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保安门岗工作计划范例6篇

搬迁保安门岗工作计划

搬迁保安门岗工作计划范文1

工程实施以来,万山区按照移民搬迁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同步发展”相结合的方式,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移民搬迁、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为载体,搬迁居民7648户,28627人。其中,生态移民搬迁651户2500人。

“四到位”确保搬得出

领导责任到位。在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中,万山区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政府乡长具体抓、相关人员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2012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细化了各相关部门职责、工作步骤和保障措施。项目实施乡(办事处)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工程管理,将征地、规划、矛盾调处、质量监理等工作明确到具体责任人。

保障政策到位。万山区在土地、户籍、惠农、金融财税、社会保障、教育、计划生育、就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户籍实行属地管理,可农转非,户籍转迁中免收一切费用;移民迁移至城市的5年内,继续执行原在地计划生育政策和利益导向政策;移民子女可就近入学,初、高中毕业后未考入高中、大学的,可在当地职业院校免费接受技能培训;将扶贫生态移民全部纳入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低保等保障范围,孤寡、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体,由政府统一集中供养;移民可享受各种特色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同时享受迁入地的各项惠农补贴;对“4050”人员采取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等途径,确保每户移民家庭有一个固定收入的岗位。

宣传动员到位。充分利用会议、电视、报刊、网络和区、乡、村的政务公开栏,以及干部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移民工程的重大意义和搬迁补助标准等相关政策,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与的积极性,为移民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督查机制到位。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对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进行督促检查,建立督查工作台帐,做到次次有记录,事事有回音,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求各乡镇、办事处和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对各项任务盯着干,各个环节抓落实,一个钉子一个眼地抓督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还按照“一周一汇报,一月一调度、两月一检查、一季度一考评、半年一小结、年终一总结”督查要求,对圆满完成建设任务的进行奖励,对拖延塞责、不能完成任务的进行问责并通报批评。

“三统一”确保留得住

统一规划设计。根据《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规划》、万山区“十二五规划”和建设黔东园林新城的目标,万山区在谢桥新区和小城镇集中安置搬迁移民,对安置点基础设施及房屋高起点设计、高规格规划。谢桥办事处安置点按照现代中心城市的风格进行规划设计,黄道乡集镇主要以体现小城镇发展与侗乡民族特色文化相辉映的风格进行规划设计,既保持了当地的文化风格,又融入现代城市元素,扩大城镇规模,提升城镇品位。

统一施工建设。项目实施乡镇按照“五通七有”(通电、通路、通水、通光缆、通电视,有学校、有卫生室、有文体活动广场、有超市、有社区服务中心、有垃圾中转站、有公厕)的规划要求,组织搬迁农户统一进行房屋建设。同时,统筹协调安置点道路硬化、供电、供水、绿化、亮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管理上,重点加强项目质量监管,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格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统一搬迁安置。扶贫生态移民安置不搞从农村搬到农村,不搞散户零星安置、插花安置,不搞单户独院建设,在群众自愿同意的基础上,按照每户80至120平方米的标准,采取一楼多户、一层一户、一户一个门面的方式进行统一搬迁安置,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搬迁建设成本。

“三结合”确保逐步致富

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组织移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向工业园区企业输送合格的技能工人,同等条件下,优先安置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移民入企就业。

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在充分尊重移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利用城市和城镇消费带动,积极引导移民从事城市建设、商品经营、餐饮服务、客货运输等第三产业,并在税费、金融方面给予扶持。

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围绕枣子、油茶、蔬菜等优势种植业,及大鲵、绿壳蛋、肉牛等特色养殖业,进行技术培训和资金扶持,让移民发展有基础、致富有技术、生活有保障。

多举措破解“三难题”

钱从何来?按照生态扶贫移民的总体规划,到2020年,万山区共需搬迁移民10526户40000余人,总投资3.2亿元,资金筹措压力巨大。

为此,万山区着力在整合资源上下功夫,把扶贫生态移民与地质灾害移民、工矿区移民、以工代赈移民等工程统筹安排;将移民安置房建设与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经济适用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结合起来。采用政府补助、金融支持、社会捐助、农户自筹等多种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并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结对帮扶的机遇,帮助移民协调小额贷款,破解移民搬迁资金不足的问题。另外,建立资金管理台帐,实行专户储存、专人专管、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并加强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地从何出?万山地处武陵山片区喀斯特地带,适宜人类生活居住的平缓地带面积狭小。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减轻搬迁用地指标压力,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此,万山区在土地、住房政策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建立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与土地开发增减挂钩机制,使其符合土地平衡政策。在各乡镇设立房屋产权交易及土地服务中心,由中心将集体土地转征为建设用地后给移民修建安置房,然后把安置房变为移民的产权房,同时鼓励和支持移民购买经济适用房或租住廉租房。移民搬迁后原有宅基地由政府收回复耕,承包责任地权属不变,鼓励移民将原有承包土地进行流转或用于生态建设,以此促成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土地平衡政策统筹协调发展。

搬迁保安门岗工作计划范文2

桃源县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685户12225人,其中:2016年完成2462人,2017年完成3938人,2018年完成5825人。集中安置点2016年14个,安置262户857人;2018年32个,安置1831户5825人,总体量居全市第一(约占全市总任务的65%)。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搬迁成效较好,特别是在“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上做实搬迁“大文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就学就医

一是促就业。为拓展增收途径,切实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我县多措并举将扶贫车间办进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挑选引进了鑫诚鞋厂、美音电子、杰远电子、君和野茶等12家工作环境优、企业信誉好、容纳人员多、工作稳定、待遇较好的民营企业建成就业扶贫车间,开发了电子元件加工、制鞋、茶叶加工等岗位种类11种,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最终通过本地就业、公益性岗位、能人带动创业等方式,实现岗位收集和岗位开发就业一批、公益性岗位和扶持性岗位兜底就业一批、扶持能人带动创业就业一批,达到搬迁户“一户一人就业”目标。二是保就学。积极做好学校转接工作,进一步落实安置点贫困学生的教育助学政策,根据迁入群众适龄子女入园入学规模,合理调整优化安置点周边教育规划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加强迁入教育资源保障,满足搬迁户子女就近入学需求。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上学还要翻山越岭的历史。三是稳就医。严格落实“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先诊疗后付费”的健康扶贫政策,以户为单位为搬迁群众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和医疗精准扶贫救助档案,对患有重大疾病、慢性病的搬迁群众,制定“一人一策”靶向治疗方案,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切实保障贫困户就医问题,彻底改变了贫困户因为距离远,小病“等”痊愈的历史。

(二)“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帮扶

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及加工、乡村旅游、家庭手工业、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规模经营。主要采取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每年按照一定的受益比例参与多元化入股分红,促进贫困户增收,提升搬迁群众生活水平。据统计,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中,165户472人享受唐宸生态农业产业帮扶、131户438人享受冯鑫林木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产业帮扶、100户343人享受华星智能牧业有限公司产业帮扶等,其中主要采取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每年按照一定的受益比例参与多元化入股分红,促进贫困户增收,提升搬迁群众生活水平。

(三)“易地扶贫搬迁+”创新管理

搬迁保安门岗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规划;搬迁;整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06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扩招工作的深入进行,多数高校的学生人数也大幅增加,图书馆的新建和扩充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之而来,图书馆的搬迁和整理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项新任务。由于各个高校具体情况不同,在图书馆的搬迁问题上就因为具体情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同时这项工作也没有一个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些都要求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图书馆搬迁问题上提前做好规划和预案,科学合理制定搬迁流程,并根据实际搬迁过程进行及时的调整,才能顺利完成搬迁工作。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3万m2新图书馆搬迁工作,正是在科学决策、合理规划、严格管理、全程监控的基础上从2010年6月份开始到8月份结束,3个月时间内顺利完成了130万册图书及旧家具的搬迁工作。在此,笔者根据本次搬迁实践对经验总结如下,以供交流参考。

图书馆的搬迁工作整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对新图书馆功能的准确定位和区域划分;搬迁计划的制定和具体实施;搬迁后图书的整理、上架、系统联接、配套工程完工等后续工作。

一、对新图书馆功能的准确定位和区域的科学划分

1.准确定位

对新图书馆的准确定位和区域划分。先进、科学、合理。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从新图书馆筹备建设之初就始终贯彻这个理念。首先是先进的硬件建设条件,学校要求将新图书馆建设成为华中地区高校中设施最完善、硬件最先进、管理最科学、布局最合理、服务最优质的图书馆。首先对照学校老图书馆的布局查找优点和不足。又组织多次考察团到其他高校图书馆进行考察、调研。从而确定了新图书馆的整体模式:全馆合理布局书库5个,对读者完全开放,自助式借阅方式、休闲式阅读环境。增加休闲咖啡厅、3D电影厅,配置高标准电子阅览室、配备专用电梯等。在最大程度上从硬件方面提升服务档次,为今后软服务方面的提升创造条件。

2.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与划分

科学合理的布局和功能区域的划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平面面积,更能方便内部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和读者借阅图书。为体现新图书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我们对室内布局主要考虑藏书量、学科分类、书架、阅览桌、工作台摆放、监控等的分布。对旧馆的家具、设备等的再利用,对新馆配套设施也应本着符合新馆的需求和协调、美观进行购置。在规划购置新馆家具设备时应遵循的原则:一是考虑家具设备的功能、款式、规格、耐用程度,符合业务需要;二是阅览桌椅等数量较多的家具样式、规格不宜过多,避免今后调整室内布局带来一室多样的现象,还要考虑到家具设备对图书馆业务拓展的需要;三是本着节约原则,充分利用原有设备。

3.精心准备,打好搬迁工作的基础

在图书馆馆长的亲自带领下,图书馆各部门工作人员开会交流,从思想上做打硬仗的准备。并先后制定了工作流程和图书剔旧、各库图书分类统计、搬迁准备用的相关设备务资、各部门内部工作安排、交接环节手续等搬迁计划等工作。

二、搬迁计划的制定和具体实施

1.制定详细而完整的搬迁计划

为保证搬迁过程中图书的资产安全,首先寻找了有图书搬迁经验的搬运队伍,确定具体实施时间、人员分工、图书打包方法、图书对方位置,书架摆放位置,图书分类等工作。

2.图书剔旧,做好图书下架工作

由于我校建校时间较短,订购的图书种类较多,图书的借阅频率较高,旧书较多,同时因为原图书馆面积有限,为保证搬迁后图书的更换和此类未上架图书的上架,需要对大量的旧书进行剔除下架。为做好此项工作,图书馆专门召开会议抽调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馆员领衔,对架上图书进行分类剔旧,集中到密集书库存放。

3.物资准备

首先进行试验,看多少册图书打成一包,从而预算图书包装纸、打包带、打包绳、记号笔等物资。进行提前准备,保证物资及时到位。

4.分类打包,详细做好标记

为保证打包以后的后期拆包上架时方便。我馆组织人员在每包图书上做醒目标记,做好相应的记录备查,同时将图书打包数据与数据库系统数据进行核准。从而保证数据和实物的一一对应。为保证图书在搬运过程中不受磨损,我馆专门选用了质量较好的包装纸,在拆包同时尽量不损坏包装纸而是更换标签颜色和记号笔颜色,二次使用打包纸,节约了搬迁成本。

5.定岗定位、无缝衔接

为使搬迁工作做到有条不紊,首先要成立搬迁领导小组,还要充分调动全馆人员的积极性。其次将人员、工作内容、新旧馆进行责任划分,如果人员较多,也可将全馆人员分两批进行,这样大家即可以有充足的精神又可以相互得到休息,而搬运工作又可以进行的比较顺畅。经过对人员的划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快了搬运速度。

6.合理规划图书存放区,避免二次搬运

根据新馆布局,我馆新馆书库分布在二四五三层楼,三个楼层的图书根据布局分别是二楼是计算机、语言、文学和新书阅览区书库,四楼是社会科学类书库,五楼是自然科学类书库。但在旧馆是分属于三个书库并分布在五个楼层里。因此在搬运时以新馆二楼分布的图书先进行搬运,负责指挥的工作人员在指挥工人搬运时要根据新馆图书类别的标注,其次是新馆四楼,五楼。搬运衔接方面,在所有图书分类打包以后。将工作人员按照4人一组的方法,分别在旧馆装车时安排2-3人定岗职守,搬运过程中指定人押运,下车时指定人指挥,存放地指定人确认的方法。各岗位人员对分管任务进行现场指挥,对完成情况进行签字确认。也从而避免了图书运送的混乱和损失。也杜绝二次搬运现象的发生。

三、搬迁后图书的整理、上架等后续工作

1.对图书按照原规划进行拆包、整理上架

根据我校整体安排,新图书馆将在9月份开馆,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为完成开馆任务,我馆采取了分楼层进行图书拆包上架,集中全馆人员力量拆包,流通部工作人员重点负责图书的上架和整理工作。每层书库安排两名流通部人员带领其他部门的同事开展工作,这样在加速了工作全面铺开的同时,有效避免了乱架的现象发生。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图书的原序。既解决了新书上架工作,又进行了拆包上架工作。

2.系统连接

随着我校的飞速发展,目前学校图书证借阅系统和学校其他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完成对接,借此搬迁机会,我馆积极配合学校其他部门进行准备和技术集成工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系统的连接,目前已经实现全校一卡通。

3.其他配套建设的完成

根据我校整体发展要求,新图书馆有电子阅览室,配置了1000台计算机,新建3D电影院一个,学术报告厅1个,会议室2个。随着配套设施的开放,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新图书馆将以崭新面貌迎接广大读者,搬迁工作至此圆满完成。

搬迁保安门岗工作计划范文4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县扶贫移民搬迁工作,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根据省政府《移民搬迁安置若干政策规定》、《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规划》、《省移民搬迁安置税费优惠政策的通知》和市政府《市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县移民搬迁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坚持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坚持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原则;坚持资源整合,联合共建原则。

第二章搬迁对象和任务

第三条户籍在县洛河峡谷地带(含吴家河、仙姑河、黄连河、两水河、史家河流域)有移民搬迁意愿的农村人口,均属于移民搬迁范围。

第四条“十二五”期间,全县规划搬迁洛河峡谷地带农村人口2679户10994人。

第五条年度实施任务按照省市计划分配指标,由扶贫部门分别下达到乡镇,按照搬迁户提出申请,村组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县扶贫办审批的程序确定当年搬迁对象。相关部门根据确定的搬迁规模,分别申报建房补助资金、基础设施与公益设施配套项目。

第六条移民搬迁按照全县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以集中安置为主,主要向县城和重点镇安置,分散安置从严审批。搬迁安置规模在100户以上的属于集中安置,其它方式的搬迁安置属于分散安置。

第三章搬迁资金

第七条集中安置点建房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农民自筹、整合资金等办法解决。

(一)财政补助资金。每搬迁一户省财政补助1.5万元,市财政补助3万元,县财政补助1.5万元。

(二)搬迁户自筹资金。集中安置小区住房按60平方米、80平方米、100平方米三种户型面积建设,搬迁户按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选定户型,分别承担1万元、2.5万元、4万元建房资金,超出选定户型面积,建房资金由搬迁户自筹解决。经审核批准,集中安置点建房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住户,超出面积费用按当地经济适用房价格由搬迁户自筹,最大面积不超过125平方米。依据住房的楼层、采光和安置区域,可向搬迁户收取调节费。

(三)建房资金不足部分捆绑农村危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洪涝灾害倒塌危窑建房补助、地质灾害治理和土地治理等项目资金解决。安置小区商业用房拍卖所得用于住房建设补助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扶贫移民搬迁户转为城镇户口的,在享受搬迁建房补助政策的同时,符合城镇住房保障条件的,按照《省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享受城镇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政策。

第八条分散安置搬迁户建房资金,每户省财政补助1.5万元,市财政补助2万元,县财政补助1.5万元。不足部分由搬迁户自筹。分散安置户要向扶贫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提供户口迁移证明、自购住房房产证,经审定公示后,方可兑付补助资金。

第九条对在搬迁安置中的智障、残疾、五保户和孤寡老人纳入社会福利机构集中供养,不再重复建房。

第十条各相关部门根据扶贫部门确定的年度移民对象,按照各自的行业管理要求兑付资金到户,或按工程建设进度兑付施工单位。分散搬迁户入住后,通过“惠农卡”直付资金到户。

第十一条搬迁户申领补助资金需提供移民户搬迁申请书、搬迁审批表、搬迁协议书、宅基地复垦协议书、户主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购(建)房证明,户主惠农卡号等资料。

第四章安置地与搬迁用地

第十二条集中移民搬迁安置地为县城、交口河、旧县、石头、老庙、槐柏、土基六个建制镇,交(口河)杨(舒)化工园、畜牧科技园、苹果产业园、相思川生态观光园四个园区,王家村、冯家村、桥西、谷咀、南安善、北谷、太夫塬、石泉街、秦关街、百益街十个社区(简称“一城四园六镇十社区”)。年度安置点依据省市要求确定。

第十三条县政府负责征收、划拨安置点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主要用于扶贫移民搬迁。

第十四条集中和分散安置用地,要按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等手续。集中安置点用地项目可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相关规定办理报批手续,参照保障房用地报批程序。

第十五条移民搬迁占用林地、宜林地要按程序审批。

第十六条县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现行的土地确权登记政策,为移民搬迁户免费登记发证。

第十七条移民户搬迁后六个月内退出旧宅基地,由国土部门组织复垦。复垦后土地权属不变。

第五章住房建设

第十八条移民建房安置点选址须经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并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第十九条移民搬迁安置点的规划编制工作须聘请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规划要按照拟建设规模,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配置。规划编制完成后,由住建部门依据安置户规模按照既定权限负责技术审查和审批工作。

第二十条移民搬迁安置点的规划和建设,要按照项目建设管理规定,实施项目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分散安置的搬迁户可参照集中建房图纸,实行分户自建。

第二十一条搬迁户住房设计和建设执行《住宅建筑规范》标准,在较小套型内实现基本使用功能,并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第六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十二条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基础设施与公益设施按照安置点的建设规划布局,各相关部门根据搬迁计划分别进行项目申报,并同步跟进实施。

第二十三条移民安置点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防洪堤防等基础设施由交通、水利、电力、住建等部门负责建设;学校、幼儿园、通信、卫生室、警务室、文化室、村级活动阵地、活动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由组织、民政、教育、卫生、公安、电信等部门负责建设。其他有关部门也要围绕搬迁安置点规划,在安排项目时对搬迁安置点给予倾斜。

第七章能力建设

第二十四条依据搬迁户的自身能力,农业、苹果、畜牧、农机、交通、能源、科技、林业、扶贫等部门要采取贴息、直补、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组织等方式,扶持搬迁户发展种养业、加工业、运输业,拓宽搬迁户增收渠道,增加搬迁户收入。

第二十五条县民政部门要优先将搬迁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城镇公益岗位要优先安排移民户就业;人社、扶贫开发等部门要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搬迁户子女参加技能培训,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第八章权益保障和税费优惠

第二十六条移民户安置房屋按《继承法》相关规定继承使用权,不得出租、出售或变相出售,确需转让出售的,要足额补缴各级政府补助资金,或由政府按原售出价收购后继续用于移民安置。

第二十七条进县城和重点镇的搬迁户转为城镇户口的,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原有土地承包地权、集体资产收益权、林木所有权及自留山使用权、宅基地权属不变。移民搬迁安置地政府负责办理安置户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籍迁移登记等手续,负责解决安置户子女上学、就业等问题。

第二十八条移民工程承建单位(包括县乡政府委托的移民工程建设单位,承担建设的施工企业,移民搬迁工程公司及分散安置建房的个人),按照政发《关于印发省移民搬迁安置税费优惠政策的通知》精神,享受以下税费优惠政策。

(一)承建单位缴纳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财政部门列支拨付到承建单位。具体由县财政局按缴纳的数额,全额拨付到承建单位(应由省市财政列支部分,年终通过上下财政结算办理)

(二)承建单位在承建移民搬迁工程项目期间按规定应缴纳的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予以免征。

(三)承建单位占用耕地用于移民搬迁安置建设的,对原宅基地复垦且新建住宅占用耕地不超过原宅基面积的免征耕地占用税,对超过面积减半征收耕地占用税;其征用的用于搬迁安置的土地、房屋权属发生转移的,以及搬迁安置移民购买安置房所涉及的契税,予以免征。

(四)承建单位承建的移民住房安置项目的土地增值税暂不预征。

(五)承建单位免征政府性基金,包括水利建设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等,其中需报国家审批的有关基金,采取即征即返的方式办理。

(六)承建单位免收行政性收费,包括排污费、征地管理费、土地登记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消防基础设施配套费、防震减灾技术服务费、防雷装置检测费等。

(七)承建单位免收其他部门管理的各项收费,包括土地证书费、劳保统筹费等。

(八)承建单位建设移民搬迁安置房的银行贷款,比照执行保障性住房贷款利率政策。

(九)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单位需提供政府主管移民搬迁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按移民搬迁安置建筑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免征相关税费。

(十)移民建房工程建设相关税费不能免收的,按最低标准收取。

(十一)承建单位建设移民搬迁安置房时配建的商品房,如果商品房比例不超过其建设规模的20%,对配建商品房也执行上述优惠政策。

第九章组织管理

第二十九条县上成立县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与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一套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负责全县移民搬迁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检查验收;经发部门负责移民搬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评审;财政部门负责筹集资金;其它相关部门按照行业职能各司其职。

第三十条各有搬迁任务的乡镇政府负责本乡镇移民政策的宣传、年度搬迁对象的确定、搬迁工作的协调联络、接待、搬迁后的后续跟踪服务及建档立卡等工作。

第三十一条安置小区建成后的管理工作,按照《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搬迁安置点由扶贫部门牵头,经发、财政、住建、国土、民政、房管、消防等部门参与竣工验收,合格后搬迁户方可入住。

第十章考核奖惩

第三十三条移民搬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政府每年与乡镇政府签订移民搬迁目标责任书;相关部门将移民搬迁工作列入年度目标任务。

第三十四条移民搬迁考核按照年度县、乡(镇)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执行,县扶贫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共同做好检查、考核等工作。

第三十五条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县政府每季度对移民搬迁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进展缓慢、措施不力的乡镇主要领导实施约谈问责,限期整改。对移民搬迁工作成绩显著的乡镇予以奖励。

第三十六条加强扶贫移民搬迁项目资金管理。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移民搬迁资金安全、良性运行。对于转移用途、截留挪用、等问题,由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责任。

第十一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省市出台新的移民搬迁政策后,以新政策为准。

搬迁保安门岗工作计划范文5

会上,同志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三期移民工作面临的艰巨形势,进一步增强决战三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我区移民工作面临三期移民攻坚和新增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两项重任,而且包括搬迁安置、库底清理等各项工作,都要在一年时间内全部完成,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全区上下广大干部群众务必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以对国家、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迎接决战。

(一)三期移民攻坚决战任务繁重,必须增强使命感。到去年底,我区已累计完成静态移民投资68.6亿元,占规划补偿总额的93.6%;生产安置农村移民4.35万人,占任务的79.1%;搬迁安置城乡移民21.5万人,占88%;销号各类房屋656万平方米,占88.9%;迁建及关破工矿企业356户,占96.2%;销号集镇11个,占84.6%。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移民任务总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搬迁强度的减弱。从今年的任务量看,搬迁人数多达1.41万人,超过二期年均1.21万人的任务量;新增的3000名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在明年6月底前要全部迁入璧山县。虽然数量没有去年多,但市内外迁安置又是一项新的工作,而且愈往后移民故土难离情绪越重,期望值越高,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组织工作量都会更大。特别是三期移民工作已从移民搬迁安置为主转入移民搬迁安置、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的新阶段,移民工作的内容更多、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可以说,现阶段的移民任务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变得更重。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重任在肩、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全力以赴搞好三期移民攻坚决战。

(二)三期移民攻坚决战时间急迫,必须增强紧迫感。三峡工程明年汛后蓄水至156米水位,比原规划整整提前了一年,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三峡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展状况作出的正确决策,我区的移民工作必须服从整个三峡工程建设这个大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区委、区政府制定了我区三期移民攻坚决战“倒计时”方案,明确了三条“时间杠子”,即今年12月30日前全面完成三期移民搬迁安置任务;明年4月30日前完成156米水位线下库底清理;明年6月30日前完成自查自验任务,做好迎接市级初验和国家终验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说,从现在起我们必须在一年的时间内全面完成三期移民的各项任务。如果扣除三期库底清理和验收的时间,真正能够集中用于三期移民搬迁安置的时间就只剩下短短的7个月,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的有效工作时间也只有一年,时间相当急迫,不允许有丝毫放松。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积极姿态,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抢进度,赶速度,保质保量完成三期移民攻坚任务。

(三)三期移民攻坚决战难度很大,必须增强危机感。一是少数干部对移民安稳致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以及对三期移民任务的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期移民攻坚任务完成以后,不少干部认为三期移民剩余任务量不大了,存在大功告成的思想。前面已经讲过,从三、四期移民任务规划七年完成,也就是到2009年完成,市里提出“七年任务五年完成”,万州从旧城功能恢复的需要,提出“七年任务四年完成”,也就是要在2006年底前完成。所以,今年、明年每一年的工作强度并没有减弱。二是搬迁难度大。移民搬迁工作越到后期,矛盾越突出,难度越大。比如,1992年后新改建、扩建的房屋搬迁问题,旧城功能恢复的漏项问题,占地移民搬迁问题,北滨路剩余移民搬迁问题等等,还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三是移民安稳致富难。农村移民后靠安置的土地数量和质量达不到以前水平,部分经济收入不同程度下降,城镇占地移民、城市纯居民的生活问题没得到完全解决,许多关破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无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难以安稳致富。四是维护稳定的压力大。搬迁过程中土地征用、移民搬迁、企业改革等方面积淀的各种不稳定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凸显出来,维护稳定的压力逐渐增大。五是库区地质条件差、隐患多,治理任务繁重。与前阶段移民工作相比,我们当前的困难和矛盾更多、更突出,面临的情况也更复杂,工作难度相当大。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迎难而上、克难制胜的顽强斗志,切实增强危机感,积极投身三期移民决战,攻坚克难,夺取胜利。

(四)三期移民攻坚决战意义重大,必须增强责任感。今年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落实年”,也是三期移民工作的决战之年,做好今年的移民工作,事关三峡工程建设及整个移民工作全局。从万州来讲,打好三期移民攻坚战,是对万州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是否成功的一次全面检验,是对区委、区政府,也是对镇乡、街道,区级部门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按期完成三期移民任务,是一项光荣而严肃的政治任务,不能有半点的懈怠和马虎,更不允许有丝毫的闪失和贻误。如果我们不能圆满完成三期移民决战任务,不仅使我们在移民工作中已经付出的大量艰苦努力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大打折扣,而且将直接影响到中央作出的三峡水库156米水位提前蓄水的战略部署,使整个三峡工程建设和后期移民工作陷入被动。因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切实增强责任感,高标准、高质量地圆满完成三期移民任务。

二、坚定不移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全面加快三期移民搬迁安置步伐

推进三期移民攻坚,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确定的开发性移民方针,按照“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总体要求,扎扎实实搞好搬迁安置的各项工作,实现决战决胜。

(一)加快城市搬迁。一是强力推进北滨路建设。目前,经反复做工作,北滨路还剩43户居民不愿意搬迁。各责任单位和帮促单位要按照6月20日前完成搬迁任务的时限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尤其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政策范围内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但绝不允许无限期拖延,区委、区政府已对部分搬迁户研究了依法强制拆迁措施,区法院、区委政法委、区移民局、区公安局等部门要依法采取行动,边搬边拆,以拆促迁,为北滨路建设创造条件。要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加大施工强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北滨路今年底实现初通。二是搞好苎溪河两岸移民搬迁。太白街道办事处、沙河街道办事处、周家坝街道办事处、钟鼓楼街道办事处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苎溪河两岸304户三期移民剩余量的搬迁。区移民局要科学调度资金,满足移民搬迁需要。三是加快房屋建设步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缩短建设工期,确保今年12月30日前移民入住新房。四是完成单位搬迁。尚未销号的47个单位已基本完成搬迁任务,区移民局要尽快落实补偿资金,完善销号手续。五是进一步优化移民新区环境。继续完善双河口、枇杷坪、百安坝等移民新区配套设施,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在移民新区增设网点。相关部门要落实管理职能,维护好、管理好移民新区的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为移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引导更多的移民入住新区。同时,做好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加快四方井等历史文化街区、见证三峡文化一条街二期工程建设。

(二)抓紧农村移民安置。我区三期农村移民安置主要有市内外迁和后靠安置两种形式。市内外迁安置工作在后面还要专门讲,这里主要讲后靠安置的问题。主要抓好三件事情。一是全面清理三、四期剩余农村移民安置任务,逐村、逐社、逐户登记造册,摸清家底,把农村移民问题解决在包干资金内,做到没有死角,不留后遗症。二是抓好移民就近后靠安置,对可直接用于移民安置的土地实行人地挂钩,加快生活用房建设进度,156米水位线下的所有农村移民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实现挂钩安置和补偿销号。三是解决好三峡工程蓄水后部分农村移民行路难、上学难、耕作难、就医难等“四难”问题,解决好移民安置点供水、供电、道路等设施建设,保证移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三)加快集镇搬迁步伐。全区目前仅剩新田、高梁两个淹没集镇还未搬迁销号,区移民局、新田镇、高梁镇要加快迁建步伐,务必在今年内完成搬迁任务。一是做好居民搬迁安置工作。新田集镇还需搬迁居民204户573人,要加大工作力度,督促居民在5月30日前全面开工建房,确保12月30日前搬迁入住。二是加快单位搬迁。做好新田镇剩余8个单位和高梁镇剩余5个单位的搬迁扫尾工作,尤其是金融、邮政等服务机构要尽快搬迁到新集镇,新田中学要确保9月1日在新校区招生开课。三是培育新集镇市场。加快旧集镇房屋拆迁步伐,取消旧集镇赶集。完善新集镇农贸市场设施,引导移民群众到新集镇赶集交易。四是完善集镇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做好新集镇水、电、路、通讯、绿化等方面工作,优化集镇环境,提高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四)搞好淹没工矿企业迁建和结构调整。全区三四期淹没工矿企业145户,已完成迁建131户,还剩14户。其中,纳入破产关闭有96户企业,都已进入关破程序,还有69户没有终结。按照国务院三峡建委对淹没工矿企业结构调整必须在明年底前全面完成的要求,我区今年要完成搬迁12户,明年完成搬迁2户。区经委、区移民局要尽快争取市里下达结构调整计划,并尽快组织实施。要继续按照扶优做强一批、关闭破产一批、发展壮大一批的原则,逐个研究解决企业结构调整和搬迁安置的具体问题。对纳入三四期破产关闭计划尚未终结的69户企业,要加快关破销号进程,加强监管,规范关破企业的资产评估和资产变现行为,防止资产流失,妥善安置好企业职工。

(五)认真搞好库底清理和验收准备。要严格技术规范,尽快摸清底数,制定实施方案,力争在年内启动清库工作。在自查验收的基础上,明年8、9月份,市里和中央将分别对我区三期移民进行验收。我们要在搞好各项搬迁工作的同时,按照三期移民工程验收的九大类项目,做好相关资料、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验收合格。

三、坚持内安与外迁相结合,扎实抓好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工作

为有效解决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容量不足的问题,促进库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国务院三峡建委同意新增重庆库区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3万人,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三峡移民工作的关怀和支持。市里按照首先确保三峡工程2006年汛后蓄水至156米的目标要求,决定将3万人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工作分两步实施,即2005年至2006年6月底,完成2万人的安置任务;待三期移民工作结束后,再实施1万人的安置工作。在第一步实施的2万人中,共有8个区县分配了外迁任务,其中万州3000名农村移民迁入璧山县安置。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万州移民工作的关心和厚爱,对于解决我区农村移民安置遗留问题,提高移民安置质量,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将产生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总结移民出市外迁安置工作的成功经验,扎实工作,确保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明确目标,按进度推进市内外迁安置工作

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将3000人的外迁安置任务分解到17个镇乡、街道。其中,武陵镇300人,瀼渡镇200人,甘宁镇50人,高峰镇100人,小周镇50人,大周镇250人,高梁镇150人,新乡镇200人,新田镇200人,太龙镇200人,长坪乡200人,燕山乡200人,溪口乡270人,黄柏乡150人,太白街道200人,钟鼓楼街道200人,陈家坝街道80人。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工作按以下五个时段统筹安排。

一是从现在起至今年6月30日为外迁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开展外迁摸底调查,建立健全外迁工作组织领导机构,编制外迁安置总体方案,分解落实外迁任务,赴璧山县考察选点,培训外迁干部和编印外迁宣传资料等。二是7月1日至8月31日为宣传报名和资格审查阶段。主要任务是深入宣传发动,完成移民报名,核实外迁移民房屋补偿量,审查移民资格,制定对接方案。三是9月1日至10月31日为移民户主对接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移民到迁入地实施对接,与迁入地完善安置协议,落实生产安置地块,确定建房地点,签定土地承包合同和建房协议等。四是11月1日至2006年2月为建房和办理外迁手续阶段。监督移民迁入地建房进度和质量,办理各项迁前手续,处理迁前各项遗留问题。五是2006年3月至6月为搬迁运送阶段。编制外迁移民搬迁运送方案,实施外迁移民物资打包,启动外迁搬迁运送工作,完成农村移民搬迁运送任务。各移民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一定要锁定目标,按进度扎实推进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工作。

(二)精心组织,确保市内外迁安置质量

在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工作中,必须切实把握好移民外迁安置过程中的五个关键环节,确保外迁安置工作质量。一是严把报名关。坚持“三优先”、“三不迁”的原则。“三优先”即优先考虑“双淹户”的农村移民外迁,优先考虑单淹户房屋补偿较低的农村移民外迁、优先考虑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移民外迁;“三不迁”即全家没一个劳动力的农户不外迁、严重超计划生育的农户不外迁、有犯罪前科的人员不外迁。对符合外迁条件的移民对象,鼓励其积极踊跃报名外迁。各镇乡、街道要按任务数120%的比率把握报名,即报名总数要达到3600人。二是严把资格审查关。继续坚持出市外迁农村移民资格审查实行移民、公安、人口与计生部门“三堂会审”的办法,坚决杜绝“假移民、假外迁、假随迁”的现象,确保外迁移民全部符合迁出条件。三是严把对接关。严格按照户主对接、封闭选点、随机抽签、定点定户的办法,现场完善对接手续,确保对接工作顺利进行。四是严把建房质量关。主动积极配合、协助璧山县做好移民建房工作,确保移民建房质量。五是严把搬迁运送关。精心编制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搬迁运送方案,切实做到搬迁运送工作组织机构、搬迁运送责任人、启运时间、运送线路、运送工具、交接档案、交接地点、安全责任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九落实”,做到护送干部工作责任、纪律规定和协调事项“三明确”,确保实现农村移民市内外迁运送“不伤、不掉、不亡和零安全事故”的目标。

(三)以人为本,切实做到依法移民

这次新增市内外迁农村移民多数属城郊移民或半农半工移民,相当部分移民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他们对外迁安置思想顾虑较多。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切实做到依法移民。要搞好宣传造势,以宣传部门为主导,各相关单位配合,利用报刊、新闻、标语、传单、宣传册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区移民局要统一外迁移民的政策宣传口径,统一印制外迁移民补偿、补助“明白卡”。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理解、准确把握,针对外迁移民的思想及心理特点,坚持正面引导,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大力宣传外迁移民典型事迹,激励和引导移民支持外迁、主动外迁、踊跃外迁。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移民的实际困难及具体问题结合起来,设身处地为移民着想,急移民所急,帮移民所需。在移民外迁安置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移民法规、移民外迁安置政策及区里制定的外迁办法,杜绝随意开口子。对个别无理取闹、故意阻扰,甚至造谣生事、聚众闹事的移民,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进行严肃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严肃处理。

(四)齐心协力,打好市内外迁安置总体仗

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点多面广,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一是区级有关部门和镇乡、街道要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区移民局要认真履行外迁移民统筹协调职能,加强工作指导。各外迁移民镇乡、街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抓好各项工作。交通、安监部门要对移民外迁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移民交通运送畅通平安。公安部门要加强对车站、码头等重要地区的治安管理和秩序维护,及时做好外迁移民的户籍变更等工作。教育、人口与计生等部门要为移民子女入学和办理计划手续给予支持,提供方便。卫生、防疫部门要切实为外迁移民做好医疗卫生防疫工作。二是加强与迁入地璧山县的衔接沟通。本着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密切配合的原则,与璧山县政府充分协商,共同推进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工作。三是加强与外迁沿途区县的联系。积极争取外迁沿途区县的支持,形成方便快捷、畅通无阻的外迁通道,为外迁工作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扎实推动移民与发展协调并进

移民搬迁、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是当前库区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三期移民攻坚阶段,既是移民安置任务艰巨、繁重的阶段,也是加快发展、实现移民安稳致富的关键阶段,还是三峡蓄水成库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特殊阶段。各级各部门要自觉地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在搞好移民搬迁安置的同时,积极推进移民工作重心的战略性转移,围绕三大历史任务,突出发展主题,努力推动万州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

(一)加快发展特色产业

移民安稳致富,关键在发展,核心在就业。而产业空虚,就业不足是万州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对库区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专门制定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安排了产业发展基金,为加快库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以规划为指导,以项目为依托,花更多的精力,下更多的功夫,千方百计加快产业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一是着力加快工业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盐气、农产品等资源优势,重点培育盐气化工、绿色食品、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环保型建材、机电轻纺等五大特色产业,尤其是盐气化工几组项目和50万锭棉纺生产线项目,要力争在6月开工。深入推进“531”工程,加快发展诗仙太白、索特集团、如意海康、万光电源等一批重点企业,壮大经济总量,扩大就业容量。二是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资源优势,深入实施10大农业产业化项目,重点建设柑橘、草食牲畜、中药材、榨菜等五大农业产业化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为移民安稳致富创造条件。三是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推进火车站物流园区建设,抓紧抓好沃尔玛入驻、三峡国际车界等重点项目,努力促进现代商贸结构调整、升档升级,扩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力。着力把万州培育成商贸、物资集散、旅游和旅游服务、科教文卫、金融信息等五大现代服务业中心。四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准入、降低门槛、优惠政策、宽松环境,积极引进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到万州发展,推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使之成为扩大移民就业的主渠道。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要抓住国务院三峡建委同意原对口支援龙宝、天城、五桥移民开发区的省市统一对口支援万州区的机遇,积极适应对口支援工作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省市的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发挥对口支援对我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移民后期扶持

移民后期扶持是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重大举措。要坚持“谁受淹、谁享受,谁安置、谁使用,无偿补助和有偿投入相结合”的原则,把后期扶持工作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移民生产生活质量。一是切实抓好后期扶持项目的实施和申报。已批准75个后期扶持项目中尚未实施的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在年内完成。区移民局要科学编制我区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明确移民生产、生活扶持范围和标准。要精心筛选投资省、见效快、惠及面广、与移民安稳致富息息相关的项目,做好可研、立项等申报工作。二是提高移民培训质量。今年是重庆确定的“移民培训质量年”。要紧紧围绕提高移民就业能力这一核心,有针对性地开展移民就业技能培训。要突出培训重点,注意培训质量,深化培训管理,确保完成今年移民培训8750人和移民劳务输出7000人的任务。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以及与对口支援省市的劳务合作,拓宽移民就业渠道。同时,鼓励移民自主创业,手续从快从简,费用从低从优。三是搞好移民生活扶持。要落实民政救济,加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积极发动社会捐助,大力争取对口支援,努力帮助贫困移民度过暂时困难。坚持公开、公平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继续做好特困移民救助工作。切实加大农村移民扶贫工作力度,为移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移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惠。

(三)切实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我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既关系到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又关系到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还关系到万州及库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一是进一步加强水污染治理。充分发挥长岭垃圾处理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场和明镜滩、沱口污水处理厂的作用,搞好污水和垃圾的收集处理,不断提高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率。扎实推进申明坝污水处理厂和小城镇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进程,加快苎溪河等一批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业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建立健全漂浮物长效打捞机制。特别是汛期即将来临,有关部门要加大次级河流水面漂浮物清理力度,确保岸上漂浮物不入支流,水面漂浮物不入长江干流。二是加快建设库周绿化带。要结合《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工程建设规划》的实施,大力营造有利于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生态林,做好库区周边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三是加强三峡水库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市里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水库综合管理与协调、消落区土地使用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严肃查处破坏水库水质和危及水库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四是抓好地质灾害治理。要以人口密集的移民迁建区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加快启动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满足明年156米水位蓄水要求。

(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在发展中移民,在移民中发展。在推进三期移民攻坚的同时,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推动万州社会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要突出抓好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基础教育和培训,在普及初中的基础上,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抓好下岗职工转岗培训和农民劳务输出培训;加快建设传染病医院,强化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处置,特别是加强和改善农村卫生院条件和农村卫生状况;积极发展大众化和普及性艺术,进一步加快体育事业发展。要突出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做好破产和关闭企业人员的再就业、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要突出抓好社会稳定各项工作,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及人民调解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完善突发性事件处置预案,切实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坚持“严打”方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五、强化组织保障,夺取三期移民攻坚和市内外迁安置工作的全面胜利

当前,三期移民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万州经济社会发展也处于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站在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奋力夺取三期移民攻坚和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的全面胜利。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移民部门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各司其责”的工作格局,切实强化三期移民决战的领导责任。正其同志和我是全区移民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全区移民工作负总责,仁发同志、祖辉同志直接抓。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将定期听取移民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移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区委、区政府还专门成立了由正其同志任组长的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工作的领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各移民镇乡、街道和有关单位,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切实做到三期移民攻坚决战和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工作领导到位、组织有力、指挥靠前、重心前移。要进一步完善移民督促例会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帮促廉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帮促制度,调动和激励各帮促团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全力以赴帮促镇乡、街道和移民单位,保证移民工作全面推进。

二是完善责任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三期移民攻坚决战和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工作的三个责任体系。一是党政责任体系。今天的会上,区政府将与有关镇乡、街道和部门签订三期移民攻坚和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目标责任书。各有关镇乡、街道及部门、单位党政一把手是本地、本部门、本单位三期移民攻坚和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区里交给的移民任务负总责。党政一把手既要挂帅,又要出征,统筹安排移民攻坚任务,调集精兵强将实施攻坚。各镇乡、街道和部门分管移民工作的负责同志是三期移民攻坚和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责无旁贷、尽职尽责担负起实施工作。分管其他工作的负责同志,要对分管范围的移民工作承担责任。移民部门的负责人,要对分管的具体任务承担责任。移民干部是移民工作的先锋队、排头兵,要以自己的工作成效,竖起移民工作的标杆,承担起直接责任。二是帮促责任体系。区委将印发关于区级领导、部门联系帮促镇乡街道的文件,对于移民工作,采取帮促领导和帮促部门包乡镇、街道,机关干部包移民户,移民工作实绩与责任人奖惩挂钩的“两包一挂”帮促责任体系。各帮促单位要明确帮促职责,细化目标任务,采取切实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对一”帮促移民的干部,要深入到移民户调查研究,与移民交心谈心,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内部责任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专人抓移民工作,建立内部相应的包挂责任制度,把任务落实到搬迁单位、迁建项目,把责任落实到科室、人头,确保任务完成。各移民镇乡、街道要把任务分解到村、组、居委会。根据目标任务和完成期限,把时间帐、任务帐算清算细。哪个环节,哪个部位没有完成任务,出了问题,必须追究责任。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部门与镇乡、街道要加强联动,共同推进移民工作。区移民局等有关部门要转变角色,既要向上跑,积极争取中央及市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更要沉下去,深入移民工作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基层的情况,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服务基层。镇乡、街道要主动加强对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独立承担一方移民责任。

三是营造攻坚合力。各镇乡、街道和部门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既要各负其责,狠抓落实,又要加强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打好三期移民攻坚战。属于职责范围的事要主动抓好,需要配合的要全力支持,不允许相互扯皮,相互推诿。对不顾全大局影响移民工作进程的,坚决严肃查处。要全方位宣传,大造声势,全力营造“人人动起来,个个干起来”的浓厚攻坚氛围。在城市、集镇醒目位置要设置三期移民攻坚决战宣传标语,在有外迁任务的镇乡、街道要设置市内外迁有关宣传标语。区电视台、广播电台、三峡都市报等新闻媒体要持续强力宣传三期移民攻坚决战和市内外迁工作。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实施思想领先工程和移民先锋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成为促进移民迁建的带头人。进一步弘扬“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激发一切有利因素,调动各方积极性,把全区上下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上来,推动三期移民攻坚和农村移民市内外迁安置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严格督查考核。区里将采取领导检查、现场办公、形势分析会、专题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移民工作的督促力度。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和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要组建强有力的综合督查班子,深入攻坚第一线,督促工作进度,检查工作质量。实行工作月报制度,保证工作按“倒计时”方案确定的进度推进。对部门、镇乡街道一次交不了帐的,给予警示批评;两次交不了帐的,给予通报批评,后果严重的给予处分。严格实行移民工作目标管理,对全面完成三期移民任务、通过上级验收的镇乡、街道和部门,完成“两包一挂”帮促任务的单位,以及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扬奖励;对措施不力、完不成任务的单位或个人,实行“一票否决”。

搬迁保安门岗工作计划范文6

土安村位于涞源县城东北45公里的深山区,平均海拔1300米,人均耕地0.5亩,均为坡岗次地,有自然村37个,全村沟壑纵横,绵延20公里,交通极为不便,群众生活困难,就地脱贫难度大,移民搬迁是村民最大的愿望。

2013年4月,土安移民小区在涞源镇冯村北动工。小区按照"幸福乡村"建设标准,建有住宅、街道、文化广场、图书室、卫生所等设施;同时对小区进行美化、亮化、绿化,净化、硬化,宜居宜业。目前,已完成房屋主体,正在装修,部分已入住。

土安移民小区仅仅是河北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2003年,河北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四大扶贫项目”之一,截至2014年,共完成了2.42万户、8.54万人的搬迁任务,建成集中安置形式的移民小区158个。

强化组织保障,落实土地和资金

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和资金是一个难点。

河北省各相关县成立组织机构,乡、村明确专人负责,为搬迁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千方百计落实土地和资金。一是在土地使用上,优先满足易地扶贫搬迁建房需求;二是在资金安排上,由中央、地方政府和搬迁群众共同承担。中央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人均补助标准不超过6000元;省级政府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地方资金不低于中央易地扶贫搬迁投资规模的30%;市县政府结合自身财力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搬迁群众视家庭收入状况,适当承担部分住房和基本生活设施建设费用。同时,按照“统一规划、共同投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安置点为平台,以改善整体发展环境、开发特色优势资源、增强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为目标,地方政府要协调各类支农资金支持安置区相关工程项目建设。

严格搬迁程序,规范搬迁安置

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公平公正、平稳有序是前提。

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建立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由搬迁户自愿提出申请,报村委会进行资格审查后进行公示;之后报乡政府审核,乡长签字盖章后报县扶贫办;县扶贫办在接到申请后组织人员进村入户核实,对照建档立卡资料进行核对,逐户审查,最后确定搬迁户,汇总入档发还乡、村进行第二次公示。做到按照“户申请、村确认、乡审核、县把关”的程序确定搬迁对象,规范了搬迁的具体实施措施,使搬迁工作做到了底数清、措施硬。

在搬迁安置上,根据安置地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通过依法开发耕地、调整置换土地(林地)等形式配置安置资源,按照“引导整村搬迁、扶持小区建设、自愿分散安置”的总体思路,有步骤地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妥善做好搬出区鳏寡孤独、“五保”等丧失劳动能力户的安置。

搞好后续扶持,促进产业增收

产业发展是保障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关键。在做好搬迁安置工作的同时,河北省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支持,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发挥安置区的资源优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充分利用原村山场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养殖。如涞源县峨头搬迁小区大力发展杏扁产业,达到了户均3亩杏扁林,年人均增收3000元,实现了人退林进的生态效益;三道城搬迁小区利用坡岗次地,造地200亩,种植紫花苜蓿,建设养鸡场,形成了移民―造地―后续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涉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充分发挥山场广阔、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搬迁群众种植中药材,去年搬迁村种植中药材达600多亩,亩均效益2000元。青龙县大森店搬迁小区着力打造“四社”即果品合作社、养殖合作社、食用菌合作社和互助发展合作社,实现了户户有股份,人人有事做,天天有钱赚的良性搬迁发展之路。二是利用职教中心、劳动服务公司等机构,对搬迁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订单培训,积极开展劳务输出。三是兴办新型家庭手工业,利用搬迁村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等优势,引进箱包、服装等来料加工,促进搬迁农民就业,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