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法论文范例6篇

图示法论文

图示法论文范文1

关键词:图示 图示理论 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c)-0169-02

1 图示和图示理论的概述

阅读是英语学习者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阅读仍被看成一个被动的过程。甚至有人认为,读者通过字面含义就可以获得阅读的意义。著名的学者卡罗尔(Caroll,1987)认为阅读是一个从视觉刺激到口头解码再到字义反应的单向过程。按这种观点看来,阅读只是对语言形式的反应,它明显忽视了上下文的作用,低估了读者的能动作用,也会妨碍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提高。

图示(schemata)一词来源于认知心理学,是一个人不断地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的立体结构网络。换句话说,知识是以图示的形式储存在人的记忆当中。一般说来,图示分为3种:语言图示、内容图示和形式图示。语言图示是学习者已有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没有相应的语言图示,就无法调动内容图示和形式图示去理解文本结构。内容图示包含两个部分:学习者已有的经历经验、文化知识等背景知识以及依赖语篇情景的图示。它为学习者理解不同话题、不同内容的阅读材料提供了基础。形式图示也叫修辞图示,是关于不同题材、不同文体的文本的知识,如,文本类型的差异、叙事风格和相应的结构的差异等。

图示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已有的图式知识与文本本身的一个互动的过程。一个人所具有的图式越完善,在阅读理解时被调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有当新信息和人们头脑中的图式相互作用时,人们才会产生各种连贯的理解。由此可见,图式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理解能力。

2 学生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困惑及其产生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师都将重点放在了学生单词的积累以及句子和语法的学习上,意识到了语言图示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内容图示和形式图示的重要性。实际上,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形,就是尽管每个单词、短语都认识,句子结构也理解,却仍然不能了解文本的真实含义。例如:有这样一个句子“A woman without a man is a fish without a bicycle”。学生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语法也非常简单,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解读出这个句子。这种说法来自于欧美国家的女权主义运动,说的是女人根本不需要男人。如果学生缺乏这个背景知识,也就很难猜到这句话在说什么了。

鲁姆哈特指出学生能从字面上解读,却不能真正了解整篇文章以及作者的意图。同时,他也对这种现象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首先,读者不具备作者文章相关的图示知识;其次,读者拥有相关图示知识,但是文章中的线索不充分,不足以启动读者已有的图示;再次,读者认为自己理解了文章和作者的意图,但实际上却没有;最后,也存在这样的情况,那就是作者提供了充足的图示,读者也具备相关图示,但是却缺乏足够的语言基础知识,因此,作者文章提供的线索就无法和读者的已有图示相衔接(Rumelhart,1980)。

3 图示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随着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逐渐意识到阅读是一个需要读者主动推断和猜测的能动过程。英语阅读过程包含语言知识因素和非语言策略两个方面。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结合先前的知识逐层推进从而预测、确认自己的假设,获得文本的意义,而不是通过逐字的文字解码。因为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阅读材料本身都是没有意义的,读者必须调动已有图示。因此,在外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3.1 帮助学生建立充足的语言图示

语言图示是阅读的基础,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没有足够的语言图示就不能有效地利用文本材料中的信息和线索,无法调动内容图示和形式图示,也就不能充分地理解整篇文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扫除基础语言知识的障碍。

3.2 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内容图示

传统的阅读理论认为,文章的难度取决于单词的难度和句子的长度。这种观点后来被证实是非常片面的。如果读者缺乏确定的内容图示,即使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也不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假设。所以,英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多样的语言知识,利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去推断文本材料的意义。此外,学生也应该认识到在阅读过程中,内容图示无论是背景知识还是文化知识都是同等重要的。原因在于内容图示会帮助学生预测和推断文本意义,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

3.3 帮助学生创建有效的形式图示

众所周知,不同的文章会有不同的体裁特点。一般来说,政治性的文章通常是比较性的,新闻体裁通常是描述性的,而历史性的文章通常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编写的。对于文章不同体裁的识别,就需要用到形式图示。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启动形式图示,识别目标文本,从而促进学生有效理解文章,组织文本信息,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此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形式图示分析文章。例如:教师要根据目标文章的题目,利用如“首先、其次、然后、因此、所以、但是”等的一系列的连接词,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可能的行文结构。老师可以有目的地提出问题,逐步引起学生对文章主题相关的细节的关注。如果现存的资料不足以理解整篇文章,老师也可以额外补充文化背景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材料,扩充学生大脑中的图示,完成图示的内化。

4 结语

图示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运用已有的图示与文本材料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任何口头或书面材料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读者必须调动先前获得的知识去解读文章的意图。该文首先对图示和图示理论进行了叙述,然后讨论了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图示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那就是,要构建语言图示,促使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他们猜测新词意义的能力;创建内容图示,促使学生扫除因为缺乏背景知识而带来的阅读障碍,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建立形式图示,帮助学生熟悉不同文本的组织特点,从而更好地抓住作者的意图。简而言之,图示理论可以为学生的英语阅读带来积极影响,教师应该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构建有效的图示,从而促进叙述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Carrell,P.L.Content and Formal Schemata in ESL Reading[J].Tesol Quarterly,1987,21(3):461-481.

图示法论文范文2

Abstract: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is one of the central topic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ceptual Structure is a new and effective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method and Conceptual Graph is a concrete semantic model supported Conceptual Structure thought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ceptual Structure and Conceptual Graph, the method and features of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bout Conceptual Graph. Finally, it elaborated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Graph in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关键词:知识表示;概念结构;概念图;语义

Key words: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conceptual structure;conceptual graph;semantic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145-02

0引言

知识是人类智能的基础,知识的表示是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之一[1]。人工智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研究出了多种知识表示方法,如一阶谓词逻辑、规则、框架、语义网络等。这些方法对于描述特定领域的问题求解已足够了,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知识表示方法就不能确切地表达语义问题。因此,传统的知识表达方法能力还很有限,知识表示仍是很久以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心课题,还需要相当深入的研究。概念结构理论的出现为知识表示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思路。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是一种以语言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和数学为基础的新的知识表示方法,是由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John F.Sowa在1984年首先提出的,己被从理论上证明了优于其它传统的知识表达方法。它扩展了人工智能的知识表达方法,对于信息时代从以数据处理为主的低级阶段向以知识处理为主的高级阶段的转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

概念图(Conceptual Graph)是支持概念结构思想的一个具体的语义模型,概念结构理论及应用就是基于概念图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概念图是概念结构思想的载体,通过它来发展、传播、带动知识表示领域、乃至整个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进步。概念图的发展经历了二十几个春秋,“Conceptual Structur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Mind and Machine reading”(sowa1984)揭开了概念结构的序幕,“conceptual graphsfor a database inference”(Sowa1986)奠定了概念图应用的基础。随后,IBM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潜心研究,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国内从90年代开始,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2]。

1概念图的知识表示

概念图是一种描述复杂对象结构的知识表示工具,其思想来源于C.S.Pierce的存在图和菲尔墨的语义网络,是以图形表示的一种有向连通图,它包括两种结点:概念结点和概念关系结点,弧的方向代表概念结点和概念关系结点之间的联系。概念结点表示问题领域中的一个具体的或抽象的实体,概念关系结点指出一种涉及一个或多个概念结点的关系[3],如动作(AGNT: AGENT),对象(OBJ: OBJECT),材料(MATR: MATERIAL),具有(POSS: POSSESSES),地点(LOC: LOCATE),状态(STAT: STATUS),部分(PART),方式(MANR: MANNER),工具(INST: INSTRUMENT)等。在概念图中,概念结点用一个矩形表示,概念关系结点用椭圆表示,有向弧标出了概念关系结点所邻接的概念结点。每个概念图可以表示一个命题,典型的知识库将包含大量这样的图。例如:A girl, Sue is eating pie fast. 其概念图如下所示。概念图上可以进行拷贝、限制、连接和化简操作,产生新的概念图。

概念图是基于语义网络的逻辑系统,用它来进行知识表达不但直观易懂,而且易于操作,通过对概念图进行各种操作,能产生新的概念关联和推理规则。此外,概念图还能直接和自然语言建立映射关系。概念图所具有的这些优点使它更适合于表达概念结构。

2概念图的特点

概念图使用带标号的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间的带标号的弧表示知识,属于语义网络的范畴,其理论建立在谓词逻辑上,能完全与自然语言相互翻译,表示出自然语言的语义[5]。概念图同其他知识表示方法相比,具有更直接的同自然语言之间的映射,图形化表示、可读性更佳,比逻辑公式更直观的特点。概念图具有结构简单、易读、表示范围广、能够确切地表示自然语言的语义、数学基础严密等优点,代表了知识表示的发展趋势。

概念图与经典的知识表示方法相比,更符合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习惯,但是它只能表达一些简单的概念关系,并不适合于表达包含复杂概念结构的常识性知识。用概念图进行知识表示需要分析知识的结构,所以其获取过程要有领域专家的参与,还不能通过一个智能系统自动获取。此外,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求解而言,这种基于概念图的推理容易产生冗余或者导致推理结果的不一致。因此,基于概念图的智能系统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问题求解,而对于包含大量的复杂概念关联的常识性问题求解,概念图还不能胜任。

3概念图的应用

概念图的理论自从被提出来后,受到很多研究者的青睐并将它应用到不同领域,例如知识工程、信息检索等,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尤其语义理解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不少研究者基于概念图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殷亚玲[4]提出了一种基于概念图的相关反馈技术,采用概念图的知识表示方式描述概念之间关系,从语义的层次上进行相似度判断,扩展查询式。朱海平[5]以概念图作为语义表示,研究了基于概念图匹配的语义检索。杨选选[6]提出的基于语义角色和概念图的信息抽取模型,是在语义层面上对信息抽取的尝试。它将浅层的语义信息应用于场景识别和抽取模式两个层次上,并通过概念图将句子的语义形式化、可计算化。刘培奇[7]结合主观题中简答题的人工批改过程,提出以概念图理论为基础的模糊含权概念图知识表示方法;从汉语自然语言理解的语义分析角度研究了特定课程主观题自动阅卷问题。

4小结

人工智能领域中绝大多数知识表示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概念结构,概念结构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来源,现代的知识表示方法会越来越重视概念结构。概念图是一种有力的知识表示工具,能完全描述自然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实现与自然语言的互译。我们相信对概念结构和概念图的深入研究必将对解决自然语言理解方面的难题产生重要贡献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仰森,黄改娟.人工智能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3.

[2]张蕾,李学良.概念结构及其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1.05.

[3]贺文,危辉.概念结构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7(1):156-159.

[4]殷亚玲,张蕾.基于概念图的相关反馈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6.07.

[5]朱海平,俞勇.基于概念图匹配的语义搜索[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6.10.

图示法论文范文3

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is learning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Using graphical method to convert the text into a graphical chart can help students to remember, understand and use the knowledge. This paper illustrates some examples of the use of graphic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Tax course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hat need attention in applying the graphic method in teaching.

关键词: 图示法;教学实例;问题

Key words: graphic method;teaching instance;problem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194-03

0 引言

“图示法”是以图形为载体,将抽象冗长的文字表述进行加工简化,突出要点,使其生动化、形象化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运用于多门学科中,既可以是专业课也可以是基础课,可用于理论课也可用于实践课,但在运用中要注意精选内容和图示的协调性及有效性。由于我国税收新政策不断出台,税收系列课程的理论知识复杂而枯燥,知识点很多,单一教学法容易使学生疲劳,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在税收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示法,借助数学图形、表格、思维导图等将难点重点简明扼要表现出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用心参与制作,培养团队合作及创新意识,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学相长。

1 图示法的优点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认知水平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会影响知识识记的难易度,而模象直观比言语直观在大脑留存印象更深。如果教学内容是枯燥的,教学方法单一化更容易使学生疲劳,甚至厌学,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借助一些简明的符号、精炼的文字或者图形(箭头)图表,教师通过精心组织,将授课内容编排成一定的图文式样,让学习内容更加形象、简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易于被学生接受,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联想,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通过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总结绘制图表,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税收课程的教学实践举例

税收系列课程是会计、税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然而,由于该类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税收政策变动较快,知识点很多,加之抽象的学科术语或学习内容量过大等原因,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较差,本系列课程的教与学矛盾一直较为突出。为此,针对某些知识点,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示法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国家税收》课程为例,举例如下:

实例一:辨析起征点和免征额。

第一步:明确概念(相关概念见教材)。

根据概念,画出简图(如图1),明确指出两者不是一回事。图中P点以下部分、Q点及Q点以下部分是不征税的。达到或超过P点的全额计税,超过Q点的部分差额计税。

第二步:引导学生简单分析图2中的M、N、F、A、B、C、P或Q点的不同计税情况。

得出结论:低于起征点的不交税(F点),高于免征额要交税(B、C);只有起征点以下的纳税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而免征额可以照顾到适用范围内全部纳税人。

第三步:组织学生看图讨论:如果调整免征额,对国家、纳税人有什么影响?

第四步:教学拓展:我国几次调整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免征额的背景及影响。

实例二:理解税率适度原则――借助“拉弗曲线”。

图3所示的拉弗曲线理论是由“供给学派”代表人物、美国阿瑟・拉弗教授提出的。拉弗曲线用一个抛物线描绘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0―E),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限度时(E点),继续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图中税率为零或1(100%)都会使税收收入归为零。

结论:高收入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思维拓展:作为最活跃的税制要素,确定税率应考虑哪些因素?

实例三:比较增值税和消费税。

除了图1、图2、图3这类数学简图外,表格的运用也便于对比学习,加深记忆。如表1,从税收分类角度对比分析了增值税和消费税这两大税种。

实例四: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计税。

这是消费税计算中的一个难点。利用图4,一目了然,对号入座。

相关规定: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于纳税人销售时纳税。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纳税。条例第四条第一款所称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是指纳税人将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作为直接材料生产最终应税消费品,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构成最终应税消费品的实体②。

实例五:每章小结: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号称“智力魔法师”、“世界大脑先生”的托尼・巴赞发明并推广的。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其方法和原理适用于每个人。用色彩、图形、文字将围绕关键词的体系画出来,既能提高记忆力,又能理清思路,还能培养一定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使我们的大脑潜能得到开发。

思维导图用途广泛(图5)。在教学中既可用于新课的学习,也可用于复习课的整理。在国家税收课程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总结复习,借助纸和笔进行手工绘制思维导图。(图6)

3 在教学中运用图示法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达到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图示法进行教学的内容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地推陈出新,从而让图示法教学的良好效果得以彰显。因而,在教学中运用图示法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首先,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较难理解的问题用图示表现更能发挥图示法的实效,同时配合具体的例题讲解,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采用图示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运用知识点,如果一昧追求图示数量而忽略图示质量,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备课负担,甚至会让学生分不清重难点,平均使力,适得其反。

其次,要注意图示法内容的概括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吃透吃准教学内容,在设计上尽可能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与时俱进,严谨治学,根据授课对象灵活调整内容和形式,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再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图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明确设计要求后,学生们可以自由组合为若干小组,事先就某一个或某几个疑难点进行图示设计,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学互动。这不仅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也有助于提高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石。总之,在税收课程教学中适当运用图示法,对于提高教师授课水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

参考文献:

[1]胡志华.图示法在财会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时代经贸,2014(2).

[2]杨帅.从“个人所得税"的求解谈“图示法"教学[J].上海中学数学,2014(4).

图示法论文范文4

关键词:图示理论;科技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93-02

在高度信息化、国际化的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技术交流不断扩大,人们大量使用英语来传递和交流各类科技信息,科技英语得到广泛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许多高校开始纷纷开设科技英语课程,以提高学生对科技文献的阅读能力。然而,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倾注的科技英语阅读教学,其教学效果却难尽人意:面对相对晦涩的阅读主题,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大量的专业、半专业词汇更叫他们“知难而退”,拿起文章就开始查生词,分析句子结构,做翻译,却无视文章整体内容和结构的学生比比皆是;以语法知识讲解、课文句子翻译为主,把阅读课上成翻译课的教师也屡见不鲜;过多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略阅读技能的培养,过多采用“一堂言”的灌输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都成为阅读能力提高的“绊脚石”。

如何转变教学思路,有效化解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想切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要从了解人的认知过程和特点开始。认知心理学派提出的图示理论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对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图示、图示理论与阅读理解

图式(schema)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知识的认知模式,人脑中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就是图式。图式一词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后经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不断衍伸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经过大量研究,把图式的概念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理论。他把图示解释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识能力的建筑砌块”。

图示理论解释了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过程:当新信息输入人脑时,人们会在记忆中寻找与这些信息相联系的图示,再用这些图式去同化新知识,或者改变旧图式,重新构建成一个新图式,并形成较为稳定的记忆结构。人们在阅读时,需要用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激活读者头脑中已有图式,当读者头脑中的图示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时,就能获得作者所要传达的意义,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交流,阅读理解就产生了。可见,图示的激活和重建对阅读理解至关重要。阅读理解就是运用图式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加工和评析过程。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建立相关图式,激活他们头脑中的图式知识网络;引导他们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正确分析和推理。

二、图示理论在科技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功能变体,应用于科技专业领域,与一般用途英语有相通之处,但有其鲜明的特色:文章的主题学科性强;用词和造句正规、表意力强;段落和篇章逻辑严密、系统性强。对阅读主题不甚熟悉、词汇量大、长难句多,等等,成为学生在进行科技英语阅读时的难点。教师要针对科技英语的这些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激活头脑中的相关图示,并重建新图示,提高阅读能力。可以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等图示的三种类型,分别探讨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 激活内容图示

内容图示就是学生所掌握的有关文章的背景知识。“理解课文就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课文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读者对文章主题越了解,就越有助于对文章的正确理解。科技英语文章大多涉及某个特定科技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对于背景知识的有效导入对于帮助学生激活已有图示,激发学习兴趣,增进阅读理解就更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由想象和发挥,通过“放——收”两个步骤,有效激发学生已有的相关内容图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参与教学过程,并积极重构新图示,促进长效记忆。

第一步,“放”:教师最大限度地“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激发其旧知识图示。教师在阅读前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反映文章主题的关键概念(key concept),以集体讨论的方式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列出与之相关的词语,并一一展示出来。例如:题为The renewable energies(可再生能源)的阅读文章,其关键概念是energy(能源),课堂导入时不是直接向学生介绍有哪些能源,而是让学生不管正确与否,尽可能多地列举所知道的能源并写出其英语表达。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他们会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由参与讨论;另外再设计一个竞争环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讨论的结果写出来,写出数量最多的小组取胜,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在“放”的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图示被完全激发出来,与此同时,学生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还实现了交流和共享。

第二步,“收”: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新图示的重构。头脑风暴式的讨论重视的是学生思想的自由发挥,学生列举的是与主题相关的零散的知识,这些纯要领性的无序的知识,很难实现长期记忆,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活动来强化记忆。例如,在上文提到的有关能源的课堂上,学生通过自由讨论,了解到不同的能源,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能源按不同方式分类,进而讨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优缺点,以及如何节能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话题,使学生在头脑中的知识点逐步连成网络,从而建立新的图式网。要达到最佳效果,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输入语料的难度和数量加以控制,对学生旧图示中的错误的或不准确的概念进行修正和完善。

图示法论文范文5

【关键词】“讨论墙” 幼儿园 美术教学 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88-01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作为提升幼儿素质,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很多幼儿园老师对此作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许多有效方法。但是现今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仍是以注重培养幼儿绘画技能、关注幼儿创作过程为主的呆板美术教育模式,并未让幼儿真正做 到“多听、多讲、多动”。从而导致,美术教学中仍存在幼儿自主合作性不强,教师隐性指导不充分,师幼互动指导单一性,幼儿欣赏评价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笔者经过多年教研及实践研究,创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方法。本文从“讨论墙”四个功能区:“讨论区”、“提示区”、“互动区”、“赏评区”介绍美术教学新方法――“讨论墙”。

一、“讨论区”――用图示讨论方法,提升幼儿自主合作

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选择忽略幼儿小组合作,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合作创作,尤其当美术活动以小组合作形式出现、开展都是较困难。幼儿能力差异大,用语言沟通分工、想法等不够具体,容易在活动中产生分工不明的争执,从而导致美术教育中幼儿自主合作性不强。而“讨论墙”中――“讨论记录区”正好弥补幼儿自主合作交流障碍,“讨论记录区”是让幼儿用图示记录方法,记录并讨论幼儿整个活动过程,包括分工、讨论、设计等。在“讨论墙”讨论区内,幼儿用“图示”表达自己的交流,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提供不同的材料辅助,如在美术活动前,幼儿可以在“讨论墙”上提前自由选择要合作的伙伴,小班用动物贴表示,中班幼儿自己画号数表示,大班幼儿用写自己名字进行记录。在幼儿进行合作美术创作时,中大班幼儿请组长用绘画图示记录在“讨论墙”的讨论记录区内上,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理解分工,协作完成美工作品的同时让幼儿养成有计划创作前有思考,心里有底。而小班幼儿则可以由教师,幼儿说,教师记录。当幼儿在活动时忘记前期的讨论和分工时,还可以到“讨论墙”寻找讨论内容,进行回顾,幼儿创作中也可以根据创作的过程随时调整讨论内容,让活动更有序、有计划进行。

二、“提示区”――用图片、标志提示方法,突出教师隐性指导

现行美术教育中,教师为了让幼儿的具有创作预期,往往以显性指导为主,通常以示范、范图展示,这样的指导过于直接,不利于幼儿内化学习,这时,教师的隐形式的启发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讨论墙中的“提示区”将突出教师隐性指导――教师用图片、标志提示方法展示出教学中的艺术美,让幼儿发掘艺术美。教师在活动前,将活动中需要丰富幼儿了解的经验以图画形式展示,教师配上提示性的指标、图示,引导幼儿根据图标提示观察中自觉发现细节,让幼儿在活动前充分地看,并用笔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特别喜欢的地方,有利于帮助幼儿细心观察、全面了解美术创作的对象、加深感受、丰富感性经验。同时打破了教师只能利用活动时间引入教学的时间限制,这里教师可以提前一周甚至一整个学期设定主题,让幼儿去观察艺术美。同时还可以用做美术环境创设渗透,墙面展示泥工、手工、撕剪纸张,还可以利用作对进行的美术主题活动进行说明。也可以在进行一节活动前,将所学内容在“讨论墙”――“提示区”内悬挂、粘贴。让孩子做有准备的人,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幼儿内化。

三、“互动区”――用记录问题方法,丰富互动指导多样性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仅仅依靠师幼互动这一单一形式指导幼儿,尤其当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陷入困境,非常急需要教师的帮助时,教师会因为需要指导的人多而忙不过来,拒绝幼儿的需求,这样容易影响幼儿互动积极性。讨论墙中的“活动区”,让幼儿用记录问题方法,寻求教师或同伴的互动指导。可协助教师指导,将互动指导由师幼单一性提升到“师幼活动”“幼幼互动”,丰富了互动指导的多样性。当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时,不用马上举手呼叫教师帮忙,而是自己到“讨论墙”上的“互动区”专栏,将不懂的问题用简易的求助信号画出来(小班幼儿直接找求助标志黏贴,并贴上自己的头像),然后坐在位置上安静等待。当有幼儿提前完成作品,而教师还无法指导时有问题的幼儿时,提前画好的幼儿可以到“互动区”前,帮助有疑问的幼儿解决困惑。 同时在活动时,教师可以将美术活动中的难点问题以“工作纸”“提示卡”“制作步骤图”等黏贴于“讨论墙”,用提示标志代替教师指导,幼儿不懂时直接到“互动区”上找寻答案。

四、“赏评区”――用科学技术展示方法,提升幼儿欣赏评价能力

对于美术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渴望表达自己想法,但是当他们讨论或者与他人交流时,容易打扰其他还在创作的幼儿。以往教师为了活动常规,通常采取直接制止的方法,容易挫伤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干扰他们的交流。这就需要讨论墙中的“赏评区”――让教师专设空间,用科技技术展示方法,让幼儿互相欣赏,给幼儿相互欣赏的互动空间,提升幼儿欣赏评价能力。 教师可在该区设置了科技设备支持,教师投放相机、IPAD等科技设备,给孩子适当保留语言空白,解放幼儿的嘴巴,为幼儿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画完或者想交流的幼儿,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拍摄,放到“讨论墙”――“欣赏评价区”上,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大胆放心地说。相应的教师提供一定数量的奖励贴纸,幼儿可以为自己或者他人的作品进行打分,点赞。同时还能在该区的“大家一起说”的留白处,用图示画代替文字,画出对别人或自己作品的想法,在这里,幼儿是宽松,无拘束的环境,他们能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讨论墙”――“欣赏评价区”的设置,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让整个活动中,先完成幼儿先交流,避免了幼儿不必要的等待,同时完成的幼儿留下了交流的图示、想法等,方便于所有人都完成后,教师与幼儿的欣赏讲评。

“讨论墙”是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新教学方法,给幼儿留出合作创造空间,充分拓展幼儿的思路,提高创作能力。因为是新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如何扩展运用到其他领域,如何更好促进幼儿与墙的互动等,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实践中继续改进,不断完善,力求成为更完善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黄露.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常见误区及解决策略[J]. 才智. 2016(11)

图示法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图式理论 阅读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成为学习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而学习者阅读能力的强弱和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明确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其中,“一般要求”要求学生能基本读懂一般性体裁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 70 词,而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

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大多停留在对阅读材料的“字面理解”层次上,而忽略了“推断理解、评价理解和欣赏理解”三个层次。阅读教学一直采用逐句分析语法结构的阅读训练方法。这是混淆了“语言因素(语法、词汇)及话语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及认知能力”,学生读懂了文章的内容,却误解了作者的原意,忽视篇章和整体等深层语义联系,这给阅读教学带来诸多问题。近年来语言学家们对图示理论的不断研究,为我们解决这些教学难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理论依据。

1 图示理论综述

早在1781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康特(Kant)首次提出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巴特利特通过实验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了图示理论。在他看来,图式是“对先前的反应或经验的积极组织”。后来,经戈德曼,鲁姆哈特,卡鲁尔等语言学家的努力,完善了“现代图式理论”的概念,把图式解释为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实际上它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图式理论研究的就是知识是怎样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

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姆哈特将图示分为三类,即语言图示( linguistic schema)、内容图示(content schema)和形式图示( formal schema)。(1)语言图示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语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2)内容图示是指篇章主题的熟练运用程度,即学习者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宗教习俗、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掌握和理解。(3)形式图示是指语言风格、文章体裁、篇章结构的理解程度。可以指导学习者宏观地把握文章脉络,提高阅读效率。

2 图示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语言研究和阅读教学中,图示理论已经被广泛地涉及和应用。这种阅读模式有助于使学习者已掌握的知识和阅读文章所要表达的信息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学习者对阅读材料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即推断、欣赏和评价理解)。这种作用力发挥得越好,学习者的阅读速度也就会越快,学习者对作者写作意图把握得也就越准,从而促使学习者更加主动积极地理解阅读材料,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采用图示理论对阅读教学进行指导是大势所趋。

2.1 图式的建构

(1)语言图式的建构。语言图式的建构主要取决于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积累。最新研究发现,影响读者阅读理解水平提高的瓶颈问题在于词汇问题。此外,语法知识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语言图式。因此,教师应督促和加强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多多积累词汇,扩大词汇量,不断充实和巩固语法知识,利用一切可能有的机会去练习和应用语法词汇。

(2)内容图式的建构。内容图式是指文章内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西方人的饮食、着装、风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科技、体育等。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激发他们的联想,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阅读材料所要传达的信息。建议学生广泛涉猎各类阅读资料(杂志、报纸、科学报导、英语原版文学著作等),让学生有直接接触地地道道英美文化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就可以积累常识,丰富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不断完善自身的内容图示。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础。

(3)形式图式的建构。形式图式指的是写作体裁、语言风格以及文章结构之间差别的背景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记叙、议论、说明等各类体裁文章,让学生们对文章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如:议论文由论点、论据、论证构成,通常采用先概括后具体、先结果后原因、先问题后解决等进行布局谋篇;记叙文通常按照事件发展顺序来组织写作。学生只有掌握和领会了这些知识,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2.2 图式的激活

阅读前,充分发挥背景知识的图式“预热”功能。(1)提供背景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前,先要介绍与阅读材料有关的背景材料和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够和阅读材料所要传递出的信息发生充分的作用,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2)导入关键词。介绍文章中的关键词汇,使学生利用关键词将新旧知连接起来,从而激活学生的相关图式,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3)利用标题导入。阅读材料中的主标题和副标题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主旨、体裁、写作意图等。在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类似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材料, 提高阅读效率。(4)预测课文主题内容。鼓励和要求学习者应用已有知识,在阅读材料中搜索相关线索,对阅读材料进行预先猜测。这样可以刺激和激活学习者利用图式去理解阅读材料。

阅读中,充分发挥图式“判断”功能。(1)略读和速读。通过这两种活动的训练,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模式,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把握全文,把握细节。(2)合理推测。很多阅读材料的含义都是隐藏在文章之中的,不会停留在表面,学习者只有充分地理解全文,才能明白其含义。因此,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推测能力,充分思维和理解全篇,才能明白和理解字里行间的含义。

阅读后,充分发挥图式信息的“运用”功能。(1)分组讨论。讨论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写作目的、作者观点等。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踊跃表达个人看法和观点,不断吸收他人见解,更新自己的图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2)角色表演。让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进行角色转换,这有利于学习者更好理解阅读材料,对其进行深层次加工,强化所学到的知识。(3)摘要写作。要求学生围绕阅读材料内容进行语言编辑,如缩写文章、续写文章、改写文章。促进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训练和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3 结束语

总之,图示阅读理论是吸收信息,提高外语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以帮助学习者建立图示结构为中心,努力培养学习者灵活应用图示的技能,使学习者能够深刻领会主题思想,搞清楚文章层次结构,弄明白文章逻辑关系。帮助学习者逐步丰富和完善大脑中的图示结构,并熟练掌握和应用他们的图示。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Bartlett,F.C.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 Rumelhart,D.E.Schemata: 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0.

[3] Carrell, P. L. Some Issues in Studying the Role of Schemata, or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Seco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1983.

[4]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上一篇觅春

下一篇唐睢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