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资本市场的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资本市场的功能范文1
【关键词】国有企业 银企关系 投融资市场导向 银行导向
一、简述国有企业投融资历史进程
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变,国有企业投融资运作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文主要探讨从改革开放至今,伴随着国企的总体改革步伐,投融资体制的历史进程。
(一)初步阶段
自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至1991年间可称为初步阶段。初期的重点在于激发企业自身和员工的积极性,例如放开经营的自主决定权等。但由于约束机制等配套制度不健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内部人控制、利润下降等。后期逐渐开展了政企分开,力求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通过施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等,并尝试对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开展股份制和集团制改革。鉴于出现的问题,92年的国务院会议提出不再支持经营承包责任制。这段改革尝试了多种方式,使得股份制的优越性逐渐凸显,实现了投融资体制的制度性突破。
(二)制度化阶段
1992至2002年可称为制度化阶段。1992年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提出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20世纪末,两千余家试点国企约85%已实现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初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国企脱困仍然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国企投融资体制落实“拨改贷”政策后,部分企业因为负债较多、经营效率低下等因素逐渐开始经营困难、亏损加大,进而导致银行体系坏账率增高,国企的融资需求已很难再通过债务融资方式来满足,股权融资方式提上日程。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决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股票融资方式,一手抓国内资本市场发展,一手通过国际国际资本市场来融资。
(三)全面深入阶段
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尤其是国资委成立后,提出其管辖的大型国企要吸引社会化资金,实行产权多元化。为达到这一目标,并成功完成国有企业的战略改革任务,高效有力的资本市场成为必然选择。随着改革的深入,私营成分壮大,社会资本逐渐充裕,同时贷款渠道的收紧导致国企越来越多地选择在资本市场上开展投融资行为。然而,这也导致了股权分置改革这一资本市场问题,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建立带来部分扭曲,影响了资本市场定价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带来一系列问题。
二、融资中的主要问题
(一)直接融资倾向明显
间接融资到期后本息支付的时间约束较为“刚性”,直接融资方式则没有明显的“清偿”要求,弹性较大,股息支出也很自由。实践中,直接融资的成本要远低于间接融资,大多数企业股权融资实际上是“零成本”,因而导致国企首选股权融资。这导致片面追求上市融资、增资扩股的行为,看似规模不断增大,但企业价值少有增长。多数国有上市公司长期不分红、低分红,导致投资者信心普遍缺失。
(二)银行贷款依存度高
一方面,由于历史沿革、体制运作等原因,银行贷款“偏好”流向国企,国企对贷款高依存度扭曲了银企关系,体现了国企融资结构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从“拨改贷”开始,银行开始取代政府变为国企融资的主要来源。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低,大部分居民储蓄以银行存款形式出现,国企的资金需求天然偏向由银行贷款方式满足。
(三)内在融资动力缺失
这与我国政策倾向及国企效益低下,国企与社会分配关系未理顺有关。国企的特殊地位和政府资金、政策支持使其通过政府帮助即可获得融资而不需通过市场化手段,尤其是大型国企的二、三级公司。缺乏内在融资动力,没有市场化融资的压力,是其融资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同时,国企很少有内源融资。虽然资本金近年略有增长,占资产之比仍相对低,更加上经营效率与净资产收益率较低的因素,导致许多国企缺乏资金生成能力,却不停消耗资金,带来内源融资渠道枯竭,资金运作能力低下。
三、投资中的主要问题
(一)委托-问题
这一问题在国企别明显。首先表现是政企不分。领导层即使是上市公司董事会,往往由党政机关任命。部分上市国企,表面股东所有,实际由政府控制,规范运作的体制如无源之水。其次表现为严重权责不对称。国企管理者类似于政府官员,其切身利益往往不取决于企业业绩好坏,因此更看重主管部门的评价而非企业效率。这造成国企投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产权不清
国企产权不清晰是其诸多问题的根源。国企本身不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而仅是经营者,但又被赋予法人资格,一面要力图国资保值增值,对相应的主管部门负责;一面又要对企业和员工负责,改善经营获得发展。在实践中即使经营不好也会有政府兜底。正因产权缺位,国企对投资是较为保守的。一旦失利,国企领导层就要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影响个人发展。这也造成了国企资金的浪费,一些企业常年巨额资金存在银行,造成巨大浪费。
四、对策
(一)推动深层次改革,缔造健康银企关系
只有实现产权明晰,才能彻底解决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来看,大多数国企已初步建立起了公司治理结构,但未形成真正的现代企业机制,没有触及根本的产权界定问题,政企不分矛盾仍然存在,行政化的运行模式较普遍。同时,银企关系改革刻不容缓。缔造新的银企关系要从国有银行入手,打造成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理顺信贷机制。
(二)引导股权市场,促进债券市场发展
有效发展和规范股权投资市场是优化国企资本结构的有力措施,要逐渐改变国企“圈钱”和包装的行为,逐步规范投机性现象。适当降低债券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债券市场发展是丰富国企投融资渠道、增强其活力的重要方法。
(三)加强投融资中介机构建设
加强多种中介机构如会计师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建设,引导创新性的投资银行蓬勃发展,利用“外部智力”加强国企资本运作能力,促进国有企业投融资运作。
参考文献
[1]李心愉.《公司金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陈清泰,吴敬琏,谢伏瞻主编.《国企改革攻坚15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3]刘希麟.“国有企业投融资若干问题探讨”.《商场现代化》2010年6月(中旬刊).
[4]吕政.“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再认识”.《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0月.
简述资本市场的功能范文2
关键词:金融中介 金融业 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8-16-04
引言
经济学对金融中介的真正关注始于20世纪的金融发展理论。Gurley和Shaw(1955,1956)认为金融中介在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基于不完美市场理论,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证明了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必要性。随着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金融学家陆续提出了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说、价值增加说等金融中介理论。从西方金融中介理论的产生、发展中,我们从中可以找到以资借鉴的东西,来指导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实行综合经营,取得改革实效。
一、西方金融中介理论研究简述
(一)传统金融中介理论
1.交易成本说
Benston和Smith(1976)认为在没有任何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不可分割性等摩擦的市场上,也就不会有金融中介存在。在完善的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能够得到多种选择和最优美的风险配置。但是现实中,市场交易过程中的摩擦不可避免。如果没有金融中介的存在,金融交易可能会因为交易成本太高而无法完成。银行等金融中介可以将众多存款人的资金集中起来发放贷款,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分散投资降低投资风险。Benston和Smith第一次运用交易成本理论通过模型证明金融中介存在的必要性。此外,他们还证明金融中介可以通过期间内(intra-temporal)的消费转换和跨时期(inter-temporal)的消费转换来降低金融产品的交易费用。
2.信息不对称说
Akerlof(1970)的二手车市场模型证明,逆向选择的存在会影响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导致拥有投资机会的企业无法得到外部投资者的融资。Leland和Pyle(1977)从分析借款人如何使信贷市场相信其项目的真实价值入手,强调了内部投资的信号作用。他们提出,金融中介可通过投资于他们拥有专门知识的领域以显示其在信息方面的优势地位。Diamond(1984)研究的是事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认为投资者可以委托金融中介作为监督者来克服企业的道德风险,因为金融中介可以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投资者的监督成本。
3.传统金融中介理论评析
交易成本说认为金融中介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减少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这也是金融中介相对市场存在的意义;信息不对称说则认为金融中介具有信息处理和监督管理的比较优势,能够有效地减少资金供求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上述两个学说共同论证了金融中介存在的必要性。但是随着市场的日趋完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大大地减少,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并未曾降低,像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非存款类金融中介机构却明显增加。显然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
(二)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1.风险管理说
Allen和Santomero(1998)认为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过分强调中介在减少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而这些作用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正日益变得无关紧要。他们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金融中介的最大变化是,风险管理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并成为许多金融中介的核心业务。传统金融中介理论无法对此给出合理的解释。Allen和Santomero认为管理者的自我利益,税收的非线性,财务困境成本和资本市场的非完美性等四个原因的存在使企业(包括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有风险管理的需求,它们需要金融中介为他们规避风险提供相应的避险产品和增值工具。这也是当今金融中介广泛开展风险管理的原因所在。
2.参与成本说
Allen和Santomero(1998)认为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假定所有的投资者都无成本地参与市场交易,但大量事实表明市场只是一个有限参与市场,Allen和Santomero认为对有限参与市场的合理解释是,投资者要有效地参与市场,就要花时间和精力学习市场的运作规律、资本收益的分布情况以及如何监控金融工具的跨时期变化,这就是投资者参与市场的固定成本。此外,投资者还要支付平时监控和跟随市场的边际成本。但是,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资者的时间价值也相应上升,这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参与市场的机会成本迅速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有效的办法是让金融中介代替投资者参与市场和进行投资,这样可以降低投资者的参与成本。
3.价值增加说
Scholtens和Wensveen(2000)认为参与成本说不能很好解释金融业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巨大变化,诸如共同基金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在他们看来,这些金融产品迅速发展的关键仍然是风险而不是参与成本。他们认为,金融中介积极地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参与金融转换,通过转换金融风险、期限、规模、地点和流动性为客户创造价值。金融中介所扮演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介于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人的角色,而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是价值的创造者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为客户提供价值增加。
4.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评析
与传统金融中介理论不同,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不再局限于分析金融中介对于弥补市场缺陷的意义,而更多的是从金融中介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和降低参与成本等具体功能进行分析。如果说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是从市场缺陷出发,关注的是“金融中介为什么相对于金融市场而存在”的话,那么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则是从投资者需要借助金融中介以更有效地参与金融活动的角度来分析金融中介存在的意义,它侧重于探讨“金融中介为什么会相对于投资者而存在”。
二、金融中介理论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
(一)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
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新发展可以看出,不论是风险管理论还是价值增加论,它们都是建立在功能观的分析方法之上。金融中介功能观的核心内容可以表述为: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亦即在地域和时间跨度上变化更小,而且功能观首先要搞清金融体系需要行使哪些经济功能然后去寻求一种最好的组织机构,而一种组织机构是否最好则又进一步取决于时机和现有的技术。因此可以判断,金融中介机构今后的发展也必定是功能导向型的。
(二)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具有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
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在提供金融产品上具有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金融市场倾向于交易具有标准化条款,能够服务于大量客户并且在定价上能够被交易所充分理解的金融产品;而金融中介更适合提供那些为具有独特金融需要的少量客户特别定制的金融产品。由金融中介提供的金融产品一旦适应了市场,或者说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后,就会从金融中介转向金融市场。因此就单一产品的时间路径可以推断:标准化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会最终取代金融中介。但对于金融中介整体而言,这一观点并不成立。因为,金融中介除了“提供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外,还具有重要的创新和检验新产品的功能,是整个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竞争表现为一种金融创新螺旋式的互动发展
当由金融中介特别定制的金融产品标准化、适合大量交易后,就会从金融中介转向金融市场。金融中介通过创造构成新市场基础的产品和加大市场上已有产品的交易量来帮助市场成长,而市场则通过降低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帮助中介创造出更具特色的新金融产品。市场交易的活跃和产品创新的成功会激励金融中介更积极地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依此循环,螺旋前进。
三、中国现代金融中介体系的构建
(一)以功能导向规划中国金融中介机构的格局
1.由分业经营逐步走向综合经营
从理论上来说,金融中介今后的发展方向必定是功能导向型的。银行的发展历史表明它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机体,因为它同时可以承载一些其它金融中介的功能,因此总能够在不断变革的金融系统中拥有一席之地。目前我国虽处于分业经常模式之下,但商业银行同证券及保险公司已经开展了丰富的合作业务,这些业务被定位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一方面它们为商业银行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良好的市场效果也促使商业银行同证券及保险公司寻求更加深入的合作。眼下综合经营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它也将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由分业监管逐步走向功能监管
功能监管按照金融机构业务的风险性质开展,而不论这些业务是由单一金融机构开展还是分散在不同的机构。实践证明,功能监管有利于业务的专项监管,有利于信息的集中、沟通和披露,有利于监管责任的明确。在功能监管理念的指导下,市场经济国家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活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监管体制。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仍然是分业监管的格局。但是,中信集团、中国光大集团公司、平安集团公司等机构已经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开始了综合经营,随着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逐步推进,必然会对金融监管提出更高要求。对中国而言,目前在金融业综合经营方面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目前比较好的建议是在保留功能性监管的同时,实行伞型监管或牵头监管。伞型监管和牵头监管要求设立一个领头监管者来负责对整个全能银行或金融集团的监管以便在危机出现的时候能够及时介入。领头监管人必须有直接处理金融问题的权威,包括有效协调各个功能监管者行为的权力。
(二)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发展
1.融资结构的优化
从目前中国的贷款融资与证券融资情况来看,中介贷款融资所占比重基本上保持在80%左右。显然,中国一直保持着以中介贷款融资为主、市场证券融资为辅的格局。而中国证券融资中股票融资所占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股票市场融资能力有限,尚处于发育阶段,发展也不是很稳定。经济要高速发展,一定需要非常强大的资金来支撑,因此一个极发达的金融系统是必须的。中国目前的融资结构是金融中介主导型的,相对于股票市场而言,银行体系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弱小与银行过多的融资负担又使得金融体系整体发展水平落后,效率低下。所以,加快中国融资结构的优化,突破融资障碍,充分发挥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刻不容缓的。
2.金融结构的改善
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启示我们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螺旋式的互动发展的关系,因此只有当它们共同发展才能使金融系统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能力。因此,应同时改善中国的中介融资结构和市场融资结构。金融结构的改善,一方面要确保银行等金融中介的顺利改革,另一方面要坚持发展资本市场。银行的改革关键是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关键在于建立完整的规范制度。同时,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迅速发展的金融中介机构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催化作用,而资本市场的激励作用又促进了金融中介机构的日益完善。因此,加快基金、保险、信托等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加快银行全能化,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客户的金融意识不断提高,金融需求日益复杂多样,即使对于银行的需求也已不同于传统的银行服务,而是希望银行也能提供综合、高端的金融服务,包括资本市场产品或是便利他们进入资本市场的服务,以更丰富的产品和更高质量的服务争夺优质客户越来越成为银行业竞争的主题。在证券化浪潮下,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开始从事证券业务:本身发行、持有的证券,通过担保、咨询服务等形式为企业发行证券提供服务以赚取手续费等。银行与证券、保险的业务结合与金融业的发展变迁使各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顺应了全球金融混业的趋势。这也可以从金融中介“功能观”中得到一点启示。金融中介的功能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为了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帮助在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在不同时期配置和使用经济资源。但无论业务如何结合,最终目的都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只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全能性银行可能是提供服务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
(二)加大金融创新,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Scholtens和Wensveen(2000)的价值增加学说,现代金融中介机构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它创造金融产品,并通过转换财务风险、期限规模、地点和流动性为客户提供增加值。商业银行的本质也是企业,企业的生存之道是增加产品收入,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增加产品收入就是要不断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因此,商业银行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品创新,努力创造出具有更高价值增值能力的金融产品来吸引顾客,扩大收入来源,提高盈利能力。综合看来,商业银行更应该重视发展“理财师、顾问”的角色,因为它不仅有着低风险高收益的优势,还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因为这些产品能够带来更丰富的价值增加。同时商业银行也要不断树立自己的品牌,从现实来看品牌作为吸引和维持客户忠诚度工具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加,品牌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其产品销售中也能带来更丰厚的利润,即可以理解为商业银行为自己提供了价值增加。
(三)调整银行资产结构,积极开拓为金融市场融资活动的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成本的下降,开始出现融资非中介化,这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银行在尽力与大客户保持持久联系的基础上还必须摆脱业务过分依赖大企业贷款这种单一的资产结构,积极开拓为金融市场融资活动的服务,加大对信用较好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由于我国仍然存在着商业信用不完全、商业票据和票据市场不完全(只有银行承兑汇票,没有开放商业本票,实际是由银行信用承担了本应由企业本票承担的信用风险),消费信用没有推行的状况,我们还可以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消费金融,填补信用方面的这块空白,以应对国外银行的竞争。
(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正如Scholtens和Wensveen(2000)所说,自从金融中介机构诞生以来风险管理就是它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因此,建立一整套风险管理机制是国有商业银行成功完成市场化改革的有效保障。
1.构建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要培育先进的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加强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理念,让员工充分认识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主动的风险管理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同时全面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由“管住风险”向“为股东创造价值”过渡,将风险管理贯穿到所有员工和所有业务中去,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其次,建立独立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负责全行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标准的执行、监督,实现对银行风险的统一管理。最后,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对各类风险实现全面管理。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种类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越来越隐蔽。因此,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既在加强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同时也应将市场风险、国家风险、地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风险、结算风险、财产风险、财务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的风险纳入风险管理范畴,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2.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框架的要素之一,是防范金融风险最主要、最基本的防线,也是银行风险控制的一项专门技术。可以说,健全的风险控制,特别是操作风险控制有赖于有效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关键是要求银行的业务操作和各项活动遵循既定的风险控制原则和授权限制,风险控制的任务和目标则是在风险识别、风险定价的基础上,在银行的不同业务领域分配资本,权衡风险和回报,追求风险和资本的最佳配比,或者利润的最大化。目前应加强内部控制组织建设、加强内控管理文化建设、理顺业务内部控制程序,完善岗位授权机制,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
参考文献:
1.Allen & Santomero. What do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do [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1, (25).
2.Scholtens & Wensveen.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 essay on what it does (not) explain [Z]. Vienna: The European Money and Finance Forum, 2003
3.孙涛.全球化时代金融中介体系的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贾康,周雪飞.转轨时期中国金融改革与风险防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龚明华,雷电发.金融创新,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前沿理论综述[J] .金融研究,2005,(10).
6.吴晓灵.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选择[J].科学决策,2004,(9).
7.龚明华,陈丹.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5,(5).
8.胡仁彩.金融业混业经营:中国的选择模式[J].商业研究,2006,(3).
9.黄丽珠.中国亟待构建走向综合经营的改革框架[N].金融时报,2006-4-24.
简述资本市场的功能范文3
关键词:通信消费;信息;危机
一、金融危机爆发简述
2007年始自美国的次债危机最终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美国金融市场中的资产估值泡沫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衰退不仅拖累了美国经济,还拖累了世界其他经济体,一场日益严重的美国次级房贷危机迅速向全球金融市场甚至实体经济深度蔓延,几乎所有国家都未能幸免。
次贷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给金融等行业带来一定的亏损;对我国外贸出口形成巨大“挤压效应”;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国外企业对我国企业欠款坏账大幅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等等这些,为国内经济造成空前压力,部分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市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劳动就业困难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加剧,国内经济形势比较严峻。
二、次贷危机给电信业带来的影响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联动效应大大增强,任何经济体都不能独善其身,而身处资本市场的全球电信业也同其他行业一样,由于次贷风暴而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电信类服务具备日常消费品的特性,但总体经济环境的波动多少会影响电信业的发展前景。
首先,金融危机给电信业带来严峻的阻力。一是运营商融资困难将成为妨碍其发展的一堵墙。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银行业普遍不景气,运营商普遍存面临融资困难的局面。美国电信业巨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近日就表示,由于受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资本货币流动紧缩,公司不得不依靠寻求短期融资。二是全球电信行业并购活动的下降。在次贷危机带来金融风暴的环境下,杠杆收购者很难得到信贷服务,因此其“出手”时会更为谨慎,这就导致了通信业并购活动下降。三是电信运营商的实体投资减少。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资本市场普遍不景气,投资的热情大大降低,运营商从资本市场上融资的能力将受到考验,这将直接导致运营商不得不减少对于实体的投资,以确保充足的资本过“冬”。四是高端集团用户的已经开始流失。当雷曼兄弟及贝尔斯登这样的大企业用户沦落到今天这般境地,为他们提供服务的电信公司显然将面临一大笔亏损。五是全球经济衰退可能会导致通信开支削减。对于通信业来说,不利之处在于,本次经济危机将使得全球经济的活跃性降低,从而降低通信需求。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面临成本压力的情况下,有可能寻找替代性的通信手段,如求助于免费的互联网。
其次,金融危机在给全球电信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一是通信消费可以减少差旅成本。本次危机可能迫使企业削减差旅费用,而更多采用远程沟通的模式维持经营运作,如视频通话、视频会议。二是通信信息化手段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景气,迫使企业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运营成本,如移动信息化。此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选择更节省成本、人力、物力的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从而更大范围地寻找交易的可能也是通信业所擅长的。
再次,次贷危机对中国电信行业影响有利有弊。第一,在如今这个经济敏感的时刻,中国通信行业面临资本市场、低消费市场紧缩、电信业务的市场需求下降等一系列的挑战。一是消费者消费能力下跌令运营商利润下降。一旦金融领域的影响蔓延到实体经济,进而缩减开支、降低成本,最终必然影响到通信行业上下游的设备商、内容供应商等。次贷危机带来了消费市场的紧缩,也对电信业务的市场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电信运营商所服务的大型金融机构在这次金融风暴中损失惨重,其对通信服务的需求也会随之降低。二是移动数据类业务的发展会受到更大的影响。从目前的发展态势以及机构分析来看,多数观点认为数据业务受影响较大。这是因为该类业务目前尚属于高端业务,对支付能力的变化比较敏感。用户在经济衰退期收入降低的情况下,首先减少的就是此类业务。三是产业升级带来的负面影响。次贷危机同时加速了产业的调整及升级,而产业调整是一个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过程,它先作用于大环境,进而作用于整个通信行业,最后涉及到具体的各个运营商。产业调整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企业的迁入、迁出和消亡,涉及到劳动力转移,人口流动性增强,所以产业转移会导致运营商存量客户的流失,包括个人层面和集团客户层面的用户。上半年通信市场新增用户发展已经趋缓,这其中就有产业调整带来的一定影响。四是股价产生直接影响。作为上市公司,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的通信企业,特别是这些企业的股票产生影响。第二,金融市场的疲软可能给中国电信业的某些领域带来冲击,但是却有另一些领域可能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一是信息化类产品应用增减。电信业甚至可能从此次经济衰退中获益,其原因是,企业因收入下降而进行成本控制,导致信息化类产品增减,越来越多的人减少出行,代之以电话、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通信方式沟通,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差旅活动等。二是通信消费日常化。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人们多会取消或是推迟耐用型产品的消费计划,但是通信、娱乐、网络社交等活动则依然进行。三是产业转移带来的正面影响。产业转移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运营商的在线培训、远程教育等业务可以满足人们对技能培训的需求。这些都可能推动电信设备和移动数据类业务的发展。
三、电信运营商的应对策略
(一)紧抓信息化服务的契机
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竞争力、渡过次贷危机带来经济不景气的难关的观点,已经成为各界共识,特别是能够帮助开源节流的产品,也就是能够实实在在节省企业运营成本和管理费用以及提高产品销售额的信息化产品。所以电信运营商应该借此契机,推出针对集团客户具体情况的相应信息化解决方案,在切实帮助企业客户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找到集团客户的切入点。
(二)把握政策动向,获取发展机会
面对经济新形势,也结合政府管理新需求,推出一系列信息化服务加速实现电子商务、信息化远程监控和管理等功能,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使企业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可凭借自身强大的信息化技术优势送教下乡,为普及农村劳动技能而作出有益贡献;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多层次、多途径、多手段地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对在岗职工进行技能提升;提供形式多样的社区信息服务。
(三)维系存量客户,开拓新增客户市场,满足用户新需求
次贷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意味着电信运营商要在一个相对动态的环境里尽量维系存量客户,开拓新增客户市场,并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首先,为了减少客户流失带来的影响,运营商需要对产品进行梳理,划分具备日常消费特征、奢侈消费特征的产品,在客户消费需求下降时,有针对性地重点营销具备日常消费特性的产品,以维系存量客户。
其次,运营商要通过不断开发新兴市场(农村市场)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消费,从而有效分散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在一片低迷的市场中,走出自己的高增长之路。
再次,运营商需要对用户需求再次开发。产业转移带来新型人才流入将促使个人客户群体素质的提升,个人客户对通信产品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有所提高以及消费需求重点将有所改变;人均消费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有利于通信行业挖掘新业务。
(四)苦练内功,提升自身盈利能力
面对次贷危机,国内电信运营商需要通过自身的升级、开源节流应对次贷危机带来的冲击。掌握当前产业实时动态,便于公司及时应对大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应通过大力培养人才,提高客户经理、行业经理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及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应完善和巩固良性发展的产业链上下游、社会资源的合作模式,优化现有实体渠道,大力发展电子渠道,借助第三方社会量(优秀商、分销商),规范与完善社会渠道,从而实现开源节流的目的。
(五)投资应谨慎把握机会
国内电信运营商应该关注海外并购机会,同时防止投资上的冒进行为。
在次贷危机影响下,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坚定执行稳健的财务政策,由于现在还无法判断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结束,但经济衰退期是海外并购的最好时机,国外很多优质资源的价值受到低估,可以挑选高投资价值的企业进行谨慎并购,实现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开拓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袁燕.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定价及其管制[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9(1).
2、王红梅.电信全球竞争[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简述资本市场的功能范文4
「摘要会计职能和会计信息的膨胀,使会计不堪重负,会计系统相对市场毫无效率可言。会计应适当回归,提供原始信息和核心的会计程序,而将剩余的功能交由更有效率的市场,如会计服务、按需财务报告和可扩展的报告语言去执行。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将使会计与技术、及环境的依赖减弱。各国会计间的差异缩小,更利于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将呈现小范围统一和大范围大同小异的格局。
「关键词会计膨胀会计回归会计外部化会计国际化
盖地教授(2001)的比较表明,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实现了大同小异,可见我国会计的改革与打上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深刻烙印。近年会计制度大变革,面对何去何从,有过会计的中国特色(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的讨论;如今,我国正式加入WTO,关于会计协调与国际化的话题再次升温。尽管视角千差万别,仍就会计差异的客观存在及协调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会计国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形成共识。既然从成因及进展等各个方面都认定会计必然国际化,那么探索如何实现会计国际化也就顺理成章了。本文将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视为实现会计国际化的一种有效途径,认为会计在数百年的发展中承担了过多的责任,特别是在信息使用者需求的牵引下日趋膨胀已不堪重负,应返朴归真回复会计的原始职能,并将强加于会计的诸多角色外部化,由专门的会计服务公司或通过会计按需财务报告模式(MC)(肖泽忠,2000)或使用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XBR)(冯淑萍,2001)去实现。这样会计就可绕开技术、经济与政治后果及其它环境,在会计信息加工最初的某个合理阶段实现国际化。
一、会计回归
会计的国际化必须超越四座大山:技术、产生的经济后果、带来的政治影响及文化、等会计环境。可以说,会计本身的技术性越强,实现会计国际化的难度越大,为此须降低会计的复杂程度;会计信息产生的资源配置、资源分配后果和政治效用越大,世界范围内各国各企业各团体间的博弈就越难趋于均衡;会计与会计环境互动关系越密切,会计标准的大一统就越难形成。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的层次越低,上述四个要素对会计国际化的阻力就越少,因此应尽量促成会计的回归。
1.从会计的发展历程看会计功能的膨胀:会计究竟是什么?
从会计雏形原始社会未期的结绳记事到公元11世纪至15世纪以盛唐时期的“公司会计司”、南宋的“审计院”以及“四柱结算法”为标志的中式会计,是古代会计的象征,此时会计告诉人们:收入多少、用了多少、还剩多少。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意大利复式簿记历时700年左右的演进,促使了古代会计向近代会计的转变,并最终在20世纪初期完成(郭道扬,2001),复式簿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使近代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的同时又能发挥监督的功能。20世纪40年代至今,人们步入了市场经济与知识信息经济,会计随之向会计过渡,期间会计除基本的反映与监督功能外,日益成为经济管理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上面虽只是对会计发展历程的简述,但足以说明会计功能的膨胀过程。
会计功能的膨胀还可从我国会计研究侧面窥见一斑。过去20年间的会计理论研究集中在四个方面(王光远、吴联生,2001):①会计是什么,会计学是什么等基本(24%);②经济效益会计(60%);③物价变动会计(1%);④股票市场会计(15%)。关于会计是什么,会计界有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控制论、会计管理工具论等观点。关于会计能干什么,会计界也有一职能乃至六职能之争,除最基本的反映职能外,还包括核算、监督、控制、参与预测、决策等职能。这些年来,会计界对会计基本论问题的讨论虽然越来越少,却从未达成共识。而且不可否认会计相关人员具有扩大会计功能的潜在动机,会计中心论或大会计的论调正是这一动机的极端表现。如此之趋势使我们不禁担忧:会计究竟是什么?会计能承受起重担吗?
2.信息在量和质上的膨胀: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奴隶
近年来,以顾客为中心的顾客需求思想在管理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贯彻,会计与审计也不例外。作为会计的顾客,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无疑产生了对会计的需求并推动了会计与实践的进步,如果说过去的会计是被动地追逐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现在的会计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把握越来越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是会计走向成熟的表现,但笔者以为会计界把握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心态唯恐过之或不及。“不及”,即会计期望差距,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的预期高于会计本身所能达到的水平引起的差异,它由四部分组成(胡春之,1998):①使用者的不合理期望,受自身技术和的制约会计不可能提供的服务;②使用者的合理期望,由于技术上的缺陷会计可以但未能提供的服务;③实际业绩缺乏,由于执行不力造成的会计设计意图的偏离;④感觉但实际不存在的业绩缺乏,使用者对会计的不正确认知所引起的差异。不及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状态,正是它促使会计不断向信息使用者的预期靠拢,成为会计的内在动力,只不过要把握“不及”的度。“过之”,则指会计在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同时提供了大量无效的服务,这绝非耸人听闻,会计界在饱尝信息披露不足的指责后开始有了对信息披露过量的担忧。
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信息在多种传播媒介的推动下呈“爆炸”趋势,会计信息也不例外,集中体现在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两个方面。信息数量的膨胀表现为:以成本为主的历史信息向以公允价值为主的未来信息的转变;表内信息扩张及向表外的延伸,据安永国际会计公司前主席葛罗夫斯的一项调查,美国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信息量自1972年平均每年以3.1%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附注增长达7.5%(张美红,1998),如今很多公司财务报告表外信息远远超过了表内信息含量;非财务信息的扩充;分部报告、中期报告等的提供等。信息质量的膨胀表现为:对会计信息质量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以前,人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的(AAA)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和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确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性,尽管出发点不同但基本一致,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等,此时为了保证信息的有用性甚至可以牺牲信息的可靠度;而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Leritt在《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的演讲中进一步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增加了“透明度”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更加复杂的特性。
以上论述了会计职能及会计信息的膨胀过程,这种膨胀既有会计发展过程中的合理膨胀,也有会计界基于行业利益的一种自我拔高。前者是会计生存发展之根本,后者将使会计步入困境。
1.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越高越好吗?信息成本
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高低应以信息使用者需求来判断,过低将导致会计行业的衰落乃至消亡,过高将使不堪重负陷入尴尬。上文已指出了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呈膨胀的趋势,其直接的是增大了信息成本,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因提供过量信息负担大量的无效成本,会计信息使用者过滤鉴别信息的使用成本也将增大。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满足他们需求的信息存在于信息过量的会计报告中,而过量的信息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干扰甚至误导他们的决策,更甚之他们根本无法利用。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上的膨胀,不符合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和有效披露原则,于会计信息供求双方都不利,因此应适当减低会计信息。
2.会计的职能越多越好吗?会计责任
长期以来会计学者一直无意识地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拔苗助长,仿佛会计的作用越多,会计地位就越高。回答这个并不难,笔者认为,可以从会计的孪生兄弟审计责任的演变中找到答案。20世纪60年代,良好的经济形势促使注册会计师行业迅猛发展,同时由于审计失误导致针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公司的诉讼爆炸,引起了性的强烈不满。经过反思,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了著名的科恩报告,划时代地将对公众期望的满足变为行业最高行动纲领,从此审计负担起了满足公众期望并维护公众利益的重任。但社会公众并不因此减少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指责,判例进一步将注册会计师的赔偿范围扩大到客户和狭义的已知受益人之外,社会日益赞同受害方向有能力赔偿的一方提出诉讼而不问错在何方,即“深钱袋”责任。社会公众的判断依据是:既然你这样宣称自己,无论你实际有无能力都应承担后果;既然你收入高,就要成为赔偿对象。尽管不合常理,在美国确有其事。
与审计略有不同,但面对责任都是一样的。会计是内部的服务部门,没有机会直接与公众亲密接触,也不象注册会计师行业对外有统一的形象,但并不能成为会计偏安于一隅的借口。现在我们宣扬了会计的崇高地位及光辉形象,有一天信息使用者因使用你的信息遭受损失而要求赔偿,就象使用企业的产品受害而要求赔偿一样,会计又将如何面对。敢于承担满足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会计作为一项职业应具备的基本道德观念,推卸责任意味着会计存在基础的丧失。会计回归并非推卸责任,而是避免承担自己力不能及的责任及因此而引起的灾难性的后果。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举步维艰正是此理。已有学者认为会计操作不当是造成东南亚危机的根本原因,从而使会计成了金融危机的替罪羊。表明,保持承诺与实际行动的一致,是人类诚信之根本,也是会计持久之根本。笔者认为,当前阶段会计的承诺明显高于其实际能力,应适当界定会计职能,以避免因未守承诺受到惩罚,并最终酿成行业危机。
3.会计的范围越大越好吗?交易费用
企业经营倾向于扩张直到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科斯1994)。说明当企业更有效率时交易将内部化,而当市场更有效率时交易将外部化,这实际上界定了企业的形成和规模。企业范围的扩张,既有诸如协同效应、规模经济等优势也有缺乏灵活性等缺陷,两者的均衡界定了企业的范围。推及会计,笔者认为会计覆盖的范围并非越大越好。会计在技术上努力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过程中花费的加工成本日趋增大,因信息复杂程序和技术性的增强信息使用者使用会计信息的成本也呈上涨趋势,直至会计信息收益不能弥补会计信息成本的程度,此时会计系统不经济,应转向会计外部寻求解决。
二、会计外部化
会计职能的扩张及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膨胀,使会计这个庞大的信息系统相对于市场不经济,因此应合理界定会计职能和会计信息的质与量即会计回归;而将那些人为拨高的职能以及会计回归后旁落的功能交由市场操办,此为会计外部化。重新回归后会计无论是技术性还是经济后果及对环境的依赖大大降低,更利于会计统一,而那些与上述因素密切相连的会计部分通过外部化予以回避。会计系统从输入最原始的信息到输出成品信息,会计表层信息越少而内涵信息越丰富,会计信息的技术性与繁杂性越高,会计信息的使用成本和加工成本越高,会计信息的差异性也越大,会计对环境的依赖性也越深。笔者认为,无论各国如何千差万别,同一经济业务所传递的原始信息是相同的,在随后的加工传输过程才产生差异,并且这一过程越深入会计信息的差异也就越明显。因而想当然的认为,存在这样一个合理的临界点,临界点以内的信息更有效益,而且信息的差异性低,利于会计的国际化。
会计回归导致会计功能的收缩,被精减的功能将以会计外部化的形式在会计以外实现。会计外部化套用内部控制外部化和交易外部化概念,追求更高的经济效果是它们共同的特点。上外部化既包括参与者的外部化,也包括程序与方法的外部化,而会计外部化取后者之意。笔者认为,会计外部化可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会计服务模式
现今,会计公司提供的会计服务囊括了会计的方方面面。据联合国“主要产品分类”第862项的分类,会计服务包括(刘明辉,2000):会计与审计服务,包括财务报告审计服务、会计帐目审阅服务、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其他会计服务;簿记服务。既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与处理服务,也能为会计信息供给者提供信息的加工服务。会计信息供求两方以较小的会计公司的劳务成本为代价,换取信息成本的更大幅度降低,因而更有效率。
另外,公司的会计人员更集中,对会计的监控机制更完善,比更有能力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个性化的会计服务。而且会计服务的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使会计信息成为各符其实的商品,可以杜绝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计代价地漫天要价随意膨胀自己的预期,而当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时,信息使用者可以“搭便车”的方式无代价的获取。
近年伴随会计市场的开放,会计服务国际化日趋明朗。世界五大会计公司总收入以年均两位数的比例增长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海外。与五大会计公司相比,我国会计公司的规模与经验差距甚大,仍需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框架下的两份文件《会计服务相互承认协定或安排指南》和《关于会计服务业国内规章方面的守则》的指导下,公平地参加国际会计服务的竞争,这必将促成会计服务的国际化,会计服务国际化既是实现会计外部化的一种手段,也是促使会计国际化的一个方面。
2.大规模按需生产(Mass Customisation,MC)模式
大规模按需生产模式(MC)与通用报告模式(general purpose reporting,GPR)相对应。GPR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Mass production,MP)既大量生产某标准产品,大部分会计信息就以这种方式提供。使用者、学者和监管者均对GPR的有用性提出了质疑(肖泽忠,2000):使用者发现财务信息更像为遵循标准和法规而编制的报告而不是用来交流信息的工具;学术界认为GPR存在不可忽视的漏洞,如不反映货币时间价值和公司的表现,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需求;监督者也担心GPR不能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MC模式可大规模地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组织生产,可使公司运用技术和管理实现信息多样化以满足信息使用者个性的需求。MC系统应具备以下要素(肖泽忠,2000):①数据库:用以保存会计原始信息,包括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以便使用者按需索取生成不同的数据。数据库有选择地让信息使用者介入,以保证企业对数据库的控制;②模块化的会计程序及报告生成器:企业可按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并有偿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信息使用者在购得程序软件后只需与企业的数据库相连,就可进行信息的加工与处理。③交互式、按需报告:这是MC的信息交流方式,与GPR相比,利于会计信息供求方面的快速沟通及双向交流,可随时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会计信息。维护、会计程序与报告生成器软件的设计与维护。
在MC模式中,回归后的会计专司两项职责:会计原始信息数据库的其它的工作,都交由信息使用者自己处理。这与合约式集团公司相类似,集团公司专司产品开发与集团运作的协调,而将采购、生产、销售等职能以合约的方式包给相关营运商,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正是从中受到启发。
3.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XBRL)模式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和要求产生,同时也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传递与使用,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会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与共享成为可能。美国在这方面就做了有意义的尝试,开发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财务报告——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按XBRL的最初设想,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可从互联网上获取原始信息按需加工及处理信息,还可将差异性的报告信息转变为统一标准的信息或者转变成自己想要的另一种信息(冯淑萍,2001)。
综上,三种模式都共一些特点:①回归的会计只负责会计原始信息的收集和核心会计软件的开发与维护;②旁落的会计职能交由企业外部单位;③会计信息使用者按需“量体裁衣”地加工与处理信息。④需要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持,互联网和现代传媒技术使会计外部化成为可能;⑤会计信息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及会计信息的有偿使用。
三、关于会计国际化的思索
刘峰教授在《会计准则》一书中将会计的国际化归纳为: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全球会计的统一化。笔者认为,由于会计涉及技术、经济、等因素,且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本不可能实现会计的大一统,会计国际化应取第一层意思。而会计回归削弱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易于在国际的范围寻求大同小异。对于会计国际化,笔者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1.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但并非迫在眉睫
一般认为,资本市场和的一体化及跨国公司的是会计国际化的成因(曲晓辉,2001)。也就是说是上市公司特别是跨国上市公司产生了对国际化会计的需求,目的是减少会计差异引起的交流障碍及资本市场的运行成本的增加。笔者的是,上市公司占所有经营组织的多大比例?又能覆盖国家及全球经济的多大比例?据不完全统计,在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上市公司数量上只占10%而对经济的贡献约为80%左右,更不用说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发展家了。会计的国际化意味着广大的非跨国上市公司将承受不必要的改革成本,就算上市公司需跨国筹资,也并非只有一种选择,还有如借壳上市、并购当地上市公司并通过其筹资等。
2.会计国际化呈现小范围一统而大范围大同小异的格局
会计国际化作为一种趋势将是相当漫长的过程,会计可能率先在小范围统一但全球范围仍将大同小异。大家习惯用WTO和欧盟将在2005年前统一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报表(冯淑萍,2001)作为会计国际化趋势的一个例证,殊不知欧盟过去几十年的艰辛努力。欧盟会计的统一源自经济的统一,包括货币的统一、的一致甚至统一国防等,欧盟今天呈现的小范围一统的局面来自欧盟战略意图的一步步实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欧盟具备经济、、文化的相似性,如同属大陆法系和语言文化、经济发展基本同步等。将中国、新加坡等华语国家的会计统一比将中国与日本的会计统一要容易,因为他们有相同的文化底蕴;同样将中国与印度的会计统一比将中国与美国的会计统一更容易,因为他们的经济基本位处同一层次。因此,可以在同质的范围统一会计标准,而会计的全球统一只能是一种目标。当然,当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彻底消亡时,会计范围的统一也将成为现实。
简述资本市场的功能范文5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 内部人控制 公司治理 “用脚投票”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02-03
一、机构投资者的界定
机构投资者指在金融市场上从事证券投资的法人机构,在中国主要是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基金、证券公司和银行等。跟机构投资者概念相对的是个人投资者,他们以自然人的身份参与有价证券的买卖,而之所以要将机构投资者跟个人投资者区分开来,是因为相对于他们机构投资者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专业化的投资管理。跟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具有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在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上市公司的研究,投资者理财的方式,投资决策的运作过程等方面都有完善的部门,因此他们的投资行为更加地理性化。而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远远比不上机构投资者,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相当狭窄,专业程度上更是有天渊之别(殊不知有时间成天徘徊在证券交易所的大多数都是老头老太),他们即使有足够的时间也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分析走势,判断行情,对于上市公司的具体经营情况也缺乏足够专业的判断。而当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规模扩大以后,他们也肯定会委托机构投资者管理他们的资产,以更加有效地规避风险,降低投资的成本。
2.规范化的投资行为。作为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时刻受到多方面的监管,他们的投资行为在内外两方面的约束下显得更加规范。外部方面,处于维护证券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保障社会的稳定,保证资金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机构投资者的行为。
3.合理化的投资组合。资金的规模越大,投资的风险也越大。在资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合理规避风险的方法就是投资组合化。中国在外汇政策上就曾经有过参考“一篮子货币”从而降低人民币对美元的外汇风险的做法。而投资组合化对成本方面拥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个人投资者处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进行投资组合,机构投资者就不同,他们有的是雄厚的资金,有的是专业的人才,有的是多角度的研究,因而能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投资组合,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
二、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现状
机构投资者的历史从1868年英国建立的海外殖民地信托起萌芽,经历了美国股灾,渡过了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逐步走向成熟,而中国机构投资者的起步比较晚,但是也在三个阶段的发展中逐步壮大。
第一个阶段是起步阶段,以1993年8月20日山东淄博基金在上交所的上市为标志,中国机构投资者正式进入证券市场。在这一阶段,基金主要是一般投资基金而不是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中只有很小的比例投资证券市场,而大部分都是资金1亿元以下的小投资公司。由于他们的资产规模小,无法进行有效地投资组合,再加上受到法规尚未健全等条件的制约,整个机构投资者的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发展阶段,时间段是从1997―2003年。1997年11月4日颁布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基金管理法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1998年3月23日发行了封闭式基金――基金金泰与基金开元。1999年,国家批准保险公司以及三类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和上市公司)入市,放宽了对于入市主体的限制。2000年10月8日,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拉开了开放式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序幕。2001年12月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打开了中国养老基金发展的第一页。2002年11月7日又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由此正式引入了QFII机制。在这一阶段,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中国已初步形成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体,以QFII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较为完整的机构投资者格局。
第三个阶段是壮大阶段,从2004年至今。2004年10月,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一办法的施行从法律上赋予了保险机构投资者直接买卖股票的权利,标志着中国机构投资者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9月1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2007年6月20日公布《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证明了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日趋国际化。
三、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1.缓解内部人控制的需要。内部人控制是指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股东委托经理层管理公司造成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经营者(内部人)逐步掌握了公司的筹资、投资、融资、人事等实际权利,这种权利的过分集中就是内部人实际控制公司的表现。在内部人控制的前提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股东很难对经营者实施很好的监督,因此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在经营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作出损害股东利益的决策。个人投资者往往资金有限而高度分散,没有精力和实力去分析公司的经营情况,而且即使参与了,也往往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2.“用脚投票”弊端重重。在股市中“用脚投票”具体是指股东在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后,并不积极参与其公司治理,相反,当其公司出现问题,股票出现下跌时,以抛售股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发展,“用脚投票”的弊端暴露的越来越严重。由于机构投资者规模庞大,持有的股票份额巨大,假如将手中的股票同时抛出,短时间内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买主。
3.实现本身价值的需要。机构投资者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企业,而追求利润是实现其企业价值的最终途径。机构投资者通过其充足的资金,专业的知识,完善的制度参与和改善目标公司的公司治理,所能带来的因为目标公司市值增加的利润远远大于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参考国外经验,美国的Gillan和Starks在研究中发现,CalPERS在未介入42家目标公司的公司治理前,这些公司的业绩普遍低于市场上平均水平的50%,但是当他介入以后的五年内,这些公司高出了市场平均业绩的41.3%。也就是说,参与公司治理所带来的高额回报完全是可以预期的,此外,规模产生效益,在得到参与公司治理的经验之后,今后再进入同类公司的时候就能有效地减少治理成本,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四、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障碍和问题
1.法律上的障碍。从法律上来说,可能是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中国对基金持股比例有严格的限制,比如说1997年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一只基金持有同一只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得超过其资产净值的10%,同一个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的单独一家公司的证券超过该证券的10%。在这项规定的开始阶段无疑是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2.双重模式的障碍。在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实际上既不是资金的持有者,也不是投资对象,他们实际上是一个投资理财的中介,在他们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多重委托的关系。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例,基金的发起人根据相关法律和证监会的有关规定筹建基金,将筹集的资金交给基金托管人进行保管,由基金经理人管理和使用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最终向基金受益凭证的持有者分发投资收益。在这个过程中,基金的持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存在着委托关系;另外,基金管理者在资本市场上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与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又形成了一层委托关系。双重模式的存在,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来说又是一层障碍,因为他们的投资行为将无时无刻受到最终委托人的约束,即使基金管理者认为可行的投资方案,只要委托人不认可,他们也只能作罢。另外基金的委托人,一方面希望所投资的基金能够获得长期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却会以短期绩效来衡量基金管理者。
3.资本市场的问题。就整体来说,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品种类别上讲比较单一,功能比较单一。中国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有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等,而相比较之下,美国种类繁多,有私人年金基金、银行信托、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大学和捐赠基金、公共年金基金等,关键在于,美国的机构投资者由于其不同的性质,在规模、运作方式、风险偏好等各不相同,因此同为机构投资者,他们在公司治理中所起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反观中国,几种性质的机构投资者性质相似,功能单一,因此他们在看待问题时就会相对片面,因而对实际的治理效果产生影响。
4.“搭便车”的问题。“搭便车”用另一个时髦的词语来形容就是“囚徒困境”。当机构投资者参与了公司的公司治理而产生了对公司的正面效用,这种正面效用可能被其他人免费享用。也就是说,其他人不用花费一分一毫就能完全享受机构投资者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所带来的效益。这就是搭便车的现象。
5.机构投资者自身机制的问题。在中国,机构投资者的管理者一般都长于资本运营,但是对于具体的公司治理则不擅长。即使机构投资者有相应的专业人员,但是因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种类繁多,投资的公司遍布各个行业,很难保证管理者对各个行业的具体情况都具有相关的知识。再加上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大多数具有被动性,他们仅仅是被动地披露监管机构强制要求披露的内容,这种情况加剧了机构投资者和经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机构投资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再者,机构投资者本身也是企业,也存在着内部治理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机构投资者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追求的也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不是资金的所有者,而只是一个客户理财的机构,他们不参与目标公司的利润分配,仅仅按照固定比例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和期权报酬。
五、加快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之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立法部门应该参考国外的相关成功经验,结合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现状制定适合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法律法规,并切实加强法律的监督和执行工作,使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能有法可依。要逐步放宽各类型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准入,适当放松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持股比例的限制,进而鼓励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建立和完善关于机构投资者内部治理的法律制度,进而逐步规范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2.优化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机构投资者在未进入董事会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完整真实的信息,以确保机构投资者的监督能及时有效,从而进一步增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确保独立董事能有效地行使自己的职权,提高上市公司的运作透明度,改变过去独立董事不懂事的现状,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
3.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首先要做的是增加机构投资者的种类,鼓励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都参与到公司治理上来;要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股票市场体系,在发展和规范主板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创业板市场的建设,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让机构投资者等拥有更多更完善的规避风险的手段;规范中国上市公司的分红制度,完善做空机制,引导广大投资者的投资趋向,减少投机行为。
4.建立机构投资者的自治组织。机构投资者之间的搭便车以及投机心理的问题,总结到一点就是他们的无序性和自发性。建立了机构投资者的自治组织,通过机构投资者组织内部的集体协商,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流通的速率,降低收集信息的成本,不仅如此,通过相互之间的协议,可以根据各个机构投资者所擅长的领域决定相应的治理目标,这样做能有效地避免搭便车的问题,防止盲目投机,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5.完善机构投资者自身治理。首先也是最关键的是人才的培养,对外部人才的选聘和内部人才的内部培训上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要培训和大力引进产业经营人才,这样就加强了机构投资者对相关投资对象行业的认识,提高了他们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另一个是人才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从人才的来源上杜绝那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现象,将机构投资者自身塑造成一个值得信任的伙伴。其次是投资战略的选择方面,在参与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以后,不能把眼光仅仅集中在对政策的揣摩等方面,而应该对投资公司的未来发展进行长期的规划,引导公司长期经营的经营方向。最后要加强机构投资者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特别加强对资金管理人以及机构内部高层的监管,创建合理的奖惩机制。
六、结论
要解决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促进机构投资者的长远健康发展,从而保证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需要机构投资者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共同的努力。在这过程中,要善于吸取国外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结合国内与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克服各种障碍,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刘曼琴.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与障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4):26-28.
[2]王建辉.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分析[J].企业经济,2009,(10):143-145.
[3]李善民,王彩萍.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决策的模型分析[J].管理学报,2009,(4).
[4]钱露,李世宗.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决策研究――基于绝对净收益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4):48-52.
[5]刘星,胡伟.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基于关联方占用的角度[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6):42-47.
[6]秦志敏,马颖.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障碍分析及其应对[J].会计之友,2009,(3):92-95.
[7]罗栋梁.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途径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9):121-125.
[8]杨成,潘魏灵.机构投资者的介入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J].商场现代化,2008,(11):47-48.
[9]傅强,邱建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0,(2):169-173.
[10]何本芳,聂晶,何冬阳.机构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9,(9):44-45.
[11]范海峰.论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J].会计之友,2010,(4):66-67.
[12]蒋欣文.试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的治理[J].经济师,2010,(3):79-80.
[13]孙喜平.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现状与改进[J].财会月刊,2009,(10):32-33.
[14]曾德明,刘袁,汪忠.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及障碍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2006,(9):66-69.
[15]孔玉生,陶明.中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研究[J].会计之友,2008,(1):107-108.
[16]杨世勇.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4):41-42.
[17]祝婧然,朱洪远,杨世勇.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J].投资分析,2009,(5):162-163.
[18]宋丽萍,黄惠青.中国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障碍[J].辽宁财专学报,2002,(6):41-43.
[19]傅强,邱建华.影响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因素分析[J].投资分析,2009,(1):179.
[20]耿志民.中国机构投资者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简述资本市场的功能范文6
关键词:银行保险;发展模式;协同效应;银保深度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2-0090-05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ncassurance is an increasing prevalent channel for insurance distribution at pres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banccasurance, and then analyzes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ancassuranc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bancassurance and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 the bancassurance penetration. By the study,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banccasurance industry in China should be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ideway. In bancassurance practice,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of China should develop new type bancassurance products adjusted to the demand of consumers and the current policies, keep the cost advantage of bancassurance, and prevent vicious competition.
Key Words: Bancassurance;Development Mode;Synergic Effect;Banccasurance Penetration
20世纪70年代末,在各国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和扩张、寻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过程中,银行保险应运而生。银行保险,由银行提供保险服务的模式,已逐步成长为一种有效的保险销售渠道。在西欧,采用银行保险极为普遍,在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和台湾地区等, 银行保险也已成为银行业和保险业发展的新亮点。2005年的数据显示,亚洲银行保险寿险保费收入在总寿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达到28%。目前, 欧美的一些国家,如法国、西班牙等甚至超过60%。
高效的银行保险模式主要表现为,通过银行柜员向客户即时销售简约化产品。由此,仅凭借较低的银保深度与有限的销售渠道,银行保险便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银行与保险之间的业务整合有助于降低成本,增强合作功效,但是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却受到了正在进行的制度变革(如有些国家开始禁止银行与保险的相互参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新的制度将使得银行保险原有的资本优势不复存在。不过,银行保险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成熟市场中,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各类寿险与非寿险产品将被相继推出,银行保险销售也将进一步增长。在新兴市场,新的市场进入者已成功地运用银行保险与同业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一、银行保险的发展
从金融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对银行保险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分销协议合作――银行保险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银行保险还处在萌芽时期,银行简单地充当保险的中介,纯粹合作关系,没有竞争,银行介入保险业务的分销环节,主要是销售寿险产品,从中获取手续费和佣金。银行保险没有真正出现,但银行积累了从事保险业务的销售经验。
(二)战略联盟――银行保险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银行与保险公司以各自的利益需要为基础形成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不仅在保险产品的销售方面,而且在产品开发,服务配套,销售渠道的管理以及客户资源的共享,销售人员的培训等方面进行紧密的合作,但在组织结构上,银行与保险是松散的协作关系,欧洲是此阶段银行保险的主要市场。
(三)股权渗透――银行保险成长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科技的进步,金融管制的放松及社会环境的变化,银行业内部和保险业内部的竞争开始加剧,向外拓展各自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成为必需。因此双方都感到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作,银行主动参与保险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并采取协议、新设、并购、合资等方式相互渗透和融合,将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 通过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共享,提供综合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四)组建金融服务集团――银行保险成熟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银行和保险公司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相互合作和渗透性质,寻求银行保险的一体化运作,采取自身培育、合并、收购等手段,组建金融服务集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占据优势。银行保险出现两种经营趋势:一是金融集团化趋势;二是部分地区金融机构重新回到专业化经营,在银行主营业务专业化经营的同时,银保业务变为协议销售或战略联盟。
当然,各个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主要是基于银行保险最发达的欧洲的情况进行的,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环境不一样,银行保险的发展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有的国家和地区是阶段混合式的,有的则是阶段跨越式的,即使是在欧洲,情况也并不完全相同。
二、银行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金融监管政策放松。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国家纷纷对金融业放松管制,允许银行、保险和证券混业经营,之后又从法律上加以确定。如英国在1986年就通过了《1986年金融服务法》,意大利在1990年公布了阿玛托法案,日本在1998年通过了《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美国也于1999年11月废除了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这些法律都对各自国家的金融制度进行了调整,废除了金融分业经营,确立了金融混业经营,为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最近亚洲各国,如印度、韩国,也开始相继放宽对银行保险的政策限制,为银行保险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中国虽然仍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但开始允许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允许银行可以拥有自己的保险公司,允许保险产品可以通过银行网络进行销售。
(二)优惠的税收政策。税收优惠推动了欧洲一些国家银行保险的发展。法国银行为了迎合客户追求税收优惠的需要,主动推出一种“契约资本化”的保单,它实际上是一种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简单的养老保险产品,具有避税功能。此外,在法国,截至1995年,政府对于25%以上的保费或长达8年以上的资本收入以及大多数遗产并不征税。法国银行保险商充分利用税收上的优势,以简易、低价、长期的储蓄型产品取代由传统保险公司所提供的复杂产品,银行保险的市场份额在2001年就达到60%,2006年达到64%(Swiss Re,2007)。日本也规定个人寿险保费的最高免税额可达50000日元,寿险业的发展加快了日本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进程。
此外,从不同国家同一时期的发展情况看,不同税收优惠政策也是影响银行保险的重要因素。如2004年,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和西班牙的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在寿险中的占比高达60%-70%,而英国、德国、荷兰和瑞士等国的这一比例只有20%(见表1)。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很多,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影响银行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银行面临社会环境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人口增长率降低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导致DR指数(退休人口与工作人口的比例)急剧上升。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金计划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一局面,西方国家政府采取了各种方式以刺激私人养老金计划,这极大地促进了寿险行业的迅速发展(沈爱卿、贾悠然,2006)。同时,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的持续繁荣以及对更高生活质量的期望,人们对长期、高收益的储蓄方式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此外,人们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资本市场上日益增长的复杂的投资工具也比低收益的银行存款更具有吸引力,人们的储蓄逐渐从银行的存款账户转移到寿险产品。以上三方面的变化使得银行业经营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就是银行存款比重不断降低。与此同时,银行保险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保费收入占银行收入的比重大幅增加。
(四)银行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伴随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金融监管放松、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急剧恶化。表现在:银行同业间的竞争加剧;新进入者的威胁与挑战,极大地侵占了银行的市场;技术的进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使得银行产品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大;银行客户的谈判力量加强,客户的忠诚度不断下降;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质量、范围、信息、收益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等。银行业竞争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利润率不断降低,这迫使银行不得不积极开展其他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保险业的高利润对银行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事实上,由于银行具有广泛的分支网络,大量的客户群,银行业开展保险业务具有极强的优势。
(五)银行保险的低成本比较优势。由于充分利用了银行固定成本,依托了银行区域品牌效应,共享了银行网点渠道与客户资源,银行保险具有其他销售渠道难以比拟的成本优势。在韩国,中小寿险公司充分发挥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同大型寿险公司进行竞争,极大地降低了国内前几位寿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在俄罗斯、独联体等国家,银行保险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保险公司在基础设施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利用银行的网点与大量的客户资源,快速进入市场。同时,保险公司还对银行的职员进行保险销售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取代专门的保险团队,进一步降低了培训的成本。与其他销售渠道相比,银行保险的成本与利润的数据不易搜集。但意大利与法国的相关统计数据却显示,银行保险确实具有其独特的成本优势(见图1、图2)。
(六)银行与保险合作的协同效应推动了银行保险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银行保险的成功在于银行保险可以实现银、保双方的协同效应。银、保协同效应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规模经济。通常,在不改变产品的范围的情况下,如果扩大生产,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就存在规模经济。银行保险也存在规模经济,一般而言,因为借助银行庞大的销售网络和技术的支持,保险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总平均成本是下降的。第二,范围经济。如果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比各个单独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总成本更少的话,就存在范围经济。对银行保险来说,范围经济存在于生产和消费两个层面,从生产层面看,银行与保险公司可以在一系列的产品间共同分担管理费用,技术成本以及其他的固定成本费用。从消费层面看,顾客将可以通过购买银行保险集团的产品而不是在各个专门的公司购买相同的产品来体验到更低的搜寻、监督与交易成本,而且可能为这种方便的购买方式支付更高的价格。第三,服务一体化。由于人们收入的增加,投资观念的增强,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就在于力求满足客户对不同的金融产品的需要以及对投资增值的关注,通过一体化的服务稳定既有的客户群体,在此基础上扩大新的客户群。
以上这些因素从客观上可能促进了银行保险的发展。在现实中也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会阻碍银行保险的推广。例如,客户的消费习惯、客户对风险的不同偏好,保险公司对市场的定位等。在此不再赘述。
三、国际银保深度的变化态势
银行保险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普遍,但银行保险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从表2中看出,在欧洲许多国家具有很高的银保深度,寿险收入占到了保费收入的50%以上。在北美的加拿大与美国,银行保险的深度明显偏低,这反映了政策对银行销售保险的严格限制。而在日本,政府对银行保险的限制直到2007年底才会彻底解除,因此,其深度依然较低。与此相反,澳大利亚在寿险方面有着较高的银保深度,因为,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寿险产品主要由银行集团提供。而新兴市场中的银保深度则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政策规定、市场开放度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银行保险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入亚洲市场,尤其是在寿险领域。同时,银行保险在中欧、东欧以及拉丁美洲也相继取得了成功。
银行保险的重要性在多数市场中日渐突出。从表3中可以看出,自2000年,银行保险便开始对欧洲(除德国之外)、大洋洲的市场高速深化。而非寿险的银行保险销售,速度虽然相对较慢,但仍保持着增长态势。由于制度上的解禁,如今,美国与加拿大已开始全面接受银行保险。在2000年之前,银行保险并未在日本生根发芽,但现已成为了日本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保险销售渠道。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为银行保险赢得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新兴市场上,拉丁美洲、中欧、东欧和亚洲的银行保险销售虽然启动速度较慢,但在寿险市场上,均已进入高速增长期。另一方面,银行保险在非寿险领域内的发展则相对较弱,但拉丁美洲却是例外,在其市场上,银行保险的非寿险销售已赶超寿险。同时,在中东与非洲,银行保险却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深度水平。
四、国际银行保险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一)加大银行保险产品开发力度
目前,中国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单一、产品内嵌价值低,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小。中国银行保险产品99%以上是趸缴型分红保险产品(罗志勤、傅国尧,2008),这种产品期限短,现金价值高,保险公司可计提费用很低。在很低的计提费用中,保险公司还要支付高额银行手续费、销售人员费用和内部管理费用, 实际费用盈余非常微薄。由于期限短,中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狭窄、资金运用的收益也比较低。并且,各保险公司在此类产品的设计上较为相似,削弱了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代销协议的非稳定性。
银行保险顺利进行的基础是有适合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要吸收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在产品创新上下工夫,打造具有特色的适合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可通过利用银行完备的客户资料库对各类客户如企业、个人等予以分类,针对不同类别客户的保险需求,设计各种不同的保险产品。
在寿险领域,保险公司应根据国外银行保险寿险产品的成功销售经验,加大对信贷寿险产品的开发力度,设计与银行业务配套的寿险产品,加大力度研发养老保险产品,大力发展保障型人寿保险产品和储蓄型人寿保险产品。在设计产品时要充分考虑到银行销售的特点,尽量简化产品,做到条款清晰易于理解。此外要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提高差异化竞争优势。从经营银行产品的替代品转向开发银行产品的补足品,提高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倾向,增强协议的稳定性。
在非寿险领域,国外的银行近几年也作了有效的尝试,银行正在加速向非寿险领域进军。保险公司可以尝试开发与银行服务存在关联的产品,拓展财产险的银保营销渠道。
(二)保险产品应适应客户的消费需求
从近年来中国银行保险市场的消费情况来看,中国银行保险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投连险与万能险的销售。这说明中国客户对于银行保险寿险产品具有一定的投资或资本化消费倾向。因此,保险公司可在银行保险寿险产品的设计中,体现出保险的资本化功能,满足客户的投资性需求(吴韧强,2008)。
现在中国市场上的投连险与万能险片面强调保险投资功能,在保障功能上偏弱。目前中国股市正处于调整时期,金融危机正向全球蔓延,股市的振荡已对投连险与万能险的销售造成极大冲击,同时也削弱了保险公司的资本基础。鉴于此,保险公司应积极开发新型的投资理财保险产品,平衡保险的保障与投资功能,以作为投连险与万能险的替代品。在满足客户投资性需求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
(三)保证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
低成本是银行保险的比较优势。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网点销售保险产品,以较低的销售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借助银行与客户之间已形成的信任关系及银行的品牌形象,拉近了保险产品与客户的距离,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经营成本。目前,中国的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主要采取银行代销保险产品的方式。一个银行或保险公司可与多家保险公司或多家银行签署合作协议。掌握大量网点资源的银行因在渠道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具有按照手续费与佣金的高低选择合作伙伴的先天优势,迫使保险公司之间展开手续费交替攀升的恶性竞争,银行保险滑入低利润甚至无利润的商业陷阱(闻岳春,2007)。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遭到削弱。为了保证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避免恶性竞争,发挥银行保险的经营效率,有必要探讨银、保协作模式与客户市场分析等问题。
1.创新协作经营模式。目前,银保合作还仅仅局限于浅层次的协议合作方式。在此方式下,银行对于保险销售的积极性并不稳定,易受到资本市场收益率的干扰。同时,银行利用其自身优势进行讨价还价,竞相抬高手续费,造成了银保市场的恶性竞争。因此,银行和保险应建立起长效的、稳定的合作机制,突破现阶段粗放式合作阶段,寻觅深层次合作。如,建立金融控股公司。中国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已逐步朝这个方向进军,如中国光大集团拥有中国光大银行和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中信集团拥有中信实业银行,同时又控股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银、保还可以实现股权联姻。随着中国由分业向混业的发展,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都积极探索尝试新的银行保险模式,其中就包括成立专业保险公司或参股保险公司等。银行、保险公司相互参股、相互融合,合作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是未来银保业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2.做好客户市场细分。大型银行是各大保险公司的必争资源,争夺焦点集中于银行保险产品代销业务上,易引发过度竞争。鉴于此,保险公司可依据自身实力与发展需要,适当避开代销业务竞争,转而挖掘大型银行的软性资源,与银行互连电子销售平台,将合作领域拓展至网络、电话销售。以即时出单的简易产品,扩大对银行低端客户的销售面;同时,开发银行高端客户,向其提供一体化理财与资产管理服务,将定制的个人或团体年金、保险计划纳入其中,改善产品功能,提高边际利润。
参考文献:
[1]郭金龙,石晓军,郑海涛.我国的银行保险战略视角及其创新[J].国际金融研究,2007,(8).
[2]罗志勤,傅国尧.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初探[J].浙江金融,2008,(1).
[3]沈爱卿,贾悠然,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动因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2).
[4]闻岳春.法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7,(6).
[5]吴韧强.国外寿险领域银行保险的发展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