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审题范例6篇

命题作文审题

命题作文审题范文1

句子类命题作文从语言表达形式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用直白的句子类命题。二是用具有比喻象征意义的句子类命题。无论哪种形式,其审题的关键都在于仔细推敲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抓准文题的题眼。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分解句子抓重点法

对于直白的句子类命题作文而言,审题时应该对句子进行分解,认真分析每一个字,从而找出关键字词,理解隐含在平实语言下的丰富含义。

如作文题目“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熟悉的地方”这个限制语把我们带回久违的、熟悉的地方和场景,可能是从小到大生活的村子,也可能是日日走过的小河,甚至待厌了的校园等。“风景”的含义也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自然界的风景,一个是精神层面的风景;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兼而有之。“也有”表明不只是陌生的地方、受到大家关注的、期待的地方有“风景”,在我们的身边,普通的地方也有“风景”。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关心眼前,留意脚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二、由表及里揭示寓意法

对于具有比喻象征意义的句子类命题作文,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含在背后的深意,以确定具体的写作内容。

如作文题目“不是所有的花只在春天开放”。这是一个富含喻意和诗意的文题。首先要对文题“不是所有的花只在春天开放”进行审读,表面意思是花开在春天可以,但也可以开在其他季节。这就需要展开类比联想来揭示“花”的寓意,要从自然界联想到社会、人生方面也有许许多多的“花”:可以指事业之花、学业之花、科学之花、艺术之花等,也可以指精神之花、美德之花、幸福之花等。“春天”则可以指通常意义上有利于人生之花盛开的生命阶段、成功条件、工作环境、人生处境等。

三、层层追问法

针对文题,我们可以多问为什么、怎么办、是谁、在什么情况下等,从而明确题目的要求。

如作文题目“走出这个圈子”,首先,用“层层追问法”来打开思维的闸门。这个圈子是一个怎样的圈子?可以明确题目中的圈子,指的是一个现实的环境、一种生活的状态。再问,为什么要走出这个圈子?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个圈子于人们而言,更多时候是一种困扰,一种束缚,制约、阻碍着人们的发展。然后问,怎样才能走出这个圈子?看清这个圈子,认识自己,需要理智的抉择。最后问,走出这个圈子以后将会怎样?走出这个圈子,是绝境后的柳暗花明;走出这个圈子,是迷惘时的茅塞顿开;走出这个圈子,将有另一片艳阳天空。运用“层层追问法”不仅解决了审题问题,也解决了行文的结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审题过程中,以上几点往往需要我们综合运用。

另外,句子类命题作文审题时,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理解题目含意。尤其要注意隐喻性语句,对隐喻性语句要进行“符合事理”的转化。

命题作文审题范文2

考场作文有四种常见考题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今天我谈一下对命题作文的粗浅认识。

命题作文一方面自立门户,另一方面也替人顶门户,也就是说用来充当选题作文里的备选项。这两方面的总量都在增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命题作文已成为中考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简要论述命题作文快速审题七法。

一、掌握重心法

一般命题作文的题目都有一个表意重心,在偏正结构的题型中,其表意重心往往是“偏”部分的关键词语,如《孝敬父母二三事》这个题目,其表意重心就在“孝敬父母”上,而“二三”则是从数量上对“事”进行限制。在独词题目里,表意重心常常是这个词所蕴含的本质特点。如《印象》,其表意的重心不是简单的记忆,即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留下的痕迹,而是一种欣赏与评价。

二、逆向思维法

有些命题作文题目,只从字面上看往往无从下手,但如果换个思考的角度,从字面意思的对立面去思考,立刻就能找到写作的突破口,转眼间就能把题审好。如写《其实很简单》,就要从不简单着笔,从简单之事的重大意义上考虑。

三、小题大做法

有些题目看起来很小很窄,如《清晰的面孔》,这类题目不应就事论事,而应从小题的“大意”处审题――为什么“面孔”如此清晰?

四、大题小作法

有些题目表面看起来又大又虚,很难审清题旨,这时就应当变“大”为“小”,转“虚”为“实”。如《我问我自己》这个题目,就可以用此方法审题。我们可以这样来问自己:我曾经为父母做了些什么?我真心帮助过同学吗?我能谦让吗?我将诚信吗?等等。

五、把握词义法

有的词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近年来衍生出许多新的含义。如《绿色》,“绿色”本义是指一种色彩,但在“绿色食品”中,它却是“安全、营养、无公害(无污染)”的意思,在“绿色通道”中,则是“简化手续、安全快捷”的意思,而在“绿色奥运”中,它则有“具有环境意识、体现环保理念”之意,在“绿色心情”中,它的意思则是“健康、积极、乐观”。因此,只有了解了这种含义,我们才能快速审题。

六、随心所欲法

随心所欲是夸张说法,应该说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如《生日》,只是围绕“生日”把自己最想述说的人和事,最想抒发的情和意,最想表达的观点和认识写出来,就能让阅卷赞同我们的观点。我们可以写自己的生日,写父母的生日、兄弟姐妹的生日、亲朋好友的生日、老师同学的生日、爷爷奶奶的生日、外祖父外祖母的生日,还有党的生日、人民军队的生日、人民共和国的生日、革命领袖的生日,等等。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道贴近考生生活,没有身体障碍的作文题,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写。

七、挖题蕴

我们对题意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层含义,还应借助联想,找其字面意义的背后隐含的某种深刻意义,把握题目的引申意义或象征意义。

如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用“莲”象征君子的庄重正直、冰清玉洁、自尊自爱的品格。如《初升的太阳》,我们根据它的引申意、比喻意、象征意、类比意等方面构思确定新的写作意象,作文才会有新意。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将彩霞撒给黎明……”“初升的太阳”其象征意义――有奉献的精神。

命题作文审题范文3

【关键词】审题 关联 行为方式 意蕴 主体认识

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语文学习重难点。学生抱怨:写作难,得分低;老师抱怨:写得差,不切题。其实,写作不难,难的是审题;写的不差,差的是跑错龙套。所以,审题是影响写作方向的重要因素。一旦此环节出现问题或偏差,结果可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作文审题也有“烟雾弹”

中考命题作文形式多样,从字数长短上分,有词语类的,短语类的,句子类的;从话题上分,有成长类的,自然类的,社会类的,人文类的;从情感体验上分,有感悟类的,励志类的,亲情类的,关爱类的……不论哪种类型,都要严防烟雾弹的迷惑,做到切题写作。

就拿2016年徐州市作文题目《以心传递》为例,学生思考的是“传递”什么?接着就找出一个富有爱心和善心的人来传递他的故事和精神。而“我”被深深地感动,并且决心“以心传递”作为回报。最后,一句赞美,一句誓言或呼吁就为这篇题目画上了句号。这样的解读看似符合要求,实则走进了狭隘的误区,存在误读的诟病。

题目的中心词是“传递”,犹如接力赛:一个人递出,另一个人接棒并向第三个人传出,此过程才叫传递。所以感动过后仅一句誓言“我要以心传递”是不妥当的,这不叫传递。由此可见,一个词语把握不准,写作的重心就会发生变化,与文题也就渐行渐远。所以,一旦审题出现误读,就像中了烟雾弹,头重脚轻、走错方向。

躲过了误读这枚烟雾弹,就能切题写作了吗?别漏掉要“以心”传递这一要求。这不是来回重复的机械性工作任务,是对社会人的社会行为的评判,反映的是写作主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即传递为了什么?在这种精神信仰下,传递才是由心而发,因情而美。反之,就会掉进漏读的烟雾弹里,“煽情”而不“动情”,给人虚情假意的印象。

此外,除了误读、漏读的现象之外,审题还容易出现偏读、错读等其他问题。

二、安全解除“烟雾弹”

审题要全面、仔细,要细细推敲、品味,不能有所遗漏、偏差或者误区。怎样审题才能做到为题发挥、切题写作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审题目中隐含的关联。

如《感谢有你相伴》(2016年巴中卷),“感谢”是中心词,感谢的对象是“你”,省略的主语是“我”(感谢的主体)。为什么要感谢“你”呢?我们不妨做个填空题。因为有你相伴,我____,所以感谢你?要填的是我受到的影响或发生的变化,即我的某段经历。这道题表面上显露“我”和“你”之间存在的关联,深层次上隐含了“我”实际经历和心灵成长之间的关联,即作者本人与中心事件的关系,同时“你”是中心事件的参与者。厘清了这些关系之后,才能回答写作的方向,才能做到不偏不倚。举一反三,《你用____温暖了我》,关联之一是你温暖了我;关联之二是被温暖前、后,我内心的不同状态和变化。只有同时关注题目中隐含地各种关联,文章才不会游于表浅,矫揉造作,给人虚情假意之印象。

总之,题目里隐含了多种关联,这些关联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要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推敲,既要紧密还要在理。

二审题目中隐含的重点。

所谓隐含的重点,是指写作中应该详细描写或者铺垫过渡但又易被忽略的部分。它直接通向中心主旨,甚至关系着立意的高度。这些隐含地重点可能是什么呢?

可以是行为方式。如《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2016年重庆卷),行为方式是“提灯”,这种行为方式就告诉考生,一定要写“提”的动态和神态,并且尽量生动形象地进行一段细节描写,这样,情感的宣泄和心中的“感谢”就水到渠成、真挚自然了。又如《____滋润我成长》(2016荆门中考作文题),行为方式是“滋润”,意思是带给人身体上的享受,或精神上的愉悦、满足,所以,这段“成长”在呵护与关爱、陪伴与鼓励下,是顺利的,快乐的,或幸福的。总之,抓准行为方式是审题解题的有效途径。

可以是意蕴丰富的词语。如《有那一抹色彩》(2016年盐城卷),“色彩”的意蕴很丰厚,可以是给人视觉享受的美丽的色彩,也可以是使人心灵愉悦的动人的亮点。除了在词义上可作出多元解释,在感彩上也有显著地倾向。“色彩”本身就给人一种绚丽夺目的美感,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的是一种赞叹,敬慕。有了这层认识之后,写作就迎刃而解了。

命题作文审题范文4

命题作文审题有很多角度和方法,本文着重从命题作文标题的呈现形式方面加以探究。命题作文标题的呈现形式不外乎这三种:一是单个词语,二是短语,三是句子(复杂短语)。在这三种形式中,词语是基础,因为短语和句子都是由词语构成的,如果标题是短语或句子,审题时则可以分解成若干词语加以审视,在搞清各个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加以整合即可。而命题的开放性特点,令学生在写作时把握不好思考的方向,搜索枯肠,无从下手,或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针对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审题时设置一些问题,用问题来引导思考的方向,缩小写作的切口。

首先,来谈谈单个词语的审题。

词语,从逻辑角度讲就是概念。词语的审题,要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要搞清楚词语的本义(或常用义),看有没有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还要明白词语适用的对象,界定范围,防止偏题离题。因为此类标题只是一个概念,表意不完全,所以通常用“增词扩充提问法”,即在原有标题词语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词语,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提出若干个问题,用来引领审题的方向。问题的设置,一般都应遵循“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一条认知思路。

比如2008年上海卷的作文题“他们”。这是个独词命题,范围太广,如果不用问题来引导思考方向,审题时似乎无从下手。不妨采用增词扩充提问法,设置这样几个问题:1.“他们”可以是哪些人?2.他们怎么样?3.我要写他们的什么?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发现“他们”是一个群体或一个类型,而非某个个体,可以谈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根据2、3两个问题,因为“他们”所属类别的不同,立意时可以褒扬“他们”的崇高人格、拼搏精神,或批判“他们”的平庸生活、鄙俗志趣,或者可以采取中立的态度,谈谈“他们”的生存方式、酸甜苦辣。如此设置了几个问题,我们的思考就有了方向,甚至连立意选材和谋篇布局也能豁然开朗。

又如2007福建卷的作文题“季节”。可以设置这几个问题:1.“季节”的本义是什么?2.有没有比喻义?根据这几个问题,我们能想到的是,“季节”的本义是指自然的季节,如春去春会来,寒来暑往等。而“季节”的比喻义则可以是生命的季节,由此联系教材张洁的《我的四季》可知,生命的“季节”只有一次,于是在立意时,可以谈谈自然界中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能给人不用的感受;根据“季节”的比喻义,可以谈人在不同的季节里有不同的作为,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今年高考重庆卷的作文题是“情有独钟”。从形式上看,这是一个熟语,从意义上看,它只能作为一个单位,“痴情所向,十分专注”,相当于一个词语——钟情。审题时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谁对谁(什么)“情有独钟”?2.为什么“情有独钟”?3.怎样“情有独钟”?

其次,关于短语类标题的审题,因为短语有不同类型,所以在把短语分解成各个词语后,审题思考有不同的侧重点。

1.偏正短语类标题

对于偏正短语类的标题,侧重点应该在附加成分上。如2011年高考浙江卷的作文题“我的时间”,就可以分解成中心词“时间”和定语“我的”两个部分。然后据此设置这几个问题:(1)什么是“时间”?(2)什么是“我的”时间?第1个问题对于所有高中毕业生来说应该都不是问题。而第2个问题恐怕就让每一个考生都很苦恼了,而且还是这个作文题审题时不能绕开的一道坎。从理论上说,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拥有了造化赋予的不可预知的一定数量的时间,起于生讫于死,其间的年年月月昼昼夜夜乃至分分秒秒都属于每一个个体的“我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即时间,时间即生命。这个作文题要求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就是引导考生审题立意时去观照思考自己的人生,不管你之前有没有关注过审视过。许多考生考前比较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关注的都是历史文化名人们的人生,即便也关注了当代名人(如“感动中国”人物),可是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明白人就不得不忍痛割爱了,因为谁都不想让“我的时间”成为“屈原的时间”“司马迁的时间”。在搞清标题含义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以问来谋篇布局,如“我的时间”怎么了?“我的时间”属于谁?我要怎么把握“我的时间”?把短语增加一些词语构成若干表意完整的问句,审题立意就有了方向,何愁无从着手呢?

2011年高考湖北卷的作文题“旧书”也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审题时除了不能忽略定语“旧”字以外,还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明白“旧书”指的应该是什么书,须要思考的问题还有:(1)谁的“旧书”?(2)什么样的“旧书”?(3)我是怎么看待(对待)“旧书”的?重点是第3个问题上。

2.动宾短语

对于动宾短语的标题,要抓住动词做文章,同时考虑宾语涉及的对象和范围。

如200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从标题看,这两个短语的宾语含义不难理解,应该是两种生活环境。所以,宾语前的动词就成了审题立意的重点。利用增词扩充提问法,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我是如何感受乡村的?我感受到了什么?在这个题目中“我”是主体,被掩盖(隐藏)在题目中,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将“我”体现出来,要让读者感知“我”的存在。因此在立意时,可以从“我”的视角,谈谈都市的繁华、喧闹、发达,以及快节奏、新气象;或者谈谈“我”对乡村生活的淳朴、宁静、和谐的感悟,也可以写“我”对感受到的乡村生活的美好或落后的思考。

再如2011年高考全国卷1的作文题“期待长大”。可以分解成宾语“长大”和动词“期待”两个概念。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长大”。从个人角度看,“长大”就是意味着成熟。对于一个团体、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还意味着发展壮大,标志着文明科学。其次,“期待”说明目前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长大”的状态,对“长大”应该还是一种设想、祈望。审题时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要期待长大?怎么样去期待长大?

2011年高考作文题以动宾短语呈现的还有江苏卷的“拒绝平庸”、广东卷的“回到原点”和四川卷的“总有一种期待”,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加以思考。

3.联合短语

联合短语的审题,除了分别搞清楚两个词语的含义,关键是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用“增词扩充提问法”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仰望星空”?(2)什么是“脚踏实地”?(3)“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第1、2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搞清这个联合短语分解后的两个词语的分别含义。“仰望星空”就是人生的追求、奋斗的目标,而“脚踏实地”指的是要踏实肯干,勤劳付出。由此,可看出二者关系:人生要有追求,志当存高远,这是奋斗的动力和目标;与此同时,更应该把目标细化为每天的踏实付出。

又如“一步与一生”(2007四川高考作文题),可以提这样的问题:一步与一生存在什么关系?放眼整个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或者处在十字路口,需要作出抉择的时候,成也一步,败也一步。

4.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的标题,审题的重点应该在谓语成分上。

如“我能”(2007年辽宁高考作文题),总共才两个词语“我”和“能”,对于“我”是根本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因此宜把思考的重点放在“能”上。“能”是什么意思?“能”实际上是“我”对自我的一种肯定认识,“我能”,则体现了对自我的一种信心,对生活、学习、事业的一种信念。

最后,来谈谈句子类标题的审题。

这类标题,说是句子,其实也是主谓结构,所以在分解句子思考命题时,也应强调谓语。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2007高考江西卷作文题)。谓语“想说爱你不容易”是审题的重点,为什么“想说爱你不容易”?这是个比喻拟人说法,谈的是因为语文学科的意义和作用,很热爱语文学习,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遭遇到的尴尬。2011年的高考作文题中,也有两个句子类的标题,即山东卷的“这个世界需要你”和安徽卷的“时间在流逝”。在审题时,同样应该抓住谓语来设置问题,如“你跟这世界有什么关系?”“这世界为什么需要你?”“你能为这世界做些什么?”“面对时间的流逝,我们该怎么办?”“我在时间的流逝中感悟到了什么?”等等。

命题作文审题范文5

所谓审题,就是正确分析理解题目的含义,根据题目明确作文的要求、表现的主题、选材的范围、体裁以及人称等。审题时,首先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审文题形式

文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1.命题作文,包括全命题文,半命题文。如:《寒假的一天》就是全命题作文,出题人直接 给出题目,要你按给出的题目写,而写的内容就是要写寒假中的一天发生的事情。《妈妈,我想__________》就是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___________ ”要先填写完整,再写成记叙文。

2.命意作文,包括供文字材料文,供图像材料文,文图并供文。

如:“给初中的同学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在学习生活中的感受,并介绍我们的学校与专业”。这是自由命题作文,学生可自主拟定一个题目,写成书信。

以上文题形式的不同,决定审题的范围、方法和要求也各有不同。因此,要重视审文题,以避免所写文章的材料与题目的要求不符,形成所谓的“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第二,审写作内容

审写作内容,即题目要求学生主要写什么。就记叙文来说,就是要弄明白文章是要求写人,还是叙事;是写景,还是状物。就拿写人来说,还要清楚是写一个人,还是写两个人或是写一群人;叙事,是叙述一件事,还是叙述两件事或叙述几件事;写景,是写静景,还是写动景,千万不能把写景的文章变成抒情的文章,这一点对于学生是很重要的;状物,是状动物还是状植物。审写作内容时,要把所有的要求弄清楚,以免出现错误。

第三,审写作重点

同是叙述一件事,《一件有意义的事》和《一件难忘的趣事》这两个文题的写作重点是不同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写作重点是突出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把这件事“有意义”的地方描绘出来;而《一件难忘的趣事》的写作重点是所叙之事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有趣,要把趣之所在描绘出来,以突出其难忘。因此说,找准了文题所要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例如对题目《邻居》,可以拟出《我和邻居》、《邻居之间》等题目进行比较,一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有“邻居”这个词,可见三道题都要写有关邻居的内容。但三个题目有不同的地方:《邻居》可以用第三人称写邻居当中某一户人家的事;《我和邻居》必须采用第一人称写自己和邻居之间的事,可以着重写“我”,也可以着重写邻居;《邻居之间》的取材范围更广了,可以记叙发生在两三户邻居之间的任何事。通过比较,就有可能写出切合题目的好作文。

一般说,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一般规律是: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题眼是“喜欢”。文题是一个短语的,在短语中起形容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如《寒假里的一天》,题眼是“寒假里”,限制了所写事件的时间范围。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第四,审文题的限制

审题还有一个关键的内容,就是弄清文题对行文的限制。很多文题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称、内容等提出限制,规定范围,作者必须严格地在规定的范围内作文,只有这样才能不离题、不偏题,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

1.弄清文题的时间限制。有的作文题目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限制,审题时要把握住这时间上的限制。比如《春节记事》。这道题选材时间限定为“春节”,所写的事要能够和“春节”这样一个节日的特定背景、特定含义发生某种联系。

2.弄清文题的地点限制。有的作文题目规定了地点范围,审题时要明确其中处所的限制。如《放学路上》这个题目,就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必须是在“放学”之后的“路上”的所见所闻,只有把握准了这个地点,所写的内容才有依托和基础。

3.弄清文题的数量限制。有些作文题目出现数量词,审题时要明确数量上的限制。如《记我学作文中的一件事》和《记我学作文中的二三事》。两个题目写作的要求上只有数量上的区别:前一个题是通过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后一个题是通过记叙二三事或二三片断来说明“我”学作文的过程,稍有不慎,将一件事写成二三事或将二三事写成一件事都属于文不对题。

4.弄清人称的限制。有些作文题目在人称上规定,审题时要明确它在人称上的限制。例如《妈妈,我想告诉您》这个题目,就限制了行文要用第一人称,要从“我”的角度写自己要向教师讲述内容。《美,就在我身边》这个题目,可用第一人称写,也可用第三人称写,下笔写就要定好用第几人称写。再如《妈妈的微笑》这个题目,审题时就在注意,文题本身就限制了写作此文要用第三人称,间或使用“我”也是做为陪衬出现,贯穿全文的人称应是“妈妈”或“她”。《一件使我深受教育的事》这个题目对作文提出的限制和要求是:只写“一件”事,且必须是“使我深受教育”的事,应该用第一人称写;“深”字要求所写的事必须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事。以《校园新事多》为例,如从反面限制,可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不是写家庭里、社会上发生的事;第二,不是写过去的事;第三,不是写一两件事。这样一限制,对题意的理解就深刻多了。另外,明确附加的限制有些题目有附加的题外条件,一般称作“要求”,审题时要明确它的附加限制。

再比如写《我家的一件乐事》这个题目,按常规审审的程序是:

(1)写作的对象:事。

(2)写作的范围:一件事。

(3)取材的范围:家里的事。

(4)题旨的中心:乐事。

(5)文章体裁:记叙文。

通过以上程序的思考和分析,然后再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的事情。但审题还没有完结,还必须继续思考更重要的问题:什么是乐事?所谓“乐事”,就是指能给人以快乐的事,文章的重点是突出“乐”字,分析到这里,审题的过程才算完成,最后的结论是: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一件发生在自己家的一件快乐的事。这样的审题方法,虽程序太烦琐,但是对题目把握比较准,不可能出现偏题。

除此之外,审题时还要弄清文章题目蕴涵的意义。有的题目有象征意义或有引申义。如《路》、《灯》等。遇到这类题目,就不能就题论题,一定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抓住这个事物的本质特征,去揭示题目包含的象征意义,例如《路》这样的作文,我们就不应该理解为自然界的路,可以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就是自己所走过的路;“灯”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暖、光明和希望等等,那么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就可以写别人给予的温暖、力量,或是别人在你人生的路口给你指引了方向等等。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深度。

命题作文审题范文6

一、运用探索、猎奇心理命题

探索、猎奇心理是中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欲望的增强,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学生探索、猎奇心理也愈强烈。“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到新鲜而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他们辨析。探索、猎奇心理是学生写作愿望的内在引发因素,命题时善于运用,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二、运用质疑、是非心理命题

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必然会遇上许多疑问,许多是非难辨的事物,这会引起他们的思考、争辩。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理性思维的增强,他们表现出乐于思考,不愿盲从,有正义感。倘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辩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命题时,就可以出一些学生希望解决而又有探讨价值的疑难、是非问题,供他们讨论。如《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吗?》、

三、运用关注、责任心理命题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从自身的发展出发,他们有自己关注的问题,特别到了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他们自身发展的关注心理、责任心理也愈强烈。结合学生实际,注意学生圈里的热点问题、关注问题,把文题出在他们关心的焦点上,从而达到既有利于写作,又有利于引导的目的,这应是我们命题的又一思路。在关注心理、责任心理的驱使下,这类问题,他们乐于思考,这样的文题,他们乐于做,并迫切希望得到正确引导。命题中,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关注、责任心理,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同时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上来,开阔学生的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感。

四、运用自强、成就心理命题

争强好胜,想有所作为,这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点。特别进入高中,学生进入青春初期,开始意识到生活的连续性,明白了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远大的目标、杰出的人物时时在激励他们,于是现实中的我开始否定过去的自我,追求理想中的我,不断用理想的我鞭策自己,由此,自强心理、成就心理十分突出。这些心理特点,也就给教师提供了命题的引发因素。

五、运用审美、认同心理命题

上一篇庆元旦迎新年

下一篇安全法