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物和生物的区别范例6篇

非生物和生物的区别

非生物和生物的区别范文1

一、相关国际法文献中的“社区”

如果重温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文献,我们不难发现,“社区”一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词,这意味着“社区保护”、“社区参与”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国际法体系的一个基本理念。

早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曾于1989年通过了一个《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该《建议案》对“民间创作”(folklore)的定义,曾对后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cible cultural heritage)所下的定义,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该建议案的定义是:

民间创作(或口头与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传承。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wWw.lw881.com”’

上述定义,实际上认定并强调了所谓“民间创作”是以“文化社区”为基础的;而“民间创作”即便只是由社区里的“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来表达的,它也应该是符合“社区期望”,适宜用来表现该社区的文化或社会特性;进而,不言而喻地,“民间创作”通过多种形式表达的准则和价值,也主要是在社区内部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第155次会议,于1998年11月通过了《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其“宗旨”或目的开宗明义,就是要“鼓励各国政府、各非政府组织和各地方社区开展鉴别、保护和利用其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活动”。《条例》援引了此前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的表述,对“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定义基本上是继承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对“民间创作”的解释,其中“来自某一文化社区”和“符合社区期待”等关键性表述得到复述,唯在有关的表现形式种类中增加了“传播与信息的传统形式””。此外,在列举了上述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多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同时,还提出了“文化空间”的人类学概念。所谓“文化空间”,是指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也包括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季节等)为节律而举行特定文化活动的时间,显然,此种文化空间的存在取决于以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而所有这些文化活动也一样是以社区的存在为背景、为依托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还进一步规定,“希望被宣布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候选材料应经有关社区同意”,然后才可以由各会员国和准会员政府或相关的非政府组织提交申请”;而在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指南》评审“标准”里,“是否扎根于有关社区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史”、“是否能起到证明有关民族和文化群体的特性的作用,是否具有灵感和文化间交流之源泉以及密切不同民族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对有关社区是否有文化和社会影响””等,均把“社区”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提交申报候选材料时,《条例》还要求附上“关于为使有关社区参与保护和利用自己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而应采取之措施的说明”,以及“有关社区和(或)政府中负责保证使提交的候选材料中描述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状况今后不会改变的机构的名单”。《条例》还特别要求评审委员会在确定代表作的名录时,要充分考虑“为使有关社区的所有个人成员了解有关遗产的价值和对其进行保护的重要性而采取的措施”,以及“该计划赋予有关社区的作用和该社区从中得到的好处”。显而易见,“为保护和利用有关遗产而在地方社区内采取的措施”,也就成了评审委员会判断其是否具有代表作资格的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最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在履行其定期向会员国或事涉的任何一方寄发已经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清单(名录)的义务时,还必须“标明其来自哪些社区”。

与此同时,人们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也开始注重“民间文学艺术”的区域性保护。如1999年非洲知识产权保护组织(oapi)一改其1977年通过的《班吉协定》对“民间文学艺术”(folklore)的广义界定,将“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定义为:

由社区或满足社区愿望的个人创造或传承,体现传统艺术遗产特色要素的产品,包括民间传说、民间诗词、民歌和器乐、民间舞蹈、宗教仪式中具有艺术表达性质的庆典活动以及民间艺术产品。

上述界定突出了民间文学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区域性。由于保护层次以及保护手段的差异,有关“民间文学艺术”的“社区参与”保护理念,对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私权进行保护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法律文件等并无太大影响。

2002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次文化部长圆桌会议在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议通过的《伊斯坦布尔公报》(istanbul declaration)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文化多样性”的镜子,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地扎根于当地的历史和自然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从主要方面体现了各民族和社会的文化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生动活泼以及实践、知识和表现可以不断再创造的整体,它可以使社会各层次的个人和社区都能够通过各种系统的价值观和伦理标准来表现自己的世界观”。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在社会中产生归属感和连续性”。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这份已于2006年生效的国际公约,是迄今为止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法文件。《公约》的第一章“总则”所规定的“宗旨”之一,便是“尊重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出的明确定义为:

转贴于中国 http://

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上述定义虽然将群体、个人和“各社区”相提并论,但依然是将“各社区”放在首要的位置。以此定义为基础,这份国际法文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上区分为五大类: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表演艺术;三、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中国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第三章,题为“在国家一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明确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应该有“各社区、群体和有关非政府组织参与”。特别是“第十五条”,更是以“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参与”为题,规定缔约国“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社区保护”无疑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相关国际法文件所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

二、重视社区保护是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共识

文化遗产的国际法保护体系得以形成,其主要的推动力之一就是国际学术界的积极参与。正如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申报、登录和保护等工作,始终分别有“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各国专家所提供的专业支持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法保护,也始终得到了各国主要是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专家们所提供的学术支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起草的相关国际法文件,曾组织各国专家反复进行了研讨论证,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里所反映的有关“社区保护”的理念,其实是与国际民俗学界和文化人类学界对于“文化”的专业认知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重视“社区保护”乃是国内外有关学术界的普遍共识。

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生效以来,由缔约国选举产生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与会的各国专家根据《公约》第十五条的精神,深入讨论了社区参与的有关问题,反复强调了“社区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7年5月,该委员会在中国成都举行的第一届特别会议,通过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标准”,其中第四项就涉及了“社区、团体或有关个人的参与和同意”。委员会一致认为,有关社区、团体或个人的参与对于编写提名文件、制订和执行保护措施至关重要。这次特别会议重申了社区或其代表、执行人员、专家、专门知识中心和研究机构参与《公约》执行工作的重要意义。2007年9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政府间委员会第二届常会,大力呼吁各缔约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社区参与”。2008年2月,政府间委员会第二次特别会议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召开,进一步就社区代表及专家和有关研究机构参与实施《公约》的指南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这次特别会议突出强调了社区、群体、个人和研究机构参与《公约》实施的重要性,认为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发挥核心作用;会议还指出,缔约国有责任采取各种措施,促使社区充分参与各自国内的各项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在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工作的各种专家们看来,虽然社区和社区保护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立场,但仍需要向各国重申、强调和呼吁对“社区参与”的重视。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博士在2003年12月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发表的《致辞》中所指出的那样:“2001年通过的《全球文化多样性宣言》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实施的项目,鼓励了中国地方社区,利用中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契机,担负起遗产保护的责任。……表现形式和知识的传播对文化社区至关重要,社区的保护和推动将促进我们的未来发展,并促进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制的形成。政府的积极性、学者的研究和社区的努力,有助于受威胁的传统及生活方式积极地去顺应变化,或稳定自身以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我国学术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社区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该说也是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的。曾经参加和见证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国际立法进程及中国国内的批准程序,并多次出席政府间专家会议的法学家梁治平撰文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属于特定的社区和群体甚至个人的,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除了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外,还应该特别重视社区或者社群、个人的参与。民俗学家周星主张,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基层社区”,因为基层社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存续的“传承母体”。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由生活在各种社区里的人们创造、享有并传承着的,地域社会或其内部的复数社区,可被理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滋生、扎根和延续的社会土壤、基本条件和传承母体。因此,如何维系社区及其文化传承的机制,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保护工作的关键。另一位民俗学家贺学君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除了处于决策、组织和统筹之地位的政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社区民众。社区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享有者”,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利害相关、诉求最多的一方。此外,刘魁立先生主张的“整体性保护”和黄涛先生主张的“情景保护”,其实也都内含着社区保护的学术思想。

转贴于中国 http://

三、我国有关社区保护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政府自始至终都非常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酝酿、起草、反复讨论及最后通过的全部立法过程;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第十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批准中国政府加入该《公约》,使中国成为第一批缔约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迅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公约批准书的国家(第6位)之一。为了履行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所必须履行的义务,中国政府也进一步加速推动国内的相关立法进程。继1997年国务院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后,2003年11月便初步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的草案拟定工作;为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表述与精神相接轨,该法律草案于2004年8月被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目前,它正在接受广泛的咨询、听证,处于不断完善修改的过程中。中国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具有行政法规属性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也表现出对于社区保护理念的重视:

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在作为上述《意见》之“附件”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虽然没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畴中提及“社区”,但“第四条”指出建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和彰显有关社区、群体及个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性”。而且,在“第六条”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设定的评审标准中,第二款即为“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在“第七条”中也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措施”之一即为“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第十一条”还进一步为“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开辟了“联合申报”的路径。

国务院于2005年12月22日发出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并在“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部分,增加了通过建立“文化生态区”实施保护的内容,指出“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应该说,这些要求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在社区或在基层地域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基本思路。

近10年来,中国政府在全社会的积极推动促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包括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认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登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文化遗产日”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并实践着以社区为背景、为基础的各种保护性的活动。与此同时,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在基层社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经验,例如,贵州省的西江干户苗寨,其重视当地村民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传承机制以及兼顾保护传统和市场发展的经验,就非常值得重视。

2003年10月,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并于2003年和2005年两次共认定了44个历史文化名镇和36个历史文化名村。虽然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主要是针对建筑物等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也涵盖在内,而且也都是要求在村镇这些基层社区进行全面或整体性的保护。正如青岛泰之博士在其另一段“致词”中指出的那样:“保护历史遗产群落的物质形态和保护其中的非物质文化元素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而在保护这类遗产的努力当中。提高当地社团保护遗产的意识,促进他们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在论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还应该提到文化部于2008年11月3日的《关于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决定》,同时公布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此次对963个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和乡土艺术特征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认定,可以说既是对以往基层文化艺术工作的总结,同时又为进一步在基层社区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如果能够将它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认定、管理、保护举措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奖励机制等相互结合起来,那么,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将切实地在基层社区得到很好的落实。

但毋庸讳言,由于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运动具有自上而下展开社会动员的特点,而且,也由于必须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部级、省级和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于是,由文化行政强力主导的宣传、动员和申报工作紧锣密鼓,却也多少产生了某种只热衷于“申报”而忽视切实保护的倾向;此外,在某种程度上,还出现了脱离基层社区,产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享有者等“当事人不在场”等主体性缺失方面的问题。

笔者在本文中重温相关国际法文件里的“社区参与”原则,回顾国内法规的相关规定,总结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中重视基层社区的经验,都是为了突出地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所属的社区以及广大基层民众和公民个人的积极参与,才是今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最终成功的关键。

转贴于中国 http://

中国 注释:

①该《建议案》本可直译为《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建议案》,由 于其中的folklore也被翻译为“民间创作”、“民间文学艺 术”等,且现已在中文文献中被广泛采用,故本文在涉及 《建议案》时使用“民间创作”、在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时则使 用“民间文学艺术”,以表示同一个问题在公法(国际条约) 与私法(知识产权法)两个层面的保护。

②文化空间,又被译为“文化场所”,它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 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及其《申请指南》中多与“文化表达 形式”(forms 0f cultural expression)并列出现。参考文献:[1]unesco,第二十五届大会记录[eb/ouhttp://portal,unesco,org,2010-09-25,[2]unesco,proclamation 0/ masterpieces 0/ the oraland intangible heritage q/ human讧7:guide 扣rthe presentation 0/ candidature files[eb/ou,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2|001246|124628eo,pdf,2010-09-25。[3]oapi。agreement revving the bangui agreement[eb/ou。http://www,wipo,int/wipolex/en/text,jspfile_id:12923 1p653_29778,2010-09-25。pl)unesco,third round table 0/ ministers 0/ culture-intangible

cuhural

非生物和生物的区别范文2

一、应激性、适应性、遗传性

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如植物的各种向性 向光性、向地、向水性;动物的趋光性、和趋化性等。

适应性: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行为、习性等特征,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休眠等。

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遗传性:是指亲代性状通过遗传物质传给后代的能力,也是生物体要求一定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对生活条件做出一定反应的特性。

二、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

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质可以透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例如:玻璃纸,花生种皮,猪肠衣,鸡卵的卵壳膜,离体的膀胱膜,蚕豆种皮,鱼鳔,青蛙皮,火棉胶等。根据半透膜是否具有生命现象可分为生物膜和非生物膜。

选择性透过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对物质的通过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质,还具有主动的选择性,如细胞膜。

三、自养型与自生固氮

自养型指的是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少数种类的细菌以光能或化学能为能量的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的新陈代谢类型。从种类上看,自养型可以分为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光能自养型指的是利用光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机物的自养型。化能自养型指的是利用把氨氧化成硝酸根离子释放的能量来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机物的自养型。

固氮生物都属于个体微小的原核生物,所以,固氮生物又叫做固氮微生物。根据固氮微生物的固氮特点以及与植物的关系,可以将它们分为自生固氮微生物、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联合固氮微生物三类。自生固氮微生物是指在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微生物,其中,多数是一类叫做自生固氮菌的细菌。自生固氮菌中,人们应用的最多的是圆褐固氮菌。

四、生长素与生长激素

生长素,主要是由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的,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激素是动物脑垂体分泌的,影响动物的生长和三大有机物的代谢,它们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五、胚囊和囊胚

胚囊是植物胚珠内部结构,内有8细胞。其中最重要的是卵细胞一个和极核2个。囊胚是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到其一阶段的一种形态。

六、极核和极体

极核则是绿色植物特有的,是指植物胚珠内的胚囊中央的两个核,也是伴随卵细胞形成的,含有正常体细胞一半的染色体,受精后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极体是动物体内通过减数分裂伴随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而产生的,一个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三个极体,但都会退化消失。

七、染色体组与基因组

对于XY型或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其基因组和染色体组的情况与人的一致,即基因组包含常染色体的一半加一对性染色体;而染色体组包含常染色体的一半加一条性染色体。对于无性别决定的植物如水稻,因无性染色体,故基因组与染色体组一样,均为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八、种群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九、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植物液泡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其中溶有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特别是花青素等。细胞液是高渗的,所以植物细胞才能经常处于吸涨饱满的状态。

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内,其化学组成和含量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与生理功能的体液,叫细胞内液。约占成人体内液体2/3(约占体重的40%)。由于人体的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接触,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是细胞外液,即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流。

十、编码区与编码序列、非编码区与非编码序列

原核基因和真核基因都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非编码区都是非编码序列。原核基因的编码区都是编码序列,真核基因的编码区由编码序列(外显子)和非编码序列(内含子)组成。所以对于原核基因而言,编码序列就等于编码区,非编码序列就等于非编码区;而对于真核基因,编码序列只包括编码区中的外显子,非编码序列包括非编码区和编码区中的内含子。

十一、质粒与质体

质粒是细菌细胞内一种自我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能稳定地独立存在于染色体外,并传递到子代,一般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现在常用的质粒大多数是经过改造或人工构建的,常含抗生素抗性基因,是重组DNA技术中重要的工具。

质体是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包围的具有光合作用和贮藏功能的细胞器。根据所含色素和功能的不同,质体可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非生物和生物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俄罗斯;植物遗传资源;原生境保存;非原生境保存

中图分类号:S32(5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4-0125-03

植物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蕴藏在植物各类品种、品系、类型、野生种和近缘植物中的全部基因遗产[2]。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和育种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的研究水平关系到资源的利用效率、农作物育种和生产发展的水平。为防止农作物种质资源减少和灭绝,采用原生境保存和非原生境保存相结合的方法来保护种质资源。原生境保存是指在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就地进行繁殖保存种质,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天然公园;非原生境保存是指种质保存于该植物原生态生长地以外的地方, 如建设低温种质库的种子保存、田园种质库(种质圃、植物园)的植株保存,以及试管苗种质库的组织培养物保存等[3]。

俄罗斯领土面积约1 700万平方公里,跨寒带、亚寒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有8个生物地理区和54个生态区。广袤的土地和多样的气候为俄罗斯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 俄罗斯原生境保存现状

俄罗斯有完整的欧亚自然生态系统(除了热带地区),包括极地沙漠、苔原、森林-苔原、针叶林、混交林和落叶林、森林-干草原和半荒漠地带。植物群包括12 500种野生维管植物、2 200多种苔藓植物、3 000多种地衣。在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方面,俄罗斯是世界领先国家之一,仅在其欧洲部分就种植着237个物种,远东地区有148个物种,西伯利亚有250个物种。

生物多样性原生境保存可通过确定受保护的自然区域和自然物来实施。俄罗斯1991年的土地法确定了这些区域。根据土地法,这些受保护的自然区域和自然物是土地本身或者是土地上方的水和大气空间。受保护区域的主要类别有国家严格意义的自然保护区、生物圈、国家公园、自然公园、国家自然残遗种保护区、自然遗迹保护区和俄罗斯北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土著人管理的传统自然区等。根据受保护的严格程度,受保护区域被划分为三类:绝对严格的自然保护区,相对严格的自然保护区和混合型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监测在确保原生境最大量保存农业植物遗传多样性以及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包含以下相互关联的部分:联邦信息和生物多样性分析中心(数据收集、储存和分析活动的协调者);地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致力于地区监测);县级生物资源监测系统(从事于农业、森林、养鱼业、水产业、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服务及国家地籍簿服务);遗传资源信息系统;评估土地和土壤条件的数据分析系统;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来评估环境非生物组成情况的数据分析系统;遥感数据分析系统;一般统计数据(记录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和民意数据(找出不同社会群体对生物多样性的态度)分析系统。

2 俄罗斯非原生境保存现状

俄罗斯科学家瓦维洛夫最早实施了国家和全球战略收集、保存和有效利用栽培作物和野生近缘种遗传资源。根据保存和研究目的、功能及作物委托管理和优先权,俄罗斯栽培作物和野生近缘种遗传资源非原生境收集被划分为5类,分别是国家植物遗传资源收集、以研究和育种为目的植物遗传资源收集、特殊商业目的植物遗传资源收集、暂时调查的植物遗传资源收集和国际间的植物遗传资源收集。

俄罗斯联邦国家科学中心-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所(VIR)是栽培作物和野生近缘种遗传资源主要的国家持有者和管理者,其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这些资源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VIR收集的栽培植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是世界上数量最多且植物学多样性最丰富的。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所包括位于俄罗斯不同地区的10个试验站和3个分支机构,还包括建立在一些科研机构和繁育中心的7个基地。2007年12月31日前,这个研究所及其下属机构和试验站保存的全球植物遗传资源收集品达到了322 238份,分别属于64个科376个属和2 169个种,其中超过30%的已经灭绝了。这样的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品是确保国家食品、生物资源和生态安全强有力的战略资源。

VIR全球收集品包括的植物遗传资源类别为:栽培植物的近缘野生种、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中应用的本地品种、栽培品种、优良繁殖系、核酸样品。种子收集品保存在库班河国家种子储存库内,其中-10℃长期保存的材料有33 984份,4℃中期保存的材料有182 025份,每份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在VIR 总部都有复份。

VIR收集的无性繁殖材料保存在果园、苗圃和试验站的无性系种质圃,2007年果树、浆果和园艺作物材料达到29 276份。

3 我国原生境和非原生境保存状况[4]

为了遏制植物遗传资源面临永久丧失的趋势, 我国政府开展了植物遗传资源的抢救性收集和非原生境保存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对主要粮食和农业植物野生种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编目, 建立了116个原生境保护点, 包括野生稻、野生大豆、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及野生蔬菜等, 有效遏制了野生植物遗传资源的快速灭绝现象。建成和完善了1座国家长期库、1座国家复份库、10座国家中期库、29座省级中期库、32个国家种质资源圃(含2个试管苗库),另外7个种质圃正在建设中,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体系。长期保存植物遗传资源397 067份,繁殖更新了286 604份植物遗传资源, 充实了中期库, 极大地提高了植物遗传资源分发和供种能力,仅2001~2007年就向全国2 650个单位提供了13.2万份次植物遗传资源。

参 考 文 献:

[1]

FAO. Country Report on the State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R]. FAO, 2010.

[2] 董玉琛.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1999(2):36-40.

非生物和生物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沟渠;控制对策

水体污染一般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污染,以及农田水土流失等造成的水体污染[1],具有时空分布范围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非点源污染系统[2-3]。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氮和磷等营养物、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污染。笔者对国内外农田非点源污染及控制对策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适合我们国家的生态沟渠构建技术。

1.研究区概况

宁蒙灌区包括宁夏引黄灌区和内蒙古河套灌区,宁夏引黄灌区是全国四大古老灌区之一,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的12.8万hm2发展到1997年的41.7万hm2。灌区面积约有1万km2,南北长320km,最宽处约40km,呈一狭长葫芦形。内蒙古河套灌区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灌区长250余km,南北宽约50km,引黄控制面积116.2万hm2,灌区由三盛公水利枢纽自流引水,灌水渠系共设总干、干、分干、支、斗、农、毛渠等7级。排水系统类似于供水系统。也分为总排干、干、分干、支、斗、农、毛沟等7级。总排干沟全长260km,是灌区农田排水入泄黄河的惟一通道[4]。

2.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

农业非点源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水环境的一大主要污染源[1-3],非点源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质是氮磷营养元素,在美国,水体中的氮、磷有83%是由农业非点源污染贡献的,荷兰农业非点源提供的总氮、总磷负荷分别占水环境污染60%,40-50%。我国在太湖流域、山东近海等地对点源污染进行大规模整治后,水质依然未能好转,主要就是非点源污染,特别是农业非点源污染造成的。

2.1 化肥农药污染严重

化肥和农药污染正成为我国农业环境污染中的突出问题。我国农田的氮肥使用量居世界首位,但是利用率确很低。目前,我国农药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产品结构不合理,其中杀虫剂占70%,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70%,而有机磷农药中高种占70%[2]。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因喷雾漂移到空气中,污染大气;一部分因雨水冲刷进入沟渠,污染江河;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通过渗透作用到达地层深处,污染地下水。

2.2 畜禽养殖业污染

我国畜禽养殖业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畜禽存栏量每10年增加1-2倍,2000年畜禽粪便产生量达到36.4亿吨,约为当年工业固废量的3.9倍。但是畜禽粪便大部分不经处理或经简单的物理处理便排入河流或湖泊,严重地污染了地表水。畜禽粪便含有较高的COD、BOD和SS,这些污染物由于人工排放,或者随降雨径流污染水体。粪便中的氮、磷还不断地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中的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另外,饲料添加剂行业的不规范生产,以及畜禽场使用添加剂不当,均会造成畜禽粪便中某些金属元素含量增高,构成对水体污染的威胁[1]。

2.3 农田退水回灌污染

农田退水回灌作为灌溉农业的一项保障措施,农田排水在维持田间水盐平衡的同时,也向下游输送了大量水源污染物质。对这部分水进行循环利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轻了黄河水体污染。宁夏年均农业取水量约为81亿立方米,而灌溉用量仅为44亿立方米,高达36亿立方米的水量又通过农田退水回流到了黄河。黄河宁夏段的灌溉回归水的水质评价表明,回归水属无毒有害型淡水,尽管有些河段灌区回归水中重金属、有机污染虽未超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但其含量却高于黄河水。如果长期用于农灌,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的富集会导致土壤系统、食物链和地下水污染,以及农田水盐平衡的改变。

2.4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

农村居住分散,加上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有限,缺乏有效管理和技术处理能力,基本无完整的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现有排水沟渠塘及河道,或排入家前屋后渗入地下,已经严重影响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成为农村面源污染重要的污染源。

3.非点源污染控制对策

自70年代以来,国外对控制非点源污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非点源污染的产生规律研究、检测手段与控制方案以及综合管理等方面,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措施,发展中国家则相对滞后[2]。中国的非点源研究从19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在一些重要湖、河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根据非点源污染的形成特点和发生过程,以污染源控制与径流量削减为基点,利用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人工湿地净化技术、多水塘技术、建立缓冲带及促渗技术等方法,降低污染物输出浓度,使非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3.1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一般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例如野茨菰、芦苇、香蒲、水芹和水蕹菜等。是国内外采取较多的净化水体环境质量、恢复区域水生态的方法。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物质的吸收能力,截留水体中的富营养化元素,最后通过植物的收割,将污染物带离水体,同时还起到降解、吸附和过滤的作用,抑制藻类的生长,使悬浮物沉降,改善水质。据研究,野茨菰对水体中氮的去除率达75%,芦苇和香蒲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8.3%和66.2%。水芹菜对氮、磷吸收量可以分别达到18.8kg/亩和4kg/亩,水蕹菜为51.6kg/亩和7.26kg/亩。

3.2 人工湿地净化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主要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使水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湿地作为陆生系统和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带,通过土壤吸附、植被吸收、生物降解等一系列作用,减少进入水体的氮、磷含量。人工湿地对氮的吸收可达到79%,对硝态氮的吸收能力较强,达到96%,对磷的吸收率为25%-98%。

4.结论及展望

综上所述,农村和农业面源退水污染修复的主要发展方向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退水的安全再利用技术,包括养殖和生活污水的安全利用技术及农田退水循环利用与控盐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二是对农村和农田退水的末端强化处理技术,以生态沟渠和人工湿地建设为主的生物强化技术对提高处理出水水质、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今后主要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朱铁群.我国水环境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研究简述[J].农村生态环境,2000,16(3):55-57.

[2]郑涛,程环珍,黄衍初,张春萍.非点源污染控制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2005,2:31-34.

非生物和生物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鄂尔多斯 山西组沉积 环境 地质分析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73-2

随着我国对鄂尔多斯盆地的煤炭和油气探索的逐渐深入,发现对古代海盆向陆盆的转换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对古地理格局、盆地沉积演化、不同气田的分布规律和成因等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意义。本文根据沉积构造、地层和古生物、岩性的特征、成岩的作用等地质依据,对鄂尔多斯山西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

1地区简介

鄂尔多斯盆地南面秦岭造山带,北邻兴蒙造山带,东以吕梁山为界限,西以六盘山-贺兰山为界限,属于华北地台西端的次级构造单元,盆地主要经历了晚古生代海陆过渡相沉积的近海盆地、海相沉积为主的陆表海盆地和陆相碎屑岩沉积为主的内陆坳陷湖盆的古地理演化的过程,从上而下分别发育了上二叠统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 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下二叠统山西组和太原组、和上石炭统本溪组。其中山西组是以“骆驼脖砂岩”的底为顶界和下石盒子组成冲刷不整合接触和整合接触,同时又以“北岔沟砂岩”的底部为底界,和下伏太原组为区域冲刷不整合接触。根据沉积旋回和岩性的特征,将其划分成上部山一段和下部山二段,同时有分别将上段和下段分别分成山11、山12、山13和山21、山22山23六个亚段。

2判断山西组沉积环境的地质依据

鄂尔多斯盆地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各个地区也受到了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海水影响,这对研究大规模海侵事件提供了参考依据。经过深入研究山西组沉积环境的评判标志,发现了海相沉积的记录仅在第二段保存下来,其他的地质的依据主要由下面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2.1山西组地质环境中古生物的存在

经过考察研究证明,有海相地层发育在和盆地东部紧邻的山西境内,而且在山2段最为明显,此段层从上往下发育了三个由灰岩、硅质岩、含海相化石泥岩、含钙质泥岩组成的海相夹层,其中在陵川-晋城-平顺线路以南的位置含量最高,一般会出现3~4层含有海相生物化石的灰岩层,到了孟县-太原-离石一线以北的位置基本消失,从南往北海相地层的总体变薄。另外鄂尔多斯盆地的东部和山西吕梁地区共同属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在这个时期,海水可以侵入到盆地的本部,山西期过后,渭北和吕梁逐渐隆起,使得海水从盆地东南方的泄水口倾泻出去。同时,有非常多腕足类化石在乡宁甘草山剖面山西组底部的硅质岩石中被发现,另外还有非常多的牙形类化石、腕足类化石、蜓类化石在河南境内山西组下段被发现,在盆地东部榆48 井山2 段的泥岩中发现了棘皮类化石碎片,在盆地东部塔巴庙地区的大12井山、3井山2段中,出现了非常多的有孔虫和海百合的骨屑(如图1所示),在盆地东北部陕212井山2段的暗色泥岩中,发现了棘皮类化石和腕足类化石。其中腕足类化石属于蒙古扁平长身贝和太原网格长身贝两种,保存也相对完整。而且此类腕足类化石在晋洞南山组下段的灰岩中非常的多。以上古生物的发现,不管从异地潮流搬运还是生态环境原生沉积等方面,都可以证明盆地山2段有海相地层存在。

2.2山西组岩性的特点

在对盆地塔巴庙地区山西组下段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时,通过对岩石学等方面的证据进行分析发现,山2段属于海相或者海陆过渡沉积环境。实际上,在盆地东部山2段以及整个盆地范围中,存在着非常多的类海环境的识别标志,一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菱铁矿砂屑出现在山2段岩屑石英砂岩中,在使用对岩层进行分析后,证明菱铁矿中含有比较多的镁,而镁一般都来自于海水,另一方面此山2段出现非常多的结构和成分成熟度都比较高的石英砂岩,这主要是因为此区域在古时地形非常的平缓,稍微出现海水动荡,就会导致此区域范围中的海岸线发生迁移的情况,在不断受到潮汐作用后,就会形成横向连片性比较好的结构成熟和成分成熟的高石英砂岩。另外还有大量的铝土矿质泥岩被发现于塔巴庙区大6井山2段的底部,而沉积型铝土岩的主要成因是海洋,所以此泥岩应该属于海相成因,而且在我国大多数比较有名的铝土矿都出产于石炭二叠纪的海洋环境。

2.3沉积的构造情况

通过对盆地东部地区的乡宁甘草山、蒲县宋家沟、白水三眼桥、柳林成家沟、太原西山柳子沟等山西组剖面进行沉积研究发现了非常多的双向交错层理、潮汐层理、羽状交错层理等原生沉积构造。可以断定其和典型海相沉积环境的识别标志相关。山西组的沉积构造主要在山2段集中发育,另外,在山1段底部位置也发现了具有海相特点的羽状交错层理,从而可以判断出,在盆地的东部地区曾经受到过潮汐的影响,在华北地台不断的海退背景下,到山1期时,海水的控制程度和影响范围已经远远低于上一个时期。

2.4成岩作用的介绍

在盆地东部山2段分布了比较多的以方解石为主的碳酸盐胶结物,而且在榆林地区还产生了白云石高值区,并且和主要的胶结物高岭石共同组成白云石高岭石成岩区,此类白云石胶结物主要在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前沿过渡带出现,有非常明显的沉积相带专属性,所以,碳酸盐胶结物的物质的出现和海洋沉积环境有非常大的联系,相对碱性的成岩介质为碳酸盐胶结物沉淀出现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由于镁离子主要来源于海水,当海相碳酸盐矿物新生变形后,镁离子会渗入到成岩流体中,此时海相地层就会提供出包括白云石胶结物中物质来源在内的碳酸盐结构物质的主要来源,另外,在盆地东部大多数钻井的山2段都出现了泥晶白云岩岩屑和粉晶白云岩,而且在这类岩石的形成也需要使用比较多的镁离子,进而形成白云石矿物。

3使用地化指标判断山西组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可以使用地球化学标志反映出来,通过对三个野外剖面中泥岩样品和盆地南部、东部和西北部十三口钻井岩芯中的泥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和地化分析测试,从而对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的的海陆过渡环境有了更深一步的论证。

3.1硼元素法的应用

通过利用黏土矿物成分和硼元素对古盐度进行计算,可以非常直接的对沉积环境进行判断。首先使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对古盐度进行计算,然后利用经验公式进一步将计算的准确度提高,经过研究证明,在古盐度计算公式中,不仅对多种黏土矿物的存在和吸附能力的差别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而且也排除了非黏土矿物的影响,有非常广泛的使用范围,所以,使用以下公式来对研究区的古盐度进行确定,其表达式为:

在公式中Sp为古盐度( ‰) ,B*为“校正硼”含量。由于使用此公式需要对泥岩样品硼含量可以适用于古盐度的计算和校正,考虑到研究的泥岩样品中含有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黏土的矿物,成分非常复杂,所以使用下面这个公式对“校正硼的含量进行计算”,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在公式中xi、xm、xk分别代表伊利石、蒙脱石和高岭石的含量,系数为各种黏土矿物分别代表硼吸收的强度,系数越高,吸收的能力越高。

经过计算证明,太原组和下石盒子组底部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降低趋势,在整个山2段,山21亚段为2.42‰~12.93‰,平均为9.47‰,山22亚段为4.53‰~14.9‰,平均为9.75‰。山23亚段的变化范围为8.33‰ ~ 39. 79‰,平均为19.43%。

随着古盐度整体变化趋势的逐渐降低,证明山2段有一个古盐度旋回性变化,在整个山1段,山11压段为6.59‰~14.23‰,平均为9.53‰,山12亚段为5.78‰~28.54‰,平均为10.4‰,山13亚段为6.49‰~30.81‰,平均为10.64‰。证明在山1段也有一个古盐度旋回性变化,下石盒子组为6.53‰~10.46‰,平均为7.86‰。古盐度的变化平均值和变化范围都要低于上一个时期,而且和下伏地层有一个古盐度突变面存在。

以古盐度低于10‰为淡水、10‰~25.5‰为半咸水、25.5‰~35‰为咸水、超出35‰为超咸水的理论依据,结合现代海水正常盐度35‰进行参照证明,山23亚段和太原组曾经都有过海相存在。

通过对以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说明山西组曾经受到过间歇性海水的侵袭,而且产生了海湖沟通事件,在此时期存在两个级别比较大的海侵-海退旋回。山2期相比山1期的海侵规模要大一些。从下个石盒子期开始,所有的海水从鄂尔多斯盆地退出,同时进入了陆相湖盆沉积演化阶段。

通过对山西组其他地区各个层位古盐度进行分析对比,整个山西组从西向东、从南向北的古盐度出现了总体降低的趋势,和山1段相比,山2段的表现更加显著,特别对于不同山2段下部地层来说,差异更加明显。

3.2铷、镓、硼三种元素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的环境下,黏土矿物结晶的格架中铷、镓、硼三种元素的含量也会逐渐发生一定的变化,通过对泥岩样品中此元素的分析结果进行投点(如图2所示),在山西组所有的层段的投放点数据点明显存在于海相沉积区,再次证明山西组在该时期受到过海水的影响,而且在石盒子组的底部有个别投点的数据存在于过渡相区,导致这种情况出现可能是因为气候过于干热,使得浅湖相区受蒸发的影响,局部出现了咸化的情况,以上内容也证明了在沉积环境不断改变的情况下,山2 段山1 段下石盒子组底部有整体从海相逐渐过多成陆相的趋势,其中对于山1段来说,海相区域投点的数据要明显低于山2段,证明海退的规模在逐渐增加,对于山2段来每个小层的投点数据来说,山23山22山21过渡相和陆相区的投点数量进一步增加,而海相区的投点数据越来越少,有非常显著的海退特点。对于各个小层投点的数据仍然显示为山13山12山11山过渡相和陆相的投点数据逐渐增多,海相区的投点数据渐渐降低。

4结语

鄂尔多斯盆地山西沉积环境是在太原期陆表海沉积背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所有的山西组都出现了海水影响过的迹象,而且从太原期到下盒子期间古盐度有非常显著的减少现象,证明山西期属于陆表海背景下海陆过渡沉积演化的时期,多分布在海陆过渡三角洲系统,并且在下石盒子期进入到了陆相湖盆沉积演化的时期,整个山西期古盐度按照从西向东、从南向北、层位从下到上整体降低的趋势进行变化。到了山1晚期,此差异性逐渐小时,鄂尔多斯盆地在层位从下到上、位置上从南向北受到海水影响的范围和规模也逐渐降低。

参考文献

[1]陈世悦,刘焕杰. 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特点[J].岩相古地理,1994.14(5):11-19.

[2]程爱国,魏振岱.华北晚古生代聚煤盆地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关系的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1.13(2):7-11.

[3]邓宏文,王洪亮,李熙.层序地层地层基准面的识别、对比技术及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 17(3):177-184.

非生物和生物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 mRNA DNA 转录和翻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29-01

在高中生物中谈到的基因表达也就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分两个过程――转录和翻译。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区别与基因结构及细胞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一 真核生物和原核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区别

转录的模板是DAN(基因)有义的一条链,所以首先要了解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

第一,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能编码蛋白质,非编码区不编码蛋白质,但编码蛋白质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是不连续的有间隔的,两个外显子之间有一个内含子,外显子编码蛋白质,内含子不编码蛋白质。

我们上面谈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结构特点真核生物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通常是间断、不连续的,由于转录时内含子和外显子是一起转录的,因而转录产生的信使RNA必须经加工,将内含子转录部分剪切掉,将外显子转录部分拼接起来,才能成为成熟的RNA。而原核生物的基因由于不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因此,转录产生的信使RNA不需要剪切、拼接等加工过程。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时空上的区别主要由细胞结构来决定的。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核膜将核质与细胞质隔开,因此,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可见其转录和翻译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隔。原核生物体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真正细胞核,所以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通常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的,即在转录未完成之前翻译便开始进行。如大肠杆菌乳糖分解代谢过程中,三个结构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就是同时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不单单是转录和翻译上的区别,还有真核生物大多是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要发生细胞分化。分化是不同的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结果。细胞中关闭或开启某些基因,都是在严格调控作用下进行的。基因的这种特异性表达的调控机制也是真核生物所特有的。

二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与原核生物的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