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师的建议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老师的建议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老师的建议意见

对老师的建议意见范文1

【关键词】城市;路网;改造;建设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其它生产部门能够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化大生产能够高效运行的先决条件,同时交通运输也是使社会再生产得以延续的不可缺少的要素。

一、路网与城市发展

1.路网能够加快城市建设速度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路网是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之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过程联系的纽带和载体,是现实生活中人与物在位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运输方式。城市路网是城市建设的血管,如果堵塞,形成“血栓”,那么现代城市建设将陷于瘫痪。路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的市民能够正常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的建设和扩张有赖于路网系统的强力支撑。路网能够加快城市建设速度具体体现在:(1)路网的发展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改善。(2)路网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如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发展。(3)路网的发展使得各地之间人才流动、信息流动加快,能够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4)路网的发展能够改善城乡结构,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5)路网的发展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增加收入来源。(6)路网的发展能够提高全社会生产质量。(7)路网的发展能够大大促进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推动人们的生活质量向高层次阶段迈进。

2. 路网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便利完善的路网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路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路网系统的发展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时,路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同时刺激经济的增长:当路网系统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时,就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倒拖“作用。从宏观角度来看,路网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能够沟通生产和消费。路网的优化使得运输条件改变,而运输条件的改变可以使流动资本从一个地区释放,在其他地方作为固定资本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运输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及其重要的一种要素投入,较好的运输条件能够提供较低的货运成本,使得企业服务的市场逐渐扩大,进而能够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从事和开拓大规模生产。发达的路网是一个城市招商引资的活招牌,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水平高、路网发达的地区会成为投资商进行工业选址的首选地点,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地区的发展,从而路网会为更快更好地实现当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服务。

二、老城区路网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老城区的城市规模、框架、道路以及基础设施等都已难以承载现实的容量,不能充分满足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而且居民对城市功能、城市建筑、城市环境与城市形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1、路网管理不到位,设施不完善。路网的管理不到位、设施不完善导致很多道路通车后,路面条件虽然得到了改善,但通行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路段上存在大量的豁口,车辆随意左转弯时,对面车道的车辆只能被动等待,且大量豁口的存在导致车辆随意左转弯时掉头现象非常严重,这是影响这条道路通行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交通设施不完善这一问题也是老城区路网中也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绿岛被踩出 “便道”;骑车的市民上机动车道与汽车抢道;交通信号灯久未启用;监控探头长期未安装;绿化植物密集高大,遮挡视线,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问题,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已经成为制约交通顺畅的主要原因。

2、断头路较多,道路现状症结多。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断头路得以打通,使得交通环境得到了有效地改善。但是仍有一些断头路以及缺乏前瞻性的道路规划建设,困扰着城市交通。设立环道转盘交通的初衷是使所有直行和左、右转弯车辆在交叉口不必停车,连续不断逆时针环绕运行,避免红绿灯管制时周期性的交通停滞。但目前随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数量暴增,非机动车辆在环道外侧绕行时,对机动车进出环道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旦交通流量过大时,很容易在环道上造成堵车。

3、公交线路的设置欠合理。公共交通方便的同时却造成了交通的拥挤,也无形中引导了人流往大市口集中,导致车流人流的混乱与繁忙。而一些路段公交线路分布很少,等车极其困难。在一些老旧城区、小区,公交没有及时延伸或运力不足也是我市公交面临的一个问题。

三、旧城区路网建设策略

1、科学布局,优化路网结构。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交通规划的要求,按照路网先行的基本思路和道路标准适当超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体现人性化设计的原则,科学规划城市路网,合理确定道路等级、设计车速、干道间隔、通行能力等。

2、打通断头路,解决交通瓶颈路段。对老城区内的断头路交通瓶颈路段进行改造。在交通量大,人流多的重点路段和广场修建地下通道或人行过街天桥,进一步解决交通瓶颈,提升区位优势。

3、畅通微循环,促使交通更便捷。小街小巷是道路体系中最小的类别,不仅承担了交通功能,也与小区、单位等出入口、内部道路紧密相连,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方便与舒适,与市民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路网密度一定要高。

4、调整土地规划类型,实现路网供需均衡

土地利用是区域的各种联系、交通建设、经济活动和人口在空间上集聚的表现。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指城市内部各种功能用地的比例和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影响、作用的关系。根据土地使用决定交通系统理论,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功能布局直接决定了城市交通系统,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源泉。从交通规划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决定了交通发生量和交通吸引量。所以,城市内部居民的出行方式、交通量和交通方式分布,基本上都是土地利用结构与利用空间分布的函数。土地的开发,其结果或是发生以该区为起点的新出行,或是吸引另交通容量无法满通需求。同样,城市交通系统也会影响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当交通需求超过现有的交通设施供给时,就需要采取交通管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增设环路,或者拓宽外侧原有道路等措施。

5、路网的规划建设应纳入建设周期的概念

一般老城区的改造和建设都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而目前的规划设计大多侧重远期规划实现后的状态,对整个地区路网的整体布局、功能设置也做了大量论证、分析、规划,但是对于中间环节的考虑尚有欠缺。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原有的村庄、道路水系都做了很大调整,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建设一个具有城市特征的城区。如果遵循滚动发展的原则,在建设周期内,应当充分考虑如何把对老百姓的干扰减少到最小,包括规划道路与现有道路的连接,规划水系与现有水系的沟通等等。

6、老城区改造应该是一个动态与滚动发展的模式

当老城区的改造全面展开时,有必要对老区道路网建设进行了全方面的规划,找出并修正路网中不合理的部分,提出与路网建设水平、交通需求水平及环境、土地等资源供应水平和城市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管理措施或交通政策,最大限度地实现老城区道路网的各种功能,促进交通系统与城区的社会经济协调配合,支持城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增加城区道路交通系统对未来的适应性,为实现区域内产业优势互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7、加快农村交通系统建设步伐。农村公路由县道、乡道和村道三级网络构成,谋划“通达通畅”工程,增加延伸覆盖,实现农村公路等级化,使农民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江锋.关于城市区域路网规划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1).

[2]叶磐.开发区路网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4).

对老师的建议意见范文2

珠三角地区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存在的劳资矛盾隐患和劳动关系问题既有自身的特殊性,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随着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对于其他区域平衡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力之间的关系,可以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一、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强资弱劳格局损害劳动者权益

在不少以订单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除了少数科技人员和高层管理者因拥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的谈判实力从而能够在劳资博弈过程中有一定的自,大多数普工在企业中并没有发言权,雇主常以牺牲他们的权益获得企业利益,拖欠、克扣、压低劳动者工资,工作条件恶劣引致工伤等情况时有发生。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不但挫伤劳动者积极性,更演化成冲突事件的导火索。

(二)就业不稳定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根基

珠三角地区较早形成了自由用工氛围,在强资弱劳的条件下,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用工自。在外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用工规模受制于国外市场波动而变得不稳定,员工流动性大。过高的员工流动性必然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积累,甚至反过来限制企业的转型升级。此外,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规避社会保险的缴纳义务,一些订单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使用多种途径逃避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呈现出短期化、合同不规范、条款空洞等特点,造成劳动争议频发。劳动关系不和谐又致使就业不稳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

(三)就业质量不高影响产业转型升级

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氛围和员工的稳定就业,企业只能靠榨取微薄利润生存,也就没有转型升级的人才基础和内生动力。而劳动者由于长期处于恶劣的就业环境中,工作待遇和劳动权益保障长期处于低水平,就业质量低和就业不稳定使得劳动者缺乏提高技能水平的动力,难以形成产业转型所需的人力资本聚集。这一方面致使产业转型升级缺乏大量高技能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另一方面,一旦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巨变带来的外部压力,就容易产生一系列劳动关系问题。

(四)用工环境不佳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珠三角部分地区工伤事件和欠薪逃逸频发,劳动争议不断,某些企业不愿承担相应责任,致使地区形象受损,影响区域整体用工环境。当劳动力供求发生变化,原有劳动力流出后难有新人流入补充,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对用工环境的要求更高,环境恶劣必将导致支撑经济发展的人才匮乏,地区发展后续动力不足。

(五)人力资源管理滞后制约劳动关系问题解决

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粗放,大多采取低成本管理策略,盲目追求低管理成本难免带来低管理效能,严重制约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发展。当劳动密集型企业面对的劳动者主体发生了重要变化,如果仍然使用20世纪末管理第一代农民工的制度和方式对待新生代农民工,则容易将隐藏的劳资矛盾显性化。

二、当前劳动关系矛盾冲突事件的成因分析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固化影响劳动力需求变化

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产业结构变化必将引起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就业结构决定于相关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亦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珠三角产业结构长时间没有主动升级而趋于固化,导致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出现结构性矛盾,无法形成产业和就业动态向上的联动机制,产业结构也丧失了优化能力。企业能够满足员工需求的能力不足,工人工资水平长期得不到增长,工作环境得不到改善,职业发展要求得不到满足;当劳动力供求双方差距达到一定程度时,劳资关系问题就不可避免。

随着近年来广东省提出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珠三角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已然发生变化,令产业升级转型与劳动者自身转型产生强烈反差。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加重了结构性失衡,不少农民工的技能水平跟不上产业升级的步伐,不仅影响其就业能力与岗位获取,影响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更影响到其利益诉求的实现程度和途径。当前劳动关系多发区域正是集中在需要升级转型的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型企业,多发人群集中在缺乏技能的普通农民工,这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长期固化密不可分。

(二)劳动力供给变化深刻影响劳资双方力量对比

2004年我国沿海地区开始反复出现的“民工荒”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深远。从供给主体角度看,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劳动力供给总格局的改变,在此一大背景之下,劳动者群体自身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其中尤以农民工群体的分化最为显著。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改变着劳资关系的现状与未来,他们既存在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自身又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更多的祈求。

目前,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庞大并且分布集中。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0年广东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在广东约2300万的农民工中,上世纪80、9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有1978万人,占全省农民工总量的75%,其中高达92%的新生代农民工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以深圳、东莞、广州、佛山四市最多;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分别占55%和42%。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程度、思想意识、人格特质、打工目的、城市认同感、生活方式、工作期望、与农村家庭的经济联系等方面与老一代农民工迥然不同,因而在就业动机与利益诉求上存在重大差异。前者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较后者有明显提高,70%—80%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初中到高中学历,还有20%的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他们身上呈现出主体性、流动性、双重性和边缘性等四大群体性特征,表现为:追求个人自由,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更倾向于体面的工作;价值取向务实,就业随意性较大、稳定性较差;具有工人和农民的双重身份,处于由农村人向城市人过渡的过程中,对城市生活的期望值高;在城乡两端都处于某种边缘化状态。

可见,新生代农民工既面临着工资待遇低、制度性歧视、身份认同危机、劳资关系失衡等生存问题,又面临着户籍制度使其在就业、养老、医疗保障、子女教育、文化设施和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不能获得与城市户口的居民平等的权益保障的制度困境。随着城乡一体化和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以及农民工群体内部出现的明显的结构性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并必将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该群体具有的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新特征、新诉求及新问题,经过累积和叠加已经开始引领劳动关系问题的最新动态和走向。这就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成为影响珠三角劳资双方力量对比的关键因素。

(三)公共产品供给缺失严重影响劳资问题的有效解决

由于中国特殊国情和劳动关系领域准公共性特点,转型时期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比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仍未打破、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等)深刻影响劳动力市场的高效运行,而劳动立法滞后和执法力度不足,又致使劳动合同不完善、收入分配不均、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力等严重问题的普遍存在。

政府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职能缺位是劳动关系领域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缺失的一大表现。劳动关系协调与劳资协商机制不健全,政府治理劳动关系的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劳动法制不够完善,企业工会组织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尚待改进,职业技能培训与市场脱节。现有的相关政策指向性不清,政策效能不高,导致劳动力供给和需求错位难以调整,无法形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互动的联动机制,严重制约劳动关系问题的有效解决,公共服务体系很不完善是转型时期劳动关系面临的特有的制度困境。

(四)企业内部人员管理粗放影响劳资关系的改善

珠三角地区原有的“三高二低”,即高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低成本、低附加值的粗放型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企业短视趋利性严重,一般都选择低成本发展战略。但是,盲目追求低成本战略难免使劳动者的权益受损。目前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主要由居于强势地位的资方作为主要供给者,劳资冲突加剧揭示出企业原有粗放型管理理念与现实可承受力之间的差距。

在落后管理观念的驱使下,企业管理的基础薄弱,人力资源管理只是停留在雇用、解雇、工资福利管理等最初级的阶段上。企业过分相信以罚代管,过分依赖约定俗成的管理惯例,没有重视中国大陆法制的进步,没有注意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劳动者的利益诉求已经趋向多元。企业忽视内部规章制度建设,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难以达到协同和互补效应;忽视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重使用,轻培养;重招聘辞退,轻留人留心;重短期利益,轻长远打算。一旦出现劳动关系矛盾纠纷,不仅劳动者权益受损,企业也将处于不利地位,用工管理成本会大大提高。

三、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冲突事件的对策建议

(一)以宏观政策保证劳动力市场稳定规范运行

强化政府在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一是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渐形成人口合理流动与产业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二是调节产业结构和改善用工环境。已有研究表明,面对能源、原材料价格和工资的上涨,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中间投入品使用的技术效率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因此出台更多引导企业转型、规范企业雇佣行为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三是进一步督促《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和制度落实,保障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民利、劳动报酬权益和职业发展机会。四是重点关注劳动关系集中的区域、领域和人群,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诉求和问题的积累可能对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工家庭幸福及其个人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出发,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为目标,以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环节——就业培训、住房、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为重点,通过改善公共产品供给来优化人力资源的宏观配置。

(二)以劳资协调机制实现双方利益的动态博弈

西方工业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纷纷减少政府对劳资关系的干预,但前提是已经具备健全的劳动法律和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而我国当前劳资关系中劳动者仍处于弱势地位,决定了劳动者和雇利义务的平衡只能建立在偏重对劳动者的权利保护上。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劳动法律方面不断出台新的法律法规,社会保障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劳务派遣、双重劳动关系等缺乏专门性适用法律;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转移不畅;劳动监察力量薄弱等。因此,政府应增强在劳动立法、执法、监督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一种有利于劳资双方自主协商和公平博弈的机制与环境,实现双方力量与利益的动态均衡。集体协商是劳资关系双方沟通协调的基本形式和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劳动者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应加快推进企业和行业层面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以政府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积极、适度的干预和介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三)以劳资主体培育形成劳资问题的化解机制

劳动关系事件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但这未尝不是改善劳动关系的良机。从企业角度看,劳资冲突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难以估量,已经成为其生产经营中面对的最大风险和挑战,而缓解劳动关系紧张的各种尝试显示出企业被“倒逼”进行管理升级的可能性。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应该是建立在企业转变自身管理思路、重新定位竞争优势之上,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摆脱“规避”心态,积极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和新规则,为解决劳资冲突奠定微观基础。从工会角度看,其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具备明显的组织优势,应当成为劳动关系建立、调整和规范过程重要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为此,应继续推进工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改善基层工会组织,大力发展行业/产业工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切实监督企业对《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立法的贯彻落实,尽可能将劳资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防止劳资纠纷演化为恶性事件。从劳动者角度看,努力提升自身人力资本存量是改善现有劳动关系的必要条件。应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从业禀赋,熟练运用法律制度资源主张权益,增强同企业谈判时讨价还价和博弈能力,唯此方能带来职业晋升和涨薪,实现自身的转型。

对老师的建议意见范文3

【摘 要】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改变与病程、糖代谢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听觉oddball 序列刺激的诱发电位方法对50例糖尿病人及30例健康老人进行测试。MMSE评定两组认知功能。结果 老年糖尿病人在记忆力、注意和计算力、定向力较对照组降低;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并腔隙性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比较P300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300波波幅显著降低,糖尿病组P300波潜伏期和波幅与病程长短、糖化血红蛋白及有无高血压无明显相关。结论 老年糖尿病人比正常老年人P3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300波波幅明显降低,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可能是P300波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糖尿病;老年人;P300认知电位;认知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300 cognitive potentialsinelderly diabetes and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30 control elderly subjects were tested on auditory induced potential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mplitude and latency of P300 between patient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atients with lacuna infarction and patients without lacuna infarction were also found. Amplitude and latency of P300 in patients were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disease course, glycated hemoglobin and hypertension.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latency delays and amplitude reduction of P300 was much more obvious in elderly diabetes than in healthy elderly people and lacuna infarct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Elderly;P300 cognitive potential;Cognitive function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在认知功能方面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的大脑功能障碍,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还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事件相关电位P300是目前评定认知功能的一项比较客观、敏感、特异的检查手段,能客观反映注意、记忆、理解、思维及智能等认知能力。本研究通过测定老年糖尿病人和正常老年人P300认知电位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了解老年糖尿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与病程、糖代谢及并发症的

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糖尿病组 为我院住院疗养的老年糖尿病人,共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60~80岁,平均70.6 岁;病程1~27年,平均8.9年。糖尿病的诊断按1985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的报告为标准,所有病人听力良好,无神经精神疾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同时测血尿常规、血生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眼底、心电图、颅脑CT或MRI等检查,其中29例有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21例有高血压病史。依据检查结果疾病组分成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脑梗死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63~80岁,平均71.3岁,病程3~27年;无脑梗死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60~79岁,平均69.7岁,病程1~22年。

1.1.2 对照组 健康老年人志愿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61~76岁,平均69.2岁;听力良好,既往无神经精神疾病史,内科和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血生化、血糖正常。

1.2 测定方法 检测在隔音屏蔽室中进行,受试者取卧位,全身放松,闭目保持觉醒状态及注意力集中。实验前向受试者详细介绍检查目的和实验过程,要求在两种音调中识别出高音调的声音(靶刺激)并立即按键,先进行预试验,待其掌握后再进行正式实验,按键误差不超过3次。

采用丹迪keypoi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按国际10/20系统电极安置法,记录电极置于Fz,Cz,Pz点,参考电极置乳突,接地电极置FPz,电极与皮肤间阻抗

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评定两组的认知功能:总分30分,其中定向力10分,即刻记忆力3分,注意和计算力5分,延迟记忆力3分,语言能力9分。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x±s表示,检验用t检验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的MMSE得分(表1)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定向力、注意和计算力、延迟记忆力、即刻记忆力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P300潜伏期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Fz,Cz,Pz 3个引导点P300潜伏期分别进行比较,经t检验均有显著差异,而糖尿病无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表2)。

2.3 P300波幅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Fz,Cz,Pz 3个引导点P300波幅分别进行比较,经t检验Cz,Pz点有显著差异,Fz点糖尿病组P300波幅虽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Fz,Cz,Pz 点均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比较Fz,Cz点有显著性差异,Pz点无显著性差异,但脑梗死组偏低(表3)。

2.4 相关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P300潜伏期和波幅与糖尿病病程长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糖尿病组有高血压病者与无高血压者P300潜伏期和波幅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2],然而P300 认知电位作为一种研究认知障碍的神经电生理方法已逐渐被心理专业所重视,P300波能客观定量早期的测定认知水平,P300潜伏期及波幅反映受试者对信息加工处理的速度和能力。有人对比60岁以上非糖尿病人和糖尿病人发现,糖尿病人存在脑电图节律的广泛减慢及P300波潜伏期延长和波幅减低[2]。本研究表明,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P300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300波波幅显著减低,同上述报告结果一致,提示老年糖尿病人存在明显认知功能障碍。

对轻度认知功能的损害有退行性、血管性之分,其认知缺损的差异,前者主要是记忆力、思维等缺损;而血管性认知功能损伤则是单纯的执行功能损害而记忆功能完好[3] ,本组MMSE评分老年糖尿病人在记忆缺损较明显,注意和计算以及定向力也较对照组下降;老年糖尿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及老年退行性变有关,为混合性损伤。

本研究显示,糖尿病组P300波潜伏期和波幅与病程长短、糖化血红蛋白及有无高血压病无明显相关,但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和无脑梗死组比较P3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而糖尿病组无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P300波潜伏期和波幅改变无显著性差异。有研究报告,无症状脑梗死患者P300波潜伏期延长,且与回忆、分类等认知功能明显相关[4]。以上结果表明腔隙性脑梗死是老年糖尿病人P300波潜伏期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Worrall G.Effect of type Ⅱdiabetes mellitus on cognitive fun-ction.J Fam Pract,1993,36(6):639-643

2 Mooradian AD,Perrymank,Fitten J,et al.Cortical function in elderly Non-insulin-depent diabetic patients behavior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ies.Arch Intern Med,1998,148:2369-2372

3 郭起浩,陆骏超,洪震,等.神经心理测验区分退行性与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4):405-406

对老师的建议意见范文4

一、立足区位优势,实现战略定位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的准确定位是老城区发展的关键,要根据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则,准确定位,合理分工。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区域分工来源于区域的专业化,由此产生分工效益。任何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都是有限的,它是区域分布结构和功能结构所决定,是历史形成的,是受许多客观条件制约的。一个区域要参与城市竞争并发展,必须明确自身的区域特色与优势,确定本区产业发展方向,即不一定发展最高最新的产业,但应该发展最适合自己的产业。区域与区域之间应相互错位发展,否则一个区域的发展就可能陷入四面出击、个性多元、心无定数的被动局面,甚至丧失竞争力。

当前,我国许多老城区经济上面临的困境,实质上是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困难密不可分。四方区聚集着大量的传统纺织、机械行业类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传统产业相对衰退的问题;四方区30多万人口中绝大多数是产业工人。母体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职工的收入和购买力,目前四方区的社会购买力,特别是社会消费零售额在全市是最低的。因此四方区在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中,不能象中心区域那样,以现代商贸、金融、旅游、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四方区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定位,重视研究在哪些环节上自己具有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并发展这种优势,发挥好局部中心的功能。将重点放在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汽车服务贸易产业上,是相互错位发展的措施,是走独特发展之路的选择,有利于增强青岛市在汽车产业上的配套能力。

四方区实现战略定位创新,发展汽车贸易还体现在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势上:其一,全区处于青岛城区的中部,一批出入青岛城区的道路纵贯全区;胶济铁路沿区穿过,有青岛最大的铁路散货站;海岸线毗邻青岛港码头,西部海岸可以发展成为港口基地;与青岛国际机场有高速公路相连,这些都为发展汽车服务贸易提供了点对点,端对端十分便利的条件。其二,几年来,四方区以交通路域优势为依托,发展了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路域经济,建设了沿重庆南路至温州路的青岛市汽车服务贸易大道。重庆南路的汽车配件经营店和汽车销售店已达到300多家,年营业收入16亿元。其中青岛的最大的两家汽车配件市场以及旧机动车交易中心云集于此;与重庆南路相接的温州路早已成为青岛市有名的机电和摩托车配件一条街。这一切都为汽车贸易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条是则是以捷达机电商城、双山货运配载市场、双山油品市场、四方闲置物资交易市场等为中心的308国道专业批发市场走廊。目前汽车贸易大道知名度骤升,吸引力增强,招租价格在半年时间里虽已增长了近一倍,但汽车品牌销售商还是纷至沓来。一些国内外生产厂家指定其销售商在此选址建店,否则将拒绝提供权。能够在汽车贸易大道上争得一个位置已成为商家品牌竞争与服务的一个重要砝码。四方区这些发展着的专业化市场和汽车服务贸易走廊,正在产生着瑞典社会学家谬尔达尔(Myrdal,1957)提出的循环积累因果效应,它们发展的前景和空间是十分巨大的。

二、 摸准产业集群脉搏,做好汽车贸易与区域经济结合的文章

四方区在发展汽车贸易中进行了以下分析: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使中国汽车消费需求猛增。青岛市的分析,居民对家用轿车需求量在逐年增加,2003年轿车的保有量已达到15万辆,同时,各行业的各类汽车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需求迅猛发展,势必形成大的汽车产业集群, 并产生了汽车产业服务贸易的巨大潜力,大大提高服务市场的容量。这对一个地区发展汽车服务贸易业是难得的机遇。

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在他的“产业集群理论”中提出,区域经济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两个基础条件:一是生产系统;二是产业链。其典型的例子是汽车工业。汽车产业中存在着能够进行垂直分离的生产系统,可通过精细的劳动分工,来完成制造过程;产业链条从设计、采购、制造到分销、运输、仓储、维修、服务,涉及到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最终用户等价值实现过程,非常之长。

青岛市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形成以轿车、卡车、客车、专用车为核心的汽车产业群发展规划。围绕这一战略,四方区确定努力融进青岛市的汽车集群产业链中,以各类核心汽车企业为龙头,发展汽车产业服务贸易,通过销售网络把汽车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且组成由售后服务、零件供应、信息反馈等连成一个整体的价值和功能网链,改变四方区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实践是,立足于“汽车产业后市场”的现状,作好汽车贸易与区域经济结合的文章。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有赖于市场,而市场则来源于服务,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将意味着汽车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失利。目前,消费者对汽车售后服务反映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维修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收费混乱、配件假冒伪劣等方面。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改变汽车售后服务的方式,发展4S形式,即整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技术信息反馈四位一体。从售后的修理转向汽车的定期维修保养,注重对用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只有这样顾客汽车消费,才能买得放心,用的舒心,汽车服务贸易市场才能繁荣。四方区基于这种认识,大力吸引国内外著名汽车生产厂家落户四方,集中兴建4S专卖店,建立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

其次要改变汽车消费市场的单一环境。汽车产业能否持续发展,不取决于制造能力有多大,而是受制于汽车的消费环境。而在汽车的消费环境中,用户能否得到完善的、多样的、综合性的服务,至关重要。因此所谓“汽车产业后市场”,即指汽车销售后的重要环节。各种非价格因素如营销、服务、贸易等都将成为综合素质竞争的有力武器。除专卖店外,各种形式的汽车大市场、汽车超市、汽车维修中心、二手车市场、汽车旅店、汽车俱乐部和汽车租赁企业都将促进汽车消费环境的变化,最充分地满足人们对汽车消费的各种需求。

立足于完善的、多样的、综合性的服务,四方区在汽车贸易大道建设中引进诸如普利斯通轮胎、美国3M汽车美容、日本黄帽子汽车用品超市、星火汽车玻璃等国内外著名汽车美容、维修、养护及零配件厂商。全方位地做足汽车经贸的文章。立足于满足人们对汽车消费市场的各种需要,四方区建立了国内二手车交易市场,即青岛中嘉汽车交易置换广场项目。此项目是商务部在上海、厦门、青岛3个城市进行的旧机动车交易试点经营场所,它将一改旧机动车交易的独家垄断经营模式,为二手车交易置换提供全新的经营方式。交易中心的管理系统将与青岛市车辆管理所联网,以确保交易车辆的合法性。经营范围包括车辆的置换、典当、拍卖、租赁、维修、汽车俱乐部等。随着国内二手车交易高峰期的到来,交易置换广场将以其巨大的潜能成为汽车贸易的经营大户。

此外,汽车贸易城内还规划了汽车检测线、试车场、汽车超市、酒店、宾馆及公安交警、工商、税务、银行、保险、评估等一条龙服务区,为开展汽车贸易提供了便捷周到的服务。

三、进行品牌经营,把汽车贸易做大做强

作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体现在汽车服务贸易方面是规模连锁、品牌经营、完善的销售网络、方便的服务体系等。汽车工业是重工业中涉及时尚的行业,因为汽车品牌代表着厂家的形象,也代表着用户的形象,好的品牌是通过产品与服务提供的,它可以创造牢固的客户关系,赢得顾客信赖。汽车服务贸易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是要注重品牌经营。

四方区在发展汽车服务贸易的过程中,牢固树立建精品市场、卖名品汽车意识,围绕树品牌的思路,从规划、建设、配套服务等各个方面力求高起点、高标准,将国内外汽车名牌尤其是世界性品牌汽车销售商作为招商重点,加大直接招商和专业招商力度。在招商引资、投资兴建过程中,全部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虽然经历了登门请客、等客上门和择客入门等由难到易的发展阶段,但品牌意识始终贯穿其中,没有因追求一时的短期效益而降低招商档次。与此同时,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做好全过程服务,在土地、规划、施工、城管、道路、交通等各个环节明确专人负责及进行协调,不仅加快了工作进度,更让投资者体会到政府实实在在的服务。目前,汽车贸易大道上已建成宝马、丰田、菲亚特、标致、大众等一批4S品牌专卖店,正在建设的青岛市汽车贸易城一期(占地面积239亩)汇聚了通用别克、雪铁龙、戴姆勒・克莱斯勒、三菱、日产、标致、本田、现代、起亚等十四个品牌的4S专卖店,2004年春节前建成开业。同时国内一汽、东风、上汽、长安、东南、奇瑞、猎豹、瑞丰、中华、吉利等品牌店也在筹建中。

对老师的建议意见范文5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杭州 31005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期望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探讨健康与长寿的秘诀成为许多学者永恒的研究主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永嘉县93位健康长寿老人(指80岁以上)的生活方式进行深入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饮食习惯、身体活动情况、睡眠状况、吸烟饮酒习惯和心理状态。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农村老年人生活方式对健康长寿的影响,探索健康长寿秘诀。

[

关键词 ]生活方式;健康长寿;农村;老年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期望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的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张江华等学者(2012)从身体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况、运动情况以及吸烟情况等方面对百位长寿老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他得出结论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健康长寿的保证,想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就必须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1]。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做过大量研究,提出影响健康长寿的五大因素包括生活方式(60.0%),社会因素(10.0%),气候环境(7.0%),医疗条件(8.0%),遗传因素(15.0%),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对健康长寿具有重大的影响。温州市永嘉县作为浙江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是目前浙江省拥有百岁老人最多的县。因此,笔者通过对永嘉县93位健康长寿老人(指80岁以上)的生活方式进行深入调查,以此来探讨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枫林镇和岩头镇健康长寿老人(指80岁以上)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3份,其中男55例,女38例;年龄范围为80~104岁,90岁以上占27%。访谈对象25例(90岁以上),包括3例百岁老人。

1.2方法

制定问卷调查表和访谈提纲,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老年人生活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状况、膳食、运动、吸烟饮酒以及心理状况。

2、调查结果分析

2.1健康状况

进入老年期以后,人体组织结构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现障碍,身体健康状况大不如前,但其中许多慢性疾病都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的退行性疾病。调查中68.8%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类型的慢性疾病,其中以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疾病为主,大部分老人还表现出耳背,老花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虽然患有慢性疾病,但61.3%的老年人仍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较好,他们心态良好,乐观地看待疾病与死亡,平静地接受衰老带来的一系列退行性疾病。

2.2饮食习惯

姜华(2014)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百岁老人三餐都很有规律,荤素有度,定时定量,咸淡适宜,且大都吃到七八分饱,合理膳食造就了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之道[2]。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就餐时间都比较规律,他们早餐时间是在5:30~7:00,午餐时间在10:30~12:00,晚餐时间在16:30~18:00。根据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作息规律,老年人用餐时间较年轻人而言会提早一点。由于老年人肠胃消化功能已大不如年轻人,睡前吃夜宵会增加肠胃负担,危害健康,因此建议老年人睡前不宜吃得过饱。此外,合理的饮食习惯除了就餐时间规律外,还要充分考虑饮食口味和营养搭配,调查对象中51.6%的老人日常饮食中荤素搭配都比较合理,大部分老人口味都比较清淡,很少吃煎炸油炸高热量食物和辛辣的食物。但是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普遍会自己腌制咸菜,大量研究表明腌制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对身体危害极大,因此并不提倡食用腌制品。科学研究表明,老人想要身体健康,应该注意食物种类的多样性,这样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才能齐全。

2.3生活方式

2.3.1身体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对于65岁及以上的成人,身体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活动、步行、工作以及家务劳动等[3]。调查对象均为8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大部分老年人的身体活动主要为交通往来(如步行或散步)、家务劳动、日常生活中的休闲时间活动。全部老人每日身体活动时间都达0.5小时以上,达到每周至少210分钟以上身体活动的目标。

2.3.2睡眠状况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所患慢性疾病也不断增多,疾病不仅造成老年人身心的痛苦,导致老年人睡眠质量下降。调查对象中有60.2%的老人表示自己的睡眠状况较好,39.8%的老人认为自己睡眠状况一般或差。尽管老年人夜间睡眠质量大不如前,但事实上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并没有减少,许多老人都会选择在中午睡个午觉,将晚上少睡的时间“补回来”。

2.3.3吸烟饮酒情况

调查对象中有20.4%的老人会吸烟,而且都是男性,有一些老人表示自己年轻时抽烟,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逐渐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因此现在已经成功戒烟。值得关注的是,调查发现岩头镇许多老人还会自己种植、制作并吸食土烟,有一位老人表示自己从年轻开始就一直抽自己做的土烟。种植烟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非常普遍,但现在已经逐渐淘汰,虽然没有研究表明吸食土烟对身体健康有极大危害,但笔者仍不提倡吸食土烟。21.5%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饮酒,主要为男性,他们大部分都是喝白酒和自家酿的米酒,也有一些老人会喝点药酒调理身体,养生保健。他们每日摄酒量大部分都在50ML左右,均在健康饮酒范围之内。

2.4心理状况

86.0%的老人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觉非常满意,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子女较多,大部分都在5个以上,子女十分孝顺,时常会来看望他们。许多老人家里甚至已经是四世同堂,子女孝顺,老有所养,尽享合家欢乐。另一方面,老人自身性格比较开朗随和,邻里关系和睦,人际关系和谐。同时他们的心态都比较乐观,对疾病和死亡坦然接受,不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现代医学也发现,人类许多疾病都与心理状况有关,紧张、愤怒、悲观等不良情绪容易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尤其是对老年人影响更大,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4]。因此老年人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显得格外重要。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永嘉县93位健康长寿老人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健康长寿的秘诀:

3.1合理膳食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遵守“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不暴饮暴食,每餐7分饱,晚餐也不宜吃得太晚,在下午6时左右完成为宜,这样有助于老年人肠胃消化,营养充分吸收又不会发胖引发高血脂;睡前不宜吃得过饱,否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加重肠胃负担;饮食要荤素搭配,咸淡适中,保证营养均衡。另外,老人不宜吃得过于清淡,应该适当吃点肉补充蛋白质和脂肪,以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首选为鱼肉和鸡肉。

3.2适量的身体活动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不用剧烈运动但是要保持每天0.5小时以上的运动量,可以选择散步,家务劳动和种花草等休闲活动。爱劳动、爱运动在长寿的后天因素中起重要作用,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3.3充足的睡眠

科学研究表明老年人10点以前入睡,早上6点以前起床为佳,这样有利于身体机能和细胞修复,自我调节,充足的睡眠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

3.4戒烟限酒

吸烟不仅使人成瘾,还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引起肺癌等多种疾病,坚决杜绝烟草,要从年轻人开始做起,因此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与引导。如若戒烟较困难,可以慢慢减少吸烟量或者借助烟草代替物直至完全戒除。酒可适量饮用,但切忌过量饮酒,过量饮酒容易伤肝。此外,还应该有选择的饮酒,注意不要喝高度烈性酒,低度白酒、药酒、水果酒(如葡萄酒、杨梅酒)等要有节制。

3.5心态平衡

人到晚年要做到心胸开阔,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性格,不发脾气, 少与人发生争执;要平静乐观地看待疾病与死亡,不患得患失,不杞人忧天,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此外,还要积极搞好各种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上下辈关系和邻里关系,和睦的人际关系是老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张江华,刘昆,王景新.生活方式与健康长寿相关性研究——文登长寿之乡百位健康长寿老人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荟萃,2012,27(12):1083-1085

[2]姜华.山东省乳山市百岁老人长寿因素调查与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2012.53-68张玉琪.老年人的心理与健康[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6):194-195

[3]刘丽芳,曹璐.亚洲国家不同人群身体活动现状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19-123

对老师的建议意见范文6

近些年,随着经济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高血压也成为了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大的危险因素[1]。近年卫生部等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发病率是18.8%,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1.6亿[2]。目前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国际上也发表了许多高血压防治指南,但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控制仍未取得理想的效果[3]。本文对本院收治的200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其中全科医学管理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三组,其中全科医学管理组(A组)667例,常规药物管理组(B组)667例,对照组(C组)666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调查病史及家族史,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高血压诊断及分级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4-5],见表2。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高血压常规处理,即予以常规药物降压治疗。常规药物管理组在常规用药指导的基础上由专业人员负责监管患者服药,并定期随诊调整患者用药方案。全科医学管理组在常规用药指导的基础上采用全科医学个体化管理,本组患者由经验丰富的医师依照患者具体个人情况制订个性化全科医学管理方案,并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制订专业干预计划及健康教育,每2个月举办1次高血压病防治知识讲座,给高血压患者发放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读物,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6-7]。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随访1年,随访时询问并记录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同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干预前三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患者的收缩压均较干预前降低,A组舒张压较干预前降低,A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B组及C组,B组收缩压改善情况优于C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三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三组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