》仍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

《伤寒论》不是中医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的重复。学习的目的必须突出两点:一是学习张仲景的临床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临证思维能力;二是熟悉治疗方法、方剂及其化裁,从而提高学生的经方运用能力。

1 《伤寒论》辨证思维特点

《伤寒论》中有明显的病、证、方证层次结构,如疾病可分为伤寒和杂病;太阳病可分为中风证、伤寒证、表郁轻证;中风证分为主证桂枝汤证和兼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阳明病分为阳明燥热证、阳明燥结证等。病证、方证层次结构使辨证能不断深化进行,使论治能击中要害,这是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注意其特殊性,使临证具有灵活性。如原文第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伤寒论》还突出了法随证变的指导思想。如运用大承气汤中,有时很果断,有时一试再试,有时用后即止,有时用后再用。此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伤寒论》六经辨证建立了6个理想的病证模型,由此把握各种疾病的本质。所谓“六经钤百病”,实际上是病证模型发散思维的结果。

临证时如何辨证论治,通过《伤寒论》的教学,可使学生熟知几种方法,进一步提高思维分析能力。

1.1 排除法

即通过所述与方证无关的阴性症状如“不呕、不渴、无表证”来说明病不在三阳。原文第125条以小便不利、神志无异常情况来排除太阳蓄血的诊断。

1.2 对比法

通过相似症状之间的区别达到精确的辨证。如第14条的桂枝加葛根汤与第31条的葛根汤证,两者皆为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所不同的是,桂枝加葛根汤证为表虚证兼经输不利,故见“汗出恶风”;葛根汤证为伤寒表实证兼经输不利,故见“无汗恶风”。同样的“项背强几几”,那么,汗出与否就成为临床正确用药的关键点。再如第93、94、95三条并列,分析3种不假药力而汗出的不同机制。第93条的“冒汗”可责其虚;94条的“战汗”为邪已外解;95条的“自汗”则为卫强荣弱而邪不去。3种汗出进行对比,则引导辨证思维活力自在其中。

1.3 分析法

《伤寒论》常论述在某个共同的前提下几种不同的转归。这个共同前提,可能是原有的症状,也可能是某种治法,但结果会完全不同。临床辨证的主要依据仍是各自的特征性症状。如原文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点出太阳病已八九日,至再经之阳明、少阳主气之期,如邪传阳明,则可见大便不利而小便色黄;邪传少阳,则可见喜呕。但现在“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却有“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之证,分析其尚属太阳为病。因为发热恶寒是太阳病的主证之一。而热多寒少,是邪气已微。惟此热多寒少并非经常,只一日二三度发作,更可见正气亦虚,只多在早上阳升,正气欲出,中午阳旺,正气转盛,日晡阳降,邪气欲出之际,引起正邪相争,有如疟状。据此则又可知,荣弱多病从热化,卫闭即不得汗散,所以也是热多寒少之理。此证尚有如下几种转归:一种是脉微见缓象者,则正虽虚而邪已解,故为欲愈;一种是脉微而恶寒甚者,《伤寒论》强调此为阴阳俱虚,即荣卫气血皆伤,而正虚邪逆较重,故不可再施以汗、吐、下的单纯祛邪之治疗,否则,即易导致阳亡阴竭;而最多见的一种是,面色反有热色的发红,这是病不欲解,因为卫分犹闭,所以不能得小汗出乃热壅于上之故,且气行皮下而其身必痒。对此,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一以和荣,一以开卫,小其剂量,使微汗出而愈。

1.4 归纳法

《伤寒论》善于对疾病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如原文第144、145条对妇人热入血室进行归纳;第282条对少阴病的临床特征归纳阐述。

1.5 递进法

遇到棘手的问题、复杂的问题逐步解决。如原文第29条为阴阳两虚、复感外邪之证,误投桂枝汤犯“虚虚之戒”,使证情错综复杂,难以一方兼治,便层层递进,随证治之。

2 《伤寒论》治疗特点

2.1 所载方剂大多至今仍用于临床

《伤寒论》对用药指征的描述是具体的、形象的,有是证用是方,疗效是可重复的。自人类有文明以来,虽然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的机体和疾病斗争所表现出的症状和体征相对稳定,具有极强的可重复性,故药证不变,经方疗效经久不变。

2.2 剂量严格要求

《伤寒论》对方药剂量要求严格精确,主要体现于两方面。①药物的绝对剂量较为精确。其处方剂量大多使用精确的计量单位,如分、两、斤、合、升等,只有少数情况下运用不精确计量单位,如一大把、鸡子大等。②方药相对剂量严格精确化。所谓相对剂量,即指同一方剂中各药剂量比例,如桂枝与芍药等量、桂枝倍芍药,其功能主治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3 建议

3.1 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学者提出利用“从众心理”和“偶像效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和成就动机是成正比的[1]。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名医的成长史以及运用伤寒论经方治疗疑难疾病的医案,使学生认识到学好《伤寒论》是名医成才之路中的重要台阶,从而为学好本门学科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

3.2 熟记原文

《伤寒论》全书体现了法随证变、知常达变的思想。学生要“知常”,则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条文,在应用时才能达到信手捻来的境界。实践证明,背诵原文是许多医家达到“知常达变”的捷径。如原文第38条讲了大青龙汤证的典型症状,乃言其常;39条则讲了有可能出现的不典型脉证,乃言其变。通过熟记才能达到胸中有丘壑。

3.3 精研医案,具体运用

《伤寒论》是一门临床基础学科,是理论与临床实践联系的桥梁。许多学生对理论、方剂很熟悉,但临证却不会使用。《伤寒论》方药临床运用思路的介绍是《伤寒论》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首先应讲清方剂的应用指征、理论依据、应用范围、配伍加减等实用技术,然后阐明方剂应用的具体思路,并且应精选研究一些古今医案,在原文方剂的讲解之后,通过医案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应用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从而掌握方剂的使用规律,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

3.4 建议学生阅读大量古代文史类作品

《伤寒论》成书距今已有1800多年,阅读古代的文史类作品,一方面可以增进对原著的理解,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另一方面,“读史使人明智”,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医德修养。

3.5 运用优质的教学模式

在中外教育史上,广大教师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实践成功经验的分析和总结,创造了许多在不同条件下取得优质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精讲-自学-讨论-操作”四结合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伤寒论》的教学。“精讲”即教师不再重复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等学科的理论,而是重点突出《伤寒论》的独特之处;“自学”使学生有选择性地、自觉地、愉快地学习;“讨论”是一种师生合作学习,教学相长,产生师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操作”是指学生依据所学的原理、概念和事实,独立地从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伤寒论》是临床实践的结晶,学生可通过“操作”——临床实践、实验,学用结合的活动,得到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研究证明,“精讲-自学-讨论-操作”四结合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改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表现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总之,教师不仅要把握《伤寒论》这门学科的辨证思维和治疗特点,而且要在教学中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伤寒论》的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