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例6篇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1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53-02

随着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高分子科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渗透到各个领域与学科,企业和社会对高分子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国内开设高分子专业的高校毕竟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分子专业人才的需求,许多非高分子专业的相关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社会对高分子专业人才的需求,开设一部分高分子方面的专业课。然而,由于学时有限,非高分子专业在开设高分子方面专业课时,往往将相关的两门或多门高分子专业课糅合在一起,一方面,在不影响其他专业课学时的同时,使该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高分子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是很多高校的非高分子专业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所开设的一门综合性高分子课程,它是将高分子专业的《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进行糅合,主要讲述高分子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内容比较抽象,概念繁多,课程的学时数又较少,这使得授课的内容和讲授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通过近五年的不断改革和实践,笔者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本论文将近年来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过程的体会与非高分子专业的教师进行探讨。

一、根据教学对象,安排教学内容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针对非高分子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高分子课程,非高分子专业的本科生对高分子方面的知识完全陌生,要使他们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理解并掌握比较抽象的链段、分子链的柔顺性、均方末端距、高斯链、等效自由连接链和液晶等概念,教学的效果很难想象。因此,如何使教学内容由简入难、由相识到陌生、由具体到形象,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所讲授对象的特点,选定教学内容。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和化学专业均开设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课,学时数均为48学时,只有理论,没有实验,安排的学期均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由于两个专业前期学习的专业课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也不尽相同,虽然两个专业的学生均学习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然而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还学习了《合成材料助剂》、《精细化学品化学》、《水溶性高分子》等专业课,对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合成原理及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同时对这两个专业讲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时,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会存在不同。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将两专业的所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进行了较详细的内容区分,化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安排倾向于高分子的基本概念、自由基聚合机理、高分子的分子结构和高分子的性能等基本理论以及高分子的发展前景,而对于阴离子聚合、配位聚合、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只做一般性的介绍。应用化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安排则倾向于逐步聚合、链式聚合、共聚合以及聚合物的化学变化,高分子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聚合反应的动力学,聚合方法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讲解,通过习题的方式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通过对课程系统、有针对性的安排,使具有不同高分子基础的学生在学习《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易懂,提高教学效果。

二、针对抽象内容,合理使用多媒体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高分子化学》中的自由基聚合、逐步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以及共聚等聚合反应的机理、过程以及聚合反应的动力学,而且还包括《高分子物理》中的高分子的分子结构、高分子的运动、高分子的力学性能以及高分子的电学热学等性质,概念较多、公式多、内容抽象,尤其是聚合反应的动力学、聚合反应机理以及高分子的结构与各种性能之间的关系,机理的表述和公式的推导繁杂,板书费时费力,仅仅依赖“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很难在较少的学时内将这些抽象的重点内容讲解清楚。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处理信息量大、质量高、共享性好、交互性强等特点,能够形象、直观、生动地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抽象教学内容有条理地表现出来,拓宽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如《高分子化学》中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和聚合反应动力学理论性强,该理论是建立在增长链自由基等活性假定、稳态假设和聚合总速率等于链增长速率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内容抽象;又如链段、分子链的柔顺性、高斯链以及均方末端距等概念,对非高分子专业的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使用多媒体可将这些抽象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直观和形象化,利用多媒体中的动画过程将这些抽象的理论过程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较少的学时内更快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加大教学信息量,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中概念抽象、公式繁多,多媒体课件虽然能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但是多媒体显示过快,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对多媒体中显示的概念和公式充分地理解掌握,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针对这门课,不能完全使用多媒体教学,应该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聚合反应动力学公式的推导用板书一步一步进行推导,多媒体可将板书推导过程进行复习或重复演示,这样学生可以在板书推导过程动脑思考跟上老师的思路,同时多媒体使学生对老师板书教学过程没有真正理解掌握的内容进一步复习巩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讲授与答疑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门抽象、枯燥的课程。课堂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在讲授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将枯燥的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呢?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讲授过程中,尤其要时刻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如何将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各种弹性数学模型、高分子的溶解过程以及高分子的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质等抽象的理论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呢?教学的方式或方法非常重要,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通过多媒体动画或实验演示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抽象理论的同时,了解这些理论在实际生产和生活的应用。如在讲授弹性数学模型时,可通过弹簧的形变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也可以利用弹性橡胶在受外力作用时的形变过程将这些模型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仅仅依赖课堂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大学教师上课结束后,与学生交流很少,学生对课堂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仍百思不得其解,这些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兴趣、热情甚至信心。因此,教师应针对课程内容,适当地结合实际,留出一部分答疑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的难点,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规定的讲课课时非常有限,然而课程内容繁多,理论性又强,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教师就必须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同时,安排适当的答疑时间,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东北石油大学的应用化学和化学专业开设《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这门课程时,任课教师通过课上讲授和课下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易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门概念抽象、理论性强的课程,作为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和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通过多年不断的探索,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讲授与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非高分专业的学生能在没有高分子专业基础的条件下,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高分子专业知识,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同时,讲授该课程的教师从课程教授对象、课程内容、讲课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等多方面进行了总结,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张镭.高分子化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18(3):202-203.

[2]张小冉,祖立武,王雅珍.高分子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07,27(1):99-101.

[3]徐晓东.非高分子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高分子通报,2010,(05):74-78.

[4]高建纲,宋庆平,丁玉洁等.工科非本专业《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探讨[J].高分子通报,2009,(05):63-66.

[5]刘兆丽,曹亚峰,谭凤芝.非高分子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的几点探索[J].科教导刊,2013,(02):82-83.

[6]于淑娟.高分子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26(3):123-125.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2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改革

1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沿用普通高校模式的现状及独立性改革探索

1.1 沿用普通高校模式的现状

由于高职类电子商务教育师资力量和研究深入的欠缺,很多高职学校的电子商务教育只是简单沿用或者模仿普通高校电子商务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而忽略了两者的教育区别。普通高等电子商务教育注重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完整性,结构严谨,培养的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科学理论创建、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其教授的知识涵盖本学科的主要内容,课程设置应体现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接受较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但这种课程结构,对于各门课程在实际运用中相互之间的联系考虑得不够,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难以在就业后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1.2 独立性改革探索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以突出应用能力为主,以特定的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其课程结构要突出执业能力的培养,更要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毕业后直接创造社会价值,要求其课程结构不按学科内在系统、逻辑要求而按执业能力要求来确定,其课程模块可以是独立的,相互之间不强求知识内在由浅入深的紧密联系性。因为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要在生产第一线和工作、服务现场从事为社会直接谋取利益的工作,如电子商务专业要培养网络技术员、电子商务应用规划人、分析家和编程员、销售员等。只有按职业能力来确定相关课程结构,讲求相对独立性,才能更好地达到上述目标。

2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内容的过时性现状及前瞻性改革探索

2.1 课程内容的过时性现状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发展的高技术运作模式,由于其所依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它能在较短的时期内不断得到技术手段、方法的更新。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时,未从发展的角度来设计课程结构,仅考虑学生当前的需要,没有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如构成专业课模块的各课程子模块主要是:电子商务概论、国际结算、网络实用技术、网络营销、电子贸易与支付、商务英语、网络经济与管理、电子数据交换、网站建设等,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子模块的内容后,掌握目前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一些简单技术,就能胜任。但随着电子商务的继续发展,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还需要了解计算机处理技术、EC 标准、软件翻译等,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了解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这就显现出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目前的短处。学生在学校通过几年所学的相关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不够用或过时了,这不能不说是高职教育的一大遗憾。因此,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要与整个社会就业大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要敏锐预测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各课程子模块,使学生和用人单位都获得最大的收益。

2.2 课程内容的前瞻性改革探索

前瞻性改革原则是指构建专业课程结构时,要预测未来社会发展形势所带来的人才结构变化,依据预测后的需求对课程结构进行超前设置。前瞻性改革原则是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具有创新性的保证,按此原则构建的课程能解决课程的滞后性。如何使教育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是整个教育系统所面临的难题。社会日趋进步,职业也日趋分化,高职院校的课程、教材,尤其需要赶上科学的发展,使学生不至于落后于社会形势,落后于科学发展。贯彻前瞻性改革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者要有预见未来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能力。高职教育者要经常掌握国内外有关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情况,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能够从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中所遇到的阻碍,敏锐预测到电子商务在未来较长时间的发展趋势。如要能预见到电子商务将从模仿走向创新,出现更多的在传统商务中没有的模式;电子商务的模式将日趋多元化,并在与传统商务融合过程中日趋复杂,电子商务模式创新将从业务流程创新到管理创新,再到组织创新,渐次展开和深入。[ ]

(2)要明确本专业的人才结构。教育者要能根据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明确该专业未来职业的范围、规范和要求,并据此明确其应有的职业道德及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

(3)要创新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构,教育者要大胆创新课程的结构,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要素融入到该专业课程结构的研究设计中,使这门课程的结构能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为学生就业和职业转换创造条件,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某种或某些职业的需要。

3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实践课时比例不足的现状及强化技能性改革探索

3.1 实践课时比例不足的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重视学生实践环节,加强技术操作训练是一个关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毕业就能上岗工作或经过短暂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也是目前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中实践课模块所占比例很小,如整个课程结构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 大模块,而其中又把仅有的作为实践课的毕业作业合并到了专业课模块中,3 大模块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比例不相上下,从中可看出,实践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例严重失衡。这样设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学生很难有机会在学校参与各项实习、实训,动手能力培养被大大淡化,这样的毕业生,要成为企业中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合格的经理、规划人、分析家和编程员,其难度可想而知。

3.2 强化技能性改革探索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要把握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点,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较强的专业技能。技能包括动作技能(或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或智力技能),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又要具有良好心智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实际应用性,能在电子实际商务运作中较好应对各种问题。贯彻技能性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实践课程模块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普通教育,知识与技能并重。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企业中能较好胜任网络技术、网络营销和网络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课程结构体系中只有实践课程模块所占比例足够大,才能使学生获得职业技能,取得执业资格。

(2)重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要合理考虑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资格证书考核这些实践环节在整个课程结构体系中所占比重、先后顺序,使学生在了解“必需、够用”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在各实践环节中形成专业技能。如有的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中,专业基础课模块中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子模块包含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专业课模块中的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子模块也都包含实践教学环节,其综合实训在校内以系办教学实训商场为基地,让学生用学过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商场进行实际经营运作,在校外则与相关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和信息产业公司合作,让学生在公司顶岗实际运作。这样的实践课模块在课程结构中的安排较合理,有利于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3)要根据电子商务的动态,及时补充实践课模块。在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时,要根据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和实践应用的新发展,补充新的实践内容,要恰当联系社会实际、职业实际及管理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及时扩充实践课模块的容量,让学生得以在实践中逐步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

4 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没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现状及订单化培养改革探索

4.1 课程结构设置没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现状

社会需求是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促使该专业课程结构必须要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但部分高职院校构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时,没有全盘考虑电子商务人才到底包括哪几类人才,具体涉及哪些岗位。如课程结构有的划分为政治课、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有的划分得更为简单,仅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2 大块。上述课程结构,都没有结合电子商务岗位职业特点,没有将适应同一岗位要求的课程归为一个模块,致使学生到实际岗位上时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电子商务工作。

4.2 订单化培养改革探索

订单化原则是指构建课程结构时,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课程的结构,组织人才培养工作,以符合企业所需。目前,人力资源已成为各企业赖以快速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企业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要为社会提供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也需要企业的支持和帮助,这是订单化原则能够实施的基础。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结构时,应充分考虑订单化原则,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接受相关知识和技能,可在以下方面考虑如何贯彻订单化原则。

(1)关注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有的放矢。就业市场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就应运而生,开设该专业就应满足企业电子商务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要事先做好市场调研,密切关注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根据企事业用人单位所需,调整该专业课程结构,把满足企事业工作需求作为该专业课程结构构建的基点,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结构真正按订单构建,才能有效集成资源,全力提高该专业课程结构的针对性,使该专业办出效益,办出优势和高职特色。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3

1、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1.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定位不明确电子商务课程是指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实务等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它是电子商务专业和经济类、管理类以及与商务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此外许多高校都将电子商务学科建设与学校自身的优势与特点相结合,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学习之前,都安排了大量的公共基础课程及选修课程,尽管丰富了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并推迟了专业课程的训练,大部分专业课程安排到了大三、大四的时间段进行学习,使得课程的连贯性与递进性不强。并且由于没有专业的老师对学生选课进行引导,使得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把握不准,不能合理的进行专业课程的选修。尽管电子商务属于综合类学科,但学生学习精力有限,专业方向不明确,课程繁多,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专业基础不扎实,与企业需求不符。

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内容陈旧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且发展的速度相比于其他学科都要迅速,对于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能将技术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并且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最新前沿与动态以及技术的变革等都十分了解。但事实上,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内容陈旧,与现实脱节。类似于Web2.0、社区化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等许多新兴的电子商务元素应尽快融入到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是“新”,因此在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的课程内容中必须将这种“新”体现出来。

3.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薄弱电子商务专业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电子商务属于发展中的学科,许多知识需要通过运用与实践后才能较为深刻的理解,因此电子商务实验课程的建立必不可少。实践不仅仅是指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商务操作,还包括对商务案例的分析与理解以及电子商务整体的模拟实训。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专门的实验室,提供相应的环境进行模拟训练。但是,由于建立电子商务实验室不仅对硬件要求高,而且还要配备相应的实验室软件,再加上有些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与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还不具备电子商务实验室教学模拟系统或者建立了实验室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更形成了资源的浪费。针对目前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出现问题,不仅需要改革现有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要建立完善的课程授课体系,并且要更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社会需求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是课程体系优化的关键与目标。

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法与实践

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其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因此全国各大高校必须培养出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以适应并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与迅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这一观念是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优化、改革以及完善的出发点和目的。最终力求形成以能力培养为目的、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核心的二位一体的模块化的新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电子商务课程整体的体系优化设计如图2所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来进行合理安排,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的设置,更需要增加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因此,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包括基础模块、拓展模块、素质模块以及能力模块,其中能力模块部分所占的比重应大力提升。基础模块和拓展特色模块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培养,素质模块分为素质教育课与职业教育课,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明确专业方向。能力模块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点,以培养出既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同时具备专业能力的综合型创新性人才。

2.1专业课程安排承前启后层层递进专业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做到层层递进、承前启后,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相应课程等级,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内教授,从基础到高级,从浅显到深奥,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逐步深入。如图3所示为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修读顺序图。该图体现了技术和管理两条主线,技术为辅,管理为主。

2.2提升能力模块在课程体系的专业地位在整个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过程中,能力模块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学以致用”是所有专业教学的目的。因此,能力模块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需要提升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是改革顺利执行所要明确的前提。能力模块课程包括课内实验课程和综合实践,课内实验课程是对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的补充,传统的以单纯的教师讲授的授课形式不完全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而增添的课内实验课程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前期理论的积累与后期实践的配合,能够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课内实验课程中还应加强案例分析课程的实施力度,并增加创新型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课程。以本校为例,如表1所示,列出了部分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的课内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而综合实践则是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模拟实践中需要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加强电子商务模拟实验课,从单纯的偏向技术型的实训课程向综合型模拟实践课程过渡。引进先进的、综合性强的模拟企业的实验平台或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2)促进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电子商务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在整个能力模块课程实施中,开通网上实验教学平台跟踪学生实验进度,保证实验的连续性。目前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企业正联合全国高等院校发起一场大型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计划,以培养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其合作模式包括与学校组建虚拟公司,鼓励学生到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子公司及上千万家会员企业进行实习,与学校联合进行师资培养合作,课程改革建设等。为了更好的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高校应考虑搭建网上跟踪实验教学平台,对专业内的每项实验课程进行跟踪,保证实验的连续性,便于学生对各实验课程的教学评价。

2.3结合高校特色组织拓展辅助课程及专业创新类课程如今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因此单单熟练技术不能成为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利用高校自身的优势,根据高校性质的不同安排特点鲜明的专业课程,并重点增添创新型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本校为例,本校属于财经类高校,因此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同时会安排如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等财经类基础课程,来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对专业知识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由于电子商务属于新兴交叉类学科,且以“商务为主,电子为辅”,因此,财经类课程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相结合,不仅增添了我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创新性,更体现了我校电子商务人才的鲜明特点。在安排课程时不仅仅要时时更新授课教材,保证授课内容与时俱进,同时还要不断增添创新型课程,创新型课程应根据当下发展较为迅速且已经稳定成型的电子商务新技术、新思想来组建电子商务创新型课程,从教材的编制、教师的配置、实训课程的建立、课程的试点教学直到课程的正式开展,需要投入较多的相应的人力、物力加以配合。本校在最新的电子商务专业课题体系安排中就特别新增了电子商务创业与电子商务广告设计两门课程,进一步丰富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2.4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方向的指导素质模块分为素质教育课和职业教育课,一方面素质教育课程是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教育与培养的过程,在专业课程的教授中,增添关于思想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等,纠正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摆脱“应试教育”下学生在素质能力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课程会起到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专业规划,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的作用。许多电子商务专业类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定位不明确,学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缺乏适当的引导,导致许多学生中途辅修其他专业课程,毕业之后也不再从事电子商务相关专业,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容忽视。

2.5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既包括理论教学课程,也包括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理论讲解,实验验证”的教学方法,不仅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师也会感到课程枯燥,难以讲解,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深入仅停留在知识表层,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需要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与效率。任务驱动型教学是以“任务驱动,注重实践”为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电子商务专业课程采用该教学法非常适宜,尤其是在能力模块的教学上,建议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的方法。教师以这种方法为指导,学生通过任务活动中心,在解决任务问题动机的驱动下,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自主探索,既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又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促进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案例教学法通过设置合适的案例,帮助学生对所授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并将抽象的理论与应用联系起来,强化电子商务理论的综合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勇于打破常规思考模式。案例分析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应用既不是单纯的教授理论知识,也不是纯粹的技能训练,而是一座连接理论与技能之间的桥梁。因此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1)针对电子商务的不同方向增设相应的案例分析课程;(2)提升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创造条件帮助教师真正接触各大企业,提升案例的质量与教学质量。(3)研究生辅助教师进行案例的搜集与编写。(4)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学生组成3~8人的团队,以任务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同时注重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为学生打造逼真的模拟实验环境。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十分重要,需要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考察,对教师进行培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并不断补充青年教师加入到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队伍中,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此外,还可以更多的邀请国内外电子商务专业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或组织教师到其他的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和调研。

3、小结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4

关键词:高职种植类专业 作物生产基础 校本课程 开发

引言

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以“应用”为主旨、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特征来构建课程,合理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因此,我们在高职种植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对“作物生产基础”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高职种植类专业“作物生产基础”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在我国,农业属于低效益、高强度的行业,很多高分数学生不会选择到高职种植类专业学习,造成高职种植类专业学生素质及人才培养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因此,高职种植类专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系统地研究整合、优化专业课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高职种植类专业设置的课程多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很难全面顾及不同农业地区高职教育对课程的需求,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开发高职种植类专业“作物生产基础”校本课程是适应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突出高职农业院校自身办学特色、解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举措。

二、高职种植类专业主要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以辽宁职业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为例

目前,我国高职农业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课程设置上也多数为传统、通用、重复的科目(如表1)。

表1 主要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现在,我国在高职种植类专业所进行的课程改革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整合,即将“农业气象+土壤肥料+植物及植物生理”整合成一门课程,但学科本位在课程体系中痕迹依然明显,成为制约高职种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职种植类专业“作物生产基础”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实践

3.1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的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其校本化。

3.2“作物生产基础”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我们学校所进行的“作物生产基础”校本课程开发包括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校本化处理的教材,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学习评价等。

3.2.1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要学习农业气象、土壤肥料、植物及植物生理、植物保护、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等专业课程。而这些课程中有很多知识和技能是联系紧密的、有部分内容是重复的,但很分散,学生很难梳理清楚,融会贯通。为此,我们将专业课程的学习分成了生产基础和生产技术两大部分。其中生产基础部分是将“农业气象、土壤肥料、植物及植物生理、植物保护中的总论、作物遗传育种中的作物遗传、作物栽培中的基础部分”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一门以职业能力为特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综合性校本课程----“作物生产基础”。生产技术部分我们整合为“玉米生产技术”、“大豆生产技术”、“花生生产技术”。

3.2.2校本化处理的教材

为了将工作过程贯穿于“作物生产基础”这门专业课程的项目式教学中,我们编写了《作物生产基础》项目化教材。本教材是按作物生长季节、以作物生产过程为主线、围绕工作需求设计了三个训练项目。

项目一 作物生产调查

子项目一 土壤肥力调查

子项目二 种植制度调查

项目二 作物及作物生产常识

子项目一 识别常见植物

子项目二 测定植物重要的生理指标

子项目三 学习作物遗传规律

子项目四 学习植物生长发育规律

子项目五 学习作物产量品质形成

子项目六 昆虫识别

子项目七 病害识别

项目三 作物生产

子项目一 环境因子在植物选(引)种工作中的应用

子项目二 确定植物适宜播种期

子项目三 学习作物栽培主要环节

子项目四 改良土壤

子项目五 合理施用肥料

子项目六 预测植物(或害虫)某一生育期

子项目七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子项目八 防御灾害性天气

子项目九 病虫害测报

3.2.3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

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相对较差的实际,我们根据不同的训练项目、教学环境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综合能力开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提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实现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创新化”、“综合化”。

3.2.4多元化的学习评价

在学习评价上,我们实行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即:在评价内容上,既有知识基础评价,更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在评价形式上,坚持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反馈与改进提高相结合;评价主体由教师、其他学生和学生本人组成,构建了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形式、多元化主体的评价体系。

四、结语

高职种植类专业承载着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农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思考和探索,开发出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高质量的校本职教课程, 不断地推动高职种植类专业课程改革和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 付雪凌.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2] 张洁玉,杨凤翔,石明忱.突出学生自我评价改革考核评价方法[M].《职教论坛》,2005,(30).

[3] 华金科.电子商务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原则和途径[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5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为防止中高职脱节,选拔好人才,摆脱以往中高职专业培养方案不明、课程设置重复、教学方法混乱等问题。本文以电子专业为例,结合学校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3+2”联合办学经验,探究搭建人才“立交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

【关键词】

中高职一体化;专业衔接;职业能力;专业技能

职业教育办学目的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金华北通杭州、上海,东衔沪甬温三个港口城市,西临浙江西部及闽赣皖三省广阔的腹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随着金华经济升级转型,电子专业技能型中、高级人才需求不断提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人才发展“立交桥”,即“双证”融通教育。促进学历教育从中专到大专,职业资格证书从中级到高级工,以地方经济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转变角色定位,拓宽专业发展方向和实习就业渠道。

一、电子专业社会需求调研与分析

通过“十一五”初期对金华市宏昌电器有限公司、浙江东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广厦控股集团、浙江八达电子仪表有限公司等名优上市企业进行电子专业岗位调查,其主要职业岗位分布为部门主管、项目经理、基层技术、管理、营销。中职毕业生大部分从事的是一线技术工岗位,其中只有较少的毕业生成为管理者。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到“十二五”末大量的低端产业和附加值较低产业,淘汰了大量中小民营企业,而专业需求反而走向高端化,企业生产设备也提升到机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对浙江东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八达电子仪表有限公司企业进行回访中发现,企业领导对电子产品升级换代速度感受颇多,低端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从而对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生产产品维护、产品营销的高级人才迫切需求。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学历需求情况来看,电子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如图1、图2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毕业生企业需求从50%缓慢下降,企业对岗位从业人员的要求不高,逐渐过渡到需求量缓慢减少;而高职高专需求量则从20%上升到45%左右,企业需求比例不断提升,这跟产业升级带动人才需求相匹配。对金华市10所部级重点职业学校进行调研中发现,最近五年中,电子相关专业已经进行专业升级或淘汰,如磐安职教中心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3+2大专”、义乌城镇职职业技术学校与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的“3+2大专”、金华实验中学与金华职业技术学校“3+2大专”的联合办学,而像东阳技术学校、义乌国际商贸学校、金华九峰职业技术学校则进行了专业淘汰或萎缩。因此,产业升级过程中,低端电子产业不断被淘汰,高端产业对学生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如何解决好人才的培养变得十分迫切。人才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已经严重影响金华电子产业升级转型,加大中高职的电子专业技能型初、中级和高级人才的衔接,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推进高职、拉动中职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中高职衔接以职业能力为前提,建立文凭互认制度,建设专业岗位群,提升专业对口率,突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二、中高职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根据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职能分工,中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定位来设置和建设专业,而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来设置和建设专业,两者互有侧重,形成有利互补。中职:本专业面向电子产品生产制造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安装、调试等基本技术知识,获得与专业相对应的中级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能胜任电子产品生产制造,适应电子产品维修、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技能的人才。高职: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能应用单片机、PLC设计与制作简单测控产品,会分析、制作与调试电子电路,设计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设计与制作PCB板等技能,具备电子测控产品的生产、管理、测试、维护、技术服务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人才培养目标中看,中高职的层次比较分明,特别是高职所从事专业的宽度与广度比中职大,且对专项的能力要求比较明确。为有效解决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中职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PLC、光机电一体化、家电维修、生产见习等内容进行补充,特别对实训过程进行“7S”管理进行专业素质提升。

三、优化课程结构,创新设计方式

1.优化中职课程设置学校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起步较早,开始课程设置模式体现了“宽口径”的专业特点,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电子技术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电子技术行业对电子技术设备的安装、操作、维护所需要的初、中级型人才的要求,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转岗适应性。但通过调查,发现课程设置中存在着以下问题:课程按学科系统设置,缺乏融合性;电子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属于单一技能型的拼凑,不具备复合性;课程设置缺乏学分制的弹性。随着地方经济不断提升,人才需求不断变化,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学校根据专业就业的形式和社会发展需求,确定由专业核心课程加选修课程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相应模块,构建项目式教学模式。选修课程使课程体系在具有职业定向性的同时,把握能力的综合性,重视学生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和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结合专业产学融通、轮岗特训、交叉式发展的特点,构建“核心课程+选修课程”的专业课程新模式。

2.优化高职课程设置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专业是全国第二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4年通过省级验收,2007年被列为国家示范专业。专业围绕“理论、实践、综合应用实训”的模块化课程整合,经过实践和凝练,形成五大核心技能加岗位选修技能的“5+1”技能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即电工技能模块、电子技术应用与装配技能模块、家电维修技能模块、PLC应用技能模块、单片机应用技能模块、岗位选修技能模块;构建符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内涵建设,金职院逐渐形成了以通识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拓展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五模块的三年制大专学历教育层次。为适应中高职的课程体系,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差异性,文化课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理论课知识匮乏,专业技能操作薄弱等特点;有别于中职生文化课基础知识薄弱,专业理论课知识丰富,专业技能操作强等特点,构建了新的五模块知识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四、创设教学环境,转变教学模式

1.中职教学模式专业教学应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核心技能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按照“产学融通、轮岗特训、交叉式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项目活动为载体,把“核心课程+选修课程”融于生产实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做训评”一体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教学做训评”五位一体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动手操作、实践训练、考核评价融为一体,实质是教学与工作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1)先教后学。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完成适量作业,在掌握一定的学习基础后再参加教师组织的学习,做到学有基础、教有方向,提高教学效果。(2)学做结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做”,主张“学、做结合”,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景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3)做中训。学习的目的是先会做,然后做好。要做好,离不开训练。学生在“做上学”的基础上,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力求在训练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弥补学生知识缺陷,提高学生技能。(4)做中评。教学评价对教与学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习结果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包括学生表现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更有效地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2.高职教学模式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起点是职业分析,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也必须从职业分析入手,根据企业实际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对应一个学习领域或部分学习领域,通过完成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其主要典型工作任务和综合职业能力,如表1(P64)所示。通过将典型工作任务作为一个学习领域,依据行动导向教学以真实企业产品制作为载体,利用真实或虚拟的学习情境,再现企业工作场景,以企业人的身份完成具体工作任务;重新解构学习领域内的具体工作任务,在工作的过程中把工作感知、工具、方法的使用,以及对工作技术的要求,分解到相关的知识技能中,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发展综合职业能力,体会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的“做中学、学中教、教中悟”。实践教学主要以虚拟仿真技术、跟班辅导、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等,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使课堂中通过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综合应用,得到教学效果最优化,从而使学生达到“再现、重组、迁移、应用、学习”四个目标层次。

参考文献:

[1]耿金岭.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2]高林,鲍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与典型方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高分子化学专业课程范文6

关键词: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25-02

学科交叉是指不同学科(或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融合渗透的过程。学科交叉是学科际或跨学科研究活动,其结果导致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交叉科学。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之间本来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也必然就具有整体化的特征。雷达研制在美国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等人之间进行有效的跨学科研究。[1]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各类综合性问题,仅仅依靠单一学科的基础研究显然是难以胜任的,多学科交叉是创新的源泉。

自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学科交叉研究日趋频繁。1980年国际跨学科协会正式成立,迄今为止已经成功地组织了多次跨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2]国外的一些研究型大学也积极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探索出了学科交叉研究发展的多种模式。[3]在我国,1985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培训中心会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召开了全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提出了“迎接交叉科学的新时代”的口号。[4]2006年4月4日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成立大会隆重举行。国内的许多知名学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等也都成立了大范围或小范围的学科交叉组织。

电子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现在的大专院校大都设有电子信息类专业,其中包括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均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为主干学科,各专业之间互相渗透,关系密切。由于在电子信息方面较大型的生产企业不多,更多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在通信、控制、计算机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人才。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当聚焦国家战略,融入地方经济,主动纳入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之中;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之中。如何将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打造成在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电气工程领域具有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学科交叉优势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当前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遵循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有关电子信息类专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的主要必修课程大多是: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过程检测及仪表、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等等。明显可见各专业之间课程是互相渗透的。但是我国现行的学科专业目录没有设置专门的交叉学科门类,也没有在目录代码和名称中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留出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大学中的专业是一个实体组织,各专业各自为政,各自制订培养计划,没有建立起一个学科交叉的平台,其封闭性和僵化性阻滞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

以大连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自动化专业为例。自动化专业是强电(电气工程)与弱电(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涉及如通信、计算机、控制、网络、人工智能、管理等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其鲜明的特点就是学科交叉。我校自动化专业设有船舶电气自动化和过程控制自动化两个方向。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既要宽口径,又要重特色。在兼顾自动化专业本身教学规律的同时,结合我校现有资源和社会需求,在船舶、海洋等领域突出特色。课程设置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基本思路,突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此我校以前也曾多次对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完善,在精选必修课的同时,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将许多特色性及学科交叉性的课程设置在选修课中。但是选修课增多,给学生创造了更多选择机会的同时,也会导致学生的意愿分散,每门选修课程的人数减少的问题。而选修课程的人数不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不能开课,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集中选择一些课程,这样难以满足部分同学的求知欲望,使得增加选修课程的门数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而学科交叉不是一个专业能够实现的,它需要打破专业界限,实现多学科的合作。

我校的信息工程学院包括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四个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专业各自制订课程体系。某个专业考虑到专业特色、学科发展以及学生就业等所设置的一些选修课程,在其他专业中有的是必修课,有的也是选修课。如果能打破专业界限,通过学科交叉,合理地整体优化必修课及选修课程,那么各个专业间就能相铺相成。因而电子信息类专业构建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是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的研究成果必将给电子信息类专业带来巨大的生命力,它还将为学生就业及考取研究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二、构建学科交叉课程体系的思路

在制订培养计划时要强调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重点放在构建合理的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上,应采取“基本要求+X”的模式。其中,“基本要求”指能充分体现学科自身内涵,各专业本科学生应该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即要遵循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X”是指不同层次和背景的学校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体现本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

学校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因而社会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高校的培养计划是学校对社会及学生的承诺,培养计划若脱离社会需求,无异于“闭门造车”。那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目前的现状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除了通过各种媒体等进行间接的了解之外,课题组成员还脚踏实地地分5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工作:目前高校学科交叉的状况调查;毕业生对目前培养方案的意见;在校学生自我期望调查;用人单位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期望调查;目前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明确了制订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以“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强实践、重特色、求创新”为特点。专业定位:为区域经济和行业服务,是立足之本。培养目标: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择业、就业、考研等方面的竞争力。

交叉学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土壤,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构建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可以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学科环境,而交叉学科环境的缺失必然制约着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构建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可以营造浓厚的交叉学科学习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多学科交叉学习和交流,提高创新能力。为了实现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具体思路是:加强学科交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强化突出学校特色及区域特色的课程;重视选修课的作用,增大选修课的比例。

三、构建学科交叉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科交叉,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注重素质教育。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落实到学生的培养计划中。通过开设计算机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开设综合科技类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的方法和能力;通过开设经济管理类课程使学生了解经济和管理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开设涉海涉水课程使学生了解海洋、崇尚自然、彰显我校海洋特色;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业实践意识。

2.加强学科渗透,注重专业之间的联系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思想。搭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平台,打破同一学科背景下各相关专业之间的壁垒。统一了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当中,有的是学科基础课,有的是某个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却是另一专业的选修课。这样可以解决的选修课比较多,学生的意愿分散,使某个专业选修课程的人数不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不能开课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有利于允许学生在完成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的同时,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即本专业的必修课可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与本专业的学生共同上课,并得到相应的选修课学分。以这些相同的学科基础课为背景,学生可以有目的地再选择一些专业课程来成功地实现专业的转型。

3.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增加学科交叉的实验内容,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全面构建本科生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基本的操作,也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因此,自动化专业的每门专业课几乎都配以实验,实验中强调科学态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某一门课程知识的集中实践环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例如自动化专业开设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电器与PLC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等。这些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思考、独立地完成一个实验过程,并对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所进行的综合性较强的实践环节。自动化专业设置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习、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课程实习、自动化专业综合等。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强学科交叉内容,例如综合实习中加入了嵌入式内容,毕业设计题目中有意识地加入涉海、涉水内容等。另外努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了解实际,提出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特色建设

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依托,构建以面向国家海洋事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在兼顾各专业本身培养目标和教学规律的同时,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在船舶、海洋、水产等领域突出特色。设置涉海、涉水的专业课程,在主干课程中增加涉海、涉水专业内容等。例如设置了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轮机自动化、船用通导设备等课程;在运动控制系统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自动化专业专业英语等课程中融入自动控制技术在水产养殖、船舶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内容,彰显我校海洋特色与蓝色文化。

5.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

选修课是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旨在满足不同兴趣需求,拓宽学生知识,对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适当减少必修课,提高选修课程比例,为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大空间。

四、结论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备受欢迎。但由于电子信息方面较大型的生产企业不多,更多用人单位需要的是集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等知识为一身的多学科交叉人才。高等院校打破传统的单一纵向的校、院、系、专业的体制格局,构架纵横交叉的现代大学矩阵式体制是科学自身发展与外部需求的必然。通过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构建学科交叉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期推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和形式、实践环节以及配套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的综合改革,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特色,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和技术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文少保.多任务协作、跨学科研究与多学科人才结构匹配――对美国麻省理工辐射实验室雷达研制的历史考察[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28(3):98-103.

[2]郑晓瑛.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及其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20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