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的盈利模式范例6篇

养牛的盈利模式

养牛的盈利模式范文1

盈江县于1997年实施中国—欧盟水牛开发项目,通过应用摩拉或尼里拉菲水牛冻精对德宏水牛进行杂交改良,生产出以产乳为主、肉役兼用为辅的杂交水牛,开始了水牛产业化开发。目前,全县累计改良水牛33 560头,产优质杂交水牛12 411头。2011年全县累计有12个冻改服务站(点),开展水牛冻精改良6 599头,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达到41%。

1盈江县发展水牛产业的优势

1.1气候适宜,饲草饲料丰富,畜种资源优良

盈江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充足,非常适宜水牛产业的发展。盈江县每年有逾50万t的甘蔗梢等农作物秸秆饲料;德宏水牛是我国优良的水牛品种,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好等特点,2011年末水牛存栏量3.36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1/3以上),其中能繁母牛存栏1.56万头。

1.2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体系完善

随着盈江县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服务网络健全。畜牧兽医局设立了畜牧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全县15个乡镇均设有畜牧兽医站;建立了村动物防疫员制度,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防疫员。全县畜牧兽医系统有初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81人。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为水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防疫保障。

1.3发展机遇良好

一是国家高度重视水牛产业发展,将云南省列为全国奶水牛发展的一类地区,而盈江县又是水牛产业发展重点县;二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牛产业的发展;三是全社会关心水牛产业、了解水牛产业、支持水牛产业的发展氛围越来越浓厚[1]。

1.4重要的水牛奶源基地县

1999年盈江县率先在云南省挤出第一滴水牛奶,铺开了水牛奶业发展的路子。现以祥祥乳业有限公司为生鲜水牛奶收购企业,日产生鲜水牛奶2 t以上。目前,盈江县水牛产业化发展已形成以资源条件为基础、效益为中心、加工企业为依托、广大农户为基础、科技服务为手段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1.5品种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局面形成

在对盈江县水牛分布及乡镇地理条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平原、弄璋、太平、旧城、新城、芒章、盏西、支那8个乡镇为水牛品种开发利用区域,进行水牛品种改良,以生产水牛奶为主,其余7个乡镇以昔马为中心建立德宏水牛保种区,使德宏水牛这一优良品种得以科学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2存在的问题

一是扶持盈江水牛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完善,财政资金的投入与发展产业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奶水牛培育受繁殖力低和繁育周期长等的影响,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缓慢,单产水平比较低,离每年1.5~1.8 t/头的生产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处于相互制约发展的尴尬阶段,奶水牛向县外流失的问题不容忽视。三是盈江县没有乳制品加工企业,主要生产销售原料奶和在市场上销售部分生鲜乳,优质优价没有得到体现,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养殖户对水牛产业发展信心不足。四是由于盈江县特殊的地理位置,重大动物疫病的威胁长期存在。

3对策

3.1加强领导和政策扶持

一是成立盈江水牛产业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德宏水牛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产业开发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二是尽快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扶持发展水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推进水牛产业化发展步伐。

3.2加快培育奶源基地

一是抓紧实施“百村万头奶水牛”出户(奶水牛迁出农户居所)、进区(奶水牛进入养殖小区)、入社(奶水牛纳入合作社管理)工程。二是大规模地推广人工授精与本交改良相结合的水牛改良工作,加快村级奶水牛人工授精服务站点建设。为了加快奶水牛培育步伐,建议财政每年安排预算奖金,实行奖励政策按照每头补助500元以上的标准补助优质后备奶水牛,每头50元的奶水牛人工授精产犊成活“以奖代补”奖金[2-3]。

3.3确保乳品质量安全

依照《畜牧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国家整顿和振兴奶业发展为契机,以全面加强乳品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和制度建设为核心,以规范奶站和养殖为重点,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建议财政每年适当安排畜牧兽医执法监管经费;制订出台“畜牧兽医罚没收入全额返还畜牧部门用于执法监管”的政策。

3.4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协会或养殖户)建立紧密型实质性的利益共同体,避免生产与加工“两张皮”的现象(特别是在奶水牛业方面),促进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进德宏水牛产业化经营[4]。

3.5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支持水牛屠宰加工企业和肉制品加工企业在项目申报、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引进设备、培育品牌、开发市场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5-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水牛奶加工企业。

4参考文献

[1] 毛雪燕.奶水牛在云南省元阳县的发展前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1):110.

[2] 潘玉红,韦升菊,李舒露,等.去势青年杂交公水牛的阶段性育肥试验[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11):144.

[3] 杨华,余兆新,李玉萍.湖北奶水牛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建议[J].湖北畜牧兽医,2011(10):11-12.

[4] 梅国栋.德宏州水牛产业发展与探讨[J].中国牛业科学,2010,36(5):68-70.

[5] 高学明.昌宁县奶水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J].中国畜禽种业,2011,7(10):12-14.

养牛的盈利模式范文2

1.1技术流程引进国内外先进优质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结合当地喀斯特山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适宜于当地的资源节约型肉牛高效养殖模式、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其技术流程为:确定养殖模式→选择本地优良能繁母牛→引进优良种牛冻精杂交改良→繁殖优质肉牛牛源→科学规划,划分养殖功能区,选址建场→优化养殖设施设备,组装配套→科学种养、规范管理→建立高产优质牧草料地→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农作物秸秆饲料资源→四季牧草均衡供给→能繁母牛、架子牛季节性放牧与舍饲结合→标准规模养殖(全草型饲养与精料短期育肥)→规范管理→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适时出栏→粪污生物发酵无害处理→有机肥生产→农田消纳种养结合→循环开发利用。

1.1.1确定养殖模式:(1)半舍饲半放牧养殖模式:适宜于山区和半山区。该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大多数农户经济基础较薄弱,但居住分散,荒山草坡多,适宜采取半舍饲半放牧方式养殖(即季节性放牧与补饲相结合)。以饲养基础能繁母牛,推广人工授精冻配改良技术,培育杂交育肥牛源生产为主。养殖成本低,牛体格强壮,母牛繁殖高,发病死亡率低。饲养规模一般为能繁母牛3~10头/户,牛舍按3~5m2/头计。每年4—11月利用山区天然草山草坡,有计划轮牧,晚上补喂部分草料;12月至次年1—3月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舍饲饲养。(2)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全草型饲喂与精料短期育肥):适宜于地势较平缓田坝地区。该地区交通方便,信息较灵通,经济较发达,农户经济基础也较好,土壤水肥条件适宜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建立饲草料生产基地。农作物秸秆资源也丰富,适宜于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根据养殖户经济条件、流转土地及技术水平,建立适度规模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场。以饲养优质杂交牛和育肥牛为主。一般分4种类型:家庭牧场式(年出栏30~50头)、小型牧场(年出栏50~100头)、中型牧场(年出栏100~500头)、大中型牧场(年出栏500~1000头)。既挖掘饲草料资源和肉生长性能,保证育肥效果,改善牛肉品质,又降低了饲养成本和管理成本,可促进产业转向生态效益型和质量效益型。

1.1.2繁殖与育肥分离,选好优质仔牛:繁殖与育肥分离,是提高肉牛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山区和半山区人口居住分散,荒山草坡多,水草茂盛,粗饲料丰富,农户负责母牛饲养、配种、犊牛饲养,以放牧为主,补饲精饲料,犊牛饲养成本较低,且母牛、犊牛经常活动,体质较好,母牛繁殖率高和犊牛长势好。肉牛育肥选择在农区,精料较充足,市场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养殖设施设备配套,饲养管理技术精湛,饲养精细化、规模化经营,可使生产规模与当地经济水平相适应,容易形成产业化。

1.1.3利用杂交优势,提高肉牛生产水平:虽然我州盘江黄牛肉质鲜美、味美醇香、营养价质高,但生长缓慢,产肉率低。需引进外地快大型优良肉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提高其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推广应用西门达尔与本地牛二元杂交,西本杂与安格斯或利木赞三元杂交,二元轮回与“终端”杂交,三元轮回与“终端”杂交相结合,培育优质杂交牛源,提高生产水平。二元杂交一般可提高犊牛出生重15%,三元杂交可提高19%,二元轮回与“终端”公牛杂交相结合可提高21%,三元轮回与“终端”公牛杂交相结合可提高24%。

1.1.4种植高产优质牧草,保障四季牧草均衡供给:一是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选择与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牧草种群,建立四季常青的高产优质牧草地。二是采取林草结合、果草结合、粮草结合、分带轮作(间作)等方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高产牧草地。如多年生黑麦草与高羊茅、红白三叶草混播草场,玉米与紫花苜蓿套种,一年生黑麦草与水稻、玉米地轮作。三是选择养殖场四周土地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如皇竹草、乐食高丹草等。根据牧草生理特点和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牧草节茬,保障牧草四季不断青,营养平衡。

1.1.5充分利用青贮饲料、微贮饲料和农副产品养牛:喀斯特山区地多田少,有丰富的旱地资源,适宜种植青贮玉米和其它粗饲料,农作物副产品丰富,可以采用机械、生物发酵、氨化、碱化等加工处理技术,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1.1.6改造养殖设施设备,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降低疫病风险:改深坑湿圈为向阳干平圈,改单一放牧为季节性放牧与舍饲补饲相结合,改喂本地牛为杂交牛,改喂单一粗料为精粗混合全价料,改喂老牛育肥为喂杂交架子牛育肥,改商品牛散养为集中育肥。粪污集中无害生物有机发酵综合利用处理,建立规范的卫生防疫消毒制度和养殖生产档案,科学化饲养,降低疫病风险。在条件具备的养殖场,推广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标准化建舍,规范化饲养,制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从饲料生产、加工、饲喂、饮水、配种、产犊、育肥、卫生防疫消毒、粪污处理等生产环节全部实行制度化规范管理,把动物育种、营养、生产、机械、电子科学等最新成果集成有机地结合,创造出肉牛养殖最佳经济效益。

1.2技术措施做大牛群规模,培育优质育肥牛源。建立高产优质牧草基地和生物技术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改造养殖设施设备,规范卫生防疫措施,标准化饲养管理,粪污无害化综合处理利用。

2推广应用

2007—2014年,安龙县通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扶持,推广示范“喀斯特山区高效肉牛养殖技术”,发展肉牛养殖示范户34537户,户均养牛2.53头,建成年出栏100头以上规模肉牛场79个,扶持能繁母牛养殖示范村3个。建立牛品种改良点67个,年输配母牛7800头以上,产杂交牛6000余头。改造牛舍59500m2,种草980hm2,建干粪棚39个3120m2,中型沼气池3个,规范养殖场档案管理65个。全县肉牛存栏达10.53万头,出栏达1.89万头,创产值2.3亿元。农户繁殖杂交犊牛实现头均盈利3800元以上,规模养殖场育肥杂交牛出栏实现头均盈利1500元以上。

3取得的成效

3.1制定了符合县情的《喀斯特山区肉牛高效养殖技术技术规程(试行)》,产生了较好的养殖效益。

3.2牛人工授精杂交改良技术有新的提高。受胎率由75.6%提高到81.5%,提高5.9个百分点;受胎产犊率由83.2%提高到96%,提高12.8个百分点;育成率由89%提高到97.3%,提高8.3个百分点。

3.3杂交优势明显,示范作用强。用西门达尔和安格斯杂交改良本地黄牛表现出较好杂种优势,西本杂和安本杂交犊牛初生重比本地牛高15%以上。且个体大,生长速度快,6月龄体重可达110kg以上,比本地牛高40%以上。18月龄体重达350kg以上,日增重可达0.65kg以上,养殖效益较好。

3.4规范了卫生防疫和生产管理,确保全年无重大疫病发生。

养牛的盈利模式范文3

克东县富民现代农业合作联社,通过多社联合,变“单打独斗”为“抱团”经营,采取“牛-沼-粮(菜)”循环经济的模式,走上了一条发展新型生态农业的致富之路。

过去的富民村,种植是种植,养殖是养殖,互不相干。2012年,富民村打破了原有模式,成立了现代农业合作联社,将奶牛、水稻、蔬菜、玉米、大豆5个合作社吸纳其中,实行单项经营、统一管理。该联合社以富民奶牛合作社的牧场为龙头,牧场生产的鲜奶和牛肉直接进入销售渠道;粪便和秸秆进入有机肥厂,通过大型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供给农户作燃料,沼渣和沼液制成有机肥。有机肥提供给种植合作社用于种植绿色水稻、蔬菜、玉米、大豆。生产出来的绿色产品进入加工厂加工成高端产品,利用已申请的农产品品牌商标、绿色检验标识进行精包装后进入市场,打造富民村自己的品牌农业。种植合作社将产生的秸秆制成纤维饲料与粮食加工厂产生的玉米糠麸、豆饼等作为畜牧养殖的精饲料,提供给牧场用于发展养殖业,既降低养殖成本,又确保牧场生产的牛奶、牛肉绿色环保,从而形成富民村特有的循环型生态农业。

富民蔬菜合作社的社员们进行毛葱选等和装货的场面热火朝天。合作社理事长说到:“2014年该社蔬菜经营土地面积1300亩,蔬菜总产量达到26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400元,总盈余256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4.3万元,合作社种植的13个品种蔬菜按亩效益测算,平均比上年增收627元,亩效益比普通合作社种植作物增收220元。”据介绍,富民蔬菜合作社由于使用有机肥,蔬菜口感好,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合作社采取从购种、购肥、播种、测土配方、田间管理到收获、整地、销售“八统一”的经营方式,实行全程科学化管理,而且全部是订单种植,与企业签订供货合同,收益稳定,其中该社注册的泉生系列蔬菜产品供给黑龙江省家乐福超市。

把养殖业和种植业巧妙结合,减少了土地投资成本,降低了养殖投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据了解,富民现代农业合作联社现在总资产已达到7500万元,入社村民397户,入股社员1960人。2014年,种植土地面积14160亩,预计可盈利841万元,比普通合作社经营效益增加240万元。

富民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军说:“他们组建联合社的初衷就是要充分发挥各个合作社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今后,他们一方面要在农产品加工这个环节上做文章,另一方面在销售上也要有创新,现在,他们正在着手做网上销售,努力拓宽销售渠道。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富民联合社一定会越来越壮大,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富民村也一定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养牛的盈利模式范文4

2016年对于乳业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一线龙头乳企遭遇多事之秋,上游养殖企业50%以上亏损,而婴幼儿配方奶粉板块内企业在高库存压力下,出现业绩下滑、亏损等现象,随着奶粉新政“注册制”的深入实施,国内奶粉市场必将迎来一波新的洗牌。 走向春天 中国需要发展“第四代”牧场模式,使牧场主成为“牧场合伙人”,打造利益共同体,投资经营不分离。

处于行业寒冬中的乳企如何在竞争中活下来,将成为乳企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未来国内乳制品行业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奶价回升对牧业带来利好的同时,必将增加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成本,跨境购、进口大包粉及液态奶依然充斥着国内市场,预计2017年,整个乳制品行业总体要好于2016年,但困难依然存在,而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也将迎来拐点。

当前,以乳业为代表的牧业面临严峻形势,国内乳制品市场需求疲软和进口低价乳制品大量冲击导致国内乳品企业对原奶的需求大幅缩减,让本处于过渡转型期、占中国牧场总量七成以上的中小牧场雪上加霜。

不少中小牧场出现了大面积亏损,甚至出现了倒奶杀牛的现象。中国目前的牧场模式没有从产业链本质上改变中国牧场主的地位,没有解决牧场持续盈利和稳定发展的问题。另外,由于产品单一,牧场始终摆脱不了奶价周期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针对这一现状,有关专家认为,中国需要发展“第四代”牧场模式,使牧场主成为“牧场合伙人”,打造利益共同体,投资经营不分离。同时,在原奶生产基础上,引入中高端肉牛养殖,通过“乳肉兼营”破解中国牧业困境,最终实现生产转化,确保可持续均衡发展,以思维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中国牧业的供给雀母铩

牧场奶业过半亏损

“国际奶价下行的背景下,奶粉进口量稳增,国内生鲜奶需求骤减,养殖企业压力巨大。”黑龙江一家牧场负责人对《小康》记者说,乳品加工企业更热衷采购进口大包奶粉来生产复原乳,而不愿意采购价格较高的生鲜乳,造成我国乳品企业对原料奶的需求量小,牧场生产的原料奶销售困难,形势非常严峻。

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乳品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进口工业奶粉勾兑复原乳已经成为惯用手法,这种做法给本土养殖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多数企业采用复原乳却未明确标注,也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行业监测数据也凸显了奶牛养殖企业的困境。就在不久前,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透露,去年3月,国内奶牛养殖亏损面已达到51%,比上年增长了5.8%,亏损面超过了一半。而且这种恶劣的态势还在扩大。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倒奶杀牛”现象,已从小散户向大牧场蔓延。

为了应对危机,现代牧业公司不得不控制奶牛数量,把奶牛当肉牛卖。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无奈地说:“我们已经开始变相杀牛倒奶,正常奶牛淘汰率是28%,而现在达到了46%。一头奶牛正常价格为2万-3万元,现在当肉牛只卖七八千元。”

“究其实质,奶牛养殖业与下游乳品加工业利益脱节、体制上分头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上述牧场负责人认为,由于中国的体制问题,养殖企业和乳品加工企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奶牛养殖属于农业口,乳品加工属于工业口,在管理上就是脱节的。到“下面”更是这样,养殖企业和乳品加工企业上下游利益脱节,各管一段,不能紧密结合。

就在多家大型牧业公司陷入困境的同时,伊利排名跃升至2016年度“全球乳业20强”榜单第8名。为什么同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上游的养殖企业出现亏损,而下游的加工企业却能逆风上扬?除了内部管理等因素之外,其双方利益脱节也显而易见。

众所周知,2013年,“奶荒”背景下让奶农过了一个好年景,但是,从2014年至今,我国的原奶价格一路“跌跌不休”,导致国内奶牛养殖企业大面积亏损,为此,奶业被银行列为“高危”行业的名单。

在港上市的现代牧业则是国内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其的2016年半年报业绩显示,受原料奶售价下跌影响,现代牧业上半年收入为25.70亿元,同比下跌8.8%;截至6月底, 现代牧业中期由盈转亏,亏损额为5.66亿元,而同期净利润为5.07亿元。

这是现代牧业自2010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现代牧业的亏损也让国内专家对于大型牧场是否适应中国国情提出了疑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奶牛养殖企业中,现代牧业亏损不是个案,其它的中小型牧场在2016年同样面临亏损的压力。

同为大型牧场的西部牧业,去年同样受生鲜乳价格下滑导致业绩亏损。根据西部牧业去年三季报业绩显示,1月份-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1亿元,同比下降3.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72.66万元,同比下降400.5%;扣非后的净利润为6808.62万元,同比下降14.53倍。

对于利润的下降,西部牧业表示,主要原因为生鲜乳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同时由于2015年6月份收购全资子公司西牧乳业,该公司尚未达到预期效益,而新产品研发支出及市场开拓等相关费用投入较大,致使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公司经营性流动资金借款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同比上涨。

同样,原生态牧业作为国内一家乳牛畜牧企业,公司业绩自2015年开始下滑,原因就是国内原料奶价格持续回落。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原生态牧业首次出现亏损。

原奶价格下滑,迫使奶牛养殖企业向下游产业链延伸,现代牧业、中地乳业还有中国圣牧,纷纷将触角深入下游推出自有品牌的乳制品。

蒙牛增持现代牧业是个“坑”?

面对奶业严寒,现代牧业也在尝试抵御寒冬,其在养殖加工一体化方面的布局或帮助现代牧业走出寒冬。据悉,作为国内最大的上游原奶供应商,现代牧业这几年积极在下游布局。乳业是一个行业波动较大的产业,从行业经验来看,从挤奶到加工的零距离一体化,并将奶源优势通过产品传递到终端市场,这种乳业上下游打通后的一体化模式的企业更能抵抗行业风险。

2017年1月5日,蒙牛乳业和现代牧业在港交所联合要约公告,根据公告,蒙牛将向Success Dairy II (卖方)以每股1.94港元的价格收购相当于现代牧业 16.7%的股权,交易总金额约18.73亿港元。此交易完成后,蒙牛持股将增加至39.9%,仍将是现代牧业最大单一股东。

蒙牛公共事务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双方看来,这是一次双赢的收购,不但为蒙牛保证优质且稳定的原奶源供应,现代牧业也将获得更稳定的产品输出渠道。”

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认为:“随着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低温产业发展,奶源再次得到高度重视。蒙牛要转型发展低温产业,必须要有优质而且具有一定分布性的奶源基础,γ膳6言,现代牧业是当前最优的选择。” 转型升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奶业发展既面临着国外市场竞争的挑战,也面临着调结构、转方式,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的重大任务。

记者梳理现代牧业财报发现,2015年现代牧业实现收入48.26亿元,同比下降3.99%,年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3.44亿元,同比下降54.95%。现代牧业2016年年中财报显示,报告期内,现代牧业收入为22.2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6亿元,这是现代牧业自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业绩。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近年来,中国乳业一直处于低谷。在国际原奶市场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后,国际廉价原奶对国内原奶冲击较大,国内原奶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现代牧业在业绩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此外,由于现代牧业自身的牧场规模过大,大牧场的管理成本压力较大,也加剧了现代牧业经营方面的困难。”

上游的日子不好过,在下游发力成为一些奶源企业的希望,现代牧业同样将触角深入下游力推自有品牌的乳制品。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告诉记者:“现代牧业在原奶销售不佳的情况下,发力下游做品牌,但是战线拉得过长,产品的销路也没有打开。这令现代牧业的日子比较难过。”

公开资料显示,蒙牛上一次大手笔入股现代牧业还要追溯至2013年,当年5月,蒙牛宣布以每股2.45港元收购现代牧业26.92%股份,总作价31.78亿港元,增持后蒙牛持有股份从原有的1%增至28%,成为现代牧业最大单一股东。

而此次增持,蒙牛乳业在公告中指出,本次收购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蒙牛于高端乳制品市场的定位,支持发展低温乳制品,成为综合市场领先公司,拥有卓著能力控制整条价值链并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益。

而蒙牛方面则向媒体回应称,本次增持现代牧业股份,将强化双方业已存在的业务合作关系,实现双赢的目的,为双方股东的长远利益提供有力保障。“本次收购将为公司实现2020战略打下良好基础,得到了公司董事会的一致认可”。

对于此次蒙牛增持现代牧业,宋亮向记者表示,根据蒙牛新任总裁卢敏放此前公布的规划,蒙牛乳业下一步将发力巴氏奶等低温产品,这需要仰仗国内奶源,而现代牧业的奶源南北分布较好,这将成为蒙牛转型做低温产业的重要支持力量。“同时,蒙牛增持现代牧业,不排除考虑了中粮集团方面的意愿,此前中粮方面曾提出要打造大型的原料供应基地,而现代牧业将成为蒙牛现代化的奶源基地的重要支撑”。

该交易公布次日,1月6日,评级机构穆迪指出蒙牛乳业增持现代牧业对其信用状况不利,但不会立即影响其评级。

穆迪进一步解释到,由于增持后,蒙牛乳业持股量升至逾30%,触发全面收购要约,对蒙牛乳业信用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蒙牛乳业的负债将上升。但不会立即影响对其Baa1发行人评级、高级无担保债券评级降级,以及前景“稳定”的看法,因蒙牛乳业手头现金达76亿元人民币,加上金融资产达52亿元人民币,足以应付未来12个月资本开支、短债以及增持现代牧业股权。

之前蒙牛乳业受雅士利的拖累已经致使利润大降。2013年6月18日,蒙牛乳业宣布收购雅士利乳业全部股份,共涉及资金124.6亿港元。这曾是国内奶粉行业最为显赫的并购大戏,目前看来这场斥资百亿元的收购并不是太成功。

翻阅现代牧业的最近财报,投资者会发现穆迪的担心不无道理。受雅士利所累的蒙牛乳业此次增持恐怕是又掉坑里了――现代牧业近一年来已经深陷亏损。

现代牧业2016年10月24日2016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现代牧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17亿元,同比下降9.74%;净利润方面前三季度亏损3.11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为5.49亿元。

第四代牧场或助力牧业转型

养牛的盈利模式范文5

一、从注重战术向关注战略方向转变

从中国乳业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来看,众多具有国有性质的企业都没有获得真正的市场优势,我们现在看到的众多的区域型乳品企业,大部分都是国有性质或者是从国有性质转变为私营性质,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由原来的管理层通过MBO的形式获得了企业的所有权,但由于多年国有企业的经营思想,并没有为企业的快速发展获得更多的空间。

近年来,我们看到了以蒙牛为代表的私有性质的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他们攻城略地的时候,更多区域型企业喟叹生不逢时,说他们不守规则,这完全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一种心理,为什么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同样的政策指导下,自己的发展却屡屡受挫呢?

不可否认的是以蒙牛为代表的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产业链的建设不够,造成了市场的恶性竞争,但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自由经济,为什么要把责任推向这些企业呢?其真实的原因是更多的区域型企业在战略规划上目标不清晰,没有合适的执行人,没有看清楚市场发展的大势,更没有能力去把握这种大势,更不会去制造这种大势。反而在营销的战术上关注过多,很多人觉得蒙牛的成功是营销的成功,是公关推广的成功,但这些实际并不是最为核心的,最为核心的是蒙牛的经营战略,做全国市场的经营思维,对于象超级女生、赞助航天员等大型公关活动,其它企业也有这样的机会,但在具体的运营上并不能够保证执行的彻底。

很多企业都在战术上进行你死我活斗争的时候,这些前位企业却在战略的规划上进行了深度的研究,比如圣元,当圣元进入中国奶粉行业的时候,国内的奶粉行业已经有很多个前位企业,名牌企业,但为什么圣元能够后来居上?很多企业看到的可能是战术的成功,比如营销的精细化、执行力等,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企业的成功的基础,但这还不是本质,本质依然是企业的核心领导层对于企业战略的把握,比如圣元在市场初期,建立根据地,摸索市场营销的模式,建立模式,进行市场复制,不知道有多少企业做过这样的工作。

也许很多人不服气,为什么说我们没有战略?我们也有目标,要走出区域,面向全国。但这里有一个关键点是:你要如何走出区域,如何走向全国,有没有步骤,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企业有没有这样的资源,比如人才、管理、价值链分配等等,当这些都不具备的时候,你如何去达成你的目标?

如果你还在纠缠于战术的成败,而没有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相信你未来的发展会更加困难。中国的企业不缺乏战术的胜利,缺乏的是对战略的理解的正确战略的设计。

二、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移

价格战是企业间竞争过程中最为直接,效果最为明显的一个方法,在过去的多年中,价格大战每年都会上演,最终的结果是企业由于参与价格战而盈利能力下降,有人会说我的市场份额在扩大,但事实上并不如此,你的市场份额是建立在损失自己利益的基础上的。当你没有利益可以让渡给消费者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最后的一张王牌已经没有了,你还能给消费者什么呢?除下价格低之外还能提供什么呢?

中国乳业发展的过程中,价格战所起到的摧毁性的市场攻击,不仅仅是给消费者带去了灾难,给企业也带去了灾难。有人说价格战的受益者是消费者呀,用更低的价格去购买更高价值的产品,这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吗?的确如此,但正是这种一时之利,造就了“三聚氰胺”事件。价格战看上去是消费者在受益,但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最终依然会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

为什么这样说呢?三聚氰胺事件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对于上游来说,随着饲养成本的增加,必定会带来奶农的利益的损失,利益的损失如何补回,只有通过掺假的方法进行,而三聚氰胺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而已,结果就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于下游来说,企业要面临市场的直接竞争,如果你不去降价,在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的时候,生存就会有问题,怎么办?降价参与市场竞争,结果是企业的利润降低,成为微利的企业,这意味着企业的竞争力的下降,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及适宜的价格,企业没有更多的盈余去做这些事情,结果当然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企业从价格战向价值战方向转移,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为有力的措施。价值战作为一种更高级别的竞争形式,从整个产业链来说,将是一个最有前途的发展路径。中国的乳品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比如上海光明,通过建立自己的优质牧场,生产高品质的有机巴氏奶,由于物以稀为贵,价格是普通牛奶的两倍以上,但依然市场供不应求。这种现象说明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就能够获得更高的商品价值,更高的商品价格意味着企业有更好的盈利,更好的盈利意味着企业可以投入更多进行产品研发和整个产业链的建设,有了这样的基础,消费者就可以得到自己完全满意的产品。从这个意义上看,从价格战过度到价值战,是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从渠道争夺到消费者争夺

得渠道者得天下,相信这句话在很多企业领导哪里都听过,但果真如此吗?并不尽然。如果你的产品不符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占有更多的渠道也没有用。当前的渠道成本由于厂商的不断投入而费用水涨船高,比如商超,所投入的各种费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已经是极不符合投入产出的,比如特渠酒店,随着费用的不断增加,曾经是这个渠道的全国老大的妙士也逐渐淡出了市场,这些都说明通过渠道的争夺并不能真正获得市场。要想获得市场,企业就必须通过真正决定市场规模的消费者来建立竞争力,而建立消费者的信任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企业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进行产品的销售,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达到消费者的满意。渠道不过是企业的一个工具,而消费者才是企业最终的目标。那么,我就对渠道和消费者进行一个分析:渠道的存在是更为方便消费者购买到产品,而对渠道的成本的增加,无疑会加重消费者购买的成本,如果渠道的高成本不能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企业就要为这部分成本买单,这样就会增加企业的的经营成本,随着经营成本的增加,企业对消费者的服务就可能降低标准,结果就是消费者不能够获得满意的服务(服务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产品质量、包装、产品的价值等,这些因素构成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不满意就注定消费者进行消费转移,结果就是企业的销售逐渐的降低,最后企业微利,没有更多的利润,没有发展的支撑,造成恶性循环。

当前大部分企业对渠道的争夺是从自身的利益着手,是一种本我的考虑方式,是一种直线式的经验主义,总感觉如果占有更多的渠道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销售,但事实并不如此;而从消费者方面考虑的话,是一种无我的考虑方式,是一种曲线的达成目标的方式。既然企业对渠道的争夺目的是为了争夺消费者,何不直接争夺消费者,直接从消费者的需要着手,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就达到了企业经营的目的,无论是通过何种渠道模式。这样的好处是从源头抓起,而不是从自身的角度考虑,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

比如国内区域型企业专送渠道做的最好的南京卫岗和山东得益,其就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何才能满足消费者方便购买产品的需求,而不是先从渠道本身的争夺开始考虑。通过这样的方式,卫岗年销售已经达到了9亿,得益已经达到了4个亿。因此,未来企业的发展必定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着手,从争夺渠道到争夺消费者,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才是发展的根本。

四、从产品宣传到营养教育

中国当前的人均饮奶量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与中国的饮食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多年来,国内的乳品企业大部分都是从产品宣传着手,通过产品概念的炒作、产品口味的创新等进行传播,而实际上中国广大的二、三级市场的消费者对于牛奶的营养价值并没有完全认识到。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对于乳品的消费信心更是受到了影响,对于城市市场理性的消费者来说,该怎么消费还怎么消费;但对于绝大部分三、四线市场感性的消费者来说,他们要不远离牛奶,要不他们寻找牛奶替代品,特别是受三聚氰胺事件直接影响的数万消费者,他们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的人的购买决策。

产品概念能够直观的让消费者认识到产品,但当前更需要的是对消费者的营养教育和消除对牛奶的不信任的消除。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要继续扩大市场的份额,中国的乳品企业要不断的通过营养教育的方法来促使更多的消费者去认识牛奶,认可牛奶。

区域型巴氏企业在过去的多年中,也是不断通过消费者教育而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营养教育基本上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产品知识方面:包括产品概念、产品的各种营养成分、饮用方法、储存方法等让消费者认识企业产品的内容;另一个是营养价值方面:包括各类产品的优势、对消费者能带去什么好处,能解决消费者什么问题等内容。

营养教育主要通过广告、各类宣传单页等方式进行,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和消费者面对面的沟通,这样消费者容易理解,更能接纳企业的观点。

五、从争夺市场到价值链建设

企业的盈利来自于市场的占有率,这在多年来影响着企业对生存的基本看法,但事实上,企业能否盈利关键是在价值链上的价值分配是否合理,从而在整个价值链上获得利润。争夺市场是企业间竞争的表面形式,企业只有通过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来达到销售最大化,但销售最大化并不能保证企业就是良性的发展,当所有的企业都为市场份额而奋斗的时候,相信很多企业都在为每年的盈利状况担忧。

市场竞争到白热化的程度,企业就会加大投入,随之而来就是降低利润,以获取市场份额,结果就是各类参与竞争的企业都达到了盈利的最低水平。多年来,中国的企业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考虑企业自身优劣势,结果就是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低,市场虽然需求很大,并且快速成长,但更多的企业并没有成长,特别是80%以上的区域型企业,通过价格战,已经进一步把自己的生存区域缩小,盈利能力降低,如此恶性循环,发展肯定受到影响。

而通过价值链的建设,企业能够获得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利润,同时通过价值链的建设,企业可以获取竞争优势,结果就是有优质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有优质的服务让消费者满意。目前的中国乳品市场环境,国家已经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启动了整个乳品价值链建设的投入,相信企业也能够量力而行,通过奶源建设、生产控制、物流优化、营销创新等方法而建设价值链,从而获取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对外争夺市场肯定是需要的,但对内能否建立合理的价值链分配体系则是未来乳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六、从大众营销到体验营销

消费者的多样化特征是当前乳品企业要面对的现实,如何在多样化的环境中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消费者能够认识到企业的产品。

我们知道乳品具有冲动性消费的特点,产品的包装、广告、价格、陈列、导购都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但这些基本的要素如果没有达到统一的组合,消费者就会不断的转换购买品牌,消费者的忠诚度是与企业的品牌和产品的价值有关系的,如果消费者感到某个品牌的产品对其更实惠,消费转换就成为可能。

大众营销的特点就是让更多的消费者进行购买企业的产品,但随着当前消费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危机、三聚氰胺事件等),消费者购买产品会变的更加谨慎起来,作为乳品企业,必须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挽回可能存在的问题。

养牛的盈利模式范文6

市场对于三元股份“蛇吞象”后如何布局、盈利等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公司的管理层。对于此次股东大会,三元股份采取了严格的进出原则,不但婉拒媒体采访,对于未持股但到现场的股东也不准许入场。

倾力整合三鹿

记者采访了多位参加三元股东大会的股东以及与证券事务代表交流的投资者。他们认为,从三元方面透露的消息看,公司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消化对三鹿的整合,虽然未沾染三聚氰胺事件,让三元有了一次飞跃发展的机会,公司也力图抓住这个机会,但总体看来把握机会的能力尚未完全彰显。

“我们在和证券事务代表交流时发现,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三元并没有做好迎接这个历史机遇的准备――借机宣传自己的品牌或者加紧营销。仅表示为了整个行业,不愿看到恶性竞争。”一位董姓投资者对记者表示,三元股份在此前的奶业“灾难”中其实应有更好的表现,但公司似乎并未完全发挥出自己的竞争优势。

该投资者表示,他们很关注三元股份下一步是否会有更多的宣传、推广营造大品牌形象,但三元则回答称目前不会有太多投入,因为公司人手不够、精力不够,准备不足――“公司似乎羊性太强,狼性太弱”。该人士分析认为。

另一位全程参与股东大会的三元股东也表示,在会议中,三元透露的一个总体意图便是倾力做好对三鹿的整合以及委托经营工作,至于下一步的发展布局较少提到。

发展放眼全国

一位张姓投资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元股份目前应该已经有了全国发展的目标。由于合作突然发生,公司表示将会继续发展此前三鹿在全国主要城市的销售渠道。但三元本身采用的是自己养牛、供奶的方式生产牛奶,即牧产一体化,如果按照这个模式生产河北三元的奶源就会供应不上,因此暂时还会采用整合现有奶源的方式生产。

“三元在南方的两个公司也是采用牧产一体化的方式生产牛奶,这个方法虽然慢,但产品质量还是比较有保障。”该投资者认为,三元因为“用对策略”而在乳业竞争中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今后自然还会贯彻这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