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例6篇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1

关键词:古村落 保护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324-0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各地的迅速开展,古村落保护和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这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古村落保护面临怎样的命运,对它们保护和发展应当探索一条怎样的路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古村落的现状

导致古村落破败的原因有很多。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的普查显示,我国230万个村庄,目前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已由2005年的5000个锐减到如今的2000至3000个。当前古村落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沿海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古村落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古村落存在的自我空间逐渐消失,而且非常迅速。随着各地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现代制造业愈来愈成为各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逐步蚕食了古村落。

2.无人居住加速古村落破败。古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有政府资助,村民大多搬迁到交通便捷、生产生活环境相对优越的城镇居住,古村落房屋无人居住,加之没有投入资金维修,导致逐渐残破。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古村落逐渐空巢化,只剩少数老人和儿童留守,有的已变成了无人村,其中大量文化信息、社会形态随之消失。

3.靠近城市、有开发价值的城中村面临全村被拆除,农民住进城市高层住宅,而祠堂、寺庙则被拆除,集中重建,不少古村落从此消失。除了受国家文物法保护的古村落外,所有有价值的历史建筑遗迹基本消失。就是远离城镇的古村落,也因财力和人力的不足,基本也难以保护。

4.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同,不少人把一些珍贵的老民居、古村落视为贫穷落后的象征,随意毁坏、拆除或买卖,甚至一些农村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也被当作封建迷信、雕虫小技被遗弃。

5.古村落文化遗产安全隐患较多。古村落、古建筑大多是散落乡间无人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许多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古建筑往往缺乏关注和保护,有的逐渐腐朽、坍塌,有的在各种自然灾害中造成致命的损伤,有的遭到故意损毁、偷盗、走私等,使一些古村落正在逐步消亡,淡出人们的记忆。

6.古村落保护经费严重不足。现在各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经费也逐年增加,但对面广大农村古村落来说,却是杯水车薪,特别是财政较困难的欠发达地区,配套的保护经费难以落实。

如上所述,如果我们不及时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片面理解新农村建设,以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大规模拆除老房子,集中规划建新房子,就可能给古村落文化遗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增强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切实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避免重蹈城市化进程中对古村落历史文化破坏的覆辙,探索出一条保护古村落、建设新农村的和谐发展之路。

二、古村落保护的解决对策

在当前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古村落及古村落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积淀,显得刻不容缓。

1.充分认识古村落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意义。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是本土文化的骨髓,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古村落保护开发利用意义重大。把古村落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做好规划完善工作,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强力推进。有关部门、镇村及项目业户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古村落保护进程。做好科学定位、完善规划,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强化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做好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各级政府作为古村落保护的管理部门,把保护古村落当做责无旁贷的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古村落保护机制,激发和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传授保护知识和方法,让村民珍惜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探索出一条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古村落;传统风貌保护;安义古村

新型城镇化从以往城镇化的简单扩张升华为城乡等质、集约节流、民生为本[1]。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给村镇的今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许多村镇为了增加经济创收,一味地开发为旅游圣地,步入风貌形象单一、传统文化丧失的歧途。素有南昌“后花园”之称的安义古村落群在开发与保护问题中也未能幸免于难。

1 安义古村现状风貌

安义古村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郊,虽历经千年沧桑变化,其仍保留着布局井然的建筑群,完整的排水系统,严谨考究的里甲制度,民居院落、街道农田、选址布局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山水田园环境中的千年古村群”的美称[2]。

2 古村传统风貌衰败

2.1 价值观念转变,崇洋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干扰了古村原本的生活及生产节奏,人们的观念追求也随之改变。现有民居条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村民们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一幢幢与古村风貌格格不入的现代建筑拔地而起,打破了原有古村的秩序感。

2.2 建筑功能退化,人口流失

安义古村历史年代久远,同时,传统建筑多为木制构架,逐步被腐蚀破坏,失去居住功能。此外,青壮年深受城市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的吸引,或外出经商,或进城工作,古村人口在逐年流失,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2.3 旅游开发不当,过大于功

安义建筑主要供生活居住和旅游参观,功能形式单一,再加上宣传不足以及交通不便,整体旅游量不大。更严重的是,因旅游开发不当,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又较为薄弱,古村承受着愈来愈严峻的环境承载压力。

3 保护体系建构策略

3.1 生态环境

新型城镇化从原有的外延式发展调整为传承型发展,以避免大面积的建设性破坏。为了更好地保证安义古村原有的“天人合一”历史格局遗存下来,应分层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周围山体,保持原有水资源,维持现状用地性质,保存本土村落建设布局,严禁建设与环境冲突的建筑物,同时,加强村民保护意识,全方面落实环境保护工作。

3.2 风貌格局

3.2.1 建筑修复。安义古村落群布局规整,建筑制式井然,现存古民居超过80幢,是赣派建筑群的典例。为了更好地保护乡土木构架建筑群落,应采用原真性修复原则,力求保留古建最真实的历史信息。

3.2.2 格局完整性。安义古村在村落选址上严格遵循“天时、地势、风水”,在其风貌完整性保护上,重点考虑村落营建思想的延续性,从点到面分等级进行格局修复。在保证空间机理格局不被打破的前提下,疏通水系、贯通视廊,延续本土空间格局。

3.2.3 文化传承。现代城市生活深入村落空间的同时,宗祠、诗社、戏台渐渐荒落,人文内涵受到巨大威胁。在开展新型城镇化修复物质形态的进程中,强调民俗文化的必要传承性,加强村民文化传承意识,传播安义特色的民俗民风,重振安义文化。

3.3 民生为本

新型城镇化最根本的建设原则是以民为本。村民对古村活力恢复的作用不可忽视,面对安义“空心化”、“老年化”的窘境,应转换角度,以村民的生活生产为前提,妥善解决留守村民的生计问题。

3.4 产业布局

解决村民生计的根本方法是发展本土产业,打造安义独特优势。在现有旅游开发的基础上,统一安排3个建筑群的景点管理,严格依照原真性修复历史民居,更新内部空间设施,管制违规新式建筑,整合“休闲度假、商旅餐饮、耕读体验”等多元化功能。除了旅游产业,可增加农业创收,统筹村落农用地,统一种植油菜花、草莓等植被,在恢复生态的同时,打造观光农业等新型化农业,落实就地城镇化。

4 结语

风貌承载的是一种文化,需要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如今,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宏观背景,安义古村不再适用于原有的物质空间保护方式,而应将其纳入城乡一体化的大格局中,从整体层面提出涵盖物质空间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综合性规划保护方案,使安义古村落的文化传统继续绽放其瑰丽的传统风貌。

参考文献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3

关键词:民间档案;古村落;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民间档案,是相对于“国家档案”而言的,是散落于民间,由非官方组织和个人收藏的,是人民群众在其生活交往中形成的各种文件,大体包括文献史料(如:交易文契、合同文书、私家账簿、官府册籍、政令公文、乡规民约、私人信函、笔记、日记、手稿和祖传的族谱、家谱、祖训、藏书、秘籍等)、口传史料(如反映各地民风民俗的神话传说、轶闻掌故、民间歌谣、曲艺说唱、话本小说、民风民俗等)、实物史料(如先人遗留的珍宝、证书、证章、碑刻等)。这些东西来自民间、藏于民间,承载着特定时代、地域和群体的社会生活信息,对于记录社会历史变迁有着别样的价值和意义。

古村落是指在美术、建筑、民俗上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有一定历史年限、规模,现在仍活态存在的村落,是以人为主体的农村乡土环境的重要活见证。以村落中的人民群众的生活、交往为主线所形成的民间档案、建筑环境、建筑布局等共同构成了村落文化空间,它们相互依存,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体。如果将古建筑群比作古村落的骨架,那么民间档案就是古村落的肌理,生活在古村落中的人则是古村落的血脉。

古村落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及文化遗存,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矛盾突出,大量的古村落正以惊人的速度被毁坏。随着人口的迁移,大量的村落变成了“空心村”,以村落建筑群为载体的一系列古村落文化也日渐消亡。在古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相互融合中,民间档案对于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意义更加重大。

一、民间档案对古村落认定和保护具有历史佐证的功能

古村落真实地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极富人情味的社会生活。正如有的学者所概括的:它们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信息、意境深远的文化景观,而具有“史考”的实证价值。而这个实证价值,可以在散落于民间的众多的家谱中找到历史佐证的依据。

家谱属于民间档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大量有关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遗传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教育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有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家族历史文化资料;从这一角度看,家谱可以佐证史实,补充方志、正史记载之不足。例如:

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的《环山汪氏宗谱》,记载有黄山汪氏自徽州经婺源迁常山、再由常山迁江山大陈环山的详细经过及分派世系,并记载有74世汪普贤迁徙大陈发家旺族、在大陈这块处女地上建成徽式古村落的环山汪氏家族发展史,更记载有汪氏家族大力兴办萃文义塾、尊儒崇教重学、在清代即兴办义务教育、成为江南义塾第一村的典型事迹。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大陈村系徽商汪氏后裔聚居地,是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家谱能“上知百世祖之所由,下使万世传之不泯”,家谱中所保存的家族姓氏来源、世代统绪、居地迁徙、子孙繁衍等丰富的原始资料,是其他文献诸如史书、志书等所无法替代的。故此,梁启超指出,家谱是“重要史料之一”、“实可谓史界瑰宝”。学者普遍认为:族谱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民间谱牒是一个待开发的“大金矿”,是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宝库。

江山的古村落基本是由单一的姓氏聚居而形成的(如清漾村、大陈村、南坞村等等),姓氏家谱中所保存的关于家族迁移、繁衍和村落形成的原始资料,为古村落的申报和认定提供详实的佐证材料,家谱中的宗族姓氏衍脉为古村落展示馆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二、民间档案为古村落保护开发提供丰富的内容

民间档案中的各类文献资料,为古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如:在《清漾毛氏族谱》中,赫然记载着清漾毛氏后裔中,有尚书8人,登进士第有案可稽者达80人;清漾毛氏作品收入《永乐大典》的有5部17卷,编入《四库全书》的有6部27卷。清漾村利用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建设了“清漾毛氏名人馆”和“毛子水纪念馆”,使其特色文化建设,无论在软件、硬件上都凸现出鲜明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文化层次。

又如:据《环山汪氏宗谱》记载,截至民国十八年(1929),自环山汪氏第11世至第20世9代中,大陈汪氏列祖列宗黉宫著名者达408人;各类仕途著名者达355人。这个人口不过千余的小村,有着600年汪氏族人聚居的历史,蓄积着徽宗汪氏家族“尊儒重贾、崇教重学、礼义传家”的优良文化传统。大陈汪氏后裔,秉承徽商传统美德,懂经营善谋划,生财有道,挣钱有方,但他们赚到钱后,并非一味买田置房,而是将赚到的钱财用于兴办教育事业,尊师重教,兴校办学,使更多的汪氏子弟能就近享受到最方便、最好的教育,希翼将后辈培养成一个“囊有金银、腹有经纶”的儒商。大陈村古村落保护开发中,利用这些民间档案,建设了“汪氏名人馆”、“萃文中学遗址”等展示馆,为大陈古村落的开发利用和休闲旅游的有效融合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内容。

其次,各类口传史料、民风民俗等在世世代代的老百姓中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大陈每年的农历十月初十日,都要举行盛大的迎神送佛和祭祀宴饮活动,俗称“十月十迎佛节”。每年这个节日,江山及周边地区的百姓,都会扶老携幼、纷纷来参加这个民间盛大的农祀社祭活动,直至尽兴方止。“老佛节”是本村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日。其丰富多彩的“春祈秋报民俗文化”,令大陈村成为一个独具文化魅力的古村落。

结合“十月十老佛节”,大陈村还适时推出“麻糍文化节”,届时举行“杵麻糍”比赛和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活动,还有“村歌”演唱或比赛。大陈村利用“老佛节”这个节日,改原先花钱“雇”剧团演出为村民自己参与演出,鼓励村民自己举办、参与文化活动,自娱自乐。随着大陈推出徽宗古村落特色旅游,大陈村还将把民俗活动和文艺活动融入旅游,以吸引游客积极参与,将旅游活动与村民活动进行互动,以增强趣味性、参与性和吸引力。并将传统风味食品“大陈面”,作为馈赠亲友、游客的礼品,在节庆、旅游活动中予以推介。

最后,民间档案中的实物史料如先人的证章、碑刻等是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内容的补充。

如:清漾村保护、开发之后,江山市像章收藏家徐清福个人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了的像章陈列馆,将自己花了20年收藏的像章一一向世人展示。像章陈列馆展出的像章共计7万多枚,4万多个品种,有1932年担任中华苏维埃工农政府主席首次发行的像章、两万五千里长征到延安红色政权,从开国大典到抗美援朝、再到后来的百年诞辰等不同时期的像章,全面记载了这位伟人在每个革命历史阶段的丰功伟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除了像章,陈列馆内还收列了雕塑、挂像、革命歌曲大全、红袖标等不同风格的纪念品。像章陈列馆的开馆,不仅是江山市弘扬“毛氏文化”的一件盛事、喜事,更是民间档案在古村落保护开发作用的延伸。

三、民间档案是古村落保持生命力的重要载体

民间档案是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的记录和追忆,是构成普通民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构成古村落文化空间的一部分。民间档案是古村落的集体记忆,维持着古村落的时空格局,延续着古村落的热闹。民间档案的挖掘整理,使古村落文化在古村落开发利用中的重现,可以增强古村落中民众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所以,民间档案是古村落保持生命力的重要载体。例如:

一部《清漾毛氏族谱》的挖掘、整理,使得江山清漾村、江山毛氏文化名扬海内外,引起了海内外的毛氏宗亲寻根问祖、慎终追远的热潮,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豪感。

再如:《环山汪氏宗谱》,记载了大陈汪氏族人千百年来自觉形成的、以儒家礼教文化为核心的家族文化精华,无论其族谱中的风俗礼仪(祭祀、婚嫁、丧葬、庆吊等)、规训、劝戒,乃至祠堂家庙中的楹联、派语等,都表现出儒家传统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规范。

大陈村在古村落开发中,将这些文字记载通过图片、楹联、村歌、麻糍节活动等各种形式进行展示、展演,不仅对村民起到良好的教育功能,还对游客起到了宣传教化的作用,而且,还提升了村民对家族文化的自豪感,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特的的民族精神、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长盛不衰的力量和源泉。

综上所述,民间档案作为古村落文化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她与古村落一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古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整理和利用民间档案,使其在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保护开发与新农村、幸福乡村建设中,古为今用,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涵养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及自豪感,对承继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她那无人能够取代、无人能够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浅议民间档案的开发利用与乡土旅游的发展》洪光华;

[2]《试论家谱的现代定位》陈秋强;

[3]《创建民间档案馆,传承民间文化和记忆》宋岩;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4

关键词:广州名城;黄埔古村;商埠文化;建筑遗产;保护利用

Abstract:The architecture culture heritage in HuangPu History Village records the history about the foreign trade in GuangZhou. The threat to it is pulling down old architecture and the too much new-built. It is urgent task that we should protect culture heritage, renovate the regulate architecture and develop tourism that make the history village more vigorous.

Key words:The famous city of GuangZhou; HuangPu History Village; Architec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9-21(7)

作者简介:杨宏烈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肖佑兴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

黄埔古村是典型的岭南海滨港镇,作为广州十三行时期商埠文化重要的实物载体之一,今后还将继续发挥任何新建筑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文明的村落景观与海上贸易帆船时代的历史建筑,依然具有文物纪念性的存在价值。完善、完整、完美地保护利用其建筑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与此相违,“滥拆乱建”、新旧冲突,只会加速古村的衰落和死亡,体现不出“发展与进步”①。

一、黄埔古村拥有丰富的商埠文化建筑遗产

广义的黄埔古村是旧时整个琶洲岛,狭义上的黄埔古村,是以对外贸易的酱园码头为中心的黄埔村与石基村。现在任何一个到过黄埔古村的人,都会为黄埔古村丰富而精美的历史建筑所感动,为其多姿多彩的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而叫绝。

1.独特的港口型空间格局

黄埔村始称“凤浦”,建于北宋,到清代已发展成为拥有“好几千人的市镇”②。广州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黄埔村由一滨海小渔村发展成为著名的十三行碇舶港口(图1),建筑布局非同一般村落,具有市镇的规模档次。因外国人多传诵“黄埔”而得名。全村分为十二坊,现在仍保留着昔日坊、街、里、巷的规划层次。很多里巷的坊门题有“瑞康”、“覆仁”、“永乐”等祥瑞名号,给古村频添无穷的雅趣。街道铺设花岗岩条石,可通马车。黄埔古港的标志至今还在,“一港两市”走向仍清晰可见。底层做商铺、一边是柜台、一边开大门的商铺建筑,至今也有集中的保留。粤海关志记载:每年有上百艘大型海舶停靠黄埔。世界给这个远东的村庄带来的不仅是大量的物质商品,还有大量的精神文化财富。

2.丰富的高品质传统建筑

(1)古宗祠全村原有祖祠36座,现存19座,承袭了岭南建筑的传统风格,但在某些细部上,具有异于传统的装饰作法,体现出黄埔村是一个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村镇。保留下来的古宗祠大多空置,有些功能发生了变化。梁氏宗祠是十三行行商梁经国家祠,已被定为市级文保单位(图2)。位于乐善里的化隆冯公祠,现为黄埔华侨港澳同乡联谊会之一。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的胡氏宗祠至今有270年的历史,三间两廊式的粤中风格保存较好。

(2)古民居 保存完整的民居建筑尚有73处,比一般的农舍规格要高,依水而建、院落相套、“梳式布列”、里巷分隔。如拱辰里、永康里、平燕里、太平里、中正里等多为青石板铺砌,清洁宜人。名人故居不胜枚举,如“子牙居”、“涉趣园”、冯肇宪故居、胡璇泽故居等,工艺制作上乘,高大的锅耳山墙,青砖磨缝砌筑厚实,门头和窗罩用的灰塑式样很多,雕塑、壁画、漏窗、花基、门洞、灰塑门联,无不令人赞叹(图3)。

(3)古私塾各宗姓常建有私塾,启蒙了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儒商雅士。商家于故里兴办私塾培养子弟,并热衷公共文化事业,是很普遍的事。“佐垣家塾”(图4)为天宝行行商所筑,因私塾与祠堂同为公共场所,所以将二者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内院外场通畅和谐。

(4)古神庙 始建于宋代的北帝庙(又名玉虚宫),是一片供奉玄武水神的道教建筑群,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深二进。现庙内保存了九方碑记,记载了广州外港――“黄埔口”对外贸易的发展史。村内原有的神庙多祭拜海神,这凸显了黄埔村乃古代港口城镇包容性的特征。

(5)涉外建筑 “日本楼”的称号也许就会给人带来涉外的意象。当年符合中外建筑天然合一要素的这一小洋楼,现今依然充满神奇魅力。西式院门、中式屋盖,青砖绿瓦、外廊内天窗,好一处风味无穷的景点(图5)。

3. 生态的网络型河海景观

黄埔古村位于江海交汇之处,负洲临海,江涛与海潮对此产生严重的威胁或影响。然而,黄埔古村的江、河、湖、塘、堰、池、涌,却组织得十分科学合理,不但体现了大自然的平衡互利,还为人们的生活用水、景观用水带来了极好的效益。全村水系长数十公里,大小水面几百亩,且一脉相连,源头活水水质很好,人工治理可控可调。有利于航运、防洪、防旱、防潮汛,以及灌溉、安全防御、饮用、造景、调节微气候等等。黄埔古村的水系网络也是一笔可贵的旅游、生活、文化与美学资源(图6)。

盛大的建筑,往往关联着良好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港口贸易使黄埔村处于农耕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之中,舶来的文明嫁接在黄埔村古老的传统上,近代涌现的商业巨子、外交家、军事家以及工程专家,荟萃成黄埔村独特的人文景观。十三行时期,村民“差不多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外国航运有关,充当买办、装卸工、铁匠等等”(亨特《广州“番”鬼录》P66)。策划开发黄埔古村旅游产业,建筑文化遗产及与之相联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宝贵的资源财富。

二、黄埔古村商埠文化建筑遗产的整体保护

然而,在传统的、和谐的黄埔古村中,出现了大量违章建筑。固有水面日益减少,传统的街巷格局被破坏,许多优美怡人的院落空间、街巷空间、园林空间、山水空间、名胜景观不复存在。村镇的天际轮廓、优美的水岸线、富有韵致的街面、具有标志性特征的村镇空间节点,都令人不堪入目。奇怪的是,长时间以来竟无真正的政策法规遏制败坏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杜绝这种丑恶的现象孳生蔓延。

1.古村落的保护模式

从整体上保护古村落,国内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与模式:

(1)文物古村落――整体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将整个村落当成一个保护对象,严格保护村落的内外环境、总体格局、所有空间特征,以及全部建筑集群关系、所有单体建筑及其构造工艺特色。这种保护模式注重历史的真实性、环境的完整性、村民生活的延续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种保护模式在我国远没有普及,具体的实例不多,浙江建德市新叶古村是个典型③。新叶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它是浙江省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血缘聚落建筑群之一。新叶村村落建筑质量高,类型多,发育好,总计200多栋,包括塔、阁、祠、庙、桥、堂、厅、舍等,传统建筑得到了原真性的保护。这一文物保护工程,被专家誉为古村落保护的活标本。

(2)一般古村落――保护性的开发利用模式

这种模式的保护工作主要针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以及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人工景观,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和现实状况,按重新整合的总体规划进行分级保护。通过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发展古村落特色旅游,也不失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实际例子有贵州省从江增冲村④。增冲村古村落是一个自然景观和古村落文化结合得较好的村,新建筑较少,且包涵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以及黔东南山区饮食文化。考虑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保护放在首位。“保护就是资源”,保护古气、古风、古韵、古貌,确立富有特色的旅游主题形象,充分挖掘无形文化资源,作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项目审批制度,加强旅游资源开发。

2.黄埔古村保护模式

广州黄埔古村现因遭受严重破坏,已失去整体保护的基本条件,不可能作为一个“文物古村落”实行全面的“冷冻保护”或整体“博物馆式保护”。在农业萎缩,城市化、商业化渗入骨髓的大环境包围之中,不依赖商贸活动也是难于发展存活的,因此必须采取“保护文物精华,维护古风古貌;创新第三产业,重登世贸舞台”,即,保护遗产与开发旅游互动的模式。基本要点是:

(1)将“文化工程”与“民生工程”相结合

古村落的保护是一项文化工程,须全方位地沿袭古村历史文化,而不能追求全方位的商业现代化开发。通过保护修缮历史建筑,尽量保存自身特有的历史环境。古村落的保护又是一项民生工程,不能简单地将所有历史建筑封存起来(无论私人封存,还是政府封存,都只会加速建筑的灭亡),须充分考虑如何改善生活条件,使村民在保护中得到实惠。

(2)以“保护”为宗旨进行旅游开发

除特殊文物建筑之外,冷冻式的保护,将使历史建筑遗产、建筑物等,失去更有效的运用。冷冻式的保护古村落原有生活方式,居民将会落后于现代生活水平,况且因产业变迁、时代变迁,原有的生活方式早已不复存在。只有以“保护”为宗旨进行旅游开发,确立富有特色的旅游主题形象,才能既使建筑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展示宣传自身固有的历史文化,又能提升居民的生存质量。

(3)做好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工作

古村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今天看来依然富有艺术魅力,值得继承发扬。然而许多当时先进的设施,因种种原因现已破损、老旧,而满足现代需求的新的设施尚没安装。如是,在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历史风貌的同时,应极力改善古村落的基础设施。既不丢失历史,又不脱离现代;在利用中更好地保护,保护中更好地利用。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靠政府。政府应改变不投资古村落基础设施的陋习。

(4)走产业化物业化经营管理道路

古村落保护的主体是村民,而不是政府。政府须在更大范围内做好政策协调、服务、监督的工作。保护利用的具体工作需要村民来实现,任何越俎代庖的行为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效果。为了保护,进行产业化的经营管理是时代的进步。为此,恢复古村落原有建筑私有化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保护方是根本法理所在。在此基础上,组建古村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村民可以房屋作为股份投资,社会资金可以输入,克服单纯财政补贴的不足。村民民主选举自己的总经理、董事长,实行产业化经营,古村“旅游区”配备物业化的管理⑤,在一种特定历史环境中开办家居旅馆、“农家乐”等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可望使古村落取得较好的保护效果。

三、黄埔古村商埠文化建筑遗产的单体保护

为什么黄埔古村至今还以“村”的形态自立于大都市化环境之中?只因该“村”在广州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筑文化遗产以其物质形态深刻地表明,人类的现代化需要文化遗产,不能以毁灭文化遗产为代价。任意将一个城中村“全拆”,都是没有任何道理的。相反,须采取多种保护手法展示其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及环境特色。

1. 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文物古迹保护

黄埔古码头、北帝庙、“日本楼”、晃亭梁公祠、胡氏宗祠、佐垣家塾、凤浦牌坊遗址等十数处历史建筑,早已划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文物普查的深入,黄埔古村会发现更多的文物。依照《文物保护法》,对黄埔村内已批准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批准的“准文物”建筑,须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础上进行修缮保养。黄埔古村的文物古迹是城市的重要遗产,也是旅游经营的基石,因此,要以严肃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将文物古迹的保存延伸到历史环境的保护之中⑥,让文物保护带动古村的历史大环境保护,用古村大环境的保护,进一步推进文物保护。

2. 以姓氏文化为线索的宗祠建筑保护

据《重修北帝庙配碑记》记载:黄埔古村大约于宋代,就有了“冯、梁、胡、罗四大姓”以及关、黄、卫、陈等小姓组成的“凤蒲”(“凤洲”)繁华村镇。这意味着黄埔古村因对外贸易而打破了单姓宗族农耕聚居的人口结构模式,形成了新的文化景观。祠堂建筑的艺术成就相对较高,因祠内空间尺度较大,功能转变容易,适宜用作公共建筑,因此将其开辟为各种文化活动中心,如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是非常容易的,成功实例很多。如对十三行天宝行作深入研究,可于梁氏宗祠举办“天宝行”为主题的博物馆。

3. 以名人故居为亮点的民居建筑保护

明清时期,黄埔古村乃人杰地灵的著名侨乡。鸦片战争前这儿是全国唯一通商口岸,世界各国商船云集、舳舻相接,村民得海外风气之先,出洋谋生、经商、留学,涌现出一批对中华民族颇具贡献的人物。例如新加坡华侨领袖胡漩泽,一身兼任三国领事。现新加坡、黄埔村均有他的纪念牌坊。政治家、外交家梁城、商业巨子梁韬、梁经国,专家学者胡栋朝、冯锐,军事家冯肇宪、梁广尧,教育家梁庆桂,经济学家梁方仲等等,都有感人的事迹令人敬仰。黄埔村70多栋古民居极具岭南特色和艺术价值。保护、修复、利用名人故居,挂牌筹建名人事迹陈列馆,使之成为参观景点,室内、庭院、外环境、植物水体,均是层次丰富的游赏空间,对游人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图7)。

4. 以海神文化为特色的宗教建筑保护

黄埔古村原有不少神庙建筑,如北帝庙(玉虚宫 图8)、圣母殿、天后宫、洪圣庙、华佗庙等等。这些神灵大多跟海洋有关,为沿海人民出海作业时祈求平安而供奉,这说明该村确为古代南海港口城镇。而宗教建筑往往具备优美壮观的特点,对此村完备的海洋文化纪念性庙宇建筑进行修复,可开展旅游观光、海洋体验、心理咨询等活动,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古港古村”的概念深入人心。

5. 以家居旅馆星级化促进民族建筑保护

黄埔古村来燕里、横辰里、永康里、长乐里、中和里、太平里,申明大街、黄埔自街、沙桐大街、夏阳大街等处,有73栋特色鲜明的粤中传统民居。它们是砖木结构、“三间两廊”、厅堂天井、花木盆景、高墙静院,其安全完整的私密居住空间,着实逗人喜爱。尤其是那些石铺巷道、锅耳山墙、砖雕照壁、灰塑彩画,字画楹联,更是引人入胜。有的建筑还点缀有西式要素。它们很适合旅居度假、文化创业、商务考察,是最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旅游佳品(图9)。临近广交会这个近在咫尺的庞大的国际市场,可将此产业做强做大,带动全村的保护整治工作,从而解决“空壳村”、“空壳巷”、“空壳屋”的问题。

6.以国际化的视野实施涉外建筑保护

黄埔古村慵街有一栋“日本楼”,乃旅日华侨与日本妻子所建,带有东洋风味,还伴生了一些传奇性的历史故事。厦阳大街的安窖居宅则是一栋带有西洋风格的民居,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古村同海外不同文化圈的人民相互交往的情况。这些具有文物价值、纪念性价值的“涉及外来文化的建筑”,作为特殊景点,生动地联系着东、西两半球的民间感情与商贸往来,不应让其毁灭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上。只要清理一下檐口、屋顶、门窗、入口等部位,清除滥添乱加的部件,其整体形象必将令人刮目相看。

7. 再现粤海关志所描述的港口建筑

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或历史建筑,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进行重建,只要坚持原址、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一样具有文物价值。利用恰当、切实的表现手法和风格体裁进行再现,可取得景观功能古今相宜的效果。《粤海关志》所记载的黄埔海关、税馆、夷务馆、买办馆、永靖守卫兵营,以及酒楼、商号,宝塔、宗教寺观等特色建筑,曾经见证了黄埔港的繁盛(图10),但现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以纪念性娱乐建筑再现,则是一种集锦式的纪念小品。现税馆的再生是一个案例,其原本的形象意义倒是看不出来,实用的是一个博物馆(图11)。再生的效果与原品或许还存在一定的距离。里普凯莫(Pypkema.1992,p.207)说过:“很少有人会说历史建筑没有用或市场对它们没有需求”⑦,重要的是真正能让人感受到它们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8. 以山水情怀为理念的基础设施营建

黄埔古村的村镇格局主要是石板路加水系林木组成的网络,这一特色在保护规划中应得到延续。现有黄埔村的“梳式”巷道空间保存较好,巷道口的牌坊、石板道路都很有文化个性。目前很有必要提升街面的铺装质量、配套服务设施,对村内的池塘河涌进行水害治理和污染治理。要使得这里的每一口水塘都是一个优秀公共园林,每一段护城河都是赏心悦目的景观带,与原汁原味的黄埔古村八景――“华山晚望”、“曲水流觞”、“北秀山明”、“古花勒园”、“上界清风”、“长鹅之岭”、“洞里乾坤”、“夏阳大道”相互映照,用优美的山水将其维系成一个旅游的大观园。

四、黄埔古村建筑遗产需乡规民约予以保护

古村落的形成、保护、科学发展,得益于人民大众自觉严格遵守的“乡规民约”。在目前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乡规民约对古村落的保护尤显重要。

1. 建立全村、全族共同信赖的乡规民约

浙江、贵州等地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的做法有:

(1) 由政府给以物权政策和业主身份,把遗产保护工程与民生建设工程结合起来,引进社会资金,让全民参与监督。地方政府的相关法规和乡规民约互补互容,逐步建立起以乡村自主管理为基础、地方政府以政策配套为主体的法治环境。

(2) 力争科学化、民主化,发挥学术机构、大专院校等社会团体的智囊作用,共同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文化古村的保护要以严肃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注重挖掘、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探寻文化村落保护事业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大力培养保护和管理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各类专门人才,避免唯利是图的商业行为对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的侵害。

(3)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地方制定《黄埔古村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黄埔古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黄埔古村历史文化街巷保护条例》。

2.运用法律、法规保护文化遗产的物权

黄埔古村大量出现损毁古建筑、滥建乱搭违章建筑的现象,就是缺乏有法律效应的物权机制。“遗产”的所有权归公归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有效地保存传承下去。具体保护方法可作如下思考。

(1)黄埔村的古建筑多为一二层,而周围的民居多为三至五层,与古建筑极不协调。对于新式建筑的高度应以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所确定的控制高度为依据。体量形式应考虑历史街巷的连续性,使新旧建筑的视觉感受协调与平缓过渡。坐落在古建筑群甚或古建筑院落中的新建(构)筑物,必须坚决拆除,然后按照传统建筑修补完备。

(2)一般民族风格式的现代居住建筑,如位于风貌协调区,结构方面可以还原修正、维护加固、嫁接替换;空间划分可以结合具体业务功能区别对待,采用成组成团的院落式、庭院式加以综合使用;外墙采取传统青灰装饰为主色调,满足现代家庭或家庭式客栈的需要。

(3)建设控制区内,一些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新式建筑,可按照历史风貌要求对建筑的高度、色彩、形式、体量等进行修改。新式建筑如有30年以上年龄,可对其建筑式样,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等进行价值鉴定后确定取舍。在乡土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坊、商铺、仓库及工业附属设施,应作必要的隔离或更改,使之不破坏历史风貌。历史文化应该是发展的,保留和适当更改这类乡土建筑即可延伸、记录这种历史文化⑧,可克服“断代”现象。

(4)在考究的景观地带中,一些很大程度上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新式建筑,应进行拆除,兴建符合历史风貌要求的空间环境。新建筑必须应用古建筑语言表达当代意象,形成具有传统风格的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1]赵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2.

[2](美)威廉・亨特.广州“番”鬼录【M】.冯树铁译,章文钦校.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59~67.

[3]宫苏艺. 浙江新叶:古村落保护的活标本【J】.名城报,2010(01).

[4]韦光正.从江增冲村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名城报,2010(01).

[5]杨宏烈.广州黄埔古村商埠文化特色旅游规划构想【J】.热带地理,2010(08):32.

[6]闫力,杨昌鸣,汝军红. 论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J】.天津大学学报,2009(09):45.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5

论文摘要:在中国当今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属性特征、系统构成的分析,提出目前农村规划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应采取系统保护的原则,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并就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一、前言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定历史时期各种文化的载体和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是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和凝练。然而,在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那些表面陈旧、破烂的古建筑、古民居、古桥梁、古水道正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在许多农村规划中把成片的古建筑群定义为“空心村”,把旧村落整片街区划为拆迁改造区,即使有几幢祠堂被保留下来,其周围的历史空间环境已被所谓的“现代建筑”空间所取代,以往古老的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荡然无存。

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古老的历史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建设和保护的矛盾,已是摆在世人面前刻不容缓的必须加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属性特征、系统构成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就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提出了若干措施和方法。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

二、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所谓农村历史文化遗产泛指村落地域之内地上地下所有有形遗存和无形文化积累。本文狭义只指有形的不可动的历史文化遗存。①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物的地理信息,都有它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空间位置信息在地理信息中是用图形、图像表示,称为空间数据,也称为地图数据、图形数据、图像数据;而属性信息则是用数值、文字表示,称为属性数据,也称为文字数据,非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对事物最基本的表示方法是点、线、面和三维表面。

用这个理论来描述、分析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信息和特征,符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模式和管理要求,有利于将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农村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分类登记、跟踪管理和保护。

所谓“点”是指该事物有确切的位置,但大小、长度可忽略不计。④这里特指以单体建筑形式存在的建筑物、构筑物、古墓葬、古树名木等。单体建筑虽然有长度、宽度和一定的占地面积,但是和整个建筑所处的空间环境面积相比,其大小、长宽可忽略不计,只表示该事物所处的确切位置。这个点暂且用这个单体建筑的中心点来描述。所谓“线”是指该事物的面积可以忽略不计,但长度和走向很重要。此处我想把“线”扩展到线所包含的要素及离开这些要素一定距离的邻近区,又称缓冲区。如古商业街及两侧古建筑,古河道及两侧生态保护区。有二个缓冲区共同形成的区域称为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街区。

所谓“面”是指该事物具有封闭的边界、确定的面积,一般为不规则的多边形。这里特指古村落的整个建成区,即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文化传统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整体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基本风貌保持完好的古村落建成区。

目前,全国分二批已有36个类似的古村落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各省、市(县)级的历史文化各镇(村)则更多。历史文化名镇(村)是中国传统农业大国的历史文化产物,古村落之多,地域分布之广世界罕见,是农村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所在,是农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

“三维表面”是指该事物在一定地理范围内边界比较模糊,在空间上可能是逐渐或连续变化的,突变只是个别的,如不规则的地形表面。这里特指村落建成区之外的与这个村落生产生活有紧密联系的耕作区和外部地理空间环境。这个空问环境不但与村落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其中也散落着许多古建筑、构筑物、古树名木等历史文物,是历史文化遗产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1964年5月25日一31日在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即威尼斯宪章)。该宪章指出“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古迹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产生的环境分离。”

因此,农村历史文化遗产在空间上呈点、线、面和三维表面的形态分布,点、线、面、三维表面构成了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个空间信息。有的村落只有点状农村历史文化遗产,如只留下一两幢祠堂,其四周的历史空间已荡然无存。有的村落只有线状农村历史文化遗产,如只留下一两条商业街。有的古村落则整体保存的比较完好。因此,对农村历史文化遗产应园地制宜地进行分类、评估和保护,对不同形态的历史文化遗产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正确地处理保护和改造的关系,使农村规划、建设既有自己历史风貌特色,又有新农村的朝气和活力。

三、历史文化遗产的属性特征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客观遗存,具有历史性、物质性、社会性、经济性和文化性的本质特征,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产物。历史性首先表现的是时问性,特指过去时间里发生的事件或做的东西。现在发生的事件或完成的工程,不管有多伟大,都不能称其为文物。这是文物区别于其它物质的本质区别。

物质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客观存在性。任何一个历史文化遗产,都是以一种有形的遗存表现出来的,是客观存在的,一且失去了客观存在性,也就不能叫做文物了。因此,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一般不提倡重建。其次,物质性表现为文物的人为性。城市、乡村的生态环境是人工化的物质环境,现存的绝大部分历史文化遗产都是古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的人工物质的遗存。因此它具有物质的人为性特点。另外物质性还表现为它的自然性,除了人工环境之外,城市、乡村依托自然环境而存在。因此,历史文化遗产也不可能脱离自然生态环境而独立存在,而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景观、古树名木等本身就是自然性的表现。

社会性主要表现为它的承载性。任何文物都承载着生产这一文物之初的人类需求,社会互动、社会管理和控制的信息,承载着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定历史过程,反映着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人类活动的物化和见证。

文化性首先表现为它的创造性。历史文化遗产的诞生本身就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文化的诞生和创造,是新的科学技术的伟大实践,许多历史性的建筑物、构筑物、工艺品,它们的制造方法和水平,至今看来仍具有很高的科技水准,因此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发明。其次文化性表现为它的传承性。历史文化遗产一般都是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杰出代表,它记载着当时先进科技文化的信息,它的遗存使得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经济性则首先表现在它自身的经济价值。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可以说每一件历史文化遗产都有一个衡量价值的尺度标准。虽然不能像一般商品一样进行流通和买卖,有些历史文化遗产更不可能以一个确切的价格来衡量,但客观上它具有一定的价值。其次经济性表现在它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能为人类经济建设服务,并通过第三产业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四、历史文化遗产系统的构成

(一)历史文化遗产物质系统的构成

历史文化遗产的物质系统按区域的分布可分为两个子系统,即以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物质系统和以历史文化名镇(村)为核心的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物质系统。这两个子系统中按其物质所占空问的大小都可以分成点状历史文化遗产、线状历史文化遗产、面状历史文化遗产和三维表面状历史文化遗产,现把系统归纳如下:

(二)两大子系统的区别

1.规模上的区别。二大子系统相同类型的历史文物,首先在建筑体量上有较大的区别,其次是不同保护等级文物数量规模上的区别。大部分受保护的高等级历史文化遗产都处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系统中,仅从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名镇(村)数量看,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总共有101座,而部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只有36个。

2.质量上的区别。两大子系统相同类型的历史文化遗产表现出明显的质量上的区别。城市系统的质量一般都高于农村系统的质量。这不仅体现在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建造工艺水平的高低,还体现在文物主人生活质量上的质的区别。

3.所处的生态环境区别。城市各类历史文化遗产都处在一个大型的人工物质环境之中,相比之下其的自然生态环境则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工业化、城市化的特征,更多地体现为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态环境。而农村历史文化遗产则更多地处于一种自然的生态环境之中。自然生态环境和各类历史文化遗产联系得更加紧密。表现出一种休戚相关的共存关系。

4.文化内涵的区别。农村系统的历史文化遗产表现出文化内涵的单一性。主要体现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内涵,而城市系统的历史文化遗产表现出文化的复杂性。它包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社会要素信息。见证着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变迁。

五、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采取整体保护的原则,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注重保护性开发。通过开发利用,达到进一步保护的目的。

(一)点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点状历史文化遗产按保护的重要性分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类和改善类三大类。保护类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区别在于后者已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被各级政府确定为文保单位,而前者是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但尚未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改善类是属于应保留的一般性历史文化遗存。文物保护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类文化遗产参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办法;改善类历史文化遗产以保存、修缮或复原外形、内部更新改造为主要手段。

(二)线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线状历史文化遗产按保护的重要性分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区和改善区。保护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区别在于后者已通过法律程序得到了法律的保护,而前者是有一定比例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留得比较完整,但尚未被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改善区是里面零星的分布着一些较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其空间环境关系也具有整体保留的价值,是整个村落历史空间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文化保护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区参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方法;改善区重点对空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及零星分布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改善。

(三)面状历史文化遗产——古村落建成区的保护

对建成区的保护应采取严格控制措施,严格保护现存的空间格局。严格保护古村落的整体风貌。严格保护文物古迹。保护民族风情、地方文化和特有的风俗习惯。

1.修旧如旧。对古建筑的修缮要实行保护性修缮,做到修旧如旧,即是濒临倒塌的房屋也尽量保护好内部主体构架,外部围护墙体修复应尽量恢复原来的古旧风貌。

2.修新如旧。对在原址重新修建的房子,在高度上尽量与周围建筑空间尺度相适宜;建筑风格应和古建筑相协调,包括色彩、门窗、立面风格等做到修新如1日。

3.不要随意改变街巷的空间格局。街巷的空间格局是古村落空间格局的最典型的反映,是古村落最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在街巷里的一些构筑物如过街楼、牌楼、轿厅等都是空间分隔的生动手笔,也是古村落空间最美的表现,要切实加以保护。

4.加强生活设施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人依宅生,宅依人存”,“人宅相扶”。一旦古建筑投有人的居住,就失去了灵气,就会慢慢败落。因此。再旧的房子,也希望有人住、有人管、有人修,关键是加强旧住宅生活设施的改造。旧房子只要加以改造,仍然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要求,满足现代人物质文明的需要。

5.开辟新区,保护古村。随着古村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加,古村落空间肯定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也必须跟进。因此,在保护古村落的原则下。开辟新区,将新居住区和旅游服务设施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功能上相衔接,空间上有过渡,使古村落新区和老区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四)三维表面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1.建成区耕植区的改造与保护

这个区域是古村落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自然空间环境,是生活在这个空间里的人创造生活、改造生活,寄托着无限美好希望的地理空间场所。同时也是整个村落人刨造文明,进行文化交流的最主要的空问环境。因此,在这个空间中,除了耕地之外,还会有很多庙宇、祭坛、凉亭、宝塔及弥补风水不足的建筑、构筑物(如上水口、下水口等处的构筑物和建筑物)。这是古村落和周围自然山体之间的一个过渡空间,是构成整个村落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地带。

①加强这个区域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修缮和保护。许多庙宇、祭坛、凉亭、宝塔等年久失修,有的甚至已濒临倒塌,但不要随意拆迁,那些还留存的建筑物、构筑物要用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修缮。

②加强这个区域的环境整治。在耕作区往往会有许多茅厕、粪坑等与农作有关的构筑物。有机肥尽管是农作的主要肥料,但对于历史保护区和以旅游开发为主体经济的古村落。拆除这些设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现代的复合肥完全可以代替有机肥,或者把粪坑进行地埋处理,采用化粪池的技术方法进行改造。

③保护耕作区原生态的地形地貌。耕作区原生态地形地貌的保护,关键是农田不要园田化,水渠、水沟只作疏通,不要硬化处理。已主要从事旅游业为主的古村落更不能把这些耕地进行抛荒。因为农耕文化是古村落世代最具生命力的活文化。应世代相传,形成古村落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自然生态区的保护

自然生态区的保护,以不改变自然山水、空闻格局为原则。

①山体实行封山育林,加强自然植物多样性和动物多样性保护,防止泥土流失;尤其对古树名木要进行登记造册、动态跟踪。对因遭矿石挖掘或因自然崩塌而造成破坏的山体要实行人工保护和培育措施,使之恢复自然生态的生命力。

②加强自然地质灾害的监测,如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对自然地质灾害要进行全面调查,一旦发现,必须采取地质保护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③加强水体的疏浚、加固、拓宽、改造。对于流经保护区的溪流,原则上不改变其河床的位置。但对易造成山洪隐患的地段,要实行拓宽改造,采取加高、加固措施。在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古桥的保护,加强古石坎的保护,加强具有造景功能的堤坝保护,加强两岸古树名木的保护。

(五)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

1.风俗习惯的继承和发扬

风俗习惯主要包括“吃、穿、住、行”等习惯,它是儒家文化在礼俗层次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以“礼、乐”为核心内容。叭‘吃”主要反映地方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穿”主要反映地方的服饰特色和衣料的特殊制作工艺;“住”主要反映地方的房屋建筑风格。包括建筑形制、建筑装饰、建筑结构、建筑色彩、建筑立面、建筑材料等,是地方特色最具形象化的表现;“行”则主要表现在村落的各种节日活动,中国民间有“七时八节”的节日活动之说,其中尤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现在又增加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各种节日里的不同纪念活动构成了礼俗文化的核心内容。这些活动雅俗共赏,内容健康,营造出“诗、乐、礼、孝、义、忠、信”的环境氛围和文化精神,是构成现代农村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2.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发扬,开发旅游产品

中国自有文明史,便有手工艺的痕迹。据《礼记-曲礼下》所载,在商朝,王室中已有“六工”,即“天子之六工,日: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至周代已由原先之“六工”发展到“八材“、“八艺”,实现了从“工”到“艺”的升华。随着时展技术进步,工种越分越细,艺术水平越做越高,到宋代,官府手工场文思院所辖工种已有四十二作之多。

这些工艺技术从宫廷走向民闯,并在不同地域成流成派,自成一体。共同构成了记录中华文明史的手工艺艺术宝库。而这些手工艺一般世代相传,在某些地域成为了一大产业,零散的手工艺家也多以手艺为生。因此,手工艺不但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更是中国产业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艺,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应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并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世代传存下去。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古村落保护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衣”“食”“住”“行”得到了很大改善,尤其是象征家庭实力的“住”更是讲究,一座座小洋房、新高楼拔地而起,替代了原来的平房、泥墙房和茅草房。

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以前随处可见的几厅几堂几井的古建筑,有的不见了,有的七歪八倒,任凭风吹雨打无人问津,一个个典型的古村落在“破旧立新”中破得没了一点“古”味,因此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何处理二者关系,使古村落在新农村建设中锦上添花,值得探讨。

一、古村落概况

所谓古村落,权威的解释是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也就是说,古村落是指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村落。

从这个意义看,浙江省桐庐县的古村落还真是不少,这些村落除有一定规模的古建筑外,在一定程度上还保存了古村落的水系、道路、原始村落布局和传统风貌,并且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信息和文化内涵比古建筑更为丰富和深厚。以深澳村为例,明清时期建筑就有140多幢,民国时期的建筑60多幢,建筑风格以三合屋与四合屋居多。室内普遍讲究雕刻装饰,雕刻图案内容丰富,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整个地下水系由溪、澳、渠、塘、井构成,是一个独立而完善的供排水系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先规划后建设”的一个范例。

由于历史上深澳人以耕、读、樵、商为主,所以,民俗活动频繁,民俗文化丰富,形成了以丰收为内容的“时节文化”和民间消防组织“水龙会”,除此之外,还有“舞龙灯”“踩高跷”“打棒儿”等体育活动,以及造坑边纸、编织、绣花、剪纸、拼贴画、糊麦裹、米裹、冷淘等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和特色小吃。这一切都已经成了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古村落保护的总体情况并不理想,据统计,全县古村落中的古建筑有60%遭到破坏,道路、老街、水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行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也有了很大改变,若再不加以保护,古村落的“古”

字就难以维系,更不用说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发挥多大作用。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造成古村落保护不理想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保护意识不强。以前,有关部门对历史文化遗产宣传力度不够,村民对古村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用途、作用、价值认识模糊,再加上经济利益趋动,一些很有价值的古建筑构件或由住户卖给了那些非法文物商,或被盗贼偷窃,导致古村落中的古建筑、道路、桥梁、水系、街道遭受严重破坏。2002年,农村建设中有一个项目叫治理“空心村”,一大批祠堂、古街、古水溪、古树林就在那次项目建设中被拆除了,因为原居住在这些古建筑中的住户置换土地造了新房,使原居住房变成了空房。

2、保护经费无着落。因为许多建筑物年代已久,有的甚至在300年以上,经历了漫长的风吹雨淋,破损严重,急需维修,而维修需要经费,村集体经费不足,外界资助经费又很有限。再加上有好多建筑物产权复杂,有的原一住一户的古建筑分配给了多户村民居住,这样一来,古建筑物就成了私有财产,私人不愿花钱维修,甚至根本就无钱维修。

3、由于一些管理者管理上的缺陷,即便有了一定数量的保护经费,一般维修项目承接业务不愿外流,再加上维修过程中缺乏技术和专家论证,维修后的建筑风格完全改变了。

4、在古村落中,古建筑并非绝对集中,而管理者对新农村建设和古村落的保护在规划上无全局观,往往开发过度。

三、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二者关系

笔者认为,在当今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实现资源功效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不仅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问题,而且还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辉煌成果的关键所在。整合现有资源并予以利用,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起点、重点、亮点。然而如何做好“新”篇章?我们认为要统筹规划,将新农村的“新”寓于各村之“古”实际,凸显各村之“古”特色。

1、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应是当今新农村建设中的亮点和最佳切合点。体现在:

(1)古村落中的古建筑、古街、古水系都是农村最现成的资源,看得见、摸得着,保护并利用好这些资源或许能创造不可估量、潜力巨大的财富。因为,任何资源都会枯竭,惟有历史文化资源是永恒的。

(2)古村落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如今,全社会都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历史文化遗产为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基础。

(3)由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必然有它独特的历史研究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来吸引众多的人去参观、了解和研究,这样一来,古村落就会有更多的外界交流,得到更多的信息和知名度,从而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他们都充分利用了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乌镇、周庄、同里是这方面的代表,桐庐县的深澳村如今也尝到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甜头。2005年,村委成立了古建筑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修复了区域内濒危的20余幢古建筑,并请媒介拍摄了深澳古建筑的专题宣传片。通过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浙江电视台多渠道的宣传,已受到很多画家、摄影家的青睐,成为他们拍摄、绘画的选择佳地,已故导演陈逸飞的遗作《理发师》很多场景就取自于深澳。同时,深澳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到目前为止,已陆续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前来考察和旅游的国内外朋友。2006年该村被命名为省级文化村,2007年被命名为部级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高空狮子”被列入杭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项目。古村落的影响和价值已充分显现。

2、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古村落的保护要注重把握几个原则。

为了能使古村落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亮点,并发挥其作用,在保护工作中必须坚持:

(1)人与自然和谐原则。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有形或无形的传统文化要相协调,要让人一进村就有一种古朴自然的感觉,而且村内村外风光美丽,环境整洁优雅。

(2)尊重历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原则。无论是古建筑、道路、桥梁、水系、街道的维修要修旧如旧,充分显现古村落原来的面貌,并处理好古建筑与现代民宅的矛盾。

(3)保护与利用的原则。保护是为了永续利用。古村落的保护主要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要能达到接待国内外游人观光的要求。

(4)统筹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要与村镇规划相结合,统筹考虑,在不破坏古村落原来面貌的情况下,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使保护工作与新农村的发展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5)资源整合合理原则。前面已说过,古村落中的古建筑、道路、桥梁、水系、街道并不是完全集中的,而且保护状况不一样,因此在资源整合时要合理。对那些濒临倒塌的古建筑、道路、桥梁、水系、街道和濒临消亡的乡风民俗、传统工艺、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时间,给予“抢救式”保护,对那些相对集中或相对分散的资源也要分别采取不同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