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例6篇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1

摘 要:循环经济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发展循环经济要明确影响循环经济的各个因素及其相互联系,发挥各个因素的积极作用,带动循环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关键词: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把推进循环经济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了《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提出了在规划、投资、产业、价格、信贷、债权融资产品、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上市融资、利用国外资金等方面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然而,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在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社会文化状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实践中,必然面临如何根据本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和推进策略的问题。为此,需要对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建立一种操作性的分析框架,以帮助各地区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策略。

一、国内文献关于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我国现有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文献中,较少见到以严谨的理论视角对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分析。在一些著作或研究论文中,从各个角度对于循环经济影响因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生背景来看,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是这一理论和实践产生的两大基本前提。如齐建国等提出:“现代循环经济是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与环境效率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1](P1)侯渡舟等提出包括资源、环境、科学技术、资金和人在内的循环经济五要素,把科学技术、资金和人等要素考虑进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学的研究视角。[2]

第二,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一个区域实施循环经济受到区域众多因素的影响。付晓东提出,影响循环经济的区域因素有自然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因素、政府与政策法规因素等方面。[3](P112-163)岳立等从制度、市场、技术、意识四个角度总结了甘肃省在推进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4]

第三,从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及实施途径选择的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也更为具体。孙明贵等在研究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途径时,对包括法制体系、物质基础、技术水平、产业基础等众多因素进行了分析。[5]张春兰等提出,我国在实施循环经济方面面临理论认识、制度政策和现实实践三个层次的制约因素,其中理论认识方面的制约因素具体包括认识误区、生态意识、认识能力等,制度政策方面的制约因素包括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现实实践方面的制约因素包括规模经济、技术与资金、人才与管理等。[6]

以上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循环经济的因素进行了概括,都有其合理性。在综合以上观点,并对这些因素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操作性的分析框架,以用于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决策分析。

二、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

研究循环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需要明确影响循环经济模式的相关因素。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即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机制性因素(见图1)。其中,直接因素包括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5个因素;自然禀赋、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社会文化、法制等6个因素则是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间接因素,它们之所以被归入间接因素,是因为它们对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影响是通过对资源、环境等直接因素的影响而间接实现的。此外,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则是两种不同的机制性因素,它们对间接因素、直接因素以及循环经济模式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图1 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循环经济的直接因素。

一个区域在进行循环经济模式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这些因素中,影响作用明显而且直接的是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5个因素。在某个具体的区域,可能是这5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对模式选择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但总的来说,这5个因素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1.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和理论是建立在人们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资源的存量、可利用量,资源的类型和不同资源类型的组合,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进行资源分析,除了要考虑作为自然禀赋的资源类型和总量,还应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通过人均可利用资源数量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区域的可利用资源的上限,通过经济发展规模及趋势预测资源的需求量,可以了解支撑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下限。

2.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过大是目前大部分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在我国,不同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类型和程度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有的地区工业污染严重,有的地区土地环境质量下降,这就要求在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时,要在准确把握各个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把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同样,对环境进行分析时,一方面要考虑环境自身的承载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因素所造成的环境压力。人口数量可以被用来评估人类生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经济发展规模和趋势则可用来评估人类生产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压力,社会文化因素既直接包括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也间接地显示了隐藏在生产、生活方式背后的观念和意识。

3.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是关系到循环经济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在考虑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同时,兼顾资源的可持续供给、环境的生态安全以及经济的绿色增长,循环经济的发展才有成功的基础。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该区域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的现状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实施基础,并影响着循环经济的推进方式。

总体而言,我国三次产业中,高能耗、高资源需求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而低能耗、低资源需求的第三产业比重过低,高科技产业发展仍然不足。因此,循环经济的推进往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在一起。在循环经济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更要协调生态安全。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应包括三个部分: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7]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产业比重,逐步减少或淘汰资源浪费严重、资源再利用率低的产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遵循再生产过程对比例性的要求,追求关联产业规模适度、三次产业比例协调和增长速度稳定的均衡。产业结构生态化是参考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和循环原理,在不同产业之间构建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体系,以达到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减少废物和污染的产生,消除产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逐步将整个产业结构对环境的负外部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4.技术。循环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和技术密切相关。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为支撑才可能实现。发展资源回收、再生性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改造高消耗的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生态转型,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替代资源能源的开发、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减排和废弃物转化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时,必须考虑本区域技术水平,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所需技术的成本和可获得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把“技术”与“科学技术”当做不完全重叠的概念在使用。“技术”指的是,在实践中已经或即将得到广泛运用的实用技术,而非实验室技术;“科学技术”则侧重于基础性的研究,以及通过各种研究机构、研究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总体的科学技术水平。

从技术创新理论的视角看,前者接近于该理论所述的技术“模仿”和“复制”,后者则接近于技术“创新”。很显然,按照这种理解,“技术”的可获得性以及应用的成本,主要受该区域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后者构成前者的基础。

5.资金。循环经济,虽然也被称为“经济”,但在推行循环经济的初期甚至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是“不经济”的。高投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条件。循环经济技术比传统技术复杂得多,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设备、原材料的要求更高,技术更新速度更快,使得企业设备更新和折旧的速度大大加快,因此,需要的资金量也大大高于传统产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个微观循环经济体系,由点带面形成更大范围的中观和宏观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为此,在进行循环经济模式选择时,必须考虑本区域的资金投入能力。显然,一个地区的资金投入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同时也受当地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取向的影响。

(二)影响循环经济的间接因素。

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因素直接影响一个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但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受更为复杂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在背后影响它们的因素,也可被认为是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间接影响因素。

1.自然禀赋。自然禀赋是人类所有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础。自然禀赋不仅从根本上影响着所有的直接因素,而且也影响其他间接因素。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在类型和总量上的差别,影响着资源、环境的差异,也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因素。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考察,自然禀赋一般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

2.人口。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口因素是自然禀赋的一个变量。人均可利用的资源数量比资源总量更能说明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了我国资源短缺、环境压力等普遍性特征。此外,人口也被视为一种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已经揭示了人力资源在经济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巨大能动作用和贡献。

3.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区域的自然禀赋、人口和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一个区域的资源需求量、环境压力、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资金供给能力,却更直接、更主要地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4.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往往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经济发展能够提供所需支持的前提下,一个区域的基础性科研水平越高,科研力量越雄厚,这个区域的技术创新和扩散的能力也就越强,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循环经济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明显的技术特征,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以大量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支撑的。

5.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同样和其他间接因素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在循环经济的实践中,人们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同程度构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软”环境。我国朴素的“节约”观念是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的,但是,不同区域由于社会文化上存在一些具体的差异,对于循环经济理念的认同程度以及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也是存在差异的。这种理念和认识上的差异不会直接影响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但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支撑或制约作用。

6.法制因素。发展循环经济,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和推进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方面,循环经济是新生事物,人们受习惯影响,接受较慢。法律制度具有公共选择型、强制性、权威性和见效快等特点,可以较快地推进循环经济。另一方面,循环经济需要更高的资金投入、智力投入和更多的自我约束,从而会加大人们的工作负荷。一个区域的法制状态,尤其是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完善程度将会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和推进策略的选择。

(三)影响循环经济的机制性因素。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需要借助经济发展的内力和外力的推动。

所谓内力是指市场机制,而外力则是指政府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社会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而这种制度框架的建立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

1.政府干预。在循环经济的初始阶段,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循环经济的产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政府作用要以市场有效发挥作用为前提,不能代替市场,而是要培育市场,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降低其交易成本。在实践中,政府部门是否具备相应的意识与能力履行这些职责,是否会出现“缺位”

或“越位”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一个区域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2.市场机制。循环经济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正在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主要因素,它考虑的是如何在既定资源存量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因此,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比使用强制手段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管理成本。

三、结 论。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受到直接因素、间接因素、机制性因素的协同影响。这些因素或条件的综合,可能会起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也可能会起负面的、消极的作用。因此,深刻剖析和正确认识这些因素的层次关系和影响作用,并有效地构建、控制这些因素,对于认识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更好地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齐建国,尤完,杨涛。现代循环经济理论与运行机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 侯渡舟,等。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要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

[3] 付晓东,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4] 岳立,郑周胜。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推进机制分析[J].开发研究,2007(5)。

[5] 孙明贵,刘建新,陈雪阳。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其途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5 (3)。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2

关键词: 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

中图法分类号: F―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2-060-04

一、旧全球化时代的三次产业分类模式及其历史局限性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力量博弈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人类社会产业分类模式的演化。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新兴传统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力量博弈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也正是这种动力机制的作用,产业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社会产业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此消彼长、力量博弈的历史进程;就是一部新兴产业从诞生到淘汰或进一步更新,以及对其他产业与整个社会产生影响的历史进程。

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模式,以及产业重心沿着一、二、三次产业向前演进的理论,对于分析旧全球化时代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比较适用,但是,随着现代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这种划分方法的缺陷和局限日益暴露出来,已不能正确地反映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已不能准确地体现新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总之,传统经济运行方式在生态经济意义上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日益突显,要使经济运行建立在一个稳定和持续的基础上,就必须使经济运行与环境资源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包括对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的调整与变革。

二、构建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是新全球化的时代要求

我们有必要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原因、规律及其机制作出探讨,同时也希望能够指明产业发展、产业创新、主导产业的更替、产业革命等一系列趋势。此时此刻,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新科技革命、知识革命与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的新全球化时代,新型的、适应先进生产力、社会分工发展需求的产业分类模式建构迟滞与传统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社会分工发展需求的产业模式之间形成空缺,迫切要求我们建构一种新型的产业分类模式――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

20世纪末,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全球化时代。这一时代在结构和特点上与旧全球化时代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从而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新的历史地平线。高新知识技术、资本及其所属要素(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的跨国界流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依存、互动的知识技术、资本整体。发达国家为了满足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欲望,驱使知识技术、资本奔走于全球各个角落,它们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发展中国家所遭受的一切挫折与挑战,都与这一新时代的本性、结构和特点有关。那么,新旧全球化时代的本性结构和特点,差异何在?1 产业经济基础差异:从工业化走向后工业化,信息技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整个全球化的存在基础发生本质变革。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20世纪下半叶,旧全球化时代产业经济基础主要是机器――电力大工业,产业轴心是工业文明。而人类现阶段所处的新全球化时代则是以新科技革命和知识革命为基础,产业轴心是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2 全球化结构构成内涵的差异:旧全球化时代是一种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融合,资本与劳动相叠加,城市乡村二元发展的结构模式。新全球化时代则是一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知识经济与资本经济相叠加,生态环境与城市、乡村相协调的新型结构模式。3 全球化统治或治理方式的差异:旧全球化时代主要依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武力输出,以国家强权和殖民主义同盟来实现对全球的实力控制。新全球化时代尽管有美国的实力型霸权政治存在,但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人才掠夺或信息科技、政治文化及互联网、大众传媒手段从而造成信息鸿沟、科技鸿沟。全球角逐已从实体层次向知识信息为代表的智能层次转变。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使先进文化、优秀人力资源成为各国各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全球化时代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的基本内涵

笔者在借鉴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生态智能型产业体系的构建,不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注重从内涵上予以创新,因为只有内涵的创新,才能带给整个产业体系框架革命性的变革。

(一)人类社会产业的三大层次

产业是一个反映人与环境资源关系的范畴,深刻地映射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与性质,表征着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的能力,依据这一缘由,笔者把人类社会产业分为三大层次:

第一层次,环境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人类从环境资源中索取的物质流(人的物质产品)占主导地位,并且在生产物质流的过程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环境资源是手段,人类是目的。农业、工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物质流以及主要由物质流产生的能量流,共同从环境资源顺向流入人类社会。

第二层次,人类为人类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以物质流为基础形成信息流(人的精神产品)占主导地位,信息流在这一层次中具有累积效应。人类是手段,人类也是目的。这一层次,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经济活动主体――人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在消费物质流过程中向环境排放自己的废弃物。第三产业以及高新知识技术产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

第三层次,人类为环境资源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信息流带动物质流、能量流逆向返回环境占主导地位。这一层次,主要解决环境资源的再生能力与净化能力,人类与环境资源如何协同进化问题。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以及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

设定三个产业层次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态平衡,物质流、能量流从环境中顺向流入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又产生信息流,最终在信息流的引导下,逆向返还环境,人类社会与环境资源达到一种协同进化,达到一种物质、能量的平衡。

(二)新兴产业之内涵意蕴的界定

1.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

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主要是进行保护、恢复、再生、更新、增殖和积累环境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产业集群。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是基础性的产业。也就是说,没有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在这些物质生产部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服务业,它联接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是自然与社会建立桥梁的产业。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以维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投入物质产品和人力资源以恢复与改善环境资源状况或提高其质量,旨在增加环境资源存量,开辟新的资源利用途径,以及增加环境承载力,从而实现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索取的权利与对环境资源的反哺义务的平衡,提高资源基础功能。

2.废弃资源再生产业

废弃资源再生产业主要包括:一、社会废弃物再资源化,专门进行废弃物搜集工作,然后经过处理,重新供给企业进行再生产。二、社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专门处理废弃物使之无害化,它是将人类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使之变成可以继续利用的再生资源,或将废弃物变成对环境无害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墒处理产业。废弃资源再生产业的作用对象是社会废弃物,与自然资源相比,废弃物是高墒物质,我们要通过产业途径使之重新低墒化。社会废弃物是不灭的物质,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废弃物再资源化是必须,也是可能的7。

3.高新知识技术产业

在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产业经济活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生产力的根本转向――从工业生产力向信息生产力转变;经济活动的中心已由物质生产向高新知识技术生产转变,高新知识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起着主导作用。高新知识技术产业是以高新知识技术(信息流)生产、加工、运输为主的产业;主要是由信息流带动物质流的产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产品价值的构成,知识和技术所占的比重远大于原材料、能源与劳动力成本的总和;随着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我国企业如果不向发达国家购买知识产权、知识专利,不需几年,所生产的产品就会遭到市场的淘汰,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残酷性,这也

一、旧全球化时代的三次产业分类模式及其历史局限性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力量博弈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人类社会产业分类模式的演化。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新兴传统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力量博弈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也正是这种动力机制的作用,产业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社会产业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此消彼长、力量博弈的历史进程;就是一部新兴产业从诞生到淘汰或进一步更新,以及对其他产业与整个社会产生影响的历史进程。

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模式,以及产业重心沿着一、二、三次产业向前演进的理论,对于分析旧全球化时代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比较适用,但是,随着现代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这种划分方法的缺陷和局限日益暴露出来,已不能正确地反映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已不能准确地体现新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总之,传统经济运行方式在生态经济意义上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日益突显,要使经济运行建立在一个稳定和持续的基础上,就必须使经济运行与环境资源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包括对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的调整与变革。

二、构建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是新全球化的时代要求

我们有必要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原因、规律及其机制作出探讨,同时也希望能够指明产业发展、产业创新、主导产业的更替、产业革命等一系列趋势。此时此刻,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新科技革命、知识革命与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的新全球化时代,新型的、适应先进生产力、社会分工发展需求的产业分类模式建构迟滞与传统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社会分工发展需求的产业模式之间形成空缺,迫切要求我们建构一种新型的产业分类模式――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

20世纪末,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全球化时代。这一时代在结构和特点上与旧全球化时代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从而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新的历史地平线。高新知识技术、资本及其所属要素(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的跨国界流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依存、互动的知识技术、资本整体。发达国家为了满足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欲望,驱使知识技术、资本奔走于全球各个角落,它们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发展中国家所遭受的一切挫折与挑战,都与这一新时代的本性、结构和特点有关。那么,新旧全球化时代的本性结构和特点,差异何在?1 产业经济基础差异:从工业化走向后工业化,信息技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整个全球化的存在基础发生本质变革。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20世纪下半叶,旧全球化时代产业经济基础主要是机器――电力大工业,产业轴心是工业文明。而人类现阶段所处的新全球化时代则是以新科技革命和知识革命为基础,产业轴心是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2 全球化结构构成内涵的差异:旧全球化时代是一种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融合,资本与劳动相叠加,城市乡村二元发展的结构模式。新全球化时代则是一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知识经济与资本经济相叠加,生态环境与城市、乡村相协调的新型结构模式。3 全球化统治或治理方式的差异:旧全球化时代主要依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武力输出,以国家强权和殖民主义同盟来实现对全球的实力控制。新全球化时代尽管有美国的实力型霸权政治存在,但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人才掠夺或信息科技、政治文化及互联网、大众传媒手段从而造成信息鸿沟、科技鸿沟。全球角逐已从实体层次向知识信息为代表的智能层次转变。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使先进文化、优秀人力资源成为各国各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全球化时代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的基本内涵

笔者在借鉴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生态智能型产业体系的构建,不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注重从内涵上予以创新,因为只有内涵的创新,才能带给整个产业体系框架革命性的变革。

(一)人类社会产业的三大层次

产业是一个反映人与环境资源关系的范畴,深刻地映射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与性质,表征着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的能力,依据这一缘由,笔者把人类社会产业分为三大层次:

第一层次,环境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人类从环境资源中索取的物质流(人的物质产品)占主导地位,并且在生产物质流的过程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环境资源是手段,人类是目的。农业、工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物质流以及主要由物质流产生的能量流,共同从环境资源顺向流入人类社会。

第二层次,人类为人类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以物质流为基础形成信息流(人的精神产品)占主导地位,信息流在这一层次中具有累积效应。人类是手段,人类也是目的。这一层次,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经济活动主体――人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在消费物质流过程中向环境排放自己的废弃物。第三产业以及高新知识技术产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

第三层次,人类为环境资源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信息流带动物质流、能量流逆向返回环境占主导地位。这一层次,主要解决环境资源的再生能力与净化能力,人类与环境资源如何协同进化问题。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以及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

设定三个产业层次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态平衡,物质流、能量流从环境中顺向流入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又产生信息流,最终在信息流的引导下,逆向返还环境,人类社会与环境资源达到一种协同进化,达到一种物质、能量的平衡。

(二)新兴产业之内涵意蕴的界定

1.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

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主要是进行保护、恢复、再生、更新、增殖和积累环境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产业集群。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是基础性的产业。也就是说,没有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在这些物质生产部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服务业,它联接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是自然与社会建立桥梁的产业。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以维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投入物质产品和人力资源以恢复与改善环境资源状况或提高其质量,旨在增加环境资源存量,开辟新的资源利用途径,以及增加环境承载力,从而实现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索取的权利与对环境资源的反哺义务的平衡,提高资源基础功能。

2.废弃资源再生产业

废弃资源再生产业主要包括:一、社会废弃物再资源化,专门进行废弃物搜集工作,然后经过处理,重新供给企业进行再生产。二、社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专门处理废弃物使之无害化,它是将人类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使之变成可以继续利用的再生资源,或将废弃物变成对环境无害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墒处理产业。废弃资源再生产业的作用对象是社会废弃物,与自然资源相比,废弃物是高墒物质,我们要通过产业途径使之重新低墒化。社会废弃物是不灭的物质,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废弃物再资源化是必须,也是可能的7。

3.高新知识技术产业

在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产业经济活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生产力的根本转向――从工业生产力向信息生产力转变;经济活动的中心已由物质生产向高新知识技术生产转变,高新知识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起着主导作用。高新知识技术产业是以高新知识技术(信息流)生产、加工、运输为主的产业;主要是由信息流带动物质流的产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产品价值的构成,知识和技术所占的比重远大于原材料、能源与劳动力成本的总和;随着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我国企业如果不向发达国家购买知识产权、知识专利,不需几年,所生产的产品就会遭到市场的淘汰,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残酷性,这也客观上决定了我国把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进行强化发展的紧迫性。

(三)新兴产业在生态智能型产业非类模式中的层级界定

1.强调一种生态学原理的层级界定,这是一种物质流的循环方式。资源提供者(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生产者(农业、工业);消费者(服务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分解者(废弃资源再生产业)四维一体,以后资源不是由自然环境直接提供,而是由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提供并且负责开发、培育、保护环境资源,是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人”。以前自然环境就是资源的直接提供者,以后,自然环境不再是资源的直接提供者,而是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资源提供是有代价的,而不是过去那样无偿使用、滥采滥用。按照环境资源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物质流动的方向,在经济系统的物质入口增加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在出口端进一步加强废弃资源再生产业12。如果说正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环境资源保护努力是具有节流意义的减物质化,那么逆向的废弃资源再生和环境资源修复过程则是具有开源意义的减物质化。

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和废弃资源再生产业组成了一条环形的产业链条,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发现、保护和再生环境资源,为第一、第二次产业活动提供生产对象。第一次产业即广义农业,获取环境资源从而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必需品;第二次产业即广义工业,加工取自于环境资源的初级产品,提供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次级产品;第三次产业即广义服务业,连接人类产业的各个环节,连接生产与消费,促使利用环境资源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最终得以实现。废弃资源再生产业把人类社会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处理,然后又回归自然或者作为再生资源流入人类社会。增加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与废弃资源再生产业后的产业链条既完整和全面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先后层次,又能够体现经济系统与环境资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过程,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协同进化。

2.强调一种融合、创新的层级界定,这是一种信息流的循环方式。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为其他五个产业提供知识、技术支持,一种无形的融合,这就是产业智能化。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主要是针对工业化发展而设计的,这种产业分类模式普遍遵循所谓同质性原则,即一种产品由一个产业来生产,诸多产品与诸多产业处于一一对应的关系中。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一种新型产业发展形态,相对于传统工业时代产业分类普遍遵守同质性原则而言,我们要以信息化、知识化共同营造的新全球化时代为基础,充分反映信息融合基础上产业融合这一新特点。产业融合不仅是技术融合,更是涉及到服务以及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新方式。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主要脱胎于第三次产业,但其创新活跃,对其他所有产业都具有大幅度的辐射作用。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生产力的飞跃,体现了人类社会产业活动深度和广度,以及经济活动中分工协作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形式日趋多样的现状。高新知识技术产业绝大多数目前正处于形成时期,某种程度上对传统产业寄生性大于独立性。随着经济与知识技术水平的提高,由于高新知识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与改造,使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自身活动方式范围和技术水平也相应提高,所以,高新知识技术产业具有融合性。

(四)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的性质特征

1.可持续性

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具有可持续性是因为其自身存在的生态学规律,具有环境成本内生化及全过程控制污染,以低成本投入、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和高经济效益的运作模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同进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在演进过程中,按照符合生态系统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使不同类型的产业部门建立起经济资源利用和再利用的有机循环模式,尽可能地消除生产与消费环节对环境的破坏,达到产业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共同可持续发展和谐统一的目的。新兴产业在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以及经济体系内容之间形成的正反馈机制,降低了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提高了产业的技术关联水平,增加了产业结构体系内的系统关联层次13。

2.绿色循环性

相对于传统产业分类模式而言,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更加注重控制生产和再生产所需的资源投入的数量与质量,资源的使用应具有高效率,而且以利用可再生和无污染的资源为主,它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产出与投入要素相关的产业行业和企业间形成生态或产业链条,以保证在上一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可以作为下一生产过程的投入原料来加以利用。在产业经济体系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表现出绿色循环的特征。

3.效益性

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可以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效益,否则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是难以实现的。由于现在的国家和企业都在不断地追求经济效益,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现阶段抛弃效益去追求环境保护是不可能的。但是,从经济与环境资源的理论来看,向生态型产业转化与效益的提高是不矛盾的,相反地,是相辅相成的。利用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清洁生产来发展经济,可以加快技术发展速度,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企业效益增加了,也就有了更多的资金、技术进行维护环境资源的技术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样也提高了。

4.普适性

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适用于每一个国家,具有普适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业的生态化、智能化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这一发展不仅使三次产业向智能化目标演进,而且与环境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而环境资源保护是超越国界的,不是单独一个国家就能完全实现的,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生态化、智能化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虽然每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具有其特殊性,产业生态化、智能化的过程阶段也不同,但是其目的和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达到国民经济各行业对环境友好,使得人类与环境资源和谐发展、协同进化14。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杨艳琳. 资源经济发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薛晓源. 生态文明研究前沿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 2007.

4.张象枢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5.阎兆万. 产业与环境[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6.屈超. 信息经济对产业划分的影响[J].山东财经学院学报. 1996.

7.马云泽. 世界产业结构软化趋势及启示[J].桂海丛论. 2004.12.

8.郎涛 杨滢. 第四产业的内涵及经济增长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12.

9.韩凌. 李书舒. 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类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4.

10.袁增伟.毕军.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其系统解析框架[J].生态学报 2007.08.

11.汪涛. 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分类理论――立体产业分类理论 [J].学术交流 2000.11.

12. 魏杰.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几个问题 [J].经济经纬 2006.02.

13.周振华. 新产业分类:内容产业、位置产业与物质产业 [J].上海经济研究 2003.04.

14.孔令丞. 李悦. 论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J].财经问题研究 2003.09.

15.何继善戴卫明. 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01.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3

一、深刻领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不仅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

1.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用综合的目标体系来考察经济运行情况。这些指标应包括: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的优化程度;公平分配和消灭贫困程度;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程度;减少失业的程度。除以上经济指标外,一些社会政治指标通常也被列入发展目标之中,如教育水平、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程度和水平,以及个人的发展程度等。

2.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发展,我国就总体而言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还远不是世界经济强国。从世界500强企业与中国500强企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比较来看,2009年,中国500强资产总额只相当于世界500强资产规模的7.1%,营业收入相当于世界500强的9.32%,利润总额相当于世界500强的6.6%。中国500强的收入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4.64%和9.44%,而世界500强则分别是6.42%和14.67%。从中国自主品牌在世界上的位置来看,尽管中国已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以自主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的尚不足30%。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我国迅速、平稳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的战略选择。

3.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

以前有些人单纯地认为,只有推进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不断向城市转移,城市化才能得以实现,从而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当然,工业化道路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要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就不能简单地套用一些国家单纯地推进工业化的增长方式,而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东部的率先发展与中部的崛起、西部的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相协调,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相适应,对外贸易全方位展开与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相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使经济增长的效率最大化。

4.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

知识经济作为独立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和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强国之梦,就必须从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方式。

二、后危机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1.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都具有配置资源和调节利益关系的功能,但性质和作用方式不同。市场机制通过反映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信号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消除资源环境利用方式不合理和企业内部效率低下引起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问题。政府通过法律、制度和补偿机制,创造市场机制起作用的条件,消除外部性引起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实现资源环境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障碍主要源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不健全,在提供制度保障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当务之急是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治理等外部成本的资源类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优化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信贷优惠和国家投资与补贴政策,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硬化资源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约束。

二是加强竞争制度建设,处理好垄断和竞争关系,优化竞争环境。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关于竞争秩序和竞争环境的法制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竞争在促进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但竞争秩序和竞争环境仍面临地方保护、行政垄断、垄断性并购、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行业自律限制定价等问题。目前应改变长期重视产业政策、忽视竞争政策的倾向,将竞争政策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础政策。

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人分配关系,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既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人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也要调整财政支出,把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集中投入到司法、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生态等领域,为社会有效运行提供必需的安全、稳定、预期和公平环境。

四是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从现代化目标和国际比较看,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偏低,努力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但要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从资源禀赋尤其是人均水平看,不具备奢侈消费的条件,从文明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看,也不该接受不健康、不文明、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另一方面要运用正确有效的经济法律手段,矫正过于奢侈和浪费资源的消费方式。

2.积极推进政府改革,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是关键

着力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抓好政府改革,变政府的资源配置主角为公共服务型主角,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四大职能。另外,建立全面评价政府和公务员绩效的指标体系。考核政府和政府官员政绩不再主要看GDP及其增速,除GDP外,还要看失业率、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和生态保护、教育和文化发展水平、社会保障程度、人均收人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和专利申请数量、医疗卫生状况、法制环境、市场秩序、治安状况、诚信程度。

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但自主创新并不能自动实现。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从科研体制改革人手,形成良好制度环境。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就难有独立、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同样也就难以催生创新精神,从而难以产生创新成果。其次,要从国家层面整合创新要素,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持续创新的组织保障。这方面,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公平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以及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自由企业制度尤为重要。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从根本上有赖于一大批高扬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大旗企业的崛起。.实现我国经济向质量与效益并举的转变,关键是技术的自主创新。从既有的约束条件来看,我国的自主创新应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跨越式创新。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技术水平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只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自主研发,必须在关键领域掌握自主技术。二是集群式创新。这主要是指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同一类型企业的集体创新和技术外溢,从而突破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瓶颈制约。三是协作整合式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在跨越式创新的条件下,单靠企业自身的创新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政府的协调指导下,实现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力量的整合,以协作的方式推进自主创新。

4.突破单一结构优化理论,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的结构优化,从而突破了以刘易斯、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为代表的单一结构优化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全面的结构优化主要包括:(1)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2)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通过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4)通过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多区域增长极的共同协调发展;(5)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推进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结构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通过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参与经济全球化下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推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构优化。

5.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但是,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越来越多的区域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一些地区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短缺,绿色空间锐减,环境污染加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也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确定更全面、更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在经济发展中要体现这一核心,就需要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相应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加快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尽可能创造条件,推进人民群众机会均等地参与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大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受益者。新晨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4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

人类生存离不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的建设、环境的治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五个统筹发展为主调的新发展思路,这将对今后一个时期内的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可持续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1 经济增长的瓶颈与代价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走的是传统经济的老路,那就是不考虑人口质量的问题,更将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排斥在外,增长出现了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一些主要资源产品的单位消耗水平,往往都成倍甚至成十倍地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源消耗,我国是日本的11.5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英国的5.3倍、美国的4倍以上。许多重要资源,如石油、铁矿、有色金属和木材等,现在已经捉襟见肘,相当程度上依靠进口维持。中国的粗放式发展还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在近年来已经变得相当严重,需要修复的任务已经很艰巨。如“三河三湖两区”是我国区域污染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九五”期间治理的重点;中国环境污染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水域,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污染物,已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态势,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相互作用的格局,对生态系统、食品安全、人体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可以说时至今日,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近极限,积累起积重难返的沉重代价。

2 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04年中国GDP 实际增长达到9.5%,高于2003年的9.1%。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2005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专家分析认为,2004年中国的经济社会资源更加朝着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配置,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了近十几年来最好的时期,继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两次经济增长高峰之后,目前进入第三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可以说这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是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和中国逐步壮大的消费市场推动的结果;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经过多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刺激和扩大内需的努力才出现的结果。然而与此同时,一些社会经济问题的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的特殊国情,存在与快速的经济增长不协调的情况。例如,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只有0.1,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失业率仍在上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问题依然没有好转,收入差距依然在扩大;与一般消费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相对应的内需不足还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保障巨大压力并没有减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经济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

3 中国经济增长应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的共同未来》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达到最大”。要实现具有可持续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就必须改进资源开发和使用的方式,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少单位经济所生产的环境压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知识的无界性,可以连续创造,因而可以成为消耗不竭的资源,使人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3.1 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本质要求———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和制度变革

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能否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当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看,当务之急是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制度建设,建立经济增长方式顺利转变的保障机制。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就是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集约性的增长方式转变。过去我们的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是以数量扩展和价格竞争为主的,通过增加要素投入实现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带来许多弊病。而转变后的集约型增长则是以技术进步和要素效率的提高为主导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它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增长。

3.1.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与加速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变动不仅具有增长效应,而且属于集约增长效应,因为产业结构的增长效应是通过提高生产率这一途径实现的。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促进资源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把现有的产业结构推向具有更高经济效率的产业结构上,使经济结构在技术上、内容上、组织上、效益上都有一些根本性的转变。而要实现这种转变,需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近20年来,科技进步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技术更新越来越快,这使得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国家既有的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在国际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等因素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而技术创新速度以及保障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等因素变得更加重要。可以说就长期经济增长而言,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在于技术进步。

加速技术进步意味着掌握更多新技术、有更高生产率的企业在竞争中取胜;意味着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升级,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从而改变生产技术基础和生产结构;意味着能够借助科技创新,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从而加速淘汰过时的和低效率的产业及促进新兴产业成长,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并使产业出现融合趋势。大量事实表明,哪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越活跃,对创新成果的吸收和融合能力越强,创造力越强,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速度越快,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波及效果,就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业结构突变———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和升级。

3.1.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建立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保障机制

目前有几个方面的体制因素对经济增长构成明显的制约,这些因素决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进程能否顺利实现。为了建立起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保障机制,迫切需要: 建立合理的经济体制,如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优胜劣汰机制,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体系;建立技术进步的制度保障,如能够对合法产权和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加强与人力资本有关的教育、职业和专业技术培训等,使持续的技术进步有动力和条件;改革政府自身,形成对政府工作的舆论监督和其他形式的公众监督机制;对于那些长期以来受到行政干预、地方割据和部门分割,阻止了市场导向的产业重组、整合和企业兼并,从而导致了低效率竞争的领域,政府非常有必要制定相关战略,采用某些产业政策以排除行政割据等体制障碍,促进跨所有制、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加速市场引导的产业重组。

3.2 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推进循环经济科学

生态资源与环境生产要素高度短缺问题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遇到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而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率不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循环经济是将过去传统经济体制下的非成本要素———生态环境从经济系统之外独立出来,进入经济系统内部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从而改变企业获得利润而要社会大众承担生态环境成本的不对称的经济运行机制。其核心内涵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节约型经济。

推行循环经济,要求所有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所有企业开采自然资源必须按照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标准进行。那么首先,从技术层次面上,要大力发展工业生态学。所谓的工业生态学是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设计工业系统,以及工业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和能源流,通过谨慎的和合理的方法来获得那种想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以实现经济、文化和技术的持续进步。过去工业生产中物质一次性投放,产品只占其原料的20%左右,绝大部分作为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其结果是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经济是在开放体系中运行。工业生态学试图改变经济在开放体系中运行的思路,应用基本的物理学的、化学的原理,通过废物、零件、组分及原材料的循环、回收和再利用,从开放的物质流体系向封闭性的物质流体系转变,从而实现物质的永续利用,减缓自然系统中“墒”的加快增长过程,从而实现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转变为“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强化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同步可持续发展。其次,从社会角度上,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正面激励机制。循环经济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再生化需要付出成本,需要技术创新支撑,他们必须能够与直接利用初始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在成本上取得平衡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政府在对企业进行惩罚性激励进行生态保护的同时,还应该实施正面激励,建立鼓励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的制度体系、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社会机制。只有解决了制度问题,才能使企业改变生产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 周叔莲. 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 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 晨昃,陈追红,程超泽.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 经济日报工商部, 法国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 新经济革命[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5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

人类生存离不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的建设、环境的治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五个统筹发展为主调的新发展思路,这将对今后一个时期内的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可持续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1 经济增长的瓶颈与代价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走的是传统经济的老路,那就是不考虑人口质量的问题,更将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排斥在外,增长出现了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一些主要资源产品的单位消耗水平,往往都成倍甚至成十倍地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源消耗,我国是日本的11.5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英国的5.3倍、美国的4倍以上。许多重要资源,如石油、铁矿、有色金属和木材等,现在已经捉襟见肘,相当程度上依靠进口维持。中国的粗放式发展还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在近年来已经变得相当严重,需要修复的任务已经很艰巨。如“三河三湖两区”是我国区域污染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九五”期间治理的重点;中国环境污染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水域,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污染物,已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态势,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相互作用的格局,对生态系统、食品安全、人体健康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可以说时至今日,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近极限,积累起积重难返的沉重代价。

2 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04年中国GDP 实际增长达到9.5%,高于2003年的9.1%。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2005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专家分析认为,2004年中国的经济社会资源更加朝着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配置,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了近十几年来最好的时期,继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两次经济增长高峰之后,目前进入第三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可以说这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是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和中国逐步壮大的消费市场推动的结果;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经过多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刺激和扩大内需的努力才出现的结果。然而与此同时,一些社会经济问题的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的特殊国情,存在与快速的经济增长不协调的情况。例如,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只有0.1,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失业率仍在上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问题依然没有好转,收入差距依然在扩大;与一般消费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相对应的内需不足还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保障巨大压力并没有减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经济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

3 中国经济增长应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的共同未来》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达到最大”。要实现具有可持续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就必须改进资源开发和使用的方式,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少单位经济所生产的环境压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知识的无界性,可以连续创造,因而可以成为消耗不竭的资源,使人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3.1 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本质要求———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和制度变革

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能否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当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看,当务之急是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制度建设,建立经济增长方式顺利转变的保障机制。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就是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集约性的增长方式转变。过去我们的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是以数量扩展和价格竞争为主的,通过增加要素投入实现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带来许多弊病。而转变后的集约型增长则是以技术进步和要素效率的提高为主导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它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增长。

3.1.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与加速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变动不仅具有增长效应,而且属于集约增长效应,因为产业结构的增长效应是通过提高生产率这一途径实现的。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促进资源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把现有的产业结构推向具有更高经济效率的产业结构上,使经济结构在技术上、内容上、组织上、效益上都有一些根本性的转变。而要实现这种转变,需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近20年来,科技进步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技术更新越来越快,这使得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国家既有的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在国际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等因素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而技术创新速度以及保障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等因素变得更加重要。可以说就长期经济增长而言,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在于技术进步。

加速技术进步意味着掌握更多新技术、有更高生产率的企业在竞争中取胜;意味着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升级,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从而改变生产技术基础和生产结构;意味着能够借助科技创新,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从而加速淘汰过时的和低效率的产业及促进新兴产业成长,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并使产业出现融合趋势。大量事实表明,哪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越活跃,对创新成果的吸收和融合能力越强,创造力越强,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速度越快,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波及效果,就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业结构突变———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和升级。

3.1.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建立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保障机制

目前有几个方面的体制因素对经济增长构成明显的制约,这些因素决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进程能否顺利实现。为了建立起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保障机制,迫切需要: 建立合理的经济体制,如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优胜劣汰机制,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体系;建立技术进步的制度保障,如能够对合法产权和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加强与人力资本有关的教育、职业和专业技术培训等,使持续的技术进步有动力和条件;改革政府自身,形成对政府工作的舆论监督和其他形式的公众监督机制;对于那些长期以来受到行政干预、地方割据和部门分割,阻止了市场导向的产业重组、整合和企业兼并,从而导致了低效率竞争的领域,政府非常有必要制定相关战略,采用某些产业政策以排除行政割据等体制障碍,促进跨所有制、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加速市场引导的产业重组。

3.2 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推进循环经济科学

生态资源与环境生产要素高度短缺问题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遇到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而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率不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循环经济是将过去传统经济体制下的非成本要素———生态环境从经济系统之外独立出来,进入经济系统内部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从而改变企业获得利润而要社会大众承担生态环境成本的不对称的经济运行机制。其核心内涵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节约型经济。

推行循环经济,要求所有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所有企业开采自然资源必须按照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标准进行。那么首先,从技术层次面上,要大力发展工业生态学。所谓的工业生态学是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设计工业系统,以及工业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和能源流,通过谨慎的和合理的方法来获得那种想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以实现经济、文化和技术的持续进步。过去工业生产中物质一次性投放,产品只占其原料的20%左右,绝大部分作为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其结果是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经济是在开放体系中运行。工业生态学试图改变经济在开放体系中运行的思路,应用基本的物理学的、化学的原理,通过废物、零件、组分及原材料的循环、回收和再利用,从开放的物质流体系向封闭性的物质流体系转变,从而实现物质的永续利用,减缓自然系统中“墒”的加快增长过程,从而实现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转变为“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强化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同步可持续发展。其次,从社会角度上,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正面激励机制。循环经济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再生化需要付出成本,需要技术创新支撑,他们必须能够与直接利用初始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在成本上取得平衡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政府在对企业进行惩罚性激励进行生态保护的同时,还应该实施正面激励,建立鼓励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的制度体系、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社会机制。只有解决了制度问题,才能使企业改变生产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 周叔莲. 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新结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范文6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黑龙江国有林区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是各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黑龙江国有林区曾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然而,上世纪末以来,其围绕林木资源而形成的以木材开采、加工为主导的单一产业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黑龙江国有林区陷入“资源危困、经济危机”的艰难境地。如何在生态约束下调整产业结构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成为黑龙江国有林区走出“两危”困境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

一、基于循环经济调整黑龙江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的必要性

传统经济下的黑龙江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过度索取自然资产,造成对资源环境更精确化的掠夺,导致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资源环境问题。循环经济遵循5R(Rethink, Reduce, Reuse, Recycle, Repair)原则,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索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其中,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是核心,与再思考(Rethink)、再修复(Repair)共同构成完整的原则体系。(见图)其本质是对生产活动的延伸,通过再思考,为生产活动设计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程,使物质、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循环经济要求产业的生态化以及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协调性,其实质是要求产业结构合理化。5R原则的贯彻实施需在一定产业深度及较高产业结构发展的基础上,以技术体系为支撑,发展包括环保设备、材料、产品、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贡献率,促进传统资源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型转变,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通过循环经济模式的搭建,延伸产业链,由初级产品转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提高物质转换及能量多层次利用,逐渐摆脱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循环经济思路能够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源环境导向,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弥补传统思路的不足,是黑龙江国有林区走出“两危”困境的根本途径。

二、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黑龙江国有林区作为我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效益,其产业结构调整应结合林业新定位,围绕建立并完善生态、产业两大体系展开,着眼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多效益协调发展。并将循环经济贯彻始终,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发展循环经济,使林区由粗放型产业模式向集约型产业模式转变,由污染型经济生产模式向清洁型经济生产模式转变,由单向型经济运行模式向循环型经济运行模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以需求为导向,实现产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均衡。最后,应立足林区,着眼于林区社会发展,将林业产业纳入林区社会经济系统,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通盘考虑林区产业结构调整,充分考虑林区特点、林区所处发展阶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带来的人员转移问题,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林区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林区城市化进程。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建绿色产业组织

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黑龙江国有林区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从企业入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在相对完善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下,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独立经营、代表所有者利益的法人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绿色产业组织。首先,政企分开,解除行政职能,并归还企业经营决策的自,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为企业卸下沉重的历史包袱,使其轻装上阵,成为市场经济的真正主体。第二,整合资源,实行兼并重组,创建行业性企业集团或产、供、销一条龙的跨区域、跨行业集团化公司;同时,建立退出机制,对于经济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末端的企业,或兼并、或破产、停产,以保证产业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使资源向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转移。第三,创建绿色产业组织。通过树立绿色经营理念、推行绿色企业流程再造,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完成企业绿色转变。唯此,才能真正激活产业结构调整这棋盘,使黑龙江国有林区走出“两危”困境。

2.延伸产业链,创建生态园区

开展林业分类经营,保证生态林的数量和质量;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经济林,为林产加工业提供资源保障。保护好现有耕地,根据各地实际,整合农业优势资源,以基地建设为载体推动基础农业发展,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以保护环境、提升产业水平为目标,打造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水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水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以林下产品加工业为依托的林副产品循环经济链条,应用现代科技,将传统农业发展为生态型农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农业生态园区,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织。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以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生产企业为龙头,延长产业链,形成原木――锯材――实木家具,原木――胶合板、薄木――装饰材料,纤维林、“三剩”――刨花板――家具、装饰材料,纤维林、“三剩”――纸制品,以及小径木――木制品的产业链条,以生态木业园为载体,实现生产者与分解者的有效对接和能量转换,完成中观循环。

3.发展静脉产业,完善产业体系

黑龙江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应着眼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发展静脉产业,完善产业体系,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实现社会层面的大循环。静脉产业,即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是运用先进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废物资源化的产业。在资源告急、环境危机的情况下,黑龙江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建立旧物调剂信息平台,并配以便捷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区域内旧物资源的交换和共享,促成多次使用,减少浪费。同时,健全垃圾回收、废物处理等社会回收体系,根据林区实际,以政府为主导,成立专门回收组织,接受企业委托,组织收运者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分类,能直接回用的送返制造商,经处理可变成再生资源的送至资源再利用厂家循环利用;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统一回收、集中处理,尽量减少最终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大力发展包括环境技术、环境咨询等在内的环保产业,扶植环保中介组织,依靠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循环体系的建立。

4.弘扬林区绿色文化,引导第三产业发展

“再思考”是循环经济原则的首要原则,强调观念的转变,其实现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的积极行动,更需要社会公众的全面参与。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才能真正驶上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因此,要在林区开展各种层次的绿色教育,满足不同层次的绿色教育需求,提高国民的绿色科学文化素质与绿色意识;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介,开辟多元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绿色宣传,推行“生态标志”,引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城市等绿色文明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全民参与绿色行动的社会氛围。并以此带动林区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是具有林区特色的绿色服务业。在服务产品设计开发及实施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及服务方式、服务过程对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中心,积极鼓励发展绿色餐饮、绿色旅游等新型循环经济产业,使其成为林区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进步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保证。黑龙江国有林区应本着人才第一的观念,加强各个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制度,完善高级专家参与重大决策咨询或重大项目建设咨询制度。健全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以提高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为目标,着力推进机制创新,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任用、考核、流动、激励、监督制度,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并以此为基础,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组建重点实验室,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提高引进技术创新能力。引导科技成果集成,形成“科研-生产-效益”的良性循环。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技术依托,建立科技实验示范基地。组建科技开发公司,加快科技产业化步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活化知识产权,以科技成果为载体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内动力。

6.完善政策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主体。一方面,政府要归还企业经营管理的自,避免越位;另一方面,政府需完善政策法规,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障,杜绝缺位。黑龙江国有林区各级政府应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框架内,在全国性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地方性法规,并出台政策、建立有效机制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通过价格杠杆、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创建绿色产业组织,并利用资源整合优势,建立信息平台,为企业间产业链的形成提供条件,促进中观层次循环经济的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确立绿色审批、审查制度等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加大惩处力度,规范企业行为,迫使其走循环经济道路。同时,强化执行,组建一支廉洁高效的绿色执法队伍,保证政策落实到位。此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绿色协调机构,大力发展包括环境咨询、设备租赁等在内的绿色中介组织;疏通融资渠道、激活绿色市场;扶持绿色民间组织,畅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渠道;建立独立的绿色评价、监督与仲裁机构,通过社会制衡力量约束政府行为。

四、结论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层次多、跨度大、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黑龙江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只有将循环经济贯彻始终,着眼于林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多管齐下,内外兼修,才能使林区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耿玉德 万志芳: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林业科学,2006,(6)

[2]屠凤娜:循环经济下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消费导刊,2008,04

[3]王丙毅:面向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学刊,2006,5

[4]刘卫东 朱 艳:循环经济理论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北方论丛,2007,5

[5]刘 志:基于生态化的陕西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研究.理论导刊,2007,11

[6]2006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中国林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