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例6篇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1

【关键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基本理论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

有专家认为,生态恢复是指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按照生态系统自身规律演替,通过其休养生息的漫长过程,使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

水利部生态修复规划给出的定义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水土流失区,通过一定的人工辅助措施,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植被的持续生长和演替,保护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步伐,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

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

传统的小流域治理主要是修梯田、筑拦砂坝、种树种草,合理配置林地、草地、牧场和农田,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产体系,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的行为。生态修复则是针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其突破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水、保土和保肥(主要指氮、磷、钾)的目标,把对构成生态系统的若干重要元素的治理扩大到对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修复乃至重建。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主要做法概括起来是:封山禁牧或轮封轮牧,实行舍饲养畜;退耕还林(草),25。以上斜坡坚决实施退耕;部分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地区可实行生态移民,促进地方生态环境恢复;封、管、治、调相结合,即对封育区加强管理,部分地块辅以适当的水土保持工程治理,调整产业结构使封育区人民的生活不受影响并有所提高。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本理论

1、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

生态修复是针对生态退化和生态破坏而言的。当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化引起功能减弱或丧失时,生态系统是退化的。引起生态退化的原因很多,干扰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干扰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障碍,形成破坏性的波动或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系统的退化。事实上,干扰不仅仅在物种多样性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会对生物的进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干扰可分为两个方面,即自然干扰和社会干扰。自然干扰包括火、冰雹、洪水、干旱、台风、滑坡、海啸、地震、火山、冰河作用等。社会干扰包括有毒化学物的释放与污染、森林砍伐、植被过度利用、露天开采等。干扰的强度和频度是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根本原因。过大的干扰强度和频度,会使生态系统退化成为不毛之地,而严重退化的生态系统的恢复是非常困难的,常常需要采取一些生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来进行恢复,从而进一步进行植被恢复。

2、干扰与演替——生态修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

群落的自然演替机制奠定了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演替有两种基本类型: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发生哪一种类型,是由演替过程开始时土壤条件所决定的。一般地说,生态演替是可预见的和有秩序的变化系列。在演替过程中,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所代替,直到建立起一个最能适应那个环境的生态系统。生态演替可看作是在外界压力不复存在之后,生态系统所经历的一系列恢复阶段。如果给以足够的时间,演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修复所有的干扰和重建原来的顶极群落吗?事实并非总是如此,修复过程是有限度的。对受损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关键性理解之一,就是扰后演替的最终结果和它们与正常演替的关系。自然干扰作用总是使生态系统返回到生态演替的早期阶段。一些周期性的自然干扰使生态系统呈周期性演替现象,成为生态演替不可缺少的动因。人为活动的干扰是否仅仅是将一个生态系统位移到一个早期或更为初级演替阶段,还是它从开始就是与自然干扰所发生的演替明显不同的类型?实践表明这两类干扰的结果是明显不同的。干扰如果很严重,使环境变化如此重大,以致演替向新的方向进行,永远也不能重建原来的顶极群落了。当干扰持续到生态系统接近死亡阶段时,恢复与重建可以使其在某些水平上恢复平衡,但与原来的正常状态不同。天然恢复过程是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在严重干扰后,需要的时间更长。生态演替在人为干预下可能加速、延缓、改变方向以致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究竟朝哪个方向进行,就取决于人类的行为。

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 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a.退化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植等高植物篱等。

b.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乡土树种、草种。封禁在我国早就得到广泛的应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封禁只是解除了导致坡面生态系统退化的不合理放牧、刈割、开垦、樵采、挖药材等人为压力(或称人为驱动力),还需预防、解导致坡面生态系统退化的自然驱动力,如火灾、鼠害等。一般来说,自然驱动力并不是导致坡面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驱动力,但也不容忽视。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态系统可分别为8年以上、5-8年、3-5年。

(2)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在土壤侵蚀地区,导致河流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修路、开矿、樵采、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对由于这些驱动力所导致的化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是要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此外,还可采取如下两种方法:一是减少河流人工直线化的程度,增加河流弯曲度,以增加河流生境的多样性,进而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二是在河流两岸种植生物隔离带(种类和宽度应因地制宜),一方面防治面源污染,另一方面为河流水生生物增加营养源。

(3)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一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二是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到1:1左右。

(4)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对退化水库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可采取与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相同的方法。

(5)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该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

2、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1)生态自然修复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轻的生态系统。

(2)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复生态的基本技术方法是“封禁补种”法。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重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蔡建勤;张长印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水利 2004(04)

[2]焦居仁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 2003(01)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2

如果说,园林绿化是城市美容师,那么,草原生态修复就是草原的诊疗师、营养师。在这方面,蒙草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翘楚。

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草)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和信园绿化有限公司。1994年,大学期间通过开花店赚取人生第一桶金的王召明毅然选择了和自己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城市绿化作为二次创业的切入点,成立了蒙草的前身——呼和浩特市和信园绿化有限公司,并将“和、信”文化作为立足之本,明确提出了“内和、外和、自身和”和“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取利”的“三和三信”经营思想和企业文化理念。

鉴于当时国内城市园林绿化所用草坪大多依赖于进口,耗费水资源严重、维护成本较高的情况,王召明产生了将具有抗旱、耐寒、耐盐碱等特性的蒙草植物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想法。随即,他筹措资金组建研发团队,成立了独家以原生态本土乡野植物修复当地草原为理念的研究机构,开始组织对本土乡野植物的引种驯化和种质资源积累等工作。经过几年发展,至2008年,蒙草先后引种驯化160多种具有抗逆性的本土植物,通过引种驯化、培养、繁育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走出实验室、走下苗床,走向市场。并在草原生态修复、矿区生态修复、盐碱地治理与改良、节水园林等领域大量应用。

转变是全方位的,也是彻底的。从园林绿化到草原生态修复,蒙草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从园林绿化理念到草原生态系统修复理念的转变;从野生乡土植物驯化繁育到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和种质挖掘技术的转变;从园林绿化单一产业链运营模式到生态系统修复、土地立体利用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的转变;从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到扁平化管理模式的转变;从单一的产业平台到多家企业联手打造生态产业联盟平台的转变。最终,蒙草成为一个以草原、矿区、盐碱地、荒漠等自然环境生态修复以及节水园林绿化建设等为主业,致力于打造生态产业平台的最佳运营商。

核心技术 成就专家地位

蒙草拥有国内领先的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实力。先后成立抗旱植物研究院,荒漠地区生态研究所,盐碱地改良研究所,草原生态研究院,北京园林蒙草乡土植物研究院等国内一流的生态环境研究机构。吸纳了中国草学会原理事长云锦凤、著名抗旱植物研究专家王林和、园林专家高秀梅,草原生态专家纪大才、邢旗等人加盟。在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研发了野生植物驯化、繁育、制种技术,节水抗旱园林绿化技术,生态修复集成技术等核心技术。

在业务体系方面,蒙草业务已涵盖生态修复,节水园林,生态牧场,蒙草种业,现代草业几大领域。

光芒在身 不忘回报社会

秉承“建设美丽中国、助推生态文明、用绿色梦托起中国梦”的企业使命,蒙草要做“中国草原生态修复与节水园林专家”。成立10多年来,蒙草在业务成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先后获得“中国生态建设贡献奖”、最佳环境贡献上市公司、安永企业家奖,福布斯中国上市潜力企业第50强等荣誉称号,同时公司董事长王召明还被评为CCTV年度经济人物。

光芒在身,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不忘回报社会。

蒙草,作为“播撒绿色、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使者,2013年,与中央电视合发起了大型生态主题活动“小草行动”。通过讲述小草、草原、生态圈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及理念来唤醒社会各界对生态的重视保护、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以实际行动自觉地践行生态文明,让绿色梦成就中国梦。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机制,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该公益活动得到了政府、NGO组织、学术机构、企业单位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引导人们选择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积极、理性、深入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上获得了共鸣。

打造品质 成就“美丽中国梦”

中共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内蒙古也作出了“建设北疆生态屏障的发展定位”。重任在肩思奋进,2013年,蒙草与本富牧业联合发起,汇聚了30多家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社会团体等,成立了生态产业联盟。作为国内生态产业模式探索和实践的先行者,其旨在于,“以草原生态修复为基础,致力于打造草原种质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现代牧场建设运营——绿色养殖加工及新能源应用——新牧区建设”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平台,将草原生态修复从单纯的绿化种草转向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综合草原生态文明建设。

随后,“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在蒙草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国内第一家“草原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草原生态产业联盟)的技术平台载体。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3

2000年以来,鄂尔多斯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生态建设,采取大面积保护、小面积治理的策略,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07年底,全市森林总面积达到2620万亩,森林面积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47.49万亩,相当于前20年年平均增长速度的3.7倍;森林覆被率达到20.07%,比2000年增加了7.9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13个百分点,2007年实现了2个百分点的跨越。在森林面积不断增长的同时,草原生态系统也有比较明显的恢复,植被覆盖度达到7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鄂尔多斯市的生态建设后续产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为生态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截至2007年底,全市已建成沙柳工业原料林基地585万亩,年产灌木枝条117万吨;建成柠条、杨柴饲料林基地1310万亩,年产饲料268万吨;建成沙棘林基地4|0万亩,年采果1.2万吨。林沙企业丰厚的利润,吸引了各地投资者来鄂尔多斯投资,林沙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已经建成碧森种业、碧海木业、宏业人造板、天骄人造板、东达纸业、高原圣果、天骄食品等规模以上林沙企业20多家。随着生态环境的整体好转,“沙棘封沟、柠条缠腰、松柏戴帽”成为了鄂尔多斯生态的真实写照,成吉思汗陵、响沙湾、恩格贝、七星湖等20多处旅游景点吸引了广大游客。2007年,鄂尔多斯建成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共接待游客1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亿元。2007年,鄂尔多斯市林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23亿元、16亿元,农牧民来自林业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780元,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鄂尔多斯走出一条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2000年全市沙尘暴发生数量为10次,扬沙天气达到21次,而2007年全市仅有2次沙尘暴,12次扬沙天气,分别减少了80%和43%。全市森林资源每年将吸收二氧化碳约3.2亿吨、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约62万吨、释放氧气约2.3亿吨、消减粉尘约11亿吨、涵养水源约15亿立方米、防风固沙约8385万亩、阻滞入黄泥沙约2000多万吨。

二、鄂尔多斯市生态修复工作的经验及几点启示

(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市历届党委、政府将生态建设作为求生存、图发展、谋富裕的根本大计和最大的基本建设来抓,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同时注重生态建设后续产业的培育,将后续产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建设的特殊部分予以扶持,以后续产业的发展拉动生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支持生态建设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艰辛拼搏,终于实现了生态状况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二)统一规划、分区发展

2007年,鄂尔多斯市编制了《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将全市分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三个主体功能区;其中,优化开发区的生态环境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农牧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优越,开发潜力大,产业发展空间较为广阔,是农牧业经济主要发展区;限制开发区的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是重点抓好人口转移和农牧业集约化发展;禁止开发区的生态环境严重退化,不具备农牧业生产条件,不宜人居和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方向是重点搞好生态修复。“三区”规划为科学发展,集中恢复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三)财政大力支持

目前,虽然环保产业和生态建设后续产业的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这一类产业的发展仅仅是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修复需要投入的资金之间差距还比较大。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来看,生态环二境的保护和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这一领域的投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资;因此,财政的大力支持是必要条件。截至2007年底,国家累计投入鄂尔多斯市退耕还林建设资金达14.3亿元,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502.7万亩,完成飞播造林684万亩、封山封沙育林130.96万亩,完成三北四期工程人工造林32.9万亩;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建成部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7个,全市保护区面积达到了1163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8.9%;城市绿化也需要公共财政投入来完成,全市2007年投入“四区”绿化投资达到了22.19亿元。

(四)积极发展生态建设后续产业

2007年,鄂尔多斯市林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23亿元、16亿元,农牧民来自林业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780元,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后续产业的滚动发展也可为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缓解生态建设资金短缺这一“瓶颈”制约;给农牧民带来的增收效益能调动广大农牧民和其他经济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成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五)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转变生产方式

1 工业生产方面。工业开发和污染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鄂尔多斯在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中,提出了高起点、高科技、长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总体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工业园区内小循环和全市范围内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有效地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使节能减排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发展循环经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减少工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根本途径。

2 农业生产方面。牧区过度放牧、农区种植业粗放式经营是造成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原因。针对这一问题,鄂尔多斯市按照“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靠养增收”的农牧业产业发展新思路,全面调整了农牧业产业结构。首先是种养结构从过去牧区单纯放牧养畜,农区单一种粮的格局,调整为牧区“引种入牧”、农区“引牧人农”,使农牧业经济协调、合理的向前发展,逐渐形成了种植业为畜牧业服务的生产方式;其次是种植结构由原来的粮、经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草三元结构,加大了优良牧草在种植业中的比重,高产优质的牧草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再次是农牧业生产方式由过去的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调整,一些产业化、集约型项目实施后,农牧民科学利用资源、靠养增收的愿望显著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产业水平低、生产方式原始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和

排放量大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优化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提升产业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转变生产方式;这是区域生态环境修复的根本出路所在。

(六)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鄂尔多斯市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出台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短短5年内,植被覆盖度就提高到75%,生态环境有很大的改善;近些年,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防沙治沙法》、《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克服重重困难,坚决贯彻执行这些法律、法规、政策,是生态环境修复取得成功的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证。

三、鄂尔多斯市生态修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支持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鄂尔多斯市不断完善政策,活化机制,形成社会各方面多元参与生态建设的格局;坚持“个体、集体、国家一齐上,以个体为主”,“谁造谁有,合造共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立草为业、舍饲圈养,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一乡一镇建设一园一区”等生态保护建设政策,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但这些措施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应该将其制度化、法律化,以确保其连续性和稳定性。此外,生态建设主体与政府、金融组织、排污企业、研发组织、技术服务机构之间的利益互动机制尚未形成,这也直接影响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水资源的稀缺性重视不够

鄂尔多斯市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贫乏。根据《鄂尔多斯市能源与重化工产业布局规划报告》,鄂尔多斯市总的水资源量为37.62亿立方米,预计“十一五”期间,水资源需求量约为每年2.23亿立方米,到2015年,水资源需求量将达到每年6亿立方米,水资源压力很大;但从鄂尔多斯市目前的工业项目生产情况看,每生产1吨焦炭需要水1.5吨,而其它正在发展的煤化工产品耗水量均要比焦炭耗水多10倍以上,每生产1吨甲醇要耗水17吨,每生产1吨二甲醚要耗水14吨,每生产1吨合成氨要耗水18吨,每生产1吨煤制油要耗水12吨,而这些产业的大部分生产企业节水技术落后,回水利用效率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若不立即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或限制生产,势必造成地下水位的迅速下降,导致大量的原生固沙植被的根系难以吸取地下水,一旦遇到大旱天气,将引发难以估计的生态灾难。

四、支持鄂尔多斯市生态修复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投融资体制和机制,确保资金供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措生态修复资金必须解放思想,广开门路,扩展主体,分散风险,提高筹措资金的效率。建议采取以下途径筹集资金:

1 财政拨款。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其受益对象是全社会,具有公共性,因此,理应由政府的公共财政来支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政府可通过直接投资、财政补贴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来实现投资目的。

2 实行绿色保证金制度。规定企业按照其可能造成的污染程度在年初或某项目建设之前缴纳一定的环境污染保证金,如果到年末或项目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危害超过了一定标准,那么这笔保证金就自动地被充公并人生态补偿资金中去;反之,则可收回。建议鄂尔多斯政府在管理当地矿产资源开发企业过程中一定要实行严格的环境保证金制度,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筹资途径。

3 滚动发展生态建设后续产业。鄂尔多斯市的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探索出了有实践价值的发展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后续产业,逆向拉动生态修复工作,是完全适合鄂尔多斯市市情的。坚持走这条路子,必将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

4 BOT融资方式。通过政府或所属机构为投资者提供特许协议,准许投资方开发建设某一生态项目,项目建成后在一定期限内独立经营获得利润,协议期满后将项目无偿转交给政府或所属机构。这种由政府承担投资风险、企业直接出资的方式是西部生态建设摆脱资金短缺困境的可行方式,在资源富集的鄂尔多斯地区,这一方式的可行性更强。

5 培育和发展生态资本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越来越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是金融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首先,可以考虑利用股票市场支持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生态环保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将效益好的企业推荐上市。在上市公司的审批上,国家应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生态环保企业上市发行股票,通过社会融资实现企业资本的筹集和扩张,增强企业的环保投资能力。其次,利用债券市场发行生态环保债券;再次,引进国际信贷,环保投资公司既可作为法人吸引外资,也可作为中介人、担保人协助企业吸引外资。今后10年内,全世界对“绿色工程”投资的银行贷款数量将增加2倍,各级政府应抓住这个机遇引进国际信贷,发展环保产业。

6 通过公益性部门筹集基金。基金的来源主要是接受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单位、个人和国内单位、个人的捐赠或援助。生态效益具有公共性,各国的生态环境对世界的生态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接受一些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单位的捐款或援助是可能的;目前已经有一些国际组织对我国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了资金援助,如世界环境基金(GEF)、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将提高,一些高收入单位和个人对生态建设捐款也将会增加。

(二)重点扶持,突出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生态修复需要的资金数量较大,但目前能够用于生态修复的公共财政资金是有限的;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应对财政支持的项目或工程予以排序,突出重点。建议鄂尔多斯市的生态修复资金重点支持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发展、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重点污染治理工程。

(三)科学管理,创新资金使用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

1 整合资金,发挥要素聚集的规模效应。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全市生态修复的总体规划制定出财政支持生态修复的规划,将分散于各部门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如现有水土保持、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专项资金等)整合使用,并确定资金投放的重点和顺序;具体实施时建议以项目或旗县为单位整合资金,便于发挥资金聚集的规模效应。

2 设立专项基金,创新资金管理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筹集到的生态修复资金建议设立分类专项基金如污染治理基金、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基金,植树造林基金等,而且基金的使用与管理应组建专业规范的基金管理公司,采用市场化的方法和规则去运作,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建立专家评估体系,完善项目立项办法和审批程序;在具体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对社会公开招标,以降低生态修复的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生态补偿资金效益评价方案中应确定明确的、可计量的生态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以保证评估、检查和验收的可行性。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基金的投资决策系统,健全资金管理与运行机制是有实践探索价值的资金管理模式。

(四)完善对生态产业、环保产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政策

整合分散于各项税收中的环保优惠措施,制定环保产业、生态产业的优惠政策:如环保企业可享受一定的所得税减免的优惠;对环保设备采用低税率;对环保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实行投资退税,以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于环保产业和生态产业。制定环保技术标准,对高新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引进和使用给予税收鼓励和财政补贴,如对技术转让给予税收减免,技术转让费允许税前扣除,对引进环保技术给予税收优惠和奖励等。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作者简介]王英平(1977-),女,副研究员,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农村经济。

[摘要] 新疆是中国典型的绿洲生态脆弱区域。多年来,自治区不断加大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新疆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和人口过快增长的双重挤压下,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当前,新疆要紧紧抓住全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继续加大森林、草原、荒漠、湿地与河湖、农田、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在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为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关键词 ] 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水资源

新疆幅员辽阔,生态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气候干旱,是中国典型的内生性经济区域。新疆正处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巨大压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加强新疆生态保护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新疆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把新疆建设成为中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保障。

一、新疆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的成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逐渐加深,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疆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战略部署,立足实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经过多年努力,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

2000年以来,累计造林247.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92%提高到4.24%,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23.5%。林地面积从197.8万公顷增加到23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从2.76亿立方米增加到3.36亿立方米。初步建成了以绿洲内部农田林网、绿洲外缘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天然荒漠林和山区天然林为主体的立体生态屏障。

(二)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取得显著进展

截至2013年底,共完成草原围栏建设2.03亿亩(其中:禁牧5810万亩,休牧12320万亩,划区轮牧2170万亩);补播改良草原5108万亩;实现草原禁牧1.515亿亩,草畜平衡区划5.385亿亩。草原“三化”得到初步遏制,草原生态恢复明显加快。2013年,全疆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0%,较2012年增长4%;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的鲜草产量和可食鲜草产量分别比非工程区提高53.5%和62.1%;禁牧区牧草产量较2010年增长了44%,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日趋丰富;草畜平衡区牧草产量较2010年增长了14%,全疆暖季放牧场基本达到草畜平衡。

(三)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整体恶化趋势初步遏制

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土地荒漠化面积减少。据2010年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较2004年减少423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年扩展速度由104.2平方公里减少到82.8平方公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减少了523平方公里。

(四)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取得积极进展

据2014年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湿地面积较2003年增加了252.88万公顷;截至2013年底,共建立部级湿地公园24处,保护面积211.31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53.52%,重点湿地区域的保护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连续14次为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生态输水,塔里木河实现全年不断流,绿色走廊逐步恢复。

(五)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与改良取得一定成效

通过开展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有效提高了耕地蓄水抗旱和生产能力;通过农田林网化建设,全疆82个县市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45个县市达到国家平原绿化标准,农田抗风沙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农田土壤结构和保肥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六)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创建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绿地面积快速增长,绿化水平逐年提高。2013年,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5.36万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08平方米。

(七)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加强重点风沙区绿洲天然荒漠林封育保护以及小流域水土保持试点示范和生态修复,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截至2013年底,新疆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550.5平方公里,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

(八)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日益加强

开展了以县域行政区为单元的新疆生物多样性评价,初步掌握了新疆生物多样性现状;加强了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生态保护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4%;实施野生种质资源保护与扩繁建设项目,一批特有、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恢复和增加,加快了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强化了外来入侵物种预防和控制管理。

二、新疆生态保护与建设面临的问题

新疆生态保护与建设面临的总体形势是,工程治理区呈现生态改善的良好势头,但在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和人口过快增长的双重挤压下,整体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1 ]。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

新疆经济社会用水总量已经达到617亿立方米,已经超过国家下达新疆2030年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74%,已超过国际上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率不宜超过60%的标准。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北疆地区地下水开采率达到98.5%;东疆地区地下水开采率高达164.8%,属于区域性整体严重超采状况。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土地荒漠化、沙化面积大,局部威胁加重

新疆是全国荒漠化、沙化面积最大的省区。据2010年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107.1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0.8%,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64.34%;新疆沙化土地面积74.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43.1%,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44.84%。主要分布在喀什、巴州、阿克苏3地(州)的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4.75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2.85%。受过度放牧、滥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以及降水量偏少等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塔里木河下游沙化土地处于扩展状态。

(三)部分湿地、河湖生态功能退化

部分湿地开垦、淤积、缺水仍然严重,生态功能降低或丧失。部分湿地养殖、捕鱼、采盐、旅游开发等导致湿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经济社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导致湖泊水面缩小,河流径流量减少,部分河流下游断水,水生态破坏严重。部分地区将未经处理的“三废”、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直接向湿地排放,湿地污染加剧。

(四)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峻

据2010-2012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统计,新疆水土流失面积88.54万平方公里,占全疆国土面积的53.34%,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0.02%,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风力侵蚀遍布全疆,侵蚀面积占到新疆水土流失面积的90.1%;水力侵蚀面积8.76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水土流失面积的9.9%,虽面积不大,但破坏性强。风沙灾害严重,沙尘、浮尘等灾害天气频发,有效遏制风沙、保护绿洲水土资源的任务依然艰巨。

(五)森林资源人均水平低,造林难度大,改造任务重

新疆人均森林面积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9.6%,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呈现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的特点。70%以上的宜林地集中在岩石裸露、土壤瘠薄的山区和水资源紧缺、远离绿洲农区的荒漠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同时,还面临着成过熟林分增多,老化防护林改造修复任务加重等新问题。

(六)草地退化依然严重

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利用和人为破坏,新疆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积仍占50%以上,已恢复的草原生态仍很脆弱。一些地区过度强调草原开发利用,主要牧区天然草原牲畜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超载,超载率达到了19%左右。垦草种粮、非法采矿、挖沙采石、滥采乱挖草原野生植物资源等破坏草原现象依然存在,全面恢复草原生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七)耕地等级低,质量不高

新疆现有耕地绝大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戈壁、沙漠、碱滩开垦而来,耕地水土流失、次生盐渍化、土壤沙化等问题严重。目前,新疆耕地中中低产田面积约占三分之二以上,盐碱耕地面积占灌区耕地总面积的32.1%。占优补劣、重用轻养的现象严重,加上作物连作连茬,绿肥牧草种植比例低,土壤残留污染增多,土壤退化、耕性变差、养分失衡。

(八)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新疆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动物已有83种,约占全国濒危动物种数的15.4%,其中列为极危的24种。新疆自然保护区数量少、面积小,保护范围有限,部分物种尚未得到全面保护;部分当地政府出于发展的需要,将部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功能区调出保护区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不利影响。农作物种质资源流失现象严重,许多重要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原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原生境保护点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破坏速度。大量外来入侵物种也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2 ]。

三、加强新疆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继续加大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培育

围绕构筑中国西部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目标,依托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大公益林建设和管护,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培育与保护。继续加大山区天然林、荒漠河谷天然林的保护力度,组织实施好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天山阿尔泰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和伊犁河谷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工程建设。加快启动天山、阿尔泰山前山带原始森林恢复再造等工程,积极谋划天山水源涵养区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塔里木河流域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加强新造林地管理和中幼龄林抚育,加快林木良种化进程,提高良种使用率和基地供种率。加大对稀疏天然林的封育、补植补造和对重要水源地、森林公园等地人工林的培育改造,进一步提升天然林生态功能。积极采取禁牧、休牧和轮牧等方式加大对林地放牧区域的有效保护,严禁破坏林木和管护设施。加强农村和城市周边防护林建设,加快建立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加大对退化防护林的更新改造。

(二)加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治理

加强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进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实现草畜平衡,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强化草原火灾、生物灾害、旱灾、寒潮风雪灾害等防控,提高草原灾害防治能力。加快草原治理,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加大“三化”草原治理力度,改良复壮退化草原。进一步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游牧民定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由四季游牧、靠天养畜向暖季放牧、冷季舍饲转变,增加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牧民收入。加强牧区水利工程建设,加快人工饲草料地节水技术应用,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扩大人工饲草料地建设规模。

(三)加强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按照《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的总体部署,以保护和拯救现有天然荒漠植被和绿洲为重点,竭力遏制沙漠化土地扩展趋势,抑制流沙侵袭。加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通过造林营林、沙化草原治理,增加林草植被;实施保护性耕作、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源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起沙扬尘,重点推进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严禁在封禁保护区内滥牧、滥樵、滥采,严格管控封禁保护区域内开发建设活动,促进荒漠植被自然修复。适度发展沙区特色产业,加强沙区种植、养殖、精深加工、可再生能源和沙地景观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加强防沙治沙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荒漠化和沙化监测预警体系,适时跟踪监测荒漠化和沙化动态变化,增强防沙治沙工作科学依据。

(四)积极推进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

构建湿地、河湖保护管理体系,强化保护与管理能力建设,促进重要生态区域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采取水量调配、生态补水、河湖水系连通,确保重要湿地和河湖生态用水,组织开展重要河湖健康评估;通过加强围垦湿地退还、河岸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湿地植被恢复、有害生物防控、人工湿地减污等措施,开展湿地综合治理。继续加大水源涵养林源头、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的保护建设力度,重点做好艾比湖、博斯腾湖、艾丁湖湿地生态修复工作,保护赛里木湖及其周边山地草甸的生态环境完整性;实施孔雀河—罗布泊湿地、额尔齐斯河流域湿地、伊犁河流域湿地、塔里木河流域湿地、乌伦古河湿地等的保护与恢复工程,努力使重点流域和湖泊生态得到有效保护与修复。加强河湖和地下水保护管理,确定河流最小流量和湖泊最低水面预警和控制指标。

(五)积极做好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改良

提高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功能,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推广免(少)耕播种、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加大高效生态旱作节水农业基地建设力度。强化农田生态保育,推广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开展盐碱化、沙化土壤改良培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退地减水步伐,大力发展渠道防渗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逐步退还生态用水。加强退化农田防护林修复力度,重点做好受大风、沙尘暴等影响严重区域和水土流失易发区农田防护工程建设。加强病虫草鼠害综合控制技术应用,扩大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面积,减轻农药污染。积极推进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扩大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整县推进试点范围。逐步健全和完善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制度,提高重金属污染防治水平。

(六)加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和改善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加强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拓展构建多功能兼顾的复合城市绿色空间。增强环境自净能力,积极推进塔里木盆地周边、准格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加强交错带植被保护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减轻沙尘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积极推行立体绿化,提升城市绿地品质,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提升完善绿地功能,推行绿道网络建设,在乌鲁木齐市、地州各中心城市以及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开展城市绿道、绿廊示范工程建设 [3 ]。积极保护和治理城市河湖水生态,加强河湖水体沿岸绿化建设,恢复水陆交界处的生物多样性。大力推广滴管、喷灌等节水、节材技术,有效缓解用水矛盾,增强水资源的利用水平,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七)综合实治防治水土流失

优化配置工程、植物和耕作措施,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加大北疆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继续做好南疆地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工作。加大湖泊、湿地、饮用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护工程建设力度;实施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加快水源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步伐。强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城郊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做好易灾区和重点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重点推进伊犁河、开都河和喀什噶尔河等重点流域和天山北坡经济带河湖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加强预防监督,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落实水土保持设计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强化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科学设置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八)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加大新疆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和景观多样性保护力度,完善保护网络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和评估,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体系,新疆濒危物种名录,重点做好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和大型真菌受威胁现状评估。强化阿尔泰山区、准噶尔西部山地、天山山区、塔里木河流域、若羌库木塔格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减贫示范,针对自然本底较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开展保护示范;在生物多样性重要、敏感并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区域,开展恢复示范;在生物多样性丰富、减贫任务繁重的经济欠发达区域,以地方为主,开展减贫示范。对尚未得到有效保护的典型生态系统、典型自然景观、特有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域,加快划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对受损的典型生态系统和物种加以恢复。加大对一些特有珍稀和濒危的物种的迁地保护,恢复极小种群、重要野生动植物资源;做好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等典型自然景观和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河湖鱼类生态系统完整性。

(九)加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决守住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以河湖库水系连通为途径,集中推进骨干枢纽、重点水源、引调水工程建设,着力增强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 [4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协调河流上中下游、人工绿洲与天然生态的用水关系,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加强农业退地减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严禁地下水超量开采,科学制定各区域地下水和地下水位双控制指标,明确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逐步消减地下水超采量。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县市,先行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启动流域、州、市(地)水生态文明试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取水总量达到或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的用水限制,采取节约用水、水权转换、退地还水等方式解决用水问题。

参考文献

[1]袁烨城,刘海江,李宝林,等. 2000-2010年新疆陆地生态系统变化格局与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3):300-308.

[2]袁国映,陈丽,程芸.新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研究[J].新疆环境保护,2010,(1):1-6.

[3]潘先建,何秉宇.乌鲁木齐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31-34.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5

关键词草原生态;项目建设;宁夏中卫;沙坡头区

中图分类号 s81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320-02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物质资料,也是宁夏中部干旱带和腾格里沙漠南缘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当前,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草原超载过牧、沙化、退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宁夏自2003年5月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封山禁牧,给草原创造休养生息的机会。中卫市沙坡头区响应自治区号召实行全境禁牧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家退牧还草项目资金,通过草原围栏、补播改良等措施,对草原进行管理、保护和建设,促进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草原植被的恢复、草原生产力的提高和当地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卫市沙坡头区有天然草原27.67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6.73%,草场类型主要有草原化荒漠类、荒漠化草原类、干草原类和灌丛草原类,分别占草原总面积的69.700%、29.800%、0.076%和0.064%,植被盖度为15%~29%,平均产草480 kg/hm2。天然草原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植被稀疏,年均降雨量不足200 mm,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0倍。

1草原基本建设情况

1.1围栏及补播建设

2003—2009年,中卫市沙坡头区共争取国家退牧还草资金10 044万元,建设草原围栏面积20万hm2,涉及香山乡、宣和镇、永康镇、常乐镇、镇罗镇、东园镇和迎水桥镇7个镇(乡),涵盖了沙坡头区有草原分布的镇(乡)。WWw.133229.COm

1.2补播改良建设

多年来通过撒播、点播和条播适宜当地种植和生长的牧草种子,共计完成补播改良面积2.53万hm2。

1.3饲料粮现金补助结余资金兑付及建设

根据项目建设的要求,退牧还草饲料粮现金补助执行人均草场3.33 hm2的政策标准,采用政府补贴“一卡通”的形式,对涉及草原分布的香山乡、永康镇、常乐镇、迎水桥镇、兴仁镇和蒿川乡6个镇(乡)20个行政村3 758户16 640人进行现金补助,共兑付现金2 044.52万元,全额补贴农民。对于结余的2 608万元资金用于禁牧草原承包户发展人工种草、棚圈建设和购置饲草加工机械。8年来,共种植优质牧草3.55万hm2,建设养殖棚圈442.2万m2,购置饲草加工机械1 886台。极大地缓解了群众发展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缺草、缺料、缺乏加工机械和家畜圈棚的问题,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1.4封山禁牧成效

自2003年全区实施封山禁牧工作以来,全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和全面实行草原禁牧决定的精神,认真落实各项禁牧措施,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修棚建圈、贮草备料、围栏封育,积极推行羊只下山、圈养舍饲、种草养畜等措施。通过项目支持和政策扶持,解决禁牧封育后羊只舍饲圈养无基础设施和缺草少料的问题,确保草原禁牧后羊只生产不滑坡、群众生活有保障。

2效益分析

2.1生态效益

随着退牧还草围栏工程的实施,结合封山禁牧工作,退化、沙化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经2004—2010年草原生产力测算分析,以荒漠草原类主要类型的天然草原产鲜草量达到1 477 kg/hm2,分别是2005、2006年的2.89倍和6.08倍;植被覆盖度达到37%,比2005、2006年增加了8%和14%。随着草原植被的恢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草原退化、沙化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大雨地面流径冲刷量降低,草原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2.2社会效益

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确保了草原禁牧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区域草畜资源、土地资源、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为稳定发展羊产业,促进山繁川育、农牧互补、异地育肥养羊模式创造了条件[4]。

3取得的经验

草原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在近几年退牧还草项目建设和封山禁牧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经验。

3.1积极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对于保护天然草场,恢复草原植被,防止草牧场进一步退化、沙化,转变广大牧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观念,发展效益畜牧业,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民收入,致富达小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改变粗放经营方式造成的滥垦滥伐、超载过牧现状,以及在自然环境恶劣、草牧场逐年退化沙化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恢复草场植被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并为提高农牧民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5]。

3.2因地采取不同放牧方式

根据该地区草原生态现状,在草场退化、沙化地段采用禁牧、休牧,为退化草原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原,提高单位面积载畜量及家畜生产能力,改善草群植被结构,实现草畜平衡,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利条件,达到草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6]。

3.3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持

政策支持是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强有力手段。禁牧后羊只进行舍饲圈养,最突出的是圈舍和饲草料加工机械的问题,市草原站通过争取国家项目建设的支持,依靠项目带动,实行政府补一点、农民筹一点的形式,充分利用退牧还草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8年来,沙坡头区利用项目建设资金兴建的各类家畜圈舍,解决了农民群众禁牧的后顾之忧。

3.4加强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是发展畜牧业的可靠保证。针对草原禁牧后农户对舍饲养殖中出现的问题,市农牧林业局组织畜牧技术人员深入乡、村、户,大力推广饲草料制作、暖棚养殖、人工种草、疫病防治等新技术,积极推广优良种畜、优质牧草品种,引导农民群众调整畜群结构。并组织养殖户到其他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外市县的先进经验。通过技术培训和观摩学习,基本提高了广大农户发展舍饲养殖的信心,为草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整理

4参考文献

[1] 张见席,李继胜,纪爱平.岷县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j].定西科技,2010(2):21-23.

[2] 曹秀霞,钱爱萍.宁南山区草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b12):360-362.

[3] 李月辉,肖俭 张小勤.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3):49-50.

[4] 邹刚,翟卫华.科学养畜与草原生态平衡的保护[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6):27.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范文6

2014年春节前夕,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内蒙古要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

如今,三年时间过去了,总书记嘱托内蒙古的这三项制度改革进展得如何呢?

“复方疗法”保护生态

在内蒙古,东西向的阴山山脉是维护和保持其内亚荒漠草原生态稳定的重要山脉,其中中段的大青山则是山地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如今,在大青山前坡游走,山上的连片森林与山脚下的广袤草原相得益彰,然而,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块生态宝地,在过去却是一片荒地。

对于资深骑友张永平而言,大青山曾是他骑行的好去处。然而,十多年前,大青山就已慢慢淡出了他的视线。“那时候大青山的环境就不适合骑行了。”原来,随着城镇化发展对建材需求的增大,在大青山前坡出现了很多采石场、白灰场、挖沙场、搅拌站等矿石企业,不仅弄得砂石、黄沙漫天,道路也遭到了破坏,原来大面积的草地、森林也越来越小,水土流失、地被退化严重。

这样的环境破坏不仅让老百姓叹息,更是政府心中的大石头。201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以八个发展定位、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和七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8337”发展思路,其中就明确提出要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并且要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实际上,在2012年,这一发展思路就体现在大青山南坡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中。整个治理区域总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其中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承担了127平方公里,是工程的绝对主力。

对于这个投资额高达百亿的大项目,新城区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期限仅5年,目标绿化覆盖率要达到80%。在这么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面前,新城区没有当作应急工程来对待,而是全盘考量、科学论证、综合施策,运用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生态建设、旧村改造、产业经营相互叠加的‘复方疗法’,系统推进大青山前坡综合治理。” 新城区委书记张锐强调道。

在这套“复方疗法”中,科学论证无疑是关键,呼和塔拉万亩草原的生态修复项目就体现了这点。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草生态”)作为该项目的承建方,是一家以草为业的上市公司,其核心生态修复理念是“尊重自然规律、模拟天然草场,实施人工干预下的自然修复”。

为了能践行这一理念,蒙草生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工程。对于呼和塔拉万亩草原的生态修复,蒙草生态首先实施了基础调研,对场地周围的地形地貌、土壤结构、植被退化状况、水分条件、肥力等开展调研和科学论证。基于调研,蒙草生态根据典型草原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植物,采用禾本科和豆科相结合,草本、灌木和花卉相搭配的原则,应用了抗旱、低碳的蒙古冰草、羊草、补血草等50多种乡土植物。

而后,蒙草生态通过清理垃圾砾石、平整地形、耱地、土壤镇压、松土、耙地等对土壤进行了改良。接着,以人工和机器将经过科学配比的草种进行播种,并量化配比,引入了诸如蚯蚓、蜜蜂、菌群等促进当地草原生态系统构建的动植物。经过3年的自然生长,广袤的绿草重新回到了这片土地。

如今,不仅呼和塔拉草原恢复了过去风貌,山坡上也种上了成片成片的绿树,并建起了5万亩森林公园,融入了林下经济、草原马汇、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2015年,在这片草原上,还成功举办了首届中蒙博览会。得益于这套“复方疗法”,大青山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当张永平骑着山地车回到这片他阔别了10多年的草原和森林时,他由衷地感叹:“大青山,真的大变样了!”

其实,不仅在大青山前坡,近几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这片土地上开展的大大小小生态修复和保o项目不计其数。科尔沁的沙地修复、阿拉善的荒漠治理、巴彦淖尔盐碱地修复、乌海矿山修复、白云鄂博矿山生态修复、白泉山荒山生态治理、扎鲁特破损山体修复、海绵城市建设、节水园林建设、呼伦贝尔生态草牧业试验区建设等项目让绿色在这片土地上慢慢扩散开来。不仅要有修复和保护,还要有预防和预警,包头市环保局为此专门建立了环境质量预报预警中心和环境监管调度指挥中心,中心建成2年以来,全市全年空气优良天数增加了82天。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在全自治区范围内进行推广。

“内蒙古自治区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上是非常坚决的,不仅从党委到政府各部门有一系列政策,还将科研机构、企业都纳入进来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院长韩国栋说道。

产学研齐发力

在内蒙古这场浩浩荡荡的生态保护运动中,科技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企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呼和塔拉草原的生态修复为何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有明显成效?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从事的产业其实并不神秘,就是把最适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的植物驯化出来,大规模地推广运用到生态修复、园林绿化和生态牧场以及牧草种业上去。”别看“驯化”与“推广”就两个简单的词语,其背后是科研工作者们勤劳攻关的结晶。针对具有不同典型代表性的生态修复类型,蒙草生态建立了包括和林格尔抗旱植物、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畜牧产业、呼伦贝尔耐寒植物、巴彦淖尔盐碱地改良、阿拉善荒漠生态修复、通辽蒙草沙地治理与林草牧业、京津冀乡土植物等12家科研机构。

在建立研究院、培育乡土植物、研究修复技术的同时,蒙草生态还在储备生态修复大数据,其中草原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中已有草原种质资源1700多种,2400余份;植物标本1600多种,10000余份;各类土样11300多份。依托这一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蒙草生态开发出了以修复类型和经纬度为依据的系列产品,只要了解修复类型或者经纬度,就可以提供相应的草原生态包,里面包含种子、肥料等生态修复必备元素。

在这样一套产学研一体化的机制下,蒙草生态得以迅速抓住呼和塔拉万亩草原修复的关键,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成效。不只在呼和塔拉,成立20余年恚蒙草生态已经开展了千余项生态修复工程,不仅遍布内蒙古自治区,还承接了杭州、厦门的生态景观建设,更走出了国门,向包括迪拜等在内的中东城市输出我国的生态修复技术。

在内蒙古,像蒙草生态这样融合产学研的生态环保企业不止一家。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盛生态”)着力打造“蒙树”品牌,成立于2011年的它也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院――和盛生态科技研究院,致力于生态修复的林业研究。该公司建设的“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项目”通过种植乔木、管理灌木、恢复草地、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措施成功恢复了4万亩植被严重退化的黄土丘陵,不仅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申请注册,还获得了“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CCB)标准的金牌认证。

“这两家企业的方向都是对的,以绿色产业为先导,利用适应当地的物种资源进行生态修复,而有一些生态修复,虽然引入其他物种在当时看效果不错,但过几年就不见效果了。这就是因地制宜,具有可持续性。”韩国栋分析道,“不过除了技术的可持续性,还要有模式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将生态修复与经济,特别是社区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说白了,就是要带动当地老百姓发家致富。

龙头企业带领农牧民“造血”

蒙草生态和和盛生态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保护领域的龙头企业,他们不仅有着扎实深厚的生态修复和保护的科研功底,在具体推行过程中,还十分注重与当地老百姓的互动。 “如果长期以来的植树造林和绿化保护没有和社区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老乡的收入没有增加,甚至减少了,时间长了,他们难免会动这片绿色的歪脑筋。”韩国栋分析认为,这也是很多生态修复保护难以维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去在呼和塔拉草原这片砂石的土地上,当地农牧民的生活状况并不是很好。煤窑村的李德宝过去虽然有60亩土地,但大部分都撂了荒,只能种一些小麦,满足家里的温饱后就所剩无几。顶多再养两头牛、几只羊。“一年最多只能有一万多元”,一家六口人生活得很是艰难。

如今,随着大青山前坡综合治理的推进,李德宝不仅将自己60亩土地流转出去,每年每亩地能得到300元;家里还在景区里开了农家乐,一年能增收4万多元;而他自己则白天给景区做环卫,晚上给景区当保安,每个月也能有4600元的收入。这样一来,他们一家的收入是过去的十倍,生活相比过去大大改观。

像这样在生态修复和保护过程中促进当地百姓就业、帮助其增收的案例还有很多。和盛生态在推广林业修复的同时,也将当地农牧民组织起来护林,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包括中草药种植、生态养殖等产业,给当地农牧民提供了一条新的生财之路。

“只有将生态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真正结合起来,才能变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韩国栋表示,“无论是蒙草生态还是和盛生态都将当地农牧民的生计和其科研成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他进一步指出,在后续发展中,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还需要很多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方方面面,它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产物,仍需要进一步提炼和总结。

此外,除了直接提供工作岗位,蒙草生态还引入了金融创新工具,建立了“牧草银行”,牧民的草产品能在“牧草银行”中“资源储存、自由流转、稳定收益”。2015年,蒙草生态的“牧草银行”为市场提供了近30万吨优质牧草,带动当地数千户牧民增收近两亿元。

“我们想要实现的是全产业链共赢,因此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利集团同样是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的典型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有500多万奶农,其中多数是小微企业,怎么帮助他们提升能力?据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介绍,伊利集团为此建立了三大学院:牧场合作发展学院、经销商发展学院和供应商发展学院,从奶源的生产加工,到终端的销售全产业链布局,提升其生产力。“经过学院培训的奶农基本上都能实现饲养成本的降低和奶牛日产奶量的增加。”

不过随着饲养能力的提升、规模的扩大,很多奶农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资金短缺。对他们而言,身边最值钱的就是奶牛,但银行的贷款对活物是不允许发放的,这就成了奶农头上的一个紧箍咒。为了帮助农牧民解决这一问题,伊利集团专门成立了小额担保公司,架起了奶农和银行之间的桥梁,对于有资金需要的合作伙伴,由伊利集团出面担保,帮助其获得资金用于再生产。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伊利集团已经给2000多个合作伙伴担保了50多亿元的贷款。

创新机制,融入“一带一路”

除了带领农牧民“造血”发家致富,实现利益共享,龙头企业在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首届中蒙博览会上,作为特装展位亮相的蒙草生态积极探索与蒙古国在草种业、农业科技、产业投资、技术人才等领域的互补优势,并与蒙古国纳乐格日塔日亚楞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共同建设优质牧草产业链体系。

据悉,该届博览会上,投资贸易洽谈硕果累累,共签署了各类合作协议166项,涉及资金高达1485.9亿元。

除了博览会,内蒙古自治区还在国际航线、跨境电商、旅游等方面与蒙俄加强合作交流机制。追求发展,永不止步。未来,内蒙古自治区还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建设。并在首届中蒙博览会基础上,办好第二届中蒙博览会。落实国家鼓励出口的各项政策,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实际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推进,很多自治区的龙头企业已将视野放在了全球。作为全球乳业8强、亚洲乳业第一,伊利集团凭借过硬的技术创新和质量口碑早就开始在全球化战略中进行布局:在大洋洲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乳业一体化生产基地;联手欧洲生命科学顶尖学府瓦赫宁根大学,建立了中国乳业目前为止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与瑞士通用公证行、英国劳氏和英国天祥集团打造全球一流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张剑秋看来,“全球产业链”是伊利品牌的重要内涵。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一带一路”虽然覆盖五大洲,沿线许多国家不仅是产奶量大国,而且这些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一半,但这样的广阔市场也对中国乳企的营收规模、奶源布局、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织好全球国际乳业深层次融合这张大网,将是无数“伊利们”不懈奋斗的目标。

克服挑战,抓住机遇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蒙草生态如此,和盛生态如此,伊利如此,自治区其他很多企业也是如此,自治区政府和党委更是如此。今年年初,在带队考核呼和浩特市党政领导班子2016年度工作时,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强调,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跳起来摘桃子、跑起来奔目标,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