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泥土裂缝处理方案范例6篇

混泥土裂缝处理方案

混泥土裂缝处理方案范文1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裂缝处理;浇注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8-0154-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我国各城市的基础建设的迅速发展,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建筑中经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几乎无所不在,仍然时有出现,并困扰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加以分析、处理、控制,来保证施工的质量。下面重点阐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裂缝的处理控制措施。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绝大部分是采用泵送混凝土,避免了现场搅拌速度慢,跟不上的缺点。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得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如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筑前进行第二次搅拌。在大体积的混凝土在浇筑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用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分层浇筑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全面分层:在整个模板内,将结构分成若干个厚度相等的浇筑层,浇筑区的面积即为基础平面面积。浇筑混凝土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的方向进行浇筑,要求在逐层浇筑过程中,第二层混凝土必须要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由于全面分层浇筑,不需要进行分段,不需要支模分隔,而且一般情况下搅拌站的混凝土都能及时的跟上现成的浇筑,所以全面分层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的最多的形式。

2.分段分层:当采用全面分层方案时浇筑强度很大,现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和振捣设备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分段分层浇筑的方案。浇筑混凝土时结构沿长边方向分成若干段,浇筑工作从底层开始,当第一层混凝土浇筑一段长度后,便回头浇筑第二层,当第二层浇筑一段长度后,回头浇筑第三层,如此向前呈阶梯形推进。分段分层方案适用于结构厚度不大,但面积或长度较大时采用。

3.斜面分层:采用斜面分层方案时,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由于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混凝土振捣工作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斜面分层方案多用于长度较大的结构。由于斜面分层的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不易控制,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施工中极少采用这种方案进行混凝土。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1.混凝土应采取振动棒振捣。对于一次性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的,可以同时采用多个振动棒,从不同的方位同时振捣。坚决避免漏振、过振的现象发生。

2.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的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1.养护方法分为保湿法和保温法两种。保湿法是常见的养护方法,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准,养护初期,水泥水化作用进行较快。

2.养护时间。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对于有抗渗要求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养护时间应提高一个档次,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近年来大量裂缝的出现,并非与荷载作用有直接关系,通过大量的调查与实测研究证明这种裂缝是由于变形作用引起,包括温度变形(水泥的水化热、气温变化、环境生产热),收缩变形(塑性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及地基不均匀沉降(膨胀)变形。由于这些变形受到约束引起的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裂缝,统称“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所产生的温度裂缝,一方面是混凝土内部因素:由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结构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阻止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抗压强度较大,但抗拉能力却很小,所以温度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在允许限值内,一般不会影响结构的强度,但却对结构的耐久性有所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和加以控制。而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造成:(1)材料不良引起的裂缝;(2)施工不当引起的裂缝;(3)温差引起的裂缝;(4)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5)荷载引起的裂缝;(6)非荷载原因(如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冻胀等因素)引起的裂缝。

五、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

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裂缝深度h与结构厚度H的关系如下:h≤0.1H表面裂缝;0.1H

混凝土的裂缝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当结构所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

由于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和倒塌是从裂缝扩展开始的,因此人们对裂缝往往产生一种建筑破坏的恐惧感是可以理解的。

在采用泵送条件下,其收缩与水化热大大增加,约束应力裂缝很难避免,张拉前开裂,张拉后又不闭合,裂缝控制的难度更加困难。

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1.在选择水泥原料的时候,应尽量优先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优先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或低强度水泥拌制混凝土。

2.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砂选用中粗砂,含泥量小于3%,清除泥土和石粉,级配要好,从而可能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强度,相对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对克服温度裂缝有好处。

3.采用冰水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搅拌站厂址配置有深水井,采用冰凉的井水配制,粗细骨料均搭设遮阳棚,避免日光曝晒,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4.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减小水化热。

5.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和易性好,表面易抹平,形成微膜。可有效地改善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抗碳化性,减少混凝土泌水、水分蒸发、干燥收缩、碳化收缩、沉缩变形。

6.减小混凝土浇注的分层厚度,在条件允许时减缓混凝土浇注速度,以不出现冷缝为原则。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7.在混凝土增加预留孔降温,浇注完毕养护时期,预留孔内通入冷却水,养护水由于水泥水化热而造成温度升高,每隔2~3小时孔内换一次水,孔内热水沿管内流下,即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减少混凝土内约束作用。

8.混凝土初凝后,上表面立即覆盖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养护液、草袋、锯木、湿砂等)并浇水养护,不宜浇水过多,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即可。厚板侧面及底面采用保留模板的方法养护,在寒冷季节采取外包塑料薄膜和干草袋的方法保温措施。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

七、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1.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2.填充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注浆法: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4.化学灌浆法:其方法为采取环氧类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对裂缝进行灌注填充,既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又能有效阻止钢筋的进一步锈蚀;我们常常在实际中,在楼板受拉区裂缝两侧粘贴碳纤维布或钢板,阻止楼板继续开裂,提高安全性能。

5.迭合层法:对原有混疑土楼面凿毛清理,铺设钢筋网,重新浇筑一层细石混凝土整浇层,从力学角度来提高楼板的刚度和整体抗变形性能。

6.整体处理法:通过增设构件、改变传力途径、地基处理、结构补强等整体方法提高现浇楼板的抗裂性能;针对已出现的裂缝,视具体情况对其采取封堵或约束的方案。

7.结构补强法: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

八、结语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飞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在施工实践中有待于进一步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积累经验,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问题能够在施工中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S].

混泥土裂缝处理方案范文2

1.1钢筋锈蚀情况

根据检测单位报告及现场实际调查,地铁北京西站预留结构现状钢筋锈蚀情况严重,主要为点锈蚀、线锈蚀和面锈蚀。其中太北区间预留段线锈蚀情况非常严重;车站侧墙和风道锈蚀大部分均为点锈蚀,总体锈蚀情况相对较轻;折返线钢筋锈蚀情况大部分为面锈蚀和线锈蚀,锈蚀情况较严重。

1.2结构渗漏水情况

根据检测单位报告及现场调查,地铁北京西站预留结构现状渗漏水严重,主要存在变形缝、施工缝漏水,裂缝漏水及少量点漏水等。其中车站、风道及预留折返线段渗漏水严重,部分存在流水带砂现象,太~北区间预留段渗漏水现象较少。

1.3结构背后空洞情况

根据检测单位报告显示,地铁北京西站预留段受渗漏水带砂影响,存在结构背后空洞情况,主要集中在变形缝及渗漏水严重的裂缝处,其中车站及风道相对较多。

2病害治理方案形成过程

根据西站病害现状,结合检测单位相关数据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病害治理的必要性及治理目标,并就治理初步方案进行了技术探讨,施工前聘请国内著名地铁专家崔玖江、贺长俊等作为技术顾问,进行技术论证把关,第一次专家咨询会后,与会各方根据专家意见,积极开展工作,包括进一步调查病害现状、病害治理试点、完善病害治理方案等,第二次专家咨询会肯定了病害治理现状调查,病害治理方案基本可行,并研究了部分优化方案及措施。根据方案进行了全面的病害治理工作,施工中反复优化,加强工艺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第三次专家咨询会肯定了取得的病害治理效果,并根据现场实际进一步提出了可行性施工方案,并最终形成了北京西站病害治理方案。

3具体病害治理方案

3.1治理原则

(1)待处理结构的强度、结构尺寸要满足设计要求,结构变形处于稳定状态;(2)裂缝处理与防水处理相结合,裂缝处理与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处理相结合;(3)根据渗漏水情况,认真分析结构渗漏水原因后,采用注浆堵漏和封槽封面防水相结合、排堵相结合、刚柔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4)在治理渗漏水过程中,不宜破坏原结构,尤其不得大面积凿除混凝土和凿深槽,不宜钢筋,严禁长期钢筋;(5)渗漏水治理方式:先排后堵、大漏变小漏、线漏变点漏、片漏变孔漏,使大面积渗漏水汇集一点或几点,最后集中封堵;(6)渗漏水治理顺序:先堵小漏、后堵大漏、先高后低、先顶板、再墙身、后底板;(7)防水堵漏的同时,应把永久防水和补强加固统一考虑;(8)在渗漏水治理中使用的注浆材料和防水材料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应采用经过检测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质量可靠的材料;(9)方案合理、选材得当、施工可靠、监督到位。

3.2钢筋锈蚀处理方案

根据钢筋锈蚀情况,将钢筋锈蚀分为3类:第一类为点锈蚀。指钢筋锈蚀面积较少且锈蚀没有连续分布,呈不规则分布的锈蚀。第二类为线锈蚀。指某一根钢筋在一定长度内锈蚀点较多或已经锈蚀连续,呈线状分布。第三类为面锈蚀。指一定面积内钢筋锈蚀点密集或连续多条线状锈蚀,呈面状分布。

3.2.1点锈蚀治理方案[2]489点锈蚀面积较小,且大部分为箍筋和拉钩锈蚀,对整体混凝土结构影响不大,处理措施主要是凿除锈蚀部分,做防锈处理。处理步骤如下:(1)将锈蚀部位混凝土凿除,凿除宽度比钢筋锈蚀两边各宽5cm,深度控制在1~3cm,并用高压风将浮尘清理干净。(2)用打磨机将钢筋表面锈蚀部分清理干净,清理完成后用高压水清理湿润凿除混凝土表面。(3)清理混凝土表面3h后,涂刷高渗透改性环氧双功能界面粘合剂,0.5h后涂刷第2遍,涂刷时均匀涂刷,按0.2~0.25kg•m2控制。保证其提高防水性能及混凝土粘合力效果,有效防止钢筋锈蚀。(4)在粘合剂涂刷2h后,涂抹高标号防水水泥砂浆,分2次涂刷,每次涂刷厚度在0.7cm左右。

3.2.2线锈蚀治理方案[2]489-490线锈蚀面积较大,主要是单根水平筋锈蚀,锈蚀长度较长(大于0.5m),对混凝土结构有一定影响,处理措施主要是凿除锈蚀部分混凝土,加筋焊接补强。处理步骤如下:(1)沿锈蚀线条将锈蚀部位混凝土凿除,凿除宽度比钢筋锈蚀两边各宽5cm,深度控制在1~3cm,凿除长度两端比锈蚀长度各长50cm。并用高压风将浮尘清理干净。(2)用打磨机将钢筋表面清理干净。(3)钢筋清理完成后,与两端未锈蚀部分焊接一根同直径钢筋,保证焊接长度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4)清理混凝土表面3h后,涂刷高渗透改性环氧双功能界面粘合剂,0.5h后涂刷第2遍,涂刷时均匀涂刷,按0.2~0.25kg•m2控制。保证其提高防水性能及混凝土粘合力效果,有效防止钢筋锈蚀。(5)在粘合剂涂刷2h后,涂抹高标号防水水泥砂浆,分两次涂刷,每次涂刷厚度在0.7cm左右。

3.2.3面锈蚀治理方案面锈蚀面积大,主要是连续多根水平筋锈蚀,甚至可能有主筋锈蚀情况,锈蚀长度较长(大于0.5m),对混凝土结构影响大,处理措施主要是凿除锈蚀部分混凝土保护层,加筋焊接补强。处理步骤如下:(1)将锈蚀范围内混凝土表面凿除,凿除宽度比钢筋锈蚀范围宽5cm,深度控制在2~4cm。用高压风将浮尘清理干净。(2)用打磨机将钢筋锈蚀及表面残留混凝土清理干净,露出整个锈蚀范围内的钢筋。(3)钢筋清理后,对于每一根钢筋,与两端未锈蚀部分焊接一根同直径钢筋,保证焊接长度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4)清理混凝土表面3h后,涂刷高渗透改性环氧双功能界面粘合剂,0.5h后涂刷第2遍,涂刷时均匀涂刷,按0.2~0.25kg•m2控制。保证其提高防水性能及混凝土粘合力效果,有效防止钢筋锈蚀。(5)在粘合剂涂刷2h后,采用C40细石混凝土浇筑钢筋保护层,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3.3裂缝及渗漏水治理方案

根据勘察情况,地铁北京西站预留结构主要漏水部位集中在变形缝、施工缝及混凝土裂缝处,另外有部分混凝土表面渗水现象。其中以变形缝漏水最为严重,有部分变形缝存在带砂现象,为了保证治水效果,首先治理表面渗水和裂缝漏水等轻微渗漏,然后处理施工缝漏水,最后处理变形缝漏水严重的部位。

3.3.1总体思路[3](1)首先处理衬砌背后空洞,采用灌筑水泥浆进行处理。(2)大面积渗水部位,凿除混凝土表面,涂刷高渗透改性环氧防水材料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3)处理施工缝及裂缝等渗漏较小部位,采用灌筑水泥浆和化学浆相结合的方案。(4)最后处理渗漏严重的变形缝,采用复合灌浆技术进行处理。

3.3.2大面积渗水现象治理方案对于大面积渗漏现象,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不密实,衬砌背后地下水顺混凝土毛细空洞渗出,因此治理的主要办法是将混凝土中细小空洞密封。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沿湿渍边缘外40cm左右将混凝土保护层剥去1~3cm,用高压风清理混凝土表面浮尘,寻找有无集中的渗透点,如有集中渗透点,先在渗透点钻孔灌聚氨酯灌浆材料止水。(2)在整个面上使用无机速凝材料(堵漏灵等)用水调成浆糊状刮一层,厚度1~1.5mm,4h后用高渗透改性环氧防水材料涂刷2遍,用量每遍0.3kg•m2,间隔40min涂刷第2遍,4h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批荡抹平。

3.3.3裂缝及施工缝治理方案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较多,根据引起裂缝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干缩裂缝、温度裂缝、荷载变形裂缝等;根据裂缝的大小、宽度及危害,可将裂缝分为细微裂缝、一般裂缝、贯通裂缝(包括施工缝)等。根据裂隙不同,对混凝土影响也不同,相应的处理方案也不同。(1)细微裂缝:指裂缝宽度在0.3mm以下的没有贯穿混凝土的裂缝,该类裂缝没有贯穿混凝土,不会引起渗漏水,对混凝土影响较小,施工中主要采取表面处理法[2]308。先清洗干净裂缝表面,然后涂刷高渗透环氧界面粘合剂两遍,然后用刮抹料、调色料处理混凝土表面,使其颜色与周围衬砌混凝土颜色一致。刮抹料配比,水泥∶细砂∶水=1∶2∶0.35。调色料配比,水泥∶白水泥∶108胶=5∶3∶1。(2)一般裂缝:指裂缝宽度在0.5mm以下,存在渗漏水的裂缝,该类裂缝对混凝土影响较大,施工中主要采取骑缝注浆法。首先清理裂缝表面杂物,找到裂缝伸展方向,在裂缝上钻孔注浆,钻孔深度10~15cm,布孔间距0.4m,浆液采用高渗透性环氧快、慢两种灌浆材料。先灌快浆,保持压力为0.5MPa进浆量减少时改为慢浆,直至不进浆,8~10h后再关慢浆一次,补充浆液渗透进混凝土部分空隙。最后采用防水砂浆抹平。(3)贯通裂缝(含施工缝):贯通裂缝是指裂缝宽度在0.5mm以上,且已经贯穿混凝土,渗漏水严重的裂缝,该类裂缝对混凝土影响大,施工中主要采取凿槽填充法。①沿裂缝方向凿成宽5cm、深3cm的V形槽,在槽内骑缝每隔0.4m钻1孔,孔深为衬砌厚度的1/2或2/3,且不少于15cm,并不得穿透衬砌以防跑浆。②用清水冲洗干净槽内的杂物及粉尘,在孔内插入10的压浆管,利用环氧树脂水泥砂浆锚固,用灰刀将砂浆压实抹光。③待环氧树脂砂浆有一定的强度后,以0.15~0.2MPa压力压入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浆液。裂缝表面用刮抹料和调色料处理。

3.3.4变形缝治理方案根据勘测结果,预留结构变形缝渗漏严重,部分甚至有涌水带砂现象,因此,变形缝渗漏水的治理是本次渗漏水治理的重点,首先处理变形缝背后的空洞,然后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案进行变形缝的治理。用钻机打孔,将衬砌混凝土打透,安装42小导管,注浆管间距1m,变形缝两边2排错开0.5m布置。注浆浆液采用橡化沥青非固化防水材料。橡化沥青非固化材料注浆完成后,采用与贯通裂缝同样的方法凿槽进行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注浆封堵处理,保证变形缝的止水效果。注意事项:(1)注浆管要穿透原防水层,保证注浆后形成新的防水层。(2)注浆管布置据变形缝500mm,保证不破坏原止水带。(3)注浆时顺序为自下而上,左右交叉,注浆以上一个孔向外冒浆为止,将注浆管封堵,然后对上一个冒浆注浆管注浆,直到再上一个冒浆为止,以此类推。变形缝注浆结束后,沿边墙和顶板变形缝做集水盒。

3.4结构背后空洞处理方案

根据探测结果,地铁北京西站预留结构背后共有空洞14处,其中太北区间5处,车站主体5处,风道3处,折返线1处,总面积306.82m2。由于无法勘察空洞的纵向深度,因此无法确定空洞的大小,施工中首先沿空洞轮廓打深孔进行双液浆注浆,以形成止浆墙,防止空洞注浆时浆液无限制扩散。首先沿空洞轮廓范围内打设注浆花管,注浆管打设长度与空洞深度基本等同,注浆孔布设范围内2m×2m梅花形布置,注浆孔打设完成后首先注水灰比1∶1的TGRM超细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3MPa以内。待超细水泥浆注浆完毕后再次注入高渗透性环氧树脂浆液,注浆参数同上述。

4结束语

混泥土裂缝处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反射裂缝;土工布

0 工程概况

厂区原道路1996年修筑完成,至2013年已使用17年,总面积约计19000m2,厂区主干道路面宽10m,支路宽4.5m。为更好的满足使用要求,采用在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的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方案为:检查井、雨水口修整+原路面凿毛及修补+伸缩缝填充+喷洒热沥青、加铺土工布及撒布细石料+铺筑沥青混凝土+检查井与雨水口提升。

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情况

1.1 原路结构层组合

根据原路面竣工资料和现场钻芯取样显示,原路面结构形式:80cm水泥混凝土面层+6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素土夯实。

2.2 使用状况调查情况

经现场踏勘,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以下病害,包括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断角、麻面以及少量的车辙等病害。

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

2.1 检查井、雨水口修整

厂区原有路面上有76处检查井以及24处雨水口。施工前期,使用路面切缝机在检查井及雨水口四周30cm处进行切缝,深度为10cm,再利用风镐钎子和大锤凿出切缝范围内的混凝土块,将混凝土块和雨水井内清出的垃圾按国家、地方政府的有关环境管理规定运出厂外,同时将现场清理干净。

2.2 原路面凿毛及修补

为便于设计新铺沥青路面与原有建筑物出入口缓坡和原大理石路面良好的衔接,防止衔接处产生错台和避免积存雨水,利用路面切缝机在衔接线处混凝土路面上进行切割,然后用铣刨机进行铣刨。

剔除原有路面龟裂严重的结构层,并进行修补处理;然后利用DGL400路面冷再生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凿毛处理,以利于与新铺沥青路面良好粘结。

2.3 伸缩缝填充

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包括纵向接缝、横向接缝(横向施工缝、横向缩缝、横向胀缝)等。接缝是水泥混凝土板块的薄弱部位,也是雨水下渗的通道,如果填缝材料老化损坏,板块随季节变化热胀冷缩会造成唧泥、脱空、边角挤碎等病害,因此,为了保证加铺后路面的使用寿命,必须在加铺前对原水泥混凝土板块的接缝进行处理【1】。

在加铺前,人工将旧混凝土路面伸缩缝里的杂物清除,并彻底清理原伸缩缝,利用RG微膨胀修补料对伸缩缝进行填充,保证填料密实饱满,不留有空隙,伸缩缝平整。施工前期工作完毕后,对原路路表面所有的杂物、泥土、灰尘等进行彻底清扫,以便沥青能很好地附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保证粘层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刚、柔两种结构之间的粘结作用。

3 沥青加铺层施工

3.1 喷洒热沥青、加铺土工布及撒布细石料

由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强度较高,将其作为基层,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层这种路面结构肯定能够满足强度要求【2】,然而原水泥混凝土层在使用过程中,板块接缝能力降低,相邻板块传荷能力差异较大,在荷载的作用下,沥青加铺层板缝处产生较大的弯拉和剪切应力,日积月累,沥青加铺材料抗弯拉、剪切疲劳导致反射裂缝的产生,同时板块之间的错台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加速反射裂缝的产生。反射裂缝问题作为水泥路面加铺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对原水泥混凝土板块的整治工作将是决定工程成功的关键【3】。

在施工中,用沥青撒布机喷洒“齐鲁石化”产70号A级道路石油热沥青,保证撒布不小于1公斤/平方米,要求喷洒均匀,不得有松散、裂缝、波浪、花白、堆积现象,边缘喷洒不到边的地方,人工进行找补。

由于土工布具有过滤、隔离、加固防护作用、抗拉强度高、渗透性好、耐高温、抗冷冻、耐老化、耐腐蚀等优点,采用铺设土工布是有效抑制或延缓反射裂缝扩展的处理方法,它能降低水泥混凝土板接缝处的沉降量和弯沉差,增加沥青面层弯拉强度和剪切强度【4】,因此施工方案采用加铺土工布的方式。沥青撒布完毕后,及时在伸缩缝与反射裂缝上加铺4m宽度的土工布作为应力吸收层以及在沥青上撒布细石料,以便于与新铺沥青路面的良好粘结。

3.2 铺筑沥青混凝土

在充分考虑厂区道路交通量、沥青混凝土材料最小摊铺厚度以及减缓反射裂缝等相关要求下【5】,采用平均加铺7cm厚度的沥青层。

沥青混凝土按照配合比拌合后,运至厂区现场过程中覆盖,途中严禁洒落,沥青混凝土进场后抽样进行油石比和筛分试验以及测温检查,混合料到场平均温度150度,混合料摊铺平均温度140度,初次碾压平均温度132度,碾压终了平均温度78度。

按照厂区摊铺面积,摊铺4cmAC-20中粒沥青混凝土,以及3cmAC-13细粒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摊铺时,松铺系数按1.2掌控,人工摊铺时松铺系数按1.35掌控。摊铺完成后进行碾压,先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初压1~2遍,碾压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碾速稳定均匀,用双钢轮压路机震动碾压2遍,以及采用15T双轮滚筒式压路机终压,碾压至无明显轮迹。

3.3 检查井与雨水口提升

待沥青混凝土碾压完成后,对所有路面的检查井、雨水口起垫与加固,按规范要求提高至新做路面面层标高,并对检查井与雨水口周围内进行人工摊铺混凝土并进行机械碾压。

4 结语

目前厂区路面整修工程已实施一年,尚未出现明显开裂现象。在采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中,注重旧水泥混凝土的处治,采取加铺土工布应力吸收层以及提高加铺层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等措施是可行、有效的。控制好沥青混凝土加铺的各项施工质量措施,能够有效节约成本,提高原有道路的利用率,进而延长沥青道路的使用寿命。厂区路面整修工程的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方案为本区域旧水泥混凝造提供了资料和经验。

参考文献

[1] 赵震宇.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在上海市杨高路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3,3.

[2] 王强林. 土工布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9.

[3] 王怡琛.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在主干路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5.

混泥土裂缝处理方案范文4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 成因 防治措施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裂缝问题倍受人们关注,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一、混凝土裂缝种类、原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可分为结构性裂缝与非结构性裂缝两大类:(1)结构性裂缝。即由各种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它包括由外荷载的直接应力引起的裂缝和在外荷载作用下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2)非结构性裂缝。是由各种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它包括温差,干缩湿胀和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这类裂缝是在结构的变形受到限制时引起的内应力造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1、收缩裂缝。是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由于干缩引起的体积变形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的天气,在混凝土表面出现,形状很不规则。

主要预防措施:(1)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因为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4)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5)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2、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是构件随着温度变化,混凝土热涨冷缩所产生的体积涨缩,在内部产生了温度应力,使较薄弱的混凝土构件内产生的应力集中,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实际抗拉强度导致的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环境温差变化较大的混凝土结构中。

主要预防措施:(1)在材料方面,宜采用粉煤灰水泥或低热水泥,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可掺加缓凝高效减水剂;对大体积混凝土,可适当掺入块石;在拌和水中掺冰屑并对骨料进行喷水冷却。(2)在施工方面,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改进施工工艺。(3)在设计方面,主要是做好温度应力计算,根据可能产生的温度应力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4)加强混凝土养护,做好表面保温措施,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以使混凝土表面缓慢散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控制入模温度,并进行测温跟踪,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在25℃以内。

3、塑性塌落裂缝。混凝土浇筑后的前几个小时内,混凝土还处在塑性状态,如果混凝土出现泌水现象,在重力作用下混合料中的固体颗粒有向下沉移而水向上浮动的倾向,可能导致塑性塌落裂缝的产生。

主要预防措施:(1)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3)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4)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5)在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遮阳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

4、腐蚀裂缝。钢筋锈蚀裂缝。钢筋一旦生锈,其生成物铁锈的体积大于原钢筋的体积,导致在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产生胀拉应力,产生裂缝。

主要预防措施:做好混凝土表面及钢筋的防腐处理,出现裂缝,应及时修补。此外,若混凝土骨料中存在碱活性成分、水泥中MgO含量>5%或膨胀剂掺量过多,则会因发生碱骨料反应或MgO的水化反应,生成膨胀性的凝胶,造成混凝土膨胀开裂。防治的关键是消除或降低混凝土中此类物质的存在。

二、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1、按处理方式进行分类

(1)表面处理法。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两种方法。表面涂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适用于微小裂缝。在裂缝处涂一层胶膜材料,封闭混凝土表面裂缝,修补效果不很理想。表面贴补是用片状修补材料如土工膜或其他防水片,粘贴于混凝土表面,达到消除裂缝危害的目的。(2)填充法。采用高强度水泥浆或其他混凝土裂缝填充专用材料登填充材料直接填充于裂缝之中,达到修复的目的。(3)注浆法:根据浆液的不同,又分为水泥浆注浆、化学注浆、水泥砂浆注浆。一般对宽度大于0.5㎜的裂缝,可采用水泥灌浆方法予以修补。宽度小于0.5㎜的裂缝,宜采用化学灌浆方法予以修补。其中以化学注浆法有良好的可灌性、固结性、耐久性、耐腐蚀性,粘结力好可随混凝土变形而变形,因此效果更佳。(4)结构加固法:采用锚固或预应力等方法来处理危害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适用于对整体性、承载能力有较大影响的表面损坏严重的表面、深进及贯穿性裂缝的加固处理。(5)嵌缝法:适用于浅表面裂缝的处理,是指沿裂缝凿一条v形槽,用环氧树脂砂浆填充补平,这样会使裂缝被凿的更宽,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因此修补处理效果不很理想。

2、按修补材料的不同分类

(1)聚合物水泥砂浆材料修补。聚合物水泥砂浆是由水泥、骨料和被分散在水中的有机聚合物同时搅拌而成。(2)合成纤维修补材料。目前国内外均研制有专用的混凝土裂缝合成纤维修补材料,其修复效果好于普通高强水泥砂浆,但起不到结构加强的作用,且修复成本较高。(3)聚合物砂浆修补。聚合物砂浆修补是由聚合物和细骨料复合而成的无水泥的胶结材料。

三、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而且与预防控制裂缝有很大关系,重点是确定一次浇筑量、施工缝间距、位置及构造,混凝土运输、振捣以及浇筑时间、浇筑温度等。(2)混凝土收缩值的大小和水泥品种、用量、拌和用水量、骨料规格、振捣密实性和养护好坏有关,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和砂率。(3)正确使用外加剂,可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4)在炎热环境中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如用冷水拌合、覆盖模板及底板等。(5)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覆盖,终凝后尽早进行养护,应遮挡太阳直射或洒湿周围场地等。

综上所述,是笔者对混凝土的施工中产生裂缝几种原因和的解决办法,虽然现在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来避免或减轻混凝土裂缝对建筑体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朱子龙.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0(10)

[2] 宋峰.浅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预防与处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4)

混泥土裂缝处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预防 处理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035-01

现代化的建筑大部分是混凝土结构型式,但是目前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的情形却时有发生,比如,桥梁裂缝、住宅建筑裂缝等;而且,混凝土裂缝形态不一,有的是贯穿性裂缝,有的是表面裂缝,有的裂缝比较集中,而有的裂缝则比较分散。裂缝呈现多样性,究其根本是产生裂缝的原因各不相同。表面裂缝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而一些贯穿性裂缝,则会对建筑物使用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直接造成建筑物报废。所以,对于混凝土工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类裂缝,首先要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裂缝的出现,尤其杜绝贯穿性裂缝的产生,其次,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要根据其裂缝的成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要求的质量标准。

1 常见裂缝及预防

1.1 干缩裂缝及预防

干缩裂缝的出现大多是在完成混凝土养护的几天以后或者完成混凝土浇筑的一周以后的时间。混凝土中的水分会不断地挥发,使得混凝土出现收缩,而且这种变化过程是单向的。混凝土的表面因为水分的蒸发比较快,出现较多的变形,而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比较慢,变形较小,这将会进一步制约混凝土表面的变形,出现较大的内外压力差,从而造成裂缝的出现。

预防干缩裂缝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案。(1)采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作为原材料,可以使用中低热的水泥或者粉煤灰水泥,同时,减少水泥使用量。(2)干缩裂缝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受到水灰比的影响,水灰比越小,收缩越小,所以在进行混凝土的调配时,尽量选用较小的水灰比。(3)加强混凝土的初期养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混凝土的收缩。(4)在设计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预留一定的收缩缝。

1.2 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塑性收缩一般是由于混凝土在完成凝固以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发生的收缩。塑性收缩一般发生在温度较高季节或者风力比较大的时段,这种裂缝的状态大多呈现中间宽两头细的状态,而且不连续。这种裂缝延伸长度可达到3 m以上,短的也有20~30 cm。出现这种裂缝的原因是混凝土在初期的凝固过程中,受高温或大风等自然条件影响,造成混凝土上层的水分蒸发过快,使得混凝土中毛细管出现很大的负压,混凝土体积快速减小,再加上混凝土本身的强度也不够,所以产生了裂痕。

预防混凝土塑性收缩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案。(1)可以使用较小干缩特性的且前期具有较高强度的硅酸盐水泥为材料。(2)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水灰比,通过使用减水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质,缩小对水分的依赖。(3)在进行混凝土浇灌的前期,使用湿润的基层和模板。(4)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湿润麻布等材料,覆盖在未凝固的混凝土表面,减少混凝土初期凝固时的水分损失。

1.3 沉陷裂缝及预防

沉陷裂缝的出现是因为地基土质的不均匀造成的,或者是由于地基未完全压实而进水造成,尤其是冬季施工时,土质寒冷,模板若构建在冻土上,天气转暖后冻土融化,极易造成土质疏松,致使混凝土部分沉陷,裂缝随之产生。

预防沉陷裂缝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案。(1)对于比较松软的土质地基,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充分压实,使得地基的受力分布平衡。(2)确保模板的强度以及刚度满足规范标准,能够满足支撑的要求。(3)尽量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受水的浸泡。(4)模板在进行拆除的时候需要注意拆模的具体顺序,并且不能拆除过早。(5)冬季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防止沉陷裂缝的出现。

2 裂缝处理

混凝土施工出现的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而且还会促使钢筋的腐蚀、降低建筑物的抗疲劳性,从而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强度和稳定。对于出现的裂缝,应针对裂缝的具体特征,区别对待,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目前,对于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可采取以下几种。

2.1 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一种修补方式,主要使用在地基较为坚固而且结构的载重符合标准要求的表面裂缝以及深层裂缝的修补。一般的操作方式是通过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者在混凝土表面涂抹油漆、沥青等一系列的防腐材料,在完成对裂缝修补的同时进一步阻止裂缝的继续增长;另外,也可以采用在裂缝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的方法加以处理。

2.2 灌浆、嵌缝封堵法

灌浆法修补裂缝一般使用在保持结构完整性或者是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建筑上。此类修补方法是通过一定的压力把胶体状材料挤入裂缝之中,在自然风干条件下,与原有结构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完成对裂缝的修补。一般可以使用的胶体材料基本为化学材料,比如: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酷、聚氨醋等。

嵌缝法是另外一种广泛使用的裂缝修补方法,通过裂缝的齿槽,将可塑性或者刚性的防水材料嵌入裂缝,完成对裂缝的修补。目前比较常用的可塑性修补材料一般有:塑性材料聚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常用的刚性修补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等。

2.3 结构加固法

如果裂缝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了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那么就需要使用加固法完成对结构的修补。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结构加固方法包括: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等方式。

2.4 置换法

置换法是解决裂缝比较严重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处理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首先将已经损坏的结构剔除,再用新的材料进行置换,完成对裂缝的修补处理。目前经常使用的置换材料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或水泥砂浆等。

3 结语

在建筑行业,混凝土施工裂缝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施工难点。要解决这个难点,就必须针对具体的施工环境,仔细分析施工条件,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配料、运输、搅拌、浇灌等过程严格要求,把控混凝土的稳定条件,严格按照标准施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裂缝的出现。

总之,通过多方位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完全可以避免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另外,在混凝土施工中若产生了裂缝,应全面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取得加固依据,在选择处理方法上,应比较论证、综合考虑,以求施工方便、经济高效。

参考文献

[1] 张磊,鲁企造.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措施[J].科技资讯,2007(20):39.

混泥土裂缝处理方案范文6

关 键 词:混凝土、裂缝、种类、处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混凝土裂缝的种类

混凝土裂缝有多种,其中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主要有因混凝土材料特性引起的裂缝,温度变形引起的裂缝,沉降不均匀造成的裂缝,外力作用引起的裂缝,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到位造成的裂缝,如养护不到位。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如下:

1.1、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在实际工程中是最为常见的,因材料的干湿不均变换引起的收缩裂缝,收缩裂缝主要包括:混凝土硬化前失水产生的塑性收缩,水泥水化过程产生的化学收缩和自生收缩,混凝土降温过程产生的温降收缩,以及混凝土硬化后干燥失水产生的干缩。这些收缩单独或同时作用,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统称‘收缩裂缝’。而干缩仅仅是混凝土硬化后阶段发生,属于后期裂缝。收缩裂缝一般在墙面上,呈网状出现。影响收缩变化的主要元素有水泥品种、标号及用量、骨料品种、水灰比、外掺剂、养护方法、外界环境、振捣方式及时间。

1.2、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是指结构内部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内部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裂缝,一般在房屋顶层沿圈梁的水平裂缝,沿窗角的竖裂,沿窗角或内纵墙的对角斜裂(房屋两端多,中间基本没有);也有沿附墙烟囱的界面上。混凝土本身是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当外部环境或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在某些大跨径桥梁中,温度应力可以达到甚至超出活载应力。温度裂缝区别其他裂缝最主要牲是将随温度变化而扩张或合拢。引起温度变化主要因素有:年温差、日照、骤然降温、水化热、蒸汽养护或冬季施工措施不当等。

1.3、沉降裂缝

沉降裂缝是因结构的沉降量不均匀引起的裂缝,有些为影响结构安全的结构裂缝,如由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正八字形、倒八字形斜裂;由支座沉降引起的钢筋混凝土梁的竖向开裂等等。有些为影响正常使用功能和美观的面层裂缝,如由灰缝灰浆粉化压缩引起的上部水平裂。其中由于基础竖向不均匀沉降或水平方向位移,使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导致结构开裂。

2、裂缝处理方案

裂缝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能,对结构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对结构的整体性、刚度、钢筋、混凝土碳化、混凝土耐久性、抗疲劳、抗渗能力造成影响。裂缝的存在对结构实体来说是一种可以直接防治和处理的现象,在实际施工现场中,我们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分析裂缝的性质和成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才能够使得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在处理裂缝的过程中,我们采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案。

2.1、面层修补法

面层修补相对与其他集中修补方案来说是最为简单实际,但维修的裂缝尽是实体外表面的一种裂缝。这种裂缝对结构的安全和承载力无影响,一般都用于装修完成以后出现的。这种一般处理措施是根据现场裂缝位置所采用的装修材料,对裂缝进行修补,处理时如果现场条件允许,可在裂缝处增加玻璃纤维布、牛皮纸等。因此,面层修补法是裂缝修补中最为简单实际,也易于操作的一种修补裂缝方案。

2.2、灌浆嵌逢法

灌浆法是对裂缝较大,但又不易于剔凿和拆除结构的,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裂缝采用的较常用方法,此种处理方案是采用高压设备将注浆胶结材料通过高压压入混凝土裂缝,使得注入的胶结材料与混凝土结构在硬化以后构成整体,以达到封堵裂缝的目的。在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高压灌浆封堵裂缝使用的材料主要环氧树脂、聚氨酯和水泥浆。在处理裂缝的过程中,灌浆法在封堵裂缝的过程中使用高压注浆机器,对工人的操作水平和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嵌缝法是对裂缝较大但深度不深,不贯通的裂缝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案,需要沿裂缝剔槽后,沿着槽对裂缝进行嵌缝密封处理。这种处理方案对材料的要求性能叫高,要与剔的槽表面的材料有较高的粘合性,在施工过程中嵌缝处理方案常用的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油膏、聚氯乙烯胶泥等。

2.3、结构加固法

结构加固法对施工要求比较高,当裂缝直接对结构的安全性能产生较大的危害,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采取的裂缝处理方案。结构加固法有很多,主要原理就是要增大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以拟补裂缝对构件产生的影响,在现场施工中,常用的结构加固法有:加大混凝土结构截面尺寸,采用型钢进行包边、黏贴钢板、增加支设点等方法进行加固以增大结构构件承载力。

2.4、混凝土置换法

当裂缝过大较多影响到结构的原有性能,无法满足结构的承载力要求,造成结构安全隐患时候,需要对原有混凝土进行置换。混凝土置换法在众多裂缝处理方案中是较为复杂,对裂缝的判断和鉴定需要全面的审核,最好做回弹,确定原有混凝土结构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才采用。这种方法比较繁琐,需要剔除原有结构的混凝土,容易损伤结构的安全性,剔凿混凝土量较大。置换的混凝土常采用比原有设计混凝土大一标号的混凝土进行置换,渗入微膨胀剂,剔除混凝土时尽量避免伤害原有钢筋。

3、裂缝的预防

裂缝是建筑施工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只有通过预防控制和治理手段来减少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尽量避免到裂缝对结构安全性能产生影响。因混凝土本身特有的非均匀性质,当外力作用、温度变化等就会产生裂缝。混凝土裂缝的预防要从原材料、工艺上控制,通过选用优质合格的原材料,通过标准的施工工艺进行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是预防裂缝的重要手段。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遵循节能的原则下尽可能选用优质合格的原材料进行搅拌,检验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控制水灰比的选用以及外加剂的选用,不允许现场后加水;现场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浇筑、振捣、养护。

4、总结

裂缝在施工中是较为常见的质量通病,是否会降低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能和正常使用是判断采用何种裂缝处理方案的关键。当裂缝为装饰面层的裂缝时候,影响的是正常使用功能,通过装饰手段可以弥补,如面层修补法,对结构影响不大;当裂缝直接影响到构件承载力,造成安全性能降低时,采用的是处理结构构件的方案,如灌浆、嵌缝、结构加固法、置换混凝土法等。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砼振捣过程中要按方案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浇水养护,避免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就上料上人进行施工,对混凝土搅拌站的原材料进行控制等,节能避免裂缝的产生。

[参 考 文 献 ]

【1】、熊晓刚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治[J].建设科技, 2012年06期

【2】、李岩.浅谈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4期

【3】、李海群.浅谈混凝土常见裂缝种类与预防处理[J] .魅力中国,2009年35期

【4】、周晓亮.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及预防措施[J] .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1年02期

【5】、刘军.试论常见水工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及预防措施[J] .甘肃科技纵横,2008年01期

【6】、阿Q.浅谈混凝土常见裂缝种类与预防处理.网络:水泥人,2010

【7】、纪宏伟,王新平.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C]山西建筑,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