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郑愁予范例6篇

雨说郑愁予范文1

关键词:古典意象 现代性抒写 孤岛意识 郑愁予 《错误》

《错误》中的主要意象有“江南”、“莲花”、“东风”、“柳絮”、“春帷”、“归人”、“过客”等,他们都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对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古典美的意象。但是作为台湾现代诗坛中现代派的代表人物,郑愁予则通过化用古典诗歌意象的现代技法,表现出他对于客居台湾这座孤岛的现代性思考。

一.郑愁予深厚的国学积淀,用古典意象勾勒出三月的江南。

童年时期的郑愁予在逃难途中,仍由母亲教读古典诗词,他可以说是在中国古典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文人。他自己就曾说过:“我从小喜欢国文,当时已看过多部小说,还读了很多旧体诗词。”《错误》在九行的短小篇幅中,连续用十五个意象。而这十五个意象每一个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为文人刻画,但凡我们提起这个意象的名称,基本上都能说出其代表的古典情结。诗一开篇,就写到“江南”。它是屈原《招魂》中写到的凄婉哀伤,“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它是古乐府《江南曲》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令人沉醉与神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江南美得如梦中的天堂,让远去的游子,无限低徊伤感。“容颜如莲花”,在古典诗词中也颇为常见。白居易的《忆江南》和《长恨歌》中都有写到,“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粉嫩的莲花自然如同美人的脸面,但是其花开花落又预示着美人容颜的易逝。说到“东风”,我们自然而然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东风无力百花残。”“柳絮”是《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春帷”是周邦彦《满江红》笔下的“揽衣起、春帷睡足”的闺中女子。“窗扉”是陆游《院中偶题》中“画船欲解还归卧,寂寂窗扉听鸟声。”“归人”是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过客”是元代侯善渊的《益寿美金花》“获取或来如过客。”“意象经营独具江南特色和中国风味,有着中国诗的固有魅力。”他自己也说:“尊重传统也不可或缺。”一连串的古典意象进入诗里,仿佛一首怀咏江南的小词小令,营造出一种朦朦胧胧的古典美,具有其早期诗歌的传统性特征。这也就是有的人认为在读了他的诗后,认为他“是台湾现代派中的婉约派”

二.化用古典意象,拉开审美距离,凸显诗歌张力,现代诗歌技法的应用。

“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是本首诗的诗眼,两个古典意象是传统的,在相隔千年的历史之后,进入现代诗中,时间的距离,给本诗增添了大量的留白空间,再经由现代的读者的品味,自然就产生了无限的联想。“开落”是生命的开始和结束,是个体存在的自然状态,是不可逃离的宿命。这就表明,本首诗不是简单的情感状态描摹,而是对于存在的思考,逻辑的理性思维是现代人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窗扉紧掩”,本是中国传统闺怨诗的象征,但郑愁予在这里,只是化用了闺怨诗中人物的情感。在现代这个“不再相信”的社会状态之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无处不在,将心灵之窗紧掩的又岂止是闺中妇人,所以在此处,更深层的表现出现代社会中,人是孤独存在的个体,周围都是紧闭着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是无法相互信任,更无法走进彼此的心。“归人”与“过客”,是一种生存状态的两个对立面。“对立”一方面代表着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另一方面意味着,双方之间不可抗拒的距离。对立与同一,拉开了审美的距离,增加了诗歌的张力。结合前文来看,“过客”一方面与前文铺垫的温婉江南和等待的闺中女子,形成背离,另外一方面也颠覆了传统的期待,造成了读者与文章的距离感。现代文学作品,通过隐喻、象征、留白等手法,造成其表现的情感的隐秘性,距离感与作品张力是其诉求之一。

三.身世飘零的孤岛意识,是其现代性的抒发。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是“春闺诗”、“游子诗”,但是,要真正探寻到诗歌的深层含义,就得透过诗的表面,进入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探讨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一九四九年,郑愁予一家人随逃离大陆去台湾。在那里,等待这样一批新台湾人的,不是重返家园的希望,而是与当地土著的激烈矛盾冲突,是对故土的无限怀想,是对身世飘零的虚无感,是背离故土又无法走向新世界的“孤岛”意识。郑愁予的童年及少年时期都是在路上漂泊着的。“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他的童年随当军人的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抗日时期随母亲转转各地避难,抗日胜利后到北京,1949年逃去台湾。”不过十几年的光景,却跑遍了大陆及台湾,这样的身世遭遇奠定了郑愁予诗歌的感情基调。《错误》发表于1954年,是他到台湾后的5年,五十年代的台湾正处于“白色恐怖”时期,是两岸对峙最为严重的阶段。而大陆似乎还是他记忆中的那个江南雨巷中的梦。在台湾无法安身立命的郑愁予,无限的向往着已经是他乡的故乡。大陆对于他来说,正像洛夫在《边界望乡》中写到的一样,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所以《错误》所营造出来的意境,虽然是如同中国古典女子那样的温婉,但却也是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是朦胧的。往前一步是隔海相望的故土,但是退后一步却也不是根深蒂固的新的家乡。置于这种尴尬境地的郑愁予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孤岛”意识,这种身在台湾望大陆的孤岛意识。从社会现实上看,孤岛意识产生的缘由是被祖国大陆所抛弃而流散,在台湾被当地人所憎恶,从而面临着生存的两难境遇,既不能回到大陆,又不能在台湾安身立命,犹如陷入孤岛。

当无家可归的孤独寂寞无限放大张开,人生命中的故乡难以接近,越是靠近反而越容易发现,“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那不是真实,是虚无,这也就是现代人的处境。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出“人的存在,就像糖浆那样,它既不是坚固的、不变的,也不是完全像水那样无定型、那样离散;而是又粘又软,又兼有一定的执着性。……存在本身就其本性而言就是含糊暧昧、模棱两可的。……有时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把握它,但其实难以把握。”人的存在是一种虚无,它是看起来可以把握,但是当你真正走进的时候,却发现他又是无可琢磨的。他又强调:“人的意识的否定作用使我们和现实世界相隔离。所谓意识的否定作用,就是意识的虚无化。他认为虚无就是超越于一切现有的事物,即超越存在。”现代社会中既然人与人之间是难以沟通的存在状态,那么就很容易在这种孤独感中,人的意识开始虚构出一个与客观世界相反的主观世界,但是当这种虚无消失,本就存在的客观就给人以更加致命的一击,所以这首词读得越深刻,越是发现它的震撼力。郑愁予曾经说:“作为诗人或者是艺术家,现代意识远远重于现代主义。”他强调说到:“现代意识则是指时时刻刻转到更前面别人没有发现的位置。”在他写这首诗的第二年,他加入现代派诗社,开始了进入现代诗歌的创作时代。这种现代性不仅是体现在现代技法的运用上,更是抒发了现代性的思考,也就是现代意识。

郑愁予的诗歌创作大致分为具有传统性的和现代性的两类。而写于1954年的《错误》,可以看做是其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之作,兼具传统性与现代性。大量的古典意象进入诗歌,并经过现代技法的化用,深层次的表达出其具有孤岛性的现代意识。因而杨牧才认为:“郑愁予是中国的诗人……而且是绝对地现代的。”

参考文献:

[1]郑愁予著,《郑愁予诗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李旭初主编,《台港文学》,华中师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金涛(台),《中国艺术报》。

[4]潘亚暾主编,《台港文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古继堂(台),《台湾新诗发展史》,文史哲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八年版。

[6]洛夫(台),《洛夫诗选》,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

[7]高宣扬(香港),《萨特传》,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6年版。

[8]高宣扬(香港),《存在主义概说》,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2年版。

雨说郑愁予范文2

鹧鸪作为一种意象,在送别诗中经常见到,借以渲染和烘托离愁别绪。如唐代张籍的《湘江曲》中说:“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末句写茫茫的白苹遮住了远去的征帆,和鹧鸪的啼鸣静动相应,深深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和怅惘,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鹧鸪叫声悲婉凄切,后多用“鹧鸪啼”、“闻鹧鸪”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清代尤侗的《闻鹧鸪》中说:“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诗中写困顿不堪的征人在夕阳西下时,偏又听到了鹧鸪的啼鸣声。最难以忍受的还是前路的重重关隘,使人无法前行,而鹧鸪不知疲倦地啼鸣,更增添了征人的凄苦与怅惘。

鹧鸪喜爱雌雄对啼,也有诗人借鹧鸪来描写青年男女的情爱,象征爱情和美。温庭筠《菩萨蛮》中的“双双金鹧鸪”,李珣《菩萨蛮》中的“双双飞鹧鸪”,顾夐的《河传》中的“鹧鸪相逐飞”都是男欢女爱的象征。

古诗词中的“鹧鸪”有时是乐曲的名称,有两种情况。一种指当时流行的乐曲《鹧鸪曲》,曲调哀婉清怨。为这个曲子写的词,大多抒发相思别恨。如唐代郑谷的《席上贻歌者》:“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诗人的思乡之心早已被歌声撩动,如果歌者再唱《鹧鸪曲》,诗人会更加不能自已,深深地透露出诗人客居异乡的羁旅之情。另一种指歌唱男女爱情的《鹧鸪词》,如宋代周紫芝的《鹧鸪天》(下阕):“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昔日欢聚的回忆,一个调弦抚瑟,一个拨动炉香。在这无限温馨的情境中,又同唱欢快的鹧鸪词。可是这个和谐的生活场景已成为过去,更加衬托出今日的孤栖寂寞。晚唐诗人郑谷尝赋鹧鸪,原诗是“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时,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首联概写鹧鸪的形貌流品习性。颔联是诗眼所在,“雨昏”、“花落”的春暮,鹧鸪声繁而凄切,这样的气氛描写为后面游子佳人的心理感受作了烘托。颈联写游子闻鹧鸪之啼而伤心落泪,并由此而想象佳人独居,也会因唱罢鹧鸪曲而愁眉不展。尾联又进一步从环境上加以渲染,在那辽阔的湘江边、寂寞的苦竹丛中、日暮黄昏之时,令人不堪再听的鹧鸪声偏是你一声我一声相呼相应,这就更加重悲凉情绪。郑谷这首诗善于运用气氛渲染和环境烘托,创造了一个鹧鸪声啼客子愁的迷茫境界。他也以此诗而闻名,并被誉为“郑鹧鸪”。

乐府诗中有《鹧鸪词》的题目,在内容上主要是表现愁苦之情,而且都须用“鹧鸪”的飞鸣来托物起兴。如唐代李益的《鹧鸪词》:“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斑竹与鹧鸪构成了一幅有静有动的画面,烘托了女主人公思念远方情郎的愁绪,含蓄而有韵致。宋词中有“鹧鸪天”词牌,首见于宋祁的词集中,抒写的是哀怨愁苦的情感。后来的词人们在创作时把范围扩展到很多方面。

古诗里的昆虫

蟋蟀,属于直翅目蟋蟀科,俗称蛐蛐,古称蛩,又名促织,其鸣声像又急又快的织机声,同时蟋蟀鸣声响起,秋天将要来到,提醒织者不要浪费时光赶紧准备寒衣,所以有“促织鸣,懒妇惊”的说法。

蟋蟀入诗最早见于《诗经》,其中有“季夏之月,蟋蟀居壁”、“处暑蛩鸣”、“立冬蟋蟀入室”等诗句。唐代以后题咏蟋蟀的诗歌越发多起来。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到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文人雅士对蟋蟀的鸣声又有着独特的感受。白居易的“惜渠止解能催织,不识穷檐机轴空”,杨万里的“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陆游的“州符县帖无已时,劝耕促织知何益”,都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苛刻,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穷苦生活,读来令人悲愤。

蟋蟀声短促而凄切,闻之令人生悲,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所以诗家吟咏此虫,多以此出笔。如戎昱的“蛩声竟夜引乡泪,蟋蟀何自知人愁”,贾岛的“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着旅人心”,白居易的“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蟋蟀彻夜不停的鸣叫,令人愁肠百结。

蝉,属于同翅目蝉科,常见有鸣蝉和寒蝉。鸣蝉俗名知了,古称蜩,在夏天出现,鸣声粗犷亮。寒蝉在深秋时节鸣叫,又称秋蝉。

蝉字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中的“夏”形似蝉。在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发现了蝉形的文饰。《诗经》中也有“仲夏之月,小暑蝉始鸣”、“五月鸣蜩”等诗句。

古人认为蝉栖息在高树上,餐风饮露,有“饱而不食者蝉也”(《荀子大略》)的说法,所以常常用来形容清高纯洁。“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虞世南《蝉》),体现出一种清俊高逸的人格气韵之美。诗人借此道出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蝉是弱质昆虫,有不少天敌。正如曹植《蝉赋》中云:“苦黄雀之作害,患螳螂之劲斧,毒蜘蛛之网罟,惧虫草之袭予,有翩翩之狡童,运微粘而我缠。”特别是秋风一起,蝉的生命也就将近终了,因此诗歌中多用秋蝉渲染悲凄愁苦的气氛。“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面对着长亭,又是傍晚时分,凄切的蝉声更加重了离人的愁绪。

螽斯,属于直翅目螽斯科。螽斯也叫斯螽,俗称蝈蝈,早在《诗经·周南》中就有记载:“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全诗用六个迭字绘声绘色地刻画出嗡嗡乱叫、到处毁灭庄稼的螽斯形象,用以比喻剥削者子孙众多。“穷冬无大雪,三月无阴雨。早气产螽斯,戢戢遍禾黍。一日父生子,三日子如父,四日子复生,五日孙见祖”(蒋廷锡《螽斯》),诗人在这里用螽斯的多而能食对贪官进行了尖刻的讽刺。

古人还把螽斯视为吉祥之物,用螽斯的多子象征子孙繁盛,故有“螽斯延庆”之说。《明宫史》中就有记载,以螽斯命名宫门,希望皇帝借此感触动物的生机,多生后代。

莎鸡,属于直翅目螽斯科,也称络纬。最早见于《诗经·七月》:“六月莎鸡振羽。”

雨说郑愁予范文3

《向青春举杯》这一单元选取的九首诗歌都是现代诗,让我们一起探讨“现代诗的赏析”。

现代诗是运用现代表现技法,更直接地表现现代人思想情感的诗。欣赏现代诗时,语言障碍比欣赏古诗要少很多,因此要求我们从新的文化层面上欣赏现代诗。

一、捕捉意象,品味情感

意象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歌一般通过意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如传统文化中赋予“岁寒三友”以高洁之志,将思乡之情托于“明月”。现代诗歌常常用丰富的意象、意象群抒发诗人的情感。

1.以《沁园春・长沙》为例,我们将其中的意象群罗列出来:万山、层林、漫江、百舸、击鹰、翔鱼、万类。细细品来,万山是红遍的万山,层林是被红色尽染的无尽山林,既客观描写出枫林红艳的景色,同时因红色的炽热,又象征着烈火、革命、光明,从“万山红遍”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作者渴望“星火燎原”的情感。再细看奔腾汹涌的江河中百舸正在争流,雄鹰展翅,鱼儿轻快自由,我们眼前不自觉出现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仿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坦荡从容、昂扬奋进的英雄气概,深深感受到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2.《相信未来》中的意象有: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雪花、枯藤、曙光、孩子……蜘蛛网:束缚人的黑暗势力。我的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纯洁与质朴。紫葡萄:成熟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情感。我的鲜花:美好的情感。凝露的枯藤:遭受不幸,但有任性的不屈精神。凄凉的大地:黑暗的现实。天边的排浪:象征着时代的暗流。大海:雄浑博大的气度和胸怀。曙光:黎明的到来。人们的眼睛: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我们的脊骨:执著的追求和坚守的精神。

“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枯藤”等组成的意象群,给人以荒芜、穷困、艰难的感受,而“雪花”则是纯洁,“孩子、曙光”则是未来。在这两组意象群的鲜明对比之下,表达的是诗人在那个阴云密布、精神痛苦的环境中心灵上的一道希望之光。

3.《六月,我们看海去》中“小雨、大海、驼铃、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欢欢乐乐、教室图书馆、和知识苦恋”等意象是典型的青春意象,是旺盛青春生命力的象征。这种青春的活力在全诗中无处不在。

抓住这些意象,我们脑海中能够浮现出诗人勾画的画面,似乎能感受到诗歌中萦绕的情绪,但是想要清楚地把握住诗歌的主旋律,还欠缺一些更深入的理解。这时,就需要我们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准确、深入地把握,前后贯通,明确主题。

二、了解背景,领悟主题

1.《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搜索1925年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五卅惨案、中华国民政府成立、刘海粟使用模特引起争议、召开山西会议开除、等人的党籍、孙中山逝世等。当时中华大地新旧文化、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向的力量?

再看看在1925年做了什么:1925年是代宣传部长;2月,回到韶山,一面养病,一面开展农民运动;9月,到广州参加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10月,任中央宣传部部长;12月1日,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12月5日,主编的中央宣传部刊物《政治周报》创刊。可以说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

此时我们再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能把握、理解在诗歌中传达的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2.《相信未来》写于1968年。1968年《人民日报》、《报》发表社论:《无产阶级的全面胜利万岁!热烈欢呼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968年中共中央专案审查小组提出《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通过这些资料,我们了解到那是黑暗的十年“”期间,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那十年的回忆和描述,有“伤痕文学”、“知青文学”等,最近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也是那一时期的题材。结合这样的背景资料,就容易理解诗歌的主旨: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相信未来会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诗人主要是向黑暗的“”时期的社会宣战,号召人们走出迷惘、相信未来。

3.《六月,我们看海去》写于1983年。那一年,邓小平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为个体经济和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正名;那一年,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推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那一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方针五十年不变。借用歌曲《春天的故事》中的歌词: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所以《六月,我们看海去》的主题是年轻人蓬勃的活力,对自己力量的确信和无限探索精神,“六月”不单纯是一个季节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驿站,“看海去”代表着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

三、融入自我,再创新境

现代诗抒发的是现代意识和情感,能够触动现代人的心灵。欣赏现代诗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调动我们的阅历,融入我们对人生的感悟,品味诗歌的同时,常常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致橡树》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77年3月,是“”后最早的爱情诗。诗中的橡树、木棉不是一个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理想和信念:一种独立、平等、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并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

从《诗经・氓》中敢于追求爱情却不幸遭弃的女子,到《汉乐府・上邪》中将爱情的坚贞捆绑于天地誓言的女子,她们的爱情幸福被动地依附于男性。但是《致橡树》告诉我们,有一种平等独立、相亲相爱的爱情,有一种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同分享雾霭、流岚、虹霓的爱情,有一种不离不弃、坚持到底的爱情,这是现代女性追求的爱情。这首爱情诗非常吻合崇尚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现代女性的诉求,对处于花季的少男少女们而言,此时学习到这样一首诗歌,对他们将来面对爱情、理解爱情、守护爱情是充满正能量的启蒙。

四、有所侧重,咀嚼玩味

每一首现代诗歌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不同诗歌的鉴赏侧重点也不一样。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当时《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高度评价了其在音乐性方面的成就,并送给了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我们在欣赏这首现代诗时,可以先标画出诗句中用韵的词语,然后反复诵读诗句,体会诗中深沉回荡的旋律与迷茫低回的心境交汇融合的妙味。

《断章》课文中节选的四句精巧短小、明白如话,乍一看并不难懂,细思量却觉得意味无穷。诗人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人、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对关联存在的。鉴赏这首现代诗,我们更侧重玩味诗人从刹那的感觉中提升出的哲理与智慧,玩味复杂与简单的辩证统一,玩味小诗富有的弹性和张力,更能发挥欣赏者的想象力。

雨说郑愁予范文4

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3、石涛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宋·周敦颐《爱莲说》

5、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雨晴》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郑板桥《芙蓉》

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北宋。李清照【一剪梅】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12、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朱槛月明中,清香为谁发

1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14、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雨说郑愁予范文5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2、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朱槛月明中,清香为谁发。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荷花]清。石涛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6、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郑板桥《芙蓉》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8、地街大雨润如酥,草色远望远却有。

9、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在邻家。——(唐)王驾《雨晴》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2、《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14、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雨说郑愁予范文6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