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经济发展范例6篇

区县经济发展

区县经济发展范文1

1.1产业基础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赤峰县域形成了有色金属、能源、农畜产品加工3个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以风电设备、矿山机械、农牧业机械为主的机械制造产业和以煤化工、玉米深加工为主的新型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纺织、制药、建材等传统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些特色产业已成为带动全市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克什克腾旗旅游业和煤化工业、喀喇沁旗铜冶炼和特色种植业、宁城县的玉米加工产业和设施农业、阿鲁科尔沁旗肉牛规模化养殖和节水人工种草、敖汉旗规模化蛋禽养殖和林产业及贵金属采冶、宁城县玉米深加工和蔬菜产业、左旗有色金属冶炼和辽文化产业、林西县有色金属冶炼和氟化工产业、巴林右旗煤电一体化和规模化肉牛养殖、翁牛特旗机械加工和马铃薯加工等已经基本形成了特色化、专业化,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2自然优势赤峰市处于大兴安岭南麓,森林覆盖率较高,具有天然的集聚地表水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集中度较高.境内有大小河流330条,水库82座,地表水水资源量25.91亿立方米,其中北部六旗县地表水水资源量17.08亿立方米,占全市总量的66%.此外,“十二五”期间拟建的东台子水库、琥珀沟水库都集中在北部旗县,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将对赤峰市北部旗县发展工业特别是煤化工产业提供重要的水资源支撑.近期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发挥电力优势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化工、云计算等产业的新建项目配套建设自备电厂,鼓励火电企业利用存量机组或拟建发电项目与企业新建项目进行联合重组,按企业自备电厂实施直供电,这对赤峰市北部旗县进行水煤合作,发展煤化工、煤电冶等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1.3人力优势赤峰市县域户籍总人口337.9万,常住人口295.72万.既是人口大市,也可以变成人力资源强市.此外,71.6万外出务工人员中,有一部分人已经完成了资本、技能等方面的积累,开始返乡创业,并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目前返乡创业人员已达1.3万人,带动就业7.8万人.

2赤峰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赤峰市县域经济发展还面临的诸多不利因素.

2.1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够均衡2012年,县均生产总值130.8亿元,低于全区平均水平42.8亿元;县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亿元,低于全区平均水平3.5亿元.9个旗县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达到139.7亿元,最低的仅为58.2亿元,相差78.5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最高的达到17.4亿元,最低的仅为4.2亿元,相差13.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达到6955元,最低的仅为5958元,相差997元.

2.2与先进旗县差距较大在全区101个旗县区中,赤峰市生产总值最多的红山区仅排在18名,其他均排在20名以后,最少的林西县排在76名;财政收入最多的元宝山区仅排在19名,其他均排在20名以后,最少的巴林右旗排在77名.

2.3特色优势不明显大部分旗县发展定位不准,发展重点不明确,没有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形成特色突出、具备规模优势和专业化生产的产业发展格局.

2.4缺乏资本、高端人才等要素农村牧区的耕地草牧场和宅基地还没有活起来,没能转变成支撑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资本.高端人才缺失,高技术、高科技行业人才引进困难,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2.5城镇水平不高赤峰市农村牧区面积大、人口多且居住分散,仅靠中心城区带动推进城镇化困难重重,既不现实、也很遥远,城镇化水平与全区、全国的差距仍然较大.

2.6经济发展落后赤峰市县域人口数量多、比重大,9个旗县中有8个国贫县、1个区贫县,贫困人口基数大,在确保城乡居民持续稳定增收和按期完成基本消除贫困现象等方面难度仍然很大.

3加快赤峰市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3.1财政方面一是继续加大对财政困难旗县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提升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能力,增强县级政府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二是是采取贴息、参股、跟进投资、融资担保、以奖代补、风险补助以及基金投资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调动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三是加大对旗县专业园区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集聚集约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是通过减免税收、加大补贴等,加大对赤峰有色金属特色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快构建内蒙古有色金属基地建设.

3.2土地管理方面一是建议自治区追加建设用地指标,对自治区重点项目要求单列专项下达用地指标,或在省级内消化用地指标,不再占用市县用地指标,减轻市县建设用地报批压力.二是建议自治区下放并扩大对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的村企联营用地的审批权限,对重点工业、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用地,依法有偿使用农民集体土地.三是建议对建设用地转为耕地的,可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四是继续实行和进一步探索建设用地置换、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和废弃居民点用地等节地措施.

3.3金融方面建议自治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市场准入条件、财政税收和收益补贴等方面出台激励和约束政策,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投资开办金融机构及网点.制定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工作制度,通过正向激励,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增大支持区域经济工作力度,有效提升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区县经济发展范文2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县域经济的定义及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主要特点:一是农业占主导。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仍有不少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仍然属于农业主导型经济,尽管他们多次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也努力进行农业深度开发。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无论在技术、资源,还是结构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发展基础较差。二是区位无优势。县域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主要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及交通运输不方便的山区或距离发达区域较远的劣势地理位置,不利于经济发展。三是资源无特色。不少县域经济发达地区都是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步的。如,“新型煤都”陕西神木县成为当今崛起的资源县代表。但是,多数欠发达县域地区并无优于其他地区的资源优势。

二、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外部国际形势多变、内部资源与环境的多重压力下,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1.工业化水平不高。县域经济能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工业化问题,工业基础薄弱,必然导致整个县域经济缺乏活力和基础。表现在(1)布局分散,缺乏集群效应;(2)企业管理落后,园区建设水平低;(3)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2.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许多欠发达地区县域,由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缓慢,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影响了县域经济总量的扩张与实力的提升。突出表现在:(1)产业无特色,缺名牌;(2)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3)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形式松散。

3.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也称城市化,是社会人口和非农业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地域聚集、转化的过程。它的主要标志是城市数量增多、人口比重增加、城市经济比重增大及城市设施完善,整体质量提高等。当前,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1)基础设施不配套;(2)城市建设不科学;(3)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落后。

4.第三产业边缘化。就其地位而言,农村第三产业是未来的支柱,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源泉,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产业。但是在欠发达县域经济中,农业是传统产业,工业被无限放大,而第三产业却被忽视、被边缘,小微企业发展缓慢、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1)产业结构不合理;(2)服务业无优势;(3)旅游业无特色;(4)吸纳劳动就业潜力低。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发展观念落后,招商力度不大;二是创新意识不强,发展循规蹈矩;三是发展境界不高,大局意识不强;四是政府调控能力差,管理服务不到位。

三、破解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解放思想,高点定位

思路决定出路。应克服“三种思想”:(1)坚决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则满,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思想;(2)坚决克服不重学习、不想学习,学而不思、学而不用的思想;(3)坚决克服得过且过、无所作为,逃避困难、回避矛盾的思想。领导干部是推动发展的核心,是解放思想的关键。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解放思想、带头真抓实干、带头艰苦创业、带头奋力拼搏,大胆尝试一切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先进理念、机制、经验和做法。

(二)工业先行,项目带动

工业兴则县域强。欠发达地区要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落后局面,就必须紧紧抓住工业这个“牛鼻子”,把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全力打造大企业、构建大产业、建设大园区,以工业支撑服务业发展、带动农业提升,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为此需要做到“三大”:打造大企业、构建大产业、建设大园区。

(三)放大特色,创新发展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提速发展,关键在差异、特色、创新上下功夫。一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注重培育主导产业。二是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三是引导第三产业差别发展,优势发展。四是创新发展,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科学规划,持续发展

应把城镇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加快城镇建设与发展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劳务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协同发展。一是促进城镇科学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五)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优化发展环境

从县域经济发展来看,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欠发达地区县域政府只有发挥职能,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才能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准确定位,完善职能。包括定好位、服好务、融好资的问题;二是重视生态,杜绝污染。包括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生态工业,夯实县域经济基础;强化宣传,弘扬本土人文精神。

四、结束语

欠发达地区县域应以十精神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双重力量,激发发展新活力,增强发展新动力,构建发展新体系,培育发展新优势,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建设美丽家园,实现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万林.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战略选择.江西社会科学,2011(8).

区县经济发展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牡丹江;县域经济;特色经济

牡丹江地区作为我国大陆最大的边贸城市之一,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然而,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县域经济不仅要实现经济总量的提升,更要实现发展方式的改变,即要实现低碳县域经济的发展。牡丹江地区的县域经济既存在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也面临许多制约因素的限制,如何抓住优势、摆脱限制,实现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一、低碳经济视角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总量提升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号召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近年来,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取得较大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总量的提升。2009年,全市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8亿元,是2005年的2.2倍,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64.3%提高到68%。2009年,全市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820元,比2005年增长91%,年均增长17.5%;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41元,比2005年增长101.8%,年均增长19.2%;县域城乡居民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为35481元,比2005年增长59.6%,年均增长12.4%。

2.能源利用状况改善

在能源消耗方面,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在节能减排方面进步明显,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工业为例,各个地区产值单耗均有下降,但水平各不相同。2009年,牡丹江地区6个县(市)工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如下:宁安市源消耗量最高,为12.65万吨标准煤,东宁县次之,为10.23万吨标准煤,林口县、绥芬河市、海林市、穆棱市分别为7.31、4.15、4.20、5.08万吨标准煤,其中绥芬河市最低;在工业产值单耗方面,在6个县(市)中海林市最低,绥芬河市最高,分别为0.25、1.52吨标准煤/万元,其中宁安市、绥芬河市、林口县产值单耗超过全市水平,其余地区均低于全市产值单耗水平。

3.环境保护加强

牡丹江地区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进行了关注,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各县(市)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增加幅度较大,2009年达到1.7亿元,支出总额是2005年的34.1倍;其次,对污染排放的处理增加,废水、废气的排放达标率提高较大,2009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9.4%,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5.6%。同时,牡丹江了生态县(市)建设指标,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从第三产业占GDP比例、森林覆盖率、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对县域生态环境逐步开始进行保护。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1.延边开放的口岸优势有利于发展临岸经济

牡丹江市区位交通条件良好,口岸发达,发展临岸经济的优势巨大。牡丹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吉林省的交界地区,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线长达211公里,境内公路、铁路、航运便捷。牡丹江是我国大陆最大的边贸城市之一,毗邻俄罗斯口岸优势明显,也是中国通往日本海的最大陆路贸易口岸。牡丹江处于哈尔滨一牡丹江一俄罗斯海参崴一日本新泻和哈尔滨一牡丹江-图们-日本海两条国际大通道的要冲。境内县域经济发展的口岸优势巨大。绥芬河铁路口岸及公路口岸、东宁公路口岸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是国家一类口岸,也是黑龙江省连接俄罗斯的唯一铁路通道,黑龙江全省规模最大的口岸。

2009年,绥芬河市被国务院批准为中俄边境唯一一个综合保税区,哈牡绥东贸易加工区目前已形成规模,形成了五大进出口产业集群。巨大的口岸优势造就了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临岸经济优势。

2.第三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优越

牡丹江市享有“中国雪城”、“塞北小江南”的美誉,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2009年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作为中国降雪最多最后的地区,牡丹江冰雪资源丰富,山地滑雪场数目最多,雪堡规模世界最大,县域范围内冰雪旅游资源丰富。牡丹江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良好,是黑龙江省森林环境林木生长条件最好地区之一。全市有林地面积达2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31%,有2.1亿立方米的森林活立木蓄积,0.4亿立方米的人工林蓄积,高森林覆盖率下的生态环境较为良好,更有中国最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为品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同时,优良口岸也为发展商贸、物流、会展等第三产业打造了巨大优势。

3.资源优势利于发展清洁能源

牡丹江地区水源条件良好,风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清洁能源的替代。区域内有牡丹江、穆棱河、绥芬河三大水系,大小河流总计达6677条,湖泊、库塘823个,水资源总量巨大,达到94.3亿立方米,利用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发电,有包括镜泊湖、莲花湖等在内的22座水力发电站、4座热电站、7座余热发电站、2座风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202.87万千瓦,电力充足。牡丹江地区境内风力资源丰富,有利于“风电之乡”的打造。此外,县域地域内还有大量农田秸秆有利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因此,牡丹江地区有发展清洁能源减轻传统传统能源依赖的优势。

正在建设十文字二期等风力发电项目,着力打造“风电之乡”。全市在建的一批火电、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项目竣工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00万千瓦。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

我国一次能源禀赋呈现“多煤、缺油、少气”的格局,这种能源状况导致我国减排的任务异常艰巨,黑龙江省亦是如此。牡丹江县域经济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同样受到这一因素的很大制约,使用水电、风电等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煤炭进行了替代,但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仍未发生巨大改变。2009年,黑龙江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原煤占到了52.9%,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牡丹江县域经济的能源消费格局。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黑龙江省原煤消费占到了67%,占了较大比重。资源禀赋导致的能源生产结构进而决定了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牡丹江县域经济发展的高温室气体排放,也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制约因素。

2.县域经济中低碳技术应用的不足

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中低碳技术的不足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导致能源的消耗偏高,2009年,牡丹江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57.2%,能源使用效率尚属偏低水平;二是对原材料的浪费,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有害物质偏多,对余热、废弃物等不能实现循环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三是对县域外向型经济的制约。牡丹江作为延边开放城市,其产品出口量大,而传统的高碳产品在低碳经济的国际环境下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

3.县域经济中传统的农业、工业高碳发展

目前,牡丹江地区农业种植中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仍占多数,建立在农药和化肥使用上使得牡丹江县域经济农业表现为“高碳农业”,因为一方面在农药化肥的生产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C02,另一方面,农药化肥残留不仅破坏了农村土壤结构,污染了环境,也导致大量的农村产品不够绿色安全。

牡丹江县域经济工业也是非低碳的发展模式。牡丹江县域经济工业以化工、机电、纺织、建材为主,这些传统工业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高碳”工业,建立在化石能源、资源消耗基础上,也是牡丹江县域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难题。

4.低碳管理的缺位与制度的匮乏

长期以来,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的高碳发展,与管理的缺位、制度的匮乏有很大关系。在县域经济发展初期,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引进限制不严,对原有的企业监管不力,在资源利用、污染排放、环境治理方面的监测缺乏,相关法规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部分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县域环境造成污染,在污染之后也缺乏法律法规的督促进行积极的治理。

5.农村落后的高碳生活方式

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中,某些农村传统的以燃烧农作物秸秆、林木枝桠的能源使用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县域经济的“高碳”局面。燃烧的秸秆等造成生物质能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排放了大量的C02。农村中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排放COD(化学耗氧量)巨大,对县域经济节能减排非常不利

四、低碳经济视角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理念,是人们在意识到能源枯竭、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全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提出。低碳经济实质上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方式,要求在发展经济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应从发展清洁能源、低碳技术、构建低碳产业、进行低碳管理、倡导低碳生活等方面进行。

县域经济是在县行政区划的特定地理空间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联结城乡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县域经济具有鲜明的边缘性、政策性、有限性的特征。县域经济处在城市的,是城市经济的边缘地区,受政策影响的程度较大,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县域经济处在核心城市的,拥有的资源有限,吸引资源等能力不足,资源禀赋对县域经济的影响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摆脱边缘经济的卑微,城市经济的挤压,就需要利用自身挖掘地区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实现更大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要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牡丹江县域经济不仅要实现经济总量的提升,更要实现绿色的低碳发展,牡丹江要发展低碳县域经济,既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必须是以低碳的方式实现发展,要实现二者的兼顾,本文认为牡丹江地区的低碳县域经济发展应走特色经济低碳化的发展道路。

1.发展特色经济

纵观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从“义乌模式”到“山东寿光模式”,县域经济的成功发展无不是对自身的特色资源进行经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经济,从而在城市经济的密集中脱颖而出。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必须要依靠特色产业的发展,集中力量发展自身特色优势,促进特色产业的成长壮大。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实质上就是依托县域的优势生产要素,发挥本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产业和产品体系,从而取得比较优势进而产生竞争优势,牡丹江作为东北大地上的“鱼米之乡、塞北江南”,延边开放先导区,资源丰富、空间区位上边陲特色明显,立足县域经济本身独特优势,应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依靠特色发展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发展特色经济,首先要识别自身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资源。县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沿革、产业基础、发展历程更不相同,这些特点汇聚起来就成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成为这个县域自身的特色。特色资源内涵丰富。县域内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工业加工、风俗文化、地理区位等都可以是自身的特色资源加以利用。

识别、挖掘到特色资源之后,要对特色进行培育,形成资源优势,通过专业化生产不断强化、壮大形成竞争优势,对特色资源的培育,应从如下方面进行。首先应积极发挥县域内群众的力量,对县域经济的特色资源进行保护,对特色经济的理念进行宣传贯彻。其次,要利用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充分挖掘特色资源的经营潜力。对县域内具有优势的、经济效益高且环境代价小的产业进行培育壮大;三是对特色资源要进行整合,确定发展重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做大做强。

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应把重点放在当地特色经济的培育、壮大上,利用牡丹江县域经济的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经济,不断做大做强,将特色优势发展为经济优势。

2.将特色经济低碳化发展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牡丹江县域经济发展应该是建立在特色经济基础上,将特色经济发展为低碳经济,实现特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既然实现经济发展,又要兼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促进特色经济的低碳化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大力开发清洁能源

牡丹江地区有丰富的风能、水能,县域范围内有充足的农作物秸秆,要实现节能减排,牡丹江县域经济要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加大对风能、水能的开发,积极发展风电、水电,进行能源的替代;另一方面,加大农村沼气的发展利用,利用农村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粪便大力发展沼气池,从而达到既解决秸秆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又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做到发展低碳能源,应主要以下几点:首先,对发展新能源给予政策与金融支持。在新能源的引进、研发、生产过程中给予大力帮助;其次,在县域内倡导积极使用新能源的大环境,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与示范,改变传统的能源使用方式与生活习惯,使大家看到新能源使用的便利,从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节能减排。

(2)积极运用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是牡丹江发展县域低碳经济至关重要的因素,应在县域内全面推行低碳技术。首先,发展利用高效的生态农业,

减少农业对农药化肥的依赖,走绿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其次,利用低碳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特别是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牡丹江地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期内较难完全改变,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空间巨大,积极利用低碳技术,在能源使用、加工生产、包装运输各个环节节能减排;三是利用低碳技术实现循环利用,对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可回收物质与产生能量进行循环利用,对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对C02采取补集与封存。要利用低碳技术进行改进,需要从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县(市)政府应对低碳技术的引进提供信息、资金的支持,积极引入国内外的先进低碳技术、加工工艺,确保生产过程的低碳化;另一方面,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大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在加工生产的各个环节与能源消耗方面积极改进。

(3)发展因地制宜的低碳产业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牡丹江县域经济发展应加大低碳产业的发展力度,大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发展低碳排放、无碳产业,着力打造清洁的经济增长极。一方面,应逐渐减轻经济增长上长期以来对高能源消耗产业的过度依赖,着力寻求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新经济增长源泉;另一方面,对新兴低碳产业给予大力支持,促进低碳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要发展低碳产业,应立足自身的特色优势,发展因地制宜的低碳产业。

(4)进行行之有效的低碳管理

县域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进行低碳管理,对县域范围内的各个行业、企业、加工厂进行绿色考核与绿色激励制度。首先,严格低碳企业准入制度,对高能耗、环境污染代价大的高污染企业坚决拒绝引进,其次,为现有企业加大监测力度,为县域企业建立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档案,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整改,建立排污收费制度,对企业的绿色经营程度进行考核,衡量其经济利益与耗能指标,使企业承担起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责任;其次,加大节能减排的绿色激励。对节能减排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激励,包括在政策扶持、金融支持,在县域内形成清洁生产、低碳发展的大环境。

(5)倡导低碳生活

县域经济要实现低碳发展,应在县域范围内形成低碳生活的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应加大对县域人民的倡导,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低碳的生活理念并使之深入人心,倡导节能环保的良好氛围,对县域经济的低碳发展至关重要。在农村,改变传统落后的以薪柴和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鼓励、帮助农民使用沼气等新能源,改变传统的高碳生活习惯;在城镇,减少一次性物品如塑料袋、卫生筷等的消费,杜绝对资源的浪费,倡导节约,在县域形成低碳环保的大环境,将低碳生活的理念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努力建立低碳的牡丹江县域经济。

(6)加大县域经济森林碳汇工程的建设

发展县域低碳经济,还需要大力建设森林碳汇工程。森林碳汇工程建设不仅可美化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更可吸收固定C02。通过造林护林、生态系统恢复、建立农林复合系统、恢复植被等方面,增强牡丹江县域内森林的碳汇能力。一方面,提高县域的森林覆盖率,大力植树造林;另一方面,对森林进行科学管理,加强保护力度。

五、低碳经济视角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

1.特色低碳农业的构建

特色低碳农业的构建,是立足与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发挥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的特色优势,引导特色农业的低碳加工、生产,实现特色农业的低碳化,带动牡丹江地区的县域经济更好更快、低碳发展。结合牡丹江县域的特色资源与市场导向,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对于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来说,牡丹江作为东北大地上的“鱼米之乡”,特色农业优势明显。牡丹江地区应深化黑木耳、山野菜、人参果等食用菌类、特种作物以及渤海镇响水优质大米等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工。

特色低碳农业的构建,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特色农业的产业化,二是特色农业的低碳化。特色农业的产业化,首先要做好市场细分,深入了解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发展产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二是要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带动作用,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三是要实现特色农业的区域化布局,加大建立特色农业的产业基地,有利于集中进行集约化、科学高效的生产,也有利于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形成种养加、产供销等一体化特色产业组织形式;四是进行专业化生产加工,充分利用科学种养技术,生产绿色安全、营养卫生的特色产品,用专业化提高规范化,全面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安全质量与高效生产。五是实现特色产业的规模化,规模化是产业化的保障,提升了产业规模才能保证降低成本、赢得市场,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特色农业的低碳化,要求在能源使用、加工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严格贯彻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保证特色农业生产的节能减排,产品绿色无公害。

2.特色低碳工业的构建

县域经济中工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因此,牡丹江应加大构建低碳工业体系的构建。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的特色工业中,木材加工、卷烟、汽车配件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优势行业。一方面,应对这些特色工业进行低碳改造,另一方面,应积极发展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工业企业。特色低碳工业的构建,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进行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意味着产生的高效、能源材料利用的充分;二是要利用低碳生产技术进行加工生产的创新;三是要加快低碳工业园区的建设。在园区内从产业布局、能源使用、厂房设计、交通运输等各方面实现节能减排,在低碳园区内建立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县域经济特色工业的资源节约、能源充分利用、环境友好的低碳发展道路。

3.特色低碳服务业的构建

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服务业在发展低碳县域经济中的作用日渐突出。牡丹江特色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首先,牡丹江的空间区位与口岸优势为发展商贸提供了巨大便利,利用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大力发展商贸往来,抓住口岸优势大力发展临岸经济;第二,牡丹江作为“中国雪城”、“优秀旅游城市”,县域内生态旅游资源极具特色,优势明显。因此,牡丹江特色低碳服务业的构建,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基于牡丹江延边开发的空间区位,绥芬河、东宁等重要中俄贸易口岸以及通往日本海的最大陆路贸易口岸,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应加大国际市场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对俄、对日商贸,积极促进对外出口贸易将出口土豆、牛肉等对外贸易做到更大。二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生态旅游。牡丹江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中国雪城为发展高山滑雪提供基础,作为5A级景区的我国最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风光迤逦,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更有我国最大的东北虎观赏园林吸引游客前来。利用这些旅游资源,牡丹经地区县域经济应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抓住国家倡导乡村旅游的政策机遇,把握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加快发展构建特色旅游业的构建,发展一批成熟的品牌,带动低碳服务业的增长。

在发展特色低碳服务业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对低碳特色服务业给予足够的引导与支持;二是对特色服务业进行低碳改造,倡导绿色服务,在提供服务的各个环节注重低碳环保;三是要注意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区县经济发展范文4

一、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联结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按照市委三届三次全会 “农村经济要在农业产业化上求突破”的要求,我们完善了突出发展生猪、水果、蚕桑、薯类和劳务输出五大特色产业的具体思路,健全机制,创新举措,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1、培育龙头,延伸链条。我们先后引进巨农、七环、齐祥三大龙头企业,建成生猪良繁、饲料加工、肉食品加工与销售的生猪产业链,带动全县建成标准化圈舍7.8万平方米,饲养ly母猪1800头,dly肉猪9200多头。支持巨农公司投资650万元建设千亩有机果基地和库容1200吨的水果气调保鲜库,与年加工鲜果5万吨的可口爽公司,形成产、供、销一体的水果产业链,带动了三坝、骑龙等以标准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建设。依托赛克斯丝绸、台州海峡丝绸等龙头企业,巩固发展了龙蚕、兴旺等20个蚕桑基地乡镇。引进北京荷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立薯类种脱毒育苗基地和加工厂,将带动薯类种植10万亩。同时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了一批农村专合组织和运销大户。

2、创新模式,连利连心。我们在生猪产业发展上,探索出了企业、中介组织、农户之间利益联结的三种模式。一是企业托养模式。由政府组织发动,农户自愿申请,生猪良繁企业审查认可,采取“统一建圈标准、统一传授技术、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治病、统一回收销售”的办法,发展dly肉猪养殖小区。达到约定回收标准的,公司统一回收,并按60元/头的标准支付劳务费;超过约定标准的,按市场价全部返还给农民。现巨农公司已发展“养殖家园”4个,发放仔猪9200多头。二是“良繁企业+担保公司+金融单位+加工企业+养殖大户”发展模式。由良繁企业、担保公司、金融单位和加工企业共同考察认证,确定专重大户;生猪发展投资担保公司为养殖大户提供信用担保,金融单位提供信贷支付,良繁企业,赊猪或赊料,加工企业预付部分收购资金预约售猪,扶持大户发展。目前,已采取这种模式发展了年出栏dly肉猪5000头以上的大户4户。三是“公司+中介组织+农户”模式。加工企业与专合组织签订购销合同,由专合组织负责组织生产、技术指导和收购销售,加工企业按3—5元/头支付专合组织的组织费,按高于市场价200—250元/吨支付农户售猪款。目前,齐祥食品公司已与我县部分专合组织签订了购销合同。

3、政策驱动,增大投入。一是争取信贷支持。积极协调银政、银企关系,争取金融单位信贷投入。今年以来,县农村信用社采取“三就地、三优先、三放宽、一优惠”的办法,已为生猪发展注入信贷资金1400万元。二是突出激励带动。今年安排财政资金500万元,重点用于奖励支持生猪良繁体系建设,以此激活了全县8560万元民间资本投入生猪发展。由政府和龙头企业共同筹资100万元建立了“生猪发展金”,主要用于奖励养殖企业、专重大户和重大疫病防治。三是强化资金保障。按照市场化运作,由政府和龙头企业共同出资300万元,组建了会员制的“生猪发展投资担保公司”,已为4户大户担保250万元用于规模发展优质肉猪。

4、用活土地,规模经营。采用出租、托管、转包、入股等模式,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向业主、能人和专合组织集中,目前全县业主已达到1100多个,经营土地9.8万亩。

二、构建招改结合、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推动工业经济全面振兴

我们按照市委王书记提出的“产业是支撑”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确立了电力、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创新运行机制,坚持招改结合,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一是坚持国退民进,招改结合上效益。直面县属工业企业除绝大部分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资产负债率高达123%、5300多名职工下岗、群访时有发生的严峻现实,我们把深化企业改革作为振兴工业的突破口,坚持“百分之百触动产权、百分之百转换机制、百分之百转变职工身份、百分之百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国退民进,全面完成了烟厂、钢厂、丝绸厂、麻纺厂、肉联厂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改革。同时大力招商引资,吸纳民间资本2.5亿元,新建航星钢铁、金华纺织等1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盘活存量资产3.1亿元,安置下岗职工3200多名,年增加税收400万元,职工年收入增长130%,工业经济全面振兴。

二是坚持产业主导,培育骨干立支柱。为了做强电力产业,引进省港航公司控股新建金溪电站;马电公司通过优化重组,强强联合,效益明显提升。为了做强机械冶金业,引进福建、达州和遂宁客商分别新建金坛电化、易熠冶金、航星钢铁和天府兴贵四家企业;公开拍卖嘉宝公司国有股份,企业活力增强,产销两旺。为了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引进北京、浙江、成都和南充客商分别投资新建荷田薯业、台州海峡、齐祥食品、金华纺织和赛克斯丝绸五家企业。

三是坚持市场导向,做强产业增实力。引导企业围绕市场调结构、增投入、上技改、强管理,增强竞争力。赛克斯丝绸公司今年收购全县茧站,形成了原料收购、缫丝、织绸一条龙生产体系;金华纺织公司正投资扩建一条1万锭棉纱生产线;齐祥食品公司正投资新建万头生猪良繁养殖场和饲料厂;泰兴纺织公司正投资新建5000锭棉纱生产线;航星钢铁公司第三期技改即将完成。为适应市场竞争,金华纺织、台州海峡和赛克斯丝绸分别引进了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三、构建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融资机制,推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区县经济发展范文5

关键词: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工业化;二元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115-02

1 防城港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防城港市总面积6181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辖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上思县四个区、县(市)。全市县域总面积6122平方公里,总人口 79.8万。2007上半年,县域生产总值增速加快。四个区、县(市)实现生产总值47.52亿元,占全市比重的69.2%,增长19.7%,同比提高了3.4个百分点。防城港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在“十五”时期GDP取得了年均增长9.2%的成效,尤其在中后期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工业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其中县域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83.3%,带动农民增收35.05%。工业主导经济增长、旅游业为辅的格局已经形成,经济态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1)防城港市县域工业农业发展迅速,有效引入各种投资,形成了钢铁、粮油加工等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新投产企业增势迅猛,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节节攀升,其快速的发展已成为防城港市的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2)大企业的引入步伐加快。近几年来,防城港市各县大胆引进规模企业,坚持走工业强县的路子,充分发挥企业的辐射效应。通过企业形成了产业链条的联动,带动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防城港市各县域充分发挥其自身资源优势,发展临港重工业基地、城郊工业基地、沿海沿边出口加工基地、工业原材料基地。通过这些基地联动发展工农业,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4)防城港市沿海沿边,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大西南经济圈的中心结合部,全市有海岸线580多公里,边境线230多公里,是我国西部最大的海港。目前,防城港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个港口建立了通航和贸易关系,是大西南出海通道主门户,2007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达到5053万吨,为2002年3.8倍,同比增长49.4%,为建市以来最高增幅,同时实现了连续两年每年增加1000万吨的目标。

(5)在旅游业上防城港市拥有“边、海、山”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加上京、壮、瑶等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近几年来,政府大力实施“旅游旺市”的发展战略,旅游业发展迅猛,目前已经形成以中越边境跨国旅游为龙头,以滨海休闲度假游、森林疗养度假游、民俗风情游、商贸游为主的旅游产品体系。

(6)防城港市位置亦东亦西,享受沿海开放城市、部级边境合作区、民族自治区域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多项国家优惠政策,成为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密集区。凭借着这些优势,防城港市成为广西南部资金、信息、资源、管理等的汇合点和辐射点。

2 防城港市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产业化程度不够高,城乡差距拉大。县域经济结构调整还局限在工业化初期建设阶段,农村的工农业产业化建设、服务业发展、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调整实施力度不到位。县域经济产业层次仍然很低,总体上处于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偏重于种植业、养殖业的结构状态,工业化水平低,支柱产业属于初步形成阶段,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工业企业规模和数量偏小。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以商贸流通业、餐饮业等传统产业为主,缺乏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优秀企业,导致四县区市农业经济与城镇差异进一步扩大。

(2)县域工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防城港市四县区市工业化起步晚,其县域工业多以钢铁、食品加工为主,工业主要产品较为单一,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导致产品受市场需求约束较大,市场潜力较大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基本上没有,与发达地区相比产品档次还处于中低水平。今年以来,受人民币汇率的升高影响,防城港市县域工业产品出口更是受到强烈冲击,县域工业产品的档次制约了县域工业本身的发展。

(3)人力资源素质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较为困难。防城港市由于县域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薄弱,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人口综合素质低,自主创业和就业竞争能力弱。现在,全国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大量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城务工,而防城港市从事非农产业和劳务输出的不足劳动力的六分之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耕地上,影响农民增收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4)县乡财政困难,经济缺乏自主增长力,县乡财政困难使政府失去支持发展信息产业,推动新型工业化应有的财政力度。县级财政困难现象十分普遍,加之体制因素造成的机构臃肿,使许多县连公务人员工资都不能按期发放。防城港市初港口区、东兴市(县级)外其余县均为依靠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县级财政周转问题,赤字现象比较严重。县级财政只能疲于应付人头费用,由于县域财政的拮据,导致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消弱了县级财政调控和支持经济发展的职能,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活力严重不足,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十分有限。由于县域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环境还没有得到很好改善,所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5)旅游产业在空间布局上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目前,防城港市已形成“上山、下海、出国”的旅游格局。但是这种旅游格局,从旅游的属性上讲,东兴的“出国”游,属于“通道”旅游经济,其规模大小,并不完全依赖于当地的旅游资源,而是受制于中越二国的旅游政策、旅游产品的营销等影响;而京岛旅游度假区、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与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不仅海、山之间距离较远,而且规模不大,在空间布局上比较分散,四区县市各自管理难于形成规模效益。这些,都将影响县域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6)城镇化水平低,城镇的辐射力不强。防城港市县域城镇在分布上较为分散,大部分小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缺乏,各个城镇规模太小,消息交通闭塞。小城镇的工业以及商业产业缺乏,不能形成有效的支撑,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模小,导致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起步艰难。缺乏城镇的辐射吸引力,这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形成有效转移的原因。

3 加快防城港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发展临海工业,同时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依托港口的区位优势,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以及其先进技术,加快县域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围绕促进支柱企业、龙头企业发展,形成有效产业链推动上下游产品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技术、设备的储备力度。并抓住北部湾经济区成立的有利时机,积极承接东部、中部工业转移(例如武钢)、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吸引FDI,实现产业提升。

(2)加强人力资本建设。大力支持教育投资,以科教兴国战略为主旨,通过人力资本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是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和前提。而促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关键是教育。只有形成了有效的人力教育体系,尤其是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有效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3)加快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城镇体系。首先是迅速发展壮大现有城镇,辐射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形成城镇梯度网络式发展模式。其次要做好县城和中心城镇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入区发展服务业,完善城镇功能,发挥防城港地域性旅游、贸易中心作用。

(4)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工业产品竞争力。防城港市县域工业应该应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有效地研发高科技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丰富产品结构的多样性,从而加强企业出口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内贸易的结构升级。

(5)提高政府职能水平,营造经济发展的优越环境。防城港各县级政府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从客观上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引入FDI、引入民营资本和先进技术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防止重复建设,形成合理规划,统筹城乡的协调稳定发展。其次,要提高干部队伍的资历和业务水平,选择好真正能立竿见影地带领群众致富的实干人。第三要落实、完善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落实我国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同时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活力。通过进一步的解放思想、遵照市场客观规律,推动、鼓励民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6)放手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首先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利用市场配置资源,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有效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作用。同时鼓励、支持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体到县域小城镇中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并创造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保证非公有制经济体的正当利益,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稳步发展。

(7)坚持以工促农,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观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展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欧美式的农产品货币化补贴型;日本式的农产品产量价格政策调控型;有韩国开展“新村运动”式的援助型等等。鉴于防城港市的自身环境,因地制宜,首先利用防城港市的优势特色农业资源,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市场”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降低农民的风险,可以快速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通过在城郊引进大企业形成辐射效应,加快周边交通、教育、医疗、市场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以城带乡的拉动型路径。从农业外部着手,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以其第二、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大量吸收和转移农民到城市就业、生活与居住,实现城镇居民化。

参考文献

区县经济发展范文6

关键词:县域经济;影响因素;C-D生产函数;双对数线性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3―0028―04

县域经济是一种县级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资源丰富、生产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一种区域经济。因此,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程度和趋势,从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基本面貌。在“第六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告”中,甘肃省在31个省市中排名第30位,而且全省没有一个县(市)进入“第六届中国经济百强县(市)。即使在“第六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排名中,甘肃省也只有一个县级市玉门市排在第57位。因此,如何从已有的基础上,突破制约因素,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是甘肃省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模型的设定与备选变量

为了说明甘肃县域经济发展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并检验各个因素对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C-D生产函数方法,运用双对数线性模型的形式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模型的基本形势如下:

nY=C+∑BinXi+e

其中:Y为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Xi为各影响因素;C为常数项;B,为待估参数;e为误差项。

根据理论分析,并结合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本文选择了城乡居民收入、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三项指标作为反映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被解释变量),选择从资金投入、资金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值、粮食总产量)以及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第三产业产值、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等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的8项指标作为影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指标(解释变量)。

2.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县域经济,因此,采用分县区的水平数据效果较好。本模型采用的数据为2006年甘肃省68个县(市)(根据2006年甘肃省统计年鉴整理)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年报数据,具有可靠性、代表性和真实性。通过对以上备选变量进行筛选和计算,以GDP作为一个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确定模型的最终形式如下:

Ln(GDP)=C1Ln(AGR)+C2Ln(FIX)+C3Ln(GRA)+C4Ln(IND)+C5Ln(LFE)+C6Ln(LFR)+C7Ln(TEl)+C8Ln(TRA)+C

其中,GDP为生产总值;AGR为农业产值;FIX为固定资产投资额;GRA为粮食总产量;IND为工业产值;LFE为财政支出;LFR为财政收入;TEI为第三产业产值;TRA为批零总额;C为常数项。

3.计算结果与检验分析

利用最适合截面数据和调查数据的Eviews5.0软件进行分析,模型结果如下:

根据Coefficientsa(系数表)可以看出,回归结果与现实经济发展状况基本相符,在影响GDP(生产总值)的各因素中,AGR(农业产值)、IND(工业产值)、TEI(第三产业产值)、和TRA(批零总额)的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通过了t-stattstc检验(表1)。由此可得出含有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的回归方程如下:

Ln(GDP)=0.1380201958Ln(AGR)-0.05550184541Ln(FIX)-0.01130109366Ln(GRA)+0.3002395852Ln(IND)+0.03684601506Ln(LFE)+0.00711686058Ln(LFR)+0.4788152945Ln(TEl)+0.04694532225Ln(TRA)+1.508898314

由回归方程可知,除了FIX(固定资产投资)和GRA(粮食总产量)与GDP(生产总值)呈反向变动之外,其余各影响因素都与GDP(生产总值)呈正向变动关系。其中,关系最为显著的是IND(工业)与TEl(第三产业),这也说明了目前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R-squared表示县域GDP(生产总值)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该模型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从Durbin-Watson stat检验来看(见表2),是随机误差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所建的模型是比较合适的。假设置信度为99%,查F分布表F0.01(8.68)=2.71,则F=210.73>F0.04,表示该模型是显著的,由于采用的是双对数模型,各解释变量的系数即为各影响因素对县域GDP(生产总值)的弹性。

为了更好地说明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Correlation Matrix(相关系数矩阵)和Pair 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因果关系检验)检验(表3,表4)。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与GDP(生产总值)相关性从高到低依次为TEI(第三产业产值)、IND(工业产值)、TRA(批零总额)、LFR(财政收入)、FIX(固定投资)、AGR(农业产值)、LFE(财政支出)和GRA(粮食总产量),这也验证了表1中的结果,即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从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且以第三产业最为显著的产业格局。而从(表4)中的Pair 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来看,IND(工业产值)不是GDP(生产总值)的原因在0.05的显著水平下被拒绝,说明目前工业仍然是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TEI(第三产业)和AGR(农业)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第三产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农业处于衰退阶段的状况。按照各影响因素对县域经济贡献程度的不同,诸解释变量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加以分析。

第一层次是对GDP(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最为显著的TEl(第三产业产值)、IND(工业总产值)和AGR(农业总产值)。这

三个因素对县域GDP(生产总值)的增长影响系数都在0.1以上。其中TEl(第三产业产值)系数最大.为0.4788;IND(工业产值)系数为0.300;AGR(农业产值)系数为0.138。这说明,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工业和第三产业,工业越发达和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越快的县区,其经济增长越快,这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重心经过了向第二产业的调整后,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对照近10年甘肃省各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也可以说明这一点(见表5)。

(表5)选取了甘肃省具有代表性4个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构成变化情况来说明甘肃省县域经济的三次产业转移情况。

第二层次是对吸纳与经济增长贡献较为显著的TRA(批零总额)、LFE(财政支出)和LFR(财政收入),其弹性系数分别为0.047、0.037、0.007,均在(0.001,0.1)之间。这几个因素对县域GDP(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表明了县域经济发展对财政支出的依赖程度,其隐含的意义仍是对资金的需求。TRA(批零总额)对GDP(生产总值)的贡献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三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三层次是对县域经济增长呈负向变动的GIlA(粮食总产量)和FIX(固定投资)。GRA(粮食产量)对GDP(生产总值)的直接作用不大,但通过粮食产量的大小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从而产生对GDP(生产总值)的贡献。GRA(粮食产量)对县域GDP(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负,说明增加粮食产量反而会使生产总值下降。虽然T检验的显著性较低,但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县域经济增长已经不再依赖粮食产量的增加(通过表5也可以得出),其经济学内涵表明,必须要进行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重点从粮食生产转移到经济作物。FIX(固定投资)虽然对GDP(生产总值)增长没有直接作用(T检验显著性较低),但也可以看出,目前,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环境建设仍显不足。从表6历年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的上升趋势中亦可以得出。其中除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有较大幅度上涨以外,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投人仍显不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

4.结论

4.1 影响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在某种程度上讲,是认为可以改变的因素,如资金、技术等;另一方面是人力不可控制的自然资源禀赋因素,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其中可以人为控制的影响因素,按性质和作用不同,可分为资金因素、科技因素、智力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基础设施因素、制度因素等。

4.2 调整产业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已经不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从分析结果和表5数据来看,工业是目前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从第一产业内部看,粮食产量的增长已不能再为县域经济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已经成为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一是县域间第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产业内部结构看,在第一产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而优质高效农业占据比重相对较小,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全省广大农民的增收造成很大影响。二是工业规模和比重较小。县域工业的主体以县属中小企业居多。当前县域传统工业比重大、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正在困扰着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是产业化程度低,竞争力弱。当前各县经济仍是典型的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占农业比重较小,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的普及率不高,导致产出率低,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专业化生产、公司化经营的产业化链条不健全,产业化程度过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从种植业、农业内部及一、二、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县域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4.3 基础设施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基础设施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为各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其建设本身也可以拉动县域经济的增长。在计量分析过程中,我们选用了具有代表性的固定投资作为影响因素,来测算基础设施建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4.4 发展第三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在主要发达国家的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最大。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今后的重点。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对于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但由于甘肃省县区所在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大中城市工业扩散及转移地带,在县域经济中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比在城市更有难度。

4.5 县域经济的发展亟须资金支持

计量经济分析表明,资金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县域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不论是财政支出,还是金融机构的贷款,对县域经济的增长贡献都比较显著。财政支出的弹性系数也反映了目前县域经济发展对资金的依赖程度。由于甘肃县级经济发展不平衡、总量小,财政来源渠道单一,其直接表现就是各县人均财政收入差距较大,强县人均财政收入152元,弱县人均93元,与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对比相差悬殊。而同期县级财政支出刚性支出不断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远滞后于其支出的不断扩张,使得县级财政只能疲于应付人头费用,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极为有限。

5.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5.1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当前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欠发达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参与市场交换与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走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子。一要按照有较高生产效率、较强竞争实力、能形成较大规模、市场有较大弹性、具有明显资源和区位优势、能带动和促进县域其他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标准,恰到好处、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地进行整合,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打优势仗,走特色路,开展错位竞争,形成区域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培育成比较优势,发展成经济优势,形成竞争优势。二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产业集群。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起步晚,利用正确的错位竞争的方式,在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之外寻找突破口,要立足地方资源现状和实际,正确认识和把握县域内经济资源状况,以现存资源优势为依托,选准优势,重点突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从而实现由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到经济优势、再到竞争优势的过渡和转化,实现区域经济特色化。甘肃省的实际情况是高新技术不是强项,且只有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和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这就决定了县一级政府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利用比较

优势,培育将优势资源转化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塑造和推广县域内某一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的区位品牌形象,以品牌资产为纽带,将诸多的小型同类企业捆绑在一起,借助品牌效应,获取集聚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区位品牌”效应,使每个企业都受益,消除经济外部性,同时“区位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因此,要围绕特色创产业,围绕特色创品牌,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引导和支持有能力、有规模的企业树立名牌,用品牌的影响力,形成竞争力,提升县域经济在国际、国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

5.2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植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甘肃省县域经济中,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过大,新兴的电子、通讯、精细化工、精密仪器制造等高附加值行业,几乎是空白。在当前大中型企业不甚景气的情况下,发展灵活、机动、高效、适应市场的民营经济,不失为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地方政府要加强规划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一方面,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开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强资本运作,以民营化作为发展体制和经济体制创新的方向,真正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5.3 加强城镇化进程,重点建设好小城镇。

加快小城镇发展,繁荣县域经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好县城和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要改变以前盲目追求“硬化、亮化、绿化”的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改变政府主导圈地造城搞建设的机制,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从根本上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在做好县城旧城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加快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发挥县城对县域经济发展应有的带动作用。要做好小城镇发展规划,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以多种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和生活服务功能,使小城镇发挥地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使之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小火车头。

5.4 加强技术规范和技术平台建设。

发展县域经济、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具体体现。只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和财政支持。强大的县域经济对吸纳农民就业,发展小城镇,增强县市对农村、农民的财政支撑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甘肃省县域经济产业技术含量不高,迫切要求科技创新,特别是大量的乡镇企业、中小企业需要科技的有力支撑。因此实现农业信息网络系统、网站和信息资源集成和整合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平台支撑,通过统一的标准规范和规范的技术平台,建立共享式农村信息联播系统和信息采集服务系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5.5 增强与外界的互动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协同发展。

甘肃省在提高县域经济的过程中,要善于整合资源,努力创造和争取区域内外资源的协同。通过整合,将分散的资源变成集中的资源,闲置的或低效的资源变为活性的、高效的资源,外部资源变成内部资源。主动地让自己的资源为他人所用,使资源变得更有价值、更有竞争力。由于甘肃省各地区的产业发展都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因此,产业的协同发展也必须既要实现本地区产业的发展,又要实现两地产业的协同发展,从而体现区域性和全局性的统一、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竞争性和合作性的统一。同行业的企业间利用地域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建立各种经济园区、经济开发区,进一步集聚企业群体,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打好基础。

注释:

①潘锋.加快甘肃县域经济发展十策[J].发展,2004,(9).

②袁宗建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甘肃科技,2006,(8).

③刘文哲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建议[J].财会研究,2005,(4).

④刘宏霞,景.关于提高甘肃县域经济竞争力[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12)

参考文献:

[1]罗伯特・M.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上海三联书店,1989

[2]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6.

[3]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M].商务印印馆,2007

[4]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2007.

[5]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尔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商务印书馆,1992.

[6]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商务印书馆,2007

[7]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M].2007.

[8]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过程中的财政[M].上海三联书店,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